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

2024-08-12

作业成本(精选12篇)

作业成本 篇1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及内涵

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将产品的成本区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通常将制造费用依据不同产品所耗费的直接人工工时或者是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计入产品的成本。然而, 在现代制造业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大大增加了, 而且间接费用的属性和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这些间接费用不再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直接相关, 例如, 企业的组织协调生产费用等。这些间接费用已经与传统生产条件下的制造费用完全不同, 直接人工成本大大减少, 传统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显得很不合理。在现代制造业中, 作业的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直接引发了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计算法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 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 是把企业所消耗的资源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 并把按照作业归集的成本按照作业动因再分配给成本对象的方法。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下, 成本计算的过程就是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项作业, 再将各项作业的成本分配给最终的产品。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适应现代高科技制造环境的成本计算方法,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 其计算方法更加符合现实, 计算结果也比传统的成本计算更加精确, 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另外, 作业成本计算法还更重视成本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相关概念

1. 资源。资源是在作业实施过程中被运用和使用的经济要素, 是为作业和产品而进行的各项费用的支出。企业的资源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等。

2. 作业。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础。作业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各项具体活动, 是资源的投入和效果产出的过程, 是一系列可重复活动的集合体, 如产品设计、材料搬运、机器调试、产品生产和质量检查等。

作业主要分为四类: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生产维持作业。单位水平作业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时所从事的作业, 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变动, 如对每件产品加工所耗用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批量水平作业是指生产每批产品所进行的作业, 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数成正比, 是该批产品所有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 如对每批产品的生产调度、质量检验等;产品水平作业是指为各种产品的生产而从事的作业, 这种作业的成本与单位数和批数无关, 但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成正比, 如对每一种产品的包装设计等;生产维持作业是指为维持工厂的生产而从事的作业, 这种作业的成本为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本, 如车间照明、安全检查等。

3.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引起一项活动成本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作业成本控制的核心范畴。成本动因分为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资源动因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 运用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项作业。典型的资源动因包括用于公共事业的仪表数以及用于清洁作业的空间大小等。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作业动因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的耗用情况, 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例如, 企业可以根据整理准备的次数这个作业动因, 将整理准备作业的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

三、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评价

1.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点。

(1) 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数量为基础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核算直接费用时可以做到相对准确, 但在自动化程度提高, 同时人工工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 继续采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单一的分配标准来分配间接费用时, 往往会造成间接费用分配失真, 造成产量大的产品成本偏高, 产量小的产品成本偏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反映成本计算对象和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 而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作业成本计算法强调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的方式来分配成本, 尽可能避免采用分摊的方式。直接追溯是将成本直接确认分配到某一成本对象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可以实地观察的。使用直接追溯的方式最能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动因追溯虽然不像直接追溯那样准确, 但是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 成本的分配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在于它把资源的消耗首先追溯到作业, 然后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分配作业成本。采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进行成本的分配, 比单一的分配基础更加合理、更能保证成本的准确性。 (2) 有助于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成本是制造成本, 是与产品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本,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而不包括与产品的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其他支出。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 一般包括有效作业的耗费, 而将无效的和非增值的作业耗费计入期间费用。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下, 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深入到作业中去, 贯穿于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作业成本计算法将成本的控制从生产的过程延伸到企业的整条价值链。作业成本计算关注资源耗费以及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使成本分析更加深入。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对所有的成本进行分析, 促进企业改进增值作业, 消除非增值作业, 最终优化企业的价值链。 (3) 有利于提高产销决策的科学性。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是产品定价和产销决策的基础。现代制造条件下, 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幅提高。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 产量大的产品成本偏高, 而产量低的产品成本偏低;这会造成产销决策的失误。例如, 有些高产量的产品本来是盈利的, 但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 可能被误以为是亏损的, 从而导致生产决策的错误。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具相关性和科学性, 从而有助于提高产销决策和定价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局限性。

(1) 作业成本计算法无法根本消除成本计算中的主观性。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大大减少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计算的主观分配, 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主观性。作业成本计算法在作业的确认以及成本动因的选择方面本身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些主观判断可能会与实际产生较大的偏差, 从而影响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准确性。 (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施成本较大。全面实施作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业务量大的情况下, 企业需要做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成本计算比较复杂。而且, 随着企业经营的改变, 企业也必须对作业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会大大增加实施成本。因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成本较大, 工作较为复杂。

四、作业成本管理

1. 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

作业成本管理 (Activity Based Costing Management, ABCM) 是指企业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作业管理, 达到不断消除浪费, 实现作业改善, 提高顾客价值, 并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作业成本管理由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 一是作业成本计算的过程, 另一个是作业的控制过程, 包括作业的确认以及作业的评价。

2. 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1) 成本管理的对象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对象主要是产品, 而作业成本管理的对象不仅是产品, 也包括作业。 (2) 控制标准的选择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以企业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标准。这一标准是相对稳定的, 是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 而不是最高水平的标准。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最优或理想的成本为控制标准, 不考虑现实的低效率、技术故障、非正常停工等因素。 (3) 考核的方式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以是否达到该标准的程度作为考核的依据, 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实行奖惩。作业成本管理是以不断消除浪费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接近最优标准的程度作为考核依据, 实现的业绩可以用财务指标, 也可以用非财务指标来衡量。 (4) 对待非增值成本的态度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非增值成本, 作业成本管理非常重视非增值成本, 注重不断消除非增值成本。 (5) 职责的划分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一般以部门作为责任中心, 以该部门的可控成本为对象。作业成本管理则以作业以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划分职责, 以价值链为责任控制单元, 价值链是超越部门界限的。

作业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管理在西方国家已经获得较多的应用, 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作为先进的成本计算、管理方法与管理思想相统一的综合管理体系, 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 在我国企业运营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袁寒松.成本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2] .郭春林.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财会通讯, 2008 (12)

[3] .任洁.试论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会计研究, 2004 (5)

作业成本 篇2

1.期初库存甲产品50件,单位成本1062.5元,乙产品20件,单位成本940元。

2.本月发生费用如下:材料费用38000元,其中甲产品21000元,乙产品17000元,生产工人工资3650元,其中甲产品2250元,乙产品1400元,生产工人福利费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14%提取,制造费用总额1095元,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3.月末甲乙产品全部完工,甲产品20件,乙产品20件。4.本月销售甲产品40件,乙产品15件。

1)计算本期完工甲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已销售甲乙产品的销售成本(列出算式)解:

1、甲产品的总成本:21000+2250+2250*14%+1095*2250/3650=24240(元)则甲产品单位成本为:24240/20=1212(元)

乙产品的总成本为17000+1400+1400*14%+1095*1400/3650=19016(元)则乙产品单位成本为19016/20=950.8(元)

2、加权平均法计算:

材料月末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材料金额+全月收入材料金额/月初结存材料数量+全月收入材料数量

甲产品月末加权平均单价=24240+1062.5*50/50+20=1105.2(元/件)则甲产品销售成本= 1105.2*40=44204(元)

乙产品月末加权平均单价=19016+940*20/20+20=945.4(元/件)

则乙产品的销售成本=945.4*15=14181(元)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 篇3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

一、成本动因定义

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从广义上说,成本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计算实施的一部分;狭义的看,它又可视作企业控制制造费用努力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决定着成本的产生,并可作为分配成本的标准。

二、成本动因的分类

在作业成本法下,从成本归属的角度,作业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执行动因、数量动因和强度动因。

(一)执行动因。若某项作业被重复执行时,每次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差别很小,这时作业的执行次数即可作为成本动因。作业成本除以作业执行次数,即是作业成本动因率。在设计作业成本系统时,一定要在分析有关作业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业主体的意见,慎重确认执行动因,以避免由此引起成本动因信息失真。

(二)数量动因。当某项作业多次执行中,资源费用的消耗表现出明显的变异,不过若资源费用的消耗跟作业时间或其他数量量度之间存在近似的正比例关系,这时称成本动因为数量动因。数量动因可表现为作业时间,也可表现为耗费资源的体积、重量等量度。作业成本除以数量动因的总计,即可得到成本动因率。

