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精选12篇)
宏观经济政策 篇1
经济增长加速滑坡, 政府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 我认为2009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 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方针, 应该考虑以下五个基准点。
第一, 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鉴于现在经济的主要表现为经济加速滑坡,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反周期政策, 反周期政策就是要抑制经济增长大幅度滑坡的趋势, 所以我们应该把促进经济增长, 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作为2009年、2010年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最主要的目标。
第二, 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当经济低迷, 经济衰退的时候, 企业不敢投资, 老百姓不敢消费, 企业的产品卖给谁呢, 卖不出去, 经济没有办法增长, 怎么办呢, 政府向老百姓发行国债, 企业也可以去买, 老百姓也可以去买, 政府来增加投资, 现在是4万亿元的资金。行长年使会
第三, 有效扩大国内需求。
所谓有效扩大国内需求, 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 中国是一个大国, 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的时候, 把这么一个大国的经济增长, 寄希望于外贸出口的大幅度增长, 来促进国内的经济增长, 我们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必须立足于国内需求的扩张。通过扩张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办法, 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第二层基本含义是有效, 这是当前非常重大的问题。凯恩斯他曾经说, 当经济低迷的时候, 政府拉动内需最简单的办法是, 今天雇工人, 在地上挖一个大坑, 明天再雇工人填上, 雇人挖坑, 给工资, 雇人填坑, 也给工资, 工人有工资就会去消费, 就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但是这是最没有效的方式, 这只是解决了短期经济增长的问题。所谓有效既要解决短期投资和消费增长问题, 确保短期经济增长不至于出现深度滑坡, 同时也要解决当前运行当中所出现的矛盾和困难, 为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0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大概是28万亿, 即使把这4万亿闭着眼扔出去, 经济也会增长。但是中国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 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 2007年时才达到2480元, 在世界排名是132位, 我们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还很穷, 我们还有很多地方等待投资, 比如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 都正待着政府投资。应当把这4万亿花得有效, 既解决短期问题, 也为中长期中国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 减轻美国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减速的冲击, 控制经济回调幅度和持续时间。
我们不能像八十年代中期, 或九十年代初期那样, 让经济持续滑坡6年以上, 让经济增长幅度回调的幅度超过6个百分点, 那样的话, 中国经济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 来控制经济回调的幅度及它在底部徘徊的时间。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 一种是V字型, 一种L型, 我认为这两种判断都不对。中国大量需求还没有满足, 而且有大量的民营企业, 经过过去的积累, 也有投资能力, 所以不至于像很多国家一样,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增长之后, 转入持续的低迷, 我认为中国将来会继续保持改革开放30年以来,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良好局面, 这是没有问题的。
我认为,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U型曲线, 我们让经济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 该调整的地方要调整, 没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该淘汰就得淘汰, 资源高消耗, 环境好污染的企业该关门就得关门, 我们要提高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当经济在底部徘徊的时候, 那些缺乏足够竞争能力的企业, 自然会倒闭, 也只有不断地淘汰落后, 中国的整体竞争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第五, 确保经济增长不低于8%。
世界很多国家都是负增长, 为什么一定要达到8%呢?首先, 从中国过去的情况来看, 尤其是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的调整来看, 一旦经济增长回落到8%以下, 我们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和等待很长的时间。1998年我们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回落到8%以下, 我们开始扩大内需,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是我们搞了5年, 经济才复苏, 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刹车容易起步难”, 所以在经济衰退的时候, 我们要力争让经济增长速度, 不至于回落到8%以下, 这样中国经济回升的代价不会太高。
其次, 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800万, 经济增长8%, 就可以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需要, 如果经济增长低于8%, 失业人口会大幅度地增加。
当前最大的问题还是扩大国内需求, 而且要有效, 怎么有效地扩大国内需求, 我们提出“保一批, 稳一批, 改一批”的办法。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但是问到粮食丰收, 每一个地方的回答都是——风调雨顺, 这表明中国农业十分脆弱, 还处在靠天吃饭的水平。我们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尤其是农业方面的技术投入。今年是风调雨顺, 2009还会风调雨顺呢, 2010年还会风调雨顺呢, 也只有中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不断提高, 才可能有中国农业稳定生产的发展。
中国这4万亿的投资, 有三个重点, 保增长, 保企业, 保就业。这三个重点, 表面上来看, 如果增长速度上去了, 企业的日子也会好过, 就业形势也会好转, 这个问题不存在分歧, 表面上看三者并不是矛盾的。但是从政策选择上来看, 重点是不一样的, 比如保增长, 如果这4万亿的投入就是要保增长, 那很简单, 你就闭着眼睛花钱, 只要把这个钱花出去, 不管投什么样的项目, 不管这个项目有没有用, 都会对增长有效果。如果保企业, 企业现在问题很多, 尤其是大量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需求, 卖不出去怎么办呢, 把这4万亿拿过来, 收购企业的产品, 增加政府储备, 可以缓解企业的矛盾, 政府给企业创造一个市场来保企业。如果保就业呢, 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谁给我创造就业机会, 谁不裁员我就把钱给谁。表面上来看是一回事, 但是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 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认为在这三者当中, 应当是保持就业规模的持续发展, 政府投入的重点, 钱应该往哪儿花, 应该放在扩大就业规模上, 对于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对于那些在经济困难时期不裁员的企业, 对于在经济困难时期还增加员工的企业, 我们在财政资金, 在货币资金上应该给予倾斜性的支持, 从而不至于因为经济衰退带来失业人口的增加, 从而丧失中国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认为应该优先保就业。
稳一批, 政府的资金应该是稳定什么样行业, 来防止经济技术衰退。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出的问题, 在当前程度上是由房地产和汽车两大龙头出了问题, 由于这两大龙头产业出了问题, 就导致它间接、相关的产业出现了问题, 加速了经济的滑坡, 从解决这个问题角度来讲, 政府应该稳定居民消费热点, 带动房地产、汽车主导产业的发展。怎样才能够发挥政府的作用呢, 我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 政府的着力点应该解决房地产或汽车这两大支柱型产业所出现的问题, 来尽快地促进房地产和汽车的复苏, 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我这么讲, 并不是反对修铁路、修公路、修机场, 这些东西也该修, 修完以后对经济增长确实能够产生作用, 但是在这些领域, 真正需要政府投的钱并不是很多。更需要在政策上引导, 改变老百姓的预期。房子跌1 0%, 他认为还会跌2 0%, 跌了20%, 他还认为跌30%, 跌30%他还认为跌50%, 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措施予以引导, 这样房地产和汽车才会出现恢复性的增长, 如果这两大龙头性的产业出现恢复性的增长, 中国经济会很快复苏。
还要改一批。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在实体经济回升的过程当中, 我们不应该依靠政府投资, 应该通过改革的办法, 来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能力。过去很多行业, 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 加入W T O以后, 很多行业都已经对外资开放了, 为什么不能让民营资本投入。通过改革, 形成好的投资环境, 这样来鼓励和带动民间投资。政府投资一部分, 主要通过改革的办法, 来带动民间资本的投资, 这样使中国经济尽快地走出低谷。
中国这4万亿的投资, 有三个重点, 保增长, 保企业, 保就业。
宏观经济政策 篇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
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10月人民银行分别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从而体现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人民银行执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
融稳定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3%,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7%;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2万亿元;贷款结构有所改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413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44亿元,农业贷款同比多增75亿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但两者又有不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财政政策是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调节,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来调节。制定政策的机关不同,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收支计划必须经过人大的批准,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财政调节更具有直接性,货币调节则相对具有间接性。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承担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成本,是我国财政肩负的特殊重要职能。回顾我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金融改革中的环境处理和资本金补充,多年欠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时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都有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这与那些体制和制度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从全局和长期看,增加财政对改革的投入意义重大。体制没有理顺,会加大生产和交易成本,因而加快改革有着明显的制度收益。通过投入于改革,财政政策不仅成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而且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活力、保持长期较快发展的“助推器”。
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社
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急速调整,统筹兼顾各方面诉求的压力加大。最近几年,财政通过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发展,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发展,注重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调节了各方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我国是一个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和发展很不均衡的大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宏观政策既要调控总量又要调控结构,财政政策既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支持改革,调控手段既要利用市场力量也要利用行政力量,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稳定物价,二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介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再宏观调控方面积极探索,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灵活采取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消费等行为,既成功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又有效地防止了通货紧缩,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1993-1994年,各地涌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股票热,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急剧扩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对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灵活调节利率、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等措施,适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同时大
力整顿金融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包括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内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再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中国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要求出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地区金融稳定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减少,同时国内供给能力提高,部分商品供大于求。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国民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扩大内需方针,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同时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调战也更加艰巨。结论
宏观经济政策“调易行难” 篇3
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几乎可以肯定是过多的资金所导致的。宏观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本身导致了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使得中国的货币更有价值,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汇率水平被低估。在这个过程中,贸易顺差的积累不可避免,再加上政府控制汇率升值的速度,必然导致国内经济体内的流动性过剩。
在一个国家真实收入增长的过程中,“超级”商品的价格上涨速度将快于普通商品(“超级”商品是指在该经济发展阶段相对需求较大的商品),而显然房地产是中国当前阶段较为典型的“超级”商品,在真实需求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过度的流动性使得房地产和服务等非贸易品价格上升更加难以抑制。
