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024-07-31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精选4篇)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篇1

道路建设已经纳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 成为经济建设的重心,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国道路发展的步伐也将迎来一个鼎盛时期。道路施工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包括路面、路基、桥隧涵构造物、道路沿线公共设施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对道路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是指对整体工程进程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它是实现项目控制的基础。

1 我国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我国在现阶段的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大体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施工参数控制和技术文献管理, 管理形式还处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 不能完全发挥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只能,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无法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 再加上, 好多施工企业受到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 不能很好的落实技术管理工作, 给企业集中开展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不能保证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进程, 给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针对以上这些情况, 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影响着道路施工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要不断加强施工企业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施工质量、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2 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任务和意义

在施工中应用施工技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在保证质量上达到施工要求并且能够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通过降低施工的成本和施工过程中的浪费与消耗, 达到在施工过程中用最小的消耗获取最大的利润, 同时还能确保在工程质量上的达标, 和施工进度的不延误和工期的准时完工。在进行实施技术管理中, 通过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以及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的掌控与把握、用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现场的施工作业, 合理的优化配置并且提高劳动的生成率, 努力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资源和材料的消耗对施工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达到对道路施工的质量、施工进度和成本以及利润上的多方面的有机协调。可以说只要做好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就掌握住了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也通过准备与管理规划把握住了施工的进度和工期, 从而为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与展开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3 如何使施工技术管理得到提高与完善

首先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施工展开前的准备阶段, 需要对施工中要使用到的技术和问题做充分的考虑和规划, 在施工开始之前努力为将来的施工进程创造出最为有利有保障的条件和环境, 以确保一旦施工工作在准备工作结束后正式展开时, 快速顺利的进行。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任务是通过了解工程建设的特点以及分析工程的进度工期上的要求、设计的需求和质量要求等, 详细的理清施工所要面对的客观物质条件, 设计施工的组织编制, 制定合理的可行的施工方案, 充分的考虑在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结构上可利为工程所用的一切必要的资源, 提前具体完整的规划, 使施工过程能够较为顺畅的展开和连续的进行, 并确保工程能够在开展后在要求的工期之内交付使用。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进行前期的施工准备和施工展开进行的基本技术条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加强施工组织的设计编制工作的把握, 对参加编写的工作人员, 要做到分工的明确, 责任的细化, 然后逐步汇总, 直至修改定稿。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和编写格式以及基本内容上都是有统一规定的, 需要进行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

其次, 要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标准的技术管理体系, 完善一套系统的工程质量测评标准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指标, 是技术标准化的核心内容, 也是组织确保施工技术的关键一环。有了一个标准的体系完善的制度才能对施工的展开和进展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在组织上要以技术负责人为首, 建立一个由上至下统一管理分级管理的技术体系, 按照相关的要求与能力确定各级技术管理的机构和人员, 并且细化各个岗位的职能和责任, 明确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 推行责任制, 建立完整的各级管理制度, 并以管理制度为保障, 合理的对企业内所有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协调与组织。

第三, 技术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与革新。相关管理人员要意识到, 只有不断地与相关行业的有经验的组织与个人进行学习与交流, 积极借鉴其他组织与个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现经济效益。 (1) 要实行岗位追责制度和技术责任制度, 保证每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 以防止施工中推卸责任或者责任不清的事件发生。要不断完善人事制度, 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 认真落实技术交底与档案管理制度, 技术交底工作应该分级进行, 分级管理, 保证全体参与职工施工进度。 (3) 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图纸会审, 未经会审的施工图纸不得用于施工。 (4) 技术革新主要是改革和优化原有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提高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工作效率。 (5) 善于综合利用各种原材料, 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第四, 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在道路施工工作开始前, 都要进行全面、精确、细致的测量工作, 以保障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划完成。为了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工程测量管理中, 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应统一建立相关的测量管理队伍, 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持证上岗的测量工人。其次, 保证设备和工具的齐备和安全可靠性, 各级测量组织要遵循“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的原则, 相互协作保证测量工作的正常有效进行。对测量仪器和工具的管理要做到定期检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保证工程仪器在内容配备数量上、精度上满足工程测量需要。最后, 要注意导线点、水准点等测量标志的位置, 他们是放线定位的依据, 要不断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加强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道路施工技术和质量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由于道路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民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 因此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在本文中描述了我国现阶段道路施工管理的现状, 讲述了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的任务以及实行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并针对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的提高与完善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道路施工,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芃, 黄欣.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2]谢志广.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民营科技, 2010.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初创的沪北公司面临冗员多、欠债多、资金紧等诸多的困难。特别是在经营结构和体制上暴露出的弊病, 成为制约公司提升质量和效益的障碍。为尽快摆脱经营困境, 公司提出了“调整、优化、创新、增效”的经营战略和“优势集聚、快速增效”的经营方针, 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与运输业关联的物流业。

