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2024-09-20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精选6篇)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1

当今社会,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发展。在立法上就必须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立法和国际立法的成功经验, 努力使中国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 积极参与国际上的法律协调化和统一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法律的真正发展。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 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学术界对何谓经济全球化, 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 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 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 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 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 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 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 市场经济一统天下,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 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又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必须应对进一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学习、引进吸收世界先进国家的法律力度, 因此, 法律移植对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就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 我们在正在建设的市场经济体制立即就得融入国际大环境中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场竞争, 并要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 难度之大, 要求之高, 变革之剧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中国法制的发展既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实践, 又要吸纳世界法律文化精华, 通过以符合本国法治发展方向移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某些法律作为自己国家法律的基干, 来构建本国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体现中国法治实现现代化和努力学习国际经验, 以摆脱其落后和封闭状态, 不仅可能, 也是必要。进入21世纪以后的中国,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级化、社会生活信息化的等世界发展潮流, 一种世界性的意识被要求植入我们的思维。需要具有世界性的法律意识, 创建一种基于世界意识之上的法学, 这是有别于过去的全新的法律理念。况且法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法律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容是没有国界的, 国际社会中各国长期交往过程也形成诸多的国际公约、惯例是没有国界, 理所应当为人类所共同享有。中国作为世界的成员国之一必然会参与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 这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必须与国际法律规则同化。根据世界法律发展的规律来看, 法制的构建和法治的现代化都必然导引其国际化, 即通过法律移植的途径努力借鉴和学习国外法治建设和法制发展的有益经验, 并在一些必要的场合和部位实现其国际接轨, 以充分利用人类法律文化的共同财富, 吸纳世界的已有成就, 从而收到简约中国法制和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行程之功效, 使其一开始就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

由于法律移植的研究的不深入和不成熟, 虽然我们说近二十年来中国法律移植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不小的成绩, 但中国法律移植的理论内涵尚未有质的飞跃和升华, 还只是属于浅层次的理论研究。单纯地依循外国的法律思想、照搬和抄袭别国的法律成果是忽略中国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特色的表现。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中国本土的法律文化和历史、国家意识、本国资源等综合因素。否则, 盲目地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移植的外国法律, 并不能发挥预期的效用, 不具有可操作性而形同虚设。

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艰难, 法治建设的最大挑战也就在于法治思想的深入人心。对于中国目前的法治现代化的建设, 不应先盲目的大规模移植西方国家的法律, 而应先引进西方法律的思想及价值观念, 大力普及法律观念, 法律思想的教育, 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排除西方法治的先进思想和文化, 西方发达国家为人类创造了发达的法律文化, 我们只有大胆地移植其先进的成果, 才能加快中国法制现代化、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法治的建构以及以后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观念基础。同样, 没有完备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不仅难以继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 还难以实现法律文化的创新。要实现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法律制度建设是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 必须移植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法律制度的同时还应改进中国的行政, 司法体制使之相互协调, 也应注重法律制度的国际化, 以完善自身从而使法律顺畅实施, 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建构予以支持和保障。

由于特殊的发展经历, 中国在传统的法律发展基础上迈向现代化的法治国家, 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中, 有许多不利因素会产生消极的制约作用。经济的全球化, 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和动力。中国如何搭上世界经济发展的列车, 并进而领先于世界, 是中国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问题。西方国家如今处于一种在整体上的优势, 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这种优势对中国构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应对世界的发展, 吸取外部优秀的因素, 从而促进中国法治国家的实现。任何压力都会成为积极的动力。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法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中国提供了更加频繁的对外交流的机会。现代社会, 法律的发展更离不开国际交流的开展。离开世界的发展是行不通的, 中国必须借鉴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 以与世界同步, 满足国民的发展要求, 才能避免在新一轮的发展竞赛中落伍。

