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方面的控制(共12篇)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1
0 引言
铁路客站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工程, 专业多、接口错综复杂、技术难点多, 利用BIM技术的参数化、可视化等特点, 能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 降低施工风险, 改善施工安全和质量。目前基于BIM信息技术已经在铁路客站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大中型客站中已有相当部分客站采用BIM技术进行辅助施工,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兰州西站、哈尔滨北站、天津西站、南京站、海西线东方站等。下面结合兰州西站工程就BIM技术对铁路客站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典型应用进行介绍。
1 基于BIM信息技术的复杂施工节点模拟
复杂施工节点模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BIM技术对具有复杂工序、专业接口多的施工节点进行模拟, 比如市政地铁与车站地下室交汇处施工节点, 工序复杂, 涉及专业多, 工艺难度大, 此时采用BIM施工模拟技术, 能很好的进行施工组织模拟, 提高工效和施工质量;二是利用BIM技术对工艺复杂或加工难度大、构造独特的节点进行模拟优化, 比如对结构复杂的雨棚梁柱节点、站房中多构件相交的劲性柱节点或造型独特的钢结构屋面节点等进行模拟优化。此类型节点工艺复杂, 质量要求高, 采用BIM技术的分解施工, 能得出合理的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办法, 并且能以图文影像的方式,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从而提高施工成效, 改善施工质量。
1.1 复杂施工节点工序模拟优化
通过4D施工模拟实现在工程建设前对客站工程复杂施工节点的施工组织文件及施工进度计划文件内容进行模拟, 可对施工组织文件中安排有冲突的地方在施工前进行优化, 合理安排施工, 并与工程实际进度相比较, 直观地显示工程实际进度与原计划进度超前和滞后的部分, 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兰州西站工程的4D施工模拟见图1。
1.2 复杂节点模拟优化
客站工程中的某些复杂节点, 设计往往不能很好地考虑其施工操作的可行性或加工的经济性问题, 对于此类节点, 利用BIM技术三维可视特点和具有时间维度的动态特点, 可以完美地模拟其节点的具体施工, 检验优化节点的设计和施工。
兰州西站劲性梁柱节点的BIM模拟见图2。原设计此劲性梁柱节点采用套筒与钢柱焊接的方式, 由于套筒密集, 并且分上下两排, 之间的间隙小, 在施工时焊接难度大, 会造成部分套筒下部与钢柱不能完全焊接, 存在工程质量风险因素。经过BIM模拟优化后, 将原设计中的套筒连接改为环板连接, 优化后对钢筋的加工尺寸、焊接要求、施工难度都降低了, 保证了工程质量。
同时, 针对复杂节点, 利用BIM技术对工人组织专项交底, 将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施工模拟, 直观、形象、易懂。使工人掌握了复杂节点的关键工序, 对复杂节点施工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基于BIM信息技术的施工安全防护模拟
基于BIM信息技术的施工安全防护模拟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采用BIM技术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模拟, 检验防护装置是否满足安全施工需要;二是群塔防碰撞模拟, 检验塔吊施工的安全性。
2.1 安全防护装置模拟
安全管理是生产企业的命脉, 也是客站工程施工管理的红线。传统施工管理中, 往往只能根据经验和相关规范要求编写相关安全措施, 针对性不强。采用BIM模拟安全防护现场, 寻找安全防护的关键部位, 得出有效防护措施, 安全性得以提高。
兰州西站既有线安全防护装置模拟示意见图3。该站房贴近既有铁路线, 最近距离只有2 640 mm, 在BIM模型中进行防护网的安装位置、防护高度以及安装方式优化, 在保证既有线运输安全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方便施工, 另外结合塔吊作业模拟, 考虑塔吊作业时对既有线造成的安全隐患。
2.2 群塔防碰撞模拟
大型客站站房面积大, 施工工期紧张, 往往要求多个工作面进行同时施工, 因此, 在客站施工范围内, 需要设置多台塔吊, 如何防止多塔吊的相互干扰和和对既有线安全区域的冲撞, 是施工安全的重要命题。
采用BIM技术, 在塔吊安装前, 在BIM模型中对塔吊进行模拟布置和运行, 可以有效地检验塔吊的设置是否能满足作业需求, 同时, 也可以根据塔吊模拟运行, 调整塔吊标臂标高, 设定塔臂限位器安装位置, 或设定既有线安全防护网限位器的位置, 实现作业半径交叉区域塔吊有序作业, 保证吊装的货物不得超越既有线防护网及既有线的正常运输安全。图4为客站群塔防碰撞模拟示意, 利用BIM技术的群塔防碰撞模拟, 塔吊布置合理, 施工作业效率提高, 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
3 客站施工物料跟踪及信息化管理
随着建筑行业标准化、工厂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以及建筑使用设备复杂性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建筑及设备构件通过工厂加工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的组装。而这些建筑构件及设备是否能够及时运到现场,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质量是否合格将成为整个建筑施工建造过程中影响施工计划关键路径的重要环节。基于BIM系统结合FRID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物体的过程信息有非常好的数据库记录和管理功能, 从而解决建筑行业对日益增长的物料跟踪带来的管理压力。铁路客站工程庞大, 结构构件多, 同样具有上述标准化加工生产和物料跟踪的特点要求, 比如钢结构雨棚, 站房钢结构屋架及玻璃幕墙和屋面等, 这些结构构件数量庞大, 样式类似, 很容易在加工和安装时混淆, 采用BIM技术结合FRID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在BIM模型中即赋予特有的构件名称、材料、样式、位置、数量等信息, 而在之后的备料、加工、运输、进场、物料堆放、安装、维护等每个流程, 都可以根据构件的标签信息进行查询检验, 缩减了对各种类型构件分类、归类、定位等工作, 提升了管理工作效率, 并且在安全质量方面也得到了保证。目前基于BIM技术的物料跟踪及信息化管理已经在客站工程的前期即工厂设计、加工、出厂环节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而在后期等阶段尚未广泛应用, 有待进一步推广。
4 结论
BI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而在铁路客站工程中的应用也必将快速展开。兰州西站采用BIM技术在铁路客站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开创性地进行了应用。该客站建设基本完成, 与同类型、规模的其他客站相比, 该工程工期缩短, 施工中修改变更大幅减少, 工程质量优良。实践证明, 将BIM信息技术应用于铁路客站施工中, 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成效, 改善施工质量和安全。
摘要:结合兰州西站工程, 探讨了BIM信息技术在铁路客站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典型应用, 重点阐述了基于BIM信息技术的复杂施工节点模拟、施工安全防护模拟、客站施工物料跟踪及信息化管理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将BIM信息技术应用于铁路客站施工中, 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成效, 改善施工质量和安全。对铁路同类型车站和类似结构应用BIM信息技术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关键词:BIM,信息技术,铁路客站,质量安全,安全防护,碰撞,施工物料,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内应用的指导意见[S], 2003.
[2]何关培.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2
标准食谱的制作能更好的的让我们控制菜品的质量以及更好的传承菜品的制作及相关的菜品特点。`生产的菜品必须有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就没有目标,也无法进行质量控制。所以厨房人员必须首先制定出制作各种菜品的质量标准,然后经常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菜品既符合质量要求,又符合成本要求。如果没有标准,会使菜品的数量、形状、品味等没有稳定性,导致同一菜品差异很大。甚至因厨师各行其事,致使客人无法把握你的质量标准,也就难以树立饭店的良好餐饮形象。由于厨房制作系手工*作,其经验性较强,且厨师个人的烹饪技术有差异,而厨房是以分工合作方式制作,所以制定标准,既可统一菜品的规格,使其标准化,又可消除厨师各行其是的问题。制定标准,是对厨师在生产制作菜品时的要求,也是管理者检查控制菜品质量的依据.为保证菜单上各菜品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使质量且有一定的稳定性;为了有效地进行餐饮成本控制,有必要对餐饮生产进行标准化控制。为此,要对菜单上的各菜品制定标准菜谱。标准菜谱上要规定各菜肴的标准份额、菜品的烹制份数、标准的配料及其用量、标准的生产程序以及每份菜的标准成本。标准菜谱是食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餐厅的餐饮风格。
标准菜谱应包括以下标准:
(1)标准份额和烹制份数
在厨房中,有的菜品只适宜一份一份地单独烹制,有的则可以或必须按一定份数,甚至数十份一起烹制。因此菜谱对菜品的烹制份数必须明确规定,才能正确计算标准配料量、标准份额和每份菜的标准成本。
标准份额是某份菜品以一定价格销售给顾客的规定的数量。每份菜品每次出售给顾客的数量必须一致,比如一份小盘酱牛肉的份量是200g,那么每次给顾客销售时,其份量应该保持一致,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份额。
因而,餐饮管理人员对餐厅中供应的每一份菜和饮料等都要规定标准份额;并且,必须要让烹调人员知道。有些餐厅将每份菜的标准份额贴在墙上,使生产人员能按标准加工烹调。
(2)标准配料量
生产的另一个控制环节是要规定生产某菜肴所需的各种主料、配料和调味品的数量,即标准配料量。在确定标准生产规程以前,首先要确定生产一份标准份额的菜品需要哪些配料,每种配料需要多大用量,每种配料的成本单价和金额是多少。
确定各项配料的成本单价有时比较困难,如果某份菜需要三个洋葱,则必须从洋葱中找出一个中等的洋葱,经称重定出一个洋葱的价格。各种菜会有加工切配折损,价值低的蔬菜打上一定的折损率;价值高的菜要作折损试验,定出标准折损率。有些肉及家禽还有烧煮、烧烤折损。由于配料原料的市场价格经常发生变化,成本也要不断调整,成本调整的次数取决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如果市场价格波动不大,一般可3~4个月调整一次。
(3)标准烹调程序
在标准菜谱上还应规定菜品的标准烹调方法和*作步骤。标准烹调程序要详细,具体地规定食品烹调需要什么炊具工具、原料加工切配的方法、加料的数量及秩序、烹调的方法、烹调的温度和时间,同时还要规定盛菜的餐具,菜品的摆布方法。
标准份额、烹制份数和烹调程序一般由每个厨房自己编制,不能通过一次烹饪就作规定,而必须多次试验或实践,并不断地改进,直至生产出的产品色、香、味形俱佳,得到顾客欢迎为止。这时产品的份额、配料的项目、各配料的用量和烹调程序才能作为生产的标准规定下来。
标准食谱的作用,标准食谱将原料的选择、加工、配伍、烹调及其成品特点有机地集中在一起,并按照餐饮企业设定的格式统一制作、管理,对厨房生产质量管理、原料成本核算、进行生产计划有多方面积极作用。具体地讲,标准食谱有以下作用
1、预示产量
可以根据原料数量,测算生产菜肴的份数,方便成本控制。
2、减少督导
厨师知道每个莱所需原料及制作方法,只需遵照执行即可。
3、高效率安排生产
制作具体菜肴的步骤和质量要求明确以后,安排工作时更加快速高效。
4、减少劳动成本
使用标准食谱,可以减少厨师个人的操作技巧和难度,技术性可相对降低,因此有更多的人能担任此项工作,劳动成本因而降低。
5、可以随时测算每个菜的成本
菜谱定下以后,无论原料市场行情何时变化,均可随时根据配方核算每个菜的成本。
6、程序书面化
“食谱在头脑中”的厨师,若不来工作或突然辞职,该菜的生产无疑要发生混乱,食谱程序书面化,则可避免对个人因素的依赖。
7、分量标准
按照标准食谱规定的各项用料进行生产制作,可以保证成品的分量标准化。
8、减少对存货控制的依靠
通过售出菜品份数与标准用料计算出已用料情况,再扣除部分损耗,便可测知库存原料情况,这更有利于安排生产和进行成本控制。
