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2024-10-15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通用8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篇1

区域经济作业3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一、区域性

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别,往往发展的重点、方向偶很大的差异,而是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二、预见性

1、狭义的预见性是指制定远景目标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狭义的预测特点是时间越短,预测误差就小,时间越快,预测误差就越大。

2、广义的预测性

广义的预测性包括更宽的含义,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向,进而预见未来本域经济发展大的走势,都属预见性有范畴。

三、综合性

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有系统,它涉及区域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首先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有条件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条件以及区位条件等,并须要诸多条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介,以正确的估计所处区域的经济战略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制定和实施具有很大难度。

四、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可操作性,主要表现的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摸清解决问题的中止路径,同时,还必须准确的把握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势和宏观环境,分析宏观因素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从而随时把握区域发展经济的脉搏。不仅如此,还要求战略的制度者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准确掌握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尺度,并将这些政策区域化,使这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篇2

1 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1. 1 现阶段区域间经济相互影响

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影响着,因为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是采用相互依靠的发展形式,因此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把区域之间的市场用人们劳动的地域性来规划,而且这种划分模式还在不断扩展,区域之间不再限制经济流通,市场经济的划分也在逐渐减少,从而整合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基于此,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流通及其合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1. 2 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持平

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的时间内也会慢慢地增大,出现这种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然而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能突然增大或者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分化严重,正常的情况下的经济发展差异应该在某一范围内,不但要保证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而且还应该把这样的差异控制到一定范围,从而逐渐形成区域经济的平等稳定发展。

1. 3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水平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有一些变化是属于正常情况,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会提高,相反在某一时间发展速度也会稍微降低,可是从全局的经济发展来看其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这种发展局势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为消除区域间的 “公平”及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付出的代价。

2 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机制

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部门增长推动机制。相关部门在做好区域经济增长工作时要注意对每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放过,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小的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会给整个区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先行地区增长带动机制。在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划分时,还要将其逐一划分到各个地区,原因在于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呈良性发展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持久、有序发展。三是要素投入驱动机制。从整个区域经济层面来分析,在资金、人力或者其他方面的投入中应注意: 第一,某经济学家曾经讲到经济增长的整个过程也就是生产要素从收益较低、规模较小的行业逐渐向收益高、规模大的行业转变的过程。因此在对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时应尽量向一些规模较大的行业靠拢,这样可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第二,我们都知道即便是生产同样的产品所属的地域不同,企业的效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生产要素分配时,应首先做好调研,对一些生产效率较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加生产要素的分配。

3 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特征

3. 1 为了改善区域面貌则需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财政部门的经济投资主要针对新能源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和原材料的开发。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局势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中心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初显规模,其中新建的公路有36. 5 万千米,新建铁路长达8000 千米,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初显成效,政府有关的生态保护项目也有的新的进展,其中工厂三废的排放也得到有效的限制,因此PM2. 5 也降低了。对于新能源的行业来说,其新能源项目的大力发展主要是由政府经济支撑。在一段时间内,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国已经经过了35 年的经济摸索。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的历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第一产业不断在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型,从而我国基本实现了经济一体化。

3. 2 拥有科学的资源整合机制,以便凸显出各区域优点

所谓的资源整合就是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涉及的资源,在一个区域中要进行资源的科学管理,其中含有技术、资金、人力及其自然资源,资源整合的基本条件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资源整合目的及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当我国未步入改革开放之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持平区域间经济水平为目标,而且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资源间的配置,因此将会有许多资源配置到西部。当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主要面向的是市场经济,因此对于资源配置来讲主要是面向东部地区。然而在我国的经济模式不断调整的形势下,对于一些受到重视的区域实行市场经济,主要是借市场来整合资源。由于各地区百姓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了政府的经济支撑。这样以来对东部省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春天,因为它们借助外商的投资、自身经济底子厚的优势,大力发展该地区经济。

3. 3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格局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向市场化延伸。当前我国区域性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东部省市的经济模式已经成熟化,经济水平快速发展。最近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的统计及其评估,全国各省经济实力排名分别是: 广东、福建、浙江、山东、上海等,这些省市形成了我国东部沿海的工业区域。同时这些省市的共性就是经济发展形式广、涉及行业多、市场经济制度完整、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最早实行股份制度、公司模式转换快。除此之外,还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外融资,因此使得以上省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过早实现工业发展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改革开放的涉及程度不够,造成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整、产业之间的转型比较慢,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迟缓。

4 结论

总体来讲,人民经济水平增长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区域间经济水平。因此,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来讲,应该用发达区域来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且还要出台区域经济发展制度,进行科学的资源整合,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各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因此如何才能提高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这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发展特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发展,特征

参考文献

[1]罗正英,陶凌云.以差异缩小差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9-10.