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 对中国的法律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这一趋势下把握机遇, 促进法治国家建设, 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离不开对国外法律文化和制度的借鉴。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组比较重要的关系。一方面, 法律发展和国家主权的关系。中国的法律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又有人提出了法律的全球化问题。由于发达国家的整体优势, 经济全球化必然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在所谓法律全球化的名义之下, 中国也必须正确认识国家主权和法律的国际化问题。不可否认, 国际法意义上的法律越来越对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 需要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上与国际接轨。例如, WTO规定的内容广泛且有很大的法律效力, 其法律规定对成员有极大的约束力, 而且其总协定对各成员方实施WTO的法律也规定了严格的监督程序。这些都要求中国要协调好遵守WTO规则与维护法律主权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消极作用就是会损及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经济全球化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推行霸权的一种新的形式, 因此, 要提防法律国际化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法律发展与具体国情的关系。中国法律的发展离不开对国外法律的借鉴, 甚至法律移植, 许多方面必须要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任何法律, 都首先是适应母国的国情, 一种法律制度在母国适用, 并不意味着在他国同样适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首先是在其长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各国具有不同的特点,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对于在一个发达国家运行良好的法律制度, 要想移植到中国, 就必须认真分析该法律制度的历史形成, 运行土壤等因素, 决不可生吞活剥。

当前有人认为, 要实现中国的法治, 只需照搬西方法律制度即可。这是一种简单化, 理想化的思想, 也是极不负责任的一种理论。盲目移植, 只会给中国的法律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最后, 继承优秀的法律传统文化与法律发展的关系。作为对世界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界法系之一, 中华法系也有许多值得继承的优秀因素。中国法律发展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养分, 否则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中华法系博大精深, 内涵深邃, 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鲜明的与民族特性。中国法律文化提倡“礼乐刑政”, 综合为治的精神;追求法律统治的和谐性与整体性等。对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因素, 必须有选择地继承, 一味移植国外法律是行不通的。只有民族的和世界的有机结合起来的法律, 只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 才是真正能促进中国法治发展的法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促进中国经济, 政治, 文化的全面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在目前, 中国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快解决。法律体系不健全, 部分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完善立法程序, 建立统一、稳定、合理的立法制度, 使各种法律文件都能在一个有序的体制下各自发挥有效的作用, 是使中国实现法治的重要前提。中国提出要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将对中国的法律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 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和应对外部世界的挑战。如果不能抓住发展机遇, 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这一道理已经为大多国人接受。中国的发展已经与世界的发展连为一体了。

参考文献

[1]、郭成伟.中华法系的精神[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2]、沈宗灵.评“法律全球化”理论[N].人民日报, 1999-12-11.

[3]、孙国华, 朱景文.法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王贵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法制兴革的取向[J].国际经济法论丛, 2000 (3) .

[5]、孙国华, 朱景文.法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2

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外围”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注:RaúlPrebisch,“TheEconomicDevelopmentofLatinAmericaandits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BulletinforLatinAmertca,Vol.7,No.1,February1962,p.1.)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在这种“中心―外围”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外围。”(注:RaúlPrebisch,“CommercialPolicyintheUnderdevelopedCountries,”American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1959,p.251.)

正是循着上述思路,普雷维什逐步完善了“中心―外围”理论。概括地说,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中心―外围”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外围”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外围”,它们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普霄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的国际分工。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外围”。“中心”和“外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外围”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外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区域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谋求共同的经济贸易发展,通过缔结条约而建立起来的经济贸易联合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由于当时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家间的贸易和其他经济交往还不够发达,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还只是一种个别现象,而且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很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明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日益突破国界限制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已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150年前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决定了该生产方式下的经济必然是全球性的。但是,经济全球化规模的扩大和进程的加快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下列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额合计已达6.7万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增加到16.6万亿美元; 国际金融市场年金融交易量已达500万亿美元,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目前已有4.45万家,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多达27.6万家,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额为2430亿美元,1996年这个数字已增长到3600亿美元。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全球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其他领域已纳入到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轨道,而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集团则将区域经济纳入了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并驾齐驱的区域性多边贸易体制的轨道。区域经济的集团化发展反映了世界朝着多极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标志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重新分化和组合。在关贸总协定实施的近半个世纪里,世界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各国之间竞争的加剧,保护主义不断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不断遭受挑战。因此发挥区域的人力资源、经济、技术优势,通过资金技术、劳务方面的合作以取得比较利益,这与总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系宗旨是一致的。从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共存共荣的观点出发,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不应互相排斥,而应是互惠互利、并行不悖的。由于目前区域集团内成员多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如果区域内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低于世界贸易组织,则因其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为世贸组织所不容;而区域内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高于多边贸易体制,由内部的开放推动外部的开放,最终将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二、游戏规则:区域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全球性经济交往还是区域经济集团内的经济活动,若要顺利进行,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学界较为公认的看法: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进行国际经济交往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而区域国际经济法是区域经济集团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制订和完善用于规范成员国行为的规则,是调整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及其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区域国际经济法已发展成为国际经济法中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具有确定的内容、范围和渊源。区域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差别表现在以下方面,正是这些区别体现了区域国际经济法的相对独立性:

