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数据

2024-07-16

宏观经济数据(共8篇)

宏观经济数据 篇1

来自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徐高理事对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的深度报告

数据是经济分析的基础。严 格的经济理论和预测判断均需要以详实合理的数据做支撑。认识理解经济数据是进行经济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宏观经济涉及多层面庞杂的数据,系统全面的掌握宏 观数据体系,以及阅读、处理、分析、判断经济数据对宏观研究至关重要,卓越的经济理论以及准确的经济预测均建立在对数据的准确把控上。特别对于转型时期的 中国,宏观数据体系基本上依据市场经济需求建立,但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影响,理解中国经济数据更具复杂性。本文简单介绍经济数据阅读处理基本方法,搭建 经济数据体系,成系统的分类介绍各经济指标,力图使读者在形成数据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掌握各经济指标,并准确运用。然而受篇幅限制,本文在尽量做到对指标全 面覆盖的同时,对各指标介绍的深度难免有限。

本文首先介绍宏观经济指标的阅读以及处理方法。宏观指标 以时间序列型居多,而宏观数据的变化往往反映经济走势,因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转型期的中国,统计技术与资料的限制使得累计值和当月值在月度与季度数 据中成为普遍使用的两个概念。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生产活动的季节性变化意味着经济指标随季节出现涨落。同比变化率是最为简单的消除季节性的方法,然而存 在滞后性。及时有效的分析短期经济走势,需要借助一定技术手段排除季节性因素,得到环比增速数据。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构建中国经济数据体系来系统介绍各经济指标。我 们以市场经济循环作为分析的起点。从产出面、需求面和收入面构建实体经济指标体系。循环表现为需求决定产出、产出创造收入、收入产生需求。产出面以生产法 GDP为总量指标,工业增加值、采购经理人指数等均是从生产面的不同侧面对经济情况进行描述。而需求面GDP以支出法GDP为代表,与其三大子项消费、投 资和净出口对应的有社会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货物贸易等更为高频的指标。收入法GDP是从收入面描述经济的总量指标,包括劳动者报酬、企业盈余、生 产税净额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四项,企业利润、就业、财政数据等从收入面对经济走势进行了描述。

本文第三部分介绍宏观名义量与实际量区别产生出一般物价指标——通胀指标。而通胀水平变化在价格粘性背景下可能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其中CPI是最为常用的通胀指标,通胀变化一方面显示实体经济走势,另一方面对货币政策具有指示意义。因而预测通胀变化对市场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第四部分介绍现代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货币循环指标。现 代市场经济下货币与金融是市场循环的润滑剂。而央行是调控货币政策的职能部门。央行向商业银行投放或回收货币,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投放信贷并形成货币再生 创造。这样形成央行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两个层次的资金市场。相应的货币总量、资金价格、流动性供应等均存在两个层面的度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层面的资金供求变化会影响实体经济变化。但在金融体系传导不畅情况下,宽松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1.宏观经济数据概述

1.1累计值和当月值

宏 观指标以时间序列型居多。一般来说,月度与季度指标是对所在当月或当季经济活动的度量。然而在转型期的中国,由于统计资料缺乏和统计技术有限,获得当期数 据较为困难,除当月值之外,累计值成为普遍使用的另一指标。我国统计中使用的累计值一般是“年初至今累计值”的简称(yeartodate,ytd),指 的是宏观数据从每年年初至当年各月的累计数值。分行业GDP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是两类常见的以累计值形式呈现的指标。宏观经济数据采用累计值形式发布的原 因一般是该数据所涉及的经济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具体进程难以分割,导致精确的确认当月值有较大困难,例如对春播秋收的农产品难以将产出及时的分割至各个季 度,再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现的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涉及的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往往较长,难以及时细 分至每个月份,故均采用累计值形式发布(图1)。

累计值与当月值是两个不同的统计体系,难以直接通过累计值准确计算出当月值。直观感觉,统计部门只要将累计值进行一阶差分,即使用本期累计值减去上期累计值,就可以得到当月或当季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累计值与当月值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统计 体系,牵涉到如何将现有完成工作合理分配至各月或各季度的问题,是由统计资料缺失与统计方法落后造成的。由累计值转换至当月值,需要统计体系进行相应的改 进。

在实际数据使用过程中,由于累计值是年初至当月的累加数,用累计值计算的增长率越到年末越接近全年平均增速。但这一增速难以反映出短 期波动,所以需要化成当月值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近似的使用当期累计值减去上期累计值的方法计算当月值(图2)。使用此方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例如固 定资产投资中12月当月值一般较大,怀疑可能由于统计误差均累计在年末。随着统计方法改进与资料完善,12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年比例逐渐下降,这样随 着误差部分减少。但这种改进的结果是使用12月当月值计算同比会低估当月投资增速。然而受限于现有数据,这是最为有效易用的通过累计值得到当月值的方法。

1.2季节性——分析宏观数据绕不过去的坎

宏观数据通常呈现季节性变化。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经济活动会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相 应的宏观数据时间序列也会随季节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动。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宏观数据波动,会掩盖或混淆客观经济活动中我们想研究的真实规律,影响我们的宏观分 析。例如江河来水的丰枯令水电发电量数据呈现季节性波动(图3),此时衡量当月值相对上月值变化的环比变化率将呈现出稳定的周期性震荡(图4),掩盖了我 们想要研究的宏观经济趋势,无法进行有意义的经济分析。

季节性的来源一般有自然因素、社会活动因素和统计方法因素三种。首 先是自然因素(图3),如前面提到的,江河上游的降雨、融水的季节变动会导致中下游水电发电量的季节波动。其次,社会活动也可能带来季节性波动(图5),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流通中现金(M0)为第一个层次,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企业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春节期 间消费活动旺盛,导致现金持有量出现周期性增加。最后,数据统计方法也有可能是季节性的重要来源(图6),例如由累计值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值在每年的 12月都会明显上升,这可能是统计局将一年的补漏和调整放在年末造成的。这一现象在2010年前较为明显,此后年末波动较为平缓。

1.3同比增长率——最简便的去除季节性方法

同 比增长率是去除季节性最简便的方法。由于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普遍存在季节性因素,所以在分析和使用宏观经济数据时,必须对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性因素进行消除,才能得到呈现经济指标变化趋势的有效信息。而同比增长率(yearonyear,yoy,y/y)是最简便的去除季节性的方法。由于同比增长率比较的是前 后两年的相同月份(季度),两者具有相同的季节性,在计算变化率的过程中被自然除去(图7)。由于其使用简单,中国的宏观数据大部分都是以同比变化率的形 式发布出来。

然而同比变化率不能及时反映出经济走势的最新动态。由于同比变化率为当期值与去年同期值之比,过去一年经济指标走势均在同比 变化率中反应。例如假定2015年CPI指数绝对水平保持不变,2015年的同比指数依然出现明显波动,反应滞后,直至2015年末才回归至零增长,表现 出显著的“翘尾效应”(图8)。相对而言,衡量经济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值的环比增长率更为及时有效。如果2015年CPI指数绝对水平不变,环比增长率在年 初就变为零并保持至年末。然而环比增长率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季节性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对经济指标进行季节调整,然后基于季调后的数据计算环比增长率,从而 及时有效的判断经济指标走势。

1.4季节性调整

普 遍存在季节性是宏观数据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分析和使用宏观经济数据,特别是观察判断短期经济走势时,使用季节性调整的方法消除季节性因素,就显得非常必 要。经济变量的季节性表现为在一年中的部分月份周期性偏高,而部分月份周期性偏低(图9)。季节性调整目的在于从实际变量中剔除这部分由于季节性周期原因 而导致的偏高和偏低。变量一般被分解为趋势项、季节项和随机扰动项,季节调整即将季节项剔除的过程。而分解方式主要包括加法与乘法两种,加法分解即将变量 分解为趋势项、季节项和随机扰动项之和,而乘法季调则为三者之积。两类分解方式对应加法季调和乘法季调两种方法。季调方法选择一般依据指标性质而定,以指 数级数增长的指标使用乘法季调,例如GDP,而绝对水平较为平稳的使用加法季调,例如每月的降雨天数。

从实际变量中剔除季节性首先需要找 到反应季节性偏差的季节项。季节项一般由历史数据估算而得,基本思路为用经济指标在某月的均指与全部样本均值的偏差度量季节项。估计方法同样主要有加法和 乘法两种,加法季节性的计算方法为将经济指标在某月的均值减去全部样本的均指得到该月的季节项,而乘法的季节性为经济指标在某月均值除以全部样本均值得到 该月季节项(图10)。例如,2003年至2014年水电发电量月均值为453亿千瓦时,而各年1月均值为285亿千瓦时,则由两者之差计算的1月加法季 节项为-168亿千瓦时,使用两者之比计算的1月乘法季节项为0.63。

得到季节项后即可从实际变量中剔除季节项得到季调后数据。依据加 法与乘法两种方法,加法季调为从实际值中减去季节项,乘法季调为用实际值除以季节项。例如2013年1月水电发电量为454亿千瓦时,加法季调法减去-168亿千瓦时的季节项后为622亿千瓦时,乘法季调除以0.63的季节项后为721亿千瓦时。得到季调后数据。

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剔除了季节性波动影响,因而更为稳定,可以显示出明显的短期趋势(图11)。利用季调后的数据计算环比增长率,可以准确有效的分析短期经济走势(图12)。Eviews、SPSS等大部分计量分析软件均可以方便的进行季节调整操作。

2.宏观数据体系的逻辑

运转良好的市场经济需要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价格调节在三者之间形成均衡机制。

宏 观经济研究对象为总量指标,对于经济总量,总产出、总需求以及总收入是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由于衡量的是均衡下的同一对象,所以理论上三者存在恒等关系。宏观经济运行中市场循环体现为需求决定产出,产出创造收入,收入变成需求(图13)。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在宏观分析中常用的分析需求与供给关系的指标,而收 入分配则决定产出创造收入的结构、方式和效果,收入通过再消费与储蓄之间配置影响需求,开放经济下储蓄进一步在投资和净出口之间进行分配。

实际经济生活的各部分无不是政府与市场的交织。市 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的存在,其本身就需要政府保障才能有效运转。即使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政府的影子也存在于市场的方方面面,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型的我国更为如此。一般说来,在生产面,政府扮演提供公共品角色,例如进行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国防服务等;而在需求面,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变 动调节总需求,这也是财政政策实施的主要方式,例如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以及较近的我国的“四万亿”;在收入面,政府主导收入再分配,通过转移支付、补 贴、以及调节税收等方式缩小收入差距(图14)。

货币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经济循环的润滑剂(图 14)。由于货币的存在,在宏观经济变量上有了名义量和实际量的区别,而名义量与实际量的差别被看做一般价格。如果货币过多,就可能引起一般价格的上涨,即通货膨胀,反之,如果货币过少,一般价格下降,即通货紧缩。即货币学派的名言:“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而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货币变化 可能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这就产生了货币政策调节实体经济机制。货币减少时,实体经济循环不畅,增长低迷,而货币增多,又可能导致实体经济过热。所以,在 宏观研究中,货币总量非常重要,往往作为先导指标。

当今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发行基本上都由央行负责,央行自然成为调控货币政策的职能部门。然而央行并不直接向实体经济投放货币,央行调节与金融部门的债权债务甚至调控金融产品价格来控制货币总量。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 活动的总称,金融部门负责直接向实体经济实现这些职能。因此,研究货币总量不可避免的需要分析金融各部门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行为变化。

3.中国实体经济指标

3.1观察实体经济的三个视角

衡量经济总量的GDP是最为常用的经济指标,也是观测实体经济状况最为全面有效的指标。由于各类不同的实体经济指标都可以归结为经济总量的某个子项,所以我们从GDP开始逐步分类介绍各项实体经济指标。这样既能做到对经济指标成体系的认识,又能尽可能全面的各种指标。

GDP 笼统的可以认为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净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总和。统计局较为严格的定义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 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产品形态和收入形态,分别对应三种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方法分别 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表1)。

三类GDP统计方法从不同视角衡量经济总量,拥有各自的指标体系。从价值形态角度度量经 济总量的生产法GDP是我国当前主要使用的GDP统计指标,生产法GDP以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度量经济总量,是从生产面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在 统计过程中,生产法GDP以行业增加值为基础,通常在报告GDP总量时同时报告三大产业和更为细分行业的GDP数据。支出法GDP从产品形态角度度量经济 总量,即通过货物和服务的最终使用方式,来计算经济总量,是从需求面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而最终用途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三类,其中由于部分产品来自进 口,在计算最终需求时需要在出口中扣除。支出法GDP计算方式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而所有产出应该形成收入,从收入形态度量经济总 量的收入法GDP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依据收入形态不同,收入法GDP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额、固定资产折旧和企业盈余。

生产法是我国最为常用的GDP统计方法,目前公布的季度GDP同比增速和总量数据即基于生产法而得。生产法 在我国GDP统计中的主体地位是有历史沿革原因的,我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一直使用的是计划经济国家内的物质产品平衡表统计体系(MPS),该体系以社 会总产值核算。自然地,在1993年开始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向国民账户体系(SNA)转换过程中,生产法成为GDP主要核算方式。生产法 GDP按季度公布当季值,但分行业GDP依然公布累计值,主要是由于一些基础资料目前尚不能获得,特别是难以获得分季度建筑业统计资料和部分分季度价格指 数资料。

