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2024-09-09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精选11篇)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1

现在, 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问题的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减少, 但是在建筑工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必须要进一步的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1 质量监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质量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直接觉得建筑能否正常使用。如果建筑质量存在问题, 对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都存在很大威胁。现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 建筑数量越来越多, 但是在建设中对建筑质量的管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对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不利。因为, 我们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监理管理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质量, 降低建设成本。

一般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建筑的技术水平;一个是工程建设的发展活动和过程。所以, 我们必须要重视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

2 强化监理的具体控制方法

在工程施工时要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方式, 比如说可以选择动态控制为主, 事前预防为辅的形式。在控制中要三个主要环节, 即事前的工程指导、事中的工程检查和事后的验收工作。在监理工作中首先要对施工单位的现场进行检查, 查看各个工程项目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还要检查施工单位的工作是否落实。尽量降低事故的发生, 保障建筑施工安全。

2.1 要注意预防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监理工程师要负责建筑现场的质量监管工作。在制定监管目标时要了解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法律法规。

先要做的是要审查施工方案, 查看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规定。工程监理要向施工单位解释规则中不明确的部分。要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当确定方案之后, 还要监督施工方是否按照方案来施工。此外, 在监理过程中还要提高施工方的质量意识, 进行事先的指导。在施工开始之前, 要召开会议, 将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 宣传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在进行事先指导时, 要对工程的各道工序都进行检查。此外, 甲方的监理人还要在常规检查以后在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这样可以将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彻底消灭。

2.2 监理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应进行动态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监理认真的进行事中检查, 监理人员要了解自己的工作责任。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应由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首先, 要加强质量控制及管理力度, 严格执行事中检查制度, 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 多看施工图, 对于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做到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严格检查把关;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 要以数据为依据;遇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 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施工过程, 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24小时跟班旁站, 发现质量问题, 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消灭质量隐患。其次要认真执行现场巡视, 量测检查, 用数据说话。通过现场巡视, 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 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 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 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 敦促严肃处理, 避免后续工程施工中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2.3 事后验收, 发现质量问题是监理工程师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关

建设施工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当工程施工完毕后, 应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 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进行处理, 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把的最后一道关。在事后验收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 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监理工程师应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 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 而不去强调事故责任的原因。这样可以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 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 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迅速处理问题。

3 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3.1 加强施工图纸的审核

施工图纸是工程施工的指导和依据, 因此, 如果施工图纸出错了, 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因此, 监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 尽量减少因为施工图纸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监理人员应该与业主、施工方联合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真诚沟通与交流, 对于施工图纸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 及时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

3.2 加强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指导

监理人员绝大多数是有较高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 对建筑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以及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全过程管理比较熟悉。因此, 监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的指导, 在施工现场旁站过程中, 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指导,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可以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的误差和错误进行纠正和制止, 使施工过程由于人的因素而导致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3.3 加强施工过程中特殊工艺的监督管理

要熟悉工程重要部位、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的施工特点、难点和技术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 监理人员要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监理, 发现不规范施工及质量隐患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隐患。

3.4 要充分发挥检测设备

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型的管理工作, 经验再丰富, 知识再专业的监理人员都是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如一些微小的误差等。因此, 监理人员必须借助一定的检测设备和手段, 发挥检测设备的作用,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如在现场配备照相、摄像设备, 将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以影像的方式长久保存利用在现场配备混凝土超声回弹仪、混凝土塌落度检测仪等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采用超声检测设备可以对混凝土以及钢筋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笔者认为, 通过以上设备和检测方法对工程施工现场监理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非常有效的

建筑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一个重要过程, 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工程监理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之一, 其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十分重要。建筑工程项目监理的监督管理应立足于工程的质量管理。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 建筑工程监理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要进行适应性创新。

摘要:工程建筑监理在工程建设中是很重要的, 它直接关系着工程建筑的质量, 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施工单位必须要增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 从而确保建筑质量。接下来, 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工程建筑监理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 并且介绍一下工程监理的具体管理措施。

关键词:工程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监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1 (7) .

[2]丰景春, 王卓浦.建设项目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水电出版社, 1994.

[3]邬晓光.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4]张书良, 陈红领.土木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2

ChinfseJournalofDisinfection 2007;24(6)

上;消毒后再清洗质量合格率<90%(表1)。工作中发现,先消毒后清洗的物品不光亮,并灰暗色,用放大镜检查有残留附着物,而先采用多酶浸泡30wdn后再消毒清洗,物品洁净光亮,放大镜检查器械齿槽洁净,清洗比较容易,质量也大大提高。表1

多酶浸泡后消毒清洗与先消毒后清洗的结果比较 3讨论

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先消毒,这主要是防止

污染扩散.也可使操作人员避免感染危险。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供应室回收的器械上沾染了大量的微生物与有机物,干燥残留在器械的关节、齿槽、缝隙等处血渍更不易被清洗干净。污染器械上附着物形成象柱和蘑菇样生物膜结构,妨 碍微生物消毒物质的有效接触,影响消毒剂穿透。为解决逮

一难题,我们尝试了先用酶浸泡30win,如有干周血渍可延长最泡时至1h,多酶能接触物品的各个表面,彳硅快将有机物分解,脱离物品表面,利用这一原理,可将医疗器械上的污染物去除掉.再根据物品的种类选择不同作用水平的i肖毒剂进行消毒,提高清洗质量保证消毒灭菌效果。(200"/一01—18收稿)

文章编号:1001—7658(2007)06—0598一Ol 【医院消毒与监测】

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谢惠敏

中图分类号:R187 方春梅

文献标识码:B 张华珍 扬毓明

432000)彭秀春

(湖北孝感市中心血站,孝感

采血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及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物品的卫生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采集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和医源性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血液采集质量。为进一步做好采血环境与所用物品的消毒管理工作,严格感染管理制度。对孝感市中心血站2005年1月至2006年12

月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状况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并对改进措施前后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方法

选择我站流动采血车5辆、采血室2间、街头固定采血屋1阃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消毒棉签、棉球)等进行抽样检查。

消毒方法:空气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洼与甲醛蒸汽消毒甚交替使用消毒。紫外灯数量为平均≥1.5W/cm3,照射时间 930

上,取1m1分月4接种于直径9e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表面,35—37。C培养箱培养72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实验结果判定均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的标准,判定合格与否。2结果

2005年1月一2005年12月共采集采血环境样品1165份,合格1066份,合格率为91.50%,不合格99份,不合格率为8.53%,不合格样品中检出霉菌16份(物体表面4份、空气11份)’,霉菌检出率占不合格率的16.16%,未作致病菌检测;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采集采血环境样品1230份,合格1187份,合格率为96.50%;不合格43份,不合格率为3.50%,不合格样品中检出霉菌6份(物体表面1份、空

min。物体表面用台有效氯250—500mg/L的84消毒 气5份),霉菌检出率占不合格率的13.95%,均未作致病菌 检测(表1)。

表1采血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检查结果

液擦拭消毒。献血者手臂用含有效碘25∞一5000m再/L的碘伏溶液擦拭消毒。

采样检测方法建汽用直径9 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于

各采样点,暴露5min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进行涂抹采样,棉拭头放入装有10llll采样液的试管中,经充分振荡后进行活菌计数。检测细菌总数和霉菌数。

用无菌吸管吸取使用中消毒溶液1ml,放人9llll吉有相应中和剂的试管内振荡1min以上,取样液进行括菌计数,检测细菌总数。无菌物品直接用无菌生理盐水涂抹采样或将无菌物品浸入10“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振荡1min以

