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经济周期

2024-06-15

中国式经济周期(精选11篇)

中国式经济周期 篇1

摘要:本文运用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 (DCC) 来考察中国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 在样本期间内 (1996年1月2010年12月) ,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关系基本上为正相关关系, 可见我国股票市场的周期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真实经济周期波动与金融经济周期波动的共同影响。与真实经济周期相比较而言, 金融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更高, 而且在不同的牛熊市阶段, 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也各不相同, 体现了不同牛熊市阶段的运行特征。总体来看, 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在不断加强。虽然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运行并不会完全同步, 但是反映真实经济周期指标与金融经济周期指标的重要高低点是判断股市周期运行顶底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股市周期,真实经济周期,金融经济周期,动态相关

引 言

股票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关系密切。从根本上讲, 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 从衰退、萧条、复苏到繁荣的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是形成股市牛市、熊市周期性转换的最基本原因, 而股市周期的运行情况也会对经济周期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自经济周期理论诞生以来, 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就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一直以来股票市场常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 但得出的结论却不一致, 甚至存在着很大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世界各地金融中心逐渐融为一体, 金融因素对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愈加突出。因此,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为研究经济周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Excerpt (2001) 将金融经济周期归纳为, 用与经济长期均衡水平密切相关的金融变量记录的经济实质性和持续性波动。由此可见, 金融经济周期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重要金融变量对实体经济周期的影响。而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周期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 本文拟研究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关系, 并且分析与比较其动态关联程度的差异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本文重点研究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 (1) 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是刻画两种经济周期特征事实的重要依据, 一般达成的共识是:反映真实经济周期的基准变量为GDP或GNP, 表现金融经济周期的基准变量为银行拆借利率。由于GDP通常按季度或年度公布, 无法灵敏地反映真实的经济运行规律;而银行拆借利率变动过于频繁, 大量“噪音”对稳健地刻画金融经济周期干扰太大。因此, 本文采用工业增加值和货币供给M1分别作为刻画真实经济周期和金融经济周期的时间序列。 (2)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时间序列具有条件方差关联 (GARCH) , 静态的相关系数或偏相关系数在样本期内只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 无法动态地显示相关性在样本期间内的变化, 从而掩盖了两类周期之间动态相关的事实。因此本文拟运用动态相关 (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DCC) 方法将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显性化。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简要回顾了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波动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其次简要阐述动态相关理论的渊源和计算动态相关的方法, 在对DCC方法加以改造的基础上, 使用改进后的DCC模型对中国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金融经济周期间的动态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1 文献回顾

西方学者关于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波动关系的研究非常丰富。Schwert (1989) 较早详细研究商业周期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Hamilton (1989) 、French和Sichel (1993) 认为股票市场波动的解释最终要以宏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经济行为水平的波动是股票收益率波动的关键决定因素。Fama (1990) 、Mukherjee和Naka (1995) 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长期和短期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Leivine和Zervos (1996) 使用41个国家1976~1993年的数据,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股票市场总体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Kwon和Shan (1999) 、Maysami和Koh (2000) 、Roberto Casarin和Carmine Trecroci (2006) 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波动具有类似的形态。一些学者也关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对股票市场波动影响的不对称问题。Harvey和Viskanta (1994) 研究发现, 与经济繁荣时期相比经济衰退时期股票收益率与美国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性更高。Hamilton和Lin (1996) 的研究也表明经济周期与股市收益率波动存在联动效应和溢出效应, 并且这种联动和溢出与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密切相关。P.N.Smith等 (2006) 研究发现股票市场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具有很强的互动关系, 经济周期对股市收益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经济周期的低谷对股市收益的负面影响比在经济好转对股市收益的正面影响更大) 。Chang-Jin Kim等 (2008) 运用实证模型来检验商业周期与股市风险回报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经济衰退和其他短期流动性危机的时期, 市场的波动性增加;而且与商业周期有关的市场波动对股票市场预期收益变动具有预测能力, 而与商业周期无关的波动则没有。虽然大多数学者得出的结论支持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 但也有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 如Harris (1997) 研究表明, 在发达国家中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关系表现的比较弱。Binswanger (2000) 利用子样本滚动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股票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关系不成立。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 主要有3种观点。第1种观点认为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王德劲等 (2001) 、尚鹏岳和李胜宏 (2002) 发现股票价格与某些经济因素之间具有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张卫国等 (2002) 、刘勇 (2004) 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 研究均表明股价指数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一种相关的关系。第2种观点则认为中国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关性微弱, 甚至出现背离态势, 如王国刚 (2000) 、黄海燕 (2004) 、周海燕等 (2005年) 等。郑江淮和袁国良 (2000) 、赵振全等 (2003年) 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解释能力很弱。丁志国等 (2007) 的研究也表明, 虽然“整体关联性”检验不支持经济周期与市场波动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结论, 但“状态相关系数”却显示两者间的关联性具有“区制转移”特征, 并体现了对前者依赖的“门限效应”和“非对称效应”。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 在不同的时期里, 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如陈兆旭和刘金全 (2006年) 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检验结果表明2003年以前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但2003年以后宏观经济波动与股市出现了背离。股市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有非对称特征, 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还有一些研究则关注于股市周期性波动的解释。荣琪和李少君 (2009) 通过把外生政策调整设为虚拟变量的方法, 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因素、流动性因素以及外生政策因素三者一起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股票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现象。

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还没有从真实经济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研究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 以及分析与比较其动态关联程度的差异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时间序列具有条件方差关联 (GARCH) , 静态的相关系数或偏相关系数在样本期内只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 无法动态地显示相关性在样本期间内的变化, 从而掩盖了两类周期之间动态相关的事实。而动态相关 (DCC) 方法可以呈现样本期间内两种不同周期在每一时点的相关程度, 从而可以准确把握时间序列间的动态关系, 从而将两种周期的动态关联显性化。

2 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动态关联的实证分析

2.1 研究方法

一般的条件相关系数只反映一段时间内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关系。设两个时间序列r1和r2服从期望为零的正态分布, 条件相关系数为ρ12, t。该估计方法必须利用以前的所有信息, 且要求ρ12, t≤1。n步滚动相关系数 (也称移动相关) 可以反映出序列间的动态相关关系, 但具有时间不一致性。用这种方法估计金融变量的相关性将会产生严重的偏差, 因为金融市场对近期信息的敏感性更强, 而n步滚动法却对所有的信息赋予相同的权重, 更为严重的是, 这种估计法会产生信息损失, 因为t-n-1期以前的信息并没有得到利用。

