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

2024-10-28

全球化背景(精选12篇)

全球化背景 篇1

四十年前, 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大胆的提出“地球村”的预言, 他认为电子信息的发展会缩小时空差别, 使全球生活趋于同步化。四十年后的今天, 果真如其所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世界正处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间合作对于信息越来越大的需求, 将使媒体在不断的合作交流中寻找到使各方都能听懂的共同语境——“全球化语境”, 从而促进合作意愿的达成和双方利益的获取, 最终带动全球共同发展。无庸置疑, 世界媒介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 中国媒介也正在迅速融入到世界媒介全球化进程当中。

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初具规模, 并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 一个与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全面接轨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对于我国的传媒产业来说, 这既是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 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挑战。全球化为我国引进了更多的外资, 并带来了快速、便捷和丰富的信息和技术共享资源, 这为相对落后和一直走传统、单一路线的中国媒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全球化对于中国媒介的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 外国媒体的“入驻”使国内媒体市场的竞争战愈演愈烈;在国际媒体竞争中, 媒体业相对较发达的国家会利用全球化的便利谋求更多利益和更大发展, 而它们的速度可能会快过我们;国际信息流的传播不对等现象也正在随着媒介全球化进程的步伐愈加剧烈, 这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绝对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历史性挑战。

为了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媒介全球化, 为我国媒介产业争取生存空间和谋求快速发展, 我们必须关注和研究媒介产业的全球化问题, 进而提出应对策略。

二 中国媒介发展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这种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提供的多样性, 即传媒资源的多样性上。因此, 我国媒介就应该不是单单研究和发展一种媒介, 而必须重视所有媒介的发展, 并在需要的时候整合它们, 带动整个传媒产业的发展。

(一) 中国报业全球化发展策略

1.中国报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报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还存在着种种不足。

首先, 我国报业高度民主分散、总体实力不足。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逐步有一些外国新闻出版公司进入到中国的新闻出版领域, 大规模活动很小, 且属于个人行为, 对中国报业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其次,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 虽然各大报纸已经认识到了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自身的影响, 正在大力网罗具有真才实学的博士、硕士, 提高了报社高学历者所占的比例, 但报纸从业人员的整体学历结构仍不够理想。由于报业属于高智力行业, 我国报业目前的学历结构非常不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最后, 中文报业面临着电子媒体——国际互联网的挑战。电子媒体的出现, 绝非印刷型出版物功能的延伸和扩张, 而是出版方式上的更新和飞跃。相对于传统印刷型出版业而言, 电子媒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2.中国报业发展策略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报业, 一方面依赖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

第一, 积极应对, 不断学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尤其是外国新闻出版集团对中国报业市场的直接介入, 中国报业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一方面能提高中国报业的危机感, 促使中国报业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技术, 丰富自己。

第二, 加强报业队伍建设, 抵御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目前, 我国报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仍较低, 这非常不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 因此, 加快用人制度的改革, 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 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报业;加大分配制度改革, 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推行竞争上岗制度, 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第三, 重视网络技术对报业的影响, 推进报业更新。面对来势迅猛的国际互联网的全面拓展, 中文报业的今后发展应善于“借船出海”, 尽早在互联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这首先是要利用互联网络用户遍及全球的优势, 树立报纸形象, 扩大影响力。

(二) 中国广电事业全球化发展策略

1.中国广电事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我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广电大国, 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效益上, 我们和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的广电媒体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因此学习借鉴这些国家在广电媒体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弥补现有的不足, 加快自身发展。

首先, 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广电事业的体制改革不能走集团化经营的单一路线。在媒介全球化趋势下, 我国广电业正处在内挤外压的窘境, 管理体制需要一场大的变革, 行业发展需要一次有效突围。

另外, 我们还应重视未进行“产业化”经营对我国广电事业发展的约束效应。目前, 我国已建成的广电集团, 实际上只是依靠行政命令捏合而成。从市场运行的结果看, 我国现有的新闻媒体还很难称之为企业, 整体而言还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实施“产业化”, 但新闻媒体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产业的性质, 也具有各种生产要素, 拥有物业、设备等各种有形资产, 以及具有专营性质的刊号、呼号等无形资产, 这些生产要素和资产都可视为资本, 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实现价值增值。

2.中国广电事业发展策略

第一, 推进集团化改革,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广电业长期存在分散和资源浪费、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 都是体制性障碍造成的。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允许强势媒体在各自组建集团的基础上, 以资本为纽带, 打破地方和部门所有制, 实现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跨集团、跨级别的媒体兼并。

第二, 强化企业化管理, 改善资本运营手段。兼并、联合、重组, 走集团化道路, 是西方媒介集团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在全球化浪潮下, 企业更趋巨型化, 只有通过并购等手段扩大公司规模才能赢得巨大的经济优势。

(三) 中国网络媒介全球化发展策略

世界正进入以层出不穷的高技术为推动力的信息社会, 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 成为这个社会最主要的特征, 互联网已被公认为第四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在媒介全球化的趋势下, 要想提高我国传媒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就必须在网络媒介的发展上多下功夫。

1.中国网络媒介存在的问题

首先, 我国新闻媒体网站缺乏市场活力。中国的互联网几乎全部源自美国, 中国的网络媒体在技术应用上, 对美国是亦步亦趋。这是因为:一是中国对新闻发布有自己的独特规定, 商业公司办的网站, 不能采访和发布新闻;二是中国新闻媒体网站是原创新闻的主体, 体制和运营不容易与市场接轨, 相对商业公司办的网站, 缺乏活力。

另外, 我国新闻媒体网站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如果把商业公司网站当成中国网络媒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可以说, 中国的网络媒体已经很强大、很辉煌。

2.中国网络媒介发展策略

尽管中国的新闻媒体网站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只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它还是有可能成长为中国网络媒体市场最强大和最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一, 走专业化路线。从国家战略的高度, 对网络媒体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 形成一个在掌握新闻报道权的前提下, 能够灵活面对市场, 有效服务网民, 遵循互联网和媒体规律, 充分吸引人才的体制和机制。

第二, 大胆整合。首先将自己内部整合好。一个报社、杂志社, 一个电台、电视台, 一个通讯社, 要真正把相关的网络媒体资源集中在一起, 配置好的机制, 统一使用, 形成强势;二是新闻单位网络媒体业界内部可以打破单位界限, 跨单位, 跨行业, 优势互补, 以强带弱, 资源升值。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 改革空间无限。

三 结语

全球化对于中国媒介来说, 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在全球化大环境下, 中国媒介在面对诸多强劲挑战时, 虽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大多数媒介对将要遇到的挑战都是准备不足、捉襟见肘的。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国内媒介制度和媒介管理不够合理的原因, 也有国际上日趋白日化的媒介竞争的冲击。在此背景下, 中国媒介要想快速参与、融入到媒介全球化的进程中, 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全球化媒介环境, 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自身媒体的特点, 吸收发达国家媒介之所长, 努力发展本土化媒体, 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舆论影响力, 为中国媒介寻求更多、更广的发展空间, 加快中国在迈向世界一流媒体道路上的前进速度。

参考文献

[1]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

[3]吴国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报业的发展[J].鲁行经院学报, 2003, (2) .

[4]王泠一:全球化背景下传媒产业发展态势[J].新闻记者, 2004, (5) .

[5]曾励:中国广电产业的另类思考[J].广播电视信息, 2002, (9) .

全球化背景 篇2

2016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西南财经大学举办的天府论坛,此次论坛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炜教授,她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当代的就业形势,论创业的机遇与风险的精彩讲座。

首先赵教授就今天的演讲提出了六个主要内容有:

1、全球化及其影响;

2、工业社会的劳动,工作和就业;

3、向后工业的社会转型对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影响;

4、变迁的社会对职业,就业的影响;

5、高质量就业及其实现机制;

6、对创业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赵教授谈论到全球化及其影响,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显的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从物质的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期间赵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了:“有哪些是国产的国际品牌。”同学们踊跃的回答了许多的答案,例如:华为,中兴,美的,华硕...但赵教授回答到:许多品牌也许在国内很有名气,出国之后却鲜为人知。唯一算得上的就只有“华为”了。赵教授说道:曾经她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一下飞机就全是华为的广告,不知道的还以为上错了飞机。从中可见一个企业做到全球化之后的影响有多大。

紧接着赵教授提到了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使许多以前要在一个地方完成的产品被分解为若干个独立步骤或模块,而每一个步骤或模块都是以最低成本完成地方生产,这样在全球范围内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所以全球产业链的形成是生存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而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又促进了国际分工与合作,更加推动了生产全球化的发展。随后赵教授又分析了就业岗位的发展和职业的增加,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在继承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后,还发展了新的就业岗位,如设计,建造,机械维修等。分工还带来了就业范围的扩大。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种类的变化更快。实际上市场越发达,技术越发达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同时,一些旧的职业消失了(接线员,售票员等)。

最后赵教授提到了高度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对职业要求的变化,对从事低端就业的长期和大量的需求:灵活化,短期化,基本无技术要求,非直接雇佣。同时衡量“高质量”就业,那么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第一,认识不同产业,新型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就业环境和特点;第二,对核心知识的掌握,重视所谓的热门和人们的理解:第三,对“工匠”精益求精的理解。这些道理听起来简单,但要实际的理解却又是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不禁引人深思。

赵教授的演讲幽默风趣,让我受益颇多。在最后的时间里同学们也积极向赵教授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当然也得到了教授极妙的解答。精彩的演讲也在夜幕的来临中落下了帷幕。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走向 篇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的走向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文化的走向,首先应该对文化有清楚的认识,其次需要对全球化的大背景做出分析,最后立足于理论依据和现实情况,对世界文化的走向做出科学的判断。未来国际政治必定会朝着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并辅以公平、平等、民主、宽容等为主要准则。因此,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应对这些困难,把握机会抓住机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冲突;融合;多元化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5.004

一、文化释义

什么是文化?我们天天都在讲文化,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泰勒从宏观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综合性的描述,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我国当代学术界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梁漱溟提出的。他认为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他将文化概括为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三个方面[2]。我们一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视角去定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自身、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一切活动及获得的成果;狭义的“文化”,仅指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即精神财富[3]。

