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2024-09-18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共12篇)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篇1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 全球金融秩序亟待重建, 经济中心正在悄然转移, 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呈现出两大明显趋势:一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向“东移”, 即由西欧移向东亚, 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北上”, 即由南部的珠江三角洲、中部的长江三角洲北上到北部的渤海区域。两大经济发展趋势的交汇点, 正好是环渤海区域, 为环渤海区域快速发展营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1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环渤海区域是指环绕着渤海的经济区域, 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三省一市, 其陆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海域面积7.7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已达2.155亿, 是我国北方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其社会经济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 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约占全国的1/4。在渤海区域5 800千米的海岸线上, 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 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等中国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 以天津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在产业分布上, 环渤海区域形成了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产业带。其中津冀产业带是以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电子为主导的综合型工业带, 辽东半岛产业带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 山东半岛产业带是以电子、机械、石化、轻纺、食品等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带。从三次产业结构看, 该地区经济结构一直呈现“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特征, 即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 第三产业次之, 第一产业位居第三位 (表1) 。

2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1 新兴产业发展快速

伴随着中国近2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渤海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该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 渤海区域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 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迅猛发展。渤海区域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 为中国5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年均成长20%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2 外来投资日益密集

环渤海区域是中国北方外来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 据载, “中国内地每吸引3美元外资就至少有1美元流向环渤海湾地区”。目前, 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 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正成为更多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战略布局。天津目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万余家, 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有200余家生产性投资企业;大连的外商投资企业也超过8 000家, 累计外商投资达到120多亿美元, 是东北地区外商投资最多的城市。

2.3 产业互动迅速发展

通过区域内资源互补、优势整合, 渤海区域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产业主导的产业集群, 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渤海区域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 其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河北省目前已形成海运产业、制药业、生态农业等特色经济发展区域, 外商投资地区和领域不断拓宽;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和电子生产基地。

2.4 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 极大地推动了环渤海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环渤海区域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20.2%, 2006年环渤海区域海洋生产总值实现7 619.3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5.9%, 对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二产业得到发展, 第三产业升中有降, 但整体经济实力未减。目前, 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等海洋产业逐渐发展为引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中, 2005年海水养殖产量已达597万吨, 约占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的43.1%, 海水养殖面积95万多公顷, 占全国海水养殖面积的一半以上, 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3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渤海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亦日益显现。

3.1 统筹管理机制欠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统筹兼顾, 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项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历史角度看,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 目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各地为政, 缺乏沟通, 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争夺资源, 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海域开发无序、无度, 海域使用矛盾与冲突十分严重, 缺乏综合管理机制。

3.2 环境污染严重

海洋资源无序、掠夺性的开发, 致使环渤海区域生态系统正承受着巨大压力, 渤海的服务功能显著下降, 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主要表现为:① 渤海污染严重, 2006年, 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占渤海总面积的26%。② 渤海资源承载力遭受严重破坏, 严重地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 过度捕捞致使渔业资源趋于衰竭。③ 渤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 赤潮灾害频发, 2006年渤海发生赤潮11次, 赤潮累计面积达2 980平方千米。④ 海岸系统日趋不稳定, 大量岸段被侵蚀, 土地盐渍化加剧,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自然风景区遭到破坏, 旅游业和盐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3.3 布局不尽合理, 城乡体系失衡

与珠三角以及长三角的广州—深圳和上海周边中小城市密布的情况相比, 在产业或技术协作上有很多联系, 如技术工人的扩散、大企业产品的配套等。珠三角、广州和深圳在体制创新上总是走在全国前列, 从而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都很大。渤海区域的周围中小城市的密度明显偏低。更有甚者, 渤海区域竟然存在着一个由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组成的“贫困带”, 总人口达到270余万。另外, 渤海区域内高速公路网络、快速轨道和航空枢纽的设置也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对整个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应该说, 渤海区域空间布局方面的缺陷, 已成为地区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

3.4 产业分布还处在初级阶段

从三省一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 由于受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及行政区划影响, 相互协作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 良好发展潜力远未得到释放;三省一市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突出, 导致企业间横向联系较少, 比如环渤海内有十几个港口, 这种竞争势必导致资源的浪费;环渤海区域国有经济比重最高, 企业整体市场意识相对淡薄, 政府对企业干预比较大, 区域发展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渤海区域没有足够的龙头产业, 没有形成丰富的产业集群, 现有产业的分布状况相对于资源以及生产要素的分布情况显得不相匹配;渤海区域制造业存在产业链不够完善、各地区间产业关联度不强、分工不尽合理、生态及水资源发展受制约等问题。由此可见, 渤海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4 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4.1突破行政限制, 形成合理分工, 实现协同发展

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实现城市间合理分工, 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性联系, 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① 建立区域统筹管理机构, 加强区域统筹管理, 地区政府间应加强沟通, 实现地区行政的联合与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统筹管理机构, 如建立相关协调和仲裁机构, 重点研究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 减少经济活动摩擦。② 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 推进环渤海区域一体化, 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③ 构建环渤海区域交通的网络化体系, 尽快形成以通勤铁道为轴线的交通通道, 将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④ 完善区域内部合作机制, 建立环渤海区域统一大市场, 加强地区间合作, 地区经济规划、战略应注重地区间的衔接, 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 注重联合开发, 保证资源开发、经济区的完整性。

4.2积极推动产业整合, 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

环渤海区域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制造业, 而且还要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从欧美日韩向中国内地转移的阶段, 中国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制造基地。渤海区域是中国与世界的结合部, 近邻日本、韩国, 同时又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地区之一, 建设世界制造基地, 具有重大优势。应采取积极措施, 提高环渤海区域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通过制度创新, 尽快建立起机制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 实现环渤海区域的产业整合, 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4.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积极引进外资

① 要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 根据民营经济的综合投资能力, 包括经济实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 引导他们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运输等现代产业。② 适当保持对外资的政策倾斜, 稳定现有外商投资, 不断引入新鲜血液, 特别是在金融、服务以及高新技术等领域, 保障区域产业发展的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③ 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 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度、决策艺术、吸引人才的魅力和诚信的品格。④ 各级政府应保障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让各类企业发挥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作用, 促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4.4继续加强环境保护, 实现渤海区域“碧海蓝天”

针对渤海环境污染问题, 国家及各地方已经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但收效甚微, 因此, 要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① 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 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总量。② 加强海域污染防治, 防止海上溢油漏油、超标排放, 严格控制海洋倾废行为;海上养殖活动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控制密度, 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海岸和海洋工程建设, 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配套建设运行环保设施;建立健全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机制, 抓紧渤海海域原油污染事件的善后工作。③ 强化对海洋环境的监测,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优化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加大监测力度,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有关部门应定期评价和发布海洋环境质量信息, 共享监测数据和信息资源。④ 加强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 抓紧制定和完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 密切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真正落实污染物减排任务;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在渤海区域乃至全社会形成“爱护海洋为荣, 污染海洋为耻”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2]黄晓东.环渤海地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论坛即将举行[J].中华工商时报.

[3]国家海洋局.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M].2007.

[4]韩立民.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篇2

王雅平

【摘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变化,平均每年8%的经济增长速度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在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上,我国并未很好地借鉴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而是重蹈旧辙,使本来人均拥有量不多的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006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表明科学发展观对于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以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高效、良性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面的支持,政府的推动和积极倡导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而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无疑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所以当前如何利用税收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循环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试图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实质入手,从促进经济循环发展,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战略角度,分析了我国传统经济模式下的重重危机,从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文章首先阐述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在分析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多种手段的利与弊以及税收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有效性之后,对税收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在对西方国家利于经济循环发展的税收政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作出总结,并对我国利于经济的循环发展的税收政策进行评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现行税制在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方面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根据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这一政策目标,提出了利用税收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项原则实现的政策目标与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理念结合的基础之上,分环节对促进3R原则实现的税收政策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对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我国的相关税收政策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 税收政策 可持续发展

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林业经济;政策研究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同时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能够为林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林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稳定的生态环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发展相互联系,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对林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具有消极的影响。例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和城市化进程中,对林业资源的过多开发和利用则会导致林业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绿色创新发展理念的倡导,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林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开发林业经济的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有利于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和偏远乡村贫困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森林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在木材建筑、生产加工等的各个环节对木材的过度利用、乱砍乱伐等现象造成了木材资源的大量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我国长期实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保护政策,但是林业资源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植树造林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此过程中,树木种类缺乏多样性,森林经济效益仍处于低效益的发展阶段。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林业企业发展缓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林业企业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林业经济结构发展不合理,林业市场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我国的大部分林业企业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管理方式分散较为简单以及重复建设等等问题。其次是林业经济在地域发展方面的不平衡,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东西部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产业结构需要不断优化调整,进一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才能保证林业企业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