支出法GDP数据公布频率为,但统计局按季度公布各分项对GDP总体增速贡献率,公布时间稍晚于支出法GDP公布时间。支出 法是国际使用最为广泛的GDP统计方法,我国统计局也从2000年开始内部实行季度支出法GDP核算,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与生产法GDP统计结果差别较 大,所以至今未向外公布。而目前支出法各分项对GDP同比的拉动是通过各分项对GDP增长贡献率乘以生产法GDP同比计算而得,所以也不能以此准确推算支 出法GDP各分项增长率。

收入法GDP公布最为滞后,且仅有数据。收入法GDP有两个数据来源,一个是投入产出表,然而投入产出表仅 在年份为0、2、5、7的时期编制,公布时间一般滞后两年,时效性较差;另一个是统计年鉴公布的分地区收入法GDP数据[1],可以将各省收入法GDP加 总得到全国数据。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收入法GDP差距很大,例如投入产出表报告的2010年收入法GDP为40.36万亿元,而加总各省方法得到的收入法 GDP为43.70万亿元,两者相差3万亿以上。

GDP并非唯一衡量经济总量的唯一指标,存在许多与GDP类似的补充指 标。例如衡量国内总需求更为合理的国内总支出(GDE)指标,衡量国民总收入更为合理的GNI指标,或衡量国内总收入的GDI指标。对中国来说,由于实际 生产法GDP统计中没有直接纳入进出口价格,所以贸易条件带来的福利变化并不在GDP实际增速中反应,例如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对中国带来显著福利改善,导致GDI实际增速显著高于GDP,从福利角度GDI指标更为真实。另外,GDP衡量产出而不反映成本,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的绿色GDP一定 程度上在尝试弥补这一缺陷。

3.2生产面

生产法

GDP 生产法GDP从产出角度衡量经济总量。2014年我国生产法GDP为6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4季度同比增长7.3%。我国按季度公布生产 法GDP数据,公布指标包括GDP名义总量,实际增速以及分行业累计名义总量和实际增速。季度GDP公布行业包括三大产业,以及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交运、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等部分子行业的累计名义总量和实际增速数据[1]。从生产角度看工业行业是我国经济主要行业,2014年占比为35.8%(图15)。而房地产行业虽然在GDP中占比仅为6.0%,但由于其为最终需求行业,决定上游产业链,包括建筑业以及部分工业行业的需求,所以房地产市场 变化对我国经济依然至关重要。

我国经济波动由第二产业主导。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权重较高,在40%以上,同时自身增速波动较 大,如2008年危机时第二产业下跌最为迅猛,而2009年强力刺激政策下第二产业反弹力度最大。所以第二产业对短期经济增速影响最为显著。第三产业增速 较为平稳,而第一产业权重较小,难以对经济增速产生显著影响(图16)。一般生产面短期指标更为关注第二产业相关指标,通过跟踪工业增加值等更为高频的月 度工业数据,来判断经济走势。

工业增加值

工 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总成果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对应工业行业的生产法GDP。然而统计局公布的月度工业增 加值覆盖范围为规模以上企业,并非全部企业。2007至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以上企业,2011年开始,这一标准上调为 2000万元。统计局结合经济普查数据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估计全部工业行业增加值,即工业行业GDP,一般来看,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 于全部工业GDP增速,但趋势一致。由于工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对短期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先导意义,这也是长期以来通过观察月度工业增加值数 据判断经济走势的主要原因。

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数据为真实同比增长率。但同比增速反映的是过去12个月的信息,时效性有限,相对来说 环比增速更能反映近期走势。统计局从2011年开始公布环比增速数据,但时序较短,可以自己利用季调方法计算较为完整的环比数据(图17)。同时,统计局 按月公布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数据,起初公布大类行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2013年8月开始,统计局停止此分类方法,按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公布大类数据。工业增加值数据中还包含一类按工业产品用途划分数据,即出口交货值。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由外贸部门收购的或交给出口代理 商出口的用人民币结算的产品价值,出口交货值与实际出口有相当一致的相关关系(图18)。

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剔除了季节性波动影响,因而更为稳定,可以显示出明显的短期趋势(图11)。利用季调后的数据计算环比增长率,可以准确有效的分析短期经济走势(图12)。Eviews、SPSS等大部分计量分析软件均可以方便的进行季节调整操作。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采 购经理人指数是根据被调查者(采购经理人)对不同方面经济前景的看法,综合计算的扩散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统计方法为通过询问样本企业采购经理人对生产、订单、库存、雇员、配送时间等看法,以上升、持平、下降分别赋予三类数值,再按各项目权重进行加总得到总体PMI。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统计局从 2005年开始共同发布中国制造业PMI数据(中采PMI),每月1日公布上月数据。中国PMI的另一来源是汇丰银行(本文未经说明的PMI均指中采 PMI),在下月初前一周公布当月PMI预览值,然后在下月1日左右公布当月PMI终值。与中采PMI相比,汇丰PMI调查样本更为偏向中小企业。

反 应预期的PMI是生产面重要的先导指标,本身是基于对未来看法综合的扩散指数,大于50显示经济处于扩张状态,小于50显示经济处于收缩状态。表现对经济 前景看法的PMI是环比指标,在使用前应该进行季调处理。然而由于统计局初始公布PMI未经季调,而后开始公布季调后PMI,但仍包含显著季节性,数据前 后差异对降低了季调处理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观察PMI数据最好同时观察未经季调和季调后两类(图19)。

PMI分项指数各实体经济指标具 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其中新订单指数反映需求面情况,是PMI子项中的领先指标,新出口订单是外需的先导指标,通过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指数之差可以估算国内 订单指数变化情况。在库存指数方面,原材料库存指数反应企业主动调整库存意愿,上升显示对经济看法改善,指示意义比产成品库存指数更为重要,因为产成品库 存指数反应被动调整库存意愿,上升反应对需求前景预期恶化导致库存上升。使用原材料库存与产成品库存指数差是更为有效的主动补库存先导指标。,此指标往往 与进口呈现较高的相关关系。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该指数对PPI有显著的领先关系(图19),经济疲弱情况下购进价格指数也较低。总体来 看,新订单与出口订单指数反映需求面,原材料库存与产成品库存指数反映厂商对生产的信心,而购进价格反映物价。另外,周期关系不明显的雇员指数,反映厂商 用工意愿,是劳动力市场指标(图20)。

其它生产面指标

除上述较为重 要的几项指标外,生产面还具有很多其它经济指标。月度行业指标包括发电量、钢产量、水泥产量、汽车产量等。发电量由于与工业增加值具有高度相关关系,同时 具有如日度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以及日度发电量等更为高频的数据,所以被用来在更高频率上观察经济运行。水泥由于保存期限短,可以剔除库存变化影响,一度 用水泥产量来判断需求面发生的变化。而钢产量、汽车产量等则从不同行业观察经济运行。部分行业高频产能利用率数据也可以观察短期经济运行状况,如钢铁、平板玻璃、PTA等。

3.3需求面

支出法GDP

支 出法GDP是从需求面观察经济运行的总量指标。支出法GDP与生产法GDP名义值存在微小误差,2013年支出法GDP为58.7万亿元,而当年生产法 GDP为58.8万亿元。支出法GDP及子项名义值数据按年公布,通过次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发布,但并不公布支出法GDP实际同比增速数据。而支出法三 大子项消费、投资和贸易顺差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按季度公布,同时公布各项贡献率乘以生产法GDP同比增速得到的对GDP增速的拉动数。

支 出法GDP结构显示了我国经济主要需求来源。2013年占比46%的投资显示了我国经济对投资的高度依赖性。居民消费共计占比36%(图21),经济呈现 消费不足特征。政府消费在GDP中占比高达14%意味着政府对经济具有相当强的调控力。经济危机后全球再平衡进程下,净出口占GDP的比例持续收 窄,2013年仅为2%,显示我国外部失衡得到显著改善。从经济增长动力看,投资是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投资增速波动是整体经济增速变化的主要来源(图 22)。近几年随着投资低迷,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投资达到旗鼓相当地位,但消费增速稳定,对经济增速波动影响有限。随着贸易顺差收窄,净出口对经济增 长贡献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危机后贡献持续为负,2014年内需疲弱导致贸易顺差扩大,净出口对GDP增长转至零贡献。

固定资产投资

固 定资产投资是统计局按月公布的投资面数据,相对按公布的GDP中投资更为高频,其中1月和2月合并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内容包括城镇建设项目投资、农村 非农户建设项目投资和国防、人防建设项目投资。覆盖范围包括计划总投资某一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该限额2011年之前为50万 元,2011年之后提高至500万元。受统计资料与统计能力限制,统计局公布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累计名义值和月度累计同比数据,并未公布当月同比增速数据 [1]。统计局同时公布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数据,这是分析固定资产投资获得资金情况的依据,对判断未来投资走势非常重要。

从行业分布 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2]和房地产三大行业(图23),三类行业各具特性。其中制造业投资属于生产性投资,投资需求取决于下游 行业需求变化。制造业投资波动相对较小,出口对制造业投资具有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然而近年受制于产能过剩和通缩压力,制造业投资持续下行。基础设施和房 地产投资属于消费性投资,是最终需求行业,投资需求由自身需求决定。基础设施投资多由政府主导,投资增速也呈现出明显的逆周期性,政府对基建投资拥有很强 的控制力,基础设施投资经常作为政府稳增长的工具。房地产的资本属性使得以往货币扩张形成房地产市场泡沫,导致政府不断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包括对房地 产投资的管控,房地产投资除受自身需求周期变动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政策调控节奏(图24)。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月度公布的固定 资产投资数据与GDP中的资本形成具有很高一致性,但两者存在很大不同,这些区别可能导致两者增长趋势出现短暂差异。首先,GDP中资本形成包括存货和固 定资本形成,而固定资产投资仅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对应部分;其次,固定资产投资中包括土地购置费以及旧设备和旧建筑物购置费,而由于这些不是当年增加值,所 以不包含在GDP的资本形成中;再次,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房地产商的房屋销售收入和房屋建造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而资本形成中包括;最后,固定资产投资不 包括500万以下的项目投资,而资本形成中包括。

货物进出口

净 出口是投资外经济增速波动另一大来源,海关发布的月度货物贸易系列数据是判断外贸走势的主要指标。其中出口增速主要体现外需的走势,进口则主要由国内需求 决定(图25)。而由于汇率是国内外产品相对价格的总体表现,汇率变动同时影响进口与出口。我国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呈现不同特性,对发达国家出口以最终消 费品为主,而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以中间加工品为主,新兴市场国家产生的最终需求有限。发达国家需求变化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类渠道影响我国外需。从贸易方式 看,一般贸易主要由我国内需决定,而加工贸易由于需求在外,所以贸易量主要由外需决定。而我国汇率体制和货币体制下,出口收入向银行结汇形成外汇占款,导 致新增货币供应主要来自贸易顺差形成的新增外汇占款(图26)。但近年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扩大、资本账户逐渐开放以及央行购汇意愿下降,贸易顺差与新 增外汇占款以及货币供应之间关系有所减弱。

海关统计的月度货物净出口与GDP中净出口同样存在一些差异。首先,海关统计仅包含了货 物贸易,而GDP中包含了服务与货物两类贸易,2014年服务贸易逆差1971亿美元,占货物贸易顺差3825亿美元的一半左右,影响已不宜忽略。其次,一般使用的海关货物贸易顺差以美元计价,而GDP中净出口以人民币计价。再次,海关货物贸易以到岸价计算,而GDP中贸易以离岸价计算。虽然海关统计与 GDP中贸易数据存在口径差别,但由于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月度货物贸易数据依然是观察外贸形势的最重要数据。

社会零售总额

消 费是GDP中最为平稳的,月度观察消费变化指标包括社会零售总额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社会零售总额是最主要的月度消费指标,统计范围为企业(单位)通过交 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食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图27)。社会零售总额与GDP中居民消费并不相同,是居民消 费的相近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服务消费,而居民消费统计则包括服务消费;其次社会品零售总额包括像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的销售额,而居民消费中不 包括;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包括向居民销售的建材部分,而居民消费中不包括;居民消费包括农民自产自用产品,社会零售额则不包括(表2)。2010年以 来,社会零售额同比增速从上年末到下年初屡次出现较大的跌落,怀疑可能与统计误差调整有关。社会零售总额仅可以作为判断消费走势的参考。消费者信心指数是 消费的先导指标,在2011年之前与消费有较为一致的相关关系,但2011年之后波动大幅加剧,已不再具有先导意义(图28)。

3.4 收入面

收入法GDP收入法

GDP 是从收入面观察经济的总量指标。然而我国收入法GDP统计是各类GDP指标中公布时间最为滞后,质量最差的。收入法GDP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次年统计年鉴 公布的分省收入法GDP,将各省加总可以得到全国收入法GDP,而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并未公布2012年分省收入法GDP,未来是否继续公布亦不 可知。另一个来源是投入产出表,逢年末数字为0、2、5、7年份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提供全国收入法GDP数据,但公布时间较为滞后,一般在两年以上。两个来 源得到的全国收入法GDP相差很大,如2010年差距高达8.3%。考虑到分省数据序列较为完整,所以本文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均使用分省数据加总得到的收入 法GDP。

