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主题

2024-08-20

成长主题(精选12篇)

成长主题 篇1

1.引言

《觉醒》发行于1899 年, 是著名美国女作家凯特 · 肖邦所著小说。自它发表之后的几十年, 就遭到多数人的谴责, 甚至一些书馆将它列为禁书。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觉醒》才受到文学界的重视。故事设置在19 世纪末期, 在法国后裔喜欢的避暑胜地格兰德岛上。女主人公埃德娜 · 庞德烈与其丈夫以及两个孩子再次度假。但由于丈夫工作繁忙, 致使埃德娜与贤妻良母型的阿黛尔 · 拉蒂诺尔以及勒布朗太太的儿子罗伯特 · 勒布朗经常相处。埃德娜从阿黛尔身上学到了自由表达情感的方式, 并使她从过去的谨慎压抑的情感中解放自己, 逐步得到觉醒。在与罗伯特交往的过程中, 埃德娜又进一步解放了自己的性欲。随着罗伯特的离开, 埃德娜开始沉浸在绘画中, 反叛意识开始觉醒。最后, 女主人公回到了她最初觉醒的地方—格兰德岛, 她在海中得到了最后的觉醒。从埃德娜觉醒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 她是由身体觉醒再到意识觉醒。而她的觉醒过程也是她女性的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她的女性自我意识的成长过程分为萌芽——觉醒——颠覆与重建。

2.萌芽

《觉醒》主要描述了一位女性——埃德娜 · 庞德烈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的故事。她努力摘掉呀在自己身上的枷锁, 重新回归本我的故事。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名成功商人的妻子, 他们共有两个孩子。表面看起来, 她是在一个殷实的家庭中应该非常幸福。在这部小说所处的年代中, 女人们都应该做“房中的天使”。

在小说中, 凯特 · 肖邦是这样描述女性的“她们是这样的女人:宠爱孩子, 尊敬丈夫, 认为抹杀自我, 长出翅膀成为救苦救难的天使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在这个貌似幸福快乐甚至是完美的家庭里, 女主人公埃德娜 · 庞德烈并没有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在小说的开端埃德娜 · 庞德烈就说道“她丈夫对她无微不至的体贴和一贯的忠诚似乎使这些经历显得微不足道, 对于这些她是默然领会、心知肚明的。”而且在她的意识中有一种“陌生深处的无以名状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使她整个人充满了“莫名的烦闷”。 这就像是在埃德娜 · 庞德烈的“夏日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和迷雾。“她不是坐在那里暗自谴责她的丈夫, 也不是在悲叹自己的命运, 而正是命运引领她走上这条他们所走过的道路。”[1]可见, 埃德娜 · 庞德烈她没这种看似幸福的家庭中, 感到十分的无助。她不得不按照命运的安排努力扮演着好妻子、好母亲的形象。然而, 在庞德烈一家在格兰德岛上避暑的期间, 埃德娜 · 庞德烈认识了一名叫做罗伯特的男人。在与罗伯特的相处中, 埃德娜开始发现自己不应当作为其他人的附庸。再一次她与罗伯特游泳的过程中, “她的心中开始隐隐地亮起一线曙光--这种光线为她指出一条道路, 不允许她这样做。”“简单地说, 蓬迪里埃夫人开始意识到她作为一个人在整个宇宙间的位置了, 也认识到她作为一个个体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周围世界的关系。这或许像是一种有分量的智慧降临到一位二十八岁的少妇的灵魂之上——这种智慧甚至或许比圣灵常常愿意赐予给任何一位女子的智慧还要多。”[2]这是埃德娜作为一名真正的女性, 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这是她的自我意思成长的一个萌芽。但是, 这种萌芽并没有是我们的女主人公感到惊喜, 而在小说中的开始, 凯特 · 肖邦这样描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萌芽时期, 它只能使她困惑。这使她进入梦幻之中, 陷入沉思之中, 使她她被一种难以捉摸的烦闷包围着, 正是这种烦闷致使她在那天子夜里痛哭一场。”[3]女主人公埃德娜在这场萌芽的觉醒中, 她开始感到迷茫, 感到了无助, 这是她女性意识成长的第一步。

3.觉醒

埃德娜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她努力走向独立的过程!独立的自我意识是她所追寻的。在埃德娜二十八岁之前, 她的人生是被时代所规划好的。她要努力做一名贤妻良母。照顾好丈夫以及孩子。在情感上, 她是空虚的。“她和莱翁斯 ·庞德烈的婚姻纯属偶然, 这一点跟许多其他的婚姻相似, 看起来都像是命运的安排。”当埃德娜遇到了罗伯特后, 她的自我意识开始成长。在罗伯特离开后, 埃德娜痛心地意识“她那充满激情的刚刚被唤醒的自我所需要的东西, 她得不到了。”[4]

埃德娜的自我意识成长过程是由在她与丈夫回到新奥尔良埃斯普拉内德街的漂亮宅子后, 埃德娜决定不再主动扮演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开始的。在每个星期二的下午, 庞德烈夫人违背了她结婚六年以来必须虔诚遵守的安排。她并没有留在家里而是“出去走走”。“在这样一个符合她情绪的甜蜜的半明半暗的夜幕中, 她在寻找并发现了自己。”“她完全放弃了每周二在家接待宾客的事。”这相当于她完全放弃了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埃德娜可以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开始画画。最后, 画画已经满足不了埃德娜的心里追求。她在丈夫出差, 孩子被孩子的奶奶接走后, “她放松地深舒了一口气。一种她所不熟悉但却又很甜蜜的感觉袭遍她的全身”。逐渐, 埃德娜不再满足于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她搬出去住并准备了一个“告别晚会”。在自己的新房子里, 她放纵自己。她在经济上并不再依赖她的丈夫。她对莱芝小姐说“我自己有一些妈妈留给我的钱……今年冬天我还在赛马场赢了蛮大一笔钱, 另外我的画也开始卖出去了, 赖拍尔越来越满意我的作品……我觉得是比以前从容, 也更有自信……只请一个佣人的话, 我几乎可以不用花很多钱……我相信我一定会喜欢这样的安排, 会喜欢自由、独立的感觉。”[5]这些代表了她的自我意识从身体上到精神上、从经济独立上到自我意识独立上的成长过程。这也是女主人公埃德娜女性意识成长的第二步。

4.颠覆与重建

在埃德娜觉得她已经成功地摆脱了自己的婚姻家庭的枷锁, 并获得了自我意识的独立。但是, 当她希望与罗伯特在一起的时候, 作为男权社会的一员的罗伯特并不能理解她的行为。在这里, 埃德娜最终意识到, 无论是她的丈夫还是情人, 他们都把女人当作一个附属物。在男权社会中, 女性并没有自己的地位。埃德娜意识到, 这种男权社会中, 男人和女人的不平等关系才是她想要去反抗和颠覆的。在这里, 埃德娜的女性意识已经觉醒。最后, 她选择了在她开始觉醒的地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埃德娜的死反映出作为一个十九世纪的女性, 如果想要实现自我意识的成长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艾德娜的精神和社会追求并不成功, 但人们还是认为她代表了新女性的意识, 表达了做真实的自己的意识, 甚至必要时, 付出自己的生命。川戴尔评论说:“作为一部世纪之交的巨著, 《觉醒》讲述的自我的开始, 而不是终结。”这也告诉了我们: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道路还很远、很漫长。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努力, 也需要女性的自我觉醒。

5.结语

埃德娜是一个鲜明的女性自我意识成长的代表。在父权社会压制下, 女性都背上了顺从, 隐忍的包袱。她们只能做一名“家中的天使”。而埃德娜的自我意识成长, 体现了女性认识到自身价值和地位的时代来临。《觉醒》一书反映出了一个新旧时代变革背景下, 女性的自我意识成长过程。可以说, 埃德娜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凯特肖邦的觉醒, 也是一个时代的觉醒。是一个女性主义时代的来临的呼告。[6]

参考文献

[1]Kate Chopin, 《The Awakening》[M].“everyman’s library”.

[2][3][5] (美) 凯特·萧邦 (Kate Chopin) 著;杨瑛美译《觉醒》[M].辽宁教育出版社.

[4]张沛:《房子中的“觉醒”—浅析凯特·肖邦<觉醒>中建筑模式变换与女性卞义觉醒》, 《北方文学》 (中句刊) [D].2012年第8期.

[6]邹德芳、邹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觉醒) 的女性卞义解读》, 《青年文学家》[D.]2011年第8期.

成长主题 篇2

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等待慢慢长大的日子里,有多少感动,又有多少烦恼,凝聚着爱和希望,寄托了梦和理想。时光的海滩上潮起潮落,让我们用散落的珍珠般的文字,串起一条成长之路。

非走不可的弯路

张爱玲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选自《张爱玲散文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我坚信我是天才

蒋方舟

我从小就被目为早熟的、古怪的少女。当我快速而马虎地结束认字过程之后,我就开始写作了。现在出道已经快九年,写了几本书,创造了—些人物,制定了—些目标,被—些人所知道。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每次睡觉的时候,会怕别人把我当作死人埋了,就在自己额头上贴张纸条:“她看起来死了,其实她只是睡着了。”更会为—些不存在的事情恐慌不已,例如:如果我不会写作,我会怎样?除了写作,我剩余的本领就是攒钱和省钱,我攒了—书包的零钱,大概有十块钱耶;除了写作,我没有任何谋生手段,我没有多长一只眼睛,也不会吞火球,连骑自行车都不会,每次一上车就大呼小叫,然后极其敏捷地跳下车。除了写作,我就没有引入注目的地方了,我常年穿着男人颜色的衣服,走起路来像个老太太,即使被打扮了,也没有“姿容瑰逸绝色倾城”的蛛丝马迹。

有—种说法:“—万个人里边,只有一个天才。剩下的人,要想引起别人注意,就只有靠吆喝,靠抢钱,靠谄媚,靠脱衣服,靠装病态,靠扔炸弹,靠扣大粪„„”我一直坚信自己是个少年天才。我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发现:很多理论家和哲学家,平生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在做字眼的争吵。我在十三岁的时候,就看穿了很多人的“临终之眼”——他们总是在就要死的那—瞬间,才开了点悟,刚想到一点普通的人生感慨,就死翘了。这些例子也许不能成为“我是一个天才”的证据,但是我不容许自己怀疑自己的天才。因为只有确立我的天才,我才能满脸安祥和傲慢,拒绝叫卖,拒绝装病,拒绝讨好。

(节选自《2008中国年度——少年作家作品》,漓江出版社2009年版)

长大有时只是一瞬的事

陈凯歌

1969年春天,我离家远行。

在我的行装中,有10袋特大号的牙膏,5公斤糖果和一大箱书。糖果后来在亚热带的草舍中迅速融化,引来大群的蚂蚁。我把糖果放进杯子,冲进开水,我知道这涉嫌杀生,可我的健康需要继续喝这糖水。

60年代的中国,有大批城市青少年在多数不自愿又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以军事动员的方式被送到偏远的乡村。

对于这场运动,说痛苦,说悲壮,说忧伤,说升华,都有,没有定论。牵扯的人数过多,空间过于广阔,产生了无数或悲或喜的故事,是免不了的。

17岁出门远行,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泪水,车轮转动时,他跟着列车小跑,直到站台的尽头。我站在车门口,向他最后挥了挥手。他站在站台外面的阳光中,逐渐变小,直到这时,我才流下泪来。我不知道前面是什么,而来的地方已不堪回首。在我抬脚的同时,心里却一下空了。

火车上的4000公里穿过了8个省市,我头一次看到了黄河、长江、高原和古旧的小镇。4天的火车之后又是4天的汽车,山路绕来绕去,到达目的地景洪天已经黑透了,天空中飞满了萤火虫,让我们以为是个童话世界,这个错觉一直保持到天亮。

我和同来的朋友被分配到农场最边远的生产队。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砍树。把眼前一切看得到的树都砍倒。