(三)我国林业管理改革有待加强

我国合理的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森林资源面临的乱采滥伐、管理不善的危险依然存在。特别是与林业产权制度相关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税费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改革进程缓慢。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制度改革滞后,林权改革执行面不高、政企职责不分造成了我国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集体林权的落实不到位,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从而影响了我国森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和进一步建设发展。

(四)林业经济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林业基础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林业经济的基础建设,我国林业经济建设基础较为薄弱、起步较晚、建设速度缓慢、基础较弱等等差距。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在森林防火、防虫、治安保护体系方面的建设还不完善。林业信息检测以及相关装备设备的利用上还较为落后,必须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设备技术才能弥补林业经济发展的不足。

三、我国林业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研究

(一)制定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科学政策

政府必须在林业政策方面制定相关的科学、合理的政策。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进行相关性的数据收集汇总然后形成系统的可行性的林业经济发展的报告。政府在相关政策的出台上要充分考虑投资方和经营方的利益,寻求最大限度的实现双方之间的经济利益的和谐发展。在政策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资源,发展实施地域特色的林业经济体系。

(二)政府加强对林业发展的支持

政府要加强对林业发展的支持,建立明晰和落实产权制度。同时,不断探索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对于新造林地要明确产权制度,逐步落实产权制度。在资金方面,要加强对林业经济发展的支持。通过对森林采伐限额政策的出台进行资金补贴、林业税费政策的部分减免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林业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政府以及林业企业要加大对招商引资的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产品和地域优势等吸引广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当地林业经济的宣传力度,将资金和各种优势资源投入到林业经济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林业经济结构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经济发展,我国要加快林业经济改革,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实现林业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在企业产权以及经营管理方面加快相关制度的落实。放宽林业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为林业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不断提高林业企业发展的效率和生产力,督促林业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调整,提高林业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开拓林业企业发展的新空间、新市场,制定林业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的综合战略,实现林业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结构转型。

(四)加强林业发展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化升级

在林业经济发展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林业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优化升级,通过高科技的支撑不断建立林业发展高效率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强林业经济的科技工作研究,提高林业经济的科技创新力度和科技研发能力。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将学术研究成果投入到生产经营中,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指导林业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培养林业经营者和开发者的科技创新意识,促使在生产、投资、经营等各个环节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转变为林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不断建设林业经济发展的科学产业链模式和体系,加强林业资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与科学性。

综上所述,从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实践情况来看,林业经济发展的许多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在研究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方面要不断寻找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并结合当地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探寻解决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不断取得进步和优化。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经济的理念下,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致力于最终实现林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林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庄莉.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06月01日版.

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篇4

一、1949~1977年:区域均衡发展阶段

新中国刚成立, 在国际上采取一边倒的政策, 我国社会体制以当时的前苏联为目标,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受当时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采取了以平衡工业布局和国防安全为核心的均衡区域发展战略。

(一) 1949~1964年:平衡工业布局, 加强内地建设阶段。

为实现我国工业由集中在沿海地区向内地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 优化我国的工业布局, 以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 (简称“156工程”) 和我国自主实施的694个限额以上重点工程项目为核心, 开始加大对内地工业设施的建设。但是, 由于工业投资项目短时间过度的向内地倾斜, 沿海工业投资大幅减少, 使得沿海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和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为了进一步合理布局生产力, 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强调, 要处理好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并在分析了国际形势的情况下, 提出要平衡工业发展布局。随后在制定我国“二五”计划时强调要兼顾内地与沿海的发展, 充分认识发展沿海原有工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然在后来的“大跃进”中扰乱了国家的战略部署,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家投资重点仍然倾向内地, 但国家及时出台的调整方针, 扭转了不利的发展局面, 整体上维持了国家既定的均衡发展战略, 初步完成了平衡工业布局的任务。

(二) 1965~1977:以备战为主的国家“三线”建设。

当时, 国际上中苏关系破裂, 国内台海形势紧张, 大幅提高了政府对发生战争可能性的预期。鉴于当时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环境的变化, 国家把备战和加强国防建设提到了首位, 中央政府决定把全国的区域划分为一二三线, 并重新调整生产力布局, 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处于战略后方的三线地区, 区域发展中心由沿海转向内地。这一举措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内地广大地区的快速发展, 基本形成了以国防工业为核心、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促进了我国的均衡发展。

后来,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中美关系的改善, 国际环境明显好转, 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国家适度调整了以国防为首要的区域发展战略, 开始逐步调整向内地倾斜的区域发展措施, 增加了对沿海的投资。

总之, 1949~1978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以平衡内地与沿海的发展、加强国防建设为核心, 实施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扭转了我国工业过度集中、生产力分布不合理的局面, 促进了内地的区域发展与工业化进程, 改变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为改革开放后实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1978~1998年: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政府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发展经济特区、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开放沿江沿边等战略举措, 开启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进入了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

(一) 1978~1989年:以经济特区为龙头的沿海优先发展战略。

1978年12月13日,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讲话时指出:“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企业, 一部分工人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

1980年8月, 全国人大五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为经济特区。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 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 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并在这些城市先后建立了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1985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 (包括厦门、漳州、泉州) 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3月, 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 并把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13日, 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海南建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七五”计划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并提出我国在加速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 也要注重中西部的发展, 东、中、西部的发展要顺次梯度推进。这一时期,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破冰阶段, 突破了原有的区域均衡发展格局, 在尊重客观发展规律、考虑资源禀赋的条件下, 以经济特区为抓手, 逐步推动了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发展, 初步形成了一个有重点、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 1990~1998:沿海沿江沿边优先发展格局形成。

1990年4月18日, 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 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2年以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沿海地区开放力度, 先后开放黑河市、绥芬河市、珲春市、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凭祥镇、东兴镇、畹町市、瑞丽县、河口县、伊宁、博乐、塔城等13个沿边城镇, 给予新疆相应的类似沿海乃至特区8条优惠政策和措施, 西藏自治区边境13岸普兰正式恢复对印度开放, 丹东市建立边疆经济合作区;批准开放长江流域的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等沿江城市和设立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 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4个边境、沿海和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南宁、昆明等13个内陆省会 (首府) 城市, 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开放广东番禺南沙港口岸、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 设立天津港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大连保税区、广州保税区、珠海保税区、汕头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福州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宁波保税区、海口保税区、青岛保税区、深圳沙头角保税区、深圳福田保税区、深圳盐田港保税区, 韶关、河源、梅州等三个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同时增设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 扩大外资投资领域, 由此形成了我国沿海、沿江、沿边的区域发展格局。这一时期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地区基础上, 采取进一步强化区域优势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鼓励特定地区利用自身的优势, 在国家特殊政策的激励下开放发展, 把发展效率放在首要位置。

1978~1998年, 我国区域发展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地区, 从沿江到沿边, 不断进行新的突破。在资源约束和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情况下, 国家利用特殊的政策允许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 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 从沿海经济开放区到沿江沿边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城市这样一个顺次开放、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格局。

三、1999年至今: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标志, 我国开始实施第三次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由此,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

(一) 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

1999年9月,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此为标志, 我国区域政策的重心开始了第三次转移。2006年12月8日, 国务院审议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2012年2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2003年10月,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7年8月, 国家发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实施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3月2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2004年3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9年9月2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提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2年7月2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强调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努力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

2006年3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2007年10月,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做出重大部署, 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深入推进西部大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至此, 我国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先导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从国家战略角度对我国的四大地带出台了针对性的区域政策, 这对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二) 突出重点、强化特色的中微观区域政策密集出台

在西部

国家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区、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宁夏沿黄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陕甘宁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 出台了针对性的区域规划和政策。并通过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喀什经济特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重庆两江新区、兰州新区、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等新的开发、开放区域促进特色区域的发展。

在东北等老工业地区

国家在长吉图、大小兴安岭林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中国图们江区域 (珲春) 国际合作示范区、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等出台了具体的规划和指导意见, 以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的发展。

在中部

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等国家重点支持区域, 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

