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精选10篇)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 篇1
一、二oo七年的主要工作
我于2007年元月份被局党组宣布负责组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中心。一年来,在队伍新、基础差、干部职工情绪不稳定、执法环境不协调、执法设施不到位、勘查开发管理难度大的情况下,依靠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依靠机关各股室的大力配合和执法中心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围绕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责和局
党组下达的工作任务,以身作则,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带领执法监察中心一班人超额完成局党组下达的各项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四点工作:
(一)健全制度,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执法中心的向心力、凝聚力。
执法中心于2006年元月份开始组建,我们从稳定队伍、理顺关系、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入手,建立健全了机关后勤管理、依法行政、目标考核等一整套工作制度。采取长短结合、寓教于学、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对全体人员系统地进行了专业理论知识、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在此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勘查开发难易程度,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把全县17个乡镇集中划片,成立了四个中心矿管所。对机关工作划分为办公室、法制室,明确了各室所负责人,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责和局党组下达的工作任务,分解细化,逐所逐室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把任务落实到基层,把工作落实到个人,从而调动了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了队伍,提高了执法中心的向心力、凝聚力。
(二)精心组织,严查善管,全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是法律法规赋予地矿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来,按照国家、省、市、县的统一部署,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中心成立了矿业秩序整顿和规范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贯彻***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集中整治工作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时间实施整顿规范。整顿工作中,执法中心共分四个组,会同公安、安监、环保、电力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县境内的金矿、铁矿、钼矿、花岗岩、大理岩、红柱石、海泡石、石墨、粘土等重点矿种进行了全面整顿和规范。重点对无证勘查、无证开采及以采代探、圈而不探、不按开采方案施工、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全年共进行大型专项整治活动11次,出动车辆700余台次,组织人员千人次,炸毁新洞废洞128个,炸毁矿山公路3公里,拆除采矿设备50台,炸毁非法采矿工具5台,拆除工棚110间,拆除电线1万余米。共下发制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20份,下发行政处罚告知书85份,下发处罚决定书34份,督促企业自觉履行32户,移送法院强制执行2户。通过整治,全县矿产资源非法勘查、非法采矿行为得到基本遏制,矿业秩序实现了阶段性好转,为全县矿业秩序全面好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改进方法,落实责任,全面实现矿产资源有偿开采新突破。
矿产资源有偿开采是《矿产资源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走向市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年以来,我们在调查摸底、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各所各室下达了资源补偿费征收任务,并制订了严格的奖惩措施,逐所逐室签订目标责任书,逐季度考核评比。截止目前,全年共征收资源补偿费139.62万元,罚没收入42.9万元,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及挂牌收入4.42万元,全年各项收入共计186.94万元,达到了实施矿产资源有偿开采以来的最高值,与往年相比增收翻一翻,实现了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的新突破。
在配合局机关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审验和勘查单位勘查审验工作中,工作主动,组织得力,工作热情周到,既保证了年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又依法查处了各类违法行为,确保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赢得了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好评。
在完成局机关临时交办任务方面,收集整理矿业秩序整治全套档案12卷,上报矿管工作信息9篇,***报刊登1篇,落实上级领导督办案件4起,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股室所兄弟单位的配合支持,更得益于执法中心同志们的团结协作、务实拼搏。在此,我深表感谢,希望在新的一年继续得到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二、主要体会
一年来的地矿管理工作,使我学到了不少经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主要体会有四点:
1、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热潮持续升温,违法勘查、非法采矿活动屡禁不止,且大凡外地来勘查、采矿的业主都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维护
法律的尊严,维持***的矿业秩序,我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压力,拒绝了多次说请、诱请,为矿业秩序的好转树立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2、作风扎实,深入一线。矿山企业绝大部分都分布在沟沟岔岔,深山峻岭之中。一年来,我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到矿山,深入到井下,现场检查,指导开展工作,现场解决疑难问题,靠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同志们的信任。
3、团结协作,合理用人。队伍的团结是展示一个单位形象的根本,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年来,我始终把维护单位的团结、凝聚执法中心的向心力和合心力作为树立单位形象的关键来抓,时时处处坚持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以团结为本,客观公正,以事取人,凭政绩用人。
4、虚心学习,艰苦创业。执法中心属新成立的单位,在人员新,队伍新,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办公设施设备不配套的前提下,要想开拓性工作,首先就是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矿产管理法律法规和专业理论知识及执法程序,执法技巧。对此,我带头参加执法中心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采用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执法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靠苦干、实干,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执法中心工作一年上台阶。
三、存在的困难与下步工作计划
执法中心成立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值得解决。一是受矿业经济持续升温的影响,非法探矿、违法采矿现象仍时时复发,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仍任重而道远。二是执法设施不配套。执法工作必备的车辆、电脑、录像摄像、卫星定位仪、大比例地形图等设施设备缺少,影响快速准捷开展执法工作。三是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对矿区实测检查,图纸识别、矿种判定、井下井上对照检测、矿山安全管理等工作目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给工作造成被动。
新的一年,我将按照矿法赋予的工作职责和局党组安排的工作任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争一流荣誉”为已任,务实苦干,开拓进取,努力实现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中心工作新跨越。
2008年1月30日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 篇2
1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能低下现象分析
1.1 土地违法案件严重泛滥,多与基层政府主体有关