[2]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12年[J].经济学季刊,2014(4).67-69.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篇3

令人钦佩的是,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朱训同志身居高位仍然不忘求索,退休之后依然锲而不舍,在找矿哲学的基础上,根据地质构造的阶梯式分布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提炼出“阶梯式发展理论”,使阶梯式发展由自然科学上升为社会科学。

最近,朱训同志以耄耋之龄,为本刊撰文《阶梯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基本特征》、《阶梯式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特征》,既展示出专业严谨的学养和宏远的战略视野,也体现了老部长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

“阶梯式发展理论”的内涵是什么?在经济发展态势和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有哪些具体表现?为此,本刊分两期刊发朱训老部长撰写的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而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与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成功指导实践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十二个以“五年计划”、“五年规划”为标志的小台阶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阶梯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腾飞,与坚持遵循阶梯式发展规律指导经济建设分不开的。

阶梯式发展是物质世界运动

和人类认识运动的重要形式

阶梯式发展是指客观事物随时间由一个台阶跃进到另一个台阶的发展,是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重要形式,也是人类主观认识运动的重要形式,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广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如自然界中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与更替、经济活动中的阶梯气价、阶梯水价、阶梯电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上下楼梯等都是阶梯式发展的典型范例。

阶梯式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此点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论及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这两种发展形式特点是一致的。但是阶梯式发展与“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这两种事物发展形式的重要区别是阶梯式发展总体上没有“波浪式前进”发展形式中系列出现的“波峰”与“波谷”之分,而只是在台阶内部可能出现有一些波动;也没有“螺旋式上升”发展形式中那种“前进式上升”与“复归式上升”之分。

阶梯式发展论认为,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过程是由相互衔接而又具有不同质的阶段组成。在每个阶段内部,通过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而进入新的阶段。发展就正是通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量变到质变而跃进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来实现的。

阶梯式发展论还认为,发展的客观规律总体上是要分阶段地循序渐进的,在一般情况下阶段是不能跨越的。犹如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要实现共产主义就要经过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们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十三大所分析与认定的那样,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正是从这个实际出发分阶段地来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但是,每一个阶段的时间跨度可以通过改革创新来加以缩短,也不排除在某个大的历史阶段内部在具备一定客观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正如十三大所指出的那样,在现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达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因为它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遵循阶梯式发展规律指导中国

经济建设是党的一贯方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形态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迈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台阶。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摆在党面前的新的历史任务。

我们党深知在中华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既是一项空前未有的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又曲折复杂的探索过程,有很多新的问题和未知因素,有待我们通过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解决。就要如同爬楼梯似地,分阶段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阶梯式地向前推进。所以,遵循阶梯式发展规律客观上就成为我们党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一贯方针。

新中国成立65年来,历史清晰地表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渡阶段、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阶段等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进程中,中国经济建设正是通过十二个以“五年计划”、“五年规划”为标志的小阶段一个一个台阶地向前推进,从而促成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实力登上三个大台阶。

社会主义建设过渡阶段

中国经济迈上第一个大台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经历了为期6年的过渡阶段。这6年又分作两个小的阶段。前三年即1949年至1952年是为期三年的恢复国民经济阶段,后三年即1953年至1956年重点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

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和团结奋斗,在西方封锁和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到1952年底,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7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可以说这个时期,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初步得到好转,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起步的良好平台。

1953年至1956年间,在开始制定与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同时,顺利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社会形态自此迈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台阶。这个时期的建设基本上是在没有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进行的。共兴建900多个大中型项目,其中包括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期间,不仅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在经济中占据了领导地位,我国经济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5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28亿元,为1952年的1.51倍,中国经济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为我国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代表大会“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页)。自此,我国进入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

党的八大制定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针政策,此前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发表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论十大关系》,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这个时期的发展在取得不少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页)

1957年至1978年这22年间,我们党和政府坚持按照五年一个小阶段制定与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逐步形成一个定型的制度。这一时期,建成投产数以千计的大型建设项目,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大庆石油会战的成功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历史,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沿海、沿江和内陆地区都行成了一批工业中心,城乡人民生活有了进一步改善。1978年,全国GDP总量达3624.1亿元,为1956年1028亿元的3.52倍。中国经济水平和整体经济实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和实现飞跃的平台。