(一)二者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区域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区域性国际经济关系,而这种区域性国际经济关系又可分为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集团对外经济关系两部分。集团内部经济关系包括:成员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集团组织机构(实际上代表本集团)与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团组织机构、成员国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关系。集团对外经济关系主要是集团与非成员的第三国和其他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经济集团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同其他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区域国际经济关系与作为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际经济关系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1. 区域性。区域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特定集团内,受该集团内合作范围的限制。如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动,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2. 稳定性。区域经济关系的产生,基于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条约的规定,条约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范围作出明确限定。各成员国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直至实现条约规定的目标。欧盟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就是有力的证明。而国际经济关系则缺乏稳定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较易受政治关系的影响,如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就受到两国之间政治外交关系影响而变得忽冷忽热。而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经济关系时好时坏。3. 排他性。区域经济关系限于经济集团成员之间,限于特定范围之内,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不容他国介入和参与,成员国之间互相给予的优惠其他国家也无权享受。而WTO体制下的多边贸易必须遵循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WTO一缔约方给予另一缔约方的在贸易方面优惠待遇,可通过最惠国待遇这一传导机制,使WTO其他缔约方也可得益。4. 综合性。集团内部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全方位综合性的经济关系。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不仅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在商品、人员、资本方面实现自由流动合作,而且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统一,建立货币联盟,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并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就调整方法而言,区域经济集团发挥常设机构的作用,通过组织机构协调成员国的政策和措施,授权常设机构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成员国的行为。由此可见,区域国际经济法是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其调整方法也别具一格,因此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二者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区域国际经济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规范:1. 组织机构法律地位的规范;2. 调整集团内部各种经济关系的规范,其中又包括:A. 取消关税及贸易限制方面的规范。B.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规范;C. 货币财政及其他经济和社会政策协调方面的法律规范等。3. 调整集团对外经济关系的规范;4. 内部争议解决规范。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取决于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国际经济关系的范围。从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来看,国际经济法应包括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直接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和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从国际经济关系主体角度看,国际经济法包含调整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调整国家与私人之间的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和调整私人之间的跨国经济关系的法。调整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从性质上看属于国际公法;调整国家与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具有经济法或行政法的性质;而调整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则具有民商法的性质。

(三)二者的渊源不同。区域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以下几种:1. 国际条约,其中又分为:建立区域经济集团的条约,如欧共体各成员国于1992年2月7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欧洲联盟》;成员国在集团内签订的协议;区域经济集团与非成员国的第三国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缔结的条约,如《欧共体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协定》(1986年)。2. 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机构制定的法规,如欧盟部长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颁布的条例。3. 区域经济集团法院判例。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则由国际经济条约、国际经济惯例、国际组织的规范性文件、各国的涉外经济立法、民商立法以及各国的国内法院判例组成。由此可见区域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在法律渊源上也存在较大差别。