(三)强度动因。有些产品、劳务或顾客需要一些具有特殊性的作业,在作业执行过程中资源的耗费并不具备执行动因或数量动因的条件,这时需要对作业作个别追踪记录,直接把作业成本归属于成本计算对象。这种成本动因称之为强度动因,由于直接归属作业成本,所以不需要计算成本动因率。应用强度动因进行成本的数量归属是最精确的,也是最符合逻辑的,但花费成本最多。只有那些作业成本较大、每次执行时资源消耗又无规律可循的作业,才应用强度动因。如同样是由安装调试作业中心执行的某次产品的安装调试作业,由于技术要求高,需聘请外来专家,租用外单位的高级仪器,并且作业时间集中等原因,跟一般作业区别较大,不宜采用执行动因或数量动因,则应直接把成本归属到产品中去。

三、确定成本动因的必要性

传统的成本系统通过假定数量是惟一的成本动因而过分简化了成本的产生过程。在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里,生产的数量可通过产生的单位数来计算;而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中,直接人工小时或直接人工金额,甚至机器小时数则通常被用作单位数的替代品。随着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折旧费、维修、动力等费用由制造成本变成了制造费用。显然,这种情况下“驱动”制造费用将导致不准确的产品成本计算,而将数量动因扩展为一系列更为复杂的成本动因,使得生产成本组成项目“各得其所”的使用不同的动因,则无疑将改善制作费用分配,近而导致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计算。使得传统的对“期间费用”作一次性扣除,而不加分配的作法成为历史。确认成本动因的必要性还表现在,它会帮助我们清晰的看出哪些产品利润较高,哪些产品处在微利和保本状态。而这一点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却是不易觉察到的,成本动因的确定有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

四、成本动因概念的引起对成本性态划分的影响

传统的成本系统根据各项成本与数量,将成本划成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种。这样的处理方式忽视了成本还可以随着数量以外的因素而变动,即成本的可变性观念。事实上,成本形态是由成本动因所支配的,要把各种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去,首先要了解成本性态,以便识别出恰当的成本动因。按照这种观念,成本可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短期变动成本即原来的变动成本,它随产品的产生数量成比例变动,对它应该利用“与数量相关的成本动因”;长期变动成本则以作业为基础,它随作业消耗量的变动而变动,对它应该利用“与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须指出的是,长期变动成本的变动与作业量的变动并不是同步进行的,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个时间差,即本期作业量的增减并不一定会立即引起本期的长期变动成本的相应变化,其影响可能要到下一期或更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显示出来。如产品批次计划一旦制定下来,即便企业决定减少本期的生产批次,但已经发生的生产批次计划指定成本并不会马上减少,需要分摊到各个产品批次中去。正是由于长期变动成本的这一特点,传统上常把这部分成本视为固定成本。而该“制度”把长期变动成本与短期变动成本区别的较为清楚。

五、影响成本动因选择的因素

从定量角度而言,成本动因的确认可通过在各种动因和相互成本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而展开;就较为主观的手段来说,成本动因的确认又可通过涉及成本的部门和主管讨论决定。因此,影响成本动因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四个:

(1)计算成本动因的成本;

(2)选定成本动因与实际作业消耗间的相关性;

(3)成本动因的采用所导致的行为;

(4)采用成本动因的数量。

毫无疑问,计算成本动因的成本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成本——效益分析对于任何新的成本管理程序而言是适宜的。其次,是成本动因同涉及的成本相关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应考虑的因素。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可通过统计的方法或直观的确定,然而,成本——效益考虑应优先于对较高相关性的关注。再次,应考虑的又一个因素是动因的行为或刺激方面。减少动因将降低报告成本,从而激励企业法人去努力减少交易或所采用的任何动因的数量。最后,尚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即采用成本动因的数量。企业通常都要经历一个确认很多的成本动因,来重新汇总成本库并选择有限数量成本动因的过程。最终选定成本动因的数量取决于成本库的数量、成本的多样性、所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成本——效益密不可分。尽管确认适宜的成本动因能为企业实现降低成本目标创造条件,但确认过程实施起来仍有三个难点:

(1)重新汇总成本库和成本动因过程带来的不准确性。这是一个主要难点。

(2)成本。成本是采用多种成本动因的又一障碍。

(3)总体复杂性。

作业成本 篇4

作业成本法, 就是以作业为核心, 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 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 然后选择成本动因, 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制造费用的比重逐渐加大的现代企业中, 运用作业成本法, 能使产品成本更真实地反映资源消耗的情况, 提高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科学性、相关性与有效性。

(一) 作业界定的相关概念与分析

1. 作业的合理界定及其重要性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 是实际耗用的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的界定对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作业成本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前提条件。根据企业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了解, 选择、划分最为合理有效的作业和作业中心。同时, 企业内部各有关作业中心能否提供该中心真实的数据资料, 是作业成本法在实务中应用成败的关键。

一个企业的作业往往是多种多样的, 对生产经营过程复杂的企业来说尤为如此。在进行作业的界定和分析时, 应特别注意分析以下4个方面: (1) 作业的增值性, 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以减少非增值作业; (2) 作业的重要性, 分析重点作业, 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3) 作业的有效性, 以充分利用资源, 防止资源浪费和低效率使用; (4) 作业之间的联系, 尽量实现作业之间环环相扣, 无断开或重叠, 提高作业链的效率。

2. 分析和确定资源耗费, 建立作业成本库

在确定适宜的作业和作业中心后, 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 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中心。每个作业发生的资源费用集合起来即可列作一个成本库。例如, 以机器调整准备作业作为一个作业中心的时候, 许多与机器调整准备作业中心有关的成本都将归集到消耗该项资源的作业中心。

(二) 成本动因的相关概念与分析要素

1. 成本动因分析是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关键

成本动因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 是推动资源和作业发生的直接驱动力。例如机器小时、订货批量、人工工时、产品产量等各种变量因素。按照“作业影响成本, 动因影响作业”的观点, 动因是引起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 决定着成本的产生, 并且是分配成本的标准。科学地确定成本动因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管理控制水平, 并且有助于企业有效推行作业成本法。

2. 作业成本动因的分类和分析要素

为了合理进行成本动因的分析, 首先需要了解作业成本动因的分类。从成本归属的角度来看, 成本动因大体可分为3类:执行动因、数量动因和强度动因。

(1) 执行动因。若作业每次执行时消耗的资源费用差别很小, 且该作业被重复执行, 则作业的执行次数可作为成本动因。

(2) 数量动因。如果资源费用的消耗跟作业时间或其他数量量度如体积、重量等存在近似的正比例关系, 这时的成本动因为数量动因。

(3) 强度动因。若在作业执行过程中需要对作业做个别追踪记录, 如作业成本较大、每次执行时资源消耗又无规律可循的作业, 这时的成本动因可称之为强度动因。

为了合理确定作业成本动因, 进行成本动因分析, 在确定成本动因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重要性原则。就是要抓住问题本质, 选择能引起成本变动的最主要方面。企业规模越大, 生产越复杂, 决定成本的动因就越多。如果选择的成本动因太多太杂, 会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 太少则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二是相关程度。在实际中存在多个成本动因, 选择成本动因的数量和分配与总成本线性相关最好的成本动因, 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或直观的确定, 这样能保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实行成本。确定成本动因时, 必须考虑成本动因数据采集成本, 保证相关数据易获取。如果数据采集成本太大, 则可能使得作业成本法无法实施。四是行为导向。不同的成本动因有不同的分配结果, 企业可以利用成本动因的行为导向功能, 把员工的行为导向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方向。

3. 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在合理的分析作业成本动因, 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后, 可以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率, 且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成本动因率为单位成本动因所引起的制造费用的数量, 再根据各产品消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进行成本库费用的分配。每种产品从各成本库中分配所得的费用之和, 即为每种产品的费用分配额。以完成作业成本法的整个成本计算过程。

二、作业界定与成本动因在某电子制造企业的应用探析

近年来, 作业成本法在先进制造企业中应用日益广泛, 且效果显著, 在一些非制造行业, 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房地产行业等也都有成功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案例。

(一) 某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经营情况与生产流程介绍

某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各类电脑耗材, 并形成了几个系列的产品体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企业逐步引入作业成本法和作业成本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 日益发现作业的有效界定和作业成本动因的应用分析尤为重要。

