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精选12篇)
环境执法 篇1
1 引言
在工业强省的大背景下, 随着凯里市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要解决该市当前的环境问题还是要靠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这一重要手段。环境执法是整个国家执法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将环境法规范中抽象的权利义务变成环境法主体的具体的权利义务的过程。或者说是国家有关机关将环境法规范适用于具体环境法主体的过程[1]。环境执法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执法处罚;另一方面是促进守法[2]。而环境执法处罚是促进环境守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能仅仅在环境执法过程中, 对企事业或个人实行环境行政处罚, 而且还要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促进政府职能部门实现环境守法。当个人、企事业、政府部门环境守法得到一一落实时, 环境问题才可能得到有效、全面的解决。本文就是对该市当前环境执法和环境守法情况进行调研后作出的分析, 旨在为环保职能部门有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促进政府、企事业乃至个人环境守法提供参考与范例。
2 环境执法
环境法制包括了环境立法和环境守法。如果把立法看作环境法制的前提, 把守法看作环境法制的目标和结果的话, 那么环境执法就是由前提向目标过渡的桥梁。只有环境立法, 没有环境执法, 环境立法也就无任何意义。只有立法和执法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法律规范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达到立法目的[4]。环境执法处罚是促进环境守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凯里市通过健全环境法制, 采取不同的执法手段, 高举执法处罚鞭子, 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使得存在的环境问题逐步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解决。
2.1 健全法制
近年来, 凯里市高度重视环境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不断出台相应的环境法律条例及管理办法, 以加强环境管理。例如,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 结合凯里市实际, 出台了《凯里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凯里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积极强化大气污染治理, 有效保持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标。2012~2014 年, 该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3年稳定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二级标准、酸雨率, 环境空气优良率分别为97.8%、95.6%和100%, 2015年1月28日晚, 凯里市城区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2月27日早8时, 全国空气质量凯里市排名第二;2015年7月份全省空气质量凯里市排名第一。
2.2 联动执法
自新《环保法》实施以来, 凯里市召开打击私挖乱采、医疗行业专项整治、扬尘污染专项整治、畜禽养殖行业专项整治等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共50余次, 分行业召开企业约谈会15次;联合公安、检察院及各职能部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余起, 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2起, 拆除违法重晶石洗矿点7 处, 取缔非法铝钒土采矿点10处, 关停、拆除建成区附近砂石场34家。
通过联动执法, 密切与其他政府机构间的执法协作, 创新执法协作和沟通机制, 形成监管合力, 各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得到积极深入的开展, 有力打击了各行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对严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外起到了极其作用。
2.3 执法处罚
近年来, 凯里市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强。2013年, 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 起, 处罚金额5.5 万元;2014年, 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4起, 处罚金额90.5万元;2015年, 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共80起, 其中已下达处罚决定51起, 处罚金额179万元, 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2起 (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2013-2015年处罚案件、处罚金额逐年增多, 同时处罚案件类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3年未涉及到“未批先建”的处罚案例, 2014年涉及“未批先建”的处罚案例仅有4 起, 2015年不但查处案件陡然增多, 而且涉及“未批先建”的处罚案例达到了30起, 其他处罚案例 (涉及台账造假、久试不验、“跑、冒、滴、漏”等环境违法行为) 达到10起, 这是该市加大执法力度, 认真贯彻新《环保法》的实施, 深入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专项行动的结果, 有效地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但目前该市尚未涉及到按日计罚及查封扣押的环境违法行为, 说明该市的执法力度还有加强空间。
3 环境守法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 尤其自新《环境环保法》实施以来, 该市在环境执法中, 不断创新执法手段, 加快环境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促进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守法等方面逐步取得成效。
3.1 政府守法
在全面贯彻执行新《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大气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过程中, 不断促进了该市政府部门的环境守法, 尤其通过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及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对该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督查, 大大地加快了该市政府部门的守法进程, 使重大“未批先建”的政府违规实施项目得到停建、停产, 环评手续得到及时补办, 环保“三同时”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例如, 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环境风险控制得到了全面的强化, 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快的建设, 饮用水源地得到了广泛的保护, 流域污染治理得到彻底的落实, 生活垃圾填埋场得到有效的治理等等。
3.2 企事业守法
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过程中, 在以执法处罚为主要抓手, 高举处罚鞭子, 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守法。当前, 通过环境执法处罚, 凯里市涉及排污的企事业单位的污染防治设施得到逐步完善, 环保“三同时”制度基本得到落实, “未批先建”的环境违法建设项目已基本已责令停建、停产, 环评手续得到及时补办。可以说, 在项目环评执行率及“三同时”执行率上, 企事业单位守法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在企事业单位配套健全污染防治设施后, 凯里市将不断创新执法手段, 一是执法监督与守法援助并重;二是利用激励引导守法;三是引导企业自律, 加强企业自身环境管理, 保证企业履行环境主体责任[3], 来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守法, 有效遏制企事业单位违法排污行为, 避免环境污染的发生。
3.3 个人守法
为了促进个人守法, 凯里市制定了《凯里市学习宣传贯彻新环境保护法活动工作方案》, 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动员各级各部门、乡镇街道开展新《环境保护法》宣传学习工作, 紧紧围绕全国、省、州环保会议精神和“4·22地球日”、“六 · 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 成立宣传活动小组, 积极组织环保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当代贵州生态文明论坛》、《黔东南电视台》、《黔东南州广播电视台》、《黔东南州日报社》、《凯里市电视台》、凯里信息港网站和《凯里都市》、凯里市环境保护局网、政务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微信平台,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呼吁社会公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自觉践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 营造人人关心创模、参与创模的良好氛围。并会同市教育局组织申报了2个省级绿色学校, 2个州级绿色学校。
结合该市“星期六”党校课程安排, 邀请行业专家向各级领导干部培训新《环境保护法》, 同时组织召开全市工业企业宣传培训会, 编印新《环境保护法》单行本及相关宣传画册, 向全体市民发放, 以提高公众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意识, 促进公民个人守法。
4 结语
环境执法作为环境法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环境法制的健全完善、环境管理工作的加强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环境法制包括了环境立法和环境守法。立法是前提, 守法是目的, 环境执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与桥梁。我们只有通过健全完善环境法制, 加强环境执法, 不断地创新执法手段, 促进政府、企事业、乃至个人积极守法, 才能使抽象的环境法规范变为单位和个人的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同时, 使人们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限制在环境法律规范所许可的范围内。只有这样, 环境环保工作才得以全面落实, 见到成效。
摘要:调研分析了凯里市环境执法和环境守法的落实情况, 旨在为环保职能部门有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促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环境守法进程提供参考与范例。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执法,环境违法,环境守法
参考文献
[1]解振华.中国环境执法全书[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7.
[2]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环境监察[M].3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332, 355~357.