如果名义汇率价格得不到合理的调节,宏观经济体将通过推高非贸易品价格来实现真实汇率水平的调整。这种现象在1997年以前亚洲金融危机中有过充分的体现,虽然当时泰国等国家的名义汇率水平没有出现大幅的升值,但其房地产和服务价格却大幅上扬,使得其真实汇率水平大幅上升,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短期通胀的上升更可能是由于资源价格市场化所导致的成本推动型上升,它并不具备持续性;资产价格的上升反映到CPI水平上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可能会很不显著。然而实际上,政府所面临的情况可能会更加困难,因为通货膨胀水平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预期,而失控的通胀水平会威胁到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并最终危害社会的安定,因此即使是短期CPI的上升也会使决策机构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
在这种压力下,我们看到央行现在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被动和无奈的行为,伴随CPI的上升,央行不断调升存款和贷款的利率水平,希望由此降低最终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压抑的内需转移到出口上,贸易顺差将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从而给经济体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反过来又增加资产价格和通胀上升的压力。也就是说,要解决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问题,汇率升值可能是最有效的手段,其它货币政策多半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配合研究 篇4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始终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最重要的工具。要充分发挥两者的协调配合与灵活运用。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采用不同的配合模式。近几年来政府持续采取了刺激有效需求的政策措施, 增发国债加入基本建设的投入, 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 降低存款利率以激活消费品市场和股票市场, 下调贷款利率刺激企业贷款需求增长等。实践表明, 财政政策效果较为明显, 但势单力薄, 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而无力支撑财政政策以形成有效的政策合力, 财政货币政策的使用并没有有效地实现预期经济调控目标。因而两大政策的协调运行问题也就成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搭配使用中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2 财政政策与经济研究
2.1 充分就业与财政政策
在以往的研究中, 一般在对国民收入决定的短期分析中, 都是从对总需求的影响来考察投资效应的。但从长期的观点来看, 不仅要重视投资对总需求的影响, 还该注意到投资对扩大经济的生产能力的作用。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 不但首次突出了投资的这两方面的作用, 还明确了在经济增长中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基本条件。
经济自身并未稳定。多年来政府的财政政策始终是以增长为目标, 而且目标值还订得很高, 实际通过政策实施每年的增长也都在7%以上, 增长目标确实是实现了, 但与此同时失业率却呈逐年上升之势 (见表1) , 一般认为由于统计上的原因, 实际失业率可能比上述数字还要高。这表明增长与就业脱节, 产出增加并未带动就业相应的增加, 这点也可用描述产出和就业关系的就业弹性变化来证明。据研究:1986-2000年间中国就业弹性不断下降。1986-1990年间GDP年均增长为7.9%, 就业弹性为0.308, 经济增长1%带动就业的增加为360万人。而1996-2000年间的平均增长8.3%, 就业弹性为0.138,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增加仅为97万人, 这种实证分析也表明增长带动就业的增加呈递减之势。因此企图单纯通过增加GDP来解决就业问题是不符合理论和实际的。经济增长不仅未能解决失业问题, 而且导致商品市场上80%的商品生产过剩, 说明中国经济自身还缺乏稳定性。
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宏观经济政策有三个主要目标: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这三个目标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是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有的书中对这些数量关系作了估计。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 ( A.Dornbusch) 等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八版129页有如下论述:如通货膨胀预期不变, 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 失业率会增长2个百分点。失业率增加2个百分点, GDP会减少4%。因而, 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 GDP会减少4%。
当然, 这些数量关系不一定准确, 而且, 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是, 这些数量关系,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确实有重要作用, 需要认真地加以探索。
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 一是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 (A.W.Phillps) 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从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可以估计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数量关系。二是奥肯定律。奥肯 (A.M.Okun) 是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 曾任约翰逊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为了使总统、国会和公众相信, 如果把失业率从7%降到4%, 会使全国经济受益匪浅, 便根据统计资料估算, 由于降低失业率而带来的实际GDP的增加数额, 结果产生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这个定律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可靠的经验定律之一。如下图所示:
3 货币政策与经济研究
3.1 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常常是各国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质是, 为了提高包括下一代在内的将来世代的消费水平, 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抑制或促进现在的消费, 将有限的资源恰当地分布在消费和投资上, 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 各国通常使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率或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当然, 这种表示方法也有不足之处, 另外, 经济增长为人们所带来的利益, 也有可能小于实现经济增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例如, 如果把经济增长看作只是简单的扩大生产规模, 那么很容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使人们付出用物质和金钱所无法衡量的代价。但是, 如何测定各项利益及其代价的问题比较复杂, 所以, 目前各国仍沿用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率来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目标。
3.2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目前衡量物价稳定的指标通常有三种:①消费物价指数 (或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②批发物价指数;③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稳定物价并不是一定要将通货膨胀率减少至零, 而是要根据各国的实情, 将通货膨胀率确定为一个合理的标准。
充分就业不仅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完全利用和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 而且能够刺激节约劳动的技术革新, 从而,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 但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因为失业有不同种类型, 有由于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流动所造成的摩擦性失业, 也有由个人的习性所造成的自愿性失业, 而这些类型的失业并不是充分就业这一目标所控制的对象。充分就业的目标是控制由经济周期所带来的失业和由劳动力的相对过剩所造成的失业。那么, 失业率控制在什么合理的水准, 目前各国也因自己的实情不同而不相一致。
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一个重要而不容易调控的目标。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反映着该国与世界其它各国之间各种各样的经济交易, 经过国际间的商品劳务和资本流动, 国内外商品市场、金融市场连为一体, 相互影响。一国的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供求失衡, 会通过国际收支途径传递到国外;同样, 外国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 也会通过国际收支途径传递到国内而影响国内经济。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长期或巨额赤字时, 会带来国际储备的枯竭, 造成国内资源闲置, 国内需求不足, 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4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意味着解决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货币政策将继续担当重任。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也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鲜明特征。今年以来, 国家采取了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措施, 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货币投放过快和着力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 有效限制了一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上马。连续4次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和进出口关税政策, 扩大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范围;对部分钢材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并通过“窗口”指导, 引导商业银行放慢信贷投放速度, 强化自我约束, 收到良好效果, 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矛盾。
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还没有完全解决, 同时, 经济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当前中国面临国际收支失衡、流动性偏多的双重挑战。今年前9个月, 中国外贸顺差达到1856.5亿美元, 超过去年全年的1775亿美元。按此进度,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有望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与此同时, 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前9个月份,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4.1%, 其中8月和9月的上涨幅度分别达到6.5%和6.2%, 为近10年来最高。种种迹象表明, 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尚未根本缓解。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并根据经济运行中新的变化, 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 主动引导社会预期。就财政和货币政策而言, 当前工作的着力点, 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 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 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流动性管理, 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
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必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加稳定的经济增长局面, 使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中文版, 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李茂生, 柏冬秀.中国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8) .
[3]龚仰树.国内国债——经济分析与政策选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经济繁荣与经济政策 篇5
经济政策能否同科技进步一样,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作为一个参数?如果可以,这个参数能有多大的作用?也就是说,经济政策能够“制造”出多少或多长时间的经济繁荣?詹姆斯・托宾所著《通向繁荣的政策―――凯恩斯主义论文集》中文版,包含了托宾先生里撰写的43篇以政策为导向的论文,体现了他的经济理论思想和政策主张,值得一读,它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宏观经济政策常常是大众传播媒介议论的中心。首先,所谓“宏观”,其实可能“微”到每个人,比如,收入政策,财政政策都可能导致“我的钱有多少要以税收的形式回归政府”;其次,制订政策者往往是权力者,而“权力总是吸引着忠告和批评”,这也恰恰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魅力。凯恩斯主义宏观政策常常引起热烈的争议,不仅因为经济复苏带给它的荣誉,也因为繁荣后的萧条带来的困惑。但是,无论如何,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政策是值得研究的。
关于凯恩斯宏观政策的基本原则,托宾先生概括为:第一原则就是明确地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去实现实际经济目标,特别是充分就业和国民总产出的实际增长;第二个原则,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是能动的,它能够对实际观察到的经济状况以及不同政策选择下发展道路的设计作出灵活的反应;第三个原则,凯恩斯主义希望确定协调一致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第四,凯恩斯主义者并没有乐观地认为,需求管理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市场,就足以实现名义和实际的双重目标,即同时获得充分就业和价格或通货膨胀的稳定。托宾先生希望并预期,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会出现新的理智的综合,以取代引起不和的争论和混乱的辩驳。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将在争论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经济政策在时间选择上是有“幸运”因素的。某种经济政策是否会对经济运行发生效果,时间或曰“机遇”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某种经济政策会成为“幸运儿”,严格地讲,应该是一组政策选择。政策选择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国际经济环境,主要经济强国的政策制约,经济波动周期,经济政策本身的时效和惯性,乃至选择或者挑选一种政策组合的能力,等等。而这些,往往会凝集在某一个时点上,这就是政策的时间选择。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确“制造”过繁荣,而幸运的是,它的时间选择。
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我胡乱设想,在经济政策系列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国民经济是心脏,那么,财政―货币政策就是动脉,是两条并列的动脉。托宾先生发问:是否有可能依靠不同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来维持总需求呢?财政刺激是否更确实属于货币刺激的一个有效替代品?他认为,在保持需求刺激或约束的总剂量不变的同时,用货币政策取代财政政策,或者反之,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改变政策组合,是一件微妙的和不确定的事情。我想,这也是无论你如何计算或精心选择一种政策组合,它总会有遗憾的原因。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之反思 篇6
中国反危机政策出台过晚?
