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全球化

2024-05-13

教育全球化(共12篇)

教育全球化 篇1

现如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导理念就是终身教育,其也被当作教育实践的最终目标。我国教育创新和改变的指导方针和理论根据就是全民终身教育,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方法就是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在这种大形势的促进下,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设立了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学院,二者中成人教育是占有一定主导地位的。目前,我国教育研究的问题如下: 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借助高校资源的优势,怎样做到全民参与终身教育,如何实现高校成人教育形式的转型以及改革,冲破传统人民群众教育的片面性。

一、目前我国高校成人教育模式的状况

( 一) 落后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的成人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在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受到苏联传统教学论的约束,不能实现创新和改革,我国成人教育把教学活动当成一种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实施的操作,往往会忽视教学活动的关联性和复杂性,会把复杂的教学活动直接看成单一的变量关系,总之,认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 二) 终身教育观念表现得不充分

我国的成人学历教育机构大致分成三种类型: 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和单独设立的成人高校。这三种类型的成人学历教育机构在学历教育的严重制约下,无法很好地加入终身教育的大机制,成人教育不能依据成人学历教育观念来规划教育,非学历的成人教育工作实施不全面,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意识不强烈。

( 三) 学习动机逐渐变弱

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的学习动机逐渐变弱,其主要原因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多数社会职业的岗位变化幅度不大,如果人们确定了职业之后,其获取的利益足以满足自己的经济和生活消费,不需要再有额外的学习; 二是即使继续进修提高自己的学历,也不能直接影响到自己是否晋级或者升职,也就是说,自身职业的发展状况与继续教育的关系不大。因此,学习动机逐渐弱化,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兴趣不大,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热情,就会经常出现旷课逃学的现象,学生为了在最后获取证书,就在考试过程中作弊,从而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高校成人教育出现的关键问题

( 一) 缺少诚信

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出现诚信严重缺失的问题,其主要缘由就是成人教育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轻“过程教育”重“最终结果”,轻“教育本质”重“管理手段”。成人教育缺少诚信的现象主要有作业抄袭、考试考风差、论文替写,学生心里会有“只要花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的错误观念,这种观念对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人教育中诚信的缺失,会动摇成人教育的位置,损坏成人教育的威望,阻碍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 二) 评价方法不恰当

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其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只是借助考试来评价一个成人,也就是说,成人教育评价机制过度重视“考试分数”,导致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无法展现学生的个人特质。随着高校招生范围的扩大,高校的入学率明显提高,大量高考落榜的考生和在职人员都积极参与到成人教育中来,最终使得成人教育的质量发生质的改变,出现考生注重“考试结果和分数”的情况。

( 三) 对目标定位不恰当

在“文革”时期,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比较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为了弥补在此期间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就加快了成人教育的问世,而且成人教育被当作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之一。现如今,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后援就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加强了人们的受教育意识,增加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然而,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招生标准和专业课程的设立都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所以在对人才进行设立学习目标的时候,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会偏离办学的理念,无法体现出成人教育的特色。

( 四) 教学手段不能够多样化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成人教育的人数在层次和年龄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学生的需求不再单一,而是更加多样化,为了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加深学生的综合知识,我们引入了大量的实践教学,但是,成人教育的手段依旧没有做到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前,我国的成人教育的教学设计都是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教材选取和教学目标也是复制普通高等教育,教学都是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很好地发挥,约束了成人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忽视了成人的自身需求,片面地注重专业要求,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得成人教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复制品。

( 五) 教学方案不灵活

成人教育在其特征、考试形式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创新,但是其教学方案却始终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无法实现变革,教学方案都是统一的,把“考”作为唯一形式,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长久下去,不能掌握成人教育的最新状况,学生的特点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不能够满足学生的个别工作,也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 六) 过度注重经济效益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高校成人教育总是位于“边缘”地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成人教育时候,只是重视经济利益,把成人教育比作“摇钱树”,总是会出现轻视过程教育重视规模数量、轻视人才培育重视外扩招生、轻视质量水平重视经济效益等现象。归纳来说,成人教育逐步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注重经济效益。

三、借鉴学习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经验

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创新的指导方针和理论根据就是全民终身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和方针的指引下,高校成人教育的转变和发展就成为国内外所有人值得重视的问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开展给予巨大促进作用。中国的成人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所以需要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经验,发达国家的高校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进行教育,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 有效政策的支撑

高校成人教育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采取科学恰当的引领方法、借助一些强有力政策和积极投入资金,让成人教育实现全民化,引领人们树立“想学习而学习,爱学习而学习”的理念,让不同类别的社会力量积极地参与到成人教育中来。

( 二) 明确的定位目标

发达国家教育之所以有特点,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对自己定位目标的时候,充分联系了实际国情,牢记终身教育的理念,分析掌握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自身的需求,然后在高校的帮助下,增多实践教育的机会,努力实现对人民群众的素质教育和学历教育。

( 三) 实现终身成人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为了让普通的成人教育和常规的高等教育之间达到统一性,不出现等级差别和歧视现象,保障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全民化,就开展了以高校资源为依靠的成人教育,其高校资源主要分为开放大学、社区大学和业余大学等。

( 四) 丰富的培养手段和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的发展和进行是以成人教育实施策略为基础的,联系社会的实际需要,依照不同的社会职业需求、接受教育的程度和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而开展,从而设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手段,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们的需要。

四、全民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实现转型

( 一) 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成人教育实现网络化

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人们更加依赖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形式的教学手段逐渐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进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已经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 如: 自学考试、教师讲授等) 远远不能实现人们对成人教育的需求,而网络化教育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可冲破原有的教育模式,加快了成人教育发展的步伐。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下,网络化教育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利用,其主要因素就是网络化教育独有的特点。网络化教育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学习机会,也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且可以针对学习者本身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网络化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最终加快了我国转向学习型社会的步伐,有助于我国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实施。

( 二) 明确自身定位,加深教育改革,转变发展理念

当前,终身教育理念既是引导世界各国教育创新和转型的主要理念,也是逐渐被运用的实际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文化和教育领域已经接纳了终身教育理念。在对成人教育进行分析时,可以知道成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地位是任何教育都不能替代的,同时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多样性、终身性以及广泛性上都有相似性。所以,成人教育应该依据“以市场需求为方向、以特色教学为发展、以成人学习为基础、以高效质量求生存”的原则,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引导,及时适应学习型社会的教育标准,不断完善和改革成人教育体系和教育观念。也就是说,办学模式要由单一化转向丰富多样化,办学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办学机制要由统一规划转向市场需求,办学理念要由重过程转向重教育。

( 三) 注重成人教育的研究,加强专业队伍的创建

成人教育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专业队伍的带领,既需要创建专业化的研究队伍、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也需要创建专业化的教学队伍。德里克·博克教授( 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 曾经说过: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的根本就是要摒弃传统的固定传授知识模式,要鼓励学生自己去不断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教会学生怎么去掌握知识,强调学术研究的方式,让学生获取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能力和素质。”创建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指的是要仔细谨慎选取教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操作能力,努力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也需要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善于去钻研,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最终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要注重成人教育的研究,加强专业队伍的创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素养,努力做到自主研究和团队合作相联系,创建科研平台,优化研究措施,实行相对应的后勤保障机制和科研鼓励机制,走出原有的“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个人研究多于团队研究、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等研究误区,最终推动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

( 四) 坚持大众化方向,推动开放办学,灵活办学体制

现如今,经济已经实现全球化,教育也在逐步迈向全球化,为了使得教育和时代相符,就必须做到坚持大众化方向、推动开放办学以及灵活办学体制。

1. 坚持大众化方向。成人教育应面向大众,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事实需要,进而确定大众化的最终目标,大众化也突破了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者的需求当作首要目标,为学习者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学习者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最终使得大众化教育变得切实可行。

2. 推动开放办学。进行多个方向协作办学,树立开放办学的观念。在开放办学的过程中,各个高校的自身优势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各个高校之间也可以通过开放办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高校之间会彼此解决教学条件困难、教学设备短缺、教师队伍不足、实践场地缺乏和教学实际状况偏离教学目标等问题。总的来说,开放性办学会加强高校之间的竞争,提升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促进成人教育转型的步伐。

3. 灵活办学体制。传统的成人教育体制过于单一,课程设立过度重视理论知识,教育方案的制订偏离实际教学状况,教学形式重“教学效益”轻“教学过程”,在这种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不能很好地发掘出来,对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能快速地提高,应摒弃传统的办学体制,制定灵活的办学体制。

五、结语

全民终身教育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导理念,教育兴国是当今社会的潮流,在这种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成人教育便问世且盛行。在时代发展的特点下,借助高校资源的优势,努力做到全民参与终身教育,充分实现高校成人教育形式的转型以及改革,突破传统全民教育的片面性,把中国社会快速转变为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波.继续教育的战略转型发展及改善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5(9):11-13.

[2]朱敏,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全球发展回溯与未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4(1):50-52.