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5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0多万件,实际土地面积500多万亩,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少的约在60%,多的高达90%及以上。而令人惊讶的是,严重的土地违法问题几乎都与地方基层政府有关已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04年,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就透露,我国80%的违法用地是地方政府行为,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政府或相关领导。而现在土地违法案件变化的仅仅是数字:从80%上升到了90%。数字的变化表明地方政府在“以地生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背后是权力与市场的共谋。而违法用地的比例如此之高,也在证明国家对土地加强管理的相关政策成效不明显。
1.2 土地违法案件类型多样,以租代征农用地形式盛行,城市土地隐形交易手段更加隐蔽
2007年9月15日至2008年1月15日,国土资源部在集中开展的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摸清了三类违规违法用地情况,纠正和查处了三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共查出三类土地违法案件3万多件,涉及土地面积336万亩。这三种主要违法用地的类型,一是“以租代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建设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所引发的违法问题突出。以某市为例,到去年底,全市乡村企事业用地中由村级组织通过出租、承包等方式非法用地的分别占用地总宗数的77%和用地总面积的67.4%[2]。“以租代征”已成为撬动土地闸门的一股暗流。二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突破批准开发区四周范围,擅自扩大面积,有的还以各种名义新设立开发区。如中部某市经国家审核保留了3个开发区,但对外一直宣传是22个;西部某市去年以来,以“工业集中区”的名义擅自设立12个开发区,规划用地总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是未批先占先用,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就擅自先行征地、供地和施工建设。据清查显示,2008年已上报的26个省(区、市)的325个单独选址建设项目中,已动工建设的229个,均为未批先用违法用地,违法比例高达70.5%。除此之外,在城市土地使用中存在大量的隐形交易。如协议出让取得工业用地,在私下收取他人土地转让费后,到工商部门办理股权更名和法人代表更名的;合作开发形式将土地转让,私下收取款项,风险全部转移给合作方等,这些回避法律,钻法律漏洞的案例层出不穷,执法部门难以巡查和制止。
1.3“亡羊补牢”行为较多,国土执法疲于应对,查处不力负面影响大
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的90个城市图斑初核统计,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新增建设用地图斑中,除重点项目外,未能提供合法用地手续的1.3万宗,涉及土地约24万亩,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为51%和22%。这90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违法用地的面积超过了1万亩,其中很多是中等城市;有17个城市违法用地宗数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的80%以上;有8个城市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80%以上[3]。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土地违法案件仍在增加,土地违法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执法效能依然较低。2005年,某省发现违法用地3 596起,涉及土地面积1 033.69公顷,其中耕地702.94公顷,在立案的2 134起案件中属买卖或非法转让202起,涉及土地面积40公顷,其中耕地18公顷,未经批准用地1 339起,涉及土地面积349.4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71.86公顷。而通过土地执法部门处理的结果并不如人意,该省通过土地执法收回的土地只有118.691公顷,其中耕地只有14.08公顷。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普遍偏轻、不到位,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据统计,2004年11月至2006年8月,中部某省各级国土部门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党政纪处分建议96人,实际落实不到一半;向司法机关移送追究刑事责任32人,实际仅追究7人。沿海某市国土部门2005、2006两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937件,仅执行了1件。违法处理不到位,违法者反而得到重用或升迁,反而刺激了一些政府和部门违法用地。来源于上级交办、群众举报、媒体披露等诸多案件让土地执法队伍只能疲于被动查处,再没有余力开展动态巡查和案件的跟踪执行。
2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能低下原因分析
2.1 土地管理体制不统一,国土资源监察不独立
国土资源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土资源监察体制不统一。国土资源部内设执法监察局,而很多省市自治区内部既设立了执法监察局,又设立了执法监察总队[4]。本来,国土资源执法部门初衷是加强国土执法监察力度,但事实上,效果不佳,各地市的执法监察部门常常接到不同的上级部门截然不同的指令或处置意见,难以决断,只好迂回重新协调,耗时耗力,办案效率低下在所难免。另外,自从2005年实行土地半垂直管理以来,很多地市国土执法监察部门更是常常陷于左右为难的尴尬之中。在人事管理上要服从上级执法监察部门领导;在身份上又隶属于地市政府领导下的土地管理部门,吃着该当地政府财政的饭[3]。土地执法监察队伍不独立,执法时难免受制于省市政府领导、国土管理部门领导的干预,案件波折较多,法律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也在公众心中竖起障碍,影响执法监察效能,降低了执法队伍的形象。
2.2 土地法律法规不配套,条款过于笼统,土地执法难以适从
土地违法案件的发案数量呈上升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违法问题处理难、执行难。土地执法人员能够判断一些土地案件的事实违法,但找不到相关法律认定依据;有些案件有依据判定违法,但如何处置,在法律上又很难找到具体处置条款。如《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的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制止。”这里“有权制止”的手段是什么,没有明确。因此如何制止,执法人员难以实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这样的规定太过于笼统,操作性差。土地执法队员(甚至包括国土资源部的法规部门人员)常常面对众多纷繁复杂的案件,无法理出头绪。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普遍偏轻、不到位,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执法对象也得出结论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而且违法者常常得不到法律制裁,这更降低了土地法和土地执法的群众威性。一部法律,一种规章,如果大多数人不遵守,恐怕需要检讨的就不是违法者,而是立法和执法者了。
2.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队伍力量薄弱
前几年,隶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土地执法监察部门相对经济待遇好,福利高,要求进的人员多,而且一部分人员素质偏低,既占用编制,又无法有效完成土地执法任务。在基层,土地执法人员一般为原土地管理所或其他人员转岗进来,既没有执法经验,也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加上法律知识不足,在执法中常常勉为其难,办案质量和效率较低。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城运动的加剧,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土地的违规使用,土地违法案件发生范围的增大,而真正的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偏少,交通工具缺乏,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以某省会城市为例,该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简称支队)十年前尚有十多人,当时,案件少,多为改变用途的土地违法案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市和全国其它城市一样,进入房地产高温时代。唯利是图的违法开发商和基层政府以招商引资等名义不择手段地违法取得土地,给执法监察带来很多挑战和麻烦。而就在这种形势下,该市陆续成立城区的监察大队,但在总量上没有增加执法队员,仅仅是抽调队员分散管理,而这种分散管理也人员匮乏,往往是队长一人全包形式。还有些队员看到执法工作既辛苦又有风险,索性主动申请调离执法岗位。这种情形并非特例,全国大部分省市存在土地管理人员过剩,而最急需的土地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现象。
3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能建设对策
3.1 在体制上,国土执法部门应完全垂直独立,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负责制
