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

2024-09-17

中国宏观经济(共11篇)

中国宏观经济 篇1

中国经济年会 (2010—2011) 于1月15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 会议主题为“把脉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与会代表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 就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多项建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市场》学术委员会主席,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 宏观紧缩政策对目前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并无作用。

厉以宁教授表示, 目前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进型的, 这在中国是第一次。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四种原因造成:第一, 原材料短缺, 因为短缺而价格上涨。第二, 农产品供不应求, 农产品的供不应求引起了整个成本上升。第三, 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引起了物价的上涨。第四, 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 使成本增加。“宏观紧缩政策对目前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并无作用。紧缩的宏观政策不能解决原材料的短缺, 也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 也不能把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 可能对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既然已经上升了, 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所以,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此次中国经济年会上, 与会代表们认为,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迅速探底和艰难复苏后, 2011年将在曲折中缓慢增长。美国的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以及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热钱冲击、资产泡沫与通胀压力, 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国应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趋利避害, 有所作为, 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代表们认为, 当前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今年有必要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输入型通胀。政府对价格的调控应以间接调控为主, 直接调控为辅,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搞好总量调节的同时, 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加大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及教育、卫生、生态环保等社会事业的支持。

同时, 代表们也指出, “十二五”期间中国仍将处于一个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社会化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 这是中国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但“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递减、贫富差距拉大等矛盾和隐忧也会凸现。未来五年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他希望与会代表加强经济发展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针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突出问题, 提出富有远见卓识的标本兼治之策, 为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年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 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北京、天津、南京等地方政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厉以宁、戴相龙、贺铿、刘遵义、张晓强在主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

中国宏观经济的流行误读 篇2

国民经济是靠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的,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引擎中,投资率为42%-44%之间,消费率在53%-55%之间,净出口的权重只有2%-3%。在中国人均资本存量只有美国或日本的1/20时,中国投资率真的是过高了吗?

拿2004年的数据来看,当年GDP是13.65万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7万亿,同比增速为25.8%,社会零售商品消费为5.40万亿,同比增速为13.3%,其余为存货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消费等;2005年的数据显示,当年GDP是18.23万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8.86万亿,同比增速为25.7%, 社会零售商品消费为6.72万亿,同比增速为12.9%;2006年头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为7.93万亿,同比增速为26.6%, 社会零售商品消费为6.89万亿,同比增速为13.6%。

在过去3年,投资增速在26%左右,而消费增速只有13%,简单地去理解这些数据,容易造成官员要么对投资热忧心忡忡,要么调控热情此起彼伏。

中国经济是个谜语,但是它很管用,要是只看统计数据的表面,每个人都可能陷入迷宫和盲动。那么,让我们停下来,用最简单的方式对投资和消费的数据进行修正,看看会得到什么结果。

就投资数据而言,仅修正一项,就是土地出让收益金。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公告,2004和2005年分别为5560亿和5890亿元,2006年全年的数据还未公布,保守估计应在6500亿左右。土地出让收益金不是新增国民财富,显然不应当计入投资。因此,相应地2004年、2005年以及2006年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应分别修正为:6.44万亿、8.27万亿和7.28万亿,同比投资增速则分别修正为:17.7%、17.3%和16.3%。

面对需要向下修正8个百分点左右的投资增速,还会有人说“投资热”吗?何况判断投资是否过热,不在于投资增速而在于投资的风险回报。

就消费数据而言,仅修正一项,就是城镇无房户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租房消费。简单地算两笔账:一笔是城镇无房户的住房消费,考虑到现在城镇住宅自有化率高达83%,假定余下的17%者中真正需要租房者仅一半(约4930万人),再假定其每月住房消费是进城农民工的两倍,即140元/月,那么城镇无房户每年租房消费大约为830亿;另一笔是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专项调查,现在城镇中农民工不会少于2亿人,每人每月租房消费约70元,假定他们每年在城市中仅季节性就业5个月,那么进城务工人员每年租房消费大约为700亿。两笔相加,目前中国居民每年租房消费不会低于1530亿元。

这些都是扎扎实实的消费,因此,2004年、2005年以及2006年前11个月,消费应分别修正为:5.87万亿、6.87万亿和7.04万亿,同比消费增速则分别修正为:15.4%、15.4%和16.1%。面对至少需要向上修正约3个百分点的消费增速,以及政府在医疗、养老方面公共服务供给的匮乏,有谁又能轻易地断言中国居民消费不足?

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即便只考虑房地产行业的兴起,也容易看出投资热、消费不足之类的陈词滥调基本过时。我不能夸口说上述修正的绝对无误,但拿着统计数据的旧地图,宏观调控就一定会炸错新目标。中国至少还需要2-3个“五年计划”的投资增长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理性面对2007年的股市

文·易宪容

2006年国内股市成绩辉煌,全年指数涨幅达130%,股指涨幅遥遥领先于国际上其他市场。不仅广大股市投资者赚得心花怒放,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由于国内股市的翻身被推上了2006年CCTV经济人物的奖台,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人预期中的2007年国内股市将会山花烂漫般的更上一层楼,开启中国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新纪年。

我们无须用非理性亢奋、股市过热、股市泡沫等观念对它给出多少评论。但是当股指数2006年12月一个月上涨幅度达27%以上时;当2006年最后几个交易日少数证券营业所成交额占整个市场的绝对比重时;当工行股价疯狂上涨而市值轻易地超过汇丰时,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及上市公司都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即2007年如何面对迅速攀升的中国股市?

2007年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量1200亿元以上,而这样的交易量是发生在仅有流通市值2万多亿的市场。看看香港,其流通市场达到13万多亿,但其每天交易量也只在300多亿,很少上500亿交易量的天数。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不难看出国内市场炒作程度有多高。当然,这次市场股价快速上涨尽管没有早几年那种让鸡变成凤凰,鸡毛也飞上了天的状况,上涨股票基本上是限定在他们所认为“价值重估”的股票上。但是,国内股市轮番炒作程度如何,投资者们应该早就心知肚明。

当然,无论我们如何分析,国内股市的巨大波动仍然是2007年的主要特征。从市场角度看来,2007年国内经济增长不会放缓,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仍将持续,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依然如故,股权分置改革的溢出效应将进一步释放,整个股市还是处于重新估值阶段,加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牛市效应等,所以2007年股市仍然会被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外国投资银行以及财经媒体看好。

但监管者必须理性,必须保持着清醒头脑,引导国内证券市场更为健康地发展,保护投资者及真正确立投资者的信心。管理层要做的就是借股市之东风,加大加快国内股市的扩容,让更多的优质大公司进入市场,让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

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变目前国内股市企业上市十分困难而股票供给不足的局面,让更多的企业寻找到更为适合的融资渠道,并迅速改变国内金融市场单一的融资结构;另一方面,大量的新股上市也是改善目前国内股市市场结构、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根本所在。

其次,国内股市的繁荣也是解决股市深层次问题、结构性问题的大好时机,特别是股市的基础性制度。比如说,管理层制定有效制度规则,坚决打击各类型证券市场的违法乱纪活动,积极推动建立资本市场专业化司法审判制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设立制度规则让证券市场的犯罪分子很少或根本没有证券犯罪的机会,一旦有不法现象出现必然会受到严厉惩罚,罚得他倾家荡产,使得这些人不敢犯罪,也犯罪不起。

还有,必须全面清理既有的那些不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潜”规则。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证券市场还不是一个融资的市场,仍然是上市公司用来“圈钱”的地方。许多盼望上市的公司,其目的就是为了从这个市场上圈到钱,上市成功之后,融到的钱不是去从事项目投资,而是大多又流进了证券市场,在股市上兴风作浪。在股权分置之前这样的现象十分泛滥,目前这种情况仍然没有多大改善。

最后,如何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该是2007年管理层最艰巨的任务。这种保护不仅在于确立有效的保护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对投资者的教育。后者又包括了投资者基本知识的普及,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等。培养起一个高质量的投资者市场,是国内证券市场健康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篇3

一、经济增长持续回升, 经济主体信心日益加强

初步统计, 2009年GDP增长8.7%。从同比增速看, 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6.2%、7.9%、9.1%和10.7%, 经济增速在逐季加快。从季节调整后环比数据看, 2008年四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4.3%, 是2003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点, 2009年一季度开始明显回升, 折年率为9.5%, 而同比GDP增速则在去年二季度开始反弹。2009年二至四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分别达11.4%、11.0%和11.3%, 平稳较快增长。

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 去年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0.7%, 比上季度上升5.3个百分点, 自前年四季度探底到近十年来的最低值 (60.9%) 后, 已累计提升19.8个百分点, 达到了2007年3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60.7%, 比上季上升2.6个百分点, 连续3个季度出现上升。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信心显著增强。

二、工业生产增长强劲, 企业利润状况不断改善

2009年,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 增幅较上年低1.9个百分点。其中, 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 增幅比上年同月高12.8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12月份工业月环比为1.15%, 增幅比上月低0.54个百分点。

重工业生产加快,轻重工业增速差扩大。去年12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1.4%,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1%,重工业生产增速比轻工业生产增速快9.3个百分点,创1998年以来历史次高水平,预示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企业存货余额持续增加,增势放缓,存货指数连续四个季度回升。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调查显示,2009年12月末,5000户工业企业存货余额较上月上升56%。

5000户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指数变化趋势亿元,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上升趋势,但环比升幅有所下降,企业存货增加幅度减缓。2009年4季度,5000户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指数较上季上升0.4至49.6,连续第四个季度回升,并连续两个季度超过48.9的历史平均水平,同样显示增加产成品存货的企业比例持续上升。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大幅度回升。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在连续下降10个月后,在11月份实现正增长。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25890.8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上年同期高2.91个百分点,较前5和前8个月的增速分别提高30.65和18.41个百分点。人民银行调查的5000户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在2009年12月份也呈现大幅回升。

三、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

投资快速增长带动GDP企稳回升。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回升,2009年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0.5%,为2006年8月以来投资增速首次超过30%,此后,去年5~12月投资累计增速均在30%以上。全年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4139亿元,同比增长30.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35.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2009年城镇新开工项目344769个,比上年增加87694个。

2009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67.2%,增幅比2008年提高61.8个百分点。尽管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累计增速在下半年出现回落,但全年增速仍处于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实际消费和居民消费意愿平稳增长。2009年全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15.5%,实际同比增长16.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季调后月环比增长基本稳定。居民消费意愿平稳回升。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去年四季度有38.0%的居民认为本季消费支出较上季增加,已连续3个季度平稳增长;有39.3%的居民预期下季消费支出增加,比上季提升7.9个百分点。

进出口持续回升,贸易顺差收窄。从2008年10月份以后,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出现负增长。2009年一季度形势最为严峻,5月份以后,进出口降幅开始减缓,12月份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7.7%,出口规模相比危机前的最高水平,已经恢复了96%,外需进一步回暖;进口同比增长幅度连续下降12个月后,11月份增长26.7%,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12月份快速攀升至55.9%,国内需求增长强劲。

从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看,进口在去年2月份就表现出复苏迹象,之后一直保持正增长,并且在9月份以后环比增速逐渐走高;出口在下半年也表现出稳定的复苏迹象,12月份进出口月环比均达到历史高位。

2009年全年累计,出口同比下降16%,进口同比下降11.2%,贸易顺差为1960.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7亿美元。去年四季度5000户企业景气调查中的进出口企业订单指数为54.1%,比2009年一季度的最低值高24.8个百分点,预期下季订单指数为52.9%,仍处于扩张区间。进出口企业销售情况和总体经营状况在逐季好转。

四、就业形势趋于好转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快速回升和国际经济步入复苏过程中,沿海省份许多企业订单回升,并接近金融危机前水平,劳动用工出现了短缺现象。

2009年4季度,人民银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显示,居民未来就业景气指数从去年1季度的42.2%,逐步上升到4季度的53.1%,连续2个季度高出50%景气值。12月份PMI分类指数中的从业人员指数为52.2%,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6月份以来一直位于景气区间,显示制造业的就业情况好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较2008年减少102万人,达到1102万人,远超过全年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