第一,如何看待中国反危机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次经济危机首先是从西方,尤其是从美国发生,然后转移波及到中国来的。全球自进入反危机的大潮流当中后,对政策方向的选择看法都不太一样,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同样存在着很大的争论。
中国这次反危机的政策主张是不是出台晚了?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开始蔓延时,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这种发展阶段的增长态势和全球不同。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很早就体会到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因此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的政策目标是“双防”——第一防通货膨胀,从结构性通胀转为总体性通胀;第二防过热,防经济增长过快由此导致的过热。
这两个问题是相关联的,如果目标是“双防”,那宏观经济政策就应该全面紧缩,可是世界金融危机自2007年6月从美国开始,到2008年已经席卷全球了,全世界都开始严阵以待全面反危机,而唯独中国在做经济的全面紧缩。这样紧缩下到了2008年的五、六月份,就感觉到情况不对了,等各种数据出来以后,就做了相应的调整,不再强调“双防”,改为“一保一控一调”——保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物价问题还是没有从宏观调控目标当中删除掉,但是双重目标是“保增长、控物价”。
我们真正调整过来已经到了2008年第四季度,所以我们反危机的政策出台时间比全球性的反危机举措晚了大概有半年甚至半年以上。所以人们就提了一个问题,中国反危机的政策出台是不是晚了,我们说这个问题是有中国特色的,因为2007年中国经济是高速增长的,恰恰和其他国家的增长情况不一样,这是由此产生的一个疑问。
中国反危机政策过猛?
既然政策出台晚了,结果我们的政策就很猛。我记得2009年春天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当时财政赤字做了2.8,当时要出重拳、出組合拳,要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四万亿的财政赤字再加10万亿的信贷支持,所以人们就问政策是不是太猛了?
猛了以后的代价就不一样,特别是这个猛不是力度问题是方向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的原因和美国、欧洲、日本不同。世界发生了金融危机首先是金融体系崩溃了,而实体产业没有大问题,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金融部门供应货币的能力不足,而实体部门对货币存在需求,所以要求政府向实体部门直接注资,支持资金链,要求银行增大货币供给能力,也就是在货币市场失衡的情况下,是有货币需求而缺乏货币供给的。
而我们国家是什么情况呢?世界经济衰退导致其他国家对我们的需求产生了影响,出口受挫,内需产能过剩,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银行体系有一道防火墙,银行本身并没有问题,所以我们是银行有货币供给能力,而实体产业没有有效的货币需求。因此,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培育对货币的需求刺激实体经济,对西方来说重要的是增大货币供给,往流通当中砸货币。但我们采取的政策恰恰是和西方反危机的政策差不多,财政也好、货币也好,都大量的向流通当中注资,其结果是实体经济没有有效的需求,大量的货币滞留,所以人们就提出一个疑问,我们的货币财政政策刺激是不是过猛了?
退出反危机的轨道是不是早了?
猛了的话代价就大,代价大支撑的时间就长。所以我们在2010年十月,第一个宣布从反危机的政策轨道上退出,人们就接着提了一个问题,中国反危机的政策是不是退出的早了?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明确退出反危机的轨道。反危机的政策出台是不是晚了,政策力度是不是猛了,退出轨道是不是早了?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背后都有一个问题,都是有中国特殊的国情,我们的工作很重要的就是要总结这些特点,提出新鲜的经验,总结问题,然后把它上升为学说和体系,这是对反危机政策的一个简单的回顾。
需求侧无解从供给侧找答案
第二,新常态以来经济失衡出现的新特点和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提出。
从2010年年底到现在,可以说宏观经济大概进入了失衡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用一句话叫做既有通胀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严峻威胁,实际上是双重风险并存。
类似上个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滞胀,一方面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疲软,另外一方面通货膨胀潜在的压力,由于需求拉动也好,成本推动也好,共同作用潜在压力比较大,所以这个时候宏观经济政策就面临着很困难的选择,我们既不敢全面扩张也不敢全面紧缩,就是双重风险并存,而且双重风险所要求的宏观政策的方向是相反的,怎么办?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末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从70年代以来没有解决,积累的问题很大,经济理论也做出很多调整,现在看来也很难取得系统性的经验总结和统一认识。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宏观调控方面,调控的方式也好调控的政策也好,以及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和宏观经济哲学基础,都面临着全面、深刻的挑战,在这个时候,从总需求方面入手可能是无解的,总需求管理在这个时候无论是扩张还是紧缩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们引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问题提出本身也不仅是我们对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特点的思考,也是我们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
供给侧改革需要需求管理
第三个问题,既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有几个问题需要在理论和政策上进行考虑。
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对待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管住需求、管好需求才能真正的推动有效的供给侧管理,所以要协调好,一个方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一定的有效需求作为前提,这种有效的需求靠创新驱动,形成有效的需求。
需求和供给侧之间要结合好,需求在短期之内要适度的扩张。如果过度扩张的话,会从根本上瓦解供给侧结构性管理的效果,供给侧结构性管理关键指调结构,把那些不适应、低效率、缺乏竞争力的产业淘汰掉,这个时候市场的需求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市场需求在这个时候膨胀起来,就会加剧产能过剩、加剧经济泡沫化,所以一定要对经济有适当的管控。一方面要有高质量的需求来支持供给侧增长,一方面要适度把经济增长控制好,这就是长期和短期。
在体制上,供给侧结构性管理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政策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供给侧的政策直接影响的是生产者,而需求侧管理政策更多影响的是消费者,刺激的是需求或者购买者。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利在经济和法律制度上得不到充分保障和尊重的话,可能导致政府对市场主体行为过度的、随意的干预,甚至可能退回到计划经济去。所以中国引入供给侧改革特别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而不是行政直接实现,因为供给侧结构管理本身的特点就是直接影响生产者,影响厂商,如果你不是通过市场去发挥作用,很可能导致对市场经济的否定。
在机制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的能处理好,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学在世界上就能立得住,所以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基本制度下的经济理论哲学问题,他的价值取向问题。这是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供给侧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目标的衔接问题。需求管理带有一定的短期性,供给侧管理一定是带有长期性的,无论是政策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你关注他的需求效应是一回事,你关注他的供给效应这又是一回事情。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技术结构等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管理,要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累积起来。西方供给侧结构性政策管理之所以会停止,除了理论之外,其实有个政治体制的问题,他的民主选举是有任期的,所以政府只做他任期有限的事儿,跨任期的事儿他是不做的,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很多事情是长远的,所以一定要有对人民、对社会长期负责的态度,而不仅仅是对任期内负责的态度。
供给侧管理更多的事情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有没有那种胸怀,而这个胸怀来自于有没有制度保障,地方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作用空间会更大,因为需求管理对地方政府来说有限,货币不归你管,赤字不归你管。但是供给侧不一样。供给侧调结构,改善地方的教育结构,资本投入结构等,所以供给侧对地方政府来说可以作用的空间更大。
但是有一条,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要真的为这个地方长远负责,那就是地方政府官员既要有所为,长期的所为,还不能胡来,你要短期效应不顾将来就是胡作非为,不考虑长远那就是不作为。所以,我们说供给侧管理实际上是要求地方政府官员对当地长期负责任,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要求。
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无论从反危机的政策、新常态下的失衡,还是供给侧结构的应对之举的提出。这些特点来源于中国的实践,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总结好。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研究 篇7
一、目前我国经济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宏观经济的调控, 势必是基于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 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也只会让整体经济走势向好。因此要想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 首先需要了解当前经济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必然给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根据当前中央政府在经济调控中所采取的态度, 也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以及在改革带来的经济高增长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障碍。总的来说, 当前我国经济在运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投资和融资的效率有所降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经济总量不断加大, 但是在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之下, 需要的是更多的投资的支持。在边际效应影响之下, 投资效率越来越低, 已经很难拉动经济像过去那样快速增长。而从2002年到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的货币投放增长量要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这就说明货币投放的效率已经降低, 同时作为反映投资效率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在2002年到2008年之间经过不断的波动之后, 在2009年到2012年之间达到高峰, 这就说明资本投入已经不足, 我国投资和融资效率相比以前有所下降。
2. 传统经济优势削弱, 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还是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的生产要素,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这些传统经济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 水、电力、天然气等资源逐渐进入到了市场体系当中, 给宏观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经济要素优势丢失的同时, 新的经济增长方向还很模糊, 经济结构的转型还任重道远, 因此新的竞争空间还不足, 所以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挑战, 这是经济转型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3. 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仍在增长
这些年由于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巨大的流动性使得资产价格产生暴涨, 大量资金抛弃低迷的股市和债市, 转而涌进房地产行业中, 使得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 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一大热议话题, 也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负担。虽然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政策降低房地产价格, 转移泡沫风险, 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同时很多地方政府也选择过度融资而债台高筑, 过高的地方债务也成为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4.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更紧
生态环境一直都是制约传统型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而传统型经济又是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依靠。如今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 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的加大, 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型经济是我国倡导的经济发展重要政策, 对于如今处在结构转型中的经济来说,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经越来越紧。而当前正热的“克强经济学”所体现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向正是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这无疑将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发展, 也为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指明了方向。
二、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判断
1. 对现阶段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解读
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 也就是热议的“克强经济学”所呈现的最大特征, 就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弹性, 这也使其同传统的经济政策相区别开来。总的来说,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管理更加灵活。过去在经济增长速度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上, 一向采用的“定值”管理得到改变, 不再一味去完成指标, 而采用“区间”方式来进行管理, 各项指标只要在区间内就算正常, 这样也显示了政府对放缓的经济体现的更高的容忍度, 这无疑将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健康转型;
(2) 更注重细节的调控。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过去采取的方式较为粗放, 近几年逐渐变得更加的精细, 更注重根据经济结构和细节来进行调控。例如2013年6月部分银行出现了“钱荒”, 宏观调控选择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让金融机构来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 而不再盲目采用强制救市的措施;
(3) 目标明确, 手段有力。相比于改革初期的经济调控, 新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具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线, 采取的手段更加主动且有力, 注重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对政府行为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不断探求创造“升级版中国经济”的路径和举措, 推进经济的转型, 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2.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判断
通过对当前经济运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以及对现阶段经济政策的解读, 可以判断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未来取向离不开以下几个方向:
(1) 继续深化经济改革。不论现阶段和将来我国在宏观经济调控上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有一点十分明确的就是, 经济改革的方向不会改变, 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 继续深化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总纲。改革的方向不会因经济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而改变。“三个一律”的落实, 使政府权力向下级释放, 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和市场的调控作用, 也是经济上的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2) 经济的宏观调控稳中求进。2013年我国经济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第一季度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环比增长低点, 但是政府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马上出台相关扶持经济的政策和计划, 而强调坚持统筹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之后又提出了区间管理的模式, 对经济管理中区间管理的明确, 表明政府依然会坚持保就业和稳步增长, 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突破和前进, 使经济发展质量跟上速度, 实现更加全面的增长;
(3) 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更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 新一届政府也对经济转型体现出了足够的重视, 在经济结构上投入了更大的调整力度, 采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这次的政策和传统的积极财政政策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新的政策重点转移到了结构性的调整上面。通过建立完整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更全面的税收制度, 鼓励节约资源, 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使我国经济结构向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顺利转型的经济将获得更加广阔的进步空间;
(4) 利用民间力量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变的战略重点。但是根据现阶段经济政策的分析, 未来在拉动内需举措中将更多地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通过提高就业率, 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促使居民消费;通过经济结构调整, 使国民收入分配更加均衡, 改善消费结构和秩序;通过推进医疗改革、养老保障等, 创造更加放心的消费环境。只有使内需扩大, 经济才有更大的发展和调控空间, 尤其在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之后, 我国经济迫切需要新的突破点, 那么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通过利用民间力量来扩大内需, 作为经济调控政策有力的着力点, 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经济的宏观调控一直都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 相关国家政策也显示了领导人对经济发展的洞察和对未来的思考, 通过采取“统筹施策、先易后难、逐个解决”的措施, 以“区间管理”来代替硬性指标, 积极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 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努力, 积极相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之后, 新一届的政府在对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取向上如何把握, 成为了时下热议的话题。在当前热切的关注之下, “克强指数”和“克强经济学”等作为新词也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并且受到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就从当前我国经济在运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 解读现届政府在当前经济宏观调控中所持的态度, 并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未来去向进行分析,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宏观经济,问题,政策取向,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少维.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判断[J].金融与经济, 2014 (02) .
