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执法

2024-05-17

消防执法(共12篇)

消防执法 篇1

摘要:网上执法能够利于规范执法办案程序、提高办案透明度和办案质量, 对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由于观念滞后, 审核流于形式等种种问题。使得消防监督网上执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文章分析了这些不足之处以及不足产生的原因, 并就如何加强消防监督网上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网上执法,消防监督执法,建议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娱乐场所也不断增加, 但是众多诸如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餐馆之类的场所消防设施建设不到位, 致使火灾频发, 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为了使得消防工作能够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 各地的公安机关也逐步将消防监督检查网上执法工作提到了重要的工作日程上。

一、消防监督网上执法的意义与作用

1. 网上执法有利于办案程序的规范化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 从受案登记、立案、取证、审核、处罚等环节, 环环相扣, 而在实际工作中, 工作人员偶尔为了尽快解决某一案件而没有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对案件进行受理, 网上执法能够使得整个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进展清晰明了, 且不可跨越某一操作环节直接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 从而使得办案程序更加的规范化。

2. 网上执法有利于办案工作的透明度

网上执法能够从案件受理开始, 就充分保证每个执法环节能够以公开通明的方式展现在普通网民面前, 执法中所涉及的资料文本也可以上传到网络系统中去, 这些文件和电子邮件一样, 一旦上传就不能进行篡改、销毁, 从而可以进一步保障原始文件的真实性, 以杜绝一些“人情案”和“冤假错案”。

3. 网上执法有利于提升办案质量

在网上执法的过程中, 由于受案进程、相关案情介绍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 所以有关监督部门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到案件的实际有关情况和受理计划, 做好“案前监督、案中监控、案后考评”的风险把控工作, 从而进一步提高办案人员的办案意识和办案质量。

4. 网上执法有利于提升办案效率

网上执法可以利用系统的默认功能和自动生成功能, 相同的文字内容无需多次输入, 只录入一次, 则在下一次的输入中可以利用快捷功能直接导入, 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 节省了办案时间, 有效的提升了办案效率。

二、消防监督网上执法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网上执法较之传统的执法手段来说, 有着诸多优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网上执法也并非完美无缺的, 网上执法也存在着办案程序不规范、案件证据不足、执法中断、适用法律条文错误等不足, 而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原因所造成:

1. 执法人员法制观念落后, 认识上有偏差

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 偶有监督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较为落后, 认为监督者的级别较高, 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执法随意性大的问题;再或者是一些执法人员缺少工作的积极性, 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只是机械的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办案拖拉, 结案不及时等, 这些都使得消防监督网上执法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 职能部门审核不严谨, 疏于把关

就目前网上执法质量评估情况看来, 一些法制审核人员和部门对待材料不认真、审核不严谨、粗心大意、得过且过, 严重影响了案件的受理质量, 再加上一些法制审核人员和办案人员存在业务不精的问题, 致使其在受理案件的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案件中问题和关键点, 使得法核工作流于形式化。

3. 考评机制不健全, 究责体系不完善

考评机制和究责体系的健全完善, 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既缺乏动力也缺乏压力, 即使高效高质地受理了案件, 但由于考评机制不健全, 执法人员的自身利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再或者办案拖拉、错误重重却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些都会造成执法人员越来越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对工作效果产生不良的作用。

三、提升网上执法质量的相关建议

1. 加强思想教育, 提升法制观念

加强对广大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 强化行政执法的业务培训, 转变执法人员落后的法制观念, 做到秉公执法、依法执法, 同时帮助该类人员认识到消防监督执法是一项光荣的任务, 认真完成网上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对我国消防安全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加强监督, 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加强监督, 制定科学健全的个人、单位考评机制能够有效解决有关单位和人员在进行执法工作时的审核不严谨、工作积极性低等的问题, 不断地推广、加深监督面, 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一定的鼓励和表彰, 而对工作中不断出现失误和问题的执法人员也绝不护短, 严格按照相应的究责制度进行问责惩罚, 以此来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提升网上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办公质量和办公效率。

3. 加强业务培训, 提升办案效率

网上执法与传统的执法方式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网上执法需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对执法人员有着相关技能的要求, 因此, 需要对执法人员就如何运用网上执法系统进行相应的培训, 从而帮助执法人员能够真正地从繁重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进一步提升办案效率。

四、结语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程, 引入网上执法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其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文中就如何加强网上执法以推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关探讨,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几点建议,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克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现状及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0, (02) .

[2]李莎.消防信息化建设在消防执法中的应用探析[J].硅谷, 2013, (09) .

[3]张一军.消防移动执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年.

[4]张宏涛.浅谈公安派出所网上消防执法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 2014, (10) .

消防执法 篇2

关于推进“五大活动”进展情况的报告

总队:

今年以来,Xx消防支队在总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大排查、大整改、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为起点,科学统筹,突出重点,重拳出击,全力筑牢“防火墙”工作,使得火灾形势保持持续平稳,连续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良好局面。

Xx

年保持了无重X月x日,Xx发生山体滑坡,消防支队作为第一支到达救援现场的救援力量参与救援,成功救出Xx被困人员和Xx具遇难群众遗体。赢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市长Xx在现场看到消防支队官兵抢险救援工作后指出:“在抢险救援中,消防官兵担当了主力军,表现的非常好,市委、市政府不会忘记你们,全市人民感谢你们!”

一、强化两项举措,力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定。今年以来,Xx支队以“五大活动”活动为主线,结合Xx消防安全保卫等工作,强化两项举措,力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一是支队抽调专门人员对全市高层建筑进行了全面检查,印制了《全市高层建筑调查问卷》,对高层建筑的建筑物性质、使用功能、管理形式、建筑消防设施情况进行了掌握,并建立了详实的《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台账》,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抽调人员在检查的同时,积极督促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加强防火检查巡查,确保了全市所有高层建设内的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二是支队结合今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60%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四个能力达标要求,对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商场、宾馆、学校、医院及集贸市场、歌舞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了全面检查,督促社会单位强化消防安全措施,将“四个能力”落实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

Xx支队通过全面排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高层建筑消防工作情况台账》、《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工作情况》、《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台账》等几个台账,进一步加强了日常执法基础工作,推动了全支队执法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突出三个重点,全面推进隐患大整治。

一是突出抓好Xx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全市紧紧围绕“五大”活动的工作要求,以火灾形势的持续好转为出发点,先后组织开展了“Xx系列行动,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截止7月20日,全市消防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出动人数2320人次,共检查单位1162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2182处,受理一般程序行政办案191起,下发行政行政处罚决定书160份,责令“三停”23家,临时查封危险部位(场所)20处,罚款60余万元,及时整改、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保持了整治火灾隐患的强劲态势。

二是突出抓好“消防安全交叉检查集中行动”。为进一步深化“五大”活动,促进消防安全大检查、火灾隐患大整改行动,强力推进全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Xx支队组织开展为期10天的“消防安全交叉检查集中行动”,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交叉检查的任务目标,成立了12个交叉检查组,分别由支队党委成员带队。12个检查组按照工作要求,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共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505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20份,《临时查封通知书》14份,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39个,责令停业2家,罚款242200元。

三是突出抓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工作。为坚决杜绝建设工程遗留先天性火灾隐患,Xx支队加强了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通过严把工程审验关,对申报审核、验收(包括审验备案工程)工程实行一次告知。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建设工程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未审先建、未验先用、不合格工程未整改完毕擅自建设(使用)的,一律严格查处。至7月20日,全市共受理建设工程审验项目44项,下发审核合格意见书36份,下发验收合格意见书6份,验收不合格意见书2份,受理备案项目180项。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400余条,将一批火灾隐患消除在初步设计之中。

四是突出抓好消防产品和装修材料专项整治。按照总队关于严厉打击消防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的要求,Xx支队严把消防产品“安全关”。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加强对产品验证清单、产品身份标识、产品质量现场判定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使用的消防产品质量,对重点监管的工程,实施消防产品和装修材料抽样送检。截止目前,全市共送检装修材料401个批次,共查处消防产品消防违法行为7起,罚款70500元,为消防产品和装修材料的使用提供了质量保障。

三、健全三个制度,强化消防宣传

今年以来,Xx支队本着“消防工作、宣传先行”的工作方针,强化消防宣传力度,一是健全器材逐步完善制度。今年Xx支队先后投入120余万元购置了消防宣传车一辆以及摄像机、照相机、宣传展板等陪同设施,为开展消防宣传提供了设备保障;

二是健全消防文职人员管理制度。Xx支队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方式招聘了3名具有一定写作和宣传能力的大学生作为专职消防员,提升了部队的文字创作能力;

三是健全随警作战制度。Xx先后建立了消防信息宣传报道和随警作战制度、“支队—大队—中队”三级联动机制等多项举措,并通过定期抽查大队、中队的宣传档案,定期考核讲评,全市消防宣传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Xx支队在部消防局网站上稿7.5篇、中国消防在线上稿48篇、省总队网上稿308篇,在省级报刊杂志上稿15篇,在国家报刊杂志上稿6篇,在市级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台上稿163篇,《走进119》12期,其中专题2期,全市制作展板60余块,新增大型消防安全“防火墙”公益广告牌20块,社会重点单位制作公益广告牌25块