五、物价全面企稳回升, 房价快速上涨

CPI、PPI等主要物价指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从高位持续回落并出现负增长。从季节调整后数据看,CPI月环比在2009年2月份进入正增长区域,PPI月环比在6月份进入正增长区域。2009年下半年,主要物价指标先后触底回升。CPI同比在连续下降9个月后,11月份首次转为上涨变化,12月份上涨1.9%,较11月份高1.3个百分点。全年累计下降0.7%;PPI同比在连续12个月下降后,12月份首次转为上涨变化,上涨1.7%,全年累计下降5.4%。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CGPI),其同比在连续12个月下降后,11月份转为正增长,12月份同比上涨3.4%,全年累计下降5%。CGPI月环比提升,下半年月均上涨0.7%,12月份上涨了1.4%。

从结构上看,去年12月份CGPI中的投资品价格同比上涨3.5%,环比上涨1.4%;CGPI中的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7.7%,环比上涨2.7%;CGPI中的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环比上涨1.5%。

2009年3月份以来,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已经连续10个月正增长,同比房价自去年6月份转正后加速上涨, 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11月份扩大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涨幅比11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比上一轮房地产价格高涨时期的2007年高20.8%,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2007年同期高7.4%。目前, 一线城市房价已超过2007年下半年的高点,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也接近或超过2007年的高点。

六、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信贷投放总体宽松

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2009年12月末,M1同比增长32.4%,比上年同期提高23.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提高9.95个百分点。M1和M2已经分别连续6个月和10个月在25%增速以上运行。12月末货币流动性(M1/M2)为36.3%,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为2008年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货币流动性明显增强。消除季节因素后,12月份M1季调后环比折年率为14.4%,比上月末下降4.7个百分点,M2季调后环比折年率为5.2%,比上月末下降14.9个百分点,增速均呈高位趋缓态势。

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7%,比上年末加快13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其中12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798.3亿元。从结构上看,2009年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6.7万亿元,同比多增4.1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短期贷款2.15万亿元,同比多增5241亿元;新增人民币票据融资4563亿元,同比少增1898亿元。

七、中国经济运行趋势展望

从总体来看, 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的趋势有望不断得到巩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 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经济增长趋势

依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测算的经济景气指数,目前工业增加值的一致合成指数、先行合成指数都已经显著回升,显示出未来经济将延续企稳回升的趋势(参见图18)。

在投资方面,在国家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推动下,企业投资意愿继续上升。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也逐步恢复,去年4季度企业固定资产、设备和土建投资指数分别为51.2%、50.5%和48.1%,比上季回升0.8、0.7和0.4个百分点。

在消费方面,去年四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消费意愿小幅回升,居民投资意愿略有增长,储蓄意愿有所回落。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2季度的12.6%,回升到4季度的17%,并预期2010年1季度上升至22.1%。同时,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消费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从2008年4季度的51.8%(2004年以来最低点),逐步回升至2009年去年4季度的66.5%,达到2007年以来较高水平,居民贷款消费意愿已回升至较高水平。

在外贸方面,2010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对外贸易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也应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频发,我国贸易条件重新恶化,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仍比较严峻。

(二)物价变动趋势

依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测算的物价景气指数,2009年四季度CPI一致合成指数已经触底回升,与先行合成指数在2009年上半年的触底回升形成呼应。目前,CPI先行合成指数继续上扬(参见图19)。

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 从2009年三季度的48.8%上升至四季度的51%,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上升。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009年四季度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73.4%,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上升。

从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货币信贷存量较高、国内需求继续回升和资源性基础产品价格调整等因素,对2010年最终物价水平产生上涨压力。同时,近6年来粮食连续增产,对稳定食品价格涨幅起到积极作用,部分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消费市场供给充裕也将对物价上涨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篇4

根据2011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美国2012年将结束疲软开始复苏,全球经济也将开始常态发展。中国在这样的经济大局之中,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存在。目前,中国政策调整的依据仍是经济增速、通胀水平和失业率,但这些均是滞后指标。2012中国经济将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首先,货币政策继续以稳定物价为主要任务,预计2012将达到约17%的常态水平,但通胀的潜在威胁仍将存在;同时,货币政策将向中小企业倾向,实行偏向紧缩的稳健、弹性的货币政策。

(二)国家将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积极应对进出口增速回落中的外汇储备持续扩大的问题、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对外投资空间,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的转变。尽管进出口增速持续下降,但贸易顺差还将持续,外汇储备仍将继续增加。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之反思 篇5

中国反危机政策出台过晚?

第一,如何看待中国反危机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次经济危机首先是从西方,尤其是从美国发生,然后转移波及到中国来的。全球自进入反危机的大潮流当中后,对政策方向的选择看法都不太一样,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同样存在着很大的争论。

中国这次反危机的政策主张是不是出台晚了?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开始蔓延时,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这种发展阶段的增长态势和全球不同。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很早就体会到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因此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的政策目标是“双防”——第一防通货膨胀,从结构性通胀转为总体性通胀;第二防过热,防经济增长过快由此导致的过热。

这两个问题是相关联的,如果目标是“双防”,那宏观经济政策就应该全面紧缩,可是世界金融危机自2007年6月从美国开始,到2008年已经席卷全球了,全世界都开始严阵以待全面反危机,而唯独中国在做经济的全面紧缩。这样紧缩下到了2008年的五、六月份,就感觉到情况不对了,等各种数据出来以后,就做了相应的调整,不再强调“双防”,改为“一保一控一调”——保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物价问题还是没有从宏观调控目标当中删除掉,但是双重目标是“保增长、控物价”。

我们真正调整过来已经到了2008年第四季度,所以我们反危机的政策出台时间比全球性的反危机举措晚了大概有半年甚至半年以上。所以人们就提了一个问题,中国反危机的政策出台是不是晚了,我们说这个问题是有中国特色的,因为2007年中国经济是高速增长的,恰恰和其他国家的增长情况不一样,这是由此产生的一个疑问。

中国反危机政策过猛?

既然政策出台晚了,结果我们的政策就很猛。我记得2009年春天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当时财政赤字做了2.8,当时要出重拳、出組合拳,要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四万亿的财政赤字再加10万亿的信贷支持,所以人们就问政策是不是太猛了?

猛了以后的代价就不一样,特别是这个猛不是力度问题是方向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的原因和美国、欧洲、日本不同。世界发生了金融危机首先是金融体系崩溃了,而实体产业没有大问题,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金融部门供应货币的能力不足,而实体部门对货币存在需求,所以要求政府向实体部门直接注资,支持资金链,要求银行增大货币供给能力,也就是在货币市场失衡的情况下,是有货币需求而缺乏货币供给的。

而我们国家是什么情况呢?世界经济衰退导致其他国家对我们的需求产生了影响,出口受挫,内需产能过剩,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银行体系有一道防火墙,银行本身并没有问题,所以我们是银行有货币供给能力,而实体产业没有有效的货币需求。因此,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培育对货币的需求刺激实体经济,对西方来说重要的是增大货币供给,往流通当中砸货币。但我们采取的政策恰恰是和西方反危机的政策差不多,财政也好、货币也好,都大量的向流通当中注资,其结果是实体经济没有有效的需求,大量的货币滞留,所以人们就提出一个疑问,我们的货币财政政策刺激是不是过猛了?

退出反危机的轨道是不是早了?

猛了的话代价就大,代价大支撑的时间就长。所以我们在2010年十月,第一个宣布从反危机的政策轨道上退出,人们就接着提了一个问题,中国反危机的政策是不是退出的早了?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明确退出反危机的轨道。反危机的政策出台是不是晚了,政策力度是不是猛了,退出轨道是不是早了?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背后都有一个问题,都是有中国特殊的国情,我们的工作很重要的就是要总结这些特点,提出新鲜的经验,总结问题,然后把它上升为学说和体系,这是对反危机政策的一个简单的回顾。

需求侧无解从供给侧找答案

第二,新常态以来经济失衡出现的新特点和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提出。

从2010年年底到现在,可以说宏观经济大概进入了失衡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用一句话叫做既有通胀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严峻威胁,实际上是双重风险并存。

类似上个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滞胀,一方面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疲软,另外一方面通货膨胀潜在的压力,由于需求拉动也好,成本推动也好,共同作用潜在压力比较大,所以这个时候宏观经济政策就面临着很困难的选择,我们既不敢全面扩张也不敢全面紧缩,就是双重风险并存,而且双重风险所要求的宏观政策的方向是相反的,怎么办?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末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从70年代以来没有解决,积累的问题很大,经济理论也做出很多调整,现在看来也很难取得系统性的经验总结和统一认识。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宏观调控方面,调控的方式也好调控的政策也好,以及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和宏观经济哲学基础,都面临着全面、深刻的挑战,在这个时候,从总需求方面入手可能是无解的,总需求管理在这个时候无论是扩张还是紧缩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们引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问题提出本身也不仅是我们对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特点的思考,也是我们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

供给侧改革需要需求管理

第三个问题,既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有几个问题需要在理论和政策上进行考虑。

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对待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管住需求、管好需求才能真正的推动有效的供给侧管理,所以要协调好,一个方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一定的有效需求作为前提,这种有效的需求靠创新驱动,形成有效的需求。

需求和供给侧之间要结合好,需求在短期之内要适度的扩张。如果过度扩张的话,会从根本上瓦解供给侧结构性管理的效果,供给侧结构性管理关键指调结构,把那些不适应、低效率、缺乏竞争力的产业淘汰掉,这个时候市场的需求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市场需求在这个时候膨胀起来,就会加剧产能过剩、加剧经济泡沫化,所以一定要对经济有适当的管控。一方面要有高质量的需求来支持供给侧增长,一方面要适度把经济增长控制好,这就是长期和短期。

在体制上,供给侧结构性管理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政策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供给侧的政策直接影响的是生产者,而需求侧管理政策更多影响的是消费者,刺激的是需求或者购买者。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利在经济和法律制度上得不到充分保障和尊重的话,可能导致政府对市场主体行为过度的、随意的干预,甚至可能退回到计划经济去。所以中国引入供给侧改革特别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而不是行政直接实现,因为供给侧结构管理本身的特点就是直接影响生产者,影响厂商,如果你不是通过市场去发挥作用,很可能导致对市场经济的否定。

在机制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的能处理好,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学在世界上就能立得住,所以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基本制度下的经济理论哲学问题,他的价值取向问题。这是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供给侧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目标的衔接问题。需求管理带有一定的短期性,供给侧管理一定是带有长期性的,无论是政策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你关注他的需求效应是一回事,你关注他的供给效应这又是一回事情。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技术结构等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管理,要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累积起来。西方供给侧结构性政策管理之所以会停止,除了理论之外,其实有个政治体制的问题,他的民主选举是有任期的,所以政府只做他任期有限的事儿,跨任期的事儿他是不做的,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很多事情是长远的,所以一定要有对人民、对社会长期负责的态度,而不仅仅是对任期内负责的态度。

供给侧管理更多的事情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有没有那种胸怀,而这个胸怀来自于有没有制度保障,地方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作用空间会更大,因为需求管理对地方政府来说有限,货币不归你管,赤字不归你管。但是供给侧不一样。供给侧调结构,改善地方的教育结构,资本投入结构等,所以供给侧对地方政府来说可以作用的空间更大。

但是有一条,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要真的为这个地方长远负责,那就是地方政府官员既要有所为,长期的所为,还不能胡来,你要短期效应不顾将来就是胡作非为,不考虑长远那就是不作为。所以,我们说供给侧管理实际上是要求地方政府官员对当地长期负责任,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要求。

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无论从反危机的政策、新常态下的失衡,还是供给侧结构的应对之举的提出。这些特点来源于中国的实践,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总结好。