劳动者报酬和企业盈余是收入法GDP的主要部分。2012年收入法GDP为57.7万亿元,四类分项中劳 动者报酬占比45%,企业盈余占比26%,而生产税净额与固定资产折旧占比分别为16%与13%(图29)。从各分项占比变动看,劳动者报酬占比持续处于 下降趋势,而企业盈余处于上升趋势,2004年与2008年占比的较大幅度变化是因为统计口径调整。劳动者报酬与企业盈余变化趋势反映过去十多年我国收入 分配变化总体格局。固定资产折旧与生产税净额在GDP中占比较为稳定(图30)。

工业企业利润 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我国比较成熟的统计样本,同样,在企业盈余层面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提供了月度的跟踪指标(图31)。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由统计局通过工业企业 统计报表制度搜集,涵盖主营业务2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按月公布国民经济分类两位数行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利润率等(图32)。由于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对上市工业企业利润具有先导作用,所以工业企业利润与证券投资关系密切,需要仔细关注。

劳动力市场指标

我 国劳动市场数据质量较差,现有数据包括统计局按季发布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及工资数据(图33),以及人社保部按季发布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比例数据。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与就业数据较为滞后,一般在当季后三个月左右公布。人社保部发布的求人倍率数据是指职位空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反映劳动力市场整体供 需状况,公布时间同样滞后一个季度左右。近年来该指标持续攀升,显示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持续趋紧(图34)。求人倍率指标并不全面,判断整体劳 动力市场状况需要综合其他指标情况。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失业问题在我国并不表现为失业率的上升(图36),而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放缓。2012年 开始统计局公布的季度农民工外出务工数以及平均收入数,是重要的劳动力市场监测指标。政府关心增长背后其实是关心就业,因此就业市场数据分析对分析政策走 向有很大意义。近期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外出农民工数同比增速放缓至1%附近,而平均收入增速放缓至10%以下,经济下行已经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压力(图 35)。

财政指标

除 劳动与资本之外,另一大收入获得方为政府,而财政收支数据是观测政府收支的主要依据。财政收支数据由财政部按月发布(图37),数据质量好,其中财政盈余(赤字)的变化表现出财政政策立场,如果赤字扩大,则反映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反之则是紧缩的政策(图37)。广义的财政应该包括政府基金收支,主要 为土地出让金收支。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政府财力具有至关重要作用。2014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为7.6万亿元,而当年土地出让收入为4.3万亿元(图 39)。

财政存款数据相比财政收支数据更精确的反映了财政状况。《财 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也就是说,财政部每月公布的收支数据即当期实际发生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现金数额,这与“权责 发生制”有所不同。而预算内财政收入以及政府基金收入等需要上交国库,形成财政存款,并采取收支两条线制度,所以财政盈余的变化应该与财政存款变动一致(图40)。然而由于个别事项可以按照权责发生制计入财政收支项目,包括中央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年终结转资金等。这些项目并未产生实际支出,但 却以权责发生制计入当期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和财政存款出现差异。因此,财政存款数据比财政收支数据更精确的反映了财政状况(图38)。另外,国债与地方债发行收入计入财政存款,但不影响当期财政赤字,这也会导致财政存款与财政赤字出现差异。

通过以上总结分析,我们从生产面、需求面和收入面构建了跟踪中国实体经济变化的指标体系。在生产面,最为重要的指标是工业增加值和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工业增加值反映工业部门产出变动,因而对经济波动产生最主要影响,而PMI是 重要的经济先导指标。除此之外,发电量、粗钢产量、水泥产量、货运量等均是需要观测的生产面指标。需求分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类,对应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以及社会零售是最为主要的观测指标,其他城乡居民支出、消费者信心指数等也是判断需求走势的重要指标。而企业利润、工资、财政收入则是从收入面的 企业盈余、劳动者报酬以及税收收入等分项判断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

4.物价指标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意味着价格是决定资源配置的主要变量。价 格变动一方面反映供求相对情况,另一方面,价格变动对供需形成调节而达到均衡。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调节相应行业之间供需与资源配置。而宏观经济关注总 量指标,在价格方面体现为一般物价。这种物价反映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相对变化,在现代信用货币环境下,与货币总量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CPI 由统计局按月公布,同时公布一系列分项数据。我国CPI篮子中食品类占有相当高的权重,虽然统计局根据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CPI分项权重进行过调整,但 目前CPI中食品权重依然高达31%,显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依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居住在CPI中权重仅次于食品,为17%。其余文教娱乐、交通通 信、医疗、家庭设备、衣着、烟酒分别占14%、10%、10%、6%、9%和3%(图41)。由于食品与居住在CPI中占有相当高的权重,而这两类商品供 给弹性有限,而其它制造业产品生产率快速提高导致价格难以显著上升。形成过去十多年我国的CPI通胀的结构性特征,即除食品与居住快速增长以外,其它分类 的涨幅均很小(图42)。

根 据过去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我国CPI通胀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所推升的结构性通胀,所以,看清食品价格走势即可对通胀前景有大致把握。关于食品价格,目前有诸 多高频数据,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统计局按旬度频率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商务部按周度频率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以及农业部按日度频率公 布的“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图43)。统计局旬度食品价格数据本来就是月度CPI的一类重要数据来源,利用旬度数据在本月三次抽样平均价格与上月三 次抽样平均价格之比计算的食品价格环比增速与CPI中食品价格环比增速相当一致,可用来预测CPI增速。同时,周度频率的商务部食品价格指数同样可以用来 预测CPI,利用当月四次抽样平均值与上月4次抽样平均值之比估算CPI环比。结果显示,商务部公布的食品价格指数月度环比与CPI中食品分项月度环比具 有高度一致关系,显示使用商务部食品数据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短期CPI预测(图44)。

中长期CPI走势判断需要依据宏观层面的通胀决定因素。经济学理论中菲利普斯曲线论述了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越快,货币增速越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越迅猛,通货膨胀压力越大。其中经 济增速加快和货币增速提高带来的通胀由国内宏观调控解决,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属于输入性通胀范畴。我们用带一定滞后期的货币供应量、工业增加值以及大 宗商品价格等作为解释变量,构建CPI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与实际CP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图45)。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PPI 根据行业、部门等可以分为不同子项,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类划类,生产资料项下可以分为采掘、原材料和加工三类,而生活资料项下可以分为食品、衣着、一 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四类。由于我国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加工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成为PPI中权重最大的两个子项,占比分别达到42%和26%,所属的生产资 料大类占比达75%(图46),生产资料价格波动主导总体PPI波动。同时,由于工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PPI与宏观经济、原材料价格等呈现更高的 相关关系(图47)。

5.货币金融

货币流通机制

货币供应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三个部门两个层次(图48)。三 个部门分别是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实体经济。人民银行是货币的最终发行者和调控者,而发放和调控对象为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构成货币供应的 第一层次。过去十多年由于经常项目持续大额顺差,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占款向商业银行提供货币。近年随着外部顺差收窄,人民银行更多的借助公开市场操作以及SLF、SLO、PSL等货币工具投放流动性,未来降准也可能成为流动性投放方式之一。

商 业银行基于人民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向实体经济供应货币,而实体经济利用货币进行交易,将结余回流金融体系,完成货币循环。商业银行通过银行贷款、结汇、购买债券等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实体经济再以存款的形势将货币回流金融体系,通过不断的循环形成货币创造,实现货币乘数扩张,这是货币供应的第二层 次。

由于货币创造的多层次性,对货币总量的度量也存在多个层面。在 央行与商业银行层面,货币总量的度量主要通过超额准备金和储备货币。如果超额准备金下降,则意味着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可能趋紧,反之,则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宽 裕。这个层面的流动性主要来自央行的外汇占款发放、公开市场货币投放以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银行间市场利率状况反映央行与商业银行层面的资金价格状况,其中以回购利率最为重要,此外商业银行超储率等也具有参考作用。商业银行层面的货币量反映商业银行可以运用的资金总量。

而在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层面,货币总量的度量从实体部门资产和金融机构负债层面进行。其中常用指标包括M0、M1以及M2。实体经济层面的流动性主要来自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结汇以及购买非商业银行发行债券等。在实体经济层面,资金价格较难观测。一方面,实体经济利率依据不 同期限、不同风险主体形成利率光谱,难以用单一利率衡量,另一方面,资源配置有所扭曲,国有企业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等利率不敏感部门过度占有资源,推高资金 价格。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央行按季度公布的贷款平均利率、以及其他来源的票据利率、民间融资利率、信托收益率等不准确的间接观测实体经济层面资金 价格状况。理想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层面流动性与实体经济层面流动性具有通畅的传导作用。这 也是危机前发达国家通过调节银行间市场利率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依据。然而危机后普遍出现金融系统传导不畅问题,即金融系统信贷创造能力受阻。在这种情 况下,宽松的银行间流动性未必能传导至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利率。基于调节银行间市场资金供求的价格型工具往往成效不足,直接调节对实体经济的信贷 供给成为更为有效的办法。

储备货币(基础货币)

银 行间市场流动性总量由“储备货币”衡量,又称基础货币。“储备货币=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但其中可供商业银行自由动用的流动性仅为超 额存款准备金。新世纪初至2012年,储备货币供应主要由外汇占款推动(图49),在贸易顺差与新增外汇占款较高时期,央行需要通过发行央票与提高存款准 备金进行对冲。而对央行来说,存款准备金成本远低于央票,逐渐的存款准备金成为了央行负债端储备货币主体。2012年以后,随着外部失衡收窄和外汇占款下 降,储备货币增速显著放缓(图50)。而之前为了回收流动性而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来需要逐步调降,以实现基础货币投放。

银行间流动性判断指标

银 行间资金供求状况主要通过银行间市场利率和超额准备金率判断。超额准备金率越低,显示银行可动用的资金越有限,即流动性越紧(图51)。而银行间市场(货 币市场)利率为完全放开的市场利率,能够自由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其中7天回购利率是监测短期资金面状况最重要指标(图52),而3个月SHIBOR对中期 利率最具有代表意义。存款准备金上交、财政存款变化、重大节日前后资金需求变化、季末年末理财产品到期、资本流动以及其他短期冲击均可能影响银行间资金短 期价格,而通胀、经济走势决定银行间利率中长期趋势。

货币总量 实 体经济层面货币总量度量主要通过对实体经济部门不同层次资产和商业银行不同层次负债进行。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货币量指标包括M0、M1月M2(图53),其中M0为流动中现金,狭义货币M1为M0和企业活期存款之和,其中未包含居民活期,这与国外普遍情况不同,而广义货币M2为M1加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储 蓄存款。M1与M2的增速差曾被用来判断实体经济强弱,依据是如果实体经济活动变强,企业活期存款上升会推动M1增速超出M2增速(图54)。然而近年 M1增速与M2增速差与实体经济指标相关性显著下降。

广 义货币M2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货币供应指标。M2作为商业银行的负债端指标,在资产端主要来对应人民币贷款和银行结汇。近年随着同业存款的快速发展,M2新 增量持续高于新增贷款与外汇占款,主要体现在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中计入广义货币的对非银行金融企业负债项。同时由于近年影子银行的发展,M2对实体流动性 衡量的准确性有所下降,与实体经济指标相关性减弱(图55)。从M2存量看,我国货币总量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M2/GDP已经接近200%。其中次贷 危机后的天量信贷是货币存量大幅走高的主要因素(图56)。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应更多的转向盘活存量,而非依靠增量。

实体经济利率

基 准利率依然对实体经济利率有显著影响。虽然央行放开了贷款利率上下限,存款利率上限也放开至基准利率1.3倍,但央行对存贷款利率依然具有较大影响甚至管控能力。贷款平均利率变化有限,难以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特别是在通胀大幅变化带来真实利率明显波动的情况下,名义利率反映显著滞后。实体经济利率观察需要通过多种利率进行,其中管制少,市场化程度高的票据贴现利率是间接反映实体经济资金面状况的重要指标(图 58)。此外,平均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上浮比(图57)以及民间借贷利率、信托收益率等也能从侧面反映实体经济资金供求状况。

社会融资总量

随 着表外业务的发展,传统的货币度量指标已经越来越难以衡量实体经济流动性状况。理财产品、信托、债券等的金融产品规模的迅速扩大提出拓展货币度量范围的而 要求。央行在2011编制并公布了2002年以来的月度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总量主要度量非金融企业获得的信用总额,包括新增人民币贷款、外币贷 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股票发行以及其他项。央行月度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为流量指标,在2015年2月央行公布了社会融资总量存 量。结合月度净增量指标,可以计算得到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存量指标(图59)

2002年以来随着影子银行的发 展,贷款在社会融资中占比持续下降,2013年最低时降至51.3%。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业务融资对象主要是信贷受限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部 分产能过剩制造业。2014年随着对表外业务监管的加强,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有所回升,达到59.6%(图60)。从预测角度看,社会融资总额对 短期经济指标的先导关系显著优于信贷以及货币供应量。

传统表内信贷在衡量经济融资总量方面的不足日益显著。以委托贷 款、信托贷款和未承兑汇票之和作为表外流动性度量,和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组成的表内信贷相比,两者走势并不相同,在部分时期差异显著。特别是在2012 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表外流动性大幅扩张,显示的信用大幅扩张状态难以通过信贷投放监测(图61)。而表外融资的扩张也通过同业等渠道影响货币总 量,推动货币供应上升(图62)。单独观察信贷已难以有效监测信用扩张程度,需要从社会融资总量、外汇占款等视角综合观察。

