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精选8篇)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1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静安区环境监察支队,无意见,未修改)
一、环境监察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环境监察系统在市区两级环保局领导下,围绕环保中心工作,改进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模式,通过执法推进,遏制了环境违法高发的势头,初步解决了几个重污染地区的环境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执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全市环境监察机构以“迎世博”和“污染减排”为契机,通过推行精细化执法,将日常检查和专项行动相结合,对重点区域进行了集中整治,对重点行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对重点单位实行全过程监管,初步形成了初步形成了多手段、全方位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环境监察机构对污染源现场执法检查共出动108467批次、388973人次,现场监察各类环境污染源228711户次;处罚违法单位5803户次,处罚金额15002万元。开征排污费金额11.56亿元。通过在全市开展精细化监察,总队和区县支队掌握了更多的企业环保信息,为强化环境执法和排污收费奠定了基础。在日常监察工作基础上,结合突击性抽查、错时执法等形式,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打出了环境执法工作的声势。
二是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在巩固吴淞、桃浦工业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总队联合闵行支队执法人员对吴泾工 业区重点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关停及调整严重污染企业及生产线(装置)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促进节能减排,有效改善了工业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启动了金山卫化工集中区、宝山南大地区综合整治及奉贤塘外等重点地区结构调整,较全面掌控了重点整治区域内企业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对这些区域复杂的信访矛盾进行了梳理和排查,严厉处罚了一批违法企业。完成了6000 多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在世博会、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我市环境监察系统全面落实了秸秆禁烧措施、扬尘污染控制、锅炉冒黑烟控制、河道黑臭排查等工作,并深入开展了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为提高环境质量、保障城市环境安全做出了贡献。
三是投诉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严格贯彻“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宗旨,我市环境应急热线系统通过梳理工作程序,完善热线接听受理规范,落实考核制度,来电受理程序、制定窗口应急工作程序更加规范科学,切实保障了热线系统的正常运行。十一五期间,全市环境应急热线共接到信访投诉及咨询11.3万件,其中市12369热线受理7万余件。在信访办理工作中,全市环境监察系统通过采取重大信访领导包案、“劳模示范岗”窗口服务、网格化管理、信访案件报告、专项后督察等形式,建立了区域餐饮油烟气扰民、畜禽养殖业异味及废水偷排等信访处理机制,解决了一些困扰多年的信访难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环境矛盾。
四是环境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在“迎世博”和“办世博”阶段,我市环境监察系统高度重视环境应急响应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逐步完 善,建立健全了应急值班、应急车辆装备管理等制度,明确了市区两级环境监察部门在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提高了应急联动的响应效率。针对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环境保障要求,系统开展了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要求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通过构建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对全市环境风险企业的信息有了详细的掌控;通过指导企业建立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切实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环境风险防患水平;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应急事故处置演练,有效提高了环境应急响应效率,密切了应急指挥、应急监察、应急监测之间配合。期间,我市共发生包括上海农药厂泄漏、高桥石化石蜡仓库火灾等在内的环境应急事故355起,均得到有效快速的处置,未造成重大环境污染。
五是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扎实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市环境监察机构全部由依照公务员法管理转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并陆续完成了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全市环境执法人员数量有所增加,人员结构逐步向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到2010年底,我市环境执法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已占95.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66%。市总队积极组织全市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其中参加国家级培训64次、184人次、参加省级培训18次,996人次;在全市开展了环境执法调研报告撰写评优工作,收集整理调研报告200余篇,印发综合调研报告5辑、专项报告5辑;期间,总队、长宁支队等十多家单位多次获“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等国家级先进集体称号;八十多名同志获排污收费、污染源普查、环保专项行动国家级先进个人称号。六是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十一五”期间,我市环境监察系统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根据全市创建环保文明行业要求,紧紧围绕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环保中心任务,把“科学执法、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主题实践活动贯穿环境执法全过程,进一步加强了政风行风建设;以“能力型班子,学习型团队,知识型队伍,敬业型集体”为目标,通过建立机制,倡导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建设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执法公正的环境执法队伍;总队和各区县支队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条件与居委、驻军部队及其他相关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通过开展捐献特殊党(团)费、一日捐、定向捐等形式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云南、广西等希望小学和困难学生捐资数百万元。期间,总队、长宁和浦东新区等支队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普陀、徐汇、杨浦等支队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
2.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机构人员编配与执法任务繁重矛盾突出
目前,我市环境污染现状仍旧不容乐观。个别重点企业超标排放、中小企业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领域的污染源监管缺失较为严重、一些区域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强烈愿望与严重不足的执法力量仍旧存在巨大差距。全市468名环境执法人员每年现场监察企事业单位51000多户次、开征排污费28000余户次,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50余次,处理环境信访15000余件,处置环境应急事故110多起,同时承担着医疗废弃物、餐饮业油烟气、扬尘污染、秸秆禁烧、放射性同位素、VOCs、POPs、ODS、环境风险源监管等大 量职责,环境监察任务处于超饱和状态。而截止到2010年10月,全市环境监察机构未到编数尚有50人,还有22个编制内人员长期外借,进一步加剧了人力资源的紧缺。
由于环境执法属于综合性执法范畴,需要各相关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有效联动才能保证执法的成效。但由于机构职能、级别等限制,我市环境监察机构在跨部门执法联动中仍处于相对弱势或被动的境地,无法有效整合执法资源,造成环境综合执法效能相对低下。
二是执法装备建设与环保形势发展不相协调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违法排污的技术也在增强,而我市环境执法装备建设相对落后,导致环境执法的压力越来越大,已严重制约了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首先是车辆受编制所限,执法用车数量尚不能达到标准化建设的标准要求,还存在车型杂、车况差的情况;缺少快速监测设备,很多支队只是早期配备了水质快速检测仪,无便携式重金属、多组分气体分析仪等设备,执法中执法人员只能凭经验判断,无法准确追踪企业排污情况;其次是在线监控系统覆盖面窄,且在线监控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和数据使用尚缺少相关法规支撑;综合信息化建设水平落后,缺少数据库和执法业务系统,未建立市区两级数据共享,已有的执法信息得不到合理利用。综合能力建设水平的不足,已严重制约全市环境监察质量的提升。
三是队伍能力素质与环境执法要求还有差距
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生产工艺、排污方式和治污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更新较快,需要环境执法人员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准确查找可能的违法排污 行为,熟练使用环保法律法规,快速有效打击违法行为。但从目前我市环保执法监察人员执法能力的现状看,还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监察工作需要。这一方面由于我市环境监察培训工作未建立长效机制,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内容重理论,与实际执法工作有脱节现象,培训形式相对单一,难以收到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监察机构对执法人员的能力素质缺乏系统的考核和考评,考核和考评结果没有与执法监察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执法人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法律体系建设与环境监察工作不相适应
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环境发展的需要,各类环境污染防治法相继出台,或修改后重新颁布,为环境执法提供了法律武器。但是法律体系建设仍然无法适应环境执法工作的需要,一是现有法律法规相对比较笼统,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对于区域环境、农村生态环境监察尚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支撑。二是环保部门强制执行的权力和效力偏软,“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状况仍未改变。三是现有的自由裁量技术规范尚缺乏科学性。四是部分新形式的违法行为尚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在线监控数据尚不能作为执法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执法的有效开展。
(二)“十二五”环境监察形势分析
“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全市环境监察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首先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特别要求上海在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率先”作用,全市需要在完成国家约束性指标(COD、氨氮、SO2、NOX)的基础上,完 成总磷和VOCs质量的控制,这对环境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十二五”时期是突发环境事故的高发期,重金属、POPs、危险废物及危险化学品等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将集中显现,而上海市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也给环境监察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第三,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环境保护作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单位生产总值污染排放明显下降,做到重点行业减污不增产。而上海由于人口、经济发展对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压缩性、复合型、区域性污染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更新思路、转变观念,强化职能、提升能力,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综合运用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扎实推进“十二五”全市环境监察工作。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环境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污染减排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导向,以建立高度和谐“社会—经济—自然”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和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综合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率为重点,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创新环境执法手段,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环境保护监察能力的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不断强化执法监督,着力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上海市“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总体任务 “十二五”环境监察工作的目标是完善以环境执法、社会监督和企业自律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促进企业环保守法自律机制建设;强化市、区(县)两级环境监察力量建设,建立一支以现代化环境监察手段为依托,素质过硬、业务熟练和精干、高效、廉洁、文明的环境执法队伍;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监管,保障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到2015年,使我市环境监察机构建设更趋完备,职能分工更趋合理,行政执法更加规范,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环境监察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三)具体目标
1.明确环境监察工作职能:贯彻环保法律法规、落实国家和地方环保方针和政策,根据环保形势的变化,结合环保中心工作,进一步调整并明确环境监察工作职能。
2.完善环境监察机构设置:强化基层环境监察能力机构能力建设,构建市、区(县)、街道(镇或乡)三级环境执法网络。
3.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支撑:制定各行业环境监察工作指南及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推进完善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
4.提升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培养,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加大执法装备建设水平,加强部门联动,整合数据库,建立环境监察管理系统,提高监察工作能级。
5.拓宽环境监察执法领域:以生态监察为重点,拓宽环境执法领域。以总量减排为抓手,推进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对九类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开展专项整治,以执法倒逼推 进产业升级。
6.创新环境监管工作模式:推进在线监控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运用;完善和建立跨部门、市区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和长三角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
7.加强环保热线系统建设:明确环保应急热线职能,建立规范的热线中心与区县分中心的管理运行模式。规范全市热线受理工作程序,提高热线系统建设管理水平。
8.增强环境应急监察能力:完善环境监察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监察指挥平台,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应急监察能力。
三、重点工作
(一)、明确环境监察职能定位
随着环保形势的发展,环境监察系统需要明确工作职能,为环保中心工作提供执法支撑。环境监察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的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的方针政策;严格对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执法监管;加大对建设项目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依法对排污单位征收排污费;认真及时做好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进行现场调查处理;规范化做好“12369”环保应急热线的运行与管理工作。根据环保部关于强化环境保护参与宏观决策职能的要求,环境监察要增加监督检查规划等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职能,增加环境执法稽查和后督察职能,增加监督检查生态环境安全的职能等。
(二)、优化环境监察机构设置
配合做好污染源属地化管理工作,提升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水平,强化对环境风险隐患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降 低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防范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基层环境监察机构建设。根据环保部的规划部署,在本市协调推进街道/镇环境监察机构建立,配备人员,逐步解决街镇环保执法监察机构缺失带来的环保执法落地难的问题。根据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要求,市、区级机构更名为环境监察局,街道/镇机构可定位为环境监察所。逐步建成“市级、区县、街道/镇”的三级层次分明、互为补充的环境执法监察机构体系。
(三)、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
1.注重环境监察队伍培养,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专项培训,在全市建立综合执法培训机制和量化考评制度。分层级组织实施学习培训,建立不合格人员退出机制。及时修订和完善环境监察岗位培训教材,强化培训能力建设。创新培训方式,定期开展环境监察人员执法技能考评、知识竞赛、业务交流等活动,提升环境监察人员技能和队伍整体素质。使监察执法人员切实做到“三熟”,即熟悉环保法规,提高执法效率;熟悉企业生产工艺,提高监察执法水平;熟悉区域环境状况,提高监察执法的反应速率。实现国家环境监察局要求的执法人员上岗前统一培训、在岗时统一着装、上岗后统一管理的“三个统一”的目标,构建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执法装备精、奉献精神强”的环境监察执法队伍。
2.加大执法装备建设水平,提高监察工作能级
根据环境保护部修订后的《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要求,结合上海市环境监察工作特点,创造条件提高执法装备水平,推动环境监察由单一的现场执法向远程监控相结合转变,由单个点源执法向整 个行业的线源执法、全市污染源的面源执法转变,由针对时间点的检查向针对时间段的核查转变。在原有设备基础上,选配大型调查取证和应急监察设备,如暗管探测仪、傅里叶红外分析仪、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快速检测仪等。在郊区重点加强应急处置设备、监控执法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环境应急、预警监测设备建设。增加或更新环境执法车辆。加强车辆管理,保证车辆性能,提高车辆和执法装备的使用率。建立全市环境监察设备共享机制,提高设备器材的使用效率。
3.建立环境监察管理系统,提高环境执法效率
加快环保系统内部门间联动,做好数据整合工作,建立环境监察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污染源管理、环境监测数据及污染源自动监控等现有数据资料,整合排污申报与收费、环境执法、信访受理调处等电子资料,建立环境监察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移动执法系统,提高监察执法效率、规范执法行为。
(四)、完善环境监察工作体系
1.规范监察工作制度,完善环境监察工作程序
根据本市环境监察工作实际,分行业制定环境监察工作指南,规范环境监察的程序、内容和视情处理,实现行业监管的精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提升环境监察工作质量。
探索实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标准化。完善现行的《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罚款幅度裁定表》,依托权力公开平台,制作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计算器,实现环保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标准化,接受社会监督。
探索建立环保督查巡查机制。与市纪委监察局联合出台纪检监察 环保巡查制,以制度形式落实对重点环境事项巡查责任,引入纪检监察部门的外部监督,推动重点、难点环境问题的解决。
探索建立环保挂牌督办制度。与市局法规处探讨建立本市的环保挂牌督办制度,并组织实施,以挂牌督办的形式重点加强疑难信访、环保焦点和难点的解决。
2.拓宽环境执法领域,健全环境执法监管体系
以生态监察为重点,拓宽环境执法领域。积极拓展环境执法领域,加强对生态、农村等内容的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将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定功能区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同时探索开展新建项目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破坏的预警监察,建立资源开发涉及生态的环境监管体系;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探索开展农村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协调推进禽畜养殖场、秸秆禁烧、农村三产和农业环境问题的解决。探索开展海洋环境监察,重点加强陆源污染物排放点的检查,以长江口和杭州湾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以总量减排为抓手,推进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以SO2、COD、TP和VOCs减排核查为核心,结合排污许可证发放监察工作,重点加强燃煤电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SO2和COD管理减排核查,开展氨氮、NOx、TP和VOCs工程减排核查,建立以日常污染物排放监管为重点,以排污总量监管为支撑的污染源核查体系。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以执法倒逼推进产业升级。以皮革鞣制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探讨建立环境执法倒逼推进产业升级监管模式,促进完成该行业整体淘汰任务;以化工、医药、印染、电镀 行业为重点,执法推进水源保护区内上述行业企业的搬迁关闭;以市环保 “十二五”规划中医药制造等九类能耗高、污染重企业专项整治为抓手,探讨以环境执法推进外环线以内、郊区工业区块以外的该类行业企业的调整退出。
3.创新执法工作方式,完善环境联合执法机制
推进在线监控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运用。扩展自动监控设备安装与使用的范围,推进在垃圾填埋场、重点重金属排放企业、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等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健全与完善施工工地扬尘和重点工业企业料场等无组织排放源的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利用全市污染源实时监控数据,在开展研究的基础上,推进在线数据用于执法。
加强建设项目源头管理,探索实施全过程监管。改变目前建设项目执法以中后期管理为重点的现状,积极协调推进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实施污染控制。
完善和建立跨部门、市区联动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与司法、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配合,整合和集中有限的执法力量,定期开展环境联合执法活动,形成长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联合执法的组织协调,定期研究联合执法方案,部署联合执法行动;加强联合执法的信息沟通,编发内部信息简报;建立健全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制度,确保各类环境违法案件处理到位。
完善长三角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定期通报和沟通机制,妥善解决跨区域环境难点和热点;完善区域环境监管与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共防、共治和共保。4.完善全程信息化,规范排污收费工作
完善排污收费全程信息化工作,规范排污收费工作流程,推行便民收费,服务企业。
加强现场监察,根据环保部对小型三产征收排污费工作试点安排,探索在本市开展餐饮业、施工扬尘、苯并芘、畜禽养殖、VOCs等重点行业、重点污染因子的专项收费工作。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推进做好适度提高部分项目排污费征收标准相关工作。推进在线监控数据用于排污收费工作,实现足额准确收费。
5.创新执法监督机制,增强公众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执法稽查制度,实现稽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对环境监察工作的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专案稽查,使本市环境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提高依法执法水平。
建立并实施环境监察公众参与制度。拓宽公众获取环境信息渠道,深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建立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的公众报告会和听证会制度,赋予公众参与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的议事权和发言权,拓宽公众参与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的渠道,探索环境违法行为的公众全程参与实施办法。通过建立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机制与制度,充分发挥执法机构的执法职能、公众的外部监督、企业的内部监督作用,形成相互制衡的“三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五)、突出重点专项环境整治
1.根据环保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专项整治 重点地区: 宝山南大地区环境专项整治。以南大地区规划为引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专项执法行动为手段,逐块消除环境污染与民生矛盾,实现区域环境质量与环境面貌的彻底改善。金山卫化工集中区环境专项整治。加强对区内现有工业企业的监察,确保达标排放。促进园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的环境管理体制,使区域内企业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高桥化工区环境专项整治。针对VOC减排核查,重点监控无组织排放源;保证热电厂烟气脱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区域臭氧污染;通过开展整治,促使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得到有效监管。
重点行业:
电力行业。结合减排目标,在保证现有脱硫设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针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和高效除尘开展专项执法。石化、化工行业。加强对石化、化工行业VOCS排放削减的监管,督促完成敞开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加盖以达到减排目标。钢铁行业。控制烧结、焦化、炼铁不得突破现有规模;加强烧结废气脱硫监管,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加强烟尘无组织排放控制,减少区域颗粒物浓度;从源头上控制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并提高综合利用率和安全处置率。
2. 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城市环境安全
加大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专项整治力度。对水源保护区内污染大、风险高的企业逐步实施搬迁关闭,重点整治化工、医药、印染、电镀四类企业;强化水源保护区内运输船舶等流动风险源的管理;建立长江口和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环境安全预警监控系统;完善多部门联动的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减少、控制和消除污染事故对饮用水源造成的危害。全力排查钢铁、电镀、化工、石化等涉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原则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健全重点环境风险源监管的长效机制,逐步构建以“主动预防、快速响应、科学应急、长效管理”为核心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维护城市环境安全。
(六)、强化环境监察应急响应
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增强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市、区两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察指挥系统,建立并整合GIS、污染物(污染源)扩散模型、污染源、风险源(危险源)、应急专家、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及在线监控数据等多种信息的综合数据库。建立由应急指挥中心控制的声、像、文数据传输系统,通过与各区县分中心联网,实现市区两级上下联动。制订本市环境监察系统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响应、处置、报告等的标准及规范。开展应急业务培训,加强应急监察队伍建设,做到及时响应,快速到位,从容应对,妥善处置,如实报告,有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完善基础硬件设施。总队和各区县支队要设立应急监察专用车辆,配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在应急车辆上增设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通过移动通讯与应急监察指挥中心建立实时联系。配置个人防护及应急调查取证装备,做好应急监察人员的防护。
健全环保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应急意识。指导企事业单位制定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并实行动态更新定期开展对各类风险源(危险源)的现场检查;定期组织和参与各类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各级应急队伍实战能力,探索建设数字化模拟演练系统。
(七)、环保热线投诉中心建设
明确环保热线中心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环保应急热线的职能,建立规范的热线中心与区县分中心的管理运行模式,并确立中心与分中心的隶属关系;建立信访件的转办、催办、督办、督查和回访机制,编制全市统一的信访办理、回复等制度,规范信访处理程序;制订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信访投诉、举报信息通报制度和由各相关部门信访事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重大、疑难信访件进行交流会商。加强“12369”环保热线与本市其他部门、行业热线的联系,建立并完善相互之间的信访转交机制。
升级热线投诉受理系统。完成对现有“12369”投诉受理系统的集成化升级改造,在区县分中心设立终端,并将其纳入环境监察管理系统。通过采用GIS技术,实现对信访投诉及处理的定位跟踪;通过与系统内其他数据库的交互,为信访件的调查处理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增强系统数据的交互、统计、分析功能,实现对各类信访件的管理、统计、分析更趋合理、准确,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充分考虑与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对接与融合,为在条件成熟时建设统一的集环保投诉和环境应急于一体的受理中心打下基础。
提高热线系统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接听和受理程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设立值班长,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强化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实现受理人员持证上岗。
四、保障措施
1.完善环境执法保障机制,建全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依托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环境执法推进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制度,积极接受社会监督,优化工作考核机制,落实责任,建立过错追究制度。健全工作激励机制,赏罚分明,切实调动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
2、健全制度保障,促进完善地方环保法规
完善各项环境执法工作技术规范,如新兴行业的现场监察工作程序,环境执法后督察工作程序等,使执法行为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提高执法效能。根据环境监察执法实践需要,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推进完善现有地方规章,加大对超标排污企业的查处力度,切实加大企业违法成本。
3.落实环境监察资金保障,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保障工作目标的实现。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作经费的合理利用。建立健全按照规划和计划严格实施的财务预算制度,明确建设工作目标,专款专用,保障监察工作顺利开展。
4.加大环境执法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加大环境执法工作的新闻宣传,积极推动重大环境污染案件的媒体曝光,提高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能力,充分发挥环境宣传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环境执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积极争取公众对环境执法的理解和支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政风行风。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2