以生产打印机为例, 分析作业成本计算在该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应用, 尤其是作业的界定和成本动因这两个核心的方面。通过熟悉打印机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参观生产现场, 与工人进行交谈, 可以了解到在生产打印机过程中, 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生产准备、压焊、技术冲洗烘干、质量检测和包装。

(二) 界定作业与建立作业成本库

1. 界定作业与作业中心

在进行作业界定时, 需要对上文所述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充分了解。作业划分得当, 能确保作业成本信息系统的正确度与可操作性。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涉及的作业有几十种, 乃至数百种, 所以必须权衡成本信息的准确度和计量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某些有关联的作业进行合并, 建立作业中心, 并将作业中心内的作业成本汇集在一起构成同质成本库。

充分考虑到作业界定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后, 通过分析鉴定将公司生产打印机的整个流程分为工程作业、调整、机器运行、包装4个作业中心。在进行作业界定的过程中, 可以发现存储等待, 返修检验等效率较低, 不能有效实现增值的作业项目。此时采取措施有效降低非增值作业, 就能有效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2. 确认资源耗费, 建立作业成本库

资源是企业生产耗费的最原始状态。有关各类资源耗费的信息可以从企业的总分类账等会计信息系统中得到。分析过程需注意有些费用数据可以直接获取, 而有些数据则需要加工处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耗费项目包括工资 (含奖金及附加费) 、资产折旧、机物料消耗、修理费动力费等的分配、设备维护、劳保差旅费和其他费用。然后根据资源动因, 将归集的资源费用按一定的相关性分配到作业中心, 形成作业成本库。

(三) 成本动因分析与成本数据的核算

1. 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和确认

通常情况下, 一个成本库有几个成本动因, 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较弱的相关性, 有的则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关键是为这4个成本库选择与其费用存在较强相关性且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动因。

在为这4个作业中心选择作业成本动因时, 主要考虑以下3个要素: (1) 作业成本动因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度。如包装作业, 根据何动因来分配计算成本才较为准确, 不会造成误导或信息失真。那么以包装单数量作为其成本动因就较为准确且具有代表性。 (2) 获得与作业动因相联系的信息所需成本大小。如机器运行作业的成本动因选择为机器小时, 如上文分析, 该成本动因属于数量动因, 随着生产的复杂和产量的提高, 获取该信息的复杂程度与获取成本也相应提高。 (3) 作业动因与作业中心成本的相关程度。如工程作业的成本动因, 考虑选择工程作业人工工时还是工程作业时间或者其他成本动因。根据相关程度和代表性是否显著, 可以分析出工程作业时间是相关性较高的成本动因。

根据上述分析, 公司生产流程的4个作业中心工程作业、调整、机器运行、包装, 其作业成本动因分别确定为工程作业时间、调整次数、机器小时、包装单数量。

现选择该公司生产的两种不同型号的打印机为例, 来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这两种产品的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及作业成本动因归集见表2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下同) 。

经测算生产两种打印机的实际作业量如表3所示。

2. 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实施作业成本法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计算成本动因率, 并将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上。计算成本动因率的公式为:某作业的成本动因率=某作业成本费用总和÷成本动因消耗总量。再根据各产品消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进行成本库费用的分配。每种产品从各成本库中分配所得的费用之和, 即为每种产品的费用分配额。

在作业成本法下, 每一作业的作业成本动因率计算如表4所示。

喷墨打印机和数码照片打印机间接成本分配如表5和表6所示。

三、作业界定与成本动因的应用思考

(一) 作业界定与作业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新发展

作业成本法对产品的间接成本分配更为合理, 不再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 而是采用多元分配标准, 应用时对作业和成本动因的合理界定的要求也更高。以作业作为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成本对象, 可以提供各项作业耗费的成本信息, 为管理人员协调各项作业, 进行作业链的持续优化和改善, 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 作业的界定与管理会计的新发展——适时生产系统的应用, 有着密切的联系。适时生产系统使企业生产各环节, 如原材料进厂、产品生产、产品出厂、进入流通都紧密衔接, 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非增值作业, 改进作业管理, 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益。企业还可以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 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目标。

可见, 作业成本法为企业的各项决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系统的方法。

(二) 成本动因在分析应用时的考虑程序

首先考虑确定成本动因的成本。然后重点关注与作业成本相关性最高的成本动因, 可通过统计的方法或直观确定。企业往往要经历确认很多的成本动因, 来重新汇总作业成本库并逐步选择有限数量的成本动因的过程, 最终选定的成本动因的数量取决于作业成本库的数量、成本的多样性, 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当然, 确定适宜的成本动因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企业的生产活动日益复杂的情况下。

(三) 成本动因分析在应用中的作用

成本动因价值分析可以用来评价作业的价值, 分析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例如企业在进行厂房布局规划时, 用成本动因来分析厂房的地理位置对成本的影响。供应商的相对地理位置影响企业的运输作业成本与采购作业成本;顾客的相对地理位置影响企业的销售作业成本。企业的仓储、搬运、检验、等待、延误等作业不能增加产出的价值, 都属于非增值作业。这些可以在成本动因的分析中进行比较和评估。

参考文献

[1]毕玉辉, 孙福莲.探析作业成本法中的成本动因.当代经理人, 2005年第16期.

[2]欧佩玉, 王平心.作业分析法及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的应用.会计研究, 2000年第2期.

[3]向飞宇, 张寻远.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财会月刊, 2008年第24期.

《成本会计学》作业 篇5

1.第1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是

A.经营性租出的房屋 B.临时租入的机器 C.闲置的仓库房

D.正在大修的机器设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下列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__________

A.外购材料费用 B.职工工资 C.制造费用 D.折旧费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辅助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中,能分清内部经济责任,有利于实行厂内经济核算的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下列属于要素费用的是

A.直接材料 B.制造费用 C.税金 D.直接人工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准确,但分配计算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很少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适合机械化程度较低而且有现成分配资料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A.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适合机械化程度较低与劳动生产率高低联系起来的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A.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0.0

9.第9题

机器工时分配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

A.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的车间 B.不考虑产品的机械化程度的车间 C.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D.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差别较小的车间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10.第10题

下列固定资产折旧中应计入生产成本的是

A.生产车间临时租入的专用设备 B.生产车间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C.厂部办公大楼 D.销售机构专设门面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11.第11题

下列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的项目是

A.产品销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 B.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 C.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D.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12.第12题 简化的分批法是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C.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D.分批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13.第13题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

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 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14.第14题

简化的分批法与分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B.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C.不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 D.不分批核算原材料费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0.0

15.第15题

区分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B.成本计算日期 C.成本计算对象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16.第16题

月末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与在产品成本不相符的成本核算方法是

A.综合结转法 B.逐步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 D.平行结转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17.第17题

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相比,逐步结转分步法最核心的优点是

A.产成品成本是像滚雪球一样滚成的 B.可以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完整成本信息 C.月末在产品账面成本与其实物一致 D.半成品实物与成本的结转分步进行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0.0

18.第18题

在分步法下,划分成本核算步骤的原则是

A.按实有生产车间别划分 B.按工段别划分

C.按生产责任区域划分

D.根据管理对于成本信息的需要划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19.第19题

下列方法中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计划成本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法 D.定额比例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0.第20题

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

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

B.简化各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C.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D.准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1.第21题

成本计算方法具有一定假定性的是 A.品种法 B.分类法 C.分步法 D.分批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2.第22题

联产品与副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

A.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 B.投入的原材料不同 C.生产工艺流程不同 D.出售的价值大小不同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3.第23题

在分配辅助费用时,需要进行两次分配的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顺序分配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4.第24题

计时工资是根据每一职工的____________计算的。

A.月工资标准 B.产量与工时记录 C.计件单价

D.考勤记录和月工资标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5.第25题

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A.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6.第26题

计件工资是根据每一职工完成的工作量和____________计算的。

A.月工资标准 B.产量与工时记录 C.计件单价

D.考勤记录和月工资标准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7.第27题

在分配辅助费用时,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着明显顺序的企业应采用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顺序分配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8.第28题 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综合成本项目的是

A.直接材料 B.废品损失 C.燃料 D.直接人工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9.第29题

