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论文(通用8篇)
作业成本论文 篇1
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先把成本分配给作业,然后根据每种产品耗用的作业,把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的`一种计算方法.作业基础管理是基于作业成本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立足于从成本费用产生的原因一作业,去研究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本控制效果.本文试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论与应用做一探讨.
作 者:魏素艳 Wei Suyan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COAL ECONOMIC RESEARCH年,卷(期):“”(4)分类号:F2关键词:
作业成本论文 篇2
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将产品的成本区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通常将制造费用依据不同产品所耗费的直接人工工时或者是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计入产品的成本。然而, 在现代制造业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大大增加了, 而且间接费用的属性和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这些间接费用不再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直接相关, 例如, 企业的组织协调生产费用等。这些间接费用已经与传统生产条件下的制造费用完全不同, 直接人工成本大大减少, 传统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显得很不合理。在现代制造业中, 作业的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直接引发了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计算法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 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 是把企业所消耗的资源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 并把按照作业归集的成本按照作业动因再分配给成本对象的方法。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下, 成本计算的过程就是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项作业, 再将各项作业的成本分配给最终的产品。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适应现代高科技制造环境的成本计算方法,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 其计算方法更加符合现实, 计算结果也比传统的成本计算更加精确, 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另外, 作业成本计算法还更重视成本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相关概念
1. 资源。资源是在作业实施过程中被运用和使用的经济要素, 是为作业和产品而进行的各项费用的支出。企业的资源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等。
2. 作业。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础。作业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各项具体活动, 是资源的投入和效果产出的过程, 是一系列可重复活动的集合体, 如产品设计、材料搬运、机器调试、产品生产和质量检查等。
作业主要分为四类: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生产维持作业。单位水平作业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时所从事的作业, 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变动, 如对每件产品加工所耗用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批量水平作业是指生产每批产品所进行的作业, 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数成正比, 是该批产品所有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 如对每批产品的生产调度、质量检验等;产品水平作业是指为各种产品的生产而从事的作业, 这种作业的成本与单位数和批数无关, 但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成正比, 如对每一种产品的包装设计等;生产维持作业是指为维持工厂的生产而从事的作业, 这种作业的成本为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本, 如车间照明、安全检查等。
3.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引起一项活动成本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作业成本控制的核心范畴。成本动因分为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资源动因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 运用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项作业。典型的资源动因包括用于公共事业的仪表数以及用于清洁作业的空间大小等。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作业动因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的耗用情况, 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例如, 企业可以根据整理准备的次数这个作业动因, 将整理准备作业的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
三、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评价
1.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点。
(1) 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数量为基础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核算直接费用时可以做到相对准确, 但在自动化程度提高, 同时人工工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 继续采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单一的分配标准来分配间接费用时, 往往会造成间接费用分配失真, 造成产量大的产品成本偏高, 产量小的产品成本偏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反映成本计算对象和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 而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作业成本计算法强调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的方式来分配成本, 尽可能避免采用分摊的方式。直接追溯是将成本直接确认分配到某一成本对象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可以实地观察的。使用直接追溯的方式最能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动因追溯虽然不像直接追溯那样准确, 但是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 成本的分配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在于它把资源的消耗首先追溯到作业, 然后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分配作业成本。采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进行成本的分配, 比单一的分配基础更加合理、更能保证成本的准确性。 (2) 有助于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成本是制造成本, 是与产品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本,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而不包括与产品的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其他支出。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 一般包括有效作业的耗费, 而将无效的和非增值的作业耗费计入期间费用。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下, 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深入到作业中去, 贯穿于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作业成本计算法将成本的控制从生产的过程延伸到企业的整条价值链。作业成本计算关注资源耗费以及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使成本分析更加深入。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对所有的成本进行分析, 促进企业改进增值作业, 消除非增值作业, 最终优化企业的价值链。 (3) 有利于提高产销决策的科学性。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是产品定价和产销决策的基础。现代制造条件下, 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幅提高。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 产量大的产品成本偏高, 而产量低的产品成本偏低;这会造成产销决策的失误。例如, 有些高产量的产品本来是盈利的, 但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 可能被误以为是亏损的, 从而导致生产决策的错误。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具相关性和科学性, 从而有助于提高产销决策和定价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局限性。
(1) 作业成本计算法无法根本消除成本计算中的主观性。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大大减少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计算的主观分配, 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主观性。作业成本计算法在作业的确认以及成本动因的选择方面本身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些主观判断可能会与实际产生较大的偏差, 从而影响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准确性。 (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施成本较大。全面实施作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业务量大的情况下, 企业需要做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成本计算比较复杂。而且, 随着企业经营的改变, 企业也必须对作业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会大大增加实施成本。因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成本较大, 工作较为复杂。
四、作业成本管理
1. 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
作业成本管理 (Activity Based Costing Management, ABCM) 是指企业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作业管理, 达到不断消除浪费, 实现作业改善, 提高顾客价值, 并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作业成本管理由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 一是作业成本计算的过程, 另一个是作业的控制过程, 包括作业的确认以及作业的评价。