在东部地区

天津滨海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长江三角洲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等重点和特色区域的建设也先后纳入国家规划, 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为进一步发挥东部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 2011年6月, 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规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确定了主体功能定位, 明确了各类功能区的开发方向, 并强调通过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逐步促进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2011-2030年) 》、《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区域规划, 从环境保护和治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角度针对特定的地区或城市进行具体指导。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和广大贫困地区的发展, 2011年12月1日, 国务院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 》;2011~2013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罗霄山片区、大别山片区、吕梁山片区、燕山-太行山片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滇西边境片区、六盘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武陵山片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总的来说, 1999年以来随着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等战略的全面实施, 缩小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差距, 初步实现东、中、西良性互动, 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四、小结

新中国成立65年来, 在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下, 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三次大幅调整, 各阶段的区域发展政策体现了当时我国发展的特点。三个阶段政策的调整, 促进我国区域实现了螺旋上升式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促进西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政策的出台, 体现了我国新阶段从全局统筹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在加强政策激励的同时, 强化了规划的指导, 呈现了重点区域与特色区域相结合, 从跨省区到省区内部实现区域联动, 发挥优势区域的特色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等新特点。同时,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连接国外、发展国内的宏观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 将有利于充分依靠我国与相关国家现有的合作机制, 借助广阔的国际区域合作平台, 以发展为核心, 在促进国内区域发展的同时, 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实现国内外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这也表明, 政府已经开始用国际视野来审视我国的区域发展布局。但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未来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发展情况的变化, 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家区域政策, 逐步形成完善的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体系, 尽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进行了三次调整, 我国区域发展也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部率先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针对重点和特区的区域发展政策也密集出台, 我国进入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开创了我国区域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区域发展,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改革

参考文献

[1]刘玉, 刘毅.区域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 2002.2.

[2]陈瑞莲, 谢宝剑.回顾与前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区域政策[J].政治学研究, 2009.1.

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 篇5

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必要性

1.绿色转型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客观要求

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理念,促进传统经济和工业文明向绿色经济转变逐步为人们所接受。世界各地的很多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各类能源结构,将协调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要对绿色经济房展方式进行正确的定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谋求人类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将绿色转型发展成为可以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力量。

2.绿色转型时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内部要求

一直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要素,而这种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恶化了环境、资源问题。在全球倡导绿色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可持续发展经济也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通过走可循环发展的低碳经济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集约型发展为新的增长点,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为长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绿色转型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结构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化工也比重较大。由于这一现象的存在,我国服务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同时资源和环境承受着非常重的压力。而从产业升级上来看,我国多数企业仍处于传统的加工制造阶段,新型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比重不大。从自主创新能力上来看,我国的企业缺少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不强,企业的增长大部分考规模的扩大和投入的`增长来拉动,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财政政策举措

1.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绿色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突破点,财政政策应该全力支持以搞科技发展为依托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产业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制度的约束作用,对传统工业进行大力改造,逐步取缔能耗高、附加值低的重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业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大力支持高耗能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其次,通过发放财政补助、贴息贷款等手段,鼓励科研、信息、设计等生产服务型企业的大力发展,提高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普及资源节约理念

就目前我国的财政政策而言,对于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推进资源改革,构建与高效资源利用率相配套的财政政策显得十分必要。第一,要适当扩充征收资源税的范围,对一切可以进行计量的不可再生或再生难度大、时间长的资源拉入到征收范围,以减少企业对资源的掠夺式使用。第二,改变矿产资源的计算和征收方式,将从量征税的政策改为从价征税,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开采率和回采率。第三,实行差别税率,提高资源税税负,循序渐进提高对不可再生或再生难度大、时间长的资源的资源税征收标准,激励企业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同时大力发科研,研究可持续和可替代的资源,提高技术水平。

3.改进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一大前提就是促进能源结构的改进。财政政策应注重对能源结构优化的引导,大力推进可再生资源的研发和使用。首先,通过财政对可再生资源发展的大力投入,有效改善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财政的支持力度,鼓励新能源开发,逐步提高绿色能源的比重。其次,推进清洁能源的产业化发展,大礼开展核能技术、二代生物燃料技术等新型技术的研发。最后,调整现有能源的价格机制,使其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更好的体现资源稀缺度,引导消费者树立节约意识,扩大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

4.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扶持,推广绿色经济产品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篇6

关键词:二元结构 劳动力转移 资本水平 政府政策

二元结构特征,即尚没有完全摆脱自给自足影响的、依然采用传统方式的农业经济与市场化程度高、运用现代生产方式组织的城市经济并存及对立。大多数研究者将二元经济反差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特征性事实,主张通过适当的方式来促使经济结构转化。目前围绕转化路径的设定主要有以下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古典主义思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刘易斯模型认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能够不断地向现代部门转移,直到两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相等。而费景汉和拉尼斯则认为工业不是总能从农业中获得剩余劳动力,只有在农业生产率提高之后劳动力才有可能从农业部门向外部转移。

第二条线索是新古典主义思路,这种思路否定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Jogenson,D.W.假定两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通过模型构建和求解,得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充要条件,强调农业发展对工业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意义。Todaro,M.P.,A.K.在劳动边际生产率为正的条件下,从城乡就业的角度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问题。

上述两条线索都是围绕是否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来建立模型的。目前,部分学者在研究东亚经济体经济持久增长中,提出了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撇开考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问题,该模型主要解释了资本和劳动力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1.经济中只存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与现代的非农部门。前者的生产主要由该部门的劳动力、技术水平和土地决定,后者的生产则由该部门的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所投放的资本数量决定。2.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不是外生的,而是资本投入与农业基期技术水平的函数。其中资本投入是指非农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资本外溢。3.农业部门的产品部门的产出全部用于消费,对农产品的需求由总人口和人均消费需求决定;非农一部分用于最终消费,一部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用于再生产,用于再生产投资的比例外生不变,非农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土地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都外生给定;全部人口等于全部劳动力。

二元经济结构是处于动态均衡中的,非农部门对农业部门资本投入的速度决定了农业部门对非农部门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而农业部门对非农部门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决定了非农部门资本增长的速度。两种经济主体相辅相成,彼此制约,共同决定了二元经济的平衡点。内生农业技术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的突出点在于,它利用模型很好的解释了二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首先,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低于一定值时,应当依靠“非均衡发展”摆脱低积累均衡陷阱。在二元结构的均衡点处,由于资本增长率太低,非农部门要保持有效人均资本不变,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吸收,导致非农部门劳动力失业;对于农业部门来讲,过低的资本增长率将抑制农业技术进步率,为了保证农产品产量,农业部门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样就形成了低积累均衡陷阱。因此,非均衡发展才是理想状态。

其次,当劳动力非农化水平超过一定值后,二元经济将进入持续增长阶段。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均衡点处,劳动力的非农化水平超过了一定值,这时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大于零,经济将持续增长。

第三,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等于特定值时,是二元经济发展的关键分界点。在低于这个特定值时,由于资本积累不足,农业部门仍占优势。一旦高于这个特定值,非农部门足够的规模效应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资本来“反哺”农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一元化。

近年来政府推出了许多有关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政策。从国家宏观管理角度来看,政府决策的关键是要了解何时作为,何时不作为。运用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比照其实现经济发展的条件我们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第一,实现经济非均衡发展,使资本积累与劳动力转移都处于加速推进的状态。这时政府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对非农业部门进行补贴和提供优惠政策,加速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在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又提高非农业部门的收入。

第二,提高劳动力的非农化水平,使经济跳出发展瓶颈的制约。我国长期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而且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使农民对土地产生依附。结果是,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低下,非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不足而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改善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提升农民的认知水平,对于我国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就农业部门本身来说,由于农业部门的低效率而导致产出低于非农业部门,因此,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非常重要。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非农业部门对农业部门更多的资本投入,保证农业部门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最低收入水平。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收入转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各产业部门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危急中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保持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优势,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部门的非农化,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使我国经济快速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参考文献:

[1]陈宗胜 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 经济研究 2004年11期

[2]吴小华《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政策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1期

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研究 篇7

一、我国经济适用房的贡献

从政策运行的效果来看,经过十年左右的经济适用房政策运行,我国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新型住房供应体系,城镇居民的住房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政策的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另一方面,在现阶段,经济适用房起到了平抑房价的作用。由于国家规定了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构成,并限定了3%以下的利润率,因此经济适用房相对于商品房而言,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政府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段推出一定量的经济适用房,满足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将有效缓解住宅市场的供需矛盾,平抑持续高涨的商品房价格,有利于住宅乃至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二、经济适用房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国大量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建设,对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扩大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经济适用房项目供不应求