(四)二者的基本原则不同。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那些指导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构成区域国际经济法基础,适用于所有经济集团法律的基本原则。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项:1. 主权自我限制原则。首先,成员国必须对自己的立法权力进行限制,以维护集团及其常设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权限。其次,成员国必须对自己的司法权进行限制,集团法院的建立,缩小了成员国法院的管辖范围。在成员国法和集团法发生冲突时,成员国法院应优先适用集团法。最后,成员国必须对国家经济管理权进行限制,将涉及经济一体化方面的经济管理权让渡给集团的常设机构,由其行使。欧洲统一化进程即是各个主权国家不断将其主权让渡给欧盟常设机构的过程。2. 组织机构独立原则。首先,集团各组织机构在三权分立理论指导下建立,彼此间相互独立,各司其职,权责明确。集团通常由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和司法机关构成。这些机关相互配合,彼此制衡。其次,集团组织机构与成员国也保持独立。主权国在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时,将部分主权权力让渡给集团组织机构行使。集团组织机构在行使职责时,既不征求也不采纳来自成员国的指示和意见。3. 平等互利原则。只有承认成员国地位平等,才能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只有坚持互利,成员国才能从合作中得益,才能保证区域合作的稳定性。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贯穿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类法律规范中的主要精神和指导思想,是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和核心。现在通说认为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包括:1. 经济主权原则。国家在本国内部和本国对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上,都享有独立自主之权,当家做主之权。主权国家有权完全独立自主地控制和处置本国境内的一切自然资源;有权完全独立自主地管理和监督本国境内的一切经济活动;有权独立自主地以平等主体法律地位参与世界性经济事务的决策。与区域国际经济法的主权自我限制原则相比较,国际经济法更强调国家经济主权原则。而区域国际经济法恰恰相反,区域经济集团的一体化程度越高,主权的限制与让渡越多。以欧盟为例,欧盟正在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迈进,而政治一体化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政治与外交主权的让渡。2. 公平互利原则。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互利原则更强调实质上的公平,发达国家应当尽可能在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照顾和优惠待遇。WTO一系列协议较多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主张。这既是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获得的,也是国际经济合作所必需的。3. 全球合作原则。国际经济法学者主张进行世界经济结构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关系和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全球所有国家都实现更普遍的繁荣,所有民族都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而区域国际经济法更强调区域经济合作。

三、结语

世界上所有地理区域都建立了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集团,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国几乎都加入一个或多个区域一体化组织。中国既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也是世贸组织的成员。我们应当加强区域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学习与研究,熟悉游戏规则,更好地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与竞争。

参考文献:

[1] 刘世元,《区域国际经济法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2] 车丕照,《国际经济法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陈安,《国际经济法学专论》(上编 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4] [德]马迪亚斯·赫蒂根,张恩民译,《欧洲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4

关键词:法律全球化,法学全球化,关系

如何构建法律全球化与法学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要分析这个命题, 首先应该弄清楚命题中的两个概念, 什么是法律全球化和法学全球化。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是当下非常热门的词语, 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这个词语已经无处不在, 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多维度的全球化?”笔者认为全球化必然是多维度的全球化, 也就是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正在经历着全球化, 而经济全球化只是其中较为明显的部分, 或者, 也许可以这么说, “全球性大市场的形成、贸易的全球性拓展、资源配置在全球层面的展开、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建构和运作等, 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正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 引发了与之相伴随、必不可少的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全球化, 而其他领域的全球化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 这种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轨迹刚好证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古老的命题, 因此, 在笔者看来, 可以将全球化看成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 多种多样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对立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进程的聚合。即使我们要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部分, 也必须将其放置在一个广泛和普遍的范围中。

在经济领域中, 全球化的特征突出体现在:国际产品网络 (IPN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的发展;工业企业在各个国家中的分散;技术性的和实用性的生产过程的分裂;所有权的分离;生产流程和世界范围内原材料供给的灵活性;企业内部贸易的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渗透;世界范围内信息迅速快捷的流转;雇佣关系在实质上的变化;以及新的工作形式的出现。跨国公司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组织体, 而这个组织体的出现和发展反过来又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政治观点出发, 全球化进程见证着一系列新的政治角色的出现, 例如跨国公司, 无政府组织, 以及各类社会团体。虽然民族国家并不会被完全的消灭或替代, 但是事实上这些团体和组织正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分散, 有时甚至重构着单一的民族国家。同时, 全球化也正在迅速的改变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近代史中的政府与地区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全球化正预示着一种新型全球文化的崛起, 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全球文化被真正的精英团体创造并分享着。同时全球化也为许多的本土文化变革做出了贡献, 有时候全球化强化了本土文化, 有时候全球化将本土文化边缘化, 有时候这两种结果同时产生。“另一方面, 关于‘全球化’的学术研究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科学各个研究领域的一项核心论题。”