鉴于如何在中华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所以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只能在探索中前进。由于主客观方面的一些原因,使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那样,“遭到了严重挫折”。就“阶梯式发展论”而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的阶段内出现一些波折是正常现象。如究其引发遭到严重挫折的原因则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讲,前苏联撤回援华专家和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从主观方面讲,除“十年文革”带来的严重影响外,一度指导方针上的急于求成,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等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超越阶段、违背阶梯式发展的客观规律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吃上“共产主义大锅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阶段

中国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自此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与继续通过以五年为一个阶段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还提出了以10年、20年、50年为期的几个大阶段的中长期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用20年时间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20年是从1981年算起到2000年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打基础,后10年高速发展。

1987年4月30日和8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先后会见匈牙利工人社会党领导人和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期间,从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角度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肯定十二大提出的用2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目标的同时,还提出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经济再上一个大台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年党的十三大把“三步走”发展战略写入报告之中作为党的中长期奋斗目标。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可以说“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一个典型的阶梯式发展的实例。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在报告中继续提出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实施了“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四个五年计划。

2000年,中国经济又跃上了一个大台阶。全国GDP总量达到99214.6亿元,为1980年的4545.6亿元的21.8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280元和2253元,分别为1980年的477.6元和191.3元的13.1倍和11.7倍,大大超过了预定翻两番的目标要求。这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奇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进入21世纪之后,党中央按照十六大的部署,继续按“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从温饱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总结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时说,“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一系列的历史性变化清晰地呈现了阶梯式发展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目标,提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

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之后,继续坚持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他于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一个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号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明确按“两个百年”两个大的阶段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到2021年建党一百年时,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满怀信心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纵观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建设,尽管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新情况和新任务,发展的过程和解决的矛盾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哪个时期,哪个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是在一步一个台阶地呈阶梯式向前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篇4

2011级 法学班管 剑

一、湖北省情基本特征

湖北位于祖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现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8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全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000万,其中28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4.68%,主要是土家族。

湖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炎帝神农,诞生于此;屈原离骚,万世流芳;随州编钟,举世无双;昭君出塞,稳定边疆;三国鏖战,群英荟萃;武当神韵,独树一帜;武昌起义,惊天动地。

湖北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以省会武汉市为中心,距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左右,具有极强的市场集散功能和辐射能力。承东启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湖泊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基础牢固,工业实力雄厚,商贸往来活跃,科教事业发达。素有“九省通衢”、“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美称。

湖北资源丰富。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它最长的支流汉江交汇于此,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1公里,省内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称“千湖之省”,有大小河流4000余条,总长达6万余公里,水资源极为丰富,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量3133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其中三峡工程发电量居世界各大水电站之首。现已发现的矿藏有138种,其中磷、石膏、岩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湖北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兼备。

湖北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省会武汉“九省通衢”,是我国高速铁路内陆枢纽中心,将武汉分割成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京广、京九等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纵贯南北东西。公路四通八达,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719公里。武汉天河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之一。工业形成了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电子信息、轻纺、建材等八大产业支柱,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大农业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粮、棉、油、淡水产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全省现有普通高等院校122所,在校大学生140万人,科研机构近1500多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4名(全国第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118人(全国第四),均居全国前列。光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航天、激光、数控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继北京中关村之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内生产总值(GDP):2012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2225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财政收入:2012年湖北省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与上划中央四税之和)完成3115.63亿元,增长18.0%。其中,湖北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3.05 亿元,增长19.4%。湖北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324.43亿元,增长24.1%;非税收入完成498.62亿元,增长8.4%。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801.7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教育支出725.39亿元,同比增长4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4.59元,同比增长14.5%。

GDP及比重: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48.7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190.45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10.94 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3.1:50.1:36.8调整为12.8:50.3:36.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8.7%、7.2%、26.1%、5.0%、14.3%和7.7%。

农业:2012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48.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粮食总产量2441.81万吨,连续9年丰收,比上年增产53.28万吨,增长2.2%。生猪出栏增长8.0%,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7%、9.2%。油菜籽、淡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茶叶、水果、蔬菜产量分别增长11.2%、3.8%、5.7%。林业全年植树造林任务超额完成,林业产值增长16.3%。