四、依托三个平台,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大培训。

Xx支队在巩固以往消防安全培训工作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力度。

一是以社会消防安全培训为平台。Xx支队抽调专人成立了2个培训组,从4月18日以来,先后举办了13场培训班,对全市2060余名消防从业人员分批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培训氛围和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为推动“四个能力”建设打牢了坚实基础。

二是以科技三下乡活动为平台。Xx支队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主动与市科协联合,5次深入社区、街道办事处,围绕“普及科学知识,预防火灾,保障安全,提高自救能力”的主题,开展消防科普专题讲座取得了好的成效,使广大市民了解掌握更多的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灭火自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截止目前,培训人数超过1200余人,提高人民群众抗御火灾能力。

三是依托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按照总队工作要求,Xx支队督促30家重点单位的43个从事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进行了消防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圆满完成了总队下达的培训任务。

五、落实四个到位,做好灭火救援各项准备工作

今年以来,Xx支队总队“五大”活动的部署要求,认真吸取总结吉林、上海、沈阳、西宁几起大火扑救和执法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深化“大练兵”上下工夫,着力提升部队综合作战能力。

一是攻坚组训练到位。为了把部队打造成一支真正素质过硬、敢打必胜,深受社会各界认可和信赖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守护者、保卫者。年初,Xx支队制定了《铁人对抗赛集训队训练计划》,明确了组织机构、训练科目,训练要求。全员参与,普遍训练,突出火情侦察、梯次掩护、生命搜救、堵截控火、强攻灭火、关阀堵漏等实战技能,提高灭火与救援攻坚能力。

二是开展“六熟悉”活动到位。全市各级消防部门严格按纲施训,精心组织官兵深入辖区重点单位掌握结构布局、疏散通道、固定消防设施及周边道路、水源情况,着眼可能发生的最大、最难灾情,确定救人、灭火进攻路线和破拆、排烟等技战术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今年以来共开展重点单位“六熟悉”工作130余次,为切实做好灭大火、打恶仗准备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是实战演练到位。支队先后组织开展了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灭火救援准备专项行动测试演练和石油化工灭火实战测试训练,通过实战演练,切实检验预案,磨合机制,提高初战打赢制胜能力和扑救疑难火灾的攻坚克难能力。

四是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到位。为推进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Xx支队提请市公安局于Xx召开了“Xx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推进会”,市公安局并与各县区公安局签订了《派出所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根据责任书的任务,各县区公安局克服业务经费短缺的困难,多方筹措资金,落实了派出所“四有三统一”(四有:有消防工作室、办公座椅及电脑、档案柜、警务公开栏;三统一:统一职责制度、统一档案建设、统一消防监督网上执法系统)标准。同时,Xx支队还抽调业务骨干深入各县区对全市派出所民警进行消防业务集中培训,使所有派出所民警均能正确辨别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能独立完成消防监督检查任务。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专兼职民警业务集中培训班12期,培训公安派出所长和公安民警531人次。目前,全市公安派出所共检查“九小场所”463家,发现隐患324处,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4起,督促整改隐患286处。

以上是Xx支队五大活动开展情况的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消防执法中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 篇3

[关键词]信赖保护原则;消防;行政执法;行政补偿

一、引言

行政信赖保护原则强调法的安定性和法秩序的稳定性,强调以信赖保护原则为基础,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设置限制,对于保护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创建诚信消防、责任消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赖保护原则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

(一)信赖保护原则的含义

信赖保护原则源于民法中的诚信原则,“诚信原则即诚实信用原则,其基本含义在于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依诚实及信用之方法”。最初是属于私法领域的一般法律原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在公法领域也存在主体双方应当信守承诺的必要性,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正当合理信赖应该给与保护,以免造成另一方不应该有的损失,因此就形成了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当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形成值得保护的信赖时,行政主体不得随意撤销或者废止该行为,否则,必须合理补偿行政相对人信赖该行为有效存续而获得的利益。

(二)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条件

1.信赖保护基础

即有效的行政行为,非“事实认定过程中的信赖保护、行政法律规范适用中的信赖保护、和行政行为变动中的信赖保护”,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其存在的基础应当是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而不论该行政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也不论该行政行为是具体还是抽象性的。

2.行政相对人的信赖表现

指行政相对人因信赖行政行为而采取的处分行为。行政相对人基于法的安定性原则信赖行政行为不会变动,面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安排和对财产进行处分,从而表现出信赖行政行为。信赖基础与信赖表现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倘没有信赖基础,信赖表现也无从谈起。

3.信赖保护适用的判断标准

信赖是否值得保护其判断基准主要是根据无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主要强调了行政相对人对于违法行政行为没有过错。即行政相对人无过错,也非明知(或因重大过失)行政行为非法。不适合的:(1)受益人以欺诈、胁迫或行贿取得一行政行为的;(2)受益人以严重不正确或不完整的陈述取得一行政行为的;(3)明知或因重大过失而不知行政行为的违法性。

4.信赖保护原则适用范围

主要体现在具体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上:(1)授益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撤销由于行政行为违法,废止由于客观状态发生变化或其他原因造成,废止原因法定);(2)负担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一是由对相对人更不利之合法处分所取代;二是相对人由于遵守处分内容,已消费或处置标的物,以致无法和很难回复);(3)复效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指对一人授益而同时对另一人生侵益效果的行政行为,将相对人的权益与第三人的权益进行比较加以区分)。

三、消防执法中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现状

(一)有关信赖保护原则的法律体系构建的滞后

我国行政法之所以至今尚未明确确立信赖保护原则。是与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与落后密切相关的。涉及行政行为效力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系统,与行政行为效力紧密相关的信赖保护原则相对较少。理论研究上的落后必然导致立法的滞后。信赖保护原则作为一项当今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的重要原则'在我国立法上却没有其应有的地位,这与行政法治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消防领域中有关信赖保护原则的规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制度的规定不够具体,赔偿制度建立不够完善,相对人的损失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目前,消防领域中有关撤销与废止制度的规定主要体现为《行政许可法》的第8条的相关规定,对于具体如何执行,如何正确的适用信赖保护原则少有规定,现有规定的可操作性很差。

2信赖保护原则适用范围:过小。比如,行政法理论公认,行政法规范,尤其是低层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行政法的这—基本特点决定行政相对人即使遭受损失,也不具有合法的诉权去要求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3.我国至今没有颁布《行政程序法》,有关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的规定零零散散地见于各个单行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中,这样既不科学,又不系统,更不完善。

4.没有设定信赖保护原则与行政合法性原则之间矛盾冲突的解决机制。行政合法性原则侧重于强调对行政主体的要求,较少考虑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的维护。这与信赖保护原则侧重保护行政相对人存在着矛盾。而目前,关于规范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以及相关法律问题的解释鲜有规定。

(二)消防执法过程中适用信赖保护原则的实际问题

1.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随意性大。比如,消防技术规范局部修订和调整造成已通过审核验收的建筑不再符合新规范要求,如果每修订一次规范,就大面积地触动社会上相关单位的合法利益,要求其进行整改,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长此以往,只会使公安消防机构的执法行为处于根基不牢、软弱无力的状态,并使公安消防机构失去威信,处于无力执行、落实消防技术规范的尴尬境地。如何在保障社会消防安全的同时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最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有的消防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业务素质差,导致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难以得到保障。

3.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有关信赖保护原则的研究和法律法规很少。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相对过大。难以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四、消防执法中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原则和对策

(一)消防行政中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原则

1.公平公正性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行政许可程序是规范行政许可行为,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环节。在行政法治中,法的平等保护和行政公平是指行政权的行使,无论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相同的事件应当相同处理,非有合法正当理由,不得实行歧视性待遇。

2.比例性原则

对信赖保护所要保护的私益与采取信赖保护原则可能损失的公共利益进行衡量。如果适用信赖保护原则所要保护的个人私利大于可能损害的公共利益,则应当采取事实保护,维持原行为的效力。如果适用信赖保护原则所要保护的个人私利小于可能损害的公共利益,则应当采取价值保护,即对原行为或承诺予以撤销、变更或废止,并给予行政相对人财产上补偿或赔偿。如果适用信赖保护原则所要保护的个人利益等于可能损害的公共利益,此时则应当由有权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决定采取何种保护方式。

3.相对人权益侵害最小原则

在实施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过程中,要将对相对人利益

的侵害降到最小。在衡量公利益和私利益的时候,要兼顾二者,既要保证公利益的绝对实现,也要保证私利的相对最小,从而减小因此而造成的执法成本,这不仅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使然。

(二)消防行政中信赖保护原则适用的对策

1.完善消防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制度。要严格控制“变更”者“撤回”原行政许可决定的范围,尽量控制和缩小影响;在做出“变更”定前,要将变更的理由、政府的指导性措施详尽地通知被许可人,以求得被许可人的理解和支持。

2.扩大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领域。我国目前所指的行政信赖原则的适用,一般是指其在具体行政行为中的适用,对于抽象行政行为,立法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我们知道,法必须自公布后才能对社会公众产生效力,且不得溯及既往,这是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和保护社会成员正当权益的需要。特别是具有侵益性、负担性的法规、规章一般都是禁止涉及的,否则对政府的公信力和法律秩序的信赖都将是很大的破坏。因此建议在将来的立法中,要确定该原则不仅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还应适应具有溯及力的抽象行政行为。