以北京为例,根据统计资料,北京市有70%左右的家庭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而实际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远远小于享受购买群体的需求量,2004年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供给量只占北京市商品房供给量的12.7%,如此小的供给量是远远满足不了如此大的需求量。

2.2调控规划滞后限制经济适用房发展

仍以北京为例,由于北京市大部分经济适用房规划远离市区,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不仅给经济适用房的住户带来了许多不便,增加了住户经济负担,而且增大了城市交通、教育、购物成本等压力,限制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按照规划,市政道路建设属于政府的建设范畴,由于市政规划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小区的发展,出现了经济适用房小区配套缺失的现象,限制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2.3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问题

经济适用房作为国家改善中低收入者居住条件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其初衷无疑是好的。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经济适用房被一些并非中低收入家庭买走,而真正符合条件者却只能排队观望、望房兴叹。

如果高收入者利用其雄厚的财力购买和倒卖经济适用房,其结果不仅使大量政府补贴流人高收人者腰包。而且,当前市场上大量积压的主要是一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如果不限对象地开放销售,有可能加剧一般商品房的销售困难。

三、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干涉力度

目前,政府要加快观念转变和角色的转换,由对经济适用房市场的间接干预转变为直接干预,增加供给加强监管职责,强化经济适用房作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作用。政府应该加强住房规划和住房市场的土地综合利用管理,合理有效地配置经济适用房用地,抑制经济适用房用地交易的投机行为,通过调节经济适用房用地的投放量和存储量的管理来调节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另外,政府还应通过加大高档商品房的交易税率政策,抑制高档商品房的生产,鼓励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和加大经济适用房基础设施超前规划建设。这样既可以增加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供给,又可以减少中低收入家庭对经济适用房的过度依赖。

2、重新界定范围缩减受益群体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应当本着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那么就需要重新界定经济适用房的主体受益范围。重新界定后的受益群体应当以占本地区城镇家庭总数的20%-40%为受益范畴,而不是以城镇家庭的年收入的标准来划分受益面。

3、严格收入审核防止补贴外溢

在确定经济适用房受益主体后,对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执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应该根据职工工资、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综合界定购房目标群体,严格执行经济适用房认购申请和审核制度,对申购过程中发现的虚报、瞒报者给予严厉惩罚和不诚信个人信用档案记录。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定期申报收入已成制度,虚报、瞒报者一旦发现就将受到严厉惩罚。而目前,我国包括北京市的居民收入申报制度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还很不完善。因此,在现有继续完善收入制度环节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应的法规,建立相关的惩罚制度。只有清晰购房申请者门槛,认真执行收入审核制度,才能确实保障收入符合者进入经济适用房市场,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的。

4、加大审监力度减少腐败因素

由于现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都是企业行为,所以审计监管部门的审计职责很少涉及到经济适用房建设方,缺少审计监督,开发企业就在建设中会出现不正规的行为。要改变这种现象,保证政府投资的安全,降低投资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政府审计部门常驻经济适用房现场,对建设方的每一笔开支都进行监管审计,那么,诸如挪用建设资金、加大建设造价等腐败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而且审计部门有责任对政府的投资进行审计监督,因此,必须改变现在的审计部门没有权力对非国企进行审计的观点,只要是涉及到政府投资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审计部门都要进行审计监督。

参考文献

[1]、李松岩. 北京市经济适用房非均衡发展特征及对策分析[D]. 北京师范大学. 2006.

高校内部经济政策研究 篇8

一、政策评价指标探析

高校内部经济政策用数据表示,就是规定各创收收入项目的分配比例,各个项目类似于企业的不同生产产品,但由于高校会计制度的限制,各个项目无法准确计算全成本,因此,定量对政策进行评价分析困难很大。本文结合高校经济政策在财务管理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参照文献资料中对公共政策的评价要求,并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试从以下指标对高校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研究。

(一)社会效益原则

这是以重视社会效益为基础评价经济政策的定性指标,具体表现是符合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校内其他管理制度的协调和相容。

1. 教学服务收入的经济政策与办学方针一致

高校内部经济政策涉及的收入主要包括教学服务收入、科研及技术服务收入、资源利用收入、其他对外服务收入等。其中教学服务收入主要指:计划外的各类办学收入,包括成人本、专科学费收入、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收入、培训收入等。其中成人本专科学费收入主要包括脱产及不脱产函授教育学费、网络教育学费、成人大专脱产等学费收入。研究生学费收入包括在职申请硕士及博士学位学费、工商管理硕士(M BA)学费、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 BA)学费、公共管理硕士(M PA)学费、工程硕士学费、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费;培训收入主要指学校的非学历教育的短期培训收入。

教学服务收入的分成比例一般为学校30~40%、其余60%~70%为学院办学成本,包括业务费开支、教师讲课酬金等,其中,讲课酬金是主要的成本,业务费中主要开支是办学点的分成和招生宣传费,由于使用学院的课室一般是免费的,又没有房屋资产折旧等成本核算,因此,对于承担项目的学院而言将总收入减去上缴学校金额、酬金和主要业务费开支等直接成本就是净收入。

学校在制定教学服务收入分配政策时,成本是重要影响因素,即项目的净收入必须大于零,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则,还必须综合考虑社会效益。

经济政策与办学方针的一致性还表现在:办学方针鼓励的办学方向必然也是经济政策在经济分配利益上支持的教学项目。

2. 资源利用收入与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保持一致

资源利用收入指固定资产的租用、回收、场地租赁等收入,主要包括校园场地租赁、课室租用、会议室租用、公寓出租、废旧设备报废收入等。

一般高校的上述收入有两种代表性的分配比例,一是学校计提30%-40%,60%-70%作为成本开支;二是全部上缴学校,由学校统一用于补充房屋固定资产的维护费(设备租赁业务在高校很少发生)。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上述经济政策可能会加剧部门争抢学校资源与经营资产的行为,因为部门占有的资源越多,创收的渠道就越多,部门的收入也就越多。若按第一种分配比例,70%的成本开支很大一部分被用作办公业务费开支,真正的设备房屋维修费还是向学校伸手要。而采取第二种分配比例,则不利于激励机制发挥作用,增加资产的闲置率。

现在高校不断开展财务和资产管理创新活动,如房屋有偿使用政策盘活了房屋资产,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开展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因此,资源利用收入的经济政策就必须与这些相关政策保持一致,促进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3. 其他对外服务收入分配政策应与办学方针、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相关政策协调。

其他服务收入包括测试费、复印、上机费等收入,其中收入比例较大的是测试费收入。

以某高校实验室对外服务的分配比例为代表,学校计提总收入45%,其中水电5%,设备专项基金15%,折旧费10%,校事业收入15%;院系发展基金10%;成本费用45%,其中材料业务费不少于20%,酬金及人工费不高于25%。即测试费普遍在学校、学院、项目组之间进行比例分配。

用于开展测试服务的设备,主要来源于教学和科研设备,还有专门的测试中心的设备,前者拥有测试设备总量的80%,收入的20%;后者拥有测试设备总量的20%,收入的80%。在考虑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时,主要是考虑前者。如何在保证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提高设备利用率开展对外测试等服务?这需要经济政策与办学方针、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相关政策能相互协调。

(二)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反映了项目的收支情况,是定量的指标,其作用一是可以分析政策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二是分析政策制定的分配比例是否适当。

1. 收入与直接成本的比值

依照目前的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是无法做到全成本核算。支出只能准确计算出创收项目的人员酬金、材料费、广告宣传费、场租费、包含办学点分成的对外协作费等直接成本开支,而对于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水电费、公共办公开支等间接成本很难准确计算。因此,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只能是将直接成本与收入进行比较,虽然反映的成果不是净利润,但对于相同项目在不同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是可行的,这对评价经济政策经济效益提供了直接的数据支持。

实际核算中,考虑到核算的成本及效率,学校的一级财务不对每一个创收项目进行成本核算,而是设置一个结算业务费项目,对本部门的所有创收项目进行直接成本的反映,因此,项目的收入与直接成本的比值主要来源于部门对项目直接成本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比值应大于等于1,比值越大,部门的创收能力和办学活力越大。

2. 对校级收入的贡献

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开拓学校的筹资渠道,增加学校的办学收入,因此,校级收入的贡献是反映创收项目对学校财力贡献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政策制定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在部门创收项目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该指标越高越好。

(三)运行绩效指标

运行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创收收入增长率、学生增长人数、领域的影响程度,它反映了政策的影响程度,也是政策时效性的直接体现,是政策执行过程的一个评估分析环节。

