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理念

2024-05-22

执法理念(精选9篇)

执法理念 篇1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徒有法不足以自行。一部再好的法律, 也要通过法律的具体施行才能实现它的立法初衷。每一条款的执行和落实, 都需要执法机关也就是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的实际操作来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 立法上的每一次进步, 都是对执法者的一次全新挑战。面临着执法理念、操作程序、习惯做法的更新和改变。就公安机关的侦查权而言,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化了惩罚犯罪的力度, 使以口供为中心的侦查模式面临更大的挑战, 侦查活动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可以说, 此次修法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挑战, 但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目前, 提高公安执法人员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意识, 转变他们的执法观念, 提高他们严格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从现行法律的实施到修改后法律的实施的平稳过渡, 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大课题。

2012年5月25日下午, 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座谈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强化五个意识:“强化人权意识、强化程序意识、强化证据意识、强化时效意识、强化监督意识。”笔者认为, 对公安机关来讲, 贯彻实施刑诉法修正案, 转变执法观念, 在思想建设方面关键要解决以下四个意识:

1 强化人权的意识, 牢固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念, 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 强化了对人权的司法保障, 不仅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刑事诉讼法总则, 而且贯彻到具体的刑事诉讼制度中,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 体现了我国人权事业新的发展进步。”公安机关在刑事执法活动中要强化人权意识, “要牢固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观念, 防止把两者对立起来, 既注意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 依法维护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 又注意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 努力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

这是难点, 是对公安机关传统执法理念的冲击。以前在很长一个时期, 把刑事诉讼活动当做对敌斗争和惩罚犯罪的工具, 片面强调对犯罪的惩罚和打击, 忽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保障,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给予不人道的待遇。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能否处理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二者之间的关系, 事关刑诉法修改后公安机关执法的质量和成效, 也关系到立法宗旨在执法活动中能否实现。

保障人权是国家行使惩罚权乃至实行法治的终极目的。公安机关对刑事犯罪的刑事追诉活动仅仅是国家为了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以有效行使的手段之一。如果采取刑讯逼供等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手段搜集证据, 其行为自身则是与“保障公民权利的有效行使”这一刑事诉讼的终极目的直接相悖的。即使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在均衡公民权利与公共利益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基于保护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在刑事追诉活动中不得不对涉案公民的自由等基本权利进行限制时, 亦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明确授权的相关程序规定慎重行事, 而不能片面地为了追求破案率置公民的基本权利于不顾。只有有效地惩罚犯罪, 才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但只注重追究犯罪, 忽视保障被告人权利, 又必然导致司法专横和公权滥用, 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 从而在根本上动摇国家的法制, 使国家难以实现长治久安, 祸害很大。

2 进一步强化程序意识, 牢固树立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并重的理念

司法实践中, “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普遍存在, 甚至认为“法律是保护人民的, 但不能束缚自己的手脚”。一些公安机关领导甚至是高级领导受“重实体、轻程序”的程序工具主义执法理念以及“破案率”、“命案必破”等影响, 在评价干警工作时, 往往只看结果, 不看过程, 对一些非法取证行为采取宽容甚至是包庇态度。

法治的精髓在于程序公正。严格执法包括严格执行实体法和严格执行程序法, 无论忽视哪一方面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严格执法。在公安执法中, 不但要在实体上, 而且更要在程序上切实依法保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程序的“形式主义”作用, 有效防止刑讯逼供等人治执法现象的发生。因为, 正当程序有助于实现实体公正。

公安机关要“严格执行刑诉法, 坚决纠正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 切实做到实体与程序并重, 把程序公正的要求落实到刑事执法活动的全过程。特别要严格执行采取强制措施后通知家属的规定, 严格执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的规定, 依法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执业权利, 提高刑事案件的辩护率和辩护质量。”

3 强化证据意识, 转变侦查观念, 保证刑事案件办理质量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基础和灵魂, 是司法公正的基石, 没有证据, 就没有刑事诉讼。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刑诉法, 公安机关作为刑事诉讼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必须要强化证据意识。

3.1 正确、理性的认知证据, 树立科学的证据观

证据意识决定着人们对证据基本问题的态度。首先, 应当对“什么是证据”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认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对证据的传统定义做了重大修改, 把证据定义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据此, 证据成了反映案件事实的载体, 而非案件事实本身。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用“材料”取代“事实”, 消除了旧法中的逻辑矛盾, 同时也标志着人们对于证据的认识由过去的实质理性转向形式理性。

3.2 强化证据意识, 培养诉讼自助能力

在刑事诉讼中, 证据意识具有很重要的自助功能。证据意识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刑事诉讼的主导者之一, 公安机关侦查人员不仅要对证据知识和证据规则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而且要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证据;除了要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客观全面地收集和审查判断证据外, 还要注意收集和运用证据的规范性、合法性。这不仅是正确惩罚犯罪的需要, 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吸收并正式确立了讯问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制度, 在错案追究制日益严格的今天, 对于提高公安司法人员证据意识、避免被错误追究具有重要意义。

3.3 强化证据意识, 转变侦查观念

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 也是搜集证据和查明案件事实的关键程序。培养和强化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 有利于保障侦查活动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为防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的发生, 侦查人员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1) 从口供本位向物证本位转变。长期以来, 我国侦查工作一味夸大口供的证明作用, 坚持口供本位, 侦查思维往往“由供到证”, 导致实践中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情况时有发生。侦查人员应该以这次修法为契机, 转变观念, 减少对口供的过分依赖, 将侦查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口供以外的证据尤其是物证上来, 更好的发挥物证和其他证据在证实犯罪方面的作用。

(2) 从只重视证据客观性向既重视证据客观性又重视证据合法性转变。作为案件事实的探求者, 侦查人员在发现和搜集证据过程中, 应当依法办案、文明办案,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讯问、搜查等, 避免有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行为。

(3) 从“抓人破案”向“证据定案”转变。2012年, 在公安部召开的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工作部署会上, 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明确指出, 要使广大民警切实转变侦查办案方式, 在证据规格和标准上把“破案”与“庭审”的要求结合起来, 切实实现侦查办案由“抓人破案”向“证据定案”的目标转变。这一提法很有指导性, 侦查人员应当转变工作思路, 以证据为本, 由过去侦查“抓人破案”转向用证据去证明犯罪事实上来。

4 树立文明执法的理念, 杜绝刑讯逼供

目前, 刑讯逼供问题没有根本性突破, 仍然是刑事执法中最突出的问题。侦查机关办案人员的“口供情结”仍然很重。这种现象的存在, 是封建纠问式诉讼的余毒, 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此次修法, 将“反对强迫自证其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制度”等写进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从制度上, 为文明执法、杜绝刑讯逼供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 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 要树立文明执法的理念, 使文明执法蔚然成风。这样法律制度的进步才能转化为执法行为的进步, 才能达到立法的目的。

摘要:立法上的每一次进步, 都是对执法者的一次全新挑战。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目前, 提高公安执法人员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意识, 转变他们的执法观念, 强化他们严格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从现行法律的实施到修改后法律的实施的平稳过渡, 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公安机关,执法理念

参考文献

[1]周永康在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2-05-26].http://www.mps.gov.cn/n16/n1237/n1357/3273042.html.