当然,标准食谱的制定和使用以及使用前的培训,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增加部分工作量。此外,由于标准食谱强调规范和统一,使部分员工感到工作上没有创造性和独立性,因而可能产生一些消极态度等。这些都需要正面引导和正确督导,以使员工正确认识标准食谱的意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标准菜谱的内容,即一餐饮企业厨房生产某菜肴、点心应该统一、规范、明确的具体方面。标准食谱的内容主要包括:
1、菜点名称
一道菜肴或点心,在一家餐饮企业应有一个规范的名称,否则不仅员工、客人感觉混乱,也很难叫出名声。比如,同一个饭店、同一盘炒饭,有的叫“扬州炒饭”、有的叫“什锦炒饭”、有的叫“虾仁炒米”,这就很不统一。
2、投料名称
投料名称即菜肴的标准用料。这里,包括菜肴的主料、配料、料头(小料)和调料。比如“银杏炒虾仁”,原料包括银杏、河(或海)虾仁、葱段、精盐、味精等。投料名称应以规范叫法或当地、本企业一致叫法为准,如规定用“淀粉”,就不可再出现生粉、芡粉、菱粉、小粉等名称。
3、投料数量
投料数量,包括主料、配料、料头及调料的数量,以及与之相配的单位。数量应以法定单位标注,清楚、明确,易于计数。如“榨菜炒肉丝”:榨菜丝45克,肉丝300克,笋丝50克,姜花8片,葱段10根等。
4、制作程序
一道菜肴、一则点心,可以有多种烹饪方法,但在一家餐饮企业,只能规定一种做法,这才能保证给消费者统一形象和标准。制作方法,就是将该菜的制作步骤加以规定和统一,以保证成品质量一致。比如“芙蓉鱼圆”鱼打成茸后在水锅里氽熟,洁白光滑,吃口清爽;若在油锅中氽熟,则易于瘪,入口肥腻。一企业只能规定一种程序、一种做法。
5、成品质量要求
成品质量要求,也是成品质量标准,是该菜、该点心应该达到的目标。原则上讲,只要严格按照标准投料并按标准程序进行生产操作,成品的质量应该是理想的、一致的。但为了方便厨师对照、检验,制定、明确成品质量也是必要的。成品质量要求,通常包括成品的色、香、味、形、质地、温度等。但必须是该菜的主要特征,不必面面俱到,长篇大论。比如“碧绿生鱼球”,成品应达到白绿分明、清新咸鲜、鱼球滑嫩、西兰花翠绿嫩爽等。
6、盛器
盛器即菜肴或点心销售盛装的器皿。一道菜肴(或点心),选择与之相配的盛器,可以丰富、保持甚至提高菜品的形象及质量。不规定盛器,同样给消费者出品不规范的印象。比如“铁板鲈鱼”要求用16英寸椭圆铁板盛装鲈鱼,这就是一个明确的界定。
7、装饰
装饰即菜肴的盘饰、美化,包括装饰用料、点缀方式等
8、单价、金额、成本
单价系指标准食谱应说明每种用料的单位价格。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种原料的金额。汇总之后即可得出该道菜或该点心的成本。
9、使用设备、烹饪方法
不同设备、不同烹饪方法,也会导致成肴的不同风味、不同风格特征。即使烤制菜肴,面火烤、底火烤、喷雾湿烤与干烤成品质感是有明显差异的,而这些区别与烤炉的性能是有直接因果联系的。
10.制作批量、份数
有些菜肴、点心规格较大,比如烤鸭、扒蹄,而有些则相当碎小,如水饺、汤圆等。前者可以每一道菜肴单独制定一份标准食谱;后者则适宜批量制作,集中测定用料、用量,分客销售、分摊成本,否则,难以量化。11.类别、序号
类别是该菜、该点心的种属划分,餐饮企业分类标准不一,菜肴的类别归属也不一致。有的按原料性质划分,有的按烹饪方法划分,有的按成菜风味划分,有的按成品风格特征(如冷菜、热菜、羹汤等)划分等等。划分便于整理,使用序号将标准食谱有序排列,也主要是为了统计、分类管理和方便使用。
标准食谱制订与使用
1. 确定主、配料原料及数量。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它确定了菜肴的基调,决定了该菜的主要成本。数量的确定有的只能批量制作,平均分摊测算,例如点心、菜肴单位较小的品种。不论菜、点规格大小,都应尽力求精确。
2. 规定调味料品种,试验确定每份用量。调味料品种、牌号要明确,因为不同厂家、不同牌号的质量差别较大,价格差距也较大。调味料只能根据批量分摊的方式测算。
3. 根据主、配、调味料用量,计算成本、毛利及售价。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单价、总成本会不断变化,因此第一次制定菜、点的标准食谱必须细致精确,为今后的测算打下良好基础。
4. 规定加工制作步骤。将必须的、主要的、易产生其他做法的步骤加以统一规定,并可用术语,精练明白即可。
5. 选定盛器,落实盘饰用料及式样。6. 明确产品特点及质量标准。标准食谱既是培训、生产制作的依据,又是检查考核的标准,其质量要求更应明确具体才切实可行。
7. 填置标准食谱。字迹要端正,要使员工都能看懂。8. 按标准食谱培训员工,统一生产出品标准。
探讨PLC在电气控制方面的应用 篇3
【关键词】PLC;技术;控制;应用
0.PLC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PLC)是一种数字运算和操作的控制装置,它是代替传统继电器发展起来的,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电子系统。PLC 的开发是为了实现工业环境下单台设备控制到整个工厂流程的自动化,其特点是体积小、编程简单、组装灵活、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强。随着硬件、软件设计和开发技术的进步,PLC 的编程过程变简单了,功能和系统的开放性却大大增强。现在,PLC 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造纸、化工、轻工、电力、冶金等领域,是现代工业控制的支柱之一,大大推进了机电一体化进程发展。
PLC实质上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它的硬件结构与微型计算机基本上是一样的,其组成构件有:(1)电源:PLC的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工作电源,保证PLC各模块的集成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它在整个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中央处理单元(CPU):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和核心部分,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其主要工作是进行逻辑和数学运算,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起到协调工作的重要作用。(3)存储器:存储器可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主要是用来存放系统的监控程序、用户程序、逻辑变量以及其他相关信息。(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模块):I/O模块是PLC与现场设备输入输出的接口电路连接通道。在工作时,可以按照I/O的点数来确定模块的规格及数量,但其最大数仍受限于PLC系统底板或机架的槽数。
1.PLC技术的特点
1.1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LC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1.2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变得容易起来。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
1.3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2.PLC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PLC是专门为工业生产服务的控制装置,通常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但是,当生产环境过于恶劣时,就不能保证plc的正常运行,因此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环境问题。
2.1温度: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安装时不能放在发热量大的元件下面,四周通风散热的空间应足够大,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之间要有30mm以上间隔;开关柜上、下部应有通风的百叶窗,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如果周围环境超过55℃,要安装电风扇强迫通风。
2.2湿度:为了保证PLC的绝缘性能,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5%(无凝露)。
2.3震动:应使PLC远离强烈的震动源,防止振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当使用环境不可避免震动时,必须采取减震措施,如采用减震胶等。
2.4空气: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例如氯化氢、硫化氢等。对于空气中有较多粉尘或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可将PLC安装在封闭性较好的控制室或控制柜中,并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3.PLC在电气控制方面的应用
以前的机床的电控很多都是采用继电器控制,这样就导致设备相对独立性很差,接线复杂且控制不及时,如果长期使用继电器控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造成控制故障。这时,就急需一种抗干扰强的且编程不复杂的控制系统,PLC扬长避短,不但可对数控机床的进刀、退刀、加工等加工工序及电机的旋转进行步进控制,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3.1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随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可以由数控机床中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来完成各项复杂的任务,如控制开关、压力开关、继电器、行程开关、接触器和电磁阀等输出元件控制,它是由输人部分,逻辑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其中,输入部分收集并保存被控制部分实际运行的数据,逻辑部分处理输入部分则是所取得的信息,其中输出部分提供正在被控制的许多装置中,哪几个设备需要实时操作处理。整个的控制系统一共是由CNC计算机数控系统和强电柜两部分组成,而其中CNC计算机数控系统是一专用的数控装置,它是由输入 /输出接口、CNC系统、驱动单元组成,是控制系统执行加工的核心,另一个强电柜则是由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组成。
3.2基于P LC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方式的选择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方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控制系统的成败。所以要控制机床实现加工的高速高精度,系统的性能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控制过程大体是,首先要依据预定要求和所要求的控制精度、被控对象的特征等限制进行了综合考虑,然后充分考虑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等因素,确定X、Y轴采用PC机。采用此种方式不但,PC机发挥了强大的文件处理功能、高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同时运动控制器则也体现了他的高的可靠性、高速性、高精度等优点,而光栅尺则为系统提供了高达1μm的精度。这样每一部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PLC 在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组合机床是针对某些特定工件,按特定工序进行批量加工的组合设备,该类设备的生产效率一般都非常高,同时机床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要求电气设计得非常稳定可靠。这其中利用PLC实现对组合机床的自动控制,无疑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组合机床结构比较复杂,要求可靠性高。根据机床设计要求一般在粗镗II主轴上采用了双速交流电机,以满足加工端面的需要;而在各动力头与回转工作台之间还需要增加互锁电路,确保在机床加工时工作台是锁紧状态;在精镗I和精镗II的动力头上则是装有液压平旋盘,实现能够同时对工件进行镗孔及端面的精加工。因此该机床的电路设计比较复杂,需要的输入点和输出点比较多。一般,我们采用欧姆龙CPM2AE-60CDR型PLC作为机床的控制系统,这个控制器共有60个I/O点,其中36点输入,24点输出,此系统一般完全能够满足该机床的设计要求。
3.4数控机床的功能分析
这里介绍的是一拖四的机床,一共有X、Y轴和四个Z轴上的伺服电机,来进行定位;X、Y、Z轴可以联动,四个Z轴(下转第101页)(上接第110页)不但可以同时运动,也可以分开运动。此机床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工作台的X、Y轴运动,利用光栅尺实现全闭环控制,对工作台进行精确定位。X、Y轴则要进行两侧硬限位和软限位双重保护,以对Z轴下侧进行软硬限位。为了实现稳定加工,此系统具有高速的上下位机通讯功能,其中上位机可以随时对下位机进行控制,下位机也可以把各种信息传到上位机,2者相互作用。上位机是一台PC机(工控机),它主要负责从加工文件中读取需要数控机床加工流程中的钻孔的孔位和孔径信息,以及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来设定加工参数,最后通过TCP/IP协议,把获得的数据传到运动控制器。该机床主轴转速最多高达16万r/min,实现了加工的高效率,并有冷却水泵对电机进行冷却,检测电机温度,实施实时保护。 [科]