2. 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1) 成本管理的对象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对象主要是产品, 而作业成本管理的对象不仅是产品, 也包括作业。 (2) 控制标准的选择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以企业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标准。这一标准是相对稳定的, 是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 而不是最高水平的标准。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最优或理想的成本为控制标准, 不考虑现实的低效率、技术故障、非正常停工等因素。 (3) 考核的方式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以是否达到该标准的程度作为考核的依据, 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实行奖惩。作业成本管理是以不断消除浪费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接近最优标准的程度作为考核依据, 实现的业绩可以用财务指标, 也可以用非财务指标来衡量。 (4) 对待非增值成本的态度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非增值成本, 作业成本管理非常重视非增值成本, 注重不断消除非增值成本。 (5) 职责的划分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一般以部门作为责任中心, 以该部门的可控成本为对象。作业成本管理则以作业以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划分职责, 以价值链为责任控制单元, 价值链是超越部门界限的。
作业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管理在西方国家已经获得较多的应用, 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作为先进的成本计算、管理方法与管理思想相统一的综合管理体系, 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 在我国企业运营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袁寒松.成本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2] .郭春林.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财会通讯, 2008 (12)
作业成本论文 篇3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企业决策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型的成本计算方法,在近些年来受到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业成本法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作业”,并期望在作业层次中加入管理。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解决产品的定价,降低产品的成本,改变产品的范围结构,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落实决策。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原理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对作业成本法的关注度不断升温,这种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新型的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打破了传统的成本分析模式,实现了关注点从产品向作业的转移,依据作业资源的消耗分配资源,再根据作业终产品的贡献方式实现作业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匹配,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产品的成本。
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即为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在此模式下,成本的计划被简化为总资源成本作业的中心产品,不仅简化了成本计算的过程,更从根本上改变了成本计算的方法。从本质的角度分析,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费用分配的方法,在这一点上,他和传统的计算方法一样,所关注的也都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而所分配的都是产品或者服务。然而作业成本法的性能和作用优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在作业成本管理下,单一的工时或机时分配标准已经不再是分配标准的唯一依据,而作业成本动因成了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多样化的分配提高了成本的归属性,所得出的结论也更为的真实客观。
二、作业成本的管理和目标
作业成本法的目标是想要依靠作业为核心管理思想,实现管理重心的转移,并将转移的点放在作业层次之上。这种思想已经不简单的只涉及会计计算问题,而是想要通过作业成本管理更好的分析、理解生产的过程,更好的控制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经常考虑一下企业的作业成本,确保作业增值,对于那些非增值作业,或是负增值作业,应对其重新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增值。
三、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战略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1.作业成本法会影响成本性态及决策
增量成本分析法是管理会计决策分析时所最常采用的方法。和作业成本法相对比,传统的变动成本法对所有的固定成本均采取忽略态度,这种人为的排除可能会导致部分固定成本发生变动,继而影响企业对成本的科学预算。作业成本法巧妙地规避了这一问题,因为固定成本,即便与产量无关也会和作业成本的动因发生关系,因此在落实决策的时候也会被归入长期变动的成本之中。作业成本法改变了传统成本的性态定义,按照成本动因对成本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划分,使得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难以有效计算的间接费用进入产品的成本中,强化了产品的可归属性,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成本”就会变的不固定,会随着成本动因的变化而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当所有影响成本的动因有效联系起来的时候,企业的决策者就能够清楚地看出费用和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极大程度地方便了他们的决策,也更方便他们作出更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2.在战略决策领域中运用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提高了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度,不仅增加了产品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能够将长期变动的成本合理的纳入成本计算的方法之中,因此作业成本法获得的相关数据资料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依据,对于促进企业的业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经过相关的实践证明,在战略决策领域应用作业成本法具备三大优势。第一,帮助产品定价决策。能够影响产品价格变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成本,只有保证产品成本计算所获得的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才能对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正确的定价。作业成本法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成本法计算方法中的弊端,将“间接的”、“隐性的”产品的消耗科学的分配进产品的成本之中,让产品的成本计算更加的真实,也更能真实的反映产品生产的实际消耗,因此,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所计算出来的价格也更为真实有效。第二,帮助企业有效地降低产品的成本。在计算作业成本的过程中引入成本动因概念,使企业明确降低产品成本的方向,从产品量的角度出发,对资源的动因和作业的动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把握成本控制的方向。资源耗用的线索是由资源动因的剖析获得的,在剖析资源动因的过程中可以对浪费的根源进行查找,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浪费问题,降低企业的成本资金,使成本与预算值相匹配。对不同的作业应该区别对待,从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两个方面出发比较,确定出浪费、节约资源的作业,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第三,帮助企业合理地改变产品的范围和结构。企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是想要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想要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范围还有产品的结构是合理的。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对企业的产品范围和结构进行增值、减值分析,在保留或者是增加某些产品或者结构的同时取消或者减少其他一些产品的范围和结构。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的科学全面,也避免了企业过度追求当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发展的不良现象发生。
四、现阶段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问题及对策
1.作业成本法并不具备普适性
作业成本法的推行基于一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只有适合的生产经营环境,才能使作业成本法发挥应有的功效,也就是说作业成本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只有那些能够提供高科技生产制造环境的企业才适合于落实作业成本法。这种企业往往具备小批量、多变化产品的特征,管理信息系统较为先进,各个生产环节也不会存在货物囤积的现象。对现阶段我国的作业成本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企业现阶段还未采用这种方法,作业成本在我国应用还不太成熟,大多数企业也并不能提供出作业成本法适宜发展的环境。但是以上讨论也并不是说作业成本法并不适用于我国的企业,我们必须明确,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并不排斥一般企业,而是说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时候必须考虑企业的客观条件,全面地分析企业的技术结构和经营。比如可以在在那些小批量生产、产品种类较多,生产工艺比较多样的企业内部施行作业成本法的试用。另外我们必须明确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法并不是同样的概念,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具备无约束性和灵活性,即便是企业不能在企业的所有管理层面都将之合理的应用,也可以在较为局部的管理层面上加入相关的原理。
2.分析成本效益
作业成本法可以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但是实施的成本非常的高,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往往会主观的、有意识的避免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另外,作业成本法对相关的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很多企业在这方面上难以保障。另外作业成本法的初始投资不容忽视,投资巨大,可是获益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施行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企业在落实的时候需要全面的进行衡量。
3.成本分析的主观性
如果企业的成本动因与作业实际间接费用的相关程度越低,成本动因的确定就会越难;产品的精细度越高,动因细化的越为详细,成本动因的复杂程度也就越高,成本的准确定位就越难以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作业成本具备主观性和武断性,严重的影响了作业成本的精度。因此相关企业在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时候应该权衡利弊,更全面的分析问题。
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的核心,是作业成本法实现效果的关键。想要在企业内部落实作业成本法,企业必须要深入的分析作业,正确的判定成本动因,尽可能的为作业成本的计算提供依据。另外,企业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成本动因与作业确认的前后期保持一致性;在应用的过程中加入同行业的标准,实现同行业成本资料的可比。
五、结束语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型的成本计算方法,虽然现阶段还未在我国广泛的施行,但是作业成本法的优势有目共睹,希望本篇文章能为相关者提供借鉴,使之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作业成本法,并使作业成本管理法能够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赵息,鹿娟.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2]刘熠峰.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研究——以HC公司为例[D].安徽财经大学,2014(05).