工业: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1230家,比上年净增1312家,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9552.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065.16亿元,增长5.9%。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增加值1424.69亿元,增长7.5%;集体企业增加值86.35亿元,增长11.8%;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34.97 亿元,增长15.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739.41 亿元,增长1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611.66 亿元,增长8.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655.27 亿元,增长22.2%。轻工业增加值3307.19 亿元,增长20.1%;重工业增加值6245.16 亿元,增长12.0%。

外贸状况:2012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9.5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出口194.01亿美元,下降0.6%;进口125.59亿美元,下降10.6%。

外资利用状况:2012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1个。全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增幅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引来省外资金实现较快增长,来鄂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2家,累计达到105家。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2010年,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由上年的630.96万人减少到589.81万人,全年减贫41.15万人,超计划2.8%。2010年是全省连续实施扶贫搬迁的第7年,当年搬迁贫困户10337户、4 1348人,超计划3.3%。全年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54264人,超计划8.5%,就业27190人,转移就业率98%。老区建设项目区农村人平纯收入比上年增加342.4元,达到4200元。

支柱产业:湖北重点培育发展了汽车、农副食品加工、化工、钢铁、电力、建材、纺织、通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等十大 “千亿元行业”。

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加快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建设“富强湖北”是一个宏伟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重政策措施。要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找准方向,突出重点,全方位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扩规模,提高经济总实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做大规模始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要抓住当前的历史性机遇,做大规模、扩张总量。一是做大做强产业。产业是财富之“源”。必须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要加快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计划,抓好重点企业培育试点示范,确保实现企业主体培育目标;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善推进机制,争取更多地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是虚实并进放大财富效应。健康的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是财富迸发的“催化剂”。

转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顺应当前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更

是实现今后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措施。必须切实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充分运用政策和市场双重“倒逼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要切实推进“三个转化”。一是质量转化为能量。二是优势转化为产业。三是产能转化为有效供给。

打基础,增强经济承载力。投资是增强经济承载力的基础。做大做实做强投资是关乎湖北长远发展的“底盘”。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确保全省投资规模增长幅度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一批大交通、大市场、大产业、大服务、大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倾斜,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要素支撑能力。

促协调,强化经济耦合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耦合关系。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缺乏产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先进的物质技术手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产业链条延伸、用工业化理念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过程。没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就缺乏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总抓手,推进“富强湖北”建设,就是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工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发挥工业化在“三化”中的龙头和先导作用。

(二)全面推进“创新湖北”建设

“创新湖北”建设必须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优势,挖掘创新潜力,把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并重的轨道,以创新驱动支撑和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深入解放思想,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发展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是创新驱动的“原动力”。推进“创新湖北”建设,关键是深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创新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总动力、总闸门和总开关,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

深入推进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以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二是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三是以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四是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是以抓落实为抓手,实施工作任务的项目化、工作推进的工程化,全面创新施政方式和工作方式。

深入推进开放先导战略,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开放平台。扩大开放是创新驱动的“外推力”。在扩大开放上做活四篇大文章:一是建设“大通关”,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二是拓展“大视野”,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三是构建“大体系”,推动“五外”联动发展。四是打造“大平台”,实现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深入推进自主创新,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强大引擎。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命运的关键。在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湖北发展的主攻方向,突出“四抓”。一是抓体系。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统一,形成集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二是抓产业。强化创新驱动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企业加快产

业转型升级;注重把自主创新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握发展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完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三是抓转化。努力把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引导科研人员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积极投身科研成果转化;引导各高校、科研院所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度性平台和要素平台。四是抓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科教兴鄂”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有利于“创新湖北”建设的环境支撑和社会氛围。

(三)着力推进“法治湖北”建设

良好的法治环境既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之需,也是保障改善民主、增进群众福祉之要。我们应当牢固树立抓法治就是抓科学发展、抓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紧紧围绕服务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这个中心,统筹兼顾、坚持不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加快“法治湖北”建设进程。

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领作用。国无法不治。建设“法治湖北”的首要环节是立法。“良法利民,恶法害民,繁法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表明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国家和地方立法已经从过去的“构建”阶段步入了“完善”阶段。当前和今后,我省地方立法应从过去的“填补空白”走向“拾遗补阙”和“日臻完善”,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以人大为主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地方立法机制,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由重经济立法到经济社会立法并重转变,由管理型立法向服务型立法转变,由数量速度型立法向质量效益型立法转变,由粗放型立法向精细化立法转变,由注重立新法向统筹立改废转变,不断增强法规规章的统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的力量在于依法办事和严格执法。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80%是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的,因此,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将政府行政行为系统纳入法治轨道是“法治湖北”建设的重点任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湖北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细化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与考核指标,为整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要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依法调整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政务公开,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从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向全国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转变。