综上所述,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体现,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不断地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总结和积累下来的。因此,文化总是具有很强烈的历史传统。这种历史传统性质在很长的时期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实现。但是,如果这种文化传统的性质有了变化,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形成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有利的,同样也可以是不利的。

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词汇——“全球化”。关于全球化的定义非常之多[4][5][6]。关于全球化的争议无非就是集中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但是大多数学者都将全球化定义为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主要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在向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并且逐步走向市场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逐渐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形势,世界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及资金等生产要素跨国的自由流动,通过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世界各国以谈判的形式通过多边贸易体制将这种市场机制规则化、法律化[7]。全球化是从发达国家开始起源,难免会带有资本主义的印记。所以,在发展中国经济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全球化的本质,从本国国情入手,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走向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文化作为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上层建筑,也在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正如美国学者罗兰·罗伯逊所言:“人们在研究全球化时过多注重经济的纬度,形成了‘经济主义的形态”[8]。所以,他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不可忽视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国家、地区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文化形成。相对于大家公认的经济全球化,人们对于文化全球化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总体看来,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文化全球化就是一个看似美丽的陷阱,内涵无法说清。二是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共同存在的一个趋势,表现在文化方面就是文化的趋同,或者更加直接一点说就是文化的逐步殖民化的趋势[9]。笔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现实存在的,并且在此引入文化全球化的定义:文化全球化,是指文化在全球范围跨国、跨民族的流动,各国、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民族文化特色得到全球尊重的同时,人类文化共识的不断增强、不断扩展,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和趋势[9]。

在经济全球化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使得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种文化领域的繁荣归结起来就是冲突和融合。所以,文化全球化并不代表着文化一定能够走向和谐和统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必定会伴随着文化的冲突。文化全球化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能够使得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这样的表现在一定层面激起了各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各国、各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指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10]。不同的文化之间碰撞交流,互相学习,成就了一个有一个历史的奇迹。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的理论,他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文明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的冲突,成为国际冲突的主流,预测未来世界的冲突发生在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儒教文明之间[11]。亨廷顿的理论在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已然是非常深刻的。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大都实行开放的政策,外来文化会比较容易地进入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就使得民族文化在保持原有特色的立场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必定会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我们熟知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就是对世界文化市场的占有和对外国文化的强烈冲击,各国能够意识到这种文化冲击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却是目前无法彻底解决的。但是正是由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冲击,才会使得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能够充分警觉,加强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同时能够不断地汲取各国文化的营养,使得本国或者本民族的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长久不衰。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不断的有外来文化注入甚至是入侵,但是中华文化却不仅没有被外来文化替代或者吞并,相反,中华文化更加有活力,更加繁荣。

综观文化全球化的过程,造成文化冲突的原因可以归结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文化本身所固有的差异性[12]和保守性,这样的潜在条件使得文化在发生交往时,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发生频繁交往时,必定会发生冲突。其次是文化如同经济和政治一样,也会有强弱之分。这样不可避免的就会有强势的文化试图去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进行渗透,迫使他们为了保护本国或者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反抗,这样也就引发了冲突。当然,冲突也并不都是不好的,只要进行恰当处理,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还是可以进行合作和共融的。

冲突和融合是相互依存,有冲突也必定会有融合。所谓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13]。文化融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说,如果一种文化观念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说明其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它被制度化,就会对包括提出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有约束力。最具代表性的是源于西方的国家主权的观念,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二十世纪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国家,它们都是摆脱了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代表。现在,国家主权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丝毫没有动摇到它的根基,人们对于“人权高于主权”都会强烈地抵制和反对。

关于文化融合,很多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观点是文化全球化最终会形成一种集各种文化优点之大成的全球先进文化。他们认为全球的文化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之中,先进的文化促使落后的文化不断摒弃自身的弱点而学习先进文化,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最终汇入世界先进文化的主流当中。至此,世界文化归于一处。费孝通先生曾说: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14]。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全球文化复杂多样,不可能使其发展成为一个中心的主流文化,而是会继续保留各自文化的特色,多中心、多元素地协同发展。

文化全球化是冲突和融合并存的过程,正是因为全球化的大背景才会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起一个广阔的平台,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在有了更多地文化交流之后会不断发现自身文化的弱点。冲突和融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冲突的融合或是没有融合的冲突都不能完整地反映世界文化的现状。一方面,消除文化冲突的手段是进行文化融合;另一方面,推进文化融合的动力是文化冲突。而文化的发展正是通过这种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然后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来最终实现的。文化发展了,才能进一步促进文化的融合,同样的文化融合又可以催生出新的优秀文化。所以,归结起来,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时时刻刻离不开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在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往往表现成对立斗争的形式,而文化融合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缓慢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往的大量增加,形成既融合又冲突的全球文化格局必然是大势所趋。

四、结论

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很明确的看到了文化的发展是必然伴随着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文化融合和冲突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共同影响了国际关系的各个领域。当今社会,文化融合处在一个相对的活跃期,在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有较新的发展。表现在从单向发展到双向、多向,从物质发展到精神,从被动发展到主动这三个方面,是世界文化融合史上史无前例的新趋势[15]。

笔者认为,未来全球文化必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蓬勃发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各国以及各民族的文化在其他文化的影响下还是能够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而且更加注重保护和发展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例如:我们认同国外的一些文化,接受他们文化中诸如快餐文化(肯德基、麦当劳等)、语言文化(英语等)、节日文化(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事实上,我们一方面接受了这些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却也在积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在接受西方快餐文化的同时,不断研究创新自己的特色菜系,推出各种中式快餐;在学习英语等外语的同时,也不断加强汉语的教育和研究;在过着西方节日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

文化是除政治和经济以外,维系世界关系的又一重要方面。当下,文化旅游作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行为,是有效化解冲突、强化融合,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通俗地讲,人们因某些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而产生一定的旅游行为,并且能够迅速在相应的旅游体验中满足个人生理上和情感上的需求。当旅游者身处某一旅游目的地(这里仅指文化旅游地),他们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体会到当地的历史存在以及其独特的文化氛围。文化渗透在包括旅游在内的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可以使旅游者投身到一种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去。正是由于文化能丰富旅游的内涵,增添旅游的乐趣,同时,旅游又能将文化实质化,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使得旅游产业立于市场之上。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最主要依附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而恰恰是在旅游的过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之间就产生了交流。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去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将自己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带入旅游地,使旅游地当地居民了解并逐渐接受外来文化,渐渐地,游客带来的不同文化会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同样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进行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时,也会充分感受和体验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并且会重点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很多游客会在旅游活动结束之后将自己感受的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传播开去,从而在不经意间传播了文化。恰恰因为各国和各地区的旅游活动,使得文化的交流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大多数国家跟我们一样,一方面会主动接受国外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则会加强保护和宣传本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所以,从根本上讲,全球文化在不断地冲突和融合之中坚持自我,最终朝着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文化走向全球化的必然过程。文化的全球化最终会是多元文化的协同发展。它认为全球多元文化可以共存共荣,协同发展。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任何民族的文化,只有在立足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好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在站稳脚跟之后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从而能够更加繁荣。这就要求多元文化能够在共存的前提下,能够互相补充,也就是常讲的“和而不同”儒家智慧,不仅有助于减弱文化冲突,更能够促进文化融合。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文化融合并非是文化的趋同,它只是通过这种文化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来谋求自身的发展,从而能使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毋容置疑,全球化的确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文化认同,甚至是趋同。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因此而消除,甚至是形成全球一致的文化。相反,文化的多元性是长期存在的,并不会因为冲突就消弭,而是会继续向着多元化发展。全球化并不是一个一元化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冲突与融合中不断交汇的过程。所以,文化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公共性与多样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共同存在并且相互促进发展的文化形态。未来国际政治必定会朝着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并辅以公平、平等、民主、宽容等为主要准则。因此,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应对这些困难,把握机会抓住机遇。

参考文献

[1]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载《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39.

[3]李向健.安徽文化产业现状SWOT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2(4):46-49.

[4]余正樑.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关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9:175-176.

[5]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475-477.

[6]赖纳·特茨拉父主编.全球化的悖论[M].吴志成,韦书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15.

[7]杨丹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39(1):93-94.

[8]罗兰·罗伯逊.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

[9]罗能生.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互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5):5-8.

[10]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34.

[11]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5-8.

[12]张燕.浅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J].知识经济,2012(11):36.

[13]王传满.解构与建构——鲁迅对待儒家传统文化的双重策略[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3):53-56.

[14]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3-9.

[15]郭洁敏.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融合的新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5(10):52-62.

Thoughts of the Trend of Culture unde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QIU Wenjing; XU Yanfang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rend of culture is also increasingly a cause for concern.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is the first step to research it, then making an analysis of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finally,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tuation to make scientific judgments.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ust be about a kind of multiculturalism, combined with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norms and fairness, equality, democracy and tolerance as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orientation of new social patterns. Therefore, we should se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respond to these challenges through effective means as well as seize the opportunity.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传播 篇4

关键词:武术,文化,全球化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 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搏斗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具有竞技和健身的价值, 并特具东方文化内涵, 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是民族品格、民族精神的展现, 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1 武术的历史

武术起源于华夏大地的原始社会时期。远古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狩猎活动中积累了劈、砍、刺等技能, 成为武术技术的基础。在之后出现的原始战争中, 人类制造了兵器, 积累了攻防格斗技能。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商时的战争推动了武器的发展, 也促进了武术技术的规范化。武器由青铜器向铁器转变的同时, 类型开始多样化, 因武器类型而异出现了各种武器用法, 丰富了武术的动作。这一时期, 战争对战斗力的强烈需求使得武术的技击性尤为突出。武术发展于后周秦汉魏晋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角试”与剑术, 到秦时带有搏击性质的“角抵”和手搏, 从汉时带有技击性和套路形式的武舞, 到魏晋时期的“口诀要术”, 武术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武术兴盛于唐朝, 成熟于宋朝。唐时武则天史无前例地实行武举制, 挖掘了大批的武术人才, 促进了民间武术的习练, 带动了武术的繁荣兴盛。宋时武术趋向成熟, 并开始出现武术流派。然而此时武术的技击性和对抗性已经弱化, 转而更突出其健身作用和表演性质。之后的元明清时期, 尽管火药这种热兵器开始出现, 作为冷兵器时代的宠儿, 武术依旧在民间广为流传。教习武术的武馆的设立, 各种武术门派和上百种武术套路的相继形成, 宣告着武术的强悍生命力。如太极拳便是在清时形成。