[3]李利华,周和平.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需求定位及质量提升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74-176.

[4]杨建芳,林志淼.终身教育观下成人高等教育角色定位及发展走向[J].成人教育,2013(10):7-9.

[5]李昌军,等.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30-31.

教育全球化 篇2

除了留学(留学生)现象以外,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援助(包括资金和物资)、校际合作(互换教师与课题合作等)、教材输出、制度模仿等等,都可以纳入“教育资源(要素)跨国流动”的概念框架中分析。

2.全球性的教育现象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从“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

首先是教育观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产业理论;

等等

正是在观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模仿和新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义务教育制度。自2前德国最先创立义务教育制度后,目前义务教育制度已经在全球得到普及,尽管各国在义务教育的年限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它的基本原则,比如普及性原则、强制性原则等都得到普遍遵守。

其它如学校制度、学位制度等都有非常相似的制度架构。

再看教育内容。尽管世界各国的课程和教材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但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统一性,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内容在学科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常见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框架以及“工具、知识和教化”课程框架等等。

在教育手段方面,综合运用电视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并且正在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具有全球性特色的教育活动形式。

可以肯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之间的交流会更加便利,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

3.全球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无论是一国政府还是教育研究人员,都还没有自觉地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分析、研究和规划一国的教育体系,教育也一向被认为是国家主权垄断的领域。但是,这种认识目前已经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而我们的政府和研究人员却都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挑战之一来自美国的教育实践。我们注意到,对美国教育的评价常常表现出令人困惑的矛盾:她的基础教育经常受到美国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从五十年代的课程改革到九十年代制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都是建立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否定评价之上的。尽管如此,美国却有全球最优秀的大学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她的经济发展也未受到那个“低劣的”基础教育的困扰,这是传统教育理论难以解释的。但是,如果我们摆脱传统教育理论把一国教育体系限制在该国疆界内的思维定势,同时注意到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入国这样一个显见的事实,则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美国教育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开放式的高效率的全球化教育体系,以此分析上面所说的矛盾也就不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美国教育为代表的“全球化教育体系”是“教育全球化”现象中“全球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

挑战之二来自晚近发展起来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日语教育 篇3

关键词: 全球化 商务日语 复合型 异文化 实践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由于劳动成本的上升、少子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日本企业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且企业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而是向生产、销售、物流、研究开发等领域多元化发展。因此,日本企业对中国本地日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另外,作为日语学习者来说,其越来越多地希望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日语知识进入与日本相关的企业就职,以此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从现状看,现行的日语评价基准及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能力并不能满足日本企业工作现场的需要,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日本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角度阐明日语教育的新课题。

1.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地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设置日语专业、开设日语课程的高校不断增加。同时,人才培养战略是与时俱进,实行的不再是以往的以语法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是在经济、贸易、旅游等专业方面进行细分,力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丰富、能力强、素质高的能适应国际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化,日语课程设置的教授科目更科学、更合理。

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国的日语教育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还是以“读”和“写”为中心,课堂基本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往往局限在死记硬背上。另外,大多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缺乏特定的语言环境,语言交际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无法锻炼。

2.日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虽然近几年日本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雇佣不断扩大,但是真正能达到日本企业用人标准的还很有限。全球化背景下,不分业种,日本企业的用人标准最先要求的是不影响实际工作的灵活的语言应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及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2.1语言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是根据对象区分用语的交流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够根据与对象的关系、所处的场合,以及目的,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交流。特别是公司内部和外部、上司和下属之间、商务场合中能否准确使用敬语、自谦语等非常重要。

其次是使用电话、邮件等工具在非面对面情况下的交流能力。面对面协商的时候,除了语言方面外,身体姿势、手势等非语言工具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打电话、发邮件时,相对来说仅能使用语言工具,这对于母语非日语的日语人才来说可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再次是业务中必需的读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虽然根据职业的不同,所需要的文书也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是读还是写,其基本要点都是相通的。

2.2对商务文化及相关知识的理解

提到日本企业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名的“报·联·相”法则,即所谓的“报告、联络、商谈”,日企网则把它概括为“为了使工作顺利进行下去,企业所采取的一连串的不可欠之动作”,有些企业更是视它为能否百分之百地发挥企业力量所必须遵循之程序、法则。以此为首,还有日本企业特有的成本意识、团队合作力等企业文化是需要在掌握日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去理解的。

2.3社会行动能力

在这点的认识上经常会产生分歧,普遍认为是指商务礼仪、企划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实际上日本企业更加重视的是协调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纪律意识、项目管理能力、“报·联·相”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特别是技术型企业,更关注理论和专业性的统一。

3.今后的课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激烈的竞争,日语教育不仅仅要考虑政策、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施,还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强社会交际能力、异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比如“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人的工作方法”、“日本人的思维习惯”等。作为国民性和文化完全不同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要在一个文化完全不同的企业中工作,并且游刃有余地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异文化的理解与接受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日语学习尤其是应用日语的最终评价应该从学习者在日本、在日本企业就职,并且能够持续性地工作看,仅仅通过一次考试来进行评价是不准确的。在要求日语专业的学生接受并通过日本语能力测试时,还应该考核是否具备工作中所必需的交际能力,能否满足各种工作现场的需求。学校的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前提,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可以加强和校外企业的合作,开发能够适应实践性教学的教材和教授方法,加强学生应对能力、理论思考能力、问题发现解决能力,以及日本商业文化知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及研究,2011(4).

[2]谭睿.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商务日语教学改革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3]赵子然.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理论界,2006(12).

教育全球化 篇4

一、加拿大及其公民教育概况

1. 加拿大地理人口环境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国土面积约998万平方公里,跨越北温带和北寒带,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显著。人口集中在东部和西部沿海,以及靠近美国的哈得逊河流和五大湖地区,气候整体而言较为温暖湿润。[2]全国由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极为多样的10个省和3个地区组成,各地人口特征十分明显,魁北克为法系、北部各省为原住民、中西部诸省为多样化的欧洲裔民族聚居区。[3]以上特点构成了这片广袤土地上人口的多民族和多语言特质。

据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11年5月10日,加拿大人口数量为33,476,688人,[4]人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少于3.5人。2006年至2011年间,加拿大65岁及以上的人群比例增加了14.1%,即接近500万,而14岁及以下的儿童比例却只增加了0.5%。[5]由此可见,加拿大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非常突出,这便是当前加拿大热情接收各国移民的现实需要。

加拿大特殊的地理人口环境构成了其开展公民教育的特殊土壤,其多民族、多文化的格局导致其同质社会文化形成之不可能。在未有统一国民文化及国家认同的条件下,加拿大旨在服务于维系现代国家形态的公民教育将呈现何种图景呢?

2. 多元文化境遇下的加拿大公民教育

加拿大学者麦克雷德(Mcleod)指出:在加拿大联邦成立之前,为政治及社会角色而培养人的理念便嵌入在教育之中,并且将该理念作为社会和公民幸福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由此可见,加拿大关于“教育是国家最好的安全措施”[7]的共识在很早就已达成。但是加拿大自从在公共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以来,涉及的主题和内容却始终处于修正之中。

20世纪头几十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强调让年轻人初步了解公民的角色,以两个核心目的为主导:第一,培养其作为一个“好”公民的人格特质;第二,培养一种“身为加拿大人”的意识。[8]奥斯伯恩(Osborne)将这一阶段描述为加拿大学校公民教育是“将儿童加拿大化作为国家建设的工具”时期。[9]20世纪20~50年代期间,由于受到战争余波、国家自治和爱国意识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其公民教育加大了对与民主相关的个人责任的关注。20世纪后半叶,加拿大公民教育中逐渐渗透了与世界和平行动、人权与自由宪章(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等相关主题。而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对学校公民教育的关注主题变得多元,此阶段文化多样性、人权、全球理解和主动参与等主题成为公民教育新概念的一部分。[8]

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公民教育的重视程度曾一度由于对移民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过度关注而下降。[11]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加拿大公民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导致的结果便是加拿大的公民教育除了为其共同政治体进行服务之外,更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即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观以及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差异的公民资格观的核心包括差异的公民认同、差异的族群认同及公民德行三个方面的意蕴。[12]

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主要通过一系列综合的社会研究课程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政治教育,或称公民学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强调政府的结构和制度。(2)法制教育。主要让学生学习法律的原则和概念、立法与司法程序以及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3)人权教育。自1982年颁布宪法以后,加拿大的人权与公民权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少,[3]人权在公民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4)国际和全球教育。国际教育与全球教育相关而独立。国际教育强调有关国际事务的知识,重在促进国际知识的获得。全球教育更加关注地球整体,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5)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通常包含在科学课程之中。(6)多元文化教育。自1971年加拿大实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之后,全国的学校都把多元文化教育看作整个课程体系的一部分。[14]从以上教育内容可以看出,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中已然包含不少“全球公民”教育的影子。