成本管理作业2 篇4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A.倒扣测算法 B.比率测算法 C.选择测算法 D.直接测算法2.确定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的方法是()。A.对比法 B.评分法 C.定性分析法 D.定量分析法3.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是()。A.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B.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D.[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4.在材料消耗定额变动的情况下,材料价格的变动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A.材料消耗定额降低%×直接材料占成本的%B.材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C.材料价格降低%×(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D.[1-(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1-材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5.半成品成本中的变动成本属于()。A.相关成本 B.无关成本 C.专属成本 D.机会成本
6.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是按下式计算的:()。A.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7.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采用()。A.计划成本的比例 B.定额成本的比例 C.材料成本的比例 D.制造费用的比例8.作业成本计算法最重要的优点在于()。A.促进企业组织方式变革 B.作业的计量和分配较为客观C.促使管理人员加强成本控制 D.简化了成本计算程序9.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A.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B.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高C.订购量越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D.无论订购量多少,计算出的单位成本都是相同的10.倒推成本法的应运而生是遵循了()。
A.成本效益原则 B.配比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谨慎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企业确定的产品目标成本还需进一步分解,分解的主要方式有()。A.按产品组成分解 B.按产品结构分解C.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D.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E.按功能评价系数分解2.本量利分析在成本预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A.保本点的预测 B.保利点的预测C.保利成本的预测 D.风险条件下的成本预测E.保净利点的预测3.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主要有()。A.高低点法 B.一元回归直线法C.移动平均法 D.简单平均法E.指数平滑法4.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A.所属概念多样化 B.属于历史成本C.账簿中不反映 D.凭证中反映E.决策中考虑5.边际分析法主要适用于以下问题的决策()。A.产品组合规划 B.最佳采购批量C.最佳生产批量 D.最佳质量成本E.亏损产品6.确定最佳质量成本时,应考虑的成本有()。A.预防成本 B.检验成本C.内部质量损失 D.外部质量损失E.储存成本7.在定额法下,计算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时,需要的指标有()。A.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费用 B.产品原材料的计划费用C.原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 D.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E.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标准成本差异一般分为()。A.数量差异 B.价格差异 C.品种差异 D.结构差异 E.工时差异9.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A.成本计算基础不同 B.成本计算对象不同C.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D.费用分配标准不同E.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10.采用倒推成本法通常需要满足的条件有()。A.管理当局认为详细的成本记录是
多余的B.每种产品都有一套标准成本C.会计人员有较丰富的成本核算经验D.存货数量相对较少E.倒推成本法不会扭曲成本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本预测模型,即意味着成本预测程序的结束。()2.在产销平衡假定的前提下,利用倒扣测算法确定的目标成本即产品生产目标成本。()3.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
4.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其成本较低。()5.预防和检验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下降。()6.如果企业用同一生产设备轮换分批生产几种产品和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据年调整准备成本和年储存成本之和最低原理来确定其共同的最佳生产批次。()7.成本控制的例外原则是指要对差异较大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8.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本的口径与实际成本不同。()9.作业成本计算法是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10.作业按主次关系分类可分为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11.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12.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13.作业的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提供了基础。()14.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15.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两者虽然在整体框架上基本相同,制造费用也分为归集和分配二个过程,但其成本的归集点及分配的方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别。()16.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分配,准确性较好;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17.传统成本计算法所有生产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18.作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生产经营的作业环节不多,各种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19.作业成本计算法通常能恰如其分地反映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20.倒推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核算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21.倒推成本法尤其适用于那些采用适时生产制度而使存货水平很低的企业。()22.倒推成本法有三种基本类型,其区别在于记账时所采用的账户有所不同。()23.在适时生产制度下,由于自动化水平相对较高,直接人工成本很少,因此可将其与制造费用合并记入“加工成本”账户。()24.在适时生产制度下,由于在产品数量较多,应为其单独设置账户。()25.倒推成本法没有严格遵循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该方法没有确认在产品成本。()
四、计算分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6分,第4小题5分,第5小题8分,第6小题5分,第7小题9分,第8小题10分,共55分)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价为2000元,销售量为3000件,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0%。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若该产品由A、B、C、D、E、F六种零部件组成,利用评分法各零部件的累计得分分别为:4、3、2、4、1、1,分解目标成本。(3)若该产品由3个工序加工而成,相关的成本结构资料如下表所示,分解目标成本。
