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精选12篇)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1
1 引言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始终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最重要的工具。要充分发挥两者的协调配合与灵活运用。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采用不同的配合模式。近几年来政府持续采取了刺激有效需求的政策措施, 增发国债加入基本建设的投入, 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 降低存款利率以激活消费品市场和股票市场, 下调贷款利率刺激企业贷款需求增长等。实践表明, 财政政策效果较为明显, 但势单力薄, 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而无力支撑财政政策以形成有效的政策合力, 财政货币政策的使用并没有有效地实现预期经济调控目标。因而两大政策的协调运行问题也就成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搭配使用中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2 财政政策与经济研究
2.1 充分就业与财政政策
在以往的研究中, 一般在对国民收入决定的短期分析中, 都是从对总需求的影响来考察投资效应的。但从长期的观点来看, 不仅要重视投资对总需求的影响, 还该注意到投资对扩大经济的生产能力的作用。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 不但首次突出了投资的这两方面的作用, 还明确了在经济增长中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基本条件。
经济自身并未稳定。多年来政府的财政政策始终是以增长为目标, 而且目标值还订得很高, 实际通过政策实施每年的增长也都在7%以上, 增长目标确实是实现了, 但与此同时失业率却呈逐年上升之势 (见表1) , 一般认为由于统计上的原因, 实际失业率可能比上述数字还要高。这表明增长与就业脱节, 产出增加并未带动就业相应的增加, 这点也可用描述产出和就业关系的就业弹性变化来证明。据研究:1986-2000年间中国就业弹性不断下降。1986-1990年间GDP年均增长为7.9%, 就业弹性为0.308, 经济增长1%带动就业的增加为360万人。而1996-2000年间的平均增长8.3%, 就业弹性为0.138,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增加仅为97万人, 这种实证分析也表明增长带动就业的增加呈递减之势。因此企图单纯通过增加GDP来解决就业问题是不符合理论和实际的。经济增长不仅未能解决失业问题, 而且导致商品市场上80%的商品生产过剩, 说明中国经济自身还缺乏稳定性。
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宏观经济政策有三个主要目标: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这三个目标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是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有的书中对这些数量关系作了估计。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 ( A.Dornbusch) 等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八版129页有如下论述:如通货膨胀预期不变, 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 失业率会增长2个百分点。失业率增加2个百分点, GDP会减少4%。因而, 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 GDP会减少4%。
当然, 这些数量关系不一定准确, 而且, 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是, 这些数量关系,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确实有重要作用, 需要认真地加以探索。
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 一是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 (A.W.Phillps) 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从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可以估计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数量关系。二是奥肯定律。奥肯 (A.M.Okun) 是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 曾任约翰逊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为了使总统、国会和公众相信, 如果把失业率从7%降到4%, 会使全国经济受益匪浅, 便根据统计资料估算, 由于降低失业率而带来的实际GDP的增加数额, 结果产生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这个定律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可靠的经验定律之一。如下图所示:
3 货币政策与经济研究
3.1 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常常是各国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质是, 为了提高包括下一代在内的将来世代的消费水平, 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抑制或促进现在的消费, 将有限的资源恰当地分布在消费和投资上, 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 各国通常使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率或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当然, 这种表示方法也有不足之处, 另外, 经济增长为人们所带来的利益, 也有可能小于实现经济增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例如, 如果把经济增长看作只是简单的扩大生产规模, 那么很容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使人们付出用物质和金钱所无法衡量的代价。但是, 如何测定各项利益及其代价的问题比较复杂, 所以, 目前各国仍沿用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率来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目标。
3.2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目前衡量物价稳定的指标通常有三种:①消费物价指数 (或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②批发物价指数;③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稳定物价并不是一定要将通货膨胀率减少至零, 而是要根据各国的实情, 将通货膨胀率确定为一个合理的标准。
充分就业不仅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完全利用和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 而且能够刺激节约劳动的技术革新, 从而,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 但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因为失业有不同种类型, 有由于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流动所造成的摩擦性失业, 也有由个人的习性所造成的自愿性失业, 而这些类型的失业并不是充分就业这一目标所控制的对象。充分就业的目标是控制由经济周期所带来的失业和由劳动力的相对过剩所造成的失业。那么, 失业率控制在什么合理的水准, 目前各国也因自己的实情不同而不相一致。
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一个重要而不容易调控的目标。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反映着该国与世界其它各国之间各种各样的经济交易, 经过国际间的商品劳务和资本流动, 国内外商品市场、金融市场连为一体, 相互影响。一国的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供求失衡, 会通过国际收支途径传递到国外;同样, 外国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 也会通过国际收支途径传递到国内而影响国内经济。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长期或巨额赤字时, 会带来国际储备的枯竭, 造成国内资源闲置, 国内需求不足, 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4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意味着解决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货币政策将继续担当重任。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也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鲜明特征。今年以来, 国家采取了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措施, 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货币投放过快和着力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 有效限制了一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上马。连续4次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和进出口关税政策, 扩大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范围;对部分钢材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并通过“窗口”指导, 引导商业银行放慢信贷投放速度, 强化自我约束, 收到良好效果, 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矛盾。
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还没有完全解决, 同时, 经济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当前中国面临国际收支失衡、流动性偏多的双重挑战。今年前9个月, 中国外贸顺差达到1856.5亿美元, 超过去年全年的1775亿美元。按此进度,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有望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与此同时, 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前9个月份,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4.1%, 其中8月和9月的上涨幅度分别达到6.5%和6.2%, 为近10年来最高。种种迹象表明, 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尚未根本缓解。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并根据经济运行中新的变化, 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 主动引导社会预期。就财政和货币政策而言, 当前工作的着力点, 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 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 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流动性管理, 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
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必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加稳定的经济增长局面, 使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中文版, 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李茂生, 柏冬秀.中国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8) .