[2][英]汤因比, [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3]罗一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公安执法中被虚置的原因与对策[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1 (5) .

[4][德]克劳斯·F.勒尔.程序正义:导论与纲要[M].陈林林,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5]范崇义, 张中.证据意识:刑事诉讼的灵魂[N].检察日报, 2012-06-13.

执法理念 篇2

城市管理工作与政府形象、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城管工作者如何处理好服务与执法的矛盾,实现行政执法与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推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执法理念,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型执法”队伍,找准服务与执法的平衡点和结合点,才能切实履行职能职责,提高执法效能。

一、解放思想,进一步创新执法理念。

一是树立服务型执法理念。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进一步突出城管执法的服务属性,变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技术先进服务型城管,多做、善做有利于城市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公益性工作。

二是树立平和型执法理念。力求做到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埋怨粗暴;多一些疏导途径,少一些强制执行;多一些亲情提示,少一些行政处罚,高效、平稳地排除行政相对人给城市生产生活造成的不便。

三是树立建设型执法理念。针对城管行政执法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及时给相关部门发“城管建议”,促使其完善管理、改进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执法之前,把矛盾化解在扩大之前。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执法方式。统筹兼顾城市的“面子”与百姓的“肚子”,在转变执法方式上寻求创

新与突破。推进标准化执法。制订和完善城市容市貌标准等方面的管理标准考评体系,用文明的尺度、科学的标准规范市民行为、规范城管执法。推进文明化执法。变驾车执法为徒步执法,变搬上车为搬进店,变以堵为主为堵疏结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宗旨,努力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帮,民有所怨、我有所获,民有所急、我有所办”的“八有”理念。坚持建管并举,进一步提升城管品位。

二、苦练内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

新的执法理念要落实到具体的行政执法工作中,并收到实效,必须有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行政执法队伍。为此,必须着力抓好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要把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全面开展法律业务知识学习和遵纪守法教育,采取岗前教育、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工作水平,坚持严格执法。

二是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廉洁自律、秉公执法,是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制定的廉政方面的规章制度,坚决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违纪行为,提高广大执法人员遵纪守法、拒腐防变能力。要牢固

树立公仆意识,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密切执法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是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以“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执法人员扎实的工作作风。对执法力量进行整合,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最强的力量,最优势的“兵力”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力求执法效率的最大化。

三、内和外顺,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有了新的执法理念和好的执法队伍,只是为执法工作的突破和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一个和谐、良好、宽松的行政执法环境是重要保证。

一是建立保障到位的司法支撑机制。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分支多,外延事物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多,加之执法人员面对的违法对象形形色色,而且行政执法手段单一,缺乏强制执行力度,单靠一个部门和一支队伍的力量是难以搞好执法工作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司法部门在城市管理工作领域的保障支撑作用。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后,新的行政执法机构工作内容增加了,遇到的违法案件将更加复杂,如果再不加强司法保障工作,将很难保证中心工作任务有效完成,也很难避免重蹈覆辙。因此,在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

权制度中,各级执法队伍应加强与同级司法部门的工作协调,建立起互动的工作协调机制,以便对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后遇到难以执行的违法案件依靠司法部门予以强制执行,保证行政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遇到的暴力抗法案件也能及时立案审理,追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维护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和行政执法机构的威严。

二是建立新闻媒体积极配合的舆论支撑机制。良好的舆论支持,对城市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对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意义非常重大。在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一个运行正常、配合到位、关系密切的舆论支撑机制。一方面可以大力宣传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使广大市民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刻理解,充分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宣传行政执法机构,使广大市民了解这支队伍、支持这支队伍、配合这支队伍,促进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建立配合默契的舆论支撑机制。

执法理念 篇3

一、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公安机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需要。

公安机关处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与群众打交道多,关系密切。广大民警都应该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的态度看待自身工作,切实转变作风,主动提高工作标准。通过锻造公安机关优良作风,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创优发展环境的新期待,对公共安全的新期待,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对便民服务的新期待。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完成各项安全保卫任务的迫切需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和蔓延,导致了经济增长放缓,大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下岗失业人员增多,部分群众收入水平下降等后果。这些经济问题在社会领域的反映将更加明显,各类矛盾突出,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多变,所有这些方面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种政治敏感节点比较集中,各方敌对势力易借机制造事端的可能性加大,公安机关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正如公安部长孟建柱同志所言,2009年很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安工作挑战最多、任务最为繁重艰巨的一年。而作风问题影响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统筹兼顾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需要。

2009年我们将迎接全面实施网上办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警务革命,承担着继续深入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和纠正立案统计不实等重点工作。要圆满完成这些重点工作,需要我们全面提升“软实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作风问题。没有求真务实、亲历亲为的作风,令行禁止、事不过夜的作风,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作风,拒绝理由、不讲借口的作风,我们将无法统筹兼顾这些重点工作,更谈不上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的标准和水平。

二、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一)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部分民警理想信念模糊,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正如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张越同志所讲,作风问题的实质是理想信念问题,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民警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的教育。当前,人民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各种公安机关不良作风,究其根本,就在于部分民警理想信念模糊,宗旨观念淡薄,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少数民警缺乏民本思想和责任意识,没有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观念,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思想标准落后,自我要求降低,自我约束放松,在其位不谋其政,办事不尽责,得过且过,遇事推诿扯皮。

(二)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大局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的问题。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公安机关必须自觉置身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要听党指挥,敢于奉献,永葆忠诚本色。公安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只有融入并自觉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公安工作才具有活力。