如今, 中国武术门类繁多, 划分复杂。可按地域划分, 按山脉划分, 按形象划分, 按技术特点划分, 按内容划分, 拳种与器械套路五花八门, 不胜繁举, 以少林派、武当派和峨眉派为代表的各类武术流派享誉国内外。

2 武术的文化内涵

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而且还由于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蕴含了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 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 直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以中国传统哲理和伦理为思想渊源, 以浓郁的武德观念为重要内涵, 以传统兵学和医学为科学基础, 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 且与道教文化、传统文学以及宗教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建国前以及目前在港澳地区和部分东南亚国家, 人们把武术称之为“国术”, 简单解释其意即中国的技击术;在欧美国家称中国武术为“功夫”, 很多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化首先是从了解中国武术开始的。

3 中国武术的传播与全球化进程

其实早在唐宋时期, 中国武术便已向海外传播。日本、越南、朝鲜以及东南亚的众多国家均有不少习武者, 甚至流传到欧洲。

20世纪40年代末,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 武术也开始了它由近代武术向现代武术的历史转型, 进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武术被当作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予以继承下来, 成为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武术已不断地走向世界, 国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1987年和1990年分别在日本横滨、中国北京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联合会, 其他洲际的武术联合会也相继成立。至今为止, 世界武联已有120多国家会员。此外, 1991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还被列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2006年在山城重庆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 也出现了武术比赛项目。世界传统武术节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 是国际武术界最高级别的大型体育盛会, 对弘扬中华武术传统, 促进世界传统武术的交流, 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团结, 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武术运动在国外开始盛行。比如太极拳, 它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 以刚柔并济为特征, 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 已推广到五大洲, 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国家, 其热衷程度甚至高于中国国内。

由新中国成立开始的现代武术, 历经了50多个春秋, 已逐渐地产业化、商品化。近十年来, 以李连杰为代表的一批武术明星在好莱坞的走红将中国武术带入了国际舞台, 西方人惊叹于神奇的东方功夫, 瞬间掀起一股热潮, 众多西方电影纷纷仿效。可以说, 功夫巨星们在国际上的广泛影响力对于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功不可没。

然而, 这种全球化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当外国人生搬硬套地学习太极拳, 当中国武术在国外变异为所谓新加坡武术、马来西亚武术, 它的文化内涵已经完全被忽略, 而成为一门纯粹的竞技体育 (即竞技武术) 。而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武术发展, 皆是竞技武术的天下, 各种规模各个级别的武术赛事, 在武术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竞技武术并不像传统武术那样具有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

武术是文化, 是中华技艺在不同时空所不断融合——分解——再融合的民粹结晶, 是具有儒家、书家、道家、释家、学家、医家、食家、技家、艺家、商家、官家等雅儒俊秀、德法并举不同素质聚于一身的大家, 绝不是仅仅会一些套路而自诩的“练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总要组成部分, 中国武术如若失去了文化内涵便如同失去了生命, 沦为纯粹的体育项目。

4 中国武术的全球传播策略

面对上述结症, 要如何让中国的武术真正走向世界?也就是说, 在推广武术运动时, 如何使其蕴涵的文化内涵也同时得到推广呢?笔者有以下几种观点。

4.1 武术推广者应精通外语

在武术的国际推广中, 由于语言沟通上的困难, 多数中国武术教师对外国学生较少讲授武术的内涵, 更多地只是进行亲身动作示范, 然后纠正他们的姿势。由此产生了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外国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武术有什么境界之别, 更不知道境界之别如何体现和评判, 他们的头脑中只有外在动作酷似老师演示的程度差别。也就是说:外国人习练武术从一开始就追求的是形似, 最终也只是达到形似的更精确程度而已。”因此, 外语在武术文化的推广中作用不容小觑。武术教师们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语言沟通能力, 才能够在向外国学生传授姿势动作的同时向其传达武术的深层文化含义。

4.2 中国政府及武术界应重视宣传武术的文化内涵

目前, “中、小学体育课中, 武术内容的比例只有8%”, 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就没有武术内容, 与武术发源地地位极不相称;既懂武术技术, 又懂武术文化内涵的教师太少。我们并不否认竞技武术多年来取得的成就, 然而竞技武术并不像传统武术那样具有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竞技武术追求“高、难、美、新”, 也不适用于中小学武术的开展, 使武术课在大多数学校落空, 使得熟悉武术文化的人越来越少, 后继无人。反观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印度的瑜伽等外来体育却占领了城市的体育市场。我们从不拒绝外来文化, 却不能忽视自己民族的文化, 丢弃自己的传统。而在此同时, 在全世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理想地让中国文化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全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国, 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 无疑对武术的推广会是巨大的帮助。

4.3 各个武术宗派应摒弃门派之别

长期以来, 中国武术流派纷呈, 种类繁多, 然而, 中国人宗派观念严重, 旧时的各个宗派之间拳法套路互相保密, 只传内不传外, 只传男不穿女, 把吸收他人长处的“偷师”视为大忌。导致传承空间狭小, 容易出现中断而消亡。有时以小团体为重而忽视大局, 最不利的是在本派之内推陈出新尚可, 但介于门户之见, 不同派别不可互相交流切磋, 限制了它的进步与发展。而要实现武术文化的全球化就必须摒弃这种门派观念, 流派之间互相切磋, 取长补短, 或可产生新的流派。

综上所述, 中国武术的全球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只有在武术界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在上述三点内外兼修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武术的全球化传播。

参考文献

[1]段三真.文化全球化下之武术文化新视野[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S1) .

[2]陆东群.论武术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3) .

[3]孙志新, 韩亚军.中国武术文化的特点及发展前景[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2 (4)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的发展 篇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条件,全球化对人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实行新的发展观,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作 者:吴军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T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5(3)分类号:C0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人的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发展维度 篇6

关键词:

全球化;民族精神;发展维度

收稿日期:2010-03-18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08BKS005)。

作者简介:张发钦(1971-),男,广西昭平人,中共广西工学院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中山大学法学硕士、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思想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每一个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人、一群人甚至亿万人能够互相认同、凝聚为一个民族的东西,其核心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思想、性格、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因为民族精神不等同于民族的精神和“国民性”的概念,能称之为民族精神的应当是为广大成员所共识并已被实践证明能够推动民族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是对民族情感、民族认同、民族心理等升华。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共同体,它是中国各民族包括曾经出现而今已消失了的诸民族的总称,今天,则是生活在中国版图内的56个兄弟民族以及海外中华儿女的总称。[1](P.3)“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P.14)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总的概括和凝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团结统一是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的原则与态度;爱好和平是一个民族内部成员及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的精神;勤劳勇敢是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勤勤恳恳、努力不懈、敢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3](P.14-16)

二、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中,民族个性将更丰富多样,全球化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性、开放性趋势,也有利于我们用开放视野、国际眼光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然而,全球化也对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国民的精神产生了消极影响。

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化中,地域界限的模糊将消解人们的民族国家观念,民族认同将被削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促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的跨越国界流量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越来越相互依存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国家之间和社会阶层之间经济差距扩大,不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趋于扩大,而且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差距趋于扩大。经济差距的扩大,必将产生由经济认同带来的民族认同,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因经济实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从而生发对本民族国家认同的弱化,导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受挫。

全球化也促使政治领域发生了变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使西方敌对势力更便利地通过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向我国进行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宗教迷信的渗透。他们利用强大的传播工具,开展攻心战,大肆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利用人员和技术交往播撒“自由种子”,利用“人权”旗号大搞干涉活动,甚至利用所谓宗教势力、“民族精英”和邪恶分子,在我国国内煽动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异端迷信风浪,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甚至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全球化促进各种文化在全球化范围的传播、交流、交融,也形成了一个各种思想交锋的角斗场。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物质文化生活和发展援助等形式大肆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自己标榜为全人类的政治模式、价值观、精神生活方式,企图使精神文化在全世界体现其资本主义性,如他们特别重视通过网络向发展中国家民众连接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使人们在享用美国式的大众消费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西方物质生活方式所携带的价值观等文化信息,使受众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后认同、依赖这种文化理念,与此同时对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并进而严重影响了民族的凝聚力。

三、全球化民族精神丰富与发展的维度

全球化對民族精神提了严峻挑战,也为民族精神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要根据不断发展的全球化形势和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具有现代、开放、全面等特征的民族精神,并使其实现集体主义与尊重个人、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道德理想与法制精神、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的辩证统一。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着力发展现代的民族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4] (P.544)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如勤劳、勇敢、开拓、坚毅、谦虚、礼让的精神品质,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顾全大局的观念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等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吸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吸纳世界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培育现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核心和推动中华民族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加民族精神的现代质素,如:法制精神、契约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民主意识等。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着力发展开放的民族精神。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拓展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不仅要培养心系人民、胸怀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要发展面向世界、具有开阔视野和世界目光的民族精神;既要树立国内团结统一的观念,也要树立团结世界上一切友好人士的观念;既要维护国内的稳定和平,也要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建设和谐世界;在继承和发扬勤劳勇敢优秀传统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培育自立、竞争、效率、守法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全球化,以宽广的胸怀走向世界,大胆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优良品质,用以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消除国民“劣根性”,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抗御力。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着力发展全面的民族精神。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宗法社会的影响,古代民族精神具有重德主义特征,带有浓重的政治倾向。在近代,古典的传统民族精神开始转换、创新,尽管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了,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高涨,增添了自由、民主、科学精神,但近代的中华民族精神,仍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升华的,其内核由价值观、宇宙观、方法论组成,在民族观、宗教观和国家观上展现出来,是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在内涵上,民族精神具有高度凝聚性和全面性。因此,我们要努力实现民族精神的全面发展,使民族精神能够真正反映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的精神,并促使个人的全面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着力发展集体主义与尊重个人、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道德理想与法制精神、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的辩证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有着久远的整体主义传统,在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集体主义的良好风尚,这是我们应该弘扬的,但当今世界是个性张扬的时代,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广泛传播,外来文化也通过种种途径进入国内,我们也应在批判中加以吸收、发展尊重个人权利、促进个人发展等因素,实现集体主义与尊重个人的统一。中国是一个有重义轻利、尊德问学传统的国度,而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从某个角度讲是资本的全球化,寻求的是资本的增值,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也同样遵循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因此,继承古代重视精神价值取向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也要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机制中培养效益观念,实现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如坚忍不拔的从道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崇德重义的价值追求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的;在全球化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也要培育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随着依法治国和法制建设的推进,民主法制意识将进一步增强,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等观念将日益巩固,在增强法制意识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道德理想与法制精神的统一。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时代挑战,树立开放、宽容的心态和全球整体意识;但不管全球化如何发展,民族国家的主体都不会消失,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越是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越是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越能走向世界,因此,还要努力实现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的统一。最后,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从当前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吸取民族精神发展的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反映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实现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9.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2,(22).