【参考文献】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4
关键词: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服务质量控制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通信信道发生质的变化,数据传输呈现出“高速度,低差错”的特征。目前因特网由于存在带宽不足、服务质量(QoS)控制机制较弱和基础协议等方面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流媒体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从Internet上获取音频和视频等连续媒体数据的新技术,该技术支持多媒体数据流的实时下载和回放。该技术离不开新型网络协议的支持,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流媒体实时传输和服务质量控制的协议,其中RTP协议负责数据传输,RTCP协议提供数据传输质量反馈,RSVP协议用于向路由器预定满足其特定需求的网络资源,RTSP协议则提供数据传输的远端控制。而RTP/RTCP协议是所有这些协议的基础。
1 RTP协议
根据多媒体实时传输的网络需求以及当前的网络体系环境,为了解决低延迟、高时实性、QoS保证等问题,由H.Schulzrinne等提出了专为实时数据传输的新型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及其伴随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RTP可以在多播或单播网络上为实时连续数据提供端到端的网络传输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荷载数据类型的识别、序列号的产生、时间戳的建立、数据传输的QoS监控等。正是这些服务机制才为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了保证。RTP在协议层中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
一个RTP协议的数据包包括一个12字节的固定RTP数据头和不定长的连续媒体数据,如图2所示。
需要重点说明的几个部分:
CSRC源数(CC)定义了本头部包含的CSRC源数目;
负载类型(PT)定义了RTP负载的格式和编码的压缩方法,常见的负载类型有:PCM、G.721音频编码、MPEG音频和视频、JPEG视频、H.261视频流等;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每发送一个RTP包,序列号加1,它可以被接收方用来检查包丢失及重组包的顺序,序列号的初始值是随机的;
时间戳(Timestamp)是实时数据传输的重要信息,它记录了发送数据块首字节的创建时间,采样时间是线性单调增长的,其时钟频率取决于荷载类型;
同步源标识SSRC(Synchronization Source Identifier)定义SSRC的定义符,可以随机选取,它是RTP报文流的源,在同一个RTP会话中,不同的SSRC源应该有不同的SSRC值。
贡献源标识CSRC(Contributing Source Identifiers)列表,最多有15个CSRC可定义,它列出混合成一个包的所有源的SSRC标识。
3 RTCP协议
常用的RTCP包包括:发送方报告包(SR),用来发送和接收活动源的统计信息;接收者报告包(RR),用来接收非活动站的统计信息;源描述包(SDES)、点离开系统报告包(BYE)和特殊应用包(APP)。
发送方报告数据包(SR)的格式如图3所示,其中需要重点说明的几个部分:
包类型(PT)8位,发送方报告的RTCP包定义为200;
NTP时间戳,64位,表明这个报告发送的绝对时间,可以与接收方报告包中的时间戳比较,估计往返传播时延;
RTP时间戳,32位,与NTP时间戳对应,但是形式上同RTP包的时间戳有相同的初始值,它由NTP时间戳根据RTP时间戳计数器与实际时间的比例计算出来;
SSRC-u,32位,本块统计的SSRC,以下各个字段的说明均指这个SSRC-u;
丢失率,8位,自发出上一个放送方报告后丢失的包数除以期望得到的包数,得到丢失率,乘以256放入本字段;
累计丢失包数,24位,接收开始后丢失包数的累计,它等于期望得到的包数减去已经得到的包数,已经得到的包数包括迟到的和重复的,所以丢失有可能是负数,期望得到的包数是收到的最大序列号减去初始序列号;
到达抖动,32位,是对RTP数据包到达时间间隔的统计变化估计,以时戳的基本单位为基准,用一个无符号整数表示。
接收方报告包中不含发送方信息,包类型代码为201,其余都与发送方报告包相同。
会议的参与者通过发送RTCP报告包提供接收质量反馈,该包依据接收者是否同时也是发送者,选用两种格式中的一种。发送方报告和接收者报告除了包的类型码不同外,格式上的差别仅在于:发送方报告包含一个20字节的发送者信息字段。如果站点在上次放送报告到本次发送报告期间发送了数据包,那么它将发送一个SR,否则发送RR。SR和RR报告都带有若干个接收报告块,每个接收报告块报告接收对应同步源数据的统计情况。由于SR或RR包中最大只能带31个接收报告块,当需要报告的同步源大于31时,将多出来的报告放在附加的RR中,这些RR放在初始SR或RR包后。
接收音频/视频流的应用程序周期性的产生接收方报告控制包RR。该控制包含有已接收数据包的最大序列号、丢失包数目、时延抖动和时间戳等重要信息。发送方应用程序收到这些包后可以估计往返时延,还可以根据丢包数和时延抖动动态调整发送端的数据发送速率,以改善网络拥塞状况,实现公平带宽共享,并根据网络带宽状况平滑调整应用程序的服务质量。
4 实时音频会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采用RTP协议实现一个点对点(Peer to Peer)的音频会话系统,按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来设计。为体现服务质量的动态反馈控制,先采用高质量的采样编码方式发送语音信息,并根据接收端反馈信息判断分组丢失情况。本系统默认采用G.711编码方式(64Kbit/s),当平均每256个包中,丢失了大于10个包时就认为产生拥塞,改用G.729A编码方式(8Kbit/s),同时继续判断分组丢失情况,当网络情况改善时再自动恢复为原来的编码方式。
整个软件主要划分成三个模块:发送/接收控制模块,RTP数据处理模块和RTCP处理模块。各模块关系如图4所示。
在发送/接收控制模块中都使用了套接字(socket)技术,如何使用套接字是这个模块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RTP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将音频数据打包,封装为RTP数据报文,并交给发送控制模块发送,它同时还要对接收控制模块来的数据进行解包、分析。由于语音信号经过压缩编码后周期性的发送,如每隔20ms一段码字,所以一个RTP应用发送者发送RTP包的间隔也大约为20ms一次。每个RTP包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RTP数据包头,然后是编码后的音频数据。上层在调用这个模块时,必须提供音频数据的编码格式,以在进行RTP封装时使用。
RTCP处理模块中发送控制包的具体流程如图5。
接收到一个SR或RR控制包后,媒体源端应遵循以下步骤:
1)分析RTCP控制包。来自所有会话成员的SR或RR控制包将被解码分析,并计算包丢失率,包丢失比,时延抖动和往返传播时延等
2)评估网络状态。采用某种判段依据,评估实际的网络拥塞状况,以决定是否对带宽需求进行动态控制以改善服务质量。
3)调整所需带宽。
可以看出,以上三步中除最后一步外,都独立于具体的媒体应用,这显示了RTP/RTCP协议的通用性。发送端服务质量动态反馈控制流程如图6所示。
为方便局域网测试,还设计为可以人为控制数据分组丢失。
5 结束语
RTP用于传输实时数据,为在因特网上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国外的研究机构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贝尔实验室和德国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也都开展了大量基于RTP/RTCP协议的研究和实验,基于该协议的网络多媒体应用工具和产品也大量涌现。我国在此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研究开发和利用RTP协议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H.Schulzrinne,S.Casner,R.Frederick,etal.RTP:A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_Time Applications.RFC1889,1996.
[2]H.Schulzrinne.RTP Profile for Audio and Video Conferenceswith Minimal Control.RFC1890,1996.
质量方面整改通知单的分析 篇5
经查,4、5月份共下发6份关于质量不合格整改通知单,其中涉及到修改砖墙砌筑 3份,占50%;抹灰工程 2份,占33.34%;烟道安装 1份,占16.64%。
综上统计,涉及到修改砖墙砌筑的整改通知单共3份,占50%;说明对上述部位的管理存在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砖墙修改砌筑工作应该成为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事实上质安部也把上述工作作为4、5月份的检查重点。工人对修改砖墙的重要性不熟悉,不了解,施工时不认真,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施工班组质量人员检查不认真;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不够;质检人员检查监督不利;施工班组未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及工人不及时检验已完工程等原因造成上述问题。
针对上述原因制定如下纠正措施:
1、技术人员针对该问题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
2、要求施工班组深入细致检查,对工人进行作业指导;
3、技术、质检人员应进一步深入施工现场指导工人操作;
4、召开专题会议,对问题进行通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5、加强施工工艺、施工规范、标准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
6、要求施工班组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要求工人及时检验已完工程。
经过上述纠正措施整改后,我们认为质量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纠正措施有效!
中建四局光达大厦质安部 二00年五月三十日
关于6、7月份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的统计分析
经查,6、7月份共下发4份关于质量不合格整改通知单,其中涉及到外墙面砖1份,占25%;抹灰工程 3份,占75%。
综上统计,结合4、5月份的统计,整改统治单数量由6份下降到4份。修改砖墙砌筑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6、7月份涉及到抹灰工程的整改通知单共3份,占75%;说明对上述部位的管理存在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抹灰工作应该成为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事实上质安部也把上述工作作为6、7月份的检查重点。工人对抹灰的重要性不熟悉,不了解,施工时不认真,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施工班组质量人员检查不认真;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不够;质检人员检查监督不利;施工班组未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及工人不及时检验已完工程等原因造成上述问题。另外,随着外墙粘帖面砖工程的进行,该方面的问题开始出现,应密切关注该方面的质量。
针对上述原因制定如下纠正措施:
1、技术人员针对该问题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
2、要求施工班组深入细致检查,对工人进行作业指导;
3、技术、质检人员应进一步深入施工现场指导工人操作;
4、召开专题会议,对问题进行通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5、加强施工工艺、施工规范、标准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
6、要求施工班组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要求工人及时检验已完工程。
经过上述纠正措施整改后,我们认为质量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纠正措施有效!