夜里躺在黑暗中,看见屋顶茅草缝隙中的星星,听着远处林子里凄凄的叫声,偷偷掉过泪,梦中全是故人旧事。什么是思乡?思乡是件甜蜜的事。想想天还要亮,心就发慌。我学会了抽烟,能把烟蒂倒卷进嘴里,再把燃烧的烟丝吐到地上。我回家探亲,母亲拿住我的手就哭了。我再离开,朋友们把普希金的诗写在我的本子上:“不要说玫瑰已经凋谢,要指给我们看,百合花正在开放。”我收下,致谢,没好意思告诉他,我的日子和玫瑰、百合都不相干。

大概是1970年底,一位16岁的上海知青砍倒一棵大树,又被树压倒,树太大,倒下来的时候,天似乎缺了一块,就那么空着。枝叶把他盖住,找不到了。他被压在大树的枝干下面,发现他全凭了他发自胸膛、猫一样的哮喘声。被砸碎的身体没有出血,蜡一样的洁白。他父亲来了,是一位上钢五厂的工人。来后要我们带他去出事地点看看。问我们:“我儿那刀呢?”老头找出刀,手有点哆嗦:“还砍树不砍?”又拿刀指向大伙:“你们可要小心点呵。”我记得很清楚,大家都哇哇哭了。这下我明白了什么叫劳动人民。

有许多次,我坐在林中砍倒的树身上,深深地吸一口烟。风从林子深处吹干了我头上的热汗。我和身边的一切没有区别,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我知道我找到了一个友人,它很宽大,足以容纳许多生命。而山下不远的人间,真理、道德、秩序却像鱼刺一样苍白、贫瘠、抽象而悖理。在阳光和绿叶之间,我想起受难的父亲、病中的母亲和尚小的妹妹,想起我的同学和朋友,我的所爱和所恨,侮辱了我的和我侮辱了的一切,不禁悲从中来。在自然接纳了这一切之后,我觉得心慢慢沉了下去,沉到它该在的地方。

在我能够用手中的刀砍倒一棵棵大树的时候,我肯定了自己。我不再恐惧。千百次运动后的手臂鼓胀起来,血液在脉管中畅快地奔流,一种不仅是物质的东西在我体内暗暗生长起来,渐渐有力量。我坦然起来,感到一阵轻松,人长大原来只需要一个瞬间。

◆写作借鉴:

本文所写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但并不影响它打动我们的心。作者本是在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生活较优越的高中生,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去了农村生活。在不知还能不能回到城市、什么时候能回到城市的无望中,在农村艰辛的生活中,作者经历着特殊的成长。文章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甚至不做过多的描写刻画,但一两个动人的细节已足具震撼力。比如第五自然段中关于分别时父亲的描写,单是一个“跟着列车小跑”的细节就让人体味到父亲那种不舍之情。再比如第九自然段中关于那位失去儿子的老头的描写,只一句“你们可要小心点呵”,便道出了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内心的伤痛和千万父亲对孩子的叮嘱。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细节描写的魅力。

成长不烦恼

山东青岛第50中学 高彤宇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纪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每当唱起这首歌,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烦人”的妈妈。曾几何时,她那习以为常的叮嘱,成了令我头疼的紧箍咒,她或焦急或企盼的目光,给了我无形的巨大压力。

难道,这就是成长吗? 我思索着,也苦恼着。

那天,天下着大雨。快要放学时,我望着窗外烟雨朦胧的世界,心思好像也跟随着雨飘洒到窗外,因为我知道,这个时候妈妈一定拿着伞在外面等我。这从小到大我一直笃定的事,已被我忽略了多久?心头不禁一紧。

终于,下课铃打响了。我和几个好朋友相挽着冲出了教学楼的门口,准备赶紧跑到妈妈为我撑出的那片天地里去。就在这时候,“啊!”我身旁的A君一个踉跄倒在了地上,许久没有站起来。这时候的我,也顾不上大雨瓢泼,扶着她走到校门口,打了车就向医院奔去……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忘记了,妈妈还在等我。

把同学安臵好后,我就动身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上车时忽然想起了妈妈。只是心里还是侥幸地认为,我在做一件好事,妈妈会原谅我的。可是到了家中,严肃的气氛还是让我打了冷颤。

看到妈妈我才意识到她为了等我究竟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裤腿挽到了膝盖,却还是免不了湿了个彻底。就在我进家门的那一刻,还在拿着手机向联系簿上的同学打电话,逐一询问是否知道我在哪里。

“妈……”

还没等我张嘴,她便阴沉着脸,以尖利的声线大声呵斥着我的不对,炮轰中只听得“不懂事”“不知道我担心吗”之类的字句。听着她的指责,我心中帮助同学的开心劲儿早已熄灭,只剩满腹委屈。我很是不服气,她果然是不理解我的!伤心的我开始和妈妈顶嘴。你不是说我不懂事吗?那我就说你自私!冷酷!你蛮不讲理!只顾着逞口舌之快的我,刻意回避着妈妈眼中那闪过的失望和难过。

一甩头,晚饭也没有吃,我回到屋子里换下湿透的衣服。

晚上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落。在黑暗中,我看到妈妈打开门走了进来,她说:“宝贝,今天是妈妈误解了你,你去帮助同学了,这让我很高兴。可是你做事情还是缺乏条理性不是吗?你可以先给妈妈打个电话,这样事情不就简单多了吗?你看,缺乏沟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伤害啊!”听着妈妈的话,我的心像被暖风机吹干了一样,暖洋洋的。那么要强的妈妈,竟然主动来跟我和解,那不是源于深深的母爱,还能作何解释呢? 我羞愧地笑了,脸上挂着两行清泪,那是对妈妈无声的歉意。

虽然成长的路上还是有许多的烦恼,诸多坎坷,但我愿意相信,有妈妈陪伴,有母爱指引,这些“烦恼”终将烟消云散。当我们回首这珍藏的点滴时,会发现,那将会是我和母亲间最珍贵的财富。

◆点评

作者以歌词开篇,恰当而且直接点题,并以问句方式进入正文,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作者重点描述了矛盾冲突的场面,对妈妈给予细致刻画。如“裤腿挽到了膝盖,却还是免不了湿了个彻底”,这一细节写出了妈妈等“我”之久;“拿着手机向联系簿上的同学打电话,逐一询问是否知道我在哪里”,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妈妈那焦急万分的心情;“她便阴沉着脸,以尖利的声线大声呵斥着我的不对,炮轰中只听得‘不懂事’‘不知道我担心吗’之类的字句”,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既可以想象到妈妈生气的情态,又可以理解“我”听完之后的委屈心情。正是有了这些描写,人物才在我们眼前生动起来。

文章最后由这件事引发的思考,巧妙地回应了题目“成长不烦恼”,表现对母爱的珍惜,也使开篇的那个疑问自然而然地得以解答,升华了主旨。

甘心做个螺丝钉

刘 墉

美国东岸一个闻名世界的交响乐团,征大提琴手一名。

这是音乐界人人羡慕的工作,不但地位高、薪水高,能环游世界,而且是终身职,也可以说只要进去,就一辈子不愁了。

一下子涌来五百位大提琴高手应征。经过一关又一关的淘汰,一个才二十三岁的男生被评审一致青睐。马上就要宣布他获选了,交响乐团的负责人为了慎重,又找出那年轻人的教授推荐函,并在看完之后交给评审们传阅。

接着宣布入选者,居然不是那年轻人,而是原先第2名的音乐家。

原因是,那年轻人大学教授的推荐函里虽然对他的琴艺推崇备至,却在结尾时说:“唯一可惜的是他常在练习时迟到,而且穿着邋遢。”

我说这个真实的故事给你听,是因为听说你为了在交响乐团里的席位不够好,打算退出。

那个交响乐团是每年由各学校推荐好手组成,再经过面试,来决定席位的。由于全团有一百六十多人,每个人只有三十秒,也就用这半分钟的印象,由评审老师决定坐在前面还是后面。

你是满怀信心去的,心想自己才经过草山夏令营的魔鬼训练,又是学校里的第一把交椅,一定能轻易脱颖而出。

只是,令你大感意外,结果出来,你非但没能坐在最前面,而且被排到了中间。

昨天晚上,你一进门就哭,说评审不公平,他们显然跟一些学生很熟,把那些人都排在前面。

“他们有种族歧视。”你一边说一边哭,说比你差得多的白人同学都坐到了前面,害你丢足了脸,接着一顿脚,说你今天不去了。我当时没有多讲,只是淡淡地问,那么会不会有其他同学也觉得不公平呢? “当然!”你说,“好多人都不满意自己的席位,除了坐到前面的几个人。”

孩子!这就对了!你要知道到那里去的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大家都认为自己应该坐到最前面。得到第十名的,想自己应该坐到前五名,甚至得到第二名的,都认为第一名比他差,更不用说三十几名的人了。那里面一定也有许多从小被认为的天才,从来都拔尖的高手。如果全国除了坐在首席的几个人,每个都认为评审不公平,都像你一样生气,第二天不去了,这乐团不是只剩下几个人了吗? 首先你要想想,你为什么去参加?你参加就表示要接受评选。如果评选的成绩不好,便退出。不是好像下棋时一输就翻棋盘的人吗? 你可以一起初就不参加,既然参加了,就应该尊重那个团体,接受评选的结果,而且有始有终地把任务完成。

孩子!什么叫成长,什么叫成熟? 成长与成熟是一步步由父母身边走向外面广大的世界,是由家里的小公主、学校的小才女,走入社会,融合在当中,成为社会大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或齿轮。

想想,如果你赌气从乐团离开,你提着琴,一个人走出音乐厅,那厅里的交响乐团是不是仍在继续练习,当你听到背后传来的乐声时,那真正孤独的人是“他们”,还是“你”? 今天早上,你出门时,我说:“去不去,由你自己决定。如果决定不去,放学就回家。”

所以,下午三点,我一直听着门,听会不会传来你的脚步声。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门外都安安静静,我的心,则由紧张变为兴奋。

孩子!恭喜你,你成功了!你战胜了狭隘的自己,有了宽阔的胸襟。

(选自《刘墉成功系列作品集》,南海出版公司Z006年版)导读:

你也遇到过类似事情吗?你是怎么处理的?你当时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可以直接或间接引用这篇文章中的哲理作为你作文的材料哦。“成长”主题写作多维全解 维度1:成长是一种参悟

青春拐角处的两个女孩

吉安 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从不会感伤,也不懂得自卑。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地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我不像骄傲的张小凡那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谁都爱理不理。虽然张小凡的成绩比我好,但在同学们的眼里,她不过是个除了学习好、长得漂亮,便再无可取之处的女孩。

这样的比较,周围的人时不时便会提及,而且,我总是被褒扬的那一个。可是,没有人知道,我从心里讨厌这种比较。因为“农村女孩”的字眼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有谁会相信,我极力在外人面前张扬出来的自信和豁达,不过是为了掩饰我心底的胆怯与自卑:我的父母,是从农村迁移到这个城市来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母亲在一家医院做洗衣工,双手长年累月都是皲裂红紫的,而父亲则蹬着一辆三轮车,大街小巷游走着拉客。这样的家境,让我在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的父母时,总会找一个最恰当的理由,飞快地走开去。

还有,父亲是不会违背承诺在校门口停留的。每个周六的下午,我总是让父亲在离校门口100米的拐角处等我。父亲那么爱我,他当然不知道我在骗他。其实,我只是想等人都走光了再去见他,因为我不想别人看到我瞬间的尴尬与躲闪。

但还是有一个人,会让在教室里等待的我感到烦躁憋闷,她就是张小凡。张小凡与我一样,会等到所有的人都走光了,才离开教室。但这是她一向的习惯,即便是平时,她也是赶在宿舍快要熄灯的时候,才悄无声息地推门进去。她不过是个太过用功的女孩,所以周六放学后,也要利用不多的时间,总结一下本周学习的知识。而我,却是在她均匀的呼吸里,一边哗啦啦地翻着课本,一边祈祷她快些离开。可是,张小凡却总是把要做的事做完后,才安静地离开,照例是轻扬着下巴,视线冷静淡定。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静寂的楼道里渐行渐远,我的心才会安稳下来,继而,我会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