人民币汇率汇率

随 着资本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汇率体系更为丰富与完善。目前除国内在岸外汇市场外,离岸人民币存量的上升催生出离岸人民币汇率价格,由于香 港拥有数量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存款,目前离岸人民币汇率在香港形成。同时,人民币汇率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远期价格。人民币兑美元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 汇)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远期汇率价格。然而由于国内外利差通过抛补利率平价影响远期汇率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NDF与即期汇率绝对水平差不宜作为人民币 预期升值或贬值指标,但相对变化可以作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的参考(图64)。

宏观经济数据 篇2

2011年4月15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 201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 而首次亮相的GDP环比增速上升2.1个百分点;3月CPI同比上涨5.4%, 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

相对同比数据, 环比数据能更灵敏地反映出经济的最新变化。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主要经济指标的环比数据, 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2.1%, 3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1.19%, 3月份投资环比增长1.73%,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1.34%。

GDP增速9.7%:经济增长较稳健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了全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 201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 而首次亮相的GDP环比增长2.1%。从之前公布的数据看, 近期制造业PMI、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仍增长较快。

有经济学家认为, 从接连几个月的贸易逆差, 以及近期制造业及服务业PMI指数整体趋弱的态势来看,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已经较为明显。令人担忧的是, 当前贸易逆差的出现并非是国内消费旺盛所致, 而是由于政府主导的进口增加以及进口价格上涨所致。这反映出中国的产业经济正在脱离旧的生产结构, 但新的增长点出现尚需时日。

下半年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这也引来了不少分析人士的担心:在通胀高企且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 相反的意见是, 中国的固定投资仍在继续, 只要政府不放松积极的财政政策, 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则不成问题。只是流动性泛滥的后遗症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CPI涨幅5%:物价压力不减

全国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显示, 2011年3月CPI同比上涨5.4%, 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1.34%。分析人士普遍认为, 3月CPI同比增幅达到5.4%, 短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明显。

中金公司认为, 3月下旬食品价格上涨较明显, 创出本轮物价上涨以来新高, 未来几个月央行再度提高基准利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同时加快汇率升值以应对输入型通胀。有经济分析师表示, 中国CPI或将在六七月份见顶, 而下半年的通胀压力将有所减弱。

有经济学家表示, CPI在下半年可能出现下滑, 一方面, 日本地震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加, 而生产链断掉之后对生产资源的需要自然减少;另一方面, 欧洲央行迈出了加息的第一步,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国际资本利用低利率贷款投资大宗商品的热情。因此, 这两大因素有可能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

三调准备金率:央行继续收紧银根

继2011年1月20日和2月24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后,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3月25日起, 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 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的历史高位。按2月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存款余额72.59万亿元测算, 此次上调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约3 500亿元人民币。分析人士指出, 央行此时动作说明国内的紧缩步伐未因日本地震及核危机事件受太大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对此表示, 上调准备金率凸显了央行抑制通胀的决心, 也是市场已预期到的对冲流动性的操作。在当前外部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日本地震冲击有待观察, 大宗商品回落减低输入型通胀压力, 进一步紧缩政策应会持审慎态度。

山西省保持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下一阶段, 山西省要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确保实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表示, 山西将加强对市场和重点商品的监测, 组织好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调运, 加强“农超对接”, 降低流通成本, 确保正常供应。

2011年4月20日,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联合召开全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发布了2011年一季度山西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全年经济:高开后稳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复苏都面临多重挑战, 国际局势动荡, 国内通货膨胀、货币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对宏观调控政策也提出诸多考验。

GDP增长12.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CPI涨幅5%:逼通胀警戒线

一季度, 山西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 与全国涨幅持平。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看, 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快。从涨幅较大的主要品种来看, 鲜瓜果、食糖、猪肉等涨幅均超过20%, 涨幅超过10%的还有大米、羊肉和鸡肉。

统计显示, 2011年一季度, 山西省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了2010年的良好势头, 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测算, 一季度, 山西省生产总值2 200.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12.8%, 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 但比全国 (9.7%) 仍高出3.1个百分点。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84.3亿元, 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 277.3亿元, 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839.3亿元, 增长8.5%。此外, 一季度, 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完成475.6亿元, 同比增长29.6%,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3亿元, 同比增长17%。

对于山西省2011年的经济走势, 侯正平表示, 就山西省来看,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市场消费、出口、财政收支、用电量等宏观经济指标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主要指标增长均快于全国, 表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 为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起到了较好的支撑。另外, 当前能源市场需求持续看好, 为山西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 释放产能, 加快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带来机遇;特别是综改区方案的出炉和实施, 也为山西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通胀无疑已经成为公众和决策者关注的第一经济指标, 到2011年第一季度, 5%的通胀率引发了人们的忧虑。山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侯正平指出, 山西省今年一季度CPI上涨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即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其中翘尾因素影响3.53个百分点, 影响程度为71%;新涨价因素影响1.5个百分点, 对CPI的影响程度为29%。

综合上述因素, 从一季度山西省经济运行情况和2010年经济走势来看, 2011年山西省经济将呈现高开后稳的运行态势。

尽管今年一季度山西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但考虑到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

宏观经济数据 篇3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逆流而上,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枝独秀,但也遭到国外一些机构的贬损。我国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相互冲突的地方,最为明显的就是税收收入的增速长期超越GDP的增速。我国学者只从合理性的一面进行论证与解释,掩盖了问题的实质,也就无法矫正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象。通过中外税收收入对外发布口径的比较发现,我国税收收入中有两个部分在西方国家的税收收入中是不包含的:一是税收返还(由财政返还给纳税人的税款),二是税收空转额。通过调整,将这两部分从税收收入总额剔除后,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基本与GDP的增长保持了一致,同时宏观税负也更趋于合理。

关键词:大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冲突;数据协调;税负;税收返还;税收空转;税式支出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5-0067-05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的飞速发展,近些年全球信息量以每年翻两翻的速度爆炸式增长,成为当今社会增长最快的资源之一。这种规模大、种类多、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被称为大数据。进入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使人们获取与发布数据变得十分容易,一方面,它为网民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它也为少数别有用心者丑化他国政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自2007年起,《福布斯》发布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榜单中,将中国排名全球第三,之后不断提升中国排名,2009年将中国排名全球第二,2011年将中国排名为全球第二和亚洲第一。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种有意的安排,不排除有故意丑化中国形象、搅乱中国民情的嫌疑。对《福布斯》发布的税负痛苦指数,我国官方和学术界从来就不予认可。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对外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中,不同部门的数据之间、不同数据比例关系的逻辑上确实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冲突的现象。如2009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年税收收入为57 862亿元,而财政部税政司发布的全年税收收入却为54 219亿元,两个数据相差3 600多亿元。同时,利用我国向世界银行提供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简单的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就可以得出我国税收收入自1995年以来至今,18年间一直存在着超经济增长的结论,这是我们难以否认的事实,当然这也这给有意丑化中国的个人或机构予把柄。

对我国税收收入超经济增长的现象,我国有很多学者,如吕冰洋、李峰(2007),丁小平、刘铮鸣(2012),胡怡建、刘金东(2013)等,运用数学模型和大量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给出了在我国税收超经济增长存在着合理性的解释。其主要结论是,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税务部门对税收征管的加强,以及存量资产的快速增长。我们不怀疑这些学者论证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这些结论仍然经不起实践数据的验证与推敲:如果说经济增长是导致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原因,那么自2009年及其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开始下滑,为什么2009年及其以后各年的税收收入的增长依然没有停止超经济增长的迹象,即仍然保持着超经济增长的态势?如果说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的加强是导致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原因,那么按照税收收入年平均超经济增长3.95%的速度计算(见表1),税收超经济累计增长18年后,因税收征管的加强引起的税负就会达到纳税人总产出的71%,这足以让大多数法人纳税人倒闭了,但为何还能持续生存到今天?如果说是存量资产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与存量资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可能的,那么增值税与存量资产的增长并无直接关系,为什么增值税收入也存在超经济增长的现象?总之,脱离经济的税收运行不可能没有不合理之处的存在。

国家税务总局自2002年起,几乎每年都不厌其烦地要向社会公众解释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原因,并将税收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归结为:(1)税收收入与GDP的统计口径不同;(2)GDP的结构与税收结构之间存在差异;(3)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对税收增长的作用影响不同;(4)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5)部分税种如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等采用的是分级累进税率,收入增长与税率增长的幅度不同。这种多因并重的解释方式,似乎并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对西方个别机构对我国纳税人税负过重的宣传进行了辩论,指出西方个别机构在评价方法上和计算依据上明显存在着错误。看来,税收数据的冲突具有扩大之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稳定税负、透明预算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将我国财税体制赋予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地位(高培勇,2014),因此,税收增速和税负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它已涉及到了国家治理基础的战略层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中西方国家宏观税收收入发布口径的比较

我们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2001—2011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及德国的GDP和税收收入数据,分别计算了其GDP和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相应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从计算结果看(见表1),西方六国税收收入的增长率中,有的年份是负增长,有的年份低于GDP增长率,有的年份高于GDP增长率。从其均衡走势来看,西方六国的税收收入增长率,除了德国与GDP增长率基本持平外,其余五国都呈现出低于GDP增长率的态势,没有出现持续地超经济增长的现象。而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率,既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情形,也没有出现低于GDP增长率的情形,却呈现出规律性地持续走强于GDP的增长率,这种现象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在长期发挥着作用?我们通过我国与西方国家税收收入的发布口径的比较发现,我国在税收实践和税收数据的统计上,没有引入和运用西方国家的“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的概念。我国通常所说的“税收优惠”,在西方国家被严格地限定在税式支出的范畴之内,并且每年都需要由财政与税务部门联合编制税式支出预算和税式支出决算报告。在西方,虽然将税式支出列作政府开支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税式支出实际操作上,包括税收返还(返还给纳税人的税款)在内,全部由税务机关负责进行。在对外发布税收收入时,将税收返还款从税收总收入中扣除,即以不含税收返还款的税收收入对外发布(见表2)。而我国对待税式支出上,没有一个清晰的管理逻辑,既没有税收优惠预算报告,也没有税收优惠决算报告;对税收收入的返还、退税上,一部分由税务机关负责,一部分由财政部门负责。我们的问题出在由财政部门负责支出的税收返还款,在税务部门仍然作为税收收入对外发布,即我国对外发布的税收收入包含了支付给纳税人的税收返还款。这部分法定的税收返还款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据相关数据测算估计为3%~13%(见表2)。endprint

我国在法定税收返还之外还存在额外地违规税收返还和“税收空转”的现象,这方面的数据同样没有从对外发布的税收收入总额中扣除。根据国家审计署对2004年、2006年、2009年、2010年和2013年税收征管的审计公告,我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在法定税收返还之外,由地方政府擅自扩大的税收返还款,以及税务机关为了完成年度税收收入计划,通过将未完成税收收入计划的差额于当年末入库,下年初再入库的方式,徒增税收收入,以达到完成税收收入计划的目的。这部分徒增的税收收入,实际上并不真实存在,这里称之为“税收空转额”。由于我国对税收收入采取的是计划管理方式,每年由上级税务机关向下级税务部门逐级下达税收计划任务,到基层税务所时,税收收入计划通常都增加到了每年递增15%以上的水平。从2001—2011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税收收入的年度平均增长率为19%。由于当年税收收入计划是按上年完成的税收收入数据为基数进行计算的,即上年形成的税收空转额也算作了税收增长计划的基数,这样按19%的年增长率计算,100单位的税收空转额到18年后变为100×(1+19%)18=2 290,扩大了22倍,数额巨大。因此一旦税收空转额形成后,也就是假数据形成了真任务,便不可逆转,并会持续地递增下去,对税收收入超经济增长会持续地生产推动力,因此危害巨大。按此规则,我们估计这一部分金额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为2%~8%(见表2)。

可见,税收返还和税收空转额这两部分数据原本不是经济增长形成的税负,并且也不属于税收收入的构成项目,但在我国却长期地将它们纳入税收收入总额之中,并作为来年税收收入增长计划的基数,从而形成了一种在经济增长之外能够自我增长、自我膨胀的特别机制——“税收自我复制”机制,推动了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地超经济增长,因此,税收自我复制机制是我国税收超经济增长的谜底。如果按照西方国家发布税收收入的口径对其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税收收入应该不会存在超经济增长的现象。

三、按西方国家税收收入发布的口径对我国税收收入的调整

按西方国家发布税收收入的口径对我国税收收入进行调整的关键是计算出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给纳税人的税收返还款占我国税收收入总额的比例,以及估算出人为调节税收进度的税收空转额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例。

由于在我国支付给纳税人的税收返还款是由基层财政部门负责的,而当前我国没有一个专门和统一的反映这一支出的财政指标。在查找基层财政统计年鉴时,我们很难找到与(返还给纳税人的)“税收返还”同名同义的支出指标。不过我们从全国各省份和直辖市2002—2012年的财政年度预算执行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文献中,通过分析计算,提取出了税收返还数据相对较为完整、连续的两个省份——广东和山东的数据,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了这两个省份的税收返还款占其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并暂以此比例作为全国税收返还占税收收入的比例(见表3)。另外,我们根据国家审计署对2004年、2006年、2009年、2010年和2013年税收征管的审计公告,按照抽样审计对样本的推算方法和我国税收计划增长的编制规则,估算了人为调节税收进度的税收空转额占税收收入的比例及违规扩大的税收返还占税收收入的比例(见表3)。