跨省就业的特殊情况指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志愿到中西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任教的;
湖北:免费师范毕业生
三种情况可跨省就业
日前, 山西省10项重大人才工程启动仪式在太原市举行, 这标志着山西人才工作步人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以人才工作引领和支撑
战略, 形成商务育才、聚才和用才优势, 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 上海近日制定商务人才“十二五”发展规划。
据悉, 到2015年上海商务人才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引进商务领域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到500人, 常住上海的商务领域外国专家达到8万人, 留学归国商务人才达到6万人, 本市重点领域本土高端商务人才国际化培训达到3万人。商务人才队伍结构显著优化。文化结构明显改善,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商务人才占比达到60%。年龄结构明显优化, 55岁以
山西:
实施十项重大人才工程
在求学期间父母户口迁移至省 (市、区) 外的;已婚需要迁移至配偶所在地中小学任教的。
湖北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如确有特殊情况, 到外省中小学就业, 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培养院校提出申请, 提供就业单位及就业单位所在省 (市、区) 教育行玫部门同意接收其就业及负责后续履约管理的确认函件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张瑜琨) ■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3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
“十一五”期间,上海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航空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航运服务业发展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意见》进一步明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与发展服务软环境并举的阶段。
1. 国际航运主业快速发展
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从“十五”期末的4.5亿t增长到2010年的6.5亿t,年集装箱吞吐量从TEU增长到TEU;货物吞吐量自2005年以来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010年位居世界第一。
国际著名航运企业云集上海,全球二十大班轮公司均有分支机构入驻上海。在上海注册的国际航行船舶(包括国际航线船舶和特案免税登记船舶)从“十五”期末的223艘、493万总吨增长到2010年的356艘、869万总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上海共有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家,船舶代理企业139家,船舶管理企业97家,无船承运人(上海地区中国企业法人)948家,船供企业204家,船员服务机构57家,船员培训机构7家,注册海员人。
2. 集疏运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集疏运体系不断优化,公路、港口、内河航道、铁路、航空等硬件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的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港口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由2004年的25.4%上升到2010年的38.0%,公路运输比例相应地由2005年的40.3%下降到2010年的37.5%。
一是港航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东海大桥建成后,洋山深水港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以及外高桥四期、五期、六期工程相继投入使用,上海港码头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从2005年的3.0亿t增加到2010年的4.6亿t,集装箱专用码头泊位数和集装箱年设计吞吐能力由2005年的29个和920万TEU增加到2010年的41个和TEU;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程顺利完成,主航道水深达到;长三角内河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启动,苏申外港线、大芦线一期、赵家沟航道经整治后均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初步形成连通江浙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一期泊位建设基本完成。
二是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上海公路总里程由“十五”期末的增加到2010年的,高速公路里程由增加到。随着长江隧桥、申嘉湖高速、杭浦高速等相继建成,沪宁高速、沪杭高速完成拓宽工程,上海形成“两环、九射、一纵、一横、两联”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与江浙联系的省道新增加6条,高速公路增加到8条、48车道,其他公路通道达到23条、74车道,港口集疏运通道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铁路建设全面提速。截至2010年底,上海境内铁路营业里程共计,建成“两主三辅”共5个铁路客运站。“十一五”期间,建成沪宁城际铁路和沪杭客运专线,有效释放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的货运能力;建成服务于洋山深水港区的芦潮港铁路中心站,完成南浦货站至闵行货场搬迁调整。京沪高速铁路于“十二五”初期竣工。上海地区铁路运输能力明显提高,布局进一步优化,为形成沿海铁路货运大通道、发展海铁联运奠定基础。
四是航空枢纽建设步伐加快。截至2010年底,上海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已形成5条跑道、4座航站楼的规模,可保障高峰日架次起降。两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由“十五”期末的人次和221万t增长到2010年的人次和t。已有81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开通上海定期航班,国内外通航城市达到219个。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3年位居全球机场第三,基本确立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2010年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国际机场协会第二十位,首次进入三十强排行榜。
3. 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展开
“十一五”后期,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全方位展开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航运要素进一步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加快提升,航运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航运服务体系框架逐步形成。
一是航运服务产业初步集聚。“十一五”期末,在上海从事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行业的外商驻上海代表机构达到250家左右,有余家不同资本类型的国际海上运输和辅助服务企业在上海开展经营活动。全球九大船级社均在上海开设代表处,开展船舶检验服务。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海事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中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开展航运经纪业准入制度试点,国内第一批专业航运经纪公司率先在上海成立。上海航运交易所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船舶交易管理规定》,2010年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公示成交船舶91艘次,接受艘次船舶的成交信息报送。非双边海运协议关系国际航运企业在境内设立独资公司取得政策性突破,全球第二大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公司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
二是口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期间,上海口岸深化推进“大通关”工程,完善“5+2”通关工作制,优化“一门式”服务,加快建设电子口岸平台;启动“统一平台、区域联动、选择申报、多点放行”改革试点,探索实施便捷通关、无纸通关、快速通关、分类通关等通关模式,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检验、口岸放行”“直通放行”等区域通关改革,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改进空港中转联程流程,提高国际中转旅客通关效率。
三是航运服务集聚区布局不断优化。科学调整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成立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三港三区”联动工作实质性启动,统筹效果显著。虹口区落实专项资金扶持航运企业和航运服务业发展,北外滩已经成为国内航运产业资讯发达、航运服务相关产业门类齐全的航运企业聚集区之一。浦东新区充分利用港口资源禀赋、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以及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发展形成陆家嘴高端航运服务区、外高桥航运物流发展区、洋山临港综合服务发展区、临空航运服务发展区四大重点区域。
四是口岸安全和环境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上海港水上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水上交通事故件数等安全指标值比“十五”期间有所下降。推进实施水上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的源头管理,实现水上安全预防预控管理;实施长江上海段和长江口定线制,完善吴淞、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实施水上网格化巡航管理模式,完善口岸水上助航体系,优化口岸水域通航环境;建成水上自动识别系统信号网络,提高船舶进出港助航能力;发布《上海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专项预案》,船舶污染应急处置能力达到一次性清除溢油的水平,推进外高桥五号沟水上综合应急反应基地建设,建立船舶污染事故应急组织协调指挥体系。
4.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作用得到发挥
积极落实《意见》要求,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十一五”期间,上海已经为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的国际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以及物流、仓储等企业累计免征营业税超过元人民币;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有效延长;进口汽车保税展示平台在洋山保税港区正式启用。
5. 航运金融业务迅速拓展
“十一五”后期,国内金融机构加大对航运金融业务的投入力度,多家银行成立航运金融专营部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均在上海筹建航运保险运营中心;船舶险和货运险等航运相关保险业务发展迅猛,2010年,上海产险市场中船舶险首次超越企财险,船舶险与货运险总和在上海产险市场的占比已经超过22%;融资租赁业务取得突破,成功吸引单机项目公司落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单船项目公司落户洋山保税港区开展业务;上海航运交易所编制的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正式发布,据此指数开发的金融衍生品在国际市场实现多批次交易。
6. 邮轮产业发展趋势良好
“十一五”期间,邮轮产业发展环境日渐改善,市场经营主体纷纷进驻,世界三大邮轮公司均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并开设多条以上海港为母港的区域邮轮旅游航线。邮轮通关便利措施进一步落实,邮轮母港船舶进出安全保障得到加强,邮轮旅客通关服务能力和效率提高,境外邮轮挂靠上海港日益频繁。2010年,上海港靠泊邮轮108艘次,其中母港邮轮60艘次,访问港邮轮48艘次;进出境旅客人次,其中母港邮轮旅客人次,访问港邮轮旅客人次。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吴淞国际邮轮码头两大邮轮港口、邮轮公司与相关机构开展的合作业务已发展至咨询、旅行社、教育培训、旅游电子商务、票务代理、劳务服务、技术研发等领域。2010年10月,上海港始发经厦门港至台湾高雄港的邮轮航线开辟,实现境外邮轮国内多点挂靠。
7. 港航装备制造业保持领先地位
“十一五”期间,以集装箱码头装备制造为主的上海港口装备产业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占据全球集装箱码头大型设备约70%的市场份额。上海船舶制造业能够制造各种类型的现代船舶和海上工程项目,在国际航运界的影响日益增强。2010年上海建造交付船舶110艘,合计万总吨。
8. 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制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建立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进一步发挥。市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署《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合作备忘录》,取得国家主管部门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全面支持。建立长三角、上海与中部六省市以及川渝沪等区域“大通关”合作工作机制,促进跨区域口岸物流联动发展。落实航运业交流与合作的双边协议,加强地区间港航业深度合作。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扩大对外合作,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沿江多个港口建立合作关系,成立长江港口物流有限公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上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航运集疏运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航运安全保障、航运发展政策、法律、科技、人才建设等有待进一步加强,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的各项任务有待深化落实。
1. 集疏运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集装箱集疏运体系总体结构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铁路设施运能不足且与港口缺乏紧密衔接,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缓慢。洋山深水港区支线码头泊位尚待建设,内河水运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上海空域资源紧张与航空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两大机场地面配套交通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地航空公司的国际竞争实力、航空枢纽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 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航运服务业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航运相关法律、鉴证、评估、代理、咨询、经纪、船舶管理等服务机构规模较小,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高。
口岸通关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上海口岸“分类通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以及“直通放行”等通关改革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展,与长三角、长江流域等地的口岸资源和跨区域物流通关信息网络需要进一步整合。
航运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船舶融资、船员个人所得税、航运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收政策,国际航运企业、航运辅助服务业外资准入条件,国际航线船舶船员国籍标准、航运仲裁法律适用、开放船舶供应市场等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如何与国际航运通行惯例接轨。
航运复合型人才结构、总量和整体素质需要优化和提高。熟悉航运金融、航运咨询、海商海事、国际公约、航运交易、邮轮管理、空中交通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现有航运教育和培训机构难以满足航运发展对复合型高端航运人才的需求。
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上海港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待进一步健全,应急力量建设和协调机制尚需加强,特别是水上油污事故和水上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力量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3. 航运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大量中资船舶在境外注册,航运融资业务多在境外发生,影响境内航运金融业务规模的拓展。国内航运保险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航运交易鉴证、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尚不能满足航运金融专业化外包服务的需要,其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4. 邮轮产业发展滞后于社会需求
邮轮产业相关专业法规、政策体系、行业协调与管理机制尚待完善,邮轮船队经营及航线开发等关键政策尚待研究突破,邮轮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水平有待突破。
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形势和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四个中心”建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发展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发展机遇
1.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十二五”期间,预期内需市场将不断扩大,国际资本将持续流入,劳动力综合优势仍将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制造业由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际航运要素加快向沿海和内陆新兴经济发展地区辐射的趋势将延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际影响力将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得到有效提升。
2. 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格局将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随着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上海作为长江流域外贸进出口集散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升上海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作用。同时,长江黄金水道战略的实施也将有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助于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区域服务能力,使上海在服务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
3. 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
加速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2009年《意见》颁布后,市政府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金融、航运、贸易等服务产业,着力建设“四个中心”。“十二五”期间,上海将聚焦服务经济,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和上海继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倾斜力度,有效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有助于加快形成以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为主体的高端航运服务高地;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迅速起步,有助于夯实上海港航产业的发展基础,推进洋山保税港区等航运功能区的建设和创新发展。
4. 亚洲新兴市场崛起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速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将再趋活跃,国际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除继续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和服务业外包外,我国将更加重视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会计、法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这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实现人才、货物、企业、船舶、资金、交易等航运要素的集聚创造良机。
(二)面临挑战
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多方位的国际竞争
伦敦、新加坡、香港等港口城市在海事服务、船舶登记服务、综合物流服务、船员税收政策等方面比国内拥有更为优惠的产业政策,并依靠传统优势,推动其航运服务业在全球扩张,这将对上海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
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遇到制约因素
随着《意见》的深入落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向纵深推进,体制、机制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区域性的“先行先试”为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调整提供实践经验,进而提高我国航运业的综合竞争力,成功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在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在全国推广的过程中继续保持先发优势,有效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产业集聚和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的战略目标;如何有效依托国务院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开拓航运中心建设条块联动、区域合作的最佳途径,均有待深化研究。
(三)发展要求
“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形势要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全面贯彻《意见》精神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协同推进,创新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和上海综合保税区“三区三港”联动发展优势,争取在航运金融、保险、船舶租赁、航运交易等方面实现跨越发展和重大突破,不断完善航运业态,规范航运市场,加强航运法制、文化建设,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
二是主动站在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区域合作,与长三角地区各港口城市协同共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共享航运中心建设成果。积极争取在国家有关方面的统筹下,合理布局长三角地区的航运和物流资源。
三是加快航运中心建设国际化进程。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国际航运及航运服务企业和人才;另一方面,本土航运及航运服务企业要加快走向世界,形成国际经营网络,提升国际竞争力。
上海发改委十二五规划 篇4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上海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暠、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加快转型的历史选择 第一节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暠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砥砺奋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把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暠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达到1.7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8万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73亿元。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8%以上,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的目标预计如期实现,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量均超额完成目标。
“四个中心暠框架基本形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股指期货、“三港暠”三区暠联动等取得重要进展,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国内融资总额比重预计达到25%左右,上海港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均超过四分之一,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提升。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3%和10.5%,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市民各类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98%左右,保障性住房体系不断完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440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大浦东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推进,调整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952项,取消和停止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312项。国资国企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加快推进。服务全国能力不断提高, 与长三角及全国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支援都江堰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完成。口岸通关效率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和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取得明显进展,对外投资总额预计比“十五暠增长3.2倍。
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下,办成了一届世界性盛会,生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暠的主题,参展方和参观人数均创历届世博会之最。通过举办世博会,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明显提高,城市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城市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成为上海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优势。经过五年不懈奋斗,上海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上海办好世博会的光荣任务,谱写了“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篇章。展望未来,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将继续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奋勇向前, 百折不挠,迈向新的征程。
第二节 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暠、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结构面临新变革,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快速上升,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形成以及国家对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暠的支持政策,为上海参与全球竞争、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需求结构显著变化,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上海发展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上海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智力资源较丰富、商务环境较规范、城市开放度较高以及世博后续效应释放,为上海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商务成本攀升,高层次人才缺乏,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城市管理和城市安全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增强;常住人口总量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加,社会矛盾增多;体制机制瓶颈更加凸显,改革攻坚任务更加艰巨。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用好各种有利条件,着力破解前进中的问题,率先走出一条具有特大城市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开创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局面。
第二章 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暠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按照中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暠,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和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力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坚持科学发展,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继续保持上海发展良好势头,解决前进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四个率先暠作为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力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坚持人力资源优先开发和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使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上。要切实摆脱习惯思维束缚,更新发展理念,实现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本要求是: ———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全面促进城市信息化,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基础和传统产业,努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制度安排,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郊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切实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必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 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市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维护司法权威有机统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全社会依法共融、和谐共进的制度环境。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导向,推动发展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变,推动生产生活向绿色低碳转变,推动发展布局向城乡一体转变,推动开放格局向内外并重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率先转变。第二节 主要目标
根据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
综合未来五年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十二五暠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四个中心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率先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具体是: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期为8%左右。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左右。单位土地产出率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3%左右,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600件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者素质稳步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5%。
———城市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四个中心暠核心功能初步形成,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国内融资总额比重达到30%,航运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5%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5%左右。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左右,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魅力。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不低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人民群众获得更优质、多样、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100万套(间)左右。就业岗位持续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标准,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十一五暠期末减少2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