在全球化这个综合的、全方位概念中, 法律的全球化也是其中必然包括的内容之一, 而笔者认为, 法律全球化最典型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世界法律的多元化 (Global Legal Pluralism) , 另一方面是世界法律的趋同化 (Global Legal Harmanization) 。

笔者认为世界法律多元化 (Global Legal Pluralism) 是理解世界法律秩序最精确的定义, 世界法律多元化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 世界法律多元化 (Global Legal Pluralism) 涵盖了世界范围内一系列不同的机构、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这些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可能是由不同的机构制定和执行的, 也可能并不具有强制效力,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柔性法” (soft law) 。但是, 这些机构、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却丰富了传统法律规范的内容, 使得传统的国内法、国际法的体系被突破, 出现了新的、多种多样、不同效力的法律规则体系。

第二, 这些规则体系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结构层面的, 也有程序层面的。例如, 在结构关系中, 这些国际法律规则体系可能是自治的, 甚至是独立的, 可能一部分来自于传统的民族国家或独立的政权体系, 一部分来自于某个独立的、多层次的管理系统, 如某个国际组织或经济联合体, 而这两部分国际法律规则体系可能又有内部联系。在程序层面上, 这些国际法律规则体系可能是特定的, 不相关的, 竞争的, 相互交叠的, 或相互传承。这些国际规则的结构和程序关系构成了世界法律发挥作用的领域。它们决定着世界法律多元化的基本特征, 如平行还是有等级之分, 控制还是服从, 创造还是效仿, 集中还是分散等等。

世界法律多元化不仅仅是世界经济网络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仅被作为一种策略和手段, 同时它也是世界经济网络本身的元素, 换句话说, 世界经济网络在全球领域内构建, 其部分是由世界法律多元化组成或构成的。世界法律多元化不仅仅是游戏规则的提供者, 同时它也作为游戏的参与者, 构成了游戏本身。

而世界法律发展的另外一个趋势我们称之为趋同化, 这里所说的趋同化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 例如学者们提到的法律的“标本化”或“标准化”, 法律的“一体化”都可以看做是趋同化的表现。事实上, 法律的趋同化在笔者看来, 就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 国际交往活动空前繁荣, 为了方便交往, 扫清交往中的制度障碍, 各个国家一方面调整本国的国内法, 使之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类似或一致, 另一方面, 由国际组织或经济联合体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或提供法律规范范本, 从而使国际交往有统一或一致或相类似的行为规则可以遵循。

由此可见, 法律全球化表现为世界法律多元化和趋同化两种发展趋势, 这两种趋势并不是互相对立, 而是同时存在和发展, 多元化是从纵向角度分析, 规制国际交往行为的法律规范种类增多, 不同效力层级、不同来源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多, 从而为纷繁复杂的交往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而趋同化是从横向角度分析, 在某一个领域内的多层级、多重法律规范有类似化、相似化的发展趋势, 从而消除了交往中的制度障碍。