根据估算的税收返还占税收收入的比例和税收空转额占税收收入的比例,对我国税收收入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我国税收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7%,与GDP年平均名义增长率15.8%相比基本持平,达到了与GDP的同步增长,基本消除了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象(见表3)。调整后的我国宏观税负也更趋于合理。

四、宏观经济数据的协调

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宏观经济数据的绝对数,还是其相对数,如果发生冲突都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宏观经济数据的协调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我们应成立专门的跨部门的数据管理组织,对准备对外发布的所有宏观经济数据给予合理性、逻辑一致性等方面的审查,在确保无误后,再对外发布。

第二,要通过立法消除形成宏观经济数据冲突的根源。如,对包括税收返还在内的税收优惠,要引入西方国家的税式支出概念,并将税收返还单独设立为一个统计指标,将全部税式支出项目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体系中,并对税式支出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对外公布,以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对税收空转现象,要从税收收入计划的制定开始变革,将税收收入的计划增长率限定在同期GDP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以内,对有税不征和征收过头税以及在税收数字上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惩。

第三,宏观经济指标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共享使数据已经没有了国界,不同国家的网民均可自由地使用网上其他国家的数据。然而,我国有一部分经济指标与国外相比,虽然同名,但其统计口径或所包含的内容却有所不同,在国家间进行比较时,容易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宏观经济指标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在短时间内不能接轨的指标,在对外发布时,应按国际通用的口径及指标所含内容进行调整,以减少误用的现象。

第四,要用技术手段,将微观数据在汇入宏观数据时,进行审核把关,将逻辑冲突、或不真实的数据阻挡在宏观数据形成之前。

参考文献:

[1]高培勇.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关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讨论[J].财贸经济,2014,(3).

[2]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5).

[3]冰洋,李峰.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J].财贸经济,2007,(3):29-36.

[4]胡怡建,刘金东.存量资产、虚拟经济与税收超GDP增长之谜[J].财贸经济,2013,(5):5-15.

[5]丁小平,刘铮鸣.我国税收超增长的因素分解——基于随机生产边界模型的实证研究[J].西部论坛,2012,(5):88-94.endprint

[6]樊丽明,张晓雯.从税负到“税感”:理论及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3,(9):5-15.

[7]朱军.开放经济中的财政政策规则——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DSGE模型[J].财经研究,2013,(3).

[8]谭民俊,周双玲.税收空转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成因及对策[J].财务与金融,2009,(4).

[9]黄秀珍.必须改变以计划任务为中心的税收工作方法[J].税务研究,2001,(8).

[10]McAfee A,Brynjolfsson E. Big data:the management revolu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2,(10):60-68.

[11]Bollier D,Firestone C M. The promise and peril of big data[M]. Washington,DC,USA:Aspen Institute,Communications and Society Program,2010.

[12]Deller S,Stallmann J I,Amiel L. The impact of state and local tax and expenditure limitations on state economic growth[J]. Growth and Change,2012,(1):56-84.

[13]Fleming Jr J C,Peroni R J. Can Tax Expenditure Analysis Be Divorced from a Normative Tax Base:A Critique of the New Paradigm and Its Denouement[J]. Va. Tax Rev.,2010,(30):135.

[14]Chambers V,Spencer M. Does changing the timing of a yearly individual tax refund change the amount spent vs. saved[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8,(6):856-862.

[15]Cato S. Emission taxes and optimal refunding schemes with endogenous market structure[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10,(3):275-280.

[16]Wang D H M. Convergence tests on tax burden and economic growth among China,Taiwan and the OECD countries[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7,(380):278-286.

宏观经济数据 篇4

A.极端值

B.组内极差

C.各组数据大小

D.组内标准差

E.各组频数多少

参考答案:A,C,E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众数

D.中位数

参考答案:B

下列对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中,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这两个因素对离散程度测度值影响的是()。

A.离散系数

B.极差

C.标准差

D.方差

参考答案:A

并不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绝对值的指标的是()

A.算术平均数

B.极差

C.方差

D.离散系数

E.标准差

参考答案:A,D

用于计算比率或速度的集中趋势的测试值是()

A.均值

B.中位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参考答案:C

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

A.极差

B.中位数

C.几何平均数

D.标准差

E.方差

参考答案:A,D,E

某直辖市下辖8个县,每个县的面积如下(单位:平方公里):1455、2019、912、1016、1352、1400、1792、2000,则该直辖市下辖县面积的中位数是()

A.1400

B.145

5C.1427.5

D.1428

参考答案:C

下列统计指标中,可用几何平均数进行平均的有()

A.产品合格率

B.学生数学考试成绩

C.发展速度

D.股票收益率

E.石油产量

参考答案:A,C,D

某超市6个分店的职工人数由小到大排序后为57人、58人、58人、60人、63人、70人,其算术平均数、众数分别为()人。

A.59、58

B.61、58

C.61、59

D.61、70

省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 篇5

一、为做好xx省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工作,根据xx《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和《xx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二、数据质量抽查的目的是检查各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评估全省经济普查数据质量。

三、数据质量抽查的组织实施与人员抽调要求

(一)xx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省和各市抽调人员,组成11个省级数据质量抽查组,负责各市的数据质量抽查工作。

(二)省级数据质量抽查组组长由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处级以上干部担任。在人员抽调时,以省相关专业人员为主,同时从各市抽调包括工业、科技、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等专业及综合统计人员(由省专业点名),作为省级数据质量抽查组成员。抽调的各市人员异地参与全省的抽查工作。各市级抽查组参照省级抽查组人员构成抽调人员。

(三)抽调的抽查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对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能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所有抽查人员必须严守党纪国法,不准收受礼品;不得泄露抽查情况。

四、数据质量抽查的内容

(一)单位填报率抽查。抽查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漏报或多报情况。

(二)普查表的填报质量和录入质量抽查。抽查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主要指标的填报质量和录入质量。

1、抽查指标。法人单位抽查行业类别、年末从业人员、资产总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建筑业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值、房地产企业本年完成投资额、批发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和行政事业性单位的支出合计等指标;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抽查行业类别和年末从业人员数。

2、抽查内容。抽查指标的漏填、错填情况和漏录、错录情况。

五、数据质量抽查方法

(一)抽样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由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国家为我省下发的样本基础上,再抽取各市的若干个县(市、区),从抽中县(市、区)中抽取若干个专业比较齐全的居、村委会,抽中的居、村委会辖区内全部(含直报单位,下同)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均作为抽查对象。如抽中的辖区内不含有科技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在该县(市、区)其他区域抽选4—5个有科技活动的企业进行抽查。若该县(市、区)没有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则在其他县(市、区)另行抽取企业。

(二)抽查时间安排及具体步骤。

1、~年5月30日以前,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抽定各市的县(市、区)居、村委会和普查小区名单,封存备用;成立省数据质量抽查组和各市数据质量抽查组;5月下旬,省抽查组集中培训业务骨干。2、5月20日前,各市要认真组织完成对县(市、区)自查和互查工作。市及市以下数据质量抽查,可参照本办法执行。3、6月上旬,省数据质量抽查组根据国家和省抽中的名单分赴各地,在当地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的配合下,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抽定的普查区直接抽查(国家和省抽查名单事先不通知各市)。4、6月中旬,各级认真做好配合国家数据质量抽查组对我省的抽查工作。

(三)具体步骤和做法:

(1)抽查小组到达抽中县(市、区)后,开启抽中的普查小区名单,封存抽中普查小区内全部普查单位填报的原始普查表;从数据库中导出其全部单位的基层数据,按抽查内容过录打印每个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主要指标数据。

(2)将打印的法人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抽查指标,与启封的原始普查表进行核对,检查其数据错录、漏录情况,并如实填报“数据录入质量抽查记录表”(见附表1);

(3)对抽查点辖区内的全部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根据有关的财务会计、统计和业务核算等相关原始资料及有关经营证件,与打印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名单及抽查指标进行核对,并如实填写“单位填报质量抽查记录表”(见附表2)和“数据填报质量抽查记录表”(见附表3);

(4)对抽查情况进行整理,并按“数据质量抽查居(村)委会汇总表”汇总基层抽查数据(见附表4);按“数据质量抽查市级汇总表”汇总抽查点综合数据(见附表5);

(5)写出抽查报告。

(四)全省抽查情况汇总。河北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市的数据质量抽查情况汇总后,计算全省经济普查的单位填报率及主要指标误差率。

宜宾市区域经济发展大数据研究 篇6

研究

宜宾市工商局 邱 柏

前言

2013年下半年,作为专业的工商执法人员,笔者开始转型关注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并充分利用工商部门独家掌握的大数据,对宜宾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宏观和微观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了增强研究的务实性,笔者重点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纯粹理论上的探讨。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思考、深入研究,笔者针对多个方面、不同领域撰写了大量的大数据报告,现选择部分大数据成果汇集成册,供交流参考。邱 柏 2016年6月21日

目录

1.从经济角度分析市场主体发展的战略意义………………………第6页 2.对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关联要素的再分析……………………第12页 3.关于宜宾市规上民营白酒企业发展实情的大数据报告………………………………………………………………………第16页 4.关于宜宾市“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大数据报告………………………………………………………………………第25页 5.关于宜宾市2015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研究……………………第41页 6.对长江经济带宜宾沿江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大数据分析……………………………………………………………………第53页 7.对宜宾市支柱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第62页 8.关于加快中介市场发展助力中西部经济崛起的思考………………………………………………………………………第66页 9.从县域协同视角探析新常态下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路 径………………………………………………………………………第74页 10.浅析全市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第86页 11.对“六大基地”保障措施的对比分析及贯彻建议………………………………………………………………………第90页 12.关于以游击战和持久战方式助推宜宾白酒产业发展的建议………………………………………………………………………第98页 13.关于宜宾茶产业主体发展的分析报告…………………………第104页 14.宜宾市2015年一季度市场主体发展分析……………………第110页 15.探讨经济新常态下的地方经济发展出路——以中小微企业为路径……………………………………………………………………第116页 16.从民营企业500强视角探讨宜宾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第126页 17.对宜宾市商标战略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第133页 18.对宜宾市网络商品交易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第140页 19.从宜宾县凤仪乡400吨白萝卜滞销看偏远农村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145页 20.关于宜宾市农村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第151页

21.关于以大企业为抓手助推地方核心经济优势发展的思考………………………………………………………第158页

22.关于市场主体对旅游景区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分析………………………………………………………第163页

23.关于宜宾市民间投资理财咨询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第168页 24.关于宜宾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第176页

25.关于宜宾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第182页 26.宜宾市2014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报告…………第188页 27.关于翠屏区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第196页

28.关于宜宾市注册资本亿元以上大企业的分析报告………………………………………………………第202页

29.对宜宾市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抽样调查的分析报告………………………………………………………第207页

30.对工业型重点镇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以高县月江镇为例…………………………………………第212页

从经济角度分析市场主体发展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工商部门承担了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的主要职责,掌握了大量市场主体发展的数据信息,而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经济视角探索市场主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促进工商部门履职,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市场主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并对促进市场主体稳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对市场主体与关联经济要素的形式分析 一是市场主体上升空间大。据国家工商总局4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3月底,全国各类市场主体达6177.94万户,以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总人口135404万人计算,全国平均每22人就有1人是老板。而据环球时报等媒体几年前的报道,在美国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老 板。这说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主体上升空间很大。

二是市场主体税收贡献率大。以山西省为例,据山西省国税收入分税种表显示,2012年山西全省国税收入13167362万元,其中国内增值税9746224万元、消费税433367万元、企业所得税2373735万元。而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山西省有内资企业202836户、个体户940687户。由于当前未建立针对市场主体的专门税收贡献核算系统,因此只能按照模糊方式计算,抛开246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不计,2012年山西全省个私主体户均贡献税收11.51万元,其中大中型企业税费贡献突出。

三是发展市场主体有利于促进就业。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全国私营企业达10857169户,较2012年新增1180393户,同时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达90960236人,较2012年新增7281533人,这意味着每新增一户私营企业就会产生6个就业岗位。而2012年全国的个体户为40592731户,较2011年新增3028059户,从业人数也从2012年的79452765人上升到2013年的86283145人,每新增1户个体户将平均新增2个就业岗位。

四是有利于稳定货币流向。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8.07万户,注册资本(金)2.91万亿元,月均增加注册资本(金)0.97万亿元。而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报表显示,2014年1月流通中的货币为76488.6亿元、2月为62320.92亿元。从注册资本月增量高于流通中的货币量来看,投资者对发展实体经济充满信心,发展经济实体仍然是稳定的货币流向渠道。