[3]吴潜涛.论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全球化背景下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篇7

一、当前我国廉洁文化的建设形势

1. 当前我国腐败形势产生的原因

⑴我国的腐败思想由来已久。在封建社会时期, 由于我国实行人治, 个人的权力过大, 不受法制的约束, 可以随意按自己的意愿去作为。法律和人民的意志尽管想去约束, 却没有实际的支撑和后盾。人治的后果, 即是法律的缺失和制度与规则的混乱, 人民的监管和约束不起作用, 腐败得以随意滋生和发展, 并逐渐形成风气和思想, 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另外, 我国的官本位思想和家长思维严重。人们要想出人头地, 就得极力争取进入官场, 将“官”等同于权力和财富。在获得官位的同时, 完全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放在一边, 盲目追求名和利。同时, 家长思维还促使权力掌控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行使权, 平等关系转变成了派系关系和长幼关系。权力得不到约束, 派系系统泛滥, 导致腐败问题滋生 (1) 。

⑵我国改革开放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带来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具有腐败能力的西方思想。由于我国在教育问题上尚且不成熟, 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已经不断涌来。市场经济允许自由贸易, 追求利益最大化, 社会出现先富人群, 人们以富裕为最高荣誉。同时, 西方社会传来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不断冲击渗透到人们的旧有观念里, 人们逐渐丧失对理想的追求, 只片面追求富裕和享乐, 丧失对错误思想的底线。也就导致腐败现象频生, 腐败问题日益严重。

2. 当前我国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面对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 我国实施了相应的反腐计划和措施, 然而在具体执行中, 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不足。

(1) 在进行反腐工作中, 廉洁文化建设趋于形式化。地方政府接到上级交派的任务, 不追求实质的反腐效果, 只搞形象工程。接到任务时就大搞特搞, 追求短平快的政绩, 而在检查过去之后, 就将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抛在一边 (2) 。反腐工作没有计划和有效机制, 形式化大于实际化, 不能有长远发展, 起不到有效的反腐效果, 廉洁文化建设成为空谈。

⑵廉政文化建设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 仅将其理解为片面的文学艺术宣传。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给廉政文化提供了一个内核和精神指导, 保证廉政文化建设能够抓住工作重点, 而不会出现方向和方法上的错误和偏差。

廉政文化建设还存在着片面性。一方面, 在对象上只关注公务员团体, 片面地在公职队伍里大搞宣传和教育, 而忽视人民群众在反腐行动中的重要性。只有全体群众的廉洁思想深入内心,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文化的滋生;同时, 人民群众参与到反腐工作, 能够大大增加反腐实力, 形成浓厚的反腐氛围, 才能保证廉洁文化建设能够开展得更加彻底。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廉洁文化

1. 美国的廉洁文化

美国在司法上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 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其以法制带动廉洁文化的发展, 腐败行为在严密的法制系统中得到抑制, 廉洁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具体分析来说, 首先, 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为廉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严格要求和规范。在道德要求和约束以及生活及权力的规范都进行严格控制, 并建立具体的监督和管理部门, 直接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这些监督部门, 除政府建立之外, 还有一系列非政府的社会性组织同时实行监督。完善的法制和监督机制保证了廉洁文化的建设。其次, 美国的执法过程准确性极高, 很少存在说情和干涉执法的情况。出现的腐败行为往往都能得到及时的执法处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即普遍较高的国民素质和政府的高度公平公开化。美国国民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追求诚信和高品质, 自觉形成廉洁意识。加上高度公平和公开化的社会环境, 政府行为和决策都能被社会关注到, 因此, 廉洁文化自然发展较好。

2. 欧洲的廉洁文化

虽然当前欧洲的廉洁文化发展较好, 但其曾经也受到腐败问题的困扰。欧洲在发展一体化时, 齐心协力搞好反腐工作, 效果显著。首先, 欧洲建立健全廉洁立法, 在原有法制基础上完善了反腐相关法律, 将欧洲整体的腐败问题进行标准统一, 有效地解决了法律上的不平衡;其次, 欧洲普遍的三权分立制度, 保证了司法的执法力度和独立性, 很好地约束了权力, 民主的实行更保证了对权力的约束力, 保障了廉洁文化的推行;第三, 严密的监督系统, 尤其以媒体为主导的监督系统, 促使腐败行为无法藏匿, 高度曝光令权力无法存在侥幸心理, 腐败行为很难滋生存在;第四, 廉洁教育的普及, 廉洁文化的兴盛也使得欧洲的腐败思想日渐衰微以及欧洲的公职考核制度严密, 公职人员要进行层层考核方能进入公职队伍, 廉洁文化建设获得保证 (3) 。

三、全球化背景下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

在全球化带来腐败问题严重化的同时, 还应看到, 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与我国存在着政治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但在廉洁文化建设上, 我国还有很多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反腐败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 还牵涉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更加紧密, 要想获得全民利益最大化, 就应当加强各国之间的团结协作, 共同致力于反腐倡廉和建设廉洁文化。我国应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积极借鉴和学习先进经验, 促进廉洁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1. 提高国民素质, 重视廉洁素质教育

要想解决腐败问题, 就应当从根本上抓起, 从全民的素质抓起, 重视廉洁素质的教育。无论在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上, 还是在社会对全民的素质教育上, 廉洁教育应当深入人心, 并具体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腐败问题的产生, 主要因为人们思想上对腐败认识不够, 在诚信和高品质追求上尚未形成意识。思想支配着行为, 只有改变人们的错误观念, 把廉洁理念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当中, 才能实现廉洁文化的良好建设。从儿童的基础建设, 让儿童形成诚信廉洁意识, 到社会每个人都在职业道德和从政道德的廉洁文化建设上得以强化, 整体全面地提高国民的廉洁素养。

2. 形成共同的社会价值体系, 保障廉洁文化建设

正确的价值体系是保障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支撑。只有在完整而正确价值体系建立起来之后, 廉洁文化才能拥有重要的支撑, 才能够全面顺利地实现廉洁文化建设, 才能达到最好的实际效果。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为反腐倡廉提供理念上的依据和信仰追求 (4) 。在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上, 既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更要从根本上实现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控。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价值理念的建立上, 有的直接通过法律来进行建立和完善, 有的则依托宗教, 借由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实现共同价值体系的建立。我国应当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当前现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价值体系的建立当中, 实现我国自主价值体系的建立, 以符合我国自身的价值要求和反腐目标。

3. 建立合法而有效的监督机制

廉洁文化建设离不开相关法律的建立和监督;离不开媒体的介入和监督;更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关注。政府既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监管和加大执法力度, 从法律上进行强力约束。同时, 媒体应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报道, 利用媒体的力量曝光腐败问题和事件, 发挥自身在反腐中的重要作用。另外, 社会广大群众应该拥有对权力的监督权利, 对腐败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只有在监督机制完善的情况下, 廉洁文化建设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 廉洁文化建设问题既要结合自身的经验, 还需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反腐工作越来越重要的今天, 我们应当在廉洁素质教育和共同的社会价值体系上入手, 抓住工作的源头和根本, 并在监督机制上下工夫,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只有在自身的经验和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相结合的情况下, 才能保证我国的廉洁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得到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尤其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我国同世界经济融合得越来越紧密, 经济上的交流和往来愈加频繁, 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然而,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全球化还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应该借鉴全球化的反腐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和情况, 进行廉洁文化建设。本文通过描述当前我国存在腐败问题, 进而借鉴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为我国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全球化背景,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注释

11王淑芳.北欧、美国、新加坡的廉政文化建设[J].新湘评论, 2010 (10) .

22蔡娟.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廉政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 2009 (09) .

33李保卫.浅谈廉洁文化建设[J].冶金企业文化, 2006 (01) .

全球化背景 篇8

一、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在中国加入WTO这一重大经济变革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兑现我国承诺的教育服务条款、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国外教育服务的进入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境外消费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会导致部分学生到境外求学,使国内的部分用于教育的资金流失。同时,在部分到国外留学深造的优秀学生中,有的学生学成不归,造成我国的人才流失。WTO规定:成员之间相互承认学位或学历,支持专业人才流动,减少移民限制。中国加入WTO,留学人员将大幅度增加,一是“走出去”,出国留学,“出国热”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澳大利亚抢先一步,规定到该国留学不用考“托福”,这一举措将吸引大批中国留学生。而且出国的年龄在降低,一些孩子初中毕业,家长就急匆匆地将其往国外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协作进一步加强。从而推动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提高我国的办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对于“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认真对待,加以防范。

(二)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加入WTO以来,我国政府按照既定时间表在降低关税、清理法律、法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提高透明度等方面工作,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教育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要通过降低关税来履行承诺,而是按照承诺条款通过修改国内法律、法规,开放教育服务市场来承担“入世”的义务。虽然教育服务贸易没有承受因降税带来的市场考验,但是,我国教育服务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除了影响我国教育产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以外,这种差距还会影响到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实力。所以,“入世”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教育服务”的规定和我国做出的承诺条款。如果说“入世”对经济领域带来的是“压力”的话,那么“入世”对教育界带来更多的是“责任”。经济全球化以后,经济领域和社会的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经济竞争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给高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

