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

2024-08-13

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通用7篇)

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 篇1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种全球化的推动下, 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而因互联网的开元性和开放性, 使得各路黑客、病毒更加猖獗的威胁信息安全。应该怎样在这个大的信息网络中杜绝犯罪活动, 已经成为各专业人士最为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背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安全,防火墙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信息全球化已然成为了人类文明继续的向前迈进的大趋势与必要性。在社会发展中, 全球化发展是指全球各界各部门的联系不断加强, 国家与国家在政治、经济、人文、军事上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 互相成长。由于网络的链接, 导致全球化的热潮不断的提升, 互联网的高速度、高效率的发展, 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网络信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企业上网, 网上授课, 政府有自己的网页、特定的域名, 各大银行也有自己的网上银行等等。在现在乃至未来必将出现的网络国际战争中, 网络信息安全是每个国家公民所应该警惕的。敌方可能切断你的互联网, 阻止你与其他国家联系而造成你网络出现可怕的瘫痪;可以在你的电脑中存放一个根本不能发现的病毒程序, 摧毁你所控制的政治、军事系统;可以在你的服务器上任意篡改数据, 导致你接收错误的数据而发出错误的指令;如今的硬件垄断也是一个重要的网络安全隐患。所以, 不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弄清楚网络的威胁性和薄弱性, 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措施, 对于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变的特别重要。

1 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1.1 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1.1.1 个人的安全意识薄弱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网络运作商、负责安全的中间企业和用户之间互相合作的结果。虽然, 现在计算机网络日益大众化, 但是使用计算机的用户个人网络安全意识并不高。首先, 很大程度上用户个人信息的泄密是因为自己不重视安全, 比如, 很多人在设置qq密码的时候爱用自己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 有的个人用户的路由器密码设置极其简单, 为图简单, 11111111这类似的密码很容易被人猜到或者被密码破译软件破译。再者是钓鱼网站盗取密码的现象特别严重, 很多网名的网页浏览安全意识很差, 在弹出的网站很容易点击进去, 将自己的信息输入, 导致信息泄露, 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

1.1.2 没有强大的网络防御体系

目前,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点被认为是黑客攻击和病毒存于电脑的威胁。现在黑客已经没有那么神圣了, 黑客技术已经走向平民化, 很多高校还开设了类似的专业与课程。从2014年4月8日的网络信息安全一个大新闻“Open SSL协议Heartbleed”漏洞曝光, 它可以从服务器内存中读取包括用户名、密码和信用卡号等隐私信息在内的数据, 严重的威胁到了个人用户的信息安全。其次, 电脑病毒的威胁更加严重, 它的破坏性更强, 而这种病毒的免杀效果也比一般的网络病毒更强。

1.1.3 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 所面临的威胁也很多。一是人为的无意失误;二是恶意攻击, 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三是网络软件的种种漏洞。

1.2 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威胁的类型

(1) 窃听:盗密人通过监视你的网络来获取机密信息, 导致重要的信息被泄露。

(2) 重传:侵犯者事先获得少量或者全部信息, 一段时间后在将此信息发送给接收方。

(3) 篡改:主要是信息破坏, 侵犯者在合法的用户线路上对信息进行删除、修改、插入, 在将信息包装伪造发送给用户。这种破坏方式会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

(4) 拒绝服务:侵犯者使系统响应速度减慢或者造成瘫痪, 使用户得不到应有的服务。

(5) 非授权访问:事先没有经过任何同意, 就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和计算机资源。

(6) 病毒攻击:通过和法的网络传播病毒, 它们的破坏性非常的高, 用户也很难发现和防护。如众所周知的CIH病毒、红色代码、火焰等。

1.3 保证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应具有的功能

ISO在1989年制定了OSI环境下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则, 就是安全体系结构。OSI安全体系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和应用层7个层次, 在每个层次之间都有安全机制, 这些安全机制有:加密机制、安全认证机制以及访问控制策略。所以, 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应该有完善的安全防御功能, 比如身份识别, 数字签名等等。

2 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常用的技术

为了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一套有效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我们所常用的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措施有以“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用户确认授权”的两大类型。

2.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 英文名firewall是一部保障信息安全的设备, 根据特定的规则, 允许或者拒绝所传输的信息通过与否, 防火墙位于Internet和内部网络之间, 在两个Internet之间建立一个网关, 使得内部网络信息的安全。也就是说, 如果不通过防火墙, 内网的人就不可能访问Internet上的任何信息。但必须保证一个前提就是, 防火墙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数据传输通信的唯一通道, 才可能有效的、全面的保障内部网络信息的安全。

防火墙技术是现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中所使用的主要手段, 防火墙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应用层防火墙、网络层防火墙、代理服务。

(1) 应用层防火墙

应用层防火墙, 也叫应用层代理防火墙或者应用层网关, 主要是运行在TCP/IP堆栈的应用层上。我们常使用的浏览器所产生的数据流以及使用FTP所产生的数据流也都是属于这一层的。它可以对进出的数据包进行检查, 以防止恶意程序的攻击, 遇到不合法的数据包可以拦截甚至丢弃。应用层防火墙是目前安全级别最高的防火墙技术, 但是技术实现很困难, 并且有些应用层防火墙缺乏相应的“透明度”。

(2) 网络层防火墙

网络层防火墙是基于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的, 可以认为是一种IP数据包过滤器, 主要运行在TCP/IP协议堆栈上。我们通常把一个路由器看作是一个传统的网络层防火墙, 很大程度上的路由器能通过检查所收到信息进行转发。目前比较新型的防火墙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等进行过滤。同时也可以利用通信协议、源域名以及网段等属性进行过滤。

(3) 代理服务

代理设备可以是一种特制的硬件或者是一系列软件, 与应用程序一样响应链接请求, 同时封锁其他的数据包, 达到与防火墙类似的效果。代理服务使得从外部网络信息篡改一个内部的系统更加的困难, 只要有一个良好的代理设置, 即使内部系统出现了问题也不完全可能出现安全上的漏洞。

2.2 数据加密、用户确认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与防火墙进行比较是比较灵活的, 更能够适用于开放型的网络。数据加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术, 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匙将明文转换为密文, 主要是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对用户静态信息的保护, 需要计算机系统做相应的支持, 主要是在操作系统中实现。数据加密与数据解密是处于相同的级别的, 加密密匙和解密密匙是相同的, 也就是对称密匙算法, 密匙只能是系统授权的合法用户使用。如果加密和解密的密匙有不同的密钥, 加解密的密钥是相对的, 则称为公匙加密算法, 加解密的密匙便是公匙和私匙。公匙是公开的, 私匙是属于保密的。RSA就是非常典型且目前使用广泛的加密算法。

我们常用的保证网络安全的技术除了防火墙技术, 数据加密和用户确认授权技术以外, 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 比如入侵检测系统 (IDS) 、防病毒技术等。入侵检测技术是从多种类型的计算机中采集信息, 在通过分析入侵这种信息特征的网络系统,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门槛。防病毒技术最常见的就是杀毒软件, 安装在本地计算机中, 对远程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扫描, 消除病毒。

参考文献

[1]张千里.网络安全基础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陈月波.网络信息安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3]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2007年上半年网络分析报告

[4]李学诗.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与保护 篇2

网络隐私权指人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利;网络个人信息是其主要内容之一。[1]网络时代,个人隐私被侵犯已经成为很多网民的隐忧与困扰。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网络被泄露,个人电脑被黑客入侵,网上购物清单被人留底等情况时有发生。如何既恰当地保护隐私权,又不妨碍网络的正常发展,已经成为网络健康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方周大战”对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冲击

“方周大战”是方舟子和360之间的“口水战”。2012年10月9日,方舟子建议用户卸载“360安全浏览器”,称该浏览器窃取用户数据、侵犯个人隐私。360安全浏览器通过远程控制用户电脑,搜集用户各种隐私数据。“方周大战”被互联网行业视为国内互联网首个针对个人网络隐私安全保护的案例,这不仅是因为普通网民对网络个人信息不甚了解,还由于我国对网络个人信息侵权并无专项司法解释,这可能造成司法审判上的困难。“方周大战”的主要争论点在于“360是否侵犯网友的网络个人信息”。对于360侵犯用户网络个人信息的行为,在2010年底,一些谷歌用户就发现,通过谷歌可以搜索到大量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隐私记录,而这些数据来源都指向360。对于360浏览器被指侵犯隐私的案例,是否属于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范畴,具体侵权事实的认定需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来认定,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三、我国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困境