[3]龚仰树.国内国债——经济分析与政策选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4]李武好.中国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 .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2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
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工程管理硕士一级学科学位课 授课对象:工程管理学科学术型研究生 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 授课教师:余红
课程学时: 总学时16,课堂讲授学时16,实验、实习及讨论学时 授课学期: 一年级秋学期 考试方式: 考试加考核 课程学分: 1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生学习。预修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新时期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2学时)
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要求,“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全面从严治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第二讲:宏观经济管理(3学时)
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学基础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 第三讲:投融资体制与投资政策(3学时)
投资理论概述
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投融资体制改革
投资政策
第四讲: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3学时)财政概述
财政管理制度
财政政策
税收 第五讲:金融体系与金融政策(3学时)
金融管理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体系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政策体系 第六讲:产业政策(2学时)
产业政策概述
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
我国的产业政策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辅之以一定的课堂案例讨论。
五、考核办法
成绩评定采用结构式计分方法,包括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包括考勤(20%)、期中论文(3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特别是本学科(领域)经典文献和国际前沿文献,主要是国际期刊)【1】 陈宪: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2】(英)约翰·凯恩斯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年版。【3】马树才著: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美)米什金著:宏观经济学:政策与实践(全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 编 写 人:余红 审 定 人: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即一个或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部分或全部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整个区域内货币贬值并伴随着企业的倒闭现象,既而失业率增高,社会普遍存在经济萧条的现象,在此次金融信用危机中表现为投资者对投资失去信心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本文主要针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及两国政府各自对此的应对措施和政策,系统性地进行分析和比较了中美两国在经济危机中表现上的差异,并明确了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启示性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中美国透支掉很多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财产,然后通过公司破产将风险转驾于他国。也就是说美国破产的公司都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营着他国的金融资产,即便虚拟经济破产损失的也并非自己国家的钱。同时美国还逼诱中国外汇资产投资其国债和金融公司,譬如中国投入美国的外汇资产就已超过了1.2万亿,其中中国购买的美国金融产品皆是虚拟资产,而美国购买的中国金融产品皆是实体资产。这就同美国用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套取中国资产以摆脱其市场监管一样,达到继续扩大控股中国实体经济的目的。
二、中美两国的应对措施和政策比较
(1)采取对策的时间比较。此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中国要采取应对措施将在6个月后,在判断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以及采取有效政策上落后于美国。(2)中美两国经济政策比较。一是财政政策。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美国将货币政策变为财政政策,应对措施主集中于针对金融系统的货币政策;中国则一直以财政政策为主。美国务实本国利益,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了调和;我国政府考虑到可能会通货膨胀而实行了传统的减税调控。二是货币政策。美国刺激国内需求并通过集中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和减税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中国刺激投资和扩大出口并增加货币供应量;美国强化了政府力量,而中国则是培养消费和市场。
三、中美两国在经济危机中表现上的差异
(1)衰退阶段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中国虽是一个人均GDP仅3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但它拥有比发达国家更强的经济承受和消化能力,因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的我国,拥有经济发展阶段性的抗衰退免疫力。(2)影响经济产业结构的形式不同。金融危机一般会向实体经济传递,对金融部门依赖程度高的实体经济产业首当其冲。据统计美国失业率已达10.2%,而中国受危机影响的恰是出口工业,银行受冲击较小;加上中国产业结构具有二元性且面临经济均衡增长的经济问题,面对危机美国经济的一元性决定了美国在短期内便可退出刺激政策,而在中国却只能长期均衡发展以缩小二元差距。(3)在经济增长中的需求不同。美国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因为美国的投资需求不取决于政府政策,而取决于投资者对金融投资市场的信心,美国要扩大内需的主渠道就是刺激投资;中国却是消费需求不足,据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30%,消费需求就会出现负增长,所以中国存在投资需求增长速度过快的经济问题。
四、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启示性建议
(1)财政政策方面紧跟民生。一是要调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美国经济刺激计划采取的是政府买单、市场花钱的经济政策;我国则直接由政府开发项目,因此这便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改善政府参与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二是恢复市场的消费和需求。譬如美国的7870亿计划中约35%曾用于减税。(2)警惕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国家在刺激需求拉动经济的同时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和股市问题就是因为货币的供过于求,实际上大量的刺激资金并没能传递到实体经济中去。(3)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一是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学习美国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二是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美国国会公布的《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的草案包含增加133亿美元科技投入,其中研究和开发99亿美元,研究和开发设施设备34亿美元,正说明了美国十分重视科技研发的意义;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我国应遏制高失业率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不良后果,放宽即将施加给小企业贷款机构的薪资限制及其他限制。
参 考 文 献
[1]李增刚.发达国家政府规模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7
[2]张伟,朴明根.当前金融危机下美国救市政策效果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6)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研究 篇4
一、目前我国经济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宏观经济的调控, 势必是基于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 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也只会让整体经济走势向好。因此要想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 首先需要了解当前经济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必然给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根据当前中央政府在经济调控中所采取的态度, 也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以及在改革带来的经济高增长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障碍。总的来说, 当前我国经济在运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投资和融资的效率有所降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经济总量不断加大, 但是在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之下, 需要的是更多的投资的支持。在边际效应影响之下, 投资效率越来越低, 已经很难拉动经济像过去那样快速增长。而从2002年到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的货币投放增长量要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这就说明货币投放的效率已经降低, 同时作为反映投资效率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在2002年到2008年之间经过不断的波动之后, 在2009年到2012年之间达到高峰, 这就说明资本投入已经不足, 我国投资和融资效率相比以前有所下降。
2. 传统经济优势削弱, 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还是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的生产要素,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这些传统经济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 水、电力、天然气等资源逐渐进入到了市场体系当中, 给宏观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经济要素优势丢失的同时, 新的经济增长方向还很模糊, 经济结构的转型还任重道远, 因此新的竞争空间还不足, 所以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挑战, 这是经济转型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3. 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仍在增长
这些年由于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巨大的流动性使得资产价格产生暴涨, 大量资金抛弃低迷的股市和债市, 转而涌进房地产行业中, 使得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 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一大热议话题, 也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负担。虽然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政策降低房地产价格, 转移泡沫风险, 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同时很多地方政府也选择过度融资而债台高筑, 过高的地方债务也成为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4.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更紧
生态环境一直都是制约传统型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而传统型经济又是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依靠。如今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 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的加大, 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型经济是我国倡导的经济发展重要政策, 对于如今处在结构转型中的经济来说,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经越来越紧。而当前正热的“克强经济学”所体现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向正是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这无疑将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发展, 也为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指明了方向。
二、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判断
1. 对现阶段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解读
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 也就是热议的“克强经济学”所呈现的最大特征, 就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弹性, 这也使其同传统的经济政策相区别开来。总的来说,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管理更加灵活。过去在经济增长速度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上, 一向采用的“定值”管理得到改变, 不再一味去完成指标, 而采用“区间”方式来进行管理, 各项指标只要在区间内就算正常, 这样也显示了政府对放缓的经济体现的更高的容忍度, 这无疑将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健康转型;
(2) 更注重细节的调控。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过去采取的方式较为粗放, 近几年逐渐变得更加的精细, 更注重根据经济结构和细节来进行调控。例如2013年6月部分银行出现了“钱荒”, 宏观调控选择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让金融机构来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 而不再盲目采用强制救市的措施;
(3) 目标明确, 手段有力。相比于改革初期的经济调控, 新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具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线, 采取的手段更加主动且有力, 注重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对政府行为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不断探求创造“升级版中国经济”的路径和举措, 推进经济的转型, 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2.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判断
通过对当前经济运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以及对现阶段经济政策的解读, 可以判断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未来取向离不开以下几个方向:
(1) 继续深化经济改革。不论现阶段和将来我国在宏观经济调控上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有一点十分明确的就是, 经济改革的方向不会改变, 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 继续深化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总纲。改革的方向不会因经济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而改变。“三个一律”的落实, 使政府权力向下级释放, 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和市场的调控作用, 也是经济上的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2) 经济的宏观调控稳中求进。2013年我国经济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第一季度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环比增长低点, 但是政府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马上出台相关扶持经济的政策和计划, 而强调坚持统筹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之后又提出了区间管理的模式, 对经济管理中区间管理的明确, 表明政府依然会坚持保就业和稳步增长, 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突破和前进, 使经济发展质量跟上速度, 实现更加全面的增长;
(3) 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更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 新一届政府也对经济转型体现出了足够的重视, 在经济结构上投入了更大的调整力度, 采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这次的政策和传统的积极财政政策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新的政策重点转移到了结构性的调整上面。通过建立完整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更全面的税收制度, 鼓励节约资源, 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使我国经济结构向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顺利转型的经济将获得更加广阔的进步空间;
(4) 利用民间力量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变的战略重点。但是根据现阶段经济政策的分析, 未来在拉动内需举措中将更多地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通过提高就业率, 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促使居民消费;通过经济结构调整, 使国民收入分配更加均衡, 改善消费结构和秩序;通过推进医疗改革、养老保障等, 创造更加放心的消费环境。只有使内需扩大, 经济才有更大的发展和调控空间, 尤其在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之后, 我国经济迫切需要新的突破点, 那么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通过利用民间力量来扩大内需, 作为经济调控政策有力的着力点, 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经济的宏观调控一直都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 相关国家政策也显示了领导人对经济发展的洞察和对未来的思考, 通过采取“统筹施策、先易后难、逐个解决”的措施, 以“区间管理”来代替硬性指标, 积极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 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努力, 积极相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之后, 新一届的政府在对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取向上如何把握, 成为了时下热议的话题。在当前热切的关注之下, “克强指数”和“克强经济学”等作为新词也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并且受到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就从当前我国经济在运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 解读现届政府在当前经济宏观调控中所持的态度, 并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未来去向进行分析,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宏观经济,问题,政策取向,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少维.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判断[J].金融与经济, 2014 (02) .
[2]郭芳, 王红茹.“李克强经济学”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以及结构改革[J].统计与管理, 2013 (04) .
[3]刘迎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的逻辑与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 2009 (09) .