坚持司法为民,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建设“法治湖北”,必须切实发挥司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特殊作用。要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清除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紧紧围绕公正廉洁执法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司法各环节的工作规范。进一步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所务公开,把公正司法的要求落实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制裁违法、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全过程,以公正促公信、以公信树权威。要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司法队伍。要完善法律援助

和司法求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所有公民平等享受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要加强各级党委对司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正司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最重要的法律往往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不断强化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是建设“法治湖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多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五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对提高全省人民的法律素养和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一些干部群众还存在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缺失,甚至信“访”不信“法”、信“网”不信“法”的现象。人民群众既是“法治湖北”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建设“法治湖北”应当突出共建共享,紧密结合“六五”普法目标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政机关和机关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公民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要紧紧围绕“法治湖北”建设的各项任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各行业专业法的宣传,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法治湖北”既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保障,事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法治湖北的建设进程与富民强省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努力加快“法治湖北”建设,在“法治湖北”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助推重要战略支点的构建,助推富民强省进程。

(四)全力推进“文明湖北”建设

“文明湖北”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人民主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选择正确的路径,大力度深入持久地推进。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努力提升精神驱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灵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坚定、坚守,始终不渝。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容深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省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把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强省和“文明湖北”建设的标志,努力提升文化影响力。

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湖北文化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要以非凡的胆识和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也是文化发展的最大空间和潜力。要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

坚持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和“文明湖北”建设的支撑,努力提升生态承

载力。将生态文明纳入“文明湖北”的范畴,根本意义在于按照“两型”社会要求,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坚持把人民群众素质的提升作为“文明湖北”建设的关键,培育“文明湖北”建设主体。“文明湖北”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的文明素质提升上。只有人人讲文明,社会才会文明。“文明湖北”建设是全体湖北人共享的过程,更是全体湖北人共建的过程。我们应当下大气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湖北人,增强湖北人魅力。要引导公民从自己做起。“正人先正己”,文明从我做起。讲文明、树新风,重要的是从自我做起。要引导公民从细节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节如不注意,就会形成不良习惯,积重难返。要重视细节,视小为大,举轻若重,才能提升文明素质。把简单平凡的小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在细节上讲文明就是良好素质修养的最好体现。

(五)合力推进“幸福湖北”建设

建设幸福湖北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众多方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事关全局的关键问题求突破,坚持共建共享谋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建设“幸福湖北”与这一价值取向的要求是一致的。

念好民生“八字经”。建设“幸福湖北”就是要把民生工作作为硬任务,着力念好“衣食住行、医教保业”民生“八字经”。要把劳动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就业服务的全覆盖、零距离。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强化制度安排。建设“幸福湖北”,制度保障是根本。公平公正的制度不仅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促进经济发展,为幸福创造经济基础;也有利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包括公共资源,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幸福不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恩赐,而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幸福由人民共享,更要靠人民共建。“众手浇开幸福花”。建设“幸福湖北”是全省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是享有“幸福湖北”的主体,也是建设“幸福湖北”的主体。凡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幸福湖北”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作为建设“幸福湖北”的组织者、领导者,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肩负起造福人民的政治责任,科学规划发展蓝图,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幸福湖北”的伟大事业中来,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真正把建设“幸福湖北”的过程变成造福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

网络经济的特征探讨 篇5

1)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今天,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标准光纤,一秒钟可以传输相当于超过九万卷大百科全书的信息。”

2)全球的信息急剧增加和信息流动更为丰富与频繁,全球范围也出现了爆发性的网络潮;

3)使用人数爆发式地增加,这种爆发式增加并引发极大的群体效应,世界上有约4亿人7年前从未听说互联网,到今天已经通过它来查询信息,发电子邮件和进行网上商业活动,不只是如此,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

4)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

5)从事网络经济淘金的企业呈现爆发式增加,上市企业数量和股价的爆发式增长程度。

6)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产生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快速、低廉的复制能力(CopyAbility),这里包括信息的可无限制复制性、技术的复制、行为的学习与模仿能力等。低成本的复制,是信息技术能力快速发展和迅速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根本因素。它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财富增长规律。同时网络上还具一个现象,就是聚集现象。这里面包括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的聚集现象,在网络生产企业中的“规模”现象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现在网络在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上有一种吸盘动力,将这四个因素都汇聚在一起,诱发了网络企业的财富急剧扩张。