为了使相关系数的估计更加贴近金融市场的事实, Bollerslev (1990) 通过两步估计法构造CCC。因为GARCH要求条件协方差不为零, 并且在条件方差方程中的方差或协方差为线性关系, 这使得CCC估计方法遇到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 Engle and Kroner (1995) 将协方差矩阵转换为对角阵, 也即利用BEKK公式对GARCH (1, 1) 进行了改造。首先, 利用k种资产的回报率构造GARCH模型, 资产组合的回报率或者预处理后的残差为trt-1∶N (0, DtRtDt) , 定义Ht≡DtRtDt。其中, Rt是动态相关矩阵;Dt是一个代表条件方差的k×k对角阵, 其对角线上的元素为来自GARCH模型的时变标准差hit, 明确表达为Dt2=diag{ωi}+diag{ki}。rt-1r′t-1+diag{λt}Dt-12。diag{ωi}代表条件方差方程中常数矩阵的对角元素构成的对应对角阵, diag{ki}代表ARCH项对应的对角阵, diag{λt}代表GARCH项对应对角阵, 。代表拉姆达乘法, 即矩阵元素对应相乘。

由于包含未知的参数, 所以整个GARCH都采用MLE进行估计, DCC方法的对数似然函数构造如下:

L=-12t=1Τ[nlog (2π) +log|Ηt|+rtΗtrt]=-12t=1Τ{[nlog (2π) +2log

Dt+r′tD-1tD-1trt]+

[-ε′tεt+logRt+ε′tRt-1εt]}

LV (θ) =-12t=1Τ[nlog (2π) +2log

Dt+r′tD-1tD-1trt]称为波动成分, 其中θ代表D的样本;LC (θϕ) =t=1Τ[-εtεt+logRt+ε′tRt-1εt]称为相关部分, 其中ϕ是R的样本。因此, L (θ, ϕ) =LV (θ, ϕ) +LC (θ, ϕ) , 动态相关就可以分为两步进行估计, 第1步利用θ=arg max[LV (θ) ]估计出D, 然后通过标准化序列带入第2步进行估计, 即maxϕ[LV (θϕ) ], 所以第2步也是第1步估值的函数。对波动或条件方差的估计, 又可以分解为单变量的GARCH过程独立估计。

由于D是对角阵, 所以LV (θ) =∑

-12t=1Τ[nlog (2π) +2log

Dt+r′tD-1tD-1trt]也就是说单独MLE可以达到总体MLE的估计效果。Engel证明, 只要第1步估计是一致的, 其似然函数在真值邻域内连续, 那么第2步的估计也是一致的。

本文采用DCC进行动态相关估计, 为了满足DCC关于待估时间序列均值为零的假设条件, 文中对基准指标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2.2 实证检验

2.2.1 指标的选取

大量的宏观经济模型采用国民收入反映社会总供给, 用当期货币存量来表示社会总需求。但上述两个宏观经济变量无法迅速反映经济周期的短期走势, 本文选取工业增加值 (IND) 替代国民收入, 用来反映真实经济周期波动;选取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替代当期货币存量, 用来反映金融经济周期的波动Engle and Sheppard (2001) 的动态相关估计方法, 以及Engle (2002) 的研究成果, 本文利用平均可逆公式动态相关 (DCC) 估计来分别考察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表4和表5分别给出了DCC的估计结果。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对应的t统计量或者Z统计量, **表示显著水平1%通过检验, *表示显著水平5%通过检验。1step-ARCH和2step-ARCH采用Bolleralev-Woodgrige稳健标准误-协方差校正、向后更新方差迭代12次后收敛。

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动态关联的两步法DCC检验表明, 时间系列的GARCH项与ARCH项的和都非常接近于1, 而且其参数都是非常显著的, 说明波动过程是稳定的;DCC-P及t值为0.5653 (3.123356) , DCC-Q及t值为0.3958 (4.343498) , 也都非常显著, 拒绝了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为常数的原假设, 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动态相关关系, 而且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即真实经济周期波动都对股市周期的运行具有长期的影响。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对应的t统计量或者Z统计量, **表示显著水平1%通过检验, *表示显著水平5%通过检验。1step-ARCH和2step-ARCH采用Bolleralev-Woodgrige稳健标准误-协方差校正、向后更新方差迭代16次后收敛。

同样,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动态关联的两步法DCC检验表明, 时间系列的GARCH项与ARCH项的和都非常接近于1, 而且其参数都是非常显著的, 说明波动过程是稳定的;DCC-P及t值为0.5653 (3.123356) , DCC-Q及t值为0.3958 (4.343498) , 也都非常显著, 拒绝了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为常数的原假设, 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动态相关关系, 而且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即真实经济周期波动都对股市周期的运行具有长期的影响。

最后, 画出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相关关系图 (见图2) 。

从图2可以看出,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关系在样本期内基本上为正相关关系, 仅在少数的时间里, 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可见在样本期内, 真实经济指标与金融经济指标对股市的周期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股票市场的周期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真实经济周期波动与金融经济周期波动的共同影响, 因此, 股票市场的周期波动表现为投资驱动与资金推动共同作用的双重特征。在样本期内,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都有所差异, 其相关系数较大部分都保持在0~0.6之间波动;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同样也有所差异, 其相关系数大致都保持在0~0.5之间波动;在不同的时间点上, 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比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普遍要大, 因此, 与真实经济周期相比较而言, 在样本期内, 金融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更高。金融因素对于股市周期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将近20年美国、日本的股市走势与流动性的走势图叠加起来同样可以发现, 每当流动性紧缩时, 股票市场的熊市则与之相伴。而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也显示, 1959~2003年, 19个主要工业国家的股票市场总共有52次泡沫破裂, 其中每一次下跌都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

由于在不同时间段内,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相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 为了详细分析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联程度, 找出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之间的运行规律, 本文运用牛熊市周期划分, 将样本区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 分别进行详细分析。根据上证综合指数的历史数据, 运用市净率来判断整个大盘估值的高低, 我们可以把中国证券市场历次牛市、熊市划分如下 (表6) 。

因此, 根据以上的牛熊市划分的结果, 我们大致将样本区间划分为4个时间段:第2次牛熊市期间 (1996年1月~1999年5月) 、第3次牛熊市期间 (1999年6月~2005年5月) 、第4次牛熊市期间 (2005年6月~2008年10月) 、第5次牛熊市期间 (2008年11月~2010年12月) , 并分别进行详细分析。