1. 收入增长率

创收收入的增长,反映了部门筹集资金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结合市场因素分析,是评价政策导向作用的重要指标。

2. 学生增长人数

在收费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教学创收收入与学生人数成正比,学生人数的增长也反映了项目的收入增长趋势,也是评价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反之,政策应结合市场因素、人才需求等因素考虑招生减少的原因,评价政策是否有修订的必要性。

3. 领域的影响程度

这项指标主要用来分析在自筹收入中权重较大的收入项目。如办学和培训项目,执行效果好的政策可以扩大项目或专业的影响力,专业的影响越大,办学的潜力越大,未来的经济前景也越大。

二、内部经济政策的问题反馈

(一)科研及技术服务收入经济政策的执行效率低

科研及技术服务收入包括科研经费收入、科技成果转让收入等。科研经费收入分为纵向经费、横向经费两类,纵向经费统指中央各部委、各省、市级政府部门直接拨付或通过其他单位转拨的科研经费;横向经费是指高校接受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委托开展的技术开发、咨询等科技服务活动取得的科研经费,科技成果转让收入主要指专利技术转让收入。

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经济政策主要从水电费、科研管理费、校事业费、人工费、业务费等几方面规定分配比例,其中管理费主要用于科研奖励及补充科研管理工作的日常经费。经济政策中一般分配比例是:管理费5-10%,水费0.5-1%、电费1.5-2%。管理费同时在学校与学院之间分配,一般学院略少于学校;现阶段水费一般没有按表计收,特别是理科、文科项目很难准确计量,计提水费主要用于分担学校的公共水费开支;大部分高校的电费已不计提,实行按表计收,直接在项目中列支;纵向经费一般也不计提校事业费。与纵向经费相比,横向经费的计提比例略高于纵向经费。

高校对纵向科研经费的经济政策中业务费、人工费属于科研经费的支出控制比例,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分配比例不同。由于纵向科研经费有各自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经费预算约束,并且预算是因项目不同而不同,因此,经济政策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这些分配比例。这与收集的资料所反馈的信息基本一致的:经济政策制定的纵向经费分配比例中,除管理费外的分配比例外很难与国家、省市对科研经费支出或分配比例保持一致。

除上述分配比例外,部分高校为鼓励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加大对教学和科研的投入,往往在经济政策中规定项目可支出按设备购价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奖励金。但这项政策实际中很难执行,原因是纵向经费不允许此项开支,横向经费列支涉及交纳个人所得税,因此,这项经济政策普遍没有得到执行。

(二)教学服务收入的经济政策时效短

教学服务收入是学校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经过对部分学校的调研和资料分析,发现教学服务收入的经济政策主要存在以下显著特点。

1. 收入类型多

目前,高校不断对教育服务进行创新,各类型的教育服务活动日益活跃,高校少则10多种,多至30多种,不同学科和教学模式、校内与校外班、学期的长短等因素导致成本和规模不同,对经济政策的需求也多种多样。

2. 政策的时效性短

现在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受到社会用人需求、教育市场份额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各类教学项目都具有波动性,实际上教学收入分配政策时效性较短,一般二至三年。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未能引起重视,有的高校修订时间为五年,有的高校十年不变,对于变动的部分条例,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别批准,在大政策外又有小规定,这样虽然保证了收入分配的灵活性,但破坏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教学主管部门参与收入分配破坏了政策的公平性

从收集的资料看,有的高校主管教学的部处参与收入分配。如研究生教学归口研究生院,本科生归口部门是教务处或成教学院等。参与创收项目的教学管理是主管部门的正常业务工作,主管部门参与教学收入分配可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但却有失分配政策的公平性,可能会影响学院的积极性,并且不利于学校与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分工协作。

(四)经济政策的引导作用有限

由于政策的设计思路很少考虑学科性质、项目成本及办班规模,因此同类型的项目的分配比例基本是一样的,这样,没有突出需要支持的特色学科项目。同时,如前文提到的增加办学点分成但办学收入未明显增长的情况,原因之一也是教育市场影响因素多不同于实体产品市场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经济政策的引导作用是有限的。

(五)资源利用收入政策很难体现公平性

从调查的资料显示,资源利用收入一些共性特点:(1)所有场地、课室、会议室、报告厅、活动中心等出租,都须经学校收费管理部门的批准。(2)资源利用收入在学校自筹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它的收入政策主要起到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防止滥用的作用。(3)高校目前的资源利用收入政策普遍对资源的使用层次没有划分,收入的受益者与承担维护的主体混淆不清,仍然是谁占用谁受益,部门拥有的与学校公共使用的没有区分。(4)分配比例以“全部上缴学校用作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占多数。

(六)其他对外服务收入分配政策是政策的难点

其他对外服务收入是成本大,收入小,主要依赖规模取得收益。收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业务的基础上,提高设备等利用率,并补充设备等维护(修)费的不足。

用于开展对外服务设备购置资金来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教学资金。这部分购置的设备主要用来开展教学实验。2、“985”、“211”等财政专项资金。该资金购置的设备主要用来加强学科建设。3、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结束后,项目成员可能会利用部分闲置的科研设备开展对外服务。经济政策普遍考虑了学校、学院和教师酬金的分配比例,设置较合理,但执行中却是问题最多的。原因主要有:(1)项目计提的设备专项基金、折旧费没有与学院和项目设备挂钩。(2)实验对外服务收入经常只需少部分实验室的人员完成,无需学校或学院再去组织,那么,收入分配出去的比例加大则削减了“小集体”的利益。某高校对该分配比例曾进行调查,三种调查方案出现了三种结果:

一是不参与结算,可以开支餐费等成本费用,但不得计提人工费也不能开支人工费等人员支出。80%的项目单位愿意选择这种结算方式。他们是以教学、科研为主的实验室,其开展的测试服务不是其主要业务,另外承担的测试业务也不全面,与专一测试业务的单位比较技术上也不占优势。

二是参与结算,将10%的折旧费、5%的水电费下放到项目单位,学校计提30%,项目单位按表计收水电费。项目单位可以按比例计提人工费进行人员开支。这种往往由单一的测试单位采用,这种单位人员少,工作性质单一,项目开支人员费体现了多劳多得,调动了测试分析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必须按上文提到的政策比例结算。则很多项目不愿进入对外服务项目核算,通过改变合同方式等形式以横向课题的形式进到学校,因为横向课题学校是按8.5%的比例计提各项管理费等,即政策对各项分配比例预算不准,将造成部分项目向管理费计提比例小的项目转移的倾向。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经济政策产生的引导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制定政策时关键是要区分成本的主要承担者,那么分配比例就应向它倾斜。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机制

高校制定政策时,普遍比较注重事前分析、论证,但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分析和评价重视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致使新的政策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政策的导向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收集资料看,现有的经济分配政策只能从制定的比例上考虑了对学校的公共支出的补偿及对学校事业发展经费的补充。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会计制度没有要求成本核算,高校很难计算创收项目的完全成本,但项目的直接支出数据是可以获得的,只是目前高校普遍没有对每个创收项目进行直接成本核算,如果重视创收收入基础数据的积累,建立政策效果的反馈机制,及时进行财务分析,对于政策执行效果的及时评价和修订政策都起到积极作用。

(二)适应校院二级管理,扩大学院对创收收入的支配权

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是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即学校统一制定经济分配政策和创收收入的分配比例,所有结算业务必须通过一级财务机构办理。分配比例一般较细化,除规定上缴学校的比例外,对酬金、业务费也规定了分配比例。

校院二级管理改革中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以提高学院办学活力为目标,扩大学院对资金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即经济政策仍由学校统一制定,但除上缴学校的比例外,其它分配比例可以下放给学院,由学院或部门自行决定。学院有权结合学校分配的经费,制定学院的内部分配政策,但政策成功实施的前提必须是结合资源的有偿使用政策,否则,不利于控制学院之间抢占资源的问题。

(三)优惠政策给到明处,而不是暗补

高校普遍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院开拓的创收项目,初期成本高,学院上缴学校收入后,剩余收入可能不足平衡总支出,这种情况下,学院往往采取向学校申请优惠政策:例如减少或暂不上缴学校收入,学校为了支持项目,往往同意或规定项目的前期(二至三年)为优惠期,但学校究竟给予了多少优惠,一般都没有数据分析,这种优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如果将优惠以返还的形式给到明处,对学院办学形成一个激励作用,可能对促进学院办学更有意义。