二、加拿大公民教育走向“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

将“多元文化主义与全球化是新世纪澳大利亚‘全球公民’教育改革的两驾马车”[15]这句话用在加拿大身上也再合适不过。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萌芽与其多元文化主义的传统密不可分。同时,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更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详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时段人们关注的议题和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大致分为提倡时期、研究与开展时期两个阶段。

1.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提倡时期

研究“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学者曾指出:“全球公民”教育思想是对已有公民教育理论的补充和改造。[16]与此类似,加拿大的“全球公民”教育也体现为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的改革。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一直蕴含着“全球公民”教育的因素,但是正式提出在公民教育中发展全球观念并制定相关计划却是20世纪末期才有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CIDA)的资助以及对于全球团结的宏伟愿景的促进下,加拿大学校和社区组织团结一致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全球社会的成员。[17]而此前的公民教育课本中更加关注国家问题,而不是全球问题。[18]

2001年,为使跨学科的国际公民观念成为可能,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日本静冈大学共同制订了一个长期计划,即“JASPER计划”。该计划是研究加拿大和日本中学生对于“世界公民”的看法。在3年的时间里,在日本和阿尔伯塔省会埃德蒙顿的科学和社会学课程中,学生们讨论、设计和执行跨学科的计划,来探讨面临全球问题的公民的责任。该计划最后形成了对于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改革的建议。[19]

此类研究代表了对“全球公民”教育的探索,此时期即是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提倡时期。也正是在此阶段,加拿大的正规学校、非正规学校以及非政府组织逐渐将培养“全球公民”作为教育的一项目标。

2.21世纪初至今的研究与开展时期

加拿大学者舒尔茨·李勒特(Shultz Lynette)于2007年在《阿尔伯塔教育研究期刊》(the Alber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全球公民而教:相互冲突的议程和理解》的文章。在文中,舒尔茨犀利地指出,“正是对于全球公民身份理应包括哪些内容的理解上存在的意见分歧,导致了全球教育或全球公民教育有效性的降低”。[20]此外,他还总结出对于全球化理解的三种倾向:新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改革主义,并进一步阐明不同全球化解读下对于“全球公民”的不同界定。这一讨论和剖析对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目标定位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开展时期的典型代表成果。

与此类个人研究相呼应,由阿尔伯塔教师协会(the Alberta Teachers’Association,ATA)出版的《阿尔伯塔教师协会杂志》(ATA Magazine)对全球公民身份及教育也进行了持续的宣传报道。如2006年刊发了《全球公民是对未来的投资》(Global Citizenship Is an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一文;2009年冬季发表了关于全球公民的一系列文章,如《全球公民的面孔》(The Faces of Global Citizen ship)、《关于全球公民的所有》(All about Global Citizenship)、《超越教室的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 Goes beyond the Classroom)等。这些努力都为建构“全球公民”概念及开展全球公民教育活动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将全球公民和信息与通讯技术素养联系起来也成了“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主题。瑞秋·莫尔(Rachel Moll)及邓·肯(Don Krug)在2008年发表的名为《运用网络2.0实施全球公民教育项目:处理道德和伦理问题》(Using Web 2.0 for Education Programs on Global Citizenship:Addressing Moral and Ethical Issues)的文章,提出了在“全球公民”教育处理道德和伦理问题中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建议。[21]

同时,加拿大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的相关问题。如莫妮卡·克劳富丽(Monica Kronfli)在2010年发表了其硕士论文《为全球公民而教:一项关于两个课程方法的探索》(Educating for Global Citizenship:An Exploration of Two Curricular Methods)。[22]瑟琳·雷·乔根森(Shelane Rae Jorgenson)在2009年发表了《运用国际志愿者经验培养大学生成全球公民》(Using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Experiences to Educate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Global Citizenship)的文章。[23]无独有偶,在阿尔伯塔教师协会教育信托基金会的项目资助下,雪莉·乔根森(Shirley Jorgenson)于2008年出版的《青年队:通过社区志愿活动促进学生参与》(Youth Force:Engaging Students Through Community Volunteerism)一书,也指出了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培养全球公民的重要意义。以上研究成果显示出对“全球公民”教育实践指导的一致性。[24]

总之,21世纪以来,加拿大学者及组织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持续而深入的关注,清楚地表明加拿大的“全球公民”教育正逐步经由研究走向实践,并对实践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正如阿尔伯塔教师协会(ATA)的多样性、公平和人权委员会(Diversity,Equ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ttee)曾指出的:“是加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全球公民素质活动的时候了,此类活动的主题包括冲突解决、和平意识、环境问题、全球教育及人权教育等。”[25]

三、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状况——以阿尔伯塔省为例

在加拿大这个联邦制国家,教育是由各省或地区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上计划展开的。因此,超越简单的适于全国的一般性结论而寻求了解每个省的具体情况很有必要,也是唯一可能的。本文以阿尔伯塔省基础教育阶段“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状况为重点关注对象。

阿尔伯塔省是加拿大中部偏西的一个省份,和加拿大整个国家的地理人口情况一致,也是地广人稀,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而表现出对移民的宽容热情之心。新时期阿尔伯塔省的“全球公民”教育主要从以下两种渠道展开。

1. 社会研究综合课程中的“全球公民”教育

与全国的整体状况相同,阿尔伯塔省的公民教育也主要通过综合性的社会研究课程而展开。其社会研究课程的总体课程描述如下——社会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态度、技能和知识的机会,这些态度、技能和知识使得他们成为参与的、积极的、知情的和负责的公民。在一个多元而民主的社会中,承认和尊重个体以及集体认同是必要的。社会研究帮助学生建构关于自我和社区的意识,鼓励他们在具有包容性的、民主的社会中肯定自身作为公民的角色。[26]社会研究课程的五个核心主题为:公民、历史、认同、观点和问题,针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课程描述。

随着阿尔伯塔省进入21世纪,阿尔伯塔省的教育从2005年开始对其社会研究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世纪学生的需要。课程改革实施时间见表1。

资料来源:http//educatioaalbertaca/department/newsroom/news/archive/2005/august/20050815.aspx.2013-04-26.

2005年,阿尔伯塔省对幼儿园至3年级的社会研究学科实施新课程以来,加强了此阶段学生对于公民、认同和加拿大历史的学习。2012~2013学年,阿尔伯塔省对幼儿园至3年级学生家长的社会研究课程描述见表2。

从表2课程描述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是如何从“公民”过渡至“全球公民”,它从了解周围世界逐渐扩充到对全球的关注,这种循序渐进的思维便是“全球公民”教育在推进过程中应有的思路。

资料来源:http://education.alberta.ca/parents/resources/expres saspx,2013-04-26.

在高年级阶段,学校教师除了在原有社会研究课程中添加关于“全球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之外,还通过策划专门的阿尔伯塔学校改进行动计划(Alberta Initiative for School Improvement,AISI)为学生成为全球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奠定基础。

阿尔伯塔西岛社会学院(West Island College Society of Alberta)是其中一个项目的主办方,该项目名称为“高中全球公民”(Senior High School Global Citizenship),项目覆盖范围为一所学校10~12年级的225名学生。该项目长达3学年之久,即2006~2007、2007~2008、2008~2009年度。

其项目改善目标如下表3所述:

资料来源:Alberta Initiativ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AISI)Project Synopsis,2009.1.

通过该项目3年期间的课堂努力、实习安排以及带领国际学生到这所中学交流等工作的协作,该校学生以全球思维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对“全球思维、本地行动”(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口号得到了再认识,学生对改善全球贫穷和环境问题有了真切的体会,并开始以实际行动为此付出努力。这便是“全球公民”教育所带来的显性效果。

2. 国际教育中的“全球公民”教育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深入,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公民”,阿尔伯塔省除了在传统实施公民教育的社会研究及科学课程之中增加相关主题内容之外,还专门开设了“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开展国际教育的初衷可以从以下陈述中得到展现:“我们的世界继续变得越来越互相依赖。我们面临来自环境、社会及经济方面的挑战通常是在世界范围之内,这些挑战需要来自全世界的政府、企业和组织的协作解决。因此,我们社会的幸福取决于我们创建和保持与国外的个体、政府、企业联盟、社区团体及学术机构的积极关系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阿尔伯塔人意识到全球动力系统和进行跨文化有效沟通的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学生通过国际教育举措将能够获得知识,并且发展这些技能。”[27]

由此可见,国际教育的展开与“全球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以下所有与主题相关的举措皆可包含在国际教育之中,如跨文化对话、在本国或国外学习第二语言、体会或讨论国际问题、知情而负责的全球公民以及在国际事务问题上的积极参与。自2010年以来,国际教育已经成功地开展了“阿尔伯塔-中国伙伴关系”(Alberta China Partnership)、“特殊语言顾问”(Special Language Advisors)、“2012年国际教育周”(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eek 2012,IEW2012)等几个重大项目。