3.在《消防法》修改时应当研究是否有必要增加有关的原则规定,明确由当地人民政府建立专项基金,在的确需要“变更”或者“撤回”已经做出的行政许可决定时,落实对被许可人的经济和其他补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

4.完善国家责任体系,修改现行的国家赔偿法和健全完善行政补偿立法,为信赖保护原则的贯彻和落实提供应有的保障作用。主要包括就补偿原则、构成要件、范围、方式、标准、程序以及救济等作出规定'这样更能符合信赖保护原则的精髓和要求。

五、结论

信赖保护原则对于人权保障和诚信政府的建立意义重大。在新时期的消防执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消防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完善消防执法的监督机制,加快消防执法的规范化进程,重视相对人利益的保障,做到公平执法,服务人民。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的立法,包括行政行为的撤销制度和程序的建设、完善国家责任体系以及规范信赖保护原则适用的原则、构成要件、范围、方式、标准、程序以及救济等规定。

[参考文献]

[1]何望中,行政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8(中):20—21

[2]李浩,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现状与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A(49):81-83

[3]熊军,如何看待新制订、修订消防技术规范的潮及力[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1

消防执法 篇4

1新《消防法》关于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新规定

1.1 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新《消防法》确定的消防工作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明确和完善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消防安全的具体职责,明确了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明确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明确了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职责规定,多产权、多业主建筑、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明确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产品的质量监管职责。

1.2 改革消防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改革了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规定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特殊建设工程由公安消防机构实行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制度,对其他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和消防验收实行备案、抽查制度;二是明确了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制度,规定国家对消防产品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对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按照规定进行技术鉴定,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三是在明确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要求的同时,取消了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行政许可。

1.3 加强农村消防工作

新《消防法》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同时,对乡镇消防规划、消防力量建设、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考虑公安派出所覆盖了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新《消防法》赋予了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的职责,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1.4 完善社会消防服务机制

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的要求,为规范和促进消防技术服务工作健康发展,新《消防法》完善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制,规定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明确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失实文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保障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依法、规范开展。此外,新《消防法》鼓励、引导实行火灾公众责任险,探索破解火灾赔偿的难题。

1.5 加大对消防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为切实保障《消防法》的实施,新《消防法》取消了一些行政处罚“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完善了应予以行政处罚的违反消防法规行为,调整了处罚种类,明确了罚款数额,对一些严重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设定了拘留处罚,增强了法律威慑力;规定对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失实文件,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依法责令停止执业或吊销相应资质、资格。

1.6 加强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

修订后的《消防法》专门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不得收取费用,不得利用职务谋取利益,不得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切实做到公正、严格、文明、高效;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应自

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2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2.1 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亟待强化

从目前消防工作原则的运行情况看,尚存在有许多缺陷。一是“政府统一领导”缺乏力度,当前消防工作虽然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从总体上看,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责任制的关键环节,对消防工作的领导方式和驾驭能力依然是浅层次的,满足于形式、声势的多,制订出台实质性举措的少,满足于层层部署的多,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少。二是“部门依法监管”缺乏联动,在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火灾隐患源头控制、消防宣传教育等活动中,从形式上体现了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但大部分职能部门都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三是“单位全面负责”缺乏制约,公安部61号令详细规定了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和管理要求,但没有配套的监督制约措施;《消防法》法律责任条款的不完善,对单位尤其是非经营性单位的消防安全行为未产生有效的制约,单位存在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并不直接影响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社会信用程度。四是“公民积极参与”缺乏引导,当前社会面的消防知识普及率不高,行业性、专业性的消防教育培训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掌握消防知识没有成为群众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内在需要,没有成为就业谋生的基本条件和必备要素,群众对消防工作的参与仍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

2.2 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亟待转变

消防机构要打破“大包大揽”、“一对一”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急需建立重点审批、备案抽查的工作机制。首先,消防行政审批责任依然重大,新《消防法》第十一条增加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审核的结果负责”的规定,从法律上明确了消防行政审批的“终身负责制”;其次,日常监督管理责任加大,消防部门要依法承担对报备案的消防设计、竣工建筑工程的抽查,对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行为的监督,对社会单位的日常监督抽查,对重大火灾隐患的调查报告,对违法生产、销售消防产品行为的通报等职责,还授予了临时查封、强制执行等职权,任何一环节职责履行不到位,都有被倒查责任的风险。此外,社会化消防监督模式有待形成。目前,与新《消防法》配套的监督检查、审核验收、火灾调查、公共娱乐场所管理等规定尚未出台,消防与政府有关部门间的协调沟通等机制尚未建立,真正实现消防社会化还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3 城乡消防事业发展亟待统筹

新《消防法》中将“城市规划”修改为“城乡规划”,“城”、“乡”并重,体现了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农村消防工作仍然面临着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消防安全责任“断层”,大多数农村消防责任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行政村、辖区有关单位和村民,加之“无统筹安排、无专职人员、无办公场所、无业务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很多行政村对消防工作的部署不能落实到位。二是农村建筑消防安全基础条件差,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较低,消防知识缺乏,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由于地方经济状况和农村建筑风俗等原因,“通天房”、连片棚屋以及砖木、土木等建筑普遍,有的连片建造,无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低,建筑布局不合理,电器和线路火灾隐患严重,抵抗火灾的能力脆弱。三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行政村建设缺乏消防规划,农村公路路面等级低、道路窄、路况差,消防水源缺乏,一些地区消防组织建设流于形式,很多民间消防组织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四是由于警力不足和工作机制等原因,目前农村公安派出所驻片民警及安全管理人员对消防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深,消防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不强,督促整改的措施和监督手段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的“缺管”。

2.4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体系亟待建立

近年来我国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不断得到发展,中介服务业务领域逐步拓宽,但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与中介业务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缺乏法律支持,目前我国关于社会中介组织的立法严重滞后,不仅没有统一的《中介组织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缺乏。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内对消防技术服务性中介业务及中介机构的资质管理尚无具体的规定,从理论上只要通过了工商注册,不管是否具备中介服务能力都可以从事消防中介服务业务。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低,消防科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从事消防技术中介业务不仅需要大量有经验的熟练技术人员,而且需要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实际情况是不仅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熟练技术人员也十分缺乏,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中介业务的实际需要。三是行业自律缺失,中介行为不规范,一些中介组织及人员为了中饱私囊,采用不法手段争抢业务,不顾职业道德,违背中介原则,有的严重不负责任,有的甚至故意弄虚作假,扰乱中介市场。四是存在政社不分现象,一方面部分中介组织存在“官办”、“半官办”的现象,存在部门垄断、强制中介和行政权力干预的现象;另一方面行政部门没

有简政放权,没有将本应由市场中介做的事情交给中介机构。五是中介市场尚未形成,中介市场发展有赖于法律法规对中介业务的确认,在目前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尚未确立,社会消防安全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单位、个人主动要求中介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如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要求,中介业务便很难开展起来。

2.5 消防行政处罚工作亟待改进

一是取消“限期改正”对于行政执法要求的提高。消防监督部门在发现消防违法行为时直接进入调查处理程序,在实施处罚的同时还要继续督促违法行为整改,对于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若不及时立案查处或处罚后督促整改不到位,将会直接涉及执法不到位的问题。二是处罚种类的调整会加强部门联合执法。新《消防法》增加了拘留处罚的违法情形,增设了停止置业或者吊销相关资质、资格的处罚种类,消防监督部门不再负责消防产品生产、销售领域的处罚,在办案中必须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三是明确罚款数额并调整量罚标准。新《消防法》规定对消防违法行为罚款处罚最高可达三十万元,裁量幅度和处罚力度加大,在具体执行中将涉及量罚标准制订、自由裁量权限定以及罚款处罚的执行问题。四是赋予强制执行权加大执法难度。新《消防法》赋予消防监督部门临时查封、强制执行权,目前配套的操作性规定尚未出台,消防部门在执行强制性措施操作时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处置不当会加剧社会矛盾。

2.6 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亟待规范

一方面在现行消防法律框架下执法行为尚不规范。消防监督执法的目的是消除和整改火灾隐患,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在实际执法中常出现不按要求复查和立案、该处罚而未实施处罚、处罚执行不到位或“重罚轻管、以罚代改”等现象;存在执法不公、执法犯法、执法不作为等不文明、不廉洁现象;存在执法程序不到位、文书送达不及时、法律条款适用不准、告知当事人权利错误、调查取证及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新的消防法律体系下执法行为更需要规范。《消防法》的修订进一步加速消防监督执法模式的转变,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消防监督抽查、消防产品使用管理以及临时查封、强制执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等行为都将面临新的变化,给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执法行为必须逐步加以规范。

3 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对策

3.1 树立消防监督执法新理念

从法律的角度看,消防工作的主体应包括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切经济与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和员工以及每一个公民。新《消防法》提出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大对新《消防法》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真正理解“政府”、“部门”、“单位”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突出单位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主体地位,促进和提高公民对消防工作的参与度。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消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发动全体社会单位、民众参与消防工作,培养公民的消防主体意识,激发其同火灾作斗争的主体性、能动性,改变消防工作由消防部门一家包揽的状况。消防部门作为消防监督执法的主力军,要正确认识当前执法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要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思想,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要抓住新《消防法》颁布实施的契机,进一步推进执法理念从监督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3.2 完善消防法律法规新体系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只有健全和完善覆盖整个执法领域、执法环节的程序规定和实体规定,才能减少和杜绝行政执法的随意性。要按照新修订的《消防法》要求,及时调整各消防责任主体的法律关系,依法落实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单位、公民的消防法律责任。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要抓紧做好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审查其是否符合《消防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及时予以修改或废止;要重点针对行政审批、建审验收、自由裁量等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完善相关程序规定和规范,减少执法人员违纪违法的现象,以制度规范人和行为。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积极发展消防中介与技术服务,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在消防立法过程中,要贯彻法制统一、协调配套、实用有效、科学借鉴的原则,推动消防监督执法的规范化。

