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察执法力量建设

2024-06-26

环境监察执法力量建设(精选6篇)

环境监察执法力量建设 篇1

加强环境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不仅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世界各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领域, 它对推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 对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目前,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有所加剧, 并逐步向农村蔓延。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 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大气污染严重。地级及以上城市 (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2%, 二级标准的占69.4%, 三级标准的占26.9%, 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5%。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城市占81.5%, 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6%。监测的477个城市 (县) 中, 出现酸雨的城市252个, 占52.8%;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64个, 占34.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55个, 占11.5%。

(2) 水污染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其中, 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 松花江为轻度污染, 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 海河为重度污染。28个国控重点湖 (库) 中, 满足Ⅱ类水质的4个, 占14.3%;Ⅲ类的2个, 占7.1%;Ⅳ类的6个, 占21.4%;Ⅴ类的5个, 占17.9%;劣Ⅴ类的11个, 占39.3%。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 (库) 中, 重度富营养的1个, 占3.8%;中度富营养的5个, 占19.2%;轻度富营养的6个, 占23.0%。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3)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监测的392个城市中, 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7.2%, 较好的占64.5%, 轻度污染的占27.3%, 中度污染的占1.0%。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 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 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4)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形势严峻, 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 面源污染加重, 工矿污染凸显, 饮水安全存在隐患, 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2 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法制因素分析

(1)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与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近年来, 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 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 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 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普遍存在生态环境督查机构少, 力量薄弱, 执法人员配备不足, 加上执法权限有限, 缺少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的生态环境督查职能机构, 不能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2)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顺, 环保部门难以发挥统一监管作用。我国的每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几乎都有管理体制的规定。我国目前的环保执法主体分散在水利、海洋、林业、矿产资源等10余个资源开发部门, 环保部门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 其执法能力大受影响。而环保局人员编制有限, 相对于繁重的执法任务, 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再加上执法人员的权限不明确, 处罚力度不够, 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 消极执法、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严重存在。有些地方的环境监察部门对群众反映的环境破坏问题熟视无睹、不闻不问, 导致群众的意见很大, 以至于越级上访者有增无减。还有些地方的有关执法部门放松日常监管, 依赖专项行动, 经常性的工作采取突击抓的方式, 致使工作陷入被动, 当遇到重大的损害环境行为或事件时, 往往采用重点治理、专项整治的方式来应对。另外, 一些地方的环境监察机构负责人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不敢碰硬、不敢执法、不愿执法。不少基层环境执法队伍对开发区不敢查, 对重点保护企业不敢查, 领导不点头的不敢查, 查过一次但处理不了的不敢查, 危及人身安全的不敢查。

(4) 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保执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地方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重经济、轻环境, 盲目引进重污染项目, 形成了引进容易治理难, 关停更难的困难局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由于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 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

3 加强我国环境法的实施和执法能力建设的思考

(1) 加大环保法制宣传力度。

必须加大环保法制宣传的力度, 既要增强企业事业单位和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责任和环保法制观念, 又要增强广大环保执法人员, 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 这是强化环保执法工作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环保法律意识和环保责任能够成为扎根于民众内心的观念, 领导干部能够真正树立起法律至上的理念, 自觉维护环保行政执法, 养成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国家颁布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执行。

(2) 强化环保执法责任制, 建立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彻底去除那种将“发展就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全部内涵, 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在评定干部政绩方面, 不能仅以经济增长数据为标准。应当建立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 将领导干部对环保的环保实绩纳入人事档案, 作为评价干部政绩、评定年度考核等级、实行奖惩和干部晋升提拔的依据之一, 而且应将各项考核的指标予以量化, 使环保实绩考核制度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且应当在干部晋升提拔中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 加强环保实绩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

(3) 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 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

我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环保部门的强制执法力度。其一, 赋予环保部门查封、冻结、扣押等必要的强制执行权力, 使环保执法真正地硬起来。其二, 赋予环保部门限期治理决定权。其三, 在环境监理队伍的基础上, 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其四, 确立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要联合电力、公安、司法、金融、工商、水利、铁路等部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对拒不执行环保处罚的企业要限水、限电、限贷、限运, 形成一股强大的执法力量, 彻底改变环保部门势单力薄、权力有限的现象, 真正做到执法必严。

(4) 建立有效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众多的领域和方面, 单靠环保部门“包打天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必须广泛动员联合各方力量一起来干。但是, 这也会带来多头执法的弊端。环境保护执法主体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建设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套, 影响了法律效用的发挥。因此, 要根据环保法律、法规和关部门分工负责制度的规定, 明确了相近相关部门所负的环保职责, 重点理顺与计划、经贸、国土资源、农业、建设、林业、工商等部门的关系。环保部门切实履行好环境统一监管职责, 实行“五统一”制度, 即统一环境保护法规、统一环境标准、统一环境规划、统一环境监测规范、统一环境保护信息发布;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 加强协调配合, 加强了综合执法。