二、我国高校投资模式研究

加入WTO后,我国高校在多渠道投资架构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投资模式:以各级政府为办学主体所形成的公办高校的投资模式、以市场为办学主体所形成的民办高校的投资模式,以及政府与市场共同办学所形成的混合型高校的投资模式等。

(一)以各级政府为办学主体所形成的公办高校的投资模式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促使公办高校的投资渠道拓宽、资金总量增加、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种投、融资模式应运而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政府投入为主,“成本分担”为辅

该模式指学生向所在高校缴纳一定比例的学杂费用以补偿或分担办学成本的不足。学生成本分担,主要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该理论将接受高教视作一种投资行为,其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远大于社会收益,由此认为学生应该交纳一定的学费。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学费双轨制,高校招收部分自费生,以其学费补偿教育成本。1997年开始并轨,全面实行收费制。到2002年,学杂费收入已经占公立高校经费来源的26.5%,成为公立高校除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渠道。

2. 政府投入为主,“校企合作”为辅

这是学校和企业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以实现双赢的一种模式。在校企双方的合作中,可以是企业提供资金,学校以其知识和人才提供相关服务,实现双赢。如企业委托高校培养人才,委托高校进行科研开发等。校企合作也可能是双方共同出资共同获利,如大学城建设。我国当前的大学城许多都是由政府出政策、出土地,学校、企业共同出资建造的。还有一种方式的校企合作是建设大学科技园区。此类园区是依托高校科研、人才密集的优势,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目的。我国目前已建成的和在建的大学科技园有44个,共计依托高校124所;截止2002年10月,共吸引社会资金297亿元,转化科技成果1860项,吸引企业5500家进入大学科技园。

3. 政府投入为主,“银校合作”为辅

这是银行通过给信誉良好的高校提供信贷服务,在为高教发展注入经费的同时,通过收取利息达到双赢的一种模式。“银校合作”在我国高校发展中十分常见,因为高校在基建等重大项目上往往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依靠政府投入和学校自筹的经费都无法解决,所以,银行帮助就成为必要。更重要的是我国公立高校属于国有性质,银行贷款没有后顾之忧。所以银行愿意贷款,学校也放心花钱。

4. 政府投入为主,“校产创收”为辅

产业创收,顾名思义主要是指通过校办产业的有效经营为学校增加办学经费的一种模式。我国高校在学校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有发展校办企业和直接投资等方式。在校办企业中,已经上市的如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都发展得很不错,对学校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些学校还直接投资产业,参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旅游业和咨询服务等行业。这些产业收入的一部分被用来发展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以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难题。

(二)以市场为办学主体所形成的民办高校的投资模式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我国民办高校,其传统的投资体制主要是市场办学或社会办学,即由“以学养学”、“社会捐资”和“个人捐赠”等投资渠道构成。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投资体制的结构上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投资模式较之传统的或公办高校的投资模式更为开放、更加新颖,也更具活力。在保持传统的市场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目前所形成的投资体制和投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学养学”为主,“教育股份制”为辅

该模式主要解决的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启动资金。它指多个投资主体,在学生缴费的前提下,以股份制方式联合投资办学的模式。由于股份制有利于明确股东之间的责、权和义务,股份不能退出只能转让,这样就能保证教育发展资金的稳定。此外,在管理方面股份制一般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形式,也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我国民间资本在进入高教领域过程中自发地采用了这一模式。据估计,目前的股份制民办高校大约占了整个民办高校的70%以上。如北京新东方、广东华联学院等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2.“以学养学”为主,“滚动发展”为辅

这种模式俗称以学养学,指民办高校通过按照成本收费方式将所收学费继续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形成滚动效应的融资模式。由于我国民办高校没有政府拨款,经费问题必须自己解决,而目前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有限,收取学费就成了民办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如西安翻译学院,16年前以300元起家,通过招收学生,第一年的学费收入达7万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学院领导将除掉成本后的资金投入学校的发展扩大,到今天形成了3万人在校生的规模和6亿余元的固定资产,堪称民办高校滚动发展的典范。

3.“以学养学”为主,“教育集团办学”为辅

在学生缴费的基础上,办学者以集团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品牌效应和资源共享——这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者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的一大创举。我国民办教育集团数量非常多,如联合教育集团、震旦教育集团、宁波大红鹰教育集团、南洋教育集团等等。近年来许多原本非集团的民办教育机构也开始走向集团化发展,像万里集团、新东方集团等都属此类模式。这表明,民营教育家们意识到了集团式经营的优势,自觉地将经济领域的集团经营模式迁移到教育领域,以达到复制教育管理模式,推行教育思想,实现资源共享和品牌经营的目的。

4.“以学养学”为主,“以产养学”为辅

主要指通过发展产业获得教育发展资金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含义与公办高校产业创收相似。但在民办高校中有的是以开发教育衍生产业进行创收,有的则是通过发展与教育无关的产业获利后再投入高教事业。前者以新东方为典型代表。它有自己的翻译、写作、咨询等公司,依托学校的语言培训优势,提供出国咨询、文字翻译和写作等服务,再将部分服务所得投入发展教育事业。后者如西安培华学院,它拥有自己的超市和其他与教育无关的公司,将这些产业的部分收入作为学院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三)政府与市场共同办学所形成的混合型高校的投资模式

近年来,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高校形式。它兼有公办与民办高校的一些特征,比如:公办高校中的民办二级学院,依托公办学校的基础和无形资产办学,同时又以独立法人的资格按民办院校的方式运营;还有像浙江万里学院,该校教师按公办方式引进,由政府统一编制,统一评职称,办学资金虽主要来源于学费,但又参照公办院校财务管理的方式由地方政府财政托管,但除此之外,该校的办学基本上是按民办院校的管理方式来运营的。类似这样的高校很多,若将其简单地归为公办和民办似乎太过牵强,所以本文将其划归为“混合型”高校。事实上,混合型高校在美国早就这么划分了。既然“非此即彼”的传统“二元办学”体制和投资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应该适时改变和创新。

1.“民办公助”模式

指政府将一些办不下去的公办高校转交给民间机构或个人经营管理而形成的一种模式。这类高校的典型有宁波万里学院和黑龙江东亚学团。前者是在宁波机械局职工学校和后来收编的浙江农技师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黑龙江东亚学团则是在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机电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大特点是兼具公办与民办优势于一身。转制学校的教师都按照公办高校教师给予编制和待遇,在诸如医疗、保险、职称等问题都和公办高校教师一样,这样解决了民办高校发展中的一个棘手难题。而采用民办机制运营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由于政府不给资助,或者只给极少的补贴,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这就促使转制高校重视质量和生源以谋求发展。公办高校转制,既节省了政府财力,又办好了教育事业,对国家、社会和民间办学者都是利大于弊,是一个多赢选择。

近年来公办高校转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出现了诸如公立高校股份制改造、私人接管以及公办学校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等多种方式。笔者认为,随着教育民营化的发展,此类高校数量还将大大增加。

2.“公办民助”模式——独立学院

所谓公办,指学校管理运营等都是由公立学校负责,民助主要指民间资本参与学校建设。这类高校的典型是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在投资建设方面要求必须是由社会力量投入,执行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但其他方面的管理如师资、课程设置以及文凭发放上都是依托母体高校。所以,它和母体高校实际上有着难以分割的血缘联系。

这种模式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借社会资本举办高等教育,对于促进高教大发展有一定的好处。同时,由于公立高校在教学方面一般比较规范,也有利于帮助二级学院尽快上轨道。但是,随着二级学院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任何公立高校都能挂靠上一个甚至十几个二级学院,某些高校举办二级学院实际成了高收费的借口。加上我国公办高校办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母体高校在管理方面的弊端和不足同样可能在二级学院中产生,资源浪费的问题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二级学院的出现和发展还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破坏着市场规则。所以笔者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二级学院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要么独立为民办高校,要么收编为母体的一部分,要么转作他用。现在的情况只是不成熟的市场竞争中的一种过渡形态,二级学院的领导者们必须重视这一过渡性,以尽早形成特色,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百福.教育投资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00,(8).

[3]刘万永,郑伟健.神话与困惑——中国民办教育透视[J].中国工商,2001,(6).

[4]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M3.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张欢.中国民办教育与教育产业化案例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3,(3).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生态建设 篇9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生态建设

文化生态的内涵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 它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各种文化吐故纳新、交流互动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文化链, 具有自身价值的每一文化群落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动态的文化有机整体称之为文化生态系统。 (1) 简言之, 文化生态是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文化生态学说试图把特定社会的“总体文化”构成看作是多个“子文化”的有机集合, 注重它们之间的融通和互动, 并以此作为解读文化演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

文化生态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就全球而言, 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存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文化生态系统, 构成了世界文化生态大系统。即使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和“神权至上”的欧洲中世纪, 在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内部, 形形色色的民间子文化系统仍然或隐或现地顽强存在着, 并和主流文化一起构成其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态景观。而且, 不同层次的理念、价值观以及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与其他因素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文化链”, 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因子不可避免地交互融会贯通, 其中一个因素、一个环节的变化, 往往会带来一连串的反应, 甚至导致社会总体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因此, 文化生态概念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文化研究, 文化发展也不可能脱离其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有自身的矛盾运动, 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它像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那样, 经历了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每个文化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 它不断与外界进行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态系统, 并在历史中演进。中国文化的生态化演进过程是紧随着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 先后经历了蒙昧时代的原生态文化, 直到初创了生态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 , 发展到生态文化多样性体现 (现代文化) , 最后形成独立的文化形态 (生态文化) , 即:公元前21世纪夏代建立之前的原生态文化, 自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传统文化, 封建制度消灭以后的文化, 也可以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现代文化, 以及呼之即出的独立文化形态即生态文化。 (2)

文化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的成立,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自从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更赋予了这个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这个复兴, 不但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而且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 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 因此, 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充实、转型和更新的复兴过程。文化复兴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

挑战“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是人类群体无意识的活动, 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母体文化的传承基因都会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文化的渊源与传承能力并没有因引进了现代文化或建立了新的与世界接轨的国家形式而失灵, 而是悄悄地转化为新的意识形态, 异化着国民脆弱的现代意识。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着中国人民及利益团体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及精神, 造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生态的复杂性———中西方交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接冲突。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超前与滞后、重叠与真空等现象。 (4)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处在封建主义统治之下, 儒家文化虽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它毕竟是适应中国封建制度、适应封建主义经济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进入近现代, 中国文化开始复杂化, 随着帝国主义的侵入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建立, 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多样化。一切新的政治、经济的时代, 必定需要新的文化。