“阿尔伯塔-中国伙伴关系”项目的焦点在于加强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关系。而扩大教育往来被证明在多种层面上推进了经济、文化和外交关系。2010年,该省再次与中国达成扩展合作关系的协议。此外,一个后续教育官员考察团前往中国扩大包括重庆直辖市在内的合作领域。考虑到中国和阿尔伯塔合作伙伴之间的不同利益,国际教育服务中心以及来自阿尔伯塔学校辖区的高级行政官员一起研发了“促进与中国的国际教育战略框架及行动计划”(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ith China and Action Plan),并于2011年开始实施。[28]这一框架与计划对该项目的实施原则、阿尔伯塔目标、核心战略进行了明确规定。

该框架与计划所引用的阿尔伯塔省教育大臣戴文·汉考克(Dave Hancock)的一段话,恰恰揭示了国际教育与“全球公民”教育的关系:“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创造全球公民。阿尔伯塔要能有效地参与国际社会和在国际事务上施加积极影响,需要关于其他国家公民的文化、状况及愿望的知识。国际教育在帮助我们将这类知识传授给学生时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29]

而“2012年国际教育周”(IEW2012)的主题也体现了旨在培养“全球公民”的宗旨。IEW在项目介绍中说:“国际教育周提供了庆祝和展示丰富多样的创新项目和活动的机会,这些项目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接触国际维度,丰富他们的学习并且为他们成为全球公民做准备。”

综上,国际教育在开展“全球公民”教育中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为把阿尔伯塔学生培养成“全球公民”搭建了不可多得的平台。

四、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历史上,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曾创造性地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民族集体认同的有机统一,通过培养“好”公民及“身为加拿大人”的意识同时又尊重多元文化,成功地维持了一个“马赛克式”的多民族国家。

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下,加拿大人逐渐认识到具有全球观念变得愈发重要,他们需要培养的不再仅仅是加拿大的好公民,同时也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主动并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负责任的全球公民。为实现这一目标,加拿大的公民教育进行了改革,渗透了更多全球性事务的内容,以适应21世纪学生的需要。除了改革原有课程以外,阿尔伯塔省在其教育系统中还增加以国际教育为代表的专项内容,通过跨文化对话、第二外语学习、参与人道主义项目来开展“全球公民”教育。总体说来,加拿大的“全球公民”教育是成功而有序的,是值得认可的,它为我们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公民是在对国家效忠的背景下被定义的,不同国家的公民效忠于不同的国家,如中国公民对中国效忠,美国公民对美国效忠,但是“全球公民”应该效忠于谁呢?[30]因此,对于未有“全球”政治实体而开展“全球公民”教育这一行动本身值得深思。对于“全球公民”概念本身,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现在也并未有一个明确的大家公认的界定。

正如舒尔茨·李勒特(Shultz Lynette)曾指出的,“教育者在囊括全球公民目标时,指出公民需要在超越自身本地情境之下参与事务和行动。然而,这种参与如何界定却取决于执行者在其过程之中想创造哪一类型的全球公民”。[17]“确实如此,当我们以新自由主义的态度看待全球化时,我们欢迎纯粹的国际市场并遵循自由跨国贸易的原则,这时的全球公民与全球经济参与相关;而当我们以激进主义的态度看待全球化时,我们则担心霸权主义的继续作祟和贫富差距的永恒化,这时我们将反对全球垄断机构,尤其是经济机构的形成;当我们以改革主义的态度看待全球化时,全球化即是多维度的,它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同时南北等级也将得到消融,此种态度下的全球公民则需要在本地、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建立社区和联盟的民主空间,以此对抗那些使压迫、贫穷和边缘化永恒的力量……”[17]

因此,在“全球公民”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全球化现象本身的思考尤为重要,也属当前最为迫切。只有在理解和看待全球化现象问题上达成一致时,全球公民的内涵才会清晰,“全球公民”教育也才具有明确的方向。

摘要:加拿大向来以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著称,其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双重使命,即在服务于政治共同体的团结之外,还要体现对多样性的尊重。在全球化时代,加拿大的公民教育顺势走向“全球公民”教育。本文在概览加拿大及其公民教育的基础上,梳理了走向“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阿尔伯塔省为例纵观其公众教育开展的状况,最终给出评价和启示,以为“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施提供借鉴。

全球化给教育带来什么 篇5

全球化能为教育的民主化注入新的活力。作为基本人权和社会公益的“全民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推动以及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下放,无疑是得力于全球化的力量。

全球化在保证政府指导作用的前提下,促进了市场力量在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供求关系的更好平衡,教育服务价值和智力财产的保护;教育服务和教育产品在打破贸易壁垒以后的价值体现;公平、公开竞争的引入,有利提高教育的效率、效益。

全球化意味着国家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职能的改变。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制订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制订国家学习课程标准,并通过必要的市场干预,纠正市场的缺陷。

全球化为WTO世贸组织规定的国际教育服务的境外消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市场,促进了学生、教师的国际流动。

全球化为国际间教育服务的“跨境支付”提供了有利环境。更多的亚洲学生可以在国内通过姐妹学校双边安排获得外国学位;电子学习机会可以藉由网上实践;通过国际公约可以互相承认学位和证书等。

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的人才素质要求,提出了加速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及通晓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法律、财会等方面高级经管人才的需求。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新生代学生具有创造性、批判性思考能力,具有企业精神、适应变化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全球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篇6

[关键词]全球化 教育 以人为本 课程

当前,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在近十几年来也都把全球化作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教育也必然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教育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为了使教育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须把我国的教育纳入到全球化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探讨全球化对我国教育变革的影响及对策,以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一、全球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对各国教育的影响是极其广泛、全面和深刻的。首先,在教育理念上,全球化的背景将要求各国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世界性公民,帮助学生发展全球化背景下所需要的全球素质,具备全球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次,全球化对教育目标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创新的全球经济将要求各国的教育确立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教育观念,侧重于对创新性教育人才的培养。另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则要求突出国际交往课程和德育的地位。

二、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的教育改革

1.树立全球化的教育价值观

在全球化的情境中,树立全球化的教育价值观是教育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的大会上界定了教育使命的基础,并明确提出了教育的最终目标为培养“世界公民”;之后又以“学会关心”为口号,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儿童的“地球村”意识,关心整个人类、整个地球。美国社会和教育界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力提倡在全美国实施全球教育。日本也于20世纪末的教育改革中提出要培养活跃于国际化社会的日本人。在世纪之交,我国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要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公民的建议。

培养面向世界的公民是教育价值观全球化的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应该培养其学生成为世界性的公民。“世界公民”应该具有的全球素养包括:

全球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全球的相互依赖性,发展其相互依存意识、世界一体化意识及和平发展意识,如国际理解和环境保护意识等。

全球知识,学生除了了解本国的历史及文化以外,还应了解世界的历史、地理、国际政治经济及时事等全球性的知识。

全球技能,即学习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具备基本的生存技能。承认并接受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处理信息、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管理和解决矛盾、批判创新、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全球价值观,即尊重人的生命、关心地球、具有责任感、能与他人共享资源等的全球性伦理观。

全球行为,学生要能从全球化的观点出发考虑问题,具有建设多元和平世界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建设。

当然,在教育中,以上对“世界公民”素养的培养还应该与学生传统的学习目标相结合,既不放松对其民族文化的学习,又加强学生全球素养的培养。在学习本土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从多维的角度理解世界,形成全球化的视野观;使其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坚持多元化的基础上寻求共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整个世界大环境,最终获得全球竞争的能力。

2.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纵观各国的教育全球化发展道路,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主题:以创新为价值先导、以人的培养为追求。在全球化的情境中,我国也须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切实关注学生的需要,强调其独立性,尊重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我们可以围绕《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四种基本学习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的。

一是学会学习。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基础的知识以外,还须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是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前提。

二是学会做事。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与未来工作相适应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存技能,其中,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管理和解决矛盾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能力都是必需的。

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宽容、尊重生命、共享与平等、真诚、理解”的全球伦理观;使其具备理解他人,懂得相互尊重、能容忍差异并能与人融洽共处等一些在全球化的情境中与他人一起工作、生活的能力。

四是学会思考。教育须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具备批判精神和敏锐判断的能力。这涉及到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并承担责任、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人为本”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教育关注学生的需要,注重其学习能力、做事能力、共同生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3.课程的全球化

“全球化课程”这一概念是于2000年5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国际课程会议中首次提出的。它强调的是个体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批判性思考及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应具有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一理念的实质是: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价值的学生个体。

我国的教育也应顺应理念,更新本国的课程。首先,课程的目标除了课程知识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格特质的培养,突出学生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了解。在课程内容方面,全球化的课程内容除了包括主流性的知识,还应包括变革性的学术知识,如全球性的观点及资料等,这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培养。如可以把全球性的信息读物和观点融合到核心课程的学习计划当中,使学生意识到全球性的材料和观点与学科材料的联系,进而在学科之间建立全球化的联系;还可以将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和人类文明的精华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世界当前发生的变化以及教育的社会外部环境动态,从而了解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以及作为世界公民应承担的责任。最后,在课程形态方面,可以开展研究性的课程,扩大学习者自主选择和探索的范围,帮助学生的思维个性和人格特质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4.教学方法的改变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而教学方法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两者紧密相联。当课程内容和性质改变时,教学方法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全球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参与。