网络经济同时又是对工业经济的超越,并对工业时代的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组合和利用。在人类发展和经济生产中,信息越来越重要,由于生产的无序而造成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信息的有效处理来减缓或遏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网络经济的发展,将有利于消除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更为经济资源有效利用和减少投资风险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重复投资和大量的资源浪费,从一定角度来说,也可以通过信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来消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有效信息的采集将为我国的经济更加有序合理和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 篇6

一、邓小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邓小平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深刻地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律,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经济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慰想政治保证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出科学的论断和精辟的论述,深刻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真知灼见地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对新时期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而全面概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既“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同时又探索了“老祖宗没说过的”“新话”,他不仅把前人没有说到的或者没有说清楚的,说到了或说清楚了,同时还把前人说得不对的或已不符合时代的,扬弃纠正了和说对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前人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上未总结和解决的问题,给以科学的总结和解决了。如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各项工作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开拓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用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集中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特点。这充分反映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充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产生的,具有时代性

邓小平经济思想,主要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可以考虑将形成过程分为这样几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阶段:一是60

年代:邓小平早在60

年代初,就说过一句尽人皆知的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胆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理论:只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才是好改策。二是拨乱反正时期;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倡导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把人们的思想从“两人凡是”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三是全面改革发展时期:即+二大以后.经过十三大,1989

年政治**,到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四是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升,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依据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刻分析世界经沐发展历史的新情况、新特点,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并且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新思想,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的突破和发展。

邓小平在以上不同时期,都从不同深度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问题作了大量理论阐述,反映了党的中心工作及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表现了邓小平经济思想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邓小平经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强烈的创造性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总是强调“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而且要求“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语重心长地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本人更是一个无私无畏的探索者、开拓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不搞无谓争论的原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胆尝试,“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市场经济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论断…

无一不体现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创新精神。

四、邓小平经济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原则性

邓小平经济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状的科学分析,以及对当前世界形势的冷静观察,也是对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他特别强调“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其他一切任务都必须服从这个大局,不能干扰它。但这绝不是可以不要四项基本原则,相反,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强调四项基本原则不能丢,强调经济建设不能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指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要求全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常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邓小平同志不仅首先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在实践中始终一贯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坚持和捍卫四项基本原则,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当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原则,坚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坚持速度、效益、比例有机结合的原则,坚持计划与市场有机统一的原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等等,邓小平经济思想视野宏伟,博大精深,仅举数例,足以看出其经济思想的原则性。

五、邓小平经济思想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具

有人民性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党和国家的一切理论和实践,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应是人民群众意志和愿望的反映和体现,都应代表群众的心声,都应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意志的愿望。邓小平指出:“只要我们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强调要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建设有由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党和国家无论宏观政策还是微观决策,都要充分地高力度地反映和代表群众的意愿,人民的利益,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支持不支持”作为根据,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经济思想来自于人民群众,又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正说明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六、邓小平经济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开放性

针对“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况的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

三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告诫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必须抓住时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广泛地置身于国际竞争舞台。邓小平同志将对外开放看作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他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50

年到70

年不会变。”即使70

年后,我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只能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开放陛,还表现在旗帜鲜明地与“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划清了界限。他坚定地指出,对外开放伤害不了我们,因为“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抵制和洲争."

七、邓小平经济思想注意分类指导,提出不同要求,具有层次性和战略性

八、邓小平经济思想出自对民族振兴的贵任感,对经济发展目标执着追求,具有坚定性

邓小平同志始终身体力行,孜孜以求,锐意改革,勇于探索,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台阶。他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强调改革要继续进行下去,豪迈地说:“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坚持“把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强调要坚持一百年不动

摇,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一百年不动摇,才能使我们经受住风浪,站稳脚跟,顶住各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九、邓小平经济思想是他求真思想品格的反映,具有实践性

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作为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思维原则和决策原则,把实践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判断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因而,他高度评价和积极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首先在农村推行承包责任制,然后全面推开经济体制改革,认为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

试论经济犯罪的特征及发展 篇7

关键词:经济犯罪,经济体制,犯罪特征,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在案发范围、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犯罪查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也成为扰乱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一个突出的问题,正确认识经济犯罪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对我们打击犯罪、 预防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经济犯罪,主要就是指在商品经济领域内,相关人员为了谋求更高的利润而采取一些违法措施,其严重的侵害了国家经济法律的相关规定,破坏了原有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应该针对其具体的违法行为及其恶劣后果予以相应的惩罚,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英国学者希尔,当前,这种经济犯罪行为越来越普遍,其影响也越来越恶劣,必须要引起国家和社会足够的关注。