政府大力支持国土执法,以保证国土执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同时政府审批土地过程应接受土地执法监察部门的监督。国家建立独立土地监督体制——完全垂直的国土执法监察部门,这种监督部门可以由现有的国家及地方的土地执法监察机构组建,并与原所属地方政府脱离隶属关系,以避免“政出多门”、“省市领导批条”等干预土地执法监察现象。因为土地执法监察本身的重要性和独特地位,独立性应该是部门的灵魂,缺乏独立,就意味着没有权威性,没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彻底性。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全国统一、完全垂直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土地执法监察体系的建立必将能够从源头上保障土地供给,将政府纳入监察对象,避免滥批滥用土地、乱占耕地,低价出让土地,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事实上,国家已经向着这方面努力了。2004年国务院28号文决定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2006年形成组建、实施土地督察制度的方案,在全国设立了九个督察局。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土地执法监察独立机构,因为督查局把工作定位在“宣传、提醒、督促、建议、纠正、整改和责令整改”等方面,并没有进行实质的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等执法行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土执法的独立性问题。但目前上海督查局已决定将政府纳入土地监督对象,这无疑是土地执法监察的一大进步。
3.2 建议修订和完善土地法及相关法规,切实解决土地执法中的法律难题
目前土地执法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进行土地案件梳理和处置,这些法律仅在某些条款提到土地执法依据,但并不全面系统。所以,亟需专门针对目前土地执法中遇到的法律缺失,进行调研,修改完善相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甚至有必要专门制定《土地执法监察法》。我们建议完善土地法及相关法制,切实解决土地执法中的难题,立法部门需要亲自下来调研,而不是仅仅从理论上商讨后就可成文,要考虑法律执行的可操作性和执法监察效能。笔者认为,真正的法律应来自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呼声,反映和解决基层问题,故土地执法方面的法律还是应定期征集各地市执法人员意见,以及收集被执法者和一般群众对执法的看法和意见,不断修改完善。
3.3 运用高新科技装备为土地监察提供硬件保障,多手段整合壮大土地执法队伍力量
结合土地执法监察现状,运用高新科技的监察装备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硬件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应配备具有国土数据信息系统的专用执法巡查车辆、GPS、数码摄像机等,能够极大提高土地执法监察效能。在人员安排上,执法人员应是法律和行政管理专业人员,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针对目前土地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可以采取以考为主以评为辅的形式转岗或分流一部分人员,而保留优秀人员,培养成为执法监察的骨干力量,同时从外部注入新生力量,比如法律和土地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培训上岗。执法队伍人员应充足,不能一个队员带一个驾驶员就把土地案件给查办了。队伍应有分工,为提高效率,执法人员应配有辅助办事员,用来协调一些非执法的工作。下派人员和队伍不应过于庞大,可以采用兼任或划片包干负责模式。另外,对在岗和新聘的土地监察执法人员应长期不断地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法制意识和自身素质。
3.4 采取激励机制和人本关怀的管理机制
管理模式上采取激励机制,以办案数量、办案质量、办案效率,结合责任区违法案件发现、制止率等指标对队员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以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效能。同时又要建立保障机制,比如为土地
执法队员购买人身保险等,让队员没有后顾之忧。
摘要:基于国土执法形势更加严峻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倡议从政府体制、法律机制和土地执法内部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增强土地执法监察效能,以保护国土资源,减少滥用耕地,促进并稳定房地产市场。
关键词:国土资源,执法,效能,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徐然林,凌森.宏观调控之新政——土地垂直管理[J].技术经济,2005(9):34-35.
[2]王婷.国土资源部:遏制建设用地“以租代征”行为[EB/OL].(2007-09-18).http://www.lrn.cn/landmarket/landtop-lines/200709/t20070918-149442.ht m.
[3]王立彬.卫星监测显示:我国90个城市违法用地约24万亩[EB/OL].(2007-09-26).http://www.lrn.cn/media/me-diaspecial/200709/t20070926-152939.ht m.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 篇3
摘要:本文主要对省级土地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信息化的角度,提出了土地资源执法监管平台的建设方案,并对系统平台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完成系统模型设计、原型设计及系统开发工作。
关键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平台;移动执法
1前言
土地资源是国土资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础性资源。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国家的土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土地资源的管理主要以土地利用规划、批准、供应、补充、查处作为关键环节。
随着国土资源部土地资源遥感卫片执法监察工作的开展和我省组织的全省土地资源全覆盖卫片执法监察工作的全面开展,执法部门将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违法案件。看图、制图、用图、填表、制作法律文书等工作接踵而至,有必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对应的信息系统平台,即从案件发现到调查、处理于一体的集图形、业务流程功能的信息平台。
2土地资源执法监管平台关键技术介绍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GIS系统是3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主要集成了数据采集、加工、管理、存储等功能。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支撑下,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显示、分析和具体描述。
(2)遥感技术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3)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所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能够保证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均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保证通过卫星可以采集到观测点的经度、纬度和高度,能够实现导航、定位等功能。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GPS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利用GPS技术可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选定安全、准确的路线,正确、及时地达到目的地。
3土地资源执法监管平台设计及实现
(1)遥感影像管理系统
遥感影像的获取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我省遥感影像的获取方式主要采用按年度进行购买的方式,综合分析各个卫星特征参数进行遥感影像的综合选择。对于重点监察地区采用了无人机系统获取高精度的、大比例尺的影像数据。无人机系统主要是用于在业务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无法到达执法现场的情况。从而提高执法能力。
遥感影像系统的建设主要为异常区提取系统提供基础数据。要通过该子系统的建设对数量庞大的遥感影像进行管理,从而为执法监察进行有效服务。
(2)异常区提取系统
通过遥感影像的融合、叠置分析技术,利用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数据和图形辅助审查数据,进行异常区的智能化提取。
(3)巡察车执法监察系统
首先完成巡察车的建设。选择合适的越野车辆进行改造,安装计算机、GPS、导航设备、通讯设备等能够为野外执法监察提供服务。
该子系统的主要设计目的是正确、快速引导执法人员到达执法现场,便捷地调阅核查地块信息(遥感影像、基础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核查地块信息的记录(文字、多媒体信息)、完成基本的土地执法监察数据汇总功能等。
(4)执法监察现场数据采集系统
执法监察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利用拥有无线功能手持GPS设备对巡察区域进行现场位置数据采集,参照一定的数据标准完成数据同步建库工作。同时,可以利用手持设备将发生的问题及时上报至省级单位的指挥中心管理系统。完成重大案件查处的会审功能。
(5)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指挥中心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负责与远程巡察车之间的通讯和对巡察车的管理,包括巡察车的远程实时监控、与远程巡察车的网络通讯、巡察信息统计汇总和执法监察信息的浏览、查询。
(6)执法监察办公系统
省、市、县土地利用执法监察系统以省为中心,实现土地执法监察信息的统一集中管理,实时监控全省各级执法部门的土地办案情况。严格按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的程序和环节,实现土地利用违法案件从案件受理、立案、调查、决定处理意见、撤案、移送、告知、申辩、听证处罚决定、执行、结案归档、责令行为和案件督办的全过程管理,方便土地执法监察的业务管理应用。