(三)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贯彻落实不力的问题,确保令行禁止。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而“不落实”是工作中的最大隐患。没有强有力的纪律约束的队伍将是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发挥强大的合力攻坚克难,作为半军事化性质的公安机关,必须突出强调组织纪律性,确保令行禁止。唯有此,才能适应公安机关肩负的艰巨任务,在关键时刻冲的上、打得赢,才能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可信赖的忠诚卫士。而当前,有些民警在贯彻落实上级任务时,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工作消极,甚至阳奉阴违,各行其是,导致上级的安排部署停留在文件上,变成一纸空文。

(四)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执法行为不规范问题,促进公安民警规范执法。执法活动是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执法行为不规范、随意执法等问题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执法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对公安机关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解决执法不规范问题,一是要加强执法理念教育。使全体民警认识到执法规范化是必然选择,是执法活动的生命,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基本要求。使每一名民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严守法纪等正确的执法理念。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执法质量检查力度。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约束、规范干警的执法行为,使干警的执法行为有章可循,违规必究。同时要加大执法质量检查力度,通过执法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执法不规范行为,严肃查处违规办案的责任人,促使民警执法规范化。三是通过提高执法办案的公开、透明度,促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要求的网上办案等手段,要求执法办案活动须公开、透明,这样便于接受各方监督,可以达到以公开促公正的目的,有利于执法规范化建设。四是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高执法素质。通过加强办案业务知识的培训,解决民警执法知识、能力欠缺的问题,提高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五)要着力解决群众观念不牢的问题,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一些民警对群众态度生硬冷漠,对群众诉求当作“小事”,找借口、推诿扯皮。一些民警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能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艺术,与群众“说不上话、交不上心”。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警民关系,一方面要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要把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改进对群众的态度作为重点,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坚决杜绝漠视群众疾苦、伤害群众感情、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群众工作方法和艺术的学习,努力做到“三懂四会”,不断提高公安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三、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明确工作思路,采取得力措施

(一)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领导干部是关键。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领导干部的个人作风直接影响着广大民警的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单位、部门作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着重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方面,以自身优良的作风,为广大民警做出榜样。

(二)加强思想教育,统一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要注重加大干警的思想教育,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武装干警的头脑。要加强民警宗旨观念和纪律意识的教育,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大局观”、“稳定观”、“群众观”。让广大民警深刻领会到当前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自觉的投入到锻造公安机关优良作风的活动中来。

(三)健全制度,强化督导问责。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必须科学规划,确立推进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促使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使此项活动有章可循,易于操作,避免作风建设年活动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形成一阵风。要确立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理念,使民警在具体工作中,处处受到纪律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以强有力的督导检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纪检、监察、政工部门要发挥督导作用,严肃查处公安民警作风方面的违法违纪案件,实行刚性问责,利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为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执法理念 篇4

关键词:法治,法治理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法治国

1 法治及其理念的价值诠释

1.1 法治的概念

法治理念, 是关于法治的原理、精神及法治化的操作技术, 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因此, 理解法治的概念是对法治理念的把握和解释。法治概念是在历史上产生的, 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 它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开始关于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的争论。著名的“儒法之争”, 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治理国家主要是靠法律, 即“圣人之治 (即人治) ”还是主要靠个别贤明的君主, 即“圣法之治 (即法治) ”。在西方, 第一个主张依法治国者, 可以说是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在著名的《政治学》一书中, 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异常活跃, 纷纷提出了对法治精义的看法和解释。有学者通过认同西方社会亚里士多德以来对法治的几乎超越历史和时代的基本解释, 认为法治的基本精义在于法的至上地位和法的善德质素, 后者决定着前者, 更具有根本意义。法的至上地位意味着不仅只有手段的功用, 而且有目的和价值意义;法的善德质素要求法治不只在实施层而, 更在立法层面。同时, 法治作为价值理想, 与自由、平等、正义、秩序、效率、民主等多元价值具有亲合关系。有学者从价值理念的角度出发, 认为法治除了“治国方略”之外, 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 是一种理性的法制模式, 是一种理性的法律精神, 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

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 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 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 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 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2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与法治

2.1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法治的具体实践

从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实践来看, 中国法治化进程是由国家启动的, 基本上是以政府推进为主的政府推进和社会演进结合型。从根本意义上, 反映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元化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理论深入和展开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回应, 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地操作中国法治化道路选择, 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则是法治理念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实践。

城市管理是依法治市、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和永恒课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根源于市场化改革的推动、行政机构精简和行政处罚的执法法治化要求, 以解决在城市管理领域中比较混乱的行政处罚行为, 《行政处罚法》将综合执法中的集中处罚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城市管理的法治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体现, 是法治社会成熟与否的标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地方行政区域的具体实施, 它使法治理念得以启动和深入, 使法逐步由纸上的条文融入了公民的生活中, 从而为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制度与人”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

2.2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法治的具体化, 与法治政府具有密切关系

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执法作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以及改革方向之一提出后,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就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试点工作再次发出了专门通知, 要求各省政府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 充分认识实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的重要意义, 认真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执法体制。

综合执法作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模式, 其与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 城管综合执法与责任型政府关系密切, 责任行政要求行政系统行使职权时权责对等, 行政执法权高效有序地运作, 这是因为, “良好的法律秩序是法律规范实施的结果, 也是检验是否厉行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城管综合执法将以往分散行使的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 明确执法主体及其权限和责任, 为“政府权力再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 城管综合执法也体现了治理型政府的要求。治理型政府以“最好服务、最高效率”为目标, 城管综合执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行政处罚领域的三乱现象, 使无序变为有序, 保证行政管理体制的统一和稳定, 有力地推动法治政府的建设。同样, 依法行政也对综合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必须要做到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杜绝粗暴执法, 从而为政府树立良好的行政执法形象。

3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及展望

在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如何具体实现法治的方略, 体现法治的价值和要求是对我国法制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开展和深入, 作为依法治国在地方行政区域内的法治实践, 为中国法治化的实现提供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道路。

3.1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

(1) 立法不足, 法律滞后。

行政执法, 顾名思义就是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行政执法离不开法律适用, 当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将抽象的法律规定具体运用于人、行为和事实并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作出判断和决定时, 就属于法律适用。城管综合执法作为行政执法的一种模式, 在其执法的过程中也必然涉及法律适用。不同的行政执法模式各有其执法依据, 就目前各地城管综合执法的法律现行的立法并不能完全适应城管综合执法的实际, 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①中央立法过于原则, 欠缺可操作性;②地方立法位阶较低, 权威性不足;③执法依据分散, 处于“借法执法”的尴尬局面;④部分执法依据存在着相互冲突的现象。