每次父亲老远地看到我都会开心地摁响车铃。我迎着这清脆的铃声一步步走过去,总会觉得愧疚,然后便恨那个张小凡:如果不是她,父亲也不会饥肠辘辘地等我那么长时间。虽然父亲并没有说什么,但我还是知道,其实每一次,他都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等我的,如果张小凡拖延一分钟,那么,父亲也会跟着多等我一分钟。张小凡,你真讨厌!几个月后的又一个周六,我在张小凡走后,习以为常地向学校百米外的拐角处飞奔。到达拐角后,无意中一歪头,在拐角的另一侧,竟看见张小凡,正坐在一个人工改装的电动三轮车里,同车上一个农民工一样的朴实男人说着什么。男人在发动机车的时候,看上去似乎很吃力,最后是张小凡跳下车来帮忙后,车才突突地发动起来。我在张小凡扭身上车的那个瞬间迅速地转过头来,催促父亲说,快走吧。走出去很远了,我才试探性地问父亲:刚才那个拐角处的男人你认识吗?父亲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答道:只说过几句话,他的左腿在工地上落下了残疾,只好开了电动三轮出来拉些散活儿,他女儿几次让他去校门口等着,他都不肯,说是怕女儿的同学看见了难为情。我在父亲淡淡的讲述里,突然觉得有些难过。我终于明白了张小凡沉默又倔强的眼神,明白了她在周六的晚归,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父亲那骄傲的尊严,明白了我和张小凡之间,原来相差的不只是成绩。

当父亲躲在拐角处,默默维护着我的自尊时,该是何等失落和寂寞?而这些,年少虚荣的我,又何曾真正想过? 触点感发:

1.长大成人意味着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懂得了一些道理。本文主人公领悟到了什么? 2.总结一下,对成长的参悟可能有哪些? 3.请你从上面的参悟中选择一种,讲一个有关成长的故事吧。

维度2:成长是一场仪式

人生马拉松

(日本)村上春树

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我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

我是那种容易发胖的体质,而我妻子却无论怎么吃也胖不起来。这让我时常陷入沉思: “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无需认真就能得到的东西,另一些人却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换来。”

不过转念一想,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保持苗条的人,不会像我这样重视饮食和运动,也许苍老得更快。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从长计议。

几年之后,我终于步人小说家的行列,还成功减掉了多余的体重并戒掉了烟瘾。说起坚持跑步,总有人向我表示钦佩:“你真是意志超人啊!”说老实话,我觉得跑步这东西和意志没多大关联。能坚持跑步,恐怕还是因为这项运动合乎我的要求: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械和场所。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在这期间,我坚持每年都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不过100公里长的“超级马拉松”只跑过一次。那次经历真是终身难忘。那是1996年6月23日,我报名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佐吕间湖畔举行的超级马拉松大赛,全程100公里。清晨5点,我踌躇满志地站在了起跑线上。比赛的前半段是从起点到55公里休息站间的路程。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安静地向前跑、跑、跑,感觉和每周例行的锻炼一样。到达55公里休息站后,我换了身干净衣服,吃了些妻子准备的点心。这时我发现双脚有些肿胀,于是赶紧换上一双大半号的跑鞋,又继续上路了。

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变得极其痛苦。此时的我心里念叨着向前冲,但身子却不听使唤。我拼命摆动手臂,觉得自己像块在绞肉机里艰难移动的牛肉,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一会儿工夫,就有选手接二连三超过了我。最让人心焦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超过我时大喊:“坚持下去!”

“怎么办?还有一半的路,如何挺过去?”这时,我想起一本书上介绍的窍门。于是我开始默念:“我不是人!我是一架机器。我没有感觉。我只会前进!”这句咒语反复在脑子里转圈。我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3米远处。天空和风、草地、观众、喝彩

声、现实、过去——所有这些都被我排除在外。

神奇的是,不知从哪一秒开始,我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整个人仿佛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我开始不断超越他人。接近最后一段赛程时,已经将二百多人甩在身后。下午4点42分,我终于到达终点,成绩是11小时42分。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

当时的我只有三十多岁,但也不能称为小伙子了。这是耶稣死去的年龄。在这个年纪,我正式站在文学的起跑线上——虽然已不再年轻。触点感发:

4.1996年的那次超级马拉松比赛为什么让村上春树终身难忘? 5.你知道成人礼吗?就你的了解举出两个例子。6.你有没有具有仪式性的成长故事?

维度3:成长是一种抉择 维度4:成长是一种疼痛

英语老师 谢宗玉 早晨,阳光照进教室,照着一颗颗晃动的脑袋和一张张开合的嘴。我们在晨读,我们在大声晨读。别人读的是英语,我对英语不感兴趣,我在读语文。英语老师从后面走进教室,我没觉察。他冷不防从我手中把书抢了,反手就甩了我一个耳光。一教室沸扬的声音就这样被他突如其来的耳光给掀哑了,大家愣愣地看着我俩,早晨照进来的阳光这时也有些茫然无措的样子。

英语老师扭过头叫道:你们停下来干嘛?然后一教室芽一般的声音又怯怯冒出来,顷刻间又是一片灿烂。英语老师拍了一下手,没事般地走了。

他没事一般,我可不行,我在众目睽睽之下,俯下身把语文课本拾起。然后伏在课桌上,一动也不动,我能遏止自己的哭声,但止不住的泪水却从我的指缝里快速渗出来。虽然我知道错了,一三五的早晨该读英语,但我的过错难道就该由这记毫无商量余地的耳光来惩罚吗?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又流快了。我从没有被人打过耳光,更没有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下受辱,、我满脸火辣辣的,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羞耻!我感觉我那个叫自尊心的东西,在这个早晨,就像被一把无形的快刀,给拦腰斩断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不声不响低着头进出教室。而在心中,仇恨的水草却疯了般昂扬生长。是的,我要报复,我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杀了这个让我当众丢丑的家伙!我要用最直接的方法报复,我要痛快淋漓地拿刀捅了他!……我低着头,一声不响,就这样在自己的幻想中把内心捣鼓得壮怀激烈。那被拦腰斩断的自尊心在伤口处似乎又长出了细嫩的芽儿来。我最终还是失去了寻刀杀人的耐心,英语老师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中逃过一劫。我后来的想法是,我一定要发奋读书,将来超过他,再来羞辱他!但很快就有一事,让我进入了两难境地。那天英语老师闯进教室,对教室里的三个同学说:下午帮我去挖薯吧。你,你,还有你,来,把书收起,我们这就走。

三个同学其中一个就是我,英语老师仿佛早就忘了两个月以前发生的事。但现在他既然点到我了,我不能让他知道我心中的仇恨。我只能敛着头,和另两个同学一起去了他家。我记得一进家门,他就像个妇人样唠唠叨叨地骂着他的妻子:日日死人,怎么不见你死?!这样骂人的话我是第一次听到,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根深蒂固。挖薯时,我时不时就把红薯给挖断了。我应该不是故意这样的。挖薯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体力活,在家里,这常常是我爸的事。我还太小,力气也小,一锄下去,挖得不深,红薯往往就被拦腰截断了。我看见英语老师不时地皱着眉头,后来他说:宗玉啊,你书也读得不好,事也做得不好,以后就等着进棺材吧。我一脸怍羞,我年纪轻轻,没想到他竟把我与棺材联系上了。心中的恨意一下子又增加了,可手中的活儿并不能停下……

我现在算有些明白他那时为什么脱口就是棺材就是死了。那时他除了当老师,晚上常常替人唱号歌。哪里死了人,来请他,他一般不拒绝,十里八里也要赶去。他的号歌唱得不错。小时他在茶陵住过,一口的茶陵腔,用茶陵腔唱号歌,他的号歌就别具一格。有时在教室上课,他的声音也拉得好长,像唱号歌。有时夜里唱号歌唱得太晚,白天上课,他把作业布臵下去;就趴在讲桌上睡着了。

挖薯回来后不久,碰上学校组织学生入团。那时入团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我们班当时只有三个名额,英语老师就把帮他挖过薯的三个同学都推荐上去了。全班同学知道这事后,都议论纷纷。因为如果凭成绩,我们三个没有一个能上。后来,另两个同学就在那次人了团。而我没有。因为我拒绝写入团申请书。我这样做,一是对英语老师的软性对抗。用老甘的话说,就是非暴力不合作吧。二是在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中,实在没什么脸面写入团申请书。

……好在与英语老师总算有分开的一天。初中毕业,我怀揣着仇恨悄悄离开学校。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我对自己说:有朝一日,我终是要回来的。

可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就为自己幼稚的想法感到好笑了。我看金庸那些侠骨豪情的武打书,江湖上的血海深仇,都可以一笑泯之。而我与英语老师之间的破事,算得了什么呢?他自己也许根本就没把这事记在心上,几年过后,我这个人就可能从他头脑中淡出了。

大学里有天晚上,我与一个同学在法律楼的天台上闲扯,说到中学的事,他居然也有类似的经历。不同的是,他依然把仇恨带在心上。他说:总有一天,我要跑回去指着他的鼻子骂一顿。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唉,也许他还没参悟透吧……

不过,回头想想,也许并不完全是少年人的心胸太过狭窄……我们怀揣多深的仇恨上路,说明我们当时的伤害就有多深。随着时间的淘洗,仇恨也许可以忘记。但伤害之痛在事隔多年想起来,仍可以使心灵颤抖……那时的心灵是多么柔弱呵,可仿佛没有几个大人(包括老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注意,所以成长的心灵,注定会遍布刀斫之痕……

英语老师后来教不了英语,就调到邻校一个中学敲钟守门。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回家,我还真的碰上他了。我远远见到他,心里猛地颤了一下,然后想也没想,就逃也似的溜了……

走远了,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英语老师他真的很老了……老得让我有说不出的怜悯。触点感发:

10.作者为什么对英语老师充满仇恨?他对英语老师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改变?

11.就像蛇蜕皮,蝉蜕壳,痛苦总与成长相伴,那个时候敏感脆弱,最容易受到伤害,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语文主题学习”促进学生成长 篇3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 ; 学习模式 ; 课堂类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39-01

“语文主题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相关知识,以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教学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然而如何进行好“语文主题学习”一直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在同年组教师的密切配合中,几年来,在我在不断摸索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同时学生们也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收获良多。

下面就自己在“语文主题学习”实践中的点滴做法和经验与大家一同交流。

一、明确“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

首先,我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了《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这本书,我认识到只有选取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将大量的时间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想到这些,我的教学理念提升了,也改变了在教学中的行为方式,因此接下来我的语文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从课堂气氛还是教学质量方面,均明显由于先前。

二、打破固有模式,寻找最佳方法

语文主题学习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学校要求在集体备课上加大力度,核心组成员在每个教研组中担当主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最佳的方法,我们六年级教研组是这样做的:在学期初我们以“语文主题学习”研究为主,确定研究主题。教研中由我在本组做了几节研讨课,在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时我的做法如下,我先是根据课后重点问题布置好前置性作业,然后在语文主题丛书中筛选出应该必读的文章,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每天都布置学生回家阅读五篇丛书中的文章,并让学生选择自主选择文章写读书笔记,其它几篇只勾画出好词、佳句、好片段,然后第二天检查批阅,这样每本主题丛书大约两周读完,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两周完成,每两周上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课”。可是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读书主要还是在课堂上,把读书的时间放在课外,效果不是很好。经过教导处、教研组成员的研讨我们决定由教研组老师分工通读丛书中的文章,因为六年组是八本书,所以每位教师至少要精读两本,然后根据单元课文主题内容,分层次筛选出一类必读篇目要求学生精读并在书中简单做批注,以便在课上进行阅读交流;再选出二类以积累为主的篇目,在读书过关课上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朗读,剩下的三类文章只需要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对于阅读情况的检查批阅我们尝试由最初的老师一个人批阅变为老师先给小组长或爱读书的学生批阅,再由组长给组员检查,做好阅读卡记录,定期评比读书明星,阅读小能手,这样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发展能力的机会。