4结束语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 篇4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的难点
1、执法环境较差。
在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四大生产要素中,土地无疑是最最重要的。因此有些领导在服务发展、服务招商引资的大旗下,对土地违法现象视而不见、放任不管,甚至纵容包庇,从中谋利。这样易导致国土执法被动,不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虽然我们制定了多种制度,但是仍有违法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反映出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些群众赶在国土部门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前进行抢建,导致动态巡查制度难以落到实处。
2、执法监察取证难、执行难。
新形势下用地违法行为日益隐蔽和复杂化,尤其是土地市场中隐形转让、改变土地用途等形式多样、花样翻新,加大了对违法用地案件的调查取证难度。
国土部门在执法监察中无强制执行权,依靠司法机关又存在经费、人员等多方面困难,在执法工作中出现深不得、浅不得、硬不得、软不得、难以执法到位的尴尬情况,导致出现执法效果取决于违法当事人的怪现象。
二、国土资源违法违规主要特点及原因
(一)从违法类型分析,未批先建、未报即用问题比较突出。未经批准占地行为所占比重最大;(二)从违法主体上看,国家、省重点工程及民生工程违法用地、农村违法用地等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企事业单位、个人违法用地量仍然较大, 且有向乡、村转移的趋势。个人违法虽高,占发现违法总数的70%以上,但涉地面积较小,此类违法违规用地的发生,不能仅归责于基层政府,更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变革土地审批制度和加强与相关部委协调等多层面多途径予以规范。针对以上土地违法行为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城市建设、工业项目用地量较大。另外扩内需促发展政策,对建设项目投资力度继续加大。随着大量投资项目陆续开工,借机圈地、搭车用地、侵害农民利益行为等违法违规用地问题突出。
二是地方党委、政府主导、默许的违规违法用地仍占多数。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突出的表现是未供即用,无视法律和政策规定。
三是随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宅基地整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和挂钩试点等,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等变相搞开发,都有不规范的地方,如果政策引导不到位、监管不及时,将形成大规模的违规违法用地。
四是房地产开发用地规模较大、囤地和炒地等问题,以及小产权房违规违法用地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土地执法监管提出了新任务。
五是用地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不到位,受用地审批环节多、周期长、占补平衡无法落实等制约,不能及时办理或无法办理合法用地手续,或建设单位无视法定审批程序,往往边报边用,甚至不报就用,造成违规违法用地。
六是对违规违法用地的处理不到位,违法成本低,驱动一些地方违规违法用地。
七是用地需求强劲,供需矛盾加大,与用地计划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矛盾所至。
三、对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的守法意识。
一方面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国情国策和依法保护土地意识的教育,重点宣传和普及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国土资源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2、建立和完善国土部门与司法机关联合办案机制。
针对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土地管理新机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司法机关土地违法联合办案机制,解决执法监察工作中取证难和执行难问题,良好地遏制土地违法行为。
3、健全法律制度,明确法律责任。
首先要在土地管理立法及相关立法中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按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要求,各乡镇主要负责人要对辖区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实行严格的问责追究制,同时,政府在用人机制上作些适当的调整,不单纯以经济指标作为考核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
其次,要进一步严格农村土地管理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一要加大巡查力度,建立和完善村级报告制度,使他们充分发挥前沿哨所和桥头堡的作用,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将土地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二要加大查处力度,公开处理,严厉追究,充分发挥警示作用。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 篇5
根据伊州国土资字[2006]61号文件要求,我局开展了行政执法自查,按照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标准自评为94分,现将自评情况说明如下:
一、组织领导(12分)
我局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共有局领导5人,有明确的领导分工,局长作为主要行政领导,对全局的行政执法工作负总责,各副局长均有分管的责任科、所,做到了权责分明。
同时在每年的年初制定工作目标,将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科、所,并由行政一把手与各科、所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分管领导负责阶段性的工作落实与督促,每季度由局考核小组组织一次考评、检查。
按照民主集中、协调合作的工作原则,一直以来,实行着局务会制度和会审制度,有重大、难点问题一律上局务会研究决定。
关于委托行政执法问题与我局无关,因此在此分项中,自评得12分。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和执行情况(10分)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局按照要求对政府批准的16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公示,并严格遵照执行,建立了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计划等,每年的培训投入约在5-6万元左右。2006年预计投入11万元。尽管如此,仍达不到人人培训的目标。
所以在此分项中,扣去1分,自评得9分。
三、队伍建设及管理(8分)
一直以来我局就非常重视队伍建设,但是由于工作需要,近几年来我局增人速度较快,已增至180人,人员素质水平层次不均,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仍需要提高。
另外虽然大部分科、所配有交通工具,但是离工作要求还相差甚远。
所以在此分项中扣去3分,自评得5分。
四、法制宣传
按照四五普法工作要求和工作计划,每年都有宣传方案,并在“6.25”、“12.4”等法制宣传日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各基层站所也在新辖乡、镇开展普法讲座、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的宣传,但是与广大群众的需求相比,仍有不足,因此扣去1分。
在国土资源体制改革新的有关文件下发后,能够及时报送各级政府,并印制宣传手册,召开乡级政府座谈会加以宣传。
在这一分项中,扣去1分,自评得4分。
五、保障措施(12分)
能认真执行有关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建立了国土资源网站,对所有行政执法事项、依据、程序等进行了网上公示,做到阳光作业。
建立了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但没有秉公执法奖励制度,认为只要是行政执法人员就必须秉公执法。
此分项中扣1分,自评得11分。
六、抽象行政行为(10分)
各类文件的起草、收发、归档等严格按公文管理条例进行规范,我局为自治区一级档案管理单位,各类文书档案及时归档、清理。
此分项中自评得10分。
七、具体行政行为(20分)
能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定期对辖区内的各类用地进行审查,在处理土地违法案件时,做到了程序合法,使用法律依据准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自评得20分。
八、层级监督检查(15分)
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开展了专项的土地市场、矿业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每年与各乡、镇签订“三无乡镇”、基本农田后续管理责任书,开展了土地执法模范市创建活动,并在2003年得到命名。
自评得15分。
九、行政救济(8分)
我局在作出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严格依据行政处罚法程序依法办理,对当事人处罚时应下听证告知书,当事人提出申请复议,依法召开听证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书不服的,以文字等形式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法定期限向人民法院起诉。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 篇6