中建四局光达大厦质安部 二00年七月三十日
关于8、9月份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的统计分析
经查,8、9月份共下发4份关于质量不合格整改通知单,其中涉及到外墙面砖1份,占25%;抹灰工程 1份,占25%;地面工程2份,占50%。
综上统计,结合6、7月份的统计,整改统治单数量没有变化。抹灰工程问题得到了基本控制。
8、9月份涉及到地面工程的整改通知单共2份,占50%;说明对上述部位的管理存在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地面工作应该成为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事实上质安部也把上述工作作为8、9月份的检查重点,为控制地面工程质量,质安部制定实施了地面施工申请报验制度。工人对地面的重要性不熟悉,不了解,施工时不认真,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施工班组质量人员检查不认真;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不够;质检人员检查监督不利;施工班组未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及工人不及时检验已完工程等原因造成上述问题。随着地面工程的进行,该方面的问题开始出现,应密切关注该方面的质量。
针对上述原因制定如下纠正措施:
1、技术人员针对该问题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
2、要求施工班组深入细致检查,对工人进行作业指导;
3、技术、质检人员应进一步深入施工现场指导工人操作;
4、召开专题会议,对问题进行通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5、加强施工工艺、施工规范、标准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
6、要求施工班组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要求工人及时检验已完工程。
经过上述纠正措施整改后,我们认为质量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纠正措施有效!
中建四局光达大厦质安部 二00年九月三十日
关于10月份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的统计分析
经查,10月份共下发2份关于质量不合格整改通知单,其中涉及到飘窗、阳台部位混凝土工程1份,占50%;占地面工程1份,占50%。
综上统计,结合8、9月份的统计,整改统治单数量没有变化。抹灰工程问题得到了基本控制。10月份涉及到地面工程的整改通知单共1份,占50%;飘窗、阳台部位混凝土工程1份,占50%。说明对上述部位的管理存在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地面工作、阳台、飘窗部位混凝土工程应该成为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事实上质安部也把上述工作作为10月份的检查重点。工人对上述问题的重要性不熟悉,不了解,施工时不认真,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施工班组质量人员检查不认真;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不够;质检人员检查监督不利;施工班组未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及工人不及时检验已完工程等原因造成上述问题。
针对上述原因制定如下纠正措施:
1、技术人员针对该问题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
2、要求施工班组深入细致检查,对工人进行作业指导;
3、技术、质检人员应进一步深入施工现场指导工人操作;
4、召开专题会议,对问题进行通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5、加强施工工艺、施工规范、标准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
6、要求施工班组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要求工人及时检验已完工程。
经过上述纠正措施整改后,我们认为质量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纠正措施有效!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6
关键词结构裂缝;实例;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103-01
混凝土是用水泥、水、骨料(砂、石)和外加剂等原材料经搅拌后入模浇筑、并经养护硬化后做成的人工石材。由于混凝土组成复杂,材料性质波动大,且普遍采用掺合剂和外加剂,具有较高的收缩变形,构造设计的疏忽,施工方面的原因等等,造成混凝土大量裂缝的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对建筑物的长期耐久性、使用性能甚至安全可靠性可能产生严重危害,是多年来困扰建筑界的重大课题。
下面从设计和构造方面出发,提出一些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裂缝种类及成因
1.1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是由于结构物受到外荷载作用,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产生的裂缝。按照荷载的性质,可分为弯曲裂缝、剪切裂缝、扭转裂缝。
1.2非荷载裂缝
研究表明,80%以上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与非荷载变形有关。混凝土的非荷载变形并不必然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裂缝的产生与非荷载变形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变形受到的约束程度有关,当变形不协调或变形受到约束将导致拉应力产生,在拉应力作用下,混凝土会产生大量微观裂缝,或者微观裂缝将不断发展为宏观裂缝。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塑性塌落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因原材料的相对密度不一,在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骨料下沉,水泥浆上升,特别是水泥浆中比重较轻的掺合料上升,挤出部分水分和空气,当这种沉降受到阻碍时,混凝土上部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塑性塌落裂缝。2)温度变形裂缝。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变形(温度变形),当温度变形收到约束时,将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内部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产生温度变形裂缝。3)化学反应膨胀裂缝。混凝土化学反应产生膨胀变形,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不均匀的膨胀,在内约束的作用下,导致混凝土开裂。4)自收缩裂缝。混凝土在不与外界发生水分交换条件下产生收缩变形,在内约束的作用下将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的微裂缝,在后续拉应力的作用下将演变为显见裂缝,在极端情况下可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开裂。5)塑性收缩裂缝。由于砼内的水分蒸发,表面水分蒸发快,收缩也大,内部水分蒸发慢,收缩也小,形成内外收缩差,当其差值较大,加上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砼的约束作用而出现拉应力,当拉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引起砼表面开裂。6)基础沉降裂缝。建筑物基础处理不当时,将在上部建筑物压力的作用下产生沉降变形,当沉降变形不均匀时,将在结构内部产生拉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这种裂缝称为沉降裂缝。7)冻融裂缝。寒冷或严寒地区,处于潮湿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内部水分结冰将产生体积膨胀,在反复冻融循环下,混凝土将产生冻融裂缝。8)钢筋锈蚀裂缝。混凝土内部的碱性环境使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起保护钢筋、防止锈蚀的作用。混凝土处于腐蚀环境中,或者在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下,内部的Ca(OH)2将不断被消耗,称为中性化。中性化使混凝土碱度减低,若中性化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时,会使钢筋表面钝化膜破坏,钢筋锈蚀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
2裂缝的预防及控制方法
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在心理上引起人们对构筑物安全、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功能的担心,因此,裂缝控制应是开裂程度的控制,包括宽度、数量、长度、部位、分布、稳定性的控制。
裂缝控制与材料、设计及构造、施工三个环节紧密相关,各环节对裂缝形成的影响具有继承性.任何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下面从设计及构造方面谈谈预防及控制措施。
2.1结构平面布置
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对于连续长度较长的外墙,建筑上可以考虑设置大的落地门窗和八角窗以减少墙端部处温度应力,避免楼板切角裂缝的产生。当房屋长度大于60米时,可在房屋中部设置收缩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及温度应力的影响;当建筑地基可能具有不均匀沉降时,可设置后浇带,避免沉降裂缝的产生。
2.2混凝土构件厚度
现浇楼板板厚宜≥L/30~L/50(L为单向板跨度或双向板短向跨度),并且不宜小于100mm:屋面板厚度宜≥120mm。对现浇剪力墙结构,外墙墙厚宜>160mm。
2.3混凝土强度等级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5。
2.4配筋设计
适当提高配筋率。屋面楼板应采用双层双向钢筋。房屋阳角及阴角处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并配置放射筋。楼板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而不宜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和冷轧扭钢筋;当钢筋直径≥10mm时,宜采用HRB335级钢筋,而不宜采用HRB235级钢筋。楼板受力钢筋的最大间距: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150mm;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墙体中,受力钢筋不宜大于200mm。地下室外墙水平向分布筋不宜大于150mm。樓板配筋计算时,裂缝宽度以不大于0.2mm为准。
2.5管线和洞口布置
预买埋管线处,如管线上部无负筋,应采用增设钢筋网片等加强措施。预埋管建议采用国标焊接钢管,特别是屋面,不提倡采用PVc塑料管。电气埋管直径不得大于板厚的1/3,且不应超过50mm,并使管壁至板上下边缘净距不应小于25mm。梁上孔洞尽可能布置在拉力和剪力较小处(梁跨中的2/3范围内,粱高的中间1/3范围内),梁两侧沿洞口周边应设置构造钢筋。剪力墙小洞口周边应有水平及纵向筋补强并加配斜筋。
3裂缝成因
第一施工段的地下室外墙在混凝土浇筑后3天至28天之间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开裂,裂缝多为竖向裂缝。
经研究分析认为:开裂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干燥收缩时受到钢筋、边界等约束后拉裂而产生的。
在第二施工段,设计方面采用了以下措施:1)设附墙柱、暗梁。挡土墙中的暗柱和暗梁对混凝土的收缩起到了约束作用,外墙每跨设一附墙(或暗)柱,在剪力墙顶部、1/2墙高、水平施工缝处设置暗梁,加强侧墙刚度,能够减少裂缝。2)设水平钢筋。挡土墙水平钢筋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建议布置细而密的钢筋,其间距≤150mm,对抗裂较为有利。
采取了设计措施后,再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加强施工中的控制,保证养护时间,第二施工段基本不出现裂缝。
4结语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7
1“蒸养—蒸压”两次养护方法和免蒸压问题
目前我国几百家生产管桩和方桩企业, 绝大部分采用第一次蒸汽养护—二次蒸压釜蒸压养护的两次养护方法, 这种养护方法最大特点是:尽管能耗较高, 但和其他方法比其综合经济指标还是较好的一种, 产品生产24h后, 其混凝土就能达C80, 也就是说, 今天早上搅拌混凝土生产桩, 明天中午桩混凝土就达设计标号C80, 即可发桩施工使用。这种方法对企业的产品的堆放积压、资金的周转速度等带来很多好处。特别是对胶凝材料中掺加磨细砂后用这种蒸养—蒸压方法生产PHC桩, 其混凝土比较容易达到C80。但是, 目前我国用这种蒸养—蒸压方法存在的严重问题是:由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价格一降再降, 就千方百计想办法用“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方法来牺牲产品质量, 具体问题是:第一次蒸养前取消“静停”, 同时提高养护恒温温度 (有的高达100℃) , 减少恒温时间;第二次蒸压养护用提高恒压压力和温度、缩短恒温时间;降温降压时间由最初的4~5h, 缩短成3h→2.5h→2h, 甚至有1.5h的。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也许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会达到C80, 但其混凝土的其他性能, 特别是桩混凝土的耐久性大大降低 (包括抗Cl-腐蚀, 抗硫酸盐腐蚀, 冻融循环性能等等) 。
由于以上蒸养—蒸压两次养护生产工艺控制的严重违规, 这些堂堂的所谓C80高强混凝土桩的混凝土耐久性甚至可能比不上普通的C30混凝土。更可怕的, 由于采用这种养护工艺, 再加上应用掺加磨细砂后较容易达到C80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 其胶凝材料的用量一降再降, 由最初的540kg/m3混凝土, 降至480→450→400kg/m3混凝土, 如果以400kg/m3混凝土胶凝材料, 其中又掺加了30%磨细砂 (有的企业掺加35%磨细砂) , 则实际水泥用量只有260~280kg/m3混凝土, 这260~280 kg/m3水泥如用在普通混凝土中, 水化时产生的Ca (OH) 2足以能使混凝土中钢筋保持在良好的环境中上百年不生锈;但在蒸压养护时, 如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过少会出现如下问题: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Ca (OH) 2中的一部分和Si O2生成“托勃莫来石”, 剩余的Ca (OH) 2在桩身混凝土中能否使钢筋保持不生锈令人担忧。这样说不是否定这种蒸养—蒸压两次养护工艺, 而是目前不少企业在使用这种工艺中严重走样, 如果在使用这种工艺中能严格遵守和按照即将颁布的我国行业标准《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 第6部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有关“蒸养—蒸压”规定来操作执行, 那用此工艺生产的预应力桩, 其质量 (包括桩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 是有保证的。 (此“工艺技术规程”的要点, 略;当然如严格执行该标准, 当前不少企业的产量会有所下降, 相应成本会有所上升) 。