三、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多种课型异彩纷呈

1.从“1+x”到“x+1”创新课型

在最初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我们一直借鉴与尝试“1+x”课型,这便是一课带一篇或一课带多篇的课型。

在学校组织的“语文主题学习”听评课活动中,在教学有关鲁迅这一单元课文时,我便采用了“1+x”课型学习了《少年闰土》这一课,效果不错,但在评课时,有教师提出是否可以尝试“x+1”的课型,就是让孩子们先充分阅读语文主题丛书中有关鲁迅的故事及他本人创作的作品,在这样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库以后,再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这样会收到怎样的效果呢?于是我在同年组的其他班做了这种课型的初步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学生对于鲁迅的相关作品已经有很多了解,再来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就能轻松自如地交流,课程进展非常顺利。

2.朗讀过关课

由于学校重视常态课教学,因此朗读过关课程等时学生们攻克的重点,在朗读过关课上我通常先是以规定时间内速记读书名言的方式激起读书的兴趣、课上以评比智慧星、读书小能手、挑战过关等各种激趣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一节课内完成了相关主题丛书的阅读,课上孩子们频频举起的小手、声情并茂的朗读、挑战成功的喜悦对学生学习是一种很大的激励,在不断成功的刺激之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

3.学做方法引领课

在教学《鱼游上了纸上》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学文总结出刻画人物的方法,再学习丛书中相关描写人物的两篇文章,然后根据学生从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在课上进行了创作练笔,这样的写法引领课自然、充实也真实,在校内评课时,校领导又提出可以以写作方法为主题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阅读交流活动课

读书交流活动课我们一直在做,也一直在改进,但我发现小组的交流过程虽然很顺利,但看不到课上孩子们那种由思维上的碰撞而产生的火花,后来我们加强了小组建设,完善了针对小组的评价机制,同学的合作积极性高涨起来,学生们变得敢说了,会说了,能说到关键处了,更让我高兴的是不同的小组能够针对同一篇文章发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组与组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真正在读书交流活动课上有所收获。

5.展示汇报课

展示汇报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再创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从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每位老师都知道一节高质量的展示汇报课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我们更多的精力要放在上好常态课上,每学期只需要进行少量的汇报展示课。为了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在形式上可以和节日相结合,比如在元旦、国庆、六一等快乐的节日气氛中学生举办联欢会,展示自己的菜花,让学生在展示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对语文课程的不断学习以及学生日常的积累,定能为学生未来人生做好最夯基础,让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当中将语文知识运用自如,让语文不仅成为学习、交流的工具,同时还是受用终生的伙伴。

参考文献

[1]李坤.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1):24.

[2]张瑞红.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S1):172-173.

成长主题 篇4

——宫崎骏

宫崎骏, Miyazaki Hayao, 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 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在宫崎骏的作品中, 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成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着圆满成熟的生长。表现成长主题的称为成长电影, 就是一类主题涉及个体成长经历的电影。成长经常与青春相关, 成长电影关注的就是青少年这一群体。

一、非剧情类作品中的成长主题

(一) 成长主题与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引起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注意, 不管它是否被拍成了电影。”2

——宫崎骏

在宫崎骏创作的非剧情动画电影中, 自然是经常出现的背景环境, 有时自然甚至是他影片中一个重要的角色, 起着帮助乃至呵护青少年成长的作用。

1988年的《龙猫》是宫崎骏一部相当重要的作品。《龙猫》的故事很简单, 没有剧烈的外在冲突, 主要内容是草壁姐妹在乡间居住期间结识神话生物“龙猫”的经历。草壁家移居的村庄山清水碧, 龙猫住在一棵大樟树的树洞里。这体现了作者一贯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影片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姐姐的草壁五月成长的烦恼, 五月是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因为母亲生病住院, 父亲又忙于工作无瑕照顾两姐妹, 还是孩子的五月不得不提前扮演起母亲这一成年人角色。在影片最后的高潮段落后, 突然的变故接踵而来, 母亲病重, 父亲外出, 妹妹走失, 突然增大的压力将看似坚固完美的成人面具瞬间击碎, 五月在房东怀中失声痛哭, 五月面临人生的关口, 这是成长的关键时刻, 如果她不能顺利渡过难关化解危机, 就无法顺利进入成人世界。而此时五月没有去向父亲这一人类社会的权威求助, 而是来到樟树前, 向龙猫这一自然界的神明祈祷, 龙猫叫来了猫公共汽车, 载着龙猫和五月找到了迷路的妹妹, 并送姐妹俩去医院看望母亲, 龙猫为五月化解了危机。五月的烦恼, 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经历的, 在影片中龙猫所指涉的自然再次扮演了帮助主人公顺利成长人类之母的角色 (在五月的家庭中, 母亲恰好是缺席的) 。

(二) 成长主题与现实社会

日本可能是亚洲乃至全球生活压力最大的国家, 而面对现实、顺利地进入成年人的现实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阶段。现实社会对青少年的巨大压力同样表现在宫崎骏的作品中。

1989年公映的《小魔女快递》改编自角野荣子的漫画, 片中主人公小魔女琦琦所面临的问题比五月更为直接而尖锐, 不同于五月只是扮演成人的角色, 琦琦面对的是货真价实的成人世界, 她必须融入其中独立生存, 这是一次成人的试炼。琦琦虽然是魔女的女儿, 但她的魔法仅限于差强人意的飞行。影片安排了这样一个细节, 在琦琦离家去寻找定居城市的路上, 她遇到一个即将完成独立生活修炼的魔女, 问琦琦有什么特殊本领, 令只会飞行而不懂其他魔法的琦琦无言以对。《小魔女快递》虽然拥有奇幻的故事外壳, 主人公琦琦虽然拥有魔女的身份, 但影片所表达的仍是少年 (少女) 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艰辛。

(三) 成长主题与超现实的现实社会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 现实社会有时也以超现实的形式出现, 这颇似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反映明朝社会的方式, 将成长故事放在具有超现实色彩的现实社会背景下, 使成长的沉重与艰难被奇异绚丽的幻想色彩所冲淡, 也更符合青少年观众的欣赏习惯。

《千与千寻的神隐》无疑是宫崎骏作品中, 把动画电影的超现实色彩与少年 (少女) 成长主题结合的最为完美的一部。不同于生于上世纪中叶的草壁五月有着传统日本女性的克己守礼, 沉稳坚韧, 也不同于小魔女琦琦尚有飞行这一技傍身, 千寻实在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孩, 豆芽菜般的体形, 身体瘦弱, 精神萎靡。但就是这样的千寻, 她所面对的挑战却远大于五月和琦琦, 五月只是扮演成人, 琦琦面对的只是一次进入成人世界的考试, 而千寻面对的却是生与死的考验, “不工作就会被吃掉” (准确地说是“找不到工作就会被吃掉”) , 日本作为全球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成人世界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 何况千寻在拯救自己的同时, 还必须拯救因贪吃而被变成猪的父母。千寻的成功主要源于她敬业的工作态度, 虽然是被汤婆婆硬推出去, 但仍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以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能力来评价一个人, 这的确是成人世界的标准。

二、宫崎骏对爱情的独特表达

“我想之所以日本动画片出口全世界, 却没有赢得相应荣誉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东西太过变态、暴力、色情。”3

——宫崎骏

在表现少年 (少女) 成长的影片, 经常可见这样两个主题:性躁动与叛逆心理。这被认为是在少年 (少女) 成长的过程必须经历的。但这却从未出现在宫崎骏的影片中, 虽然他作品中少年和少女也总是成对出现, 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交往仅限于精神上的交流, 而基本上没有太亲密的接触, 在对话中也听不到“我爱你”, 哪怕是“我喜欢你”这样的表白。在宫崎骏的作品中, 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情中更多包含着患难与共的友情成份, 而极少见到以性吸引为基础的一见钟情式的爱情, 因此影片中的恋情总含着友情的成份。宫崎骏在表现少男少女的恋情时, 更多聚集于精神的层面, 基于生物性本能的欲望多少被刻意地忽略了。

摘要:宫崎骏的作品, 并非以技术取胜, 而且依靠内容的丰富、主题的深刻来赢得青少年乃至成年观众。本文试图用文本分析的方法, 从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和对青春期恋爱心理的表现两个方面去解读宫崎骏作品, 揭示其魅力所在。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成长

参考文献

[1].《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日本四书》线装书局部地区.2006年.

成长主题满分作文 篇5

水泥公路旁,一辆辆汽车穿梭其中,有时冷清,有时繁闹。不变的,是公路旁一棵矮矮的树苗。也许是有心人的播种吧,或者是无心人的丢弃,他没有爸妈,但它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

他摇晃着幼嫩的枝条,像是在向他的大地妈妈摆着手,似乎在欢庆着他的新生。他的父亲,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化作一滴滴甘露,滴落在他的头上,手上,脚上。他的嘴角又弯了起来,高高兴兴的洗了一个小澡,殊不知,他又长高了一寸。

他有一个慈祥的爷爷,在爷爷的庇护下,他快乐的生长。然而,好景不会长,小树也不例外几个顽皮的孩子相互打闹,瞅见了小树,寻思着打一场剑击比赛,一把折下了树的一双稚幼的手丫。

“咔”,仿佛听见了心碎的声音,沉淀在心底里。

小树伤心极了,看见了父亲气闷闷地走了过来,纯白的面孔镀上凶神恶煞,还没来的及诉苦,脾气异常的父亲就开始家训。公公是最疼小树的,但此时的父亲将公公拒于门外,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了起来。

“轰——隆隆”狂风“呼呼”伴随拳头般的雨点劈打下来,打在公路上,小树边,还有那还未来得及愈合的伤口,打在了一颗已经支离破碎的心上

一泉甜蜜在碎片中流淌而出,像一股强力胶,硬是把这颗不可修复的心重新粘合在了一起。似乎更加强大,更加坚硬。宛如打铁后重获新生的坚韧,雨过天晴后更加绚丽的彩虹,蚕蛹破茧后展翅高飞的翅膀小树醒了过来,宛如浴火凤凰,他,苏醒了。

他的根,深入万丈的泥土,插进岩石也不罢休。汲取着无尽的营养,汇聚于那树干上的一点。“咔嚓”年岁已久的树皮裂开,一条嫩绿的,调皮的新枝缓缓抽出……

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蓝天还是蓝天,只是多了几朵白云;昔日的马路依旧还是马路,只是铺上了沥青。但是,昔日的小树已不见踪影,只是马路旁又多了一棵头顶蓝天,脚踏实地的参天大树。他很快乐,因为鸟儿在他手上架窝,路人在他身下乘凉,但他最忘不了的,还是十多年前的那一天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伴我成长 篇6

教了12年音乐的我在2008年改教语文,并开始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2010年,我承担了山东省临朐县“主题单元模块”教学研究任务,主要对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自读提高课、单元练习课4种课型进行教学实践。随着单元教学的实施,我已经能够熟练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设计出适合本单元的模块教学。

在每个单元学习开始前,我都会发放本单元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与推荐阅读篇目,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过关。课堂上,我不再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采用小组过关卡、自主阅读等学习形式进行单元达标。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仅用半个学期,我就能熟练使用这4种课型了,使原来一个单元至少需要13个课时,变成了现在仅仅需要6个课时就能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日益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在实验过程中,让我转变最大、收获最大的是对单元读书汇报课的实践。2011年,我试着对丛书《风雨彩虹》进行阅读汇报展示,运用汇报课的形式促使学生把丛书读深、读透。这期间,光是制定方案就历经了三次磨课。第一次,我的读书汇报设计方案遭到了全盘否定。第二次我完全放手,把汇报交流的任务全部交给了学生,结果学生在交流课上表现“一团糟”。课后,我认识到放手并不是完全的放任,而是需要教师认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做好引导。阅读汇报课其实是语文实践活动。第三次,我和学生根据“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内容,共同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方案中确定了4个汇报模块:趣味问答(根据丛书内容出一份简短而精练的知识问答题考考大家)、走近人物(选取书中的人物进行评价)、乐伴书声(美文诗篇诵读出来)、我思我悟(把自己的体验感悟表达出来)。方案确定之后,让学生们自主选取汇报模块主题,内容相同的组合为一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收集资料、整合内容、制作课件、自主汇报。后来,这节课在全国“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展示。课堂上,全班学生个个从容自如,宛若平常,口头表达清晰、准确、有感情,令人欣慰。