环境执法 篇2
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范围包括生态环境监察、污染源现场检查、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排污单位申报登记、排污费征收、环境应急、环境信访案件的接待和处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等多项工作任务,存在较多难点如下:
2012年至2014年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共33个,其中水污染23个,大气污染7个,未批先建3个。
1、执法人员权限不明
环境监察机构在行政序列中不属于环保部门内设机构,而是其下属事业单位,执法权限来源于环保部门委托,不具备独立执法资格。环境监察机构委托执法权限仅涉及行政检查、监督。如果环境监察机构作为行政主体具备独立执法权,那么环境违法问题的查处效率和执行力将会得到极大提升。特别是遇到紧急或者较大的环境违法案件时会更加体现出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效率。
2、执法队伍捉襟见肘
**矿产丰富,森林植被茂密,各类企业分布不均,污染点分布范围广;畜禽养殖规模成增长态势,养殖区点多面广等问题,监管难度大。虽然环境监察队伍不断充实,成立五个环保中心所,但中心所执法人员仅有两名,而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环保任务逐年加重,业务数量大量增加。2014年仅处理信访案件达415件,日常监察及环境专项行动检查各类企业上千余厂次,同时还要排污收费、违法企业查处、环境应急及其他各项具体任务,环境执法力量仍显薄弱,因执法人员与车辆不足,部分群众信访案件不能及时有效处理。
3、环保形象有待提高
许多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无正式制服,多为便装,执法形象不严肃,为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规范环保行政执法行为,满足环保文明执法工作需要,需县政府统一采购制服,因我县财政现状,暂无统一制服,许多企业和百姓不了解我局执法人员
4、车辆经费严重不足
《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篇3
第一条 为保障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以下简称环境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廉洁执法,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环境执法人员在实施现场检查、案件调查、排污费征收和督查时,适用本规范。
第二章 一般规范
第三条 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得包庇、纵容、袒护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条 规范执法。熟悉掌握执法依据、执法流程,按照法定的权限、时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第五条 公正执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程序优先,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第六条 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听证等合法权利,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粗暴执法。
第七条 廉洁执法。严格遵守廉政规定,做到:
(一)不得收受当事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二)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宴请、参加其邀请的娱乐活动和营销活动。
(三)不得胁迫当事人、向其索要钱物、推销环保商品和服务、干预和承揽环保工程以及其他谋取私利行为。
第三章 现场检查
第八条 除例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外,现场检查均应当采取突击检查方式实施,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检查,不得向当事人通风报信。
第九条 现场检查时,环境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在场的,应当向其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和执法依据,告知其申请回避的权利和配合调查的义务,告知其拒绝、阻碍、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 现场检查时,应当场制作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环境管理手续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检查实施情况等。检查记录应当真实、明确、规范。
第十一条 现场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有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改正,提出整改要求,对环境违法情况和责令改正内容作出检查记录,并按程序报告。
第四章 案件调查
第十二条 调查案件时,需实施现场检查的,按第九条至第十一条执行。
第十三条 调查案件时,应当根据案件性质和调查要求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危害后果、违法情节等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及时、公正的调查。
第十四条 调查案件时,应当制作现场笔录或者询问笔录。
现场笔录应当有环境执法人员签名和当事人签名、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不能签名、盖章的,应当注明情况。当事人拒不到场、无法找到当事人的,不影响调查取证的进行。有其他人在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
询问笔录应当有环境执法人员签名和被询问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第十五条 调查案件时,发现当事人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当按程序报告,根据指示并案处理或者另案处理。
第十六条 调查案件时,做到:
(一)不得擅自增减、变更案件调查内容。
(二)不得擅自向当事人泄露举报人、投诉人相关信息。
(三)依法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不得以暴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违法手段获取证据。
(四)不得隐匿、毁损、伪造、变造证据。
第十七条 调查案件时,做到:
(一)违法事实清楚、法律手续完备、证据充分的,作出明确的调查结论。
(二)违法事实不成立的,提出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作出违法事实不成立的结论。
(三)违法事实不清,法律手续不完备,证据不充分的,作补充调查。
第十八条 调查终结后,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所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不得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条件适用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不得以行政处罚要挟当事人或向当事人索要财物。适用一般程序的,应当将已查明的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和初步处理意见,送有环境行政处罚权限的部门审查。
第五章 排污费征收
第十九条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方法核定排污者污染物排放量。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征收排污费,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排污费征收标准。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改变收费范围。
第二十条 不得协商收费、人情收费。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或者擅自减征、免征、缓征。
第二十一条 应当及时将征收的排污费缴入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作他用。
第六章 督 查
第二十二条 督查前,应当制定督查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督查工作方案实施督查,变更督查工作方案应当报请组织督查的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实施督查时,应当依据督查工作方案,要求督查对象提供相关资料,对其完整性、合法性、客观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填写资料审核表和汇总表,列出发现的问题和需要实施现场检查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督查时,需实施现场检查的,按第九条至第十一条执行。需实施案件调查的,按第十三条至第十七条执行。
第二十五条 督查结束后,应当作出明确的督查结论,及时向组织督查的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提出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和处理建议。提出通报人民政府、挂牌督办、约谈地方政府、实施区域限批等重大处理建议应当根据督查事项的不同,由组织督查的部门或者督查机构集体研究决定。
第二十六条 根据督查事项的不同,由组织督查的部门或者督查机构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反馈督查情况,并督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开展后督察。
第二十七条 在督查时,做到:
(一)不得擅自变更方案实施督查。
(二)不得采取诱导、压制、强迫等方式进行调查询问,不得调查询问与督查无关的内容,不得有歧视和差别待遇。
(三)不得擅自约见督查对象或者未经组织批准擅自向督查对象反馈情况。
(四)不得以提出通报人民政府、挂牌督办、约谈地方政府、实施区域限批等处理建议威吓督查对象。
(五)督查结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得仅由推断、猜测等作为督查结论的相关证据,不得作出“可能违法”的督查结论。
第七章 监督处理
第二十八条 应当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由有管理权的部门作出以下处理:
(一)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脱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处理情况应当作为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二)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
(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规范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环境执法 篇4
关键词:环境监察执法,环境保护,执法效率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且日益突出,目前面临环境保护的形势是十分危急的、严峻的。近几年,我国建立了相关的环境监察保护体系,对调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环境监察是由环境执法和日常监察组成的,其中环境执法也称作生态监察;日常监察则包括现场监察和及时环境监察两个方面,环境执法的核心是日常监察。环境监察和执法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下级监察机构,对辖区内的所有排污单位和个人影响环境的行为进行统一监管。由此可知,将这些监管工作做到位了,在环境监察执法活动中努力提高执法效率,就能够从根本上督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质量,也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1 环境监察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经济建设的快速腾飞,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环境执法依然任务艰巨,执法环境不容乐观。
而不断的进步,水环境监测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好国家能够举行水环境监测工作证的考试,从事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将日常的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结果,算到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实行奖惩制度,以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3提高工作人员的水环境监测意识
提高工作人员水环境的检测意识[5],以增加人们对于水环境监测的重视,以增加水环境监测的及时性,使得水环境监测的结果更为精确。还可以拍摄水环境监测的公益宣传片,派宣传队伍下去宣传,提高全民的水环境保护意识,让全民加入到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中来,随着国民对水环境监测的重视,政府就会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到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去,改善水环境监测的工作环境,加快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
4.4开展岗位竞争责任制
定期对水环境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以保证他们自身的素质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并对水环境的工作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深造和学习的积极性。并把水环境监测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养护工作分配到个人,以保证仪器设备养护工作的跟进。
4.5健全水环境监测的监督机制
为了应对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健全水环境监测的监督机制,设置多种方式的水环境监测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监测活动,逐渐健全水环境监测的监督机制,
1.1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环境问题,那么保护环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两者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例如出现了“三高两多”的现状。“三高两多”中的“三高”是指:单位或个人排放污染物的总量过高、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及期望逐渐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率过高;“两多”是指: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较多、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社会问题增多。
1.2 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环境保护不是单方面的治理工作,而是各个方面的综合防护,需要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协力解决环境问题。作为环境监察部门,在行政、生态和海洋等方面,都要进行妥善细致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环境监察执法的效率,还要增强人民群众的环境自觉性,做好相关环境保护宣传,从而增强人民的环境意识。
1.3 相关监察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加大监督力度,推动全民参与到水环境监测监督的活动中来,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5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准确的了解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就得严格把握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就得对水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后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以保证人们的人身健康。
参考文献
[1]鲁凤仙.浅谈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水利,
[2]王杰,张利华,白玉兰.浅议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与计量认证[J].内蒙古水利,2008(06).
[3]叶炳效,张佳武,赵文举,孙珂.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7).
[4]刘元英,王瑞风,吕梅梅.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技术保证探讨[J].山西水利,2011(01).
[5]杜海波.全国水利系统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中有关计算问题的探讨[J].水文,2009(01).
保工作。
环境监察执法是一门综合知识,专业技术性较强,监察范围又是跨学科、多行业的,执法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监管企业的生产工艺、能耗、污染治理等各个环节的产污、排污过程,同时熟知相关的法律条款,以应用在执法过程中。然而目前很多执法者却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他们多数不具备专业的环境监察知识,对于相关法律更是知之甚少,在执法过程中无法正确运用,无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环境问题越积越深。
2 环境监察执法效率过低的原因
环境监察执法效率过低的起因有很多,体制的不健全会导致环境问题屡屡发生,单位和个人环境意识的欠缺同样会导致污染排放日益严重。将导致环境问题的因素综合考虑,可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且部分地区政府的行政干预不恰当,这两方面都使得环境监察执法无法深入,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2)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稍显淡薄,同时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定不够健全,那么相关的监察执法操作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我国对于环境执法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如缺少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相关监察执法人员在环境监察活动中缺乏安保机制,所以影响了执法效率。
(4)环保监察执法队伍执法手段落后、措施不够,且部分人员素质较低,执法手段粗暴,现场监察不专业,工作作风存在着“漂”和“浮”的现象,日常环境监管不细,调查研究不深,无法很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3 如何大力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率
3.1 深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主要有以下三点做法:(1)积极推行创建绿色学校、建造绿色小区、树立环保企业标杆、建设环保教育基地等;(2)多渠道、多形式地将环境科技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法制意识;(3)建立健全企业的环境突发事件公告、环境问题的信息速递和环境维护等相关体系,搭建公众参与监督的平台。
3.2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环境知识培训
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监察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能力和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在监察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排除隐患,防止环境问题的爆发:(1)企业在招聘相关环保管理人员时要做到重点招收环境保护和环境法律专业人员,这样就能确保员工团队更加专业化、效率化;(2)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相关监察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执法水平;(3)聘请环境专家对环境现场进行综合监察、评定,在专家的引领下,使监察执法和企业管理人员得到素质和业务的综合提升。
3.3 拒绝贪污腐败,坚持依法行政
全面深化“全心优化发展、用心保护环境、真心服务民生”的环保工作理念,大力推行政务事务公开,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树立环保系统良好形象。按照便民高效和公正廉政的原则,通过制度改革和监管机制创新,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压缩处罚权力空间,减少监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入开展环保行政执法监察工作,杜绝利益的趋势和人情的诱惑,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规范自身的行政作为,严肃查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为环境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等违纪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
3.4 重视环境立法工作,落实环境经济政策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环境保护法》为契机,针对《环境保护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加强政府环境责任、完善监管制度、推动公众参与和强化法律责任等重点内容,总结地方环保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建议国家在法律层面给予确定。通过上位法的完善,进一步修订和制定环保法规,解决环保工作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将企业和个人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平台,为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支撑手段。将环评和“三同时”信息作为授信的必要条件,将环境违法信息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银行业认真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有效地放大了环保执法的效果,客观上起到了督促环境违法企业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的作用。
3.5 加强部门之间的互动合作
(1)对于相关企业夜间的运营和非工作日的排污行为,加大监察力度和频率,争取及时发现并且在最快时间内消除隐患,根除环境威胁,不只是通过环保部门简单的罚款,而应该在监察的同时多方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解决污染问题;(2)针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且屡教不改的企业,相关部门在立案查处的同时,还应及时向执行层和其他部门汇报、沟通,以加强执法的互动性,彻底解决企业的污染问题,也能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是环保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而环境保护则能够保障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将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得更加完善,不仅仅是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还是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将环境和经济有机结合的最根本理念、最基本的支持力量。除此之外,合理的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还能全面提升环境管理的水平,将阻碍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的环境问题有力排除,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冬.探讨如何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率的思考[J].北方环境,2013(01).