———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主协商充分发展,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使上海成为最安全的大都市之一和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第三章 迈向“四个中心”
落实“四个中心暠国家战略,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不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全方位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地位,为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金融中心国际化取得重大突破
抓住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战略机遇, 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先行先试和营造环境为重点,不断提高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功能。
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着力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提升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黄金、产权等重要市场的功能和国际化程度,积极推进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市场、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票据市场、保险交易市场、信托受益权转让市场等建设。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加快开发固定收益类产品,加快推出新的能源类大宗产品期货,探索推出黄金ETF、股指期权以及汇率、利率、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
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投融资平台。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继续推动经常项目下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争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上海先行先试。鼓励发展相关的融资、担保、对外直接投资等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上海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稳步扩大境外人民币回流上海的渠道。支持在沪清算机构发展,探索建立人民币全球清算体系,基本确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加快拓展海外业务,提高在沪金融机构服务国际投资者的能力。
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吸引功能性金融机构、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及其营运机构总部等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入驻上海。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支持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支持在沪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积极推动中外金融机构深化战略合作,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的先行先试。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等的金融支持。加快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消费金融的服务能力、安全性和便利化水平。
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完善金融税收制度,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推进金融领域与非金融领域的信用信息共享,积极培育民族品牌的信用评级机构。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 配合和支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加快陆家嘴—外滩金融集聚区建设。打造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第二节 显著提升航运国际服务功能
以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着力提升航运服务功能, 完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环境和服务环境,努力提高国际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
加快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优化航运服务产业链,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船舶检验、船舶供应、船员服务、航运经纪、航运咨询、海事法律和仲裁等各类航运服务。完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促进船舶融资、船舶保险、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发展,积极培育航运再保险市场,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提高航运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拓展上海航运交易所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北外滩、陆家嘴、临港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完善航运发展相关的法规规章体系,营造有利于航运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国际航运枢纽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集装箱江海直达。推进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和功能提升,提高港口综合保障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推进内河航道建设。完善货运道路网络,积极推进海铁联运。加快建设国际邮轮母港,优化邮轮通关便利措施,促进邮轮产业发展。扩大航空枢纽空域容量,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强化航空枢纽地位。
加快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国际航运船舶登记注册制度,优化审批流程,加强政策配套,大幅提升国际航运船舶登记规模和质量。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加强口岸管理单位联动,不断提高通关效率。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航运税费政策,提高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加快完善企业开设离岸账户政策。积极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地区)经验,推动有关航运支持政策的先行先试,加快集聚与航运相关的企业、船舶、货物、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
第三节 基本形成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
着力提高市场开放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形成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同步发展、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互融通的发展格局,将上海建成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相互促进、联动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健全货物贸易和大宗商品市场体系,重点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和辐射全国的批发市场体系,支持发展石油交易、钻石交易等重要市场,培育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努力成为大宗商品信息中心、定价中心、交易中心和结算中心。完善服务贸易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心城市。完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和支撑环境,推广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服务新模式,实现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共同发展。规划建设大型会展设施, 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展会。
集聚高能级、有活力的贸易主体。集聚国内外大企业和地区总部,积极引入国内外企业的营运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着力吸引有影响力的国内外贸易组织、贸易促进机构、行业组织、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鼓励企业采用现代国际贸易运行新模式。支持中小贸易主体发展,形成万商云集的局面。
打造时尚购物之都。积极营造商品更加丰富、服务水平更高、业态更加多元、功能更加齐全、权益保护有力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消费潮流。发展地标性商业中心,保护和开发特色商业街区,加快社区商业建设。完善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发展综合消费和时尚消费。研究设立免税商品购物区(店),发展一批国际品牌和国货精品店。
营造国际一流的商贸环境。深化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功能。加强进出口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内外贸融合,形成全球贸易网络的枢纽节点。加快建设虹桥商务区,推动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先行先试,支持新型国际贸易业态发展。建设服务全国的贸易促进和服务平台,打造集多种媒体、多领域、多语种于一体的财经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第四章 构建服务经济时代的产业体系
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第一节 大力发展服务业
坚持城市功能提升、市场需求引领和新技术应用带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 培育新热点,推进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增强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金融、航运物流、现代商贸、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重点服务业。着力提升金融业、航运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城市资源配置能力和集聚辐射功能。做大做强信息服务业,提高城市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时尚创意之都。着力提高旅游会展业国际化水平,建设国际都市旅游目的地和会展中心城市。
积极培育专业服务、高技术服务、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着力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扩大咨询、会计、审计、法律、经纪、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开放。大力推进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积极推动医疗保健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康复、护理、体检、美容等非基本医疗健康需求。注重发挥教育培训的社会功能, 大力发展各种人才紧缺领域、专业技能、语言类、兴趣型的教育培训产品。促进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发展。加强科技在服务业中的推广应用,鼓励各类新兴服务业态发展。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努力提高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完善住房租赁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存量住房市场。加强土地、金融、税收等调控措施,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倡导梯度消费。引导商业地产有序发展。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
深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推动制造业企业发展品牌、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着力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检验检测、产品认证、供应链管理、专业维修、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农业个性化营销、农业会展、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科技等服务业。
第二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原则,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入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主动作为,有舍有取,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引领区。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坚持信息产业优先发展,以自主发展、促进应用为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着力提升先进重大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总包能力,重点发展干支线飞机、商用飞机发动机、机载系统设备及零部件等民用航空产业,促进卫星及应用等航天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高效清洁煤发电、先进燃机、特高压、轨道交通、精密仪器仪表、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设备,积极发展海洋油气开采、特种工程船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配套系统。面向健康生活重大需求,大力发展创新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绿色农用生物产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聚焦核电、风电、太阳能、智能电网,推进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太阳能核心设备、电力储能设备等新能源高端装备的研制和产业化。加快推进关键新材料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先导产业。开发推广高效节能、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环境治理等技术应用,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业。重点发展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着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
实施一批专项工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抓紧实施民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电网、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制品与医疗器械等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专项工程。坚持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第三节 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
着力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自主品牌价值,积极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方向发展。
提高汽车、船舶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突破整车、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形成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创新与制造体系,加快发展汽车服务业。增强自主设计能力,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船、科学考察船等高技术船舶及其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船型,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优化船舶产业链。
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一般加工型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提高研发和设计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着力吸引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中心、区域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形成以设计为核心、制造为基础、关键元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发展格局。
优化钢铁、石化产业。优化产品结构,聚焦精品钢材,加快推进钢铁新材料产业化,推动石化产品精细化、高端化和集约化,延长产业链。促进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着力提高钢铁、石化等基础产业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安全生产水平,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高耗能产业产能。
提升都市工业能级。鼓励企业在设计、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入科技、创意、时尚和环保元素,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个性化、节能环保型产品。聚焦绿色食品、智能轻工、高档纺织等领域,加大自主品牌建设力度,重塑和提升以品牌为核心的轻纺产业竞争力,打造符合国际大都市特点的现代都市工业体系。
第四节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充分发挥上海农业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的水平,积极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强化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力争在农业科技引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力发展种源农业,构建现代种业体系。积极发展低碳和循环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都市观光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农场新一轮建设,积极扩大与国内外的农业合作。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农业林网、农电设施建设,推进农机装备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推进高水平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和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健全粮食等农产品储备制度,扎实推进“菜篮子暠工程,确保粮食、蔬菜等主副食品有效供应。
完善农业服务和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风险和市场风险预警能力。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突发应急预案,推进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重大植物疫情和病虫害监测网络,提升重大植物疫情和病虫害处置水平。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推动农产品市场建设。
第五节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适应服务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在市域空间内合理布局。
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提升中心城区核心区商务楼宇的综合功能,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内外环之间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新城,在郊区加快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东西轴线、黄浦江和中环三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带。
提升产业基地能级。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精品钢铁基地、海洋装备基地、国际汽车城、临港装备产业基地、化学工业园区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快工业向产业基地和各类国家级、市级开发区集聚, 加快推进规划工业区块外现状工业用地的调整转型。
第五章 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以提高知识竞争力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全面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率先实现城市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发挥上海科研优势,在若干重点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任务,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高端制造和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建设。深化部市合作、院市合作,在纳米技术、生命科学、空间海洋等重点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科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光源后续工程和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上海生物样本库等建设,建设和优化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完善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机制。
实施创新示范应用工程。扩大世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整合科技资源,综合应用先进科技,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服务能力突出、具备推广价值的示范应用工程。建设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示范区,促进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等科技成果的规模化、集成化应用。
第二节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导向,加大激励和绩效考核力度,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和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其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任务和国家标准制定。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土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完善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发展研发外包和专业技术服务。
推动产学研合作。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一批由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解决好产学研合作的权益分属问题。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联合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发挥科研企事业单位创新孵化作用,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公益性服务。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技术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或任职。第三节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以完善创新投融资机制为重点,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创新服务体系。
完善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科技金融结合,打造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服务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参股、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发展天使投资、种子基金。放大政府引导基金作用,集聚海内外各类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努力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发展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加快发展商业银行专营服务机构,促进投贷联动,鼓励信用互助、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创新。
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全面提高张江高科技园区辐射带动能力,做强“大张江暠品牌,加快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紫竹科学园区建设。鼓励区县加快建设创新载体,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孵化支持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健全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重点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挥社会组织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探索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壮大技术交易市场。完善标准、计量和检验检测技术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建设以国家级检测机构为核心、社会资源共建共享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
第四节 优化城市创新环境
把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积极推进全方位创新,加快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科研经费投入方式和管理制度,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以水平、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完善高科技园区和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科技投资公司评价方法、决策模式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创新评价机制,增强区县创新发展的活力。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支持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资助政策和奖励制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司法和行政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业发展,健全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加强国内外知识产权合作交流。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加强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学科品牌和学术品牌,提升优势学科研究水平。支持各类智库发展。
培育创新文化氛围。提倡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创新成为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内涵。全面加强与国内外科技文化的合作交流。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增强市民创新意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养。
第五节 建设国际人才高地
牢固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理念,坚持以用为本,发展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市场导向,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推进重点人才开发计划,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和智力力度,打造国际留学生目的地。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公共管理人才评价体系,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健全职业资格制度和水平等级认证制度。扩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适用范围,实现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各级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完善人才发展政策。针对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制定实施有关产业、融资、产权激励与保护等支持政策。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实行海外高层次人才准入便利、优待重用和来去自由的政策,推动本土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加大人才政府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实施人才股权期权激励。发挥户籍和居住证吸引人才的积极作用,优先满足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落户需求。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积极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住房的建设和供应规模。继续优化人才的医疗、子女教育和文化环境,注重青年人才的利益诉求。推进人才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发人才公共服务产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探索建立国际人才市场,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第六章 构筑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
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把郊区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位置,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发挥市域功能区域的导向作用,以新城建设为重点,深化完善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 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突出区域主导功能,加强分类指导,发挥重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空间集约集聚的发展格局。
明确市域功能区域。浦东地区要推动新一轮城市功能和形态开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区和国家改革示范区。中心城区及拓展区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成为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魅力、发展服务经济的主要承载区。郊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若干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城,成为上海发展的新引擎。崇明三岛地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现代化综合生态岛。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实施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形成低碳生态的文化交流和公共活动中心、新的服务经济集聚区。基本建成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着力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和长三角地区的高端商务中心。以迪士尼项目为核心,加快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黄浦江沿岸综合开发,积极促进苏州河两岸地区协调发展。加强重点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
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实施区域分类指导政策和差别化的评价机制,引导人口居住和就业在各功能区域内相对平衡。推动中心城区功能优化,支持闵行、宝山地区提升城市化水平。新增建设用地和重大产业项目向浦东地区和郊区倾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崇明三岛地区以及其他生态保育区、水源地保护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实施区域化开发管理机制,加强跨行政区资源整合。
第二节 优化中心城功能
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改善环境品质,充分展现国际大都市形象和魅力。
提升高端服务功能。推进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涵盖北外滩、南外滩在内的中央商务区(CBD)发展,发挥南京路、淮海路、环人民广场等高端商务商业功能,增强大都市繁荣繁华魅力。强化城市副中心辐射能力,发展徐家汇知识文化综合商务区,突出五角场科教创新优势,提升真如长风地区商务功能,推动花木及世纪大道沿线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促进城市公共中心分工协作和功能多元,赋予景观休闲和文化展示等内涵。
推进城区升级改造。继续推进旧区改造,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加强城郊结合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二次开发。加强环城绿带和生态间隔带建设,合理控制中心城规模,提高城区环境品质。
加强跨行政区统筹管理。加强交通、市政、社会事业等公共资源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建立跨行政区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 消除区际结合部管理盲点,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第三节 大力推进新城建设