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分析 篇6

股票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产物, 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对宏观经济有一定的的预测能力, 股市的兴衰一方面直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另一方面,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 股市的信息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宏观经济的景气状况、公司业绩的预期。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 我国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 发展时间较短且还不够成熟, 对于中国股市运行情况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各界学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本文主要是从股市大起大落、我国宏观经济各指数相对下降的角度, 分析股市波动和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 研究二者产生背离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股市波动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有关股市和宏观经济相关性的研究已有很多。Levine和Zervos (1998) 利用衡量股票市场发展的四个总体指标, 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实证表明, 股票市场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1]。Liu和Sinclair (2008) 通过实证研究, 认为宏观经济信息会对股票价格产生联动影响[2]。

国内的学者也从多个方面研究发现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微妙关系。苏艳丽和庄新田 (2010) 以沪市股价指数、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作为研究变量, 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实证得出了经济增长的确促进了我国股市的发展, 但我国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关系较弱[3]。郭琨、周炜星等 (2012) 运用金融物理学中的热最优路径法, 研究结果表明, 在2006年以后, 上证指数领先于GDP的关系更加明显, 我国股市已初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4]。

随着近年股市的异常波动, 国内很多学者对过度波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早在2006年, 葛帮亮和吴晓俊 (2006) 就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 甚至可以说是不利于经济增长[5]。杨帆和杨丽歌 (2015) 基于2007年~2014年的月度数据, 以工业增加值增速度量实体经济, 以上证综合指数度量股价波动程度, 实证得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实体经济, 两者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实体经济不是股票市场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6]。

上述的许多研究表明, 股市波动和宏观经济有一定的关联, 随着股市的波动而逐渐产生了背离, 本文正是试图从股市和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及背离原因的角度出发, 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而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决策的依据。

3 中国股市和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分析

3.1 近年股票的发展形势

近几年, 我国股市值波动很大, 但总体还是在不断上升。仅在2015年, 我国股市就已经涨停多次。1月19日A股开盘即暴跌, 上证综指盘中一度下挫逾8.33%, 金融板块当时全线告急, 带动权重股的跳水, 一天蒸发了3万亿元。7月1日A股再遇暴跌, 沪指跌5%超800股跌停。三周里中国股市蒸发的市值已经达到23600亿美元, 相当于希腊GDP的10倍 (股市变动如图1所示) [7]。

从2016年1月1日开始, A股正式引入熔断机制。1月4日, 中国蓝筹股指数沪深300 (CSI300) 下跌7%, 沪深两市10个板块全部下跌。中国股市的暴跌相继拖累了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市场。由此, 触发中国证券史上第一次熔断。

股市的剧烈波动, 若短期内情况不有所好转, 直接会影响到国内社会的稳定和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的信心, 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此外, 股价上涨有利于激发新的一波股票的发行潮, 从而帮助企业摆脱对举债融资的依赖。若失去了通过股市进行融资这一渠道, 我国将更难以降低债务水平。

更令人担心的是, 我国现在面临三个相互关联问题的冲击波:股市泡沫、房地产市场见顶, 以及削弱了银行业的信贷爆炸。资本市场的结构急需调整和拯救。

3.2 我国GDP、CPI发展状况

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反观我国此时的经济状况。总体来讲,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GDP增速放缓、高通胀。

2008年~2012年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据统计, 2013年~2015年, 我国的GDP增长约在7.3%左右。总体来说, 我国GDP增长幅度逐步放缓, 但仍然保持在7%以上的高速稳定增长水平。

随着GDP保持在7%以上的快速增长, 我国的CPI指数同样呈现高增长态势。如图3所示。高CPI指数反应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潜藏着高通货膨胀率的问题。数据显示, 2007年通胀率上扬至4.8%, 2014年通货膨胀率3.3%, 国家统计局预计2015年能够控制在3%左右。

从宏观角度分析, 造成GDP和CPI较高增长态势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全球物价的上涨, 带来中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同时长期贸易顺差带来的人民币供应持续增长同样带来了通胀压力。货币数量论说明, MV=PY, 通货膨胀实际上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的增长引起的, 高通胀导致较高的名义利率, 而较高的名义利率又导致较低的实际货币余额。若中央银行保持稳定的货币供给, 价格水平也将稳定, 通胀才能被遏制。我国为抑制通胀压力、调整经济结构, 通过紧缩信贷、提升利率的方式压缩了投资。根据投资理论, 利率衡量了单位为投资而融资的资金成本, 投资需求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小, 根据一个经济体GDP支出法的核算公式:Y=C+I+G+ΔX, 投资I减小, 进一步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Y减少, 从而引起了GDP增长放缓。

另一方面, 世界经济的滑坡给我国一直依赖出口导向的经济带来了出口需求减少的问题, 同时人民币的逐步升值, 更加减少了我国的出口, 我国商品出口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根据一个经济体GDP支出法的核算公式:Y=C+I+G+ΔX, 净出口ΔX的减少, 使得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Y减少, 引起了GDP增长速度的放缓。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三驾马车已经出现失衡的现象。多年的三驾马车正逐渐变成了双驾马车, 出口已经从driver变成了drag。消费在GDP中的构成比例有所增长, 但消费疲软仍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 出口疲软、投资萎缩也是引起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我国这样的畸形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股市巨大的波动起伏与经济前景不断趋于悲观的状况构成鲜明对比, 资本市场的动荡与经济基本面发生了背离。

3.3 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背离的原因分析

如今,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制度红利、人口红利、劳动力红利正逐渐消失, 能否保持GDP稳定的发展和股市的稳定, 这对于我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股指波动起伏大与经济走势的背离一个原因是受到我国本身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即促进再生产、经济增长率低下的问题。

经济增长与股市走势的背离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如果不考虑储蓄向投资转换的效率, 仅就经济增长的一般要素——投资和劳动力来进行分析, 提供经济如此较为高速发展的总投资额能否在劳动力自然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人均资本。

根据罗伯特·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生产函数Y=AF (K, N) , 在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社会储蓄函数为S=s Y的基本假定条件下, 函数中Y为总产量, A为技术进步因素, K为投入资本, N为投入劳动力, 将公示推导变形可以得出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的正相关, 如图4所示。

继续变形可得ΔK=sy- (n+δ) k, k为人均资本, s代表储蓄率, y则表示人均产出, n是劳动力的增长率, δ为资本的折旧率。等式表明如果投资正好抵补折旧并为新增人口配备平均的资本水平, 即:sy= (n+δ) k, 那么人均资本保持不变:ΔK=0, 这个不变的均衡资本水平 (k) 称为稳态资本存量。在稳态时, 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不考虑技术变化的前提下, 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 k和y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而如果投资大于该数额, 人均资本将上升, 同时人均收入也会上升, 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如图5所示。

面对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还在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 为保持我国人均资本装备不变, 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即使不考虑社会技术的进步, 也可以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而我国的人均资本幅度逐年下降, 造成人均资本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在此前, 中国高速稳定的增长与我国的制度红利、人口红利、劳动力红利和环境红利密不可分, 然而, 在未来可预期的一段时期内, 这几个基础性支撑要素正在逐渐消失, 面临明显的拐点, 我国GDP的增长幅度会进一步下降, 导致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的下降, 进而影响稳态的水平。

(2) 社会的投资比例或投入产出效率下降会导致人均资本的下降, 从而阻碍经济的真实增长。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生产、过度消耗能源的粗放型经济, 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红利的消失, 还有大量的投资增长所造成的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导致我国人均占有率低下, 资源利用率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在32%左右, 比发达国家低10倍以上, 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从而表现为我国投入产出率低下, 人均资本低。这反映到股市上就是我国的股市配置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 股指波动除去学者们研究的和价格操纵、内幕交易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还应该有我国本身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即促进再生产、经济增长率降低,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在股市上反映出股市资源配置效率低, 这也是股指波动起伏大与经济走势背离的一个原因。

4 结语

股市价格波动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本文仅是从宏观经济增长效率低下这一视角出发, 分析股指波动起伏大与经济走势的背离, 并提出需要解决我国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后期,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已经不再适用, 如今的工业化4.0的创新性革命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粗放型向可持续型的转变, 利用信息物理技术增加制造业环节的价值, 提高宏观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率, 才有利于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才能带来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

参考文献

[1]Levine Ross, Sara Zervos.Stock Market, 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8 (3) .

[2]Liu X., Sinclair P..Does the linkage between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vary across greater China?[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8 (7) .

[3]苏艳丽, 庄新田.中国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4]郭琨, 周炜星, 成思危.中国股市的经济晴雨表作用——基于热最优路径法的动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12 (1) .

[5]葛邦亮, 吴晓俊.我国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1) .

[6]杨帆, 杨丽歌.我国实体经济与股价波动的背离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5 (7) .

宏观经济如何影响中国钢材市场 篇7

一、首要调控目标转向, 保障钢材市场需求

去年下半年以来, 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持续下滑, 引起了决策部门的关注与担忧。统计数据显示, 1年多来GDP呈现逐季回落态势, 2011年累计增速为9.2%, 比上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增加值也出现大幅度回落。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 (剔除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 仅为16.1%, 远远低于以往20%多的增速水平。去年12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回落到了12.8%。即便是物价水平的回落, 也隐含着经济趋冷的迹象。去年12月份与今年1月份的PPI指数同比涨幅分别为1.7%和0.7%, 其中钢材价格出现了下降。这种出厂价格指数的“俯冲式”回落, 也表明了前期紧缩力度过大, 整体需求乏力。

尤其令人忧虑的是, 欧洲债务危机一直麻烦不断, 如果出现最糟糕的情况, 一些国家债务无序违约引发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冲击, 祸延世界实体经济, 势必会对于中国出口造成重大冲击。即便是这种糟糕局面得以避免, 欧美发达国家也会因为消减赤字而紧缩开支, 不利于中国贸易出口。受其影响, 自2011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速迅速收窄, 今年1月份甚至出现了0.5的负增长。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因素, 出口降幅将会更大。从今年2月份汇丰中国PMI指数来看, 出口订单数据跌至8个月来新低, 显示今年出口前景不甚乐观。

正是考虑到上述情况, 为了避免国内紧缩效应与外部环境恶化叠加, 出现经济“硬着陆”局面, 所以决策部门决定首要调控目标转向稳增长, 同时兼顾控制物价水平。最近, 中央召开会议指出, 今年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结合起来。从而将稳增长摆到了宏观调控目标的首位。

在稳增长首要调控目标的指导下, 一些实质性宽松措施将会陆续出台。自去年12月份以来, 央行已经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预计今后还会有数次下调。如果中国出口减速超出预期, 将会以更大力度刺激国内需求, 包括刺激首套自住房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也不排除金融机构降息的可能。在稳定出口需求方面, 有关部门亦在研究及准备出台政策措施, 比如在金融与税收政策上进行扶持, 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 完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等。

所有这些, 都有利于钢材需求回暖, 不会出现最糟糕局面。预计2012年粗钢的全口径需求量 (含直接出口) , 将达到或接近7亿吨, 比上年增长3%以上。

二、消费需求增加, 拉动产量稳定增长

根据统计快报数据 (下同) , 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83亿吨, 比上年增长8.9%。预计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 比上年增幅不会低于5%。

现阶段阻碍中国粗钢产量稳定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还是欧洲债务危机急剧恶化。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应对不当, 袖手旁观, 导致希腊、意大利等国硬性债务违约, 或者是无序债务违约, 势必导致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受其影响, 中国经济当然不能独善其身, 其经济“硬着陆”局面难以避免, 即经济增速低于7%。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粗钢产量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全年粗钢产量低于6.8亿吨。

从目前来看, 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的势头似乎已经止住, 由此而引发的恐慌气氛有所消退, 市场正在重获信心。其主要表现:一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形成共识, 采取措施避免希腊、意大利等国债务违约。如果进展顺利, 将使得欧元区摆脱崩溃前景。二是美国经济开始企稳。据有关资料, 美国目前失业率虽然仍在8.3%, 但已是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以来美国道指节节扬升, 一度突破历史高点——13000点, 只是一步之遥。三是全球制造业普遍回暖。这是最重要的“曙光”。据权威机构调查, 今年1月份全球30个国家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2, 比去年12月份上升了1个点。30个国家中, 美国制造业增长速度达到了2011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印度工业部门的增长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德国制造业指数为51;中国的官方PMI指数虽然增幅不大, 也回升至50.5, 汇丰银行的中国最新PMI指数虽然仍在50下方, 但环比已为回升趋势, 也比先前的悲观预测要好很多。制造业作为钢铁消费的最重要领域, 其率先回暖, 无疑预示着整体市场趋势转向复苏。