连环替代法是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A.影响原因 B.影响数量 C.影响程度 D.将来影响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0.第30题

下列费用属于销售费用的是

A.车间办公费 B.利息费用 C.广告费

D.生产工人工资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1.第31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报表是

A.对外报表 B.对内报表

C.既是对外报表,又是对内报表 D.由企业自行决定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2.第32题

下列费用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A.车间办公费 B.利息费用

C.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D.生产工人工资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3.第33题

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对比求出的比率,称为

A.构成比率 B.相关指标比率 C.动态比率 D.效益比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4.第34题

下列费用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A.车间办公费 B.利息费用

C.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D.生产工人工资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5.第35题

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其种类、格式、项目、指标的设计和编制方法、编报日期、具体报送对象,由

A.企业自行决定 B.国家统一规定 C.国家做原则规定 D.上级主管机关规定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6.第38题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应与____________一致

A.生产周期 B.会计周期 C.投产日期 D.完工日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7.第39题

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

A.成批生产 B.大量生产 C.分批生产 D.单件小批生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8.第40题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下列产品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B.各月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 C.各月成本水平相差较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9.第41题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下列产品

A.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小 B.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大 C.没有在产品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40.第42题

如果一张订单中有几种不同的产品,其成本明细账一般应按_______设置

A.该订单

B.该订单下不同的产品

C.该订单下各产品的不同步骤 D.产品完工的先后顺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41.第36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不计提折旧 B.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停止计提折旧 C.上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从本月起计提折旧

D.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从下月起不再计提折旧

您的答案:A,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42.第37题

下列几点中属于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是

A.大量大批生产 B.小批单件生产 C.多步骤生产

D.半成品有独立经济意义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3.第43题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

A.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B.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C.划清各种费用的界限 D.建立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

您的答案:B,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4.第44题

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优点是

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B.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

C.可以使类内产品成本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D.便于成本日常控制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5.第45题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

A.产品产量 B.产品品种构成 C.产品价格 D.产品单位成本

您的答案: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46.第46题

广义的在产品是指

A.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 B.转入各半成品库的半成品

C.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制成的半成品 D.加工中的半成品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7.第47题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正确的说法是指---------两者之间的费用分配

A.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 B.产成品与狭义的在产品

C.各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D.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与广义的在产品

您的答案:A,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8.第48题

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应包括

A.印花税 B.房产税

C.车船使用税 D.土地使用税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9.第49题

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缺点是

A.各步骤不能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C.不能为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D.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

您的答案: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0.第50题

下列支出中属于要素费用的有

A.外购材料 B.外购动力

C.生产工资及福利费 D.制造费用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1.第51题

作为编制工资记账凭证的依据是

A.工资卡片 B.考勤记录 C.产量工时记录 D.调入通知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2.第52题

某企业用同一种材料,同时生产几种产品,其原材料费用是

A.直接计入费用 B.直接生产费用 C.间接计入费用 D.间接生产费用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3.第53题

下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属于加速折旧法的是

A.工作量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C.年数总和法 D.直线法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4.第54题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变动的因素有

A.产品产量 B.产品价格

C.产品品种构成 D.产品单位成本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55.第55题

将分类法和定额法归类为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的原因是

A.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没有直接联系 B.成本计算工作繁重

C.不涉及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D.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角度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

您的答案: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6.第56题

影响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的因素是一样的。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7.第57题

如果人为地提高月末在产品费用,就会使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虚增。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8.第58题

废品损失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与可修改废品的修复费用之和。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9.第59题

企业在用的固定资产均应计提折旧。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0.第60题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若统一按50%估算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二是各工序在产品的数量相差不多。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1.第61题

企业各车间的制造费用应该加以汇总,在整个企业的各种产品之间统一分配。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2.第62题

用分类法计算出来的类内产品的成本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3.第63题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一定没有余额。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4.第64题

只要在技术上或工艺上可以修复的废品,都属于可修复废品。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5.第65题

直接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都是分配计入费用。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6.第66题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其半成品有独立经济意义的情况下,适用于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7.第67题

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其核算结果无须进行成本还原。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8.第68题

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结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9.第69题

办理“假退料”手续,只需填制本月份的退料单,材料实物并不退回仓库。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0.第70题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没有损耗。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作业成本法研究 篇6

摘 要 本文试着通过对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尝试着归纳出适合于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特征,以便于企业能够“对号入座”,更好地发挥出作业成本法的效果。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制造费用 成本动因 成本库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高,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经营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来的特征是激烈的竞争、尖端的技术、持续的改善、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全面顾客满意服务。处在这样的制造环境之下的企业采用竞争制胜策略时,成本会计制度也必然要与之相适应。许多企业需要更加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因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此后,西方会计界掀起了研究作业成本法理论和实践的热潮,并在西方的一些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础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生产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与资源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间接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作业认定可用两种形式:一是根据企业总的生产流程,自上而下进行分解;或者通过与员工和经理进行交谈自下而上地确定他们所做的工作,并逐一认定各项作业。这两种方式如果结合运用更加有效。

三、作业成本法的核心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作业和成本动因。作业是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操作,如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将材料运达仓库、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办理入库手续、登记材料明细账等。

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例如,产量增加,直接材料成本就增加,产量是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即直接材料的成本动因;检验成本随着检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检验次数就是检验成本的驱动因素,即检验成本的成本动因。

四、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思想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其产品计算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作业执行中消耗的资源分派到作业,计算作业的成本;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计算的作业成本分派(包括追溯和间接分配)到各有关成本对象。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一部门一产品”。 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一作业一产品”。

五、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前面的案例,本人归纳出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问题如下: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1.作业成本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不仅克服了传统成本法在分配时扭曲间接费用的缺陷,而且引导管理者的目光关注资源消耗的动因,分析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在傳统成本法下,仅以工时水平等做为标准将间接成本分配至各产品,这种成本分配办法将会导致高产量产品成本大幅上升,而低产量产品成本却相应下降,若管理部门以此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制定价格、产量和其他方面的决策,很有可能使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2.作业成本法为作业过程价值分析打下了基础。因为非增值作业虽然也消耗资源,但并不是合理消耗,其对于企业提供最终产品或劳务的目的本身并不直接做出贡献。如企业内部产品的搬运作业,以搬运距离作为动因消耗资源,但这种搬运作业可以通过采用缩短搬运距离即紧凑经营过程的方式予以逐步消除,又如非正常的返工消耗,对最终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是减损的,因而被认定为非增值作业。通过作业管理尽可能清除非增值作业,对增值作业,也应尽可能减少完成作业所消耗的资源,这样就可促使企业全面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促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作业成本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业成本法的推行将影响到企业各层次的员工,因此,推行作业成本法是必须获得领导支持和员工参与的,同时,由于作业成本法所要求的信息量及其详细程度远大于传统成本法,只有通过作业管理思想的整合,各有关作业中心才能够提供真实、合乎要求的数据资料,这是作业成本法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

2.作业成本法有较大的实施成本。成本系统并非越准确越好,必须考虑其实施的成本和效益。作业成本法需要对大量作业进行分类、确认、记录、计量,需要确定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上。

3.作业成本法虽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但并未获得我国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认可。如果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那么将作业成本信息用于对外披露和税收目的还不能被认可。

六、作业成本法的适用环境

通过对作业成本法优势和问题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作业成本法之所以产生,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高技术环境下对产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要求。但是目前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该法。在极易产生成本扭曲并且准确的成本信息具有较大价值时,适宜采用作业成本法。根据本人粗略的理解,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可采用作业成本法:一是制造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的比重较大。二是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产品的技术含量差别较大。三是管理者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信息不满意,希望在企业中推行作业成本法。四是产品品种结构复杂,种类繁多。五是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六是企业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七、作业成本法对传统会计成本观的突破

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不同的是,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仅发生了量变,而且发生了质变,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它不仅采用了多元分配基准,而且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等)。归根到底,它是采用多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是对不同的作业中心采用不同的作业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而传统的成本计算只采用单一的标准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无法正确反映不同产品生产中不同技术因素对费用产生的不同影响。作业成本法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所付出的代价同等对待。对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别;对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依据作业成本动因,采用多样化的分配标准,由于提高了与产品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能使作业成本会计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八、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情况看,作业成本法没有普遍意义,还不会被广泛采用。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会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思维的变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转变。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各种条件的逐步成熟,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企业引进作业成本管理将是必然的趋势,作业成本法将在实践中得到的更多的应用和改进,它必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国]罗伯特·S·卡普兰,罗宾·库伯.成本与效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

[2][美国]彼得·特尼.作业管理的第一本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6.6(1).