这节读书汇报课使我感悟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这也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初衷与追求。

从此,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我们班的日常学习行为。学生或6人、或8人围坐在一起讨论学习,一起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努力……我成了课堂的“配角”。所以,教师备课不必在“怎样讲得精彩”上花费太多时间,更多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样进行小组建设,怎样设计导学案。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式。随着实验在全国铺开,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安排我到全国讲课交流。2014年3月,我到青岛市黄岛区实验小学执教了精读引领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到乌兰浩特市胜利一小执教了精读引领课《普罗米修斯》《太阳鸟》,7月到呼和浩特市逸夫小学执教了自读提高课《品味父爱》……随着一次次到外地上课做报告,我学习了更多先进的经验,提高了执教水平。我的主题单元模块《永远的童年》的教学设计文章先后在《语文主题学习》《语文世界》上发表。

主题单元模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仅让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让一同参与的几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二、戏剧舞台,个性成长

2012年秋,潍坊市教科院的薛炳群主任建议我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模块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音乐特长,把戏剧引入语文教学。于是,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学着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自己安排角色,自己设计并制作服装、道具等。一个月后,全班学生参与的课本剧“花木兰”“送汪伦”“武则天”等进行了汇报展示。有模有样的演出受到了其他班级学生、学校领导、科任老师的好评。从此后,学生演戏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2013年夏,我带的六班、四班毕业时,特邀请薛主任来参加我们班的毕业汇报演出,薛主任看到我们班孩子阳光、快乐、自信、博学的表现,现场即兴赋诗一首:

沂光普照弥水畔,圣贤润泽出少年。

妙手轻点千古事,豪气一洒斗牛间。

我还开发了适合学生的戏剧课程:人物对白训练、表演训练、动作训练、肢体训练和生活情境剧等。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语文教学思路,还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成长体验——自信、合作、创新、分享,还有理解和体谅。到现在为止,我们除了在大型比赛中演出,每学期还会在家长开放日让每个孩子上台进行演出,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精彩表现,纷纷通过电话、短信等表达对我的感谢。戏剧让我看到了教育无法言说的美妙图景。学生在戏剧中学文,在戏剧中悟理,使语文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2014年4月,《潍坊教育》在“学校品牌建设”栏目,以《走进戏剧,演绎精彩》为题介绍了我的做法,《山东教育报》也专程来我校进行了采访。

临朐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成功推广,使我们学校其他教师也有时间进行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如西静老师开展了国学经典课程,她和学生一起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写下了近百篇论语小故事;高晓燕老师的童谣赏诵课程,通过赏析、模仿与创编,让学生感受着书香文化的魅力。

三、“用笔说话”,伴随成长

2011年冬,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师主题课例研修中,来自上海的关景双教授要求教师善于“用笔说话”,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学言行。从此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学习“用笔说话”,从300字、500字写教学实验反思开始,3年来积累了近30万字的第一手资料,用笔梳理出了自己的思想,用笔历练为师的智慧,捕捉教学灵感,提炼教育思想,成长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成长主题 篇7

一、以同课异构为价值的主题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即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与理解备课并上课。其在于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 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可以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 从2011年11月由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沈斌校长发起的侧手翻同课异构活动到2012年6月14日的五城区联合体育教研活动——“足球正脚背踢球”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均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模式。在后者的活动中, 每个城区选派一名教师展示25分钟的片段课, 授课年级为四年级, 教学内容为“足球——正脚背踢球”。在本次活动中, 不同教师采用了不同教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以体育单元教学为思路的主题教研活动

以单元教学为思路的教研活动有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材,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梯度分解, 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连续性、层次性的把握, 有利于教师抓住课时重难点, 有利于体现教师对运动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整合, 有利于多元目标的落实等。如, 针对水平二“跪跳起单元教学”, 三位教师采用不同的练习手段与方法,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开展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研活动课。第一课时:初步会做跪跳起动作, 培养学生的跪跳起兴趣;第二课时:60%的学生能够模仿并掌握跪跳起动作, 学会帮助完成动作;第三课时:结合已学过的动作 (滚翻) , 形成跪跳起组合动作, 进行拓展练习等。通过研究该教材同一水平上的各课时教学设计, 可以促进教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单元教材体系。

三、以中小学衔接为系统的主题教研活动

现行体育课程标准为实现大家研究和实践教学的衔接, 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如, 杭州江干区体育教研员莫豪庆老师, 开展以“中小衔接·系统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研讨活动以四个课例的形式展开, 分别是一年级“前后滚动”、三年级“前滚翻”、七年级“远撑前滚翻”、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本次研讨活动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体育教材——体操和技巧, 且通过小学教师对体操教材的处理、中学教师对技巧教材的处理, 对两者进行有效衔接起了示范作用。研讨现场, 中小学教师们通过彼此的对话和交流发现从目标衔接、内容衔接、方法衔接和学习习惯衔接等多个研究点去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 有效地帮助了小学生适应中学的体育学习。教师对每个教材的处理, 要用系统性的眼光去对待, 每个水平阶段、每个教材必须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才能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同学段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要求不同, 学习目标达成度不同, 学生心理变化、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存在差异等, 为教师找准学生能力发展的起点提供了帮助。

总之, 通过中小学衔接的研讨活动, 中小学教师发现, 应该通过寻找中小学体育技能动作学习的衔接点, 以动作技能学习为主线的同时, 更充分地发挥教材的功能与价值,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个性发展,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需要注意的是, 在中小学教学内容衔接的过程中, 要重点考虑几个衔接的问题, 如, 学习兴趣的衔接、教材内容的衔接、对体育运动习惯的衔接、对运动技能的衔接等。

四、以解决疑难问题为目的的主题教研活动

这类教研活动一定程度上是指引教研活动的风向标, 具有创新的教研活动形式, 一线教师可以把自己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炼出来作为教研活动主题进行研究。如, 如何把体育教学目标细化、分解, 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达成, 以及体能与技能的有效统一、目标与过程的和谐统一、主导与主体的和谐并存等专题活动。又如, 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召开的“体育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 研讨了教学目标的正确性、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目的性及适用性、评价标准的确立等, 重点对单元课时之间如何衔接、课时安排是否合理进行探讨等。再如, 针对“前滚翻成直腿坐”、“后滚翻接跪跳起”、“立定跳远”、“跳上成蹲撑——各种姿势下”教案分别进行研讨。通过体育专题研讨的途径, 发掘教材的内涵, 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 这类教研活动要求目标低、问题小且带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有具体的反思点、互动点, 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因此, 灵活而有效。

五、以校本教研为特色的主题教研活动

成长主题 篇8

关键词:孤独,文革历史,个体性情,成人视角

纵观现当代小说史中的成长主题创作, “成长”常常作为单纯的叙事角度存在, 文本通过成长题材的故事来透视社会问题, 叙事落入反映现实社会的窠臼中。但是一些具有独立创作意识的作家, 能够突破这种拘囿, 笔端聚焦于成长主体的精神世界图景,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即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在细雨中呼喊》深入到幼年成长主体隐秘的内心世界, 呈现其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内在心灵苦难, 提升了这一写作题材的文化内涵和人性深度。

一、成长创伤的外在表征

欧洲传统成长小说的叙述侧重于表现个体成长主人公的社会经历, 个人经由一系列事件由幼稚走向成熟, “改变了最初的世界观, 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 或两者兼有, 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1], 最终达到个人追求自我完善的目标[1], 因而成长叙事的基调总体是积极欢快的。《在细雨中呼喊》则反其道而行之, 戳破“成长”乐观无忧的假面, 孤独、恐惧与忧郁成为成长的关键词, 呈现成长主体复杂多维的内心体验。

在成长主体体验到的伤害性情绪中, 孤独是比较明显的创伤痼疾。由于儿童的心智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缺乏走出精神困境的方法, 他们一旦感受到消极情绪, 内心承受的痛楚要大于成年人, 甚至这种由外界引发的负面情绪会始终萦绕在成长主体的心头并伴随其成长的整个历程。“孤独构成了童年阶段的一种情感底色。与成年人相比, 孩子的孤独比成年人的孤独更隐秘, 他的孤独不如成年人的孤独那样具有社会性, 那样与社会形成抗衡。因此, 儿童的这种更隐秘的孤独对于揭示童年期的情感, 尤其对于揭示儿童的创伤性的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2]

孤独感首先源于成长主体身份的边缘化, 他们被排斥在家庭和社会之外, 努力追求独特的存在意义而不可得。小说中孩子“遭遇抛弃”的情节出现过三次, 其基本图式是“依赖———抛弃———漂泊”。孩子孙光林、鲁鲁、国庆在这种颠沛的生活经历中, 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颤。他们感受到孤绝的处境之后, 内心自觉的疏离感和外界有意无意的孤立互动相生, 进一步加剧了成长主人公的心理创伤。被抱养六年后归家的孙光林, 身份犹疑, 无法适应南门的生活, 游离在一切人事纷争之外, 成为一个多余人;鲁鲁本质上是另一个孙光林, “父位”缺席导致他的身份暧昧不明, 受尽同伴和成人的欺凌嘲弄;国庆成为父亲的弃儿和他人的负累。处于成长中的儿童, 正常的情感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陷入个体身份的归属焦虑中, “我是谁”被悬置, 生存的安全感极度匮乏。

孤独感还导因于“家”的分崩离析。对于孩子来说“家”是亲情和爱的代名词, 提供给幼小的成长主体以心理的庇佑, 但是成长主体的家庭人伦亲情淡漠, 充满情感背叛和物质掠夺。成长主体内心极度渴望亲情之爱, 孙光林对生病时医生抚摸他额头的动作时时感念, 就可见他对温暖之家的遥望。孤独的极致和爱的反面就是对家的怨恨, “离开南门, 过上一种全新的生活”[3], 成为成长主体的愿望。这一想法和实际逃离家庭的举动, 潜隐的心理动机是通过“离家”来摆脱创伤阴影。

孩子们之间友情的疏淡变化和同龄人的鄙弃也会给他们带来孤绝感。个体依附于群体才会产生安全感, 同伴之间的对话和相互安慰是抵御孤独的最好武器。然而, 存在本质上具有“他人即地狱”的特质, 人与人之间难以达到真正相互理解沟通的境地, 而且成长者感性的思维方式也很容易造成矛盾龃龉的产生。孙光林和苏宇时常因为误解而相互嫌隙疏离, 体验到情感消亡的痛苦;苏宇死后孙光林彻底孤独, 只能把情感投射到鲁鲁身上。

恐惧是另一层情感体验, 面对难以理解的生命奥秘和生存悖论, 成长者们会茫然无措, 惶恐不安, “成长化身为陷阱或困境给他们造成焦虑和恐惧心理”[4]。成长与生俱来的陷阱首先是身体的发育以及性别意识的突然觉醒, 对异性开始产生朦胧的体认。由于缺乏基本的生理知识, 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少年人把生理反应视为丑陋的罪恶行径, 陷入精神恐慌, 心生自我厌弃感。悖谬的是, 当少年人完全掌握身体的秘密之后又深感想象和现实的差距, 失却了对“成长”美感的膜拜。小说中苏宇为了探求真实的异性身体奥秘, 走上了犯罪道路, 反讽的是, “那一瞬间他突然发现, 实际的女性身体与他想象中的相去甚远”。毋庸置疑, 身体的成长给少年人带来了诸多的心灵坎坷。