万方数据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年第24卷第6期

・599・ 3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采血环境中各环节的卫生消毒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格现象,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采血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消毒质量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大多数不合格样品(尤其是霉菌检出样品)均集中在 宜空气中杂菌(尤其是霉苗)的生长繁殖。另外由于血站外出流动采血,容易发生卫生消毒质量不良或消毒隔离制度不严,造成采血环境或所用物品的细菌污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卫生消毒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程,细化了各种规章制度细则。其次,交替更换使用消毒溶液和消毒方法,保持采血环境的清洁与通风,每日增加紫外线照射消毒,提高物体表面消毒溶液浓度。采用改进措施后再次采样检测,台格率为lOO%。(2007一∞-15收穑)

每年的4—5月份。造成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消毒质量的季

节性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该季节中在南方多为梅雨天气,空气中湿度较高(相对湿度≥85%),气温在20℃一30℃之问,适

文章编号:1001-7658(2007)06—0599-Ol 【卫生防疫消毒】

衡水市养老机构消毒状况卫生学调查 吴岩军

(河北省衡水市卫生监督所,衡水053000)中围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问题接踵而至,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老年公寓式的养老机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导致了各种养老机构中存在着环境卫生安全隐患,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十分不利。为了解我市养老机构的卫生状况,于2006年10月重点对我市各类老年养老机构的消毒状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分析。1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衡水市市区及郊区各类养老机构23家。采用填写调查表及现场采样监测的方法进行。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消毒制度情况、消毒组织情况、消毒设施情况、消毒方法、消毒知识掌握情况、监测情况等7项,其中消毒方法又包括空气消毒方法、餐饮具消毒方法、床上用品消毒方法;现场采样监涮按国家标准,检验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苗群。2结果

我市共有养老机构23家,其中集体8家,个体15家;市区18家。郊区5家;小型规模(老人<50人)18家,中型规模(100人<老人<50人)4家,大型规模(老人>1(10人)1家。有消毒制度的有13家(5

7%);有专用消毒问的有6家(26%);有明确消毒设施的有12家(52%);房间内有专用紫外线消毒灯的有3家(13%);有合格消毒药品的有儿家(48%);有餐饮具密闭保洁设施的有13家(57%),消毒设施合格率为36%。对房间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的为3家(13%),化学消毒的有8家(35%),不清毒的有12家(52%);餐饮具采用化学消毒的8家(35%),物理清毒的14

家(6l%),不消毒的1家(4%);床上用品消毒的9家(们%)。消毒方法正确率为62%。随机抽取69名从业人员进行消毒知识问答,能正确回答的为27名,占39%。对23家养老机构的室内空气、餐饮具、床上用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共检验样品138份。其中室内空气合格宰为57%;餐饮具合格率为43%;床上用品合格率为39%;三项平均合格率为46%。3讨论 从本次调查看,我市养老机构是新兴行业,小型个体化使得其卫生投入经费偏少,主观上改善卫生消毒条件的意识

不强,导致卫生状况合格率偏低。提示我们应严格管理,针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3

【摘 要】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施工单位做好自我质量监督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施工单位加强自我质量监督控制的措施及几点建议,同时对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自我质量监督控制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施工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

0.前言

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部门是代表施工单位对各项目部在建工程实施质量监督控制,是受施工单位委托的质量监督部门,为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的质量保驾护航。它虽然隶属于施工企业,是工程建设的施工方,但它是施工企业内部的非生产部门,相对于各在建项目部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施工质量的好坏与质量监督部门的绩效相结合,使质量监督部门在进行质量监督控制的过程中更具有公正性。质量监督部门不参与直接施工,不受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的约束,在进行质量监督控制的过程中更具有客观性。

1.施工单位进行自我质量监督控制的必要性

1.1建筑工程质量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保障

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因为工程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不堪设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控制,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

1.2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我国已经加入WTO,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国际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其制胜的主要武器就是质量。目前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都在围绕“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体改善经营管理,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看作是企业正确的经营之道。

2.施工单位进行自我质量控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常常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首先,为提高工程质量,扩大单位影响,提高技术等级,争创少数“精品、名牌”工程,无形中增大了投入,使其它工程的质量状况得不到保障;其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很多企业将成本、利润奉为宗旨,这种现象由上至下蔓延,形成一种不利于质量管理发展的氛围;最后,很多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大多是“事后处理型”的,对质量事故存在侥幸心理,很难起到预控的作用,这就形成这样一个怪现象,企业宁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事后解决质量问题,也不愿花一点功夫在事前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这种短视的行为必须纠正。

3.施工单位加强质量监督控制的措施

3.1加强事前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部人员配备是否合理,各专项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队伍的思想水平、技术水平及身体素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所有用于工程中的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抽验报告;对工程设备进行审查:永久性生产设备的采购,应经过严格验收后才可进场。重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提供机械性能检测报告;对施工方法进行审查: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核后即作为施工依据。

3.2完善事中控制

首先,设置质量控制点。

针对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应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因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可能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地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当工程施工到质量控制点时,施工单位必须通知质量监督部门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其次,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监督控制:首先是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纠正。其次是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第三是隐蔽工程的检查与验收,这一部分是防止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关键。

最后,工程质量资料检查。

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时,要着重对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真实性、同步性以及闭合性进行检查,重点抽查被查实体工程的隐蔽单、原材料进场台帐、材料报验、材料使用部位、数量、材料的见证取样等资料;在分部验收或者竣工验收时的资料检查中,重点抽查影响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部分的资料,如试块评定、问题的处理回复、钢结构试验情况、幕墙隐蔽记录情况以及一些功能性检测情况等。通过重点抽查,使监督工作更具动态性、随机性和权威性。

4.对施工单位进行自我质量监督控制的几点建议

4.1加强全员宣传教育,增强质量意识

当前,我国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倒塌事故及工程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与我们的质量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 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强化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把工程质量始终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从而才能促使施工单位把质量意识真正地转变成为质量行为。

4.2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提高质量监督控制水平

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用人、育人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脱颖而出,担当监督重任。对不适应监督工作需要的在岗人员进行合理分流。不断完善监督手段,调整监督重点、方法、程序,制定并严格执行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

4.3企业内部奖罚机制

施工单位应根据各在建工程竣工验收时所评定的质量等级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起各项目参建人员的积极性;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部门应对各在建项目及主要负责人建立质量档案,并将此档案作为日后筹建新项目部时的依据。质量监督部门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形成检查报告,在施工企业内部进行通报,防微杜渐。

4.4建立质量监督部门绩效考核办法

工程质量监督控制工作的核心是如何进行监督,工作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线监督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应当加强对监督人员激励机制的研究,建立监督专业人员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起一线监督人员的积极性。

4.5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建立监督方式

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建立起一种“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保障机制。对监督对象建立“预控、预报、预警”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

5.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施工单位应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加强自我质量监督控制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精品工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世勋.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方向.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2]刘石林.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J].中外建筑,2004(04).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4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监理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用于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桥梁等基础中, 适用的地基形式也越来越广泛。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及其它工程领域。桥梁的桩基础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沉入桩、钻孔桩、挖孔桩, 而钻孔桩则是桥梁桩基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钻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扩径、缩径、离析、断桩等质量通病。本文结合几年来的工程质量监督与工程施工实践, 分析了钻孔桩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和防治措施, 为今后的质量监督与施工起到一些帮助。

1 钻孔灌注桩施工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1 孔壁坍陷

钻进过程中, 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 或泥浆突然漏失, 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1) 原因:

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 泥浆护壁不好, 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2) 防治措施:

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 适当埋深护筒, 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 使用优质的泥浆, 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 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 应防止变形, 安放要对准孔位, 避免碰撞孔壁, 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 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成孔后, 待灌时间一般不应大于3h, 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 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1.2 缩颈

(1) 原因:

塑性土遇水膨胀。

(2) 防治措施:

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 成孔时, 应加大泵量, 加快成孔速度, 在成孔一段时间内, 孔壁形成泥皮, 则孔壁不会渗水, 亦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 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如出现缩颈, 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 以扩大孔径。

1.3 桩底沉渣量过多

(1) 原因:

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而难于将沉渣浮起;钢筋笼吊放过程中, 未对准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桩底;清孔后, 待灌时间过长, 致使泥浆沉积。