由此可见, 虽然欧债危机严重恶化, 出现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的风险依然存在, 但却是小概率事件。今年世界经济的主调还是继续复苏。

世界经济继续复苏的基本趋势, 加之国内决策机构稳增长的首要调控目标确立与实施, 也就决定了中国钢铁需求及其产量的稳定增长, 尽管其增幅会继续回落。

从2005年到2011年, 7年间中国粗钢产量平均增速为13.1%。如果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 粗钢增速仅比前7年平均增速回落5成, 比2011年8.9%增速只回落2.4个百分点, 达到6.5%的增长幅度, 那么全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28亿吨。

如果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达不到7亿吨, 增幅仅与上年持平, 甚至负增长, 那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意味着中国钢铁及其相关行业, 一起陷于衰退;意味着由此构成的中国工业增加值, 中国GDP增幅的急剧回落, 即回落到5%以下。这将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急剧变化。

如果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达到7亿吨, 或者更高, 按照同期粗钢产能8.5亿吨测算, 中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将在80%以上, 甚至达到85%左右, 依然属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至少2012年内, 中国粗钢产能严重过剩结论依然不能成立。

三、7亿吨粗钢产量, 使得中国铁矿石需求有增无减

2012年中国7亿吨左右的粗钢产量, 决定了铁矿石的需求量继续增加, 总需求量超过11亿吨。另一方面, 由于国内优质铁矿石资源匮乏, 国内高炉生产工艺的要求, 以及出于节能减排的需要, 有关部门优先使用进口铁矿石战略方针, 在新一年内铁矿石的增加量中, 将向进口铁矿石倾斜。即使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增速回落到6.5%, 进口铁矿石增速回落到7%, 2012年全国铁矿石进口量亦将达到或超过7亿吨, 进口量有增无减。

进口铁矿石中, 来自三大矿业巨头的货源仍将占据主要部分, 其它地区进口量难以超过三分之一。

四、多重成本因素推动, 钢材价格谷底回升

一段时期以来, 国内钢材市场扑朔迷离。人们感到后市行情难以把握, 操纵策略非常谨慎, 趋向观望等待。比如连每年都要进行钢材“冬储”也未实施。这是史无前例的。分析缘由, 主要是春节前后, 钢材市场不确定性氛围蔓延, 对于相关方面产生很大纠结困扰。

进入2月份以后, 随着宏观形势的逐步明朗, 尤其是决策部门实质性宽松措施的逐步出台, 整体市场需求回暖, 将会推动市场价格行情谷底回升。另一方面, 新一年内中国钢铁生产成本也是有增无减, 进而推高钢材价格底线。

第一个成本提高因素是石油价格高涨。这关系到铁矿石的价格, 关系到钢铁生产与物流成本。近来, 西方与伊朗关系紧张, 以色列公开谈论轰炸伊朗核设施问题。地缘政治风险推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重返100美元/桶。如果美伊之间爆发战争, 并且引发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 石油价格将会迅速达到150美元/桶以上价位, 进而推高了钢铁及其铁矿石等冶炼材料的能源动力成本, 推高了物流费用, 甚至有可能波及到铁矿石、焦煤、废钢的供应。

第二个成本提高因素是铁矿石价格回升。7亿吨左右的粗钢产量, 导致中国铁矿石需求的继续旺盛, 并由于新一年内能源、资源税费、环保税费增加, 工资水平的提高, 以及货币贬值等成本因素推动, 将使得新一年内铁矿石价格止跌趋稳, 并且出现回升。推动2012年中国铁矿石价格走高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于周边国家, 尤其是印度、越南铁矿石需求的增加, 以及对于铁矿石征收较高的出口关税。澳大利亚如何征收矿产资源税, 也是增加铁矿石进口成本的预期因素。此外, 我们很难设想, 150美元/桶, 甚至200美元/桶的石油价格, 对于铁矿石生产及海运费用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 年内进口铁矿石价格高点可以见到160美元/吨高点。

第三个成本提高因素是工资水平提高。从劳动者工资水平提高来看, 从去年开始, 中国许多地区, 尤其是沿海地区与一线城市, 就开始遭遇“招工难”, 尤其是服务业、制造业等一线岗位缺工较多。主要原因当然是工资等福利待遇偏低, 需要一个力度较大的向上调整。今后劳动者工资待遇的较快与较大幅度的上涨, 势必成为中国钢铁制造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 而且还是一个长期因素。原材料价格与劳动者工资是钢铁企业的基础成本因素。今年内这两大成本要素较多释放, 将要成为支撑整体钢价水平的新因素。即便产能过剩, 也扭转不了这个方向。

中国宏观经济 篇8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9%, 到2013年一季度7.7%, 二季度7.5%, 持续下滑。此时, 国外的有些观点唱空中国, 认为中国经济深度衰退, 可能要硬着陆, 甚至有一些投行把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预测, 看低至个别季度不排除3%的阶段预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多年来构建了一套模型群对中国经济趋势交叉验证进行预测,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构建中国经济的先行指数, 这个先行指数在过去判断未来经济走势, 从大方向的判断来说, 确实未出现过差错, 所以在当时整个经济逐步减速的过程中, 先行指数却是向上发展的趋势, 尽管幅度并不是很高, 但是却不是向下发展的趋势, 也不是平缓趋势, 而是向上发展。因此, 国家信息中心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测, 一直坚持认为在2013年三季度经济将会有一个回升。当然从经济模型来讲, 它的原理即是假设历史可以重演, 经济结构没有大的变化, 根据一些关键性的指标看未来的经济走势。

经济指标一般均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先行指标, 一类是同步指标, 还有一类是滞后指标。一般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时, 会更多地关注一些同步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进出口数据等。但工业增加值有其相对应的先行指标, 在历史上几个经济周期中都非常有规律地先于同步指标若干个月反映。它先上升, 然后工业回升, 它下降, 若干个月以后工业增加值就下降。

类似这样的先行指标, 目前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从供给方面来看, 我国最大的两个制造业是钢铁和汽车。因此选择粗钢产量与汽车产量为工业增加值的先行指数。

二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 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开工项目的整体布局和房地产中的房屋新开工面积都被选为投资项的先行指数。

三是从外贸的角度看, 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很大, 所以选择美国的Conference Board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 构建了美国的经济先行指数和我国外贸相等, 构成外贸的先行指数。

四是是货币政策, 即人民币新增贷款和货币量供应里的M1是经济的先行指数。

五是工业产成品库存,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数, 即工业去库存化越彻底, 未来经济反弹就越有利。将这些指数构成在一起用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方向。

二、经济形势回顾及特点

2013年三季度经济开始出现一系列好转的数据。不仅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7.5%提高到7.8%, 而且环比2013年前三季度分别是1.5%、1.7%和2.2%。计算环比折年率, 可以假设后面四个季度跟这个季度的环比增速相同, 一季度环比1.5乘以4, 相当于一季度环比只有6%, 二季度1.7和到三季度的2.2, 三季度相当于环比折年率达到8.8%的速度。经济逐渐向好的趋势在三季度还是非常明显的。

由于国内目前多用同比的增速, 因此从同比的角度来看, 甚至包括2013年的四季度应该连续六到七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在7.4%到7.9%之间。也就是仅仅只有0.5个百分点的很窄的空间里平稳运行。有两个方面很重要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是否明显偏离自身的潜在增长率, 二是经济运行的趋势。

(一) 潜在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发生变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到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这30年, 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10%左右。在那个阶段, 中国所谓合理增长区间其实是围绕着10%上下两个百分点, 即从8%至12%都可以被认为是合理的增长区间, 常提及“保8%”。在当时这么高的潜在增长情况下, 一旦经济掉到8%以下, 那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不能被得到充分利用, 将出现大量失业, 因此要保8%。但是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本世纪的第2个十年已经降到了8%。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 国内外很多权威机构围绕着“十二五”规划做前期研究, 根据研究,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规划司提出一个平均值, 大体认为是在8%左右。“十二五”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而目前看来, 中国经济增长率实际是在围绕着8%发展, 至少可以认为7%~9%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

2013年上半年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平均7.7%, 虽从老眼光看要保8%, 但是从新角度看, 7%~9%即是合理的增长区间。因此没有必要出台刺激计划。经济在7.4%~7.9%之间平稳运行, 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并不是危机状态, 也不存在经济突然会大幅下滑的可能。

(二) 经济增长质量优于经济增长速度

从经济增长或者宏观调控的目标排序来看, 不同的形势下的排序当然是不一样的。当前把经济增长的质量排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前面, 是符合客观经济形势最佳的政策选择。中国当前不存在因经济增长速度太低而要去“救”速度的问题, 而是要讨论如何通过促改革、调结构来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质量的问题, 这是头等大事。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都曾在多个场合指出, 我们愿意主动地、适当地在我们合理的区间内减速, 就是为了要调整经济结构。

(三) 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

如何评价2013年经济增长的结构转变?要一分为二, 既有积极的进展, 也不能评价太高。从积极的进展来看, 2013年前三季度, 虽然第二产业的增速只增长了7.8%, 但第三产业的增速是8.4%, 三个季度累计三产高于二产的增速0.6个百分点。多年来, 一直都希望中国从过去第二产业制造业为主的单轮驱动转变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新模式, 2013年开始初步呈现出这样的现象。中国经济结构从供给结构的角度来看,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由于第三产业比重比第二产业要小, 7.7%的经济增速, 按百分比来看, 第二产业同过去比是上升的。同时, 由于制造业有一部分传统产能过剩, 经济速度确实不高, 但是第二产业里面因为还有其他产业, 如果单看制造业实际上2013年1~3季度增速也达到10.3%, 从这个角度来看, 制造业仍然是快于第三产业的, 只是采矿业和水电煤气这些分别只有6.7%、6.8%。

中国制造业萎缩, 第三产业因此显得比重上升的观点不成立。

为什么此次的结构调整是一个从单轮驱动向双轮驱动的表现, 而不是说制造业不行了, 显得三产的比重上升?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制造业也在保持着一定的增速, 尽管纵向比较, 较过去略微减速。制造业由于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而产生对服务业的拉动, 继而产生对三产的拉动, 逐渐都在发挥作用。

(四) 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在增速比较问题上, 2013年整个经济增长需求结构到底谁唱主角的问题备受关注。有些观点认为, 中国经济需要从外取型转向内取型, 从投资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笔者认为这些提法都不准确。因为历次党代会和中央规划文件中都提到, 要从过去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即从过去的两架马车做加法变成三架马车, 但并不是说用消费这一架马车取代投资和出口, 希望从两架马车到三架马车更多地发挥消费作用, 千万不能因为强调发挥消费的作用, 而否定投资, 甚至进行“妖魔化”投资。

(五) 投资率的高低应遵循储蓄率先升后降的客观规律

投资率的高低是由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储蓄率所决定的。国家和国家之间储蓄率的高低区别是由于宗教、文化、社会保障健全程度等等各种原因, 差异很大。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 即储蓄率先上升后下降。一个国家完成现代化的过程至少经历60年。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阶段, 主要储蓄人口是现代化的第一代, 是当时的劳动力, 他们出生在低收入阶段, 生活不富裕, 一旦人均国民收入提高, 往往会有比较高的储蓄倾向, 这个阶段的国家储蓄率会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先有一个储蓄率上升的阶段。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阶段, 人均国民收入可能进一步提高, 但储蓄率未必随之进一步提高。假设这个阶段现代化第一代已到退休年龄, 而由现代化第二代唱主角, 第二代人由于出生在中等收入阶段, 小时候没吃过父辈一样的苦, 其消费倾向就会下降。所以很多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了, 储蓄率反而下降。中国未来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根据人口结构来看, 2023年后储蓄率将随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慢下降。也就是说, 从现在到未来还有十年, 中国仍然处于高储蓄率阶段, 在这个阶段, 如果不把储蓄积极地转化为投资, 那将会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潜力浪费与闲置了。从这个角度说, 高投资率本身不是错误, 而应该省视过去的投资方向是否正确。过去过于强调“先生产后生活”, 投资方向中让投资更多地造福于民做得不够。投资的主角是否都要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 是否可以更多发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要改变的是通过投资体制的改革, 通过对投资方向更好的科学地论证, 也包括建立更完善的问责制以对投资责任追责, 让投资效率更高。