创设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坦然面对多元化观点的心态。研究发现:在鼓励坦诚公开讨论的气氛中,以全球化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促进学生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换位思考,全面地理解全球性问题;也可以提供不同的问题及有冲突的信息供学生分析,促进学生对不同意见的容忍;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使学生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进行全局性的思考。批判性思维对学生全球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教师可以不时地提出有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能探索世界和处理信息,这也有助于他们理解与自己不同的答案,思考和反省自己的判断是否能够更加合理,从而达到训练批判思维的目的。

5.教师自身的完善

全球化对于中国的教育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教育全球化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教师创新性的教育实践。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全球化素养的重任,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价值取向,调整并充实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知识结构以及职业素质都应该有所调整和充实。

首先,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与学生合作、对话和共享的教育角色。其次,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不但应该具有文化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还应增加关于健康、环境、人口、国际组织、和平、人权等全球性的知识。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教师还应发展新的全球化素质:教师应该有包容多元文化和创新思维的素质,能对多元的文化及思想有敏感性、包容性,并善于汲取异质文明中的精华;教师应具有全球性的人格要素,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人格的生成和精神价值的建构;教师还应该发展全球化的教育理论素质,能对因特网和信息通讯技术引发的教育领域的变革及时做出应对,掌握新的教学模式,培养较强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潘涌.全球化视野中的教师角色现代化[J].教育与现代化,2003(2).

[2]李庶泉.论全球化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3]崔岐恩,钞秋玲,张晓霞.和而不同:教育全球化简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5(4).

医学教育全球化与口腔临床教学 篇7

关键词:医学教育,全球化,口腔医学,临床教学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正把全世界融合成一个地球村,随着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已经把医学教育的焦点转向了国际标准的定义上。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1,2]。人们把对医学的基本要求更多地转向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结合,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对病人进行整体考虑,而不是仅仅关注个别的系统、器官或疾病。

1 以人性化教育理念指导临床教学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关键,完善的临床实践教学设施,充足的临床教学资源是保障临床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医学教育的质量关乎民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临床操作训练才能成长为一线口腔临床医师。随着《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及法制观念的普及,社会大众的维权意识空前增强。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口腔医学教育的临床实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口腔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强烈冲击,教学资源需求的增长与可利用资源日益缺少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口腔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了口腔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了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保证口腔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加强“标准化病人”资源库建设和临床前实验室建设,建立仿真头模模拟病人进行临床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使用仿真头模和模拟诊室训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实践练习机会,更体现了对病人的尊重和理解[3]。

在口腔临床前见习和临床实习教学中,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重点。临床前实验室的操作训练及见习是从理论知识到实际临床操作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既是理论知识巩固的重要手段,又是进入临床实习的基础。我们将多媒体仿真头模系统、模拟诊室的训练及远程手术传输系统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手段临床化,使学生提前一年进入准临床实习。新的实践教学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中老师示教学生围观的弊端,使口腔内示范操作直观、立体且达到音像同步。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仿真口腔操作的同时清晰地观察到老师准确、细微的演示动作,结合远程传输系统的补充,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即可对口腔医学临床操作形成具体印象和体验。再经过模拟诊室教学中的互为医助实训,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规范的基本操作,提高了教学效率及临床前技能培训的质量,使学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种前置性基础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负担,为人性化口腔医学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较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

2 临床实习中的医德修养和职业境界

医生的工作是针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所做的一系列医疗活动,有着特殊的社会意义,因而也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医学教育学会认为:在界定所有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时,职业道德,社会科学,卫生经济,信息管理和卫生系统管理等领域需要给予更多的强调。而人文素养和信息管理恰恰是我国医学课程计划中的缺陷或薄弱环节。

医疗活动是科学、严谨而繁杂的医疗过程。公众对医院的评价不仅取决于其专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医学教育就是要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具备基本的医德素养,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为了让学生了解疾病的产生过程与社会、心理、生理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我们开设了素质教育课程及系列讲座如《社会心理学》、《怎样看待和处理医生与病患的关系》、《人际关系与沟通》、《接诊艺术与技巧》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病患,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当学生面对患者越来越挑剔的就医观念感到困惑和不平衡时,带教教师及时给予帮助,把临床教学当成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环节,视临床实习为医学生学习与病患沟通技巧的最佳时机。通过以上的实践证明,开设人际交往规则技巧的知识讲座及临床带教教师的榜样效应是培养医德医风,提高自身修养,塑造人格魅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是老一辈医学家的座右铭,也应该是当代医学生终生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医学生必须具备关爱人的品格,医学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应牢记自己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带教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如一地关注学生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严肃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关注,对病人的需求、人格及尊严的关注,使人们在躯体和社会心理方面都处于健康的完美状态。“医乃仁术,德为医本”,将高尚的人文精神融入精湛的医疗技艺,方为医学生所追求的崇高的职业境界。多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直接效果体现在实习生的医患纠纷大幅下降,不少患者对实习生耐心细致的诊疗和温情体贴的沟通赞许有加,并希望能继续留在实习医生诊室进一步治疗。

3 正确看待防御性医疗行为

对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理解,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尚无统一的界定,但普遍地理解为不是完全处于对病人利益的需要,而是为了避免医疗风险责任所采取的特殊医疗行为。美国的Mcquade把防御性医疗行为定义为:医生为病人进行治疗、检查的目的不是完全处于对病人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是保护医生不受到批评、指责。美国OTA把防御性医疗行为定义为当医生开据化验单和检查单、进行诊疗服务、回避高危病人或高危诊疗手段时,主要是为了减少他们医疗缺陷的责任[4]。伴随着法律人权的发展防御性医疗行为已普遍存在于医疗行为中,在我们最近的一项调查中,100%的执业医生承认有过防御性医疗行为,且行医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

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如何让学生正确地区分与对待防御性医疗行为,在保证病患基本权益的情况下做好自身的职业保护是一个严肃而复杂的课题。传统的带教活动更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对医学生职业态度的研究与管理投入不够。只有具备端正的职业态度,才能有效降低过度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发生率。为此在实习生的日常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培养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医疗从业人员之间严谨有效的沟通能力,意识到患者及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重要性;教会学生正确判断是否某些疾病或治疗技术超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需要寻求其他医生的帮助;学生需要明白并提醒自己,过分追求完美的治疗或改变疾病的进程不总是对患者及家属有利。防御性医疗的合理应用在很多情况下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选择。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如何看待防御性医疗行为,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深思的问题。医疗卫生职业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复杂风险不确定及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增加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我们认为,在国家有关卫生、法律及保险细则尚未出台以前,对学生进行医疗保护教育是必须的。只有正确地认识过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并在合理寻求治疗方案的同时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才能有效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4 加强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人文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利用人文技能恰当处理医疗实践中的具体问题[5]。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指出:医学院必须明确并在课程计划中安排适量的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使学生具有好的交流能力,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和进行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这些正是我国医学教育近些年的努力方向,并在课程计划中逐渐得到落实。强化医学生的肢体语言表现能力、医疗工作的管理能力等是我们急需增补的教学内容。综合大学的合并,为弥补单科性医学教育的弊端带来了转机,增强了我们达到全球医学教育共同标准的信心。

在临床实习阶段,结合医疗环境,我们采用讲座形式,开设文理医融合、拓宽视野、名师系列讲座,邀请文科教授和社会学家讲授《职业形象与礼仪》、《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应对与心理调适———探险、通识与生命质量》等。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讲授《唤醒生涯规划人生》、《做人、做事、做医生》、《医生的风度与人格魅力》等,组成系列讲座,与临床技能讲座配合进行。除了开设人文素养系列讲座外,我院坚持二十多年的实习生读书报告竞赛会,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竞争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平台。即在专业实习期间每个实习生必须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临床问题,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查阅资料或进行试验探索,撰写一份综述或实验报告,同时制作成8分钟中文或英文电子幻灯参加读书报告会,向全体同学和评委专家做演讲报告。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做到沉着冷静、吐词清晰、仪态大方、有条不紊、语言正确、用词恰当。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心理素质。他们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增强了社会竞争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全球化医学教育标准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我国医学教育目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在职业态度和卫生信息管理方面尚存改进空间。只有把医学教育标准与对医学毕业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找出教育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才能真正改善医学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提高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娟,许劲松,王悦.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37-38.

[2]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1-5.

[3]赵华栋,鲁建国,何显力,等.普外科临床见习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403-404.