[2]王建华,永康.积极开展环境监察网格化精细化管理[J].环境保护,2012(23).
[3]王嵩.浅析沈阳市环境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区域环境执法规范化管理新路[J].环境科学导刊,2012(06).
怎样加强环境联合执法? 篇5
为积极应对环保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环境联合执法力度,有力促进了一批重点、难点环境问题的解决。但环境联合执法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各地开展环境联合执法工作的实践,笔者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环境联合执法做出了思考。
环境联合执法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环境联合执法已开展多年,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弊端,在一些地方甚至已陷入困局。
一是缺乏法律依据。在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修正)和一些地方环境法规中涉及到环境联合执法。在实践中,环境联合执法多为环保行政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或主体通过联合发文的形式来统一行动,相当一部分环境联合执法的“合法性”值得商榷。
二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联合执法只体现在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召开安排部署会、联合印发行动方案、联合总结表彰先进上,而在实际行动中仍是环保部门在单打独斗。
三是缺乏工作主动性。无论是建立环境联合执法机构,还是开展大规模的环境联合执法行动,大多是环保部门积极呼吁、做了大量协调工作的结果。有的职能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以种种理由不参与环境联合执法,造成各执法部门的执法环节不能有效衔接,给了一些不法经营业主可乘之机。
四是弱化了平时环境执法。有些地方的联合执法往往是一哄而上,混淆了部门职能,淡化了部门责任,对小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及时处理,等到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时再通过环境联合执法集中处理。
五是不利于当事人行使权利。环境联合执法涉及多个行政机关或主体,如果享有对行政权力监督职能的司法机关同时也参与了环境联合执法,就有可能出现“有原告无被告”的现象,使当事人无法行使陈述、申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权利。
进一步完善环境联合执法体制
在联合执法中,联合是关键,执法是重点,制度是保障。环境联合执法要想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就必须紧紧围绕“联合”和“执法”,在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完善环境联合执法法律法规体系。除了对现行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及时补充修订有关环境联合执法的条款外,还要鼓励、支持地方和各部门围绕环境联合执法单独立法。通过立法或授权等方式赋予环境联合执法相关行政执法权,为环境联合执法提供法律依据,使环境联合执法由被动转为主动;建立环境联合执法机构并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权责,实现环境执法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止因部门间权责分工交叉或模糊而影响环境联合执法效能的发挥。
建立政府主导、环保部门牵头的领导体制。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抓好环境联合执法;分管领导要亲临一线,具体主抓环境联合执法;环保部门要牵头协调解决重大环境事件,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和统一监管。要坚决杜绝环保行政机关与非行政机关之间的环境联合执法,将环境联合执法严格限制在行政机关之间。坚决杜绝环保行政机关和与执法内容没有丝毫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的环境联合执法,使参与环境联合执法的部门都“有事可做”、“有事能做”。
完善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要想充分发挥这些体制的效用,将其落到实处,还必须有高效、实用的配套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环保行政审批协调机制。对未经环保审批或环保审批未通过的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工商部门不予登记和核发工商营业执照,金融部门不予贷款,国土部门不予批准用地,供电部门不予供电;对未经环保审批或环保审批未通过的房地产开发及公建项目,发改部门不予批准设计方案,建设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对未经环保审批或环保审批未通过的机动车维修保养项目,交通部门不予核发维修许可证;对未经环保审批或环保审批未通过的餐饮、娱乐业项目,工商部门不予核发工商营业执照,文化部门不予发放娱乐经营许可证。
二是建立环境污染联合整治机制。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地区、行业、企业为整治对象,并把环境污染整治的工作任务明确到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工业企业,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予以处理;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要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治理;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工业企业,由政府下文予以关停或取缔。各级政府要把环境污染整治作为政务督察的一项重点内容,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环境污染联合整治目标如期实现。
三是建立环境污染事故联合调处机制。对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由安监、环保部门联合调查处理。安监部门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原因责任调查处理,环保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外部情况调查处理,协助安监部门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对由工业污染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由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调查处理,环保部门具体负责工业污染事故调解及行政处罚等工作;对由综合污染引发的污染事件,由环保部门牵头调查处理。环保、安监等有关部门对发生污染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如其不符合环保或安监等相关部门要求的,要责令企业进行整改。问题较大的应责令停产整改,整改后经相关部门验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如整改后仍不能达到环保、安监等部门要求的,报请政府予以关停或取缔。
论环境行政执法的监督 篇6
关键词:环境行政 执法 监督 问责
1、引言
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是指以国家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围绕国家环保工作中心,结合地方环保工作重点,运用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地方政府授予的行政管理权限,以环保部门为主体,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对一切影响环境质量行为的监察。
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环境管理,而环境行政执法作为环境管理法律手段中的行政法律手段不仅具有强制性,而且还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行政执法又具有环境和行政的双重特点,是环境行政管理过程中极为有效的手段。虽然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受到的监督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但是这些监督方式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基础
我国环保工作是由政府主导并推动的,环保执法部门作为政府环保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是最重要的环境保护主体。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其中包括促进了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等。然而,这种环境保护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众对于政府的依赖,环境法律体系中缺乏调整和约束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在规范企业环境行为方面,表现为环境监管部门对违法行为处罚软弱无力,缺少量化标准。所以需要创建和强化一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监督制度。
3、环境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
3.1监督惩处权和责任追究制度欠缺
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要求监督主体享有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惩处权,并配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否则,监督就可能流于形式。在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中没有直接的监督惩处权,也没有将各种监督形式与追究领导者的责任联系起来。上级环境行政机关虽然有行政处分权和任免建议权,但是由于双方在长期的工作交往中已经达成某种默契,导致上级环境行政机关对下级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
3.2环境部门的行政执法的内部监管机制亟待加强
与上级环境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相比,外部监督在整体上非常薄弱,并且没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在众多监督力量之中,对环境行政执法的监督过于依靠上级机关,这样使得环境行政机关可能将部门利益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公共环境利益很难得到真正的考虑。
3.3对环境执法权的社会监督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只注重权力机关的监督,而忽视公民和其他社会力量的监督。权力机关对被监督对象的违法或不当行为有权予以处罚,监督的有效性较高。所以长期以来比较重视权力机关的监督。尽管社会公众很容易了解环境行政执法的具体情况,由于它们对被监督对象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惩处比较困难,这种监督往往被忽视。
4、结论及政策建议
4.1全环境行政执法问责机制
首先,要明确行政职能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各级环境执法部门之间权限越明确,责任承担就越清晰,问责就越容易。其次,问责应该由权力问责向法律问责转变。要建立和健全问责制度体系,结合环境执法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问责范围、对象和条件,用程序来保障问责制的展开。再次,问责范围的拓宽表现在既要对滥用职权的环境行政执法问责,又要对故意拖延、推诿等环境行政不作为问责,从追究环境责任事故向追究岗位平庸推进。
4.2建立健全环境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和健全环保系统的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机制,有效地监督执法行为,提高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每年由监察、法规、监理等部门组织一次执法监察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执法监督建设方面,一是要抓教育,把廉政建设作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做到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二是抓制度,建立《行政案件错案追究制度》,从而对滥用权利,违法行为起到制约作用。
4.3构造良性的舆论环境,增强社会监督能力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传统大众传媒的种类,和传统媒体相结合形成了舆论监督的立体式网络监控。其以便捷的方式拓展了参与舆论监督的社会阶层。新兴媒体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各种环境执法中的现象难以逃过群众雪亮的眼睛,逃避舆论监督。因此,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对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尽量减少舆论对环境行政执法的负面影响,媒体对挑出这些负面行为“不懈”监督,对环境行政执法环境造成的恶化,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舆论媒体应遵守法律,加强社会责任感,主动与被监督对象最大限度沟通积极稳妥地行使舆论监督权力,构建和谐的环境行政执法环境,从而增强的社会监督和公民议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欧祝平,肖建华等.环境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张炳淳,陶伯进.论环境行政执法权的检查监督[J].新疆社会科学,2010(6):77-79.