(5) 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

环保执法工作要始终紧紧围绕“一个宗旨”, 就是认真保护环境,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环境安全, 改善环境质量,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也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讲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同时, 环保执法人员应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一是环保基本国策意识。说话办事首先要找准立足点, 从环保基本国策的角度, 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看问题, 真正树立生态平衡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观, 而不能站在污染者的立场上, 替污染者说话。二是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意识。环境保护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最佳结合点;只有严格执法, 才能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执法责任意识。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要对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 发生了执法过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严格执法就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对法律负责就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因此, 执法人员既要增强责任意识, 又要大胆执法, 严格执法。四是服务意识。执法的过程就是依法保护环境, 实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只有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利益。

(6) 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

各级政府要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在资金上向环保工作倾斜, 改变环保执法能力弱, 装备差, 监控手段落后的现状, 增强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要重视加大对环保执法部门的资金投入, 这些资金重点要用于必要的执法人员培训, 增加、更新必需的各种装备等方面。通过培训, 使环保执法人具有相应的执法知识和能力。通过增加、更新装备来提高环保执法效率和质量。这些都能更有效地加大环保力度, 完成环保执法任务。同时, 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建设和廉政建设, 严把“人情关”、“金钱关”和“权力关”, 杜绝环保执法人员与环境违法企业有金钱来往或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的现象, 将环保执法队伍打造成一支敢作敢为, 敢打硬仗, 善打困难仗的强兵。对环保部门乃至各级政府的环保执法行为以及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建立事前监督机制、公众监督机制和媒体监督机制, 形成一种全社会的监督力量, 督促环保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让环保执法真正的硬起来, 污染防治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开展, 环境违法行为才能无处逃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早日成为现实。

摘要: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 其中有法制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在现代社会, 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必须加大环保宣传, 加强环境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法,执法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 2008-6-11.

环境监察执法力量建设 篇2

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县为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规范城乡用地管理秩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土执法监察工作,建立了执法监察联动机制,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开展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

2007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县几套班子成员和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高规格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工作指挥部,指挥部根据人事变动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国土局,从县纪检委、国土局、住建委、公安局、法院、房产局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集中办公,目前共有14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整治“两违”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整治“两违”工作。自2007年至今,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县范围内的整治“两违”专项工作会议(县电视台直播),对全县整治“两违”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加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在百忙之中对整治“两违”工作进行调研,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提出明确工作要求,精心部署整治“两违”工作。

2、严查典型案件

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县整治“两违”办公室依据领导交办、日常督查、信访举报等渠道,认真梳理“两违”典型案件线索,把“小产权房”开发、国家公职人员参与“两违”和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案件作为查处重点,选准案件查处突破口,按照“既处理人、又处理事”的原则,严肃查办典型案件,坚决惩治到位。几年来,通过查处一批在全县较有影响的典型案件,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3、加大拆违力度

通过县整治“两违”办公室的协调、监督,各乡镇积极发挥“属地管理”职责,会同县国土局、县住建委、县城市执法局、县公安局等单位,采取联合执法行动,将拆除违法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在坚决控制现行违法建设的同时,拆除了一批严重影响规划、影响社会稳定的典型违法建设,有力地震慑了“两违”违法行为,收到了强烈的社会效果。

4、强化日常监管

为及时掌握全县“两违”动态信息,自2012年10月份开始,对各乡镇在建新建房屋信息、整治“两违”工作开展等情况实行周报告,以表格形式于每周五报送至县整治“两违”办公室。县整治“两违”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为

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县整治“两违”办公室成立督查督办小组,对各乡镇报送的周信息随机抽查或定点督查,每季度对全县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集中督查,通过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同时对领导批转的案件进行查办或跟踪督办,整治“两违”取得了明显实效。

5、严格责任追究

为完善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责任制度,规范责任追究行为。2009年7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蒙城县查处城市规划区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了乡镇政府是整治“两违”的主体,强化了“属地管理”的责任,量化了对整治“两违”执法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标准等,对土地建设的规范执法、强化监管起到了“亮剑”效应。

通过近年来整治“两违”工作的开展,一些涉地典型案件得到了严肃查处,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一批违法建设被依法拆除,整治“两违”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动,土地建设秩序得到不断规范,长效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二、建立国土与检察联络办公制度

为严厉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完善国土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构建职务预防体系。2009年4月,县国土局与县检察院联合成立了县检察院驻国土局联络员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国土局,两单位分别指派一名分管领导协调联

络员办公室工作,各派一名工作人员负责联络员办公室具体工作。县检察院在县国土局设立联络员办公室,在全市实属首次,是联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的有益尝试。一是联络员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移交等工作制度,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查办案件相互配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国土资源管理领域职务犯罪行为,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联络员办公室每年联合县纪委在全系统开展一次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倡廉知识专题培训,针对国土资源系统的职权和易发案件的薄弱环节,结合近年来查办的案件实例,认真分析发案原因,阐述预防职务犯罪和党风廉政建设新策略,引导干部职工深入了解职务犯罪预防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和权力观,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廉洁自律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是针对国土资源管理领域易滋生腐败问题,联络员办公室对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土地征迁、国土资源审批、国土执法等工作,提前介入、全程监督,对参与重点工作的股室、基层站所工作人员,采取签订承诺书、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预防,并经常性有针对地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警示、及时纠正、及时处理。