(六) 民间投资比重呈上升的大趋势且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过去的问题是高投资率和低投资效率并存, 如果既有高投资率又有高投资效率, 那就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或者说中国潜在增长率只从10%降到8%, 而不是降得更多, 降的原因可能是人口红利的问题, 之所以保8%,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储蓄率仍然比较高。从2013年上半年前三季度7.7%的GDP增长率来看, 贡献率最大的仍然还是投资。但这个现象不能说是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因为现阶段甚至在未来十年, 中国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是经济工作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求结构。但投资结构只增长10.4%, 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达23.3%, 占比自2012年以来应该说是逐月都在上升, 民间投资占总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达63.6%。除了金融危机以后当时4万亿元的情况下, 曾经有过政府投资占比短暂的回升。改革开放以来, 民间投资的比重是一个上升的大趋势。

民间投资的结构也在发生积极的改变。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列前三位的全是服务业, 第一是交通运输仓储业, 民间投资增速高达40.6%, 其中还与政府投资投向高铁、高速公路不同, 民间投资更多地是投向了电商、物流这些领域。例如, 目前物流业实际上是民间投资在唱主角, 大家现在要找快递, 可能很少会找中国邮政, 更多民间的物流公司效率可能更高、更便宜。顺丰都自己买了飞机。这是民间投资现在增速最高的一个领域。因为交通运输的绝对量也挺大, 能够保持这么高的增长, 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投资还有很大的空间。

民间投资投向位列第二的是卫生和社会公众产业, 这与民营医院、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是相匹配的。虽然卫生医疗行业还存在垄断, 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但是民间投资围绕着大健康产业的投资增速非常快。

民间投资投向位列第三的是文化、体育、娱乐业, 增速为39.4%, 最近两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是全世界增速最高的。

民间投资非常敏感, 传统制造业并未列入民间投资的主要投向中。民间投资之所以保持这么快的增速, 因都在向服务业投资。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国投资结构在明显改善, 如2013年北京的电影院投资已不是高潮, 2013年北京投资的高潮是室内健身房。由于北京雾霾天气增多, 大家不敢到室外运动, 因室内游泳馆、网球场等健身房空间质量高, 会员卡一卡难求。很多甲级写字楼都在调整设计, 将原先设计好了的饭馆改为健身房。百姓对于健康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随着老百姓消费升级, 服务业中需要投资的空间还非常大。

(七) 房地产市场格局复杂

2013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单从金额的角度来看, 增速为19.7%, 比2012年同期还略微加速。但如果以面积来衡量, 则没有加速, 与2012年大体持平。土地购置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面积, 2013年前9个月同2012年前9个月相比还下降了3.3%。住宅的竣工面积2013年前9个月仅仅增长了1.4%。如果说实际竣工面积几乎没增长, 而这2年城市化速度加快, 居民收入提高, 特别是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一、二线城市就业机会, 导致劳动力向一二线城市的流动。而从住宅的供应来看, 满足不了刚需增长的需要。如果说土地购置面积还负增长3.3%, 意味着未来的竣工面积也不会有大幅增长的可能。这个是全国的数据, 房地产市场不能够简单地只看到某些一、二线城市出“地王”的现象, 实际上我国的房产市场目前非常复杂, 很多三四线城市房子卖不出去, 积压的商品房很多, “空城”、“鬼城”与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的现象并存。不能出台全国一刀切的调控政策, 这样只会使形势更加复杂。

地价、房价上涨, 这种高增长可能不只是房地产行业, 应该关注实物量。从实物量来看, 城市化热点地区要增加土地供应, 增加保障房屋资金的供应, 增加对普通商品住房尤其是中小户型住房的资金供应, 使得满足刚需的普通商品住房、中小户型住房的供给能够增长得更快一些。这样才能从供求的角度来平抑房价。要不然将被“金额高增长、房地产还在高增长、房地产将不缺投资、投资都被房价、地价给吃了, 并没有造成更大面积的供给”的表象蒙蔽, 未来恐怕“地王”频出和“空城”并存的现象不会发生变化。房地产的这种金额和实际面积的差距, 以及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差距, 使我们看待房地产的形势时要更加全面, 千万不能将片面报道个别城市的“地王”现象, 当作全部房地产行业的真相。

三、未来经济发展走势

2013年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测在7.6%左右, 全年可能在7.6%~7.7%的水平。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可能持续在7%~8%的水平, 预测为7.5%, 实际运行在7.5%左右的走势。很多人关注的是经济增长速度, 但这需要新增长点的支撑。

(一) 先行指数显示经济将平稳发展

关于经济走势的预测, 前文提及国家信息中心的先行指数上升的幅度比过去更小了, 呈横向、平稳发展的走势, 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从现在来看, 经济短期内向上突破8%, 在2014年的可能性并不大。经济还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四季度同比增速如果与同三季度相比略有回落的话, 主要归因基数问题。2012年三季度7%至四季度7.9%, 同比加速0.5个点。而2013年三季度减0.2个点, 上一年的基数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 社会融资环境宽松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

2013年的四季度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比较多, 最直接的因素是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2013年前5个月所谓的热钱是以流入为主, 中间也曾出现一段时间外汇债款的增幅明显下降, 8月份外汇债款欧元区也证实在回升, 9月份升温更巨, 绝对量放得非常大, 为整个社会资金链带来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外围环境。如果说人民币预期还是基本保持稳定没有贬值可能的话, 整个国际资本流向不会出现大逆转, 所以四季度整个社会融资环境将比较宽松。而这并不是政府有意放松银根所造成的, 而是由外汇债款因素带来的, 融资环境的宽松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央行在四季度采取加息或者是提高准备金率等紧缩性动作的可能性很小。如果需要对冲外汇债款过快的增长, 仍将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央票发行的办法, 应该也是比较温和的, 不会强烈的收缩。

因此, 笔者认为在四季度甚至明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从资金环境上来看, 中国将与其他新兴国家、金砖国家一样, 成为经过考验以后国际资本新的流向国家。2013年印度、巴西都出现了本币贬值, 很明显, 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国低, 而CPI物价上涨幅度比中国高。有人认为, 中国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块没有褪色的金砖, 其他国家的含金量略有下降。能够得到国际社会这样的公认, 有利于我国下一步在FDI吸引外资, 也有利于整个国内资金环境保持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也反映了公众对中国经济很好的期望, 这种预期来自国际上与国内的共同预期。

(三) 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2013年四季度和2014年经济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结构调整仍未出现实质性的改变, 对房地产的依赖没有能够完全改变过来。短期看, 如从2013年月度数据看工业的表现, 3月份房地产数据突然下行, 工业数据纷纷跟着下行, 而后房地产数据逐渐恢复, 工业也慢慢向上恢复。这对中国经济的未来长期是不利的。一方面要全面分析房地产形势各个地区的不同的情况, 最近, 国土资源部也在要求一二线城市加大供地。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力量还是科技创新而不是靠炒作房地产。

四、建议

目前经济结构调整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 都刚刚起步, 正在进行中。因此, 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需要加大力度政策

从减法的角度来讲, 需要甩掉落后产能的包袱。但去库存化并不彻底, 去产能化尚未开始, 对未来经济回升的反弹高度可以通过技术性手段来进行预测。工业库存在短周期 (即三、四年一轮的经济周期) 中, 实际上是一个周角, 所以将经济周期中间最短的周期称之为库存周期。

在去库存化过程中, 工业产成品库存的增速有两个最重要的技术节点。第一是工业库存的增速首先要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速, 如果库存的增长快于工业生产的增长, 说明产品都进了仓库, 还未开始去库存化。去库存化的起点是工业库存的增速要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速。第二是出现工业库存的负增长, 即绝对去库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 曾经在2009年的6、7、8三个月出现工业产值比库存的负增长, 去库存去的较彻底, 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经济出现强劲反弹, 既有4万亿刺激政策作用, 也有去库存化比较彻底的因素。

但是当前我国去库存化和上一次不一样, 进程较缓。8月末我国工业库存的增速仍为5.7%, 虽然低于工业生产增速, 但是始终没有出现负增长。很多企业对政府是否出台刺激计划还抱有幻想。以钢铁行业为典型, 大家宁可让价不让市, 稍微经济形势一好, 钢铁又增速, 所以钢铁库存很难去得掉。

我国在未来不仅要去库存, 而且在去产能化方面要有大力度的政策。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治理产能过剩, 分异施策的政治主导。首先要做减法, 去掉产能过剩的高, 更重要的是经济要明显回升还需要培育出新的增长点来。对中国来讲, 新的增长点, 未来将是服务业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二) 加大西部基础设施与民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目前制造业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东部地区为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但是中西部跟东部还有差距。但在基础设施为民生服务, 为生活服务方面, 我国还有很大的历史欠帐, 未来的投资空间还很大。包括为城市化发展要建城市的轨道交通。我国的铁路已从过去主要建煤炭专用线和货运专用线转向客运专用线, 这都是基础设施从为生产服务转向既为生产服务又为生活服务的转变。这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如果把这些新的增长点逐步培育起来, 我国经济将不再依靠房地产, 也能够取得七上八下的水平, 结构调整也迈出了健康的第一步, 未来发展态势就更好了。

(三) 政府投资应保持平稳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为零, 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是一致的。扣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与2012年相比还是加速的。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增长, 政府预期目标是18%, 现在实际增长超过了20%。因此2013年投资增速较高。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数、规模很大, 在这样一个高基数的水平上, 保持18%的名义增速就应该很快, 没有必要加速。投资数据中政府投资的增速比前两年稍缓, 因为债务正在审计过程中, 未来可能各地的情况将不相同。有一些地方债务负担率可能并不是很高, 所以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有些地方债务负担率偏高, 增长空间就有限。等审计结果出来之后, 政府投资将有结构性变化。现在保持10%以上的增速也不低, 没有危机状态, 在新常态的状态下, 完全没有必要让政府投资进一步加速。

(四) 将投资权力归还市场与企业

投资最大的一个问题还是如何由政府好心帮助企业和市场选择适宜投资的领域转向将这样的权力归还市场和企业。政府只要营造好公平的投资环境, 从环保和劳动保护这些外部性方面把好关, 政府应该从与投资相关的产业指导慢慢淡出, 保留对国防军工涉及到我国必须要由政府集中力量来攻关的投资控制。在一般的竞争性领域中, 政府应该逐渐从明确的产业政策退出来。让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转化为更加集约型的增长模式。调控方法包括投资调控方法也得带头转为粗放型的调控。例如, 一说产能过剩, 钢铁行业全部贴上过剩行业的标签, 让银行对整个钢铁行业都不贷款;一说光伏行业好, 只要借着光伏都可以贷款。任何产业都有先进技术和落后技术, 任何产业都有好企业和不好的企业, 不应该对整个行业贴标签。类似像这样的做法, 应该吸取教训。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在投资运营中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中国的投资增速未来大的趋势可能会比现在的增速还更低一点。但是由于投资效率的提高,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反而会提高。未来在投资方面还是主要去追求效率, 在效率的前提下讨论投资增速的问题。应该尽快营造好投资环境, 减少无效投资, 提高投资效率, 将有限的储蓄转化成有效的投资, 将战略机遇期一个很重要的有利因素潜力发挥好, 在投资领域体制改革方面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参考文献

[1]范剑平.中国趋稳的经济形势下调控政策取向[J].中国市场, 2012 (29) .