(2) 防治措施:

成孔后, 钻头提出孔底10~20cm, 保持慢速空转, 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min。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 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 不要用清水进行置换。钢筋笼吊放时, 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 避免碰撞孔壁。可采用钢筋笼冷压接头工艺加快对接钢筋笼速度, 减少空孔时间, 从而减少沉渣。下完钢筋笼后, 检查沉渣量, 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 则应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开始灌注混凝土时, 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mm, 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 使导管埋入混凝土达到1.0m以上。

1.4 卡管

(1) 原因:

初灌时, 隔水栓堵管;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注不连续, 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2) 防治措施:

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 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 保证顺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时, 应加强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 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 坍落度宜为18~22cm,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 且应小于40mm。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 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 试水压力为0.6~1.0MPa, 以避免导管进水。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 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 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在施工过程中, 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 确保机械运转正常, 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1.5 钢筋笼上浮

(1) 原因:

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 混凝土流动性过小, 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当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 若此时提升导管, 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 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混凝土灌注过程中, 导管埋深较大时, 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 已接近初凝, 表面形成硬壳, 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 如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 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向上顶升, 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

(2) 防治措施:

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 并与孔口固定牢固。缩短灌注时间, 或掺外加剂, 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 混凝土接近笼时, 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灌注混凝土过程中, 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 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 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4m, 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 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 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 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 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 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1.6 断桩

(1) 原因:

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 混凝土被水稀释, 水灰比增大, 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 水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 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 露出混凝土面, 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 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 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浇注混凝土时, 没有从导管内灌入, 而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 产生混凝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 个别段出现疏松、空洞的现象。

(2) 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 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 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 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 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 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 桩身夹泥, 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每灌注2m3左右测一次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 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 确保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

2 工程质量监督

针对上面钻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 质量监督要注重环节。监督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2.1 混凝土拌和

(1) 原材料

粗骨料宜选用级配好的碎石, 石子含泥量小于2%, 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防止堵管, 产生断桩。

(2) 初凝时间

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3~5h, 只能满足浅孔小桩径灌注要求, 而深桩灌注时间约为5~7h, 还有的因地质条件不好护筒过长等, 为了延长初凝时间, 应加缓凝剂, 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大于8h。

(3) 搅拌方法和搅拌时间

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动性, 应严格按质监站出具的合理配合比控制上料。拌和时间控制在60~90s内, 这点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很大。

(4) 坍落度选择

坍落度应控制在190±20mm之间, 混凝土灌注距桩顶约5m处时, 坍落度控制在170~180mm, 以确保桩顶浮浆不过高。气温高, 成孔深, 导管直径在250mm之内, 取高值, 反之取低值。这点对保证桩的上部混凝土强度很重要。

2.2 混凝土灌注操作技术

(1) 首批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量与泥浆至混凝土面高度、混凝土面至孔底高度、泥浆的密度、导管内径及桩孔直径有关。孔径越大, 首批灌注的混凝土量越多, 由于混凝土量大, 搅拌时间长, 因此可能出现离析现象, 首批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 由于和易性变差, 受的阻力变大, 常出现导管中堵满混凝土, 甚至漏斗内还有部分混凝土, 此时应加大设备的起重能力, 以便迅速向漏斗加混凝土, 然后再稍拉导管, 若起重能力不足, 则应用卷扬机拉紧漏斗晃动, 这样能使混凝土顺利下滑至孔底, 下灌后, 继续向漏斗加入混凝土, 进行后续灌注。

(2) 后续混凝土灌注

当出现非连续性灌注时, 漏斗中的混凝土下落后, 应当牵动导管, 并观察孔口返浆情况, 直至孔口不再返浆, 再向漏斗中加入混凝土, 牵动导管的作用如下:

①有利于混凝土的顺利下落, 若混凝土在导管中存留时间长, 其流动性能变差, 与导管间摩擦阻力随之增强, 灌注混凝土下落困难, 同时, 由于粗骨料间有大量空隙, 后续混凝土加入后形成的高压气囊, 会挤破管节间的密封胶垫而导致漏水, 有时还会形成蜂窝状混凝土, 严重影响成桩质量。

②牵动导管增强混凝土向周边扩散, 加强桩身与周边地层的有效结合, 增大桩体摩擦阻力, 同时加大混凝土与钢筋笼的结合力, 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

(3) 后期混凝土的灌注

在混凝土灌注后期, 由于孔内压力较小, 往往上部混凝土不如下部密实, 这时应稍提漏斗增大落差, 以提高其密实度。

2.3 混凝土灌注速度

在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同时, 必须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 这对提高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十分重要, 因此应做好灌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以及灌注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

3 钻孔灌注桩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1) 测量定位检查:

按照测量细则监理, 注意相邻建筑物的距离、方位等。

(2) 护筒检查验收:

检查护筒中心位置及筒顶标高, 满足允许偏差和施工需要。

(3) 钻孔、清孔的检查:

检查孔深、孔径、孔位偏差、孔底沉淀层厚度及泥浆比重, 要求满足质量要求。

(4) 钢筋笼检查

按常规检查钢筋笼的规格、绑扎、焊接等;下沉过程中旁站检查各段对接质量, 所有焊缝应满足规范要求, 上下段应在同一直线上;下沉完毕后, 要检查其顶面标高、中心位置及保护层, 并要有固定锚固措施, 防止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笼子上浮。

(5) 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的特殊性决定了配比不同于非水下混凝土。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熟悉掌握, 并加以控制。水下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 不管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低, 一般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m3, 掺入减水剂或粉煤灰时, 也不得少于300kg/ m3。水下混凝土对坍落度的要求更严格。要求拌和物有良好的和易性, 无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坍落度控制在 18~25cm。水下混凝土采用较大的砂率。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首批灌注的混凝土始终处于后灌注混凝土的顶层。要求首批混凝土从灌注开始至完成, 必须保持必要的塑性和流动性。全部混凝土浇注完成时间应小于首批灌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通过配比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及是否在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按常规检查灌注桩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商品混凝土应检查来料, 做坍落度试验;导管检查接头、埋深符合要求;记录灌注的混凝土方量和混凝土顶面标高, 灌注过程中有无故障和不正常现象等。

4 结语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5

公路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出行时的生命财产安全,公路路基是公路负荷的主体,所以公路路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其他工程的正常的建筑施工建设,对公路路面的平整、公路平时的排水、公路的使用质量影响很大。公路路基的施工线路较长,公路路线四通八达,施工条件十分复杂而且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难度增大,工期延长,并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就要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章主要是为了讨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的控制。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2.1路基的挖方

因为路基挖方的技术种类繁多,所以需要根据公路路基的施工的实际状况来决定。例如,公路的施工长度比较短,就可以采取横挖的方式;公路需要挖的深度不大,就可以采用一次性的方式挖到公路所需的深度;再如果公路施工路段的路堑深度比较大,那就可以使用分层纵向开挖的方式,分层纵向的挖,来达到目的。而且,如果瓦房工作的时间是在雨季时,那么一定要在公路的挖方地段设施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路堑出现有蓄水、积水的问题来提高公路的稳定安全性能。

2.2路基的填筑

在路基的填筑施工开始之前,公路施工人员必须要完整的清理出施工公路上的杂物,并且要对路基底部的泥土状况进行勘察和分析,及时处理处路基底部的腐质土壤,并且铺上优质的土壤,同时还要保证土壤的紧实度。施工时需要的土壤的具体厚度需要结合实际公路施工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公路修建在农用田周围,就一定要将路基底部的土壤压得紧实,因为有研究表明,如果路基底部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杂物和有机质的时候,就会增加路面遭到碾压时路面的弹性,从而影响路面的紧实效果,所以一定要严格的检查公路路基底部土壤的质量;如果公路的坡面较陡,就一定要将路基底部的土壤修筑成台阶的形式,用来减少公路出现滑移的情况;如果坡面较缓,路基底部的土壤就可以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建设施工;在施工时要综合考虑施工时的环境来决定每个台阶的高度,但是每个台阶的高度不能高于30cm。