[4]耿庆峰, 黄志刚.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J].现代金融, 2008 (05) .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5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论分析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分析,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重视不够。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斯托、钱纳里、库滋涅茨等经济学家在分析许多国家统计数字的基础上,深入地揭示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经济结构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结构调整有利于解决需求结构性问题,淘汰无效需求的产品,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二是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结构转换产生新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结构调整和转换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加重要。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市场无法确定其长远发展方向,加之不完全竞争市场、外部性、外溢性等因素的存在,结构调整过程就不能不考虑政府的参与。政府一般需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对一些需要支持的重点产业和重点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以加速结构转换进程。实践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完全脱离政府而进行的。
发达国家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大致有两类。较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现在都倾向于主要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去解决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各种矛盾,以市场调节和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形成经济结构、产业的自我调整机制。尽管如此,但政府依然重视运用产业政策及其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后发国家,为了尽快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往往倾向于大力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快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政府有着明确的结构目标和组织目标,主要采取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一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较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迟缓,发展中国家只有更加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明确的结构目标,明确的产业政策,才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市场竞争效率相对较差,发展中国家只有发挥比发达国家政府更强的作用,纠正市场扭曲,解决市场失效,才能加速经济发展。
(三)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原来的局部性、适应性结构调整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产业、行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加之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1.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关键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克拉克、库滋涅兹等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扩大之势,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现在依旧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这样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应对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发达国家通过“并购”与“重组”,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是通过加快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使资金进一步向高科技企业集中,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通过投资倾斜和优惠政策,利用新的世界产业大规模转移之机,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哪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快、水平高,那个国家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我国已正式加入WTO,我国企业和产业将直接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今后我国能否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否从WTO中获益,关键取决于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
3.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迫切要求优化经济结构。
我国已基本克服了短缺经济,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这种“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成为我国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制约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与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就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才能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消除相对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经济效益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例如,现在我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只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而且也只有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为依托,确定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才能有助于将促进科技进步落到实处。
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结构转换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面临较多的矛盾和问题,择其要者,主要是: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1.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看,主要表现为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中,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产值偏低(见表1、表2)。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般在5%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在30%上下,第三产业一般为60%左右。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也达40%左右。而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为15.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50.9%,第三产业只有33.2%,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
表1产值结构国际比较(%)
国家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国 &nbs
p;2.0 29.2 68.8
日本1989 2.5 41.8 55.7
英国1987 1.4 31.8 66.8
加拿大 198 2.7 29.9 67.4
泰国1990 12.4 39.2 48.4
马来西亚 1985 21.0 37.0 42.0
新加坡 1990 0.3 36.7 63.0
韩国1990 15.1 44.7 40.2
巴西1989 7.8 39.1 53.1
资料来源: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第890页数据整理。
表2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
第一产业 30.133.332.027.125.727.121.820.220.418.615.6
第二产业 48.545.043.344.044.141.643.947.949.549.350.9
第三产业 21.421.724.728.930.231.234.331.930.132.133.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第50页。
在就业结构中,主要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对较小。1990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数国家在50%以上。而我国在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60%以上,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18.5%,即使到20,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仍高达5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27.5%。
2.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与高附加值的产品短缺并存。我国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我国是钢铁大国,钢和钢材生产能力已达1.4亿多吨,生产能力只利用了85%,同时又要大量进口钢材,国内不能生产而市场又急需的高附加值钢材品种,如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及石油专用钢管等十多个品种,进口量近800万吨。我国也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每年还要花60亿美元进口高档面料。造成了我国当前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三次产业生产比较粗放和落后。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以及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制缺陷,各个产业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尚未得到彻底改变。从第一产业看现代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我国种植业的平均规模为每个农户耕作土地0.5公顷左右,而美国在200公顷以上,欧盟平均也在20公顷以上,且我国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手工作业,也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农场为主体的机械化作业;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增值程度不到农产品价值的一倍,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5倍。从第二产业看,虽然比重较高,但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产品供给过剩,而高水平产品供给不足,无论是企业的规模效益,还是技术装备,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20%,据有关部门计算,当今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中,60-80%是依靠新技术,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企业低水平、低效益、数量型扩张比较普遍,低质量的重复建设严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的比重仍在45%以上。
4.产业集中度低,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我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严重,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资产负债率高,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5.经济效益不高,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90%;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产钢54.6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我国机械行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平均为2200美元,而美国、英国分别高达97300美元和45330美元。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不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为14.1%,与美国的44%、日本38%、韩国39%以及印尼2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力素质低下,总体表现为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据统计,我国1990-19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
、职业高中毕业人数占14.5%。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1.地区间产业趋同化严重。受计划经济影响,地方经济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1981年,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有18个,占全部省市区的62.1%;到1995年,区域间产业趋同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呈加重之势,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上升到24个,占全部省市区的80%。
地区间经济分工与协作程度弱化,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和利益机制的驱使,各省市区自成体系,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地方人为地加以封锁,制约了地区间合理的经济分工与协作,不利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实现,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各省市区“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中,有22个以汽车为支柱产业,24个以电子工业为支柱产业,15个以冶金业为支柱产业,11个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计划趋同现象。
2.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分别为11334元、5982元、4687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9倍和2.4倍;东中西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7994元、5244元、5674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5倍和1.4倍,而东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相对更大,东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138元,分别为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71元和1685元的1.5倍和1.9倍。同时,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根据公共财政的理论,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地区的人均财力,2000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财力分别为803元、320元、317元,东部地区为中西部的2.51倍和2.53倍,且地区差距呈扩大之势,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比较差。
3.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对西部地区来说,在局部得到治理的同时,整体生态状况仍然脆弱,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水平低;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中国整体生态环境已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威胁。有关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处于强度脆弱的和极强脆弱状态的15个省份中,有5个省份属于中部,其余10个省份全属于西部。西部生态环境的严峻情况,必然对西部以资源采掘和加工为优势的产业结构提出严重挑战,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按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1.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近年来呈扩大趋势,从19的1:2.47扩大到2000年的1:2.75。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拉大,不利于我国扩大需求,也不利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2.城乡教育发展差别大。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别很大。1997年,我国县级以下(包括县本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3年,而城市为8.68年;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变化、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城镇和农村比例分别为:7.97%、0.3%;22.17%、4.87%,这同全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占30%、农村占70%的格局形成明显的反差。现在农村青少年人口接受教育的面和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的差别。城市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列入城市财政预算。而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民自身:列入乡财政的支出范围、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在“税费改革”提高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减少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造成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率较高,有的地方占整个教学用房面积的7.62%。
3.城乡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医疗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差别大。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以享受公费医疗或在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之内。而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大部分已经解体,有合作医疗的仅占15%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在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公正指数排第188位,是世界上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尽管仍不十分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方面的详细制度规定略)。而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现在我国仅在部分农村发达地区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意味着农村养老仍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这种状况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是极其不利的。至于其他的失业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更与农民无缘。
三、我国今后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