“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执法研究 篇3

一、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职能部门执法权的不恰当的配置

当前, 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即由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辖区范围内依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 而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 如农、林、牧、水和工业部门等实施专项监督。环境执法实践中, 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清楚, 权责不明确, 职能相互交叉, 导致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严重影响到政府的环境执法工作, 例如, 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 这些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环境资源, 而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因此必然与环保部门发生权力冲突。环境监管工作如此政出多门, 职责不清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很多部门经常从部门利益出发, 对本部门有利可图的, 往往互相争夺审批、发证、收费、处罚、解释等权限, 而无利可图则往往无人愿意负责, 互相扯皮、推诿, 人为造成许多工作漏洞, 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执法主体的过多, 执法权力过于分散, 这就导致环境执法的混乱, 直接影响了环境依法行政。

2、环境立法有缺陷, 对环保部门授权有限

首先是环境立法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上注重了对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 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规定则着墨不多, 这一点直接导致《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性。而《森林法》《渔业法》《草原法》关于30天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与其他单行法之间也有冲突。此外, 近几年来相继出台或修改了一大批环境法律法规, 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却未出台或作相应修改。这些情况本身造成了环境执法障碍, 妨碍了环境执法的顺利进行。其次是环境执法的内容有缺陷。现行立法中的某些规定过于笼统, 原则性规定过多, 具体操作性差, 难以落实, 行政手段多, 经济手段少, 法律手段不硬, 处罚过轻。此外, 配套立法进展缓慢, 总量控制、限期治理、机动车尾气等方面法规迟迟难以出台, 环保类公益诉讼的立案审理、光污染问题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最后, 《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执法权不足, 执法手段不充分, 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 只能申请法院执行, 对于环境纠纷, 环保部门只能调解而没有决定权。环保部门只有罚款权, 无停业、关闭权, 有些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3、某些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甚至干预执法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 各级党政干部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建设, 对GDP的盲目崇拜和追求, 促使他们可以为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宁愿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打造辉煌的政绩, 一些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角度出发, 抛弃了中央再三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本地经济的原则, 执着地坚持“重经济, 轻环保”, “重速度, 轻质量”的错误发展理念, 在进行重大经济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是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甚至知法犯法, 作出明显违反环境法律规范的经济发展决策。个别政府部门领导环境意识和环境法治观念极其淡薄, 为了追求地方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而千方百计阻碍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 甘愿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因此, 执法实践中往往受到来自地方保护的行政干预, 导致执法难以到位。

4、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不适应需要

环境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环境执法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法律法规, 而且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在执法现场发现和处理问题。近年来, 环保机构尤其是某些环保机构在进人问题上把关不严, 使许多不懂业务、文化程度低和政治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了环保执法队伍。这些人由于不熟悉环境法律规定且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素养和能力,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 或随心所欲, 或依个人利益关系处理问题, 或相互推诿, 使执法不当或行政不作为的现象是有发生, 有些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执法态度不够端正, 作风简单粗暴, 更有个别人员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大办人情案, 搞权钱交易, 影响极坏。

二、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制方面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业务管理和协调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依法负责组织和领导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 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环保工作, 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双重领导, 在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领导为主。二是在人事管理方面,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环保局长、副局长, 由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管理, 上级政府环保局协助管理。三是在经费管理方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的行政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 基本建设投资由地方政府安排。在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下, 环保局长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指导的关系。在环保局官员的提升、环保部门主管的任命、工作人员的办工场所建设等方面, 地方政府都有决定权, 在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怪圈中, 地方环保部门官员的任何治污行为, 变得毫无行政执法的主动性。同时, 地方政府也得益于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而得到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就有动力避免执行污染税的征收工作, 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官员不会欢迎过于严厉的污染税征收措施, 而正是这些地方政府官员决定着地方环保局工作人员的升迁和其他收入。除非地方环保部门得到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许可, 否则地方环保部门的如何环保整治行为都无异于自戕自举, 这真实地反映出了现实中环保治理到了地方便束手无策的根源。

2.机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执法监督机制存在欠缺:第一, 缺乏事前监督机制, 目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被破坏, 引起环境执法的事件时有发生。事前不重视, 事后往往措手不及。仅靠环境执法事后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环境执法理念的偏差。第二, 监督机制单一化。我国过于强调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方的制约, 行政相对方成为制约的唯一客体,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这就不利于环境行政主体与环境相对方的有效沟通, 往往造成企业与执法者的对立, 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效果。第三, 社会监督缺乏制度保障。虽然我国目前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并且制定了一些措施使公众在环境执法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但要继续推动社会监督制度化、法律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是部门联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这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行多部门联动, 在对下发动和增强行动效果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日常执法中, 还没有形成联动制度。

三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缺乏鼓励和重奖措施, 降低了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从全国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和污染事故处理情况看, 许多企业违法排污造成了环境污染事故, 地方政府并没有受到追究, 环保部门却成为责任追究对象;一些环境监管部门和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在监管过程中失职、渎职或不作为, 严重损害了环境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降低了地方环境执法的效率, 也没能承担应有的责任。