[2]郭芳, 王红茹.“李克强经济学”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以及结构改革[J].统计与管理, 2013 (04) .
[3]刘迎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的逻辑与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 2009 (09) .
[4]耿庆峰, 黄志刚.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J].现代金融, 2008 (05) .
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控 篇8
一、宏观经济走向
(一) 人均消费增长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 国民的可承受购买力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基础。消费者的可承受购买力从一定的程度上是与我国的政策有关。想要促进国民购买力, 就必须积极的拉动内需, 推动政策, 借此带动国民消费水平。让经济发展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稳定的发展和进步。而近几年国家也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应的出台了许多政策, 以应对许多制约消费者的购买因素, 用从而减轻消费者的购买负担以促进消费的增长, 尤其是对一些汽车产品或是家用电器。而对于我们熟悉的房地产业国家更是出台许多政策来缓解楼价越演越烈的飙升。虽然这些政策对于房价的下调作用极小, 却打击了许多跟风消费者购买房产的积极性。
但因近几年的自然灾害频频降临到我国, 也会影响到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导致人均购买力下降。对此, 针对这些因素国家应进行相对应的宏观调控, 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改善国民生活购买力, 推进经济发展, 真正做到具体问题用具体方法分析。另一点亦可通过增加国民人均收入来推动消费的增长, 拉动其购买力。国民收入增加, 自然会主动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及消费标准, 在减少自身负担的情况下, 人们就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国家推出扶持政策, 增加国民消费, 最终会为拉动消费水平做出有利的贡献。
(二) 通货膨胀导致压力增加
从我国漫长的经济发展过程到如今已经进入的稳定状态, 其中仍有许多问题和风险需要承担。而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通货膨胀。且纵观历史,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 历次治理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大部分的治理都使国家经济大幅下滑。初期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低, 皆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用以控制物价。事实证明, 单纯的依靠政府行为抑制通货膨胀是无法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 不能使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得到长期的协调。而随着的国家市场化的速度提升。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有变得多样化, 其中仍然会存在着治理措施之间的协调性不够。政策和政策之间不能有效且合理的配合, 同样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也不能和其他的经济目标有效结合, 反而使通货膨胀所付出的成本过高。
现如今, 我国治理的通货膨胀的方法仍然可以有效压制通货膨胀, 但往往这种紧急的政策调控会让资金的流动性减慢, 社会生产力之间难以运转, 市场疲软, 经济下滑。一旦通货膨胀的现象爆发, 人们手中的货币便会无法购买之前相对应的产品, 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如此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进行有效调控。提高经济发展得质量, 进一步控制通货膨胀的输入性, 理顺价格和货币之间的关系。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也会影响到通货膨胀, 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国民消费、国家进出口贸易以及有效经济调节来促进经济发展。
(三) 物价上涨速度过快
当下物价上涨的结果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归根结底是由于流动性宽松和长期累积因素造成的。由于投资增长速度快, 拉动部分生产要素, 使其价格大幅上升。而农产品及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也使物价上涨过快。虽然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是我国无法控制的, 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减缩企业对于资源的消耗, 降低企业对产品结构的原料消耗, 也可以解决问题。
同样, 我国因全球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其对我国的经济前进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制约力。许多自产自销的产业已经无法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 故而需大量引进国外产品来补充国内消费需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以及生活的质量也在逐渐提升, 从而导致进口产品的价格大幅涨价, 更加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仅如此, 我国各地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更是让农产品的价格大幅上升, 而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也直接影响到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厂家和相应的企业发展, 进而带动了周围衍生产品物价上调。
二、我国后续宏观经济走向
(一) 调整货币政策、严防通货膨胀
现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问题已经转向, 需同时面临价格下跌和经济下滑的压力, 现在集中的问题是通货膨胀带来的连环效应, 已经在基本上替代了经济下滑带来的压力。就目前的情形分析, 财政货币已经陷入一种无法选择的困境中。消费者物价指数已经作为验证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如果指数上升幅度较大, 便说明通货膨胀已经是经济不稳定的其中因素, 而央行的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都会造成经济前景的迷茫。所以消费者物价指数过高的拉升往往不被世人所看好。历史的经济政策是稳定增长, 而我们下一阶段的政策目标是既要符合稳定增长的目标, 又要严防通货膨胀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样境况就需要国家及时的采取调整货币政策、进一步的加大经济财政措施, 采取积极的财政策略和宽松货币政策, 推进经济增长的进程。积极主动的政策利于扩大内需, 应对我国现有的内需不足症状, 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采取增加货币供应的速度来拉动增长。如此一来既能拉低信贷的门槛, 又能使利率降低。
(二) 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勇于改革创新
财政政策是由四大投资产业支撑, 分别是民生投资、结构调整投资、创新投资、三农投资, 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对于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更是没有提出相应保护体系。如农村已经遭到严重损坏的水利设施, 或是农村的公共服务以及农村道路等, 都有了明显征兆。为了拉动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 国家应建立起一个长效且稳定的价格保障体系和产品供给机制。
同样也应该在改革税制上加大力度, 实施结构性减税, 而非单一的减税。目前, 我国的国民消费存在着上升的趋势, 上阶段消费的上升是依靠着政策拉动消费, 而下一步的政策便可以锁定为推动消费上升, 把主要方向定义为国民消费能力。治理经济下滑和扩大内需的可行政策选择皆可打破原始收入分配的格局, 加大财政力度, 向贫穷阶层转移支付能力, 缩小贫富收入差距, 减轻负担。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财政向低收入阶级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 深化体制改革
经济的不断前进和创新, 推进了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变更,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改革, 政府必须要推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建立有效且科学的法律机制, 而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 对财政收入与支出方面进行严谨且细致的监督与监管, 以减轻权利对国家共有资产的侵害, 创立可以有效打击不法分子侵蚀国有资产和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非法行为监管体系。减轻因“灰色收入”的肆意妄为而产生的社会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悬殊等现象。完善社会经济法律制度、民主法律监管体系以及司法体系。在国家经济财政体制改革上, 进一步改进中央及地方的财政权力, 给地方正确有效的融资渠道, 以便于政府可以及时的控制价格。
三、结语
我国在经济发展前进道路中, 为了有效的拉近经济发展, 势必要对各级经济进行及时和适度的宏观调控, 保证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平稳运行, 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 采用适度的改革措施和手段, 不断建立起健康完善的经济体系, 让我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平稳前行。
摘要:我国经济在近几年中从整体的角度上看是有了质的飞跃,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们对于新兴经济建设的前进有了新的认知和了解, 但如何正确有效的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前进以及发扬我国的社会经济宏观调控,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今, 我国的经济正在呈阶梯式回暖, 并且已经进入到全面恢复的时期, 可见我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得来的是多么不易。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政策的不足, 并且针对现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 以便让我国经济发展的更远, 更强。
关键词:宏观经济,走势,政策调控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政策 篇9
1、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化进程缓慢。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后, 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主要体现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由于总是出现大量的贸易赤字, 同样也就造成了其他一些国家的贸易过多的盈余。。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天, 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久久不能提高, 经济发展处在衰退和萎靡的阶段, 与此同时, 一些新型的工业化国家, 由于国家盛产石油, 还能保持着比较快速的发展, 这也就造成了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 全球化进程趋于缓慢。
2、全球增长模式转型, 凸显新增长点。
在21世纪的今天, 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也正以为如此, 就忽视了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不可小觑的影响和破坏。近几年来, 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控。但是, 如何既能够维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又能有效遏制环境的污染, 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此时, 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实施经济模式的转型, 力图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这些发达国家必将引领全球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式基本判断
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 全球化进程举步维艰的时候, 如果断言中国经济能够平稳较快发展还为时尚早, 据有关数据显示, 中国经济的复苏既有回暖的现状, 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急需中国政府加以解决。
1、GDP小幅度增加, 财政收入明显回升。
经济危机过后,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0.3%, 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 一季度同比增长11.9%, 二季度增长10.3%, 三季度增长9.6%, 四季度增长9.8%。据数据显示, 不难看出, 国内生产总值和全国的财政收入都出现了回暖的状态, 但是, 不可忽视的是, 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还是不够牢固。
2、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消费潜力显著。
统计显示, 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比上年增长14.9%,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我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比上年增长11.3%,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在城乡居民收入维持增长的同时, 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国家采取相应措施, 调整产品的生产价格, 不仅使产品生产价格大幅度下降, 也使得城乡居民的消费价格降低, 从而刺激了居民消费, 凸显了消费的潜力。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房地产价格略有回升。
经济危机以后, 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快速增长, 主要借助于银行的贷款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 同时央行加快了调整的步伐和紧凑的计划改革, 使得国内的投资形式还比较乐观。与此同时, 在全国近70个大中城市中, 房地产的销售价格也有了小幅度的增长, 从房地产和固定资产的投资状况来看, 如果不避免过度的、恶性的投机, 就会造成全国的通胀隐患。
4、经济结构依然不平衡, 潜在隐患不可忽视。
虽然从整体数据上来看, 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处于良好的增长状态, 但是这种表面的状态依然隐藏着不健康的隐患。就比如说, 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 如果这样的差距不能得到缓解和缩小, 就会导致农村居民的心理落差, 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 由于国内居民的收入、消费和投资的不平衡发展, 也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会过分的依赖于他国的发展, 一旦陷入危机, 就会难以自拔。因此, 中国经济结果不平衡的现状, 是不容忽视的。