2014年上半年,六师国土资源局105团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2014年执法监察工作要点,围绕2014年工作目标和任务,以西安督察局例行督察项目自查整改工作为重点,建立健全“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执法监察工作机制,全面履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强化执法监察效能,保障和促进105团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我分局2014年上半年开展执法监察工作总结如下:
1、认真完成了各项监察台帐的建立、记录工作和监察信息报表及时、准确上报工作。并按照要求制作了土地巡查区域图。
2、加大了土地动态巡查工作力度,认真落实了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充分发挥了连队土地协管员的作用,截止目前已开展动态巡查10次。
3、根据师局安排,完成了西安督察局例行督察项目外业自查,图斑核查及部分资料整改、相关费用交纳工作,同时对西安局在核查中发现的有个别涉农项目占用耕地未进行占补平衡及费用交纳以及农村道路路面超宽的问题都及时进行了整改。目前上述问题已经按照要求基本整改到位。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 篇7
关键词:GIS技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效率
GIS技术的全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技术通过快捷方便的坐标采集手段, 实现了对空间地形信息以及数字数据信息的集成化分析与管理。GIS在我国国土资源的执法监察方面的应用, 使得我国在此方面工作中实现了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
1 明确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内容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依照国家土地、矿产等有关法律对个人或者单位进行依法的监督管理。二是, 对违反土地、矿业等方面法律的人或者单位作出法律制裁。综合来看,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范围包括土地、矿产、海洋、测绘等方面。其中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展开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土地以及矿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正常实施, 确保土地、矿产的方面的公有化特性, 及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在保证国土资源合理开发, 和土地耕种面积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做好土地以及各类资源的秩序管理。
其中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很重要的原则就是, 同时也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展开的原则, 就是早发现, 早制止, 预防为主。那么就需要我们建立有关国土资源的及时的信息通讯渠道, 这样建立GIS信息技术就更显得十分必要。
2 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依托地理信息软件为基础, 实际上建立的是三个要素的数据集。他们分别为基础地形信息要素数据集;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要素数据集;勘探、开采矿业要素数据集。通过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我们基本实现了对整个地区地表情况、地貌状态的三维立体显示。通过数据库我们可以很直观的对耕地信息、矿山情况作出实时的监测和基本情况信息的对比工作。
其中基础地形信息要素数据集内容主要来自现有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主要利用现有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资源中的行政界线、道路、村庄位置、水系等因素资源并且通过三维模地形拟软件建立包含村镇、水系、耕地、道路、池塘、行政界线、等要素的三维数据信息库。并且表明等高线、显示比例等要素。
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要素数据集主要是以现有的土地利用数据信息和规划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的。主要包含现状地类图斑、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三个面状要素类。具体标注、释明了各类土地的基本情况, 具体包括是否宜于耕种、是否属于耕地用地等要素, 以供查询。
勘探权、开采矿业权要素数据集的建设是根据开采矿业单位所登记的许可证书内容来建立的, 包括勘探和开采两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部分的数据内容, 便于执法人员对矿业开采企业单位进行例行检查, 同时也有利于对勘探权、开采权分布情况的了解。
3 GIS技术功能应用
3.1 利用GIS的图形管理与操作, 利用GIS技术可以很方面的对基础数据库中的三维信息惊醒图像方面的缩小与放大, 可以任意显示各地的地貌地形, 可以很方便获取辖区内的各类地形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只要输入所要查询地区名称, 便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苏查询地区的详细信息, 为执法监察提供综合的地理信息。
3.2 同时我们还根据土地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特殊性, 建立了专门针对于违法地图层的编辑子系统, 方便用来进行图像的编辑, 也解决了工作变化较快的问题。我们通过网络连接各分局的地形基础数据库, 并且实时的更新数据库中的各类信息, 对土地执法资料库的实时动态作出最短时间的相应。同时也为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了监督途径。利用GIS专题图的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对在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必要记录的数据以标准表格图形的方式输出到基础地形数据库中, 便于后期对案件进行分析以及提供案件判决的依据。
3.3 同时利用GIS的地图信息技术可以在地图上看到违法用地的地理分布位置, 综合系统的把这些不同种类, 不同地区, 不同情况的数据反映到地图上来。通过GIS技术自带的查询功能, 可以很方便的任意比例任意距离内的各类图表, 查询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相符。
除以上说明之外, 在对于省道、国道范围内的地区进行执法监察时, 可以利用系统对道路两旁的宗地进行系统的统计, 重点观察是否有违章建筑的存在, 并表明其属性。利用这一功能, 可以为执法监察工作提供合法的依据。
4 结语
通过GIS技术的建立, 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工作效率, 提高执法监察工作的反应效率, 同时还极大的减少了土地执法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利用GIS技术来辅助执法监察工作, 还可以很好的把握土地以及各类资源的违法趋势和动向, 为执法监管中管理和决策的出台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褚学胜, 冯海燕.浅谈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J].山东国土资源.2011 (02) .
资源执法“伤不起” 篇8
有时候,一个人的痛,折射出的是整个国土资源基层执法体制的无奈。
比如曾森林。
曾森林,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国土资源所干部。2011年5月16日,在土地违法动态巡查中,曾遭遇暴力抗法,造成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出血,后经两次法医鉴定均为“重伤”,一度生命垂危。
案子引起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湖南省纪委书记许云昭、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方先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执法总队总队长范荣华等部、省、厅三级官员亲自过问,要求核查真相,请相关部门依据事实严肃处理;娄底市委、双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导、指挥案件侦破工作。饶是如此,案子至今仍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受害人曾森林经各级医院治疗,已脱离生命危险,体征稳定,但情绪波动,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信心不再。
曾森林的痛,反映的是国土资源系统执法难、难执法的无奈。
事起:违法占地
娄底市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境内地貌山地连片、岗丘交错,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年来,双峰紧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依托“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经济辐射区位优势,不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与此同时,新一轮违法占地建房悄然兴起,乱占耕地随意建房现象比较普遍。
2011年5月16日,曾森林随双峰县井字镇国土资源所所长王成勇等6人在进行土地违法动态巡查时,发现该镇松庄村金星组村民左晓春在此前两次口头通知停止违法行为后依旧在未办理建房手续情况下擅自建房。在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后,他们当即指出,左晓春未取得村民建房用地批准书擅自占地建房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应立即停止施工,接受处理。
然而当事人左晓春不听劝告,拒绝停工。他的理由是,“别人的是建好了才批,我的为什么不能建好了再批?”