[4]古津贤,庄丽君.论防御性医疗行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73-75.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球化 篇8

1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相对单一化, 社会存在单一化的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也采取了相对单一、统一的灌输方式。这种方式, , 在那样单一的年代, 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 这种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当时我国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 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受到很大的限制。况且当时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而现在, 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提高了, 用过去的灌输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而改革开放以后, 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话水品明显的提高, 我国人民面临着更多的选择, 有个更新的思想, 也存在困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要适时的做出大步伐的调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丰富与保留。

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一, 全球意识教育

全球化将世界各国人民紧紧联结在一起, 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 当今的信息爆炸社会, 国际间相互协作和依赖关系日益加深, 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相互渗透并涤荡着。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交往日益频繁, 使人民树立全球观念, 放眼世界, 不能夜郎自大, 要看到世界的变化, 看到我国的进步与不足。中国命运是与世界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 因为世界各国是联系的, 谁也逃脱不了这样的联系。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世界性问题的解决, 并非一国的能力所能解决的, 需要国际间共同协作。我们要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 要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人民的眼光要放的长远, 作为农耕文明的子孙, 要摈弃狭隘、环视世界做到有容乃大。

第二, 规则意识教育

规则意识也就是法制意识, 法律就是社会规则的一种, 并且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主要规则。我国加入了WTO, 就必须按照WTO的规则来规范国家行为。当然各个行业在国际化浪潮下都在修改着自己原有的规则, 当中国步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 就要用国际规则来规范自己。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集宣传说教和防范惩罚为一身, 成为众多国教的楷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要注意法制观念的培养,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 加大相应的立法, 借助法律手段保证各项道德的规范。将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相结合, 形成良好的奖惩机制。所以,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要遵守我国的法律制度, 也有必知道要遵守国际游戏规则, 更要理解国家为遵守规则而采取的行动。

第三,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2008年是我们国家举步维艰的一年, 四川的地震, 更激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尽管, 国家在教育每一个公民的时候, 都要讲到爱国主义, 但是没有经历过风雨是不能深刻体会爱国的含义的。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 人性即是人的本质属性。作为人, 作为中国公民是不能脱离我们的社会的, 所以要爱国的前提是忠于党的领导。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 热爱祖国的山河, 热爱民族的历史, 关心祖国的命运, 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 为祖国捐躯, 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每一个公民更应该团结起立, 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 共度难关。

第四, 传统文化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的情况下, 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本土的文化不能摈弃, 要发扬, 我们要有自己的根, 祖国的五千年的文化, 是我们的根, 是必须坚守的部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象征着这个古老的国家所拥有的灿烂文明, 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同时也看到,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在这大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 我们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就出现了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道德观念认识不清等等方面, 而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 文化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当我们将视野投向其它国家, 却发现传统的道德、社会风俗、习惯自然地被保留下来了, 比如在韩国日本新加坡, 传统与现代, 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得益彰, 我们不得不反省与深思。

志存高远, 心怀天下的崇高气节,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需要有民族共同的理想和文化, 需要有民族的认同心和凝聚力, 需要有为后人建设文明发展社会的强大根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正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一种共同环境中生活, 共同创造出来的精神内容, 它成为整个民族生生不息, 休戚与共的内在凝聚力。我们应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实施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在中国广大国土上的各族人民, 有着共同创造的辉煌中华文化, 承接着统一的文化传统, 从而达到一致的文化认同,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 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基本国情教育, 以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 以了解和感悟为主要方式, 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国家的未来发展,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第一, 关注个体公民的差异,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

在全球话的背景下, 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 个体间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较大。这需要我们在制订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确定目标时, 在教育基调的把握和实施上, 一定要从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 严格按照群众所处的不同层次, 区分不同对象, 运用不同的衡量标准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要求, 坚决改变“一刀切”和“齐步走”的做法。还要正视群众在社会经历、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区分层次,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才能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的实际情况, 从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二, 通过媒体宣传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对受教育者产生感染。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形式、内容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研究如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大的方面讲, 党和政府的报刊、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站, 都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在全社会树正气、宣传传统文化。特别是有关党、军队、劳动模范的宣传报导, 更要从正面提倡继承和发扬以往的优良传统, 表彰先进典型, 介绍富有创新精神的成功经验, 鼓舞干部和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社会就像一座大熔炉, 舆论环境就如燃烧的火焰, 在它的高温熔炼下, 一切损害精神支柱巩固的因素得以化解, 各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以及传统文化精神得到扶植, 人们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 就会促进人们精神面貌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人有什么样的思想, 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因为意识指导着行为, 所以要让我公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更好的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摘要:每个国家都离不开世界, 因为全球是相互联系的一体, 所以经济上的一体化, 就决定了思想教育的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球化, 要求我们学百家之长, 弃其短。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更新的情况下, 坚守自己文化的根。应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对于每个公民而言, 如何让传统文化来影响他们的行为,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巩献田.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全国高等教.中华书局, 2005.[1]巩献田.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全国高等教.中华书局, 2005.

[2]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8, 6.[2]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8, 6.

教育全球化 篇9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09年12月23日报道,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 (OECD&CERI) 近期出版了《通往2030年的高等教育———第二卷:全球化》一书, 分析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现状, 预测了从现在到2030年之间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带来日益加速的知识流动、人才与资金的跨国合作和竞争。这些变化将对高等教育产生哪些机会与挑战?国家及高等教育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并从中受益?本书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综合性与结构化的视角。书中探讨了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教师和机构流动性方面的交叉议题, 以及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管理机制的问题, 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以及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最新情况。该书将中国与印度喻为“醒来的巨人”, 特别介绍了两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和未来发展趋势, 对欧洲博洛尼亚教育改革进程进行了反思。

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在2008年出版了《通往2030年的高等教育———第一卷:人口》, 该书重点关注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老龄化问题及移民和少数群体情况。通过具体详实的数据显示人口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制度和机构产生了哪些影响———包括学生入学、教育程度、教学人员和政策选择等, 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应采取哪些措施抓住机遇, 面对挑战。

全球化时代大学人文教育的新方向 篇10

全球化时代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试想,将来如果你的基因体资讯都可以经由纳米科技而输入像一个手表一样的芯片里面,而且那基因体知识可以预告十年以后,这个人会得癌症而死亡,那这个人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只有人文教育才能赋予我们人之存在及其意义。

首先,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在全球化时代提倡经典阅读,到底有什么重要性。这就牵涉到“什么是全球化”这个问题。

全球化的第一个大家能认知的表象, 正如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 所说的, 就是全球各地的“互相联结性”日趋紧密。第二个表象是, 在全球化的潮流之下, “无国界的世界”已经来临。当代日裔美籍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就说,在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疆界将日益模糊,未来统治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是四个“I”,那就是Industry、Information、Investment和Individual,即产业、资讯、投资和个人。旧的国与国之间的疆界是以大海、大河和高山来区隔的,这种天然疆界已经被现代的互联网完全打破了。全球化的第三个表象,是所谓“民族国家的终结”,区域经济的兴起已经造成了民族国家的终结。

以上这些表面的现象,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可是站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立场上来看,我们必须要深刻地认知以上所讲的这些表象,它们都是“作为结果的全球化”,我们必须要从“作为过程的全球化”来分析“全球化”的本质。

“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呢?首先,“全球化”具有高度的片面性,它几乎就是“美国化”的同义语。“全球化”的诸多论述者,基本上是为后冷战时代美国新霸权的背书,他们完全忽略了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在过去一百年来的苦难,忽略了他们的历史的特殊性是在于他们饱受帝国主义的侵凌,也因此他们的民族主义非常昂扬。

其次,“全球化”也具有一种脆弱性:越是全球化的国家或地区,反而越脆弱。全球化在一片繁荣的表象之下,潜藏着巨大的值得亚洲知识分子深刻思考的实质问题。

全球化的第三个实质,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Noam Chomsky)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杭士基有一本书叫作《Rogue States》(《流氓国家》)。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

全球化的第四个实质问题,那就是贫富鸿沟的加深。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在这样的基础上,让我们来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人文教育有什么重要性”的问题。21世纪有许多高新科技,比如说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基因体定序基本完成,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恐怕是超出我们所能想象。试想,将来如果你的基因体资讯都可以经由纳米科技而输入像一个手表一样的芯片里面,而且那基因体知识可以预告十年以后,这个人会得癌症而死亡,那这个人会怎么样?他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是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之后的巨大挑战。只有人文教育才能赋予我们人之存在及其意义。

在上个世纪二战以后,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大师阿多诺(Theodor W.Ador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启蒙的辩证法》(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里面就指出,启蒙文明具有一种自我摧毁性。因为启蒙文明提倡标准化、数量化、商品化。标准化、数量化、商品化岂不是现在大学教育正在努力奋斗的方向吗?这个问题是不是很严重呢?是的。只有人文教育,特别是人文通识教育,才能够安定21世纪青年一代的灵魂。