在详细的论述了什么是法律全球化后,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的概念是法学全球化。在这里“法学”究竟是指什么?“法学, 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 是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由此定义可看出, 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是“法学”之中应有之意, 甚至广义的“法学”中, 还可能包括法制建设等内容。而“法学全球化”, 确切的说, 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学”, 正如张文显教授所说:“‘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这个命题包括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等内容。”经过梳理思路后, 我们可确定要研究的命题应该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 法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正如前文论述, “全球化正在有力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 也在深刻的改变着法律的存在形式、价值取向、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向”, 而在此背景下, 我们的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 包括法制建设都必须是全球化的, 也就是说, 在进行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时, 必须要转变思路, 树立一种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 对此, 我们要转变视角:首先, 法律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要求我们在进行法学研究时, 不能再局限于某个单一民族国家内部的法律制度研究, 而应超越政治性的因素;其次, 世界法律大多数都是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柔性法”, 这也要求我们转变思路, 不再局限于具有强制效力、有严格效力等级的“刚性法“研究和发展;再次, 在法律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还应该注意研究各种机构、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最后, 在法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 当然伴随而来的是法学教育的全球化, 或曰“与世界接轨”, 也就是要求, 一方面, 培养出熟悉国际法律规范的法律人才, 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熟知并处理各种法律事务, 另一方面, 在教学方法、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要有国际化的视角, 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5

关键词:世界历史,全球化

一、“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世界历史”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

在马克思看来,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分工又引起商品交换的扩大和民族、国家交往的频繁, 进而打破了民族、地域的界限。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了世界市场, 使各个国家、民族联为一体, 历史也就愈来愈成为“世界历史”。

2.“世界历史”又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 标志着新的文明形态的创立。

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化, 一切古老固定的关系和观念都被瓦解了, 文化打破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所以, “世界历史”不仅仅指经济的世界化, 还包括精神的世界化, 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标志着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3.“世界历史”更主要的是人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历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现实的人, 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 只有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基础的普遍交往, 才能使人们摆脱民族和地域局限, 才能获得全球性的全面生产能力。所以, 全球化的发展必定是人的发展过程。

4. 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但是, 要实现和完成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因为,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使生产力获得迅速而巨大的发展, 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消灭私有制, 消灭剥削和压迫, 使人类真正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 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在保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 使交往更加密切和普遍, 使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历史”。

二、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关系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全球化不等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

他们认为, 全球化概念本身就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 全球化是新自由主义推行的全球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第二, 全球化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把全球化当作全球主义来理解, 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利益和价值表述, 其目的是通过利用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最终确立“欧洲中心论”, 将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转换成“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建立资本主义“一体化”的世界, 从而保证自己永恒的优越性。事实上, 这种“中心”论是违背历史事实的。马克思认为, 世界经济尤其是世界贸易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而世界贸易的中心是不断转移的。

把全球化当作有机整体来理解, 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价值。整体的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结果, 表现为“一个总的合力”。马克思认为, 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对这个合力有所贡献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合力的反作用, 而这个反作用是有利于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只有把全球化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和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理解, 才符合历史事实。

但全球化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 主要原因是:首先, 资本主义所主导的时代不存在“世界历史”。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推翻倒, 以及随着私有制遭到与这一革命有同等意义的消灭, 也将被消灭。同时, 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也就是说, 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 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 个人真正得到解放, 历史才会完全转变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其次, “世界历史”存在于未来的共产主义时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写道, 只有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完全胜利以后, 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世界历史”才能真正形成。

2. 全球化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是片段与过程的关系。

全球化不是“世界历史”, 因为资本主义主导着全球化, 所以全球化更不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新阶段。当今, 全球化只是形成“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世界历史”要想真正得到实现, 就必须使民族史和地域史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变, 消灭私有制, 推翻资本主义的主导地位, 用“世界历史”来代替全球化, 只有这样“世界历史”才能真正形成。

3. 全球化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新阶段。

之所以说是“新阶段”主要体现在:首先, 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 限制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他们的掠夺。由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和半殖民地、殖民地民族的斗争,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不断涌现, 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所以当今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面对的大多数是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就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改变调和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手段, 通过国际游戏规则对其他国家进行隐蔽的掠夺。国际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掠夺。其次, 资产阶级调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方式由过去扩大销售市场转变为科技上的竞争, 由掠夺战争转变为隐蔽的产品竞争, 最终为科技上的竞争。最后, 社会主义国家为资产阶级缓和其内在矛盾提供新的方法。资产阶级不可能完全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但社会主义却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以上三点给现代的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7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6