据悉,在当地,不少村民新建住房,大都“未批先建”,或赶在国庆、春节等节假日“突击施工”。对于此类违法用地行为,碍于执法权限,国土部门只能下发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劝阻当事人停止违法占地行为;若当事人不听劝阻,执法人员就只能在完成必要的立案、取证、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听证、复议、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复杂程序之后,向法院递交材料,申请强制执行。
“完成这些程序后,房已基本盖好甚至竣工。出于维稳需要,加上考虑农民实际,法院基本不会同意强制执行的。”王成勇满脸无奈地告诉记者。“这类行为,往往都是经济处罚,补办用地手续了事。”
由于此类现象事实存在,这就给了左晓春们违法占地建房足够的理由和信心。
所以,当王成勇等人当场送达《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要左晓春签收时,他态度坚决,拒绝签收。“我砌好了我会来批的,工我是不会停的”。
冲突在瞬间迸发。
曾森林回忆,在左晓春拒绝签收通知书后,王成勇下令他们现场取证。于是,他拿起相机,对施工现场拍照。当他拍照完毕准备清理工具时,无意碰倒了已经简易竖起的门框,引起左晓春73岁老父亲左枚生严重不满。他突然发难,“用手里准备好的一块红砖重重击中我的右额和右眼,我当场倒地,脸上血肉模糊,血流不止,人事不省……”
曾森林躺在血泊中。
发酵:写给部长的信
案发后,双峰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十分重视和关心。县国土资源局第一时间向县委、政府紧急报告了此事,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国土资源的县委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均批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者、严惩凶手、维护法律尊严。县政法委及时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对案件的调查处理进行了详细会商、部署。
公安机关及时予以立案侦查。5月17日,左枚生、左晓春父子以涉嫌妨碍公务罪被刑拘。5月18日,犯罪嫌疑人左枚生因年纪大,且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被取保候审。5月24日,公安机关依据相关材料和证词,认为左晓春没有妨碍公务行为,也无故意伤害行为,故解除刑拘,予以释放。
6月2日,曾森林因病情需要再次赴长沙医治,其家人在得知左晓春被释放、左枚生也未收监情况后,心生不满,遂到双峰县公安局、政法委上访。在县政法委,曾森林妻子、弟弟因情绪冲动与政法委工作人员产生言语和肢体冲突,经县政法委报警后,以干扰政府机关正常办公秩序为由带到双峰县水陆派出所问话作笔录,后曾弟写下保证书并交纳200元赔偿金后才得以离开。
往事不堪回首,尤其是那些痛苦的记忆。
在长沙治病的曾森林,得知亲人为自己遭受委屈时,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我是个男人,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反而让他们受委屈,心里憋屈,难受。”
6月30日14:40分,“心里憋屈,难受”的曾森林,因案子迟迟未有满意说法,在相关领导毫不知情情况下,曾森林亲自将自己写给徐绍史部长的信件在红网“百姓呼声”栏目贴出,一是泄愤,二是希望藉此引起公众关注,加速案件解决速度。
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30日18:07分,娄底双峰论坛“百姓视角”转载该帖,引发大量网络围观。7月1日,曾森林事件开始在湖南国土资源动态QQ群里传播,引起系统人士热议,一度成为公共议题。
根源:制度之困
曾森林案不是个例。
近年来,随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用地供地矛盾日益突出,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明显,加之国家相关法制建设滞后,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环境有进一步恶化趋势,全国范围内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曾森林们的痛,铭刻在全国国土资源人的记忆里。
2008年10月14日,辽宁本溪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科长季运良因查处无证采矿后被实施报复,在下班回家途中遭尾随的两名男子突然袭击造成颅骨骨裂、头皮绽开、左手手臂和左右手手掌粉碎性骨折、左腿髌骨骨折。
2009年11月12日,青海天峻县国土资源局执法人员在例行巡查中遭遇暴力抗法,导致两名执法人员因伤势严重入院。
2010年10月28日,山西临汾一国土所长付建峰等四人在制止一起非法盗采风化煤过程中,4名执法人员被围攻,其中付建峰身受重伤。
……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不是这趟高铁的围观者,在国土资源系统内,大家对曾森林遭遇深表同情,双峰县各基层国土所、二级机构纷纷自发分批组织探望,声援曾森林。湖南省厅、娄底市局、双峰县局领导多方奔走,积极斡旋,争取尽早使案件得到妥善解决。
然而,所有这些并未真正解决“曾森林”们心头的“困惑”和“迷茫”。正如曾森林帖子所写“但愿我的血没有白流”那样,层层追问曾森林案的背后原因,对症下药,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避免日后更多的“曾森林”们出现,或许才是解决曾森林案的长远意义所在。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国土资源执法困境的关键,在于国家相关法治建设的滞后。
按照《土地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土资源部门主要的职责是“巡查、发现、制止、查处、报告”。即是说,国土资源部门在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后,有权报告给地方政府,但没有权力要求地方政府如何去做。实践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联合执法。但相关人士透露,即便采取了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相关职能部门也仅配合为主,“唱主角的还是国土资源部门”,但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执法程序的复杂,对国土资源非法行为处罚和震慑力度还是不能尽如人意。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篇9
2014年,103团国土资源分居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严格履职、强化监督、提高效能、争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以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建立起“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执法监察新机制,提高依法执法水平、争创一流业绩,努力开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新局面。分局按照师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要点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所作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信息网络,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遏制违法违规用地。
首先要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要宣传领导,让领导宣传,要始终向各级领导灌输一种理念,即:“国土资源的利用、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不是国土资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要大家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只有管好、用好我们手中有限的土地,才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全面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察、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充分利用“一张图”管地和网上监管平台,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再次,建立健全团场连队执法监察协管员制度,健全备案、报告、督办办法,规范办案程序,切实做到对土地违法行为“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为了强化预防机制,杜绝土地、矿产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团、连国土资源监察信息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使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认真落实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对照岗位职责、工作责任,落实依法行政工作,形成了“谁的权力谁行使,谁的职责谁履行,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的问题追究谁”的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分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查处违法案件的责任心,及时、快捷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三是继续推进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设,多角度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从源头预防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巡查发现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
分局不断完善巡查发现机制,实现查违关口前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置”,巡查人员要及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制止。对因受到阻力和干扰等原因而难以制止的土地违法行为以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分局必须在发现之日及时向师国土资源局和团场领导报告。
分局认真制作巡查记录,详细载明巡查的时间、地点、路线和发现的问题,优化巡查路线,落实片区责任制,针对团部及拆迁改造敏感区域重点巡查,实现“全方位、无缝隙”的网格化巡查。按照“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落实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度,采取划片包干、分工负责等多种形式,采取定期、不定期国土资源动态执法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过对全团2014年已批准建设项目实施动态执法巡查,未发现少批多占和未批先建、未报即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违法占地和非法采矿具有隐蔽性和季节性的特点,按照“预防为主,防范和查处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切实促进土地管理和矿业秩序。对全团重点区域、采挖用地进行巡回检查,要求分局工作人员在严格按照执法巡查方案规定的巡查频次认真实施本辖区的巡查工作,切实提高动态巡查工作质量,发现违法用地和非法采矿及时制止,把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截至十月底,分局已巡查17次,发现土地违法行为3起,已上报师局,立案查处。
三、以卫片执法为抓手,实现“双保”目标。
将卫片执法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卫星测量定位等技术,逐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的立体执法监察模式;进一步优化卫片执法工作流程,规范内、外业核查、案件移交、督察督导等工作步骤,以卫片监测结果为依据,开展排查通报等工作,实现“零约谈、零问责”的“双零”目标。凡发生新的违法用地的,严格按《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严肃追究责任。
四、规范日常监察业务工作,努力提升监察业务工作水平。
加强对分局的日常监察业务工作的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在平时业务工作中对监察报表、计划、总结等资料归类保存,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资料。在日常监察业务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体现我们温馨和谐的工作作风,在项目可研、立项、规划、选址阶段,分局和蔼、清楚,明确的告知项目用地单位(或个人)需办理什么手续,该走怎样的程序,需找哪些部门,需提供什么资料等,提示用地单位办理手续需注意的时间节点,需缴纳的各项费用的数额及交款银行、账户账号等细微资料。