充分发挥新城在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中的作用,创新理念,分类推进,将重点新城建设成为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推进新城建设。科学规划和定位新城功能,鼓励新城优势互补、功能互动,着力打造西部新城群,积极培育沿海沿江新城。优化提升嘉定、松江新城综合功能,建设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市。加快青浦新城建设,提升产业和居住功能。大力发展浦东南汇新城,建设综合性现代化滨海城市。加快奉贤南桥新城发展,加强功能性开发和提高综合配套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推动金山新城发展。支持崇明城桥新城走特色发展道路。
强化产城融合。统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大型居住区与新城建设,加强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互动融合,创造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工作、生活环境,引导本地就业、本地居住。集聚符合功能导向和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项目,完善新城内外交通网络,提高教育、医疗、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配套水平,培育城市个性和特色风貌,优化居住环境。
建立健全新城推进机制。加强全市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新城建设的政策聚焦和扶持力度。进一步下放项目建设、交通管理、市容绿化等审批权限。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城建设。优先在新城开展服务业、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改革试点。
第四节 提升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
加强小城镇规划,优化小城镇布局,实施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的小城镇发展战略。
优化规划布局。加强近郊小城镇与中心城的互动,在中远郊集中发展一批区位优越、产业支撑好的小城镇,与新城形成功能互补。推动有条件的小城镇实施撤并,加快老集镇改造。浦东川沙新镇、闵行浦江镇、金山枫泾镇、崇明陈家镇等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按照中小城市的标准,适度超前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社区商业设施。加强小城镇特色风貌建设。发展特色经济。依托重大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工业强镇,依托交通优势和区位条件发展商贸重镇,依托历史文脉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名镇,不断壮大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发挥小城镇自身优势,积极培育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影视创作等新兴产业。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建设,重点解决居民教育、医疗、就业、出行、居住等实际问题,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通过转移支付、对口支持、培育自身发展能力等方式,探索提高小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的新办法、新途径。
加大综合改革力度。系统实施小城镇就业、社保、户籍管理、土地管理、村镇建设、公共服务等全方位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以委托或授权方式,下放行政管理权限,激发小城镇发展活力。
第五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依托特大城市综合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农村发展水平。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重点加强道路、危桥改造、农田水利、供水和污水处理、抗灾防灾等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规划保留村的路桥改造和建设,完善公共交通“村村通暠。推进郊区供水集约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投放、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暠的收运处理系统。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长效机制。加快编制村庄规划,继续推进自然村落保护和村庄改造。
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人口分布状况,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和幼儿园、村卫生室配置。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乡村社区医生,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均衡配置。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积极拓宽非农就业渠道,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快远郊农民转移就业,稳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发展经营性不动产等方式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和农业旅游,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
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和管理服务平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市场交换关系,建立土地指标交易平台,促进土地增值收益等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稳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第七章 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构建实时、便捷的信息感知体系,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第一节 建设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
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成为国内带宽和服务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为技术和应用创新提供基础保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捷和实惠的信息通信服务。
提升改造基础网络。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基本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全覆盖。构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基本实现无线移动宽带和主要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服务的全覆盖。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郊区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改造。持续推进亚太通信枢纽建设,提升互联网国际和省际出口能力,积极发展国际转接业务,建设新亚太海底光缆系统等设施,努力满足海量信息快速流动的需要。
有序推进“三网融合暠。加快机制创新,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推动用户驻地网光纤接入综合改造。鼓励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支持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网络电话等融合型业务发展。
增强功能平台服务能力。提升超级计算中心能级,不断拓宽应用和服务领域。构建适应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 打造新一代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展高端网络运营中心、视讯内容制作和交易中心。
第二节 推进城市智能化管理
以需求为导向,积极运用先进传感、网络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实施若干项重大信息化行动,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实施数字城管行动。加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规划土地与房屋管理、环境监测与市容监管、应急联动与处置管理等信息平台,促进城市专业领域管理精细化和服务便捷化。深化完善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覆盖范围,注重数据采集,加强信息分析,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智能化水平。建立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指挥系统,推动网格化管理向郊区新城和小城镇延伸,拓展管理内涵,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智能电网、智能水网和数字海洋等示范应用,促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
实施数字惠民行动。推动卫生、教育、旅游、气象、社区等公众关注度高、生活关联度大的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提升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医药卫生信息共享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以社区管理与民生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数字社区工程。实施信息化无障碍工程,缩小不同人群和区域之间的“数字差距”。
实施电子政务行动。加快推进以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建设,让全社会共享电子政务成效。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跨部门协同平台应用集成。建立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政务信息资源体系,强化基础信息的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快速查询和按需共享,为各类应用服务提供支撑。
第三节 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融合强业行动。以骨干企业为示范,推进信息技术在重点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都市产业的渗透应用。鼓励企业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提升信息化应用效能和产业能级。
实施电子商务行动。推进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鼓励大企业完善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平台,促进网上商城和国际贸易电子化发展。
完善电子支付、物流服务、信用管理、安全认证等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以关键技术攻关和新兴技术应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物联网、新型显示、网络和通信、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产业自主发展。积极推动国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研发及产业化,实施“云海计划暠,打造云计算产业链。加快IPv6和移动互联网商业化应用,推动专业信息服务业和电子支付、网络视听、互动娱乐、数字出版、电子阅读等互联网服务业发展。
第四节 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努力营造有利创新、兼顾安全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信息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信息安全服务。优化信息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测评、应急演练等监管制度。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着力突破安全芯片、国产密码算法应用、可信安全终端、网络安全综合监控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的安全风险应对机制。
推进信息化有序发展。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加强无线电频率资源、台站设施等管理,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立法和标准制定实施。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探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网络治理机制,推进网络文明和网络诚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公益开发、深度挖掘、规范管理和专业服务。
第八章 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
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积极推广世博城市管理经验,加强依法和长效管理,推进人性化服务、网格化覆盖、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努力形成整洁、有序、高效、安全的城市现代化管理格局。
第一节 实现城市交通方便快捷
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信息互通、功能互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增强门户枢纽服务功能。强化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航空枢纽港地位,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四期、浦东机场第四跑道等重大工程, 增强上海口岸对外辐射功能。加快建设G40(沪陕)、S26(沪常)等高速公路,推进建设京沪高铁、沪通铁路、沪乍铁路等铁路通道,加快与长三角及全国交通网络的对接。推进大芦线二期、杭申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以及芦潮港、外高桥、漕泾等内河港区建设,形成内河集疏运系统框架。到2015年,高速公路达到850公里,铁路达到450公里,高等级内河航道达到220公里。
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安排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建立绿色安全、便捷快速、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组织,重点建设中心城连接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开发区的轨道交通项目,到2015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达到50%左右。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和枢纽布局,完善停车换乘等静态交通系统,实现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便捷换乘。完善市域道路网络,推进郊区国省干道、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以及越江跨河通道建设,加强区际道路衔接,完善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的配套路网,加快农村地区道路改造。
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整合交通管理资源,提高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交通运行服务品质,增强交通引导组织能力,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确保城市交通安全。强化交通需求管理,统筹规划道路交通与停车系统,推进停车差别化管理,完善机动车单行道系统,改善非机动车、步行及残障人士的通行环境。规范设置各类道路的指示路牌。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参与,营造高效有序的交通环境。
第二节 强化城市资源供应保障
加强城市水资源、能源保障和服务,推进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综合调控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饮用水洁净安全。加强从“源头到龙头暠的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标准。加大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力度,着力解决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开放性问题,充分发挥青草沙水源地功能,建成东风西沙水源地,扩大长江优质水源供应范围,实现“两江并举、多源互补暠的原水供应体系。推进郊区集约化供水工程,关闭郊区小水厂,全面实施黄浦江上游水源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基本完成全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基本实现城乡供水服务均衡化。
保障生产生活用电用气。坚持厂网并举、重在电网,加快市外电力通道、城市电网、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重点解决杨行、泗泾、南桥等地区的供电矛盾。优化调整电源结构,加快建设临港、崇明、闵行、青浦、吴泾等电厂,提高电力调峰、调频能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设先进煤电示范工程。建设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二期工程,扩建五号沟气源备用站,形成西气、川气、LNG和东海气等多气源供应格局。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完成煤气替代。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管网的互联互通,加快完善郊区天然气输配管网系统。
积极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比重。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打造崇明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张江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等太阳能利用工程,建设东海大桥二期、杭州湾等大型海上风电场。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分布式供能系统。基本实现煤炭消费零增长,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到40%左右,力争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2%左右。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天然气、成品油、煤炭等主要能源品种的储备能力达到15天左右。
第三节 保持城市面貌文明整洁
坚持综合整治、疏堵结合,把世博经验转化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强化文明规范执法。加强依法管理,把世博期间行之有效的临时性规章、措施转化为常态长效制度,完善城市管理各项标准和规范。健全城乡建设和管理协调统筹机制,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完善市、区县、街镇三级城管执法体制,形成有法可依、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局面。
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加强对乱设摊、乱倒渣土、户外广告乱设置、乱张贴、违法建筑、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城市管理顽症的综合治理,加强建筑外立面整治,强化景观灯光管理,着力改善老旧居住区、城郊结合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面貌。
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度。进一步发挥好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丰富和完善市民巡访团、志愿者、市民热线等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整合城建和相关行业服务热线,实现城市管理服务热线一号通,方便市民群众咨询投诉。
第四节 保障城市设施有序运营
坚持政企分开、管养分离,创新运营手段,完善维护机制,保障资金投入,推进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跨区域的基础设施运营维护。
加强城市运行维护。围绕保障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和综合治理市容环境,加大城市维护力度。加强对城市维护项目的监督、指导和考核,促进市、区县联动和系统维护,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整体效益。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市情、科学有效、统一协调、市区县共担的城市维护项目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维护的常态长效管理。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监测,形成日常检查、定期检测、运营评估的维护机制。制订不同领域基础设施的维护标准。开放城市维护作业市场,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提高维护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建立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的财政保障机制,建立与基础设施规模相适应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投入的后评估,强化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五节 确保城市安全平稳运行
积极推广安全世博的成功经验,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响应和救援保障能力。
提高城市安全防范水平。加强交通、消防、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地下空间等领域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落实防火、防爆和反恐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重点增强对高层建筑防火、轨道交通救援以及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能力。强化市民群众的安全防范和自救意识,普及安全防护技能,推进基层民防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健全城市科技备灾、灾情评估、社区综合减灾体系。
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加快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建设,完善防汛防台、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海洋灾害、轨道交通、重特大火灾、危化事故、旅游突发事件、动物疫病等专业监测预警系统, 着力增强预防与应对极端性灾害能力。建立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平台,推进预警信息发布终端进社区、乡村、企业和学校。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全市实时监控系统资源,实现各级各类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增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加强应急联动能力建设,实现应急联动体系全覆盖,提升应急联动指挥的权威性和响应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完善应急通信、应急物资储备、紧急交通运输、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应急保障体系, 增强强全社会应急救援动员能力。建立健全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各专业救援队伍为支撑、各类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救援队伍专业化和装备现代化水平。
第九章 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
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注重长效、社会参与的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努力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生态宜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让生产生活更加绿色低碳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持续降低能耗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快调整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低效益的劣势企业、劣势产品和落后工艺,重点关停和淘汰零星化工、纺织印染、皮革制造等行业,大幅缩减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仓储企业数量,实现电镀、热处理、锻造、铸造等四大加工工艺总量压缩一半。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电力“上大压小”任务。
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建立全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控平台。深入推进工业节能,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效管理,推进能源审计、对标管理和清洁生产,实施工业用电设备节电、工业锅炉节能等技改专项工程。强化建筑节能,新建建筑全面实行65%的节能标准,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用能管理水平。加强交通节能,鼓励和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有序发展公共租赁自行车,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对机关、学校、医院、商场、旅游宾馆等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推广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快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开发和产品推广,探索推进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和试点。实施节能环保产品惠民工程,全面推广节能汽车、节能空调、高效照明、节能燃气灶等节能环保器具。
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节能措施与项目建设同时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制度,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制度,严格实施强制性能耗标准和能效标识制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一批大型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运用价格、财税等手段推进节能降耗,完善重要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体现差别化、限制性、惩罚性的价格政策。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等制度。鼓励碳金融市场发展,探索开展节能量和碳排放交易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开展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增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开展低碳发展试点。
第二节 让城市资源更加有效利用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努力让垃圾转化为资源,让各类资源发挥更高效用。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利用制度,强化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分类设定基本农田、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等不同领域用地的控制线。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确保新增工业用地落在规划工业区块范围内,适度提高产业园区的开发强度,探索土地出让弹性年期制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进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加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化利用和整体性保护,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节水型城区建设,实施节水示范工程, 推广雨水、河水、中水等替代水源利用,全面推广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市政公用行业计量用水,大力应用和推广节水技术。到2015 年,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0%以上。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严格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大力削减一次性用品使用,推广清洁生产和再制造生产模式。积极推广各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一批技术先进、环保达标、资源回收率高的可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发展,建设若干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提高垃圾处置水平。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完善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提高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利用水平,着力降低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推进落实“一主多点”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建设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着力推进郊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垃圾处理污染防治力度。深化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环境补偿机制。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确保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全面安全处置。
第三节 让城市环境更加天蓝水清
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强化污染源头控制,注重环境协同治理,继续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努力让空气更加清新、让河水更加清澈。
综合治理水环境。有效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管网建设,完成白龙港污染处理厂扩建二期、白龙港南线东段及郊区污水管网工程,实施初期雨水处理和雨污混接改造,基本完成全市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加快竹园污泥处理工程、郊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污水厂污泥基本有效处理。提高城镇排水和区域除涝能力,基本消除中心城区排水系统盲点和低标准状况。加强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重点推进蕰藻浜、淀浦河等骨干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河道水质稳中有升,全面消除黑臭。落实国家太湖流 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要求,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改善空气质量。协同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大气污染,有效缓解酸雨、灰霾、臭氧等复合型污染。推进燃煤电厂脱硝和高效除尘改造,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石化、钢铁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全面实施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推进工业锅炉及炉窑的烟气脱硫、低氮燃烧和高效除尘改造。加强流动源污染控制,推行机动车尾气检测维护(I/M)制度,实施新车国V 排放标准。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
强化环境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及控制。强化环保责任制和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探索完善环保违法信息披露、排污权交易和抵押制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及处罚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保持在3%左右。加强流域、区域环境合作和污染联防联控。加强杭州湾北岸化工集中区、宝山南大地区、高桥石化地区、青东农场等重点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防治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第四节 让城市生态更加清新宜人
加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基本生态网络建设,充分发挥耕地、林园地、绿地和湿地的综合生态功能,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推进大型公共绿地、楔形绿地以及新城、小城镇和大型居住区绿地建设,基本建成外环绿带工程,启动建设郊环绿带。大力推广屋顶、墙体等立体绿化。启动中心城区林荫大道建设工程,优化行道树品种结构,增加高大乔木树种比例。加大老公园改造力度,完善镇级公园体系。加快建设生态公益林和生态廊道,适度发展经济果林,积极推进农田林网和郊区“四旁”林建设。合理开放和利用郊区生态林地资源,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生态公益林和湿地改造为郊野公园,扩大市民群众游览休闲的生态空间。建设林业“三防暠体系工程。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绿化覆盖率达到38.5%。
保护海洋生态和滩涂湿地。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实施湿地动态保护,实现湿地保有量动态平衡。加强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推进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坚持海陆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完善海洋功能区划,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
建设崇明生态岛。加快实施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加强水资源、水环境和绿化林业建设,完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陈家镇、东滩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积极推进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促进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联动发展,着力提高生态环境品质,打造市民群众休闲度假的生态后花园。
第十章 创造安居乐业的人民生活
第一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和劳动关系和谐。