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 它的前身是1947年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95年, 正式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它的性质是独立于联合国的国家间永久性组织, 这也就意味着WTO的运行是通过成员国之间的协商一致、条约规范来予以实现, 不是国际强制性组织。我国从1995年开始, 一直在申请重新“入世”, 直至2001年, 我国才又重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职能定位就是为世界贸易服务, 制定多边或者双边贸易协定, 通过协定来对成员国的经济贸易行为进行调整, 同时为国际贸易纠纷提供解决的机制和平台, 它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宗旨就是以发展世界经济为目的, 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往来, 减少贸易障碍。与其前身关税总协定相比, WTO规范和调整的范围要相对广泛, 几项较为重要的协定就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贸易协定 (TRIPS协定) 、争端解决机制等几项重要的内容。

经济全球化依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和重要趋势, 世界经济在融为一体的过程中,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所谓自由贸易区, 与一般的贸易交往相比, 它的特点就在于自由, 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自由, 指的就是各个贸易主体之间的贸易壁垒取消或者减少, 通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定等方式对成员国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 促进成员国内部贸易往来的畅通, 这是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征。从世界范围来看, 对于自由贸易区的理解, 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由贸易区指的就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在区域内部取消关税限制, 这种自由贸易区通常有一种地缘性, 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都是这种有着地域关联的贸易区。狭义的自由贸易区, 指的就是一个国家内部或者独立的关税区制定税收优惠之策, 免税或者取消配额管制, 这种主要是国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调整, 例如我国的海南国际旅游岛, 从某种性质上来说就是这种狭义上的经济贸易自由区。

2 WTO的法律保障问题分析

中国加入WTO, 经历过许多的困难和障碍。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在入市以前的相关法律规定与WTO的贸易规则有分歧, 从中国申请入世到最后的加入, 中国对于国内的许多法律进行了修改和调整。最典型的就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 在我国入世以前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无论是意识上还是法律规定的操作上, 都极为淡薄。这就使得其他成员国的知识产权可能在我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因此在中国入世的进程中关卡重重。法律保障是WTO成员国普遍重视的问题,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我们有必要对WTO的法律保障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

WTO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在WTO中进行法律保障主要的对象就是对贸易交往中的权利和利益进行保护。WTO对于权力利益保护, 主要通过的是《保障措施协定》来予以规定的。WTO中的法律保障, 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予以完成, 这三个方面也就是相关争端的产生、协商和解决的过程。

2.1 关于调查的法律保障

调查是指在组织内部的成员国之间产生争端的时候, 往往需要对引起争端的具体事项进行调查, 最典型的就是反倾销调查, 这是各国在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中常见的措施。首先是进口数量增加调查, 对于进口数量增加WTO在不同的案例中有着不同的规定。这也是WTO法律规制的一大特点, 通过在实际案例中的不断调整来完善具体的规范。近期的、突发的、剧烈的和重大的, 这是WTO对于进口增加在具体评判标准上的规定。其次, 损害严重程度的调查。引起WTO对于成员国之间贸易争端的调查, 要求争端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 按照《保障措施协定》的规定, 这个严重程度指的就是是否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害, 对于严重损害的确定, 需要参照所有客观和可量化的因素来进行判断。再次,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调查, 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确定损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损害结果是否是侵害行为产生。这是调查的最后一步, 同样也是调查结果产生的关键。协定对于因果关系的调查, 明确地规定调查机关必须严格地以客观证据为依据, 来确定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2.2 关于执行措施的法律保障规定

调查完成以后, 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争端进行解决。《保障措施协定》对于措施的实施限度给予了规定, 当进口国确定进口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就可以采取保障措施。但提高关税或者实施数量限制应当有一定的限度, 不得任意实施。除此以外, 要求措施与现行调查之间的对等性。所谓对等性, 指的就是采取措施的对象必须与之前的调查对象相一致, 不能超过调查的范围滥用权利, 损害他国的经济利益。

2.3 关于权利保障的程序性规定

WTO对于争端的解决, 规定了专门的程序, 程序保障同样是法律保障的重要内容。在法律价值里, 存在着两种正义, 一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实体正义, 另一种就是程序正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原则是不可分的两种价值标准, 尊重程序正义能够更好地实现实体正义。WTO对于程序保障的规定就是争端的解决需要经历两个阶段, 通报与磋商。成员国必须尊重WTO的争端规则来实现自己权利的保障。

