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2024-07-09

全球化(通用12篇)

全球化 篇1

一、全球化的含义

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变迁过程, 是从经济领域开始, 不断扩展到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过程。所以, 全球化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体系的国际化, 也就是说, 随着市场和贸易开放程度及规模的日益扩大,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正日益被纳入到国际化的生产体系之中加以配置和利用, 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全球化完整生产体系;大量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统一的世界大市场的形成, 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标志是世界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市场规则的全球统一、市场组织的全球调节、市场结构的全球包容和市场交易的全球化扩展。可见,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动力、主导方面和主要标志。

第二, 文化融合全球化。随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交流发展, 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越来越多,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人们所处地文化环境很难再是一成不变的的同质文化, 或者保持纯粹的传统文化。文化的新陈代谢与霸权行为会加剧, 其结果必然是在对立中走向统一, 经过冲突达到融合, 实现多元化的和谐共处及平衡。所以, 文化融合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化的融合, 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共处与整体和谐。

第三, 人类认同全球化。这主要是指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程度的提高和在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上的良性互动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人们交流规模和速度的增加;二是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三是信息输入的日益巨量增加, 人们对世界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之间的沟通也在不断加深;人类活动方式的相互借鉴和趋同;人类在价值观方面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些都促进了人们认识程度的加深和了解。

第四, 生态共生共荣全球化。它主要是指全体人类与地球生态的共生共荣化, 是指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生态环境质量, 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越来越取决于全体人类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共同行动。其主要表现是, 全球生态空间人类共居;全球生态环境人类共用;全球资源的人类共享;全球生态灾难的人类共蒙;全球生态责任的人类共担。

二、文化全球化的含义

对于文化的全球性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 应当舍弃一切去寻求文化上的全球同一性;另一种则认为, 应当以自己的传统的文化特色去抵御全球的文化趋同倾向。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文化全球化。一是, 文化全球化应是存异求同的过程。有些人对全球化进程有一种恐惧, 认为文化全球化好像是洋枪洋炮夹着西方的强势对本民族文明的入侵。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首先, 文化“全球化”的概念不是“一体化”, 或“一致化”。根据我的粗浅理解,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要消灭各种异质的多种不同的文化, 不是要建立一种全球同一的单质的“全球文化”, 文化全球化首先是思维模式的现代化。各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过程中, 在各种异质的不同的多元文化中, 寻找共同的普遍的相关性, 某些行为模式日渐趋同了, 从而建立一种具有普遍相关性的文化, 而又不是外力强加的结果。这就是“文化全球化”。这种现象并不能否认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每一片绿叶都不同, 每一朵鲜花也不同。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因为, 各种文化存在的根源和条件仍然存在。所以文化全球化是兼同和存异的过程和现象。

二是, 文化的全球化以文化的同质化为基础。文化的主体是人类整体, 面对生态、环境、资源、人口、毒品、艾滋病等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人们认识到其载体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国家, 而是整个人类社会。解决这些问题, 单靠各国孤军奋战是不可能解决的, 它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利益, 从而要求整体的认同与行动。于是, 全球意识、全球观念应运而生, 这种体现人类共同意愿的新观念和新意识无疑体现出文化的同质性。这些同质化的新观念和新意识或者植根于全球化、网络化浪潮, 或者产生于全球性问题的客观推动, 或者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总之, 这些问题、现象是全球性的, 引起各民族、国家的关注与共鸣, 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的同质性。

三是, 全球化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危机, 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机遇;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弱势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冲突, 认为是强势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入侵。把全球化理解为“西方化”、“美国化”是不正确的。目前美国文化在全世界处于强势, 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在“全球化”过程中, 我们要警惕和抗拒美国和一些其他西方国家利用强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但是没有必要因为警惕和抗拒西方霸权主义, 就想在“民族化”的旗帜下, 像六、七十年代那样闭关自守。值得注意的是, “民族化”如与过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相结合, 甚至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招摇过市, 它必然阻碍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接轨, 导致民族发展的滞缓, 甚至带来民族内外矛盾冲突的加剧, 那将是危险的。从长远看, 全球化有助于加速这种强弱不战态势的平衡。因此, 关于文化全球化我们完全应该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之。在“全球化”环境的今天, 我们要建立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念, 不仅认同民族、更要认同世界, 努力将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潮流, 又在世界潮流中保持民族的个性。只有这样做, 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永葆青春和活力, 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极力保护自己不受侵害这样的心态对待世界文化。

四是, 文化的全球化是文化间的高度互动化。文化互动首先意味着, 不同的文化“互为主观”, 实现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权利的平等”。不同的文化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 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 并在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中消除误解, 摈弃成见, 共同探讨并寻求途径解决与人类和世界的未来相关的重大问题。罗兰·罗伯森认为, 当代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变化是在“全球场”中进行的,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又强化了“全球场”的功能。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展现、碰撞, 文化的全球性互动要求我们关注不同文化在全球场中的相互影响, 本民族的文化为他民族所认同、接纳, 但更多的是相互区别的文化的自我张扬与认同, 换言之, 这种影响的目的是追求文化的独特性。文化的全球化是指“对特殊的东西、对表面上越来越精致的认同展示方式的寻求具有全球普遍性”。

五是, 文化的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不同于“全球文化”或文化全球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动态过程指的是文化全球化会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的三种特性, 即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世界性、社会资源配置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世界性, 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与资本强行打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使世界上大多数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少数发达国家交织在一起的, 从而使“文化全球化”呈现出复杂的态势, “文化殖民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往往掺杂于其中。本文认为, 文化全球化要历经三个阶段, 即从工业革命开始至今, 甚至至今后较长时期, 是具有文化殖民色彩的文化全球化发展阶段;随资本主义的全面衰落, 各民族的文化能够在更多“正常”条件下交流的文化全球化阶段;随社会的更高发展, 各民族文化在完全平等、长期融合基础上的文化全球化发展阶段。

六是, 文化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全球化, 但又有其相对独立发展的性质。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 人是交往的主体, 人又是具有一定文化的人, 不同文化主体的人之间的相互交往, 必然会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 各民族的精神活动成果越来越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但是, 作为一种文化, 它一旦形成, 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合理内核, 又是不能被轻易改变的, 作为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 其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文化因素也是不会轻易被改变的, 作为一种文化, 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一定是平行的, 有超前或滞后性, 有其独立发展的相对性, 文化对经济的反映只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因而, 文化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有其相对独立发展的性质。

三、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有机构成, 它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人类认同全球化等共同构成了全球化运动的浪潮,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把全球化浪潮推向前进。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又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在空间上是流动的, 在时间上不仅仅是被继承的, 更是被创造的。显然, 全球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语境, 它带来的是一种时代的断裂。在全球化语境中, 古今中西之争、体用之争的传统思维方式已经丧失了应答和解释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的效力。当代文化发展正在经历着范式转移。由上可见, 如果从广义文化角度看, 全球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大而言之, 全球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全球化。但是, 从狭义文化角度来看,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人类认同全球化等共同构成了全球化运动的浪潮,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把全球化浪潮推向前进。一方面, 文化全球化推动了全球化其他内容的发展;另一方面, 全球化的其他内容又推动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虽然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相互联系、彼此交织, 但它又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界限分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构成了全球化的外在层面, 而文化全球化则是全球化的内在层面。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各种文化形式在“互融”与“互异”的两维张力的作用下, 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互动, 从而日益趋于同步的、共通的发展。可以看到, 随着世界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民族文化在相互沟通、互补和交流的同时, 正在冲破地域限制和民族模式而走向世界文化整体。因而, 文化全球化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各个民族文化超越自身向世界文化趋近, 从而不断获得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是世界文化越来越仰仗各民族文化资源的支持, 从而实现着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个性文化与共享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必须强调的是, 全球化并不等于世界的一体化, 文化全球化也不是世界文化的同质化。这就是说, 文化的“和”与“同”并不相同。文化全球化指的是“和而不同”之“和”, 是指多向文化流动和融通而产生出的多元文化组合形态, 而不是各种文化趋于同一之“同”。这样, 全球化在文化领域里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 文化全球化使世界趋近于“同”, 使世界越来越相似;另一方面, 文化全球化又使世界趋近于“异”, 使文化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大。而文化的“和”就是这“同”和“异”的辩证统一。可见, 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互相区别, 但又有着内在联系, 二者互相推动, 互相影响, 共同推动着世界发展。