一、经济犯罪的类型

我国于1982年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首次使用了“经济犯罪”这一术语,在这个法规中经济犯罪被称为“经济领域中的犯罪”。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犯罪形式。

笔者认为,从实质意义上来看,经济犯罪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领域。即所有发生在经济领域内的犯罪行为均归结为经济犯罪。二是经济秩序。这是以犯罪所侵害的国家经济秩序为出发点的。三是公职人员的腐败犯罪。针对经济犯罪的主要定义和相应的类型构成来看,其所具备的特点也就比较明显了,从当前我国经济犯罪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来看,经济犯罪主要具备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这种经济犯罪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损害的就是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秩序是该犯罪的客体组成部分;(2)针对这种经济犯罪的具体实施过程来看,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进而对于原有的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破坏;(3)从经济犯罪主体的角度来看, 几乎所有的经济犯罪人员都是主动采取的经济违反行为,也就是说其犯罪基本都是故意而为,仅有少数是过失经济犯罪;(4)对于这种经济犯罪的具体主体责任人来说,既可以是社会个人,也可以是整个的经济性单位。

二、经济犯罪的特征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犯罪的现状来看,其恶劣程度越来越明显,涉及到的金额也越来越高,并且经济犯罪的数量与日俱增,其经济犯罪的类型也呈现出了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不仅涉及到了传统的贪污、偷税抗税、诈骗、制造伪劣商品、行贿受贿、走私贩私等犯罪行为,还涉及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问题,比如证券欺诈盗窃商业秘密、侵犯著作版权和操纵市场、信用卡诈骗等都属于新型的经济犯罪行为,对于这些经济犯罪类型来说,其不仅仅具备着以往经济犯罪的一些基本特点,其隐蔽性越来越强,智能性也越来越明显,控制和管理的难度随之增大,并且对于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并且从经济犯罪的主体责任人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经济犯罪人员具备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并且也正在用这种文化素质来进行更为危险的经济犯罪,在具体的经济犯罪手段上,其使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等都被用来进行相应的经济犯罪,进而也就导致其经济犯罪更为隐蔽,也更为巧妙。

相勾结的经济犯罪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多,其主要就是指相关的经济活动参与人员联系相关的经济活动管理人员,进而利用他们的职务便于利进行相应的经济犯罪活动,这种犯罪问题在当前越来越明显,并且因为这种经济犯罪行为有内部人员的参与,所以其危害更为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带来的更大,甚至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位组织集体犯罪问题,这一类经济犯罪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对经济市场秩序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三、经济犯罪的现状

针对上述经济犯罪的主要特征来看,这些经济犯罪问题的控制和侦查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经济犯罪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司法机关要想切实做好具体的经济犯罪处理工作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克服侦查阻力,提升其经济犯罪侦查破案的水平。

经济犯罪的现状是:一是经管财经的人员犯罪多。对于这种具体的经济犯罪问题来说,因为其属于经济学范畴,所以经管财经类的人员就具备着较为明显的犯罪能力,进而也就容易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经济犯罪。二是窝案、串案越来越多。成组织的经济犯罪也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犯罪的一个重要特点,很多经济犯罪的发生都是一窝人共同参与犯罪,合伙作案现象越来越明显。三是顶风作案势有抬头, 犯罪率有所上升。从具体的经济犯罪数量上来说,当前的经济犯罪越来越多,犯罪率逐年提高,屡禁不止,顶风作案问题极为明显。

现实情况告诉我们,经济犯罪总量呈增长发展的趋势。 所涉及的领域和地域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当前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经济市场所涉及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比如金融行业、外汇行业以及税收问题等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而也就给了相当多的一部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相关的经济犯罪,并且其犯罪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

从这种经济犯罪的危害上来看,随着经济犯罪数量和涉及数额的不断增加,这些经济犯罪问题的出新必然会给我国经济市场秩序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就会对于具体的社会个人以及团体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随之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其影响是极为恶劣的。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升,与外国的联系和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与此同时,经济犯罪受此影响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国际范围内的联合犯罪越来越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恶劣,其控制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犯罪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针对这种经济犯罪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了解其经济犯罪的形成机制和特征就显得极为必要,有助于经济犯罪的控制和侦查。