三、科学研究经济形式, 提早规划宏观政策
经济危机过后, 中国不断的调整宏观经济目标, “保增长”的发展经济, 并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转变, 逐步走向灵活适度的状态。经济危机总会过去, 但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却是刻不容缓的。
1、实现战略转型, 培育新竞争力。
实现战略的有效转型和培育新的竞争力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在区域经济发展发面, 为了避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就要加快制定城市群的发展, 增强中国城市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产业结构方面, 中国再不可以忽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而是应该积极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以生物工程、新型能源为突破点, 发展新型环保的经济;在决策机制方面, 中国政府应该制定科学的、民主的决策机制, 试图提高政府机构的决策能力, 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的指导全国经济的正确走势。
2、推行产权与产业结构调整。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现今的中国国情。在中国, 工业化模式也主要注重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因此, 距离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虽说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已经注意加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完善和协调, 但是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单一, 还是需要多元化发展来弥补和平衡, 这样才有助于中国经济的腾飞。
3、培育资本市场,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保证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有健康完善的金融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今天, 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力度, 是保证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当今社会, 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都不能够独断独行, 遇事也不可以独善其身,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并加强各国之间的金融政策交流, 是进一步促进双边和多边合作的条件, 也以此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4、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调整收入与开支。
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有一国的政府作为坚强的后盾, 做好财政收入的监管又是重要的执行项目。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我国政府要考虑的不仅是如何最好财政收入, 更是要考虑如何做强财政收入, 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调整居民收入分配, 在过往的发展中,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健康, 因此, 财政收入必须既要有财, 又要有政, 才能科学的调整收入和开支。
四、小结
经济危机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阻碍, 但与此同时更是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国政府及时确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 不仅能够指引中国的经济发展, 更能够指引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同样的, 对中国来说, 如何及早明确宏观经济政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经济复苏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 在无法确定中国经济是否发生二次探底时, 加快实行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新的竞争力, 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转型加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经济危机,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1]、陈蕾, 《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分析》[J], 《特区经济》, 2010年第1期
宏观经济政策 篇10
一、宏观经济十大猜测
(一) 经济增长9%左右
2011年, 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GDP增长9%左右。从三大需求来看, 消费有望继续稳定增长, 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 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可能比2011年略有回落。2010年以来, 外贸偏快增长的势头超出预期, 2011年出口增速可能比2010年适当回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尽管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正在过去, 但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2 0%左右的增速。综合来看, 2011年经济增速由于基数影响, 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11年增长有望达到9%左右, 继续处于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
(二) CPI温和上涨
由于绝大多数工业品仍然供过于求, 经济需求不存在明显过热的情况, 2011年我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两大因素决定2011年我国物价涨幅可能高于2011年。一是翘尾因素, 由于最近几个月的物价环比持续上涨, 截至2010年11月, 翘尾因素对2011年物价的上行影响已经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 预计2011年翘尾因素将比这略高, 给2011年物价调控带来很大难度;二是推升近期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未消失, 输入型通胀的传导仍可能继续显现, 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仍可能推升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农产品价格, 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在稳健货币政策以及一系列价格调控措施的治理下, 2011年GPI涨幅可能位于4%~5%的区间。2011年四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将削减, 物价涨幅很可能适度回落。
(三) 积极财政侧重调结构
2011年, 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由于经济企稳势头继续显现, 2011年财政赤字规模可能缩减至10000亿元以下, 略低于2010年10500亿元的水平。考虑到经济存量规模的扩大, 预计2011年赤字率将降至2%~2.5%之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除了为经济增长“托底”、为“十二五”开好局之外, 还将更明显地侧重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新开工投资增长将放缓, 保障性住房、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仍将较大。
(四) “三率”再度齐动
2011年, 我国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三率”均有所变动。2011年“三率”齐动的现象可能再度出现。为进一步抑制通胀预期, 缓解“负利率”状况, 2011年央行可能适时上调存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将发挥回收过剩流动性的作用, 如果必要, 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上调至20%左右。2011年我国将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适度升值有助于改善外汇收支平衡, 抑制输入型通胀, 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3%左右。
(五)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
近年来,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拉大, 这一趋势已经得到重视。收入分配调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改善收入分配关系,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提高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将成为关键所在。2011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正式出台, 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提高中低收入者工资水平, 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 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等。
(六) “两税”改革有突破
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改革, 一直是最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 两项税制改革工作均在稳步推进, 不排除2011年有所突破。在个人所得税方面, 目前我国的最低扣除额是2000元, 未来除了适当上调该额度外, 还可能适当缩小税级并调整税率, 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房产税方面, 目前上海等城市已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 并进行试验性的房产税政策空转。“十二五”期间, 我国个人房产将逐步纳入征税范畴, 具体征收范围, 最初可能不会涉及大部分社会群体。
(七) 楼市高位盘整
未来一段时间, 我国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由于价格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 短期楼市调控尤其是抑制投机的政策不会放松。2011年楼市价格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在政府收紧货币信贷以及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之后, 开发商可能由于资金链紧张而进一步降价, 刚性住房需求可能对降价作出积极反应。当前通胀预期高涨进一步加剧了楼市走势的复杂性, 一方面通胀预期使得居民投资房地产保值增值的意愿增强, 另一方面加息通道的开启加大了住房投资的成本。
(八) 区域发展规划继续推出
近两年来, 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 带动了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出。从战略意义上讲, 区域政策将着眼于培育新的增长极, 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 推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区域来看, 内蒙古、河北、三江源等地均可能推出新的区域发展规划。
(九) 顺差规模进一步降低
2010年1~11月, 我国贸易顺差规模达到1706.64亿美元, 低于2008年和2009年同期水平。中央提出2011年稳定和拓展外需, 同时扩大进口规模。预计2011年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将进一步降低, 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领域的进口可能加快。
(十)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高速铁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继续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以及投资增速将持续偏快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 新能源、生物等行业单独的振兴发展规划有望出台, 节能环保等产业的重要性, 也将继续被高度重视和强调。
二、宏观经济政策前瞻
面对当前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的担忧, 2011年我国将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管理将是控制通胀的关键。对于备受关注的加息问题, 随着年关临近, 近期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而2011年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继续上调以收缩流动性, 同时信贷投放增速将放缓。由于需要稳健货币政策来保证2011年经济的平稳增长的目标,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将保持满足经济目标所需要的速度。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日前, 重要的宏观经济时间点已经密集出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11年经济工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会议提出了六项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加强流动性管理, 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10年12月20日起,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上调大约能回收流动性约3500亿元~4000亿元, 但市场流动性依然过剩, 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存在。2010年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一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1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 比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11月份,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0698亿元, 同比增长24.9%, 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11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1亿元, 同比增长18.7%, 比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四是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11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 环比上涨1.1%。