参考参考:

参考文献

[1]郭景萍.全球化的三重境界及其实现障碍.载社会科学研究, 2001年第4期[1]郭景萍.全球化的三重境界及其实现障碍.载社会科学研究, 2001年第4期

[2]于贵明.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1期[2]于贵明.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1期

[3]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3]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全球化 篇2

仲裁,作为诉讼外解决经济纠纷的一种重要法律制度,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作用,目前国际商事仲裁已经成为解决国际私法(民商事)纠纷的主要方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仲裁全球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也日趋国际化和统一化,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以及由此所确立的仲裁制度日益趋同,特别是联合国1958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实践,使仲裁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仲裁裁决在140多个国家之间得到相互承认和执行。在世界贸易组织(WTO)1 44个成员中,有90多个国家加入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可以说仲裁是解决国际贸争端的“全球通”。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影响下,国际商事仲裁日趋国际化和统一化,出现了仲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统一协调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对国际贸易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从19世纪末,便开始了以此为目标的努力。仲裁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仲裁全球化趋势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国际商事仲裁所解决的争议范围非常广泛。在国际民商事领域,仲裁最初适用于海事争议,以后逐渐扩及到货物买卖及其运输、保险、支付中所发生的各项争议。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在国际上兴起了各种引进外国资本的形式,仲裁又扩及到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等领域。与此同时,国际性的服务贸易、商事代理、租赁、咨询、工程许可、融资、银行、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的转让等民商事活动日益频繁,由此而发生的争议也逐渐采用仲裁的方法加以解决。第二,世界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日趋统一,调查报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仲裁全球化趋势》。各国的经济贸易体制尽管千差万别,但在仲裁制度方面是趋于一致的。特别是在1985年6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对市场经济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国家按照示范法的规定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有的国家甚至以示范法为蓝本只对其稍加修改而直接移植使用。从1985年到现在十几年间,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修改或制定了仲裁法,掀起了仲裁立法的高潮。第三,有关仲裁内容的国际公约逐渐增多。一国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能否得到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直接关系到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影响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国际社会首先从统一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入手,联合国在1958年6月制定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统一了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条件和执行程序。该公约组织截止到1998年9月己有145个缔约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该公约已经成为国际私法领域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之一,也为全球化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仲裁领域比较重要的公约还有1961年的《欧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1965年的《关于解决各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1975年的《美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第四,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仲裁员的国际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国际商事仲裁机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修改并制定了具有国际性的仲裁规则,或者允许当事人选择其他仲裁机构的国际性仲裁规则,聘请了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仲裁员,以解决不同国籍、不同法律背景当事人之间的国际仲裁案件。第五,一些国际组织设立了自己的仲裁机构,如附属于国际商会的国际商会仲裁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属下的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建立的仲裁中心等。然而,有些国际组织设立的仲裁己不是仅仅限于对自然人或法人之间的争端的仲裁,当事人甚至是国家、政府及国际组织本身。如国际商会仲裁院的当事人既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也可以是国家或政府;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是用于解决国家与外国私人投资者的投资争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也包括仲裁程序,但它是用于解决成员国之间的争端,有其自身的特点。仲裁作为一种解决民商事争议的重要方式,与商品经济相伴而生,当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使全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时,仲裁全球化是仲裁制度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客观结果。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仲裁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仲裁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所以,我国加入WTO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已经成为确定我国仲裁机构今后发展趋势重要的国际因素之一。···· 作者单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全球化竞争与全球视野 篇3

首先,对于很多行业尤其是大宗商品或全球性竞争的行业,在研究未来行业前景、景气度变化时,必须对全球供求关系进行全面和深入地计算,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果。2004年中航油事件、2005年国储铜事件都说明仅凭历史经验、忽视全球供需方面的最新变化,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其次,在很多新兴产业,很多重要的技术创新最早是在国外产生的。例如TMT领域中互联网的诞生,电子商务的崛起,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能源领域出现的页岩气革命,以及医药领域众多重磅级创新药的研发进展,都能给我们研究国内相关行业和公司提供很多的idea和帮助。

当然,凡事各有利弊,在拓宽研究视野、增加研究比较的同时,我们也经常遇到困扰,例如我们发现很多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持续成长能力,但是和国内上市的一些竞争力稍逊的同行相比,它们的估值却有非常大的折让,大多数情况下海外公司估值远远低于国内公司。例如A股上市的游戏公司,估值普遍超过40倍,而海外上市的游戏公司估值大多不到10倍;以上这些现象,有时反而给我们的A股投资造成了困扰。当然这不应该成为否定我们增加海外研究的理由,我们需要用更好的心态、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在一定程度上,海外上市公司之所以低估值,是因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状况及具体的上市公司的情况不够了解。尤其是过去几年因为少数中概股出现财务造假丑闻,以及VIE结构引起海外投资者对治理结构的担忧,这种估值折价的现象尤为明显。只要相关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业绩和成长性持续,未来估值水平回升应在情理之中。二,国内外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国内投资者更愿意给予阶段性的高成长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而海外投资者更注重长期更看重性价比。三,从长期看,随着国内部分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本项目下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海内外公司的估值差异将逐步缩小。目前部分优秀海外公司的低估值对于有准备的投资者而言也许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作为国内的机构投资者,现在加大对海外公司的研究力度,并在合适时机通过QDII等方式抓住相应的投资机会,那才是对持有人真正负责的态度。

全球化 篇4

关键词:法律全球化,法学全球化,关系

如何构建法律全球化与法学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要分析这个命题, 首先应该弄清楚命题中的两个概念, 什么是法律全球化和法学全球化。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是当下非常热门的词语, 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这个词语已经无处不在, 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多维度的全球化?”笔者认为全球化必然是多维度的全球化, 也就是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正在经历着全球化, 而经济全球化只是其中较为明显的部分, 或者, 也许可以这么说, “全球性大市场的形成、贸易的全球性拓展、资源配置在全球层面的展开、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建构和运作等, 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正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 引发了与之相伴随、必不可少的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全球化, 而其他领域的全球化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 这种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轨迹刚好证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古老的命题, 因此, 在笔者看来, 可以将全球化看成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 多种多样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对立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进程的聚合。即使我们要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部分, 也必须将其放置在一个广泛和普遍的范围中。

在经济领域中, 全球化的特征突出体现在:国际产品网络 (IPN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的发展;工业企业在各个国家中的分散;技术性的和实用性的生产过程的分裂;所有权的分离;生产流程和世界范围内原材料供给的灵活性;企业内部贸易的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渗透;世界范围内信息迅速快捷的流转;雇佣关系在实质上的变化;以及新的工作形式的出现。跨国公司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组织体, 而这个组织体的出现和发展反过来又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政治观点出发, 全球化进程见证着一系列新的政治角色的出现, 例如跨国公司, 无政府组织, 以及各类社会团体。虽然民族国家并不会被完全的消灭或替代, 但是事实上这些团体和组织正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分散, 有时甚至重构着单一的民族国家。同时, 全球化也正在迅速的改变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近代史中的政府与地区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全球化正预示着一种新型全球文化的崛起, 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全球文化被真正的精英团体创造并分享着。同时全球化也为许多的本土文化变革做出了贡献, 有时候全球化强化了本土文化, 有时候全球化将本土文化边缘化, 有时候这两种结果同时产生。“另一方面, 关于‘全球化’的学术研究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科学各个研究领域的一项核心论题。”