3.3 构建消防和谐发展新格局

一是要加快政府统一领导责任的法制化进程。要将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其他副职应履行的消防工作职责定性、定量分解,以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形式加以明确;二是要健全部门依法监管的联动制约机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安全评估制度,制定综合性的前置行政许可法规,以立法形式确定消防安全为相关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实行消防安全信息沟通和消防专项工作对口联系制度,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建立单位全面负责的安全信用体系,要将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将单位消防安全状况与金融、保险信用及经营行为挂钩,逐步在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产品生产企业等消防安全重点行业

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四是要夯实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基础,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消防知识,乡镇、社区和公共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和消防安全标志,将消防法律知识和消防安全技能纳入科普、普法、教学及就业教育等内容,定期公开重大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发动全社会共同承担依法维护消防安全权益的责任。

3.4 建立消防监督执法新机制

一方面要完善消防监督工作机构。随着火灾调查管辖、建筑审验、强制执行主体机构调整,支队级消防机构应增加警力并设置相应机构,如设立火调科、法制科、建审科、指导科等,消防大队配置专职的火调员、法制员、建审员、稽查员等,以适应新《消防法》的实施。同时,可以采取委托的方式,将部分消防行政执法权下放给公安派出所、乡镇(街道)甚至是专职消防队等基层单位,改变基层乡镇(街道)有责无权的状况,推动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构筑规范的执法制度体系,确保消防监督执法权力的正确行使,建立健全消防执法基本工作制度和专项工作制度,这是实现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的基础。当前制定的制度不少,但普遍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在制度建设上要重在建、用、管三个方面下功夫,确保消防执法权监督工作的落实。

3.5 运用消防执法监督新方法

一是要建立执法监督工作机制。消防监督部门应建立专门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对消防监督执法实行执法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过错追究、督办督查、激励奖惩等执法监督机制,促进严格、公正执法;二是要增强执法监督的有效性,结合当前开展的便民利民服务,大力推行“阳光作业”、“透明执法”,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抓住消防执法工作中的重点案件、热点问题,采取分解权力、规范程序等措施,加大预防和治理力度,拓宽权力监督制约的领域和范围,建立单位、家庭、社会三方面监督的工作机制,实施全方位的监督;三是要加强消防执法质量考评,要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工作程序等方面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查摆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形象不文明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和改进消防执法、监督服务措施,推出服务经济发展和便民、利民、亲民的工作举措,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6 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新水平

加强消防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形成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点面兼顾、突出重点,杜绝形式化、教条化。一是要抓基础、全面培训,对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可以采取举办法制培训班、在岗自训等方式对基层执法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二是要抓层次、分类培训,对新上岗的消防执法人员要系统培训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执法的业务知识,使其初步具备执法能力,对基层执法单位的领导要在监督执法中如何审核把关、如何确保处罚案件质量上多“开导”,对一般执法人员要重点加强如何办案、如何准确运用法律法规的培训;三是要抓难点、重点培训,针对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有关专家讲课、组织业务帮教等形式,强化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四是要抓弱点、针对性培训,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某些倾向性、普遍性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办案、案例剖析等方式,及时解决执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消防监督人员执法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天来,祝科.浅谈消防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与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S1):226-227.

公安消防部队执法为民教育 篇5

时间:2010年5月19日

授课人:曾勇

地点:处会议室

参会人员:防火处全体人员

授课内容:

第一章:维护公正

第一节: 什么是公正

一、公正的含义

公正,作为社会、道德范畴和道德品质之一,是指从一定的原则和准则出发堆人们行为和作用所作的相应评价,同时,公正也是指一种平等的社会状况,即按同一原则和标准对待相同情况的人和事。

二、公正概念的依据

现代社会里,公正的主要依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念依据。主要有平等理念、自由理念、社会合作理念三个方面。

另一类依据是社会现实。

三、公正的基本原则

形式上的公正原则是指同样的情况应当同样的对待。事实上的公正原则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基本权利的保证。二是机会平等。三是按照贡献进行分配。四是调剂原则。

四、公正与公平、平等概念的比较

公正是理念化、理想化的公平,公平是现实化、具体化的公平。

公平侧重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某些失当的“公正”行为的矫正上。公正与平等这两个概念在不少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差别较之公正与公平更大:

首先,公正的概念则往往倾向于认同现实社会,而平等的概念则往往容易导致抵触现实社会的倾向。

其二,平等从属于公正。

其三,公正涉及的范围要宽于平等。

五、公安机关执法公正的内涵

(一)、公安机关执法公正的内涵

一是适用法律的平等。二是执法程序上的规范。三是处理决定或者结果上的公平。

(二)、公安机关执法公正的特点

公安工作中的执法公正具有法律性、程序性、证据性、相对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执法公正的内容

一是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必须忠实于事实,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二是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正确理解和维护公正,依法正确履行职权;三是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分清情节、轻重,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四是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任法不认人,讲法不讲情,不屈从权势,不徇私情;五是必须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实体审查和程序审核并重;六是在执法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能与所办案件或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七是应当平等的保障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和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八是在公安执法活动中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不能通过办案谋取私利。

第二节:为什么要维护公正

一、维护公正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二、维护公正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最重要原则

三、维护公正是保证公安机关执法活动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基础

四、促进和保障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和谐稳定

五、维护公正是遵守国际准则和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重要体现

第三节: 公安民警怎样在执法实践中维护公正

一、牢固树立公正意识是保证公正执法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对公正观念深刻内涵和重大价值的学习。

其次,要增强公安民警法律至上的观念,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自觉性。

第三,要特别加强程序公正的意识。

第四,要切实实现人民群众的要求。

二、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是实现公正执法的必然要求

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确保公正执法,要求公安机关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二是正当合理原则;三是服务原则;四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原则;五是保守国家机密和工作秘密原则。

三、强化和完善执法监督是实现执法公正的保障

目前,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机制以初步形成,它主要包括以下及各方面:一是公安机关内部监督;二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三是司法机关监督;四是行政监督;五是舆论监督。

消防执法 篇6

关键词:公安消防;委托执法;实践

1 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社会多元融合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据统计,截止2015年10月,民勤县个体工商户总量已达14052户,且绝大多数属于利用临街铺面或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从事低端生产加工或服务行业的小工厂、小作坊、小餐饮、小旅馆等“九小场所”。按照《消防法》的规定,此类场所均属于镇街、村(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范围。但受限于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乡镇政府在开展消防执法监管工作中,只有监督指导权,而无相应行政执法权。这一管理模式造成乡镇(街道)在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执法盲区和空白,大量火灾隐患未得到有效制止。如何借鉴安监、食药等部门在委托乡镇街道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消防警力无增长改善,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面前的难题[1]。

2 消防委托执法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2.1 委托执法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委托行政执法是指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将本行政机关或本单位的行政执法权按照规定程序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或符合条件的组织实施的行为。

2.2 委托执法的构成要件

2.2.1 客观要件

委托机关(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受委托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本身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条件和依据。委托机关必须有法定职权,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法定职权由消防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条例及公安部的规章设定。委托执法要有法律依据,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可以委托执法的事项不多,可以提请有地方立法权的人大及常委会和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拓展委托执法事项。受委托单位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即依法成立、有能力行使执法权的正式工作人员、能够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

2.2.2 主观要件

委托行政机关与受委托机关有一致意思表示,并签订书面的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委托机关应当梳理本部门可以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许可和行政處罚权等,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明确委托执法的具体事项和内容。委托协议签订后,委托机关和受委托单位应当将委托机关和受委托机关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以及委托执法事项、期限和法定依据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或报刊等载体进行公告[2]。

3 民勤县改革乡镇消防监管模式的基本情况

3.1 机构设置

2014年,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在各乡镇设立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站,属于股级建制,与所在乡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工作职责为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辖区内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本辖区的消防安全状况,建立健全各类消防工作台账,及时上报各类信息;分析、研判本辖区消防安全隐患;经常性的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3.2 人员编制

目前,各乡镇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站设有2-3名兼职工作人员,其中站长由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乡镇政府副职兼任,其余兼职工作人员由乡镇将原“农村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调剂使用,未正式核定人员和岗位编制。

3.3 日常工作

自2014年全市农村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乡镇高度重视,创新机制,结合农村消防工作实际,推行“三级网格”、“三色预警”、“三户联防”管理模式,着力构建农村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

3.4 执法资格

全县现有1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取得甘肃省行政执法证人员共175人,配备在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站的兼职人员共56人,取得甘肃省行政执法证人员共40人,全部为乡镇行政管理岗位。