(2) 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职能交叉、职责不清。

综合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权来自于行政职能机关的转让, 各行政职能机关都交出一部分行政处罚权给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施机关, 由其独立行使, 变多家执法为一家执法。然而, 这种转让并不是传统理论中的依法转让, 其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还不完善, 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①行政管理权与综合执法权完全割裂, 管理与处罚难以衔接。“有关行政职能部门与综合执法机关之间的职责冲突, 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执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甚至比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之前的职责交叉问题还要大。”②综合执法部门与原职能机关执法职能转移不完整, 执法界面不清晰。根据行政法的理论, 一个完整的行政处罚权是不能被分割的, 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在部分职责职权的划定上, 却分割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

(3) 执法主体定位不准, 执法手段不足。

现在执法队伍的执法主体资格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 在国务院法制办批复后, 通过各级政府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予以确定的, 由于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原来是由其他的法律或法规明确授予其他行政主管部门, 因此, 在行政处罚权执法主体资格转移过程中就存在着法律间的冲突。特别是试点工作实施以后, 一些新颁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规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内的行政处罚权仍明确规定授予其他行政主管部门, 这也给综合执法队伍的执法主体资格带来了问题。在管理上依然采取运动式的监管模式, 而且执法手段较为单一, 整治效果不明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实践中, 还面临一个相同的难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后没有行使行政强制权的权力, 城市管理难以有效的进行。

3.2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完善途径

法治是一个目标, 是一个庞大的、理想而又可以实现的目标, 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苦的, 这个过程由一系列活动所组成, 是旨在实现法治的一系列具体活动的总和。充分认识到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及实现理想法治目标的必然性, 更加紧迫地推进法治的进程, 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做起:

(1) 改革管理体制。“从法治的发展角度着眼, 如果一种制度设计是值得并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我们就必须为它的建构迈出第一步, 哪怕会遭遇种种阻力, 甚至阻力过大而使得这一步走歪了。毕竟, 任何制度文明的发展都是在学习、矫正、积累的过程中完成的。”一个城市的管理工作, 特点是城管行政执法体制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工作的成效问题。因此, 研究确立科学合理的城管行政执法新体制, 对于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率至关重要。通过职能、权力、机构、人员的转变与调整, 以及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统一执法程序和文书等配套制度的建设, 使权力彻底与利益脱钩、真正与责任挂钩, 从而最终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2) 制定法律规范。任何一项制度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 尤其是对于以行政权重构为核心的城管综合执法制度而言, 更需要立法权的全面规范。关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地方性法规可作全面立法的立法选择, “所谓全面立法就是指在一部或若干部法律、法规中对行政综合执法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作出系统规定, 并将有关的主体、内容、程序等全部列举出来。”法规具体可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主体地位问题;②人员设置问题;③执法手段问题;④执法职能及范围划分问题;⑤执法程序问题。

(3) 重塑执法理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要求, 切实改变“重处罚轻服务”的现象, 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树立权利本位、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在执法方式上做到多样化、人性化、社会化, 做到执法公开、公平、公正、公信, 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加强内部监督制度建设, 做到权力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 全面提高队伍和人员的素质, 从而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燎原著.从法制到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2]孙莉.依法治国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3]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4]沈荣华.现代法治政府论[M].华夏出版社, 2000.

执法理念 篇5

关键词 执法新理念 基层检察院 监督

作者简介:李建光,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公诉一处处长、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0-157-02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监督执法难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理性不足,不敢监督

在监督执法过程中,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有些检察人员却不敢监督。具体表现为:该提起抗诉的不提起抗诉,或者以发送再审建议书代替抗诉,对可抗可不抗的案件不深入审查,草草结案;该发送违法纠正通知书的不发送,或者对该发送违法纠正通知书的以发送检察建议书代替;该发送检察建议书的以口头建议代替等等。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检察人员的执法理性不强,法律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对非法律因素考虑过多,算计个人得失较多,怕搞砸和公安机关、法院的关系,会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对自己以后的工作不利,因而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对于发现、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进行监督而不愿监督。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人情社会文化,是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很明显的地方,这种传统文化的存在,对法治社会建设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人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脱离不了这个社会。所以,克服人情社会对法治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另外,在中国现行的公务员体制下,基层机关除了一把手外,普通公务员的流动性很低,大多数公务员很可能从出生到退休就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在同一个机关工作,同学关系,亲戚关系,同事关系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把每一个人层层捆绑在一起。尤其是在流行实用主义的今天,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者大有人在,不少人利用公务权力为自己铺路子,互相提供方便,上下左右一团和气,该监督的就不监督了,在公检法司和政府其他机关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自己干什么都方便,甚至违法行为也串通起来共同掩盖。最后的结果就是一部分人得到了特权,违法行使权力不用承担责任,也不会受到惩罚;而另外一部分人受到了伤害,失去的是司法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的平等、和谐。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在这种环境下行使监督执法权,必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和不理解,甚至干涉。作为检察人员,要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正确执法,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要求我们必须以法治的思维,努力克服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态度不平和,执法方式不文明

态度不平和,表现为,在执法过程中,对待来访者、举报人、犯罪嫌疑人等案件相关人员缺乏热情和同情心,态度冷淡,一副关官老爷架势;办案态度不端正,不认真,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办案效率低下。

执法方式不文明,不善于监督,在监督的方法、方式上存在问题,表现为执法方法刻板、单一,不灵活,做不到具体案件具体处理;或者行事不慎重,达不到满意的执法效果。

我国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既要依法治国,又要实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时,注意执法方式的转变,采取以人为本的执法方式。

(三)规范的理念不强

表现为没有规范可依,或者有执法规范而不依法执法。

首先是很多现有的关于诉讼监督的法律规范在逻辑上就不完整,缺乏必要的关于法律后果(罚则)的规定,导致部分诉讼监督职能形同虚设,不能正确有效、行使。一条完整的法律规范,在逻辑结构上应当包括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罚则)三个要素。这些缺少了关于法律后果的规定,使诉讼监督失去了强制力的保护,陷入了无果而终的尴尬境地。