[3]王利豹,姜旭英.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及作用.会计之友.2007(3).

作业成本 篇7

传统的成本概念认为, 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这一概念虽然解释了成本的经济实质 (价值耗费) 和经济形式 (货币资金) , 但没有反映出成本形成的动态过程。作业成本法有效的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描述为一个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作业链) , 在作业链上发生的费用随着作业逐步转移到最终产品上, 这一过程的同时价值也从企业内部逐步积累最后转移到顾客 (价值链) 。作业成本法通过作业这一媒介, 将费用的发生与产品成本的形成联系了起来, 形象的揭示了成本形成的动态过程。

2 作业成本法在WM公司实施的背景

首先是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转包业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WM公司确立“归核”发展战略的同时, 作为核心主业得到重点发展。多年来, WM公司以出色的技术能力及良好的信誉, 赢得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 市场空间不断扩展, 生产创汇额逐年攀升。但是, 近年来国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产品订单价格逼近成本, 盈利形势日益严峻, 全球金融危机和客户的全球战略影响转包业务波动, 也影响到转包发展取向, 面临更具挑战的新形势, 如何通过提升客户满意度, 扩张市场份额, 努力使WM公司转包业务发展成国内规模领先并占产业主导地位, 进而实现推动发动机整机装配和修理业务的发展的目标, 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同时是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2009年WM公司将“价值提升”作为全年工作主题, 建立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 下达EVA考核指标, 以达到用最低的资产创造最大价值的目标, 实现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事业部为此确立了包含“成本优先”在内的三项基本原则, 控制成本关注价值。这需要一套更合理的管理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转包生产在WM公司内外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 用流程管理方法进行细化, 剔除不必要的非增值环节, 压缩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而作业成本法完全可以满足上述需要, 因此WM公司领导坚持在事业部内推广实施作业成本法。

3 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

3.1 实施原则及总体推进步骤

在实践中, WM公司坚持“先抓试点, 分步计划, 逐步实施”的原则, 首先在事业部一分厂开展试点工作。通过2009年一年多的试行, 已经实现了对制造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刀具费用、动力费用以及基本职工薪酬的变动部分按零件号直接归集和分配。在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 2010年在事业部另外两个分厂二分厂和三分厂全面推行作业成本核算方式, 经过7、8两个月新旧核算方式并行后, 于9月份正式施行。

3.2 具体做法

3.2.1 实行分级核算, 加强对各生产线的成本控制

作为试点的事业部一分厂原来采用一级核算的模式, 这种方式比较粗放, 各种间接费用在分厂按当期工时统一平均分配, 不利于各生产线成本控制、精益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由于转包系统注重成本效益的配比以及考核, 需要提供准确的零件成本及盈亏信息, 因此事业部一分厂对原有核算方法进行了改变, 在该分厂采用二级核算, 即以各生产线为核算单元, 在各生产线内归集各项费用并进行成本核算, 然后汇总生成分厂报表, 这样会使核算更加精细、合理, 为数据使用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3.2.2 在生产线内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细化成本归集及核算过程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把成本计算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将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源追溯到作业, 计算作业的成本, 并根据作业动因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第二阶段, 根据作业成本分配率和产品所耗费作业的数量, 将作业成本追溯到各有关零件。具体做法是:首先将零件的各种加工工序 (生产活动) 定义为作业, 这些作业消耗的资源包括:设备折旧、能源动力、低值易耗品费用、人工成本等。然后将本期发生的资源成本根据其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到各个作业中, 最后将这些工序的作业成本汇总到一起就是该零件的成本总额。

4 实施作业成本法取得的成效及意义

经过一年多的试行, 作业成本法已经实现了对制造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刀具费用、动力费用、机物料消耗、检验设备折旧以及基本职工薪酬的变动部分, 按零件号直接归集和分配。其后, 在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 事业部在二分厂和三分厂两个生产厂也推行了作业成本法, 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 建立了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运用作业成本法, 根据成本动因归集成本, 使成本信息更准确。同时为转包项目管理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本信息, 解决了传统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使成本核算更准确、各项决策更科学。比如零件号001在传统核算方法下单件成本339, 198元, 而在作业成本法下该零件单件成本为362, 369元, 在传统成本核算法下为盈利, 而在作业成本法下该零件为亏损。单件成本相差约7%。

(2) 通过作业成本法对成本动因的分析, 对零件号盈亏测算, 可以计算零件的盈亏平衡点, 并找出成本控制关键点。比如001这个零件, 通过作业成本法对其消耗的折旧费用、职工薪酬、刀具费用、检测费用以及废品损失等各成本科目进行分析后, 发现该零件刀具费用较大, 因此分厂积极思考对策, 并采取了大量措施对其刀具进行控制。最终使刀具成本降低了34%, 刀具费用降低了57%。

(3) 作业成本法面向国际市场, 对价值链环节进行分析, 可以做到事前管理, 推动事业部预算管理水平。采用作业成本法根据现有订单量预计下一年的各项财务指标, 计算下一年的盈亏平衡点, 如果达不到盈亏平衡点就需要项目积极承揽订单和任务, 如果达到盈亏平衡点就需要有效控制成本, 各部门落实具体责任, 争取达到可观的利润和较高的EVA水平。因此, 作业成本法不但可以对转包产品各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而且可以有效地进行绩效评价, 以及对项目实行EVA考核等。

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划融合思考 篇8

一、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 (Kaplan) 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库伯 (Cooper) 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先进成本计算方法, 其核心是作业, 即首先将企业所耗用资源按特定的作业进行确认和计量, 然后选择成本动因, 将所有作业上的成本分配给特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产品或劳务) 。其基本理念是作业消耗资源, 产品消耗作业。通过对作业进行动态的追踪, 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 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所谓作业 (activity) , 是指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 其是产品成本计算及持续改善的基石。

作业成本管理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 简称ABM) , 是指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 将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 把“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 从成本方面来优化企业的作业链和价值链。不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以及增加顾客价值但无效的作业都是不增值作业, 由不增值作业引发的成本是不增值作业成本。作业成本管理就是要努力找到不增值作业并努力消除或将其降低到最小。作业成本管理下, 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质就是作业管理。学术界将作业成本管理的产生视为成本管理会计发展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起源于日本, 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率先创立, 并以术语形式出现于1959年的丰田社史之中。成本企划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功效已为企业界所公认, 如丰田公司利用成本企划重新设计生产过程, 在5年内把800吨冲压机的启动时间由1小时缩短到12分钟以下, 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

成本企划的主导思想认为, 虽然每个成本项目发生在制造阶段, 但要导源于制造产品上游的设计阶段, 从设计阶段入手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心应从生产阶段转向开发设计阶段。

成本企划的核心是目标成本。企业根据长期的盈利计划、市场战略价格和现实生产环境的考虑进行新产品目标成本的估算, 所有产品必须满足客户需求, 因此, 客户需要能够推动产品开发。成本企划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誉为“锋利的日本秘密武器”, 其是日本公司以低价与西方企业竞争、以新产品击败对手的法宝。概括起来, 成本企划的主要优点包括: (1) 顾客与市场导向。成本企划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 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成本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激烈竞争的市场。 (2) 源流控制思想。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各阶段的分布状况, 来确定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 产品的研究开发与设计阶段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不仅因为开发设计本身的成本很高, 而且因为设计方案确定之后, 便会导致相关的成本锁定, 根据专家测算, 这一阶段所确定的产品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例高达75%~90%。源流控制思想是成本企划的精髓。 (3)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指产品自形成至消亡所经历的从企划、研发、生产到客户使用、报废处理这个循环的总成本。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对生产者的成本 (即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 和使用者的成本 (即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 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总额达到最低, 这也是成本企划的重要成本思想。 (4) 前馈式的成本控制。成本企划倡导的是一种前馈式的成本管理, 将降低成本的重心由生产阶段转移到了设计阶段, 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在图纸上“制造”产品, 进行成本“预演”, 由此得出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策略以控制产品成本, 实现成本的前馈式管理。