财政是我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无疑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财税政策担负着重要职责,也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里侧重就今后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财税对策选择,提出下述看法:
(一)支持和提升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政策。
随着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及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对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支农方式,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内容。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用电电价过高等情况,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农业电网等基础设施仍旧十分薄弱,亟待改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属于一般公共产品的范畴,加强财政投资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因此,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财政政策手段,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水利排灌、大江大河治理、主要堤坝和防洪抗旱系统等。二是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包括水土保持、土地改良、“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三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支持,包括道路、电网建设和改造、供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市场环境条件,加快农村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和管理,支持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值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及农业科技培训的财政支持。财政应加速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入,逐渐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比重,支持科技成果的推广,目前着力支持良种繁育、载培技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继续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基地对于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财政必须继续加以扶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加强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等的建设,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并注重对农产品加工的配套建设投入,综合地发挥基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发展,支持和发展有竞争性的农产品、畜牧业和林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与支持。要增加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及农业病虫害的监管投入。提高农业气象、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能力。此外,要增加对农业产品信息网络和营销组织建设投入,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营销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的信息服务建设,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服务。
4.加强对不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为了调整和优化区域农业经济结构,应当根据财力的可能,逐步增加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支出,建立起日益完善的农业救助性支持体系,包括农业灾害补助体系、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农村困难群体粮食补助制度、特殊困难农民生产补助制度等,这也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二)支持工业战略性改组、优化与升级的财税政策。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各项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依靠现有基础,有进有退,进一步发挥劳动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大力支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推动工业战略化改组、优化与升级。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在我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仍然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依靠现有的工业基础,增加对传统产业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支持,就成为财政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内容。(1)加大财政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支持企业的创新与改造,更好地消化和应用先进技术,逐步实现重要行业关键技术从消化和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为主,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银行信贷等手段,带动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并积极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如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大型机器设备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财务核算办法,或是研究和采用新技术的费用可以列入税前抵扣等。(3)加速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提高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抵税比例,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以及采用新技术。
2.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财政扶持与税收优惠,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供装备。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既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前提。为此,建议将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工程和技改项目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或技术改造的项目计划中,予以重点支持,努力提高技术准备的自主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此外,要加大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带动并支持提高重点技术和项目的国产化程度,投资和持续支持功能性产业化的发展,如以信息技术、国产化技术为基础的具有先进制造技术的重大装备等。
3.积极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持,是财政促进工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1)国家财政要加大科技投入,使R&D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总体水平不是很高而且财力有限的客观情况下,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2)明确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如直接提供科技投资支持或津贴、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允许将R&D支出在税前列支,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允许加速折旧,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或设备更新予以税收减免等。(3)积极拓展R&D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就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政出资并支持建立健全创新基金,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有进有退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要对我国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全部予以支持,既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也是财力达不到的,因此,财政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1)对国有经济须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2)充分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财政要在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前提下,对重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如贴息、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等。集中力量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通过上市、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导力量,完善企业组织结构。(3)同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对于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于资源枯竭的矿山,产品无市场、扭亏无望的企业,彻底清理并停止其财政补贴、贴息或银行贷款等扶持的政策,还要适当加重课税,加大依法破产力度,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集中发展有希望的企业,把存量调整跟优质的增量发展和淘汰落后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实现供求平衡。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利用各项财税政策,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应当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投资于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国债在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比例,加快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铁路运输、航空、海运、高速公路、邮电通讯等方面。还要特别注意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第三产业,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信息技术、信息数据库等,这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最基本的保证,是政府应提供的典型的“公共产品”。(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私营部门、外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抓住关键领域,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并通过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高、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3)部分项目可通过BOT形式由财政出资经营,等到条件成熟后出售市场化运营。
2.支持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仍旧以服务业为主,我们这里重点阐述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在总量增长中促进结构优化,在结构优化中实现
总量增长。(1)财政加大投入,支持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强化对传统服务业改造的投入支持。当前,传统服务在整个服务业中仍居重要地位,财政加大投入,通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对于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服务业发展。以税收优惠或减免为主要政策手段,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方向,引导带动私人、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并有效地拓宽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3.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加大对现代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宽带传输网络,推进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并等,财政应该重点予以投入和支持,促进保证相关的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要通过税收减免、投资抵扣、加速折旧等途径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增加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财政对重点技术和行业加大支持力度,并以税收优惠措施带动社会资金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要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和发展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
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行业的应用。要抓住国际国内的信息革命浪潮的良好机遇,加快信息化步伐,加速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一些重点行业,财政应根据财力可能,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其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一般性企业、行业采用信息技术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如税收优惠、抵免、加速折旧等,加大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要鼓励企业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重视和支持新经济的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加快建立电子商务方案和采用先进物流管理方式。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将一种“虚”的信息和技术建立在相应的实体经济的基础上。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侧重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在信息产业发展初期,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优惠保护性政策为主;在信息产业成长期和成熟期政府一般采取自由开放促进竞争的政策。我国目前处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上给信息产业优惠的政策,以扶持信息产业初期的发展,达到对信息产业适度保护的目的。
(四)协调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和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
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偏大,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亟须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中央基本建设资金和建设国债用于西部的比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向西部地区倾斜。带动和拓展融资空间和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财政、金融,内资和外资协调运作,以加快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使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它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不留缺口,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积极配合。同时有步骤、因地制宜地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防沙治沙、草原保护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绿色生态屏障。可以考虑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资源税政策,构建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体系。
2.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随着中央财力的不断增加,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适度倾斜,并重视实现转移支付的公式化和法制化,使转移支付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二是中央财政对地方专项资金补助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支持地区开展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土条件和沙尘暴进行监测、预防。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对于西部财政困难的省,中央财政应适度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低收入居民适度补助,社会保障资金也适度向西部倾斜,确保最低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在教育、科技、卫生、政法、文化、文物等专项资金补助的分配方面也要向西部地区倾斜。三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和养殖业、农村基础设施和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培训等。四要继续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援助,逐步形成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是西部开发重要目的和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为吸引企业投资西部创造条件。(1)完善税收制度,明确财政扶持政策,为企业投资西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税制的完善和改革,进一步清理不规范的税收优惠,进一步清理乱收费等等造成的企业负担,明确财政扶持政策,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引导内外资企业对西部地区进行投资。(2)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在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税等方面,根据政策及客观需要,对在西部地区投资的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适度的减征、免征政策。此外,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增加对西部科技教育的财政投入。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科教兴国战略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各个方面。(1)从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农业优良品种、旱作和节水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军民两用技术,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事业在较高的技术层面和起点上发展。(2)加大对西部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西部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其中对贫困地区,中央财政适当予以资助。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等实际问题,要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确保教师工资发放的资金来源。各省财政部门要负责这项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对财力不足、难以落实的县,省财政实行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予以保证。(3)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加大教育投入,采取优惠政策引进优秀人才,促进西部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平稳运行的