成本项目成本结构直 接 材 料半 成 品直 接 工 资制 造 费 用第一工序成本结构第二工序成本结构第三工序成本结构 80% 75%85% 12% 15% 10%8%10%5%2.某企业预计计划继续生产甲产品,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如下:产品产量平均增长20%,原材料消耗降低5%,原材料价格平均降低
2%,生产工人平均工资增长10%,劳动生产率提高15%,变动性制造费用增加18%,废品损失减少10%。基期各成本项目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分别为:直接材料58%,直接工人25%,变动性制造费用10%,固定性制造费用5%,废品损失2%。要求预测计划期甲产品成本的总降低率。3.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单位:元 产品项目ABC合 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00*********0000—******要求:(1)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不能用于其它方面,C产品应否停产?(2)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15000元,C产品应否停产?4.某企业每年需用某零件3000件,一车间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发生的成本如下:变动生产成本20000元,固定生产成本7000元,追加工具一套,价值4000元。如果外购,每件单价为8元,同时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2000元。要求做出外购与自制的决策。5.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该种产品由A、B、C三个部件组成。A部件由甲、乙、丙三个零件组成。各种零件有关的定额资料如下:(1)甲零件材料消耗定额8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5元;工时消耗定额为10小时。A部件需要甲零件数量为2个。(2)乙零件材料消耗定额5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4元;工时消耗定额为9小时。A部件需要乙零件数量为4个。(3)丙零件材料消耗定额3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3元;工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A部件需要丙零件5个。(4)装配A部件的工时定额为6小时。(5)每小时直接工资定额为2元,制造费用定额为1.5元。B部件的定额成本为600元,C部件的定额成本为835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产成品单位定额成本。6.某企业2000年10月份原材料定额费用及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如下:原材料类别材料编号计划单价定额费用计划价格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原 料96025858605530主要材料47685890920辅助材料35552380350合计----------------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原材料定额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并将计算的结果填入上表中。7.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10件,月初在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资料成本项目产 量消耗定额计划单价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直接材料10120千克4.55400 800 150直接工资10140小时0.37518-120-制造费用10140小时0.28392-80-合 计---6310 600 150自本月初起,原材料消耗定额由120千克降低为115千克,工时由140小时降低为130小时。本月份甲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为2405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直接工资为2350元,制造费用为1700元。本月投产50件,月末完工45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定额法计算甲产品的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8.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量及直接成本等资料表项 目甲 产 品乙 产 品产量(件)20000040000定购次数(次)410机器制造工时(小时)400000160000直接材料成本(元)***直接人工成本(元)3000000600000制造费用明细及成本动因表项 目制造费用金额成本动因材料验收成本300000定购次数产品验收成本470000定购次数燃料与水电成本402000机器制造工时开工成本220000定购次数职工福利成本190000直接人工成本设备折旧300000机器制造工时厂房折旧230000产量材料储存成本140000直接材料成本经营者薪金100000产量合计2352000—要求:(1)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求出甲、乙两种产品所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分别按
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3)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成本管理作业2答案第五章至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B 3.C 4.C 5.A 6.D 7.B 8.C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CD 2.ACD 3.ABCDE 4.ACE 5.BCD 6.ABCD
7.ACE 8.AB 9.BCDE 10.ABDE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四、计算题(一共8小题,共55分)
1、(1)企业的目标成本=产品预计销售收入×(1-税率)÷(1 成本利润率)=2 000×3 000×(1-10%)÷(1 20%)=4 500 000(元)(2)该种产品的目标单位成本=4 500 000÷3 000=1 500(元)A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4÷(4 3 2 4 1 1)]=400(元)B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3÷(4 3 2 4 1 1)]=300(元)C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2÷(4 3 2 4 1 1)]=200(元)D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4÷(4 3 2 4 1 1)]=400(元)E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1÷(4 3 2 4 1 1)]=100(元)F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1÷(4 3 2 4 1 1)]=100(元)(3)目标成本分解计算表成本项目目标成本第三工序目标成本第二工序目标成本第一工序目标成本直接材料其中: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1 500×85%=1 2751 500×10%=1501 500×5%=751 275×75%=956.251 275×15%=191.251
275×10%=127.5956.25×80%=765956.25×12%=114.75956.25×8%=76.50合 计1 500 1 500 1 275 956.252、①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1-5%)×(1-2%)]×58%≈4.00%②直接工资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1 10%)÷(1 15%)]×25%≈1.09%③制造费用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变动制造费用影响)= [1-(1 18%)÷(1 20%)]×10%≈0.17%成本降低率(固定制造费用影响)= [1-1÷(1
20%)]×5%≈0.83%④废品损失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0%×2%=0.2%甲产品成本的总降低率=4% 1.09% 0.17% 0.83% 0.2%=6.29%
3、(1)停产后利润总额分析表 单位:元
产品项目AB合计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贡献边际减:固定成本500 000300 000200
**00062 500 300 000 210 000 90 000 37 500 800 000 510 000 290 000 100 000 利 润 137 500 52 500 190 00062 500=500 000÷800 000×100 00037 500=300 000÷800 000×100 000亏损产品停产后,如果闲置的能力不用于其他方面,企业的利润比停产前下降10 000元,所以C产品不应停产。(2)差量损益分析表 单位:元 方案 项目继续生产停止生产差异额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其中: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200 000205 000190 00015 000 0 0 0 0 200 000 205 000差量损益-5 000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如果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比继续生产多获利5 000元,所C产品应停产。
4、相关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相关成本 自 制 外 购变动成本机会成本 20 000 4 000=24 000 2 000 3 000×8=24 000合 计 26 000 24 000从表中来看,外购零件比自制零件节约成本2 000元,故应外购。