3.法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行政处罚额度低、抓手少, 影响了执法力度。有的大型造纸企业治污设施每日运行费用在10万元左右, 而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仅10万元, 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愿正常运转治理设施。某区环保局对某化工厂超标排污罚款10万元, 调查取证花了20万元, 起诉后为现场勘验和保全证据, 执法成本上升到60万元, 出现倒挂现象。区领导提出环境执法“一低二高三难”: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 执法举证难、追究法定代表人难和强制整改难。二是法律规定不具体, 操作性差, 难落实。对于关停措施, 缺乏断水断电、吊销执照、拆除销毁设备、取消贷款等法律规定。三是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决定权在当地人民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 政府不愿意下达决定, 有的甚至只发空头文件, 不抓落实, 应付检查。四是强制手段少, 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 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 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容易造成执行难。

4.环境监察能力方面原因

一是环境监察队伍缺乏主体资格, 没有法律授权, 对下级开展行政稽查也缺乏法律依据。二是环境执法力量弱。全国2.5万环境监察人员要对23万家工业企业、70多万家“三产”企业、几万个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检查。生态环境监察、农村环境监察工作量更大。三是执法能力差。全国平均每个环境监察机构执法车辆仅1.3辆, 300多个县没有执法机构, 200多个县的执法机构没有执法车辆, 更没有取证设备。四是人员素质不适应执法工作需要, 仍有相当一部分环境监察人员对法律法规、生产工艺、产业政策不熟悉。

综合以上因素存在, 促使加强环境执法, 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要求.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环保污染事故和污染隐患逐年增加, 人民群众要求加大查处环境违法力度, 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 只有大力加强环境执法,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 才能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满足人们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

三、“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措施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是长株潭城市群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期, 也应是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质量提升的推进期。对株洲市来说, 由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 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机械、火力发电等为主导产业, 能源消耗量大,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不高,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本上处于空白。进行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 还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以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体制为目标.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又要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充分认识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1、数量意识

树立量化管理的观念, 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 环境问题量大面广, 要突出主要矛盾, 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严重危害群众身心健康重大问题去监督去解决。在近几年全国环保采取专项行动中, 挂牌督办重大违法案件的方式, 就是用量化管理的方式抓落实。

2、效率意识

树立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的效果的理念, 工作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重访的信息案件、媒体曝光案件要迅速办理反馈结果, 不等、不推、不拖。效率和速度既是环保部门对群众的态度问题, 又是代表环保部门的形象问题。

3、质量意识

解决环境问题、办理环境案件必须一抓到底, 讲求质量和标准, 诚然, 污染反弹、反复是环境问题的一个特点, 但执法监督要到位, 不能应付了事或只解决眼前问题。

4、责任意识

要履行保护环境法定职责, 现实中个别执法人员和基层环保局长不敢执法、不严格执法, 怕影响经济发展, 甚至站在污染企业的立场上袒护企业、保护污染。因此必须强化起环境执法重大责任追究制度。

(二)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落实“四项措施”

1、强化制度建设, 拒绝行政干预问题

建立党政领导环境保护责任制。紧紧围绕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 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问题, 认真落实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一些省市制定了《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处分暂行办法》, 就党委、政府环保部门、其他环境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提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措施, 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

环保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多年, 应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大推进力度。第一, 在内容上突出各项环境执法和执法程序, 把责任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之中, 在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中落实责任制的任务、目标、时限、责任等各项要求。注重执法程序, 依法行政, 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内容、执法形式“四个合法”。第二, 在形式上突出对环保部门的考核。建立一条对环保部门工作的独立考核机制。环保系统考核指标系统将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 附以其他工作, 将会积极推动环保部门的定位和依法履责。

3、强化环境执法稽查和督办

针对基层不作为和管理不力及执法中存在的推委、拖延、应付现象, 强化环境执法稽查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监督手段, 采取明查暗访抓反面典型的形式, 突出重大信访案件、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及排污费征收。每年应制定执法稽查方案, 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侧重, 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逐步开展环境监察内部稽查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 切实加大对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本地区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和环境信访被动单位进行重点管理和诫勉谈话等制度。通过上述措施, 建立起环境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4、建立“三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把环境执法由政府对企业单向管理的“一元结构”转变为执法机关、公众、企业组成的“三元结构”, 建立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污染企业自觉守法、公众全面参与监督的“三元”执法监督体系, 是环境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探索。一是强化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切实提高环境执法能力水平。二是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机制。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索赔权。开辟各种渠道, 公布环境信息, 使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实行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热心环境保护人士的作用。全面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 完成“环境保护举报自动受理系统”的建设和联网, 实行有奖举报, 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使公众监督权落到实处。三是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借鉴日本“公害防止管理者制度”的经验, 在企业内设立环保监督员, 对企业原材料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并建立对执法机关的报告制度。要重点解决环保监督员的素质和资质保障、激励和惩罚机制、职责和义务, 实现双重监督。试点取得经验后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强制实施。

(三)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提高“四个能力”