重要保证。财政政策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由国家财政同省财政出资建立发展基金,运用对重点小城镇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实施建设;另一方面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积极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另外,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原则,以小城镇政府的事权为依托,给予相应的财权,适当增加小城镇的财力,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
2.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形式加大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科技型的乡镇企业发展。以乡镇企业改制为动力,提高经营效率,推进发展和就业。在交通方便的主要集镇利用有利资源,搞小而专、小而精的产品,重视产品质量,加强人才培养,与大企业配套,与市场结合。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各地自己的优势。此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搞好科技兴农工作,加大农村人口接受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财政要支持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构造政府和社会多方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以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为重点,规范管理,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乡就业协调的机制和环境。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概述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当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的时候,央行通过发行超过维持零利率的货币以刺激经济。美国从次贷危机以来到2012年12月先后进行了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第一次是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市场出现信贷紧缩的状况。美联储通过多次公开市场业务注入流动性,但收效甚微,于是2008年美联储7次下调联邦基准利率,基本上启动了零利率政策。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稳定美国经济而不是刺激。
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在2010年的8月实施的,截止2011年6月之间美联储每月向市场投入75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用来解决美国的财政问题。
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起始于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决定每月购买 400 亿美元抵押贷款担保债券,继续将美联储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设定在 0到0. 25% 之间不变等。并继续执行卖出短期国债而买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为的是改变就业率低的局面,复苏经济。
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起始于2012年12月12日,美联储每月除了继续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外还额外购买约450亿的长期国债。此次的目的是进一步刺激经济和恢复就业。
总结来看,美国在采取下调联邦基准利率的同时配合使用购买国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会使短期国债的价格升高,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债券会使长期国债的利率维持较低的状态,人们不会在低利率条件下形成长期利率会上升的预期,这样可以防止货币政策失效。但美国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却对全球经济,尤其新兴经济体特别是我国的经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加速通货膨胀情况
首先,我国对美国总体长期保持贸易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格局,使得我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造成通货膨胀。大量的美元游资追逐有限的大宗商品,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我国是原材料加工大国,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势必对我国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同时,美国长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引发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的自我实现效应。其次,由于消费者预期商品价格将上涨,就会扩大或提前进行消费,生产者面对大量的需求,会提高价格促使物价商品上升,即通货膨胀自我预期效应实现。从长期来看,我国将会面临通货膨胀情况的加剧。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一方面,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美元贬值会促使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热钱会选择盈利最多的资本市场,比如股市和房市,这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形成资产价格泡沫,而它又是脆弱而危险的,一旦破裂必将损害我国的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近一年来,美联储几次向市场发出要缩减购债规模,进而退出QE的信息。这会导致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同时大量资金会流出我国,这对我国股市造成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无论美国是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是退出都会对我国股市造成负面影响。
(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大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难度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大量热钱流入我国,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增加。过多的外汇储备使得政府需要增发货币来维持币值的稳定,而国内多余的流动性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为了应对过剩的流动性,央行若使用加息的方式来缩减流动性,又会造成我国和美国利差的增加,再次吸引短期投机资金流入我国,造成流动性的再次过剩。由此可见,美国的四次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不小的挑战。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大有益处的。一是在对外贸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有利于减少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也可以缓解政府面临的巨大的经营外汇储备的压力。二是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缓解外汇储备贬值的压力。由于美元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国际货币,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不得不适用美元计价和结算,使得我国有着巨大的美元储备,而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二)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
美国、欧洲和日本连续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他们之间汇率更加不稳定,这使得人民币在短期内同时存在升值和贬值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我国要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坚定的实行当前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面对经济强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汇率波动情况时,我国应当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减少外币汇率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三)加快我国产业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产品对国际市场仍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只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转变,未真正实现内需主导,出口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同时,还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研发以技术、质量、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打入国际市场,获得价值链的高端部分。所以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而言,挑战颇多,但机遇并存,我国应该在经济结构上多下工夫,从而摆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科学,2011(4)
[2]李石凯.从货币供应量变化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J].中国金融,2010(23)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股票市场,VEC模型
0 引言
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形态之一。当股票市场的运行出现异常的现象时, 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否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股价的波动?如果能, 又是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影响股票市场?这个问题既具有理论意义, 又具有实践意义。而目前我国对股票市场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处于调整与适应中。因此, 笔者认为对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影响股票市场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
1 理论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对投资者信心与股票价格的影响, 从而影响了整个股票市场, 本文主要研究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对外经济政策和产出水平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1.1 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基本手段, 通过财政税收、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国债政策等手段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若政府对个人减税, 相对于增加了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收入, 投资者信心增强, 会增加对股票的投资, 股票市场会走强。若政府对企业减税, 会提高企业的盈利, 使得企业股票价格出现上涨。因此, 改变税收会影响股价的波动方向。
1.2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中经常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改变市场利率以及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等手段改变货币供应量来调控货币市场, 从而对股票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增加, 或者利率下降, 资金面变宽松, 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增多, 引起对股票需求的增加, 促使股价上升。同时, 银根宽松, 有助于企业融资,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企业盈利增强, 股价进一步上升。
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为复杂。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上市公司为了股东利益不受损, 有可能会提高股息收益率, 从而引起股价上升。而通货膨胀率过高又会引起政府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 股价下跌。总的来说, 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率对股票市场有正向作用, 不在这一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将会引起股市低迷。
1.3 对外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对外经济政策包括出口补贴、进口限额、汇率波动等。以汇率为例, 若人民币汇率上升, 将对出口企业有利, 不利于进口。一方面提高了出口企业的盈利, 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将会上升;另一方面, 贸易差额增大, 社会总需求增加, 股票市场走强。
1.4 产出水平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会改变整个经济体的产出水平。产出水平提高, 将会增强投资者对整个经济形势的信心, 从而提高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投资, 股票价格将会上涨。同时经济景气的预期会提高企业的产量, 企业盈利增加, 进一步促进股票市场走强。
2 实证分析
2.1 建立VEC模型
本文选取1996年1月至2013年2月各月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广义货币供应量M2, 银行间7天内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R,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S, 经济景气指数中的一致指数X以及上证综合指数与深证综合指数月平均指数SH, SZ时间序列的对数值进行分析。为了对沪市与深市进行对比分析, 把数据分为样本1与样本2。
ADF检验结果表明, 所有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 所有序列的1阶差分形式全是平稳序列。采用JOHANSEN方法进行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 样本1、样本2都各自存在一个协整向量, 都应在各自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的误差修正模型即VEC模型。
2.2 脉冲响应分析
以建立的VEC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图1-图5给出了时间为40个月, 沪深两个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增长一单位 (1%) 正向冲击的响应曲线。图中实线代表沪市的脉冲响应曲线, 虚线代表深市, 横轴代表响应时间。
从图1, 2可以分别看出当宏观经济政策引起通货膨胀增加或货币供给量M2增加后, 沪深两市的股票都有上涨的趋势;两者对沪深两市的瞬时作用都在第5个月左右达到最大;之后, 两者瞬时作用开始减弱;但长期来看, 对沪深两市都有持续的正向作用。比较来看, 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量对沪深两市的冲击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但对深市的整体冲击更大, 而通货膨胀对沪深两市的冲击作用在数量上大于货币供给量M2, 在当月反映来说, 沪深两市对货币供给量的响应更迅速。
由图3可得, 利率增加后, 沪深两市会在短期内出现一个很小幅的增长;之后很快就开始大幅的下降, 利率增加变为较大的负向作用, 说明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存在时滞;从长期看, 沪深两市对利率增加的冲击的响应没有减弱, 而是趋于持续。比较来看, 沪深两市对利率冲击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 但对深市的长期冲击更大。
图4说明在汇率上升后, 沪深两市在短期出现了一个小幅的下降;之后开始大幅的上涨, 汇率上升的作用由负向转为正向, 反映了汇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存在时滞;长期来说, 汇率上升的正向作用没有减弱, 最终趋于持续。比较来看, 沪深两市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 但深市的反应时滞更长更强, 而最后的正向作用较弱。
图5中的LNSH, LNSZ对LNX冲击的响应曲线可以替代反映产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当产出增加后, 沪深两市有一个很微弱的正向反应, 之后开始走低, 并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比较来看, 沪深两市的反应基本一致, 但深市长期反应更强。
综上, 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冲击的响应基本符合理论分析, 不同的是, 实证中可以发现一些政策如利率, 汇率等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 同时, 不同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本文中, 深市就比沪市更为敏感与剧烈。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 产出对股票市场的长期影响并不完全符合理论分析, 可能与我国金融制度, 金融系统传导机制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方差分解
表1与表2分别列示了货币政策、各宏观经济变量与上证综指, 深证综指的方差分解结果。通过方差分解, 不仅可以进一步掌握各考察变量被自身及其它变量的解释程度, 还可以考察不同变量对沪深两市变动的贡献度。
由方差分解表可见, LNM2对上证综指对数值LNSH, 深证综指对数值LNSZ的方差的贡献度在短期与其他变量的贡献度相比变得十分微小;LNCPI的贡献度较大。货币供应量, 产出效应起到的作用较小。而从长期来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因子的贡献度出现了变化, 产出变量对沪深两市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变量的影响。
3 结论
从理论角度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一定影响。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对外经济政策以及产出水平都会在一定水平上引起股价变化, 股价变动方向与政策调整方向有关。
从实证研究中可以基本印证理论分析。从协整分析中看, 各政策变量与股票市场指数变动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脉冲响应函数中看, 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冲击的响应与理论分析中股价变动方向基本一致, 但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从方差分解来看, 货币供应量, 产出效应起到的作用较小, 通货膨胀作用较大, 但从长期来看, 产出变量贡献最大。对比沪深两市分析可得, 不同地区股票市场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趋势相同, 但程度存在差异, 本文中深市的敏感性强于沪市。
综上分析, 本文认为, 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有一定的影响, 但政策变量产生影响的显著程度并不相同, 与股票市场对政策变量的敏感度, 时滞现象, 观测时间长短以及市场自身波动性有关。
参考文献
[1]寇明婷, 卢新生.SVAR模型框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与股票价格波动——基于1998~2010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8) .
[2]臧微.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对股票市场收益及波动性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 2010年12月 (中) .
[3]王曦, 邹文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冲击[J].统计研究, 2011, 28 (12) .
[4]胡金焱, 郭峰.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研究*——基于不同市场态势的实证分析[J].理论学刊, 2012年8月第8期, 总第222期.
[5]胡龙.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2年第5期, 总第145期.
[6]余澳, 李恒.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有效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年第3期, 总第180期.
[7]封婷.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 2011 (5) (中) .
[8]王维, 王晓元, 赵红翠.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资, 2012年3月下, 总第261期.