所谓免蒸压的预应力混凝土桩, 简言之, 此桩经一次蒸养后脱模, 就进行自然养护 (或洒水自然养护) , 其优点是可避免上述蒸养—蒸压工艺因操作上的不规范产生的种种毛病和问题, 其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特别是耐久性) 会好。目前的问题是:如仍用我国大部分生产企业目前使用的“高效萘系外加剂”, 一年365天均要实现C80混凝土强度等级有难度 (除非掺加硅粉等外掺料才比较容易达到C80) 。特别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北, 有几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低, 混凝土靠“自然养护”强度发展缓慢, 冬季甚至不增长。这样造成堆场上产品积压多, 但强度不够又不能出厂使用, 给资金周转及产品场地的增加造成很大压力;另外如采用“免蒸压”方法,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生产时掺加30%磨细砂替代部分水泥就不能采用, 所用胶凝材料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因此,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几家生产Φ800以上的管桩企业采用“免蒸压”方法。如要普遍采用此法, 还有不少工作有待试验研究解决, 例如采用何种外加剂, 这种外加剂如何复配改性来适应离心混凝土产品的特点等等。
2 双卧轴搅拌和立式行星式搅拌问题
近几年来,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混凝土搅拌采用的搅拌机, 发生了“双卧轴搅拌”和“立式行星式搅拌”之争, 即哪一种好的问题。20多年前, 我们在引进PHC管桩生产技术时, 就同时引进了意大利产的立式行星式搅拌机和德国产 (BHS公司) 的双卧轴搅拌机。其实这两种搅拌形式是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主要两大生产方法, 使用时各有优缺点, 从我们多年同时使用这两种搅拌形式的实践也说明这一点, 不存在谁好谁不好的问题。衡量搅拌机性能的主要指标是搅拌后各组分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均匀性”, 搅拌本身不具备“活化”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等功能。说某种搅拌形式能减少水泥用量,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是“玄”了一点, 除非你搅拌时的投料方法不佳、搅拌时间不够等才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等不同。这廿多年来, 像我国的汽车行业一样, 通过“引进”、“合资”等, 我国这两种型式的搅拌机有不少性能良好的产品, 投资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用 (具体情况包括:使用习惯、管理水平、设备维护保养能力和水平, 当地所用原材料的特点等) 。
3“一条龙”生产工艺和“横向工艺平面循环流水”生产工艺的问题
所谓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一条龙”生产工艺是指生产的主要环节 (从搅拌→布料→预应力张拉→离心→养护直至脱模、清模装笼) 在一跨主车间内完成 (主车间跨度是18~24m等) , 主车间一般长度达180~200m左右, 有的会更长一点, 见图1。
所谓“横向工艺、平面循环流水”生产工艺, 是指两跨生产主车间, 长约100m左右, 每跨在18~24m左右, 第一跨布置了预应力张拉→离心→养护, 第二跨布置脱模、清模、装笼、布料, 生产时产品在平面循环流水, 见图2。
目前我国几百家预应力混凝土桩企业, 两种生产方法大致各占一半。两者特点:前者 (“一条龙”) 主要生产过程集中在一个长条主车间内, 为了达到一定产量, 主车间一般需设置4~5台行车, 由于最后经脱模的钢模要吊到最前面的布料处, 而前面经离心、养护的钢模及产品要往后面吊运, 则4~5台行车始终在车间内“打架”, 工艺上称作“倒流水”, 当生产任务一紧、产量一高时, 如车间生产管理不到位, 易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相反, 后者 (“平面循环流水”工艺) 基本上可避免了前者“倒流水”问题, 两跨中的每台行车工作量也比较平衡、均匀, 当然全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多1~2个节拍 (例出养护池的钢模和产品要移动至2车间, 而布料后的钢模要移动到1车间等) , 但如这两种生产方法的生产管理是同样的水平, 同样是一条生产线, 论其产量等指标应当不会有多大的差别。
4 第一次养护时的花管养护和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及自动控制问题
前面“1”中已谈到,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为了提高产量, 缩短蒸养时间, 盲目取消了“静停”时间, 同时提高升温速率将恒温温度提高 (90℃, 甚至100℃) , 这样极大的损害了桩混凝土性能, 特别是耐久性。另外, 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企业仍用“花管养护”, 所谓“花管养护”就是在养护池内放两根镀锌管, 上面打了许多孔洞通蒸汽 (个别企业连花管也没有, 直接向池内通蒸汽) , 由于蒸汽比空气轻, 这样的养护方法始终是池内上部是蒸汽, 温度高;下部是空气和蒸汽混合物, 温度低;池内上下温差高达20~30℃, 如是北部中国的冬天, 上下池内温差可能还会超过此数字。造成最终后果是:同一养护池内, 上部的桩混凝土强度和下部强度不相同, 由于测定强度的混凝土试块一般均放在上部, 因此试块强度测定可能已达到要求, 实际下部桩混凝土强度偏低, 这样大大影响到桩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再者, 大家均知, 第一次蒸养混凝土强度低者, 通过同样的二次蒸压后, 其强度还是低, (第一次蒸养强度高者, 同样蒸压后强度还是高) , 由于这个缘故, 有些桩到工地施打时莫名其妙的出现强度低而烂桩, 可能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此, 要改变我国仍用“花管养护”方法, 尽量采用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工艺, 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除与混凝土热交换快外, 如设计合理, 其池上下温差在2~3℃, 不会超过5℃。当然, 热介质定向循环的拉阀尔主、副喷嘴 (的规格和数量) 需通过热工计算来合理布置和设置。图3和图4分别是花管养护和热介质定向循环示意图。
当前, 我国大部分生产预应力桩的企业, 第一次蒸养 (不论是多少个养护池) 还是由养护工采用手工操作, 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大, 少数企业已采用 (单板机等) 自动控制, 而且已有较成熟的经验, 效果不错。同样, 蒸压养护也有类似情况, 完全可以把几台蒸压釜“串起来”, 按设定程序进行蒸压工艺自动控制。这些工作, 仅是没有引起投资者和技术管理人员的重视。
5 泵送混凝土布料问题
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桩行业, 有两个工段的用工多, 劳动强度大, 其中之一是混凝土布料工段 (另一个拆模、装笼工段) , 为解决这工段的劳动强度和减少用工数量, 这几年来, 不少企业在试验桩混凝土布料用泵送, 有的试生产效果还不差, 有的就有些问题。为什么在国外已没有问题的事在我国国内就有问题, 归结起来有几件事需解决:
(1) 混凝土泵, 桩混凝土泵不同于商品混凝土泵, 商品混凝土泵多为输送的是一般标号的混凝土, 坍落度一般控制在21~23cm, 流动性好, 内阻力小, 而C80桩混凝土我们目前如用萘系高效外加剂, 水灰比一般在0.3, 坍落度一般控制在3~5cm, 显然采用这样的坍落度泵送是很难完成的, 如这时仍用萘系高效外加剂提高坍落度办法 (即坍落度提高到11~13cm) , 则水灰比要提高, 最终桩混凝土标号达不到C80。那就得找到另一种外加剂, 水灰比还是在0.3左右, 而坍落度要控制在11~13cm才有可能进行泵送, 而且这时的混凝土还必须能达到C80 (即混凝土强度达86~88MPa以上) ;同时, 这种外加剂必须是非引气型的, 即桩身混凝土离心完后, 保留在桩身混凝土内的气泡 (含气量) 应基本排除或者说降到最低, 否则有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要求, 但桩身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小气泡孔, 这样的桩在施工施打时容易烂桩;这样的外加剂目前市场上很少有现成的, 需针对桩混凝土特点进行复配改性, 需要做一定的试验研究才能实现。
(2) 我国现在的砂、石原材料越来越紧张, 砂、石级配和 (颗粒) 形态等变化很大, 给泵送的混凝土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即使以上问题全解决了, 对小直径的Φ300、Φ400管桩能否实现泵送, 还需研究, 因我国的小直径桩混凝土壁较厚, 内孔很小, 泵输送管又不能太小, 给实现泵送带来一定困难。
(4) 泵送混凝土生产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要一年365天都操作自如 (机械部分需维护修理除外) , 不能今天是好的, 换一批材料了又不行了;每天生产的桩大部分是好的, 有几根桩不行;混凝土强度始终要有保证, 不能一个月有若干班强度达不到要求。
6 综合利用和三废处理问题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生产企业, 目前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用工多、劳动量大、劳动环境差, 高能耗、三废 (废汽、废料、废水) 利用或处理不好。其中三废处理目前企业可做的工作大致如下方面。废水, 主要来于搅拌楼的清洗、砂石清洗和两次蒸养的冷凝水。不少企业将这些废水直排下水道, 很不环保也浪费资源, 无论是用于清洗的水或蒸汽冷凝水, 一般属弱碱性状态, 经过滤沉淀后可用于石子的再清洗等;另外在养护池和蒸压釜排出的冷凝水, 一般会超过70℃, 这样的热水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加热”经软化后进锅炉前的用水 (注意, 不能直接通入经软化后的锅炉用水中) , 有资料称这一利用措施可节约锅炉燃料10%~30%, 有些企业经实践使用效果还不差;再者在搅拌楼和布料工段清理出来的“废混凝土混合料”, 其中主要是砂、石料, 对它经按时清洗处理后可回收利用, 而不应当垃圾倒掉。经清洗沉淀下的细组分材料, 仍有一定的活性, 可作为制砖等材料之一;经离心后倒出的“废浆液”, 特别是产量高的企业是个十分“头痛”的问题, 这些年来不少企业在研究再利用的问题, 如把它全部用来作为制“砖”和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的一部分, 则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可生产出质量很好的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现也有不少企业利用废浆液再放入后面搅拌的桩混凝土混合料中, 这里特别指出的是, 由于在正常生产的混凝土经离心后每立方米混凝土倒出的“废浆液”有90~110kg左右, 如把这个量全部加到后拌的桩料中, 如处理不当会产生其后面的桩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可能达到C80, 但桩混凝土的其他性能下降, 特别是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证明, 如把这废浆液的50%~60%左右加入后拌的桩混凝土中, 而同时对后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合理的调整, 则对桩混凝土的性能 (包括强度、耐久性) 影响很小, 或者说基本一致。需强调的是, 由于我国各地原材料 (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 差异较大, 倒出的废浆液内组分材料也有差异, 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用原材料特点, 进行试验研究, 以确保生产的桩的品质和性能是良好的。
7 海砂的使用问题
我国的砂、石材料, 近几年供应越来越紧张, 价格直线上升, 而质量有所下降, 而且这个问题估计今后会越来越严重。因此, 目前沿海几个省市, 预应力桩混凝土生产用砂, 已有不少采用海砂, 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我们知道, 海砂如未经严格处理就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产品中, 是十分危险的, 其混凝土中的钢筋在海砂中Cl-等腐蚀下, 少则几年, 多则十几年就会锈蚀、引起体积膨胀而使结构破坏。目前应如何解决此问题。个人认为, 海砂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经过严格的清洗处理, 使处理后的海砂Cl-等含量真正要达到预应力混凝土用砂质量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桩其Cl-含量要≤0.01%, 同时硫化物和硫酸盐≤0.5%) , 实践证明, 海砂经严格的清洗后是有可能达到上述标准要求。目前的问题是严格清洗需大量水 (河水或自来水) , 需增加清洗设备和工序, 同时会提高用砂成本 (每立方米砂需提高成本几元钱) , 一般企业未能做到。
8 钢筋加工工段的半自动化问题
传统的钢筋加工工段 (定长切断、镦头、成笼) 一条生产线需用工5~6人, 目前该工段尚不能做到不需用人的全自动化, 但半自动化还是可行的, 即该工段一条生产线用2~3人。但这里需注意一个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国产设备的工作参数易出现波动、劳动者的素质尚待提高, 当半自动化后需对定长切断质量、镦头质量和强度损失、成笼质量等应加强检查和检测, 否则会造成“失控”状态, 会出现这工段质量下降。
9 自动吊钩、管桩吊运用吸盘和装拆模的半自动化问题
自动吊钩, 以及管桩脱模后用吸盘吊运, 这些应用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历史, 对钢模的损伤、管桩运输过程受力情况的改善、安全问题的改善均有帮助, 也是能实现的。过去之所以没采用, 是省钱、劳动力便宜、多用几个人没问题。现在要注意的问题是:我国钢模的焊缝水平和质量与国外比, 可能存在着差距, 因此, 当钢模反复使用后, 焊缝会出现“疲劳”, 跑轮有可能会出现突然脱焊, (我国这20多年来出现此问题不少) , 而自动吊钩是抓在跑轮上的, 因此一定要加强跑轮焊缝等检查, 特别是使用多年的老钢模, 以防发生安全事故。用吸盘吊运管桩, 也存在类似问题, 因我国生产的桩的表面光洁度、平整度等水平各不相同, 用“吸盘法”平时也应注意检查, 以防在吊运过程中桩突然脱落。装拆模的半自动化 (用全部机械化在我国当前可能还不能一步到位) , 目前不少企业均设法在此工段减少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用工, 这些都可以试验完善, 但要能做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可能还需要一个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
1 0 离心工艺制度的问题
这个问题已多次在有关专业会议上提到过, 目前仍存在着离心工艺制度 (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离心速度和时间) 的不规范, 最终影响到离心混凝土结构形成和密实程度。如大家都能按照我国即将颁布的行业标准《水泥制品工艺技术工程, 第6部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规定的有关离心工艺制度执行, 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