3.5 委托执法

县公安消防部门结合辖区消防安全形势,确定距离城区较远、“九小场所”较多、基础工作扎实的蔡旗、重兴等2个乡镇作为试点乡镇;对试点乡镇授予监督检查权、责令改正权和提请行政处罚权等3种消防监督执法权,并与被委托乡镇签订了《行政执法委托书》,明确了委托执法的具体范围和权限;行政执法权的范围为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列管单位以外的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 存在的问题

4.1 人员编制不明确

全县虽然设立了乡镇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站这一机构,但是未核定人员编配职数和岗位,导致各乡镇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站人员不固定,且全部为调剂的兼职人员,无专职工作人员。

4.2 执法主体不具备

近年来,各地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乡镇作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的基层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但是由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执法资格,导致对辖区内一些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仅能行使行政督促权,而不能行使行政执法强制权。目前,只有通过委托执法的形式填补消防监督执法的“空白点”。

4.3 执法资格不严格

目前,各级政府虽然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履行行政执法职权的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行政执法资格证,但是对于配备在乡镇安全生产监管岗位上的人员未强制实行持证上岗。同时,省级政府在组织行政执法岗位资格考试时,对乡镇干部限定在“乡镇行政管理”等特定的执法岗位,未分配“消防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安全生产类执法资格岗位。

4.4 人员培训不到位

县公安消防部门虽然对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员”分层次进行了消防知识培训,但缺乏消防法律法规的培训。尤其是开展委托执法活动,更是缺乏对有关人员开展系统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培训。

5 深化乡镇消防监管模式改革的对策

5.1 提请核定人员编制

参照乡镇安监站人员岗位编制,由县级编制机构统一核定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站人员编制。同时,在省、市层面协调人社、编制、公安、安监等部门,下发相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整合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站和安监站,增加机构编制人数。

5.2 加快试点经验总结

目前,民勤县仅确定蔡旗、重兴等2个乡镇开展委托消防执法活动,具体执法工作尚未全面开展。县公安消防部门按照《行政执法委托书》确定的范围,加强业务指导,总结经验,为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提供有益借鉴;同时,及时搜集在具体委托执法活动中遇到的疑问,对于涉及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反馈,以便得到相关法律条文适用解释,做到委托执法于法有据、权责一致。

5.3 加强执法业务培训

强化对乡镇的有关人员进行系统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知识培训;参照消防文员参与辅助执法的条件,适时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参加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同时,邀请消防专业方面专家对乡镇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知识培训。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委托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行使部分安全监管行政执法权[EB/OL].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网站,2013,11,9.

[2]刘云甫.委托执法备案审查的立法思考[J].广州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作者简介:

浅析当前消防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 篇7

关键词:消防监督,消防监督执法,解决措施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越发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有效的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是预防和减少火灾等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目前, 我国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首先执法队伍人少质弱, 执法过程中受到的干预过多等;其次因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面比较广, 而人们的安全防患意识又比较淡薄, 家庭火灾隐患多等等因素, 造成了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实行效果不佳, “以罚代改、重罚轻管”的现象没有得到本质性的解决, 基层实际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与法律规定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因此本文在新时期背景下, 结合消防监督工作的实践经验, 针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难点,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 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执法难度较大,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是某些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业务水平不高, 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执法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 对消防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防火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和通透, 就导致了这部分人的专业无法满足消防监督工作的需求;二是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资源严重不足, 数量较少, 无法满足基本的消防监督的要求。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相比, 消防警力远远不够, 特别是基层工作者更甚。一些消防工作人员身兼数职, 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 从而影响了其积极主动性, 无法实现创新主动性的工作;三是部分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个人素质较低, 再加上消防执法基础较差、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就滋生了部分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某些特权思想, 导致其在工作中态度不够端正, 方法又比较粗暴简单;四是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流动性相对较大, 部分工作人员在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由于调整等原因, 就影响了工作的持续开展。

2.2 非传统的安全隐患增多, 群众安全消防意识差

首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代建筑对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 这样就衍生了很多非传统的隐患问题, 还有一些是因为建筑产权的不断变更对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消防管理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消防设施无法得到保障, 给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 人们整体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很差,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对家庭火灾隐患消防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够, 人们缺乏必备的消防安全常识, 严重的甚至连消防电话都不知道, 更不用说消防器材的使用了, 在火灾中极度缺乏逃生自救的技能;再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用电器以及大功率家用电器的普及使用, 还有家庭中煤气、液化气等的使用, 存在着操作不当、违规使用等现象, 大大增加了家庭的火灾安全隐患。

2.3 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执行力度不够, 效果不达标

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是指由政府领导、部门执行、单位负责、群众监督、社会支持, 逐级实行, 但是就目前来说, 执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效果并不突出, 缺乏有力度和说服力的法律责任。在各级政府部门履行日常的消防工作中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 相关的消防安全工作就经常被忽视掉, 像消防安全指标的设立没有在经济活动中体现, 人事制度考核中没有纳入消防安全的责任;各级政府部门没有相关的强制条款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去履行消防职责, 消防安全工作无法纳入其他工作环节中去。这些问题均造成了消防监督工作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工作效果不明显。同时, 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政府各级部门对消防安全的意识是多么的淡薄, 消防责任意识是多么的薄弱, 对消防工作的忽视和关心, 没有积极主动的去落实和完善本部门或单位的消防安全措施, 经常是问题出现了, 才想着要去完善, 去解决。

2.4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受到行政的过多干预

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往往关注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招商引资, 重视经济效益, 忽视了消防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为达到经济效益, 给外来投资者开绿灯, 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偷工减料行为采取不关注的态度, 造成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消防设施投入不到位等现象。究其原因, 不外乎是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消防责任意识薄弱, 忽视了消防安全, 若出现了问题, 则为地方经济利益保驾护航, 对这些单位实行地方保护政策, 消防监督部门开展工作就得碍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严格、公正、无私的开展。

2.5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普遍存在“以罚代改、重罚轻管”的现象

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消除和整改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 防患于未然, 避免火灾的发生。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具备自查然后解决的能力, 这就需要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去参与、深入基层开展安全消防检查工作, 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是消防法制不够健全, 人们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在消防监督执法的过程中执法人员下发了清除和整改的指令, 但是相关单位会拖延采取相应措施, 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其忽视, 这样消防部门就需要消耗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监督, 督促其整改和清除, 造成人们生活没有保障的现象。有的是针对违规消防发出整改责令书、实施经济处罚后就没有了下文, 甚至有时会不了了之, 这些均导致了监督执法工作效果不佳, 执行执法程序不严格, 最终造成“以罚代改、重罚轻管”现象。

针对上述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 全面提高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综合管理水平, 强化公民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 扎实推进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实行等。主要相关的对策包括增加消防监督从业人员的数量, 在综合素质上严格把关, 同时法律责任明确化, 完善消防监督工作机制, 落实责任制, 消防设施投入到位等措施。

3 结束语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在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角色日渐重要, 做好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同时还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从消防监督执法的综合管理水平抓起, 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公民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消防监督的法律法规以及消防监督的工作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 切实有效的扎实推进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 确保有效的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佳.消防监督执法存在的难点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3 (10) .[1]李佳.消防监督执法存在的难点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3 (10) .

[2]王文明.试论信息化建设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9) .[2]王文明.试论信息化建设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9) .

消防执法 篇8

关键词:消防,监督,建议,对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量也逐步增加。特别在国家提议建设和谐社会的宏大方针后, 对消防监督执法提出了更新、更严的要求。当前, 消防部队通过加强执法机制、执法队伍素质建设、提高监督管理效能和水平,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有了飞速发展, 但仍然存在执法程序随意、执法不透明、执法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现结合该研究者工作谈几点体会。

1 当前消防执法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执法人员素质不均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 而且消防安全具有动态特性, 这样的形势对消防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需求和维护执法公平正义的愿望看, 消防监督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执法规范化水平不高, 一些执法环节不够规范、不够文明, 甚至不够公正、不够廉洁等, 与普通大众的殷切期望相较, 还有相当的差距。

1.2 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 执法技术装备良莠不齐

一是执法程序方面问题较多, 如部分单位法制意识不强, 技术复核程序流于形式, 证程、执行程序混乱, 对项目违规摆关设卡, 结案拖延等等。二是各地消防行政执法技术装备配备差距较大, 经济发达地区的消防部门执法技术装备配备全面先进, 执法效率和规范程度也随之提升, 部分贫困地区执法技术装备原始陈旧, 有的甚至连火灾调查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具都不到位, 就难以提及依法行政, 规范执法了。

1.3 执法严肃性不强, 随意性较大

部分执法者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处事不公, 以权代法, 以情代法, 以罚代改, 盲目执法, 粗暴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执法不公不严的现象较为突出, 不严格依照法定事实和情节进行裁量, 而是根据个人意愿, 想罚多少就罚多少。三是消防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 出现以言代法的问题。有些消防监督员对查出的火灾隐患, 仅仅以口头形式督促改正, 而不是按有关规定填报相关法律文件, 并录入消防监督电子管理系统。四是有些地方政府和行政机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的现象, 甚至出现向外来投资者轻易许诺可暂缓办理消防审批手续, 默许其在消防配套设施建设、配备方面敷衍了事, 这不仅影响了消防行政执法的严肃性, 而且还导致许多先天火灾隐患的形成。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 消防监督部门碍于地方政策、碍于人情, 难免失之于软, 失之于宽。