在全球化这个综合的、全方位概念中, 法律的全球化也是其中必然包括的内容之一, 而笔者认为, 法律全球化最典型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世界法律的多元化 (Global Legal Pluralism) , 另一方面是世界法律的趋同化 (Global Legal Harmanization) 。

笔者认为世界法律多元化 (Global Legal Pluralism) 是理解世界法律秩序最精确的定义, 世界法律多元化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 世界法律多元化 (Global Legal Pluralism) 涵盖了世界范围内一系列不同的机构、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这些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可能是由不同的机构制定和执行的, 也可能并不具有强制效力,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柔性法” (soft law) 。但是, 这些机构、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却丰富了传统法律规范的内容, 使得传统的国内法、国际法的体系被突破, 出现了新的、多种多样、不同效力的法律规则体系。

第二, 这些规则体系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结构层面的, 也有程序层面的。例如, 在结构关系中, 这些国际法律规则体系可能是自治的, 甚至是独立的, 可能一部分来自于传统的民族国家或独立的政权体系, 一部分来自于某个独立的、多层次的管理系统, 如某个国际组织或经济联合体, 而这两部分国际法律规则体系可能又有内部联系。在程序层面上, 这些国际法律规则体系可能是特定的, 不相关的, 竞争的, 相互交叠的, 或相互传承。这些国际规则的结构和程序关系构成了世界法律发挥作用的领域。它们决定着世界法律多元化的基本特征, 如平行还是有等级之分, 控制还是服从, 创造还是效仿, 集中还是分散等等。

世界法律多元化不仅仅是世界经济网络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仅被作为一种策略和手段, 同时它也是世界经济网络本身的元素, 换句话说, 世界经济网络在全球领域内构建, 其部分是由世界法律多元化组成或构成的。世界法律多元化不仅仅是游戏规则的提供者, 同时它也作为游戏的参与者, 构成了游戏本身。

而世界法律发展的另外一个趋势我们称之为趋同化, 这里所说的趋同化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 例如学者们提到的法律的“标本化”或“标准化”, 法律的“一体化”都可以看做是趋同化的表现。事实上, 法律的趋同化在笔者看来, 就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 国际交往活动空前繁荣, 为了方便交往, 扫清交往中的制度障碍, 各个国家一方面调整本国的国内法, 使之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类似或一致, 另一方面, 由国际组织或经济联合体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或提供法律规范范本, 从而使国际交往有统一或一致或相类似的行为规则可以遵循。

由此可见, 法律全球化表现为世界法律多元化和趋同化两种发展趋势, 这两种趋势并不是互相对立, 而是同时存在和发展, 多元化是从纵向角度分析, 规制国际交往行为的法律规范种类增多, 不同效力层级、不同来源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多, 从而为纷繁复杂的交往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而趋同化是从横向角度分析, 在某一个领域内的多层级、多重法律规范有类似化、相似化的发展趋势, 从而消除了交往中的制度障碍。

在详细的论述了什么是法律全球化后,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的概念是法学全球化。在这里“法学”究竟是指什么?“法学, 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 是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由此定义可看出, 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是“法学”之中应有之意, 甚至广义的“法学”中, 还可能包括法制建设等内容。而“法学全球化”, 确切的说, 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学”, 正如张文显教授所说:“‘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这个命题包括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等内容。”经过梳理思路后, 我们可确定要研究的命题应该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 法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正如前文论述, “全球化正在有力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 也在深刻的改变着法律的存在形式、价值取向、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向”, 而在此背景下, 我们的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 包括法制建设都必须是全球化的, 也就是说, 在进行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时, 必须要转变思路, 树立一种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 对此, 我们要转变视角:首先, 法律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要求我们在进行法学研究时, 不能再局限于某个单一民族国家内部的法律制度研究, 而应超越政治性的因素;其次, 世界法律大多数都是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柔性法”, 这也要求我们转变思路, 不再局限于具有强制效力、有严格效力等级的“刚性法“研究和发展;再次, 在法律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还应该注意研究各种机构、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最后, 在法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 当然伴随而来的是法学教育的全球化, 或曰“与世界接轨”, 也就是要求, 一方面, 培养出熟悉国际法律规范的法律人才, 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熟知并处理各种法律事务, 另一方面, 在教学方法、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要有国际化的视角, 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 篇5

[1] “Survey: Globalization and its critics”, The Economist, Sept 29 2001.[2] Jagdish Bhagwati: “Coping with Anti-Globa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002.[3] Lindert, Peter H.and Jeffrey G.Williamson: “Does globalization make the world more

unequal?” NBER.[4] “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酷政治现实”,《参考消息》,2005年8月6日

[5] 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6] 格拉德·博克斯贝克、哈拉德·克里门塔:《全球化的十大谎言》,新华出版社,2000

年版。

[7] 郭连成:“经济全球化政府效应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8期。

[8] 贾斯廷·罗森伯格:《质疑全球化理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 路爱国:“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研究综述”,《世界经济》,2000年

第5期。

[10] 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全球化及其不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1] 奥利瓦·布兰恰特:“经济全球化:理解与克服”,求是学刊(《新华文摘》,2005年第8

期转载)。2005年1月

[12] 俞可平、黄可、谢曙光、高健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月

[13] 谢立中:北京共识:中国经验的历史总结,还是中国发展的未来战略

[14] [波]G.W.科勒德克:从“休克”失败到“华盛顿共识”,1999年第2期

[15] 宋玉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塔经济合作组织》,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6]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第9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 庄宗明 主编:《世界经济学》(第7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八章 世界经济一体化.),科

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8] “Dreaming with BRICs: the path to 2050”, Goldman Sachs, Global Economic Paper No: 99.[19] Ramo, Joshua Cooper: “The Beijing Consensus”,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May 2005.[20] Williamson, John, “From reform agenda to damaged brand name: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and suggestions for what to do next”, Finance & Development, September 2003.[21] G.W.科勒德克:“从‘休克’失败到‘后华盛顿共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

全球化设计 篇6

品牌的全球整合是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争论的最多,所有全球品牌都在寻找最佳答案。如何说服对品牌改变既恨又爱的人们,或与他们沟通就成了一个难题,消费者希望品牌保持不变,但功效要更佳。

同样的,全球零售商都清楚,他们储存的商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其自身的价值,而且,无论是精良的设计还是品牌资产都会为零售品牌带来附加值,对这点零售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了。但是,关键是要品牌的统一性还是完美的设计呢?

有关品牌要全球化还是本地化的争论持续了多年,业内人士早已耳熟能详。品牌全球化观点的持有者走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路线,而品牌本地化的赞成者更强调“入乡随俗”,无论如何,双方都在努力成功。

全球品牌获得成功的要素

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期望,即想消费者之所想。它所遵循的原则就是任何一个成功的全球性品牌都必须了解其消费者想要什么。因此,思考一下全球品牌背后的推动力,到底是消费者还是零售商才真正喜欢千篇一律的品牌面孔呢?