2003年9月, 公司物流分公司正式运行, 标志主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迈出了重要步伐, 翻开了从事口岸物流业的新一页。但传统运输要升级转化为现代物流, 不是简单地换个名称、造个仓库、堆堆货物就算完成了。物流分公司运行初期, 由于人员配备不够, 机械力量不足, 往往需要流水线作业交叉进行, 而仓库因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一整套作业规程, 所以, 漏装、错装货物的质量事故时有发生。2004年初, 在短短的2个月里就接连发生漏装5起、错装3起、货损1起的质量事故, 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经济济损失, 也给客户带来了麻烦。于是是, , 摆脱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 按照现现代代物流的要求, 创新物流管理流程的的任任务凸现出来。

二、方案的实施

现代物流管理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 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以企业整体最优为最佳选择。

现代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首先, 企业经营者要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挥, 必须高度重视物流管理流程的创新。物流管理流程的创新不仅是为了自身管理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为了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创新比沿用可能多付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 但是, 只有创新,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其次, 企业经营者要对物流活动加强监督和检查, 通过监督和检查及时了解物流的实施情况, 认真总结前阶段物流作业的经验和教训, 找出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 在总结前期作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物流活动各部门、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剖析, 对物流各部门、各个环节的能力做出新的综合平衡。公司职能部门和物流分公司一起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会同员工认真分析作业流程, 查找控制质量节点, 对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办法及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进行了大胆探索。大家对创新生产管理流程与改革运行体制有了共识, 即围绕优化内装箱作业流程, 把集装箱运输作业流程、集装箱拆箱作业流程、集装箱暂落箱作业流程整合成分公司的生产管理流程, 并用职能制替代直线职能制的管理模式。

第一, 加强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各环节梳理, 将原仓储部和运输部合二为一成立操作部, 改变以往单一的运输模式和仓储与运输互不侵犯的惯例。对进货、仓储管理、出库、报关、提箱、重箱运输和送港区等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内容实行一体化操作, 并完善仓库内部重点工序与关键工序之间的衔接, 完善各作业节点管理边界的连接。这既符合物流生产整合资源的特点, 又避免部门之间的相互扯皮, 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 物流分公司重新制订了各工种岗位标准。关键岗位如调度员、理货员、铲车驾驶员、装卸工和集装箱专用门吊操作工等, 须经过培训合格, 才能上岗;对铲车驾驶员和集装箱专用门吊的操作工, 则要求持证上岗。同时, 制订了调度员、理货员、铲车驾驶员、装卸工和集装箱专用门吊操作工等作业规程, 要求各岗位的员工各负其责, 从我做起。员工由被动接受型转向参与管理型, 进而转向自我管理型。

第三, 为了加强对内装箱作业过程的控制, 较好地解决作业流程中的核心流程和非核心流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物流分公司运用国际先进的FMA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和FEA (事故影响分析) 相组合的FMEA分析法, 找出作业过程中潜在的事故模式。而且, 根据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潜在的事故模式进行风险量化评估, 列出质量事故起因, 寻找预防或者改进措施。