2.3路基的压实

公路路基建设时,为了保证施工时的稳定和安全,就必须要提高路基的紧实度,就要展开路基的压实处理。而且为了保证公路路基被压实后的紧实的效果,公路施工人员必须要实行一套合理、科学的公路路基压实方法。在公路路基的压实过程中,还要使用合理的压实方法和来回压实的次数,同时,还要保证压实的时候对路基受力的均匀。在实行压实的时候,使用的压路机不同,压实的效果也不同。有关研究显示,对砂砾土进行振动碾压可以得到满意的压实效果。不同的路基土质,同一类型的压路机也会产生不同的压实效果。所以,在进行公路路基的压实的时候,对于不同的路基,使用合适的压路机,可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不同的地质,压实的遍数也不一样,所以,在路基压实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地质合理调整压路机的压实遍数。在压实的时候中,最重要是压实的方式,压实方式直接影响着压实的效果。压实时要先两边后中间、先慢压后快压、先轻压后重压,如果压实的方式不对,在压实的时候就会出现公路路面不平整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路基压实的效果,并及时发现并解决路基压实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全面保证压实的效果。

2.4路基的排水

在公路使用的时候,公路路基很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在雨水的冲刷下,公路路基会慢慢变得松散、软化和下沉,严重危害公路的坚固,尤其是在雨量丰沛的地区,如果在公路建设时没有修筑好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水就会长时间侵蚀公路路基,所以一定要做好公路路基的排水设施。在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开挖时,要依据如让质量悬着合理的开挖方式,结合使用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的两种方式。在机械开挖之后,人工开挖巩固和修正机械开挖后的边沟和排水沟。使公路路基排水系统和公路周围的排水系统紧密结合,完善好公路路基的排水系统,保障公路路基的排水。要充分考虑在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时,会形成路拱,所以在公路路基建设时要设置排水设施,使雨水能顺利从路面排出,提高公路路基排水能力,保持公路路基的干燥。

3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的种类

3.1变形问题

公路经过车辆后,可能会受到外力的影响,公路路面就出现受力不均匀而变形。在没有进行施工之前,公路路基会保持平稳状态,但是,在施工之后,当公路路基受到一定的力时,公路路基就会产生变形问题,导致地基不平稳的状态,这是公路路基中最常见施工问题。

3.2松散问题

公路路基也较容易出现松散问题,主要是因为水的因素,导致公路路基路面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1)因为用于路面施工的沥青和混凝土之间的缝隙较大;(2)公路路基施工时仅仅为做到路面的平整度而导致路面的松散度;(3)沥青和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忽然降水,雨水就会通过路面的缝隙进到路基中,进而导致公路路基的质量问题。所以,公路路基松散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问题,公路路基的松散程度也会在影响公路路基的质量。

3.3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中最常见和最危险的问题之一,公路路基裂缝对公路路面的质量影响特别大,而且在公路建筑后期的维修也非常困难。致使路面出现裂缝主要是因为:(1)温差的变化而产生的裂缝;(2)公路路基影响下出现反射性裂缝;(3)公路的超负荷使用而产生的裂缝。所以,裂缝是公路路基路面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而且裂缝类带来的危害很大,因此必须要重视公路路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4结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行业迅猛发展,只有不断发展有效、便捷和安全的公路交通才能满足人们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承重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把公路路基质量提高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减少公路路基中的质量问题,进而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在公路建设施工时,一定要加强路基的挖方、填筑、压实工作的监督管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不仅仅要加强监督管理更需要我们的不断改进更新来减少公路路基的质量问题,这说明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6

1.建筑施工要不断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主观意识不同,面临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会有不同的主观行为,人的主观行为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违章操作导致事故的比例很大,例如高处作业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冒险蛮干,起重机械违规操作,无证上岗,有些人责任心不强擅自离岗,甚至玩忽职守,违章指挥,不按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这些都容易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现在建筑企业施工机具发展很快,广泛使用,起重机械加快施工进度,但其从业人员主要由临时工、农民工组成。这些“务工游击队”流动性大,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他们对起重机械和起重作业的原理知之甚少,只能从事简单操作,对于深层次操作不了解,缺乏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安全意识。因此,我们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必须创新,创新的思路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方针为中心,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前提,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减少质量和安全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筑企业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不断探索新的思路、研究新的方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

2.建筑施工企业要优化体制机制,以有效措施和制度推进有效管理

从宏观层次上看,建筑企业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责所在。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就是要依据国家有关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对建筑施工主体实施监督管理和监察。法律、法规是质量生产监督的依据和准绳,使企业建筑施工管理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我们应当以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为重点,推进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是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条理》《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所有有关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行政条例等必须以此为准绳,不得与其冲突。

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各级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使建筑施工有人员保障。

三是应根据新形势和建筑施工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和制定,企业施工生产的产业政策与中长期规划。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制定重点行业,及建筑领域产业政策和中长期规划,切实改变建筑施工工作只注重眼前应急,而忽视对未来防范的被动管理状况。

四是依法强化职能部门的质量跟踪监察,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依法实施企业质量监督管理是将建筑施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举措。

3.建筑施工过程要深入排查危险点源,加密管理层次

对建筑施工的监管工作重点,一是应放在对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治理和整改上。二是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对于施工管理多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对象应由过去单一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对非公有制中小厂矿和社会参资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更要加强。四是施工生产主体管理由分散、横向管理向集中垂直管理转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特点是,依法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百年大计”的高度,形成集中统一和垂直相结合的全面管理体系。

4.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创新制度,加强科学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是油田多种经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员工从“要我提高质量”向我要做优和我要做好转变,并形成企业施工质量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此,要把握大好时机,严格按照国际规范建立企业职业质量管理体系,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职业施工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要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提高施工的综合管理水平。要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这是建筑施工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建设项目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今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应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证建筑施工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施工质量留下隐患,力争使建筑施工达到持续改进良性循环的运行状态。

5.发挥科技力量,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科技含量

要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从本质上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一是在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抓好重点源头监控和质量隐患整改工作。二是加强施工技术基础和培训工作,推进建筑施工信息化与统计网络体系。三是实施质量科技示范工程,推进质量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认识务必到位。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实。

领导务必到位。一个企业各级各部门的领导要结合本企业的生产任务真正贯彻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对施工工作的领导,从上到下形成强有力的、高效率的领导机制。

责任务必到位。要制定责任范围分明,责任程度科学,处罚力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施工质量责任制,使人人肩上有担子、头上有压力、心中有责任,真正形成一种内部有动力,外部有压力的质量责任管理机制。

措施务必到位。要教育方方面面的人员,特别是一线施工人员必须慎之又慎,严格按照规定和规程办事确保各项措施到位,从而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

检查督促务必到位。各级领导和质量监督部门一定要恪尽职守,勤奋工作,要改进工作方式,定期不定期的深入生产一线检查督促,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

质量监督投入务必到位。质量监督工作只有按需按期定额到位,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有力保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建筑施工的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7

建筑工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例如基础工程中的桩位偏离;混凝土工程中的梁、柱、板鼓包,钢筋外露;砌体工程中的墙体裂缝;钢结构工程中的螺栓移位,焊缝尺寸偏小;屋面工程中的防水层开裂、鼓包等。这些问题轻则影响建筑物的外观,重则影响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业主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发生施工质量问题,杜绝建筑安全隐患。

1 业主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到项目规划,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建设,从工程竣工到投入使用,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合理有效地协调沟通和管理,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合格、安全、高效地建设,并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能将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体现协调和管理的重要纽带作用的只有建设单位,即业主。业主是建设项目的投资方,也是项目竣工后的使用方,所以对项目的各个方面都应有严格的要求,在满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尤为重要。业主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应贯穿始终,在整个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阶段,业主需要进行组织、管理、协调、监督等一系列的工作和活动。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中,业主也有不同的质量控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建设项目整体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做好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2)经过招标过程,合理选择有相应资质等级、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签定的合同中,必须写明保证质量的条款,明确质量责任。