今年3月15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调研报告》显示,超过60%的被访者遇到过个人信息被盗用的情况。“方周大战”中,用户的网络隐私看起来无异于在互联网世界中“裸奔”,但除了技术带来的监管难题外,立法的滞后性也使得网络个人信息侵权案件无法可依,这使得保护网络个人信息成为数据时代的难题。根据互联网信息中的最新统计,有84.8%的网民遇到过信息安全事件,在这些网民中,平均每人遇到2.4次信息安全事件。[2]如果有确切证据证明360浏览器侵犯了用户网络个人信息,那么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的网络隐私就是在网络上“裸奔”。试想,没有专业技术背景,又没有完善法律知识的普通网民,该如何判断是否被侵权,又该如何取证,如何有时间、精力打官司,如何索赔,这些都是大难题。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个人信息侵权主体的确定

在网络中,用户的身份绝大部分是自己虚拟出来的,同时这种形式也使得在侵害行为发生时难以找到真实的侵害主体,而且互联网中的侵害证据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删除,这使得在取证时根本找不到明显的侵害现场,更难知道有多少人参与,以及侵权的时间等情况。现实社会中大部分侵权者都具有丰富的网络技术知识,他们在发明侵犯网络隐私技术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隐匿技术。“方周大战”中虽然方舟子矛头直指360浏览器,但是在网络隐私侵权过程中,网络服务商、网络提供商和网络用户都有侵权的可能性,如何具体确定侵权人,明确侵权责任承担还是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网络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分配

在网络个人信息侵权案件中,事实认定如果根据传统民法侵权案件的一般规则原则的过错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来分配举证责任的话,则由主张自己权利被侵害的主体承担举证责任。[3]但是网络个人信息侵权案件的被侵权方大多是没有网络专业技术的普通网民,对于自己的网络隐私侵权证据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取得,而相反网路服务提供商和网络提供商具有专业的互联网技术,在提供技术证据方面能较网民而言容易得多。并且由于网络个人信息侵权没有专项的司法解释,隐私权的精神赔偿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最终审判结果对赔偿金额以及赔偿方式的判决会有较大的不同。

(三)网络个人信息格式合同普遍存在

本人于2013年4月13日在hao123网址之家对其所列网站中选择了20个比较知名的网站做了一项调查,如表1。有的网站在首页已经制定了隐私权声明,而对于网络用户来说,访问这些网站要么只能接受,要么就只能拒绝,从而放弃访问,而网络提供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赚取流量的同时又将用户的网络隐私截取,这样明显是不公平的。网络个人信息声明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合同性质,其内容就应该由双方协商达成,而不是网站单方面制定。

Table1 the Situation List of 20 Sites’ Online Privacy Statements

四、我国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建议

(一)实行网络实名制

要求以真实姓名从事各种活动的“实名制”,似乎正在成为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终极良方。如存款实名制、手机卡实名制、买火车票实名制等。[4]网络实名制并非我国独有,印度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实行了火车票实名制,2007年韩国实行网络实名制,要求网络用户以真实姓名发帖。网络兴起后,由于网络匿名的特点,使网络言论空前繁荣。在现实生活中不习惯发表意见的“沉默的大多数”,都会在网上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也使得一些网络侵权者可以利用此漏洞,收集大量网络个人隐私,从而牟取暴利。2012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草案,草案规定实行网络身份管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发布信息的网络身份管理,从而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利用实行后台的身份管理办法,用户在发布信息时可以使用其他名称。对于网络个人信息保护而言,实行网络实名制可以通过后台程序确定网络个人信息侵权主体的身份,从而为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更好的条件,也有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二)确立过错归责原则为一般情形

对于传统隐私权侵权中的归责原则,学界一般认为适用过错归责原则。然而对于网络个人信息侵权而言,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变化性,使得在具体案件中的证据取得变得尤为困难,尤其是作为网络个人信息主体,普通网民不具有专业的互联网知识,所以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网络个人信息侵权的归责原则。首先,对于一般网民侵权来讲,归责原则可以适用一般过错规则原则;其次对于网络服务商而言,其在提供网络服务方面具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强大的公司财力支持,如果其实施侵犯网络个人信息的行为在一般公众看来是零容忍的,那么对于这种网络服务商侵权而言,我倾向于适用无过错原则。

(三)制定网络个人信息协商性声明

通过表1中有隐私权声明的网站中的声明条款可以看出,现阶段网站的隐私声明只是单方面的,而且没有统一形式,甚至有些网站还没有保护隐私的声明。声明具有合同的性质,根据订立合同时的平等自愿原则,就要求网络提供商与网民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订立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声明,而不是由网络提供商单方面的提供。这就要求我国须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以加强对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制定统一形式的隐私保护声明,使网络用户在涉及网络隐私方面可以与网站进行协商,协商内容可以具体到哪些上网数据是可以公开并且允许网站搜集的,哪些是不允许的等。

五、结论

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项重大的课题,完善我国网络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只是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个措施,它可以提供网络个人信息的权利来源、网络个人信息侵权主体的认定依据及侵权责任的规则原则等法律依据。但是,它不可能覆盖所有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所以只有要求我们加强行业自律,提供政府监管等多方面的合作,才能使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取得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华明.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2002,(专刊):165.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D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mtbg/201212/t20121227_38418.htm.[2012/12/27][2013/4/14].

[3] 卢爱国.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6.

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 篇3

笔者在上一篇文章(见《中国标准化》2015年第7期)中对于墨菲和耶茨对ISO的起源和3个发展阶段的考察及他们的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探讨。本文是上篇文章的续篇,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墨菲和耶茨的研究成果对ISO的组织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包括基本的组织形式、全球标准化专家网络、 经费渠道和分析等。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墨菲和耶茨的主要观点,包括委员会的协商一致标准化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领导力的源泉和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欧美之间的标准之战及其对ISO协商一致标准化的影响,以及ISO在ICT领域遇到企业联盟的挑战和它进入社会学领域之后的发展;文章的第三部分笔者试图在墨菲和耶茨的基础之上探讨:包括ISO标准化成功的理由,它在ICT领域面对企业联盟竞争的优势和劣势,ISO标准化领域向社会学成功转型之后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等;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2ISO标准化全球网络1

ISO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庞大标准化网络。其正式成员是每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化机构。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组织代表该国参加ISO,例如:我国的国家标准委(SAC),美国的ANSI, 英国的BSI等。ISO现在一共有163个成员国,295个技术委员会(TC)或项目委员会(PC)。在TC的下面还有成百个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树状的结构,但是每个TC、SC、 WG中的专家又都是各成员国从不同领域选派的, 所以这又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复杂专家网络。

ISO采用“委员会(TC或SC)”每年定期开会和通信的方式来处理其制定标准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这个标准化网络的中心是在日内瓦的一个很小的只有150多人的总部。ISO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例如:在2006年成员会费占60%,标准的销售收入和培训收入占40%。ISO的支出包括总部的运行费和总部100多人的工资。其庞大的标准化网络的运行主要是靠工业界和社会来支撑的。那些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专家都是志愿者(Volunteer),大约有10万人。他们参加国际标准化并不是由ISO出资,而是各参加人靠自己单位的资助,如企业、研究机构或者大学,甚至政府。

墨菲和耶茨做出非常粗略的估算,在2009年这些专家参加ISO标准化的费用总数大约在10亿到70亿美元之间。墨菲和耶茨还把对ISO的考察与联合国组织(UN)进行比较,可以看出ISO是一个运行效率相对很高的组织。ISO总部仅有150多人,说明它比任何一个UN的下属专业机构都小;ISO的10万标准化专家却超过了UN系统人数的总和;即便在2006年ISO所有专家的标准化费用达到了70亿美元, 也仅仅是UN所有机构花销总数的三分之一。而UN的费用全部都要靠自己负担。

ISO庞大网络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TC和SC的运行,而且也需要费用支持。从表面上看,ISO的各个成员国分担了TC和SC秘书处的工作,但是在实际上,这些秘书处也不是国家标准化组织自己直接承担的,绝大部分秘书处的职责和费用都是国家标准化组织的会员机构分担了。国家标准化组织总能找到有积极性的会员单位来“自愿”承担ISO的TC和SC。所以,在ISO的组织中承担TC和SC也具有“自愿性”。墨菲和耶茨举出的例子是瑞士钟表工业的高度发展与它承担ISO/TC144钟表技术(Horology) 的积极性是一致的。

墨菲和耶茨指出,在ISO中有的职位非常重要, 在重要职位上的人甚至能够左右ISO的发展。例如: 由于ISO技术管理局(TMB)的重要性,主管TMB的ISO副主席就是一个能够引领ISO方向的重要角色。 ISO的工作重点几乎都和这位副主席的观点有关。 2005年,当时的ISO副主席姬娃·帕蒂尔(Ziva Patir, 以色列标准协会的秘书长)在主管TMB事务的时候就把当时的ISO工作重点确定为:安全(security)、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食品安全(Food safety)、旅游、 纳米技术、二手货。