1、环境管理协调能力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 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干好这项事业, 必须整体推进, 在强化上下功夫, 做好协调这篇文章。首先要做好对上协调, 打通“主干线”。各级政府要层层落实决策部署, 层层抓好自身工作, 真正做到承上启下, 令行禁止, 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之势。其次要强化横向协调, 消除“分水岭”。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增进往来, 沟通信息, 密切配合, 在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强化联动, 形成联合推进的态势。建议由市环保局牵头, 成立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小组, 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分析、通报处理此类案件。第三, 要强化系统协调, 编织“同心结”。环境部门肩负着共同使命, 务必同心同德,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信息共享, 工作共推, 责任共担。第四, 要强化城乡协调, 管住“结合部”。围绕城乡经济统筹, 加强城乡环境统管, 严防发动地区污染向落后地区转移,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农村污染向城市扩散;强化综合治理, 防止交错污染, 特别要注意抓好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治理工作, 城市的环境文明要向农村延伸, 农村的习俗要向城市借鉴, 互渗互融, 互推互进, 整体提升。第五, 要强化区域协调, 构建“统一体”。流域、区域污染流动防治涉及不同行政区域, 必须针对污染流动的特点, 实行流域、区域统一行动, 联合作战, 联动推进, 绝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自为政, 各行其道。

2、现场监控能力

改变现行单纯依靠“人盯人”的办法, 运用现代化手段, 改进监管方法。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规范化管理, 安装自动检测仪, 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实现对企业排污的运程连续监控。此外, 健全环保举报信息自动监控系统, 用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手段强化环境管理, 是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和稳定达标的根本措施。

3、执法装备能力

认真执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规范化标准, 建立环保能力建设项目库, 争取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的支持, 重点支持和扶持不发达地区的环境违法能力建设, 力争“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三年内基本解决执法监管能力问题。

4、人员素质能力

要使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执行, 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环保行政执法队伍。为此, 要做好以下工作:环保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要设置、配备适应本部门执法需要的法制工作机构和人员, 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择优录用的原则, 把好公开招考关, 吸收一批既懂业务也熟悉环保法律法规的人才, 强化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 其中, 法律素质是关键。以提高环保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自觉性和严格执法的能力为目的, 建立健全环保部门法律意识培训和考核制度, 做到学习法律知识和解决环境法律问题相结合, 推进各级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 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创造良好的法治条件。

参考文献

[1]株洲环境保护2007年第二期

[2]2、株洲环境保护2008年第二期

[3]中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二期

执法监察局政风行风建设汇报 篇4

年初以来,市执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国土局关于加强行风建设与评议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和执法监察业务工作,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入、扎实的开展了“两述一评”工作,使行风建设质量、执法工作服务水平同步提高。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促进工作落实

注重思想建设,在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对政风行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下功夫,以深刻的思想认识来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干部职工认真传达学习了市委和市执法关于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重点掌握和理解其要义、工作目标、任务及要求,并就如何结合工作职责有效开展评议工作进行讨论,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是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和党的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思想认识的提高,使行风建设工作有了根本保证,同时使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组织上更严密。进一步完善了局长负责、班子成员和党员共同抓、执法人员和相对人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做到了目标、任务、责任三明确,即实现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文明执法、严守法纪、促进工作主要目标,落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国土资源违法问题、提高区域国土资源执法质量主要任务,严格负总责、分责和个人责任。二是在氛围上更浓厚。在学习教育和日常工作中,大力培养职工兴廉务实、爱岗敬业、甘愿奉献的精神,人人自觉地营造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勤政为民的良好氛围。三是在措施上更具体。认真抓好“五个结合”:党总支重视与执法人员积极参与相结合,班子成员和党员发挥表率作用,以上带下,上下形成了合力;与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人人争先比绩效,达到了相互促进和提高;与目标考核、奖惩相结合,认真落实奖惩措施,增强了责任意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了业务素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文明执法,树立了良好的工作形象。做到“五个加强”,即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了领导责任;加强政治学习,导正了思想,提高了思想水平;加强职业道德和法纪教育,以儆效尤;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优化了工作秩序;加强社会监督,拓宽和畅通了群众参与渠道。

二、制度完善,加强内外监督推进工作落实 坚持以落实制度和提高党员的表率作用促管理、促规范、促落实,推进了“两说一评”工作不断深入。一方面是认真落实了公开承诺制度。班子成员和党员主动向社会公开了各自的承诺,内容主要包括廉洁自律、履行职责、着力为群众办好的实事等6个方面。年初我局向社会公开承诺了要为群众办好的几件实事:深入开展矿产资源集中整治活动,规范矿产资源市场秩序;集中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活动,为地域经济快速发展服务;加强重点项目的政策解答和用地纠纷调处工作,为项目能尽早落地投产保驾护航;抓好“清理整顿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专项执法工作,切实维护好广大用地、用矿户合法利益服务。承诺意味着要尽的义务和责任,备受群众关注,我局执法人员也因此深感肩负使命的份量,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了。另一方面是量化考核制度。落实了量化考核内容与标准,以此为依据,实施相应奖惩。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制度、工作落实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多项制度。健全的制度和务实的作风,使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效率也随之明显提高。再一方面是内外监督制度。对内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定期进行自检自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加强了队伍建设和班子自身建设,强调要严守工作纪律,认真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没有发生刁难执法相对人、乱罚款、办人情案等违纪现象。对外认真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主动提供社会服务,积极开展“温暖行动”、“献爱心”等各项活动,比如利用6.25土地日在主要场所中发放宣传单、定期深入用地、用矿企业解决出现的国土资源问题、征求企业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等等,同时努力拓展和细化了政务公开内容,增加了工作透明度;请执法对象对国土执法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设立了 “12336”群众举报热线,更便于群众实施监督和反映问题,使个别同志存在的执法不到位、执法态度生硬、服务不主动等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三、围绕中心,优化服务推进工作落实