五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乡村人口达64222万人,外出务工农民工占40.89%。从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2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为688974户,成员总数达23734470人,占未外出务工农民的6.25%,发展农村实 体经济成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从经济角度分析市场主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数据不准确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经济户口自动生成和基层工商部门报送,由于口径、标准不统一,造成实际数据与统计数据存在差异。加上在县级和工商所一级未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明确统计责任,导致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时常出现随意填报数据现象。特别是在数据项目的设置方面缺乏科学的考虑,如城镇与农村市场主体数据的区分、投资人数、雇用人数等数据信息填报,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影响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是对数据关联度的分析不足。从工商部门数据统计发布情况来看,当前的数据统计发布基本上都是立足于现有的统计系统模式,缺乏对货币、人才、经济指标等的关联分析,导致市场主体数据开发运用不足。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就未体现全国市场主体数据情况。

三是市场主体发展遭遇阻力。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3年底全国有常住城镇人口73111万人、常住农村人口62961万人,而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42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7907元,意味着全国城镇居民可供支配的收入为22.67万亿元。而据工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全国各类市场主体达6062.38万户,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可供户均市场主体竞争的货币为373900元,除去存款等因素,实际参与流通的货币更少。

四是现实国情局限。据凤凰网等媒体对世界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排行榜的报道,2012年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为50120美元,以10个美国人1个老板计算,在美国1个企业可对应10个美国人的501200美元。而在中国,根据商务部消息2012年人均GDP才超过5000美元,这意味着以全国平均每22人有1人是老板计算,中国1个市场主体只能对应110000美元,远低于美国。这说明,在现实国情下,中国市场主体发展的内在 压力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三、大力发展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大扶持政策的落地力度。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要确保各类市场主体的健康长远发展,首先就要让这些扶持政策落地。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国家和省级层面顶层设计的完善,并着重抓好市级和区县一级的落地,坚决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形式主义作风。特别是工商部门应切实发挥好严把市场准入关口的职能优势,依托市场主体资源,加强向党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和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为经济发展提供“晴雨表”式的依据、参考。

二是掌握市场主体发展规律。据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全国企业生存时间在1年以内的为14.8%、2年以内的为14%、3年以内的为11.6%,这说明市场主体生存质量、生存时间还有待提高。而对工商部门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协会职能,大力扶持、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发展,要从过去的重事前登记、事后监管逐步转变为对包括事中扶持的全程引导规范,真正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是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对工商部门经济户口和市场巡查等制度进行完善,将市场主体雇用人数、经营规模、产值等作为工作过程中必须重点掌握了解的内容,完善部门市场主体基础数据资料,确保工商部门的市场主体分析报告能够与统计、人行、商务、公安、税务、财政等部门发生有效关联。同时,要加强对市场主体数据信息的分析利用,切实发挥市场主体数据信息指导投资走向、指引经济发展、参谋国家决策的作用。

四是立足国情发展市场主体。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主体发展遭遇了现实国情的制约,因此工商部门应立足国情稳步推进市场主体,一方面不能透支市场主体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要确保“优生优育”。特别是要充分把握市场主体与人口比例逐步缩小的趋势,利用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时机,进一步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总量,并切实实行“严管”,增强市场主体发展质量。

对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关联要素的再分析

1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3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总体来看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市场主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细胞,通过对与市场主体关联的相关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以为国家政策完善提供支撑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市场发展提供积极导向。

一是对全国市场主体与人口要素的关联分析。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各类市场主体6062.38万户,而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有人口1332810869人、户数为417722698户,市场主体与人口数的比例是1:21.98,市场主体与户数的比例是1:6.89。同时,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有260937942人,占总人口的19.578%,这说明人口固定居住仍然是大趋势,为当地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人口要素支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人口多、区域 广,市场主体发展潜力较大。需要注意的是,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20岁至69岁的人口有933785258人,如果抛开合股、联营等要素,适宜创业人口数与市场主体数的比例为15.40:1,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创业时期。

二是对全国市场主体资本(金)相关要素的分析。全国6062.38万户市场主体,有注册资本(金)101.2万亿元,这些注册资本(金)主要用于市场流通。而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全国货币供应量为58558.31亿元,这一货币供应量还含非市场主体货币使用量,因此从某一侧面来说,当前国内市场主体资本(金)的实际使用率高,货币现金流有限。2013年,全国企业债券发行18022亿元,全国1527.84万户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是96.88万亿元,2013年新增注册资本(金)为14.34万亿元,注册资本(金)的新生量与新增企业债券量的比例为7.96:1,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企业注册资本(金)处于安全状态。

三是对全国市场主体投资回报相关要素的分析。从目前国内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城镇和农村消费水平相差悬殊,这就决定了市场主体发展仍然以城镇为主,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发展向城镇化集中。以2012年为例,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为14098元,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水平6515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1120元,以全国1332810869人计算,居民总消费为18.79万亿元,如果以全国市场主体101.2万亿元注册资本(金)折算,抛开国家投资因素不计,收回投资需要5.39年,市场主体投资时限长、风险高。截至2013年底,全国实有企业1527.84万户,注册资本(金)96.88万亿元,企业户均投资634万元,但作为市场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体工商户,却户均资金只有54775元,这说明小规模个体经营是大多初次创业者和一般创业者的重要选择,而个体工商户对于产业间的关联和盘活,作用不可忽视。

四是对全国市场主体区域比重相关要素分析。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部地区有企业962.2万户、个体工商户2081.48万户,分别占总量的62.98%和46.92%;中部地区为326.21万户和1413.59万户,分别 占21.35%和31.86%;西部地区为239.43万户和941.22万户,分别占15.67%和21.22%,这说明从全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划分来说,东部地区除了出口优势之外,市场主体的饱和度更高。特别是东部地区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比例的失调,抛开出口因素,东部地区生产出的产品还有赖于中西部地区的内销。因此从投资创业的角度来说,市场主体区域比例失调含有巨大商机,而中西部地区也会成为未来市场主体发展的重点区域。

五是对全国市场主体产业区分要素分析。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第一产业有企业44.38万户、有个体工商户93.36万户,第二产业有企业382万户、个体工商户324.36万户,第三产业有企业1101.46万户、个体工商户4018.57万户,特别是在2013年,第一、第三产业成为市场主体的主要增长极。而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是52374亿元,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是235162亿元,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是231934亿元。因此从三大产业的相互依存角度来说,发展第三产业至关重要,而第二产业对资本(金)的要求高、风险也高,受政策的影响大,相比之下第一、第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大发展优势。

从以上分析情况来看,当前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呈现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市场主体总量大,竞争激烈程度高,需控制投资风险,特别是未来创业压力加大;二是国内资本投资量逐渐趋于合理,市场主体资金安全,但受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影响,中小规模投资应成为重要考虑因素;三是投资者应关注中西部地区和第一、第三产业,而对初次创业者来说,第三产业是最佳的创业选择;四是由于个体工商户点多、面广,监管引导压力大,部门基础工作需要不断强化;五是市场主体与投资、创业、国家政策、区域经济等要素关联度高,需注意多方要素考虑、整合,以提升市场主体数据有效使用率。关于宜宾市规上民营白酒企业发展实情的大数据

报告

白酒是宜宾市经济发展支柱。有报道表明,2015年宜宾市62户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白酒企业呈现产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利税和利润下降的格局,白酒出口破10亿元。这是一个结果数据,但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说,则需要看过程数据,特别是宜宾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更需要大数据报告的支撑和参考。本文以宜宾市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为样本(不含国有企业“五粮液”),根据各企业2015年企业年报数据,分析其2014年发展实情,以为产业配套、跟进政策措施的完善提供第一手情报资料。

一、宜宾市规上民营白酒企业发展实情

(一)沿江而兴。此次调查的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占全市规上民营白酒企业的69.35%,且均为公司制企业,企业经营管理较为先进,是全市民营白酒企业中的关键和核心部分,涉及全市“二区八县”中的9个区县。其中翠屏区2户、高县1户、江安县11户、筠连县1户、南溪区11户、屏山县3户、兴文县1户、宜宾县6户、长宁县7户。从这些区域分布来看,具有明显的沿江而兴、近水而兴的发展特点,因为屏山县、宜宾县、翠屏区、南溪区、长宁县、江安县等具有较多白酒企业的区县均分部在长江沿线或长江重要支流。

121086420县区县县县区县县连筠兴安溪宁宾山屏高江南长宜屏(二)原始资本较少。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总注册资本112023万元,户均2605.19万元,但其中注册资本100万元(不含100万元)以内的8户,100万元至500万元(含500万元)8户,5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9户,1000万元以上至5000万元(含5000万元)10户,5000万元以上至10000万元(不含10000万元)4户,10000万元4户。从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规上民营白酒企业占58.14%这一比例可以看出,宜宾市规上民营白酒企业原始资本较小和较少,品牌营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技术提升能力、多元化发展能力等均受到极大的限制。

翠文县109876543210按注册资本分0万10元0万50-010元上元元元以万万万000元0000000万-1-510000-005000101050

(三)企业负债较高。在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中,0负债的只有5户,且其中3户为筹建期企业;负债率50%以内的13户;负债率50%至70%的8户;负债率70%至80%的6户;负债率80%至90%的5户;负债率90%至100%的1户;负债率100%至110%的2户;负债率110%以上的3户。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户均负债57.73%。从“负债率超过50%的25户,占总数的58.14%”这一组大数据不难看出,目前宜宾规上民营白酒企业融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部分企业可融资空间较小,融资风险较高,亟待大力推进原酒抵押、商标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也亟需先行把股本、股权做大。

14121086420

(四)拉动就业明显。据统计,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解决就业9273人,户均215.65人,明显高于全国私营企业平均吸纳从业人数水平,其中解决就业50人以内(含50人)16户,50人至100人12户,100人至200人(含200人)7户,200人至500人5户,500人以上3户,最多的一户解决就业4500,也是唯一一户从业人数超过1000人的民营白酒企业。

500%以内50%-7070%%-8080%%-9900%%-11000%0%-11110%0%以上***8642050人以内50-100人100-200人200-500人500人以上按

(五)绝大多数企业资本原始积累累加。尽管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普遍负债较高,但有40户企业的资产都呈现出资本积累有效累加的发展状态,其资产总额明显大于注册资本,占93.02%,只有3户企业的资产总额小于注册资本。其中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内12户,1000万元至5000万元11户,5000万元至1亿元9户,1亿元以上11户。同时,负债在1000万元以内的19户,1000万元至5000万元11户,5000万元至1亿元5户,1亿元以上8户。

20***64201000万元以内1000-5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1亿元以上按按

(六)生产经营情况并不乐观。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计282627.9万元,但是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以内的达20户,占46.51%;100万元至1000万元10户,占23.26%;1000万元至5000万元8户,占18.6%;5000万元以上5户,占11.63%。值得注意的是,有21户企业利润总额呈现负数,其中13户企业的亏损在100万元以上,最多的亏损近2000万元,有5户企业0利润,利润在100万元以内的9户,利润100万元以上8户。

20***6420100万元以内100-10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按

252015按1050负利润0利润100万元以内100万元以上

(七)税收贡献减弱。在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中,除1户可能存在数据填报不准确之外,其余42户纳税总额16928.73万元,户均纳税393.69万元,但其中有6户企业0纳税,纳税50万元以内的18户,50万元至200万元8户,200万元至550万元7户,550万元以上4户。尽管白酒企业纳税贡献明显高于一般民营企业,但整体税收贡献有所下降。

***64200纳税50万元以内50-200万元200-550万元550万元以上按

二、从规上民营白酒企业发展实情谈提升建议

(一)加强资源整合,落实属地发展责任。由于此次数据调查统计只涉及到是公司的43户规上民营白酒企业,基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查询,另有3户公司制白酒企业因为名称不准确,查询无果,还有以“厂”命名的规上民营白酒企业未纳入统计调查范围。但从总体情况看,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宜宾县民营白酒企业相对较多和集中,共有35户,占81.4%,这些区县可以通过合并、联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中小白酒企业加强资源、资金、渠道和管理能力的整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民营白酒企业发展较少、较小甚至为0的相关区县,则要落实属地发展责任,要鼓励和引导小企业升规上企业、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白酒品牌更要助推加快发展,如高县的落润白酒、珙县的王家白酒等。

(二)做大做强规上企业,严防融资和市场风险。据报道,根据国 务院的要求,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的企业,今后将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由于白酒是易耗消费品,加上其可陈酿的性质,产能过剩的性质还不容易确定。但是,目前宜宾相当一部分民营白酒企业债务较高,各区县党委政府应加强对本地白酒企业的跟踪指导,要明确专门的人员、机构从税收、贷款、就业、债务等数据波动方面,指导企业防范融资、担保风险,对支柱企业、重点企业要给予重点关注,而不能仅仅是看结果数据。同时,要指导有发展潜力、管理规范的民营白酒企业,将资本积累转化为股本,将企业实体做大做强,对资本转股本的,在税收上给予减少或免除的政策。要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涉足关联性上下游产业等方式,鼓励白酒企业做大资本、做强产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三)加大扶持力度,助推白酒产业整体发展。在今年的四川省两会上,四川日报以“除了要政策资金大家还有没有别的问题?”为题报道了省政协的一次小组讨论会,对宜宾白酒产业来说,宜宾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也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由于家底就这么多,在资金上、政策上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突破,这就需要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扶持措施。比如可以在政府财政出部分股本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宜宾白酒窖藏园、宜宾白酒集中交易物流园、宜宾白酒和酒具电子商务基地、宜宾定制白酒基地等。通过对宜宾经济研究院进行升级、升格,将白酒监测中心等并入宜宾经济研究院,并在宜宾经济研究院的框架下,新组建宜宾白酒广告宣传中心、宜宾白酒管理研究中心、宜宾白酒技术情报中心、宜宾白酒产业链延伸研究中心,除常规工作经费保障之外,应给予专项的经费支持,在广告宣传、企业管理、渠道营销、世界白酒技术进展、多元化发展成功经验研究、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市场风险预警等方面,给予宜宾白酒企业更多、更直接的支持,把有限的财政帮扶资金用在品牌塑造、渠道拓展等方面,把宜宾白酒这个“一号工程”真正抓好、抓实。