(四)将学院的筹资能力及对学校的贡献作为综合考核指标

经济分配政策应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如果继续开展的项目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通过经济分配政策应给予限制;而对于办学效益显著的学院或项目,并且对学校的贡献较大的应给予奖励。但高校普通未重视对学校的贡献率,导致部分项目向学院、个人倾斜,酬金高,发展基金低,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利益,从长远的角度,也损害了院系的利益。

(五)主管部门不参与收入分配

如果将主管部门直接分配比例改为增长比例配比奖励,即不是直接给予比例分成,而是在一定基数上,按增长基数实行配比奖励,并计入主管部门的绩效考核,可能激励机制更加有效,并且维护了政策的公平性。

(六)科研技术服务收入经济政策将退出经济分配政策

分析现有的经济政策的反馈结果是:科研经费属于限定用途的收入,其分配政策主要控制学校计提的管理费、水费等比例即可,项目有规定者按项目预算执行,其余支出比例通过项目预算控制。项目预算根据不同的项目是千差万别的,实际上,现有的政策制定的比例不能涵盖所有项目。因此,对于科研经费收入无需从经济政策加以控制,直接通过科研管理办法进行约束即可。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的各类创收活动日益活跃,创收收入呈不断增长趋势。关于创收收入分配的内部经济政策也成为高校重要的财务管理办法,但高校普遍对政策的评价分析和执行效果的反馈重视不足,这严重地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力。本文试通过对部分高校现有内部经济政策的调研分析,探讨内部经济政策的评价指标,反馈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务工作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经济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内部经济政策,分析,反馈

参考文献

[1]米红,陈凡,吴宇力.高等学校对外教学服务收入分配政策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04.4:32 ̄38

[2]宋健峰,袁汝华.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6.11:63 ̄64

[3]李彩霞.浅议高校内部经济政策的制定原则及效果评价.教育财会研究.2008.2:18 ̄22

[4]张楠,林绍福,孟国庆.现行科技政策体系与ICT自主创新企业反馈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3:22 ̄26

园林经济快速发展问题政策研究 篇9

1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1)相关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园林行业属于投资大、见效慢、收益差的公益性行业,各金融机构属于盈利性企业,这就造成各金融机构不愿出台支持园林行业的经济政策。造成园林行业融资贷款困难。除非有政府的行政立项和相关部门作担保,各金融机构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才贷款给园林部门。否则,各金融机构对于园林行业融资贷款业务持消极观望态度。

(2)园林行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缺失,金融机构畏手畏脚。园林苗木栽植受土质、气候、温度、水分等诸多条件的影响,苗木存活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虽然国家政策上号召金融机构要支持园林行业发展,但是由于园林行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包头市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园林贷款畏手畏脚,裹足不前,无法满足园林行业融资贷款的需求。

(3)园林土地权属不明晰,导致金融信贷资金需求与信贷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包头的园林绿地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政府土地划拨的方式形成的,绝大多数园林用地没有文件、没有坐标、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土地权属不明晰,导致和周边农民摩擦不断,农民侵占园林绿地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之园林土地权属确认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包头市没有专业的机构和人员愿意做土地确权工作,金融信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是当前制约园林行业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

(4)园林保险产品缺失,信贷风险较大。园林苗木生产周期一般在3—10年,期间许多因素对苗木生产有较大影响。比如发生自然灾害,必然会对园林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园林生产经营者权益容易受到损失,由此加大了信贷风险。

(5)园林行业生产力落后,园林产品附加值低。众所周知,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由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构成。首先,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包头园林最后一次大规模招工是1979年,距今已经快40年了,当年招进来的青壮年劳动力即将成为花甲之人,马上就要退休了,体力严重不能胜任工作。每年园林行业还要雇佣大量临时工劳动力,增加了园林工作的成本。近年来虽然陆续有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园林部门,但是数量远远不够,他们基本上都充实到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一线职工数量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补充,劳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包头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其次,园林生产的劳动对象往往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所以园林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第三,包头园林生产的劳动工具还大量使用锹、镐、锄、耙等原始工具,除灌溉配备水车外,毫无机械化可言。相比于使用园林机械较普遍的国内同行,我们已经落后了。劳动工具原始已成为制约包头园林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6)园林生产经营者贷款抵押物和担保物单一,园林生产经营者融资渠道狭窄,园林生产经营者拥有最大的资产是土地和住房,但是土地由于权属原因风险较大,这样就只剩下住房这一资产。那么靠住房进行抵押和担保,得到的贷款又比较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金融对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

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协助园林部门完成土地权属确认工作与大力支持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服务工作,改进和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增加对园林行业的有效信贷投入意义重大。金融机构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将推动园林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落到实处。

(1)针对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一是研发新的抵押担保贷款品种,为园林生产经营者融资提供方便。二是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创新担保方式。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生产经营者的贷款需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增加担保方式,除开展已有的园林产品抵押贷款外,还要推出园林土地使用权抵押、保证担保、票据融资、复合型贷款等信贷产品。四是加强管理。申请对抵押贷款要符合条件,要有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并按要求到园林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及相关手续交金融机构保管。五是签订保险。为防止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导致园林贷款损失,要求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针对园林企业:一是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好的园林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推广办理贷款“一站式”服务。三是提高续贷效率。对续贷工作,提前做好调查,简化审批材料,提高服务效率。四是对园林中小企业贷款实行限额管理,根据园林企业实收资本和所能提供的企业及法人代表的有效担保情况核定最高信用限额,并结合园林客户的具体经营特点及资金周转频率,在核定的最高限额内,科学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投放进度。

3包头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理想模式

(1)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园林生产经营者的借款模式。一是担保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然后再向园林企业和个体园林经营者推行抵押贷款。二是成立民间融资公司,吸纳园林生产经营者或其他园林投资人入股,为园林企业和个体园林经营者担保,帮助它们向金融机构贷款,并履行担保责任。

(2)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小额贷款+园林生产经营者集体联保+反担保贷款模式。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小额贷款指基于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个人信誉,在核定的信用额度和期限内向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发放的不需提供担保的贷款。园林生产经营者集体联保贷款,指由数户以上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组成联保小组,金融机构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反担保贷款,即金融机构发放给园林生产经营者贷款,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园林生产经营者将“园林土地使用权”提供给担保公司作为反担保,担保公司根据所担保贷款的金额收取一定的担保费。

(3)抵押贷款模式,即园林生产经营者以其依法有权处分的园林产品、苗木和园林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申请借款的行为,用来解决园林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融资需求。特别是要在提高园林行业生产力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一是要为园林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裕的资金,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力的雇佣问题。二是要为园林部门购买园林机械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园林行业早日实现机械化生产,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园林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4)园林资金互助模式。由园林主管部门、园林企业、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园林行业投资人等主体依照平等、公开、合作的原则,共同出资自愿组建的互助金融服务平台,仅限于对入股会员提供低息有偿服务。这种模式作为金融机构服务之外的一种有效的融资补偿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4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1)把握包头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历史机遇,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园林的新领域。各金融机构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园林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应用抵押贷款业务。二是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园林信贷产品,开发园林生产经营者小额信用贷款,园林生产经营者集体联保、反担保等信用共同体贷款品种,解决仅凭园林土地使用权担保而保障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园林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性。

(2)改变信贷投入方向,把金融的投资方向由工业企业转向支持园林企业发展。一是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资金雄厚实力强、金融产品种类齐全、营业网点众多的优势,积极开展符合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二是加大发放贷款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在园林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优势,通过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等诸多方式逐步建立起面向园林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进一步发挥金融资金在园林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有效预防抵押贷款风险。一是包头市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涉及园林行业的贷款风险给予必要的管理,对发放园林产品抵押贷款的银行给予风险补偿,提高金融机构园林贷款的盈利水平,调动保险公司承保和园林生产经营者参保积极性。二是建立包头市园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议中央、自治区政府对包头地区实行特殊园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解决包头地区没有园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状况,促进园林生态增效和园林生产经营者增收。三是保险公司应积极研究和改善园林保险服务,要结合包头区域对园林产品的需求情况,不断完善园林保险险种和服务创新,增加园林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面。要坚持“保障充分、保费低廉、覆盖面广”的原则;在保险理赔服务中,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则规范理赔服务,提升园林保险的服务质量。