除却自身的困境, 他人的存在困境以及其中显露的残酷人性本质, 也让成长中的旁观者心生恐惧。处于家长制中心地位的父亲孙广才采用暴力惩罚机制管理家庭。家庭中的弱势者为了避免生存处境的进一步恶化, 常常使用诬陷他人的伎俩, 转嫁本要降临于自身的暴力惩罚。祖父孙有元凭借成人的话语优势, 把“打破饭碗”的过失推向没有辩白思维能力的幼孙。诬陷动机之“小”与失却人格尊严之大, 形成一种张力, 既表现了暴力带给个人以恐惧心理, 又揭示出人性的卑恶。哥哥孙光平以自虐的苦肉计方式, 诬陷弟弟最先攻击自己, 由此获得自卫伤人的口实, 无辜受害者转而成为咎由自取者, 事理的逻辑顺序被人为颠倒。亲情在这种相互倾轧中消失殆尽, 成长主体窥见人性恶端的卑琐, 恐惧于世界的荒谬秩序。

二、成长创伤的精神溯源

社会历史会在无形中影响个体的成长, 个体无法脱离出特定的文化历史语境, 这是生长于同一时代下的成长主体遭遇心灵创伤的共因。“人与世界一同成长, 他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6], 我们可以由成长者的人生体验和遭遇来反观历史带给成长主体的精神影响。

小说中叙事者重点叙写的时段是成长主人公从六岁到成年读大学之前, 这整个关键的成长期完全处于文革的历史背景之下。因而成长主体的创伤经历一定程度上也受制文革灾难的影响。由于文革之前的“大跃进”运动和文革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生活, 国家完全忽略了经济的发展, 物质生活极度匮乏, 维持基本的生存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 人伦亲情十分粗糙和淡漠, 父母对于子女感情的投入甚少。在这一背景之下, 孩子成为家庭经济的负累, 因而文本中才会多次写到父母抛弃孩子的故事。但历史的冷酷无法驱逐儿童本能的向爱之心, 在这种对峙中, 儿童幼小的心灵落下了苦难的伤痕。此外, 文革的一体化思想渗透到私人身体, 言说身体则触犯伦理禁忌, 对于身体发育早已成熟的成人来说, 他们可以知而不言, 但青春期的少年人对身体懵懂无知, 成长为此蒙上一层罪恶的色彩, 身体的发育史就是他们的辛酸血泪史。这种独特的身体、心灵经历只有在把性的成长、成熟视为罪恶禁忌之事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才会出现。最为重要的影响表现在文革斗争行为方式对成长个体的戕害, 文革阶级斗争频繁, 批斗和揭发事件形成了此一时代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 但是斗争仅停留在斗争行为本身, 对被批斗的成长主体只起到精神威慑的作用, 不能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苏宇因探索身体感觉而侵犯成年女性的举动, 遭到群体批判。公开游行批斗的侮辱人格方式加重了成长主体内心的羞耻负罪感。

总体而言, 社会历史文化之于成长个体的影响只作为背景存在, 具体到个人, 其自身因素起着主导性作用。“成长给每个人带来的感觉都不同, 这与社会观念、文化背景有关, 但更多取决于个人的气质”。个体性情的敏感、忧郁强化了成长主体对外界事件的感受力, “就成长而言, 关键不是发生了什么, 而是意识到了什么”[7], 生于同一家庭的孙家三兄弟对外界的感受力完全不同, 苏家两兄弟也差距千里。个体性情的差异决定了心理遭受创伤的程度以及苦难自我修复能力的差别, 悲剧事件对于那些性情粗疏鲁莽的成长者构不成成长的困境, 而对于敏感忧郁者则是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苏宇死后多年, 我站在这座通往南门的桥上, 独自回想这些时, 我才看到敏感的苏宇, 从童年起被幸福和绝望这两个事实纠缠不清了”, 敏感的成长者对积极情感有着更深的渴求, 消极的情绪和感受对他们的杀伤力也大于常人。

除个体性情因素之外, 外界发生的事件也给予成长者以伤害性的内向反馈, 成长者在审视悲剧处境之人的同时也在无意中成为苦难的亲历者, 承接的是相同的心理压力, 目睹死亡即是这样的成长体验。小说开篇即有黑衣人之死, 这一情节具有命运预示含义, 暗示着所有人都处于悲剧氛围之下。弟弟孙光明之死让“我”开始思考生和死的意义, “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 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 儿童的通透背后是感受到生命有限性的无奈。苏宇的暴病而亡使得成长者看到人生无常和个人孤独的恒常。祖父和父亲孙广才的死亡具有戏谑的色彩, 失却个体生命本应有的庄严和尊严, 在反讽生者现实生活处境的同时又有显露人的物质性存在本质的悲凉。他人的非正常死亡让幼小的成长者过早地领略到命运的乖谬、人生的无奈以及存在本质的虚无。

三、叙事策略的创伤超越

“讲述成长正因为他们为成长所伤……世界最先留给一个孩子的印象总是被复合到他的思维结构中, 成长时那些最深刻的记忆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思维类型和情感模式”[8]。既然儿童生活对主体人的塑造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那么成年人所遭遇的创伤已成既定的事实, 当下言说的意义就不止于“讲述”本身, 而是通过叙述来缓解成长的伤痛。小说中成年视角和儿童视角相互交叉运用, 成年叙事者随时插入当下自我的感受, 对过去之“我”正在经历的成长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说, 流露出自我怜惜的情绪, 稍稍缓解了心理创伤的重负。

成年人视角叠加在儿童视角之上所起到的叙事疗伤作用主要表现在心理疏导方面。儿童因其对世界的认知处于浅层, 不能理解复杂的人事, 容易产生负面消极情绪而且寻找不到合理的情绪出口, 运用儿童视角能够真实感性地呈现他对世界的最初印象以及由此而来的沉溺伤痛。而成人经历过世事的磨练能够通透地理解社会和人性存在的阴暗面, 成年叙事者可以用洞明的达观心态来安慰、陪伴这些创伤, 理性地分析人生本质性的东西, 如死亡与孤独, 把儿童个体性的生存感受上升到人类的普遍困境, 从而部分地消解成长者的焦虑不安。

成人心理创伤的修复也依靠儿童视角在心理治疗方面所起到的帮助作用。儿童视角内含回忆的心理机制, 叙事者通过回忆追寻逝去的时间从而厘清成长个体的生命轨迹, “回忆”不再单纯作为引子来起着引导故事的作用, 回忆本身成为叙事要素, 参与到成长主题内容的表达中, “为什么回溯性的叙事是人类讲故事的永远方式, 因为回溯正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 回溯在追寻到了过去的时间的同时, 也就确证了自我的存在”[9]。从故事的叙事线索和叙事逻辑结果可看出成年叙事者通过追忆个人经历完成了心理创伤的修复。小说在开篇即标明这是成年人的回溯视角, 打破顺时结构的理性时间顺序, 把故事时间最靠前的部分, 即“我”六岁时寄养在孙荡的成长经历置于篇末, 成长的最初阶段因而成为故事的结尾。这种打乱故事时间使叙事时间复杂化的构思安排旨在强调成长之伤的既定事实和结果, 之后再复归到成长主体的童稚思维, 叙事者的情绪因而由激烈变为温和, 成长者懵懂地感知与己相关的外部世界, 排除了嘲讽和怨恨。叙事即将结束之时, 成长者完成了对成长苦难的疗伤, 于苦难之后的温情普照才标志着成长主体真正走向了心理成熟。

相较于同类“成长创伤主题”小说,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 它超越了单一成长事件的局限, 借由“成长”来思考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存在处境。作家不止于对成长个体的情绪感受作简单的描述复现, 而是不断追问本体论层面的处境带给个人的困惑和挣扎。其次, 叙事的深刻性还体现在小说对人性复杂维度的准确把握上。成长创伤最终得到愈合, 个体超越生存困境的围困内含的是合理的人性逻辑, 人性内在的正面价值力量消解了人性之恶的侵蚀, 宽宥人性的软弱和卑微,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意克服了心理创伤的阴影。

参考文献

[1]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沈杏培.童年母题的当代书写与意义生成——新时期童年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3]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海口:南海出版社, 1999.

[4]熊权.“反成长”与成长——从《兄弟》看余华创作的连续与新变[J].文艺争鸣, 2011 (1) .

[5]沈杏培.童心的透视—论余华小说的儿童视角叙事策略[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6]巴赫金.小说理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7][8]李学武.蝶与蛹——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开展主题活动 促进学生成长 篇9

一、开展“思想主题”活动, 形成正确的观念与态度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思想、道德、品质都需要完善, 所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促进学生的品质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在清明节到来之际, 我们开展了“缅怀先烈”的一系列活动———祭扫革命烈士的墓碑,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聆听革命烈士的故事, 观看革命烈士的影片。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烈士, 深切感知他们的伟大, 亲身体会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再如, 在世界环境日之际, 我们开展了“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的活动———首先通过图片了解破坏环境的危害, 然后观看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 接下来让学生列举身边破坏环境的例子, 最后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做并发出倡议。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愤怒着、感化着、完善着, 明白了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明白了破坏环境是可耻的, 明白了作为未成年人也有责任保护环境。将思想教育与班队活动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玩中去感受、去体会, 在玩中得到教育, 在玩中得到启发。

二、开展“文化主题”活动, 培养良好的习惯与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 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 文化教育就属于其中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悟, 更值得我们去传承。我们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受父母、生活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品行也各不相同———有的大度, 有的小气;有的热情, 有的冷淡;有的乐于助人, 有的自私自利……但儿童淳朴, 可塑性强, 我们要将“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并与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的习惯与意识在活动中得以改善。例如:我们利用晨会课的时间, 与学生一起学习《三字经》, 朗朗上口的句子, 学生很乐意接受,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礼仪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除了学习经典的诗词, 我们还开展了“过传统中国节, 做现代文明人”的活动, 让中国情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田, 让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这样, 学生良好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学生的文化意识正在逐步建立。

三、开展“技能主题”活动, 挖掘潜在的特长与个性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是爷爷奶奶的“心肝”, 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这样特殊的地位, 使得他们常常唯我独尊, 怕苦怕累, 各种自理能力差。为了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 为了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 我们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技能活动。例如“家政烹饪”———尝试让学生自己做一次饭, 我们从简单的包饺子入手, 学生六人一组, 明确分工, 从洗菜、切菜、做饺子馅……学生独立完成, 这样的活动就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发挥个人特长, 还要关注集体的力量。我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分工有序、团结一致, 不再是唯我独尊、怕苦怕累, 原来不是孩子天生惰性, 而是我们缺少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进行几次这样的活动之后, 学生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他们从幼稚走向懂事, 从唯我独尊走向团结一致, 从怕苦怕累走向吃苦耐劳。有了活动的陪伴, 学生就能深切感知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就能唤醒他们沉睡的种子, 进而神情焕发, 斗志昂扬, 为班集体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四、开展“竞赛主题”活动, 改善弱势的心理与角度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有个性的。同样, 班级也应该是独特的, 有个性的。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标准, 不能只将眼光停留在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上, 也不能停留在获取奖状的数量上, 而应该更加关注这个班集体学生发展的空间是否广阔,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幸福快乐。所以, 我们经常开展特色主题竞赛活动, 从不同的角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出色的一面。例如:对于有绘画特长但性格内敛的学生, 我们开展手抄报比赛, 并将其作品张贴在班级的“露一手”板块, 供其他学生欣赏。当他们看到同学对自己的作品啧啧称赞之时, 害羞的神情消退了, 自信的目光坚定了, 成功的喜悦绽放了;对于成绩不理想但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 我们定期开展“班级运动会”, 让他们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体会成功的喜悦, 进而鼓励他们不断进步、积极进取, 以此带动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对于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 我们开展了“书包与桌肚”的评比, 让学生参观他们的书包与桌肚, 并要求他们做示范, 教其他同学如何整理书包与桌肚。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由此看来, 丰富多彩的活动, 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弱势的心理素质, 换一个角度让他们重新认知自己, 重新评估自己, 让他们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 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红色英勇勋章》中成长主题浅析 篇10