[9]顾青, 夏叶.简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 2008年第6期, 总第25期.
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研究 篇8
一、我国经济适用房的贡献
从政策运行的效果来看,经过十年左右的经济适用房政策运行,我国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新型住房供应体系,城镇居民的住房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政策的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另一方面,在现阶段,经济适用房起到了平抑房价的作用。由于国家规定了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构成,并限定了3%以下的利润率,因此经济适用房相对于商品房而言,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政府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段推出一定量的经济适用房,满足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将有效缓解住宅市场的供需矛盾,平抑持续高涨的商品房价格,有利于住宅乃至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二、经济适用房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国大量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建设,对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扩大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经济适用房项目供不应求
以北京为例,根据统计资料,北京市有70%左右的家庭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而实际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远远小于享受购买群体的需求量,2004年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供给量只占北京市商品房供给量的12.7%,如此小的供给量是远远满足不了如此大的需求量。
2.2调控规划滞后限制经济适用房发展
仍以北京为例,由于北京市大部分经济适用房规划远离市区,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不仅给经济适用房的住户带来了许多不便,增加了住户经济负担,而且增大了城市交通、教育、购物成本等压力,限制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按照规划,市政道路建设属于政府的建设范畴,由于市政规划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小区的发展,出现了经济适用房小区配套缺失的现象,限制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2.3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问题
经济适用房作为国家改善中低收入者居住条件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其初衷无疑是好的。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经济适用房被一些并非中低收入家庭买走,而真正符合条件者却只能排队观望、望房兴叹。
如果高收入者利用其雄厚的财力购买和倒卖经济适用房,其结果不仅使大量政府补贴流人高收人者腰包。而且,当前市场上大量积压的主要是一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如果不限对象地开放销售,有可能加剧一般商品房的销售困难。
三、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干涉力度
目前,政府要加快观念转变和角色的转换,由对经济适用房市场的间接干预转变为直接干预,增加供给加强监管职责,强化经济适用房作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作用。政府应该加强住房规划和住房市场的土地综合利用管理,合理有效地配置经济适用房用地,抑制经济适用房用地交易的投机行为,通过调节经济适用房用地的投放量和存储量的管理来调节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另外,政府还应通过加大高档商品房的交易税率政策,抑制高档商品房的生产,鼓励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和加大经济适用房基础设施超前规划建设。这样既可以增加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供给,又可以减少中低收入家庭对经济适用房的过度依赖。
2、重新界定范围缩减受益群体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应当本着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那么就需要重新界定经济适用房的主体受益范围。重新界定后的受益群体应当以占本地区城镇家庭总数的20%-40%为受益范畴,而不是以城镇家庭的年收入的标准来划分受益面。
3、严格收入审核防止补贴外溢
在确定经济适用房受益主体后,对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执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应该根据职工工资、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综合界定购房目标群体,严格执行经济适用房认购申请和审核制度,对申购过程中发现的虚报、瞒报者给予严厉惩罚和不诚信个人信用档案记录。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定期申报收入已成制度,虚报、瞒报者一旦发现就将受到严厉惩罚。而目前,我国包括北京市的居民收入申报制度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还很不完善。因此,在现有继续完善收入制度环节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应的法规,建立相关的惩罚制度。只有清晰购房申请者门槛,认真执行收入审核制度,才能确实保障收入符合者进入经济适用房市场,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的。
4、加大审监力度减少腐败因素
由于现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都是企业行为,所以审计监管部门的审计职责很少涉及到经济适用房建设方,缺少审计监督,开发企业就在建设中会出现不正规的行为。要改变这种现象,保证政府投资的安全,降低投资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政府审计部门常驻经济适用房现场,对建设方的每一笔开支都进行监管审计,那么,诸如挪用建设资金、加大建设造价等腐败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而且审计部门有责任对政府的投资进行审计监督,因此,必须改变现在的审计部门没有权力对非国企进行审计的观点,只要是涉及到政府投资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审计部门都要进行审计监督。
参考文献
[1]、李松岩. 北京市经济适用房非均衡发展特征及对策分析[D]. 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园林经济快速发展问题政策研究 篇9
1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1)相关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园林行业属于投资大、见效慢、收益差的公益性行业,各金融机构属于盈利性企业,这就造成各金融机构不愿出台支持园林行业的经济政策。造成园林行业融资贷款困难。除非有政府的行政立项和相关部门作担保,各金融机构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才贷款给园林部门。否则,各金融机构对于园林行业融资贷款业务持消极观望态度。
(2)园林行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缺失,金融机构畏手畏脚。园林苗木栽植受土质、气候、温度、水分等诸多条件的影响,苗木存活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虽然国家政策上号召金融机构要支持园林行业发展,但是由于园林行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包头市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园林贷款畏手畏脚,裹足不前,无法满足园林行业融资贷款的需求。
(3)园林土地权属不明晰,导致金融信贷资金需求与信贷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包头的园林绿地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政府土地划拨的方式形成的,绝大多数园林用地没有文件、没有坐标、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土地权属不明晰,导致和周边农民摩擦不断,农民侵占园林绿地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之园林土地权属确认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包头市没有专业的机构和人员愿意做土地确权工作,金融信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是当前制约园林行业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
(4)园林保险产品缺失,信贷风险较大。园林苗木生产周期一般在3—10年,期间许多因素对苗木生产有较大影响。比如发生自然灾害,必然会对园林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园林生产经营者权益容易受到损失,由此加大了信贷风险。
(5)园林行业生产力落后,园林产品附加值低。众所周知,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由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构成。首先,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包头园林最后一次大规模招工是1979年,距今已经快40年了,当年招进来的青壮年劳动力即将成为花甲之人,马上就要退休了,体力严重不能胜任工作。每年园林行业还要雇佣大量临时工劳动力,增加了园林工作的成本。近年来虽然陆续有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园林部门,但是数量远远不够,他们基本上都充实到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一线职工数量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补充,劳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包头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其次,园林生产的劳动对象往往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所以园林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第三,包头园林生产的劳动工具还大量使用锹、镐、锄、耙等原始工具,除灌溉配备水车外,毫无机械化可言。相比于使用园林机械较普遍的国内同行,我们已经落后了。劳动工具原始已成为制约包头园林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6)园林生产经营者贷款抵押物和担保物单一,园林生产经营者融资渠道狭窄,园林生产经营者拥有最大的资产是土地和住房,但是土地由于权属原因风险较大,这样就只剩下住房这一资产。那么靠住房进行抵押和担保,得到的贷款又比较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金融对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
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协助园林部门完成土地权属确认工作与大力支持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服务工作,改进和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增加对园林行业的有效信贷投入意义重大。金融机构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将推动园林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落到实处。
(1)针对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一是研发新的抵押担保贷款品种,为园林生产经营者融资提供方便。二是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创新担保方式。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生产经营者的贷款需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增加担保方式,除开展已有的园林产品抵押贷款外,还要推出园林土地使用权抵押、保证担保、票据融资、复合型贷款等信贷产品。四是加强管理。申请对抵押贷款要符合条件,要有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并按要求到园林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及相关手续交金融机构保管。五是签订保险。为防止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导致园林贷款损失,要求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针对园林企业:一是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好的园林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推广办理贷款“一站式”服务。三是提高续贷效率。对续贷工作,提前做好调查,简化审批材料,提高服务效率。四是对园林中小企业贷款实行限额管理,根据园林企业实收资本和所能提供的企业及法人代表的有效担保情况核定最高信用限额,并结合园林客户的具体经营特点及资金周转频率,在核定的最高限额内,科学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投放进度。
3包头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理想模式
(1)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园林生产经营者的借款模式。一是担保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然后再向园林企业和个体园林经营者推行抵押贷款。二是成立民间融资公司,吸纳园林生产经营者或其他园林投资人入股,为园林企业和个体园林经营者担保,帮助它们向金融机构贷款,并履行担保责任。
(2)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小额贷款+园林生产经营者集体联保+反担保贷款模式。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小额贷款指基于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个人信誉,在核定的信用额度和期限内向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发放的不需提供担保的贷款。园林生产经营者集体联保贷款,指由数户以上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组成联保小组,金融机构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反担保贷款,即金融机构发放给园林生产经营者贷款,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园林生产经营者将“园林土地使用权”提供给担保公司作为反担保,担保公司根据所担保贷款的金额收取一定的担保费。
(3)抵押贷款模式,即园林生产经营者以其依法有权处分的园林产品、苗木和园林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申请借款的行为,用来解决园林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融资需求。特别是要在提高园林行业生产力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一是要为园林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裕的资金,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力的雇佣问题。二是要为园林部门购买园林机械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园林行业早日实现机械化生产,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园林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4)园林资金互助模式。由园林主管部门、园林企业、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园林行业投资人等主体依照平等、公开、合作的原则,共同出资自愿组建的互助金融服务平台,仅限于对入股会员提供低息有偿服务。这种模式作为金融机构服务之外的一种有效的融资补偿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4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1)把握包头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历史机遇,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园林的新领域。各金融机构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园林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应用抵押贷款业务。二是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园林信贷产品,开发园林生产经营者小额信用贷款,园林生产经营者集体联保、反担保等信用共同体贷款品种,解决仅凭园林土地使用权担保而保障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园林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性。