多渠道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支持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产业、财税、投资等政策与促进就业政策的联动机制。大力支持和鼓励创业,开展创业培训和实训,完善创业融资、税收、场地等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各类创业园区。加大对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低于50万个。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适应经济转型需要,开展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加强择业观念教育。整合培训资源,完善补贴政策,根据劳动者的不同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十二五暠期间,力争完成本地劳动者职业培训100万人,完成外来农民工培训50万人。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
到2015年,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30%。
加强劳动者就业服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整合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功能,努力为包括外来从业人员在内的全体劳动者提供均等化、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严格贯彻劳动法,完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妥善化解劳动争议,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规范用工秩序,推进集体协商,努力实现同工同酬。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探索基层工会“公推直选暠制度和建立专业工会干部队伍,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加强劳动保护,注重对新成长劳动者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把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切实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依法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企业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岗位)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等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度不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提高人力资本参与初次分配的比重。鼓励劳动者以资本、技术、专利和管理等参与分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鼓励民间投资和创业致富,拓宽经营性收入来源。
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积极落实国家税收改革政策,推动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国有土地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 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控制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把保障作为民生之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健全覆盖全体市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加快实现基本社会保障的制度全覆盖。逐步形成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完善被征地农民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完善养老金计发办法和增长机制,稳妥推进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试点。
提高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立国资、财政、土地收益等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和基金保值增值机制。支持和促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参加商业保险、补充保险。加强社保基金监管,逐步建立社保基金预决算人大报告制度。
健全失业、生育、工伤等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的功能。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促进生育保险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工伤康复制度,探索开展工伤预防,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稳妥提高失业、生育、工伤、遗属等社会保障待遇。
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着力解决支出型贫困,不断扩大困难群体受益面。健全灾害突发等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加强为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优抚群体的福利服务。完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公平实施各类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培育慈善组织。
第四节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把住房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居住品质。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着力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暠的住房保障体系,鼓励探索更多的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适时调整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确保符合条件的廉租住房申请家庭应保尽保,逐步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建设动迁安置房,“十二五”期间预计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间)左右。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使用、退出等管理办法。加快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健全市政公建等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土地等支持政策。
推进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坚持“拆、改、留、修”并举, 全面实施旧区改造新机制和政策,继续推进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十二五暠期间中心城区完成350万平方米左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500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扩大旧住房综合改造范围,逐步对上世纪70年代以前建造的老公房实施综合维修。积极推进郊区城镇的危旧房改造。
提高住宅建设品质。完善住宅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等标准, 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和理念,加大装配式工业化住宅、全装修住宅的推进力度,积极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不断提高住宅科技含量,推动住宅品质迈上新台阶。
第五节 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扩大教育开放、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率先突破,为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强化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优化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加大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力度,积极应对入园、入学高峰。加大义务教育统筹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延伸,逐步统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完善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障来沪从业人员同住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医教结合,建设特殊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品德、知识、能力培养相结合,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保教质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鼓励行业、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爱岗敬业和教书育人意识。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不断完善教师职业资格、职务评聘、优秀教师激励等制度,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和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办学机制、评价体系、招生模式等改革,实施高校分类管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优化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平。完善民办学校支持政策,支持民办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第六节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安全、有效、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普遍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科学健身,使体育运动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发挥中医药“治未病暠和“简便验廉”的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民生为本、城乡一体、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着力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逐步扩大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面向常住人口,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针对儿童、老年人群体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对重大、新发、输入性和不明原因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公共卫生预测预警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加快“5+3+1”郊区三级医院的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郊区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结构,重点加强老年护理、精神卫生、康复、妇幼卫生等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到2015年,精神卫生床位达到1.8万张。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完善和实施住院医师、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提高临床医生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120暠调度指挥系统。加强卫生科研和学科人才建设,基本形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
努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医保制度,逐步缩小各类基本医保制度保障水平差异。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调整医保支付比例,进一步完善医保综合减负、医疗救助、各类医疗互助等补充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商业医疗保险健康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和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管理、运行、补偿、监管等体制机制。合理确定二级医院功能定位,盘活医疗资源。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创新和完善服务模式。逐步推进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第七节 完善为老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巩固完善家庭自我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格局,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让老年人生活舒心幸福。
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各级财政投入,以优化布局、床位供给和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增强养老服务能力。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大型居住区和郊区新城的养老配套设施。完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内容,优先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需求。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领域,吸引社会力量建设养老长期护理机构、老年公寓和休闲养老基地,培育一批有资质、有能力、有品牌的养老设施专业运营管理机构。到2015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30万人,养老机构床位达到12.5万张。积极探索异地养老等新机制。
逐步建立老年护理制度。启动老年护理保障计划试点,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实施老年护理体系建设工程,加强老年护理床位和服务队伍建设,形成由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组成的老年护理体系。到2015年,老年护理床位达到2万张。
丰富老年生活。继续发展老年教育,增加老年活动场所和文体设施,积极支持老年文体团队活动,加强老年人健康干预、心理慰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促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
第十一章 促进和谐有序的社会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社会参与、共建共享,顺应社会发展新趋势,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社会管理法规、体制、队伍和能力建设,注重依法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政策综合平衡,形成权责一致、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社会管理新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协调,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坚持条块协同,加强基层管理和服务资源整合联动,推进网络化管理。第二节 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坚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发挥基层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使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 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推进居委会直选和村委会海选,推行村“四议两公开”,全面推广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增强居(村)委会自治功能,引导居(村)委会运用协商、沟通、合作等方法,处理社区事务和协调社区矛盾。健全党代表、人大代表等联系社区制度,健全社区居民参与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和监督的机制,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增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增加生活服务、矛盾调处、平安建设等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符合需求的社区公共服务。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强化社区街道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调动社区资源、指导自治组织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积极探索镇管社区模式。鼓励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支持居委会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协助基层政府及派出机构工作。探索完善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加快完善住房产权和物业管理。
第三节 鼓励社会各方参与
加大对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
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健全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支持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支持发展行业性社会组织,引导发展学术团体、网络社团等社会组织。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其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评估机制和薪酬制度,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健全社会工作发展保障体系,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推行项目化、契约化的运作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拓展更多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到2015 年,每十万人拥有专职社会工作者人数达到80人。
鼓励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引导市民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更多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加强基层社区党群工作者、居委会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员、就业援助员、助残员等作用。
第四节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依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确保广大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加强禁毒、社区矫正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区域警务合作,加大平安建设的科技投入,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依法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监测和管理。
畅通民意表达和回应渠道。切实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等反映民意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会组织反映民意的机制,重视和关注网络民意,完善社情民意回应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完善信访初次办理、信访代理、律师等第三方参与、信访事项终结等长效工作机制,规范信访秩序。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创新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注重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使之成为政策制定和项目审批的必备环节。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区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和“属事暠与“属地”管辖相结合的联动化解机制。加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管理方式,健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防范重大事故发生,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到2015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十一五”期末下降36%以上。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大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逐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信息可追溯制度,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网络,强化药品动态监管和风险控制,提高医疗器械安全水平,保障市民饮食和用药安全。
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和驻沪部队、武警部队建设,积极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做好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工作。
第五节 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
加强人口综合调控,提高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人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促进不同人群的社会融合。
深化完善人口政策。加强人口总量调控,优化人口结构布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生育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居住证、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引进人才直接落户等政策体系。引导人口向新城、小城镇、大型居住社区集聚。
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健全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居住地服务和管理。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青年事业。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合理规划宗教活动场所布局。做好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的有效管理。
促进来沪人员融入城市。保障来沪人员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合法权益,鼓励来沪人员参与居住社区的公共事务和社区管理,促进本地人口与来沪人员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创造条件让来沪人员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
第十二章 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开放、多元、传承、创新、繁荣的方针,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商旅文体联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第一节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市民的自觉追求,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弘扬城市精神,形成奉献、友爱、互助、团结的社会文明风尚。
丰富城市精神内涵。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暠的城市精神融入市民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以世博精神丰富城市精神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严谨科学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国敬业的奉献精神。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和有礼守序的公共行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守信用,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助残济困的社会风气。
第二节 提高文化原创能力
按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要求,鼓励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努力成为优秀文艺作品的发源地。
鼓励创作文艺精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重点实施文学、影视、舞台艺术和美术等创作工程和“民族、民俗、民间”荟萃工程,鼓励创作文艺“新品、优品、精品”。
加快集聚优秀文化人才。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快紧缺文化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文化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来沪发展,培养和集聚一批大师、名家。
第三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 以基层为重点,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世博场馆后续利用,推进若干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历史博物馆、档案馆等重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完善区县公共文化设施,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重点加强已建成的2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运行。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落实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继续推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招投标采购制度,完善供需对接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体系,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电视公共服务频道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的整体服务水平。
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支持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开展健康文体活动,培养群众文化优秀团队,培育一批富有民族、民俗、民间特色的活动品牌。鼓励开展普及性、公益性的文化艺术讲座和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化欣赏能力。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实施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大近现代革命文化遗存、民族工业文化遗存和优秀建筑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提高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做好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切实保护城市历史文脉。
第四节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坚持文化、创意、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力,努力使文化创意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积极发展文化新业态。聚焦媒体、艺术、工业设计、时尚、休闲娱乐等领域,重点发展数字出版、新媒体、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服装服饰、黄金珠宝等都市型时尚产业,提升质量,扩大规模,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实施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战略。积极盘活西藏中路、人民广场区域内原有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国内外各种演艺娱乐资源,打造环人民广场文化演艺娱乐集聚区。加快建设国家动漫游戏产业示范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佘山文化影视产业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绿色印刷创意示范园区、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园区以及各类创意产业集聚区。
加快集聚各类文化市场要素。发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加快集聚资本、产权、技术、人才等要素,拓展文化创意产品流通和服务市场。强化金融支持,促进各类资本投向文化创意产业。探索文化创意无形资产评估及应用,加快培育中介、资产评估、产权经纪、交易代理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城市形象推介,发挥各类重大文化创意活动的国际交流与传播作用,支持对外传播媒体发展,打造文化交流新品牌。开展跨区域文化创意项目合作,建设“长三角文化圈”,推动沪港澳台文化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创意城市合作交流,打造设计之都。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完善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功能,大力发展文化贸易。
第五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文化发展活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加大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力度,推动文化企业集团重组上市,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鼓励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 扶持一批“专、精、特、新暠和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
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强化规划引导、资金投入和市场监管,降低准入门槛,推动文化市场加快开放。改进政府文化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完善法制环境。
第六节 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大力开展各类旅游会展、节庆活动,营造良好的旅游休闲环境,不断增强上海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将上海打造成为观光旅游、商务会展、时尚购物、休闲度假的国际都市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形成“一圈四区三带一岛”总体布局。中心城区形成集商务会展、都市观光、美食购物、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为一体的都市旅游中心圈。东部形成主题游乐与会议展览旅游区,西部形成山水游憩与休闲度假旅游区,南部形成乡村度假与滨海娱乐旅游区,北部形成生态休闲与产业体验旅游区。打造黄浦江、苏州河、杭州湾北岸三条水上旅游带。打造农业体验与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崇明生态休闲度假岛。
提升发展旅游会展业。大力发展水上旅游、邮轮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医疗旅游、红色旅游,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推行市民旅游休闲计划,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办好旅游节庆活动,加强与长三角以及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旅游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大力提升会展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水平。
加快旅游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外滩、陆家嘴、世博核心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崇明生态岛、黄浦江、环淀山湖、杭州湾北岸等区域的旅游功能开发。积极推进迪士尼、欢乐谷二期等旅游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建设若干游船和游艇码头及其配套服务设施。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第七节 增强体育发展能力
发展服务市民健康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增强市民体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建设体育强市,为实现体育强国战略作出贡献。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设一批体育场、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体育设施,实现社区公共运动场全覆盖,促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大力发展群体性、观赏性体育活动,引导更多市民参与健身锻炼。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健身指导和体质监测。
创造竞技体育新成绩。立足建设都市型竞技体育和精品战略,加强职业体育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上海体育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步伐。调整优化运动项目布局,规划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着力发展体育赛事、体育健身和体育休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办好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和一系列国际品牌赛事及重大国际体育活动,全面提升上海体育赛事的国际影响力。
第十三章 建设创新开放的新浦东
在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周年、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的新起点上,继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大力推动浦东二次创业和新一轮区域功能开发,更好地发挥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在推进“四个率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在建设“四个中心暠中的核心功能作用,全力推动浦东实现新跨越。
第一节 争创国家改革示范区