5、零件定额成本计算表零件名称材料定额成本工资定额成本制造费用
定额成本定额成本合计甲8×5=40 10×2=20 10×1.5=15 75乙 5×4=20 9×2=18 9×1.5=13.5 51.50丙 3×3=9 8×2=16 8×1.5=12 37 部件定额成本计算表 部件名称:A部件 零件名称需用数量材料定额成本工资定额成本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定额成本合计 甲 240×2=8020×2=40 15×2=30 150 乙 4 20×4=80 18×4=72 13.5×4=54 206 丙 5 9×5=45 16×5=80 12×5=60 185 装配成本 — —— 6×2=12 6×1.5=9 21合 计 — 205 204 153 562产成品定额成本=A部件的定额成本 B部件的定额成本 C部件的定额成本=562 600 835=1 997(元)
6、定额差异计算表 单位:元原材料类别材料编号计划单价定额费用计划价格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①②③④⑤⑥⑦原 料9602585 86046 8805 53044 240-330-2 690主要材料476858904 450 9204 600 30 150辅助材料3555 2380 760 350 700-30-60合 计——————52 090 —— 49 540-330-2 550③=②×① ⑤=④×① ⑥=④-② ⑦=⑤-③
7、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定额变动差异=(115-120)×4.50×10=-225(元)直接工资定额变动差异=(130-140)×0.37×10=-37(元)制造费用定额变动差异
=(130-140)×0.28×10=-28(元)本月投产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15×50×4.50=25 875(元)直接工资定额成本=130×50×0.37=2 405(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130×50×0.28=1 820(元)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4 050-25 875=-1 825(元)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25 875-1
825)×(-1%)=-240.50(元)脱离定额差异合计-2 065.50(元)直接工资定额差异=2 350-2 405=-55(元)制造费用定额差异=1 700-1 820=-12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编制如下“产品成本计算单”: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本月费用费用合计分配率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成本项目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实际成本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直接材料5400 800 150-225 225 25875-2065.50 31050-1265.50 375-0.04 0.012 23287.5-931.5 279.45 22635.45 7762.5-334 95.55 直接工资518-120-28 28 1820-120 2184-200 28-0.0915 0.0128 1638-149.88 20.97 1509.09 546-50.12 7.03 合计6310 600 150-290 290 30100-2240.50 36120-1640.50 440--27090-1211.25 328.13 26206.88 9030-429.25 111.87 完工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结果如下:直接材料定额成本=45×115×4.50=23287.50(元)直接工资定额成本=45×130×0.37=2164.50(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45×130×0.28=1638(元)
8、(1)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配率=2 352 000÷(400 000+160 000)=4.2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 000×4.2=1 680 0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0 000×4.2=672 000(元)作业成本法下①材料验收成本的分配率=300 000÷(10 4)=21 428.5714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验收成本=21 428.5714×4=85 714.2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验收成本=21 428.5714×10=214 285.71(元)②产品验收成本分配率=470 000÷(10 4)=33 571.4286甲产品应负担的产品验收成本=33 571.4286×4=134 285.71(元)乙产品应负担的产品验收成本=33 571.4286×10=335 714.29(元)③燃料与水电成本分配率=402 000÷(400 000 160 000)=0.7179甲产品应负担的燃料与水电成本=0.7179×400 000=287 16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燃料与水电成本=0.7179×160 000=114 840(元)④开工成本分配率=220 000÷(10 4)=15 714.2857甲产品应负担的开工成本=15 714.2857×4=62 857.14(元)乙产
品应负担的开工成本=15 714.2857×10=157 142.86(元)⑤职工福利成本分配率=190 000÷(3 000 000 600 000)=0.0528甲产品应负担的职工福利成本=0.0528×3 000 000=158 4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职工福利成本=0.0528×160 000=31 600(元)⑥设备折旧分配率=300 000÷(400 000 160 000)=0.5357甲产品应负担的设备折旧=0.5357×400 000=214 28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设备折旧=0.5357×160 000=85 720(元)⑦厂房折旧分配率=230 000÷(200 000 40 000)=0.958335甲产品应负担的厂房折旧=0.958335×200 000=191 667(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厂房折旧=0.958335×40 000=38 333(元)⑧材料储存成本分配率=140 000÷(2 400 000 2 000 000)=0.031818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储存成本=0.031818×2 400 000=76 364(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储存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流程设计 篇5
随着近年来企业面临的生产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作为一种新兴的成本核算技术和企业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
与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相比,作业成本法能更精确地完成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分配,从而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及决策服务。
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制造费用的比例较高时,作业成本法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那些“小批量、多品种、更新快”生产型企业而言,作业成本法尤为适用。
然而,随着作业成本法运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一个突出的问题逐渐显现,这就是如何建立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系统?无疑,作业成本法显著提高了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确度。
但是,在成本管理工作上,仅仅进行准确的核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
大多数企业对传统成本核算体系中采用的标准成本、目标成本等成本控制方法已经比较熟悉,并广泛运用,但对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却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要使作业成本法在实践中得到广大企业的真正认可并充分发挥其内在优势,就必须解决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问题。
二、作业成本法下引入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流程被视作“资源→作业→产品”,而不是直接从资源耗费到产品。
这是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管理观的显著区别。