三、从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互补性分析其融合可行性

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作为近年来成本管理的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成果, 两者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若将两者有机融合, 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以下将从两者的互补性谈谈其融合的可行性。 (1) 作业成本管理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 着眼点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使许多传统的不可控制的间接成本成为可控的直接成本, 进而提供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而成本企划仍以传统的“产品”为中心, 间接费用的分配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工时、机器小时作为分配标准, 未考虑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若将两者的优缺点结合起来, 将成为完美整体。 (2) 成本企划以顾客与市场为导向, 是一种外向型的管理, 将成本管理扩大到企业的外部领域, 是一种市场驱动型的成本核算管理。成本企划一般根据企业长期的盈利计划、市场战略价格考虑进行新产品目标成本的估算, 成本企划属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作业成本管理虽然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 但其仍是一种内向型的管理, 着重于战术型的成本动因及生产领域的改善控制, 以提高企业的内部效率。由此可见, 成本企划的“战略”和作业成本管理的“战术”形成互补的有机整体。 (3) 作业成本管理主要实施于生产和售后服务阶段, 主张对成本进行事中、事后控制, 而成本企划则主要实施于产品的设计阶段, 主张事前控制, 是一种前馈式的成本管理。 (4) 作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在“空间”层面进行成本管理, 深入到成本动因与作业间的关系, 而成本企划则侧重于对有“时间”特性的动态业务过程进行控制, 其立足于商品企划、开发设计阶段这样的源流重心, 可见, “空间”和“时间”形成有机互补。

综上所述, 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作为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 两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 但又各有各的侧重, 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区别表现出了两者完美的互补性。我国理论界对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分别研究已有多年。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如咸阳钢管厂钢绳分厂,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使用作业成本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成本企划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较少。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将两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融合, 既可以避免各自的局限性, 又能取长补短, 发挥各自的优势, 产生良好的互补效果。笔者相信, 我国成本管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将是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孟焰 (课题主持人)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于增彪:《管理会计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3]余海宗:《战略管理会计论》,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成本效益分析 篇9

一、应用ABC的成本分析:实施成本

应用ABC来核算产品成本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原有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 而是要在原有的成本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改进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因此建立ABC系统并使之与原有的信息系统协调运行, 以及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增加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应用ABC所付出的代价, 一般将其统称为“实施成本”。实施成本从其发生的原因来看, 主要由设计成本、机载成本和核算成本三部分构成。

1、设计成本

企业要应用ABC对成本进行核算必然要发生设计成本。设计成本就是指在原有会计核算系统的基础上, 根据企业的行业性质, 以及生产流程的特点增加ABC系统功能所需要的研究设计而付出的代价。它是整个ABC系统的基础。

ABC的核心思想是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 但不同行业由于生产流程的不同, 生产的产品的差异构成了作业的差异。因此ABC系统的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 即要针对本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所采用的生产流程做具体的分析, 从而设计出与之相协调的ABC系统。设计成本主要包括设计ABC系统, 系统得到必要的承认, 以及根据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对ABC系统进行调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设计成本可视为一种固定成本, 它与企业对产品成本信息要求的精确度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2、机载成本

机载成本主要是指将ABC设计加载到计算机信息系统而发生的软件开发费用以及机载运行的费用, 即在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运行ABC时所付出的代价, 包括软件开发费用, 设备购置费用、人力费用、动力费用、备品备件和日常维护费用等。机载运行可以提高成本计算的效率和精确性, 为应用A B C创造有利条件。

ABC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涉及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 没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 是很难完成的。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 今天的计算机已经可以进行相当规模的成本计算, 且精确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机载成本是ABC系统得以顺利应用的重要保障。

企业对成本信息的精确度要求越高, 越需要发达的ABC系统, 相应的机载成本也就越高, 因此机载成本会随着成本信息精确度的提高而上升。

3、核算成本

核算成本是指在作业的基础上, 运用ABC系统对成本进行记录、计量、并分析产品成本的人力、物力所付出的代价。它是应用ABC的必要条件。

在这里我们把核算成本与机载成本之和称为ABC的运行成本, 二者是一种此增彼减的关系, 在使用人工核算成本为主的企业, 应用ABC往往会造成很高的日常核算成本, 机载成本比重越低的企业, 其核算成本的比重越大;反之, 随着机载成本比重的提高, 核算成本会相应下降。但是机载成本的提高速度总是会大于核算成本降低的速度, 其原因是, 软件的开发和设备的购置费用远大于由此而减少的使用人力进行核算而发生的人力、物力费用。因此, 二者之和, 即运行成本仍然会随着企业对产品成本信息精确度要求的提高而上升。在机载成本为零的情况下, 运行成本全部为核算成本, 此时产品成本信息的精确度最低。

二、应用ABC的效益分析:失误成本的降低

ABC之所以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它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很难直接来衡量,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失误成本, 间接的分析应用ABC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失误成本是指根据不精确的成本信息做出的不正确的决策而导致的企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失误成本产生的原因, 典型的有:不合理的产品订价所导致的无利润产品的出售或产品竞争力的丧失等;不良的产品设计, 如一味考虑增加某一产品的性能而添加特殊零件或复杂生产工艺, 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超过由于性能的增加所获得的效益;不准确的经营费用预算等。

企业通过相对精确的成本信息为生产经营等活动做出正确的决策, 来减少失误成本, 从而就可以相对提高企业的效益。

ABC系统为企业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的精确度越高, 越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也就越有利于失误成本的降低, 因此, 失误成本随着产品成本信息精确度的提高而下降。

三、失误成本与实施成本的权衡

一个企业往往拥有上百甚至上千种作业, 根据每一项作业的实际耗用资源核算产品成本的确可以获得精确度很高的成本信息, 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决策, 但其实施成本也是非常昂贵的。采用这样一个成本核算方法所发生的实施成本很有可能大大超过由于其能提供“相对精确”的成本信息而改善了决策所带来的效益;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虽然其实施成本并不昂贵, 但又大大歪曲了针对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和顾客的成本报告, 管理者利用这些信息做决策很可能会犯严重的错误。例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在进行产品定价的重大决策时, 要求成本必须是精确的, 而传统的计算方法高估了大批量生产产品的成本, 低估了小批量生产产品的成本, 因此建立在扭曲的成本信息基础上的市场定价也会过高或过低, 企业就会因此逐渐丧失市场或在亏损状态下销售, 而竞争对手则会利用这一情况赢得顾客和市场。究其原因, 就是由不精确的成本信息导致的。可见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有着很高的失误成本。

任何一个成本系统都不是越精确越好, 卡普兰在《高级管理会计》一书中提到“作业和加工成本同实际成本的差别在5%或10%以内就可以算得上准确。”“相对简单的作业成本制度可达到90%以上的准确度”, 应用ABC的成本效益分析实际上就是在由基于不精确的成本信息做决策产生的失误成本和应用A B C而发生的实施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四、企业应用ABC应考虑的因素

一个企业是否适宜应用ABC进行成本核算, 实践中通常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来帮助决策, 但是一般可考虑四个因素, 即产品成本受扭曲的程度, 成本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 现有信息系统条件的充分性及企业的规模。

1、产品成本受扭曲的程度

ABC的基本目的就是解决产品成本受扭曲的问题。如果扭曲不存在或不严重, 从“成本—效益”观点来讲, 实务工作者就不会认为有应用的必要。

2、成本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

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 能否在竞争中获胜, 关键在于企业做出的决策是否正确, 而企业所做的决策更多的是基于成本做出的, 因此, 决策的正确与否与成本信息的精确度息息相通。

企业基于产品信息所做的决策有产品定价、产品替代、技术投资、终止不获利产品的生产、改进生产过程和经营战略等。总之, 企业做决策时对成本信息的依赖性越大, 也就是决策与成本信息的相关性越高, 就越适宜应用ABC。