1871年11月1日, 斯蒂芬 ? 克莱恩出身于新泽西州的牧师家庭。他的曾曾祖父, 曾是第一届大陆会议新泽西的代表。可以说斯蒂芬出身名门。天资聪颖的他14岁的时候就创作了第一部出名的故事《Uncle Jake and the BellHandle》。后来他到军事学校学习。他回忆说, 在克拉维克的时光是他人生中最快活的一段, 尽管那时他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在学校时克莱恩是一个有着极高文学修养的学生, 他最喜爱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总领先于其他同学。此外, 他还在军事训练和棒球训练场创造了很好的记录。在卡拉维拉克的学习经历带给克莱恩一定的有益积淀, 以致他后来成功创作了《红色英勇勋章》。为了进行创作, 他经常去纽约市游历并担任记者, 还特别报道贫民窟的情况。《街头女郎梅季》这部小说就是取材于贫民窟的生活。1894年他又开始另一部小说《红色英勇勋章》的写作, 但最开始只是分期发表, 直到1895年才成书出版。他的《海上扁舟》是美国短篇小说中的一个名篇。

他早期的诗歌语言简练, 朗朗上口, 打破所谓正统地简洁, 通过寓言式的意象揭示生活的某个真理是克莱恩常用的手法, 作者的想象力令人印象深刻, 为90年代整个美学运动提供了“一个突然的方向和新鲜的动力”。代表作有《黑骑者》和《战争是仁慈的》两部诗集。对现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评论界把他和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共同认为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先驱派代表人物。克莱恩在诗歌上成就非凡, 其《红色英勇勋章》也再一次展示了他令人咋舌的艺术成就, 人们把它归类于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佳作, 海明威、福克纳、约翰 ? 多斯 ? 帕索斯等20世纪作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他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小说没有沿袭浪漫主义传统来美化战争, 而是真实再现了战争对人们心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把战争荒诞不经的实质暴露的一览无遗。称得上是一部典型的, 在战争背景下的, 真正的成长小说。

主人公亨利是一个农妇的独子,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激发了他内心里对英雄以及勋章的向往。他认为战场才是造就真正的英雄的地方。他不顾母亲的百般劝阻, 怀揣着对战争的美好幻想, 参加了北方军的部队。对他这样一个从未听见过枪炮声的幼稚青年来说, 紧张, 惶恐不安是在所难免的。战斗场面的激烈和面对随时死亡的威胁这时同时在他心里发生着强烈的动摇作用。虽然当真正的炮火声响起来时, 他摆脱了矛盾心理, 对勋章的渴望使他勇敢地投入了战斗, 但当南方军士兵突然袭击时, 他还是惊恐万状地从阵地上落荒而逃了。在听到北方军最后重又获胜的消息时的他又捶胸顿足, 悔恨不已。在打听前方部队的消息时不幸被一个士兵打伤了脑袋。过路的战士把他送回到原来的兵团。负了伤的亨利被以为是在战斗中挂了彩而受到战友们的敬佩。他羞愧难当, 决心寻找立功机会。在部队转移阵地被击溃之时, 他这次没选择后退, 而是以一种近似于疯狂的举动, 在战场上表现的异常勇敢, 使他终于实现了成为英雄的梦想。英雄这个桂冠也使他克服了对战争的恐惧心理, 从而恢复了自信满满, 对勋章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这期间经历的五个心理阶段通常被人们总结为理想中的“英勇勋章”、“英勇勋章”的逃兵、对“英勇勋章”的渴望, 一枚假的“英勇勋章”和心中的“英勇勋章”。

故事一开始弗莱明处于无“勋章”的盲目崇拜英雄的心理状态, 对战争的幻想使得他被勋章的意识形态渲染情绪所控制, 最后毅然决然的走向战场, 企图去寻找自己心目中渴望的“勋章”;整个故事中, 弗莱明实际上是处于寻找勋章的美好幻想中, 同时对“勋章”也产生巨大的困惑;故事发展到最后, 弗莱明终于获得了自己梦想的符号——“勋章”。这个一直悬挂在他头顶上的金苹果。

这部小说从一个年轻士兵的角度去看战争对人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同时, 通过战争这样一个背景描述了主人公如何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成长为后来的男人。主人公在战争中成长的过程反映了青少年在成熟前面对复杂的社会, 有好奇, 有胆怯, 有不安, 但终究还是要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找到自我在社会上的位置。从现实主义角度再次来审视这部作品, 可以肯定地说, 无论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是当今的社会大环境来看, 它堪称是真正的一部成长小说, 说它是第一部以讽刺和怀疑的态度创作的, 不含有英雄色彩的战争小说一点都不为过。

在作者看来, 战争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 积极向上、充满激情, 相反它却是一种充满艰辛与苦难的煎熬行为。弗莱明是第一次走向战场, 为联邦的生存而斗争。是受当时美国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而满怀冲动参军入伍的。天真地认为自己生活在19世纪的文明阶段, 充满血腥的战争似乎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 战争, 不管是什么时代发生的, 都是野蛮与暴力的象征。也就是作者克莱恩所说的:“人在战场上就会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他会在这样一种转变中得到拯救。”

小说中随着一场场战事的发生推进, 我们主人公的心理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作者巧妙地将这双重背景交织在一起, 却并行不悖。例如当冒牌的红色英勇勋章暂时掩盖了他内心对死亡的恐惧的同时却使得另一种恐惧升级:秘密被战友发现遭到人们的耻笑。主人公身上具备了传统的勇气, 荣誉和男子汉气概。他认为只有参加战争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但现实中的战争是残酷的, 他表现出的男子汉也仅仅是淳朴, 浪漫的幻想。弗莱明最终的“成熟”是经过战争的历练, 是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才成为一名所谓的真正的“战士”。但他的成熟显然是以抛弃了原来的天真信念以及英雄主义幻想, 牺牲自我为代价的。弗莱明在战争中获得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在鲜血与汗水中得到了一种新的灵魂, 而且在他心里成熟之后, “那伤疤也像花朵一样消失了”。这部战争文学经典着力渲染主人公肉体与心灵的主观感受及其心灵善恶搏斗的过程, 被誉为第一部现代战争作品。

《红色英勇勋章》小说的伟大意义其实是在于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的阐释。克莱恩以其特有的对战争的理解和娴熟的写作方法, 把主人公从胆怯到勇敢的心理成熟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 入木三分, 使读者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对成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弗莱明的成熟显然是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日复一日, 我们抛弃了当初的天真梦想以及对理想主义的幻想, 把争名夺利, 趋炎附势作为一种崇高的行动理想去孜孜以求, 最终目标是追求现实的享受。主人公最后在战争中获得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终于“成熟”, 并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在鲜血与汗水中得到了一种勋章-他的梦想符号。

摘要:《红色英勇勋章》是斯蒂芬·克莱恩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的小说, 讲述了亨利·弗莱明这个农妇的独生子出于对战争的奇特幻想, 对英雄, 对勋章有一种特别的渴望。为了获得英雄勋章, 他不顾母亲的百般劝阻毅然参加了北方军。从此开始了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路程。本文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评论家的观点, 结合本人的一些看法, 力图从成长的主题来浅析《红色英勇勋章》。分析故事主人公亨利·弗莱明成长过程的一系列事件, 从而剖析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首先简要的介绍作者斯蒂芬·克莱恩的生平及作品, 然后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及研究现状。再对主人公特殊的成长背景——战争进行剖析。论证了《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及其具有特色的, 在战争背景下的, 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

关键词:成长价值观,勋章,英雄,英雄主义

参考文献

[2]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4.

[3]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9.

[4]张放放.《红色英勇勋章》中英雄典型弗莱明的心里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 2005 (5) :128—132.

[5]Beer, Thomas.Stephen Crane:A Study in American Letters.New York:Knopf, 1923.

成长主题 篇11

一、 青春的报复

青春电影《左耳》主人公张漾在剧中是一个满怀心事的青春少年,他十分憎恨决然离去的妈妈,同时也讨厌懦弱的父亲。然后,对于他真实的身世却一无所知,实际上他是其父亲从福利院领养的孩子,但是却以为许弋的母亲才是他亲生母亲,他非常憎恨母亲因贪图荣华富贵而将父亲与他抛弃。通过他和吧啦的对话中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他对母亲的憎恨,他说,当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因荣华富贵抛弃了他和父亲,与家境殷实的许弋爸爸结婚后离开上海便从未回来过,到了高三,许弋经上海转学到与他同一个班级,在一次学生家长会中,许弋的母亲来参加了家长会,但是许弋的母亲也正是他的“母亲”却没有正眼看他,这使得他内心充满了嫉恨并暗生报仇之心。对于“母亲”的冷落与无情,使得他内心困顿不已,极受折磨。从小母爱的缺失使得主人公张漾急切的渴望母爱,再加上妒忌“母亲”对许弋的爱让他报复的心理更加强烈。

导致主人公张漾性格阴暗不仅是因为母爱的缺失与误解,还有父亲的懦弱。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一般情况下,若是孩子未成年时,父母一定不会将噩耗性的事情告诉自己的孩子,例如父母离异事件等,当张漾成年并开始大学生涯时,其父亲通过认真的思考将事情的真相告知自己的儿子,实际上,他是父亲领养的孩子,并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并且许弋的母亲也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而在父亲告诉事情真相之前,他并不知情,当时,他认为是“母亲”贪慕虚荣将贫穷的父亲与他抛弃。而张漾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心理过度敏感,而沉默懦弱的父亲也没有开导他,使得青春期的他更加难以理解。[1]然后,主人公张漾遇上了性感大胆、漂亮的女孩黎吧啦,而女孩痴情于他,让他不禁心生冒险的念头,他以自身作为条件并同意与“坏女孩”黎吧啦相处并利用她将成绩优秀、阳光快乐、幸福的许弋搞垮,而对于仅有17岁的少年来说,如此凶残与恶毒的想法和手段让人深感不寒而粟。同样是花样年龄的孩子,张漾冷漠无情、邪恶残忍,许弋阳关温暖、善良天真,两者的性格天差地别。通过两者的性格特征可以看出,“母亲”残忍抛弃父子的行为与沉默不语的父亲给予张漾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他养成这种沉默寡言的性格,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愤怒与怨恨。因此,他选择通过报复家庭幸福美满的许弋来宣泄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愤恨,张漾的这种行为出乎观者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通过张漾的性格特征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青年,更应当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二、 好孩子与坏孩子