正是这个区别,使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工作与传统的成本控制存在较大的差别。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系统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大批量、品种少”的生产方式下,标准成本系统是非常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产品标准成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然而,在采用作业成本法的现代企业中,直接使用产品标准成本的作法已不太可能。
这是因为,传统的标准成本是基于成本对象(产品)的稳定性而建立起来的,而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往往具有“批量少、品种多、变化快”的生产特点,其最终产品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产品标准成本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丧失。
这给成本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然而,我们发现,基于作业成本法对成本流程的理解,在作业成本法下引入标准成本控制方法并不是没有可能。
尽管“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企业无法完全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但一般说来,只要其产品的目标市场和生产技术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其产品所需作业却往往是稳定的,即,产品的多样性和易变性与作业的稳定性并存。
这种条件下,可以将作业视为一种稳定的“中间产品”,则其标准成本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将作业成本而非产品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并按照传统标准成本法的思路对其进行成本控制是完全可行的。
只要实现了对作业成本的有效控制,事实上也就能实现对最终产品成本的控制。
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流程设计
按照作业成本法的理解,成本流程被视作“资源→作业→产品”。
此时成本控制的中心环节在“作业”,而非“产品”。
成本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引入标准成本法,为成本控制对象(作业中心)制定标准成本,并以此为依据对各作业中心的实际成本进行控制,并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寻找对策。
具体而言,成本控制流程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见图1)。
1.作业链分析与再造
实施成本控制的首要工作是进行作业链分析与再造。
由于在传统成本控制体系中根本没有这项工作,因而它在实践中最容易被忽视。
事实上,作业成本法的作用不仅是精确完成成本核算,而且更重要的是将其提升为作业管理,以提高企业整体价值链的效率。
作业链分析与再造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提升企业作业链的效率,为成本控制创造良好的条件。
事实上,从广义的角度看,作业链分析与再造本身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部分。
在进行作业链分析与再造过程中,需要识别并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高效作业与低效作业,然后采用技术分析等手段,尽可能去除非增值作业,改善低效作业;另外,还需要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尽量实现作业之间环环相扣,无断开或重叠,提高作业链的整体效率。
2.明确成本控制对象
在完成作业链分析与再造之后,需要明确成本控制中心(也可称作责任中心),这是实施成本控制的必要准备。
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在确定责任中心时,应尽量使成本开支的.决定者(或实施者)与成本开支的责任承担者保持一致。
通常,成本控制人员会将作业中心直接设定为责任中心。
但是必须注意到,在划分作业中心时,往往会将成本动因相同的几种作业归入同一个作业中心,而这几种作业可能是由若干个不同的部门分别提供的,此时该作业中心的成本由几个部门共同负责,成本控制难度就会较大。
因此,尽管出于简化成本核算的需要,可以将若干种作业并入同一个作业中心,但范围不宜过大,特别是当几种作业由不同部门分别提供时,最好能将其分设为不同的成本中心,以便于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果在作业中心的确定环节已充分注意到上述问题,此时责任中心的划分及选择就比较简单了,一般的,责任中心的确定应符合企业生产循环的特点,最好能以生产流程中确定的作业中心直接作为责任中心,即,实现责任中心与作业中心的一一对应。
3.制定各作业中心的“标准成本”
以作业中心为对象,为其制定标准成本。
作业中心标准成本的制定原理与传统成本观下的标准成本基本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流程被视作“资源→作业→产品”,作业中心的标准成本则由“作业消耗资源”与“产品消耗作业”两个环节的效率共同决定(见图2)。
由图2可知,作业中心的标准成本可分解为两个层次:作业标准单价与标准作业量。
作业标准单价则可进一步分解为单位作业资源耗用标准数量与资源标准单价的乘积。
由此可知,要确定作业标准单价,需要事先合理确定单位作业的资源耗用标准数量与资源标准单价,二者的制定原理与方法与传统成本系统中标准成本的制定程序完全一样。
标准作业量则取决于单位产品对作业的标准耗用量与产品产量,其中的关键是合理制定单位产品对作业的标准耗用量,它主要由“产品消耗资源”环节的效率决定。
4.成本差异分析
作业中心的实际成本发生后,将其与该中心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并进行成本差异分解,寻找成本差异的产生原因。
成本差异的分解见下式:
成本差异=作业中心实际成本—作业中心标准成本=单位作业实际价格×作业实际数量—单位作业标准价格×作业标准数量=(单位作业实际价格—单位作业标准价格)×作业实际数量+(作业实际数量—作业标准数量)×单位作业标准价格=作业价差+作业量差
作业价差的产生是由于单位作业实际价格相对于单位作业标准价格发生了偏离。
具体原因则需追溯到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效率与资源价格两方面。
例如,当出现正的作业价差时,可能是由于作业消耗资源的效率下降或资源价格失控。
作业量差的产生则来源于作业实际数量相对于作业标准数量的偏离,归根到底则是单位产品对作业的实际消耗偏离了标准消耗。
5.寻找对策
经过成本差异分析,明确了各作业中心成本差异的产生原因,然后可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其基本方法与传统的标准成本系统相似。
但要注意的是,当成本差异出现时,尽管很可能是成本控制环节的问题,但也可能是由于标准本身制定不合理所致。
特别是在“小批量、少品种”生产型企业中,产品变化快,它对作业的耗用标准事实上很难准确制定,因此,及时地调整和修正标准,应成为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系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最后,我们对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循环进行一个简要说明。
图1所示的5个程序构成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循环周期。
但是在实践中,只要企业的生产组织流程和作业链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企业在实施了作业链分析和改造以及完成了成本控制中心的选择后,可以在以后的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反复进行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就可以了,因此,程序1与程序2并不需要经常进行;而程序3到程序5的成本控制工作在每个生产循环中都需要重复进行。
因此,我们将包括程序1到程序5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流程称为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大循环,而将程序3到程序5的成本控制称为小循环。
小循环发生若干次后,如果生产组织形式及技术特点已发生了明显变化,此时就需要实施一次成本控制大循环,然后又是在新的基础上的若干次小循环。
如此反复进行。
总之,在现代生产环境中,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企业管理手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实用性,必须解决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问题。
与传统的成本控制不同,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应以“作业”为成本控制对象,通过对作业中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来发现成本失控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潘飞,童卫华,文东华,程明.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会计——案例研究[M].200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22-134
[2]王广宇,丁华明.作业成本管理——内部改进与价值评估的企业方略[M].200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56-63
[3]穆林娟,潘爱香.构建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J]. 会计研究,2004(5):62-66.