(3)协调好对重大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工作程序。

(4)建立质量信息反馈通道,统筹兼顾,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质检部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5)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派遣专业人员进驻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确保结构质量、外观质量和使用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2 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为施工项目准备一切必要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在正式施工前,应该主动进行事前质量控制。业主应充分发挥主动引导性,针对建设项目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依托监理单位的技术服务,通过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分析可能导致质量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进行施工前的质量预控,业主应要求和监督施工单位发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整体优势,把长期形成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智慧有目的性地、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项目。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预控,要求针对质量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活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周密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业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2.1 技术资料、文件准备的质量控制

(1)配合各相关单位做好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为选择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提供基础资料,并以此作为施工准备工作的依据。具体收集和整理的资料包括:地形与环境条件、地下管网情况、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气候条件以及当地水、电、能源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材料供应条件等。

(2)熟悉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验收标准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作出规定,明确各方的行为。

(3)对项目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规划大纲和监理实施细则进行审核,明确并深化监理的责任,使之在项目实施阶段能够以维护业主的利益为出发点,严格以各项规范要求为标准,充分发挥质量监督作用。

(4)联合监理单位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要进行两方面的控制:一是要求施工方按照水平先进的原则选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进度,具体包括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进行审核,分析其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要求施工方制定的施工方案能使工程项目满足合理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达到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经济与质量目标。

(5)为施工方提供施工现场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参考标高及施工控制网等数据资料,并要求和敦促施工方整理和研究这些基础资料和数据。这些基础数据资料是进行工程测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是施工之前进行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2.2 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设计图纸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为了使施工和监理单位熟悉设计图纸,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减少图纸上的差错,消除图纸中的质量隐患,便于监理和业主的监督管理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业主应组织好相关单位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动态控制,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同时消除因质量事故导致的安全隐患。业主应要求并监督施工单位采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质量管理模式,坚持质量标准,确保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并随着施工进度形成各阶段的自检文字记录。

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多数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大意造成的。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计划,规范施工操作程序,提高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业主应参与到各个分部和分项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中,配合施工和监理单位的工作,按要求形成完整的文件资料,并由相关单位和部门签字确认,保证工程有序、高效、高质量地进行。

3.1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根据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相关法规及承包合同中有关建筑材料的约定条款,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构件等查验相应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单。对需要进行材质复验的材料,按照同一生产厂家的同一品牌、同一类型、同一生产批次和相关的复验要求确定取样次数,由业主书面授权委派的甲方代表或监理人员担任见证人,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并送至施工单位试验室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试验次数应符合相关要求。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在整体结构中显得尤为重要。地基处理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业主要特别注意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在基坑(槽)开挖及支护过程中,甲方代表需经常在现场旁站和巡视,防止边坡失稳塌方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开挖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要监督施工方做好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的作业转换,避免超挖或扰动基土;对于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基础施工,要求施工方根据土质和周围环境条件等情况采取合理的降水措施,避免次生质量事故的发生。基坑开挖清理完毕,若发现基底以下有墓穴、孔洞或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等情况,业主要及时联系勘察设计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基础工程施工前,业主需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质监等单位对基坑进行验槽,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要求施工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验收合格。基础施工过程中,各部位各项工序应根据结构形式、工艺要求、工期安排等合理进行,地下防水、基础结构等程序及技术安全措施应达到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3.3 主体工程的质量控制

3.3.1 混凝土工程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民用建筑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由混凝土和钢筋承受外部和自重荷载,施工脚手架搭设,各部位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验算和布置,混凝土强度、尺寸位置、施工缝后浇带留设、养护龄期以及钢筋的绑扎、间距、搭接、位置等要素,成为重点查验的质量关键点。为此,业主、监理、质监等单位在此过程中要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做好质量控制,根据工程规模做好分部分项、子分部、隐蔽工程等的验收记录,如对模板质量及支撑系统的审核、按规定做好结构各部位见证取样混凝土试块并定期送检、钢筋布置情况等。对于多层结构,要做好上下层施工流程的交替管理。在混凝土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中,业主应督促监理单位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同时保存完整的验收记录、施工方的施工记录、技术交底等各项文件材料,明确责任制度,确保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施工安全可靠。

3.3.2 钢结构工程

目前,钢结构常见于工业厂房、单层大空间展厅等,多层及超高层建筑也正在普及钢结构和混凝土-钢结构组合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相类似,业主要联合监理单位对文件资料、施工过程等进行管理监督。

在钢结构施工中,主要检查施工工艺、构件尺寸及平整度、立柱垂直度、各部位轴线偏差值、连接节点处焊缝及螺栓质量等方面,以及构件表面的防腐防火处理是否符合要求,要经常性地现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排除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构的质量隐患。

3.4 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及其他

防水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对建筑物起到维护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对业主今后的使用有直接的影响。由于与主体结构在材料性质、受力方式及工艺方面不同,所以不但其自身性能及构造要满足标准要求,同时与主体结构的嵌合也要达到相应的要求。

防水工程主要分为地下防水、屋面防水和室内防水3个方面。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相应的闭水试验,确保不出现渗水、漏水、排水不畅等问题。

装饰装修工程分为室内装修和室外装修。工程所用材料要达到防火、环保、稳固等要求,业主需从材料采购后的进场检测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

电气、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是整栋建筑正常运行的动脉,其耐久性、密实性、牢固性和安全性都要达到要求,如消防上的安全要求、使用电压是否稳定、室内空气循环、温度的调节等。在进行室内装修工程施工前,应对这几项工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同时应注意避免与装修工程的冲突。

4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就是进行质量把关,如果某工序质量整改不到位,绝不能开始下道工序。业主可联合设计、质检、监理单位对已完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和认定;对工序质量的偏差进行纠正;对不合格的施工产品进行整改处理,例如要求施工方返工或拆除重建。同时,要建立奖惩制度,严格约束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大意行为。

施工后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发现在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施工质量的改进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始终要把质量管理放在首位。业主是建筑工程的投资人,是建设市场的原动力,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业主应积极参与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把好每个阶段的质量关,消除质量隐患,建设质量过硬的满意工程。

参考文献

[1]田振郁.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潘凯.论业主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J].中国建设信息,2010(1):53-55.

[3]李晓琴.业主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控制管理[J].科技信息,2012(26):62.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8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质量控制

引言

公路桥梁施工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个分支, 由于其施工需要在外部进行, 所以其施工条件相对较差, 同时, 劳动强度又很大、涉及的范围又很广, 由于它这种复杂的特性, 建设完成后又用于道路运输等功能, 所以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发展。现如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也增多, 在经济压力大、竞争激烈的道路桥梁施工市场,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往往不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近几年桥梁坍塌的事件时有发生, 道路漏水、下陷事件更是常见, 由此引发着一系列的交通事故,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道路桥梁施工人员重视施工质量的控制, 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施工, 同时,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并采取有效的预防纠正措施, 以达到使用要求。

1 公路桥梁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任何工作的顺利进行, 质量的保证都离不开管理, 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管理不到位是现如今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管理不到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管理者不懂专业知识,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与监督, 只是在施工过程中充当一个纯体力劳动者, 难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监督整改;二是有些管理人员虽然受过高等教育, 且专业知识对口, 似乎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其缺少实践, 没办法把握理论与实际的差异, 而在管理过程中又过分自信, 常以一已之力来解决众多技术问题, 由于工作经验的欠缺, 常常造成各种差错;三是有些单位的领导质量意识淡漠, 不重视监督检查, 下工地检查时只是走马观花, 不能发现存在的质量隐患;四是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执行力差, 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等形同虚设, 再加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腐败现象严重等, 违规分包、转包工程等造成施工质量难以符合标准要求。