围绕促进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大局,我局把着力点放在为企业和群众倾心服务上,以此实现了土地执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果的新转变、新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五条高速公路项目中主动服务。指派专人到公路现场与公路指挥部沟通并深入到公路取土场,对取土场地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得到了指挥部的好评。二是班子成员带头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能建设 篇5

1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能低下现象分析

1.1 土地违法案件严重泛滥,多与基层政府主体有关

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5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0多万件,实际土地面积500多万亩,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少的约在60%,多的高达90%及以上。而令人惊讶的是,严重的土地违法问题几乎都与地方基层政府有关已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04年,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就透露,我国80%的违法用地是地方政府行为,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政府或相关领导。而现在土地违法案件变化的仅仅是数字:从80%上升到了90%。数字的变化表明地方政府在“以地生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背后是权力与市场的共谋。而违法用地的比例如此之高,也在证明国家对土地加强管理的相关政策成效不明显。

1.2 土地违法案件类型多样,以租代征农用地形式盛行,城市土地隐形交易手段更加隐蔽

2007年9月15日至2008年1月15日,国土资源部在集中开展的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摸清了三类违规违法用地情况,纠正和查处了三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共查出三类土地违法案件3万多件,涉及土地面积336万亩。这三种主要违法用地的类型,一是“以租代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建设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所引发的违法问题突出。以某市为例,到去年底,全市乡村企事业用地中由村级组织通过出租、承包等方式非法用地的分别占用地总宗数的77%和用地总面积的67.4%[2]。“以租代征”已成为撬动土地闸门的一股暗流。二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突破批准开发区四周范围,擅自扩大面积,有的还以各种名义新设立开发区。如中部某市经国家审核保留了3个开发区,但对外一直宣传是22个;西部某市去年以来,以“工业集中区”的名义擅自设立12个开发区,规划用地总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是未批先占先用,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就擅自先行征地、供地和施工建设。据清查显示,2008年已上报的26个省(区、市)的325个单独选址建设项目中,已动工建设的229个,均为未批先用违法用地,违法比例高达70.5%。除此之外,在城市土地使用中存在大量的隐形交易。如协议出让取得工业用地,在私下收取他人土地转让费后,到工商部门办理股权更名和法人代表更名的;合作开发形式将土地转让,私下收取款项,风险全部转移给合作方等,这些回避法律,钻法律漏洞的案例层出不穷,执法部门难以巡查和制止。

1.3“亡羊补牢”行为较多,国土执法疲于应对,查处不力负面影响大

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的90个城市图斑初核统计,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新增建设用地图斑中,除重点项目外,未能提供合法用地手续的1.3万宗,涉及土地约24万亩,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为51%和22%。这90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违法用地的面积超过了1万亩,其中很多是中等城市;有17个城市违法用地宗数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的80%以上;有8个城市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80%以上[3]。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土地违法案件仍在增加,土地违法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执法效能依然较低。2005年,某省发现违法用地3 596起,涉及土地面积1 033.69公顷,其中耕地702.94公顷,在立案的2 134起案件中属买卖或非法转让202起,涉及土地面积40公顷,其中耕地18公顷,未经批准用地1 339起,涉及土地面积349.4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71.86公顷。而通过土地执法部门处理的结果并不如人意,该省通过土地执法收回的土地只有118.691公顷,其中耕地只有14.08公顷。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普遍偏轻、不到位,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据统计,2004年11月至2006年8月,中部某省各级国土部门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党政纪处分建议96人,实际落实不到一半;向司法机关移送追究刑事责任32人,实际仅追究7人。沿海某市国土部门2005、2006两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937件,仅执行了1件。违法处理不到位,违法者反而得到重用或升迁,反而刺激了一些政府和部门违法用地。来源于上级交办、群众举报、媒体披露等诸多案件让土地执法队伍只能疲于被动查处,再没有余力开展动态巡查和案件的跟踪执行。

2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能低下原因分析

2.1 土地管理体制不统一,国土资源监察不独立

国土资源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土资源监察体制不统一。国土资源部内设执法监察局,而很多省市自治区内部既设立了执法监察局,又设立了执法监察总队[4]。本来,国土资源执法部门初衷是加强国土执法监察力度,但事实上,效果不佳,各地市的执法监察部门常常接到不同的上级部门截然不同的指令或处置意见,难以决断,只好迂回重新协调,耗时耗力,办案效率低下在所难免。另外,自从2005年实行土地半垂直管理以来,很多地市国土执法监察部门更是常常陷于左右为难的尴尬之中。在人事管理上要服从上级执法监察部门领导;在身份上又隶属于地市政府领导下的土地管理部门,吃着该当地政府财政的饭[3]。土地执法监察队伍不独立,执法时难免受制于省市政府领导、国土管理部门领导的干预,案件波折较多,法律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也在公众心中竖起障碍,影响执法监察效能,降低了执法队伍的形象。