[2]范剑平.消费市场形势分析与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J].中国市场, 2012 (37) .

[3]范剑平.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调动各种要素加快发展[N].人民日报, 2013-02-07.

[4]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二季度宏观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N].中国证券报, 2013-05-02.

[5]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下半年宏观经济保持中速平稳增长[N].中国证券报, 2013-07-04.

中国宏观经济 篇9

关键词:当前宏观经济,经济周期,房地产

我国房地产从2000年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到2005年、2006年通过宏观调控抑制房地产的价格上涨过快, 随后2007年价格再次较快上涨, 再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带来的2008年价格开始明显下降, 都显示出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日益紧密。

因此, 进一步研究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主要由哪些因素影响,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中的社会总消费与总投资有什么影响, 应如何进行宏观调控,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阶段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三次较大起伏, 随之经历了三次时间集中、规模和力度较大的宏观调控, 这三轮宏观调控都比较主动地采用了间接的经济手段。

1.1993年~1996年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针对1992年的经济过热, 从1993年起实施的紧缩性的宏观调控, 在初期采取较多直接行政操作方式, 以治理当时混乱的金融秩序。

2.1998年~2002年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扩张性宏观调控

针对1997年经济偏冷, 从1998年开始实施扩张性的宏观调控, 更多地采取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同时采取了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 解决了扩大社会总需求的问题。

3.2003年以来的中性宏观调控

针对2003年经济运行中又出现的一些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中性宏观调控, 政府果断做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 在手段的运用上讲究综合性, 动手早, 见效快, 未雨绸缪。

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自2002年以来, 中国一直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并且经历了持续六年的经济繁荣期。2002年至2007年, 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为9.1%、10%、10.1%、10.4%、11.1%和11.4%, 年度间的平均波幅很小。2007年, 中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 比2002年增长65.5%, 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但这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

1. 物价总水平逐步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保持低速增长的趋势, 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和上升

2002年至2006年,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 分别为-0.8%、1.2%、3.9%、1.8%、1.5%, 而到2007年, CPI上升幅度达到4.8%。进入2008年, CPI进一步创新高, 由农产品和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 逐渐向其他商品和生产资料领域扩散, 以致许多学者作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存在着由结构性价格上涨走向全面通货膨胀的巨大风险。

2. 投资增长持续偏快, 推动中国经济过热增长

2002年至2006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6.9%、27.7%、26.6%、23.9%、24.8%。对宏观经济而言, 投资需求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有助于拉动经济走出萧条实现持续增长;另一方面, 过度的投资冲动也很容易推动经济走向过热。

3. 信贷规模扩张, 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与经济高速增长, 与投资扩张相伴生的, 则是不断扩张的信贷规模及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从中国的信用扩张周期来看, 2000年以后, 银行信用系统逐步摆脱了1997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紧缩局面, 而处于一个持续扩张的时期。2000年, 代表社会信用总量的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为10%, 此后M2的增速不断加快, 到2005年上升至21.1%。尽管近年来, M2增速有所放缓, 但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4. 房地产和资产价格上涨孕育了巨大的经济泡沫与经济风险

房地产与股票价格膨胀产生的偏离经济基本面的资产泡沫, 导致居民存款从银行搬家, 流入房市和股市, 不仅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吹大了资产泡沫, 加重了通货膨胀, 而且孕育了资产泡沫崩溃后经济剧烈收缩重组的巨大风险。

5. 来自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与困境

近年来, 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以每年约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 到2007年底, 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如中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实施的对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大量国际投机性资本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这些都对经济过热和结构失衡, 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6. 国际经济风险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

除了国际原油、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推动国内生产成本和物价上涨外, 2007年3月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逐步拉开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序幕。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不仅对中国未来的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特别是美国为刺激经济所采取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有可能部分抵消或削弱中国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效应。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影响因素

事实证明, 由于宏观经济发展波动性以及房地产业内在的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 房地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从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 到第二次经济危机爆发之间, 定义为一个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都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1. 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动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这个增长过程不是平稳的而是波动性的, 发展至今, 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1981~1983年的第一轮周期;1984~1990年的第二轮周期;1991~1996年的第三轮周期;1997年开始至今的第四轮周期。

比较这四轮周期可以发现中国房地产周期的表现形式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周期的长度在增加, 波动幅度在减小, 衰退与扩张的时间比在减少。可以判断, 未来中国房地产周期除了延续这一趋势外, 还将表现为周期每一阶段的变动将呈波浪式, 且变化越来越无规律性。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尤其是住房制度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周期, 目前正处在第四个周期。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不少经济和社会问题, 出于对房地产发展过热的担心, 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过热现象, 实际是其发展周期波动规律的表现。研究导致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原因及政府应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 对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 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

分为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内生因素在本质上决定着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 外生因素则是波动的初始原因或初始推动力。

(1) 内生因素主要包括房地产供求和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需求与供给。价格、收入、政策以及预期的变动都会使房地产需求总量受到影响继而发生变化与此同时, 房地产供给总量也会在技术、劳动、资金管理等条件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扩张或收缩的变化。只有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同时平衡的情况下, 房地产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供求总量和结构任何一方面出现严重失衡, 房地产经济就需要进行调整, 继而引发房地产经济的波动。

房地产投资。进行房地产投资决策时, 房地产投资利润率是需要被考虑的重要指标。利润率通过引导房地产的投资走向扩张或收缩, 对房地产周期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房地产投资波动常被看作是房地产周期的引擎。

(2) 外生因素包括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因素、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因素。指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敏感程度较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等。这些具有明显周期性质的宏观政策因素, 在短期内对房地产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

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率高度正相关, 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 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越快;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有所区别。此外, 技术革命、产业结构变化、体制变迁等都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造成冲击, 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

(3) 随机因素, 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战争、政治风波等社会突发因素, 以及不可预测的因素如科学技术的根本变革等。这些因素对房地产波动有突然、直接、猛烈的影响, 这些影响一般是短期的, 但有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3. 对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建议

目前关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的看法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未到波峰或者没有过热、已到波峰或者已经过热。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房地产业发展长周期还包含一些短周期,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周期性波动是很自然的经济现象, 这些周期性波动都在可控的范围。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防止房地产业出现大幅度波动。

(1) 在加强周期性规律研究的基础上, 正确判断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一般可以通过房地产投资量的增减、产业增长率的高低、房价的涨跌和市场交易的旺盛等主要指标来分析和衡量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 评判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为此, 应加强房地产周期的研究, 积累经验, 建立房地产周期运行的监控指标体系, 为正确评判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提供科学的依据。判断正确与否, 是实施反周期策略的前提。

(2) 采取反周期策略, 预先采取措施, 避免大起大落引起的强烈震荡。当前, 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几年, 扩大内需仍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活跃, 扩大内需就会缺少活力, 经济发展也将缺少动力。因此, 宏观调控政策首先要立足于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力求与之相适应, 防止房地产业过热或过冷;另一方面, 也要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作用, 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延缓周期波动, 缩小波幅,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要处理好我国各地房地产业发展周期的差异性与宏观调控政策统一性的矛盾。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样, 东、中、西部差距很大。因此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程度不一, 且房地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这就决定了房地产周期既有全国性的周期, 也有各地的发展周期。因此, 房地产宏观调控既要避免“一刀切”, 又要保证地方政府有效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更应是指导性政策, 由各个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实行, 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调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参考文献

[1]牛凤瑞: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房地产业的发展[J].经济纵横, 2008 (3)

[2]陈秀梅韩和林赵元兵: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兼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1)

[3]田成诗.我国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景气关系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7)

[4]何国钊: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12)

中国宏观经济 篇10

但同时,资本市场的估值正在修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层级正在建造并且打通内生关系。未来,资本市场无疑应当正确地反映实体经济阴晴、务实地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怎样新的调整或者方向无疑是备受关心的。

《英才》杂志将邀请多位国内重量级经济学家,以真知灼见谏言中国经济。

(按姓氏拼音排序)

樊纲

退出紧缩的货币政策

2015年人民银行已经6次降准降息。被很多人认为是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我看来,这只是退出紧缩的货币政策。

中国2009年采取了刺激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但不久就产生了经济过热。因此,2010年初,政府就开始退出宽松政策。标志性事件就是住房限购,有钱不许买房子,这是一种非常严厉的行政手段。

与其同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包括各种货款的限制、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而且当时20%的准备金率是应对每年几千亿增长的外汇储备,为了对冲到这些外汇储备就大大提高了准备金率。

几年之后,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经济已经不在过热,相反出现了通货紧缩,外汇储备也不再增长而是有所减少。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还实行当初的紧缩性政策,就是违背经济规律了。

任何宏观政策都是有时效性的。当时正确的政策,过了几年,情况变了之后就需要调整和改变。这两年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退出当年采取的紧缩政策。现在就是逐步退出,包括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利率。

也许有人认为,现在的基础利率并不高。但从大形势来看,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国家现在都是零利率,负利率。而我们是3%的基础利率。同时要考虑到中国现在有通货紧缩。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43个月是负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紧缩过度。

往前看,如果中国经济不再过热。货币政策也应该是中性的,要保持货币的正常供给。这个意义上,中国现在也谈不上宽松的刺激政策。总之,对政策的解读要放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经济状况的背景下,来思考整个政策的变化过程,而不是就事论事。

樊纲系中国改革经济基金研究会理事长,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高连奎

经济萧条导致产能过剩

中国产能是否过剩?首先要分清产能总体过剩,还是结构性过剩,显然是后者。而中国的业内人士从不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产能过剩,造成判断大相径庭的原因是主流观念掉入了统计的陷阱。

官方所说的产能过剩往往是根据统计报表而来,但是企业通常会有经济周期与淡旺季的概念,产能储备往往是为这两者做准备的,比如经济淡季时,产能利用率维持在百分之七八十是正常的,这样到了旺季时,企业才可以开足马力投入生产;同时,企业不仅要应对每年一轮的经济淡旺季,而且还要应对大概3年一轮的经济周期。因此储备产能是必要的,这也就是企业家和财经官员的区别,财经统计官员根据统计报表做决策,只看当期。企业家要布局长远,他们着眼的是三五年后的市场需求。水泥,钢铁,电解铝这些行业产能建设是需要周期的,不是说扩大就可以扩大的,都需要提前进行建设。

政府每几年就清理一次过剩产能,这已经成为中国通胀的根源。因为清理现阶段产能储备后,虽然表面达到供需平衡,但等到经济繁荣时,供需矛盾又会再次显现,供应跟不上需求,经济马上就通胀。

产能就像人的身体,小姑娘一个馒头都吃不完,整天干活的农民工五个馒头都吃不饱。中国经济也是,经济虚弱才显得产能过剩,经济一旦繁荣,产能马上短缺,现在要做的不是去产能,而是应该提高经济的产能吸纳能力。

经济萧条导致了产能过剩,显得每个行业都不好做,好像产能都在过剩,其实是经济萧条导致的,而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巨大错误。

我认为,首先应当放松货币,让经济重新恢复到每年8%—9%的增长,产能过剩问题自然化解。同时,中国经济最核心的问题是财政转型问题。我认为应当采取结构性增税。结构性增税不是盲目提高现有税种的比例,不是加重企业负担,而是应该以全新的理念来支撑财政转型,甚至是一场新的财政革命。

在消费领域增加享受型产品和奢侈型产品的税收;其次,在工业领域可以适当增加成熟工业品和机器密集型产品;最后,将税收分为公共税收与专项税收。

高连奎系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采访|本刊记者 张延陶

梁红

超配两类行业

2015年中国实际GDP 增速很可能放缓至7%以下,这是中国罕见地连续两年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的新目标是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若想按时完成这个目标,中国每年的GDP 平均增速需要达到6.56%,收入平均增速则需达到6.7%。