注:图3、图5、图7、图9中动态相关系数X1是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动态相关系数Y1是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动态相关系数;图4、图6、图8、图10中ln上证综指是上证综合指数的对数值, RIND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RM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

从第2次牛熊市期间动态关联程度 (图3) 可以看出, 在此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基本上为正, 而且相关系数基本上都大于0.1, 只是在1998年2月~1998年6月之间较长的时间段里呈现负的相关关系, 对照当时的上证综指与RM1走势 (图4) 可见, 1998年2月~1998年6月之间RM1持续回落, 而上证综合指数却在不断创出新高, 这是导致其动态相关系数为负的原因;而且RM1达到相对高位0.224和0.204, 股市将会阶段性见顶, RM1的相对低位0.096, 股市将会阶段性见底 (RM1的最低位0.087刚好是1998年6月, 此时,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关系为负) 。而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相关关系虽然基本上为正, 但是其相关系数都比较小, 说明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间的协同关系并不密切。因此, 在第2次牛熊市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远高于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关联程度, 金融因素对股市周期运行的影响远大于投资因素, 股市运行更多体现的是流动性推动的结果。

从第3次牛熊市期间动态关联程度 (图5) 可以看出, 在此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以及真实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基本上为正, 但是相关系数都不大, 说明在此期间, 金融经济周期、真实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的运行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协同。对照当时的上证综指与RM1、RIND走势 (图6) 可见, RM1、RIND和上证综指的走势在较长的时间里基本上保持同步, 仅仅在2002年1月~2004年1月之间RM1、RIND与上证综指的走势呈现一定程度的非同步特征, 其高低点基本上契合, 2000年4月~9月, RM1在相对高位运行, 2001年6月股市也阶段性见顶, 股市的高点滞后于RM1的高点9个月多, RM1的相对低位0.095和0.104 (2002年1月和2005年5月) , 股市也呈现为阶段性底部;RIND的相对低点没有对应着股市的阶段性底部, RIND的相对高点0.234 (2004年2月) , 1个月后股市阶段性见顶。因此, 在第3次牛熊市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都不高, 股市周期运行受其他原因影响更大。

从第4次牛熊市期间动态关联程度 (图7) 可以看出, 在此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基本上为正, 而且相关系数基本上都很大, 对照当时的上证综指与RM1走势 (图8) 可见, RM1和上证综指的走势基本上同步, 其高低点基本上契合, RM1达到相对高位0.228、0.2207、0.2221 (2007年8月、9月、10月) , 2007年10月股市也阶段性见顶, RM1的相对低位0.1125 (2005年6月) 和0.0885 (2008年10月) , 股市也呈现为阶段性底部。而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相关关系也基本上为正, 但是其相关系数比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要小, 说明在此期间, 股市周期波动与真实经济周期的波动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协同, 对照当时的上证综指与RIND走势可见, 在第4次牛市期间, RIND一直在较高位运行, RIND的相对高点0.194 (2007年6月) , 4个月后股市阶段性见顶, 而在第4次熊市期间, RIND和上证综指的走势基本上同步, RIND的相对低点0.082对应着股市的阶段性底部 (2008年10月) 。因此, 在第4次牛熊市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高于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关联程度, 金融因素对股市周期运行的影响大于投资因素, 第4次牛市更多体现的是流动性充裕推动的结果, 而第4次熊市则是流动性收紧与投资下滑共同导致的结果。

从第5次牛熊市期间动态关联程度 (图9) 可以看出, 在此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以及真实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基本上为正, 而且相关系数基本上都比较大, 说明在此期间, 金融经济周期、真实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的运行都达到了较高程度的协同, 金融经济因素与真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于股市。对照当时的上证综指、RM1以及RIND的走势 (图10) 可见, RM1、RIND和上证综指的走势基本上同步, RM1和RIND在相对低位时 (0.068和0.054) , 股市也呈现为阶段性底部, RM1达到相对高位0.2479 (2009年6月) , 2009年7月股市见阶段性顶部, 随后RM1一直在较高位运行, 但是股指都没有突破2009年7月的高点, 而RIND达到相对高点0.192 (2009年11月) , 2009年12月股市即达到阶段性高点。因此, 在第5次牛熊市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与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关联程度基本上相当, 第五次牛熊市的特征更多体现了真实经济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3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DCC方法考察199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动态相关关系, 其相关关系都是时变的, 而且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即真实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经济周期波动都对股市周期的运行具有长期的影响。

(2)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关系在样本期内基本上为正相关关系, 仅在少数的时间里, 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可见在样本期内, 真实经济指标与金融经济指标对股市的周期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股票市场的周期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真实经济周期波动与金融经济周期波动的共同影响, 因此, 股票市场的周期波动表现为投资驱动与资金推动共同作用的双重特征。在样本期内,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都有所差异, 其相关系数较大部分都保持在0~0.6之间波动;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同样也有所差异, 其相关系数大致都保持在0~0.5之间波动;在不同的时间点上, 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比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普遍要大, 因此, 与真实经济周期相比较而言, 在样本期内, 金融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更高。

(3) 在不同的牛熊市阶段, 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动态相关系数也各不相同, 体现了不同牛熊市阶段的运行特征。在第2次牛熊市期间, 股市运行更多体现的是流动性推动的结果;在第3次牛熊市期间, 股市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都不高, 股市周期运行受其他原因影响更大;在第4次牛熊市期间, 第4次牛市更多体现的是流动性充裕推动的结果, 而第4次熊市则是流动性收紧与投资下滑共同导致的结果;而第5次牛熊市的特征更多体现了真实经济周期与金融经济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 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在不断加强。虽然股市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以及金融经济周期的运行并不会完全同步, 但是反映真实经济周期指标与金融经济周期指标的重要高低点是判断股市周期运行顶底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经济的伪周期 篇2

中国经济增长触底回升,已经成为共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经济的持续改善已上正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伪周期,是前一个周期的延续,而非新的周期的开始。以笔者的观察,民间的经济活动并没有随着GDP的反弹而全面回暖,目前的复苏基础狭窄,基本上靠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