2.2 土地法律法规不配套,条款过于笼统,土地执法难以适从

土地违法案件的发案数量呈上升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违法问题处理难、执行难。土地执法人员能够判断一些土地案件的事实违法,但找不到相关法律认定依据;有些案件有依据判定违法,但如何处置,在法律上又很难找到具体处置条款。如《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的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制止。”这里“有权制止”的手段是什么,没有明确。因此如何制止,执法人员难以实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这样的规定太过于笼统,操作性差。土地执法队员(甚至包括国土资源部的法规部门人员)常常面对众多纷繁复杂的案件,无法理出头绪。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普遍偏轻、不到位,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执法对象也得出结论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而且违法者常常得不到法律制裁,这更降低了土地法和土地执法的群众威性。一部法律,一种规章,如果大多数人不遵守,恐怕需要检讨的就不是违法者,而是立法和执法者了。

2.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队伍力量薄弱

前几年,隶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土地执法监察部门相对经济待遇好,福利高,要求进的人员多,而且一部分人员素质偏低,既占用编制,又无法有效完成土地执法任务。在基层,土地执法人员一般为原土地管理所或其他人员转岗进来,既没有执法经验,也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加上法律知识不足,在执法中常常勉为其难,办案质量和效率较低。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城运动的加剧,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土地的违规使用,土地违法案件发生范围的增大,而真正的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偏少,交通工具缺乏,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以某省会城市为例,该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简称支队)十年前尚有十多人,当时,案件少,多为改变用途的土地违法案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市和全国其它城市一样,进入房地产高温时代。唯利是图的违法开发商和基层政府以招商引资等名义不择手段地违法取得土地,给执法监察带来很多挑战和麻烦。而就在这种形势下,该市陆续成立城区的监察大队,但在总量上没有增加执法队员,仅仅是抽调队员分散管理,而这种分散管理也人员匮乏,往往是队长一人全包形式。还有些队员看到执法工作既辛苦又有风险,索性主动申请调离执法岗位。这种情形并非特例,全国大部分省市存在土地管理人员过剩,而最急需的土地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现象。

3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能建设对策

3.1 在体制上,国土执法部门应完全垂直独立,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负责制

政府大力支持国土执法,以保证国土执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同时政府审批土地过程应接受土地执法监察部门的监督。国家建立独立土地监督体制——完全垂直的国土执法监察部门,这种监督部门可以由现有的国家及地方的土地执法监察机构组建,并与原所属地方政府脱离隶属关系,以避免“政出多门”、“省市领导批条”等干预土地执法监察现象。因为土地执法监察本身的重要性和独特地位,独立性应该是部门的灵魂,缺乏独立,就意味着没有权威性,没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彻底性。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全国统一、完全垂直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土地执法监察体系的建立必将能够从源头上保障土地供给,将政府纳入监察对象,避免滥批滥用土地、乱占耕地,低价出让土地,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事实上,国家已经向着这方面努力了。2004年国务院28号文决定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2006年形成组建、实施土地督察制度的方案,在全国设立了九个督察局。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土地执法监察独立机构,因为督查局把工作定位在“宣传、提醒、督促、建议、纠正、整改和责令整改”等方面,并没有进行实质的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等执法行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土执法的独立性问题。但目前上海督查局已决定将政府纳入土地监督对象,这无疑是土地执法监察的一大进步。

3.2 建议修订和完善土地法及相关法规,切实解决土地执法中的法律难题

目前土地执法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进行土地案件梳理和处置,这些法律仅在某些条款提到土地执法依据,但并不全面系统。所以,亟需专门针对目前土地执法中遇到的法律缺失,进行调研,修改完善相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甚至有必要专门制定《土地执法监察法》。我们建议完善土地法及相关法制,切实解决土地执法中的难题,立法部门需要亲自下来调研,而不是仅仅从理论上商讨后就可成文,要考虑法律执行的可操作性和执法监察效能。笔者认为,真正的法律应来自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呼声,反映和解决基层问题,故土地执法方面的法律还是应定期征集各地市执法人员意见,以及收集被执法者和一般群众对执法的看法和意见,不断修改完善。

3.3 运用高新科技装备为土地监察提供硬件保障,多手段整合壮大土地执法队伍力量

结合土地执法监察现状,运用高新科技的监察装备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硬件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应配备具有国土数据信息系统的专用执法巡查车辆、GPS、数码摄像机等,能够极大提高土地执法监察效能。在人员安排上,执法人员应是法律和行政管理专业人员,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针对目前土地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可以采取以考为主以评为辅的形式转岗或分流一部分人员,而保留优秀人员,培养成为执法监察的骨干力量,同时从外部注入新生力量,比如法律和土地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培训上岗。执法队伍人员应充足,不能一个队员带一个驾驶员就把土地案件给查办了。队伍应有分工,为提高效率,执法人员应配有辅助办事员,用来协调一些非执法的工作。下派人员和队伍不应过于庞大,可以采用兼任或划片包干负责模式。另外,对在岗和新聘的土地监察执法人员应长期不断地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法制意识和自身素质。

3.4 采取激励机制和人本关怀的管理机制

管理模式上采取激励机制,以办案数量、办案质量、办案效率,结合责任区违法案件发现、制止率等指标对队员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以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效能。同时又要建立保障机制,比如为土地

执法队员购买人身保险等,让队员没有后顾之忧。

摘要:基于国土执法形势更加严峻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倡议从政府体制、法律机制和土地执法内部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增强土地执法监察效能,以保护国土资源,减少滥用耕地,促进并稳定房地产市场。

关键词:国土资源,执法,效能,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徐然林,凌森.宏观调控之新政——土地垂直管理[J].技术经济,2005(9):34-35.