作品中以一女生的声音拉开了影片的序幕,女主人公是一位成绩优异、热心助人、能吃苦的孝顺孩子。影片中,女主人公李珥身穿蓝白相间的校服,留着过耳朵的直发,朴素整洁、青春美丽,俨然是一副好女孩的乖巧模样。但是,命运的不公使得她天生左耳听力出现功能障碍,有医学专家说,左耳非常靠近心脏,因此,甜言蜜语应当说给左耳听。李珥说,若有一个人能够对着她的左耳说甜言蜜语,那么即使左耳失去听觉也是没有关系的,而她也一直想等待着那个令她心动的人,在17岁的青春岁月里,女主人公李珥遇到了令她心动的男生。在这段青葱岁月里,李珥非常倾心阳光温暖的许弋,一直默默的暗恋着这个帅气的男生。相对于李珥来说,黎吧啦则是混杂在纷乱社会里的不良少女,她整日浓妆艳抹,行为大胆、身穿暴露的衣服,经常到酒吧里面唱歌赌牌,时常与社会小青年抽烟喝酒,从性格上来说,黎吧啦的思想与行为天马行空,十分张扬,她极富挑逗性与攻击性,两者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本应是情敌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这个片段也正是该部影片中极富创意的情感主题。对比于异性恋情来说,同性之间的友谊情感显得更加的单纯与坚定,正处于青春期的女主人公李珥深深的被黎吧啦张扬霸道、自由洒脱的性格特征所吸引,而黎吧啦也深刻的感受到了从未拥有过的温暖与善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她们来说,生理与心理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逐渐萌发了性意识,并且对于异性产生了从未有过好奇与渴望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生理上的冲动以及感情幻想。因此,大多数的青春期青年渴望的爱情都相对单纯,对异性产生好感也可能只是因为异性的外表。女主人公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身穿白衣,穿行在人群中的许弋,一见钟情,深深的坠入了青春的爱恋中;在球场上,当黎吧啦看到坚实有力的张漾赤膊上阵表现球技的时候,她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之情,不顾周围眼光,直接大声尖叫表示对张漾的喜欢。也正因此这样,黎吧啦对张漾的爱恋之情也开始萌芽,痴情张漾并展开了疯狂的追求。黎吧啦与李珥的性格特征差异与生长的环境有着莫大的联系,女主人公李珥从小在温暖热情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黎吧啦小时丧父,她的母亲在她小的时候将其抛弃远赴国外,她从小过着不受管束的生活。此时,女主人公李珥正处于高考冲刺的重要学习阶段,她的生理与心理发生了变化,学校的管束使得她倍感压抑,再加上传统家庭中的家长极其不善于疏导孩子,让此时情感上处于压抑的李珥深感羡慕不受管束的黎吧啦,她渴望如黎吧啦那样自由奔放。因此,她开始模仿黎吧啦,正如初入社会的女孩模仿成熟女性,在她的内心里,她深切的渴望成长,希望能够通过改变让许弋留意她。当许弋与黎吧啦开始交往时,她感到非常的失落,也因此她学习黎吧啦抽烟,急切的渴望变成成熟有魅力的女人。从李珥在博客中得知,许弋接受了黎吧啦的追求,表明他喜欢的是成熟有魅力的女人,李珥渴望变坏、渴望变成熟,她认为只有她真正的变坏了,才能够得到精神上的自由。[2]对于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女主人公来说,自由奔放的黎吧啦是她向往的样子,也正是这样,使得她与黎吧啦友谊更加密切。正在此时,黎吧啦痴情于张漾,按照与张漾的约定,将假意追求的许弋甩掉。许弋与张漾两者的性格特征也截然相反,可以说,张漾是“坏孩子”,许弋是“好孩子”。受到黎吧啦的爱情背叛后,成绩优异、阳光善良的许弋从此萎靡不振。影视作品中张漾的思想与心理是非常复杂的,长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造就了他冷酷、乖张、倔强的性格特点。贫穷与单亲的家庭使得他过早成熟,对于“母亲”的抛弃令他憎恨许弋的母亲,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他利用黎吧啦对自己的痴情报复许弋,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思想与行为真是令人心惊;而他之所以与富家女蒋皎恋爱,更多的是因为贫穷的现实,但是他努力上进、明确学习目标,渴望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影片中他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是相互矛盾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对于张漾来说,他喜欢热情倔强、家庭相似的黎吧啦。而放荡不羁的黎吧啦却还是处女,她想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献给最爱的人,她也真实地爱上了张漾。从“破处”中张漾与吧啦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也为后继的故事情节展开了铺垫。黎吧啦幻想着与爱人张漾到北京后的幸福生活,但是不经意的一场“误会”使得黎吧啦的人生从此走上了尽头。喜欢黎吧啦的社会青年将张漾骂“婊子”的视频给黎吧啦看,这使得她的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瓦解。她伤心落泪,情绪失控,急切想知道爱人的答案,雨中奔跑的她不幸遇到了车祸,这也许是命运。黎吧啦在死之前告诉李珥,她如果真心的爱一个人,即使是前路充满着荆棘,也会不顾一切选择自己的爱情。从影视作品中看出,黎吧啦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物,她为了得到爱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三、 人生道路上的成长经历

在影片结束前的10分钟里,讲述的是主人公已然度过了青涩的青春期,在社会职场上掀开新的篇章。李珥已经成为了出版社的文案编辑,张漾成为了互联网平台的CEO,而黑人也因此成为了他的合伙人。张漾的初恋蒋皎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歌星,一直喜欢李珥的尤他也在美国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与家庭,所有的人都积极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然后影片的基调也逐渐由昏暗压抑变得更加温暖光明。在片尾,女主人公李珥与男主人在同一个中学相遇,后续两人乘上了同一辆公车,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的左耳旁耳语。女主人公莞尔一笑,影片最后展现了明亮温馨的画面,让观者心领会神。此时,知名演员兼歌手赵薇演唱的主题曲开始响起,让观影者深受感染与共鸣。[3]通过分析影片《左耳》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与心理变化,反映了90后青年的青春爱恋与友情。影片中鲜明的人物个性、有力的青春情节,对研究“成长”这个主题具有重大的意义。自由奔放的黎吧啦、叛逆倔强的张漾、单纯善良的李珥,阳光温暖的许弋、骄傲任性的蒋皎、温暖痴情的尤他,影片深刻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给予观影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共鸣。通过层次分明的内容、严谨的内容结构、真实的情感变化将青青系列电影的独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左耳》是一部制作精良、诚意十足的青春影片,所获得的口碑与评分都是相对较好的,给予当代中国的青春影片树立了经典的标榜。在影片的最后,女主人公仰望天空感叹,再见了,亲爱的朋友。这是对青春期折磨与伤害的一种告别,同时也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结语

在该部影片中,张漾等人物在青春期的漩涡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与折磨,如今他们已经逐渐成长,并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影片中的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畏惧生活中的各种折磨与伤害,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而追求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赵珊珊.新时期台湾青春电影成功转型对大陆青春电影的启示[J].东南传播,2015(12):116-117.

[2]秦中书,余鸿康.新世纪以来中国青春电影创作价值观的现状与反思[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97-98..

成长主题 篇12

一、主题班会的内容规划

主题班会的内容, 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等为目的, 主题班会的主题设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整体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 高职高专的大学生, 三年大学生活的主题可以按照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设定。

1. 第一学年———适应教育、纪律教育。

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主要包括心理适应教育和纪律教育。心理适应教育主要体现在角色的转换, 部分同学在中学阶段是学习上的佼佼者, 备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青睐。特别是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 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使得相当一部分曾经在自己的村上、镇上很优秀的学生, 一下子变得没那么出彩, 这样的学生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挫败感, 从而产生心理失衡, 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同时还要帮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认识大学, 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以及如何处理宿舍人际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等。

2. 第二学年———方法教育、专业教育、三观教育。

方法教育的内容包括:怎样有效听课, 如何有效运用手中教材和图书馆参考书, 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以及如何学习更加有效等学习方法的介绍和提升等。专业教育帮助了解专业的特性以及专业以后的发展, 学生经过大一一学年的学习以后, 对本专业有初步的了解, 学生还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学习与将来的工作与事业, 专业教育的需求不断强化, 辅导员可邀请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教育主题系列班会, 也可以请相关企业的精英人士给同学们介绍实际工作的情况等。

3. 第三学年———就业教育和感恩教育。

对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就业教育是最重要的指导。辅导员可以开展面试技巧、简历制作为内容的班会, 同时为同学们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 端正同学们的就业观念, 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学校是一个有感情的地方, 感恩教育是要在毕业前教会每一个同学学会感恩, 感恩每一个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人, 树立正确观念。

二、主题班会的特点

1. 形式的灵活性。

传统意义上, 辅导员“讲”, 学生“听”的“填鸭式”主题班会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当前大学生的主题班会内容十分的广泛和灵活, 可以有传统的教育内容, 也可以是关于当前焦点、热点问题的讨论等, 形式也很灵活, 学者张锐根据形式, 列举了主题班会的十二种形式:模拟扮演式、咨询答疑式、专题报告式、节日纪念式、现场体验式、经验交流式、成果汇报式、才能展示式、专题辩论式、实话实说式、娱乐表演式、总结归纳式。这些形式丰富的主题班会, 使教育的效果深入学生的心理, 真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 教育内容针对性。

大学生的主题班会的主题都是贴近学生的需求,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并且随着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 随时调整内容。主题班会具有特别需要呈现的主题性, 班会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采用什么的样的方法和过程, 最终达到怎么样的目的, 组织者都要有详细的方案, 而方案的制定还要依据主题。

三、主题班会教育功能的体现

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失去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对于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1. 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主题班会教育中, 辅导员的地位具有主导性, 在整个班会的过程中, 辅导员都在以自己的讲解为主, 告诉同学们要“遵守纪律”、“好好学习”等, 但这样苍白无力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这样的主题班会的召开也让学生觉得厌烦,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充分地体现了出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 学生在课堂的主导性逐渐体现出来, 主题班会中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 而是活动的主体, 主题班会的召开形式可以有学生自主选择, 同学参与其中进行准备, 这样的形式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班会中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从而巩固了其班会的主体地位。同时, 主题班会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 辅导员也是主题班会中一份子, 他的身份和学生一样, 是主题班会的参与者, 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座谈等, 辅导员教育者的身份逐渐淡化。

2. 有利于弥补“两课”的枯燥, 形成新的感性认识。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 比如《毛概》和《邓论》这样的课程, 课堂传授、书本理论的“灌输”十分重要, 是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但令人遗憾的是, 高校政治理论的教学效果还是有待提高, 概念多于形象、抽象多于具体、理性多于感性, 干巴巴的定义和原理, 加上牵强附会的举例说明, 很难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因此, 学生对于“两课”的知识理论“灌输”还是比较抗拒, 而主题班会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性恰恰能够弥补“两课”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弱点, 为学生提供更多课本枯燥知识以外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在主题班会中, 学生是主体, 处在辅导员或者自身营造的真实、生动的环境中, 他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体验式”活动, 感受到生活的“真、善、美”, 这为学生们理解课本枯燥的理论和概念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为他们解开疑惑,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 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班级的凝聚力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凝聚力的话, 这个班级就会是一盘散沙, 各项活动都很难开展, 只有班级凝聚力强的班级才能有好的班风、学风。但随着学分制的实行, 传统的专业、年级和班级概念淡化, 学生上课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不尽相同, 使得学生表现出高度的个性化, 只和各别关系好的同学经常在一起, 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因此, 辅导员需要通过组织形式各样的、主题鲜明的主题班会, 把班级同学聚在一起,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沟通的平台, 在主题班会中倡导班级体的整体建设。

4. 有助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从而实现稳定。

主题班会能够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沟通的平台, 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提供了重要保障。主要表现为:在主题班会的召开过程中, 大学生可以利用讨论、演讲、座谈等方式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由于班级同学的实践经验、认识能力、观察问题的角度等各不相同, 对事物的认识都存在着许多差异, 正是因为大学生有不同的背景, 大家沟通和交流时, 才能有不同的侧重点, 才能擦出火花, 在这样的情况下, 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换位思考。同时, 主题班会交流与沟通, 使学生之间形成思想的碰撞, 形成更多共性的特点, 有助于减少人际障碍, 从而能够有效化解人际矛盾, 从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班级氛围。

5. 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则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一切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发和利用的物质、文化和信息的总称”。但是, 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服务与育人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互相脱节的现象。高职院校的部分任课教师认为, 他的本职工作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 而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是辅导员和学工部门的主要工作, 部分同学上课迟到、早退、课堂吃早餐、玩手机等坏习惯, 他们认为只要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就不需要管理, 或者直接找辅导员进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无力要求所有教师完成自身教育育人的本职工作, 但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这个平台, 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 从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出发, 合理地利用学校、学生各项资源, 有利开展主题班会, 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改善育人的效果。

当前, 开好主题班会的根本问题是使主题班会具有特色。特色, 主要是指主题贴近学生的需求, 形式更加开放, 内容更加充实, 这样的主题班会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 辅导员更应该高度重视开好班会的价值与意义, 丰富班会的形式, 增加学生的体验, 确定在学校指导性文件的要求下, 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学期班会的主线、班级工作重点和主要内容, 同时, 要认真提高主题班会的档次, 丰富班会的内容, 改进开班会的组织形式, 发挥班会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主题班会是开展班级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的重要中介和桥梁, 是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的象征。本文在总结高校大学生主题班会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主题班会的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主题班会,成长,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范蕊, 李世康.高校主题班会的定位及具体实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6) .

[2]魏理.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创新开展主题班会[J].法制与社会, 2014, (16) .

[3]阙庆华.高职辅导员开展“别样”主题班会课教育探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08) .

[4]黄国萍.三位一体:高校主题班会的整合创新之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的整合[J].池州学院学报, 2012, (06) .

[5]周嫣嫣.如何有效利用主题班会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实例分享[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22) .

上一篇:宏观经济政策下一篇:信息技术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