1.4 监督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当前, 公安部和各总队都对消防行政执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做出了明确细致的规定, 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一些单位, 一些人员出于某些目的和原因不按规章办事, 一味地精简办事程序, 想方设法打“擦边球”, 严重扰乱了消防行政执法秩序。上级监察力度不大, 对一些执法过错项目偏重于内部惩戒而疏忽了外部单位的纠错整改。

2 解决消防执法突出问题的应对方案

2.1 以专业化为标准, 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执法人员的思想、理念、能力的提升是增加执法力度、提高公信力的根本。首先, 强调党性宗旨教育。开展典型引导, 坚持以“爱民模范”宋文博、“模范消防卫士”黄胜新、“浓烟哥”谈夏林等身边的典型去带动和激励官兵, 在官兵中掀起新的学习热潮。教育官兵学习他们笃定信念、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 以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为宗旨, 尽心竭力、忘我敬业地工作, 同时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地开展创新, 使官兵能够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其次, 强调理想信念。深度挖掘执法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 引导教育全体民警坚定树立严格执法、公平执法、保障并尊重人权的观念, 而不是仅仅凭个人的好恶、感觉、偏见对执法产生影响, 更不可因金钱、关系、人情让执法受到干扰, 从内心深处牢记“执法为民、立警为公”的宗旨。最后, 强化能力素质教育。切切实实搞好执法人员的系统化培训教育, 强调法律、法治认识和分析断定消防违法行为的技能, 增进把控法律政策以及调和处理矛盾纷争的技能, 让执法人员做到“熟悉方针政策、熟悉法律法规、熟悉业务知识, 落实监督执法、落实管理服务、落实宣传培训、落实群众工作”的“三熟悉四落实”要求;消防岗位资格制度要严格执行, 不符合相应资质的, 不可参与执法工作。

2.2 以科技为支撑, 着力提高执法管理效用

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如“消防监督管理系统”等, 把所有消防执法行动归入网上记录, 做到执法信息网上记录、执法程序网上运行、执法裁量网上贯彻、执法活动网上监管、执法质量网上评测, 持续扩大警务公开范围, 最大程度地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增加消防执法技术装备投入, 开发使用移动执法设备, 开启数字印章、电子笔录、执法档案管理等电子技术的应用, 实施远程传输执法信息、同步实时收集执法数据、现场制发法律文件、重大执法案件全程实时监控, 持续创新执法模式, 提升执法效力。

2.3 以保障为前提, 着力夯实执法工作根基

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做好消防工作的重点。加大消防执法规范化开发, 贯彻好“三项保障”是前提。首先, 落实组织保障。要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来开展执法工作, 把完成好地方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作为消防工作的主线和核心, 积极提高消防部门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的贡献力, 透过执法服务促使政府党委给予组织上的重视, 推进政府党委为消防部门创建良好的工作和执法环境。其次, 落实政策保障。要进一步明确消防工作的政府主导地位, 积极主动向地方政府党委请示汇报, 以便政府人员充分认识到消防执法是为了提升消防安全环境, 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高效发展, 在派出所三级消防监管工作部署、隐患排查、实施奖惩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政策援助。最后, 落实经费保障。要充分了解和认识消防部队职责任务拓展与现有警力严重不足、装备匮乏、资金紧缺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按照“注重实际、注重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 主动取得地方各级政府党委逐步扩大对消防经费的投入, 使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同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管理, 真正保障消防执法办案的需求。

2.4 以监督为手段, 着力深化执法监督水平

监督的本质是关爱, 监督可以促进和激励执法水平、使其不致偏离正轨。首先, 确保禁令执行。要严格贯彻实施公安部“五条禁令”、《公安机关领导干部五个严禁》、《公安消防部队四个严禁》、《军队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等规定, 充分发扬制度的刚性, 重点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形式主义等弊病, 对行之有效的制度, 必须严肃认真、不折不扣的严格执行, 确保制度规章的严肃与权威。其次, 落实权力监督。大力强调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队伍的监督管理, 落实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特别是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的贯彻执行, 做到长鸣警钟、常敲边鼓。集中解决执法顽疾, 制止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陋习。最后, 贯彻责任追究。把解决执法顽疾和强化管理工作的实效与各级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相关联,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 提高违法成本。严肃批评, 坚决纠正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据有关规定, 严肃处理, 决不姑息发生事故、案件和违纪、违禁的相关人员。

参考文献

[1]史文峰, 有关消防监督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6) :299.

消防执法 篇9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 现代建筑具有规模大、人员密度高、可燃物多的特点, 一旦发生火灾, 就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 必须加强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 做好建筑消防监督管理, 提升建筑消防水平。

2 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的现状

2.1 建筑消防审核立法有待健全

现如今, 在我国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中, 依然还有很多法律漏洞, 这就会造成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无法可依, 使得部分犯罪违法分子能够钻法律漏洞, 但同时, 消防执法部门却无计可施。在我国《消防法》中, 停止营业、没收违法所得等执法措施的执法主体是公安机关, 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如果配合不当, 则会直接影响消防审核执法效率。在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中, 当事人能够合理利用法律为自己辩解, 然后依法提出行政诉讼, 但是由于执法程序比较繁琐, 因此这就会造成消防监督工作效率低下, 不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最终就会造成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2.2 建筑消防审核执法部门监督不力

现如今, 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复合型建筑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同时, 建筑的功能性也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强, 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消防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大部分建筑的产权变化比较快, 因此, 建筑内部的消防管理体系不具备长期性的特征, 在相关的《消防法》中, 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此类情形进行限制, 这就会导致消防部门审核执法监督难度增加。新时期, 消防监督执法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有效改善, 但是依然还存在很多不足, 传统的监督体制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另外, 部分建筑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往往会缩减消防设施成本, 而这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3 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 建筑消防设计审核执法队伍主要以消防现役部队军官为主, 地方文职人员配合执法。但因为现役军官的数量不足, 起不到带头作用, 造成大量的地方文职人员独立执法的现象。部分地方文职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消防安全审核验收培训, 不具备应有的执法素质, 造成执法队伍执法能力的不足。现役消防军官中有些是地方大学生直招入伍的, 同样在消防审验方面经验和素质稍显不足, 如果不注重日常学习并且理论联系实际, 就极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部分消防执法人员个人素质不高, 自我约束能力差, 在执法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多特权思想, 在消防执法过程中会出现态度冷淡、不易接近, 执法方式简单而粗暴的现象, 因此消防执法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2.4 政府与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 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 很容易忽略工程建设中的消防设备配置, 而是一味提高建设步伐, 因此很难有效落实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工作。与此同时, 群众对于建筑工程消防方面的知识也不够了解, 消防意识薄弱, 不会使用消防器材, 在火灾发生的危机时刻, 无法及时灭火, 因此一旦发生火灾, 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问题。

3 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对策

3.1 明确消防立法与执法工作的重要性

(1) 在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前, 必须要有法可依, 因此, 立法部门应该加大法制建设, 有效填补法律空缺。 (2) 重视政府对政绩考核中的消防评价, 将消防工作列入政绩考核中, 让政府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进行大力支持。 (3) 对于怙恶不悛的顽固分子, 政府部门应该挂牌督办, 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 (4) 加强对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 同时, 执法人员必须明确建筑消防审核执法相关法律, 明确掌握执法程序, 在实际执法工作中, 所有的法律言行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效率。

3.2 提升建筑消防审核执法监督水平

3.2.1 规范建筑消防审核执法行为

(1)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政策规定, 做好消防执法标准统一, 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监管执行到位, 落实相关责任。 (2) 优化和改进消防监督工作, 严格按要求做好工程建审和行政审批工作, 按科学的原则和标准, 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3) 加强监督机制, 引导公众广泛参与, 听取建筑消防管理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 规范建筑消防监督执法行为。

3.2.2 提升建筑消防审核执法水平

要全面提升建筑消防监督执法水平, 通过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防火监督人员首先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积累丰富的从业经验, 形成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同时, 还应该做好建筑消防监督和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改变执法队伍的整体知识结构,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储备, 做好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训, 提高执法队伍的消防监督水平。

3.2.3 加强日常消防审核执法管理和监督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 只有不断完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使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不断加强日常运行管理, 才能强化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各级各类消防工作人员要做好经常性的检查, 对检查区域发现的问题做好详细记录、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通过日常细致的工作, 努力整改和消除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同时, 需要各类消防工作人员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提升消防管理工作效率。

3.3 提高建筑消防审核执法人员职业素质

在建筑消防审核执法过程中, 执法工作人员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和监督, 建筑消防安全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因此必须加大监督和检查。现如今, 在建筑消防审核执法过程中, 应该适当增加消防监督工作人员数量, 同时, 还需要不断提升建筑消防执法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水平, 在建筑消防执法过程中, 充分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清正执法、廉洁执法, 不给火灾隐患留生存空间, 消防执法监督人员务必要保证整体执法过程的公正、文明、廉洁, 拒绝“以罚代改、重罚轻管”, 该查封的查封, 该罚款的罚款, 该拆除的拆除, 不打人情牌, 严格追究任何制造火灾隐患的单位和个人。

3.4 加强建筑消防审核执法监督宣传教育

建筑消防审核执法不仅是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 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 因此, 为了提升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水平, 必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 对此, 应该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具体而言,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如微信、广播、电梯广告的方式, 营造全民参与的消防教育环境, 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大众的消防监督意识, 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配合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相应的执法体系、消防体系结构不断完善, 有效地落实好相应的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 这样有利于建设更好的消防监督执法环境。在具体的消防监督工作中, 消防审核执法部门应该明确意识到执法工作的重要性, 相关法律部门也应该加快立法工作, 同时, 必须不断提升建筑消防审核执法监督水平, 为了有效落实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还应该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全民参与的执法氛围, 这样才能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水平, 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摘要:现如今, 人们消防安全意识逐渐加强, 对此,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 推动防火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的现状, 然后对建筑消防审核执法工作优化对策进行了详细探究, 以期对防火监督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审核,执法

参考文献

[1]陶玲.现行消防法在消防执法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对策[J].知识经济, 2011 (08) :24.