(2)改变信贷投入方向,把金融的投资方向由工业企业转向支持园林企业发展。一是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资金雄厚实力强、金融产品种类齐全、营业网点众多的优势,积极开展符合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二是加大发放贷款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在园林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优势,通过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等诸多方式逐步建立起面向园林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进一步发挥金融资金在园林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有效预防抵押贷款风险。一是包头市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涉及园林行业的贷款风险给予必要的管理,对发放园林产品抵押贷款的银行给予风险补偿,提高金融机构园林贷款的盈利水平,调动保险公司承保和园林生产经营者参保积极性。二是建立包头市园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议中央、自治区政府对包头地区实行特殊园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解决包头地区没有园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状况,促进园林生态增效和园林生产经营者增收。三是保险公司应积极研究和改善园林保险服务,要结合包头区域对园林产品的需求情况,不断完善园林保险险种和服务创新,增加园林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面。要坚持“保障充分、保费低廉、覆盖面广”的原则;在保险理赔服务中,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则规范理赔服务,提升园林保险的服务质量。
(4)政府部门出面协调金融机构与园林部门的合作,共同构建金融服务园林行业的新机制。一是包头的金融机构和园林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联系会,交换意见,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二是各金融机构定期与园林部门协作,及时了解园林企业、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等不同规模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划分成不同的档次,按年度制定出园林信贷资金在不同档次的投放比例以及投放额度,既要保证园林企业得到有效扶持,也要确保个体园林生产经营者在信贷资金中占有相应的份额。
(5)规范园林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园林土地权属的登记管理制度,要认真做好园林土地的勘界、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简化园林土地使用权证办理手续,降低相关收费,同时保证园林土地使用权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二是建立园林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和园林资源收储市场,发挥土地使用权登记、评估、转让等功能,实现园林资产和资本的有序流动,确保抵押园林土地使用权可及时流通变现。在做好园林金融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园林主管部门作用,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使用权登记、抵押、变更、注销等信息,便于金融机构判断土地使用权变现能力。
(6)简政放权,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助推园林经济做大做强。一是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园林资金需求特点,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合理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索多种贷款模式。二是配合园林主管部门,扩大园林生产经营者小额信用贷款和园林生产经营者集体联保贷款范围。三是发挥园林龙头企业是园林行业的主力军作用,与园林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特点,积极帮助园林龙头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助推园林经济做大做强,进而推动包头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步伐。
摘要:在介绍城市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包头城市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种种因素,对如何加快城市园林经济发展提出了模式构想,以实现城市园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终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 篇10
改革开发的三十多年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 我国从无到有建立了现代化工业基础, 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历时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经历的发展变化。我们在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要看到因经济发展而牺牲的环境代价。人类文明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 因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而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可以说, 低碳经济是以科技进步与迫切的环境要求为动因, 是人类文明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总体而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与低排放为基础的先进经济模式, 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的开发。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与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结合, 产业结构调整与制度规范并重的人类生存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与根本性转变。低碳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 其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响应与支持, 并迅速成为气候经济发展的新标准与新模式。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 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立场直接影响全球性的低碳经济战略布局。我国积极响应低碳概念的提出, 并将低碳经济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 但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限, 低碳经济战略的推行在我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与力度不容置疑, 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低碳经济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巨大成就, 究其原因主要有资源结构、发展阶段、技术等问题。
2.1 资源结构问题
我国已探明的矿藏储量中, 煤炭资源占很大比例, 石油与天然气储量较少。这种多煤缺油少气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的一次性资源消耗中以煤为主, 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气污染。我国的工业、取暖等燃料多以煤炭资源为主, 目前大气污染中绝大多数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污染多由煤燃烧排放造成。这种以煤为核心资源的现状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得到很大改变, 由于煤储量占到所有资源储量总数的94%之多, 我国经济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对煤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由此带来的有害气体排放也会随之增大。由此可见, 资源结构问题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硬伤。
2.2 发展阶段问题
发展阶段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其一, 我国处于发展中阶段, 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 这一发展阶段中, 资源的大量消耗是必然的, 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不可避免。发展中国家一般在贸易活动中居于产业低端位置, 产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力低, 这一系列的“低”相对应的却是高能耗, 可以说,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以高能耗、高污染换取相对的发展速度, 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经过的历程, 也是发展中国家所要承受的代价。其二, 我国正经历着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消费结构升级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 人口问题与工业化进程也是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国民收入的大幅增加使得汽车尾气问题又称为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又一难题。由于我国现在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 使得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很难打破, 要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势必会拖慢我国的总体发展速度, 因此, 如何破解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环保的冲突, 是我们必须正视与深思的课题。
2.3 技术问题
技术进步是解决能源问题与缓解环境压力的有力武器。低碳经济的实现是保护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高新技术是支撑低碳经济彻底成为现实的不二选择。比如清洁能源的广泛利用、甲烷的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收集与有效储存、工业废气的二次利用、工业废水的分解排放等。但是, 现阶段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 还有一定差距, 这也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
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选择
3.1 法治促低碳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 从立法层面保障低碳经济的顺利实行。制度的建立必须依托我国国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 以煤炭为能源的火力发电占到我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 一刀切的治理方式显然与国情不符。在这方面的法规制定中, 要严格要求发电企业应先用技术能达到的治理标准, 尽量较少污染物排放。在治理的同时, 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多种发电形式作为有效补充, 并且逐渐增大其他发电模式的总发电量, 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值得提出的是, 我国要大力推广居于全球领先技术的核能发电, 使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另外在法律、法规制定后, 要严格执行, 使煤炭污染降到最低。
3.2 开发促低碳
能源问题的有效解决, 主要靠国家能源战略实现。在低碳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把新能源开发与节能作为战略中心。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将长期居于主体地位, 且这种模式在较长周期内很难改变。基于这种现状, 在能源战略的制定中, 要把新能源的开发与传统能源的节能治理并重, 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较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 逐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同时大力开发传统能源的再利用与治理方式, 以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
3.3 技术促低碳
倡导与鼓励先能源与能源治理方面的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大力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及发展模式, 通过学习、参考创新的思路, 使高新技术在我国的适应力增加。加大在新技术、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力度, 通过政策导向鼓励与支持低碳能源和低碳产业的优先发展。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通过物质激励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投入与研发。
3.4 产业促低碳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鼓励地方发展第三产业, 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 使绿色经济所占比重逐步提升, 从而遏制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地区经济宏观规划时, 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 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 政府要居于战略主导地位, 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 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 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企业与个人也要担负起各自相应的社会责任。国家从战略层面主导低碳战略的实施, 企业要积极响应, 在新能源开发与节能降耗技术方面勇于创新, 个人要从点滴做起, 从身边的节能细节做起, 使低碳经济成为一种文化理念融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群策群力, 为构建低碳社会, 形成低碳文化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取舍关系已成为当前公共经济政策所必须重视的严峻问题。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 即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到低碳环保型经济模式转变是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达到平衡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发现其不足之处, 并提出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低碳经济公共政策, 以期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经济政策,制约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冯周卓, 袁宝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2]楚迤斐.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体系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3]袁宝龙.政策“解锁”:发展低碳经济的软实力保证——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 2011 (05) .