(一) 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内外发展环境日渐复杂, 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总的来看, 受次贷危机重创之后,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 居民消费持续疲软, 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虽增长较快, 但经济泡沫化加剧, 同时通胀压力普遍存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银行抵押贷款债券回购压力依然存在。日本和美国等重新转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使得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 进而可能会加剧我国通货膨胀。在弱势美元政策带动下, 各国纷纷干预外汇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有继续强化趋势, 货币战乃至贸易战风险加大。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 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一些国家采用加息政策, 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二是近两年通货膨胀预期凸显,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普遍认为, 当前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压力主要由流动性冲击、货币信贷存量激增、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涨、房地产价格呈现泡沫化、输入型通胀压力以及偶发性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具有相互推动作用。从投资需求的角度看, 投资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使其扩大投资实现保值, 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进而通过成本渠道影响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而消费和服务价格的上升又加强了投资者的通货膨胀预期。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 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会降低当前储蓄增加消费, 消费需求的冲击引起物价上行。物价的上行反过来又会加深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期。
三是2011年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一方面, 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有两个原因:进口大幅增长和汽车销售快速增长。这两者带来了进口环节税收、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的大幅增长, 2011年可能难以保持这种快速增长的局面。同时, 多方面因素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包括:受通货膨胀、汇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企业利润难以持续快速增长;房市、车市将呈现降温态势;国家将实施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将实施个人所得税的减税计划。另一方面, 财政支出压力依然较大。基础建设方面需要较大的投资规模, 包括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化建设, 支持受灾地区恢复重建, 继续完成在建项目等。而且2011年一些国家经济工作重点将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主要有: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扩大消费需求, 推进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等。
四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困难重重。从国内看, 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当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贸易顺差、社会发展滞后等这些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依然存在。
(二) 宏观经济政策预测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在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预计在操作层面会有一定的调整。考虑到2011年政府的税收优惠减少以及刺激性开支减少, 预计财政扩张的力度将减弱。财政支持政策将主要集中于消费、节能环保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2011年可能出现明显分化, 其中农业、水利、保障性住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可能较快, 而钢铁、水泥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可能趋缓。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未来政府或将出台更多稳定价格的措施。例如, 提高对农民的补贴等。
就货币政策而言, 考虑到政府对当前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的担忧, 2011年将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管理将是控制通胀的关键。对于备受关注的加息问题, 随着年终的临近, 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2011年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继续上调以收缩流动性, 同时信贷投放增速将放缓。由于需要稳健货币政策来保证2011年经济的平稳增长的目标,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将保持满足经济目标所需要的速度。
(三) 2011年宏观经济走向
2011年GDP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 预计全年增速将超9%。投资、出口小幅回落, 而消费则稳中趋旺。
2011年的通胀形势较为严峻, 从翘尾因素来分析, 将出现2008年之后的高点。就现有统计体系而言, 预计2011年的CPI水平维持在4%~4.5%之间。其中, 通胀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为上半年, 或会出现5.3%甚至更高的全年高点。
在货币政策方面, 由于稳定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的双重目标约束, 预计全年信贷投放增速将回落至13%~14%, 全年信贷投放总额在6.5万亿左右, M1、M2的同比增幅将下滑至15%~17%之间, 流动性泛滥的形势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目前形势看, 如果各种行政手段无法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热钱涌入, 央行仍可能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外, 预计2011年上半年仍有一到两次加息机会。
在人民币汇率走势方面, 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外交等多重因素, 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小幅升值”的步伐。
三、金融政策前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2011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些机构预测, 2011年GPI涨幅可能超过4%, 单月最高涨幅可能超出5%, 总体或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一) 防通胀保增长两难
欧美经济体未来仍有充足的印钞动力, 国际大宗商品存在很大的上涨动力;2011年天气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猪周期”导致的肉价上涨空间以及中国自身劳动力结构变迁引发的农产品成本提高等因素, 使得农产品价格也有上涨空间;此外, 资源垄断和资源税开征促使要素价格回归等因素使通胀或将长期持续。由工资上涨引起的“工资-物价螺旋”也可能成为物价上涨的新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 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 把握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在这一基调之下, 2011年的货币信贷环境将比去年“紧”。但另一方面, 通胀并非由经济过热引起, “稳增长”的要求决定了2011年货币信贷不能太紧。
首先, 当前外部不确定性仍未消除。当前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 外部仍存在不确定性, 不能判断经济已经步入常态。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 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持续恶化。金融体系真实杠杆率依然高企, 脆弱性十分显著。未来24个月中, 美欧银行将有近4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 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融资担保到期, 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还可能使银行面临新的资本缺口。房地产市场的继续恶化可能导致银行坏账规模进一步扩大。届时银行资产的风险将进一步显现。
其次, 从国内环境看, 2011年的经济走势尚存不确定性。有经济学家认为, 2010年四季度到2011年2季度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011年尤其是上半年的投资增速不容乐观, 稳中趋缓是大概率事件。此外, 银行人士指出, 前期大量投放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将逐步进入还款期, 银行能否化解可能带来的不良贷款集中爆发风险还是未知数。货币政策在防通胀的同时, 必须要考虑到“稳增长”的要求, 2011年货币政策将处于更为两难的境地。
(二) 热钱汹涌制约加息
2010年尤其是下半年, 外汇占款逐步回升, 成为流动性供给的一大渠道, 增加了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在美日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 2011年外汇占款将持续增长态势。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提出“池子”论。他解释说, 典型的“池子”是外汇储备, 热钱流入可以完全对冲, 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但在个体上并没有阻止他们赚点钱。
然而, 热钱真的能被完全对冲, 全部回收到“池子”里, 而不产生通胀压力, 或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形成掣肘吗?2010年1~11月, 我国外汇占款增长28649.49亿元人民币。2010年6月19日, 央行宣布“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点燃了市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7~9月外汇占款逐月增加, 从1700亿元迅速增加到近30000亿元。10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人民币, 刷新30个月以来的最高记录, 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2010年11月份虽回落近四成, 但3196亿元的增量仍属历史高位水平。外汇占款高增显示了短期逐利资本对中国的青睐。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新兴市场相对稳健的基本面和更强劲的增长潜力吸引了热钱的快速流入。目前, 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 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
境外资本涌入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中国如果采取加息举措, 将扩大中美利差, 引发资本更多涌入, 推高国内通胀水平。尽管有观点认为, 热钱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分享中国资产投资回报, 如果能够通过加息缓解升值预期, 抑制资产价格上涨, 反而有助于抑制热钱流入。但跨境资金套利不可避免。央行在GPI涨幅高达5%之后仍然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 也显示了在加息举措上的谨慎态度。
(三) 三率变动边走边看
展望2011年货币政策, 有专家认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11的宏观经济政策, 基本取向定为“积极稳健, 审慎灵活”。这八个字的实际含义是“边走边看”。由于此次通胀并没有伴随经济出现过热, 货币政策出现非常严厉和急速收紧的概率较低, 很可能是逐步收紧。从现在到2011年年中可能会有75个基点、两到三次加息的空间。2011年上半年通胀是主要矛盾, 不排除会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分析人士认为, 央行防通胀主要通过控制引起通胀的货币条件进行, 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上将偏重数量型调控。
当前,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 为历史最高水平。部分被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达到19%甚至更高。不过,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水平还不是“天花板”。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 预计2011年第一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1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 仍然会根据外汇占款压力大小等因素继续上调, 不存在限制性目标。当前GPI创出新高, 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预计2011年会有两至三次加息。对于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 随着2010年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顺差高位徘徊, 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较今年加大, 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可能出现一定升值。
业内人士表示, 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 有必要让政策组合更多地倾向于汇率的变化, 因为通货膨胀可能对于老百姓的伤害是全社会性的。而汇率的变化, 可能对一些出口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如果人民币不升值, 而是以价格上升的形式导致工资上升, 依然会削弱出口行业的竞争力, 且不说这些行业是需要长期鼓励的。预期2011年人民币将升值5%~6%。
对于2011年货币信贷增速, 业内人士认为, 2011年货币供应、新增信贷增速回落, 应是“稳健”题中之意。2010年M2增长率可能超过18%, 2011年很有可能控制在16%左右, 信贷将收紧。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 2011年的信贷目标将在7.5万亿左右。
(四) 热钱成CPI推手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热钱与地下钱庄研究》课题组长接受记者专访时预计, 2011年热钱对我国GPI的推动力巨大。如果股市持续低迷、房地产上升空间有限, 相关经济政策有炒作空间, 热钱必然会炒作商品。