[2]徐华巍.试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 2015 (08) :361.

消防监督中的运动式执法探索 篇10

(一) 运动式执法

运动式执法也可以称作“间歇性执法”。它是针对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热点事件, 相关监督执法部门有计划的开展各项高强度、集中性的专项整治治理的执法活动。因为是间歇性的, 所以运动式执法只是短期执法行为, 在我国, 像“专项整治月”、“地方巡视执法”就是典型的运动式执法。它有明确的时间范围、从严的倾向性、法律的适用程度以及特定的执法手段, 因此运动式执法是阶段性的非常态执法活动。

(二) 消防监督中的运动式执法

运动式执法是我国消防监督工作中的常用手段, 比如“消防安全宣传月”、“重大火灾隐患挂牌整治月”、“冬季防火专项整治行动”等等, 这些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定期加强地方的消防管理强度, 提升人们的风险防护以及自我危机保护意识, 更重要的是对一些存在问题的单位组织进行相关安全整治, 消除隐患。但在消防安全领域中有专家认为“消防监督管理并不适合频繁的运动式执法, 因为它不但不会加强地方风险管理及防治的有效性, 反而会削弱常规执法的力度与影响力。”这个观点所反映的正是目前我国消防监督管理运动式执法的常态, 即一味追求高速、高效、大数量的执法模式, 它让执法者将更多精力集中在运动式执法上, 而懈怠了对平日的常规管理。

二、基于运动式执法的消防监督管理案例分析

(一) 全国性消防监督运动式执法

我国消防监督中的运动式执法在执法主体上有所不同, 比如全国性集中执法, 也有地域性公安部门执法, 但无论是哪一种, 它都是一种大范围开展的“清剿火患”行为, 它具有全面、深入、彻底的特点, 是典型的地毯式排查整治模式。全国性消防监督运动式执法经常在文件中出现“全覆盖”、“发动全社会”、“一寸一寸的检查”、“全部检查一遍、培训一遍”、“一律关停”等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字眼。而由全国下发颁布的地区性整改也基本以城市为执法对象, 以当地公安及消防部门为执法主体展开。像湖北省武汉市在2012年3月初到同年5月末就开展过全市范围内的单位及学校宿舍集中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的整治范围包括了武汉市内的所有高校、中小学以及事业、企业等单位所设置的集体宿舍。在整治活动期间, 所有学校和单位都要开展宿舍消防演习活动, 普及安全防护及自我求生知识, 树立人们对于公共财产和自我生命健康的保护意识, 在阶段性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消防监督整治活动过去的6月-12月里, 武汉市内单位及学校发生火灾, 造成人员受伤的事故发生率仅仅降低1.2%, 许多事故的发生依然是由于人为的无常识或无意识行为所造成的, 并且在灾害发生后仅有12.4%的人群利用到了在整治期间所学会的灾害处理和自我保护方法, 这说明武汉此次所实施的全市范围消防监督整治活动, 其效果并不明显, 缺乏长期持久的治理效力。

(二) 突发性消防监督运动式执法

突发性消防监督运动式执法是针对重特大消防事故的治理执法活动, 这种运动式执法活动具有偶然性和突击性。2015年5月,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发生火灾, 造成38人死亡, 这一事故震惊了社会各界。公安部和河南省各级领导也纷纷对火灾发生作出了严查的指示, 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夏季消防检查”专项行动, 命令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迅速整合力量, 开展运动式执法行动, 查处同类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 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按照消防监督部门的运动式执法程序来看, 此次事件官方主要实施了三个阶段的执法整治行动。其中, 第一阶段在2015年5月底前, 全国范围内动员部署, 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开展宣传动员;第二阶段从6月1日-9月15日, 要求全国各地在政府统一领导下, 联合安监、民政、住建等各部门, 对养老院敬老院福利机构、易燃易爆企业、人员密集场所、文物古建筑开展检查。7月, 河南省全省消防部门检察单位超过10万家, 仅河南洛阳一个支队, 在5天之内, 就检查了社会单位443家, 发现火灾隐患2446处。另一方面, 河南省也组织了大规模的建筑内消防专项检查活动, 仅河南济源一地, 就开展消防宣传活动上百次, 培训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过千, 受宣传受教育人数过万, 印制发放消防宣传资料过10万, 有效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各地民众的防火意识, 普及了消防知识。

三、改善消防监督运动式执法的措施

(一) 正确认识运动式执法的局限性

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运用运动式执法是有利有弊的, 作为执法者应该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尤其是在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 运动式执法需要一定的精神及物质条件, 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 它可能就不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精神层面讲, 运动式执法的实施必须以公民的社会意识与执法人员的良好法律素质及职业道德相配合, 才能使其具有持久的社会法律效力, 而不是短暂的执法效果。我国不仅仅在消防监督方面, 在各个方面的运动式执法都不尽如人意, 其关键就是执法部门的“依法从重从快”思想在作祟, 再配合民众的“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思想, 运动式执法的效力保质期就永远是短暂的。

(二) 转变思想

所谓转变思想就是要正确权衡消防监督中运动式执法的利弊, 在思想中做到“五个转变”。第一, 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消防监督部门在使用权力时, 也应该考虑对方的权利, 不能一味的唯我独断, 要做到换位思考;第二, 缩小范围, 向专项监管转变。实施专项监管就是希望消防监督部门能够细化执法细节, 细化管理内容, 合理合法的实施运动式执法, 而不是无分类的扫荡式清理, 这会伤害一些无辜利益方, 造成恶性的社会影响;第三, 运动式执法应该控制自己的运动性, 同时将临时性转变为经常性管理。许多经营企业为了应付运动式管理而设法掩盖自己的问题, 待检查一过又露出本来面目, 这就使运动式执法变得毫无意义, 而充斥更多的还是被敷衍的深层次隐患。经常性运动式管理则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第四, 走科技路线。消防监督运动式执法要建立长效机制, 也要向科技化转变。目前一些地区的智能化消防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被监测对象的行为活动, 例如基于GPS、RTU的远程监控定位系统等等, 它们强化了消防监督运动式执法的效率;最后要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三) 统一消防监督执法标准

有些专家认为运动式执法和建设法治国家是相违背的, 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依据是运动式执法、常规执法二者的执法标准的差别, 这一双重标准违反了法律的公平性。运动式执法阶段, 执法标准和通常情况下的不同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 硬性规定代替自由裁量。比如2009年60周年国庆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对于消防运动执法的规定中“六个一律”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自由裁量权”;其次是自由裁量的标准不一致。

四、结语

消防监督执法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有着重大的社会作用, 它维护了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社会治安的稳定。所以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整体进程中, 应该建立有效的常规执法体制, 防患于未然, 绝小恶于初萌。

摘要:运动式执法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监督执法部门, 例如公安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就在一直利用它来整治查处消防违规现象。但是在执法进程中, 相关部门及社会也发现了运动式执法在消防监督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

关键词:运动式执法,消防监督,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杨道明.论我国消防立法理念转变的三大特点[J].知识经济, 2012, (01) .

[2]白凤领, 高锦田, 彭瑞章.对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04, (10) .

消防执法 篇11

【关键词】消防法;监管;完善;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426-0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对有型的资产进行增值,同时还要为这些有型的资产进行保护,其中就要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防火问题。自古有云水火无情,在水灾和火灾面前,人的力量显得尤为渺小,既然深知这点,我们就应该防患未然,做到未雨绸缪,把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一,新《消防法》的作用以及实施后的所达到的效果

新《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颁布实施,距今已有三年有余,有调查表明,在新法实施阶段,我国的火灾事故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可见新《消防法》在预防和治理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消防法》较之之前的法律在内容上作出了很多的修改,在具体细节上也做了较大的改变。其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对火灾预防、加强了火灾后的疏散方式、抢扑明火的细则、法律监管和事故责任人的问责制度等几个方面,在此之中,火灾的预防被当做重中之重加以强调。这一系列的变化显示出了国家对消防事业的重视,也突出了国家立法机关在防范火灾细节是更加贴近现实,法律实施起来更具有可操作性。

火灾无小事,每年都有很多地方出现财产毁于火灾之中的惨痛案例,每每痛定思痛我们都得出一个结论,火灾重在防患,加强企事业单位和人们群众的防火意识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根据新《消防法》的要求,要经常地组织群众学习救灾技巧,进行火灾的现场演练,学习使用消防器材。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尤为注意吸烟烟头对火灾的隐患,加强对电力短路现象的排查,做到人走灯关,定期作整体排查。在单位中,安装火灾预警系统,在发现烟雾或明火是能够及时报警。让每一个员工通过消防演练做到遇火不慌乱,及时寻找逃生通道,用湿毛巾掩捂口鼻并且降低重心前行,切不可开窗、跳楼逃生。