(4)政府部门出面协调金融机构与园林部门的合作,共同构建金融服务园林行业的新机制。一是包头的金融机构和园林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联系会,交换意见,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二是各金融机构定期与园林部门协作,及时了解园林企业、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等不同规模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划分成不同的档次,按年度制定出园林信贷资金在不同档次的投放比例以及投放额度,既要保证园林企业得到有效扶持,也要确保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在信贷资金中占有相应的份额。

(5)规范园林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园林土地权属的登记管理制度,要认真做好园林土地的勘界、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简化园林土地使用权证办理手续,降低相关收费,同时保证园林土地使用权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二是建立园林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和园林资源收储市场,发挥土地使用权登记、评估、转让等功能,实现园林资产和资本的有序流动,确保抵押园林土地使用权可及时流通变现。在做好园林金融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园林主管部门作用,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使用权登记、抵押、变更、注销等信息,便于金融机构判断土地使用权变现能力。

(6)简政放权,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助推园林经济做大做强。一是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园林资金需求特点,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合理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索多种贷款模式。二是配合园林主管部门,扩大园林生产经营者小额信用贷款和园林生产经营者集体联保贷款范围。三是发挥园林龙头企业是园林行业的主力军作用,与园林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特点,积极帮助园林龙头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助推园林经济做大做强,进而推动包头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步伐。

摘要:在介绍城市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包头城市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种种因素,对如何加快城市园林经济发展提出了模式构想,以实现城市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终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配合研究 篇10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始终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最重要的工具。要充分发挥两者的协调配合与灵活运用。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采用不同的配合模式。近几年来政府持续采取了刺激有效需求的政策措施, 增发国债加入基本建设的投入, 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 降低存款利率以激活消费品市场和股票市场, 下调贷款利率刺激企业贷款需求增长等。实践表明, 财政政策效果较为明显, 但势单力薄, 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而无力支撑财政政策以形成有效的政策合力, 财政货币政策的使用并没有有效地实现预期经济调控目标。因而两大政策的协调运行问题也就成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搭配使用中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2 财政政策与经济研究

2.1 充分就业与财政政策

在以往的研究中, 一般在对国民收入决定的短期分析中, 都是从对总需求的影响来考察投资效应的。但从长期的观点来看, 不仅要重视投资对总需求的影响, 还该注意到投资对扩大经济的生产能力的作用。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 不但首次突出了投资的这两方面的作用, 还明确了在经济增长中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基本条件。

经济自身并未稳定。多年来政府的财政政策始终是以增长为目标, 而且目标值还订得很高, 实际通过政策实施每年的增长也都在7%以上, 增长目标确实是实现了, 但与此同时失业率却呈逐年上升之势 (见表1) , 一般认为由于统计上的原因, 实际失业率可能比上述数字还要高。这表明增长与就业脱节, 产出增加并未带动就业相应的增加, 这点也可用描述产出和就业关系的就业弹性变化来证明。据研究:1986-2000年间中国就业弹性不断下降。1986-1990年间GDP年均增长为7.9%, 就业弹性为0.308, 经济增长1%带动就业的增加为360万人。而1996-2000年间的平均增长8.3%, 就业弹性为0.138,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增加仅为97万人, 这种实证分析也表明增长带动就业的增加呈递减之势。因此企图单纯通过增加GDP来解决就业问题是不符合理论和实际的。经济增长不仅未能解决失业问题, 而且导致商品市场上80%的商品生产过剩, 说明中国经济自身还缺乏稳定性。

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宏观经济政策有三个主要目标: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这三个目标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是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有的书中对这些数量关系作了估计。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 ( A.Dornbusch) 等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八版129页有如下论述:如通货膨胀预期不变, 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 失业率会增长2个百分点。失业率增加2个百分点, GDP会减少4%。因而, 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 GDP会减少4%。

当然, 这些数量关系不一定准确, 而且, 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是, 这些数量关系,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确实有重要作用, 需要认真地加以探索。

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 一是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 (A.W.Phillps) 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从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可以估计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数量关系。二是奥肯定律。奥肯 (A.M.Okun) 是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 曾任约翰逊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为了使总统、国会和公众相信, 如果把失业率从7%降到4%, 会使全国经济受益匪浅, 便根据统计资料估算, 由于降低失业率而带来的实际GDP的增加数额, 结果产生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这个定律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可靠的经验定律之一。如下图所示:

3 货币政策与经济研究

3.1 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常常是各国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质是, 为了提高包括下一代在内的将来世代的消费水平, 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抑制或促进现在的消费, 将有限的资源恰当地分布在消费和投资上, 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 各国通常使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率或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当然, 这种表示方法也有不足之处, 另外, 经济增长为人们所带来的利益, 也有可能小于实现经济增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例如, 如果把经济增长看作只是简单的扩大生产规模, 那么很容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使人们付出用物质和金钱所无法衡量的代价。但是, 如何测定各项利益及其代价的问题比较复杂, 所以, 目前各国仍沿用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率来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目标。

3.2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目前衡量物价稳定的指标通常有三种:①消费物价指数 (或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②批发物价指数;③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稳定物价并不是一定要将通货膨胀率减少至零, 而是要根据各国的实情, 将通货膨胀率确定为一个合理的标准。

充分就业不仅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完全利用和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 而且能够刺激节约劳动的技术革新, 从而,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 但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因为失业有不同种类型, 有由于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流动所造成的摩擦性失业, 也有由个人的习性所造成的自愿性失业, 而这些类型的失业并不是充分就业这一目标所控制的对象。充分就业的目标是控制由经济周期所带来的失业和由劳动力的相对过剩所造成的失业。那么, 失业率控制在什么合理的水准, 目前各国也因自己的实情不同而不相一致。

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一个重要而不容易调控的目标。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反映着该国与世界其它各国之间各种各样的经济交易, 经过国际间的商品劳务和资本流动, 国内外商品市场、金融市场连为一体, 相互影响。一国的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供求失衡, 会通过国际收支途径传递到国外;同样, 外国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 也会通过国际收支途径传递到国内而影响国内经济。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长期或巨额赤字时, 会带来国际储备的枯竭, 造成国内资源闲置, 国内需求不足, 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4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意味着解决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货币政策将继续担当重任。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也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鲜明特征。今年以来, 国家采取了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措施, 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货币投放过快和着力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 有效限制了一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上马。连续4次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和进出口关税政策, 扩大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范围;对部分钢材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并通过“窗口”指导, 引导商业银行放慢信贷投放速度, 强化自我约束, 收到良好效果, 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矛盾。

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还没有完全解决, 同时, 经济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当前中国面临国际收支失衡、流动性偏多的双重挑战。今年前9个月, 中国外贸顺差达到1856.5亿美元, 超过去年全年的1775亿美元。按此进度,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有望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与此同时, 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前9个月份,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4.1%, 其中8月和9月的上涨幅度分别达到6.5%和6.2%, 为近10年来最高。种种迹象表明, 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尚未根本缓解。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并根据经济运行中新的变化, 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 主动引导社会预期。就财政和货币政策而言, 当前工作的着力点, 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 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 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流动性管理, 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

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必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加稳定的经济增长局面, 使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中文版, 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李茂生, 柏冬秀.中国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8) .

[3]龚仰树.国内国债——经济分析与政策选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篇11

一、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现状的简要分析

1.消费指标与投资指标、出口指标结构不平衡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经济的增长速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我国具体的国情不同,这条经济理论又需要辨证的来认识和分析。在经济增长指标显示上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经济结构角度来看,我国还需要向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学习。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着投资额与消费额、出口额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我国这三项指标的数值变化,并不能完全反应经济生活的最终结果,因为这其中要受到财税政策的影响,还要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就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经济结构对财税政策的影响。

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不平衡

在我国结济结构中,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产业结构的问题。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严重不平衡现象。结济结构中这种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会体现在整个GDP指标分布上的不均衡,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指标数值差距过于悬殊。同时,从三个产业的从业人数来看,第一产业最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要远远高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而人数最多的第一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却最小。这些方面都反应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

3.收入分配水平的结构不平衡性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同时也是能够较为准确反应经济结构的指标体现。我国目前,从收入的分配上体现出经济结构具有的不均衡性。我国城市与乡村、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之间收入指标差距越来越大。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大部分收入较低,较一些大城市工作者相比,收入上有很大的差距,当然影响收入的原因也有很多。东南部沿海城市收入水平较高,西部发展落后地区收入较低,特别一些西部未开发地区,或开发不彻底的地区,而且收入呈逐渐拉大的趋势。从事高科技行业人员收入,是其它普通行业人员收入的几倍、甚至是数倍以上,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结构的不合理性。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分析研究