[3]李兴民,董美安.关于陕西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调查与思考[J].陕西环境,2002,4:8-9.
[4]郑志强.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不力迫切要求问责制的完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4:72-73.
环境执法障碍及其解决途径 篇7
1 环境执法概述
环境执法也叫环境保护执法,是指对环境法规的适用,即贯彻实施。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执法系统,包括环境司法执法和环境行政执法。环境行政执法是指环境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实施环境监督检查,并依照法定程序执行或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直接强制地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1,2]。
1.1 环境行政主体
环境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指在环境行政执法活动中依法行使环境执法权的机构,即环境行政执法机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是环境行政执法的主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环境行政主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授权的对某些方面的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除上述部门外,其他一些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如环境保护协会、环境监测站、企业内部的环保部门等。
1.2 环境执法相对人
我国境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可能成为环境行政相对人,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中国公民、外国组织或者个人等。其中,企业单位是最主要的环境行政执法相对人。
2 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障碍及原因
2.1 环境法律意识淡薄
环境法律意识在环境热潮中的作用表现为政府和公众两方面的环境法律意识。而当前在我国这两方面的环境法制意识普遍较差,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法律的正确实施。一是我国公民环境法律意识淡薄。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特征,而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缺乏正确的政绩观,重经济、轻环保,片面强调GDP增长与招商引资,忽视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公众参与程度很低。《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破坏环境者进行检举和控告。而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尤其是环境参与意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4,5]。
2.2 环境立法不完善
一是环境立法上仍有空白。首先是在实体内容上存在着空白。以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为例,目前我国在污染水、噪声管理和控制、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等领域,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法律。这种情况使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不尽完整,造成我国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环保工作“无法可依”的情况。其次是程序上的空白。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以实体法为主,程序性法律很少,且多分散于各实体法中。目前,除了环境行政复议程序较为明确之外,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调处等方面尚缺乏程序上的法律规定,这势必影响到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性,难以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二是环保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由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些规定原则性较强,过于简单、抽象,使实际工作中的环境执法缺乏可操作性,给环境执法造成了很大障碍。如《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限期治理”的对象为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但对哪些情形属于“严重污染”却未明确。三是受害人起诉难。由于讼诉主体受限、举证困难以及诉讼成本高等原因,致使受害人在起诉环境污染者时困难重重,给环境司法造成了很大障碍[6]。首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提起环境民事诉讼者必须是人身或财产权益直接受到他人民事不法行为侵害的人,才具备起诉的资格。然而环境侵害的受害者大多是间接的,其农业基础科学所受损失经常是无形的,如果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显然对环境民事侵害的受害人非常不利。其次是诉讼举证困难[7]。现行法律虽然也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但受害人仍需举出受害的事实。而在环境侵权纠纷中,受害人相对于排污者来说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很难取得相关的证据。而且环境侵害在明显化之前往往有很长的潜伏期,同时不同个体所表现出的受害症状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实践中诉讼往往是不充分的。再次,诉讼时效过短。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计算。”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对超过3年的环境民事权利不再予以保护。然而该规定显然是与环境侵害的特征不相适应的。
2.3 环境守法、违法成本倒挂
环境执法成本倒挂是指环境守法成本和执法成本大于环境违法成本的现象。在实际中,我国环保执法常常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罚款—再继续排污”的轮回。在这种怪圈之中,执法不断,罚款不断,但排污不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执法部门执法成本高,而企业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存在环境执法成本倒挂的现象。企业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由于规模和技术限制等因素,污染治理成本已远高于其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下,污染严重的企业就会通过交罚款的形式继续排放废物、污染环境,违法者甚至把罚款看作是对排污的一种认可。
3 解决途径
3.1 提高全民环境法律意识
加强我国群众环境法律意识,主要有以下3种手段[8]。一是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借助舆论监督的作用曝光违法企业,使其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扩大群众知情权,让他们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质量状况,发挥社会力量监督企业排污,对排污费征收企业、行政处罚名单定期予以公告,让群众监督。三是完善环境信访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信访制度,设立12369举报电话并建立电话接听平台,方便群众投诉。要求信访处理公开、透明,指派专人受理群众的投诉,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并及时回复,让群众了解执法、参与,从而提升群众对环境执法的信任度,提高群众的环境法律意识。
3.2 完善立法
一是加强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建设。区域性环境行政执法标准和尺度不同影响环境行政执法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行政执法地区差异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尺度。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方环境保护政策千差万别。例如,深圳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其环境保护政策就相对严格,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迫于经济发展原因,不得不放宽环境保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使各地的环境行政执法标准和尺度大相径庭。因此,一些地方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地方性环境法规和规章,如《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超过1 600件地方性环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7期境保护法规和规章。二是增强现行环境法律的可操作性。在进行环境立法时,法律条文不能过于抽象和模糊,注意加强可操作性,便于环境执法人员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和运用。有些需要对法律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者单项法规,如《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还有些需要在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细化规定,如为了明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给予罚款”的具体数额和幅度,需要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行政处罚办法》等。三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所谓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就是指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时,允许公众(包括公民个人、集体、社会团体等)作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代表人,对侵权行为人提起环境民事、环境行政或者环境刑事诉讼的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形式,它通过允许社会中的个体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以个体的名义代表自身或社会整体实现保护整个社会环境公共利益的权利。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是与环境侵害后果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环境公益诉讼的前提既可以是环境违法行为已经造成了现实的损害,也可以是尚未造成现实的损害,只是潜在的损害,有可能发生损害[9]。这里对于环境侵权的成立采用只要有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无论是否产生损害结果,都可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由此扩大了社会团体以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行使环境公益起诉权的案件范围。
3.3 建立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
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增强环境法律的“刚性”[10]重点建立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互补充,有利于构建对环境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的惩罚与震慑的多重防线。一个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既需要刑罚的威慑,也需要民事责任的补偿救济。强化环境违法者的民事赔偿责任,既可以弥补行政处罚力度较低,让污染者为其违法行为付出经济上的代价,又可以对受害者给予民事上的救济,并为恢复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筹集资金,真正体现“谁污染、谁负责”的环境法原则。因此,可以根本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光洙.环境法与环境执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朴光洙,刘定慧,马品懿.环境法与环境执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国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4]李恒远.环境法制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宋卫国.影响环境执法的因素及对策[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63.
[6]高京昭,刘书河,唐绍洪.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环境执法与司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73-75.
[7]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我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EB/OL].[2006-12-13]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13/content_5478736.htm.