当然市场决定一切。糖果、洗涤剂或饮料业,适用于目标化的全球一致性品牌策略。这里全球统一的设计不失为一种开发品牌、挖掘品牌潜力的方法,同时它还发挥了语言交流的作用。

而美容品牌的全球统一性就很难做到,设计一种这样品牌几乎不可能。众所周知,那些传统的全球化妆品巨子,如Nivea、?Oreal和Olay等公司害怕脱离其品牌体系,已经重新使用久经市场考验的做法:使用大字标识、再现品牌形象和功效等。假如消费者的需要都一样的话,品牌的全球统一性才有效。当然,美容的全世界需求千差万别,文化影响着美容的观点,进而也影响着美容化妆品包装的设计。一种设计方案在某个市场可能会被视为具有创新性而在其它市场则不尽然。

例如在拉美国家,一般说来,女性扮靓自己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她们希望打扮漂亮以取悦男人,同样也为满足自我。于是她们紧跟时尚潮流,希求能产生预期美容效果的各品牌产品,假如设计简约,包装上又突出面容姣好的女性就能达到目的,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相反,在某些欧洲或成熟的西方市场中,女性内在的自信心决定了她们对美容采取节制的态度。她们很少受品牌中美人靓丽外形的影响,更偏爱简约而意境深远的品牌形象。少即是多,这也正是我们看到品牌包装上印刷内容或造型极其简单,但其吸引力可以通过触觉、音色、外型和颜色等传递的原因所致。

在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好莱坞的魅力和影响如此逼人,以至于好莱坞已成为消费动力的代名词,具有由声望、色彩、奢侈、男性和女性吸引力编织而成的性感十足的魅力。品牌的视觉设计中融入了大胆露骨的情感等因素,包括跳动的色彩、大胆的金属线以及响亮的品牌名称等。

品牌的全球化协调

全球性品牌的概念是指品牌的形象具有世界魅力,而不仅仅是物美价廉。而且,品牌制造商还要对消费者和品牌的形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不做这些研究工作,品牌本身就没有品位,品牌的全球化协调就是一句空话,更不会取得市场成功。就降低成本而言,“千人一面”的品牌特征不含有任何思想内涵,更无想象力,最终将消费者视为区域性的动物,只单一地反映一种信息。当品牌的统一性仅受到销售商的控制,而终端消费者根本没有参与时,这个品牌就行将灭亡。

无论企业是否使用了单一品牌形象还是多个品牌形象,都需要考虑全球市场而并不仅仅局限几个国家的市场,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而不仅仅是几种文化的集合。购买动机全世界都一样,但未来设计时将只对某类的需求做出回应,即消费者渴望品牌的可靠性并且重视那些开放、讲信誉和朴实无华的品牌。最近对生活享受的一项调查揭示出消费者已开始追求舒适和安全感并且更多的时间会在家中或住所附近,回归家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盛事。对于全球性品牌,最重要的是把联系消费者的所有媒介纳入考虑范围,魅力四射的包装设计就象一位无声的推销员,传递品牌的质量优良等信息,在广告、公关或卖场为品牌区域经理或零售商所用。

鼓舞人心的设计方案

无论美容的发展需求什么,设计依然是构筑品牌形象的最重要手段,因为它需要思想和情感去创作。我坚信,就那些产品自身而言(以及赋予灵感设计的包装)使人们在不同层面产生沟通,除共性外,还有个性的一面。Bobbi Brown 和Pixie提倡每位女性都是她们自己的美容专家,还提供原料帮助她们创造自己独特的美容技巧和美容品牌。当然,如今的全球品牌拥有者所面临的挑战完全不同。但是,包装能够也将会促成上述这种沟通;现在如果消费者与品牌之间能进行诚实、平等的对话,将会把个人崇拜、知识、沟通、自由和碰撞等全部融入品牌中。

全球化 篇7

一、法律全球化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产生法律全球化问题的大的社会背景是在我国进行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取得了各方面的显著成果, 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开放。从而, 法律的全球化问题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沈宗灵教授在其文章中将法律全球化的原因和背景概括为生产力促进生产方式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金融市场接轨, 跨国公司重要性日益提高, 国际贸易和地区贸易集团的增加, 结构改革和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概念在经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社会对民主化、人权保护以及“法治”建设的关注, 促进民主和人权保护的泛国家、超国家人物愈来愈多等方面。由此可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法律全球化”理论也日益成熟。

二、法律全球化的内涵

在“全球化”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 学者不断的从各种视角对其进行阐述, 如何解读“法律全球化”及其对之内涵的界定就成为重中之重。就国内而言, 学界对“法律全球化”的定义如下:第一种观点认为, “法律全球化”的涵盖范围与“法治全球化”相同, 这些学者认为, 世界各地逐渐增强法律在社会关系调整中的地位。崇尚法治, 使法律以及法律职业主体 (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 乃至法律活动, 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彰显得越来越突出。第二种观点认为, “法律全球化”建立在民族国家主权独立的前提下, 一国法律与国际社会中其他民族国家乃至各种次国家、跨国家和超国家层次的主体之间法律的相互协调和妥协。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障碍。在这一理论前提下, 所谓的全球法或者说世界法是不可能出现的, 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第三种观点认为, 绕过传统意义上划分法律的标准, 用一种立体而多元的视角来看待法律问题。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全球化”是将全球范围内分散的法律进行整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会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 该法律体系并不意味着全球适用完全同一的法律, 仅体现在基本的共同法律原则上。这种观点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否认国家与法的关系, 否认法与阶级利益的关系。第四种观点可看做是在第三种观点基础之上的加工, 是一种更为折衷的解说。持这类观点的专家认为“不能简言之法律全球化就是各国法律要照搬同一模式。而应将‘法律全球化’理解成人们为逾越主观意识形态间的差别、破除时空的障碍, 在全球领域内逐步达成充分地交流与沟通, 互相汲取和借鉴优秀的法律成果, 最终在法理、原则等方面达成更多的共识, 或致力于向类似发展”。这种将“法律全球化”进行了全新界定的思路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较为符合, 因此, 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三、国内学界对法律全球化的研究分歧

(一) 反对“法律全球化”之观点

反对法律全球化的代表人物有沈宗灵教授、罗豪才教授等。他们只赞同“经济全球化”这种提法, 不赞同政治和法律层面的全球化”之观点, 其认为, 尽管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的态势, 但是那些主张“法律全球化”的学者们却忽略了政治呈现出多极化这一事实。沈宗灵教授指出:“法律全球化”只是西方一些国家法学家不切实际的幻想。法律不同于经济, 法律是国家意志, 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但“法律全球化”理论所讲的法律却是“不受任何国家控制的”、“私政府制的”, 甚至是“没有国家的”。罗豪才教授更是强调:各国存在着不同的地方性因素, 对法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认为, “各国法制依然根植于各自社会与文化的特性之中。经济发达水平存在的不同、政治制度选择上的差异、宗教变迁和法律文化背景的鸿沟, 这些因素都使得法律长期存在价值上、精神上、形式上、运作上的差异。因此, 法律文化在21世纪呈现出多元化的表征是毋庸置疑”。总结反对或怀疑“法律全球化”的论者们的观点,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 一方面, “法律全球化”这一理论与当下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势头不符, 尤其, 与法律存在和发展的地方性这一原则相悖, 并且也摒弃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差异的影响在法律上终有体现这一原则。另一方面, 他们认为, “法律全球化”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 形成一种超国家、泛国家的法律, 由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机构保证其实施。亦即, 意味着世界法律的同质性。反对论者们认为, 无论经济全球化存在多大的作用和影响, 它终究改变不了这一现实——我们仍处在民族国家时代。最后, 反对者们进一步说明, 那些宣称“法律全球化”是“超国家的”、“泛国家的”, 是“不受任何国家政治、经济势力影响”的说法是极具隐蔽性。他们认为, 在形式上, 法律全球化看似是“没有国家的”、“泛国家的”, 但是, 透过现象挖掘实质层面就不难发现这全球化的法律却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他们更为明了的指出, “法律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来就是推行以美国为主体的西方化。因此, 西方国家本质上只是以推行法律全球化为由, 行法律输出之实, 试图推行法律霸权和文化霸权。