五、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一是落实用地全程监管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行为。二是不断加强国土资源执法力度,积极引导全社会依法合理用地,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执行土地计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以依法用地为荣,以违法占地为耻,科学规划、合理用地。在违法用地的查处上,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部15号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不同违法用地类型,分级分类处理,既处理事,又要处理人。
六、认真处理国土资源信访案件,妥善解决信访问题。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信访工作提供保障。认真学习《信访条例》,从提高能力入手,注重方法,用法律解决职工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从方法上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完善信访接待制度,严格按照“来访有记录、来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的工作要求解决信访问题。二是热情接待,认真处理。接待群众来访要热情服务,对群众每一次来访,要抓紧解决,决不能压置不理、不了了之,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三是严格依法办事,维护社会稳定。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工作,防止因简单化而激化矛盾,既要按照政策法规说服群众,又要切实保护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七、深入普法宣传教育,防范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
过去出现乱占滥用土地和非法采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广大城乡人民群众对国土资源法制观念淡薄。因此,把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一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地域、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以城带乡,以点带面进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随着宣传的深入,依法用地已形成共识,人们对各类违法用地及时举报、反映,使我们执法监察工作能够及时掌握各类违法行为,及时依法调查处理。二是继续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15号令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国家土地法律、法规、政策,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维护土地管理法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管地的意识,使全团各类用地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团广大干部群众严格集约节约用地、维护土地管理法治秩序的自觉性。
八、严格按照要求核查2014年卫片图斑,做好核实上报工作
今年9月7日分局收到国土部下发的2014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图斑,共计8个图斑。经分局高度重视,实地核实结合档案查询,8个图斑涉及项目9个,合法项目4个,不合法项目5个。5个违法项目均立案查处到位,共处罚款41万多元,拆除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此外分局对下发的卫片疑似图斑在做好实地核查的同时,及时在网上做好填报工作,确保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九、今后执法的工作打算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 篇10
永顺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国土资源 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等制度的通知
各股、室、站、所及中心:
为规范我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提高执法监察人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州国土资源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永顺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度》等9项制度,已经局班子会议研究通过,现印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OO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23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集体会审制度
一、为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时、合法、有效地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审是指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的主持下,召集内部有关人员,通过集体审议的形式,对本级立案查处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违法事实、证据资料、查处程序、适用法律、处理结论等进行讨论、审议,并提出处理意见的集体审议事项。
三、违法案件会审由执法监察大队提出会审申请后,经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同意后进行。执法监察大队负责具体组织工作,由分管领导主持,执法监察大队的相关执法监察人员、其他相关股室的负责人参加。
四、会审依据: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五、会审内容:
(一)事实是否清楚;
(二)程序是否合法;
(三)定性是否准确;
(四)适用法律是否恰当;
(五)处理意见是否合法。
六、会审程序:
(一)听取案件调查人员对案情及处理建议的汇报。
(二)审查涉案证据资料;
(三)审查案件处理程序和法律文书;
(四)审查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准确性和适当性。
七、会审会议主持人根据会审讨论情况,提出如下会审意见:
(一)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二)违法事实与情节需作进一步查实和补充的,由案件承办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查清事实,提交下次会审会议再审;
(三)适用法律不准确,定性不准,重新确定案件性质;
(四)会审认为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报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后,按有关规定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违法案件按规定应当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或党纪处分的,报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向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或任免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八、案件处理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多数与会人员意见,依法作出处理意见。
九、一般违法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因情况特殊不能按期作出处理决定的,经局分管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十、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会审讨论决定后,严格以法定程序执行,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分建议书和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书,应当按照会审意见确定的原则作出。
十一、会审时应指定专人做好会审记录。会审记录应当如实准确地记载会审人员发言的观点和内容,并形成会审会议纪要,经与会人员签字后,一并归卷存档。
十二、参加案件集体会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外泄露与会审事项相关的内容。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上报备案制度
一、县局执法监察大队应每半年将正在查处和结案的案件报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备案。
二、县局执法监察大队对在查处中确定为重大的或者上级国土资源部门交办的案件,应当在结案后7日内上报州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备案。
三、向州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上报备案的重大案件包括:
(一)州国土资源局执法监支队构交办、转办,需要限期上报查处结果的案件;
(二)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非法批准占用、征用基本农田10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3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50亩以上的土地违法案件;
(四)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1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20亩以上的土地违法案件;
(五)无证采矿、越界采矿,非法所得达50万元以上的案件;
(六)采取破坏性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经济损失达50万元以上的案件;
(七)非法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业权获利巨大(探矿权50万元以上,采矿权100万元以上)的案件;各类矿业拒缴、欠缴、拖缴矿产资源补偿费数额较大的违法案件。
(八)县局执法监察大队认为应当上报备案的其他典型案件。
四、备案材料包括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结案报告、行政处罚决定书、党纪政纪处分建议书和处分文件、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移送书和法院判决书等;正在查处的案件报阶段性报告。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一、县局执法监察大队负责受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举报工作,并设立举报电话(0743-5222276;0743-5235480)。各中心所应在办公场所设立举报箱并定期开封。
二、接到群众举报,受理人应做好举报登记记录,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
三、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按照“归口交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进行查实,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告知举报人。
四、对举报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在初步查明事实的七日内立案,并在一个月内结案。对不具备立案条件的,应将调查结果按时反馈给举报人。
五、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署名举报的,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对外泄露其姓名、住址等情况。
六、对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和查处违法案件发挥重要作用的举报人,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七、应建立违法行为举报台帐档案,对举报情况和处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通报和总结。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一、为了规范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行为,提高执法监察水平,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错案,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过程中,因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不当而作出的具体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违反法定程序或超越法定权限的行政处罚案件。