[9]张岳武.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其完善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环境执法 篇8
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目前,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有所加剧, 并逐步向农村蔓延。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 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大气污染严重。地级及以上城市 (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2%, 二级标准的占69.4%, 三级标准的占26.9%, 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5%。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城市占81.5%, 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6%。监测的477个城市 (县) 中, 出现酸雨的城市252个, 占52.8%;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64个, 占34.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55个, 占11.5%。
(2) 水污染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其中, 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 松花江为轻度污染, 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 海河为重度污染。28个国控重点湖 (库) 中, 满足Ⅱ类水质的4个, 占14.3%;Ⅲ类的2个, 占7.1%;Ⅳ类的6个, 占21.4%;Ⅴ类的5个, 占17.9%;劣Ⅴ类的11个, 占39.3%。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 (库) 中, 重度富营养的1个, 占3.8%;中度富营养的5个, 占19.2%;轻度富营养的6个, 占23.0%。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3)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监测的392个城市中, 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7.2%, 较好的占64.5%, 轻度污染的占27.3%, 中度污染的占1.0%。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 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 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4)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形势严峻, 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 面源污染加重, 工矿污染凸显, 饮水安全存在隐患, 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2 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法制因素分析
(1)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与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近年来, 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 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 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 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普遍存在生态环境督查机构少, 力量薄弱, 执法人员配备不足, 加上执法权限有限, 缺少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的生态环境督查职能机构, 不能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2)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顺, 环保部门难以发挥统一监管作用。我国的每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几乎都有管理体制的规定。我国目前的环保执法主体分散在水利、海洋、林业、矿产资源等10余个资源开发部门, 环保部门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 其执法能力大受影响。而环保局人员编制有限, 相对于繁重的执法任务, 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再加上执法人员的权限不明确, 处罚力度不够, 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 消极执法、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严重存在。有些地方的环境监察部门对群众反映的环境破坏问题熟视无睹、不闻不问, 导致群众的意见很大, 以至于越级上访者有增无减。还有些地方的有关执法部门放松日常监管, 依赖专项行动, 经常性的工作采取突击抓的方式, 致使工作陷入被动, 当遇到重大的损害环境行为或事件时, 往往采用重点治理、专项整治的方式来应对。另外, 一些地方的环境监察机构负责人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不敢碰硬、不敢执法、不愿执法。不少基层环境执法队伍对开发区不敢查, 对重点保护企业不敢查, 领导不点头的不敢查, 查过一次但处理不了的不敢查, 危及人身安全的不敢查。
(4) 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保执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地方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重经济、轻环境, 盲目引进重污染项目, 形成了引进容易治理难, 关停更难的困难局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由于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 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
3 加强我国环境法的实施和执法能力建设的思考
(1) 加大环保法制宣传力度。
必须加大环保法制宣传的力度, 既要增强企业事业单位和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责任和环保法制观念, 又要增强广大环保执法人员, 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 这是强化环保执法工作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环保法律意识和环保责任能够成为扎根于民众内心的观念, 领导干部能够真正树立起法律至上的理念, 自觉维护环保行政执法, 养成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国家颁布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执行。
(2) 强化环保执法责任制, 建立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彻底去除那种将“发展就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全部内涵, 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在评定干部政绩方面, 不能仅以经济增长数据为标准。应当建立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 将领导干部对环保的环保实绩纳入人事档案, 作为评价干部政绩、评定年度考核等级、实行奖惩和干部晋升提拔的依据之一, 而且应将各项考核的指标予以量化, 使环保实绩考核制度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且应当在干部晋升提拔中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 加强环保实绩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
(3) 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 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
我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环保部门的强制执法力度。其一, 赋予环保部门查封、冻结、扣押等必要的强制执行权力, 使环保执法真正地硬起来。其二, 赋予环保部门限期治理决定权。其三, 在环境监理队伍的基础上, 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其四, 确立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要联合电力、公安、司法、金融、工商、水利、铁路等部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对拒不执行环保处罚的企业要限水、限电、限贷、限运, 形成一股强大的执法力量, 彻底改变环保部门势单力薄、权力有限的现象, 真正做到执法必严。
(4) 建立有效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众多的领域和方面, 单靠环保部门“包打天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必须广泛动员联合各方力量一起来干。但是, 这也会带来多头执法的弊端。环境保护执法主体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建设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套, 影响了法律效用的发挥。因此, 要根据环保法律、法规和关部门分工负责制度的规定, 明确了相近相关部门所负的环保职责, 重点理顺与计划、经贸、国土资源、农业、建设、林业、工商等部门的关系。环保部门切实履行好环境统一监管职责, 实行“五统一”制度, 即统一环境保护法规、统一环境标准、统一环境规划、统一环境监测规范、统一环境保护信息发布;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 加强协调配合, 加强了综合执法。
(5) 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
环保执法工作要始终紧紧围绕“一个宗旨”, 就是认真保护环境,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环境安全, 改善环境质量,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也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讲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同时, 环保执法人员应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一是环保基本国策意识。说话办事首先要找准立足点, 从环保基本国策的角度, 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看问题, 真正树立生态平衡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观, 而不能站在污染者的立场上, 替污染者说话。二是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意识。环境保护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最佳结合点;只有严格执法, 才能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执法责任意识。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要对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 发生了执法过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严格执法就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对法律负责就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因此, 执法人员既要增强责任意识, 又要大胆执法, 严格执法。四是服务意识。执法的过程就是依法保护环境, 实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只有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利益。
(6) 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
各级政府要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在资金上向环保工作倾斜, 改变环保执法能力弱, 装备差, 监控手段落后的现状, 增强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要重视加大对环保执法部门的资金投入, 这些资金重点要用于必要的执法人员培训, 增加、更新必需的各种装备等方面。通过培训, 使环保执法人具有相应的执法知识和能力。通过增加、更新装备来提高环保执法效率和质量。这些都能更有效地加大环保力度, 完成环保执法任务。同时, 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建设和廉政建设, 严把“人情关”、“金钱关”和“权力关”, 杜绝环保执法人员与环境违法企业有金钱来往或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的现象, 将环保执法队伍打造成一支敢作敢为, 敢打硬仗, 善打困难仗的强兵。对环保部门乃至各级政府的环保执法行为以及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建立事前监督机制、公众监督机制和媒体监督机制, 形成一种全社会的监督力量, 督促环保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让环保执法真正的硬起来, 污染防治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开展, 环境违法行为才能无处逃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早日成为现实。
摘要: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 其中有法制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在现代社会, 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必须加大环保宣传, 加强环境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法,执法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环境执法成本浅析与对策建议 篇9
(一) 环境立法付诸实施后的负面影响产生环境执法的间接成本
1、国家环境法规滞后、偏软, 执法难以进行。《环境保护法》等很多环保法律, 都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制定的, 当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受“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思想的影响, 制定时法律是更多的是考虑环保执法会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 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环境执法中, 大量污染要通过限期治理来完成, 而下达限期治理决定和逾期不能完成污染治理的, 责令其停产或停业权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赋予环境保护职能部门, 而是给了各级政府。而一些地方政府为追逐经济硬指标, 往往放弃污染治理要求, 任其污染泛滥, 结果是违法行为得不到制止, 环境得不到改善, 老百姓抱怨, 环保部门对执法进行不到底束手无策。
2、排污收费标准低, 对由于违法行为导致的超标排污行为没有惩罚性的规定。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普遍低于治理成本 (大体相当于治理成本的一半左右, 如一公斤COD正常处理成本需要1.4元, 而收费标准仅为0.7元) , 违反了“排污费标准应当高于治理成本”的环境经济学原理, 难以起到诱导排污单位治理污染的作用, 反而使企业宇愿缴纳排污费购买所谓的“排污权”。对于由于违法行为导致的严重超标行为没有规定按照超标倍数加倍缴纳排污费, 只是加一倍缴纳排污费。