1.2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过程的好坏对于公路桥梁质量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 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影响着施工质量。一是施工单位为了利益最大化, 偷工减料, 采用不合格的、低价的原材料进行施工, 同时, 雇用技术水平低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这些就可能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质量要求。二是因施工工期有限制, 有时遇到风雨等天气需要停工, 这样的天气多了, 就需要施工单位赶工期, 一方面按期竣工, 避免工期延后需交纳违约金, 一方面缩短工期也减少工人的整体工资, 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出于这种种情况的考虑, 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 不按规范要求施工, 采取非技术手段加快新浇灌混凝土凝固等方法来纷乱施工工期, 造成了很多“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2 加强公路桥梁施工建设中的质量监督检查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 加强质量监督检查是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首先, 在施工过程中, 要确保质量均衡, 道路桥梁施工要求同其他建筑施工要求一样, 要求内在结实, 外在美观, 不但要重视工程主体建设, 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法规要求, 也要重视附属工程建设, 确保整个工程建设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 要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 提高从管理者到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确定每一个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 明确从原材料采购, 到原材料检验、进场、使用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职责, 确定每一工序的操作人员的职责及监理人员的职责, 确保每一工序都经过二次检验或确认, 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按规范操作, 使有可追溯性。再次, 不能松懈对于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制度, 加强原材料的进场检验, 必要时对质量变化情况做数据统计分析, 对于有质量波动的原材料, 及时分析其对工程质量的可能影响, 并做出正确判断, 及时处理, 避免影响施工过程质量。最后, 对于每一个施工人员、检验人员、监理人员、维修人员等都要进行考核, 加强考核制度对于施工过程控制的督导作用, 使各岗位人员均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对于通过培训也无法提高工作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的, 将其调离工作岗位。

3 加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 建立严格、规范的工程标准体系

工程建设标准是从事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 是政府运用技术手段规范建筑市场、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整个施工过程建立统一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材料、试验等工程标准体系。通过严格规范的工程标准体系, 实现工程建设标准项目的技术与质量双达标。

3.2 完善原材料检验体系,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要想把控公路桥梁的工程质量, 必须从源头上把好施工质量关, 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可靠性, 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由项目技术人员及质量检查员进行入场检验, 并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的“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有关证件。对无“三证”或“不合格”的产品, 坚决杜绝进场, 不得给予任何理由放行。建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及试验承包商、监理、监督三级检验体系。施工中也应注意对原材料进行随机抽查, 对于项目部无法鉴定的材料, 应送交有关检验部门进行检测, 发现不合格材料应立即停止。

3.3 加大检查督导力度, 严防施工中的腐败问题

严格执行政府规定, 及时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实行严格的项目资金使用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通过开展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使用情况分析, 强化资金管理, 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检查监督。针对以往施工中的腐败问题, 必须进一步细化、深化各岗位人员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对严重的违法行为, 应加大处罚力度, 及时从快从严进行法律的制裁, 提高监督的威慑力。

4 结束语

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过程是个复杂的综合管理过程, 施工人员的素质、技术, 施工原材料的选择、使用, 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对于公路桥梁的质量都有着影响作用。提高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对于发展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人员, 要继续钻研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案, 对影响公路桥梁蝗各环节加强质量控制, 确保公路桥梁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防止因质量问题发生交通事故, 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玉娥.论公路工程质量监理[J].工程与建设, 2007 (04) .

[2]马银.关于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思考[J].科技传播, 2010 (16) .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9

1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施工设计和材料的不恰当

土建施工的全部过程中,施工设计产生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如设计中考虑的是否全面,若不够全面就会引起结构设计以及图纸不合理等状况,严重影响施工进程,并且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施工材料不合格,极易引起施工质量的不合格,进而难以保证施工进程的顺利[3]。

1.2 施工管理中的各种漏洞

当前,施工管理中集中着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管理制度的和责任机制的混乱,此外还有施工方案设计的不合理性,质量检查流程和制度的不严格性,应急措施不能及时到位等多个质量问题[3]。土建施工不同于常规的工业产品加工,严重缺乏固定和系统的作业流水线,与之相对应的工作环境和生产设备也不够稳定,就是因为以上原因使得土建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漏洞,造成不能依据先关的程序顺利开展施工工作,对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土建施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人为的不良因素或是不确定因素,造成管理的混乱,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1.3 自然因素

一般情况下,土建施工的工期一般会比较长,需要长期且大量的处于露天环境下施工,当然施工就十分容易受到自然气象条件的影响。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在遭受雨水冲刷和阳光的暴晒等相关的自然气象条件作用下,会遭受严重的破坏,无法使保证施工顺利,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质量。

2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策略

2.1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包含施工的图纸、材料和设备以及各种半成品的内容,是一项长期性的作业,因此必须要强化和其相应的管理工作[4]。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预测和分析,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加强系统管理,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建立和健全施工质量的管理体制,强化对施工质量的监测和监督,进一步健全施工管理体制,强化对施工质量的监测和监督程度,保证施工可以安全、经济和顺利的开展,进而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设计标准作出保证。

2.2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是必要的组成实体,因此一定要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经济、安全和顺利,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在选择施工材料中,一定要选取信誉和口碑都比较好的材料供应商,同时还要对购买的每一批材料进行严格的核实[5]。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中,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检验,保证工程材料质量。在对施工材料储存的过程中,做好登记和标示工作,一旦出现材料不合格的情况,立刻上报上级部门,同时做出相应的严肃处理,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满足施工和设计标准。

2.3 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水平同样也是决定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队伍是开展施工的主要人员,因此腰不断加强施工队伍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保证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6]。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强化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努力提升施工队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的合格。

3 强化施工质量的策略

3.1 针对准备阶段的监督和控制

在土建施工中之前,相关质量监督人员要建立出全面的质量责任制度,确定施工质量的首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同时还要明确相关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达到各司其职和各自负责的目标,强化对工程设计单位与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结果监督,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同时依据具体情况实行处理,不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施工质量安全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可以达到相应标准[7]。

3.2 施工中的控制策略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土建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砂石和砖块等,对此一定要保证施工中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施工现场监理人员,要加强对相关施工材料和质量的检查,同时还要针对施工材料展开相应的试验,只有相应的施工材料符合相应的要求才能应用中施工中,施工中要防止出现以此充好,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

3.3 竣工过程的监督控制

土建施工完成后,一定要不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针对质量不符合的工程,一定不能投入使用市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造成威胁,此外,还要保证在工程质量监督和控制中融入一定的维修和维护工作,有效保证工程的使用质量[8]。同时,要在整个土建工程使用寿命时间内将质量安全当做目标,为国家以及人民群众提供十分可靠的保证,并且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4 小结

根据上文可以得知,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程度繁冗且影响因素比较多,一旦出现管理不善和工作疏忽就会出现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对此,在土建工程项目中要实现对质量的重视观念,强化管理工作,保证质量施工和管理责任落实在安全生产上,这样才能帮助土建工程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结合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质量管理目标出发,不断完善质量安全制度的管理,有效精致危险源,加强建设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安全监管等,建立同建筑工程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将土建工程纳入安全模式内,实现高效施工。

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中,我国的土建工程快速发展。土建工程在我国国内是一项基本建设工程,在全部的现代工程建设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应的,控制和管理土建施工进度成为了土建工程中的重点。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内,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是实现项目施工质量、投资和进度的管理,控制施工进度的主要作用是在保证制定最佳的施工进度期间可以在预期时间内有效完成施工项目。文章阐述土建施工管理的相关内容,随后深入分析土建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监督,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蒋心坤.土建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进度的管理与控制措施[J].门窗,2013(08):363.

[2]于平.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157-158.

[3]韩辉.提高土建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201-202.

[4]王廷烘.探究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四川水泥,2015(09):234.

[5]高振环.分析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5(08):65.