[2]王婷.国土资源部:遏制建设用地“以租代征”行为[EB/OL].(2007-09-18).http://www.lrn.cn/landmarket/landtop-lines/200709/t20070918-149442.ht m.

[3]王立彬.卫星监测显示:我国90个城市违法用地约24万亩[EB/OL].(2007-09-26).http://www.lrn.cn/media/me-diaspecial/200709/t20070926-152939.ht m.

环境监察执法力量建设 篇6

一、坚持下沉式服务, 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员”

支队不断创新监察模式, 完善宣传、服务、维权和执法为一体的工作机制, 坚持宣传教育在前的原则, 加强宣传引导服务, 大力开展下基层、下企业走访服务, 做到“法律宣传不留盲点, 法律咨询不留疑点”。支队变“突击应对”为“常年监控”、变“被动监察”为“主动服务”、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 通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平台, 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动态信息, 与用人单位建立定点联系制度, 把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的任务分解到各科室, 采取分片划块、分类分户跟踪指导。

支队印制了便民联系卡, 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联系服务, 形成双向联络、实时互动的工作机制。采取现场走访、职工座谈等形式, 主动深入企业开展宣传指导服务。 对企业中比较常见的主体双方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未能合理确定、劳动管理不够规范、 企业内部缺乏协调机制等问题, 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政策指导服务。 发现有待加强或改进的地方, 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 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与建议; 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 及时责令企业进行整改。 通过宣传指导服务, 劳动监察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了企业, 更好地掌握了辖区内企业的动态, 实现了全面监管、全程跟踪、全方位覆盖的目标。近年来, 共发放便民联系卡2000 余份, 为331 家用人单位提供了用工指导服务。

二、坚持引导式服务, 做好劳资矛盾的“调解员”

在办理劳动监察案件过程中, 支队提倡引导式服务, 加强行政指导, 牢牢把握协调服务为主的工作核心。许昌市劳动违法案件数量连年下降, 今年案件比去年同比下降30%。

1.调解。 建立案件受理办理协调制度, 力争协调解决劳资纠纷与矛盾, 创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一是在咨询投诉时调解一次。 监察员在审理投诉材料时, 先以协调为主, 联系单位负责人与投诉人协商解决, 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又维护了用人单位的社会信誉。 二是在正式立案时再调解一次。 对电话联系不上的单位或不能通过电话解决矛盾较突出的投诉, 支队主动下到单位进行协调。 三是调查处理前最后调解一次。 努力与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沟通交流, 力争以柔性方式解决劳资纠纷与矛盾。今年5 月, 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员工到支队反映企业未给全部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接到投诉后, 支队进行了立案调查, 发现该企业存在瞒报职工人数的违法行为。 支队与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宣讲政策, 说服企业依法全员参保; 并针对部分职工存在“多拿不如现拿”思想不愿参保的实情, 采取座谈和个别交流的方式, 做通这部分职工的思想工作。最终, 既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又使企业避免了不必要的处罚, 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2.建议。 推行劳动监察建议书制度, 对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规范、 劳动用工管理存在违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隐患或轻微劳动违法的用人单位, 以发出《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的形式, 指出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 帮助和指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 督促用人单位自行纠正, 避免因违法增加生产经营成本, 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今年4 月, 在开展书面材料审查工作中, 支队发现某企业存在未与劳动者全员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 支队及时向该企业发出 《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 建议该企业尽快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 否则, 支队将进行立案并依法作出处罚。 该企业收到建议书后, 及时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补签了劳动合同。一份建议书, 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有效引导了企业遵章守法, 避免了启用一般程序可能对用人单位带来的负面影响。

3.协调。 实行协调工作制度, 织实协调联动网络。 加强与住建、公安、工商、安监、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力度, 并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在协调方面的作用, 彼此信息互通, 联动出警, 全方位关注企业用工动态。 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监控, 形成部门主动、 多方联动、上下齐动的排查工作格局, 及时发现企业欠薪等劳资隐患, 有效督促企业依法依规, 及时采取措施, 化解矛盾, 有效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去年7 月, 支队受理了一起因企业关门停业引发的突发性劳动关系事件。支队积极联合总工会、企业辖区街道、 社区等单位, 多次召开座谈会、协调会, 面对面宣传讲解法律规定, 一对一进行疏导沟通, 经过近一个月的协调服务, 最终该企业和全部职工陆续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劳动关系双方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称赞。

三、坚持跟踪式服务, 做好规范执法“监督员”

上一篇:医院管理评审下一篇: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