其次是关于诉讼监督的立法不具有统一性。现有关于诉讼监督的规定分散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诸多法律法规中,各规定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不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能发挥诉讼监督的整体合力。

第三是很多法律法规对某些问题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因为缺乏操作细则导致监督执法难。

二、以执法新理念破解基层院监督执法难

(一)强化检察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一支理性执法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执法能力,就必须强化检察队伍建设,建设一个学习型的检察机关。首先要加强基层检察机关执法新理念的学习,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并将学习贯穿到检察业务的始终,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人人是学习之人的新理念,建设一个学习型的检察机关。其次,加大对现职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法律意识,使之适应新时代对诉讼监督执法工作的需要。社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是不断提高的,所以对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的。在知识爆炸、更新周期变短的时代背景下,现职检察人员必须不断地接受培训,充实提高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改变对青年干警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行走出去的培养战略。例如派遣年轻干警到侦查机关、审判机关进行一段时间的业务交流,学习、了解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提高监督执法能力。第四,还要注意引进有丰富办案经验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仅仅是引进受过专门法律教育的高学历法律专门人才,还要注意从律师队伍、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引进高素质的、有长期丰富办案经验的优秀高级人才,充实到检察队伍中去。使检察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最终把基层检察机关队伍建设成为一支素质精良的执法队伍。

(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至上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不断强化基层检察人员的执法新理念,做到平和执法、文明执法

坚持执法为民,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特权;一切依靠人民,保障和尊重人权,文明执法,清正廉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努力维护人民权益。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检察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工作,提高执法为民的水平,增强执法为民的实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我院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上一直在不断进行探索,并逐步建立起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例如在我院控申部门,提倡文明接待,推广文明用语。要求办案人员做到“四心”、“四一样”。“四心”即:接待群众热心,听取叙述耐心,审查问题精心,处理问题诚心;“四一样”即:生人、熟人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青年、老年一个样,首访、重访一个样。到访人来到办公区后,首先递上一杯茶,送给一个微笑,甚至在来访者态度粗暴、辱骂时,也要求负责接待的干警做到“四心”、“四一样”,在举手投足之间,将对到访人员的关爱和尊重做到实处。办案人员在接待来访者时做到“四心”、“四一样”,就是做到了平和执法、文明执法。

作为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处在执法的第一线,不但要求办案态度好,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还要具有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做出重大贡献。

(三)完善内部工作机制,畅通诉讼监督渠道

第一,强化内部监督、建立执法联动机制。成立以党组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监督执法领导小组,加强各部门衔接配合,实现诉讼监督执法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控申部门、监所部门与侦监、公诉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确保形成协调高效的监督执法合力。

第二,进一步完善与侦查、审判、行政执法机关的联席会议制度。凡是具有诉讼监督职能的各个部门,都应当定期与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司法局等行政执法机关就专题召开联席会议。公诉、侦监、民行、控申、监所检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特点,与公安机关、法院、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就监管场所安全防范、诉讼监督线索移送、侦查取证规范、法律适用等诉讼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改进措施。民行监督部门在联席会议基础上,与法院建立息诉服判协作机制、涉稳纠纷预警机制、检察建议函告制度等,与司法局建立民事行政申诉联络机制、共同息诉等机制。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延伸了诉讼监督执法职能的发挥,也体现了诉讼监督职能对司法、行政职能的支持,更加有利于司法合力的形成。

(四)完善立法,使规范执法落到实处

执法理念 篇6

一、坚持和谐执法理念是要坚持和谐的司法价值和目的

理念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行动的先导。检察机关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法治理念,树立和强化和谐执法意识。和谐执法是指执法权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它强调价值追求与运行过程的统一,包括法律至上与人权至上的统一、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和谐执法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执法要体现和谐的司法价值。人们一般认为,公正和效率是现代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是人们不倦追求的司法基本价值。笔者认为,司法除了应具有公正和效率这二层价值之外,更应具有和谐价值。司法应当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和谐执法体现了司法的社会关系恢复价值。公正、效率、和谐分别从主权、经济和客观的社会关系三个角度反映司法的价值,构成了较完整的司法价值体系。

其次,执法要追求和谐的司法目的。司法目的是司法机关进行执法行为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人们预先设计的执法理想模式。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目的是通过执法活动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惩罚犯罪,同时保护案件当事人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对社会秩序全力维护,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推动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最后,和谐执法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和谐执法也是一种办案方式,它要求检察机关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要注重缓和社会矛盾,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矛盾的化解。注重强化“四个意识”,即公正公平意识、文明尊权意识、平等保护意识、司法诚信意识,真正做到理性执法,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的始终。

因此,坚持和谐执法是遵循检察机关科学发展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和谐执法,把和谐执法理念体现在执法过程、结果和效果上。

二、坚持和谐执法是社会发展和检察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大力倡导和践行和谐执法理念,对于提高检察机关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和谐执法是检察机关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检察机关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已任,以和谐执法理念指导检察工作。

第二,和谐执法是检察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内容。这就要求检察机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第三,和谐执法是检察机关提高办案水平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快速发展,这对检察机关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检察机关树立和谐执法意识,进一步转变办案方式,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相统一,严格执法和人性执法相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三、坚持和谐执法要立足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下功夫

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职责,坚持和谐执法,就要在具体的法律监督工作中找准切入点,明确着力点,确定落脚点。要使检察官在和谐执法中提升水平,提高能力,塑造良好形象,让执法对象感受到和谐的魅力,取得最佳的效果,最佳的效应。

第一,要在坚持和谐目标上下功夫。首先要强化和谐意识,以和谐执法理念指导办案,使每个检察官在执法办案中时刻牢记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总目标,时常从服务大局的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自觉把检察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认识、定位、把握、检验。其次要以和谐的方式办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做到文明办案,体现执法对实质法律价值的整合。

第二,在坚持维护公平正义上下功夫。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着力点在于充分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在于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责,打击和预防犯罪,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在于查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的职务犯罪案件,探索和健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提高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效果; 在于开展诉讼监督工作,依法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在于履行控告申诉职能,在接待来访中做到热情服务,找准问题,既帮助释疑解惑,又依法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着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减少对立情绪,定纷止争,真正把化解矛盾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