ISO的秘书长也是一个重要职位。其重要性在于他能够与各个国家的标准化机构保持很紧密的关系,在处理涉及到会员国的各种事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ISO主席的职位和大多数社团组织一样,一般情况下仅仅是给某一位业界杰出人物的荣誉。

I SO的运行管理是I SO成员大会(G enera l Assembly)委托“理事会(Council)”进行管理。理事会由20个成员国组成,其中有6个对ISO贡献率最高的会员国可以作为“常务理事国”,其他14个要定期通过选举产生。墨菲和耶茨认为这是一个“准常务理事会”。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ISO的工程师们并不喜欢联合国“常务理事会”的做法。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事物是永远一成不变的。所以,ISO制定了规则要定期审议这些“理事国成员”的资格。

3墨菲和耶茨的观点综述

3.1委员会标准化的社会学分析3

墨菲和耶茨对于委员会中协商一致标准化做了社会学分析。例如:他们指出委员会标准化面临的两个问题:第一个相对简单,纯属于技术的“协调问题”,不涉及企业的利益,靠专家知识就能够解决;第二个问题涉及公司利益,不同的公司坚持不兼容的解决方案(标准),不合作就无法形成统一。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有很多公司都愿意看到由于这种不合作而形成不兼容标准之间竞争的均衡(equilibrium)局面。游戏理论家把这种问题称之为“合作问题”。历史上音像磁带VHS和Betamax之间的竞争就是一种典型的“合作问题”。墨菲和耶茨引述政治学家兰德尔·卡尔弗特的论点:在这种游戏中,参与方(如标准的用户)将面临对不同标准的“互相认同(mutually indentifying)”问题,需要设法达到可能的“良好”均衡 ;还会由此产生所谓的“导出协调问题”。(Calvert, R. L., 1992)

所以,在委员会中需要解决这两种问题。对于第一类简单问题,只要有专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经过一定的协调,将很容易得到委员会中其他人的认同。但是对于第二类复杂问题,就需要委员会的领导人具有杰出的智慧。委员会的领导已经不能代表自己的公司利益。他们要作为中间人,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激励型的专家视野,要能够促进变革,在私下里作为各方信息沟通的管道,对于方案的确定和达到的目标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在必要的时候对问题重新审视,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改变竞争, 以有效的社会学方式促成各方达成协议。因此,在委员会中领导力的源泉包括:对于第一类问题要有对标准的强烈需求,而对于第二类问题需要领导的变革能力和应变能力。很多委员会的领导被称为 “标准专才”(Standards Guru)。

关于什么是协商一致,墨菲和耶茨引述公共管理专家哈兰德·克利夫兰的论点:“协商一致通常的意思是,在乎(在意)一项具体决策的人提出的议案,得到了不在乎(不在意)该项决策的人的支持(Cleveland, H., 2000)。”克利夫兰非常支持采用协商一致的方法解决国际问题。关于标准化的自愿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采用标准的自愿性,另一方面是参加标准化的自愿性。

企业、研究机构等都是下级服从上级的等级制组织。而到了TC里面,人们进入了一种“协商民主” 的环境,能够享受一种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人们在其中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讨论问题,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争论,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妥协,在投票的时候还可能要接受不利于自己的投票结果。企业派人参加标准化,一般都会要求参加人要代表企业利益。 但是当他进入委员会之后,那里的氛围会让他有机会聆听更广泛的见解,从而能够超越自己公司的利益和自身封闭的专家知识,成为一名见多识广的标准化专家。

墨菲和耶茨认为可以从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来看待标准化,首先参加委员会的人包括商务领导、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人都持有“文化资本”,即他们的学历证书和他们的专家知识;而参加了ISO委员会标准化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文化资本。由于有了这种阅历,当他们为商务人士提供解决方案的时候就会更容易被接受。标准化工作还把这些工程师们带入了更大的社会网络, 让他们扩展了布迪厄认为的资本形式——即增加了 “社会资本”。(Bourdieu, P. and L. Wacquant,1992)

关于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能够被采用的原因,墨菲和耶茨认为“协调问题”形成的标准导致自愿采用,而当“合作问题”在委员会中形成标准之后就导致参与方有了一种执行标准的社会承诺。另一方面, 法律对标准的引用也是标准得到采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美国ANSI在1981年的估计,大约有80%的ANSI标准在国家、州或地方层面的立法中被引用而成为强制性的。当司徒兰还是ISO秘书长的时候,欧共体及其成员国为了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让他们的立法机构在制定技术法规的时候引用国际自愿性标准、规范和测试方法。美国在1990年把同样的方案也写进了法律。墨菲和耶茨还认为,客户拉动,包括购买产品和服务时客户的要求也是ISO自愿性标准得到实施的重要动因。而所有这些让标准得到有效应用的机制都是使国际标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

墨菲和耶茨指出,ISO的标准制定主要是靠“需求驱动”。具体说就是当市场中出现不兼容产品的时候就会在ISO中有人提出需要成立新的技术委员会,制定新的标准。当然,ISO标准也有“供给驱动” 的时候。例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源自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经英国人改写之后“卖”给了ISO。

3.2美欧的标准之战与ISO的成功4

墨菲和耶茨的研究结果中详细报告了美国和欧洲的标准之战。而且得出结论说,欧洲第一次尝试推行欧洲范围的标准并不成功,但造成美国很多公司担心被排除在欧洲市场之外,他们说服美国政府推动了GATT的标准法典(Standards Code)。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也包括后来的WTO/TBT协议)强化了ISO协商一致标准化的地位。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欧洲第二次推动欧洲标准化的时候,欧盟委员会开始与非政府的标准化机构 (CEN、CENELEC、ISO、IEC)进行谈判。政府的目标往往希望提高自己产业的竞争力,保护自己的市场 (如汽车等)。但是非政府机构认为,自愿性协商一致标准化的原则是鼓励竞争,且不能限制贸易。

墨菲和耶茨引述坦尼克·艾姬蒂的看法:ISO的思想极大地成功了。欧盟在1992年的绿皮书中向ISO、IEC的批评做出了让步,同意把国际标准作为欧洲标准化的主要目标(Egyedi, T., 1996)5。但这是有条件的,如果ISO标准制定得不及时,欧盟保留自己制定标准的权利。这也是法雷尔和萨罗纳所指出的,在TC中强大的利益相关方(如欧盟)可以背弃TC的程序自行制定标准,而且依然有人愿意随从 (Farrell, J. and G. Saloner, 1988)。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新实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还刚刚开始盛行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问题:“谁在将来能提供全球公共品?”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曾经能够提供,如马歇尔计划和通过黄金和美元挂钩形成的货币稳定。现在美国的那种霸权力量已经不复存在,而ISO却已经成长为美国的替代者,将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品”提供者。 ISO14000和ISO26000在某一天可能会出现在美国, 作为欧洲对于马歇尔计划的回馈。而美国由于它的特殊政治体制很难制定成气候的标准。墨菲和耶茨批评美国的政治已经让很多社会团体沦为某一政党的俘虏。相比之下,例如在瑞典,商务人士却可以通过不同党派表达政治诉求。

墨菲和耶茨认为,如果一个大国能够把自己国家的产品标准制定为全球标准,企业就会获得非常明显的优势。欧洲建立新标准的速度比美国的要快, 因为在欧洲的体系中能够找到中央导向元素。欧洲的企业与政府之间有正式的沟通渠道,企业的选项能够进入到政府的选项之中。墨菲和耶茨显然支持20世纪早期“社团主义(corporatist)”把商业团体引入到国家经济的规划和工业政策制定体系中的主张。

墨菲和耶茨认为标准能够孕育竞争,他们举出关于移动通信的GSM标准案例。GSM技术在1982年由法国的一个国家实验室开发,1987年得到欧洲的电信运营商(当时都是国有企业)的支持,在欧洲范围内形成了统一标准,很快就在全球很多地方得到了应用。而美国则受到自由市场经济方法学的束缚,若干不同的移动通信标准同时在美国的竞争造成美国的落伍。欧洲统一了标准之后促进了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的竞争,而美国的多标准共存却妨碍了竞争。墨菲和耶茨认为美国这种把自由市场经济方法学用于标准化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3.3ISO在ICT领域中的失与得6