3、对超标排污行为罚款数额低, 对某些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过轻、过软,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罚款崎轻。因吉林石化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致使哈尔滨市四百万人停止供水5天, 松花江鱼类大量死亡, 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按照现行环保法律, 罚款数额也不能够超过100万元。
4、对主观故意的恶意违法缺少有针对性的处罚手段。现有的环保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大多针对一般性的违法行为, 而对有意违法、恶意违法, 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缺少严厉处罚。对埋设暗管偷排污染物或“开机欢迎、关机欢送”、偷排污物, 故意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长期超标排放等具有连续性的违法行为, 以及屡罚屡犯的企业事业单位, 缺乏有针性、更加有力的措施, 不足以制裁、震慑和遏制环境违法行为, 致使企业宁愿选择违法排污并缴纳罚款。
5、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不充分, 环境民事赔偿制度不完善。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 有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之分。根据国家现行法律的规定, 污染者实际只需要赔偿直接的财产损失和因为人身伤害带来的财产损失等直接损失, 而生态环境质量的退化以及应急和修复等相关费用等数额巨大的间接损失尚未纳入赔偿范围。且直接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难以量化, 因此, 环境民事赔偿基本流于形式。
6、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和具体。由于刑法规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后果特别严重”等内容的规定不明确和具体, 因此, 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违法者的刑责任, 实践中往往难以执行。
(二) 守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成本问题值是环境执法成本的直接诱因
在社会活动中, 人们通常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 成本成为影响一般人行为的主要因素。守法和违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守法成本低于违法成本, 或与违法成本相当时, 人们一般会自觉选择守法, 但如果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时, 一些人就会选择违法, 违法成本越低, 人们就越倾向于选择违法。甚至选择通过违法获利, 环境违法行为亦如此。
1、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 企业难以自觉治污。
对于高污染企业上一套废水处理装置, 少则数万元, 多则上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 每吨废水的处理成本一般在1元-2元, 加之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这笔巨额开支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主来说决不会轻易投人。对于中小企业受生产规模、技术力量、资金等因素限制, 当污染防治成本超过其获得的经济效益时则无力进行污染治理。
2、违法成本过低, 企业自然选择不治理。
一是不需要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维护、更新的投入;二是超标排污费标准低;三是污染后续风险小;四是违法排污处罚额低;五是违法机会成本低。违法成本过低, 环保制约手段不硬, 违法确实能获利。对于一些连续性的违法行为如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 往往到被环保部门发现时, 排污单位的污染防治设施已经闲置了一两个月了, 而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 只能视为一个违法行为, 依法最多只能罚款十万元。环境违法的风险低, 也是造成环境违法成本低的原因。
3、处罚难以及时执行, 企业履行处罚不及时。
环保部门的强制执行权非常有限, 手段软。虽然环保法律法规规定了环保部门对于造成污染的排污单位可以依法责令停止生产、停止建设, 但是对于排污单位不停止生产, 停止建设的, 环保部门只能在行政处罚决定的起诉期届满后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这起码是作出处罚决定两个月后。如果碰上地方法院搞地方保护, 环保部门的有关行为罚的处罚决定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4、企业往往选择打人情牌, 逃避环境处罚。
由于目前考核党政领导干部还是主要看辖区的GDP增长, 因此, 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存在“重经济发展, 轻环境保护”的思想。地方保护主义成为环境执法的一大障碍。而企业、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几乎都在本地工作, 人情关系也一定程度影响环境执法。
(三) 低投入高执法成本直接影响环境执法效能
1、信息不对称导致执法成本过高。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即污染者和环保执法部门对其生产工艺、污染排污状况 (污染物的种类、排放规律、排放口等) 信息的了解是“不对称”的。企业对这些信息了如指掌, 受经济利益驱动, 往往会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 而环境执法中要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处罚时必须进行举证, 即获取相关信息, 这就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2、低投入客观上导致是环境执法成本的提高。
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 基层环保部门日常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现场执法量越来越大,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 现有环境执法队伍难以胜任。如胶南市, 2008年统计全市仅规模以上企业就有700多家, 而一线环保执法人员只有20人, 平均每个环保执法人员需监管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环保执法专业性、技术性强, 需要有相应的装备和手段作支撑。而目前我市环保部门无乡镇一级的环保机构, 对排污单位的监管难以到位, 难以及时发现违法行为。
二、从成本角度提出推进环境执法的几点建议
(一) 加大环境立法的经济可行性研究, 减少环境执法的间接成本
第一, 完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大对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提高处罚金额;扩大没收环境违法财物的适用范围, 对同一环境违法行为, 采取既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处罚, 也对自然人进行处罚的两罚制, 让违法成本大大高于守法成本, 让违法企业买不起单。第二, 加强环境污染的刑事责任追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刑法有关对污染环境犯罪的规定, 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环境监管失职罪等犯罪加大惩处力度。第三, 逐步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企业或其他社会主体造成环境污染、损害公众健康的, 要给被损害者给予充分的赔偿, 并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 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 依法保障受害者和公共利益得到切实有效地维护。
(二) 降低环境守法成本, 鼓励人们自觉保护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 严格规范政府、企业的环境行为;加大对环保产业、清洁生产研发的投入, 研制出更多既经济又实用的环保产品和清洁生产工艺;健全奖励制度, 对自觉进行污染治理、且卓有成效的单位及个人应加大奖励或给予环保政策、专项资金支持。
(三) 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遏制企业逐利本性
提高环境违法成本的途径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提高环境违法的机会成本:对违法人实行“一票否决制”, 取消享受政府各项优惠措施和信贷、税收等政策扶持;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健全经济赔偿和处罚机制。总之, 通过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使环境违法人最终无利可图。
(四) 强制性环境信息公开, 降低环境执法成本
对污染严重的企业, 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其公开相关环境信息, 尤其是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信息;在有条件地区, 可开展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工作;建立污染自动监控系统。通过环境信息公开, 提高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督效率, 促进企业进行污染治理, 从而直接或间接的降低环境执法成本。
(五) 加大环境执法投入, 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探讨我国环境执法动力问题研究 篇10
1 当前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
1.1 未建立起完善的环境执法体系
一般而言, 基层都具有一定的执法权, 倘若出现保护主义就会直接影响到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再加上一些部门的环保意识较差, 对工业企业所造成污染置之不理, 助长了对环境的污染。若事后实施监管就会加大难度, 因此, 做好事先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起事前监控体系, 与此同时, 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才能够提高对环境整治的效果。
1.2 操作性较低
由于当前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且执法部门职责不明, 这样在遇到实际问题时, 就会相互推卸责任。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拥有治理决定权, 存在较强的地方保护主义, 对于造成的环境污染, 采取的手段缺乏治理力度, 无法真正落实执法政策。
1.3 环境监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纵观当前的环境执法工作, 对于装备不足、人员不齐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这样就降低了环境执法监察能力。再加上检查管理团队主体资格不足, 在对下级进行监察时就会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此外, 从事监察工作人员有限, 与建筑施工单位相比较, 差别甚远, 所取得的监察效果非常有限, 因此, 提高环境监察能力迫在眉睫。
2 提高我国环境执法效能的对策
2.1 规范指导思想, 明确执法目的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根本
众所周知, 环境执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降低环境污染, 而不是单纯地做表面工作, 环境执法取得的实际效果以及环境质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然而, 一些地方未真正贯彻落实相关的政策, 这样不仅无法解决环境问题, 而且助长了环境污染。因此, 规范指导思想, 明确执法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2.2 创新执法措施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关键
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在环境执法力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执法制度也日益向着规范化、操作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然而, 我国政府执法机关较为被动, 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群众参与热情不高, 这样就影响到了环境执法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创新执法措施是很重要的。同时要注意的是, 在创新执法措施时, 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2.1 要利于培养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通常情况下, 关于节能减排制度的制定, 往往将重点放在对企业的“约束”方面, 这样就忽视了对企业守法自觉性的培养。所以,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 要充分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树立起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2.2.2 重视建立起政府和企业之间平等的交流关系。
从发达国家环境执法部门实施过程来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执法部门非常重视“引导”的作用, 善于通过“劝导”的形式来与企业进行沟通, 这样不仅尊重了企业的主体地位, 而且建立起政府和企业间的平等交流关系, 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了企业的主观积极性。
2.2.3 调动全民积极参与到监督企业行为中。
在环境执法实施过程中, 公民参与也是其中重要内容,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通过外部的监督权和企业内部自身的积极性, 为环境执法营造良好氛围。
2.3 完善环境执法机构建设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重点
一般而言, 政府环境管理机构是实施环境法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起一个效益高、执法能力强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成为当前发展中国家环境执法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国务院在2008年进行机构改革的时候, 将环境保护总局改变为了环境保护部, 而且成为了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具有更高的决策权, 极大程度上加大了环境执法的权利。我们在看到环境执法机构地位上升的同时, 也应该组织建设部门相互间协调的问题。
2.4 强化环境责任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保障
如何树立起环境法的权威性以及增强环境法的可操作性, 很多国家制定并修改环境法律, 提高了环境责任制, 同时对环境污染行为以及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惩罚。当前, 从我国民事法律领域来分析, 对环境侵权的主体责任通常是坚持无过错责任的原则, 这样在一定程度就加大了违法方的责任风险。与此同时, 民事侵权责任的承担方主要是指对已造成损害进行的补偿, 从而在经济成本方面也加大了违法方的责任, 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 由于民事责任所发挥的救济作用通常是落后于救济结果的, 无法先于环境损害进行救济, 承担行政责任可以解决存在的不足。因此, 强化环境责任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保障。
3 结语
总而言之, 环境执法对公众环境权益以及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促使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波, 关宇新.基层环境执法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6 (4) .