关于宜宾市“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大数据报告

2015年,宜宾市民营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达877.27亿元,占GDP的57.49%,同比增长9.8%,增加值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为深入剖析民营经济实体发展情况,掌握民营经济发展规律,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市民营办以各区县为单位,广泛收集整理全市民营经济实体发展情况,并进行大数据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宜宾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及特点(一)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及特点。“十二五”期间,全市“两区八县”民营企业主要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仅筠连县、兴文县2012年存在小幅下降情况。特别是2014年、2015年受全国、全省经济结构性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民营经济发展不利因素增多,但宜宾市各县区民营企业呈现出高速增长,为经济稳增长做出直接重要贡献,对国家的重大经济政策落地提供了基础支撑。

2500200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及特点。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两区八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所增长,但仅翠屏区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余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宜宾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与其农业大县地位相匹配。总体来看,各区县的农业经济市场化基础仍然不扎实,农业经济实体发展信心不足,只有翠屏区依托“市区一体”优势稳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别是2015年南溪区、江安县、高县、长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呈现下滑现象。

200***01008060402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三)个体户发展情况及特点。工商部门在个体户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主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市“两区八县”个体户呈现波动式发展趋势,尽管都有所增长,但增速有升有降。特别是2014年正值国家商事制度改革关键时期,当年暂停了个体验照,报告也是2015年补报,由于没有了个体验照时期的地毯式清理规范的有力工作措施,2014年“两区八县”个体户增速都有所下降,而2015年实施报告后,个体户又呈现出了新一轮的增长态势,这说明在乡镇一级有一个强有力的市场监管经济部门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确保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目标真正落地。

***02000100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四)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及特点。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自此各地“家庭农场”才开始正式发展。2015年初宜宾市工商局联合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登记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宜宾市家庭农场规范发展作出了全面细致规定。从2014年开始,宜宾市家庭农场起步发展,2015年“两区八县”中有6个区县实现倍增,只有珙县增速有所下滑。

***1501005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五)民营经济产值情况及特点。2015年,在“两区八县”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的,有9个区县,翠屏区占比也接近50%,民营经济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如果民营经济发展得不好,也直接制约县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增速始终高于GDP增速,也充分证明民营经济在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一旦民营经济增速下降,必然引起GDP增速下降。

***10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GD民民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镇乡民营经济发展不均衡。“十二五”时期的前两年,翠屏区民营企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西郊、安阜、东区和西区,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2013年旧州民营企业也出现蓬勃发展,到2014年、2015年,老城区的南城、西城范围再次换发出新的发展生机,而金坪镇的民营企业发展2015年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李庄镇前4年都保持低速发展,到2015年则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南溪区的南溪镇和罗龙镇“十二五”的5年民营企业发展都较快,前者年均新增超过100户,后者年均也超过40户,其余乡镇都是个位数增长,马家乡和大坪乡有3年未新增一户民营企业。宜宾县的柏溪镇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其余25个乡镇2011、2012、2013年连续3年民营企业发展都相对较慢,到2014、2015年也只 有喜捷镇、观音镇、泥溪乡、蕨溪乡、高场镇等少数乡镇发展较快。高县“十二五”时期民营企业增长保持两位数的只有符江、文江、月江、沙河等县城所在镇或人口大镇,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如潆溪乡、趱滩乡则出现了多年未新增一户民营企业的情况,“十二五”时期一年以上(含一年)未新增一户民营企业占乡镇总数的50%以上,2年未新增一户的有4个乡镇,3年未新增一户的有2个乡镇。珙县连续5年都保持民营企业两位数增长的只有巡场镇和珙泉镇,其余乡镇都在10户以下,有3个乡镇存在3年未新增一户民营企业的情况,而上罗镇2014年、2015年则出现了两位数增长。江安县只有江安镇和阳春镇连续5年都保持民营企业两位数增长,其余16个乡镇“十二五”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均低于两位数,但只有大井镇、大妙乡、迎安镇和蟠龙乡出现了1年未新增民营企业的情况,乡镇民营企业发展相对均衡。长宁县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只有一个长宁镇,2015年该县的铜鼓乡、硐底镇、古河镇、下长镇、双河镇、富兴乡、梅硐镇、竹海镇、铜锣乡民营企业发展较快,都在10户以上。筠连县的筠连镇和巡司镇民营企业发展较好,其余乡镇除个别年份和个别乡镇,均呈个位数发展趋势,其联合乡有4年未新增一户民营企业,且联合乡仅2012年新增了一户。兴文县只有古宋镇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尽管僰王山镇也发展较快,但2013年也仅新增8户民营企业,太平镇、大河苗族乡和麒麟苗族乡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屏山县除屏山镇之外,其余乡镇民营企业发展都较为缓慢,呈现波动式个位数增长。从2015年全市172个乡镇街道(部分街道未统计)统计排位来看,前10位的翠屏区占5席,南溪区、宜宾县、珙县、兴文县、长宁县各有1席,有10个乡镇没有实现民营企业新增,13个乡镇各新增1户,18个乡镇各新增2户,这些乡镇由于没有国有企业,加上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对镇乡经济刺激和拉动严重不足。

2015年***2002***000户户新新新户户户户户以以增增21增以以以以以上上户户上上上上上

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21005215300000新新0户户户户户户户增增新以以以以以以以21增上上上上上上上户户

(二)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需改善。除江安县、长宁县之外,其余“两区六县”各在2014年、2015年已经报送企业报告的数据库中,随机抽选了20户。而江安县、长宁县则分别抽取的是11户和10户。总体来看,381户企业在2014年、2015年的生产经营并不理想,企业的营利能力较差,对国家的税收贡献相对较小,相当一部分企业是0纳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没有大的纳税贡献,但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却十分旺盛,8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存有债务,有的企业甚至有较高债务,企业的偿债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014年161412108642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31

2015年161412108642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三)吸纳就业能力提升空间较大。据工商总局有关测算数据显示,企业户均吸纳就业能力为12.6人,个体户为2.6人,从宜宾市“两区八县”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户均就业情况看,大多低于全国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个体户户均吸纳就业低于2人,也说明个体户发展壮大面临困难,尽管存在大量家庭式经营个体户,但大多个体户营利能力并不强,经营所属行业、所处区域、人流量等对个体户生产经营影响极大,市区和县城所在地个体户营利能力相对较强。

12108642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民营个体兴 33 *********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四)民营企业产业发展不平衡。“十二五”期间,宜宾市“两区八县”民营企业呈现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明显特征,第三产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滞后,对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等具有较强市场拓展能力产业体系构建形成制约,工业领域的构链、补链步伐相对缓慢。同时,各区县“十二五”时期三大产业总体呈现向前发展趋势,但也有部分区县产业发展波动较大,需进行深刻剖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措施。

第一产业***2001501005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第二产业***2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36

第三产业***080060040020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屏山县筠连县兴

三、加快宜宾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抓好民营经济工作。根据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每年年底统一发布民营企业新增前10强的乡镇街道名单,由市委市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并确定新增民营企业最靠后的10个乡镇,由乡镇党委政府提出经济发展整改提升方案,连续3年名列靠后的乡镇,提请有关部门落实具体责任。同时,每年评选出民营经济环境最优乡镇10个,即使属于0增长乡镇,只要党委政府积极作为,民营经济主体满意,民营经济主体纳税能力、营利能力、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和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良好,就可在末位追责中予以免责。

(二)强化民营经济工作经验总结。从“十二五”各区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看,尽管民营经济主体受城镇化等的影响较深、较大,但是仍然有很多乡镇、一些区县的发展经验值得总结。比如李庄镇2015年民营企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李庄古镇景区改造和经济区位优势的提升,增加了创业吸引力和吸附力。而珙县上罗镇民营企业的加快发展,也与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兴文县麒麟苗族乡的快速发展,则是该乡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结果。2015年,长宁县有多个乡镇民营企业发展实现两位数增长,其背后肯定也有刺激因素。总体来说,一个县或区、乡镇的民营经济要发展,除了城镇化、新区发展等因素,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因素,迫切需要加强总结,从战略规划的角度做好不同要素、不同刺激因素的筹备、推进,以确保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刺激发展。

(三)健全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对很多远离市区和远离城区的乡镇来说,民营企业广告成本、物流成本都比城区高,这就是为什么离城市越近就发展越好,而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对于那些偏远的乡镇,市县政府应该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措施,重点要在广告宣传和物流上给予财政补贴,并在人才培养上给予倾斜性支持,逐步拉动这些靠后乡镇也加快发展。同时,也要打破传统的

资金划拨方式,避免出现“找项目用钱”的现象出现,实实在在发生的广告宣传和物流费用才给予补贴,不再实行年初定额划拨制度,以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落实乡镇民营经济发展属地责任。乡镇党委政府是抓好民营经济的第一责任人,民营经济主体新增、产业发展、转型发展、纳税、营利能力提升、吸纳从业人员能力提升等关键指标应纳入绩效考核,每年年终乡镇党委政府应形成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报告,县区党委政府应综合形成县域民营经济工作报告,对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应进行总结、宣传和推广。对抓民营经济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要优先提拔重用,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予以嘉奖或立功。同时,要进一步壮大各基层工商所,加大编制和经费保障力度,配强配齐人员,切实抓好装备、交通车辆的保障,以满足当前一个时期协助各乡镇党委政府抓好民营经济工作的迫切需要。

(五)强化民营经济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民营经济涉及三大产业、各个行业、诸多领域、所有区县和乡镇,要形成定期分析研究的工作机制,只有把短板找到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要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宜宾市范围内的注册资本、从业人数、纳税、资产、利润、融资等数据信息必须实现适时共享,从市委市政府层面打破数据综合利用的部门、条块壁垒,将这些重要的数据信息与民营经济实体发展进行

关联,以便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第一手参考资料。要在“一对一”帮扶的基础上,建立各区县、较大乡镇街道一年重点支持一户新增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一步一个脚印,把真正有潜力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逐步构建起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

关于宜宾市2015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研究

2016年是“十三五”决胜率先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稳定增长被放在了经济工作首位,而向壮大市场主体要增量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15年,宜宾市新增市场主体29897户,工作日均新增119.11户,保持较高较快发展水平,创业潜力有效释放。但也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发展不优、重点

发展不突出的特点,亟待从市场主体发展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研判,以为今后一个时期市场主体的增量壮大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优化发展途径。

一、宜宾市2015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一)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据简单查询统计,2015年,宜宾市新增市场主体29897户,工作日均新增119.11户。其中新增公司制市场主体4610户(含分公司),分公司65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36户,合伙企业34户,个人独资企业1135户,个体户23359户,企业集团13户,外商投资企业1户,外商投资企分支机构9户,其他市场主体13户。

市场主体按主体类型区分577361***9个体户公司个人独农民专其他

(二)市场主体投资趋于理性。经过2014年一年注册资本认缴制的适应后,2015年全市市场主体投资逐渐趋于理性,经综合查询统计,2014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2085户,注册资本(资金)2953240万元,户均133.72万元;2015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0429户,无论是简单查询还是综合查询数据,市场主体数量都明显高于2014年,但2015年注册资本

41(资金)为2864447万元,户均94.14万元。按简单查询统计,2015年注册资本(资金)50万元以上市场主体5274户,100万元以上3535户,500万元以上1252户,1000万元以上528户,5000万元以上92户,1亿元以上39户。而2014年,5000万元以上市场主体为102户,1亿元以上38户。

市场主体按注册资本区分***742462350万50万100万500万10005000

(三)市场主体出生率平稳。在2015年新增的29897户市场主体中,按月统计,1月新增1982户,2月933户,3月2247户,4月2810户,5月2697户,6月2867户,7月2836户,8月2598户,9月2285户,10月2407户,11月3146户,12月3089户,除春节前后受房屋租赁、风俗习惯等影响之外,其余月份市场主体出生率总体保持平稳,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主体内部存在着自我调整、修复、优化的调节系统。

市场主体月均出生情况***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四)市场主体发展与地域经济发展趋同。按行政区划和登记口径统计,在2015年新增的29897户市场主体中,翠屏区7743户,占总数的25.9%,南溪区2257户,宜宾县4410户,高县2014户,珙县2124户,江安县2702户,长宁县2158户,筠连县2341户,兴文县1623户,屏山县1575户,临港开发区790户,竹海57户,市工商局登记新增103户。