“热钱”对我国GPI有什么影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热钱对GPI的影响主要是炒作农产品, 尤其是食品。前段时间, 热钱炒作农产品和食品对GPI的影响巨大。目前, 相关压制措施的作用不可持续, 一旦这些措施发生变化, 热钱炒作农产品将“卷土重来”。我国目前的投资渠道较为单调是热钱胡乱炒作的主要原因。热钱流入境内以后炒作房地产、股市和商品市场, 2011年热钱对GPI的推动力不容忽视。而且, 有一些海外基金正在“屯兵”香港,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热钱进入内地, 进一步在商品市场“兴风作浪”。
至于2011年我国的“热钱”流入态势如何?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2011年我国的热钱形势“变数”很大。因为, 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 欧元区各国经济问题陆续爆发、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我国抑制通货膨胀的相关措施等都是影响热钱流动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未来变化都比较大。根据对未来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预测以及东北亚局势的初步判断, 国际流动性泛滥短期内难以消除, 人民币有巨大的升值压力, 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内加息可能性很大。2011年境内外利差可能进一步加大, 境外热钱将可能延续大量涌进的态势。
(五) 流入形式多种多样
谈到流入我国的“热钱”现状、规模如何,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热钱流入我国的趋势并没有放缓。目前还是保持着快速流进的态势, 预计短期内的几个月这种趋势难以改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只要人民币升值仍有预期, 加息仍有压力, 境内外利差不断扩大, 国际流动性持续泛滥, 境外热钱必然不断流进。
至于“热钱”一般从哪些渠道流入?一般流进哪些领域?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在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的情况下, 热钱流入一般情况下是“披着合法的外衣”, 或者借道地下钱庄。热钱流入的渠道形式多样, 其中, 贸易、FDI最为常见。境外热钱流入的主要渠道有: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外商投资企业虚假出资、外商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境外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通过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转移资金、出入境双牌车私带现金等。
目前热钱的总量中, 投资在房地产的最多, 其次是商品市场和股市。2010年8月后, 热钱主要流向商品市场。此前,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击物价, 流入商品市场的热钱减少, 转而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 并且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目前新进来的热钱主要流向了房地产行业。
(六) 应联合打击“热钱”
我国的监管部门应如何监管“热钱”?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对借道地下钱庄的热钱, 相关部门可以组成专门小组, 开展打击“热钱”专项活动, 对重点主体、重点渠道进行查处, 严惩投机。
对借道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的热钱, 监管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目前最关键的是要高度认识热钱的异常流动问题, 及时跟踪热钱的流动状况和流向, 而且不能否定热钱的异常流动现实。
如何看待使用外汇储备“池子”对冲热钱流入?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单纯依靠外汇储备“池子”来抑制热钱流入是不现实的。因为热钱是逐利的, 热钱不会呆在“池子”里不动, 哪里有利润, 热钱就会流向哪里。热钱的流向, 在很大程度上是违背监管部门意愿的。热钱快速的流进流出, 会严重扰乱宏观政策, 影响相关经济政策的效果。
(七) 宽信贷格局依旧流动性整体充裕
多位专家表示, 总体来看, 2011年流动性整体将保持适度宽松, 贷款投放增速适当放缓, 但仍在高位, 预计新增贷款在7万亿~7.5万亿元之间。
新增贷款不会大幅减少。业内人士指出, 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 2011年贷款大幅缩减的可能性较低。银联信总经理表示, 预计2011年广义货币M2增速将较2010年下降, 但为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 M2增速下降幅度不会太大, 估计为16.5%, 较2010年1.8%的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大约在7万亿元左右, 较2010年下降1万亿元。监管层将严格贷款发放节奏、新增绝对量。信贷将继续按照3:3:2:2的节奏投放。继续加强银信合作等形式监管, 控制信贷资金曲线进入资本市场。
不过, 需关注高信贷增速带来的风险隐患。分析人士指出, 信贷规模增幅由此前的15%提高到2008年的29%左右, 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导致通胀、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为此2011年应坚持信贷审慎原则, 信贷规模控制在7.5万亿内比较合适。有市场人士担心信贷高位运行将加剧通胀。对此, 央行有关人士表示,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而不是信贷现象。经验表明, 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与较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相联系。但是, 信贷并不等于货币。信贷扩张或收缩直接引起产出的变化, 货币则主要通过对价格的影响间接作用于产出。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 货币增长则与通货膨胀关系更密切。
(八) 流动性较为充裕
有的经济学家表示, 目前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旺盛, 2011年又是十二五开局年, 如果银根收得过紧, 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货币信贷闸门收紧应该逐步进行, 2011年整体流动性仍将保持适度宽松。有的经济学家认为, 从2008年至今, 信贷投放近20万亿天量, 但是资金并未全部进入实体经济中去。贷款会部分转为存款, 部分资金仍留在银行体系内, 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得较为充裕。外汇资金流入、国际短期资本、贸易顺差等因素也会推升银行间市场资金的充裕水平。不过, 有的宏观分析师预计, 2011年商业银行信贷将成为稀缺资源, 贷款利率将比2010年有所提高。未来银行间流动性水平仍取决于央行对银行间资金池的调控, 未来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甚至是偏紧的方向, 导致银行间资金面适当收紧。央行会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长期央票发行提速、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 将银行间资金面在一定时期内控制在偏紧状态。
(九) 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有望“双温和”
2011年经济增长“二次探底”和过热的可能性都不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是物价, 但在一系列调控措施下, 2011年GPI涨幅可能位于3%~5%的温和区间。
经济增长前低后高。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稳定经济增长仍将是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业内人士预测, 2010年GPI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 全年GPI增速可能逐季回落。与2010年不同的是, 2011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继续显现平稳向好的积极态势。为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亟待在未来几年展开。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发展和改善收入分配刺激消费, 将成为刺激明年经济企稳回升的三大着力点。2011年下半年, 经济将真正开始进入加速转型期。
2011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源于内需。由于货币信贷政策有所收紧, 2011年的投资增速比今年可能略有回落。由于鼓励消费的政策和消费潜能释放, 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平稳, 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稳定。从季度来看, GPI增速预计分别达到8.7%、9.1%、9.8%和10.2%, 全年经济增长9.5%。自2009年四季度GDP达到12.1%以来, 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落。由于翘尾因素影响, 2011年1季度我国GDP增速仍将较低, 随后则有望结束本轮经济回落的“小周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 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9%左右, 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速将开始回升。未来五年,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会由目前的10%左右降到7%左右。
有专家指出, 尽管2011年出口增速可能放缓, 但由于国内需求上涨幅度有所缩小, 再加上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 外需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增加。从国内来看, 积极财政政策的“托底”作用也将使内需稳定增长。2011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 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强劲增长周期。
价格全面上涨基础不存在。分析人士认为, 由于翘尾因素回落以及物价调控效果显现, 2010年12月CPI可能回落至5%以下。但2011年大部分时间我国仍可能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2010年蔬菜在前期价格上涨中起了“领头羊”的作用, 但历史数据表明, 以蔬菜引领的价格上涨难以长时间持续。预计我国2011年经济增长将比上年小幅回调, 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价格水平稳定。综合来看, 当前不存在价格全面上涨的基础。
2011年, 我国通胀率控制目标为4%左右, 比去年的预期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 但仍然低于改革开放30年来5%左右的平均涨幅。分析人士认为, 如有必要, 加息等从紧政策明年将再度出炉, 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步伐将适当放缓。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在稳定增长和稳定物价之间平衡。全年GPI涨幅将控制在4.5%以内, 初步估计为4.2%。从历史规律特别是货币供应量和GPI之间的相关性来看, 目前我国的GPI已经接近了峰值期。但在美国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后, 如果全球经济2011年增长情况较好, 接下来很可能出现大宗商品价格上升。2011年初有较强的通胀压力, 物价水平仍会较快上升, 到下半年将有所回落。由于近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 劳动力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 这有助于减轻持续的通胀压力。预计2011年GPI涨幅为3.8%, PPI涨幅为4.6%。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价格没有强的支持, 美元继续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下降, 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的动力将减弱。
最佳宏观经济政策:稳定还是效率 篇11
最佳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是货币市场政策(“直升机撒钱”式的货币融资)还是信贷市场政策(信贷融资)?从历史经验看,决策者很难做出选择,经常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不同利益的博弈也导致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加。不过,宏观经济理论可以帮助分析不同的选择将如何影响总体风险以及风险如何在不同部门之间分担。
历史上美国在出台货币和财政政策时经常围绕四个方面争论不休:(1)是否允许不可兑换的纸币成为偿还公私部门债务的法定货币;(2)联邦政府是否应该赎回各州政府的减值债务;(3)美国政府是否以及应该如何实行金本位;(4)是否需要一个全国性的中央银行,以及中央银行应承担什么职责。这几个问题的争论是持久的,但争论的结果都是暂时的。同一个政治家可能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时间一致性问题。一个连贯一致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通常不是政策设计的结果,而是政府跨期预算约束下的巧合和折衷。
上述争论促使经济学家发明了一系列经济模型,以判断各种货币和财政政策可行组合的不同后果。我主要采用理性预期模型,分析中央银行应该做什么以及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不同作用。理性预期假说强调了市场主体对政府未来行为的预期将影响当期的产出和政府行为,而真实票据理论是争论的核心。
对亚当·斯密提出的真实票据理论,有人认为是一个危险的谬误,也有人认为是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实际上,所谓真实票据理论,既不是支持自由银行制度,也不是推荐中央银行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这个理论现在仍在使用,为中央银行持有大量私人证券提供了理论依据。不过无论支持者或是反对者的立场如何合理,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很可能会改变之前的想法,这是政策选择的难点。
传统最优货币政策框架的前提条件是“确定性假说”,如果我们考虑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制定,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政治家和选民的选择会轻易改变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的思考始终无法回避对经济效率和金融稳定的权衡。弗里德曼的观点说明了稳定和效率之间如何权衡以及不同选择下完全不同的政策建议。
一个长期且与当前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如何定义真实票据。银行可以将风险证券打包成真实票据吗?现有理论表明,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开展期限转换、提供流动性、分担风险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但这些活动也让金融体系运行更加脆弱,因此需要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以及政府提供存款保险。我将从相反的视角审视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指出一个设计良好的监管体系必须解决时间一致性问题。
真实票据vs货币数量
真实票据理论强调效率提升来自于金融竞争。该理论认为应消除隔离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法律障碍,对妨碍竞争的法律障碍可以直接废除或规避,以允许金融中介自由发展。只要各银行将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投资于真实票据,就可以有效控制货币发放,制约信用供给,进而保障银行业的稳定和安全。我们从萨缪尔森的“世代交叠模型”角度来研究真实票据理论和货币数量理论这两个相对立的学派。在模型中,自由放任的经济存在多种均衡,私有信贷供需的波动导致了价格的过度波动。货币数量理论与法律限制的支持者都要求阻止银行发行货币债务,使得中央银行成为货币类资产的垄断发行者。真实票据理论与自由银行的支持者看法一样,支持对上述限制的破坏,以及无限制的自由的私有金融中介。