环境执法成本浅析与对策建议 篇11
关键词:环境执法;成本浅析;对策建议
一、环境执法成本问题的分析
(一)环境立法付诸实施后的负面影响产生环境执法的间接成本
1、国家环境法规滞后、偏软,执法难以进行。《环境保护法》等很多环保法律,都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制定的,当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受“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思想的影响,制定时法律是更多的是考虑环保执法会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环境执法中,大量污染要通过限期治理来完成,而下达限期治理决定和逾期不能完成污染治理的,责令其停产或停业权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赋予环境保护职能部门,而是给了各级政府。而一些地方政府为追逐经济硬指标,往往放弃污染治理要求,任其污染泛滥,结果是违法行为得不到制止,环境得不到改善,老百姓抱怨,环保部门对执法进行不到底束手无策。
2、排污收费标准低,对由于违法行为导致的超标排污行为没有惩罚性的规定。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普遍低于治理成本(大体相当于治理成本的一半左右,如一公斤COD正常处理成本需要1.4元,而收费标准仅为0.7元),违反了“排污费标准应当高于治理成本”的环境经济学原理,难以起到诱导排污单位治理污染的作用,反而使企业宇愿缴纳排污费购买所谓的“排污权”。对于由于违法行为导致的严重超标行为没有规定按照超标倍数加倍缴纳排污费,只是加一倍缴纳排污费。
3、对超标排污行为罚款数额低,对某些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过轻、过软,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罚款崎轻。因吉林石化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致使哈尔滨市四百万人停止供水5天,松花江鱼类大量死亡,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按照现行环保法律,罚款数额也不能够超过100万元。
4、对主观故意的恶意违法缺少有针对性的处罚手段。现有的环保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大多针对一般性的违法行为,而对有意违法、恶意违法,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缺少严厉处罚。对埋设暗管偷排污染物或“开机欢迎、关机欢送”、偷排污物,故意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长期超标排放等具有连续性的违法行为,以及屡罚屡犯的企业事业单位,缺乏有针性、更加有力的措施,不足以制裁、震慑和遏制环境违法行为,致使企业宁愿选择违法排污并缴纳罚款。
5、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不充分,环境民事赔偿制度不完善。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有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之分。根据国家现行法律的规定,污染者实际只需要赔偿直接的财产损失和因为人身伤害带来的财产损失等直接损失,而生态环境质量的退化以及应急和修复等相关费用等数额巨大的间接损失尚未纳入赔偿范围。且直接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难以量化,因此,环境民事赔偿基本流于形式。
6、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和具体。由于刑法规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后果特别严重”等内容的规定不明确和具体,因此,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违法者的刑责任,实践中往往难以执行。
(二)守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成本问题值是环境执法成本的直接诱因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通常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成本成为影响一般人行为的主要因素。守法和违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当守法成本低于违法成本,或与违法成本相当时,人们一般会自觉选择守法,但如果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时,一些人就会选择违法,违法成本越低,人们就越倾向于选择违法。甚至选择通过违法获利,环境违法行为亦如此。
1、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企业难以自觉治污。对于高污染企业上一套废水处理装置,少则数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每吨废水的处理成本一般在1元-2元,加之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这笔巨额开支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主来说决不会轻易投人。对于中小企业受生产规模、技术力量、资金等因素限制,当污染防治成本超过其获得的经济效益时则无力进行污染治理。
2、违法成本过低,企业自然选择不治理。一是不需要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维护、更新的投入;二是超标排污费标准低;三是污染后续风险小;四是违法排污处罚额低;五是违法机会成本低。违法成本过低,环保制约手段不硬,违法确实能获利。对于一些连续性的违法行为如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往往到被环保部门发现时,排污单位的污染防治设施已经闲置了一两个月了,而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只能视为一个违法行为,依法最多只能罚款十万元。环境违法的风险低,也是造成环境违法成本低的原因。
3、处罚难以及时执行,企业履行处罚不及时。环保部门的强制执行权非常有限,手段软。虽然环保法律法规规定了环保部门对于造成污染的排污单位可以依法责令停止生产、停止建设,但是对于排污单位不停止生产,停止建设的,环保部门只能在行政处罚决定的起诉期届满后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这起码是作出处罚决定两个月后。如果碰上地方法院搞地方保护,环保部门的有关行为罚的处罚决定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4、企业往往选择打人情牌,逃避环境处罚。由于目前考核党政领导干部还是主要看辖区的GDP增长,因此,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地方保护主义成为环境执法的一大障碍。而企业、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几乎都在本地工作,人情关系也一定程度影響环境执法。
(三)低投入高执法成本直接影响环境执法效能
1、信息不对称导致执法成本过高。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即污染者和环保执法部门对其生产工艺、污染排污状况(污染物的种类、排放规律、排放口等)信息的了解是“不对称”的。企业对这些信息了如指掌,受经济利益驱动,往往会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而环境执法中要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处罚时必须进行举证,即获取相关信息,这就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2、低投入客观上导致是环境执法成本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基层环保部门日常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现场执法量越来越大,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现有环境执法队伍难以胜任。如胶南市,2008年统计全市仅规模以上企业就有700多家,而一线环保执法人员只有20人,平均每个环保执法人员需监管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环保执法专业性、技术性强,需要有相应的装备和手段作支撑。而目前我市环保部门无乡镇一级的环保机构,对排污单位的监管难以到位,难以及时发现违法行为。
二、从成本角度提出推进环境执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环境立法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减少环境执法的间接成本
第一,完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处罚金额;扩大没收环境违法财物的适用范围,对同一环境违法行为,采取既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处罚,也对自然人进行处罚的两罚制,让违法成本大大高于守法成本,让违法企业买不起单。第二,加强环境污染的刑事责任追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刑法有关对污染环境犯罪的规定,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环境监管失职罪等犯罪加大惩处力度。第三,逐步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企业或其他社会主体造成环境污染、损害公众健康的,要给被损害者给予充分的赔偿,并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依法保障受害者和公共利益得到切实有效地维护。
(二)降低环境守法成本,鼓励人们自觉保护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政府、企业的环境行为;加大对环保产业、清洁生产研发的投入,研制出更多既经济又实用的环保产品和清洁生产工艺;健全奖励制度,对自觉进行污染治理、且卓有成效的单位及个人应加大奖励或给予环保政策、专项资金支持。
(三)提高环境违法成本,遏制企业逐利本性
提高环境违法成本的途径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环境违法的机会成本:对违法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享受政府各项优惠措施和信贷、税收等政策扶持;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健全经济赔偿和处罚机制。总之,通过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使环境违法人最终无利可图。
(四)强制性环境信息公开,降低环境执法成本
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其公开相关环境信息,尤其是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信息;在有条件地区,可开展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工作;建立污染自动监控系统。通过环境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督效率,促进企业进行污染治理,从而直接或间接的降低环境执法成本。
(五)加大环境执法投入,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提高环境执法效能,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一要增加人员编制;二要加大财政投入,解决环境执法队伍的人员工资、执法装备和经费以及执法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费;三要把好执法人员“进口”关;四要健全管理、考核机制。
“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执法研究 篇12
一、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职能部门执法权的不恰当的配置
当前, 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即由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辖区范围内依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 而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 如农、林、牧、水和工业部门等实施专项监督。环境执法实践中, 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清楚, 权责不明确, 职能相互交叉, 导致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严重影响到政府的环境执法工作, 例如, 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 这些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环境资源, 而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因此必然与环保部门发生权力冲突。环境监管工作如此政出多门, 职责不清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很多部门经常从部门利益出发, 对本部门有利可图的, 往往互相争夺审批、发证、收费、处罚、解释等权限, 而无利可图则往往无人愿意负责, 互相扯皮、推诿, 人为造成许多工作漏洞, 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执法主体的过多, 执法权力过于分散, 这就导致环境执法的混乱, 直接影响了环境依法行政。
2、环境立法有缺陷, 对环保部门授权有限
首先是环境立法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上注重了对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 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规定则着墨不多, 这一点直接导致《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性。而《森林法》《渔业法》《草原法》关于30天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与其他单行法之间也有冲突。此外, 近几年来相继出台或修改了一大批环境法律法规, 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却未出台或作相应修改。这些情况本身造成了环境执法障碍, 妨碍了环境执法的顺利进行。其次是环境执法的内容有缺陷。现行立法中的某些规定过于笼统, 原则性规定过多, 具体操作性差, 难以落实, 行政手段多, 经济手段少, 法律手段不硬, 处罚过轻。此外, 配套立法进展缓慢, 总量控制、限期治理、机动车尾气等方面法规迟迟难以出台, 环保类公益诉讼的立案审理、光污染问题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最后, 《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执法权不足, 执法手段不充分, 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 只能申请法院执行, 对于环境纠纷, 环保部门只能调解而没有决定权。环保部门只有罚款权, 无停业、关闭权, 有些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3、某些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甚至干预执法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 各级党政干部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建设, 对GDP的盲目崇拜和追求, 促使他们可以为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宁愿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打造辉煌的政绩, 一些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角度出发, 抛弃了中央再三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本地经济的原则, 执着地坚持“重经济, 轻环保”, “重速度, 轻质量”的错误发展理念, 在进行重大经济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是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甚至知法犯法, 作出明显违反环境法律规范的经济发展决策。个别政府部门领导环境意识和环境法治观念极其淡薄, 为了追求地方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而千方百计阻碍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 甘愿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因此, 执法实践中往往受到来自地方保护的行政干预, 导致执法难以到位。
4、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不适应需要
环境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环境执法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法律法规, 而且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在执法现场发现和处理问题。近年来, 环保机构尤其是某些环保机构在进人问题上把关不严, 使许多不懂业务、文化程度低和政治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了环保执法队伍。这些人由于不熟悉环境法律规定且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素养和能力,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 或随心所欲, 或依个人利益关系处理问题, 或相互推诿, 使执法不当或行政不作为的现象是有发生, 有些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执法态度不够端正, 作风简单粗暴, 更有个别人员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大办人情案, 搞权钱交易, 影响极坏。
二、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制方面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业务管理和协调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依法负责组织和领导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 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环保工作, 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双重领导, 在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领导为主。二是在人事管理方面,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环保局长、副局长, 由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管理, 上级政府环保局协助管理。三是在经费管理方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的行政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 基本建设投资由地方政府安排。在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下, 环保局长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指导的关系。在环保局官员的提升、环保部门主管的任命、工作人员的办工场所建设等方面, 地方政府都有决定权, 在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怪圈中, 地方环保部门官员的任何治污行为, 变得毫无行政执法的主动性。同时, 地方政府也得益于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而得到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就有动力避免执行污染税的征收工作, 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官员不会欢迎过于严厉的污染税征收措施, 而正是这些地方政府官员决定着地方环保局工作人员的升迁和其他收入。除非地方环保部门得到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许可, 否则地方环保部门的如何环保整治行为都无异于自戕自举, 这真实地反映出了现实中环保治理到了地方便束手无策的根源。