为此,改革需持续有效进行,同时继续实行逆周期政策操作,特别是在财政政策方面。倘若希望改革释放的红利能成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政府亟需在户籍制度、国企改革以及备受期待的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尽快落实提升效率,促进公平的改革承诺。

2016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前景展望并不像前两年那样清晰。综合来看,我认为市场重点在于阶段性及结构性机会。

这样的判断有两个原因。首先,宏观经济增长稳中偏弱,无风险利率被迫维持低位。现在外需缺乏亮点,国内需求方面,房地产应该比2015 年可能有所走弱,宏观上面依然面临稳增长压力,流动性有望继续宽松但并不会超预期。

其次,预计政府将继续降息并大幅降准,预判2016年GDP增长6.8%。预计A股盈利温和增长约4%左右,非金融9.8%。

增长压力将加大货币政策等周期性政策继续放松,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也将加大。财政政策有望加码,包括国企改革、财税政策、服务业、人口政策及户籍土地政策方面的改革有望继续推进。

当前沪深300估值11.5倍市盈率,非金融19倍,创业板市盈率74倍,资金面的宽松已经有一定预期。现在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增长低于预期、信用风险、汇率及与之相关的资金流出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主要的上行风险在于经济对于超低利率的反应、增长压力之下的保增长或改革力度的超预期。

目前市场已经有一定幅度的反弹,经济增长疲弱,但稳增长政策也有加码之势,总体氛围暂时相对平稳。

综合最新的宏观环境、行业进展、盈利及估值动态、机构仓位等因素,建议超配两类行业:一是在较弱的宏观背景之下仍能实现增长的,估值相对合理的大消费、大健康相关行业,包括食品饮料、轻工制造、传媒互联网、医疗保健及保险等板块;二是有政策支持或者可能会有变化的偏周期性板块,如新能源与电力设备、环保、公路铁路物流等。

梁红系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采访|本刊记者 谢泽锋

刘胜军

中国经济复苏的杀手

中国过去以高投资为主要动力的增长模式具有显著缺陷。在银行体系占据绝对支配地位的金融体制下,高投资意味着高债务。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中国企业部门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25%,位居全球最高之列。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不少企业之前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大宗商品、股市等投机性领域,资产价格大跌之后出现资金链断裂,最近引发抗议的“云南泛亚交易所”即为标志性案例;一些企业为了避免破产,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庞氏骗局;一些高杠杆企业本身所在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平均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下降到60%以下),尤其是与重化工业相关的煤炭、钢铁等领域。只要产能过剩不能消除,PPI将继续下行,不断侵蚀利润,令债务偿还更加困难。

“高杠杆、高产能”构成了经济复苏的杀手。在这样的局面下,会出现负面循环:好企业不投资,因为产能过剩导致投资机会匮乏;高债务企业会勒紧腰带,把资金优先用于偿债;银行会更加谨慎。当大量企业转向偿还债务时,就会出现经济学家所谓的“合成谬误”:每个企业都力图自保,但最终人人遭殃。

日本等国的教训表明,越是不愿面对去杠杆、去产能的痛苦,经济衰退时间就越长。长痛不如短痛。2008年金融风暴过后,美国之所以率先复苏,正是因为美国进行了迅速的去杠杆,而欧洲等国的持续低迷正是源于无力推进去杠杆。

在中国推动去杠杆去产能会面临更大的阻力。地方政府、企业主、银行都有动力掩盖问题,能拖就拖,这种大家都抱着“熬到其他企业先死去”的幻想进行博弈,最终导致短期问题长期化。僵尸企业不能淘汰,甚至可能最终把“好企业”也给拖垮。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淡化对GDP增长目标的追求。只要国家层面制定了增长指标,就会层层传递转化成“稳增长”的政治压力,令去杠杆去产能更加困难。

要放宽视野,即使短期经济增速有更大下滑但阵痛过后会迎来健康的复苏;另外,中央应明令禁止地方政府和银行继续向“僵尸企业”输血,为银行核销坏账提供更好的支持,包括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和资产证券化;最后,改变地方官员考核机制,推动“有序去产能”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

刘胜军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采访|本刊记者 张延陶

陆挺

地方政府“无为而治”影响投资

当前微观层面活力不足是事实,全年GDP要达到7%的增速也确有困难。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不畅,传统周期性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中国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投入加大、产值快速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体量总体还不够,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尚不足8%。当前,企业的融资成本仍然偏高、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然较少,企业税负仍然偏重,也是不争的事实。

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还没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官员晋升都遵循“GDP锦标赛”制度,在经过多年高耗能粗放的增长后,当前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环境问题的担忧让这些因素越来越多的成为增长之外的一些考量,面对目前的债务负担和污染问题,可能存在“做多错多”的心理。地方政府的“无为而治”可以说也是投资增速“入冬”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国内企业利润下降、违约风险增加,资产质量下降的背景下,金融体系中的“标准化”产品供给不足,“非标准化”产品风险难以厘清。金融机构面临着“资产荒”的现状。而同时,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形式已走完,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可能居高难下,商业银行面临利差收窄、利润压缩的局面。资金逐利性或使得金融机构风险偏好被迫增加,进而导致未来的潜在风险又进一步增加。

模糊对GDP高增长率的诉求,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预期,进而减少对宏观调控效力的不必要干扰。比如未来政府设定GDP增长目标时,可以设定为一个区间,而非一个具体的目标值。其重要的意义,在于不要盲目追求高增长的GDP水平,更应该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专注于改革的深度、转型的力度、创新的广度。

本届政府对改革的决心十分坚定,“调结构”的纲领也十分清晰,即通过市场化方向的深度改革和对过去增长模式的逐步切割,来达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经济增长引擎的重构。随着未来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中国经济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成功,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中枢要下台阶,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就是从过去两位数的增长,向7%-8%的增速过渡,再逐渐向4%-5%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靠拢。不过这是一个跨度在10年,甚至更长的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降,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资本积累处于下降趋势中,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主要靠提升生产率来驱动。未来中国经济要提高生产率,不仅仅是需要在需求端给予支持,也需要把供给端的改革提到更高的层次上来。

陆挺系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采访|本刊记者 孟德阳

朱海斌

未来经济增长靠新兴服务业

中国经济结构在近些年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三产业占总体GDP的比重日益增长。相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而且,整体GDP增速的小幅下滑掩盖了制造业下滑更为显著的事实。我们对经济活动的跟踪研究表明,制造业的实际状况甚至可能更弱。基于此,高度依赖能源和资源密集型的上游制造业的东北老工业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与黑龙江省)在2015年的经济尤为困难。

与制造业表现欠佳相一致的是投资下滑。其中最大的两个类别——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的增速都出现了显著下滑。

我们预计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回落。我们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1%,而2016年将下降至9.8%。考虑到PPI通缩预计将从2015年的-5.2%收窄至2016年的-3.3%,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非常明显。

具体而言,预计制造业增速将从2015年的8.2%降至2016年的6.5%,房地产投资将会在2016年首现年度负增长降幅为2%。

服务业是2015年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考虑到股市调整后金融服务业将会减速,我们预计服务业增速将在2016年回落至7.5%-8%。

问题是,除股市调整因素外,服务业是否会经历更大的调整?担忧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与股市调整相关的财富效应将影响消费。其二,如果制造业表现仍然疲软,失业率将会上升、消费增长势头可能无法延续下去。

我们认为影响将是有限的。首先,股市变化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在2015上半年股市繁荣时期消费并未增加),这或许是由于投资者入市比率仍非常低(约占总人口的7%-8%)且其边际消费倾向也较低。其次,服务业加速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常的金融服务业增长,而传统消费的增速在近些年却有所降低。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兴服务业的增长一直非常强劲。包括健康、教育、文化、娱乐、运动、公共服务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类别几乎占到整个服务业的40%。这受益于收入增长、收入差距缩小,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改进。

此外,2015年的新增就业岗位主要来自服务业,这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

过去,制造业是主要引擎,服务业被动地相应增长,而在新经济体系中,服务业俨然能够独立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朱海斌系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采访|本刊记者 张延陶

祝宝良

刺激政策收效甚微

2015年的经济形势中,消费的表现还算不错,出口受制于大环境,表现平平。因此,投资下滑无疑是2015年经济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以往投资所产生的问题也比较明显。首先就是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现在还有部分汽车行业产能也比较过剩。这五个行业它占制造业的比重大概在1/3,这几年物价下跌80%是由这些行业造成的,利润下跌的一半是由这些行业造成的。

第二个问题是,房地产调整。房地产调整既有人口下降的原因,也有房地产背后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我个人认为房地产调整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到位。

中国的房地产有什么问题?从需求上来讲,按照城市常住人口计算,加起来没有1.15套房子,按照现在55%的城镇化来算,房子人均套数已经够了,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问题在哪儿?下一步如果房子还有需求,这些需求的人是谁?我认为主要是跨区的1.5亿农民工的住房需求。未来一段时间要设计出来怎么让农民工买得起房子的制度,类似于美国住房支持的制度,甚至于搞一些住房和政策性银行来支持这些人的城市化。

企业投资的方向,将来就是产业发展的方向。过去讲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是短缺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需求管理。经济不好了,很简单,大家圈一块地,搞一个开发区,然后一旦房地产有需求,钢铁、水泥、建材都有需求,这些就可以推上去。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过去三年,面对这样的刺激,经济运行已经耐受了,收效甚微。

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改革或者创新应当更加注重供给的问题。居民的消费不再是模仿式的消费,而是个性化、享受性的消费,因此供给结构必须随之发生转变,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转向服务业,享受性的服务模式上去。因此供给的调控政策非常重要。这也可以避免新一轮的投资引起过热的现象。

中国宏观经济 篇11

(一) 经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 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 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略高于1978-2009年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分季度看, 一季度同比增长11.9%, 二季度增长10.3%, 三季度增长9.6%, 四季度增长9.8%, 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 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 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 增长9.5%。工业和建筑业恢复性增长最为明显,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工业生产回升势头强劲, 从内需到外需, 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已经基本恢复到较为正常的运行状态;企业效益也全面得到恢复, 1-11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28亿元, 同比增长49.4%, 企业对结构调整和总量紧缩政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针对经济回升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央出台了节能减排、稳定房价和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等调控措施, 并强调政策稳定和“有扶有控”。在政策引导下, 全年经济呈前高后稳走势, 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需求结构看, 2010年经济增长的结构协调性都比上年明显改善。

(二) 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效果初现, 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得到控制

2010年, 四万亿政府投资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落实地方和社会配套资金、确保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以及加大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等方面, 扩大内需的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明显快于往年。在落实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同时, 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 着力推进从政府投资临危受命向民间投资全面跟进的转变, 这是培育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关键举措。控制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的政策取得预期效果,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已经回落到25%的正常水平, 比上年大幅下降, 政府投资比重和增幅明显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 比上年增长23.8%, 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9.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 投资增速已经回落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附近, 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比重也在常态化。

(三) 城乡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

2010年,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带动城乡就业机会持续增加,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加较多,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用工紧张局面。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增长11.3%,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增长14.9%,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政府的消费刺激政策对消费品市场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98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4.8%, 实际增速虽低于2009年, 但仍处于近三年的平均水平。热点商品销售旺盛, 其中乘用车销售1375.78万辆, 同比增长33.2%。2010年下半年, 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的作用下, 小排量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逐步回升, 全年共销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945.92万辆, 同比增长31.8%, 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8.8%。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 同比增长21.7%。其中, 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 同比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达1.34亿人次, 同比增长5.8%;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 同比增长20.4%。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稳定因素, 投资消费增长更趋于协调。

(四) 外贸增长好于预期, 出口结构有所优化

2010年, 我国稳定外贸政策和国际市场库存回补短期需求共同推动我国外贸恢复性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 贸易顺差有所减少。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4.7%。其中, 出口15779亿美元, 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 增长38.7%。进出口相抵, 顺差1831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6.4%。2011年1月份我国出口1507.3亿美元, 增长37.7%;进口1442.8亿美元, 增长51%。贸易顺差64.5亿美元, 减少53.5%。由于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比世界其它经济体强劲, 我国一般贸易进口强劲增长, 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为了抑制钢材等高载能产品出口带动国内能耗过快上升势头, 国家从7月15日起取消了406种高载能产品的出口退税, 对改善出口结构起到微调作用。受近期国际市场库存回补需求减弱和基数抬高等因素影响, 2010年后几个月进出口同比增幅呈小幅回落之势。