挑战“霸权文化”。文化全球化从某种角度体现着西方的文化霸权。由于西方发达国家, 特别是美国, 出于统治全球的霸权主义需要, 凭借其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优势及对全球各种传媒和网络的垄断性经营, 在文化领域向全世界倾销、灌输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社会方式和“欧美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 任意贬低、排斥、歧视、歪曲, 甚至诽谤其他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秀文化, 结果反而人为制造了各民族、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隔阂、矛盾和对立。在全球化过程中, 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则极力维护自身的主权和独立地位, 在文化上必然会出现强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以抗拒西方文化的趋势。西方文化被谴责为一种傲慢的、会对当地文化造成革命性冲击的世俗意识形态的载体, 被谴责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外衣。特别是民族文化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情感、民族自尊的根基, 对西方文化的抗拒总是难以避免地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由此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但有一点是明确的, 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加深了, 同时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出现了。

挑战“拜金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 外来文化大量流入, 其中的“有害文化入侵”, 导致了中华大地“文化生态”失衡, 造成人文环境下降, 社会思想出现混乱。传统文化是注重精神的文化, 而在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文化全球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后现代的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 所以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现代文明的到来, 提高了工具理性, 使物的价值增值, 物质的极大丰富却导致了道德沦丧、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人欲横流, 人的各种本能开始表面化并趋于“合法化”, 而人们对精神价值、终极关怀的人文关切已为切近的利益所代替。 (5)

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现代化与文化复兴。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进程, 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文化层面的现代化。因为文化是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最深层, 且最坚硬、最顽强地影响着经济和政治的那部分。它是民族的精神、灵魂之所在。所以, 文化的现代化往往被人们视为是最富挑战性的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来说, 现代化实则意味着文化的现代化, 即传统文化的复兴, 没有文化的复兴, 就不可能有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正因为如此, 邓小平才特别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忽略了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这一层面, 不仅经济建设要受到破坏, 而且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阻力。在现代化的民族实践中, 有不少国家是只注意经济而忽略文化的。在我国存在以经济建设为硬指标, 精神文化建设为软指标, 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这样的认识误区。实际上,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不仅需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更需要文化的复兴。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也只能在文化的复兴中实现。邓小平曾经预见:“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7)

文化生态的构建。 (8) 第一, 适应世界文化生态的变化, 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高歌猛进, 各个民族文化生态虽自成系统, 但都以经济全球化为发展驱动力, 日益广泛、频繁深入的文化交流和冲突, 深刻地重塑和构建着各民族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 使之成为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宏大文化生态体系。经济全球化这一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在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民族国家的“原生态文化生态”的同时, 也改变了它们所置身其中的世界文化大生态。在这个文化大生态之中, 作为子系统的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壁垒日渐消解, 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各民族精神原生民族文化生态逐渐被打破, 各种民族文化生态置身于一个开放、互动的全新文化生态之中。文化复兴必须与世界文化生态相适应。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 文化越趋于多样化。广泛的文化交流增加了民族文化生成的“物种”, 丰富了民族文化生态的文化构成, 创造了异种文化之间“移植”的机会, 从而提供了激发民族文化活力、优化民族文化的文化创新机遇。

第二, 接续文化传统根脉, 是构建文化生态的基本要求。文化在本质上就是民族历史的不断创造与积淀, 文化传统则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绵延持续的文化根脉。它传承民族的历史, 刻录民族的记忆, 寄托着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失去个人乃至民族、国家的根基, 就会迷失精神家园, 这个民族便是一个易于迷失自我、丧失自我的民族。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正是我们建设文化生态、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始底层与文化根脉, 因此要求在全球化的趋势中我们应当不断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以维护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优良的传统文化使得中华文明薪火传承, 光芒照耀亚洲, 影响及于世界。弘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培育民族精神, 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促进我们民族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建设和道德水准的提升, 有利于激励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民族的创新力, 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第三,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是构建文化生态的关键。任何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属性在于它的自我发展的机制, 失去了这一机制, 就会变得保守与落后, 因此文化系统要时刻保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先进文化提供了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价值准则和建设准则, 决定着文化生态的发展方向, 引导着民族精神的发展走向, 对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和意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民族文化生态的主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是构建民族文化生态、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先进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 必须不断发展, 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生态, 对于我国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 要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原则下, 容许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

总而言之, 我们最终选择的中国文化新模式是一个严密的文化生态体系, 它是由三个要素所构成的, 即: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三者相互关联, 缺一不可。我们必须站在时代进步的前列和历史发展的高度, 吸取中外文化的一切积极成果, 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并使之转型, 成为能够同现代化相衔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只有朝着现代化目标不断迈进,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

参考文献

[1]黎德扬等:《论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年版。

[2]杨亭:《中国文化生态化演进的历史透察》, 《理论月刊》, 2007[3]。

[3]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 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4]丁言:《失衡的现代文化生态》, 《中国文化导刊》。

[5]徐春:《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生态的影响“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7]《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全球化背景下类型电影的发展研究 篇10

关键词:类型电影,融合,发展趋势,多元化

对于类型电影的定义, 理论界有很多观点, 被广泛使用的定义是:“类型电影是那些按照不同样式的规定、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1]类型电影具有三个基本的元素特征:“1.公式化的情节;2.定型化的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2]它以观众的心理需求为基点, 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类型为制作重点, 具有观影热潮交替出现的特点, 影片模式也具有很大的可重复性和复制性, 因而得以大批量生产。

一、传统类型电影的发展状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好莱坞电影已经拥有西部片、歌舞片、犯罪片及喜剧片等经典的类型电影。类型电影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它是特定环境下特定时期的产物。所以, 我们在对任何一种类型电影进行分析前, 都不能忽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社会心理。

(一) 西部片。

只要谈及类型电影, “西部片”就是不能回避的话题, 它是最能体现好莱坞类型电影特点的类型影片。这类影片以美国西部为背景, 以开发西部荒原为题材, 故事情节充满传奇色彩, 给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 内心充满烦躁、焦虑与不安的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慰藉, 使人们暂时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最早的西部片是埃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 (1903) , 这部影片以当时“邮车被劫”这一社会新闻为拍摄题材, 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为背景, 表现一群歹徒抢劫一列火车的经过。虽然时长仅有6分钟, 却是西部类型电影的开山之作。

随后著名电影大师D·W·格里菲斯拍摄的《最后的水滴》 (1911) 、《埃德尔布什·左尔代之战》 (1913) 等影片, 对人物、环境、情节这三大要素的处理成为后来西部片模仿的对象。西部类型电影中, 道德与正义化身的牛仔、左轮手枪、在飞驰的火车顶上搏斗、陡峭的山谷、大片的沙漠、简陋的驿站等类型元素, 已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中。

(二) 歌舞片。

与有声电影一起诞生的歌舞片是好莱坞创立的特有类型电影。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曾说过:“当我们意志消沉时, 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是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 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3]1929年米高梅公司制作的《百老汇旋律》是公认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片。在好莱坞, 歌舞片成绩斐然。1951年米高梅公司出品的《雨中曲》被誉为美国的“国宝级”影片, 是史上最精彩的歌舞片之一, 男主角在雨中欢快舞蹈的片段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2001年, 20世纪福克斯公司重拍了电影《红磨坊》, 这部深刻反映19世纪末下层社会人民生活的电影获得了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辑”、“最佳化妆”、“最佳音效剪辑”等八项提名, 最终获得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奖, 这足以说明歌舞片在电影史上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歌剧魅影》、《芝加哥》等影片都是歌舞片的经典之作。

歌舞片大多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舞台背景以及能歌善舞的大明星, 同时, 它也有鲜明的励志特点并有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尽管主人公各有坎坷的路程, 但最终都通过努力实现了梦想。它们以美妙的音乐、曼妙的舞步和欢乐的气氛, 给处在经济萧条时期的人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三) 犯罪片。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在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犯罪率也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 诞生了一类以大都市为背景, 以社会问题、犯罪活动为主题而展开的犯罪类型电影。

犯罪片的情节发展, 常以罪犯作案、警方侦破作为影片的发展线索或以一桩罪案的始末为讲述内容, 大都表达了铲除邪恶或与社会的社会心理。“他们喜欢看到不法之徒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里哪怕是使用不法手段作出反抗, 而这类人满足了社会大众反抗的愿望后又被消灭掉, 不会威胁平民的安全。”[4]1931年拍摄的电影《小凯撒》是好莱坞第一部大型犯罪片, 79分钟的影片讲述了一个身处黑道的小流氓与他的同伴的故事。影片向观众生动地反映了处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政治、经济等状况。这一时期经典的犯罪片还有《人民公敌》 (1931) 、《疤脸大盗》 (1932) 等。

(四) 喜剧片。

早期的喜剧片大都属于默片, 主要依靠演员丰富的肢体活动来表现, 没有任何对白。如1931年拍摄的《城市之光》和1936年拍摄的《摩登时代》, 让人们记住了那个头戴圆顶礼帽、手持手杖、足蹬大皮靴, 走起路来左右摇摆像鸭子的流浪汉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

二、新时期类型电影的发展状况

上世纪后半叶,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社会背景下, 类型电影的发展由简单类型逐步向复杂类型转换。例如, 以“谍战”和“科技”为主题的《007》系列电影, 每一部的商业盈利都很可观。新时期, 多种元素相互融合的类型电影开始相继问世。

(一) 魔幻电影。

20世纪90年代,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电影艺术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对数字技术渐入佳境的运用和居高不下的票房, 使魔幻电影在电影世界中独树一帜。

随着《纳尼亚王国》、《龙骑士》、《指环王》等几部魔幻大片的问世, 魔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的电影浪潮。2001年拍摄的《指环王———护戒使者》、2002年的《指环王2———双塔奇兵》及2003年的《指环王3———国王归来》这三部电影共同组成的《指环王》三部曲堪称是魔幻电影的经典之作。根据现代魔幻小说《哈利·波特》改编的系列电影, 以它们在票房上强劲的表现, 使魔幻电影成了一类有别于恐怖电影和科幻电影的新的类型电影。