第四, 运用网络计划技术, 认真采集内装箱作业流程中各个节点的信息。根据仓库作业运行的特点, 机、物、人和场地等因素, 在作业、节点和线路上进行了时间优化、工序作业设施配套的优化和作业人员的优化。根据仓库的实际运作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难题, 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着重强化了作业流程节点的控制, 编制了《物流分公司内装箱作业流程图》 (图1) , 使分公司内装箱作业流程更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第五,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强化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的建设。物流分公司以资源整合为主要途径, 积极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利用公司局域网和EDI的连通, 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群的信息和基本客户的内容, 配合口岸物流业务的顺利开展。为满足客户的需求, 不断完善物流平台, 物流分公司还编制了《集装箱门到门运输作业流程图》、《集装箱拆箱作业流程图》、《集装箱暂落箱作业流程图》, 共同组成生产管理流程, 更有效地做好物流策划、运输、拆箱、仓储、装箱、报关服务和其他服务。由此, 逐步形成了规范运作、质量稳定, 能满足不同客户各方面的需求, 提供一体化的、菜单式的、个性化的多种服务或服务包的物流服务体系。

第六, 为保障生产作业有效地运行, 针对各流程图的各控制节点的不同特性, 制定了作业指导书。如制定的《仓库作业规定》, 使员工在作业过程中能按照规定有章可循。又如制定的《职工奖惩实施细则》, 在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和对质量事故狠抓“四不放过”方面起到激励和警示作用。同时, 物流分公司“以人为本”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使员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 保证了作业质量。

三、实施的效果

从企业实际出发, 创新并采用的管理流程, 通过论证调研、推进实施后, 进展顺利, 效果明显。从物流分公司的作业情况来看, 再造后的生产管理流程图无论是在提高生产作业效率的管理上, 还是在降低质量事故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原先物流分公司的每月经营收入只有10万元左右, 目前基本保持在每月40万元, 最高时达到57万元。内装箱的箱量日最高峰时达40余只。最主要的是质量事故得到控制, 杜绝了重大的货损货差事故。即使作业中的个别差错, 由于节点上的上下道工序控制, 避免了发生质量事故。这既提高了企业在口岸物流中的知名度, 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篇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滑模摊铺施工方法与滑模摊铺机问世于60年代中期, 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优势在于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 施工速度快, 铺筑质量好, 路面平整度可与沥青路面相媲美, 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滑模施工技术中, 需要通过选料、配合比设计、铺试验路和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经过四年来的施工实践, 秦皇岛市在水泥混凝土应用滑模摊铺技术逐步成熟, 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1 滑模混凝土的选料

滑模混凝土的组成同普通混凝土一样, 其基本组成有胶结材料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子和水。为了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满足路面耐久性的要求, 有时也掺入外加剂或其它材料。

1.1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 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水泥质量。选择水泥时, 应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特点, 合理选择水泥标号。在秦皇岛地区, 常用的水泥为浅野牌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式现场备罐储存。

1.2 粗骨料

选择粗骨料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一般情况下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 (2) 粗骨料应能满足混凝土的主要技术要求:如强度、压碎值、级配等。 (3) 粗骨料颗粒表面特征和形状。因为粗骨料的表面特征和形状直接影响着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颗粒表面越粗糙, 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差, 混凝土的砂浆与颗粒产生的握裹力越大, 形成的强度相对越高。粗骨料的形状主要指针片状。针片状含量越高, 和易性越差, 混凝土强度越低。 (4) 粗骨料的含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粗骨料的多少要得当。

粗骨料一般选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碎石, 但部分花岗岩吸水率过大不能使用, 最大粒径开始沿用传统标准不大于40mm, 但从抗折强度和易性能等方面考虑, 到2001年确定为最大粒径30mm。

1.3 细骨料

在混凝土中, 粒径在0.16~5m m范围的集料均称为细集料。细骨料一般选用中 (粗) 砂, 细度模数Mx=2.3-3.0, 同时应满足级配、含泥量和集料的含水率等要求。砂的粒径小, 就会增加砂的比表面积, 从而增加水泥用量, 还易产生泌水现象, 造成水灰比的损失, 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1.4 外加剂

水泥混凝土中掺加的外加剂, 应该以不影响混凝土质量为原则, 掺量应该满足外加剂的说明要求和规范要求。外加剂一般采用RC-1型缓凝减水剂, 这种外加剂可减少水泥用量, 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降低水灰比, 保证路面强度。

1.5 粉煤灰

掺加粉煤灰不仅可以节约水泥, 而且可以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降低混凝土干塑性, 减少断板和各种裂缝, 提高路面的质量。粉煤灰的质量应该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有早期强度低, 后期强度提高快的特点。但是从某些地区的应用效果看, 掺入粉煤灰后水泥混凝土路面抗磨耗性能会有所降低, 因此是否掺加粉煤灰应通过试验对比后慎重决定。