(二) 支持“法律全球化”之观点

对“法律全球化”持肯定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周永坤教授和张文显教授等。周永坤教授认为, 法律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法律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又为全球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或者如张文显教授所说, 伴随经济和公共事务的全球化, “法律全球化”必然产生, 也成为世界法律发展的主要趋势。故而, 在这些学者看来, “法律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的发展态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更为发达、人类和国家间交往更为密切的必然产物。总结这些学者之所以会赞同“法律全球化”, 其主要论据有:第一, 在全球化时代, 出现了一种可被称之为“全人类总利益”的新原则。第二, 在全球化时代, 出现了日趋重要、在此前并不存在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全球治理”的方式。第三, 在全球化发展势头强劲的当今, 中国需要融入国际社会, 就必须在私法甚至于公法某些领域进行或多或少的全球化。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社会立足, 就要创造和保持国内发展环境的稳定, 政府必须遵守、承诺国内与国际法律规则、原则基本保持一致。第四, 赞同“法律全球化”的学者所依凭的唯物观认为, 经济活动决定政治和法律等活动: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法律活动都不是鼓励存在的现象, 而且经济活动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活动, 必然上升为与之对应的政治活动和法律活动。

(三) 折中之说

面对上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些论者提出了一种更具“客观性和全局意识”的说法, 这些论者一方面都赞同法律全球化, 另一方面又对法律全球化持保留态度, 但他们所关注的方面及理由都各不尽相同。首先, 赞同“法律全球化”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基本态度, 如, 朱景文教授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或多或少的改变, 法律领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之一, 故而, 无法跳脱全球化这一进程。公丕祥教授则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指出, 在全球经济力量的重新再分配的进程中, 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法律框架对之进行规制, 需要一个规则体系来规范全球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也需要一个对权利与义务进行平衡的秩序体系。冯玉军教授也表明, 在当今这个愈发表现为“地球村”的时代, 各国都面临国内法与国际法的逐渐统一的前景, 都无法回避的面临着全球法律体系重塑的课题。其次, 这些学者虽然赞同法律全球化是一种趋势, 但却不赞同法律体系全盘西化。他们认为, 法律全球化是一种各法律体系相互制衡与融汇的过程, 这种相互制衡的趋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必将伴随世界各方势力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四) 邓正来关于“法律全球化”的观点

在《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的第一部分, 邓正来教授通过对中国法学界关于全球化问题之各种观点的批判和反思, 力图建立以中国本国立场或利益为出发点的开放的“全球化观”。他所指的这种开放的“全球化观”是一种多元且矛盾的、可变且主观的全球化发展过程。该书的第二部分, 主要揭示了法学研究领域中, 中国法学论者在进行中国法律哲学建构时所居于其间的处境。邓正来教授除论及“主体性中国”和“世界结构”之概念外, 还涉及到了“话语争夺”、“全球治理”和“全球规制”的话题。与此同时, 在论及“中国理想图景”时, 总是将“世界理想图景”附带其中。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这一话题的从“中国”这一语境中跳脱, 将我们带至“世界”的背景之中。这种话题的延伸旨在通过对现行流行观点的批判, 寻求一种开放的、新的思考路径。邓正来教授在本书中对于“全球化”的论述都为阐明“究竟‘谁’在进行全球治理?”这一问题展开。在邓正来教授看来, 进行全球治理所制定这些规则、规范是由“某个人”通过某些方式建构起来的, 这些规则、规范本身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 受其规制的各方主体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这些规则、规范赋予了其有效性。故而, “谁”在提供这些内容以及“谁”在提供那些用以证明这些内容之正当性的理由的问题就较为重要。邓正来所设想的这种世界正当秩序, 是自下而上建构起来的。该建构能否规范各主体的行动规则, 由其是否得到各主体的同意或承认。此种同意或承认活动本身赋予了该建构正当性。故而,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中国能否主动出击, 抢夺这种“话语权”、“治理权”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总结梳理大家对于“法律全球化”问题的综述, 起源是来自于阅读邓正来教授《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的困惑。法律全球化问题一直在被讨论, 但仍然未有定论。不论是如沈宗灵教授一样反对法律全球化;还是如周永坤教授一样认同法律全球化是一种趋势;抑或如邓正来教授一样用中国眼光看世界, 注重“中国自己的理想”, 法律全球化这一问题, 对于我国现代化法制建设何去何从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影响力也正在逐渐增加, 中国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无法跳脱世界发展的轨道。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找到中国法律发展的正确道路, “法律全球化”是不可规避和忽视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杨仑.略论法律全球化[J].理论导刊, 2004, (7) .

[2]魏宁海, 钱鹏.关于“法律全球化”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5) .

全球化 篇8

全球化经营之后, 国内市场上成熟的一些营销模式绝大部分会不适应国外的市场, 所以进行跨国经营的农机将面临着如何根据当地环境制定营销策略的问题。

如何进入目标市场

1.间接与直接出口

间接出口是国内许多中小农机企业最喜欢用的方式, 许多农机公司没有专业的外贸人员, 也没有成立专业的部门, 在出口业务量不大的情况下, 都是通过国内的出口贸易公司出口产品的, 在我国南方地区有许多小型的贸易公司, 他们主要业务就是帮国外客商寻找国内价廉物美的产品, 另外也帮国内的生产企业寻找国外的意向用户, 他们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间接出口有两大好处, 一是公司不用自己建立贸易部门, 不用在国外建立销售团队, 所以减少了许多营销费用, 二是风险较少, 出货速度快。专业的贸易公司熟悉国外的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 可以规避一些贸易壁垒。

在农机公司出口量逐渐增加, 并且企业的经营触角不想局限于国内市场的时候, 企业可能会通过成立国际贸易部门, 在目标国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 在目标市场寻找经销商或代理商。

另外随着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 世界已经明显变平, 一些农机企业通过互联网与国外用户进行直接的交易, 如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就有许多国外的公司和用户在和中国的生产企业在进行一对一的交易。

2.建立组装厂或贴牌生产

通常情况下, 以整机直接出口, 农机产品的关税会很高, 这样中国造产品到国外后就会丧失价格竞争优势, 但如果通过散件的形式出口则会有效的规避部分关税。散件到国外后可以在当地建立简易的生产线进行就地组装, 目前国内某大型农机企业在南非、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海外组装线, 福田、金马和东风等也在进行海外组装厂的筹建。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利用当地的制造企业的制造资源进行贴牌生产, 这种方式对国际上一些强势的农机品牌较适用, 只要品牌输出企业能让当地合作企业按自己的技术标准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 但目前国内并没有世界级的农机品牌, 在品牌认可度低的情况下, 进行贴牌生产可能并不能得到当地用户的认可。

3.建立合资公司

建立合资公司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出于经济或政治风险的考虑, 许多有志于进入别国市场的企业选择与所在国有影响力的公司合作, 通过股权结构划分双方的责权范围。跨国农机公司在进入中国之初大多数采取这种方式, 如约翰迪尔进入中国初期先时选择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合资建立迪尔佳联收获机公司, 后来又与天拖成立迪尔天拖有限公司, 纽荷兰与上拖成立上海纽荷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国内农机企业在进入其他国家时也可以借鉴跨国公司的经验, 通过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

4.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

农机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最终的形式就是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 如果目标市场需求量很大, 则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会有独特的优势。第一通过本土化生产, 本土化经营可以减少当地消费者的陌生感, 有利于企业尽快融入当地的社会。第二由于当地原材料或劳动力资源丰富, 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三本土化生产可以为当地解决就业问题, 可能会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 在产品推广上减少阻力。