对于地方政府的基建活动,笔者认为新一届政府的思路,与即将离任的政府有明显不同。基建不再被看作增长的加速器,也不会再拉出2009年那种V型反弹;下一届政府将基建当成增长的稳定器,如果增长跌向7%,基建的油门就被踩下去,当增长趋向8%,踩油门的脚就会放下。换言之,在依然不强的民间经济活动之上,政府通过基建另添上了一层缓冲层,所以8%的增长不难达到,但是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增长也未必持续加速。

中国经济今天的核心问题,是民间投资的消失,其背后乃是结构性的困扰。工资的暴涨、产能的过剩,严重损耗着制造业中国的基盘,资本选择不再参与情有可原,但是由此带出的投资难问题已经到了不能视而不见的地步了。

政府对此的对策是增加公共开支。当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达到银行都不愿意借钱的时候,信托基金应运而生,接下来是金融创新、地方债券,影子银行支撑起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支撑起迅速反弹的基建工程,支撑起GDP增长。

然而,货币政策扩张无法解决经济的结构性难题,财政扩张亦非民间投资的替代。反周期的货币扩张、财政扩张,对稳定增长有暂时性的效果,但是永远无法造就可持续的经济上升,无法造就有机的经济活力。

直至民间投资重现,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一个新的周期。目前所见,不过是前一个周期的延续,一个靠政策垫出来的增长反弹。

此轮经济反弹,还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这次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基本上靠影子银行来提供资金。影子银行中资质各不相同,不过几乎都处在监管的盲点,集资和放款手法也存在众多的违规现象。从微观层面来看,不少地方基建项目很难回本,有些甚至连支付利率都有困难。通过影子银行进行的资金流转,已经占到全社会融资的一半。

持续10年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富的增加,国力的强盛,不过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与失衡。试图用扩张性政策来解决结构性问题,其实是缘木求鱼。进一步拖延,只会令问题越滚越大,风险越聚越高。中国迫切需要结构性改革。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经济曾经几次陷入泥沼,最终是通过农村改革、经济特区、加入WIO这样的体制上的突破来提高生产力,令经济上到新的台阶。

全球范围内,美国、欧洲、日本均有同样的困境,情况更甚。各国试图用货币政策来解决结构性问题,但多不得要领。唯有一次又一次地印钞票,规模越印越大,来维持经济不坠入谷底。量化宽松政策已成骑虎之势,央行不敢收水,也收不得水。一旦通胀开始反弹,全世界便面临新一轮危机,金融业面临一场新的灾难。

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既是困难,又是机遇。如果中国可以痛下决心,率先进行结构性改革,则可占领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在各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中,占尽先机。

与美欧相比,笔者认为中国至少有六大优势:1、有增长的环境。增长对于改革好比润滑剂,在经济、就业和收入上涨时推进改革,阻力、成本、风险较小。2、中央财政。中央财政的债务GDP比率不到20%,加上地方债务和铁道部债务,也不过70%左右,财政有钱,便非巧妇无米之炊。3、金融体系。中国的银行体系目前尚算稳定,资本金未如欧美银行那样遭受重创,目前银行有能力为结构性改革的腾挪制造空间。4、国有资产。过去10年国有资产大幅升值,为接下来的结构改革提供了资金来源。5、行政效率。中国政府一旦下决心做一件事情,其行政效率相信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能媲美。6、高储蓄和贸易顺差。高储蓄、贸易顺差和资本管制可以减少外来的冲击。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 篇3

一直以来, 经济周期问题就成为了一大难题, 和通货膨胀的理论一样都是理论禁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人们已经开始承认中国的经济发展犹如波浪一般, 有起有伏, 存在着周期。最早的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人们都否认了中国的经济具有周期问题, 不存在收缩问题。但是在1978—1983年的时候, 中国的经济过热与调整不得不收缩, 继而到了1984—1988年的时候, 中国的经济再度陷入了新的扩张与收缩。为此, 一批专家将经济周期问题作为了中国经济理论的课题。这个课题紧跟着中国经济周期的实际变化趋势,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证实来得出最终的结论。

一、经济周期的诠释

一直以来, 很多人都在阐述经济周期的含义, 但始终都在争论之中, 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争论归争论, 但还是有一个大体的阐述。

1. 经济周期的定义。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 所谓的经济周期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站在理论分析与逻辑的角度, 将经济周期的定义成经济运行偏离均衡的状态, 且会反复的出现。其二就是从统计分析角度入手, 将经济周期定义成积累性扩张与收缩反复的出现,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将经济变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偏离。

中国的学者基本上都认同第二种看法, 但是每一个人都还有自己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相对变化引起的, 导致经济相对扩张与相对紧缩两种状态互相交替。而有一些人认为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潮与低潮, 这两种现象反复出现。还有一些人且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呈现出周而复始变化的状况。反正各种各样的认识都有, 都有自己的观点。

虽然每一个认识都不严密, 但是站在统计分析上面来看, 这样更容易进行实证分析。因为, 经济周期出现的问题虽然需要很多理论作阐述, 但是更需要实证来支撑。

2. 经济周期的体现。

经济周期主要是通过周期、循环、波动以及危机等来体现出来。有人认为, 科技领域也存在周期, 主要表现在等间隔性与重复性。确实, 任何的经济周期都不可能是机械的和完全规则的, 因此只能用其他形式体现出来, 比如平均的和概率的意义上去体现和把握。因此, 经济周期只能从再现性与重复性两方面去强调, 这样就表现出了经济周期中的周期和循环。

至于波动, 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广义的经济周期主要包括周期性的波动、季节波动和随机波动;二是狭义的波动仅仅指周期性波动。

然而, 在实证分析中都是研究广义的波动, 而理论的研究应以周期性波动作为主要的对象。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在经济波动理论中, 狭义的波动与周期和循环的含义是一致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来, 这三个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当然这之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那就是没有说明白这些概念的定义以及这些定义的特殊角度。

周期的概念就是从时间上去描述经济运动再生的过程;而循环的概念且主要是强调经济的运动从空间的方面向出发点来复归, 波动的概念主要是为了突出经济运动涨落的变化情况。只要弄明白了彼此之间的差别, 对于经济的周期问题分析就容易多了。

二、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多年以来, 中国经济一直是起起伏伏的变化, 在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趋势之下, 任然有一个潜在的变周期。

1. 潜在的增长。

能够正确描述经济周期的增长和波动关系的, 一般都是使用菲利普曲线。这种曲线能够用经济的增长来替代原来的菲利普曲线中的失业率, 就是有名的奥肯法则来实现。这一法则是实际的失业率比自然的失业率低1个百分点, 就可以导致实际产出的水平超过潜在的生产水平3个百分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完成就业和增长之间的替代。