按照“三个着力”的要求,聚焦全国能借鉴、全市能推广、浦东能突破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建立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率先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探索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法定化,实施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开发区和街镇管理体制,推行大区域、轻型化、扁平化的新型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推动市场准入从前置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以诚信管理为基础, 推进市场管理综合执法。创建基础性政务信息的统一接口,完善政务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在行政领域引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率先探索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制度。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促进航运金融、离岸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专业金融发展。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企业分类监管和风险管理。创新外汇管理制度,健全外汇集中收付汇管理制度,完善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体制。深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企业信用、知识产权、股权激励等改革试点。
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和重大项目建设出资机制,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公共资源配置、就业社会保障、社区社会管理一体化。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率先建成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交易市场。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集体资产股份化、股权化运作模式。率先建立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户籍、人口管理、社会福利保障等制度改革,着力破解来沪人员与本地居民的二元结构矛盾。探索改进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的新方法,创造扩大民主协商、凝聚社会共识的新形式,拓展加强社会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
全力支持浦东率先深化改革开放。完善部市合作和市区联动推进机制,争取更多的改革试点在浦东先行先试。赋予浦东更大的改革发展自主权。加快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法制保障,率先形成勇于改革、宽容失败的氛围。第二节 建设“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
大力集聚要素资源,着力提升服务经济能级和国际化水平,引领全市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到2015年,浦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提高到50%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达到50%左右,航运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
加快建设陆家嘴金融城。推进陆家嘴地区深度开发和扩容, 深化与外滩金融集聚带的联动发展。加快建立全国性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张江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积极推进国家金融创新试点在浦东先行先试。着力加强综合配套服务,提高金融机构集聚度和影响力。
着力推进“三港”“三区”联动发展。以建立具有较强航运资源配置功能的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为目标,加大功能性政策突破力度,加快集聚航运主体,拓展高端服务功能。深化完善“三港”“三区”管理体制,促进政策全面覆盖、项目合理布局。
积极推动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离岸贸易、保税展示和交易,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加快提升能源、钢材、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影响力,推进钻石、汽车、高档消费品等专业市场发展。大力吸引高能级贸易主体、贸易促进机构和行业组织。
大力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亮点。发挥世博后续效应和迪士尼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旅游会展、休闲度假、商业商贸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浦东滨江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建设。
第三节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
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浦东在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到2015年,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0%左右。
创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聚焦张江”战略,推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新兴科技城。完善政府引导资金、国资创投基金运作模式,促进创业投资集聚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加快形成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主导权的领军企业。
加快临港产业区发展。以建成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和创新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新能源装备、大型船用关键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大型物流及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加快启动临港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以大飞机项目带动配套产业集聚,形成航空产业集群。统筹临港地区的规划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和港、城、区、镇联动发展。
建设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围绕金融、航运、贸易、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大力集聚和培育各类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暠。优化人才服务体系,落实激励扶持政策, 探索人才柔性流动等新举措。
第十四章 争当改革攻坚的排头兵
按照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取向,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相结合,着力破除转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探索综合性改革、专项改革试验,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政府管理创新为重点,以决策、执行、监督为关键环节,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行政区之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积极稳妥推进科教文卫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政府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实现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脱钩,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行告知承诺和并联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完善全市统一的网上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平台,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网、全程上网。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完善收费项目设立程序,依法规范行政收费行为。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制定政务公开行动计划,明确措施、节点和责任,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政策、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务信息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立政务信息使用标准和交换规则,形成政务信息互换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和网上公开服务的工作机制。
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立法,完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立法,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程序。探索建立立法项目公开征集制度,健全政府法规规章的立项论证和集中起草制度,完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制度与专家论证制度,扩大政府立法的民主参与度。加强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和立法后评估。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提高公共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以行政机关执法为主的综合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和处罚权。
强化行政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进一步完善监察机关派出机构管理制度。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推进审计公开。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司法公正。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认真对待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推进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试点,完善行政复议建议书制度。建立电子监察、网络投诉、网上信访、行风政风测评平台,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和民意测评机制。
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完善公务员培训、考核、晋升、奖惩、待遇等全过程管理制度。推进公务员选调交流常态化,形成市、区县、街镇三级公务员互动交流机制。深化公务员聘任制建设试点。完善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行政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
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依法规范和合理划分市、区县、街镇的管理权限,对区县实行差别化管理。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促进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完善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理顺税收征管和财政分配关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形成财力与事权匹配的财政体制。全面清理规范区县政府性债务及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完善区县基层组织财力保障机制。
第二节 加快突破国资国企改革瓶颈
坚持市场化、证券化、国际化导向,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基本建立具有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运作规范的国资国企管理运营模式,为推动城市转型、保障国计民生、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资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收缩领域、压缩层级。加快推动国资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建立国资运营新平台,增强国有股权的流动性,鼓励国资向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倾斜。推动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向生产性服务企业转型。立足公众公司定位,深化国资国企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加快市级国有独资集团公司改革,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逐步取消企业集团管理层级,力争市属产业类国资证券化率达到90% 左右。
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治理结构规范、管理制度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确立董事会选人用人、业绩考核、薪酬激励等自主权。扩大市场化选聘国企高管的范围,实行除董事长之外的经营者市场化、职业化选聘制度。探索建立中长期激励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健全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加快分离国资监管机构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国资出资人职能,建设专业化的出资人代表机构。探索建立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体系。完善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推进国资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衔接。
第三节 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为突破口,加快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消除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不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疗、教育和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企业和非公资本参与国资国企改制重组,支持和引导非公企业与国有企业建立配套协作机制。完善土地、财税等支持政策,理顺兼并重组企业所在地区间的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建立全国企业兼并重组交易中心。
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支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拓宽初创期、成长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保单融资、票据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集合票据和债券融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财税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 支持非公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第四节 着力完善服务经济发展环境
突破制约服务经济发展的管制、税制、体制和法制瓶颈,营造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稳妥有序降低牌照、资质、标准等市场准入门槛。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社会事业改革,开放社会服务领域的市场空间。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实现对市场主体准入、经营、退出等全过程监管。整合监管资源,推动监管信息共享,完善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协同机制。强化财税激励导向。争取国家服务业税制改革在上海先行先试。完善营业税差额征收办法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业企业税收政策,实施增值税扩围,进一步鼓励服务业从制造业分离,促进专业化分工及产业融合发展。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探索建立行政、司法、公用事业、金融、商业交易等领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个人和企业信用联合征信体系。建立严格的社会化信用奖惩制度,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社会环境。完善制度性安排,培育信用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加快信用服务行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优化法制政策环境。加快推进金融、航运、贸易和专业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口岸综合管理、信用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加快制定服务业行业标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建立与国际惯例相衔接、与服务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体系。探索建立跨部门的产业管理体制,优化产业园区管理运营模式。推进闸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第十五章 形成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
坚持区域协调、内外联动、面向全球、互利共赢,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不断提升城市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第一节 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共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发挥上海要素市场体系健全、高端功能机构集聚的优势,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金融、信息、物流、技术、人才等服务。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提高服务长三角地区的能力。发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发挥世博后续效应, 共同推动世博资源开发利用。
推动重点领域合作。深化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务、工商管理以及旅游、气象等重点领域合作, 推动长三角地区之间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区域。推进产业园区、港口、通关等领域合作,提升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完善合作协调机制。深化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暠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发挥城市经济协调会作用,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双边、多边合作,支持区县与长三角临近城市加快形成同城效应。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发挥市外市属农场作用,建设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基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跨区域中介组织,强化企业区域合作的主体地位。探索设立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共同促进基金。
第二节 促进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发挥比较优势,继续加强对口帮扶,大力推动区域合作,不断提高对外服务、辐射、带动能力,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对口支援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集聚、突出实效的方针,加大对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云南文山、红河、普洱、迪庆等州(市),三峡库区重庆万州、湖北宜昌夷陵,青海果洛等对口地区的帮扶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切实让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加强国内区域合作。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共建和长江沿岸城市合作,支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积极开展与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合作。按照继续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落实两岸经济框架协议的要求,深化与港澳台交流和合作,争取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更多开放试点。
积极拓展内需市场。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跨地区重组整合,推动上海品牌、上海设计走向全国,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输出管理和技术。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网络,支持各地企业来沪发展。
第三节 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完善开放型经济格局,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引进来”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推动海外营销,努力拓展新兴市场,稳定传统市场。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鼓励先进技术与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努力成为重要商品进口集散地。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提高一般贸易、服务贸易和新型贸易业态比重。
推动利用外资内涵式发展。坚持引资和引智并重,加大产业链高端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跨国公司以上海为基地进行业务整合,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推进建设开放型自主创新体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上市企业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
加强对外投资合作。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联手内外资企业开发市场、技术和标准,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推动优势企业有序向境外拓展。支持金融机构到境外开设分支机构,支持相关中介服务、协会、商会发展,营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人才、信息、金融等服务环境。建立健全对外投资合作的应急处置机制。
第四节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充分利用世博会品牌效应,加强上海与国际城市间的合作交流,营造国际化的居住和商务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积极吸引国际组织。吸引和集聚各类国际组织总部、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使领馆、友好城市和民间外交等作用,完善与国外其他城市的沟通联系机制。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展览、论坛、赛事等活动,增强城市国际影响力。
营造国际化的居住和商务环境。增强城市包容性,尊重国际人士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医疗、文化、信息等服务,方便外籍人士及华人华侨来沪居住、工作和学习。以衡山路、淮海路、多伦路等为重点,建设若干国际文化风情街。发展留学生教育。完善外商投资法律环境,加强涉外事务管理和服务。
提高市民国际交流能力。鼓励开展国际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培训,提高市民对外交流能力。推广双语教育,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的对外交流人才。
第十五章 形成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
坚持区域协调、内外联动、面向全球、互利共赢,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不断提升城市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第一节 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共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发挥上海要素市场体系健全、高端功能机构集聚的优势,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金融、信息、物流、技术、人才等服务。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提高服务长三角地区的能力。发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发挥世博后续效应, 共同推动世博资源开发利用。
推动重点领域合作。深化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务、工商管理以及旅游、气象等重点领域合作, 推动长三角地区之间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区域。推进产业园区、港口、通关等领域合作,提升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完善合作协调机制。深化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暠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发挥城市经济协调会作用,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双边、多边合作,支持区县与长三角临近城市加快形成同城效应。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发挥市外市属农场作用,建设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基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跨区域中介组织,强化企业区域合作的主体地位。探索设立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共同促进基金。
第二节 促进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发挥比较优势,继续加强对口帮扶,大力推动区域合作,不断提高对外服务、辐射、带动能力,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对口支援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集聚、突出实效的方针,加大对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云南文山、红河、普洱、迪庆等州(市),三峡库区重庆万州、湖北宜昌夷陵,青海果洛等对口地区的帮扶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切实让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加强国内区域合作。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共建和长江沿岸城市合作,支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积极开展与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合作。按照继续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落实两岸经济框架协议的要求,深化与港澳台交流和合作,争取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更多开放试点。
积极拓展内需市场。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跨地区重组整合,推动上海品牌、上海设计走向全国,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输出管理和技术。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网络,支持各地企业来沪发展。
第三节 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完善开放型经济格局,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引进来”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推动海外营销,努力拓展新兴市场,稳定传统市场。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鼓励先进技术与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努力成为重要商品进口集散地。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提高一般贸易、服务贸易和新型贸易业态比重。
推动利用外资内涵式发展。坚持引资和引智并重,加大产业链高端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跨国公司以上海为基地进行业务整合,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推进建设开放型自主创新体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上市企业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
加强对外投资合作。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联手内外资企业开发市场、技术和标准,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推动优势企业有序向境外拓展。支持金融机构到境外开设分支机构,支持相关中介服务、协会、商会发展,营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人才、信息、金融等服务环境。建立健全对外投资合作的应急处置机制。
第四节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充分利用世博会品牌效应,加强上海与国际城市间的合作交流,营造国际化的居住和商务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积极吸引国际组织。吸引和集聚各类国际组织总部、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使领馆、友好城市和民间外交等作用,完善与国外其他城市的沟通联系机制。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展览、论坛、赛事等活动,增强城市国际影响力。
营造国际化的居住和商务环境。增强城市包容性,尊重国际人士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医疗、文化、信息等服务,方便外籍人士及华人华侨来沪居住、工作和学习。以衡山路、淮海路、多伦路等为重点,建设若干国际文化风情街。发展留学生教育。完善外商投资法律环境,加强涉外事务管理和服务。
提高市民国际交流能力。鼓励开展国际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培训,提高市民对外交流能力。推广双语教育,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的对外交流人才。
附录 部分指标和名词解释
一、部分指标解释
1.居民消费率:衡量居民消费总体情况的重要指标,指居民最终消费占支出法生产总值的比率。
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增加值总和。
3.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国家和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主要指标,指主要劳动年龄的常住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的比例。4.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国内融资总额比重:指在上海证券市场以股票、可转债、企业债券等方式,以及在银行间市场以国债、企业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新增融入的资金额占国内融资总额的比例。5.商品销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及出口商品的总额。
6.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计算公式为: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外贸商品进出口额)。
7.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指累计新增加的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不包括外商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
8.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文化创意服务业和文化创意相关产业两大部分,其中,文化创意服务业包括媒体业、艺术业、休闲娱乐服务、广告、咨询及会展服务、网络信息业、设计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包括文化及创意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9.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覆盖率:指具备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的家庭占全市家庭总数的比例(按照常住人口计算)。10.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指中心城范围内公共交通出行人次(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出租车)与使用交通工具的出行总人次(不含步行)的比率。
11.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套(间)数: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总套(间)数。其中,廉租住房包括实物配租和货币配租的受益家庭户数,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包括筹措的房源套(间)数和新建设的达到预售标准套数。
12.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指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人数和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总和。
13.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指报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单位生产总值之比相比基期的下降程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本地区消费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净调入电力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之和。14.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反映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化利用水平,计算公式为: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园区已建成投产企业用地面积。