我国经济结构分析显示:消费指标与投资指标、出口指标结构不平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不平衡、收入分配水平的结构不平衡性,方方面面均体现出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这种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地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通过适当的财税政策手段,对结构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性进行调整。

1.针对收入分配不均的财税政策调整

当前收入分配不均集中体现在一些垄断性的行业,这些行业所获取的利润非常惊人,取得的收入过高。对这个问题,政府部门首先要正视,然后,在财税制度上加以制约和管控,要加大管控的力度,采用各种方式参与到企业的经济活动当中。可以是经营分红的方式,也可以是预算管理的方式,要以政府相关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监管。同时,要以个人税的管理方式对收入进行科学调控,针对垄断企业的具体特点,制订一套个人所得税与征收扣缴的调整方法,可以采用分类征税、差异化扣缴的方式进行调控,不要千篇一律,财税政策可具有灵活性和弹性。调整和监管要具体而全面,不仅要对纯现金收入进行管控,还要对非现金形式的其它收入方式进行监管,包括网络等经济活动的监管,出台配套的非现金形式收入的财税政策。除了在财税政策上加大力度之外,必要时税务职能部门,可以以各种方式与企业对接,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垄断行业的个人收入与分配方式,进行随时随地的调整。

2.针对收入分配不均的财税政策调整

财税政策的调整要针对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就是长期困扰着政府职能部门的一个问题。要通过财税政策的调整,逐步改变收入分配的现状,使收入分配走向均衡合理。只有收入分配趋向于均衡化之后,经济才能够稳步持续的增长,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建造一个更加合谐的社会环境。从企业方面,应该提升人员的报酬分配,加大在企业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企业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从业人员也有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调控协调机制,进行财税保障制度,例如限定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等,起到从主体上控制收入的目的。

3.针对绿色节能的财税政策调整

从节能方面来说,我国当前仅存在有关盐类资源与矿产品资源的税收征收。很显然,这两种能源征收税种并不全面,许多不可再生的能源并没有得到财政税收政策的强制性保护。资源类税收也就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发挥保护资源、节约资源,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的目的。结合我国资源占用实际,将水资源林木资源等纳入计征范围并扩大征税标准,实现经济结构优化。

三、结语

“调结构、促发展”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经济战略目标,这其中就包涵了财税的政策问题。财税政策问题与经济结构调整,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始终在并肩前行,既有互相扶持,又有互相矛盾。这就要看管理者如何正确协调处理二者的关系,这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又充满了政治的大智慧,因为财税政策从头至尾都要考虑进来。所以,并不是能够一步到位的事情,只有在经济结构调整逐渐落实的基础上,才会把财税政策问题的研究并入正轨。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篇12

关键词:区域经济,财政政策,协调发展

振兴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 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健的发展也为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实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 使得东部沿海地区 (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的推进, 我国已初步形成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基本经济格局。

但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的长期偏向于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受困于自然环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中部地区也形成了“中部塌陷”的情况, 而曾经作为“共和国的长子”的东北地区由于重工业的拖累积重难返, 并未取得良好的发展格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步体现, 如何运用好财政政策去协调日益严峻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成为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笔者查阅了国家统计局相关的数据资料, 并将分析和处理过的数据信息在此做出展示和反馈, 以便后续的研究和论述。由于本文篇幅有限, 故数据资料的时间跨度为2009年至2013年。

1. 我国各省地区生产总值 (GDP) 情况

根据上表所反映的信息, 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结论: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即使近五年在国际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 我国经济整体仍然保持住了逆风增长的势头, 经济情况较为喜人。但在上表中可以较为明显的发现, 各地区的GDP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东部地区GDP总量仍大幅领先于中西部地区, 且程度并未发生明显的缓解状况。部分老少边穷地区仍然在遭受贫困的折磨, 改革开放的福利并未完全的分配到全国所有的省级区域, 改革开放初实行的“区域优先发展”的政策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的同时也展现出其固有的弊端, 造成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对等, 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后续的分析中, 笔者将从我国主要地理分区中探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差异, 以保证论述的准确与科学。

2. 我国各地理分区生产总值 (GDP) 情况

根据以上表格所展示的数据情况可以看出自2009年起, 我国六大主要地理分区的GDP总量就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华东地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开放效果最好的地区, 其GDP总量一直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国家对于长江三角洲的政策支持与投入也为华东地区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遭遇困境之时, 长三角凭借其良好的区位因素, 雄厚的科技力量, 宽广的城市群腹地, 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华东地区拥有国家赋予的财政政策的支持, 但诸如东北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等虽然也曾出台过相应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其根本性经济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国家财政政策并未直接对以上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并且由于部分地区在地理环境上的天生劣势未能通过现行的政策走上发展的正轨, 例如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 许多室外的项目不得不在冬天停滞, 造成了经济运行效率的低下;西北地区地处高原山地,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不能容纳大规模的经济活动的开展;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状况频发且交通不利, 同样远离东部沿海地区, 距我国经济重心的地理距离较远, 经济活动的开展同样也会受到影响。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的区域主要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如果政府无视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很有可能为我国经济社会蒙上了一层阴影, 添加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针对以上实际情况, 我国政府虽已经在实践过程中实施了较为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 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 我国政府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保持区域经济平衡、有序及协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即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调整, 例如完善税收政策以消除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调整投资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 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缺陷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 减轻经济波动, 防止通货膨胀, 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 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而本文接下来将具体分析我国现行包括曾经实行过的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缺陷和负面效应。

1. 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导致了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做出的税收牺牲, 是国家利用税收手段构造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实行由沿海到内地的阶梯式开放途径, 在税收优惠政策上对东部沿海地区有明显的倾斜。该政策一方面提升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 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的投资,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同样弱化了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 抑制了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导致了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 不利于国家经济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2. 现行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拉大了地区间发展差异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基本形成的国税和地税两级的税收制度, 由于中央和地方税种的划分存在差异, 导致了税收制度对各地的影响情况不同。一是例如消费税中对烟酒征收高额税赋造成了对烟酒主产地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税收负担偏高, 同时在富庶的东部地区, 高档产品的消费税并未有效征收, 客观上促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二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种类的制定不合理, 地方无税收立法权。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先天因素所限, 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在本地区内税源不足, 同时税收作为财政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财政收入往往决定了政府的作为程度和方式, 缺少财政收入的同时就是丧失了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未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解, 我国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 财政转移支付与购买性支出相区别, 不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为目的, 体现为单方面的资金转移。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出台的具有明显过渡性特征的政策。它是在不触动地方既得利益的条件下, 由中央财政安排一部分资金, 按照相对规范的要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一般性财政补助, 对于缩小地区差异的作用非常小。并且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工作不透明、制度规范不完善及人为操作因素较大等因素, 其实际起到的作用较小, 无法达到客观的要求和期望。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1. 调整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保证区域经济公平发展

在税收政策方面,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区域经济的公平发展, 我国政府应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以维护各地区经济发展权益, 促进各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 国家的税收政策应实行以产业优惠为主、地域优惠为辅的基本税收优惠政策。由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其产业结构较为落后, 以需要大规模投资的基础设施和重工业为主, 更需要国家进行资金的注入, 对其进行产业优惠可以较好的拉动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 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 尤其着重向非发达地区倾斜。最后, 结合各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西部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可以在旅游业给予较大的税收优惠, 而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应对部分重工业原料征收较少的税收, 保证地区的发展潜力。

2. 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为导向, 规范财政支付转移制度

根据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及先进地区的经验, 完善、规范财政支付转移制度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应从法制的高度上完善该制度, 确保制度规范明确, 执行有效并利于监督, 增强其均衡性、独立性和科学性, 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均等化的重要措施。针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现实情况, 应改变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单一、支付数量较少、支付过程不规范等问题, 着力解决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力问题。

3. 调整财政投资制度, 完善中西部等其他非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

根据公共管理环境的相关理论, 某地区的投资环境的好坏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如果该地区有较好的投资环境, 可以吸纳较多的社会资金, 进行投资建设并收取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以此达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非发达地区在农业、交通、能源、大型项目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支持, 完善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对地方政府的实践工作进行必要的监察, 防止“形象工程”、重复建设等情况的出现, 确保财政的每一笔投资切实投入到关键的领域去, 切实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曙光, 金向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协调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9) .

[2]王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肖育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10, 26 (9)

[5]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肝癌治疗研究下一篇:汉语国际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