5.通过政府援助项目

2012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银行签署贷款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 国开行将提供至少150万美元的和1 200万元的贷款,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银行将利用这笔贷款, 采用融资租赁的形式, 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农民购买由中国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产品。

中国政府部门每年都有援助非洲、东南亚和东欧农业项目或政府交流项目, 在这方面中国一拖和福田雷沃走得较早, 尤其是中国一拖因为有国有企业的背景, 再加之品牌优势和可靠的产品质量, 往往在国家对外援助项目中中标, 这也是东方红拖拉机国际化的重要手段。

6.参与外国政府的招标项目

2012年早些时候, 福田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蒙古农业部正式签署购销合同, 自2012年4—9月, 福田雷沃公司将向蒙古出口8 000台拖拉机和8 000套农机具, 总金额近3 000万美元。这是福田雷沃公司成立以来最大单笔订单, 也是蒙古国农业装备政府两年来招标采购最大项目。

福田重工的这单大手笔的生意就是典型的通过政府招标采购项目进入国际市场的方法。由于国内产品有良好的性价比优势, 再加之近几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提升很快, 中国造的装备产品慢慢的得到国外用户的认可, 所以一些国家的政府采购项目上也优先选择到中国境内来物色合适的产品。

全球化的营销策略

在全球化营销策略的选择上, 通常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公司在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营销模式, 包括产品、渠道、促销、价格、公关、宣传及人力资源等营销组合, 忽略地区的差异性, 面向全球推广。标准化营销模式可以达到规模生产效应, 可以保持全球范围的品牌统一, 营销成本较低,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变得越来越趋同, 人们对同一种产品的需求特征也变得越来越相象, 这一策略正在变得越来越普及。

虽然全球化的标准营销模式正在变得“顺溜”, 但是营销人员对各地的需求差异化不能视而不见, 营销模式的本土化改造是必要的工作, 国内有志于进行全球化的农机企业也应该做这方面的工作。

全球化的产品策略

据笔者的观察, 国内农机产品近几年出口受阻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产品适销不对路, 而适销不对路的原因是没有针对目标市场推出差异化的产品, 这点跨国公司比我们强的太多。

约翰迪尔、久保田均属于百年企业, 其成熟产品的储备在全球范围内无人能及, 但他们并没有把在其他市场的成功经验直接嫁接到中国市场, 相反, 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后, 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 诸多的产品适应性改进后才把产品推向市场, 约翰迪尔一种新产品推向市场都得经过3~5年的试验期, 所以其新产品成功率很高, 市场失败指数很低。

另一家跨国公司久保田也做得很好。如久保田在推出了35.3k W (48 hp) 的PRO488时, 针对中国水稻田块较小、田埂多、高湿烂田多、产量高、作业时间长、跨区作业和价格承受能力低的特点做了8项技术提升, 所以该机型在中国稻田的适应性和工作可靠性很高, 产品上市后很快就处于领先地位。

与迪尔、久保田不同, 中国企业农机产品走向国外市场时随意性、盲目性极大, 许多企业都没有做先期市场需求调研, 先把产品卖到国外, 先让用户使用, 等到用户问题反映出来后再进行补救, 这样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在国外市场上永远没有立足之处。中国产农机产品粗制滥制的形象就是这样被树立起来的。这种现象不但是小企业有, 并且某些大型企业也同样在犯, 急功近利, 盲目扩张, 全球化营销知识的欠缺是根本原因。

产品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础, 产品策略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全球化的成败, 跨国经营中产品适应性改进是每一个农机企业必修的课程, 产品适应性改进可以有不同的运作模式。

(1) 根据不同地方推出不同的产品。企业可以根据需求的趋同性设计区域性的产品版本, 也可以设计国家型的产品版本, 在一国需求多样化时可以设计区域性版本和城市型版本, 并且根据不同的经销商的要求可以推出定制产品。

(2) 根据不同的需求阶段推出不同的产品。需求是个时间范畴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地区消费水平不一样, 所以对同一产品需求的特点会有差异, 如拖拉机产品, 欧美已经到了信息化时代, 其对动力换挡, 液压动力助力换挡, 智能化拖拉机产品需求大, 所以公司如果要进入这些国家的主流市场, 就要进行产品的前向创造, 推出升级换代或全新的产品。而在非洲、东南亚经济不发达国家, 购买力有限, 公司可对现有产品进行经济性改造, 提高耐用性的同时, 适当减配或增加功能, 达到一机多用, 这就是后向创造。

产品适应性的改进费时耗力, 但是回报也高, 是每个有志于全球化经营的公司都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同时这种努力通常情况也能促进本国营销工作, 如许多公司推出的出国车的标准高于国内销售的产品, 等国内需求升级后这些产品就可以满足国内的消费了。

全球化的价格策略

产品是基础, 而定价则是技巧。中国农机企业在进行全球化营销的时候, 不得不面临众多定价的问题。中国造商品在国外销售上价格帮了大忙, 但中国企业吃亏最大的也是在产品价格上, 许多国内企业在走出国门后还在一味的使用低价冲量的手法, 这些手法在短期内利用人们占便宜的心理能增加销量, 但中国造产品质次价廉的恶劣形象也由此产生, 这种不良影响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中国制造业形象, 也间接的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这种不良影响短期内会影响中国产品的销售, 长期内将影响中国制造业向全球的扩张。

并且低价格国外的用户和政府也并不一定会领情, 如2010年沸沸扬扬的中国在美轮胎特保案, 并且低价格可能还会伤害国内的用户, 如茅台酒对中国用户的价格歧视就严重的激怒了中国的消费者。

全球化的公司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消费水平制定不同的价格, 自作聪明的低价格通吃天下的观念只能说明营销手段的贫乏和国际化经营经验的欠缺, 这方面中国海尔值得所有的国内企业学习, 其在走向全球化过程中“从难到易”的策略, 从一开始就树立了世界一流企业和一流产品的形象, 而其他企业选择的先易后难的策略从一开始就让自己的形象“掉到了地上”, 从此企业和产品就被贴上了不入流的标签。

全球化的分销策略

渠道为王的理念在全球化经营中同样有效。中国农机产品进入国外后最先要做的就是抢占当地的渠道资源。不同国家的分销渠道差异性巨大。

欧美发达国家的连锁经营比例已经达到了60%, 许多农机产品可以在一些连锁店和超市买到, 另外欧美的许多农机产品是通过展会达到销售的, 展会结束后公司的产品还可以长期在会展主办方的网站上宣传, 所以这两个渠道应该引起国内企业的重视。

非洲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国家制造业基础太差, 他们国内企业都没有像样的全国性的分销渠道, 再加之政局动荡, 国内企业自建渠道或依靠经销商风险都很大, 对于这些国家, 采取政府项目投标的, 或国家经济项目援助的方式, 或国内大企业工程项目自带设备的方式都可以达到销售。

东南亚一些国家和中国文化相近, 中国区域市场和当地需求相近, 企业可以选择代理商或合作建立渠道的方式进入市场, 或者可以和国内的流通企业合作, 共同在国外建立分销渠道。

走进全球化 篇9

农业化时代, 安土重迁, 没有全球化。工业化时代, 不断扩大国际贸易, 开始全球化。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穿透各国的国境界线, 全球化一往无前。

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观点和立场, 过去从国家看世界, 现在从世界看国家。一切事物, 都要重新评价。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改善了全人类的生活。举例略谈虚拟工厂和生产外包。