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人文教育可以奠定全球化时代文明对话的基础,促进世界的和平。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是全球化时代美欧地区保守派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 Order),固然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论点,但是,他对中华文明不了解。他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文明———他说是儒家文明,可以和伊斯兰文明结合。他又说,美国的全球布局要重新调整,要放弃亚太地区,要跟欧洲基督教兄弟重新手拉手、心连心。这个讲法基本上是由于对中华文明不了解所导致的。不过,重点在于,21世纪是一个诸多文明冲突的时代,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进行文明的对话,这文明的对话就需要我们要先了解自己。

为什么要提倡经典人文阅读

所谓阅读经典的意义,就是使我们能够携古人之手,与古人偕行,经由经典阅读而与经典作者相对话。经典中的思想世界,就好像是图书馆,我们可以走进去,在古人的思想世界里面和他辩驳、冲撞,带着我们的问题、我们的苦闷,来向他求取答案。

当前人文教育,包括海峡两岸在内,有些什么样的问题呢?我觉得第一个问题,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呈现的问题。教科书就好像一种“套装知识”,这种“套装知识”的好处是,呈现了当前学术界已经取得高度共识的知识。它的优点就是很容易传播给下一代。“套装知识”的坏处是,很容易被商品化,有一种被出卖的潜在危险性。还有,教科书的基本性质是记忆导向的,尤其是记忆导向的教学方法。中国有着长达一千二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传统,因此考试引导着教学。记忆性的教学方法弥漫于海峡两岸的各级学校,批判性思考极端贫乏。

第二个问题是,人文教育基本上沦落为一种“概念游戏”。比如说,哲学只是一些概念的推衍,哲学与生命没有关系;而史学呢,多半是因果关系之建立;伦理学则常流于说教。为什么需要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不是为了丰富生命,提升生命的精神气质吗?但是,今天我们大学里面的人文教育,已经逐渐脱离“人”本身,“教育”与“实践”出现了分离。

当前人文教育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之间,有一个窘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到底怎么改变世界?我想为马克思再加一句话:世界的改变从自我的改变开始,而自我的改变,从内心的觉醒与改变开始。我认为这一点,特别重要,特别值得深思。

在21世纪中国崛起的新时代,我觉得大中华圈的知识分子要回归儒家的“实学”传统。我所谓儒家的“实学”传统,其实就是12世纪以前中国读书人的传统———东林书院(明代)的精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需要“魂兮归来”,重温中华经典。

在儒家传统里,经典的“经典性”至少有三个面向:第一个是社会政治性,第二个是形而上学的内涵,第三个是回归人的心性的本质的思想内涵。

首先,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在于有它很强的社会政治关怀。意思是说,它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来体悟超越和永恒的价值与理念。日本17世纪儒学大师伊藤仁斋(1627-1705),毕生推崇《论语》。他说《论语》是“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他说孔子是“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人”。《论语》对海峡两岸社会的影响,远低于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日本一直到今天都还非常推崇《论语》。伊藤仁斋也曾说,“人外无道,道外无人。”他写书来分析《论语》的日常性的特点。这一点非常正确。中国文化的伟大,就在于不讲康德式“批判”,不讲柏拉图式的抽象理念,不讲亚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论证,而是讲从日常生活中体悟永恒而抽象的伟大道理。更重要的是,这种道理是人人都能够做、人人都能够学的。

经典的第二个特质是,通常要有很强的形而上学的内涵。这种经典能够为人的生命赋予超越的形而上的意义。这方面讲得最好的,我觉得是南宋大儒朱子———朱熹(1130-1200)。他讲道,“经,纶,皆治丝之事。经者,理其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也。经,常也。大经者,五品之人伦。大本者,所性之全体也。”“其于天地之化育,则亦其极诚无妄者有默契焉,非但闻见之知而已。”也就是说,在天地的形成、发展的过程里面,这些经典能够带领我们以最真诚的方式,默默地体会宇宙形成的道理,而不止于一种“闻见之知”。经典是能够赋予我们的生命以丰厚高明的面向。

经典的第三个特质就是,它能够赋予我们心性的意义,也就是心灵的觉醒。王阳明一生写过很多好文章,其中一篇叫作《尊经阁记》。用白话文翻译,他说:所谓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经,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它只不过是传递我们内在的心灵里面那种永恒的道理而已。他说:所谓的《易经》就是讲我们心灵里面的“阴阳消息”;所谓的《书经》,就是记我们心里的“纪纲政事”;所谓的《诗经》,只不过是为了表达我们人的歌咏性情而已。的确,凡是伟大的经典,都能够唤起我们心灵的觉醒,使我们能够心体力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总结我刚才所讲的,那就是任何一部经典,都能够把抽象的“道”,跟经典,以及经典中的“圣人”三者合而为一,成为经典。换言之,经典因为它具有这三大特质,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地域性知识”。比如说,儒家思想是两千多年前起于山东半岛的地方性知识,但是,它今天已经成为21世纪具有普世性价值的学问了。所谓阅读经典的意义,就是使我们能够携古人之手,与古人偕行,经由经典阅读而与经典作者相对话。经典中的世界,不是埃及金字塔里的木乃伊。经典中的思想世界,就好像是图书馆,我们可以走进去,在古人的思想世界里面和他辩驳、冲撞,带着我们的问题、我们的苦闷,来向他求取答案。

回应两个关于经典的质疑

经典的价值, 是超越人我疆界, 是泯除夷夏之防的。它并不是多元主义者所质疑的那样, 好像要回到19世纪、18世纪一元化的价值观念。

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未来重要的方向。可是, 当我提出这样的论点的时候, 必然会遭遇到两个非常严重的批判。这两个严重的批判, 分别来自于后现代主义与多元主义。

第一个质疑来自于后现代主义。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校园内有一个大辩论,是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在两千年以后,能不能成为经典研读的必读书目。有人认为,西方经典所承载传递的其实都是“已死的西方白人男性”的沙文主义的价值观。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经典基本上是封建的、专制的、落后的时代的东西。五四时代已经告诉我们,中国的“四书五经”等经典,应该扔进茅厕里面,中国才能得救。鲁迅甚至讲,“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在五四时代,不知多少激烈的言论都被提到过。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也讲过,所谓的“读者的诞生应是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的”。意思就是说,经典一旦写完了之后,就成为宇宙间的客观存在,成为一个公共财富,有待于我们不同时代的人各自去解读它。因此,从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来讲,没有所谓经典,当你要提倡经典,就要问“是谁的经典,为什么是经典,为谁而经典,如何而经典”,这后面的“经典”是用作动词。

第二个质疑,是多元主义者的质疑。他们可能会说,所谓的经典,承载的是一元化的价值观,它不适合我们这个多元文化并进的21世纪。他们也可能质疑说,经典有它的时空性,所有的经典不管是什么样的经典,都是时代的产物,因此都不是所谓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文本。

这两个质疑确实非常严重。我们今天提倡经典人文教育,就必须要对质疑进行批判。首先针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我的回应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在于经典能够触及人之存在的基本性、永恒性、主题性的重大课题。经典因此不能被窄化为“已经死亡的西方白人男性”的价值观,不能被窄化为封建的、专制的产物。孔子、孟子诚然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是距离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人,但是因为够深刻,挖掘得够深,因此在他们书里面所谈到的问题,是基本的、主体的、永恒的,值得我们今天来诵读。

再来针对多元主义者作回应,那就是:经典的价值,是超越人我疆界,是泯除夷夏之防的。它并不是多元主义者所质疑的那样,好像要回到19世纪、18世纪一元化的价值观念。研读经典,可以使我们“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温故而知新,继往才能开来。要“入乎其内”,这样才能够“出乎其外”。102岁才过世的当代德国伟大哲学家迦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曾经说过,“经典的超时间性是建立在经典的时间性之上的”,因为在时间的脉络里面,经典不断地被人研读,因为有人不断地去开发它的新意义,使它取得了超时间性的普世价值。

经典教育如何成为可能

我们的教学方法应有所革新,应该以对话的方法取代记忆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来阅读经典。

最后来看看,在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经典教育的实践应该怎么进行。第一种方式,是可以采取以“模组”(module)的方式选编经典篇章来作为新时代的教材。这套用来选编经典作品的概念范畴,可以归纳为,比如说: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超自然,人与历史,思维方式等等。或者为了教学的方便,也可以在以上六大范畴之下,再依照不同的时代,如先秦、两汉到宋明等时代有所不同而再加以区隔,一个学期教学用16或18个周。

另外一种教学方式,可以用永恒的命題,比如说,以“真、善、美、正义、生命的意义”等作中心,来编选经典的教材。1993年冬天,郭店楚简在湖北省荆门市出土,其中有一篇叫作《语丛》,里面说道:什么叫作《易经》呢?《易经》就是超越的宇宙的道理,与我们人世间的道理相交会的地方,即“《易》者,天道与人道所以会也”。什么叫作《诗经》呢?诗经就是古人的心志与我们的心志交会的地方,即“《诗》者,古今之志所以会也”。什么叫作《春秋》呢?就是古代的事和今天的事互相会通的地方就是春秋,即“《春秋》者,古今之事所以会也”。包括《易经》、《诗经》、《春秋》这种伟大的经典,都包含着很多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在民主国家还是在专制国家的人民都会碰到的问题,那也就是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这一类的问题,在经典里面都有非常深刻的反省。