第三,在力求最佳效果上下功夫。首先是通过提高办案质量实现和谐执法效果。正确处理办案力度与办案质量的关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据法律规定定性。注重执法地为的规范,强化对执法活动的监督,保障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其次是通过强化服务实现和谐效果。牢固树立“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到既严格执行法律,依法办理案件,又防止孤立办案、就案办案,把执行法律和执行政策结合起来。实现“情、理、法”的统一。再次就是通过注重细节实现和谐执法效果。牢固树立细节意识,强化“细节决定质量”的理念。注重细节,把握环节,以细节增进和谐因素,化解冲突,做到行为文明、举止得体,以细节争一流业绩,树立良好形象,把和谐执法的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执法环节。

执法理念 篇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公安机关如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如何把公安工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上, 是需要我们重视的课题。本文着力于探讨当前公安机关如何实践“改善民生”的执法理念。

一、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就是改善民生

在公安机关这一环节,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原则性强, 在执法实践中缺少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落实的效果大打折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必须依赖刑事一体化的运作机制, 在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良性互动中实现。

一是构建、推广刑事和解工作机制, 在扩大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处理权限上下功夫。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9条和第130条之规定, 公安机关在案件侦查终结后, 只能依法移送检察机关起诉或撤销案件, 适用宽严相济的空间极其有限。但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上, 从学者专家到实务工作者都对“刑事和解”制度给予很高的评价, 期盼这一制度在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得以体现, 并在刑事和解制度之中赋予公安机关相应职权, 使得公安机关在刑事执法中适用“调解”或“和解”这一措施有更直接的法律依据, 从而在侦查终结后获得更大的实体处理权限, 更好地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我国历来强调在民事诉讼中运用调解, 对在刑事诉讼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调解的作用却研究不多。在刑事自诉案件中, 法院可以对被告人与被害人进行调解, 只有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方可判决。这种对刑事自诉案件的调解, 是我国目前刑事调解的重要形式。笔者认为, 在公安机关对轻微刑事案件的处理中, 也应当引入调解方式, 凡是通过调解而双方能够和解的, 都尽量不要进入司法程序。这样的做法既可化解矛盾又能节省司法资源。以处理轻伤害案件为例, 在《刑事诉讼法》还没有再次修订颁布之前, 虽然公安机关主持所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但只要当事人双方愿意或同意调解, 在事实清楚、收集相关证据、分清责任大小的基础上, 公安机关应以不激化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 尽力调处, 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民事和解。对于犯罪情节轻微, 双方已经就民事赔偿等问题达成一致, 被害人要求不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犯罪嫌疑人本人也有悔罪表现、社会危险性已基本消除、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可以作调解处理。此外还必须改变执法观念, 摒弃目前公安机关还通行的简单数字化管理, 即以抓人多少 (拘留数、逮捕数) 作为考核指标的做法, 只有这样, 对较轻的刑事案件处理才能积极采用刑事和解方式, 而不是将犯罪人一抓了之。由此可见, 在侦查阶段, 应当允许轻微犯罪案件当事人和解后由侦查机关撤案, 刑事和解的引入必然带来执法思路的重大转换。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警务的功能, 在执行社区矫正上下功夫。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对于轻罪罪犯以及被监禁改造表现较好的罪犯应当尽可能采取社区矫正等非监禁化措施。因此, 社区矫正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罚执行阶段的重要途径, 也是非犯罪化思潮在我国刑事政策路径的科学选择, 更重要的是罪犯改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成为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对于公安机关而言, 具体应做到:一是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刑罚的执行, 把它作为社区、农村警务改革的重要内容, 强化个别化管理、分类矫正、动态监管等措施。二是推进社会化监管。在缺乏社会配合的情况下, 对于轻缓人员监管、帮教、考察无从下手, 轻刑化与非处罚化下的各种旨在教育和挽救轻缓对象的举措成了无源之水。公安机关要运用社会各方的力量, 共同参与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机制, 在社区建立一个由社区民警参与的非常设性的执行监督机构, 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在执行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总之, 公安机关应结合社区警务的实有人口管理, 才能逐步改变执行社区矫正乏力, 效果不明显的现状。

三是建立对轻微刑事案件的快速办理机制。2006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六十八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 当前有些地方还在试点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 其实质就是对刑事案件实行繁简分流, 通过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 一方面可以更快地体现对轻微刑事案件的从宽原则, 另一方面又可以集中力量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体现对犯罪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精神。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 检察机关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 公安刑侦部门要快侦、快破、快查、快捕、快诉。对符合延期羁押规定但无延期羁押必要的不予延期羁押;对已经延期羁押, 但案件已经侦查完毕的要立即移送审查起诉, 不要等到羁押期限届满再移送。

二、在行政管理中坚持严格、公正与文明, 就是改善民生

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量的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任务, 如人口管理、交通管理、行业场所管理、消防管理、危险品管理等。公安民警在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违法行为, 对此, 一方面, 公安民警要坚持严格执法, 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严格公正与文明执法。 (1) 要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被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的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 “当一个中国人有面子时, 他事事都讲理, 当一个中国人没有面子时, 他就开始蛮不讲理。”由此可知, 对行政相对人人格的尊重, 不仅有助于开展有效的执法管理, 更有助于树立执法者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 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当前, 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与民警进行平等、平和的交流。因此, 民警在执法过程中, 应尽可能使用柔和的语气语调。当然, 对一些恶意违法的行政相对人, 民警也可以视情况加以严厉地警告。同时, 要注意少说“废话”、“气话”、“牢骚话”, 防止授人以柄。 (3) 要注重以理服人。作为执法者, 首先要通过自身不断加强法律与业务知识的学习, 提高技能、增厚底蕴。在此基础上, 一是要善于揣摩对方心理, 因人而宜, 因情施策;二是要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修养, 使对方心服口服;三是要不断总结自身或他人执法的得与失,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厚积而薄发, 使自己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都能做到得心应手、底气十足。