二,新《消防法》面临的各个方面的挑战

在新《消防法》实施的三年多来,带来了很多的利好消息,也规范了消防行业的制度,但是,在此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包括:

(一)消防队伍的不完善以及队伍的训练不足

在当下的消防监督团队业务素质良莠不齐,其中有军事院校毕业的学生,有高校毕业的学生还存在一些部队现役军人,这些人没有进行统一的系统的安全消防训练,对于消防的法律知识都不是很了解,在相关的执法阶段很难在具体事件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罚。另外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经验丰富的消防人员没有做到传、帮、带的作用,很大的程度上浪费了国家在培养消防方面骨干的投入。在思想上,有些执法人员也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对于部队的一些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消防的重要性得不到很好的认识,没有做到把自己的工作当做神圣的事业来完成。此外,在消防系统内部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交流,没有把现有发生的事件作为典型事件供大家学习交流。消防人员没有认真的学习颁布的新《消防法》的重要内容,没有充分的领会中央精神,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防的质量,在关键时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存在投机现象和侥幸心理

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存在一些单位对消防的不重视现象,而政府部门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这种事情采取姑息的态度,对于这些危险的行为不做任何的制止和干预。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的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不够强,对于火灾的危险性不够明了,对于新《消防法》的学习认识不够,把这些危险置之不理。另外,相关的合作企业正是钻这方面的控制,为了短期的蝇头小利完全不顾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火灾的事情不会在自己身边发生,没有必要作出这些不必要的防范。对于这种政府的姑息,单位的侥幸,让新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障碍,也为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这样的危险,为保证大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要做到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相应的监督执法人员无视法律,眼里只重利益

消防的观念日益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安全意识也逐步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但是现阶段,人民群众在学习法律上缺少学习的机会,很难有机会在这些方面得到相关的教育。消防法第十二条规定,“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有些执法人员在这项法律规定中,不断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该有的防火器材不完备,该是逃生通道的地方被杂物阻挡,没有安装正确的逃生指示牌。为此,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唯利是图,把利益凌驾于安全至上,完全不顾忌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运营商也缺乏相关的安全和法律意识,该有的没有,该整改的迟迟未有合理的安排,办事效率极其的低下,因此出现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这相关的问题给新法的实施普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新《消防法》适应当下局势所要作出的调整

在新法的颁布实施之后,要让消防法律体系建设逐渐做到完善,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也是相关的立法机关、执法机关作为行使权力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作为安全着想不可妥协的一部分。同时要提高执法者的业务水平,统一和规范执法者的行为,做到传达上面的精神,切实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外,还要把教育民众作为工作的一部分,经常性和主动性的深入基层,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充分的完善消防设备,正确地教予大家如何使用如何保养防火器材。用罚款的方式以达到大家重视的目的,主要还是以说教为主,罚款为辅。按照规定,定期检查一些公共设施的消防问题,查出—例,立刻解决—例。对于迟迟不能完成整改的单位,勒令其停业整顿,直到达到安全指标为止,绝不姑息,绝不纵容。与此同时也要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做到执法为公,不谋私利。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将具体的的工作安排责任细化到个人,实行任务包干制度,任务一站式负责制度,哪里发生事情有具体的相关执法人解决,定期的向上级组织汇报,对于发生的安全隐患及时告知民众,并且不遗余力的解决问题。近些年的一些火灾发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所造成重大的损失,最主要的是灭火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些房屋在建设后经历了多年的翻修,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动,这些改动也未能在图纸中明确的表明出来,这就给灭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所以,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完善图纸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

四、结束语

本文详细叙述了新《消防法》出台实施后,在消防安全领域带来的一些影响,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该法的改革和创新之处。同时对于法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力着重提出,并且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以及会因为这些原因所带来的一些重大的安全隐患,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文章最后也逐一列举了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安全体制建设,切实的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充分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卢磊:浅谈如何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科学之友》,2012年6月:18-33

消防执法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大繁荣, 各类建设经营贸易等蓬勃发展, 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与此同时, 各类火灾事故层出不穷, 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笔者做一简要分析, 发现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对消防管理不重视、各项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比如, 当前一些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消防管理工作思想上不够重视, 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健全消防管理机构, 有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身兼多职;一些单位消防管理责任不明确, 制度不健全;甚至为了节约费用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造成了大量火灾隐患。

2 影响当前消防执法的因素

1) 消防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新修订的消防法颁布实施以后, 消防部队的任务更加繁重, 尤其是消防执法领域更为突出。以榆次区公安消防大队为例, 目前, 全区共有人口64万人, 而消防监督员仅5人, 相当于每人要承担近13万人的消防监督执法任务;榆次区作为晋中市主城区, 建筑物 (群) 多、生产经营多、人员流动大, 面对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局面, 消防监管执法难免存在心有余力不足情况。再加上消防机构现行体制是现役体制, 人员流动量大, 每年都有大量业务骨干转业, 而新增消防执法人员工作经验欠缺、工作能力需要提高,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执法不够规范。

2) 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职能履行不到位。近年来, 公安派出所主要承担九小场所类消防监督检查职能, 同时, 他们还担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交通管理、一般案件的侦破、户籍管理等多重任务, 相对警力不足, 再加之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欠缺, 导致了其担负的消防工作开展不理想。

3) 强制性行政措施实施困难。新修订的《消防法》加大了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 取消了消防行政处罚前“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 并且增加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明确了罚款幅度。但是新法宣贯还不够, 在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物品扣留等强制措施实施上, 很多单位拒不配合, 而强制措施的执法主体为公安机构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这往往程序繁琐、时间很长、精力牵扯很大, 在此期间, 火灾隐患仍然存在, 甚至发生现场被破坏,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 而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却要承担火灾发生后的责任。

4) 地方行政干预时有发生。公安消防部门作为消防监督执法主体, 按照消防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进行行政执法, 而地方政府要考虑民生、投资环境、效益等等, 对于消防监督执法方面支持力度不够, 甚至搞平衡, 导致了一些地方重大火灾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某些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不能关停、责令限期改正。比如, 有的企业存在先建设使用, 后办理消防审核验收手续,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其次, 有的执法者根据地方领导指示或受到工作压力, 对违法建设经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篡改执法依据, 歪曲法律事实, 进行不公正裁决。

5) 消防行政执法不规范。在行政执法检查中, 一些消防机构过于注重处罚, 却放松了对违法行为的纠正教育、放松了对火灾隐患的整改;甚至超越法定权限行使职权, 越权许可、审批, 造成“乱收费、乱罚款、乱扣押”;有的不按规定程序立案、调查、告知、裁决、执行;有的不按法定程序收集、保存证据;有的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把握不准, 出现对同一种违法行为作出不同的处理结论。

3 解决措施

1)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公安消防机构来说,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各级公安消防党委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重大的政治工作去开展,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活动, 深刻反思, 查找不足, 从思想上洗涤灵魂, 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忠诚。二是要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国家设立这个机构是因为人民群众需要消防机构来指导、管理和服务, 要牢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理念, 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 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 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为人民群众执法、用权、办实事、做好事。三是要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切实消除执法简单、粗暴、蛮横等现象, 以公仆的姿态去做群众的工作, 同时要注重疏堵结合, 通过消防行政指导, 彰显公安消防机构的服务宗旨, 有效提高监管效能。

2) 加快实行消防体制改革。一是应该尽快实行防消分离, 进一步理顺消防管理体制, 提高消防专业化水平, 建立科学合理、统一有序的消防体系。可以在公安部统一领导下, 组建新的公安部消防监督管理局, 将公安部消防局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能划出来, 归并到公安部消防监督管理局, 实行公务员管理, 负责消防监督管理;另外成立由现役消防部队组成的武警消防局, 加挂综合应急救援局牌子, 负责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建设消防工程审核验收 (备案抽查) 等工作由消防监督管理局负责, 便于社会监督, 也有利于责任追究。另一方面, 由现役官兵负责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等工作, 能充分发挥武警部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素质过硬等优势, 有利于应急救援等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借助中介组织力量, 由他们承担部分消防安全咨询、科技指导、检验检测等有偿服务项目, 快速有效缓解消防部队警力不足的现象。

3)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一是在审批建设环节, 部门之间要保持密切联系, 防止未批先建, 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经营, 特别是在消防审核、验收前, 或者公众聚集场所等开业前, 从源头上把好防火关, 防止先天火灾隐患的发生。二是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 避免给企业单位造成负担, 同时避免强制性执法无法实施。三是采取现场办公, 最大程度上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行政干预。

4) 不断提高消防监督人员业务素质。要狠抓业务素质教育, 营造学业务、钻业务的浓厚氛围。探索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探索“能者上庸者下”体制机制, 把业务素质作为重要考量内容。实行定期的岗位培训制度, 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以开展练兵活动为契机, 切实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执法监督, 通过执法监督检查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当执法出现自由裁量权争议情况, 提交党组进行讨论研究。

5) 始终坚持全民消防。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 加大执法力度, 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技能, 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消防的热情, 掀起全民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热爱消防的氛围。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S].

[3]张玲.浅析消防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J].司法实践, 2014 (4) :53-54.

上一篇:行动方案下一篇: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