限于本人水平, 以上问题提出供行业同行参考和讨论,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摘要:提出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桩在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需统一认识的十大问题, 它们分别是: (1) “蒸养—蒸压”两次养护方法和免蒸压问题; (2) 双卧轴搅拌和立式行星式搅拌问题; (3) “一条龙”生产工艺和横向工艺平面循环流水生产工艺的问题; (4) 第一次养护时的花管养护和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及自动控制问题; (5) 泵送混凝土布料问题; (6) 综合利用和三废处理问题; (7) 海砂的使用问题; (8) 钢筋加工工段的半自动化问题; (9) 自动吊钩、管桩吊运用吸盘和装拆模的半自动化问题; (10) 离心工艺制度的问题。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8
1 研究背景
在炼钢的实际生产中还存在着两个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那就是钢水的终脱氧效果不佳和钢水的纯净度不够。钢水中的总氧量是评价钢质量的指标之一, 它直接决定钢液中非金属氧化夹杂物的多少, 并且影响其大小、形状和分布形态。通过对高锰钢辙叉试块的金相分析结果表明, 锰叉内部非金属夹杂物超标的问题一直存在, 高锰钢中大部分非金属夹杂物是MnO、FeO、锰的固溶体、铁锰硅酸盐等, 这些夹杂物熔点都较低, 又分布在晶界上, 导致力学性能下降, 使热处理出现热脆, 成为影响高锰钢辙叉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2 解决方案
针对钢水终脱氧效果不佳和钢水的纯净度不够的问题, 目前国内冶炼、铸造等行业主要利用炉外钢包喂线吹氩精炼技术来解决, 喂线吹氩精炼技术由喂线和吹氩两部分组成。
将钢液中的氧脱除到最低限度是提高钢质量的关键, 钢水熔炼经还原期后, 脱氧过程经常不完全, 为实现终脱氧, 在钢水熔炼完毕倒入钢包内后, 向包内加入脱氧剂, 对钢水进行终脱氧。高锰钢合金的终脱氧一般是加铝, 还可采用铝和钛、铝和稀土元素、铝和稀土元素及硅钙等复合脱氧剂。这些复合脱氧剂可以在脱氧的同时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尤其是塑性和韧性, 也可以提高钢的耐磨性。硅钙、稀土元素有使夹杂物趋向球形的能力, 对性能有利, 下面就以稀土硅合金为例, 研究它对高锰钢性能的影响。
2.1 细化晶粒
图1表明, 稀土元素 (RE) 对标准成分高锰钢的晶粒粗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随着元素的增加, 晶粒长大程度明显下降。稀土元素表面活性的性质和它的化合物的核心作用, 使铸态组织细化, 经热处理后的组织也会有相应细化。
2.2 净化钢液
稀土元素化学性质活泼, 和钢液中的[S]、[O]、[H]、[N]能形成稳定化合物。高锰合金钢在液态时易氧化, 其主要氧化夹杂物分布于晶界, 使晶界脆化, 高温时易产生热裂, 常温和低温时使韧性降低。稀土与氧的亲和力强, 加入时对钢液进一步脱氧, 降低钢中含氧量, 减少非金属氧化夹杂物在晶界的分布, 改善高锰钢的冶金质量。
高锰钢钢液容易吸气, 钢液中的[H]、[N]含量比普通钢液要高, 随着钢液温度降低和结晶凝固, 钢中[H]、[N]溶解度大幅度降低, 特别在凝固时有大量气体析出, 形成气孔, 其中尤以氢气孔最为严重。稀土加入能和钢液中的[H]、[N]形成较为稳定的化合物, 如REH2、REH3、REN等, 固定了钢液中的气体, 再通过氩气气泡吸附, 一同上浮到钢水包表面。
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 其本身不活泼、不燃烧、不助燃, 因而不参与化学反应。利用氩气这种特性, 在钢水倒入钢水包以后, 强行从底部吹灌氩气, 这些氩气泡进入钢水溶液后迅速扩散, 把分散在钢水溶液中的REH2、REH3、REN以及其他有害物质黏附在一起, 最后随着氩气气泡上浮排除掉, 达到净化钢水的目的。
2.3 改善铸造高锰合金钢性能
稀土元素加入能有效改善高锰钢的铸造性能, 它表现在提高高锰钢的流动性、降低铸造应力、增加抗热裂性能, 见表1。
铸造应力的降低与稀土的加入在晶界富集, 增加了晶界高温塑性有关。凝固后减少晶界碳化物析出, 阻碍连续网状物形成, 使高锰钢塑性增加, 从而使得铸造应力降低, 因此说稀土加入能有效防止热裂。高锰钢热裂主要是非金属氧化物在晶界偏聚, 降低了晶界的高温强度和塑性, 而稀土的加入能抑制或消除柱状晶, 细化高锰钢晶粒, 固氢、固氮, 防止或减少气体析出, 降低由气泡形成的应力, 这一切都有助于防止热裂纹的产生。
3 方案实施过程
喂线脱氧过程中, 同时从包底吹入氩气进行搅拌, 可以使脱氧的效果更佳。吹氩的作用原理是:氩气吹入钢液形成氩气泡, 对钢水产生物理搅拌, 从而均匀化学成分和排除化合物杂质与钢水中的有害气体, 在吹入氩气流的搅拌作用下, 能使细小分散的夹杂凝结起来, 形成较大颗粒夹杂, 通过钢液不断循环流动, 使夹杂被带到渣面分离出去, 那些无法分离除去的极小颗粒, 在钢中分布也比较均匀。
通过喂线吹氩工艺, 可以使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减少20%以上, 有效解决非金属夹杂物超标的问题, 达到精炼处理的目的。
喂线吹氩工艺的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喂线通过喂线机实现, 通过控制喂线机把铝丝、稀土硅钙钡丝以适当的速度和设定的数量射入钢水深处, 吹氩过程的实现是通过胶管把氩气瓶中的氩气引到钢包底部, 从钢包底部的透气砖吹入到包内, 氩气以气泡形式分散于钢水并上浮, 达到钢水顶部, 促进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以及钢水中夹杂物的上浮。
4 实施结果
经过精心准备, 分别对于熔炼的钢水进行未喂线吹氩和进行喂线吹氩各实验了5炉, 其结果见表2。
5 结论
吹氩喂线精炼技术作为减少钢水内部夹杂物的关键生产工序, 已经在其他冶炼、铸造生产单位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极大地减少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数量, 降低非金属夹杂物直径, 控制非金属夹杂物形态。在高锰钢合金辙叉生产中采用此工艺, 能提高综合力学性能, 从而提高铸造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增志.耐磨高锰钢[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9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教师应如何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完善教学督导制度,积极监督、协助教师工作,加强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项挑战。
1 教师教学问题
1.1 作为大学教师,其基本的职责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授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有意识地改变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教学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加强互动教学也能使学生更好的与教师交流,教法与学法并重,注重教授学习的本领,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1.2 改进考试制度,重在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应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积累和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而不仅仅是重视考试结果。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拓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所学知识,最大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考试制度也应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变,从多角度来测评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对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3 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
其主观能动性,重视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利于信息的顺畅沟通和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在学生进行多角度地分析事物和现象并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过程中,也促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拓宽思路,扩大视野,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认识、理解事物,大大地增强教学效果。
2 教学督导制度建设问题
2.1 高校教学督导是由教学督导组织和教学督导人员依据教
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对本校内部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诊断评价、指导帮助、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教学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监督、协助教师的工作,构建长期稳定、经常化良性循环运作的教学督导机制及模式,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获得显著教学效果。使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2.2 督导评估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和不断完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效果的重要标志,所以督导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主要就是督导其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质量。要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教学工作,建立听课制度,对教师教学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学是否保证了教材处理的科学性和方法手段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要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教学管理部门沟通改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首先,教学督导人员是教师与学生的有效联系人,学校要选聘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较高学识、品德素质和较高威望的专家教授担任。作为督导人员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其次,教学督导人员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桥梁,通过教学督导使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在教学问题上有更全面、更系统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督导要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学识水平。因此,督导要自觉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提高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胜任督导工作。另外,督导队伍应是动态的,要注意吐故纳新,这样才能在教学方式改革过程中给予客观评价,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给予一定的有力支持。
3 正确处理教学督导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3.1 教学督导的监督职能是指教学监督部门对行政部门、各层
级教学单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检查和督促,以使学校整个教学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督导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既要紧密结合、相互配合,又要保持相对独立,避免替代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
3.2 教学督导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评价过程,通过评价既可以发现教学质量水平高的教师,又能发现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要对被督导单位或个人进行公正、客观的全面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3.3 教学督导活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督导工作要取得良好成效,首先就必须从被督导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作出客观合乎逻辑的评价,提出恰当和行之有效的指导建议。教学督导活动中要坚持民主性原则,督导者不能做“钦差大臣”,“教学警察”,而要以导入手,导督结合,成为师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督导活动充分尊重被督导者的意见、愿望和要求。特别注意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工作,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它需要教师、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督导等一系列与教学质量提高密切相关的部门、单位、个人之间紧密配合才能予以完满解决。大学本科教育应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各方面因素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应予重视的几个方面。着重讨论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以及监督教师教学工作的各项措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督导制度是一种加强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补充形式和必要措施。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学督导
参考文献
[1]董宇艳.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2]曹大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09).