[6]赵恩翔.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分析[J].商,2015(29):1.

[7]赵雷波,冯纬.土建施工中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J].河南科技,2014(02):141.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10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控制

众所周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几乎每天都会与公路和桥梁打交道。因此公路桥梁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 但是在建造的过程中具有其工作条件差、涉及知识面宽、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加上当前跨地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如果由于施工质量管理上出现了偏差, 很容易导致一连串的质量问题发生而发生交通事故, 比方说我们近些年比较常见的桥梁坍塌、桥梁断裂、下陷, 这样一来对整个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营安全带来了沉重打击。因此, 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 而且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1 如何加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监督

从以往的施工经验上来看,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内实外美的质量理念。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做好,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外观质量、附属工程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提高桥梁工程质量; (2) 将工程质量责任制落实到位。具体地说, 就是要将现场原材料进场以及保管, 混凝土生产、浇筑、运输、养护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在这个过程中施工监理, 要将施工工序详细的交接给施工单位并且签字盖章, 从而产生法律效应; (3) 对于原材料采购程序要严格把控。所有的原材料如果未经未经检验一律严禁进场, 并且切实做好统计和分析检验数据的相关工作, 一旦发现异常状况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并且通报上级对其加以处理。除此之外, 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现场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能够达标。如果一旦发现有考核不合格, 需要以最快速度安排专业人士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经过培训之后依然无法胜任职能岗位的话将其调离施工岗位。

2 如何加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前面已经讲过, 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关系重大, 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出行安全。而质量控制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更是重中之重, 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从实践结果来看, 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能够有效起到控制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目的。

2.1 建立规范而又切之可行的工程标准体系

换言之, 就是在实际工程施工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来实施, 它是从事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准则和技术依据, 是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建设水平和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建立统一的设计、勘察、测量、施工、材料、试验等一系列的工程标准体系。这些工序的施工标准和技术规范已经制定就要坚定不移的落到实处, 如果在施工程中发现没有经过报批而擅自篡改施工要求的话, 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2 加大检查督导力度

就目前而言, 各类项目的施工出现很多腐败现象, 尤其是近些年情况更为严重。鉴于此, 应当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使用项目资金评价体系, 这就要求同级财政部门与上级主管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施工作业中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地方, 同时还要大力开展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和使用情况分析, 对资金的来龙去脉要了如指掌, 这样就会大大方面日后对这些资金进行强化管理, 从而起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建设质量的目的。如果经过仔细检查, 一旦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要坚决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以此来提高监督的威慑力。另外, 针对过往施工过程中的腐败问题, 这个工作一定要做细, 从而有针对性的深化各岗位人员职业道德的奖惩和考评机制。

2.3 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

众所周知, 工程质量高低的关键之处在于材料以及施工是否达标, 而原材料是决定公路桥梁的工程质量的源头, 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鉴于此, 质量检查员和项目技术人员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而细致的入场检验, 并要求供货方出具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有关证件。如果无法提供这“三证”或经检验不合格的一律杜绝进场。除此之外, 在施工过程中应时不时的对原材料进行随机抽查, 如果在抽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无法签定的材料, 应在第一时间送交检验部门予以检测, 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应勒令停止使用。通常而言, 对高等级混凝土必须要使用高等级水泥, 碎石采用优质天然石料人工轧制, 黄砂采用优质天然河砂。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公路桥梁的质量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这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 从设计、到材料入场、到建设施工以及建立的监督和指导等等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联。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 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努力来共同完成。而要想做好质量的监督和控制需要相关岗位的所有人员齐心协力, 这些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 还要具备过硬的职业素养与技术水平, 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的每一个环节, 确保公路桥梁符合标准, 为人们的出行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朝琼.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监督及其控制[J].价值工程, 2013 (28) .

[2]王海冰.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监督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22) .

[3]何君.概述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监督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09) .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篇11

本项目为琅岐环岛路西北段道路工程, 位于福州市琅岐岛西北侧。本工程综合管廊包括琅岐环岛路一期 (桩号为K0+040~K1+220) 与二期 (桩号为K2+482.34~K5+230) , 全长合计为3683m (扣除顶管沉井) , 沉井与拉管段247.8m。综合管廊横断面布置于西北侧的非机动车道下。标准段外轮廓宽度为5.8m, 总高为3.2m。除标准段外, 管廊还设有接户区、投料口、通风口、控制中心、集水坑等异形段。本工程的综合管廊按设计处于淤泥层, 淤泥层厚度达2.1~48m, 淤泥的内聚力为9.47k Pa, 内摩擦角5.56°。同时该场地地表水丰富, 且与闽江相通;地下水位较高, 与地表水存在一定的水力连通。本工程与综合管廊交叉的障碍物主要有桥梁、涵洞和现状河水联通管, 该处综合管廊改为沉井下穿通过。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 可知本工程施工关键节点是基坑支护和开挖、管廊施工、沉井施工、顶管施工、防水施工。

1 一般工程施工做法

1.1 基坑支护与开挖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综合管廊设计, 本工程综合管廊位于淤泥段, 无放坡开挖条件。全路段基坑采用“钢板桩+钢管内支撑”支护, 钢板桩既起围护作用, 同时又可以起止水作用。钢板桩采用U形钢板桩, 长度12m;钢管支撑采用φ351×16;基坑支护施工空间按1m考虑。支护范围:综合管廊全线都需要支护 (除沉井段外) 。沉井段按沉井先施工考虑, 利用沉井侧壁做为管廊基坑支护。在基坑顶四周设置一道排水沟300×300。基坑底设800×800的集水井, 预计1.5m深 (深度视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基坑边5.0m范围内严禁堆载或行车。基坑开挖采用长臂挖掘机开挖, 机械站立在基槽2m外以减轻土侧压力, 所有开挖的土方外运至弃土场, 做到随挖随外运, 禁止堆放基槽两侧。

1.2 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其支撑用的脚手架、支撑杆、支架等使用质量合格的钢管支架、木材, 并能满足尺寸和强度要求, 以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凝固过程中模板不发生超过允许的变形。

1.3 混凝土工程

管廊结构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C40, 抗渗等级P8。

1.4 防水做法

管廊主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具体做法为防水混凝土和外包卷材。

2 专项工程做法

2.1 沉井工程

本工程的综合管廊沉井尺寸较大 (11.5m×7.5m) 下沉较深 (深度大于12m) 且位于现状道路的机动车道下, 下沉穿越的土层土质较差, 可能在下沉的过程中会对道路产生影响。再者本工程沉井过高, 施工技术难度较大, 而且在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因此本工程采用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法。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 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方法, 沉井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坑处理→沉井分节→铺垫垫木→模板与支撑→钢筋制作、绑扎→沉井混凝土浇筑→养生、拆模→抽除垫木→沉井下沉→封底

2.2 顶管工程

根据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地质报告, 顶管断面以淤泥土层为主, 有些部位含水量较高, 结合以往顶管施工经验, 拟采用格栅式挤压平衡法进行本段顶管施工。其主要特点是: (1) 特别适宜水份偏大淤泥土质, 受外力扰动或增加水份后容易坍塌或沉降的地质; (2) 可以依据淤泥土质情况随时增减顶进压力, 增加偏高水分淤泥密实度, 降低顶管沉降风险; (3) 操作简便安全针对性强。

具体工艺流程:地面机械设备安装→井底标高测量→后靠背安装→导轨测量安装→钢板桩支护→沉井预留凿除→吊装顶头→设备调试→安装进洞止水 (若需要) →装顶管及调试→顶进→调整格栅出泥量→出泥顶至单节管规定位置→续装顶管→顶进→出机顶头。

3 一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要点

由于本工程综合管廊位于地下水较高的淤泥层中, 因此基坑支护和开挖、管廊施工、沉井施工、顶管施工以及如何提高综合管廊的防水、防渗效果是综合管沟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的关键。现结合本工程的实际, 根据施工节点进行分析。