ISO在1984年为信息系统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 (OSI)七层参考模型标准。这个标准提出了一个为系统互联的详细技术框架,在业内被称为“使能器 (enabler)”标准,也是ISO/IEC JTC1中少有的一项超前的“预期标准(anticipatory standards)”,即把电脑信息系统互联系统事先按照7个层次在标准中理想化地定义准确。从概念上讲,只要不同的系统提供商都按照标准中规定的细节拿出符合标准的产品,这些系统之间的连接就会畅通无阻。这听起来有点像我国制定技术标准体系的做法。

然而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标准。JTC1为此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卡吉尔写道:“这项标准化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因为全部选项都是现成的,OSI系统提供商若要符合OSI标准就根本无法和其他系统实现互操作。”(Cargill, C. 1997)当时有一位专家既参加了制定OSI标准又参加了IETF组织制定另一项网络系统互联协议TCP/IP标准。他指出了其中具有讽刺意义的事情,当JTC1的这些专家传送OSI标准稿件的时候,所使用的却是符合TCP/IP协议的网络系统。

ISO/IEC JTC1对于制定信息系统互联标准的误判,以及由于它标准化速度远远赶不上ICT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造成企业对JTC1的极大失望,也促成他们寻求建立“企业联盟(Consortia)”制定实用的标准。企业联盟制定标准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速度快,而且在实际当中确实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互联,但是它推行的往往是一个企业的私有技术, 这是推崇开源(Open-Source)的工程师们所厌恶的。与企业联盟相反,IETF是很多推动开源运动的工程师们在其中制定因特网数据交换协议的组织。 IETF的座右铭是“无会员地位”,“反对王权、总裁和投票”;他们的信仰是“粗略的协商一致”和“运行代码”,反对层级式的决策方式,采用迭代式网络化实验方法,从而也能取得广泛的协商一致。他们把这种运行方式自称为是一种“道家”原则(The Tao)7。ICT领域的标准化除了ISO、IEC、ITU之外形成了两种相反的力量。一种是企业联盟为代表的, 以推行私有技术为目的的标准化,另一种则以“开源”运动自由主义文化为代表的标准化。

然而,墨菲和耶茨引述卡吉尔和博林的论点, 认为无论是ISO还是企业联盟都是必要的(Cargill,C. F. and S. Bolin, 2007)。ISO制定的标准能够具有极好的稳定性,而企业联盟标准则满足定义和结构快速变化的需要。所以,ISO、IEC的标准化在IT领域依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JTC1、ITU以及无政府的IETF已经形成了一种互相依赖的机制共同为解决不断增长的IT安全问题制定标准。墨菲和耶茨认为,大多数企业联盟组织(consortia)都是短寿的, 推动的标准主要是门户技术(gateway technology), 而且大部分都仅仅面向美国市场。

4问题讨论

结合墨菲和耶茨的观点有必要讨论一下ISO协商一致标准化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协商一致” 是一个标准化的重要概念,但它并不是ISO能够成功的全部。笔者认为至少有5条理由。

第一,在ISO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就采取了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委员会当中,只要他们对标准化的内容感兴趣,认同标准化的价值所在,就让他们参与其中。ISO承袭了早期标准化运动“协商民主”的理想,放弃“最好的标准都是由工程师们所建立” 的观念。吸纳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代表参加,并且用协商一致的方法进行决策的思想确保了标准的合理性。笔者同意墨菲和耶茨的论点:这种做法促进了ISO的快速发展。

第二,“协商一致”是ISO能够赢得工业界和社会普遍支持的核心。克利夫兰对协商一致的解释 “在乎(在意)一项具体决策的人提出的议案,得到了不在乎(不在意)该项决策的人的支持”比较难于理解,实际上应该解释为:“赞成某项决策的人提出的议案得到了持有中间态度的人的支持”。按照ISO的观点(ISO/IEC, 2004),协商一致就是“总体上同意,其特点是任何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对实质性问题并无持续反对,追求一种重视所有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并调解所有冲突观点的过程。” 但是“协商一致不必要求全体一致(unanimity)。”也就是说,ISO的协商一致是一个过程,要在委员会中让各方发表不同的观点,要对所有的反对意见进行充分讨论,争取协调其中的所有矛盾,参与各方要有所妥协,从而在总体上达成一致。其结果是否能够被ISO接受的最终判定是投票。ISO认为,“若无法确定是否达成协商一致,只要技术委员会或分委员会中有2/3及以上的P成员投赞成票,则足以认定委员会草案(committee draft)8可以注册为征求意见草案 (enquiry draft) ;然而要尽一切努力解决反对票的问题”。(ISO/IEC,2012)

虽然“协商一致”在标准化领域被广泛认同, 但是以往并没见到有人对此进行过深入探讨。墨菲和耶茨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的论述应该说是开创性的。通过他们的论述可以看出,达到协商一致就需要解决委员会面临的“协调问题”和“合作问题”。 而这往往需要委员会领导具有杰出的智慧、高超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委员会当中参加标准化人能够有机会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让他们能够超越自我狭隘的利益和专家知识,成为见多识广的标准化专家,增加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所以ISO的标准化不但产出了工业界需要的标准,还在“协商民主”的环境中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标准化工作者和领导者。 这本身就是协商一致标准化的一种向心力,能够大大激发标准化人员的参与热情,也能够取得工业界的广泛信任。

第三,“自愿性”是委员会标准化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则之一。笔者同意墨菲和耶茨所论述的:“自愿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采用标准的自愿性,另一方面是参加标准化的自愿性。”但是在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还包括承担TC和SC,以及在TC和SC中承担关键职务(主席、秘书长、工作组组长等等)也都是自愿的。由于这种自愿性,确保了所做的标准化工作真正有社会需求。或者说,只有能够找到有积极性的机构来承担TC和SC,既负责组织工作又负责运行费用,还能有工业界的人积极参加, 这样的TC和SC才有存在的必要。

笔者认为,标准化的自愿性是在工业标准化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因为民间标准化组织对企业不具有惩罚措施,他们制定的标准对企业来说也只是给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药方(王平,2014)。所以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吸引利益相关方来参与标准化。这种自愿性的重要性在于它对利益相关方体现了公平的一面,所以它能够得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珍视。 任何一个利益相关方都不能在标准化组织中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政府机构也是利益相关方之一,它在其中只能有一票。标准化组织要用组织原则(章程)的办法严格维护其自愿性。没有自愿性就无法最大程度地吸引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化,其影响力也就会大打折扣,所制定标准也很难在工业中得到真正的实施。所以,采用 “自愿性”原则是标准化组织在工业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ISO的庞大全球标准化网络是国际标准化的财富。大约有10万“志愿者”在为建设全球的技术基础构架(国际标准)而努力。它的效率相对很高,只有位于网络中心的总部需要相对较少的经费,大约10万志愿者参加国际标准化的经费都由工业界和整个社会消化了。这也是标准化“自愿”属性的力量。最终这些费用是标准的用户和消费者掏了腰包。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各个成员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也在这个庞大网络不同的节点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标准化网络不仅仅有ISO,还包括IEC、ITU以及各个国家的各类行业标准化协会。这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全球标准化网络在为全球贸易服务。例如:世界各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产品进口到美国,都要同时符合美国的一些标准化协会的标准。所以美国的ASTM认为它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有一定的道理。这说明强势国家的协会标准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第五,国际标准得到应用的驱动力。笔者认为, 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由于其成功的运作,已经赢得了工业界的普遍尊敬。虽然国际标准是自愿执行, 但是业界主流都在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下造成后来者也只能跟随潮流,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这就是市场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逐渐形成一种标准文化,不但工业界认为应该执行国际标准,而且理工科学校的基础课也在讲授国际标准,让毕业生进入到工业界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意识—— 工业界执行国际标准是天经地义之事(王平,2015)。 笔者也同意墨菲和耶茨的观点,即各国政府的法律体系对国际标准的引用形成的强制力,以及客户对采用国际标准的需求形成的拉动力也是国际标准得到应用的重要原因。

尽管ISO和IEC制定标准的速度慢造成它们在ICT领域无法与企业联盟的灵活性进行竞争,但是ISO和IEC的稳定性也是它的一种优势,让它们能够与企业联盟形成互补的关系。联盟主要应对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有些技术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如用于信息存储的磁盘和磁带技术等),没有必要制定为国际标准。ISO和IEC只要把那些有必要长期存在的联盟标准用一种有效机制吸纳过来就可以了。 而且它们都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尝试了。