2 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 设计原则

滑模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强度、耐磨性、耐久性和新拌混凝土工作性、可滑性的要求。在冰冻地区, 还应符合抗冻性的要求。

2.2 设计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

除路面使用性能对水泥混凝土的要求外, 为了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稳定性, 应在其中掺加缓凝减水剂和适量的粉煤灰, 用水灰比、砂率等控制坍落度, 保证成型的混凝土不塌边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2.2.1 滑模混凝土的初配强度和水灰比 (w/c) 。

秦皇岛地区混凝土路面设计抗折强度一般为5.0Mpa, 抗压强度为35Mpa, 按规范要求, 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配时应提高设计强度的15%, 以抗折强度指标设计, 抗压强度指标做复合检验。水灰比小则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难以满足滑模的效果;水灰比过大则会降低硬化混凝土的强度。根据有关资料, 滑模路面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在0.35-0.48之间, 坍落度应在1-4cm, 同时考虑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及摊铺过程中会造成部分水份散失, 过小的水灰比影响振实效果而过大又造成坍落无法成型等原因, 一般把试配水灰比确定为0.42-0.46之间, 并在施工中根据集料含水量和气温变化等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用水量, 以确定最佳水灰比。

2.2.2 滑模混凝土的坍落度、砂率、和易性。

混凝土中粗骨料碎石的粒径是坍落度的影响因素之一。粗集料粒径大时, 混合料内部就易形成骨料嵌挤作用, 内摩阻力相应增大, 混凝土振动液化性能降低, 进而影响和易性。因此滑模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不宜过大, 最大粒径应选择为30mm。不同品质的碎石吸水率不同, 吸水率过大也会对混凝土的坍落度造成影响。一般花岗岩较高, 石灰岩较低, 故应选择石灰岩和吸水率较低的花岗岩。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因素, 但过大的砂率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磨耗度。经过试验, 我们选取的砂率值为32%-35%, 在施工中根据坍落度情况进行调整, 以保证混凝土的粘和性和保水率。

2.2.3 滑模混凝土外掺剂的掺配。

滑模施工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较小坍落度, 以达到振捣密实, 又不发生坍边和变形, 由于水灰比和坍落度之间成反比关系, 故需掺加外加剂。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们选择了RC-1型缓凝减水剂, 一般掺量为1.5‰, 这种外加剂使用后, 减少了水泥用量, 既满足了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指标, 又具备良好的和易性,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施工, 摊铺速度快的情况下, 外加剂的缓凝保水作用尤为显著, 有效地控制了高温环境下混凝土路面干裂等病害的发生。2001年为增加混凝土抗冻性和和易性, 又添加了AE引气剂, 掺量为0.2/万。

注:SP-850型滑模机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配合比。

2.2.4

滑模摊铺机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很高, 因此在现场拌和时要严格控制用水量, 随时检测合格进场原材料的质量, 测定砂、石料的含水量, 根据施工时气温、湿度、风速、风力、路况、拌和及运输时间等情况, 至少每半天进行一次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控制水灰比、坍落度, 使新拌混凝土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性, 同时保证硬化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3 结论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篇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以及政府规章制度的健全使得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赢得更多的施工合同订单, 就必须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短工期、低造价的建筑产品, 从而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好工程造价, 而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 又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管理中对造价控制影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企业应加强施工组织管理, 发挥人的作用,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同范围内以降低建设成本, 提高效率,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方面的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与施工中的每个过程都紧密相连。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目的就是使企业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我国基本形成一整套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但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还存在较多问题。

1.1 计价模式落后, 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的增加, 传统的定额计价制度工程也进行了改革, 由传统的“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 到“量价分离”的模式, 再到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转变。国家的有关部门制定了统一的定额, 同时各省级的行政单位往往也以此为根据制定本省的定额。然而这些规定的计价资料往往是以大城市的价格水平为依据编制, 很难覆盖其他地区, 从而造成其他地区的市场价格难以得到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和价格水平是不断变化的, 各地区的差异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定额的时滞性和盲目统一性必然导致工程造价难以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 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更无从谈起了。