参考文献

[1]任克勤.经济犯罪案件侦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戴蓬.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要略[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

[3]程小白,蔡庭辉.经济犯罪侦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扬春洗,高格.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篇8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特征;影响因素;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336-2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国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作了一个经典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该会议后,中国率先制定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其作为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在此背景下,区域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朱庄瑞指出,当前我国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人口数量过多、人口素质不高、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利用率低下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已向定量化方面前进,方法体系日渐丰富,多尺度测验动态的时间序列研究也不断出现。可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正不断推进,而这些研究首先需要厘清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在遵循自然法则、道德准绳与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谋求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研究的着眼点不是区域发展能力的现状分析,而是根据区域特性寻求一种最合适该区域人地协调发展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因而,可以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立足于更高层次、更新视角和更长时间尺度上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分述如下:(1)发展。发展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它更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没有发展就无所谓持续,因为缺少持续的动力。保护与改善自然与生态环境的保障是发展,故保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发展的基石。(2)协调。一般认为,实现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能力的长期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经济增长与资源存量、生态环境与社会水平相互协调。(3)持续。毋庸置疑,区域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持续,要求区域的资源存量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速度之间不存在导致发展停滞的矛盾,要求要有足够的动力和活动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发展。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涉及各个方面的要素,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其复杂性表现在:既涉及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又涉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问题;既要研究区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又要研究区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既要探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间的横向关系,又要探讨上述各因素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纵向联系。

2.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

既然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那么整体性便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追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子系统的共同发展,也就是人的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表现为:人口数量与资源总量的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资源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人类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等,这与传统区域发展模式只重视单要素的增长是截然不同的。

2.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诞生,首先考虑的就是公平性问题。这些公平性包括:人与自然间的主体公平、区域与区域间的空间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间的时间公平。公平之下的发展,方能是一种理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阈值性

所谓阈值性,是说要判断区域的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或若干个判断指标,而这些指标存在一个阈值,可以将“可持续”与“不可持续”两种属性区分开来。区域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是这些指标要求的发展均应保持在各自的临界值一侧(可持续发展一侧),而不是追求各指标要素无限制地往某个方向增长。

2.5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

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脱离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无所依托。区域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系统,包括全球、大洲、国家、省、市、县、乡等多个等级,亦包括城市、农村、山地、草地、荒漠等多个类型。各区域内因等级、类型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而地域性和差异性正是区域的根本特征,其本质差异决定了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制定和规划研究。

2.6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

相对性是任何事物的共性。在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案时,同一类区域往往采取统一的方法体系,但是,这些方法即使同属一类,但制定出的方案也必须各不相同,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适应既定区域的发展要求。

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3.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与地理区位条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人类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去改变或改造现有的自然条件,但更多的时候,人类需要去适应环境。自然因素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由资源条件、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去论述。资源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其储量大小、经济效益转化能力、消耗速度及恢复速度等均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地理位置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则更为直观。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往往在大江大河两岸,从最根源说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理位置的内涵也不断扩展,不仅仅包括所在物理位置,也包括经济区位、交通区位等。生态环境因子包罗万象,包括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光热、植被等基础要素,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2经济因素

普遍认为,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许多领域的发展最终都要体现在经济的增长上。随着国际交流的遍及,经济增长的途径不断丰富,经济增长途径的差异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差异。无论从区内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从区外经济发展方式看,区域内部的经济条件均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3.3社会因素

应该说,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最高级部分,也是实现难度最大的一步。反过来,社会因素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而言,亦是一种潜在性较强的影响因子,它可通过观念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并进而影响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对经济条件的管理等,从而得到相应的反匮。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二者的先进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难易。

3.4政治因素

虽然说,区域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一些客观条件,但是,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选择,其权利与执行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意愿与倾向,政治力量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强,甚至在某些地域某个时段成为决定性因素。例如,近期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的规划建设使该海岛迎来了发展大浪潮,可以肯定地说,若没有政策因素,这股浪潮很难出现。政治力量同时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系统中的一股强大力量,为规划方案等的有效落实提供根本保障。

4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也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充分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影响因素,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庄瑞.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2010,(6):12-14

[2]张金萍,秦耀辰,张二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9,29(12):6702-6711

[3]刘小英.自然和谐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6-160

[4]曹淑芹.中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与发展对策[J].新西部,2010,(22):40,37

上一篇:房产估价师制度与政策试题下一篇:争做文明礼仪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