虽然ISO/IEC JTC1在ICT领域的表现不如人意, 但是ISO成功进入了社会学领域。它现在的工作重点为(ISO, 2015):可持续发展、食品、水、汽车、气候变化、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服务、健康、可用性 (Accessibility),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国际公共事务中的重要内容。正如墨菲和耶茨所说,在以前政府间组织(如UN)希望能够提供的有些东西却未能做到, 然而ISO做到了。ISO9000,ISO14000,ISO26000等, 以及现在的很多社会学领域标准化成果就是例证。 它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服务的技术基础构架的重要提供者,而且有明显的迹象表明,它还可能在将来成为全球国际治理中“公共品”的重要提供者。

墨菲和耶茨关于在欧洲的标准化体制中能够找到中央导向的标准化元素,从而造成欧洲的标准化比美国的标准化具有明显的优势的论断不无道理。深入研究一下欧洲体制和美国体制的异同,将会对我国的标准化体制改革给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5结语

本文通过墨菲和耶茨对ISO的考察,笔者归纳出ISO国际标准化能够成功有5条理由:(1)ISO承袭了早期标准化运动“协商民主”的理想,其吸纳所有利益相关方代表并采用协商一致的方法进行决策的思想确保了标准的合理性。(2)“协商一致”是ISO能够赢得工业界和社会普遍支持的核心。ISO的协商一致标准化不但产出了工业界需要的标准,还在“协商民主”的环境中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标准化工作者和领导者。这本身就是协商一致标准化的一种向心力。(3)“自愿性”是委员会标准化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则之一。这种自愿性能够保证ISO所做的标准化工作真正有社会需求。(4)ISO的庞大全球标准化网络是国际标准化的财富。它的运行效率相对很高,只有位于网络中心的总部需要相对较少的经费,大约10万志愿者参加国际标准化的经费都由工业界和整个社会消化了。全球标准化网络不仅仅有ISO,还包括IEC、ITU以及各个国家的各类行业标准化协会。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全球标准化网络在为全球的贸易服务。(5)ISO标准得到应用的驱动力包括市场的力量、标准文化、政府法律的引用、客户需求的拉动等。

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 篇4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贸易竞争力,技术创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全球生产网络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促使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然而,这种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人口红利和资源消耗,不可持续的同时,也使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徘徊于价值链的低端。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污染已经不能继续支持以往的发展方式,而改变发展方式也必然会使得我国贸易模式发生变化,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位置与属性也会相应改变,进而影响到我国的贸易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加充分地了解我国在今后全球生产网络与贸易中的变化,需要厘清全球生产网络与国家贸易竞争力的逻辑关系。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全球生产网络本身及其与参与国贸易竞争力关系的一系列文献,挖掘理论基础、深入分析并探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全球生产网络的特征与发展

全球生产网络的概念发源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地理学等学科的关键概念及内涵。Hess和Yeung (2006)认为全球生产网络(GPN)的研究框架主要来源于管理学中的价值链分析(Porter,1980,1985)、经济和组织社会学方面的网络和镶嵌研究(Granovetter,1985)、行动者网络分析以及全球商品链与全球价值链分析(Gereffi and Korzeniewicz,1990,1994)这四类相关的研究领域。此后, Borru(1997)和Ernst(1997)基于观察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复杂的生产网络关系,并提出“生产网络”这一概念。全球生产网络是一种平行地整合了各层次网络参与者,把跨越不同公司和国家的分散的价值链连结起来的组织革新(Ernst and Kim,2002)。

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企业若要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不能始终依赖某一类资源,而其它企业所拥有的非完全流动性的、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又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与其它企业共享或交换有价值的资源,那些拥有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如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名品牌及销售渠道等)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并建立起以自己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那些没有或较少拥有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的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主动或被动地融入到这一生产网络中(李国学和何帆,2008)。因此,跨国公司将原有的独资公司、合资公司与全球各地的供应商、承包商、分销商及战略联盟伙伴联系在一起,通过分工合作组建起以自己为核心的全球生产网络。

对于这种新型组织形式,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虽然Henderson(2002)、Dicken(2003)、Coe(2004)以及Ernst (2002)分别提出了各自对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的新理解, 但其基本概念是一致的,都表述为网络参与者基于一定规则通过等级层次的平行整合,进而组织跨界价值链的一种全球生产组织模式。探索全球范围内价值创造和产业升级的多层级过程是当前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Bair&Gereffi,2003;Palpacuer和Parisotto,2003;Liu et al, 2004;Coe和Hess,2005)。Schmitz(2005)和Gereffi等(2005) 运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对产业升级、价值创造及增值的过程进行了分析。Parthasarathy和Aoyama(2006)在对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的研究中详细描述了跨国公司制度背景和地方企业家的观念,并对非正式的全球生产网络促进了地方升级进行验证。从现有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全球生产网络结构和管理方式在同一模式的跨国生产体系中存在很大的不同。

国内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卜国琴(2006)研究了世界家具产业,并对全球生产网络中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分工与资源配置进行分析。李健(2008) 根据地方化与全球化(全球化表现在全球生产网络)互动的作用进程对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新机制和实质进行了研究。邓智团(2009)基于系统经济思想构建了技术、制度与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计算机全球生产网络形成演变过程再解读,并指出新技术制度系统促进了产业网络化形成。

此外,学者们还从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 和外包(outsourcing)的视角研究全球生产网络,并利用生产分离理论、集聚理论和公司内部化理论三条思路进行分析(Mitsuyo Ando and Fukunari Kimura,2003)。

二、全球生产网络与参与国贸易竞争力

针对全球生产网络下参与国贸易竞争力提升的问题, 现有的文献主要基于全球生产网络中参与国产业升级、分工地位提升以及技术进步等视角进行分析。 Gerrefi (1999,2001)跟踪和研究了香港纺织业利用全球生产网络所实现的技术台阶跃升,并得到了一个“从装配加工—OEM— ODM—OBM”规范的升级路径模式。后续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是力图在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与升级可能性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二是Humphrey、Schmitz等试图去区分在价值链领导企业以下的能获得更多和更稳定利润的价值链角色和位置,以及这些角色和位置是怎样被决定的(Humphrey and Schmitz,2002)。

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给参与国带来的影响,研究也基于垂直专业化和外包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垂直专业化分工提高了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并影响了参与国的生产效率和出口绩效(Audet,1996;Campa and Goldberg,1997;Hummels et al.,2001)。其次,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技术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使得中间投入供给企业产生竞争,进而提高了发达国家企业生产率(Pack and Saggi,2001)。Grossman和Helpman (2002)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化和外包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后指出,外包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还可以获得专业化分工生产时“干中学”效应所带来的利益。

Jung和Mereenier(2008)在一个异质性主体框架下, 研究了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外包对自身技术升级的影响。 模型将企业采用的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另一类是低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跨国外包业务固定成本较高,因此只有采用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技术的企业才有能力对外投资和外包,而这些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包会提升自身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刺激在国内生产的企业和工人不断革新和学习,使得先进的技术和更高效的劳动力不断涌现。Head和Ries(2002)发现日本制造业企业的海外生产模式是将低技术含量、劳动投入多的生产阶段转移到中国、东盟等国,在本国集中资源从事高附加值环节的专业化生产,从而增加了国内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员的相对需求,高素质劳动力的要素积累成为企业技术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

此外,胡昭玲(2007)基于垂直专业化比率的计算结果,实证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比率与工业部门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联系。徐毅和张二震(2008)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35个工业部门的外包比率,发现外包比率的上升对中国的工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全球生产网络下国际分工在给予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技术转移升级自身技术和产业的机会的同时,也使得发达国家通过积累高素质劳动力、集中要素投入带动自身技术升级。

经过对全球生产网络与参与国贸易竞争力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虽然对全球生产网络中不同国家的技术及企业生产率等的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还未能站在全球生产网络的整体层面对不同类型参与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提升自身贸易竞争力所推动的技术进步进行分析,也未针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以及全球生产网络下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征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鉴于全球生产网络有效带动了发达国家技术升级,发展中国家谋求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提升自身价值地位的努力必须依靠更充分的技术模仿与创新,而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技术创新必会触及产权保护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因此, 全球生产网络中技术创新与产权保护及其参与国竞争力的提升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基金项目: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北京开放经济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15JGB048),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5—2017)。)

参考文献

[1]Ernst D,Kim L: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Knowledge Diffusion,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J].Research Policy,2002(31).

[2]G Gereffi: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

[3]J Humphrey,H Schmitz: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2002(9).

[4]李国学、何帆:全球生产网络的性质[J].财经问题研究,2008(9).