[4]刘慧芬.标准成本法在作业成本体系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2(3):70-71.
★ 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构建的大学优秀论文
★ 试论作业成本法在邮政企业的运用
★ 社会实践报告作业
★ 分析报告格式
★ 小学生作业马虎心理现象的分析
★ 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 调研分析报告
★ 自我分析报告
★ 投资分析报告
作业成本会计研究浅析 篇6
据专家们的问卷调查资料揭示,在美国已经实施作业成本会计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11%;加拿大则占被调查企业的14%。这说明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西方很多企业,在应用新的成本计算系统时也存在等等看的想法。许多企业明知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扭曲了成本的真实数据,但由于缺乏人手或为了节约开支而没有采用新的成本计算方法。西方一些学者正在对那些实施作业成本会计的企业作跟踪,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成本计算系统的有效性及在现代制造环境下对成本计算系统的要求。
作业成本会计管理理论引入中国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经过一些学者的介绍和研究,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已被广泛了解。但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在中国实际运用、推广还存在不少的障碍。中国企业对作业成本计算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很多实施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配套制度未能做相应改进和协调,影响了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的实施深度和广度。
3 作业成本会计对我国传统成本会计的改进及其影响
3.1 作业成本会计改进了成本概念,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提高了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作业成本会计通过作业这个核心,把费用与产品成本联系起来,形象地揭示了成本成形的动态过程,使成本的概念更为完整、具体。它还把作业、作业中心、顾客和市场都纳入了成本核算的范围,形成了以作业为核心的成本核算体系和管理体系。作业成本会计以作业为核心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抓住了资源向成本对象流动的关键,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有利于全面分析企业在特定产品、劳务、顾客和市场及其组合以及各相应作业的盈利性差别。
3.2 作业成本会计可以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会计根据因果关系按资源动因、作业动因分配间接费用,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按单一的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所造成的成本信息扭曲,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3.3 作业成本会计优化了成本形成过程及其构成。作业成本会计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揭示了资源耗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指明深入到作业水平,对于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活动进行改进与提高的途径,从而有利于消除一切可能形成的浪费,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整体的经济效益。
3.4 作业成本会计提供了便于不断改进的绩效评价及责任考核体系。传统成本计算忽视了可供资源与实际需用资源之间的差异,将未使用资源和非增值作业耗费的资源也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严重影响了绩效评价的客观性。根据作业成本会计的基本思想,绩效评价可以更清晰地反映作业、资源在增加顾客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贯穿资源流动始终的因果分析过程,便于明确与落实各部门的岗位责任,揭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非财务指标作为各作业中心绩效评价与考核的依据,从而调动各部门挖掘潜在的盈利能力,改善经营管理决策。
3.5 作业成本会计从企业战略出发进行管理控制,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作业成本会计重视整体持续优化作业链——价值链,注重价值链的分析和改进,在作业全过程中对产品设计、生产、质量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控制和完善,促进作业管理的不断改进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最终产品或服务能给顾客提供的价值,使整个企业处于不断改进的状态,有助于持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划融合思考 篇7
一、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 (Kaplan) 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库伯 (Cooper) 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先进成本计算方法, 其核心是作业, 即首先将企业所耗用资源按特定的作业进行确认和计量, 然后选择成本动因, 将所有作业上的成本分配给特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产品或劳务) 。其基本理念是作业消耗资源, 产品消耗作业。通过对作业进行动态的追踪, 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 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所谓作业 (activity) , 是指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 其是产品成本计算及持续改善的基石。
作业成本管理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 简称ABM) , 是指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 将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 把“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 从成本方面来优化企业的作业链和价值链。不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以及增加顾客价值但无效的作业都是不增值作业, 由不增值作业引发的成本是不增值作业成本。作业成本管理就是要努力找到不增值作业并努力消除或将其降低到最小。作业成本管理下, 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质就是作业管理。学术界将作业成本管理的产生视为成本管理会计发展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起源于日本, 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率先创立, 并以术语形式出现于1959年的丰田社史之中。成本企划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功效已为企业界所公认, 如丰田公司利用成本企划重新设计生产过程, 在5年内把800吨冲压机的启动时间由1小时缩短到12分钟以下, 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
成本企划的主导思想认为, 虽然每个成本项目发生在制造阶段, 但要导源于制造产品上游的设计阶段, 从设计阶段入手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心应从生产阶段转向开发设计阶段。
成本企划的核心是目标成本。企业根据长期的盈利计划、市场战略价格和现实生产环境的考虑进行新产品目标成本的估算, 所有产品必须满足客户需求, 因此, 客户需要能够推动产品开发。成本企划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誉为“锋利的日本秘密武器”, 其是日本公司以低价与西方企业竞争、以新产品击败对手的法宝。概括起来, 成本企划的主要优点包括: (1) 顾客与市场导向。成本企划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 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成本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激烈竞争的市场。 (2) 源流控制思想。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各阶段的分布状况, 来确定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 产品的研究开发与设计阶段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不仅因为开发设计本身的成本很高, 而且因为设计方案确定之后, 便会导致相关的成本锁定, 根据专家测算, 这一阶段所确定的产品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例高达75%~90%。源流控制思想是成本企划的精髓。 (3)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指产品自形成至消亡所经历的从企划、研发、生产到客户使用、报废处理这个循环的总成本。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对生产者的成本 (即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 和使用者的成本 (即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 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总额达到最低, 这也是成本企划的重要成本思想。 (4) 前馈式的成本控制。成本企划倡导的是一种前馈式的成本管理, 将降低成本的重心由生产阶段转移到了设计阶段, 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在图纸上“制造”产品, 进行成本“预演”, 由此得出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策略以控制产品成本, 实现成本的前馈式管理。