“魔幻电影一般是根据魔幻、志怪、神话故事为原型改编的……有着很强的善恶冲突。大部分电影以古代为历史背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源, 和当地的神话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魔幻片中的情节和人物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他们的原型, 他们是对现实一种夸张化的隐晦再现。……对于魔幻电影来说, 除了主人公之外, 影片中还活跃着一群并不属于人类的角色, 这些角色以群体的力量构筑了影片中的另一奇观, 那就是魔幻生物。”[5]他们生活的世界或者生活方式及其相貌, 也构成了人们对影片的心理期待之一。

(二) 寻宝探险电影

寻宝探险电影是一种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的类型电影。导演紧紧抓住人们的好奇心, 拍摄了一系列这一主题的电影。上映后, 稳定的票房收益和观众对该类影片的心理需求, 使电影界开始批量生产类似的电影, 并由此形成了寻宝探险的类型电影。1981年由乔治·卢卡斯编剧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夺宝奇兵1法柜奇兵》以寻宝探险为主题, 一举获得奥斯卡最佳视效、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特别成就奖及多项提名。在该片取得巨大成功后, 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又相继合作拍摄了《夺宝奇兵2魔域奇兵》 (1983) 、《夺宝奇兵3圣战奇兵》 (1989) 、《夺宝奇兵4水晶头骨》 (2008) , 这三部电影与第一部一起组成《夺宝奇兵》系列, 可以说是寻宝探险类型电影的经典之作, 跨越20多年依然绚烂夺目。

在这之后, 斯蒂芬·索莫斯拍摄的《木乃伊》、《木乃伊归来》、《木乃伊3》, 乔·德特杜巴执导的《国家宝藏》、《国家宝藏:夺宝秘笈》和好莱坞出品的《古墓丽影》、《古墓丽影2生命的摇篮》等众多的寻宝探险电影, 故事结构大都具有重复性:一般都是由主角的身世或工作引出他们需要寻找的宝藏, 在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宝藏后却被另一群同样寻找宝藏的恶人所劫持, 经过殊死搏斗, 恶人受到惩罚, 主人公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新的感悟, 宝藏也被放置在一个属于它应该存在的地方。这一类型电影在带领人们经历惊险刺激的同时, 也满足了大众惩恶扬善或与社会阴暗进行反抗斗争的社会心理, 是新时期类型电影的成功代表。

(三) 黑色悬疑电影。

黑色悬疑电影又被称为高智商电影, 它注重表现人们在犯罪情况下的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这类电影, 大都不按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 而是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流程来安排情节的前后次序, 使电影的内容与形式相互交融。

2010年7月16日上映的《盗梦空间》, 自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影片的主人公带领观众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穿梭, 观众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感受着层层梦境环环相扣的好奇与新鲜, 最终影片戛然而止于测试陀螺的旋转中, 给观众留下一个梦境与现实的悬念, 令观众在真真假假的虚幻之中, 被影片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

这类黑色悬疑电影总是在适当的时候设下悬念, 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解开, 最后收尾于一个令人震撼的结局, 让人在回想电影时豁然开朗。故事的情节叙述及镜头剪辑紧张刺激, 节奏紧凑。虽然类型电影是流水线上的产物, 但一部好的黑色悬疑电影所有的叙事和线索, 最终都或指向、或迷惑、或服务于这个贯穿始终的悬念, 在人们观影素质越来越高的时代可谓类型电影中的新锐。

(四) 女性电影。

这里所说的女性电影是有别于女性主义电影的, 它指所有那些用女性的视野观察世界和展现女性更加积极独立一面的电影。也许女性电影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电影, 在整个世界电影中也不占据主流地位, 但是至今仍有不少佳作问世。

2006年上映的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由同名畅销小说拍摄而成, 讲述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子安德莉娅机缘巧合地进了一家顶级时装杂志社给他们的总编当助手期间发生的故事。该片全球票房累计已达到3亿多美元, 被无数白领女性奉为经典。除此之外, 2001年上映的《天使爱美丽》, 把少女的悸动和憧憬化成一幕幕迷人的画卷。

这类女性电影将视角放在了一个新的高度, 展示出女性拥有梦想、追求自由、事业有成的一面, 她们不再是男人和家庭的附属品, 而与男性共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女性电影不仅让现代女性看到了自己的梦想以及渴望去实现的生活, 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关注现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是世界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类型电影发展趋势探索

类型电影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它与文化现象、价值体系密不可分。因此, 类型电影的发展也必然与社会发展和社会某些特殊时期及处在这一时期的人们的心理需求密不可分。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 随着社会文化的交融及科技的发展, 类型电影发展也呈现出综合性特征, 早期类型电影的边界已经慢慢消融, 大部分新时期类型电影所使用的故事元素开始交织与合并, 呈现出一种融合的态势。“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理论的必然性, 模式化从来不是类型电影的精髓, 类型电影之所以诱惑着观众一次次走进电影院, 除了观众对固定模式和题材的偏爱使然, 还因为类型片事实上满足了观众对‘破格’, 即突破原有类型的新鲜感和审美欢愉的期待。”[6]

对于新时期类型电影的制作, 我们不再仅仅停留于对某些单一模式的复制与模仿。那些由多种类型元素相互糅杂和融合的新类型模式, 在给观众带来源源不断的视觉刺激和不一样的心理感受的同时, 也为类型电影的发展开拓了新的世界, 而多元化也必将是类型电影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高明.浅析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J].大舞台, 2011 (4) :169-170.[1]高明.浅析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J].大舞台, 2011 (4) :169-170.

[2]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第31、33页.[2]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第31、33页.

[3]路璐.精神“午餐肉”:解析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热门电影类型[J].视听界, 2009 (2) .[3]路璐.精神“午餐肉”:解析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热门电影类型[J].视听界, 2009 (2) .

[4]潘天强.新编西方电影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63.[4]潘天强.新编西方电影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63.

[5]陈坤、古宇薇.魔幻电影:新类型片的诞生——为魔幻电影正名[J].电影文学, 2008 (6) :20.[5]陈坤、古宇薇.魔幻电影:新类型片的诞生——为魔幻电影正名[J].电影文学, 2008 (6) :20.

全球化背景 篇11

不过,在这种“大好”的环境下,许多企业家却感到困惑: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呢?

认清我们的“比较优势”

现在比较普遍的一种论调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在全球竞争中,将企业发展重心从以OEM生产制造为主的价值链低端部分,转移到以技术、研发、品牌等为主的高端部分。

我个人对此不敢苟同,如果中国企业都据此进行下一步的战略定位,那将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我认为,中国企业要准确地进行战略发展定位,而不是最后陷入误区,首先需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

贸易或交易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产业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来自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含义非常广泛:人无我有是比较优势,人弱我强也是比较优势。先进者有先进者的比较优势,落后者有落后者的比较优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比较优势一般表现为价格竞争优势。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常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和技术,而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上却处于优势,发达国家则正相反。因此,比较优势的经济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以及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只有短短的20年左右时间,在价值链的高端并没有多少底子与经验可言。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企业毕竟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全球化标准的质量标准和成本体系下一直良性地运行着,而且在作为供应链中最上游的配件、半成品和生产制造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这才是中国企业目前背景下的比较优势。

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已远离了中国企业目前所擅长的制造等领域,却牢牢地占据着价值链前端的诸如技术、研发、品牌等环节。他们不仅改变了竞争的领域,而且改变了竞争的规则,如在知识产权等一些服务贸易中,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早已通过世贸组织制定了严密的规则。不仅如此,前端产业往往是资本密集型和高风险行业,在资金和技术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发展前端产业一会能力不济,二会必然要过多地依赖发达国家,在市场存在极大不稳定性的背景下,风险就会很大。所以,发展中国家想在价值链前端提升竞争力,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产业集群源于比较优势

现代的“产业集群”理论也证明了比较优势原理的生命力。

几年前,中国珠江三角洲有一个镇长曾十分自信地对我说: 如果你要在我这里建一家冰箱厂或是空调厂,你不用走出我这个镇,你就可以把生产冰箱和空调所要的加工零配件配齐,并且保证你的质量和价格是全世界最优越的。这就是产业集群优势的集中体现。

产业集群是由市场纽带联系、互相配套、互相依赖的企业群。在产业集群里,大家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却可以各得其所,获得大体相当的平均利润。在产业集群中确定各个企业不同角色定位的,依然是各自的比较优势。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在降低群体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个体成本。这是一种各得其所的“多赢”。

在中国,产业集群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生动的表现,不仅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有,长江三角洲也有,就连更小范围的小城镇也有。比如在顺德,在温州,各自企业已经专业分工,统一协作。这就说明这些企业所构成的相关产业集群共同提升了各自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竞争力,因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它们具有比较协调的人力资源、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配备要求与能力,并且已经在零部件、半成品等局部性产业配套集群上有机地整合起来,正在向综合性的产业配套集群发展。

据此,我的判断是:如果没有比较优势,甚至连产业集群都不会发生。

因此,我个人认为,产业集群和企业的积累,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企业不可能超越真实的发展阶段。中国企业没必要急于转移产业到以技术、研发、品牌等为主的高端部分,而应扎根于以OEM为主的价值链低端部分,发挥比较优势,随着企业实力的加强,再逐步实现产业向价值链上方的转移。

比较优势原理支配下的华凌竞争战略

为了更好地阐述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发挥和利用比较优势所带来的好处,请允许以我自己所在的企业为例。

华凌集团投产时,中国家电市场正处于典型的“短缺经济”。“短缺经济”下的卖方市场让我们产生了超越真实发展阶段的错觉。当时华凌的战略决策是:发展民族工业,创立世界名牌,走向世界;同时跳出家电领域,抓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投资多元化,实现大集团规模化发展。在这样的战略决策下,华凌迅速在国际贸易、品牌建设等方面大手笔投入,并介入房地产、交通运输、制冷配件、娱乐经营和境外投资等新领域。结果却是公司的资金和管理出现了大问题。

痛定思痛,我们认识到:虽然华凌当时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但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根本不具备与对手在资金、技术、品牌等层面同台竞争的实力。华凌的失误就在于对形势和自身实力都缺少准确判断,以及依据比较优势所进行的准确定位。