市场主体按行政区划分***0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高县珙县江安县长宁县筠连县

二、宜宾市2015年市场主体发展特点

(一)生产经营形式相对滞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公司是财务制度、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最为完善、健全的一种市场主体类型,而在29897户市场主体中,公司3947户(不含分公司),占13.2%,表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形式相对滞后。但公司(含分公司)占企业类型市场主体的70.71%,也表明如果要成立企业,过半数的人都会首选公司。在3947户公司中,翠屏区1802户,占总数的45.65%,这一比例高于该区占全市市场主体25.9%的比例,表明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条件对企业发展形态影响较深,而公司占该区市场主体的23.27%;南溪区公司262户,占该区市场主体的11.61%;宜宾县363户,占8.23%;筠连县159户,占6.79%;江

安县162户,占6%;珙县159户,占7.49%;高县168户,占8.34%;长宁县255户,占11.82%;兴文县197户,占12.14%;屏山县131户,占8.32%;临港195户,占24.68%;竹海4户,占7.02%。从翠屏区、临港两组数据占比可以看出,区位优势、城镇化规模对市场主体发展产生直接作用。

各区县公司数量2000***0 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高县珙县江安县长宁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 45 公司占本地区市场主体比重302520151050区区县县县县县县县县港临屏溪宾连安宁文珙高山翠南宜筠江长兴屏竹海

(二)乡镇发展极不平衡。以公司制企业主体为例,由于经济户口简单查询统计和综合查询统计的差异,此处分析调查公司为3985户,与简单查询统计得出的3947户公司多出38户。据不完全统计,在翠屏区1755户公司中,南广镇38户,李庄镇13户,菜坝镇23户,赵场镇7户(不含西区片),金坪镇8户,象鼻镇54户,高店镇3户,沙坪镇3户,牟坪镇2户,李端镇4户,宋家乡9户,明威乡3户,凉姜乡2户,邱场乡9户,思坡乡8户,宗场乡12户,其余1557户公司主要集中在城区;长宁县250户公司覆盖全县16个乡镇,但有2个乡未新增1户公司制市场主体,其中长宁县长宁镇就有180户,其余乡镇户均不足5户;宜宾县326户公司覆盖全县24个乡镇,有2个乡镇为0,其中柏溪镇超过210户,其余乡镇平均约为5户;南溪区237户公司覆盖全区10个乡镇、街道,另有5个乡镇未新增1户公司;高县168户公司覆盖全县18个乡镇,有一个乡镇为0户,其中新县城庆符镇和老县城文江镇分别为90户、34户,其余乡镇平均不足3户;珙县159户公司覆盖全县8个乡

镇,有9个乡镇为0户,其中珙县巡场镇126户,其余乡镇平均不足5户;江安县164户公司覆盖全县15个乡镇,有3个乡镇为0户,其中江安县江安镇110户;筠连县159户公司覆盖全县12个乡镇,有6个乡镇为0户,其中筠连县筠连镇119户,其余乡镇平均不足4户;屏山县134户公司覆盖全县13个乡镇,有2个乡镇为0户,其中屏山县屏山镇90户,其余乡镇平均不足4户;兴文县195户公司覆盖全县15个乡镇,实现了全覆盖,其中古宋镇120余户。总体来说哦,在乡镇、街道一级,目前宜宾市有70%的乡镇市场主体发展缓慢,实体经济并不发达,返乡人员就近创业就业仍然困难。

各区县0户公司乡镇数量1086420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筠连县江安县珙县高县长宁县兴文县屏山县

(三)农业主体发展缓慢。在综合查询统计的73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宜宾县185户,长宁县54户,南溪区23户,翠屏区107户,兴文县72户,屏山县105户,江安县53户,筠连县51户,珙县52户,高县50户,凸显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深,特别是很多偏远的村社还主要是农业生产而没有上升到农业经济的高度。而综合查询得到的1093

户个人独资企业则也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农村等地,且有572户都属于家庭农场或家庭养殖场,一定程度上表明农业经济单打独斗现象还较为普遍,市场经营理念和竞争力水平十分低下。在综合查询统计的94户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城镇77户,农村只有17户。

各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200150100500

(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区域差异大。在综合查询统计的94户50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资金)的企业中,翠屏区33户,南溪区11户,宜宾县14户,长宁县9户,江安县9户,高县2户,珙县1户,筠连县1户,屏山县3户,兴文县4户,临港7户。而在39户1亿元以上注册资本(资金)的企业中,翠屏区17户,南溪区5户,宜宾县6户,长宁县4户,江安县3户,高县1户,珙县0户,筠连县0户,屏山县0户,兴文县0户,临港3户。2015年,全市新增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含集团公司分公司)38户,其中完全属于企业集团的14户,集团公司12户,48 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高县珙县江安县长宁县筠连县兴文县14户企业集团主要集中在部分区县,其中翠屏区7户,宜宾县3户,高县2户,屏山县、长宁县各1户。在一些地方,新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相对滞后,不利于形成独特、强势的区域经济竞争力。

各区县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情况35302520151050珙县高县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筠连县江安县长宁县兴文县屏山县临港注册资本500企业集团注册资本1亿-5

(五)新增高科技高技术市场主体偏少。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一行业大类为例,在其39项行业小类中,随机查询统计几类行业小类发现,属于完全意义上的高科技高技术市场主体偏少。如专业技术服务有10户市场主体,但属于完全意义上专业技术服务的只有3户;专业设计服务5户,也多是城市园林设计、室内设计之类;工程技术研究和实验发展7户,多是工程设计;农业科学研究和实验发展10户,只有一半有技术研究项目范围;医学研究和实验发展1户为咨询服务类;自然科

学研究和实验发展则为0户;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也只有3户。相对来说,在软件设计开发这一大类中,软件开发小类就有42户,但面对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本土软件开发企业要想有大的作为,十分困难。

三、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工程的建议

(一)要将发展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工作重要抓手。2016年,中央确定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杠,降成本、补短板”经济发展思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促进发展成果共享,推动全市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是大的趋势,为了全面适应结构性改革需求,宜宾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稳定增长调结构、改革创新促转型”的总体工作要求。实际上,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市场主体的结构性调整,是对市场主体发展模式、发展方式的优化,各区县政府必须更加重视发展市场主体,要将发展市场主体作为抓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新增市场主体增量和提质工作,同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对已经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进入常态化发展趋势的市场主体也要加大提质力度,强化结构性优化。各产业规划、行业规划、招商引资等工作,也要用市场主体落地生根的数据来说话、量化,真正做强市场经济硬支撑。

(二)要将优化市场主体发展机制作为工作切入点。各区县要以原有市场主体为基础,同时抓好对新增市场主体的培育,区县党委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人应结合本地新增市场主体情况,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从事前规划引导、事中加大扶持和事后积极指导等全过程介入方式,加大对新增市场主体的引导、扶持和培育力度,打破原有长期盯着本地固有几户企业的做法,强化对新生力量、新鲜血液的关注,让新增市场主体出生后活得下来、能走路、长得大。要改进联系企业考核方式,对有问题不了解、不反映,能够帮助协调解决困难而不解决的,实行经济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强化务实高效领导干部作风打造。

宏观经济数据 篇7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是指采用若干经济指标编制出的指数来描述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综合判断其运行的状态,并提前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变动幅度,在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过快或面临衰退时能预先发出预警信号,为有关部门进行。

本文引入了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通过对基于数据仓库的宏观经济进行监测预警,可以清楚地发现宏观经济各层面发生的变化,洞悉经济结构发生的转变,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并有利于政府及时采取稳定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因此在实践上意义重大。

2.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指标的设计

建立宏观经济预警系统,进行经济景气分析,所用的指标要能综合、全面反映经济的整体水平运行状况。

2.1 预警指标的选择

根据经济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总结比较共选取十大类,32个指标。

工业: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产销率、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发电量、钢产量;农业:粮食定基比、基础农资产品指数;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房销售额;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开发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交通:社会货运量;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外贸:海关进出口总额、海关进口总额、海关出口总额;金融:狭义货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工商贷款、外汇储备、利率;劳动: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数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产品库存指数[1]。

2.2 预警警限的界定

本文研究并调整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预警指标的临界值。临界值如表2-1所示。

3. 基于数据仓库的经济预警系统的研究

3.1 系统的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B/S结构,用Windows 2000 Server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MS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操作系统,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或Windows 2000。数据仓库部分的平台为SQL Server 2000系统。OLAP采用Analysis Service,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0。本系统利用VS.NET为开发工具,采用C#语言,ADOMD.NET技术和MDX(多维表达式)建立Web与数据仓库的接口,构建了基于B/S模式的Web数据仓库应用系统,实现利用Web浏览器对数据仓库的访问。

3.2 系统的数据仓库多维数据模型

在设计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模型时,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多维数据模型中的事实表一般用来存储日积月累、数据庞大且不断更新的数据,而维度表一般用来存储数据量较少且变化不大的数据,而且往往维度表中数据是对事实表中数据的说明。在本文数据仓库的设计过程中,选择本月值、累计值、同比值、环比值四个参数,并全部存储在事实表中,将时间、地区、指标相关数据存储在维度表中,建立了一个星型模型加以表示,如图3-1所示:

事实表和维表设计完成后,以此为基础,使用SQL Server中的Analysis Manager将星型结构转变为多维立方体结构,形成了多维分析模型。其中,星型模型中的事实表对应OLAP中的立方体,维对应OLAP中的维。

3.3 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文研究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从功能上分为数据管理、经济预测、监测预警等模块。各模块的主要功能设计如下:

数据管理模块:本模块以数据仓库的方式按经济主题对各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以Web形式展现指标体系的数据,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更新、多项查询、相关查询等功能。

经济预测模块:本模块完成对经济趋势的预测,提供年度预测、月度预测、长期预测以及专家预测等功能。

监测预警模块:本模块完成对经济波动的预警,包括预警界限值的设置、监测预警信号灯等功能。

3.4 系统数据仓库的访问实现

下面主要研究一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中的监测预警模块.监测预警模块模块采用ADOMD.NET技术和MDX建立数据仓库的接口,实现利用Web浏览器对数据仓库的访问,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系统准备

运行ADOMD.NET.MSI安装ADOMD.NET,完成后在安装目录下有一个DLL文件,另外还需要安装Microsoft XML Parser。

(2)连接OLAP服务器

添加对Microsoft.Analysis Services.Adomd Client.dll的引用,建立连接与ADO.NET类似,要使用ADOMD.NET连接Analysis Services服务器,必须建立一个Adomd Connection对象,以及一个connection String连接字符串,然后调用AdomdConnection类的Open打开连接。代码如下:

(3)分析OLAP服务器

为了更容易获取多维数据集中的数据,还必须使用MDX多维查询语言。MDX是定义多维对象及对多维数据进行查询与操作的语法,它能快速分析数据,并生成有用的信息。首先用MDX语言创建查询字符串,然后用strSql及AdomdConnection对象建立一个AdoMdDataAdapter对象,再建立一个DataSet对象,用来存储查询结果数据集,然后调用Adomd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来填充DataSet[2]。具体代码如下:

(4)关闭与OLAP服务器的连接

关闭所有连接的语句如下:AdomdConn.Close();

4. 小结

总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己经成功运用于经济监测预警领域,从而使经济监测预警的测度能力大大提高。但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涉及的领域广,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和交叉才能合理解决。因此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机制仍任重而道远,对于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从某个角度来说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姜淑梅.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改进[J].江苏统计,2008(9):18-21.

不仅是数字经济而是数据经济 篇8

无论你是否喜欢,过去20年,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每个人都相信互联网为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在担忧?谷歌、facebook、亚马逊、eBay和阿里巴巴的所有人天天都在担心。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让互联网公司能够像奔驰、西门子一样,活得长久而健康。

如果一个行业中大部分公司不能快乐的生存超过3年,那这个行业永远无法成为主流,也永远不可能深深根植于经济。

我们不知道世界3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知道数据在30年后会长成什么样,但是我们相信,整个世界在今后30年会大大改变。

如果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体力,那这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脑力。

未来的世界,我们将不再由石油驱动,而是由数据驱动;未来的世界,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因为我们将有大量的数据。制造商必须个性化,否则他们的生存将非常困难。

未来的世界,所有的制造商他们生产的机器不仅会生产产品,它们还必须说话、必须思考。机器不会再由石油和电力驱动,机器由数据来支撑。

未来的世界,企业将不再会关注于规模,企业不再会关注于标准化和权力,他们会关注于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和用户友好。

而且我强烈相信,在未来的世界,我们会有很多女性领袖,因为在未来,人们将不会只关注肌肉力量,而会更加重视智慧、重视关怀和责任。

所以我认为,互联网想要长久、快乐的发展,必须找到那个缺失的部分。这个缺失的部分就是鼠标和水泥的携手合作,找到一个方法让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能够结合。只有当鼠标和水泥结合时,互联网公司才能活下来,才能开心地活30年。

如果这个结合实现,那么经济不仅仅是数字经济,我叫它数据经济,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改变。并且我相信这个世界将会因此变得非常美丽,同时也非常富有挑战性。

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有一种东西将会在机器中流动,那就是数据。

但我强烈的相信,不是科技改变了世界,是科技背后的梦想改变了世界。如果是科技改变了世界,我不会在这儿,我没有被训练成一个科技专家,我对电脑一无所知,我对互联网也了解得不多。但是我有一个强大的梦想,我要帮助中小企业。

所以十多年前我想向欧洲出售中国产品,没有成功。十多年后我想帮助欧洲企业向中国、向世界通过互联网出售产品。是梦想在驱动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科技。

上一篇: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译文及赏析下一篇:三上认识几分之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