3、现有信息系统条件的充分性

现有信息系统条件指企业现有的会计系统情况, 企业整体的网络化程度、系统访问能力以及历史数据的可用性等。现有信息系统条件的充分与否为成功应用ABC创造有利条件。信息系统的创建和完善不仅可以获得ABC所需的成本信息, 为耗费资源准确计入作业成本库, 以及以多元作业动因为依据计算产品成本打下了基础;同时企业的成本分配有时需要二次分配, ABC繁重的资料收集和计算工作可能会造成企业过量负荷, 使企业难以承受, 从而阻碍ABC的成功应用, 而完备的信息系统会自动完成这些复杂而繁琐的工作。现有信息系统条件越充分, 越有利于应用ABC。而对于相当多的公司, 现有信息系统状况不佳直接导致ABC应用的失败。澳大利亚1995年调查的213家企业中, 只有12家实际采用了ABC, 未采用者说, 他们的主要困难是资源不足、缺少技术。

4、企业的规模

企业的规模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差异, 以及公司空间的分散性上。1996年美国的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进行了一次调查, 这次调查所得的数据, 后被一篇题为“ABC越来越普遍地用作决策工具”的文章所引用, 它指出应用者的平均规模较大, 年销售额为1~5亿美元, 这是因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比较容易出现成本扭曲的问题, 所以应用ABC的较多。

摘要:作业成本法较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有明显的优点, 它通过使用动因追溯和直接追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再使用作业动因将成本分配到产品, 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对精确”的成本信息。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效益

参考文献

[1]、石廷安.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及其使用原则[J].济南: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 :47-48.

物流成本核算的作业成本法研究 篇10

在管理方面, 企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设计, 致使内部物流缺乏有效衔接, 限制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产品多样性的需求, 加大了与产量无关的物流费用。而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中, 没有核算物流成本的专门项目, 致使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财务标准, 责任主体不清, 从而使得许多物流费用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成本费用信息失真, 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 甚至造成决策失误。

二、作业成本法及其适用性、优点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 是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 (服务) 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 是以作业为中心, 通过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算, 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 改进“可增值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一种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作业消耗资源, 产品消耗作业”, 资源应该通过资源动因分配给作业形成作业成本, 而作业成本应通过作业动因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

资源———>作业中心———>成本核算对象

资源动因作业动因

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例较高, 产品个性化、多样化要求较强。因为作业成本法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对物流及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 所以具有普适性。

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优点:首先, 它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导致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适应现代制造环境的变化, 精确了企业成本的核算。在该法下, 各项费用是按照作业进行汇集和分配, 作业是企业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程序或环节, 通过对复杂的物流过程进行分解, 划分作业中心, 再计算单位作业成本, 进而准确地核算各项作业的成本。其次, 它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可被广泛地应用到预算管理、生产管理、客户盈利能力分析等诸多方面, 上升为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的、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作业成本管理。再次, 它有利于业绩评价与考核。在企业中, 如保管部门并非承担物流成本的部门, 但仓储费用中就包括积压的库存费用,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就无法合理划分这些费用, 而作业成本法则可以有效地归集成本、明确各部门的责任。

三、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中的应用

1. 作业、资源及作业动因、资源动因的确定

第一, 划分作业中心, 作业是企业使投入转变为产出的活动, 依据环节设定作业。如, 采购作业可划分为:订货、验收、入库等作业;配送作业可划分为:装卸、挑选、包装、配送等。第二, 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剔除与作业无关的资源, 而将工资、福利费、水电费、折旧费、修理费等作为作业所耗费的资源。第三, 确认资源动因, 并将资源分配到作业, 将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第四, 确认成本动因, 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 归集产品成本。

2. 企业可以拟设物流成本核算科目

在不打破现有会计核算体系的情况下, 可将散落在众多会计账户中的与物流相关的支出, 设置为二级或三级科目。例如, 可以在“原材料”下设置“物流成本”、“物流管理费用”、“物流财务费用”等。还可在二级科目下设“销售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废弃物流回收成本”等三级科目进行归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物流成本从产品成本中剥离, 有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这样会计核算方法可以更好地配合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而这种结合使得企业成本的核算更为精准。企业可根据自身对成本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 选择会计科目的设置级别及明细科目。企业通过分析物流作业动因, 掌握引起物流成本的因素, 通过分析作业成本的归属, 了解该作业的效率, 消除不增值作业, 改进低效率的物流作业以控制成本整合相似作业, 使得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的信息促使企业, 集中精力在利润率高的产品 (服务) 和顾客上战略的高度管理物流。

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

尽管作业成本法有着上述种种优点, 但其在具体实施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 在产品多样化时, 成本动因会很多, 过于分散的作业中心会增加获得成本信息的难度和工作量, 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第二, 容易产生消除一切非增值作业的误导。例如, 存货的存储、分类、整理等作业符合非增值作业的判断标准, 但是却不能被消除。尽管它们并没有增加传递给顾客的价值, 但它们却不可或缺。第三, 作业成本法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会计、管理人员做出标准之外的职业判断, 同时也需要其他部门支持与配合, 这样才能有效收集成本作业法核算所需数据。第四, 对企业资源的要求较高。改革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重构物流作业流程还有培训员工, 都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第五, 新方法的实施要承担机会成本, 管理当局为了规避这些风险, 出于短期行为而规避使用新方法。

企业应在结合作业成本法和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时, 需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不同程度的应用作业成本法。在应用时, 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 而不局限于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开发针对企业自身状况的专属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员工培训, 完善制度建设。需要整个企业员工的力量, 建立相应的制度明确职责, 确保的成本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成本管理的严谨性。

摘要: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环境的变化, 本文通过阐述该法的基本原理, 分析其在我国企业中运用的适应性和优势, 提出其在应用中的建设思路、问题及解决方法, 以供企业参考。

关键词: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周凌云:谈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J].财会月刊, 2007, 8

[2]吴君民吕点曾一栋: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制度设计[J].财会通讯, 2007, 11

作业成本 篇11

【摘 要】本文针对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首先介绍了企业作业成本的概念,并分析了在成本控制中运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进而就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管理实施措施。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管理

一、引言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企业面临的形势越发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若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必须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尤其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对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合理的成本管理手段,有效的运用对于改进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促进企业效益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也就是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具体的计算方法上,主要是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业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将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作业消耗资源以及产品消耗作业等导致的成本发生。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企业各种资源消耗进行确认计量,内容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源作为成本耗用,根据成本的种类不同设置资源库,并将一定期间的耗费进行系统的归集。

2.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统一整理分类,并在企业所有的作业中,对与费用发生有关的相关作业进行确认,之后按照重要性的原则,按照性质归属等对作业进行合理的分类归集。

3.进一步确定作业的资源动因以及分配率。作业成本法的资源动因也就是耗费资源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业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准确的界定,同时按照资源动因等作为分配基础,对同质成本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出最终生产成本。

三、在企业成本控制中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势分析

1.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運用作业成本有助于优化企业的发展经营模式。在外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现实条件下,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收益,采用作业成本法开展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能够有效地起到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2.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得到准确的成本信息。采用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上,选择了更合理的成本耗费分配依据,因而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也可以对整个生产作业活动过程耗费进行追踪反映。

3.运用作业成本法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定位与企业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情况。采用传统的成本方法也就是事后开展成本核算,不利于及时有效的制定成本控制管理措施,而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够及时的去除各种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对于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非常有利。

四、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运用作业成本法开展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核心就是准确的制定企业的成本控制标准,并对企业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准确的计算分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建立资源库。在作业成本法控制中,首要工作就是建立资源库,也就是对企业的成本资源数据进行归集,重点是明确发散成本资源的消耗,并对各类资源进行分类,分析资源消耗动因,特别是诸如投资成本、能耗成本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对这些有关的成本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资源库。

2.资源归集。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资源库建立以后,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各项作业进行合理的分解,按照企业的作业流程等对资源战略准确的分配资源成本,指导最终成本,并确保与企业的客户直接对应成本,在财务上直接对应成本。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基于成本节约以及企业价值增加的考虑,对成本表象进行分析。

3.作业成本分析。作业成本分析是作业成本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重点是通过对作业发生过程的了解,对效益情况、资源运用情况等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作业成本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分析作业是否能够实现产出、是否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是否能够实现业务职能;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作业成本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来准确的分析作业效率,并通过对非增值作业的剔除,避免各种无效或者是低效作业。

4.优化作业。作业成本优化也就是在对作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后,通过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防范控制各种无效或者是低效动因。具体来说也就是通过对成本进行归集后对期间数据进行指标拆解,分析资源实际使用情况,并建立标准成本。在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按照相应的周期进行分析,从资源、从作业库到作业分析,最后归类到财务,进行绩效评价,对于与标准成本有差距的内容,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整管理措施,控制成本。

五、结语

运用作业成本法实施企业的成本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等几方面,通过作业分析以及作业控制,进而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凤霞,路娟.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04):96-98.