(五)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2010年以来, 中央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货币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基本符合适度宽松政策要求。2010年末, 广义货币 (M2) 余额72.58万亿元, 同比增长19.7%, 增幅比上年末低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 (M1) 余额26.6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2%, 增幅比上年末低11.2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有利于抑制后期物价总水平上升。受自然灾害比常年偏重和国际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 创出28个月以来新高。针对物价变化新动向, 国务院专门就“菜篮子”工程和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入手稳定农产品价格作出工作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动用了两次加息和6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开始逐步发挥作用, 11月下旬一些蔬菜产品价格比11月中上旬下降了10%左右, 其他一些产品价格从12月份以后逐渐趋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上涨7.2%, 居住上涨4.5%, 成为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

当前, 实现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有:

(一) 转变发展方式面临诸多体制性、结构性深层次障碍

2010年,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必须看到, 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既面临财税体制、资源价格管制、政府过度介入投融资领域等体制性障碍, 也受到高耗能行业产能总规模过大等结构性限制。一季度出现的能耗强度反弹现象, 充分暴露出我国过多依靠能源资源投入支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 节能减排的体制性保障尚未建立健全, 相关配套改革亟待破题和推进。不少地方和企业对资源密集型高能耗项目投资热情不减。有色金属、非金属等行业从采矿到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平均速度。有些沿海省份计划在临港工业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大进大出”国际大循环, 钢铁、石化等行业仍是投资热点。这些高耗能新增产能项目如果真的变成事实, 现阶段的投资结构将固化未来几十年的产业结构, 对我国顺利实现2020年比200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十分不利。

(二) 各地投资冲动强烈, 财政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

一方面, 为应对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不断膨胀。截至2010年6月末,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达7.66万亿元, 其中, 划分为风险级别的贷款占23%。这意味着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约在1.8万亿元, 已超过了目前整个银行业约1.3万亿元的拨备水平。另一方面, 各地投资冲动依然强烈, 纷纷公布天文数字的投资计划。不少地方的“十二五”时期预期经济增长率目标定得偏高, 而支撑高速度的投资内容不少是产能严重过剩的重化工业“高碳”项目。如果世界经济根本好转, 主要经济体可能全面推出“碳税”和“碳关税”政策。届时, 这些新增“高碳”产能无法出口, 同时国内也难以消化, 结果将有一批企业倒闭, 一些投资项目损失惨重, 由此将造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金融风险必然传导为财政风险, 给我国财政和金融系统带来系统性风险。这种无视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调整基本动向的“高碳”投资行为, 充分暴露出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的隐患。

(三) 农业基础薄弱, 农产品供求脆弱平衡关系将长期危及我国物价稳定大局

2010年, 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从表面上看, 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诱因是自然灾害偏重。2010年入春以来, 我国先后遭遇了西南五省市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全国大面积洪涝等灾害性天气, 这对蔬菜、粮食、鸡蛋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产生较大影响。但进一步分析, 食品价格的上涨凸显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脆弱性。近年来, 我国基础建设资金在城乡、工农之间投入极不平衡, 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流通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加上房地产热、城市扩张热挤占了不少农田,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打工, 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资源供给与快速人口城市化对农产品商品量需求之间维持十分脆弱的紧平衡关系, 稍有天灾就矛盾突出。农业比较利益低, 不利于吸引资金流向农业。如果政府不进一步加大农业保护政策力度,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农产品价格波动将会长期危及我国物价稳定大局。

(四) 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需求之间矛盾依然突出

2010年以来,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 部分城市出现房价、地价上涨过快和投机性购房活跃等问题, 社会反映强烈。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 并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房地产调控措施使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住房成交面积总体回落, 政策短期效果初步显现。但是, 部分城市房价水平居高不下, 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矛盾较大。近期住宅成交面积回升已经带动房价环比回升。市场在预期房价难以深幅调整的情况下, 刚性需求在沉寂了几个月后大批入市。部分城市成交量回升推动房价回升, 将明显加大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和压力。“国八条”出台后, 各地落实“国八条”的细则正在陆续公布, 但执行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三、2011年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前景预测

(一)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2011年, 世界经济总体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 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 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依然极为复杂。

首先, 全球经济正处于“短、中、长”几种经济周期下行的叠加期,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从短周期看, 回补存货周期带动下的全球经济快速回升已于2010年一、二季度见顶, 在政策刺激效应递减、库存回补结束的影响下, 2010年二季度开始, 主要经济体先后出现增速回落趋势。从设备更新中周期看, 因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投资回报率较低, 企业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尚未到来, 处在“产业换挡”调整期。目前欧美等国房地产市场依然极度低迷, 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从技术创新长周期看, 目前全球正孕育着新能源、低碳技术革命, 但尚未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同时, 发达国家清理金融“有毒资产”工作进展缓慢。据IMF估计, 2007-2010年全球金融机构累计出现的有毒资产规模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 目前仅核销了一半左右, 其中欧洲较为滞后。坏账和大量存在的不良资产使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和市场流动性都受到严重制约, 金融体系功能完全恢复还有待时日, 金融机构还没有做好推动实体经济进入新周期的准备。因此, 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着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 短期内无法进入下一轮经济上升期。

其次, 发达国家的“滞”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胀”为各自的主要矛盾, 世界各国经济表现和经济政策将明显分化。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 目前, 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分别维持在9.6%、10.0%和5.2%的高位, 表明各国的经济复苏只是从低谷恢复性反弹, 并未带动就业增长, 是一种无就业复苏。IMF预计, 2011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处于9%左右的高位, 将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严重影响。高失业率将制约消费需求这一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 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可能转化为结构性失业, 对其长期潜在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持续高失业率有可能引发罢工等社会动荡, 各国贸易政策将更趋保守, 甚至出现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2011年发达国家将难有好的经济表现, 多数国际机构预测, 主要发达国家2011年经济增速普遍低于2010年, 陷入低速增长的“停滞”状态。发达国家已着手采用“二次政策刺激”来对冲“二次衰退风险”, 这将严重影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节奏, 2010年初曾被广泛预期的全球刺激政策“退出”将被搁置, 全球流动性将进一步宽松, 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国际“热钱”的追捧, 物价和资产价格上行压力较大。为了应对国际“热钱”流入, 巴西不得不将限制外资流入的“托宾税”率由2%提高到4%;由于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巴西央行连续多次加息, 基准利率已经升至10.75%,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5%提高到20%。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粮食价格上涨明显, 通货膨胀压力较大, 印度年内连续多次加息, 基准利率升至5.5%。全球性货币超发正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在美国经济真正好转之前, 美联储将继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元大量放出, 涌入大宗商品市场, 加上国际投机资本的借机炒作, 推高大宗商品价格。最近中东、北非的紧张局势为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火上浇油。同时, 去年和今年自然灾害频发, 国际粮食价格短时间内出现暴涨, 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物价影响比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要大得多。2011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将进一步分化, 发达国家宏观政策将基本维持宽松取向甚至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 但新兴市场国家宏观政策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压力, 转向紧缩取向。

2011年世界经济将面临众多的不稳定因素, 复苏的复杂性、曲折性将进一步显现和放大, 预计世界经济在底部徘徊的时间将延长。多数机构预测, 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低于2010年,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将对我国外需、物价和汇率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二) “十二五”规划注入发展新活力, 国内环境进一步好转

2011年, 我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具有不少有利条件。“十二五”规划的公布实施将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动力。在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导下, 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启动将带来一大批产业升级投资项目的开工, 催生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 我国将走在世界“产业换挡”的前列。中央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布局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9-2010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批复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三角等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再加上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措施, 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在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下全面启动, 必将带动各地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并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形成区域轮动的新格局。随着“新非公36条”政策不断细化和落实, 民间投资领域逐步拓宽,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收入分配改革启动将使居民收入加快增长有了体制性保障。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也有利于劳动者报酬水平的稳步提高。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断推进, 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向有利于居民、劳动者的方向调整, 这将推动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局面。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要求、产能严重过剩的客观环境、欧盟开始征收碳关税等国际动向都将对我国传统产业形成较大的调整压力。为完成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2011年将启动“十二五”新一轮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分解任务, 淘汰落后产能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投资项目将对部分行业和地区增长速度有所抑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短期增速。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规范和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扩张。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项目开工比较集中, 地方政府投资需求与融资能力的矛盾将显得较为突出。

总体上,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也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综合考虑国内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011年我国仍具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环境, 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 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1.经济增长率9.5%左右。

如果主要经济体不再出台新的金融刺激政策, 同时也不强力紧缩财政, 基本维持政策现状, 2011年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的可能性较大, 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虽然略低于2010年, 但不会出现衰退。同时,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并用, 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增长16%左右, 企业从证券市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规模大于2010年, 全社会融资总量规模预计与上年大体持平。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进一步突出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导向,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点、民生工程、民间投资等鼓励性投资方向和投资主体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同时, 坚决抑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项目的新开工, 严格把好政府新开工投资项目质量关。在这一国际环境和政策假设情景下, 根据模型测算, 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GDP增长9.5%左右。

2. 物价上涨压力大于上年。

农产品价格涨幅受自然气候影响有较大不确定性, 服务业价格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有一定上涨压力, 政府主动推出的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和环保类收费改革对物价水平也有一定影响。初步测算, 2011年CPI与PPI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均在2%-3%, 翘尾因素较高的月份集中在上半年。从各月翘尾的变化看, 2011年1月份和6月份物价涨幅会较为突出。2011年我国将适当收紧货币信贷供应, 但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继续吸引“热钱”快速流入, 国内流动性仍比较宽裕。如果不能通过适当的途径对过剩的流动性加以吸收, 这些资金可能冲击相关市场供应和价格, 并导致通胀预期加剧。2011年物价仍将保持上涨的态势, 如果新涨价因素能控制在1.5个百分点左右, 2011年CPI将上涨4%左右。考虑到前期已积累了充裕的流动性, 农业生产基础较为脆弱, 资源价格改革压力较大, 因此, 不排除农产品、能源资源类产品和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可能, 应予以重点关注。

3.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规模和增速。

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一大批“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将集中开工, 加上前两年大规模开工的项目投资增长惯性较强, 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仍然较大, 所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规模的有利条件较多;但对部分传统行业的新增产能投资的限制、房地产商可能出现观望徘徊而放缓投资进度、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规范性要求的约束等因素将影响201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特别是新兴产业尚未发展到企业开始大规模产业兴替型固定设备更新投资阶段, 民间投资自主增长意愿不强, 预计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24%左右, 名义和实际增速均比2010年有所回落。

4. 居民消费保持平稳增长。

近年来就业形势和工资水平变化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储蓄消费型增长模式使我国消费有较强稳定性, 但房价、物价上涨对部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较大负面影响, 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出现效应递减现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预计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8.6%左右, 实际增长14%, 比2010年低1个百分点左右。

5. 外贸出口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发达国家高失业率使居民消费增长疲弱, 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 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减弱对原材料进口的新增需求, 人民币一定幅度的升值对贸易结构调整有较大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将带动出口贸易结构升级, 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品出口增长快于传统优势产品, 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可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比2010年明显回落。初步预测, 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6%左右, 进口增长20%左右, 顺差1650亿美元, 下降13.2%。

摘要:2011年, “十二五”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但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中东、北非等局部地区局势紧张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经模型测算, 预计我国经济增长9.5%左右, 速度略低于2010年, CPI涨幅可控制在4%左右。2011年宏观调控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总量矛盾, 而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要保证“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在开局之年落实到年度工作中, 必须在深化改革方面给力, 力争在调整结构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上一篇:电极过程下一篇:乐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