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 篇5

作为Pacific Wave项目的一部分, Corporation for Education Network Initia- tives in California(CENIC)已在其全球首个亚洲与美国之间100千兆每秒(Gbps)的研究与教育(R&E)网络链路中选择使用博科网络解决方案。

CENIC与Pacific Northwest Gigapop (PNWGP) 的合作项目Pacific Wave是一个先进的国际互联网交流设施,把环太平洋的研究与教育社区,与加州的科研型大学,以及全美其它200家研究机构相连。这些机构将得益于新的网络设施,充分利用更高水平的网络规模和性能,使用科学仪器并与亚太地区的研究合作者交换数据。

新网络依赖博科MLXe核心路由器,将其作为互联、对等操作以及路由交换架构,从而支持高性能100 Gbps连接, 并提供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 技术的下一代软件定义交换(SDX)。它支持一个动态、敏捷的网络,具有更高的操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能够在全球各个网点之间支持按需连接。 通过这个基础架构,PacificWave计划充分利用创新平台, 加强与校园以及广域 “科学隔离区(DMZ)”应用的连接。这将让研究人员能够把实验室和科学仪器中的数据传输至合作者的网站、超级计算机中心以及数据库中,并在这过程中丝毫不损害性能。

博科MLXe核心路由器将放在加州桑尼维尔、西雅图、洛杉矶、芝加哥和东京的主网点———所有这些点都运行100 Gbps连接。反过来,这些网点将在Pacific Wave与Internet2、美国能源部ESNet、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N-wave,以及美国和国际研究教育社区经常使用的商用云服务供应商等实体之间提供连接。

通过Pacific Wave网络,包括大数据和目前受限于跨太平洋低连接能力的远程仪器项目等在内的各种科研工作将得到增强,并在环太平洋和北美科学资源之间实现更快、更强大、更灵活的互联。Pacific Wave网络将更好地支持大数据传输,8k和4k视频分辨率,以及3D视频分发。该网络还将支持可促进科学协作的实时交互仪器控制、虚拟现实以及远程呈现应用。

博科交换、路由和分析产品事业部高级副总裁Jason Nolet表示:“博科很荣幸能够在CENIC在亚洲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与其进行合作。在网络的新IP时代,对于CENIC这样的研究与教育网络来说,帮助他们保持领先,继续在研究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尤为重要。”

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 篇6

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越来越趋向在开放而非封闭的“全球制造网络”中进行自主创新[3]。在全球背景下的开放式的创新范式下, 企业不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与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互相作用的有机体, 尤其是对于占据商业生态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而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有机体系。因此, 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不仅要关注企业如何输送、组织和利用内部产生的创新资源, 也需要关注个体企业对外部创新资源 (如企业间资源、市场资源) 的吸收方式和运用途径, 以此来完整地描述企业在动态的、演化的商业情境中, 如何把握和整合各种资源, 在战略和绩效的驱动下, 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基于此, 结合对国内典型大中型企业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本文从技术、战略两个维度提炼出全球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四种主要模式。

1.1 技术导向的自主创新模式一:充分激发内源技术的创新

内源技术是指依赖于企业内部资源, 在组织内部产生的革新型和原创型技术, 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4]。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是以充分激发内源技术为核心的, 这个过程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过程, 还是创新管理的过程, 即以构建和提高核心能力为中心, 以价值创造和增加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与其他组织功能创新有机结合并协同创新。除了技术创新之外, 创新管理还包括了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诸多因素。在调研中发现, 企业之所以在创新领域取得持续地发展, 除了对技术本身进行持续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外, 还重新构架了组织的部分甚至全部体系, 使资源能够更通畅地流向所需的部门, 并采用了与绩效挂钩的激励制度, 有效地在企业内部形成鼓励创新、激发创新的文化和机制。以士兰微电子为例, 企业建立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股权激励, 将员工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捆绑在一起, 有利于企业持续地创新推动, 赢得了全球竞争。而杭州机床集团则以每年选拔优秀工人和工程师赴德国aba z&b磨床公司 (杭州机床集团于2006年收购该公司60%股权) 学习交流为激励措施, 有效地刺激了内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绩效。

1.2 技术导向的自主创新模式二:高效利用外源技术的创新

内源技术是推动企业创新进步的关键动力, 但是要形成可持续的内源技术具有较大难度, 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 同时研发周期长, 成功率也难以保障。因此, 技术的“拿来主义”成为很多企业快速摆脱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研发体制不健全等制约因素, 抢占市场先机的法宝之一。在获取外源技术之后, 企业通过二次创新进行消化、吸收和应用, 将外源技术组合创新为内部知识, 以此作为自主创新的养料, 逐步形成健康的、自我增强型的创新体系[5]。典型企业如杭氧集团通过二次创新自主发展出了世界领先的第七代空分技术[6]。此外, 中国企业在海外申请的专利数与日俱增, 如华为积极开展与国际研发机构的合作, 其2008年《专利合作合约》 (PCT) 专利申请数达到1737件, 排名全世界第一[7]。中国企业PCT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表明其研发与创新能力正在向世界水平看齐。

1.3 战略导向的自主创新模式一: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集成的创新

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和集成主要体现的是产业升级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8]。产业升级, 即企业如何从产业中的低附加值业务环节上升到高附加值环节[9]。产业升级既是创新的目的, 也是创新活动所要立足的战略环境动态。通过考察研究发现, 企业为了实现产业升级, 倾向于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占据全球价值链的某一特定环节形成专业化规模优势, 如奥克斯集团、雅戈尔集团以及格兰仕最早从OEM起家, 专为跨国公司进行代工生产;二是对全球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进行集成, 形成组合的业务模式, 如中集集团通过在欧洲并购研发机构和在美国建立工厂等一系列战略举措, 逐步控制全球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 增强了企业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核心地位。综合来看,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逐步实现从OEM到ODM和OBM这类高附加值制造的转型。

1.4 战略导向的自主创新模式二:基于全球化战略的创新

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对当今的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10]。国内以各种形式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近年呈逐年上升的明显趋势, 体现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寻找机遇、占领国际市场的战略和运营思路。以海尔、联想、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领军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侧重于战略与资源的匹配性, 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企业特征采取差异化的全球化战略。综合来看, 这些企业都充分利用了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契机和遍布全球的网络优势, 通过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和技术联盟, 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指导建议

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经验和轨迹。本文总结出了上述四种典型的创新模式和途径, 这对提升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大中型企业尽管存在于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 但这些企业已经在各自所属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甚至是核心的位置, 具有较为强势的网络辐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自主创新成果。因此通过对这些企业的研究, 提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指导建议, 对于带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从微观角度来看, 创新型大中企业应该从技术、战略两个维度把握自主创新的方向和进度

技术创新强调企业对内、外部资源整合和运用能力;战略创新要求企业把创新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形成清晰的创新愿景和规划。因此, 对于创新型大中企业而言,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管理思维, 而应该是这两个维度因素的综合考量。

2.2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大中型企业的个体创新应充分兼顾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

个体企业尤其是网络核心型的企业对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 吉利汽车公司对共500多家配套企业进行整合, 加强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联盟, 做到与吉利“同步研发、同步发展”, 积极地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区域性创新体系的形成。而区域性创新体系的发展和成熟又将提高吉利产品的生产率和创新性。然而, 网络核心型企业也有可能过分关注企业自身的利益, 为了维持已有的创新优势而拒绝与其它利益相关方进行基于知识互换的交流和合作, 甚至为了遏制竞争对手的行为而蓄意破坏整个商业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这种行为的后果往往增加了系统的风险, 恶化了个体企业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绩效。因此, 在关注个体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的过程中, 需要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拓展的战略思维, 使它们意识到在网络化联结的经济中运作时应该关注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企业的持久成功依赖于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 为整个系统的繁荣做出贡献。事实上, 已经有企业开始关注到这个领域, 例如2007年杭州西子联合控股集团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表达了公司与客户、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政府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决心, 对其它企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2.3 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健康发展来看, 政府应充分发挥平台、媒介以及监督三大作用, 激发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

政府既是区域创新体系的规划者, 也是这个体系健康发展的参与者和协调者。平台作用是指政府以服务为导向, 为企业提供一些开展创新活动所需的共用设施和政策保障, 例如, 宣传和落实国家和地区对创新的鼓励政策;媒介作用是指政府为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牵线搭桥, 由于政府的信息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质量高, 往往能帮助企业获取跨地区、跨行业、跨层级的资源和合作伙伴;监督作用是指对企业的个体创新和区域的创新体系进行监控, 促进整个体系的稳定和健康。

2.4 从全球开放式创新视角来看, 中国大中型企业需要积极并且自主地嵌入到全球制造网络中开展创新

当前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着企业知识基础薄弱, 技术能力缺失, 创新能力落后。这一现状决定了我国大中型企业在参与国际先进企业主导的全球制造网络中处于网络边缘化的位置, 为此中国大中型企业需要通过两种形式嵌入全球制造网络: (1) 密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联结, 积极学习和获取资源、知识,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 主要涉及的是本土企业和国际先进企业之间的交互关系; (2) 试图构建自己主导的全球制造网络, 主要涉及本土企业和全球资源、能力的整合与互动[11]。全球制造网络与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嵌入模式对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瓶颈