同时, 通过这一法则还可以看出一定的时期内的社会总供给的不足之处以及物价的上涨压力。也能够体现社会经济潜在的增长率, 而且通过这个模型还可以看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的时间之内经济会出现增长或降低的变化, 即是在一定的技术与资源条件之下, 在能够实现全面就业与对通货膨胀没有加速作用, 能够达到可持续的最高的经济增长率, 这样的情况就能够全面体现经济的增长率。

典型的经济周期来看, 在周期变化的上升期, 跟随着需求的扩张, 现实经济的增长和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相比处于上升之态, 就会造成物价上升。

美国的得克萨斯大学教授加尔布雷思曾经提出, 传统的经济理论所说经济增长速度的极限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他说:“如果存在增长的上限, 或失业的下限, 或扩张的极限, 那么实际情况是, 没人知道它们在哪。”

2. 回归方程。

通货膨胀率和GDP的增长率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通过啥子形式可以体现出来。很多时候表面看似有了一些联系, 但是实质上却没有一个真正的联系, 这样的假象就是伪回归。要能够体现出真正回归, 避免伪回归的出现。一般都是采用了OLS的形式来进行回归。

其回归的方程为:

这个方程的真正意义在于: (1) CPI自身会影响自身。如果CPI滞后了一期就会变动一个单位, 致使本期的CPI从同一个方向变动一个单位。同时, 如果CPI滞后了一期导致变动一个单位, 那么就会使当期的CPI朝反方向变动了0.412个单位。也就是说, 如果过去的CPI改变了一个单位, 就会使CPI通讯该变了近似0.6个单位。 (2) GDP增长率能够影响CPI。从上式中可以看出来, GDP增长率发生变动就会影响到CPI, 一般情况来看GDP的增长率变动一个单位, CPI近似变动了0.97个单位。通过这一种情况来看, GDP的变动和CPI的变动是一致的。就因为这样, 很多研究者就用CPI的变化来衡量经济的变化情况, 就是衡量GDP的增则来实现。这一法则是实际的失业率比自然的失业率低1个百分点, 就可以导致实际产出的水平超过潜在的生产水平3个百分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完成就业和增长之间的替代。长是过快还是滞缓。 (3) 通过这个回归方程, 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不同的稳态通货膨胀率水平之下, GDP的增长率。任何变化都有一个可以承受的变化范围, 那就是容忍率。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来, 合理的通货膨胀水平一般控制在3%~5%, 根据方程式就可以计算出GDP的增长率在8.1%~8.9%之间。

3. 经济发展中的冲突。

一个经济在周期性的发展时, 有增长也有衰退, 这就是好像一个正弦波形在变化的时候, 会出现波峰和波谷的现象。为此, 只有对经济发展中的冲突理解清楚才能够研究其周期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保持着将近四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 如果仅仅从多需求因素这个方面来探索还是不能够适应现状, 为此必须要从技术的进步上将整个中国潜在的增长的水平提高。也只有提高全面的生产率, 才能够适应快速前进的经济增长, 这样的增长局面才能够得到维持。

真实的经济周期理论发展以来, 就将经济的周期划分为了随机的白噪声变化与技术的进步冲击。技术的正向冲击是脱离了原来的路径, 将增长的路径与改变增长的斜率都上移了一些, 这样出现了偏移之后就只能按照矢量的划分形式, 分为水平与垂直两个方面的技术。这些方面通过综合表现出来, 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从中国经济的周期来看, 需求拉动中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且是以耐用的消费品成为主导的需求普及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居民的收入平均化为基准的快速普及期, 其产品的需求周期与供给周期都比较短的。第二个阶段是以城市化基础上, 以家庭的不动产需求成为主流, 比如住房与汽车, 这些都是不动产, 这个就需要有巨大的推动力。

三、中国经济周期变化步骤

经济的变化周期的变化犹如一个余弦波形, 其变化过程分为了四个部分, 分别是谷底、扩张、波峰与衰退。

1. 谷底。

当经济经过了一个大的衰退之后, 这个时候的经济处于萧条阶段。物价等都处于低谷状态, 都急切需要复苏过来。低谷阶段又叫萧条阶段, 它是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之中。这个阶段, 供给与需求均处在比较低的水平阶段, 而各种价格也在不停的下跌, 位于低水平之上, 在整个的经济周期变化过程之中, 其价格波动现象比经济的波动稍稍滞后一些。

2. 扩张。

这个阶段是处于谷底之后的, 也就是说当经济处于最低潮的时候, 价格趋于最低潮。接着就是经济开始慢慢的复苏起来, 物价的产出与价格从最低的水平开始回升。各种企业是生产也在慢慢的回复与需求之间的增长, 价格也就逐步的回升。这个联系主要是需求增大了, 而供给却不能达到要求, 这样就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加强生产的供给, 才能满足需求量。

3. 波峰。

当需求和供给达到了协调一致的阶段, 这个时候经济周期就达到了繁荣鼎盛时段, 也就是整个经济周期的高峰时段。在这个阶段, 由于投资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不断的扩张, 且超过产出的增长, 就会加大刺激力度, 让价格迅速的上涨到比较高的水平。

4. 衰退。

当在波峰时刻经济达到了顶峰时候, 很多厂商为了赚钱努力的加大生产力度, 出现了产品过剩的现象。这样将货物压着卖不出去, 导致出现经济衰退现象。

从经济周期的阶段中可以看出来, 一个经济要经历四个阶段, 和其他万物一样都具有周期性的循环。中国的经济周期也不例外, 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第一,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包括谷底、扩张、波峰和衰退这四个阶段, 扩张和衰退相互交替出现, 在交替中有谷底和波峰这两个不同的转折点。波峰是经济由扩张转向衰退时的转折点, 谷底是经济由衰退转向扩张的转折点, 在经济周期中, 波峰和谷底也是相互交替出现的。第二, 虽然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在逻辑上是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 但是它们在每次周期中持续的时间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经济周期。第三, 从长期看, 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总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所以某一经济周期谷底阶段的产出和就业水平, 有可能出现比以前周期波峰阶段还要高的情况。