虚拟工厂:美国的航天飞机最近结束服役。航天飞机不是在美国一国制造的, 而是分成若干部件, 举行国际招标, 由世界各国各显神通, 精密分工, 合作制造的。例如, 奥地利得标制造航天飞机的一扇门, 加拿大得标制造航天飞机的一个机械臂。每个零部件严格按图纸生产, 美国航天飞机工厂的总工程师, 还在电视里监督得标各国的生产进程。各国把部件制造成功以后, 运到美国, 由美国集合组装, 成为完整的航天飞机。虚拟工厂是高科技的生产全球化。

事有凑巧, 我到奥地利参加学术会议, 会议组织参观奥地利为美国制造的航天飞机的门, 门上一个螺丝钉价值5000美元。

生产外包:经济发展, 工资上升, 需要较多劳力的企业无利可图。为了减轻成本, 把工厂迁移到工资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继续生产。例如玩具工业, 起初主要在美国, 后来迁移到欧洲, 到日本, 到中国香港, 今后可能再迁移到中国内地。生产外包, 工厂迁移, 使难于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也开始进入工业化。工业化走向全球化。

中国改革开放, 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实行生产外包。原来反对资本侵略, 现在欢迎外资来临, 虔诚的信徒百思不解。邓小平南巡, 就是去说服人们, 转变思想, 适应时代。中国跟“世贸”谈判, 经过16年之久, 最后悬崖勒马, 达成协议。中国一只脚跨进了经济全球化, 成为“世界工厂”。

政治全球化

政治全球化, 风云变幻, 使人眼花缭乱。举例略谈“阿拉伯之春”和“保护责任”新理念。

阿拉伯之春:阿拉伯, 共有23国, 占据西亚和北非广袤地区, 称为“阿拉伯世界”。他们都是伊斯兰教奥斯曼帝国瓦解后的遗裔。天主眷顾阿拉伯, 给予石油;有石油就富, 无石油乃穷。

阿拉伯世界一向被看做是人间净土。《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仙境。现在, 净土仙境里发生了大闹天宫, 被称为“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 没有预谋, 没有组织, 没有理论。一人自焚, 多国起义。星星之火, 顷刻燎原。天国圣徒, 只知“天主”, 不知“民主”;只要“民生”, 不要“民主”。可是, 草根起义一旦扩大之后, 不由自主地滑入了民主, 这就是“民主”的潜在力量。历史学者认为, 阿拉伯的历史包袱太重。西欧的启蒙运动经历几百年。阿拉伯的启蒙运动将是更加艰巨的历史任务, 现在只是开端的开端而已。“阿拉伯之春”是春寒料峭的“早春”。

“保护责任”新理念:利比亚是阿拉伯世界的一个环节。我傻乎乎地在电视里看北约轰炸利比亚, 不懂为什么发生这场战争。我向网络寻求答案。原来, 联合国有一个“保护责任”新理念的决议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简称R2P) 。

关键文件是:2005年联合国通过一项名为“保护责任”新理念的决议。“保护责任”, 说得含糊其辞, 不清不楚, 为了避用敏感字眼。说得明白些, “保护责任”就是“保护人权的责任”。决议说:“确认当独裁者屠戮本国民众时, 世界大国有权利和义务介入”。

“保护责任”新理念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使“人权高于主权”成为联合国的法定原则。一国无道, 多国介入;吊民伐罪, 辅助起义。国际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轰炸利比亚之前, 新闻也说是根据联合国的决议, 中国这次投了弃权票 (中国如投反对票就不可能去轰炸) 。

网络说:“保护责任”新理念, 先后执行了两次。前一次是对“波斯尼亚大屠杀”做出的军事回应:全世界花了三年半时间方才结束:首犯前南斯拉夫暴君米洛舍维奇最终死于海牙国际法庭的监狱。这一次是对付利比亚, 至今军事行动还没有结束。

文化全球化

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 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 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

一万年前, 人类创造了文字, 世界各地兴起许多文化摇篮。经过缓慢的交流融合, 形成东亚、南亚、西亚和西方四种地区传统文化。历史向全球化前进, 四种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成为一种不分地区的国际现代文化, 核心内容是科学和民主。地区传统文化依旧存在, 进行各自的完善化, 成为国际现代文化的补充。这是文化全球化。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从文化休克状态中苏醒过来, 开始重建文化。有人一时兴奋, 闭目高歌“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世界文化的接力棒传到中国来了!张开眼睛一看, 世界已经广泛流传国际现代文化和文化的全球化。

全球化要有容纳全球的文化 篇10

青岛啤酒这几年逐渐在向国际化、全球化公司迈进。我们迈进有一定的阶段性, 首先大家知道青岛啤酒到今年已有110年了, 当时就是一个青岛的本土公司, 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国公司, 下一步将成为全球公司。我认为, 一个公司必须有容纳全球的企业文化, 必须能够在此基础上吸收全球的精英人才, 做到这一点, 才能叫做全球公司。

我为什么说我们是三个阶段, 当时的青岛啤酒全是青岛人, 青岛人进了青岛公司, 再由青岛的本土文化生产当地的产品, 所以青岛啤酒当时是一个区域企业、地方企业。现在我们做到了全国公司, 我们现在在全国可以吸收全国人才。其实, 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 当时我们吸收人才, 吸收进来留不住, 为什么?你的文化是一个本土文化, 人家来了是一个外地文化, 有冲突。所以, 要想成为全球公司, 必须要容纳全国先进的文化。容纳全国的文化, 不是说说而已, 要改变人最难, 要成为全球文化的最大公司, 保守的人就要离开公司。下一步, 我们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容纳全球文化, 这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你没有开阔的胸怀, 你就得离开, 我不想去改变任何人, 不好改变, 你只能召集。所以, 我们的团队南腔北调都要有, 建立这么一个多元化的互补型的团队, 它的容纳性, 它的开放性就非常高。所以说, 我们未来的全球化进程不是投资多少, 不是在国外卖了多少, 而是我们的全球化要有全球化的思维, 全球化的容纳, 全球化的标准。

逆向全球化 篇11

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工作的离岸外包:通过国际合作,利用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差异,工作经由跨国完成。“外包”的对象是新兴市场,其中又主要是中国,因为那里不仅劳力更为便宜,工人的权益诉求也较为薄弱,环保标准也比较松懈。

现在,情况似乎出现了某种逆转。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有1/3强的美国制造业经理人(他们所服务的公司营业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正打算把制造从中国重新搬回美国。营业额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中,更有48%的经理人在做同样的考虑。在填写调查问卷的经理人中,每10人便有7人同意“外包到中国比看上去要昂贵许多”。中国工人薪资水平的升高当然是个重要原因,而且92%的经理人相信薪资在将来还会进一步水涨船高;但其他原因也很重要,比如产品质量的高低、进行生意的难易以及同客户距离的远近等等。很多时候,还有些理由在暗流下涌动,例如苹果公司受到富士康员工不断自杀的丑闻的影响,而富士康是苹果的关键供应商之一。

全球化的某些经济优势原来可能来自于跨国公司绕开劳工法和环境法的能力,它们找到那些政治腐败程度较高的国家,通过在这些国家做生意,它们获得了更高的收益,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滋养了寄生国的政治腐败。然而现在,以透明度为诉求的社会行动正在把秘密的盖子揭开,如果一个令人不快的背景故事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一个卷入其中的跨国公司品牌会造成巨大的损害。

近来发生的一系列天灾也显示了伸展过度的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从2010年冰岛的火山喷发令欧洲的天空被迫关闭,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泄漏对几年来正在复兴的核能造成巨大冲击,人们轻易就可以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完全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急刹车。澳大利亚的洪水可以破坏煤和其他基础商品的供应,日本的地震会影响日本的汽车厂商的生产运营。更要命的是,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灾害的严重程度和数量都呈不断增加之势。