3.1 在融入全球制造网络开展全时空创新的过程中, 本土企业因联结机制问题而呈现边缘化、低级化的趋势

在全球制造网络中, 中国本土大中型企业会更倾向于与有技术有品牌的国际先进企业建立市场交易关系, 来获取国际先进企业的技术, 于是不惜贡献资源 (例如“以市场换技术”) 以建立并维持这些联系, 结果国际先进企业自然变成了本土大中型企业争相联结的对象, 因此就聚集了更多的资源, 而本土大中型企业则相对被剥削。由于与国际先进企业的联结关系仅仅是单一的市场交易关系, 相当部分的企业放弃了对研发、品牌和渠道的努力, 而将优势资源投入到国际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上, 退化成完全做OEM的企业。这造成国际先进企业更加强大, 而周边的中国本土企业则越来越边缘化, 退出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两极分化严重[12]。但同时也要看到这是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特定阶段, 因为从联结机制上来看, 全球制造网络中的结构就是大量联结集中向一个节点, 所以资源会向集结点集中。这种机制下就决定了国际先进企业会越来越强的本质, 而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中国本土企业都想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而倾向于联结国际先进企业, 使其成为了全球制造网络的资源集结点。

3.2 本地产业生态环境中“龙头企业”创新带动能力弱造成本土企业的群体惰性

特色块状经济是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产业生态环境。当前各地特色块状经济中集群发展水平低、小企业众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低水平重复仿制、品牌知名度不高及价格过度竞争等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的创新带动性太弱, 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又受制于路径依赖而产生群体惰性。龙头企业在竞争中主要采用的是低成本竞争战略, 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 往往对配套企业有着苛刻的成本控制要求而不注重对配套企业的品质和技术的改进, 导致大批配套企业沦为低级网络供应商, 在这种一味追求低成本且同质竞争剧烈的产业生态环境中企业缺乏创新活力。这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企业, 因其技术能力和财政状况差, 难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革, 面临不确定外部环境的时候, 更加容易产生财务危机而被淘汰。而龙头企业靠低成本大规模取胜挣得的收益不是投入创新活动中, 实现自身的升级转型, 而只是维持自身生产现状, 单纯追求规模经济性, 或者将制造资本转而投入到股市楼市等高风险的资本市场中, 导致制造资本转变为投机资本而泡沫化。由于许多大中型企业的金融风险意识差, 因为原料成本、汇率、贸易壁垒、政策调整等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例子屡见不鲜。

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出路

4.1 要改变这种边缘化、低级化的倾向, 必须通过教育和政策的力量破解这种制约本土企业的联结机制

对企业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企业的这种倾向, 要培养企业的长远发展意识, 培养企业家的预见和战略能力, 主动进行转型升级。要不然就是靠政策创造出更多的集结点, 使中国企业参与的全球制造网络成为资源较平均的多中心网络, 避免集结点过分集中在少数几点上。例如通过招商选资政策引入大量具备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的, 并具备产业带动作用或能够与本地产业链配套, 真正能给本土企业带来正向技术溢出的外资项目。或者靠政策有效减少集结点的资源, 如通过将中外企业捆绑学习的形式有条件地实行市场换技术。中国企业不应只是廉价资源的提供者, 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升级、从全球制造网络中不断获取有价值的资源以开展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 努力成为经济增长、新技术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来源。

4.2 要改变这种整个产业生态环境下的群体惰性, 需要扶持一批创新带动能力强的本地大中型企业, 促进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

对于龙头企业的考核, 不应只看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 更应该将其对周边配套企业的创新带动效果整体纳入进来。对于那些具备企业公民意识, 积极谋求升级转型, 并对本地产业集群具有较强创新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政策应给予大力扶持和补贴。对于本地产业集群中那些还停留在低水平加工制造或者创新带动能力弱的大中企业, 营造优胜劣汰、资源重组的产业生态环境, 政策上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促进传统型大中企业中的优势资源加速向技术能力高、经营业绩好、创新优势强的龙头企业集聚, 改变企业多而不强的情况。

摘要:从技术、战略两个维度提炼出全球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中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四种主要模式:充分激发内源技术的创新;高效利用外源技术的创新;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集成的创新;基于全球化战略的创新。随后针对性地提出四点指导建议并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和对策出路。

关键词:全球制造网络,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WUX B, LIUX F.Absorptive capacity,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local firm's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Net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9, 46 (3/4) :326-343.

[3]ERNSTD, KIML.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J].Research Policy, 2002, 31 (8-9) :1417-1429.

[4]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5) :S71-S102.

[5]吴晓波.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J].科研管理, 1995, 16 (2) :27-35.

[6]吴晓波, 马如飞, 毛茜敏.基于二次创新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J].管理世界, 2009 (2) :152-164.

[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经济减缓影响2008年国际专利申请量[EB/OL].2009-01-27.www.wipo.int/pressroom/zh/arti-cles/2009/article_0002.html.

[8]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1) :37-70.

[9]FEDOW K.Making the Most of Foreign Factorie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7, March-April:73-88.

[10]SAINSBURY.The Race to the Top:A Review of Government's Sci-ence and Innovation Policies[R].London:Stationery Office, 2007.

[11]吴晓波, 吴东.全球制造网络与我国制造企业嵌入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4) :42-44.

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 篇7

众所周知, 互联网应用非常注重提供优质的服务、重视用户体验和感受。网络电视台是构建在互联网之上的内容传播平台, 网络电视台的建设部署因此也一定要适配互联网的应用特点而建设。但目前全国的很多电视台在建立网络电视台时, 只注重了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而忽略了传播和部署, 这种建设将很难实现互联网传播的需求。

建设网络电视台, 不仅要重视内容的制作, 还要重视内容的播出质量、最终用户的收看质量。网络电视台要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周全, 避免在早期没有思考成熟, 就开始建设, 给未来网络电视台运行带来很大的弊端。网络化电视台和传统电视台很大的不同是, 网络电视台控制着传播, 能够充分地控制内容在互联网上的传播, 能时刻感受到用户端的使用体验。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 介绍网络电视台传播面向全球部署的关键技术——基于云管理的虚拟数据中心建设模型。

这里提出的全球部署的虚拟数据中心模型, 就是加强网络电视台在网络上的传播能力、播出能力, 通过全球部署的业务形态的体现, 能够做到很好地对互联网业务的支持。

一虚拟数据中心

说到虚拟数据中心建设模型, 首先从虚拟数据中心的概念说起。

1. 虚拟数据中心的概念

虚拟数据中心是构建一个能够支持一定区域 (全国) 的网络部署平台, 见图1, 它是建立在中心、区域中心、边缘节点的三级IDC业务之上, 由一个或多个中心组成同时包括多个区域中心和边缘节点, 基于实体IDC建立虚拟化的网络数据中心, 能够对于网络电视台的各项业务具有完整的支持、服务能力。

2. 虚拟数据中心的体系架构

虚拟数据中心体系架构, 分为六个层次 (见图2) , 分别是:

网络电视台应用;

基础架构软件;

虚拟化静态、动态资源池;

虚拟化数据资源层, 网络虚拟化、自动化;

实体IDC核心, 区域中心和边缘节点。

通过虚拟数据中心六个层次的分析, 提出了资源池概念, 构建了通过虚拟化技术搭建起来的面向业务和应用的资源池。

资源池是虚拟数据中心的核心业务支持层, 资源池向上支持业务, 通过这些上层业务来构建整个广播电视台的业务平台, 向下是虚拟池连接了实体IDC的各种硬件设备、网络、存储设备。

3. 虚拟数据中心的资源池

资源池是基于云管理的虚拟化数据中心的主要单元。运用集群模式对外提供统一服务, 包括静态资源池、动态资源池、数据资源池。

虚拟数据中心静态资源池是提供以静态内容为主的WEB和视频点播服务的资源池。静态池采用包括WEB技术、CACHE技术等提供对页面图片、文字、CSS样式、视频缩略图、视频文件的访问服务。

动态资源池是以互动应用为主的业务支撑, 动态资源池采用J2EE、CGI等技术提供对空间、论坛、用户中心、播客等互动业务的支持。

数据资源池采用集群存储、分布式数据库等、通过统一数据访问接口等技术为上层应用提供海量数据服务。

通过构建在实体IDC之上的虚拟数据中心, 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了对整个数据中心全部资源的调度, 包括静态的资源、动态的资源、数据资源。通过合理的动态调度和分配, 一个虚拟数据中心具备了完备的数据;可拥有完整的数据服务能力;可以支持应用数据连续访问恢复;可以支持连续用户的大规模访问和连接;通过规划的单一虚拟数据中心就可支持目前网络电视台全部的互联网网上业务。