[4]陶蕴芳, 尚涛.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 2011 (06) .
[5]宋雅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模式与政策选择[J].特区经济, 2010 (04) .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篇11
关键词: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完善建议
一、 循环经济与税收调节
为了深入贯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友好社会的建设,我国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经济模式。
政府利用税收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依据是外部效应。传统的“单程式经济”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来维持经济的增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造,受害者得不到额外的补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成本小于收益,造成产品的过度供给和消费,这就是明显的负外部效应。政府应该对具有负外部效应的行为征税,并对正的外部效应采取激励优惠措施。
二、 我国调节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分析
相对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更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依据外部性矫正原理税收的调节作用应该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限制资源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二鼓励对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资源的使用以及,鼓励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一) 限制性税收政策的设计
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起到限制性作用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城镇土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燃油税、车船税等税种。
1、 资源税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资源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是通过对自然资源使用的一种控制来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目前我国现行资源税促进资源节约的力度较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资源税的征税范围过窄,二是资源税税率过低,三是资源计税依据不合理。还有资源税收入大部门归地方所有,地方为了获取收入就会纵容对资源的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消费税我国现行消费税14个税目中涉及到限制资源浪费和环境保护的征税项目包括成品油、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消费税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对于一些资源过度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的产品不征税,比如煤炭、一次性塑料、一次性餐饮容器、臭氧损耗物质、农药、化肥、汞镉电池等,而且资源税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类产品的征收力度比较小,达不到限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作用。
(二)鼓励性税收政策的设计
1、增值税增值税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增值税优惠政策条件限制严格,优惠范围过窄。在增值税优惠政策中对于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定对材料使用比例和产品的标准都有严格的限定,而且再生资源的利用必须在规定目录内,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技术、条件等原因,企业使用的原料可能不在优惠目录中或者产品或材料不能达标,这样就完全不能享受到优惠政策。其次,增值税退税或减免税方式复杂。目前增值税的减免税或是退税方式较为复杂,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交报批类和备案类材料。最后,循环企业抵扣力度不足。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原材料成本低,增值部分所占比重较高,循环利用资源反而需要缴纳更高比例的税收;与此同时,对于利用废旧物资进行生产的企业,因废旧物资大多是从民间收购,而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进行进项税的抵扣,加重了利用废旧物资生产企业的税收负担。
2、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废旧物资回收以及技术开发三个方面对循环经济予以免税、低税、减税和加速折旧等优惠。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优惠程度较小,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优惠目录中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按 90%计入收入总额,此规定不仅涉及项目较少而且优惠幅度较低。二是自建自用企业无法享受优惠政策,税法规定环保、节能项目可以从取得第一笔收入起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优惠,但仅限于企业外购,对于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装置、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自建自用项目不能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企业的节能环保设备投资额只有10%可以抵免税额,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和形成无形资产的扣除额分别为50%和150%,这样使得企业对节能环保设备的投资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缺乏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的吸引力。
三、 完善税制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分析,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待完善。
1、 完善增值税
在以流转税为主的我国,完善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于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扩大优惠范围,调整优惠条件限制。将利用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尽量纳入到增值税优惠目录中。其次,要加大抵扣力度。制定政策,使得资源回收利用但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能够抵扣其进项。再次,简化征管程序,确保纳税人能及时足额享受到税收优惠,促进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
2、 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要加大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力度,扩大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目录的范围;提高企业购置节能减排和环保产品的抵扣额度以及投资抵免额的比例,以减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将企业自建自用的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纳入到所得税优惠中,提高自建自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依据企业实际支出据实税前扣除关于节能环保的研发费用,加快大型节能环保设备折旧速度,以减轻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投资的风险度,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3、 完善资源税
对于资源税的改革,首先,要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土地、海洋、草原、滩涂、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列入征税范围,以切实达到保护资源,减少污染浪费的目的。其次,适当提高资源税的税率,提高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或者再生周期较长的资源的税率,进一步完善资源税价改问题,实行从价计征。再次,改变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不仅对销售使用的自然资源征税,也要对开采闲置的资源予以课税,以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湖南社会科学:2011(06)
[2]吴宝宏,孙丹,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4).
[3]梁燕君,财税政策:如何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西部财会:2012(02).
[4]刘再杰,李艳,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5).
[5]冯海波,利用税收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税务研究:2005(09).
[6]蔡芝儿,循环经济发展与税收政策选择,税务研究:2006(10).
[7]邓子基,韩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设计,税务研究;2008(03).
[8]阮宜胜,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探讨,税务研究:2006(10).
[9]韩庆华,赵宇,卢夏瑾,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思考,财政研究:2008(09).
[10]曲向荣,李辉,王俭,循环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2.
[11]吴季松,循环经济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M],2008.
[12]赵洗尘,循环经济文献综述,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M],2010
[13]关小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
[14]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税收优惠政策汇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15]彭正国,左伟胜,现行增值税政策指要,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浅析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研究 篇12
1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政策的现状
1.1 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拥有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来说, 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 如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明确的法律条例规范;相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来看, 宏观政策的实施没有完全落实;农村的再教育问题、医疗、保险、法律条例等相对来说没有实行到位, 农村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需要改革与完善, 切实投入到村民的生活需要上。
1.2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不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定位问题, 也存在着不明确其结构覆盖的范围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意识上也需要完善。目前, 与农村相关的银行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 但是面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业务需求、不同的发展途径与对象等问题时, 还是没有深层次的认识与完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目前的现状, 农业发展银行对于乡镇地区的网点还没设立, 农业银行在乡镇中的普及范围也比较狭窄, 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还是比较单一的, 邮政银行主要是吸收存款, 而在贷款方面的涉及层面功能较弱。随着当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资金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大, 因此农村的金融机构在存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 过于单一的金融服务产品意识需改制。
1.3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
新时期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农村储蓄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各类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开拓并完善农村金融储蓄市场,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商业保险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农村商品配送体系与农村社会服务意识方面都是值得金融机构关注与完善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金融的服务体系质量势必要求增强, 根据其发展对象来看可分为农户需求、农村企业需求、政府需求;根据其性质来看, 可分为建设性需求、消费性需求等。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遇上资金缺乏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的支持是其强有力的后盾, 目前由于财政问题,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完成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2 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措施
2.1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想要完善农村的金融环境, 首先得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改善, 加快农村的市场化与社会化的进程;加强农村的金融法制体系建设, 保障农民与政府的活动都有法可依;加强监管人员的监督职责, 提高管理手段与方法, 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制定有效可行的宏观政策, 落实政府的基层建设实施;加强农村再教育的投入, 增强农村社会保险的力度, 规范农村正规金融, 严格把守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农村金融市场以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2.2 促进农村金融多元化
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化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进度缓慢, 甚至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要想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 离不开农村金融多元化体制的改革, 在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可行的情况下, 开放扩大金融领域, 促进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发展以更好地为农村金融服务, 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更新, 满足对农村金融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及不同业务的需求。
2.3 协调发展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进程
金融体制的改革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其存在的缺陷性与落后性需要后期的弥补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其结构的变化关系到农村金融的改革,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是现阶段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农村金融服务的地域性、特殊性等的影响, 其经营管理的难度更大, 很多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因此而不敢投资农村金融, 这也会拉大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发展的差距。因此, 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与城市金融协调统筹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向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方向迈进。完善农村金融环境,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监督管理, 将农村金融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进, 这都是加快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统筹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发展, 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但是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农村经济发展与其金融政策仍有待提高, 本文根据农村经济的金融政策现状提出自己的拙见, 并对如何完善其体系提出了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政策,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周霆, 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M].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5 (06) .
[2]彭艺, 彭紫云.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J].理论探讨, 2010 (04) .
[3]池小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 2006 (06) .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宏观经济政策08-20
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08-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08-13
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07-16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10-13
以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思考05-21
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07-03
日本宏观经济分析论文08-03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