[3]高桂桢.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1).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10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各地频频爆发环保事件, 凸显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在自然保护方面, 实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在环境保护的责任方面, 实行‘谁污染谁治理, 谁开发谁保护’的方针”。从保护环境的这一项基本国策出发, 逐步形成以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 符合国情、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环境政策, 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污染者付费的政策;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并密集出台了多个污染防治方案和考核办法, 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展开全面治理行动, 彰显我国政府的决心和意志。
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的保驾护航, 电力企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更多的承担了政府部门保民生、稳发展的一些责任。2014年环保部开出的重大罚单中, 19家电力企业因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 被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上榜企业中, 电力企业是重灾区, 另外还有部分钢铁、有色和化工企业。这种情况反映了某些电力企业在完成政府下达的保供电、供暖等硬指标的前提下, 对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在于市场失灵, 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由社会负担的环境成本转化为企业成本, 即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从而使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努力约束自身污染物产生与排放行为, 降低环境成本。不过也有一些企业例如华能东方电厂具有高度的环保理念、前瞻意识以及企业的责任感。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注重环保理念的运用, 并且把这种理念应用于企业的整个生产建设过程中。
二、环境成本核算
(一) 环境成本概念
环境成本又称为绿色成本, 这一概念在《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得到重新的定义, 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 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例如:有些国家实施的环境税、环境保护基金的征收和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的排污费等, 均属于国家运用经济调节手段而发生的企业费用。此外, 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市场交易等行为而发生的环境成本费用, 如“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 从而发生环境成本费用或环境保护收益。
(二) 环境成本分类
企业环境成本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第一种是按照功能进行分类, 主要有惩罚成本、符合行政管理成本、废品管理成本、能源成本、补救成本和资本成本。这种分类方法与目前我国存在的成本辨识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有准确把握了环境成本的基本信息, 企业才能够正确处理环境问题。;第二种是按照成本组织框架进行分类, 主要从常规成本、隐藏成本、意外成本和次有形成本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第三种成本分类方法是在成本可见度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 按照低可见度、最低可见度和高可见度进行划分。这三种环境成本分类方法都可以为成本的估算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框架。
三、电力企业环保风险控制现状
现今, 我国电力企业的环保风险控制工作处于半空白状态, 很多企业环保成本控制处于半空白状态, 一方面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会计核算不健全;另一方面是长期承担了政府部门一些保供电、供暖, 稳定社会发展的责任, 导致了环保意识的漠视。随之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大多数发电企业, 不断改进环保措施, 例如华能东方电厂为降低废气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有效仰制扬尘, 设计并采用全封闭圆形煤仓, 同时采用无油点火技术, 节约了大量燃油;采用的工业用水闭式循环, 耗水量比国家电力行业标准低每千瓦时0.041千克;采用的低氮燃烧器, 建设高效静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不小于99.6%;实现了粉尘、灰渣干排放、灰场零排放。
四、环境会计
解决电力企业环保风险控制问题的方法是设立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产物。随着迅猛的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 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在传统会计中, 环境因素没有所有权, 无法成为会计核算的内容, 环境成本不能进入企业生产运营的成本控制计划, 这导致了电力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计入经营成本。然而现在政府和民众日益重视环境保护, 将环境成本计入运营成本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心问题, 也成为了企业实实在在的环保风险控制内容。
(一) 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的破坏成为企业高速发展的代价, 近几年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国际组织也在环境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关注和研究。每年都会有世界环境日和相关的环境保护节日。我国也将环境保护列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决策中。会计是一种最早的计量工具之一, 各行各业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环境处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成熟。环境会计可以综合计量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问题, 为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做出贡献。
(二) 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环境会计和传统会计有很大不同, 因此, 环境会计需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环境会计作为环境污染、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一种重要评估手段,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环境会计就是以价值的形式, 通过会计的相关计算形式, 综合反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在企业中加入会计核算, 可以有效评估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相关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五、对环境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 制定和推行相关环境政策
环境保护应该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电力企业应该将环境政策纳入到企业决策的重点考虑范围中, 一旦在企业中实施环境保护的政策, 将会对企业的经济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企业还应该将环境成本的管理作为企业整体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环境成本的主要内容有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监督政策、信息反馈公开政策等。我国目前以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制定了相关的战略政策, 但是相应的环境保护机制仍然不太成熟, 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除此之外, 我国政府还应该对企业采取环境收益和补偿机制, 让保护环境的企业切实受到利益, 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环境的状况, 而且还有利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
(二) 制定科学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
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要深刻贯彻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就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免受破坏, 企业制定科学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是实现环境改善的基础。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环境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先污染后处理的措施, 这种事后补救的措施不仅对环境产生了破坏, 而且还不能预先掌握环境成本的控制。企业在环境成本的管理中应该倡导循环的经济模式, 将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进行全面高效的处理模式。只有这样达到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三) 加强对电力企业环境会计的监督工作
许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关注发展的经济效益, 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问题, 不能对环境资源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政府和社会就应该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 制定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 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环境信息问题的公示, 让社会和群众共同发挥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督工作。还应该为相关企业统一建立排放污染物的指标, 完善环境审核机制, 定期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抽查监督, 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数据进行统一的规范。不仅如此, 还要加大对污染严重企业的奖惩制度, 相关的审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审查, 加强对电力企业环境会计问题的有效监督, 为电力企业的环境保护风险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约束。
六、结语
根据上文可以认为, 设立环境会计,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相关制度是进行电力企业环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环境会计还处于起步的阶段, 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体系制度, 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企业在实施环境会计时, 可以从基本的成本管理开始, 逐步过渡到环境成本和环境保护收益。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适当的量化, 有效做好环境评估工作, 还要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开发过程中, 将环境成本的控制纳入成本控制体系中, 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爱东、王慧.试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J].上海会计, 2013, (01) .
[2]朱丹.论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J].上海会计, 2001, (06) .
[3]汤滨、陈瑶.试论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06) .