说到气候变化,这也是跨国公司必须严肃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横跨全球的供应链可能会降低成本,但它同时也增加了排放。随着顾客越来越在意自身的碳足迹,跨国公司的营销必须面对这样的挑战。如果碳排放被定价,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所带来的价格优势可能瞬间消失殆尽。

制造商也日益担忧供应链的多样性问题。如果一种关键的部件或者原材料完全来自遥远的工厂或者矿山,风险也随之大大增加。多样化的来源,或者是替代性的来源,都是制造商极力寻求的,如果这样的来源距大本营更近,当然更好。

靠JIT原则运转的精益供应链并非不好;但如果供应商恰好离得很近而不是远在世界的另一端,那么这样的供应链会更容易运行。缩短供应链的一大好处是,企业可以变得更富创新性。例如,如果产品设计需要不断变化(有些时候是大变化,有些时候可能只是更改一个部件),那么,短供应链的好处显而易见。它可以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而速度越来越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利器。

从《连线》杂志辞职去做实业的克里斯·安德森甚至发明了一个词来形容以时间为核心要素的短供应链所带来的灵活性:“快包”(quick sourcing)。其好处包括:(1)小批量生产,可以满足每周的要求;(2)降低盗版部件的风险,保护知识产权,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提供防护;(3)更快的配送;以及(4)设计可以随时改变。

还有一个因素对制造业从中国重回美国发挥作用:能源的价格。卡特时期的能源政策主管菲利普·沃勒格在《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美国现在拥有页岩气这样的便宜能源,这将会“永久性地增强美国的竞争优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区分了在哪几个部门中国的成本优势会在今后几年中下滑到在美国生产会更有价值的程度。它们包括运输物资、家用电器、家具、塑料和橡胶制品、机械、金属制品以及电脑和电子产品。这些领域中的中国制造企业,从现在起要小心了。

全球化新面孔 篇12

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日前透露, 美欧之间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 (TTIP) 将于10月进行“真正谈判”。这是美国在环太平洋地区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 (TPP) 之外, 向自贸协定发力的又一举措。

一条不太引起国人注意的消息是, 今年1月, 美国贸易代表署联合21个WTO成员方, 启动“多边服务业协议” (PSA) 谈判, 计划在各国之间制定第一个国际服务业游戏规则, 这项谈判的开启, 有着填补空白、并占据国际服务业规则制高点的谋略。

投资领域美欧也有动作。2012年4月, 美国和欧盟共同宣布了针对全球投资的七项原则, 反映出美欧试图主导全球投资体系发展方向的战略意图。

专家指出, 金融危机以来, 发达经济体通过TPP、PSA、TTIP等诸多协议, 在事实上已经开始颠覆以往的全球贸易秩序, 甚至正在超越WTO (世界贸易组织) 的贸易规则。在此基础上, 结合对全球投资体系的掌控, 美欧正力图重塑整个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新规则, 而这一系列举措很可能将改变全球化的未来图景。

抛弃WTO

在新的全球区域一体化进程中, 美国是新的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者。而由于历时多年也未能达成一项全球贸易协定, WTO的重要性正面临严重威胁。

美国希望通过建立TTIP构筑国际贸易新格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部主任姜跃春说, 美国认为现有的世贸规则对发达国家的好处正在减弱, 希望在其优势明显的服务业、环境、知识产权等方面制订有利于西方国家的国际标准。

因此, 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进TPP谈判的同时, 又开始拥抱大西洋彼岸的欧盟。根据估算, 美欧自贸区一旦建成, 自贸区经济规模将占全球约45%, 贸易额占全球约三分之一, 双方领导人希望在2014年底的完成谈判。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认为,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 加拿大和墨西哥为次, 共同利益比较多, 谈成速度相对较快;欧盟内部自贸区推进也很快, 它已经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自由贸易区。

“而这两个自贸区对接会在主导权上有所争执。”马宇表示, “欧盟内部原以德国为主, 德法意达成协议了, 其他国家就差不多了, 美国加进去想主导, 欧洲人不会轻易同意。但是, 美欧自贸区谈判难度比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会难度小得多。”

根据WTO的统计, 截至2013年6月底, 全球正在实施的FTA协定为381个, 这些协定形成了全球各国相互交织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美欧之间决定启动的双边谈判为WTO敲响了一记警钟。在双边和区域FTA的冲击下, WTO有可能沦为一个调解贸易争端的组织, 如何避免这一风险的发生, 成为WTO新任总干事罗伯特·阿泽维多的首要任务。WTO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将于今年12月初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这被看作是WTO主导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机制生死存亡的最后机会。

亚太争夺战

在目前的全球区域一体化进程中, 亚太地区是各方利益争夺的焦点。

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TPP协议, 另一个是东盟等16国开启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同时,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也已全面展开, 首轮谈判于今年3月在韩国首尔举行, 第二轮谈判于7月31日至8月2日在上海举行。

不过, 太平洋西岸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复杂程度远超大西洋两岸。与TPP谈判以美国为首不同, RCEP是以东盟为核心展开, 东盟是否有足够的领导力使各方在淡判桌上达成一致, 避免10+3模式曾经面临的问题。仍存在不确定性。

中日韩三国是亚洲经济的支柱, 也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2012年, 三国GDP合计达到15万亿美元, 占亚洲的70%、全球的20%左右。同时, 三国也是全球贸易大国, 2012年三国出口总额达到3.4万亿美元, 占全球贸易的19%。

据预测, 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后, 中国的GDP将获益增长1.1%至2.9%, 日本获益增长0.1%至0.5%, 韩国获益增长2.5%至3.1%。

但是, 中日之间持续存在的钓鱼岛领土争端等问题, 使得这一协议的达成充满挑战。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6月19日在山东威海表示, 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和建设具有很多“先天性的难点和障碍”, 除国际政治因素外,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市场容量、市场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 导致对对方产品准入标准的差异化要求, 从而增加了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障碍与摩擦。”

孙元江同时指出, 中日韩贸易收支严重失衡且存在贸易壁垒, 日韩对贸易赤字增减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国自贸区的进程。“另外, 农业因素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的头等难题。”

投资新角力

相比贸易领域, 投资领域的全球规则更不明朗, 尚未建立起WTO这样的治理框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研究员王碧表示, 未来投资领域的全球框架的搭建, 将成为全球化图景中的一项新元素。

2012年4月, 美国和欧盟共同宣布了针对全球投资的七项原则, 反映出美欧试图主导全球投资体系发展方向的战略意图。

在这一背景下, 中国既缺少回应, 也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 在全球投资体系建设中, 无论是吸引国际投资, 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 都将面临被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分析说, 随着2004年中国政府允许企业开始海外投资,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才开始打破“忽略不计”的尴尬。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012年, 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8.6%。

今年6月26日,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公布的《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称, 中国有史以来首次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虽然发展迅速, 但对外投资之路总是充满挑战。这其中, 以中美之间关干投资的争端和摩擦最多。

中国最大肉类企业双汇国际收购美国最大肉企史密斯菲尔德的过程一波三折。除了来自竞购方的压力外, 还招来美国的股东、投资者、议员等诸多方面的质疑和反对。

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中铝增持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华为和三一集团在美投资相继受阻等成为国内学者和媒体常常引用的几起投资失败的案例。

不过, 王碧认为, 中国海外投资的困境已经开始从制度层面迎来破冰的机会。5月23日, 欧盟正式建议成员国与中国展开双边投资协定 (BIT) 谈判。7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 中方承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 这意味着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将很快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突破的意义之一在于, 有望通过中美达成的投资协定模板, 撬动多边投资框架的建立。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管理下一篇:教师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