1998年,华凌开始进行全面的战略调整,一言以蔽之,我们就是要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然后作出正确的战略定位:首先,中国劳动密集型优势以及规模化生产带来了成本的大幅下降空间,低成本让华凌在价值链的低端部分即生产制造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华凌积极扩大生产规模,把冰箱与空调的产能提升了近2倍。还通过有效的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运用集团化运营模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供应链的各个链条上设置成本控制点,使成本的下降速度始终比销售价格下降的速度更快。

其次,对国内市场有清楚的把握,可以在国内市场精耕细作。与发达国家外向型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更熟悉中国人和中国消费市场。中国有30多个省,每个省都近乎于一个欧洲国家,有各自不同的消费观念与文化差异。这样的观念和差异,决定了中国人自己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华凌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和完善营销渠道,重新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强烈市场需求的产品,加强品牌运作等措施,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迅猛发展。

其三,在国际市场上,华凌依靠准确定位,以OEM方式向国际市场输出了大量产品。华凌人认为,技术也是一种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比较优势交换到比较先进的技术。

通过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及战略调整,华凌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在空调销量增长不济的情况下,华凌仍取得了66%的增长,冰箱也取得了增幅为20%的良好业绩,尤其在国内市场,如在中国家电行业市场最大、竞争水平最高的广东,华凌的冰箱与空调占据了近50%左右的市场份额,出口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OEM销量多年保持70%以上增长,产品的出口占产品销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出口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其中空调出口增长速度已连续三年居中国同行第一,无霜冰箱与130升以下小冰箱稳居中国出口量排名第一。

全球化背景 篇12

于2004年爆发的朗讯中国贿赂门事件尘埃落定:朗讯曾邀请近千名中国政府官员、国有电信运营商高管及其省级分公司高管赴美游玩, 近日 (2007-12-24) 以15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代价分别与美司法部和证监会和解[1]。朗讯公司作为一个著名的跨国公司, 其违反了美国的《海外反腐败法》。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行贿行为, 并不鲜见。统计表明, 中国在最近十年, 至少调查了约50万起腐败案件, 其中64%与国际贸易或外商有关。中国政府官员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由《环球时报》独家推出的“2007年城市居民对世界的认知”调查, 结果中令人关注的是, 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 最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是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 认为劣质产品和造假现象严重最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占44.66%, 排在第三位的是国人的不文明行为。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 中国的利益已经紧密地和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世界, 中国以何种姿态和形象来面对这个世界是我们继续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要成为一个国际社会中的大国, 我们必须融入国际社会, 也需要得到他国的承认。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权力的概念, 一国通过劝说和魅力而非军力和威胁手段来影响别国的能力。孙子所说, 不战而屈人之兵, 攻心为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软权力和我们的经济实力相称吗?我认为是不相称的。我们政府提出了中国和平发展和和谐社会理念,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不信任的情况下给出了承诺。

一、中国国际形象

费正清教授在其著作《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进行了以下的分类, 16—18世纪, 中国给人的印象是学者文人实行仁政, 他们在高高在上的皇帝的统治下, 克尽职守来维持家族制度和传统的中国社会秩序。外交人员称18世纪的中国, 似乎像一个陷入一团糟的古代王国。19世纪90年代, 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了报道, 其中莫理循向中国政治领袖们的阴谋诡计。最后是二战后的社会科学阶段, 其中提到, 在美国, 作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应, 关心“共产党威胁”的情绪达到了最高峰[2]。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国际社会当时所承认的政权是中华民国。在1972年, 中国才在联合国重新拿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当时我们被称为是被非洲兄弟抬着进入的。必须承认的是我们大部分是继承了冷战时代的形象。在冷战时代, 我们加入的是社会主义阵营。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共产党进行了大量的意识形态宣传, 丑化了中国的形象。美国有著名的麦凯西主义, 红色恐怖, 造成了许多政治冤案。但是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不良影响至今仍存在。而且中国八六事件也成为历史上不能触碰一个谜。另一方面,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首领的苏联做出了许多让全世界人瞠目结舌的事件, 如布拉格之春, 波兹南事件, 对阿富汗的入侵等, 最后是所谓的历史终结, 民主在全球的胜利, 西方和平演变的成功。在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采用了市场经济, 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政治改革的滞后性。

中国的经济是一个外贸主导型的经济。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占主要地位。而中国商品成为中国国际形象代表。物美价廉占据了世界大部分市场。有人说, 没有中国生产, 西方人就不能过一个完整的圣诞节。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经济实力逐年增强, 国外一些人通过各种评估体系, 中国的经济实力排名上升, 对中国未来经济预测, 更有人说将在多少年以后超过美国。随之而来的中国威胁论也甚嚣尘上。以中国能源为例, 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许多人认为中国将造成了能源紧缺, 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已经超过每桶100美元。针对这种情况, 中国最近发表了《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作为一个经济新秀, 中国必定会对已经形成的国际均势格局进行一些变动。在西方将近200多年的市场发展中, 出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 例如, 德国在工业革命中的发展壮大以及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对中国存在着疑问, 中国利用几十年的时间走了别人百年的路。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另一个方面, 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 特别是环境和生态的恶化, 以及劳动力太低的回报。人们生活水平和他们付出的劳动是不对称的。

市场化并不等于就是资本主义及基督教文明的专有品。民主也不是只有西方一种方式。西方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定位, 都是以他们自己的标准来说明。有多少人是在认真地学习过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国情而得出公正的评价?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 其中就提到了儒家文明。可惜他也只是一个西方文明人, 基督教的原罪论已经深入他心。尽管宗教有唯一性, 但是中国也必须看到宗教中的宽容精神。特别是中国的儒家文明, 提倡仁政、善政。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中许多误解, 许多是因为文明的不同而引起的。如果按其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给我们的就只有身份的丧失。中国在历史进程中, 迷茫过几次, 如何定位?现在,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正如日本学者依田熹家先生所言:中国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文明大国的地位。中国在历史上, 曾经有过做地区甚至世界大国的经验。而且那时的软权力的强大, 周边国家纷纷学习。而这是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中国的国际形象, 应该是让世界看到中国在那个时代的精神。

二、中国国际形象建设的几点建议

霍布斯 (Thomas Hobbes) 也提出:“从人的本质出发, 我们不难推导出纷争的三大基本原因:竞争、差异以及荣耀。竞争促使人们为获得收益而进攻, 差异激励人们为安全而斗争, 而荣耀引诱人们为声誉 (reputation) 而拼搏……人们永恒地追求权力, 富裕、知识以及荣誉等只不过是权力的分支……权力的声誉也是权力。”

1. 那些认为经济发展好了, 软实力也自然会随之增强。我认为, 这个是认识误区。只有发展好了文化, 经济发展才会良性持久地发展。在国际上, 我们的形象, 虽然富裕, 但是却是难以信赖的。中国威胁论就是一个证明。正如一个人一样, 我们必须看到他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他坚信的那些原则, 才使得他有立身之本。文化发展迟滞于经济发展, 对中国来说, 是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在塑造形象时, 我们的榜样是谁?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自己。发展中国自己的特色, 我们有着古老的文明, 历史上也树立过光辉灿烂的形象, 不能只是停留在社会主义这个范畴中, 应该想到, 我们不仅是200年中国历史的继承人, 更是5000年中国的继承者。孔子的知名度肯定要超过列宁, 而让外国人说起中国, 是马克思更加具有中国特点呢?还是孔子?答案肯定是孔子。拿破仑当年曾说过, 中国是一头睡狮, 当她醒来时, 将震惊世界。在他所处的年代, 醒来的含义值得我们推敲。把传统文化导入我们的国际形象是当务之急。

3. 中国政府形象、特别是政府官员行为, 如果像文章开头的贿赂事件成为一个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潜规则的话, 那中国的国际形象从何谈起。外国人对中国内政的猜忌将会更多。我们现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就, 但是有些成就国际社会的认可度却很低。国家, 国就是家, 国家超过社会, 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管理者, 几乎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形象, 直接的印象是国家形象。

4. 积极加入国际组织, 承担分内的国际责任。增加各大国际组织中的中国籍国际职员。按照国际规则办事, 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一直倡导不当头, 韬光养晦。我个人认为意识形态占主导的冷战时代已经结束。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和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中国不必担心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领头人而受挤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属于比较孤单的国家。现在经济的迅速发展, 让一些国家担忧。中国需要树立自己愿意融入现在已经形成的国际社会秩序中, 全方位展开外交。

5. 国际形象, 重在周边国家。我们必须看到, 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关于历史以及领土领海等问题而导致的隐患是最多的。我们还有台湾问题, 尽管许多人认为中美关系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但是双方树立的形象还是比较好的。而出自地缘政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形象是存在问题的。特别是与日本, 双方形象都得到一定的扭曲, 让许多政治互信难以建立。这种形象改善, 我认为政府只能起引导作用, 关键还是在双方民众认识问题, 加强双方民众的直面交流, 而不仅仅是一些官方及宣传;另外一个就是叙旧, 重新点燃中国古代友好交往的信念。

中国正一步步走向世界, 走上了强国之路。而今, 古老的训言, 这种让别人强大, 就是我的力量的削弱, 让许多国家产生了疑问。中国需要向世界证实自己是可信赖的, 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200年来的历史中, 以基督教文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取得了支配地位,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也让世人警醒。中国有着是200年几倍的历史经验, 相信能够给世界带来一些与西方不一样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中国国际形象, 将有着自己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于敏.朗讯贿赂门和解告终[FB/OL].财经网络版, 2007-12-24.

[2]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1-5.

[3]王希.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 2001, (1) .

[4]江忆恩.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概述[J].中国与国际组织, 2001, (6) .

[5]刘艺.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中国和平国际形象的构建[J].湖湘论坛, 2006, (2) .

[6]王学东.外交政策中的非物质诉求——国家声誉研究[J].外交学, 2007, (4) .

[7]朱凯兵, 陈曦.论中国国际形象的定位、塑造与展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 (6) .

[8]王学东.国家声誉和国际制度[J].现代国际关系, 2003, (7) .

上一篇:结构检算下一篇:教学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