[4]孙兴华、王兆蕊.绿色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研究[J].会计研究, 2012, (03) .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成本控制
建筑装饰装修的成本控制的主体是装修工程,通过不同的用途,不同层次价格分类形成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体系。根据工程施工的实践具体的分为:项目投资与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招标和投标阶段、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工程完工结算阶段五个阶段。主要内容是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依据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建筑周边环境,对建筑室内和外部空间根据质量要求,进行的工程综合性设计活动。由于装饰装修工程在整个房屋建筑行业的比重越来越大,成本控制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在实际工程中更应该严格控制。
一.成本控制中的投资决策
根据施工项目投资者或者管理高层的实际经验和战略性眼光。建筑装饰装修投资者表现了投资者的意图,根据工程性质对建筑地址、环境和功能,对建筑装饰装修进行产品定位。然而装饰装修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建筑施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通常成本造价是以平方米为计算单位。
二.在工程的招标和投标阶段的控制
项目投资方根据立项对策和施工工艺的设计阶段控制后,接下进行的是工程招标,在工程项目的中标阶段完成后发包。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通过各种商业途径及时的获取招标信息,提前准备参与投标,这时候就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开端。
在工程招标中的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是对招标清单以及招标控制价格的编制工作。其中对招标清单的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是完整施工图纸、施工说明、成本计价规范和工程总定额,以及工程成本中的取费标准等资料。招标清单的编制技术人员首先要对施工图纸做好全面的了解,根据工程全貌,从分理解和运用工程成本计价规范和工程定额规则。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在编制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控制编制部分项目和计算工程量,合理使用成本单价,避免成本控制中的重计、漏计和错套等。
除此之外,根据工程工期、装饰装修的组织设计、付款方式和市场价格相关信息等,了解和掌握装饰装修的新技术、建筑材料,需要对建筑装饰装修专业知识,进行计价选择。建筑成本价格的控制需要根据建筑市场的价格而定,由于装饰装修工程的技术设计空间很大,新型技术发展下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工艺种类非常多。为了对招标成本控制,需要对投标价格进行约束,划定价格变化范围,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装饰装修成本控制手段。
三.建筑装饰装修的工程成本造价的估算
成本造价方法:在建筑装饰装修的工程成本造价估算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直接费用+﹙直接费×综合系数)=总造价,其中直接费用包含以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机械设备的辅佐材料、人工费用和运费;成本系数有各种建筑施工费用、利率和利润等,规定在20%左右,其中包含税金3.8%和管理费 7%到10%。第二种,单项工程的包工包料成本造价之间相加等于工程总造价。其中工程总造价含装饰装修的材料费、管理费用、人工费用和搬运费用等。在装饰装修工程有包工包料以及包清工这两种形式。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成本造价管理控制更难以进行。
四.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成本控制方法
4.1建筑装饰装修的材料成本控制
对于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成本控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运用的材料品种多、价格差异大等特点。例如:铝塑板,主要分成单面或者是双面铝塑板,在厚度上分为3mm和4mm。还有就铝塑板分类而言,根据其不同的品牌价格上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同一个铝塑板品牌又分为“正宗原厂”生产进口的,可能也是“合资厂”生产的产品,或者材料是假冒伪劣的产品。
这就导致在建筑装饰装修公司和业主之间在合同确立的同时,对建筑装饰装修公司提出索要一份工程报价单。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包含施工项目有很多种,设计的装修材料有很多,所以装修工程清单就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日后发生纠纷可以作为详细的证据。在工程清单问题上,会涉及装修材料的价格、数量、合计金额以及品牌信息都要详细的说明。根据材料规格的差异性,单价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双方之间沟通填写的工程清单对于成本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避免了报价中的常见问题的发生。
4.2成本中人工费用的控制
根据国家或者是当地工程造价管理的机构所颁布的工程人工费用的调整文件所进行的编制,是属于招标中的成本控制。在合同签订中,双方当事人主要针对工程综合单价中人工费用单价以及停工或者是窝工人工单价作为合同中的成本的执行因素。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数量的签证或者是索赔进行监管控制。在建筑装修过程中,会出现现场机械设备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工程的停工或者是延期,这是施工方会出现“签证,索赔”的需要业主进行支付相关费用文件并且需要及时递交。
4.3装修进度的控制
装修工期时间越短,工程成本中的直接费用就会越大;相反施工工期越长,成本的直接费用就会越小,但是会导致间接费用增加。一个优秀的装修施工队伍中的组织设计可以根据工程特点与总费用找个切合点,也就是工程的成本造价和施工工期同时达到最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求施工方业主提前准备施工计划以及施工中各个事项的组织设计,并且根据施工组织计划控制项目执行和成本。通过日常的施工检验,检验结果和施工进度计划作对比,如果二者不相符合,就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对整个工期质量的影响,在成本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做好相应的调整措施。
在施工进度控制,有利于装修成本的控制,但是在合同变更与设计变更方面,应该及时注意两者价款变更的控制。在已经更改的施工项目,应该根据变更工程的单价,按照合同中现有的价格计算条款项目作为变更的基础,以此确定变更的价格。变更的合同条款如果在之前类似项目中国没有明确要求价格情况时,就需要使用当地的变更价格作为标准价格。
4.4管理成本控制
在建筑施工的人员配置上要根据工程成本进行管理费用成本的控制。其原则是项目工程的规模以及技术难易程度,按照工程组织的设计原则,对项目机构进行精简。实行人员责任制,并严格控制项目管理中的差旅费、间接成本等。
结束语: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成本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工程生产中,从而确定了工程的实际成本。各项成本控制存在着相互制约和联系的关系,设计方面广,综合性也比较强,需要管理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各尽其职。
参考文献:
[1]谭永财.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造价的控制[J]. 华章.2011(06-30).
[2]贾春梅. 浅谈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及目标成本控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1-18).
质量方面的控制 篇12
1.1 钢筋位移
钢筋位移一般都是在浇灌砼以后发现, 这是因为在提落安装大模板和浇捣砼时, 使用料斗下料撞击钢筋致使钢筋的扎扣滑动所引起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砼浇捣时增加护筋人员, 随时随地将位移的钢筋扶正、补强扎丝、固定到原来位置。当料斗接近钢筋时, 减慢速度从而避免碰撞钢筋。
1.2 钢筋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达不到规范要求, 这在高层施工中是一大通病, 特别是剪力墙墙板钢筋的保护层, 在钢筋上绑扎预制的高标号砂浆块, 形成钢筋保护层, 在提落模板时, 有些垫块被碰坏掉落, 而合模后无法再补挂垫块。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一是增加垫块数量, 将垫块间距控制在1.2~1.5m, 并成梅花形布置 (垫块上埋设绑线, 设置上绑在钢筋上, 避免掉下) ;二是采用Ф10或Ф12的钢筋, 在靠模板的一侧插入, 然后边振捣砼边抽出插筋;三是采用短钢筋代替垫块 (做防腐处理) 。四是用与剪力墙同厚度的长条砂浆控制块, 带水平筋固定槽, 间距控制在1.2~1.5m, 并成梅花形布置间距控制在1.2~1.5m, 并成梅花形布置。
1.3 钢筋成品的保护
钢筋绑扎后应妥善保护成品, 施工中钢筋若被碰撞踩踏使之变形, 应立即调直, 在浇捣楼板时, 采用搭设小马凳铺跳板的办法, 避免直接在绑扎好的钢筋上走动, 使钢筋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2 模板工程
2.1 由于制作和运输使模板的平整度、翘曲值超规范, 给安装模
板带来困难, 特别是在工程型号变化后改制的大模板就更容易出现, 致使打出的砼剪力墙垂直度和平整度超过规范。
2.2 楼梯口部位的剪力墙容易跑模, 这是因为楼梯间剪力墙的施工缝多, 给安装模板带来很大困难。
通过改进支工模方法和精心施工, 保证支模质量。
2.3 剪力墙阴角处易产生偏差, 其原因是阴角模板与相邻模板的缝较小, 立模校正困难。加强了阴角模板的刚度, 可使偏差减少。
2.4 外墙模板拼缝处易跑模漏浆。可在模板拼接处采取加固措施, 并在设计模板, 拼缝处尽量避开在位于内墙的轴中线上。
2.5 门窗框侧模控制不好, 造成部分距模严重。可通过解决扣门窗框模与大模板的固定, 形成整体刚度。
2.6 加强支持系统对模板水平及竖向位移的控制。
3 砼工程
3.1 浇完拆模后有局部蜂窝麻面, 尤其在施工缝处更容易出现, 其主要原因是不按要求处理施工缝, 不认真接浆。
通过清理, 浇砼之前在施工缝处先浇一层5~10cm厚与厚与砼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 做好接浆, 便可杜绝烂根现象。
3.2 砼掉棱缺角。
砼成型后由于提落模板碰撞墙面, 或者由于提模过早砼终凝期未到, 致使一些墙面掉棱缺角;还有在提模后, 由于操作人员上下攀扶钢筋, 使一些剪力墙上口砼开裂或剥落, 露出钢筋。
4 抹灰工程
4.1 由于剪力墙的楼板砼都采用钢模成型, 砼表面光滑, 容易使抹灰层开裂、脱落。
通过实路, 我们摸萦出经验, 在拆模后采用1:1水泥砂浆掺107胶水及时甩浆, 和现浇砼一同养护, 强度高, 使抹灰层与墙面、在棚有很好的粘结力。
4.2 加气块内隔墙的抹灰, 由于墙体材料吸水快, 加之砌块干燥风干较快, 尤其是夏天, 使抹来面产生一些不规则的裂缝。
我们解决
的办法是:a.抹前提前浇水湿润;b.在砌块面层刷一遍107胶水封闭其表面的毛细孔;c.抹灰时待底子灰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罩面, 从而解决了抹灰面裂缝问题。
4.3 不同基面挂钢丝网, 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水电等露管或断面部位设薄纤网, 每侧不小于100mm, 抹灰前粘贴完成。
5 外复合墙砌筑 (挤塑板)
高层住宅外复合墙一般使用粘土 (万科采用页岩空心砖) 空心砖, 或者是浮石砼砌块砌成, 在施工中易出现:a.砌体砂浆饱满度难以保证, 由于空心砖形状特殊, 在砌筑时铺灰不象砖砌墙那样方便, 砂浆容易脱落, 特别是剪力墙与复合墙之间, 砌体与聚苯板之间砂浆不易粘牢;b.剪力墙的拉结筋与复合墙拉结不牢固;c.剪力墙的拉结筋和聚苯板拉结不牢固, 在剪力墙和外复合墙之间所填聚苯板不满铺。
建议:外墙为夹心复合墙:在施工中易出现:a.苯板拼接不严, 影响保温效果, 严重者造成室内返霉结露;采取措施:用45度角苯板相互搭接设置, 确实有大于2mm缝隙, 打发泡胶填实, 同时避免砂浆掉入造成拼接不严;b.外页墙与内页墙拉结不牢固, 墙体脱离及渗漏;采取措施:剪力墙外墙, 墙体拉结筋提前48h植筋, 梅花形设置, 专项验收, 铺设苯板后, 将拉筋完成L型, 增加与墙体的拉筋;无论是哪种做法, 外墙砌筑是必须进行对砌筑砂浆水平竖向灰缝进行勾缝, 加大砂浆的密实度, 减少漏水的可能。
6 楼地面工程楼地面水泥砂浆抹灰易产生的问题
地面起砂;地面裂纹空鼓;楼梯踏步缺棱掉角;抹子印, 抹子印的原因主要是使用水泥品种、砂浆的水灰比、压光时间及其地面的清理和成品的保护。这就要求在施工中首先要保证原材料质量, 水泥的安定性及有效期, 砂子的含泥量不应超过3%;楼面基层的清理, 搅拌砂浆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使用时间要控制, 夏天温度超过30℃时, 水泥砂浆一般在拌各后3 h内使用完毕;掌握好压光时间和压光方向, 抹面层时, 适当洒些干水泥, 经压光荣后可以提高地面光洁度和强度, 干洒水泥关键在于要匀, 吸水要足, 在吸足水后, 用木蟹打浆, 使表面水泥浆和水泥砂浆溶在一起, 然后用铁板括平;最后掌握好适时养护, 防止过早上人, 做好产品的保护, 这样做后就可以确保楼地面质量, 强度高, 不空鼓, 不起砂。
摘要:本文针对在施工中, 对出现的质量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从而使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现就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处理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高层住宅,施工质量,处理
参考文献
[1]茹晓丽.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4) .[1]茹晓丽.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