15.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指报告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相比基期的下降程度。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16.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率:指报告期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与常住人口之比相比基期的下降程度。1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占生活垃圾清运总量的比率。无害化处理指通过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工艺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二、名词解释
1.“三港暠“三区暠:指洋山深水港、外高桥港、浦东空港,以及依托三港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2.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是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明确提出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三港”“三区” 为主要载体,是国家允许上海率先开展创新突破,加快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航运支持政策和制度环境的一个试验平台。
3.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为保障城市供应安全, 本市自2008年起建立了主要地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制度。主要地产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生猪、家禽、鲜蛋、鲜奶、淡水养殖等产品。该制度明确规定了本市主要地产农产品自给率、生产目标以及必须具备的生产能力。
4.规划工业区块:全市规划工业区块共104个,面积764.1平方公里,分为工业基地、工业园区、城镇工业地块三类,其中工业基地类型的工业区块16个,工业园区类型的工业区块49个,城镇工业地块类型的工业区块39个,三者面积比例为28:58:14,显示出本市工业布局以工业园区为主体、工业基地为亮点、城镇工业地块为补充的基本特点。5.知识竞争力:指获取和配置知识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类资本并将其转化为知识经济和社会财富的能力。根据国际有关权威机构提出的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包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金融资本、知识支持、经济产出等方面,并由相关的具体指标组成。
6.合同能源管理:指由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安装、节能量确认等节能服务,并从客户实施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取得回报的一种专业服务方式。
7.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城市矿产暠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形象比喻。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暠就是通过建设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示范性基地,推动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等“城市矿产暠资源的循环利用。
8.“四旁”林:指村旁林、水旁林、路旁林、宅旁林。
9.林业“三防”体系:指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防治。
10.“5+3+1”郊区三级医院:“5暠指在嘉定区嘉定新城、宝山区顾村镇、闵行区浦江镇、浦东新区曹路镇、浦东新区南汇新城新建5个三级医院项目;“3暠指在崇明县、青浦区、奉贤区扩建升级3个三级医院项目;“1暠指金山区区属三级医院迁建金山新城项目。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5
近年来,随着威海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花卉市场也就渐渐活跃起来。花卉产业是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地方物质文明的发展状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威海市花卉产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威海市花卉种植业颇有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为新兴的高效益农业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威海市“十二五”花卉发展规划调查报告:
一、花卉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威海市逐步涌现出一批从事花卉生产及经营的企业和专业户,为美化城市,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共有花卉企业12家,花卉市场10个,花木生产及经营业户987户,有花木种植温室及大棚11.7万平方米,露地种植120公顷,年生产经营花卉盆景311万盆(株),观赏绿化苗木505.5万株,销售额达到14865万元。威海地处暖温带,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适于露地及温室花卉生长。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地处胶东半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威海市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长足发展,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道路绿化,将对威海市花木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威海市逐步形成花卉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其中文登市花卉企业文山花卉大世界,占地30余亩,主要经营花卉、观赏植物、珍稀花草等高科技产品,花卉品种主要有蝴蝶兰、君子兰、杜鹃、榕树、红掌、发财树、铁树等,还有各种菊花,年产各种花卉及观赏植物2万余盆(株),已成为文登市重要的花卉生产市场,对威海市的花卉产业及其他花木生产企业和专业户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威海市的花卉产业市场总体上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个体自由经营,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现阶段花卉种植户经营的花卉大棚面积普遍很小,数量也只是一两个,缺乏会管理、懂技术的人员,这就制约了花卉生产的发展。其中乳山市有数十家经营业户投入花卉生产,其中规模达到40亩以上的有2家,属于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培育大花蕙兰等花卉系列,年生产大花蕙兰7万盆以上,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威海市鲜切花和盆花生产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虽然已经受到花卉种植户的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初步调查统计,威海市目前绿化苗木、观叶植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鲜切花、切叶、盆栽植物所占比例很小。所以需要大力发展鲜切花和盆花产业。
三是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科技含量不高。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威海市现有经营的花卉大棚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数量少的可怜,大部分花农都是边经营边学习边摸索,花卉生产技术只是一知半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威海市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目前,威海市花卉企业和专业户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难以聘请花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或使技术人员出外进行学习、培训,科技力量薄弱,对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参差不齐,花卉品种杂乱,普通花卉品种居多,名贵花木偏少,尚未培育和推出能满足高档市场需求的品种或种类。
三是信息较为闭塞,没有建立起统一销售市场。对花卉品种的选育现状、供求信息动态等了解较少,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制约威海市个体花卉的主要因素就是无统一的销售市场,花卉生产和经营专业户只能逢集或在人口密集地进行销售,花卉门面少,更缺少宣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威海市花木业的总体形象,降低了档次。
三、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立足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坚持“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原则,采用“行政推动,效益驱动,示范带动”的指导思想,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逐步把威海市的花卉产业做大做强。
发展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这种精神产品需求越来越多,花卉的品种呈多样性,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威海市花卉生产偏重于盆花、草花,盆花中常规花卉多,高档名贵花卉少,所以丰富花卉种植品种,提高花卉的档次和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成为威海市“十二五”期间花卉生产的重要目标。到2014年,威海市花卉露地种植达到500亩,花卉生产及经营企业和专业户50户,发展花卉种植温室、大棚100个;年生产经营花卉盆景50余万盆(株),观赏绿化苗木500余万株;扶持生产经营高档名贵花卉盆景的企业或专业户10户,并逐步引进高档名贵花卉品种,使威海市花卉生产有一定的发展,逐步开拓省内及省外市场,使花卉产业成为威海市的又一亮点。
四、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
发展重点:建立花卉种苗繁育基地。面向市场,以产业化的思路,把科研、生产、经营单位的力量集中起来,实行“育、引、繁、推”一体化经营新体制,实现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主,奠定产业升级发展的基础,逐步抢占国内花卉消费市场。根据不同消费水平,在产品的多样性、丰富性上下功夫,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和不同消费用途的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花卉消费知识,拉动市场消费,促进花卉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成长。
建设布局: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传统的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遵循适地适栽的原则,从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实现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原则出发,突出特色农业和块状经济的特点,做好花卉生产的区域布局。
(1)市区周边:以盆花、盆景、盆栽观赏植物以及温带、亚热带绿化苗木为重点,建成生产示范基地,逐步建成花卉交易市场。
(2)南部沿海新区:以发展观赏植物为主,发挥温室大棚的作用,以盆栽花卉为重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鲜切花植物的栽培。
(3)北部森林旅游区:以观叶、盆景、绿化苗木为重点,培育具有特色的长绿阔叶、彩叶、针叶乡土树种为主,加快园林绿化树种苗木的生产基地建设。
花卉产业区域布局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变化,实行动态管理,不断优化。
五、主要工作措施
坚持“品牌、产业、外向型”花卉市场发展方向。建议全市建设一个产业型花卉市场,以龙头大户为依托,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坚持培植本地大户与引进外地行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多策并举,不断壮大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基地型产业市场。花卉作为一种植物产品,品种、种苗是源头,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至为重要。威海市需要加强对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的管理工作。繁荣育种事业、充实产业源头已经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花卉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业外资金、人才进入,吸引更多菜农、粮农转向花卉生产。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将花卉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给予重视,行业部门要及时引导,加强管理,使威海市的花卉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是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结合实际,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文登市花卉产业,解决威海市花卉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引进培养花卉科技人才制定优惠政策,使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从而为威海市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积极帮助花卉生产者寻求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二是积极推行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合作模式。走产业化道路,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政府应积极培育花卉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和资金以及稳定的销售渠道,解除花农的后顾之忧,尽快实现威海市花卉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和产业化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尽快培育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花卉市场。威海市花卉产业的发展,市场培育是关键。要积极培育一个功能齐全,品种多样,管理完善的花卉市场,是生产和销售有秩序,并做好广告宣传,吸引各地花商,进一步促进威海市花卉业迅速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花卉协会作用,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有效的将威海市花木生产者和经营者组织起来,充
莱芜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篇6
一、“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进展
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国务院、省委及省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三个目标,采取抓重点、抓关键、抓落实的工作方法,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落实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1、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目标要求,南水北调莱芜段出境控制断面达标率为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174天。辐射环境质量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噪声按功能区达到相关标准。
2、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6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03万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为100%,废弃放射源安全收贮、处置率为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4.6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火力发电(热电)行业脱硫项目建设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5.8%。
3、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受保护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4%,森林覆盖率为33.9%。
4、环境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环保投资占同期GDP比例为2%,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建成率为100%,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和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目标要求。
(二)主要工作措施
1、采取倒逼机制狠抓污染减排,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减排目标。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强化工作督查,实行周调度、月检查、季总结、年核查,督促减排单位加快减排工程建设进度;对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实施在线监控;认真落实“四个办法”,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制定并落实污染减排考核奖惩机制。在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削减比例分别为23.1%、18.2%。2010年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为9.6万吨、4.83万吨、3.66万吨、7.32万吨、2.03万吨、0.23万吨。
2、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一是认真落实南水北调治污工程规划。列入规划中的9个项目全部建成投运,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实施重点排水单位限期治理,对12家重点排水单位实施治理再提高工程。莱钢焦化等16家单位实现废水零排放。
3、扎实抓好大气污染治理,空气污染防治走在全省前列。一是扎实推进重点脱硫项目建设。电力企业全部建成机组脱硫工程。开展焦炉煤气脱硫和烧结机烟气脱硫,钢铁企业建成焦炉煤气脱硫工程和烧结机脱硫工程。二是突出治理重点废气排放单位。对23个重点废气排放单位实施限期治理,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坚决关停土小企业,遏制了土小企业反弹。采取环保部门拿名单、政府发文、供电部门实施停止供电等办法,对230余家高污染、高耗能的违法建设项目实施断电关停。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是加大水系治理力度,着力改善水环境。开展综合整治牟汶河、青草河、保护母亲河行动,实施河道治理、污染治理、生态绿化、开发利用四项重点工程。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建设污水管网50余公里。二是着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区负责”的工作机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烟尘控制区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对200余台燃煤取暖锅炉、茶水炉实施拆除和改造。三是加强噪声治理,噪声质量基本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四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汽车尾气检测站、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市燃气热力管网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建成投运。
5、全力推进生态市建设,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一是认真落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书任务,我市被省政府授予“生态市建设先进市”。二是加强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建成黄庄镇国家环境优美镇,8个省级环境优美镇。三是认真开展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定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水源和水质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四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划布局畜牧生产区域,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大力推行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小区,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五是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家单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42家单位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7、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坚持“先算”、“后审”、“再批”的规定,杜绝新污染源产生。加强监督检查,从严把好建设项目环保验收。认真开展“环境执法月”和“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环保专项活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信访和“12369”环境举报热线查处,突出解决群众反映的污染热点难点问题。慧通轮胎、福泉橡胶、香山瓜子等单位妥善实施搬迁,一批困扰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8、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结合“五五”普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基础知识。组织开展“嬴牟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活动,表彰命名19所省、市级绿色学校、8个省级绿色社区。
9、环境保护制度逐步健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坚持环境优先,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和严格考核奖惩。完善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成六个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加快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建成58台(套)工业污染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设施。强化放射源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国控点陆地γ剂量率监测工作,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排污权交易,市排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从机遇来看:
1、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为环境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不断增强,为环境保护的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2、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做好环保工作有了坚强后盾。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多次研究环保工作,污染减排、排污权交易等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先后出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时指导和督办,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环保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3、经济实力增强,科技进步加快,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4、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给环保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创新环保管理体制机制,环境保护将更加注重服务民生和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
从挑战来看: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总量削减难度大。以能源、钢铁为主的工业结构难以实现根本性改变,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非常重。污染负荷总体较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难度大,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大。
2、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空气质量的改善不容乐观,Ⅱ级(良好)天数比例较低,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和燃料结构调整还不到位。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不容忽视,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危险废物及固体废物处置设施不配套,影响日益突出。
3、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还需加强。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规模化养殖和农药、化肥使用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土壤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
4、环境监管及应急能力不足。环境监管能力还较薄弱,监管手段和应急能力还不够先进,环境监测、监察等手段亟待加强,企业环保诚信、公众环境意识等方面提升较为缓慢,环境保护综合能力仍不能适应环保事业发展要求。环境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三、指导思想、原则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以污染物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着力加强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等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努力为建设环境秀美的经济文化强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环境优先,从污染负荷高、环境容量小的实际出发,在制定规划和政策、实施重大开发和建设项目时,优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坚持统筹兼顾,实现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城市环境整治与农村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工业、生活污染治理与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整体推进;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污染减排这一核心,加快企业污染治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正确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完善政绩评价制度。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指标,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基础、人才、保障三大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更加巩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主要规划指标
主要河流水质达到Ⅳ类以上标准,无劣Ⅴ类水体;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南水北调控制断面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比2010年改善20%以上;辐射环境质量水平在正常波动范围内。
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减少19%、18%、11.5%、10.9%。
完善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废弃放射源安全收贮、处置率达到100%;重金属污染防治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污染源监管,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污水处理厂运转负荷率在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
单位面积农田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比2010年降低20%左右;自然保护区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受保护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26%;森林覆盖率达到35.5%。环境保护机制得到创新,环境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建成较为完备的环境监测、环境科技和保障体系,形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保投资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左右;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90%。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两高一资项目的环评审批,新、扩、改项目必须采用清洁工艺和设备,做到增产减污。发挥规划环评的作用,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大结构性污染治理,突出抓好电力、钢铁、水泥、粉末冶金、耐火材料、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治理。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设施,推行新型干法回转窑技术,水泥行业实施总量控制。积极发展煤炭洗选和配煤产业。落实排污总量控制要求,认真开展排污权交易。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降低单位产值的水耗、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积极推行ISO14000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确保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70%以上。
(二)强力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环境质量
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重点乡镇和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如期建成。加强环境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调整,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大配套排污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排污管网的全覆盖,拓展中水回用方式和途径。加大污泥处置设施建设。
加强宏观管理,全面落实“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以技术经济可行为依据,倒逼造纸、酿造、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施工业园区和化工园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认真抓好人工湿地建设。
继续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定保护规划,加强水质监测,严厉查处影响水质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水质全部达标。逐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三)突出重点,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新突破
巩固电力行业减排成果,强化脱硫设施的升级改造与运行管理,严控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设施,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已投运脱硫设施应进行更新改造,综合脱硫效率提高到90%以上。现有火电机组凡设置脱硫烟气旁路烟道的,实施旁路烟气挡板铅封,脱硫效率提高到80-90%。燃煤锅炉走升级技术路线,以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替代小型燃煤锅炉,对大吨位燃煤锅炉因地制宜安装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规模在35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建设低氮燃烧示范工程。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设施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新建烧结机应配套脱硫设施,现役钢铁烧结机及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球团设备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达到80%以上。焦化行业炼焦炉荒煤气全部实行脱硫,H2S脱除效率在95%以上。
实施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硝设施,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现役单机20万千瓦(不含)以下机组,全部安装低氮燃烧器,脱硝效率达35%;现役单机20万千瓦以上机组,全部建设脱硝设施,脱硝效率达70%。钢铁行业建设脱硫脱硝一体化示范工程。水泥行业日产规模大于2000吨熟料的生产线进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配套烟气脱硝设施。新建大中型燃煤锅炉全部安装脱硝设施,35t/h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安装低氮燃烧器,脱硝效率不低于30%。
全面强化工业烟(粉)尘污染防治,原、辅材料必须配套建设防风抑尘网、设立密闭堆场、安装自动喷淋装置。烟尘排放浓度超过30mg/m3的火电厂,必须进行除尘设施改造。未采用静电除尘器的钢铁行业现役烧结(球团)设备全部改造为袋式或静电等高效除尘器。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应安装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鼓励20蒸吨以下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使用低灰优质煤或清洁能源。
突出抓好特殊行业和化工园区等的异味治理工作,有效控制工业异味。减少精细化工行业有机废气产生点位,完善有机废气收集系统。禁止露天和在居民区内进行喷漆、喷塑、喷砂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作业。做好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控制,所有加油(气)站、储油(气)库安装密闭措施和油气回收装置。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加速高排放的老旧汽车、“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进程。开展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工作。积极推广供应国四油品。
(四)典型示范,把土壤污染防治摆上重要位置