2.机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执法监督机制存在欠缺:第一, 缺乏事前监督机制, 目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被破坏, 引起环境执法的事件时有发生。事前不重视, 事后往往措手不及。仅靠环境执法事后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环境执法理念的偏差。第二, 监督机制单一化。我国过于强调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方的制约, 行政相对方成为制约的唯一客体,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这就不利于环境行政主体与环境相对方的有效沟通, 往往造成企业与执法者的对立, 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效果。第三, 社会监督缺乏制度保障。虽然我国目前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并且制定了一些措施使公众在环境执法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但要继续推动社会监督制度化、法律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是部门联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这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行多部门联动, 在对下发动和增强行动效果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日常执法中, 还没有形成联动制度。
三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缺乏鼓励和重奖措施, 降低了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从全国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和污染事故处理情况看, 许多企业违法排污造成了环境污染事故, 地方政府并没有受到追究, 环保部门却成为责任追究对象;一些环境监管部门和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在监管过程中失职、渎职或不作为, 严重损害了环境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降低了地方环境执法的效率, 也没能承担应有的责任。
3.法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行政处罚额度低、抓手少, 影响了执法力度。有的大型造纸企业治污设施每日运行费用在10万元左右, 而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仅10万元, 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愿正常运转治理设施。某区环保局对某化工厂超标排污罚款10万元, 调查取证花了20万元, 起诉后为现场勘验和保全证据, 执法成本上升到60万元, 出现倒挂现象。区领导提出环境执法“一低二高三难”: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 执法举证难、追究法定代表人难和强制整改难。二是法律规定不具体, 操作性差, 难落实。对于关停措施, 缺乏断水断电、吊销执照、拆除销毁设备、取消贷款等法律规定。三是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决定权在当地人民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 政府不愿意下达决定, 有的甚至只发空头文件, 不抓落实, 应付检查。四是强制手段少, 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 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 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容易造成执行难。
4.环境监察能力方面原因
一是环境监察队伍缺乏主体资格, 没有法律授权, 对下级开展行政稽查也缺乏法律依据。二是环境执法力量弱。全国2.5万环境监察人员要对23万家工业企业、70多万家“三产”企业、几万个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检查。生态环境监察、农村环境监察工作量更大。三是执法能力差。全国平均每个环境监察机构执法车辆仅1.3辆, 300多个县没有执法机构, 200多个县的执法机构没有执法车辆, 更没有取证设备。四是人员素质不适应执法工作需要, 仍有相当一部分环境监察人员对法律法规、生产工艺、产业政策不熟悉。
综合以上因素存在, 促使加强环境执法, 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要求.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环保污染事故和污染隐患逐年增加, 人民群众要求加大查处环境违法力度, 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 只有大力加强环境执法,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 才能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满足人们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
三、“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措施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是长株潭城市群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期, 也应是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质量提升的推进期。对株洲市来说, 由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 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机械、火力发电等为主导产业, 能源消耗量大,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不高,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本上处于空白。进行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 还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以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体制为目标.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又要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充分认识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1、数量意识
树立量化管理的观念, 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 环境问题量大面广, 要突出主要矛盾, 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严重危害群众身心健康重大问题去监督去解决。在近几年全国环保采取专项行动中, 挂牌督办重大违法案件的方式, 就是用量化管理的方式抓落实。
2、效率意识
树立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的效果的理念, 工作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重访的信息案件、媒体曝光案件要迅速办理反馈结果, 不等、不推、不拖。效率和速度既是环保部门对群众的态度问题, 又是代表环保部门的形象问题。
3、质量意识
解决环境问题、办理环境案件必须一抓到底, 讲求质量和标准, 诚然, 污染反弹、反复是环境问题的一个特点, 但执法监督要到位, 不能应付了事或只解决眼前问题。
4、责任意识
要履行保护环境法定职责, 现实中个别执法人员和基层环保局长不敢执法、不严格执法, 怕影响经济发展, 甚至站在污染企业的立场上袒护企业、保护污染。因此必须强化起环境执法重大责任追究制度。
(二)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落实“四项措施”
1、强化制度建设, 拒绝行政干预问题
建立党政领导环境保护责任制。紧紧围绕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 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问题, 认真落实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一些省市制定了《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处分暂行办法》, 就党委、政府环保部门、其他环境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提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措施, 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
环保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多年, 应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大推进力度。第一, 在内容上突出各项环境执法和执法程序, 把责任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之中, 在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中落实责任制的任务、目标、时限、责任等各项要求。注重执法程序, 依法行政, 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内容、执法形式“四个合法”。第二, 在形式上突出对环保部门的考核。建立一条对环保部门工作的独立考核机制。环保系统考核指标系统将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 附以其他工作, 将会积极推动环保部门的定位和依法履责。
3、强化环境执法稽查和督办
针对基层不作为和管理不力及执法中存在的推委、拖延、应付现象, 强化环境执法稽查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监督手段, 采取明查暗访抓反面典型的形式, 突出重大信访案件、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及排污费征收。每年应制定执法稽查方案, 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侧重, 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逐步开展环境监察内部稽查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 切实加大对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本地区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和环境信访被动单位进行重点管理和诫勉谈话等制度。通过上述措施, 建立起环境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4、建立“三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把环境执法由政府对企业单向管理的“一元结构”转变为执法机关、公众、企业组成的“三元结构”, 建立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污染企业自觉守法、公众全面参与监督的“三元”执法监督体系, 是环境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探索。一是强化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切实提高环境执法能力水平。二是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机制。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索赔权。开辟各种渠道, 公布环境信息, 使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实行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热心环境保护人士的作用。全面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 完成“环境保护举报自动受理系统”的建设和联网, 实行有奖举报, 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使公众监督权落到实处。三是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借鉴日本“公害防止管理者制度”的经验, 在企业内设立环保监督员, 对企业原材料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并建立对执法机关的报告制度。要重点解决环保监督员的素质和资质保障、激励和惩罚机制、职责和义务, 实现双重监督。试点取得经验后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强制实施。
(三)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提高“四个能力”
1、环境管理协调能力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 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干好这项事业, 必须整体推进, 在强化上下功夫, 做好协调这篇文章。首先要做好对上协调, 打通“主干线”。各级政府要层层落实决策部署, 层层抓好自身工作, 真正做到承上启下, 令行禁止, 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之势。其次要强化横向协调, 消除“分水岭”。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增进往来, 沟通信息, 密切配合, 在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强化联动, 形成联合推进的态势。建议由市环保局牵头, 成立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小组, 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分析、通报处理此类案件。第三, 要强化系统协调, 编织“同心结”。环境部门肩负着共同使命, 务必同心同德,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信息共享, 工作共推, 责任共担。第四, 要强化城乡协调, 管住“结合部”。围绕城乡经济统筹, 加强城乡环境统管, 严防发动地区污染向落后地区转移,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农村污染向城市扩散;强化综合治理, 防止交错污染, 特别要注意抓好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治理工作, 城市的环境文明要向农村延伸, 农村的习俗要向城市借鉴, 互渗互融, 互推互进, 整体提升。第五, 要强化区域协调, 构建“统一体”。流域、区域污染流动防治涉及不同行政区域, 必须针对污染流动的特点, 实行流域、区域统一行动, 联合作战, 联动推进, 绝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自为政, 各行其道。
2、现场监控能力
改变现行单纯依靠“人盯人”的办法, 运用现代化手段, 改进监管方法。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规范化管理, 安装自动检测仪, 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实现对企业排污的运程连续监控。此外, 健全环保举报信息自动监控系统, 用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手段强化环境管理, 是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和稳定达标的根本措施。
3、执法装备能力
认真执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规范化标准, 建立环保能力建设项目库, 争取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的支持, 重点支持和扶持不发达地区的环境违法能力建设, 力争“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三年内基本解决执法监管能力问题。
4、人员素质能力
要使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执行, 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环保行政执法队伍。为此, 要做好以下工作:环保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要设置、配备适应本部门执法需要的法制工作机构和人员, 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择优录用的原则, 把好公开招考关, 吸收一批既懂业务也熟悉环保法律法规的人才, 强化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 其中, 法律素质是关键。以提高环保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自觉性和严格执法的能力为目的, 建立健全环保部门法律意识培训和考核制度, 做到学习法律知识和解决环境法律问题相结合, 推进各级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 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创造良好的法治条件。
参考文献
[1]株洲环境保护2007年第二期
[2]2、株洲环境保护2008年第二期
[3]中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二期
【环境执法】推荐阅读:
基层环境执法05-09
现场环境执法06-09
环境行政执法问题09-19
环境监察执法力量建设06-26
基层环境保护执法工作10-08
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08-09
浐灞分局2011年环境执法工作总结06-02
碌曲县环保局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活动06-16
年全省环境执法大练兵启动会讲话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