三、在办案中切实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就是改善民生

根据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和我国目前的执法现状, 公安民警办理案件中必须切实保护的公民权利的重点内容是: (1) 知情权。这主要是指公民对公安机关的办事程序和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知悉的权利。在办案过程中所涉及的受害人、证人、违法或犯罪嫌疑人应知的义务和权利要在事前告知, 与案件定性有关的鉴定结论要给嫌疑人和受害人送达。执法办案人员应向相对人表明身份、出示证件等。 (2) 陈述、申辩权。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是在处罚程序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公安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必须给予充分保障, 否则将会导致行政处罚决定无效或法庭宣布相关证据无效等法律后果, 乃致引起行政诉讼。 (3) 安全保障权。安全保障权的实质是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受害人、违法或犯罪嫌疑人、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权。安全保障权实现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刑讯逼供、非法取证。其次是要防止上述人员遭受他人 (如受害人、同伙人等) 袭击致伤。 (4) 人格尊严权。所谓人格, 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作为独立的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禁止以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6条规定:“对违法嫌疑人进行检查时, 应当尊重被检查人的人格, 不得以有损人格尊严的方式进行检查。对违法嫌疑人检查应当由两名与被检查人性别相同的人民警察进行”。第62条规定:“对询问中涉及到的证人、受害人的隐私, 应为其保密”。除以上几种权利外, 还有平等权、申请回避权、控告、检举等权利。

在保障权利的基础上, 在侦查办案过程中要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要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考虑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所在单位的切身利益, 真诚感化犯罪嫌疑人, 促使其悔过自新。如在侦查取证的过程中, 尽量采取低调的措施, 防止侦查取证对犯罪嫌疑人家属生活造成不便。在扣押财产时, 对犯罪嫌疑人扶养的家属, 要注意不扣押其家属必需的生活用品, 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在采取强制措施时, 考虑强制措施可能对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 以感化和挽救犯罪嫌疑人, 帮助其真诚悔悟。

四、把人性化作为刑事执法的原则, 就是改善民生

人民警察的刑事执法, 是人民警察对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将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付诸实施的行为, 其内容主要有对应当予以拘留、逮捕的现行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拘留、执行逮捕并进行羁押的行为。

在我们的刑事执法工作中, 不能不令人遗憾地看到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等反人性化执法现象屡屡发生, 以致发生犯罪嫌疑人死、伤的情况, 特别是在执法中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不强, 在执法指导思想和执法观念上发现偏颇, 没有把人性化执法作为执法活动的基本原则。人民警察在刑事执法活动中的人性化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反对一切形式的刑讯逼供。实践一再证明, 刑讯逼供除了直接以违法甚至犯罪的方法侵犯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人格权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权利之外, 它还让所有据以定案的证据及其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之中, 使冤假错案的出现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可以说, 刑讯逼供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侵犯是最彻底的。刑事执法的人性化, 首先要真正转变观念, 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正确认识口供在证据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杜绝一切形式的刑讯逼供。

其次, 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自由。国家立法在涉及到限制人身自由的问题上, 无论是刑事强制措施和刑罚还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 都规定了很严格的适用条件, 也都设定了实施的严格程序。但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滥用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 违反法律规定如超期羁押等侵犯特定人群人身自由的情况相当普遍。刑事执法的人性化在这方面要求我们在刑事诉讼中禁止滥用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 特别要杜绝违反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超期羁押。

最后, 创造条件让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我国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都赋予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充分的辩护权。司法实践中, 在审判阶段之前的各阶段, 律师辩护基本上只具有形式意义, 不容易就实体问题进行辩护, 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自我辩护基本上被认为是认罪态度不好, 其结果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辩护权的行使实际上只能在审判阶段才能相对充分地行使。从这个意义上说, 兑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 把法律规定的辩护权还给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是人性化执法的基本要求。

结语

思想观念的革命, 是一切事物发展和进步的先导, 执法理念决定公安民警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树立并实践“改善民生”的执法理念有利于提高执法质量, 有利于公安队伍建设,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代法治框架下的警察权将得到进一步规范。

参考文献

[1]林光.论公安机关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途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2]吴照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在侦查办案中的实现[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8, (4) .

[3]解朴林.准确理解和适用“执法人性化”要求[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6, (1) .

[4]张桂霞.关于公安刑事执法理念的探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

[5]王青.关于公安执法理念的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 2004 (4) .

[6]任建新.将民生理念融入公安工作不断推动社会和谐与稳定[N].新乡日报, 2008-9-3 (6) .

执法理念 篇8

1 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冲突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以来, 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使得大中城市人口日益膨胀, 给城市管理规划带来诸多不便。务工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没有专业技能, 为求生存不得不靠路边摆摊经营维持生计, 生活非常艰辛, 为了自身利益经常与城管发矛盾冲突。这与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也使得“城管暴力执法”这样的字眼频频见诸各大媒体, 以至于“暴力执法”成了城管的代名词。仅2011年, 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暴力执法”案例就有数十起, 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带来很大影响, 同时也给政府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如果不加以遏制, 极易引起大型群体性事件甚至骚乱, 后果不堪设想。

2 城管与商贩冲突的原因分析

城管与商贩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很多, 与城管队员的自身素质、城管队伍管理不当以及当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密切关系, 但这并不是最本质的原因。笔者认为, 本质原因在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与“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相冲突。

2.1“城市化”定义存在偏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城市建设朝着有序、和谐、安宁的方向发展, 城市规划井井有条, 高楼大厦随处可见, 街面清洁, 环境优雅, 城市居民的生活品位也大大提升。这对非城市人口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然而, 何谓真正的“城市化”?城市化在注重城市环境的同时, 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很大。他们作为社会的主人, 来到城市也就成了城市的主人, 理应拥有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生存空间。当然, 商贩的很多经营活动确实影响了市容, 破坏了环境, 但不能因此视其为不文明、落后的群体, 甚至将其驱逐出城市。管理者要做的不是如何取缔, 而是如何将其纳入到城市秩序中来, 使其有序经营, 不影响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城市需要秩序, 但这种秩序应以“服务人民”的目标为前提。政府的管理应当服从于民众的生存权, 应该以民为本。否则, 必然产生新的社会矛盾。

2.2 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弱势群体备受歧视

外来务工人员为求生存而走进城市。这些人文化水平低, 缺乏专业技能, 个人素质也有限, 要想在城市占有一席之地是相当困难的。城市中的生活并没有其想象的那么安逸和舒适。他们为求生存只能通过路边摆摊来维持生计。其占地经营不仅影响市容市貌, 有的甚至污染破坏环境。这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于是, 这个群体就成了城管队员的执法对象。

3 缓解城管和商贩之间矛盾冲突的政策建议

城市规划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 城市规划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消除以往城市化建设中的认识误区,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现代管理观念应坚持“以人为本”, 即政府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主体, 充分满足人的需要, 尊重人的生存权。将所有城市生活群体的生存权利置于城市形象之上, 这是城市管理理念的核心, 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社会主体, 一切社会发展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 政府管理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亲民、利民、爱民, 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选择, 切实落实“法为民所执,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3.2 转变“城市化”理念