显然,货币数量理论提出的隔离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做法,有利于稳定价格水平,但会影响经济效率。因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在风险相同情况下的资产回报率不同,这种资源均衡配置的结果不是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说,货币数量理论导致了“帕累托无效”。而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真实票据政策实现,因为中央银行提供的是大量充足的基于私人借据的内生货币。如果中央银行追求目的在于破坏数量理论限制的公开市场相机抉择策略,真实票据理论就是“帕累托有效”。要消除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障碍,一种方法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是废除法律限制、允许金融中介自由发展(即自由银行)。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均衡。
在先天缺乏借款人的经济中,消除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障碍会导致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不稳定,但法定货币会升值。如果利率较高,经济中有足够的借款人,消除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障碍会导致法定货币贬值,因为经济转向商品本位制。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限制保护了法定货币价值的稳定。也就是说,这种均衡虽然也是帕累托最优,但法定货币会贬值。芝加哥计划
芝加哥计划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弗里德曼认为是由经济学家亨利·西蒙斯和劳埃德·明兹提出。芝加哥计划的本质是债务货币化,即通过印更多的钱将债务置换成货币。所有版本的芝加哥计划的一个关键特点是要求银行就其全部存款必须持有100%的储备金。弗里德曼认为芝加哥计划存在一定缺陷,比如该计划的低效率,以及该计划下的套利机会导致人们有强烈的规避法律限制的动机。对此,他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第一种是央行需要支付储备金的利息,资金来源可以是税收或央行投资组合收益。第二种是加里·贝克尔提出的逆向操作,即放弃对金融中介的限制,允许自由银行。
1.一般均衡分析。后来的学者研究了上述两种方案的意义是否完全相反。如果中央银行使用投资组合收益支付储备金利息,两种方案并不相反。我们使用两种不同的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弗里德曼的方案。在法定货币有升值潜力的背景下,模型结果均显示,虽然支付储备金利息的方案解决了低效和套利的问题,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即消除了原来芝加哥计划中的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隔离。当中央银行使用投资组合收益支付储备金利息,法定货币升值要么不再存在均衡,要么在名义利率为零的地方达到均衡(也就是自由银行制度下会出现的情况)。因此,这种方案在相对价格和数量上的经济效果与贝克尔的逆向操作相同。
当中央银行使用税收支付储备金利息,价格水平会变得不确定或呈刚性。因为央行给储备金支付市场利率使得储备金成为一种极佳的投资标的,银行对储备金的需求呈现不确定性。当对储备金的需求不确定时,需要用来支付储备金利息的税收也就不确定。
2.不确定性问题。真实票据理论、货币数量理论以及最优货币数量供应的建议都存在不确定性问题。若要避免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的不确定性,将会引致隔离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限制措施。但这些限制措施会带来间接的负面效果,即上文提到的回报率差异所导致的低效和套利。而实施支付储备金利率的方案,虽然解决了回报率差异的问题,但无法解决不确定性问题。
3.央行和财政部门独立性问题。从弗里德曼开始,用税收支付储备利息的方案成为财政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类政策中内含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互依赖,政府预算约束使得央行独立性成为泡影。弗里德曼说,相较于直接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方案,这类政策或许还相对有效。弗里德曼曾提出一项债务管理政策,即联储全额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债务,可以立即为所有政府赤字提供资金支持。之后,弗里德曼又提出,联储如果每年提高基础货币数量,可以为任何大量赤字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在这几个明显相反的方案中,弗里德曼试图寻找到货币当局比财政当局占上风的方案,以解决政府预算约束的问题。
4.小结。隔离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方案会导致效率低下。弗里德曼提出的最优政策方案试图减少或消除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方案最终都会使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融合。
央行使用投资组合收益支付储备金利息的方案在经济上等同于真实票据制度或自由银行制度。因此,这些方案都会影响到芝加哥计划隔离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所追求的稳定性。同时,用税收支付储备金利息的方案同样破坏了隔离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效果。此外,这类方案还进一步模糊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边界,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造成实质性影响。从隔离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转向自由银行机制,不会出现多赢的结果。
防止银行挤兑VS抑制过度冒险
我已经描述了经济学家们如何在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上选择稳定或效率。与这个选择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如何定位。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会改变对银行所有者、存款人、债权人的激励,因此在基本宏观政策中必须回答“银行究竟能够持有什么资产、发行什么负债”的问题。支持存款保险制度的学者认为,在银行发生挤兑的均衡状态下,银行所具备的风险分担和期限转换功能彻底失效,这是一种“帕累托更劣”的资源配置。因此,政府提供存款保险的作用在于打破不好的均衡。反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学者则认为,如果没有一系列配套的监管措施防止银行过度冒险,存款保险将诱导银行冒险。也就是说,政府提供的存款保险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不改革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自由化将是本末倒置。
上述观点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假设政府政策外生。在正常时期,中央银行告诉银行不应该抱有危机时期获得救助的想法;但当银行真正面临挤兑时,中央银行又会给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尽管这些资金利率很高且需要高质量抵押品。在理性预期理论下,这种政策是无效的,因为跨期不一致。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给予我们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思考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对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存在争议, 而每一次争议都使人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如何将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结合起来一直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西方的经济学主要追求的是形式之美, 即不会告诉我们实际的经济情, 也不会告诉该如何去做。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相信市场经济是可以达到完全竞争的状态, 其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具有完整性。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开始, 西方经济就抛开了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深刻探究和揭示, 而是将经济学变成了不能够真实正确的反映经济生活, 也不能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经济生活的一门科学和经济政策。
2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中的矛盾观点
2.1 政策制定者是否应该致力于经济稳定
有人认为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 应该尽量减少经济的波动, 只有经济政策相对稳定, 才能稳定生产和输出。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平衡政府的收入和支出, 尽力满足人们的总需求。如果总需求过多, 政策制定者应该削减政府支出, 同时提高税收来解决需求过多带来的影响;如果总需求过少, 政策的制定者应该降低税收, 鼓励消费, 来减少经济的波动。这种做法可以使经济更加稳定, 将宏观经济理论的价值最大化。而有的人则认为, 虽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了经济, 但也存在着极大的缺点。主要原因是经济政策并没有起到影响经济的作用。如果通过利率来改变支出, 影响总需求,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因而对总需求的影响会很少。
2.2 货币政策是否应该按规则性实施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性来实施, 如果不能按照规则实施, 会出现权利的滥用, 不利于维持经济秩序, 也不利于对人们的指导。权力的滥用会影响货币政策, 从而影响选举结果, 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抉择, 必须加以重视。选票会影响经济状况, 一旦经济学家与政治家联合, 会导致选举日出现经济波动, 这种经济的波动又被称为政策上的经济周期。而反对货币政策按照规则性实施按的人认为, 决策者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将要发生的事, 不可能预先做好正确的政策规定, 件和预先指定正确的政策反应, 只能尽力做得最好。而且大部分出现的问题都是假设性的, 政治上的经济周期的实际重要性我们都不是很清楚, 也许实际情况正与我们所预料的相反。经济学家们只能通过行动来支持他们的诺言和政策规则。
2.3 政府是否应该平衡预算
政府是否应该平衡预算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点所在, 有人认为如果政府承担债务, 那么最受影响的则是纳税人, 纳税人的利息到期后交付较高的税款, 就可以享受政府的经费和累积的利息。但如果纳税人延迟偿还账单, 并再次借款以解决眼前困难的话, 是很容易使政府陷入更深的债务的, 这也是为什么要主张政府需要平衡预算的原因, 避免预算赤字。当政府出现预算赤字时, 除了会降低纳税人的生活标准外, 便没有其它益处。反对者则认为, 政府平衡预算具有各种宏观经济效应。政府预算赤字会使全国性储蓄的实际利率上升。政府的债务增加会带来较低的收入和较高的税收, 政府在提高税收的同时削减支出。
3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给予我们的思考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进行配置。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制度的特色。西方经济学家也强调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也就是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说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许多论点和论证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值得我们从中吸取养分。目前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没有达成一致, 我们需要从西方宏观经济政策中学习的还有很多。
3.1 强化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
计划机制能够强化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 因为计划是宏观调控发挥作用的主要手段, 它能够明确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促进生产和规划, 合理安排生产要素的分配, 因此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 可以使各管理部门相互协调配合, 共同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重大决策的制定。强化宏观经济政策可以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可以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中, 计划属于高层次的手段制定战略性, 可行性, 科学合理的计划, 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
3.2 完善经济的宏观调控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经济已经占据国民生活, 其地位在不断上升。过去我们的固定资产是由财政分配的, 而今已经转变为以经济和金融为导向。这种趋势的变化使得金融表现出多样性, 使经济的信用度有所提高, 也使得我们要不断完善经济的宏观调控功能。金融市场有了很大发展。根据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 以地方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为了加强中央银行的地位, 给予了中央银行绝对的法律权利和地位, 即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和地位。我国必须借鉴西方国家的比较成熟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方式, 以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对稳定。
4 总结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中存在不同的观点, 但同时也存在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胡代光, 高鸿业.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宏观经济政策】推荐阅读:
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08-3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08-13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08-24
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07-16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10-13
以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思考05-21
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咨询评估报告正文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考试题09-29
宏观政策08-10
宏观金融政策06-03
国家宏观政策安排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