3 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保障问题分析

W TO与自由贸易区在组成主体上存在着重合, 许多国家既是WTO的成员国, 同时也在区域内部成立了自由贸易区。当前, 在WTO的成员国中, 已经建立了135个自由贸易区。WTO的存在, 为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促进了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意向的达成。对于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保障,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3.1 对于WTO成员国, 当然适用WTO规则

WTO作为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与世界上其他并存的国际性经济组织相比, 更具有权威性和方向性。国家作为贸易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目的同样在于获得利益, 并且是将获利对象放置于国际市场, 通过国际范围内资源配置来实现自身的发展。WTO存在的目的和价值, 也是为了促进不同国家主体间的贸易往来,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绿色的贸易平台, 减少贸易壁垒, 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这是WTO存在的积极意义。但是, 我们也应当看到,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都是不同主体间利益的平衡与角力, 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 冲突与障碍是必然存在的, 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矛盾和分歧, 对于国家在WTO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法律保障是当前国际社会在争端解决上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对于WTO成员国而言, 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就是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国际规则等。在一些国家中, WTO的相关规则和条约可能并不是一国的国内法, 但是对我国而言, 一般的条约和规则在我国是不能独立使用的, 但是经过法律的认可以后就成为我们处理争端的法律依据。中国自由贸易区, 在当前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这个贸易区内部, 成员也都是WTO的成员。在这种情形下, WTO的法律保障规则同样适用于自由贸易区内部争端的解决。也就意味着, 如果自由贸易区内部没有对相关的法律保障规定进行协定, 通常情况下我们依照WTO的法律保障规则来予以解决。

3.2 自由贸易区内部的争端协定适用

不同的自由贸易区可以在内部制定约束成员国之间的争端解决机制, 我们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 在贸易区内部就制定了《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这个协定有着几种特点:首先, 成员国具有平等性。平等性表现在:缔约方享有合理的机会提供证据并在仲裁庭面前为自己辩护。受案范围的明确——使该机制具有可预见性。其次, 争端解决机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国际争端解决的方式多种多样, 仲裁制度是法律方法中的一种, 在仲裁的提交、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员的选任、法律适用以及仲裁裁决的执行上都有一定的规定。此外, 《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第7条第6款还规定, 仲裁员须是擅长或熟知法律、国际贸易或框架协定中所涉及的事项及由国际贸易协定而产生的争端解决方法, 这为公正、准确地解决争端提供了条件。自由贸易区相当于WTO的衍生小组, 根据地域或者经济关系将几个有关联的国际主体联系起来成立一个小范围的自由贸易区, 在这个贸易区内部, 可以约定优先使用区域内部的条约或者规则解决纠纷和障碍问题。

3.3 成员之间的双边争端解决机制

无论是在WTO还是在自由贸易区中, 国家之间的合作最终还是通过双边或者多边的方式来完成, 当然, 多边关系的形成也是双边关系的衍生, 所以双边关系是国家参与WTO与自由贸易区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形态, 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在这一平台内的主体进行合作。在民商事范围内, 国家作为贸易主体之间的合作也充分遵循自由平等自愿的原则, 除了有WTO规则、自由贸易区规则以外, 合作双方之间还可以签订各自独立的贸易合作合同, 确立独立的争端解决机制。对于经济全球化下的法律保障问题, 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 在国际争端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和现实需要采用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 最优先选择的当然是成员之间的双边争端机制, 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在这几种法律保障的实现过程中有着优先顺位的选择, 这种顺序是根据争端解决的成本来决定的, 双边争端解决机制无疑是其中成本最低、效率最好的一种方式, 这也是我们在法律保障问题上首推的纠纷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浩培.条约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张玉卿.应对中国入世积极清理修改和制定外经贸法规[M].2003.

上一篇:新生仔猪溶血病诊治论文下一篇:冲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