此外,我们的教学方法应有所革新,应该以对话的方法取代记忆的方法,以师生对话来作为教学方法。其实,这只是两千年以来,归在苏格拉底门下的“Socratic method”。所谓“Socratic method”就是一种“dialogical approach”,这种对话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读经方法。

教育全球化 篇11

王啸在《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8期撰文指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站在人类的高度上,从“现代性”出发,自觉地用人类文明的普遍标准来思考中国公民教育。

作者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公民教育应定位于三个方面:(1)立足人类文明。站在人类的高度上,从“现代性”出发,自觉地用人类文明的普遍标准来思考包括公民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问题。(2)以民主主义引领民族主义。由于民族主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引发为祸甚烈的民族侵略性;另一方面,它也引发启蒙的民主理想。因此,民族主义的探索必须要有民主的内在支撑和精神实质。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民族主义才是可取的,进而才是无害的。(3)从中国人到中国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又要求我们不仅立足于中国来培养公民,还要自觉地培养世界公民。用较为形象的话说,就是从“中国人”到“中国人”。前一个“中国人”的强调重点在“中国”,后一个“中国人”的强调重点则在“人”。这当然不意味着我们背离了民族立场,而是强调所培养出的公民具有真正的他人意识和博大的人类意识。

万伟:新课程改革中的“知性文化”与“精神文化”——中西文化交汇的视野

万伟在《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我国建国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和教育理论基础上的系统教育改革,在知性层面上,大家普遍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和文化主张;但是,在隐性的精神文化层面上,差序格局下的等级文化、“无我状态”中的求同文化、消费社会中的“功利文化”、科学主义与效率至上的文化等仍然存在,构成了影响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文化阻力。

新课程倡导的民主、平等的教育文化是缺乏现实根基,很难真正得到落实的。教师作为单个的“我”都得不到充分的自主,缺少个性发展的空间;学生作为单个的“我”更是被忽视与控制,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发挥,学生的个性也无法得到张扬。

作者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中西文化的差别。西方文化之形成为多元,其所历之文化冲突多;而中国文化之形成,几乎可谓一元,其所历之文化冲突少。中国文化起源的“一元”也使得中国文化特别注重自己的“统”,这种“统”对中国文化来讲是文化的“根”。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仍然绵延不断,就因为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强大的“保守性”和“排他性”。

高中建:文化消费对青少年德育的价值探讨

高中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撰文指出,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消费与青少年德育具有内在的通约性,可从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探究其对青少年德育的价值所在,这有助于发掘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资源,进而选择适合青少年需求的德育模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认为,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必须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我们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青少年的文化消费问题,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伦理观,把握正确的消费形式和内容,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全球化 篇12

外语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价值的要素、内涵和特征属于教育政策、公共政策的价值研究范畴。在社会生活领域, 完整的现实性的价值关系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要素:主体及其需要、客体及其属性、价值关系的构成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来自于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现实的实践活动, 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离不开客体, 客体懒以依存的外部世界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境遇场, 具有满足人需要的属性;价值也离不开主体, 没有人的主观需求, 任何客体都变成没有价值的存在, 反言之, 只有和主体的需要联系起来, 客体才拥有价值的属性;价值最终产生于人们实践的过程, 价值主体和客体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相互统一, 从而建立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 即价值关系。就外语教育政策而言, 其价值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外语教育政策决策主体、外语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和外语教育政策利益主体。外语教育决策主体主要是政府及其教育机构和官员, 以及外语教育咨询机构、教育组织和个人;外语教育执行主体主要是政府教育机构和外语教育组织;外语教育政策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政府———追求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教育组织———追求群体利益、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外语教育政策客体除了一般公共政策客体所包括政策问题 (社会问题) 和目标团体这些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 因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客体侧重强调政策活动作为中介和工具满足人们教育需要和利益的意义, 外语教育政策的客体还包括解决社会问题, 满足目标团体教育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政策实践活动。外语教育政策价值关系因利益主体的不同、主体需要和诉求的多样而呈现多元化特征。

外语教育政策价值关系的多元化使得外语教育价值研究作为对教育政策及其活动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主要解决譬如“期望什么”、“喜好什么”、“为什么期望”、“谁来制定政策、由谁来负责这套教育系统的运行”、“谁出钱, 出多少, 为什么付钱”、“资源如何分配, 为什么这样分配”、“利益如何实现, 实现的程度”这类涉及到教育政策背后的期望、教育政策环境的利与弊、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国家权力和社会各群体利益的分配、利益分配的价值原则等问题。哲学意义上, 教育政策价值揭示了教育政策主体同教育政策客体之间的一种需要与满足的逻辑关系, 体现了各教育主体间在权力主导、利益分配、期望达成上的角逐较量。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内涵是通过外语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设立、教学模式和各种课内外外语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外语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具体步骤来揭示这种政策主体和政策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教育政策作为调整关系的一种手段, 所调整的价值关系的性质决定政策价值的内容。外语教育政策从国际形式和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反映教育权力的分配和调整时表现出教育政策的政治价值;涉及外语教学中教育资源的配置时表现了外语教育政策的经济价值;为了加强外语教育管理、规范外语教育活动的外语教育政策表现了其教育价值和人的发展价值;调整国家、社会群体、学校、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政策则表现了其社会价值。外语教育政策的所有这些价值最终是要通过外语教育政策的内容和执行过程得以体现的。

外语教育政策价值的基本特征是其价值选择性。外语教育政策中对做什么、不做什么、鼓励什么或禁止什么, 从国家政策层面、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规定, 实质上就是政策制定者基于特定历史时期不同主体需求、权力制衡和利益分配所做出的一种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是一种集体选择或政府选择, 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在自身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它蕴涵着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的期望或价值追求, 体现了政策系统的某种价值偏好, 表达了外语教育政策追求的目的与价值。其次, 外语教育政策价值具有“非历史性”的特征。教育政策等公共政策一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采取、制定的权宜之计。从历史研究视角, 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外语教育政策对另一个时期的外语教育政策不具有可比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国内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都不尽相同, 甚至有时是截然相反的。例如中国1953年取消英语专业, 施行俄语一刀切的外语教育政策就是时代的特定产物, 因为政策“决策者的决策顺序是首先满足社会现实需要, 其次满足学理需要, 最后满足政策群的横向和纵向一致性的要求。”相反, 国际间外语教育政策的共时研究因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研究价值。第三, 外语教育政策价值的另一个特征表现为教育政策价值的合法性, 也称之为合目的性。外语教育政策的合法性是对其价值选择是否是对社会范围内的教育利益进行了合理分配, 是否能使利益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和满足的一种检验和评价。外语教育政策的合法性特征本质上是外语教育政策价值选择的合目的性, 价值选择符合主体的需要、利益诉求、价值理想的政策抉择。不合法、不合目的的外语教育政策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例如加拿大在其英国殖民统治和建国初期, 曾采取强硬的同化政策。这一治国理念反映在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中, 集中表现在对法语的压制和同化。但这种极端的盎格鲁化的语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无法满足社会现实需要, 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自1949年建国以来,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不断根据我国不同时期国家战略发展、社会经济需要的不同特点进行着调整和改变。全球化时代, 在国际主流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观照下研究影响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价值取向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外语教育价值理念从“内生化”向“全球本土化”的转变。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不仅要有政策内生化的战略考虑, 还要符合本国语言教育、发展的历史传统和实际现状, 关注全球化对语言学习者从语言知识的“输入”到语言能力的“输出”转变的强调。要以国际先进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为参照, 以增强国民综合素质,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其次, 外语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依据外语《教学大纲》所描述不同层次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单词量、语法点、阅读速度等外语语言知识的离散性量化规定组织编写外语教材、出试卷、统计学生的通过率、评价学习者外语水平。这种传统把学习者外语语言综合能力用相互独立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来划分, 使我国外语教育长期陷入“应试教育”、“耗时低效”的泥潭。我国应借鉴《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用“能做什么” (can-dostatements) 对外语语言能力进行定性整体描述的评价理念, 从战略高度指导全国的外语教学不应仅从词汇量、语法规则等分散的语言知识技能来衡量学习者的外语语言能力, 更应衡量学习者在一定语境下使用外语的综合能力。

全球化时代,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伴随着外语教育改革实践的推进需要加快进行优化调整, 这不仅关系着能否培养和储备适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战略需要的合格外语人才, 也关系到我国外语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下去。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应该秉承动态、开放的原则, 在加快转变价值理念的前提下, 从加强外语教师教师培训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外语教育考试评价体系两方面入手, 切实推进新世纪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4) :6-13

[2]沈骑.当代东亚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战略特征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 2011 (9) 64-68

上一篇:建筑方式下一篇:汽车变速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