[2]黄丽君,赵丽娟.浅谈作业管理在我国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08):26-28.

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环境成本 篇12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指出, 环境成本是指为消除或减少企业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 以及企业为达到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基于我国企业的特点, 笔者认为环境成本可以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为保护环境、治理环境和建设环境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的货币表现。其具体可分为环境保护运行成本、环境保护管理成本、环境保护研发成本和环境保护其他支出等。

一、现有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在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环境成本核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其具体可以表述为:与环境有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计入期间费用, 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待摊费用处理, 成本费用分摊一般以产量为基础。这种做法固然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 具体表现为:

1. 扭曲了产品环境成本的计算结果。

目前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对归集起来的环境支出中应计入制造费用的部分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 即按各产品所耗用的直接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从而得到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以此计算出产品环境成本。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合乎逻辑, 但其后果往往是生产量大、技术不太复杂的产品的环境成本偏高, 而生产量小、技术比较复杂的产品的环境成本偏低, 从而造成产品环境成本的扭曲, 致使成本指标不能如实反映产品耗费的基本情况。

2. 影响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确定。

环境支出不像其他成本支出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它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一次性的特点, 即发生时点不确定。例如, 因违反环境法规受到处罚而发生的支出、环保设施的投资、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的支出等。由于目前多数企业只在实际发生环境支出时才将其列入费用, 使得当期收入与费用配比不合理。

而且环境成本具有潜在性, 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 但这并不表示企业不用负担任何环境成本, 企业终究要对环境的破坏付出代价。现有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不能预先反映这种潜在成本, 使企业财务成果的确定与实际情况不符, 会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3. 模糊了企业环境成本发生的动因。

现有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由于直接把环境支出计入成本费用, 因而缺乏客观的成本对象, 不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对环境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 从而导致环境成本增加。

二、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核算

作业成本法属于管理会计范畴, 其核心是作业, 即“作业消耗资源, 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是指通过对作业进行动态追踪, 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 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一种方法。

作业成本法与现有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制造费用的分配上。作业成本法凸显了作业在资源转换为产品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库, 并按照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 可以使制造费用 (包括环境成本) 按产品对象分配的过程更加明细化, 从而大大提高环境成本的归属性。

1. 运用作业成本法确认企业环境成本。

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首要步骤是对环境成本进行归集, 也就是确认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的确认标准主要包括: (1) 作业的发生是否与环境有关; (2) 是否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原则; (3) 判断成本效益的归属期。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流程如右上图所示。

2. 运用作业成本法分配企业环境成本。

环境支出一经确认就要进行分配, 形成产品环境成本。但由于环境成本具有不可计量性和难以与相应收入 (环境收入) 相配比等特征, 使运用现有的会计方法对其进行核算非常困难。因此, 如何将环境成本从间接费用中分离出来加以计量, 并准确分配给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就成为环境成本分配的关键。笔者认为, 在作业企业环境成本确认流程图成本法下可以设置作业成本库, 根据成本动因合理地分配环境成本。具体分配步骤如下:

(1) 分析各项环境耗费, 确定作业。作业是消耗环境资源的主体, 它能够反映资源的消耗状况, 是把环境成本分解到各作业成本库的依据。确定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 如果某种环境资源耗费能直接确定为由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 则这种直接耗费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 (2) 如果对某种环境资源耗费可以确定是由哪些作业消耗, 则这种耗费可以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 (3) 如果耗费的形式比较复杂, 不满足以上两种情况, 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环境资源分解到各作业。如企业为治理“三废”而发生的机器设备折旧费, 可以按各作业实际耗用的工时进行分配;企业的垃圾运输费等制造费用, 可以按各清理人员的工资标准分配。

(2) 将环境成本分配至各作业, 形成不同的作业成本库。为计算产品环境成本, 则要根据作业属性的不同对相关作业进行分组, 作业分组的目的在于减少间接费用分配率的使用数量, 简化计算。在此基础上, 将各组的环境成本加总后形成相应的作业成本库。

(3) 确定环境成本动因。环境成本动因是导致环境成本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是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具体产品的环境成本的标准。

环境成本动因通常可以分为四大类:产生的废弃物或排放物的实物量;产生的废弃物或排放物中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增量环境影响 (排放量与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乘积) ;处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或排放物的相关成本。

(4) 计算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分配率。用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本期环境资源耗费除以本期成本动因量, 得到本期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分配率。

(5) 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追溯至各产品。运用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分配率和产品所消耗的作业动因的数量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环境成本,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产品应分摊的环境成本=成本动因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作业数量

某项产品的环境成本=∑该产品在各个作业中心应分摊的成本

3. 举例说明。下面以某火力发电厂为例说明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假定某发电厂现拥有发电机组2台, 总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在环保设施方面, 共有污水治理设施3套, 配套烟气脱硫设施2套。

该发电厂属于单一产品 (电力) 的生产企业, 按现行会计制度, 其制造费用也属于直接费用, 从而无须归集分配就可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电力生产企业的特点是生产 (发电) 与消费 (用电) 为同一过程, 期初和期末都没有产成品和在产品, 因此其成本核算较为简单。只要把每一会计期间的全部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相加就可得出产成品成本, 同时也是产品销售成本。但如果考虑环境成本核算的要求, 成本核算过程就会复杂得多。因为企业的发电机组尽管生产的是同一产品———电力, 但是由于使用的原材料不同、机组能源转化的效率不同, 使得不同的机组有可能在产出同样单位的电力时排放出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将环境成本全部归入“制造费用”账户, 并以发电量为基础将其在各机组间进行分配, 将会高估环境效益较好的机组的环境成本, 低估环境效益较差的机组的环境成本, 从而使管理当局无法获得不同机组有关环境成本的真实信息, 不利于其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对该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 即按照作业成本库和成本动因来确认和分配环境成本。在划分作业成本库和确定成本动因时, 应注意专门划分产生环境资源耗费的作业。

假定该发电厂产生环境耗费的作业主要分为除尘、脱硫、污水处理和厂区绿化四类。

首先, 我们可以确定四个环境作业, 即除尘作业、脱硫作业、污水处理作业和厂区绿化作业。

其次, 将相关环境资源耗费归集到相应的作业中去, 形成作业成本库, 并确定成本动因, 具体见表1。

金额单位:元

再次, 计算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分配率, 具体见表2。

最后, 计算本月两台发电机组所生产的产品应分摊的环境成本, 具体见表3。

金额单位:元

金额单位:元

通过上述分析, 企业将会更容易发现产生环境成本的作业, 进而找到降低环境成本的方法。通过对生产过程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分离和控制, 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决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三、相关建议

1. 做好环境成本信息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环境成本系统的成熟度要求较高。在基础工作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完善的提供环境成本基础信息的数据系统, 特别是注重原始成本资料的准确收集; (2) 建立完善的环境成本支出数据处理系统; (3) 健全作业工作量计算系统; (4) 制定一套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制度。

2. 注重相关员工的培训工作。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 因为作业成本法既是一个成本计算系统, 又是一个成本控制系统。因此要有效地实施作业成本法, 必须高度重视相关人员的培训问题, 使员工具有强烈的节约意识、成本意识, 即作业成本法要与全员成本管理相结合。

3.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需要与其他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相结合。

由于作业成本法核算所需的相关信息主要来源于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 因此其只考虑了企业实际支出的内部环境成本, 对于外部环境成本无法计量, 这就需要与其他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 (如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法和完全成本法) 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肖序.环境成本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林万祥, 肖序.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财会月刊, 2002;6

[3].甄国红.基于材料流动成本核算的企业环境成本分析.财会月刊 (理论) , 2007;4

上一篇:无源光网络(PON)下一篇:比较经济体制的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