深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客观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分区控制原则和措施。在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优化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建立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对粮食、蔬菜基地等重要敏感区和浓度高值区进行加密监测、跟踪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优先修复污染土壤清单。污染严重的土壤,禁止生产农副产品。加强城市和工矿企业场地污染环境监管,开展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和城市改造场地污染评估,将建设场地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二次开发。
开展重点河流、湖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制定实施治理和修复方案。以涉及化工企业搬迁场地为重点,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
(五)规范管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建立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的技术开发,拓宽综合利用产品市场,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在黑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等重点行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双超”、“双有”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认真制定并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监管,严格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变更申报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监控名单。对危险废物的收集、储运和处理实施全过程管理。以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二噁英污染防治。加强对典型工业污泥的处置工作,尤其是含油、含重金属和含有毒有机物的污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废酸、废油等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大有毒有害化学品淘汰力度。严格化学品环境监管,完善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制度。
(六)分类指导,全面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建设
积极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供热热源首先考虑利用城市或企业供热管网的延伸。优先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乡镇驻地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或建设管网引入城市、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农村建设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土地等多种处理方式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工作,雪野旅游区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并按规划切实抓好建设。
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加大农村“以奖促治”支持力度,全面启动莱城区“连片整治”工作。开展生态镇、生态文明村以及生态社区等多层次的创建活动。开展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加强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恢复工程和“绿色通道”建设。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以土地复垦为重点,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建设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农村环境优化美化为目标,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业“两减三保”(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面源污染控制行动计划,鼓励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严格实行秸秆禁烧。
实施村级定点收集、镇级集中清运、市区统一处理垃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切入点,把农业污染源纳入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七)建设完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有效保障环境安全
开展重点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调查,摸清环境风险的高发区和敏感行业。调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建立环境风险源分类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管理、动态更新。
建立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新、扩、改建设项目全部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提出并落实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对所有已建项目每年进行一次环境风险源排查,及时更新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档案。科学设置监测预警点位,落实分级定期监测、剧毒物质超标报告和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快速预警和反应能力。实施重金属重点防控区排放总量控制试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15%。提高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加强辐射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人员的培训和应急演练。抓好放射性物质交通运输的安全监管、放射性废物收贮和废物库安全管理,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到100%,实现对放射源全寿期无缝隙监管。
(八)实施基础、人才、保障工程,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完善的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支撑三大体系。实现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由常规达标向全面达标、由注重硬件向全面提升、由齐头并进向重点发展三个转变。探索建立城乡环保执法监管新机制,切实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设,逐步探索建立乡镇和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科技的投入,增强环境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建设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环保人才。加强环保科研能力建设,提升环保科研水平。
加快辐射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建立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形成市、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网络。
完善监测网络,形成环境监测自动监控系统。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重金属监测专项配置指南要求;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市、区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至少达到90%和80%。加强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市、区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至少达到90%和80%。加强环境信息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基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环境信息平台,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水平。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建设环境应急队伍、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监测实验室等。
五、重点工程和投资来源(一)重点工程
1.水污染治理投资。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住宅小区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工业污染源实施治理再提高,建设人工湿地等工程。“十二五”期间,水环境治理投资需23亿元。
2.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包括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电力企业脱硫设施的升级改造,烧结机脱硫工程及脱硝示范工程,焦炉煤气脱硫升级改造,电力企业脱硝工程,工业锅炉和炉窑的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和清洁能源,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十二五”期间,大气污染治理投资需18.2亿元。
3.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包括建立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城市绿化,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等,重点建设雪野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莱城区连片整治等。“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投资需5亿元。
4.固体废物治理投资。包括新增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800吨/日,建设废酸、废油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和污泥处置中心等项目。“十二五”期间,固体废物治理投资需4亿元。
5、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包括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实施清洁生产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科研等。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项目投资需2.8亿元。
6、环境监督能力建设投资。包括建设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地表水监测网络等,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重点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开展环境污染预防,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清洁生产审计,循环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预报预测方面的攻关研究。“十二五”期间,环境监督能力建设投资需2亿元。
(二)投资来源分析
1、政府主导项目。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督能力建设等是由各级政府主导的项目,需投资10亿元,占投资的18%。来源于各级财政投入。
2、企业负责项目。需投资45亿元,占投资的82%。按照“污染者负担”、“谁污染谁治理”等原则,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解决。政府对重点治理项目和技术示范项目给予适当环保补助。
六、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环境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系,实现环境监管横向与纵向的明确分工、衔接与合作。环保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环境保护的统一规划、实施、监管,其他部门在法律的职权范围开展工作。建立环保目标考核体系,量化考核目标。完善考核奖惩措施,建立环保问责制度和行政监察制度。
(二)建立综合决策机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落实监督管理措施。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全面推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建立以环境容量和排污权交易为基础的审批机制。推行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制度,实施竣工验收公示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后评估机制。推行排污权交易工作,实现动态管理。落实经济保障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运营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治理的投融资体制和运营管理机制。落实技术保障措施。制定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积极探索社会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大环境保护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力度。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普及环境知识。加大绿色学校与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三)健全环保投资机制,拓宽环保投入渠道
明确各级政府在环保投入中的责任,强化政府环保投入主体地位。加强统筹协调,多方位多渠道增加环保投入,将其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予以保证并按比例逐年增加。拓宽环保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在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优惠鼓励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转向环保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积极探索,开创环保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建立以末端控制为主、体现清洁生产要求、覆盖生产全过程的排放监控体系,加强源头控制和全程管控,体现全防全控理念。加强环境规划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等的协调统一。
(五)加大环境宣教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环境信息公开,走环境保护群众路线,建立环保统一战线。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普法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制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积极发挥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扩大社会参与力度,让群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
(六)加强支撑能力建设,提高科学执法水平
加快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督执法装备水平,重点提高现场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能力的建设。加大环境科技的投入,加强环境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建设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和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提高环境科研水平。建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提高宣传教育水平。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加强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实现环保部门网络互联。
七、规划实施与考核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7
1 评估内容及方法
1.1 评估时间
评估时段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1.2 评估内容及方法
重点对《规划》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按照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数据来源于郑州市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环境质量公报;各部门总结报告、年度数据等。
2 规划评估
2.1 规划目标指标评估
《规划》共设置了17项目标指标, 其中环境质量类指标共8项, 污染防治类共5项, 总量控制类4项。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所示。
2.2 规划任务分析评估
郑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重点任务为“4311”, 即四个深化 (深化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深化污染物减排、深化水和大气环境保护) 、三个加强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一个推进 (推进农村环境保护) 、一个保障 (保障环境安全) 。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及未完成任务说明见表2所示。
2.3 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分析
“十二五”期间郑州市已出台地方性法规2个:《郑州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条例》《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完成地方性规章4个:《郑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郑州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郑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郑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十二五”期间, 郑州市要求各类工业企业严格按照河南省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贾鲁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1/0908-2014) 》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及措施实施情况较好。
3 存在问题分析
3.1 环境质量目标与规划任务脱节
郑州市“十二五”规划目标中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及水环境质量目标未完成规划目标要求, 其中大气环境未完成规划目标要求的主要原因为能源结构、机动车尾气污染、施工扬尘及城市管理问题。水环境质量未完成目标要求的原因为天然径流少, 目前郑州市城区污水尚未完全收集, 仍有沿河排放现象存在另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与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导致断面不能达标。“十二五”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的规划任务完成率均在70%以上, 但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任务、工程与具体规划目标之间脱节, 导致规划目标完成较差。
3.2 总量减排以工程减排为主, 结构减排及管理减排成效小
《规划》实施过程中总量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较好, 但总量减排多依靠工程减排, 工程减排占减排总量的90%以上。郑州市工业中主导产业仍以资源开采及资源加工型企业为主, “十二五”期间, 结构减排实现的减排量相对较小, 结构减排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 农业源 (化学需氧量、氨氮) 减排任务艰巨, 规模化养殖场大多无污染治理设施或没有环评手续, 管理不够规范, 在国家减排核查时缺少必要的支撑材料, 难以认定减排量。
3.3 未完成任务多因管理职责不明确
《规划》中未完成任务多为管理职责不明确的工作。如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是属于林业部门负责, 分散供水的村庄水源监测属于卫生部门负责, 土壤监测及土壤环境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归属问题不明。以上任务环保部门在落实《规划》的时候, 对其他部门没有相应的监督落实权利, 难以保证相关任务的落地实施。
4“十三五”时期主要建议
4.1 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目标
“十三五”时期要求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但对郑州市而言, 由于降雨及地表水匮乏, 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 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特别是贾鲁河及颍河为重度污染,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在“十二五”期间未有起色。郑州市整体环境质量与目前国家“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中对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相距较远, 在“十三五”时期质量改善面临较大压力, 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在具体任务时应根据工作基础及潜力, 科学设定规划任务, 保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4.2 深挖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潜力
污染减排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基本要求, 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郑州市工业投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 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性较高, 能源年均弹性系数为0.626, 同时期全国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9, 随着“十三五”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需求, 能源消费的提高, “十三五”时期污染排放量仍处于增长阶段;在工程减排潜力基本已经挖掘殆尽的情况下, 应深挖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的潜力, 寻找污染减排途径, 完成国家及河南省下发的污染减排任务。
4.3 需要创新工作思路, 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新的环保法要求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但目前环境监管多集中在对重大污染源, 对“小、微、散”企业未形成有效监管, 对除生产类外的开发建设、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缺乏有效约束, 部分违法行为监管主体尚未不明确, 如对裸露开发建设工地的监管、对小作坊式落后产能的淘汰, 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内所有污染源的清理等都不属于环保部门监管职责, 建立整个政府体系的监管系统目前尚存在一定困难。在“十三五”中需进一步夯实市 (县) 环境监管基础, 且在垂直监管“变化”中对工作有所创新, 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摘要:郑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实施完成, 根据规划内容分析评估了规划目标、规划任务、政策措施等完成情况, 梳理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根据评估结果, 分析郑州市环境保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关键词:“十二五”,环境保护,终期评估
参考文献
[1]於方.中国环境保护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10) :91-94.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8
1.凤冈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现状
自2006年以来,凤冈县委、县政府提出“开发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的战略思路,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大了生态环境和建设的力度,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先后开展了绿化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农田水利、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内容的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猪—沼—果—厕“四位一体”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推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并大力推进绿色蔬菜基地的建设进程,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促进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加强治理水土流失和水流域的治理,使凤冈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增长。
长期以来,凤冈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2001年的机构改革中把环保机构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单列,环保工作已作为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加强环保法制的宣传力度,把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放在“开发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的战略位置上,治理污染、降低“三废”排放量已经作为县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A.水环境保护
凤冈县已把县城生活饮用水源地——穿矸水库划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加以保护,龙潭河及县城其他水域划为二类水域加以保护,对废水排放单位从总量和浓度方面加以控制。
B.大气环境保护
在县城已划出空气质量功能区、烟尘控制区及二氧化硫控制区,并在上述区域内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工作,创建达标功能区。
C.声环境保护
在县城已划出噪声标准适用区、噪声达标区,对各类区域按其功能严格管理。
2.凤冈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们仍然存在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植被减少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县域,生态环境破坏遭到了严重挑战。
环境执法现实存在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使部分企业宁可冒险偷排偷放,也不按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办事。
仍然存在环境执法能力低、手段软的情况,作为县级环保部门,我们有监测机构但没有监测能力,乡镇一级政府未设办事机构,执法过程中往往企业违法了,不能及时的进行取证及监测,使依法执法不能完全正常执行。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不足。随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给全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如停止开采的煤矿山及非煤矿山,一些风景区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县城排污管网,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而未能全面实施,导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比,相对滞后和薄弱,局部区域环境质量得不到改善。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种养业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地面水水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影响到当地的饮用水安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县污染防治日益突出的紧迫的环境保护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较为丰富,虽与我们的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新的建设要求,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宣传。
3.“十二五”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A.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针对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目标。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B.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坚持将人居生活环境保护与资源生态保护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建设、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凤冈县生态建设规划目标
2011~2015年,凤冈县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市文明,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深入开展生态建设与保护,抓好重点县域流域的保护,以生态农业示范带动农业农村水源污染防治,有效地改善农业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施行环境保护定量管理,以县域空气环境、水环境容量的科学测算为依据,严格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力求县域内空气环境和水环境按功能实现达标。
总体目标:建成国家环境保护示范城市,县域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生态良好,全民环境意识明显提高,环保执法规范有力,初步步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A.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
建立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考核机制,探索绿色GDP考核的实现机制,地方政府切实履行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经济综合考核、小城镇建设环保考核等。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责任。
B.全面推行环境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抓好全县空气环境、水环境容量的测算,按照环境功能的要求编制达标规划,建立完善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可容纳的范围内,县域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C.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关停取缔规模小、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配合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抓好许可制度的实施工作,严格实行新、改、扩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促进建设项目在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鼓励、引导并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建设,有效地实现工业污染的全过程防治。积极推动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工作。
D.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城市”为载体,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以“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为依据,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城市的标准,兼顾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其它已有的社会、经济、环境规划的关系,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市突出的环境问题、实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为主线,加强城市环境管理,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共赢”发展为目标,编制并实施《凤冈县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力争“十二五”期间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要求,并通过认定。
E.继续抓好“三县”保护战略的实施,全面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编制并实施我县生态功能县划,认真推行生态环境“三县”保护战略,一是特殊生态功能县(主要为江河源头县、饮用水源保护县、水土保持的重点保护县和重点监督县);二是重点资源开发县;三是生态良好县。有计划地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工作,营造并形成良好的县域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带动和推进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副加值,增强农业的竞争力。以田坝、万佛山和西山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带动城镇周边生态景观营造工作,努力实现城市、城镇生态良好的目标。
F.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推荐阅读:
十二五上海城市规划10-08
关于印发《上海市实施[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细则》的通知11-30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06-06
上海环境06-20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12-01
上海同济规划09-22
上海市城镇排水污泥处理处置规划07-31
2024上海事业单位招聘:上海房屋安全监察所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10-17
上海市地方志工作2011-2015年规划11-13
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备案实施细则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