1.2 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管理缺乏重视

在整个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 无法处理好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能及时发现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工程竣工结算后才发现已经无可挽回了。特别是在工程现场管理中, 由于工期长,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突发情况, 设计的变更及材料的供应计划的变化都在所难免, 现场变更的签证就变的尤为重要。施工现场的情况复杂多变, 在工程施工之前, 无法将这些复杂的情况完全纳入施工计划中去, 这就造成了施工现场需要对施工计划进行更改, 这就使得现场签证的随意性比较大, 最终可能导致项目结算远远超出原来的投资计划。

1.3 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缺乏重视

一个工程的建设, 需要多个相关单位互相协作才能顺利地完成。当前, 许多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目标并不统一, 且缺乏相互沟通。在立项阶段建设单位往往多从主观意愿出发, 导致估算不足和缺口。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性环节, 但也是目前实际操作中的薄弱环节。建设项目的设计人员节约意识淡薄, 个别设计人员专业技能不高, 设计时方案过于保守, 缺项漏项现象极其严重, 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施工时突然改变设计方案, 使得工程造价的控制难上加难。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单位组织结构不严密、提出的施工方案也不大合理, 使得计划方案流于形式, 施工时组织结构杂乱无章;施工单位节约意识差, 在施工时严重浪费建筑材料;管理体系不完善, 质量观念差, 容易导致重复返工;工艺性消耗过大等现象都无形中增加了工程造价。虽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由监理单位来监管, 但监理人员往往只偏重于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和进度负责, 而很少考虑到工程造价, 从而使得超估算、超预算、超结算的“三超”现象十分突出。

1.4 对建设工程的投标报价缺乏科学性

工程施工企业投标时的报价决策在工程造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报价决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目前许多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的决策机制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工程造价人员仅限于计算工程量, 用现有固定的资料去套定额形成投标价;造价人员本身没有到施工现场去踏勘, 而是按工地返回的资料进行竣工决算, 这也是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之一。此外, 一些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定额体系, 仍然延用经验评估的方法进行投标报价, 缺乏科学的报价决策机制。

2 如何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控制好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与工程的质量、工期密切相关的, 关系到施工项目是否盈利。探讨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证, 是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法宝。施工质量不过关, 意味着返修工程就越多, 工程的建设费用也就越高。因此,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加强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 以最低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来完成工程建设。

2.2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只有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减少能耗、物耗与失误损失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项目在开工前, 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其中就包括施工方案的选择。因此对比分析各种施工方案的技术和经济,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途径。如在基础施工阶段, 土方机械的选型与配合、基坑支护方案、井点设置等都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还要落实技术组织措施,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以技术优势取得经济效益, 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3 严格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现场签证的不严肃就会导致工程造价失控。因此, 在施工的过程中, 应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 做到签证内容与实际相符, 签证的范围必须正确;做到工程签证及时、准确;做到现场签证的相关手续、资料齐全, 特别是隐蔽工程的签证, 最好在隐蔽之前核定, 避免事后起纠纷, 对工程结算造成影响, 从而控制工程造价成本。

2.4 严格竣工验收, 做好竣工结算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最后阶段, 同时也是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的重要环节。建设方按照国家相关验收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质量验收。如发现存在质量不合格或不完善的地方, 及时责令施工方限期整改, 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竣工后所追加的建设费用。同时, 作好竣工结算, 按照合同调整可调的价差, 在竣工总价的基础上, 进行成本分析, 做好竣工成本分析资料, 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2.5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程造价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 它涵盖了技术、经济、法规及管理等知识。它要求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备相应的项目管理知识、经济法律法规知识等。当然还需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迫切需要能对工程项目提供科学决策和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的高素质人员。这就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 还应该结合工作掌握有关工程技术专业的知识, 从而为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 把管理重点放在建设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上, 加强施工管理,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总之, 加强施工管理要以控制工程造价为目标, 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最终实现工程投资成本的效益最大化, 确保工程的造价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罗峰.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加强施工管理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2) .

[2]任家美.议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资讯, 2009 (8) .

[3]王永柏, 沈艳.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J].四川建材, 2012 (2)

上一篇:打印机模型下一篇:解读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