三、从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互补性分析其融合可行性
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作为近年来成本管理的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成果, 两者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若将两者有机融合, 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以下将从两者的互补性谈谈其融合的可行性。 (1) 作业成本管理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 着眼点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使许多传统的不可控制的间接成本成为可控的直接成本, 进而提供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而成本企划仍以传统的“产品”为中心, 间接费用的分配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工时、机器小时作为分配标准, 未考虑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若将两者的优缺点结合起来, 将成为完美整体。 (2) 成本企划以顾客与市场为导向, 是一种外向型的管理, 将成本管理扩大到企业的外部领域, 是一种市场驱动型的成本核算管理。成本企划一般根据企业长期的盈利计划、市场战略价格考虑进行新产品目标成本的估算, 成本企划属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作业成本管理虽然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 但其仍是一种内向型的管理, 着重于战术型的成本动因及生产领域的改善控制, 以提高企业的内部效率。由此可见, 成本企划的“战略”和作业成本管理的“战术”形成互补的有机整体。 (3) 作业成本管理主要实施于生产和售后服务阶段, 主张对成本进行事中、事后控制, 而成本企划则主要实施于产品的设计阶段, 主张事前控制, 是一种前馈式的成本管理。 (4) 作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在“空间”层面进行成本管理, 深入到成本动因与作业间的关系, 而成本企划则侧重于对有“时间”特性的动态业务过程进行控制, 其立足于商品企划、开发设计阶段这样的源流重心, 可见, “空间”和“时间”形成有机互补。
综上所述, 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作为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 两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 但又各有各的侧重, 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区别表现出了两者完美的互补性。我国理论界对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分别研究已有多年。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如咸阳钢管厂钢绳分厂,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使用作业成本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成本企划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较少。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将两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融合, 既可以避免各自的局限性, 又能取长补短, 发挥各自的优势, 产生良好的互补效果。笔者相信, 我国成本管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将是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孟焰 (课题主持人)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于增彪:《管理会计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3]余海宗:《战略管理会计论》,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业成本法成本 篇8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业成本法;业务流程;成本核算
一、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模型设计
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产品或服务成本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两阶段法和多阶段法,由此也形成了作业成本法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型:两阶段模型和多阶段模型下面主要介绍多阶段数学模型。
作业成本法多阶段数学模型。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服务成本是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的,直接成本又细分为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假设设定某一具体服务项目S后,成本对象S的总成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公式中: 服务项目S的总成本;
:服务项目S的直接人工成本;
:服务项目S的直接材料成本;
:服务项目S的间接成本。
下面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方面分别对成本对象进行详细分析。直接成本与最终的产品或服务有着直接联系,能够以可行的方式直接归集到最终产品的成本中去。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服务项目S消耗工种的工时总量;
:工种平均每小时的工资数量。
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服务项目S消耗直接材料t的数量;
:直接材料t的单位成本。
服务项目S总的直接成本为:
间接成本是与生产产品和服务难以形成直接量化关系的资源投入成本,在企业的运作经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准确、客观的核算间接成本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间接成本与最终成本对象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不能直接追溯到最终成本对象中去,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为间接成本与最终成本对象之间架起“作业”这道桥梁,保证了间接成本向最终成本对象归集的全面性及合理性。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作业及资源,确定作业动因及资源动因,然后计算资源动因率。
资源动因率公式为:
公式中:资源的资源成本;
:资源的资源动因数量。
得到资源动因率且确定各作业消耗的资源动因量后,就可以把各资源成本归集到各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库。作业成本库中的各成本要素累计相加便得到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作业的作业成本;
:作业消耗资源的资源成本动因量。
同质性作业归并在一起形成作业中心,作业中心中各作业成本汇集形成作业中心成本库。企业在确定了作业中心和作业成本后,作业中心成本库成本表示为:
公式中: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
:作业若作业成本库,则值为1,否则为0。
资源归集到作业之后,接下来就是将作业中心成本按照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成本对象中去。确定作业成本动因后,首先要计算出作业成本动因率,然后各作业成本动因率与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成本动因数量的乘积即是最终成本对象消耗的间接成本。
作业成本动因率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作业成本库的作业动因量;
:作业成本库的作业动因率。
服务项目S的间接成本公式为:
公式中:服务项目S消耗作业成本库的作业动因数量。
经过对企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详尽分析,得出了服务项目S的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以及间接成本。服务项目S的总成本计算公式为:
二、小结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服务项目和作业繁多,业务流程复杂,成本以间接成本为主。作业成本法可以将成本精确地追溯到最终的服务和产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转化而来的作业成本。在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某项作业消耗多少资源、某项服务和产品消耗多少作业,进而可得某项服务和产品消耗多少资源。在资源转移的过程中,能够区分出高效增值作业、低效增值作业、高效非增值作业和低效非增值作业,这给成本管理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欧佩玉,王平心.作业分析法及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0(2): 48-51.
[2]刘希宋.作业成本法机理模型实证分析[M].北京:国防出版社,1999:1-15.
【作业成本论文】推荐阅读:
作业成本08-12
生产作业成本06-02
农机作业成本06-10
井下作业成本07-16
作业成本控制05-15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09-23
供电企业作业成本研究09-02
烟草作业成本法10-11
企业作业成本预算控制10-26
作业成本管理实施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