四、中国经济周期分析

经济周期总共要经历四个阶段, 这每个阶段之中的时间长短都不尽相同, 有长有短的。总的来看, 有一个大体的时间阶段。

经过多年经济变化情况综合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周期长度较长, 应该要从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作为开始, 一直到2170年左右大体就是一个周期, 在这个经济周期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进入到城市化。

在每一个阶段发展来说都是体现中国城市化发展, 也是中国进入城市化的调整过程。一般来讲, 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加入停止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成为一种畸形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周期要从时间上来划分的话, 具体应该有如下几个方面:

(1) 1949—1994年,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探索, 加入从经济学方面来看的化应该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一个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政府的计划为主体, 采用市场调节作为辅助手段。这个阶段, 主要是以政府的指导为核心, 市场调控有时候会失去作用的。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政府的计划对市场进行考验, 但是出现政府计划脱离市场, 对于经济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经济问题。例如, 企业中的生产和市场脱节了, 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来控制, 由政府来安排生活等, 比如户籍制度。

(2) 1994—2011年, 这个阶段是城市发展的停顿期。在这个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固有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不协调, 彼此不适应了, 因此城市问题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正从计划经济朝着市场经济的过度, 国有企业的衰退与民用企业的发展成为了主导。

(3) 2011—2050年, 这个阶段为城市的发展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发展的重点是城市发展, 农村的人口大量进入到城市, 而且在城市中定居生活下来, 但是这一批人并不是过固有城市的生活, 而是一批新兴的城市生活, 最终将城市引入到一个新兴的城市。而经济方面也有了变化, 进入了政府指导之下的市场经济。

(4) 2050—2070年, 这个阶段是城市的调整期。在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城市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修正。以经济实体的发展来带动城市的发展, 因为这个阶段的实体经济还不稳定, 导致城市不稳定, 而且也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带来了不稳定。这个阶段的工作就出现较大的流动性, 在这个企业失业可以去寻找新的职业。

(5) 2070—2110年, 这个阶段就出现了专业化的城市。这个时期中国的城市发展方向也有了改变, 那就是进入了专业化的城市。这个阶段, 一个城市就会出现多个行业发展核心局面, 人们的居住也步入到了城市化, 这个时候的政府就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如果经济与社会都在稳步发展, 政府就只是维护社会的政策运行就行了。

(6) 2110—2170年, 这个过程是经济进入到发展阶段之后, 就会在专业化城市中遇到问题, 政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拿出新的计划指令以及到了后面就要出现政府调控失灵的局面, 就会带来城市问题相应的增加。

在经历过这么一个周期循环之后, 中国的以城市为发展核心经济周期就出现结束了, 必将进入到下一个经济周期。

结束语

万物都有一个循环过程, 中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 也有一个经济周期发展。在一定的控制之下, 这个周期过程可能延长, 也可能缩短。但无论怎样, 都必须符合万物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祝青.地方政府行为资本深化和经济波动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科学, 2009, (4) .

[2]李志赟.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 2004, (2) .

[3]刘霞辉.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J].经济研究, 2004, (11) .

[4]林毅夫.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J].经济研究, 2007, (4) .

浅析新经济催生的产业生命周期 篇4

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开发出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出现、成长、成熟与衰退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价值的变动为依据的,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用以满足该种需求所开发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必然包含着产业出现直到完全推出市场经济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相应阶段的产业分别称为幼稚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可用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表示,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曲线在定量分析的精确表达中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态势,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在市场前景不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阶段,市场调查与反馈研究是关键;在成长期,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企业应着重进行横向一体化,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企业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加强型战略提高其竞争地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些产业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而返回国内销售;在衰退期,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资产退出,或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转移。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正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的催生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正在变成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各国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产业形态的区域性转移把各国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整体科技经济实力的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技术产业形态倾斜。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普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等发达程度或者欠发达的国家。以亚洲国家为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高速发展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国家生产,70年代“四小龙”因此迅速成长起来,不得不在80年代将这一产业让位于东南亚国家,形成了日本高技术密集、“四小龙”普通技术密集,东南亚劳动密集的分工态势。

另一方面,区域性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明显。各种地区性经济集团在创建初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内部减免关税,对外统一关锐,但目前的趋势表明,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日趋明显。例如,欧共体内,传统产业多集中在希腊、葡萄牙,新兴产业多集中在英法等国。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国际市场自由化趋势的加强,这种优势较之以前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高关税时期,由于有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一国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对一些十分有市场但没有资源优势的项目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这往往受到国外金融政策的限制。消除或减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之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将提高贸易双方的整体福利和贸易净福利。

大宗商品周期与中国经济 篇5

大宗商品周期或已转向

历史最悠久的美国商品研究局(CRB)大宗商品指数没有分享股市的反弹。与近两年前的峰值相比,该指数下降了15%左右。而此前的10年,该指数几乎上涨了两倍。在2001年该指数开始上涨之前的20年,它实际上也是下降的(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时期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之后的阶段)。

经历了急剧上涨之后,工业金属价格大幅下跌(今年迅猛上涨但依然远低于历史高位的原油价格一定程度上是个特例)。

所有这些都表明,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是一个长周期。这种观点至少可以追溯到被斯大林处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colai Kondratieff)。他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存在10到20年的上涨期,间隔其间的停滞期的时间也差不多长。他在上世纪20年代发现的这一模式一直存在,只是周期在缩短。

毫无疑问,人们对历史上的大理论有些直觉上的怀疑。但它与近期历史的吻合非常有说服力,其影响也不仅仅波及大宗商品投资者。

经济研究机构Longview Economics的克里斯·沃特林(Chris Watling)的研究显示,整个20世纪,大宗商品处于“上升”周期的时候,股市就是水平的,凡是股市上涨的时候,大宗商品价格都处于静默期。过去10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正好对应股市“失去的10年”。

这些理论也有一些直观的逻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时候,成本就会上升,资源就会实行限额配给。除了大宗商品生产者以外,这对任何人都没好处。当原材料价格平稳的时候,资本主义的机器就会稳定运转。

因此,如果眼下大宗商品周期真的已经转向,或许还是好消息。是这样吗?