本制度所称过错,是指行政执法人员,由于故意或者过失,致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因下列情形之一,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的,应当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而实施处罚;
(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处罚幅度;
(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
(四)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五)其他情形。
一年内造成过失错案一宗,重新进行执法监察岗位培训,考核上岗;错案二宗,给予通报批评;错案三宗,给予行政处分。
四、有下列情形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中,伪造、销毁、藏匿证据,更改案卷材料,或者提供虚假事实,造成错案的。一年内造成以上错案一宗,除向当事人赔礼道歉、依法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外,要给予行政处分和取消当年所有的奖励;一年内错案二宗者,除负以上经济责任及处罚外,给予行政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中,违反保密规定,向案件当事人通风报信,或与当事人串通,教唆当事人伪造、销毁、藏匿证据或提供虚假证据,致使案件事实认定错误,造成错案的。情节严重,造成较大影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各级负责人违法批办与案件有关的事项,或者越权干预案件的调查、处理,造成错案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五、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中,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案件调查、审核工作出现重大疏漏,造成错案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其他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给予行政处分。
六、遵照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案件的处理意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造成错案的,不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
七、对案件定性或者处理表示并保留不同意见的执法监察人员不承担错案责任。
八、追究错案责任人的责任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有错必究的原则;
(三)责任自负的原则;
(四)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九、对错案责任人,应根据其过错情节及造成危害的程度,采取批评、责令向当事人赔礼道歉、依法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对当事人的赔偿费用、暂停执法监察工作或者收回执法监察证等处理措施。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应当给予错案责任人行政处分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十、错案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追究错案责任人的责任。
(一)对及时发现错误并主动纠正,且危害不大的;
(二)情节轻微,未造成后果的;
(三)属于过失行为的。
十一、错案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追究责任。
(一)有受贿、索贿等徇私舞弊情节的;
(二)对控告、检举、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打击报复的;
(三)干扰或阻碍错案追究工作的;
(四)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本制度所列过错行为的;
(五)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追究责任的情形。
行政执法证管理使用制度
一、为规范本系统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保障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做到行政执法合法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证件,是由湖南省政府统一印制,州人民政府统一核发的《行政执法证》。
三、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申领《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证》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执行公务的身份凭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当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表明身份,亮证执法,并在有关文书的记录中记载执法人员姓名和执法证件编号等。
四、申领《行政执法证》的资格条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本系统行政执法监察和行政执法监督岗位的;
(二)具有良好的在政治素质;
(三)经过县法制办举办的行政执法培训并考试合格者。
五、申领《行政执法证》的范围。
(一)局党政一把手;
(二)分管业务工作领导;
(三)执法监察大队及法规股工作人员;
(四)各中心所、股室从事执法监察工作的相关人员等。
六、《行政执法证》仅限持证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涂改和毁损。持证人调离执法岗位、被辞退、辞职、退休或不再直接承担行政执法任务时,应及时收回行政执法证件,统一退回县法制办。
七、行政执法证件遗失的,原持证人应及时报告执法监察大队,再按照程序向县政府法制办申请补发。
八、行政执法证件必须按要求进行年审注册,未经注册或者未能通过年审的行政执法证件无效。
九、行政执法人员因行政执法过错受到暂扣行政执法证件的处理的,由局法规股及时收缴其行政执法证件,并上报县法制办。
十、省国土资源厅统一核发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证》参照本制度管理,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统计制度
一、按照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要求,确保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数据统计资料及时报送,特制定本制度。
二、县局执法监察大队及各中心所应确定专人负责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统计和分析工作。
三、各中心所应当在每月21日前将违法案件和查处情况统计报表上报县局执法监察大队,执法监察大队应当在每月23日前将违法案件和查处情况统计报表上报州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并按要求报送分析报告。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统计应当按国土资源部统一制作的表格填写,不得自行印制。
五、统计报表、分析报告应由局分管领导审签,加盖县局印章后上报。各中心所的统计报表、分析报告由所长审签,加盖中心所印章后上报县局执法监察大队。
六、统计数据要准确、真实、全面,不得弄虚作假,不得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涂改。杜绝拖延不报,影响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违法案件统计汇总的情况。若经上级检查发现有此类行为发生的,视情况通报批评或给予纪律处分。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村级协管员管理制度
一、为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发现机制,及时发现违法行为,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协管员的确定。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协管员,原则上确定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兼任该村的协管员。具体人员名单由中心所衔接当地人民政府确定公布,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然后核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协管员上岗证。
三、协管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本村国土资源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基本知识宣传工作。
(二)协助县局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协助当地中心所做好动态巡查工作,做好本行政村的耕地保护工作,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及时制止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耕地和其他土地的违法建房、非法采矿、毁田取砂等行为,并及时向当地中心所报告土地、矿产等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协助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和组织避让工作。
(三)协助做好所辖村国土资源管理日常检查、监管、登记、调处等工作。
(四)协助中心所在本村的动态巡查工作,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协助上级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工作。
(五)对本村不能制止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及时上报(24小时内)。
四、各中心所定期组织协管员学习国土资源有关法律法规。
五、各中心所要建立协管员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协管员会议,对动态巡查工作进行总结、部署,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协管员保护耕地和矿产资源责任意识,及监督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工作能力。
六、协管员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并立即报告当地中心所,中心所要按照规定定期统计报表,并上报县局。
七、保障协管员补贴经费。对协管员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在执法巡查中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有案不报,甚至隐瞒的协管员,及时予以更换。对因此造成不良后果的,移交有权机关追究协管员的相应责任。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学习制度
一、为了提高执法监察人员执法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执法监察队伍,结合我局执法监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学习内容。加强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了解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的重大决策。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重点学习行政法规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熟知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三、学习方法。坚持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学习方法,每周四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保证学习实效。
四、督促检查。不定期地检查中心所执法监察人员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学习内容、学习笔记。检查结果纳入个人考核。
五、综合评比。每年年终进行一次综合评比,努力营造 “比、学、赶、超、帮”的浓厚学习氛围。
主题词:国土资源
执法监察
制度
通知
永顺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
2009年6月29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