3.1 基坑支护与开挖

钢板桩打设前需除锈、调直, 插口涂黄油。在插打钢板桩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其平面位置和垂直度, 垂直偏差控制在1/150, 同时应保证锁口紧密。支护的拆除应待钢筋混凝土底板、传力带强度度达70%后方可拆除第二道支撑, 第一道仅拆除八字撑, 保留中间支撑, 接着施工侧墙和顶板, 待墙身强度达到70%, 墙身后侧回填至支撑下方后拆除水平支撑最后填补预留孔洞, 回填墙身后填料压实至设计要求。最后拔拉森钢板桩。钢板桩拔出后其孔隙应用水泥浆或中粗砂及时填充密实。

基坑土方开挖前应采取降水排水措施, 保证水位在坑底以下不小于0.5m;应遵循先支护再开挖的原则, 分段分层开挖每段不宜超过10m, 软土层每层不宜超过1m, 其余土层每层不宜超过2m。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 并与支护设计工况相吻合, 不得超挖。开挖过程若发现水量偏大, 应停止开挖, 待降水满足要求后继续开挖。开挖至坑底时应预留不少于300mm厚采用人工开挖, 禁止采用机械连续开挖。

3.2 模板工程

模板应表面平整, 拼缝严密, 吸水性小, 结构坚固。侧墙支顶采用的对拉螺杆中间焊有止水钢环, 止水钢环必须满焊, 对拉螺栓加堵头, 拆模后将螺凹孔底割平, 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对于穿墙管道采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 为防止止水条在下一道混凝土浇筑前遇雨水膨胀, 要加涂缓膨剂, 以保证其防水性能。

3.3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管廊结构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 因此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主要是对混凝土材料的控制和施工过程的控制。首先防水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应根据混凝土抗渗等级和强度等级等选用, 其总用量不得小于320㎏/m3。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耐久性条件下, 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m3。砂率宜为35%~40%, 泵送时增至45%。灰砂比宜为1∶1.5~1∶2.5。水灰比不宜大于0.45。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时, 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 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 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 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 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减水剂进行搅拌, 严禁直接加水。

防水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 振捣时间为10~30s, 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防水混凝土施工应连续浇筑, 宜少留施工缝。当留施工缝时宜遵守以下规定: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和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 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 (板) 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 宜留在拱 (板) 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 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 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 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 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 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刷混凝土界面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施工缝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 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 应保证位置准确, 固定牢靠。

3.4 防水卷材做法

防水卷材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脚, 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 应增做卷材加强层, 加强层宽度宜为300~500mm。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折角, 并应符合卷材的施工要求。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贴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 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施工过程下雨时, 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聚氯乙烯防水卷材采用单焊缝是60mm, 双焊缝是80mm, 采用胶粘剂是100mm;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采用胶粘剂时是100mm, 胶粘带时是60mm。防水卷材施工前, 基面应干净、干燥, 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同时基层处理剂的配置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及其粘结材料的材性相容;基层处理剂喷涂或刷涂应均匀一致, 不应露底, 表面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

铺贴各类卷材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铺设卷材加强层;结构底板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 其粘结位置、点粘面积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卷材与基面、卷材与卷材之间的粘结应紧密、牢固, 铺贴完成的卷材应平整顺直, 搭接尺寸应准确, 不得产生扭曲和皱折;卷材搭接处和接着部位应粘贴牢靠, 接缝口应封严或采用相容的密封材料封缝;铺贴双层卷材时, 上下两层和相临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 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铺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接缝采用焊接法施工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卷材的搭接缝可采用单焊缝或双焊缝, 单焊缝搭接宽度应为60mm, 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30mm;双焊缝搭接宽度应为80mm, 中间应留10~20mm的空腔, 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焊缝的结合面应清理干净、焊接应严密;应先焊长边搭接缝, 后焊短边搭接缝。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 应采用空铺法施工;卷材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的接触部位, 应将卷材临时贴附在该墙或模板上, 并应将顶端临时固定。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 应及时做保护层。防水层与保护层间宜设隔离层。隔离层10mm厚低标号水泥砂浆或聚乙烯薄膜或纸胎油毡。

4 专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要点

4.1 沉井施工

(1) 第一节沉井制作完成后, 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后方可进行刃脚垫架拆除和下沉的准备工作。

(2) 井内挖土应根据沉井中心划分工作面, 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挖土要点是先从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 每层挖土厚度为0.4~0.5m, 沿刃脚周围保留0.5~1.5m的土堤, 然后再沿沉井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 每次削5~10cm, 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时, 沉井便在自重的作用下挤土下沉。

(3) 井内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 不得堆放在沉井旁, 以免造成沉井偏斜或位移。如确实需要在场内堆土, 堆土地点应设在沉井下沉深度2倍以外的地方。

(4) 沉井下沉过程中, 应安排专人进行测量观察。沉降观测每8h至少2次, 刃脚标高和位移观测每台班至少1次。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每次观测数据均须如实记录, 并按一定表式填写, 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资料管理。

(5) 在沉井下沉过程中, 如井壁外侧土体发生塌陷, 应及时采取回填措施, 以减少下沉时四周土体开裂、塌陷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6) 为了减少沉井下沉时摩阻力和方便以后的清淤工作, 在沉井外壁宜采用随下沉随回填砂的方法。

(7) 沉井开始下沉至5m以内的深度时, 要特别注意保持沉井的水平与垂直度, 否则在继续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偏移等问题, 而且纠偏也较为困难。

(8) 沉井下沉近设计标高时, 井内土体的每层开挖深度应小于30cm或更薄些, 以避免沉井发生倾斜。沉井下沉至离设计底标高10cm左右时应停止挖土, 让沉井依靠自重下沉到位。

4.2 顶管施工

(1) 进出洞措施与质量控制。顶管进出洞防水土流失处理:为使顶管进出洞口不发生水土流失, 导致工程受损, 在进出洞口安装可靠的止水装置是十分必要的。本工程拟采用的洞口防水装置为双道橡胶法兰形式, 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良好的水密性能; (2) 安装简便易行。为使进出洞口止水装置发挥良好的水密性, 必须在安装该装置时满足与设计轴线同轴的要求。这样橡胶法兰便会被四周均匀压缩, 达到止水效果。

(2) 防顶管沉降脱落措施与质量控制。主要采取三种办法: (1) 适当提高顶进压力加强顶管周边淤泥土层整体密度, 提高抗压能力; (2) 用16mm钢筋对将顶进的各根顶管进行管对管的打孔焊接连接。 (3) 对每根顶管下部预先开3~5个注浆孔, 用螺牙空心螺栓加固在顶管下部不同部位。对每段已顶完成的顶管利用预留注浆孔用3~5MPa压力灌注水泥浆, 增加顶管底部淤泥抗压强度, 确保顶管不会因顶管周边地质变化导致沉降和移位脱落。

(3) 顶管偏差的校正措施与质量控制。顶管误差校正逐步进行, 形成误差后不可立即将已顶制的管子校正到位, 缓缓进行, 使管子逐渐复位, 不能猛纠硬调, 以防产生相反的结果。常用的方法有以下4种: (1) 超挖纠偏方法, (2) 顶木纠偏, (3) 千斤顶纠偏法, (4) 小泄压孔辅助纠偏。

5 结束语

琅岐环岛路综合管廊工程施工, 立足于该工程的现场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科学规划, 严格划分和控制关键节点, 特别是对基坑的支护与开挖、防水混凝土施工、防水结构施工、沉井施工、顶管施工的质量控制, 使得该综合管廊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 取得了良好效果。

摘要:分析了琅岐环岛路综合管廊所处位置的地质条件, 结合设计文件, 从施工材料、施工顺序、施工分项、施工节点等方面的分解入手, 对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总结出了该工程的监督要点, 提高了质量管控水平, 为工程的保质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将来其它类似的工程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上一篇:咏月诗词论文下一篇:师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