要解决城管与小商贩之间的矛盾, 就必须要明确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定位“城市化”的概念。实践证明, 只有思想观念的更新才会带来行为方式的转变。“城市化”建设虽已发展多年, 但在认识上存在很大的误区, 多数人认为高楼大厦、市容优雅才是城市化。小摊贩不合时宜地出现被认为是落后的、不文明的现象。这是一种扭曲的“城市化”、“现代化”观念。如果不进行观念上的更新, 不改变对小商小贩的歧视态度, 片面追求表面化的“城市化”, 城管与商贩的对立局面将会越演越烈。因此, 现代的城市化建设归根结底应该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这是城市化建设的重点。

3.3 将小商贩经营活动纳入城市管理体制内部

诚然, 小商贩给城市的卫生、交通、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但其也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小商贩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甚至在西方发达国家也随处可见他们的足迹。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反映了社会对他们的客观需求。因此, 只有将其转入体制内部, 给其一定生存发展空间并使其秩序化, 才能降低其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秩序是一种人性化的秩序, 是一种柔性秩序。这种秩序是通过和谐的方式来构建的, 以化解矛盾减少冲突, 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比如, 简化摆摊经营的登记手续, 并在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作为其摆摊经营用地, 实行分区经营, 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经营的卫生安全和环境清洁。上海和重庆就先后出台了“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和“有序开放马路摊点”的政策, 使得商贩经营活动合理、合法、有序进行。国外很多国家虽然也存在很多商贩, 但是由商贩而引起的矛盾冲突并不多, 这也与其合理的城市规划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培林, 李强, 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执法理念 篇9

关键词:法治;文化建设;执法理念;转变;思考

一、把脉问诊,清醒认识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升。当前部队工作任务繁重,个别单位对法治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法治文化建设就是走形式、走程序,目的是完成任务、迎接检查,导致内容与实际脱节,虚、大、空、老,难以得到官兵关注,法治文化难以入心入脑。有的在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局限于习惯性思维和固有旧模式,工作上受经验主义束缚较为严重,未能着眼新形势变化和部队新任务需要,结合实际加强部队法治文化建设。

(二)方式方法有待转变。随着时代变化发展和官兵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部分单位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变化认识不足,在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仍然拘泥于传统形式,满足于开展法制授课、建设法治走廊、撰写心得体会等,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和创新性,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三)制度机制有待完善。制度是约束行为的规范和依据,机制是保证制度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法治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在长远规划和循序渐进方面还存在空白,在贯彻执行上针对性计划性不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制约力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打折扣现象。个别单位热衷于标新立异,为吸引上级注意力而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争求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形、报刊上有文,与长远规划目标背道而驰。

二、对症施药,切实推动以法治文化建设促执法理念转变

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执法工作提供保障、促进官兵执法理念转变。通过建设法治文化,使全体官兵养成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忠诚履行法定职责,增强官兵提升职业素养的紧迫感,强化规范意识,主动矫治不良行为习惯,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执法服务。

(一)提高思想认识,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一是要注重思想引导。边防法治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具有引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作用,必须认真对待、严格落实,为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增光添彩。要注意从点滴入手,及时纠正官兵思想偏差,培养官兵良好的执法理念。要针对个别官兵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及时组织讲评和分析,让大家在辩论中进行思想碰撞和升华。

二是要注重理念灌输。要按照“执法规范依据执法实战、执法培训跟着执法规范走”的工作思路,通过邀请法学专家来队授课、执法交流座谈会、警示教育、播放法治影片、读书读报等活动,多种形式强化执法理念教育,切实把法治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全体官兵具体的执法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官兵牢固树立程序法治意识和证据观念,全面加强官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切实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严守法纪等理念根植到每一名官兵的头脑中,从源头上解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

三是要注重氛围营造。加强边防法治文化建设要努力营造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要依托网络阵地、社会阵地和实践阵地等着力建强法治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和执法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建设氛围。要通过举办法制夜校、发放法律手册和推进法律宣传等方式创新法律知识、技能学习和传播途径,以官兵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边防法治文化,大力弘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办案的执法理念,引导官兵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官兵文明执法、规范办案的综合素质,积极营造规范执法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载体创新,提升法治文化水平。

一是要探索建立法治文化基地。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加大阵地和载体建设力度,这是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托。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发挥灵魂和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要抓住执法办案区改造、新营房建设、文化设施功能升级等契机,创新建立法治文化一条路、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设立法治雕塑作品、法治宣传标牌、雕刻法治名言、法治名人故事、法治典故等,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二是要紧密依托其它文化平台。作为先进文化的基础和活力源泉,法治文化要以“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之势,塑造部队拼搏进取的精神特质和蓬勃发展的战斗精神。要依托图书阅览室、队史馆、文化墙和宣传栏等文化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增强法治文化建设的覆盖面。要注重发挥官兵法治文化创造的积极性,让蕴藏于官兵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开展法治文艺作品调演、会演活动,用文艺这种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升官兵的法治文化修养。

三是要加大法治文化建设投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离不开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支撑。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舍得下力气、花本钱,加大财力物力投入,积极整合资源,善于借力借智、克服困难、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尽快培育出一批在法治文化建设上有工作热情、有影响力的人才,不断提升法治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水平,使法治文化有更多的平台可以依托,更多的空间可以渲染,更多的渠道可以诠释。

(三)完善工作机制,打牢法治文化根基。

一是要深化执法制度体系。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整理、修订、完善,使其相互衔接、协调,形成体系,切实抓好执法责任的细化落实,将执法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官兵。要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环环相扣的执法质量责任体系,切实做到职、权、责的相互衔接和协调一致。不断完善各项执法制度并强化执行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己的制度文化,筑牢法治文化建设根基。

二是要深化法治理论研究。要积极开展法治文化与法治环境、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等课题的理论研究,探索有效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把握规律,力求把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要对执法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分析研究已出现或潜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部队法治文化内涵。

三是要深化法治人才培养。要本着尊重科学、尊重法律的态度,把法治人才的培养看作是一项重要任务,以崇尚法治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要把端正学习动机,作为塑造其科学品质的首要前提,把献身边防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在学习中要遵守学术道德,淡泊名利,平心静气,治学严谨,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塑造自己的科学理念。

上一篇:质量方面的控制下一篇:高校隐蔽德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