单一的虚拟中心架构模型已经能够解决内容传输上已经面临的一些问题, 打破运营商之间的壁垒, 分散了集中高并发、大流量的访问, 访问加速、尤其是视频内容的加速问题。目前网络电视台初期建设时, 可以考虑按照单中心的虚拟数据中心进行初步的网络部署覆盖方面的考虑, 在系统运行稳定需要有更高要求时, 就要进行多虚拟数据中心建设的考虑。

二多虚拟数据中心建设模型

1. 多虚拟数据中心模型的提出

大中型的网络电视台如果继续进行全球 (全国) 网络整体覆盖, 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就需要考虑现在已经部署的多节点的分布规模;重点节点是否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如何节约投资,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何更好支持全球业务支撑能力等等。在这里提出发展为“多虚拟数据中心建设模型”。

通过多个虚拟数据中心的联合支持 (见图3) , 能够更好地解决网络电视台的全球部署, 较好地满足中大型的网络电视台全球部署上的需要。它可以提供:

更高质量的区域服务体验;

负载均衡和失效转移;

水平扩展能力;

稳定的业务服务;

数据支撑服务更加可靠。

多虚拟数据中心通过多个虚拟数据中心同时进行服务支持, 提供了更高并发访问能力, 支持更大流量访问, 区域访问效果也明显得到了加强, 访问加速效果会更加明显。

多虚拟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支撑能力表现在:

第一, 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服务靠近用户, 提升用户体验度;

服务不受地域限制;

服务不受运营商限制。

第二, 服务分布策略灵活, 所有虚拟数据中心组成集群模型。

可同时支持各自大区内所有业务;

可分别支持各自大区不同业务, 构成完整业务集合;

可单一大区支持所有大区的业务。

第三, 服务支撑能力可控。

虚拟数据中心建设具备线性平行扩充能力;

虚拟数据中心服务级别可线性提高或降低。

2. 多虚拟数据中心模型

多虚拟数据中心架构的思考, 参照了很多国外大型商业网站的架构, 同时依托在视频传输方面的思考, 提出了这样的架构, 如图4。

虚拟数据中心, 是以数据库和存储作为最重要的资源, 进行全球的同步和分发, 保证了每个虚拟数据中心数据的完整性。虚拟数据中心之间是以互联网传输介质组成私有的云管理平台, 进行数据和管理同步。

多虚拟数据中心的提出, 超越了原有网站架构, 它变原有单中心的建设模型为多中心的建设模型。本质上多虚拟数据中心架构下网络电视台已经没有了自己事实上的发布单一核心, 而是向多核心方向转变。

理论上, 构建完整的多虚拟数据中心之间可以很轻易地实现相互的服务接管, 内容失效转移等。每个虚拟数据中心可以定制服务, 提供所要求支持的业务服务, 每个虚拟数据中心也都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进行内容服务和区域服务的定制。

3. 多虚拟数据中心的技术实现

多虚拟数据中心不仅仅是多个单虚拟数据中心的集合, 同时在虚拟数据中心之间, 还有很多技术实现需要思考。虚拟数据中心是以数据库和存储系统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全球的同步和分发, 以保证每个虚拟数据中心的完整性。

多虚拟数据中心的系统建设基础依赖业务数据的同步, 包括数据库系统同步、网络电视台存储文件的同步如页面小文件、视频大文件等。保证文件同步的快速和内容一致性, 文件同步的负载分配和持续稳定是多虚拟数据中心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多虚拟数据中心下的核心数据服务系统建设原则:

第一, “少而大”原则。

数据中心内数据库系统;

业务数据存储系统的建立。

第二, “核心数据集中”原则。数据中心核心的存储和数据库系统要在核心数据中心, 利于远程数据同步考虑。

第三, 利用互联网的新兴技术。

多虚拟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尽量考虑在互联网上传输;

采用有效的基于UDP技术传输加速平台。

多虚拟数据中心的模型下, 通过以上一些业务方面的思考, 就能够构思多虚拟数据中心业务数据的同步方面技术实现, 解决它最核心的数据同步问题。

多虚拟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远程同步的技术实现, 通过构建多个具有分区能力的远程数据库系统, 既具有同时具备服务的能力, 又对每个分区节点进行这种日志同步的访问。基于私有的云平台, 多虚拟数据库同步技术采用快速传输日志文件进行远程的数据库同步。

多虚拟数据中心远程文件同步应用模型, 通过构建远程文件传输管理系统 (TMS) , TMS是网络电视台基于文件的网络传输、数据分发、存储管理和状态监控的集中管理系统。

TMS主要功能有:

将视频和业务数据文件推送到各个数据中心;

管理视频和业务文件在存储系统里的存储结构中;

接收视频生产提供的视频文件和视频编目信息;

分发视频编目信息和访问路径至各个业务展示系统;

建立视频传输信息数据库, 完整记录视频各类信息传输状态, 便于监控;

高速数据传输速度, 并与数据库数据保持同步。

TMS系统的架构由五个功能区域组成, 分别是监控区域、视频和业务数据生产区域、核心传输区域、应用服务区、存储区。通过核心的传输区域上接视频和业务数据生产;通过应用接口的对接和应用服务区域的联动, 接各种应用服务数据;数据在TMS系统的传递, 最终输送到各个虚拟数据中心的存储区;在监控区域, TMS构建监控平台进行统一的监控和健康状况的监控。

三基于云管理的虚拟数据中心

云管理是多个虚拟数据中心协同工作的实现基础, 云管理是从数据中心管理开始, 对底层资源进行整合, 并通过虚拟化和自动化进行调配, 最终向云服务过渡, 对虚拟化资源 (包括虚拟网络设备、虚拟主机等) 的管理, 能够查看这些虚拟资源的状态;其次是对资源池各种资源的自动化管理, 能够对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配置。

层次化的云管理业务包括:

设备:云管理是对数据中心进行整合管理;

资源:云管理是对各种资源池的配置和调度管理;

业务:云管理是对业务体系所配备资源的管理;

服务:云管理是对服务体系的业务自动化管理。

通过四个维度 (见图5) 监控、分析、展示、运维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资源业务服务进行统一的梳理和建立一个标准化、开放式、易扩展、可联动的统一智能管理平台, 实现资源、业务、运维融合联动的精细化管理。

四虚拟数据中心应用场景展示

多个虚拟数据中心建立后, 虚拟数据中心数据完全同步, 能够实现服务接管或切换管理。例如在虚拟数据中心1上支撑的服务, 因为某些原因或者发生故障, 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很轻易的把业务系统转换到另一个虚拟数据中心, 通过资源池的调度, 业务管理的调度, 在备用虚拟数据中心只需要对一些资源池做简单调整就能够完整的去接管虚拟数据中心1所有的存储数据库视频等内容, 可以无缝地实现接管的跨虚拟数据中心的服务。

图6是网站核心业务系统CMS (内容管理系统) 切换实例, 通过构建好的多个虚拟数据中心, 多虚拟数据中心之间数据完全同步, 可以轻松地实现业务系统透明切换。

开始时, 所有编辑人员可以同时集中在北京开展业务, 并同时使用北京的CMS, 当北京CMS处于维护阶段, 或处于不可用的状态时, 通过资源调度和服务访问的快速切换, 可使用其他虚拟数据中心CMS进行业务支持, 整个切换对编辑人员透明。

同样, 也可以让相同部门部分编辑人员使用北京的CMS, 另一部分使用广州的CMS, 制作、发布一样分发到全网, 对编辑人员透明;或不同部门编辑人员可以依大区不同, 使用各自大区的CMS, 制作、发布一样分发到全网, 业务支持对编辑人员完全透明。

五网络电视台全球部署的虚拟数据中心布局

对应中大型的网络电视台, 网络电视台需要考虑面向全球部署, 笔者参考中国网络电视台全球覆盖的现状, 提出了网络电视台全球部署下多虚拟数据中心的布局建议 (见图7) 。

参考中国网络电视台全球覆盖的模型, 构建四个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型, 来构建整个网络电视台全球传播体系的建立。可在国内建立南北两个大的虚拟数据中心架构, 在全球范围里实现以欧亚和美洲组成两个大的虚拟数据中心架构, 构建四个虚拟数据中心架构, 实现了整个全球业务的互补互通。

六总结

上一篇:质量成本模式论文下一篇:高中物理的趣味记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