中国增长的周期性问题

与最近大部分经济难题一样,答案在于中国。过去的20年,大宗商品价格与外汇储备的积累几乎是完美地联系在一起的。当资金更多的时候,硬资产价格就会被抬高。

由于成功的出口,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成为很多基础原材料的最大消费国),但在过去的两年,中国正在稳步减少外汇储备。它希望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内部增长上,可能也希望本国货币升值(从而缓解通货膨胀)。

中国也有自身的周期性问题,这个可以用我在女儿所在小学的班级关于全球贸易的讲座来阐释。讲座时每个人都非常兴奋地把自己的鞋子脱下,除了一个人之外,其余人都发现鞋子是中国制造的。这双例外的鞋子来自越南。

我解释说,曾经大家的鞋子都是英国制造的。然后一个小女孩举手对我说,在拍摄于1985年、讲述时空穿越到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中,战后的美国没有人相信30年之后,美国人会穿戴并使用日本制造的产品。这个转变正好反映了亚洲最强经济体的经济周期。

Longview Economics的说法更实际。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虎”经历了30年的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0%,但之后又回到5%的常规增长。中国则紧随其后。最近中国铜进口的剧烈收缩,可能就是这种渐进转变的一部分。

价格正在健康回归

对于其他市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目前来看还不错。特别是金属价格曾有许多年与世界股市保持一致(与历史模式不同)。现在股价上涨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表明,历史上二者的反常关联正在减弱,我们正在回归常态。这将是健康的。

这可能也表明,通过开采更多矿场,供应正在增长,从而满足需求。这是循环的正常结束方式,也是健康的。

最后,这可能表明,西方股市的投资者不再感觉要依赖中国的增长来促进自身的增长。这点还有待证实。

西方股票投资者已经习惯了预期中国经济会永远快速增长下去。这种乐观为股票和金属价格都提供了支撑。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像日本和韩国当初那样放缓,那对世界其他地方未必有益。 (文章选自《金融时报》 译者:王慧玲)

中国式经济周期 篇6

一、经济周期的相关概述

经济周期又可称为商业周期或者景气循环, 是指经济物质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周期性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相互交替、循环往复的一种经济情况。经济周期预示着国民经济资金状况的波动变化, 是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现象的反映。经济周期的发展阶段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部分, 这四个阶段分别为繁荣时期、衰退时期、萧条时期以及复苏时期。经济周期所呈现的是国民总资产的波动情况, 其数据的积累以及信息的来源主要依靠的是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状况。

产生经济周期原因可分为外因论、内因论以及综合论等三个方面, 具体表现如下:

1. 外因论:

周期主要源自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因素, 其内容包括太阳黑子理论、创新理论以及政治性理论等等理论研究。太阳黑子理论认为由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不断变化, 继而导致农业收成有所下降, 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另外, 太阳黑子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出现的时间可通过预测进行一定的防御。创新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新组合与经济发展较为密切, 新组合的出现使其与旧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得以共存, 有利于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 不过, 如果新组合的使用范围不断扩散, 必然动摇旧生产要素的市场地位, 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出现萧条的情况。政治性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之所以出现循环往复的情况, 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在不同时期内的决策内容。

2. 内因论:

经济周期来源于经济体系的内容结构, 其包括收入、资金、成本以及投资等多方面内容。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供应情况以及货币的流通形式对名义上的国民收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经济所呈现的波动情况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银行系统内部存在交替性扩张或紧缩的状态, 其中短期利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 其中的消费不足理论认为经济之所以出现衰退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消费品需求所带来的问题, 无法与时代相互作用, 进而造成我国经济发生问题。

3. 综合论:

经济周期的出现, 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 是由诸多因素而形成的, 各个因素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构架形式。根据经济周期存在的主次作用来划分, 可将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分为基本因素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基本因素是指经济周期形成时所具备的根本性的条件和作用。而影响因素则是指经济周期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用和条件。基本因素在经济周期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根本意义, 其他的形成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又可称为国外贸易或者进出口贸易,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根据自身条件与另一个国家进行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可分为进口和出口两部分, 从而实现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有利于增强社会稳定, 促进和谐共处。对外贸易周期则是指我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所呈现的周期性变化, 是当今我国对外贸易较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对外贸易活动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我国资源的协调配置, 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 进一步节约社会上的劳动成本, 提高我国的经济收益, 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技术成果, 将其进入到我国现代化发展之中, 增强我国的技术含量和经济实力。对外贸易活动是我国为应对国外局势而展开的项目内容, 可极大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和总体水平, 是促进我国各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中国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

1. 中国经济周期与进口周期

经济增长速度情况与实际的对外贸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如果我国经济呈现着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状态, 那么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会越加紧密, 与之相反,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也会逐渐减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进口发展情况与GDP实际增长情况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 当GDP出现上升的情况时, 进口增长率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上升, 比如1985年开始, 我国经济增长情况呈现着紧缩的发展趋势, 1990年进入到第二次低潮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 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仅有3.8%, 而在这同一时期, 进口贸易情况也大幅度下滑, 出现了负值的现象, 为-9.8%, 由此数据分析可得知因为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联系, 使得我国与外国进行进口贸易时会随着经济增长情况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而造成进口贸易出现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形势之下。

对于经济周期的实际波长, 可按照波谷的形式对其进行较为准确地描述, 通过波谷计算周期的波长, 并根据时间安排进行详细划分, 结果清晰可见。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 在我国1982年到2009年, 这段时间可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个经济周期为1982年到1990年, 第二个经济周期为1990年到1998年, 第三个经济周期为1998年到2009年。从这段时间可以得知, 我国共经历了三次经济贸易周期, 每段贸易周期的平均时间长度为9年, 这段时间属于一个阶段的经济贸易周期情况。到2010年, 将开始下一阶段的经济贸易活动。

2. 对外贸易进口情况与经济增长二者存在的不一致性

虽然经济增长率与进口贸易情况二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但部分时间之内, 二者却存在不一致, 具体可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口对外贸易所呈现的波峰和波谷有时会滞后或者超前于我国经济周期的实际发展速度;其二是在经济增长率还没出现波峰的情况时, 已经存在一些年份的进口对外贸易发展到极致的现象。

对于上述所产生的情况,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形, 由于不同国家自身实际因素导致与实际预测发生了一定的偏差, 这些因素是随经济发展而延伸出来的主要因素, 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常态现象。比如, 2000年和2003年这两年之间, 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4%和10%, 而与此同一年份, 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却创下历史新高, 分别到达了35.8%和39.9%。

1999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波谷时期, 2000年开始, 我国开始逐渐恢复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 走向下一环节的经济周期扩张计划, 另外, 我国在这一时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与之相互配合的是我国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极大提高的未来, 我国在这一时期经济水平得以空前提高可以说是早已预料之中的事情, 但实际情况表明, 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远没有达到预想的那样, 甚至在扩张过程中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 进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与2001年相比, 下降到了8.2%。直至2002年之后, 我国经济开始逐渐恢复, 进入较为繁荣的发展时期, 出现了年增长率为20%的较高记录。进口贸易增长率往往在有时会与经济周期发生一定的误差, 会在经济周期达到高度时期产生一定的延迟, 在还没出现最高点时就会出现进口贸易的巅峰阶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经济周期的实际情况决定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活动, 是我国进行国外交流的关键, 为促进我国走向世界, 提高我国整体实力和水平, 必须加大力度发挥我国的有利因素, 创造有效的发展对策, 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促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为我国未来的经济进步创造条件。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 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带来较大的收益。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是我国科学技术得以进步的关键助力。我国经济周期是由各种因素演化而来, 是许多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今我国对外贸易周期的情况与我国经济周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者彼此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促进我国繁荣昌盛。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抓住一切有利条件, 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完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状况。

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对外贸易周期,关系

参考文献

[1]郎丽华, 张连城.中国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 2011, 11:24-30.

[2]张金艳.中国对外贸易周期波动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 2014.

[3]张连城, 郎丽华.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08:16-21.

中国经济的伪周期 篇7

对于地方政府的基建活动, 笔者认为, 基建不再被看作增长的加速器, 也不会再拉出2009年那种V型反弹;下一届政府将基建当成增长的稳定器, 如果增长跌向7%, 基建的油门就被踩下去, 当增长趋向8%, 踩油门的脚就会放下。换言之, 在依然不强的民间经济活动之上, 政府通过基建另添上了一层缓冲层, 所以8%的增长不难达到, 但是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增长也未必持续加速。

中国经济今天的核心问题, 是民间投资的消失, 其背后乃是结构性的困扰。民营资本的擅场——制造业, 在许多领域已变得无利可图。工资的暴涨、产能的过剩, 严重损耗着制造业中国的基盘, 资本选择不再参与情有可原, 但是由此带出的投资难问题已经到了不能视而不见的地步了。

政府对此的对策是增加公共开支。当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达到银行都不愿意借钱的时候, 信托基金应运而生, 接下来是金融创新、地方债券, 影子银行支撑起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 支撑起迅速反弹的基建工程, 支撑起GDP增长。

然而, 货币政策扩张无法解决经济的结构性难题, 财政扩张亦非民营投资的替代。反周期的货币扩张、财政扩张, 对稳定增长有暂时性的效果, 但是永远无法造就可持续的经济上升, 无法造就有机的经济活力。

笔者以为, 直至民间投资重现, 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一个新的周期。目前所见, 不过是前一个周期的延续, 一个靠政策垫出来的增长反弹。

此轮经济反弹, 还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这次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 基本上靠影子银行来提供资金。影子银行中资质各不相同, 不过几乎都处在监管的盲点, 集资和放款手法上也存在众多的违规现象。从微观层面上看到, 不少地方基建项目很难回本, 有些甚至连支付利率都有困难。通过影子银行进行的资金流转, 已经占到全社会融资的一半。部分影子银行出事, 已经不再是小概率事件, 而此会否带来连锁反应, 甚至构成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 笔者看来风险不小。

中国式经济周期 篇8

关键词:当前宏观经济,经济周期,房地产

我国房地产从2000年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到2005年、2006年通过宏观调控抑制房地产的价格上涨过快, 随后2007年价格再次较快上涨, 再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带来的2008年价格开始明显下降, 都显示出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日益紧密。

因此, 进一步研究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主要由哪些因素影响,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中的社会总消费与总投资有什么影响, 应如何进行宏观调控,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阶段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三次较大起伏, 随之经历了三次时间集中、规模和力度较大的宏观调控, 这三轮宏观调控都比较主动地采用了间接的经济手段。

1.1993年~1996年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针对1992年的经济过热, 从1993年起实施的紧缩性的宏观调控, 在初期采取较多直接行政操作方式, 以治理当时混乱的金融秩序。

2.1998年~2002年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扩张性宏观调控

针对1997年经济偏冷, 从1998年开始实施扩张性的宏观调控, 更多地采取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同时采取了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 解决了扩大社会总需求的问题。

3.2003年以来的中性宏观调控

针对2003年经济运行中又出现的一些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中性宏观调控, 政府果断做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 在手段的运用上讲究综合性, 动手早, 见效快, 未雨绸缪。

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自2002年以来, 中国一直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并且经历了持续六年的经济繁荣期。2002年至2007年, 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为9.1%、10%、10.1%、10.4%、11.1%和11.4%, 年度间的平均波幅很小。2007年, 中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 比2002年增长65.5%, 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但这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

1. 物价总水平逐步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保持低速增长的趋势, 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和上升

2002年至2006年,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 分别为-0.8%、1.2%、3.9%、1.8%、1.5%, 而到2007年, CPI上升幅度达到4.8%。进入2008年, CPI进一步创新高, 由农产品和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 逐渐向其他商品和生产资料领域扩散, 以致许多学者作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存在着由结构性价格上涨走向全面通货膨胀的巨大风险。

2. 投资增长持续偏快, 推动中国经济过热增长

2002年至2006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6.9%、27.7%、26.6%、23.9%、24.8%。对宏观经济而言, 投资需求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有助于拉动经济走出萧条实现持续增长;另一方面, 过度的投资冲动也很容易推动经济走向过热。

3. 信贷规模扩张, 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与经济高速增长, 与投资扩张相伴生的, 则是不断扩张的信贷规模及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从中国的信用扩张周期来看, 2000年以后, 银行信用系统逐步摆脱了1997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紧缩局面, 而处于一个持续扩张的时期。2000年, 代表社会信用总量的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为10%, 此后M2的增速不断加快, 到2005年上升至21.1%。尽管近年来, M2增速有所放缓, 但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4. 房地产和资产价格上涨孕育了巨大的经济泡沫与经济风险

房地产与股票价格膨胀产生的偏离经济基本面的资产泡沫, 导致居民存款从银行搬家, 流入房市和股市, 不仅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吹大了资产泡沫, 加重了通货膨胀, 而且孕育了资产泡沫崩溃后经济剧烈收缩重组的巨大风险。

5. 来自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与困境

近年来, 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以每年约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 到2007年底, 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如中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实施的对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大量国际投机性资本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这些都对经济过热和结构失衡, 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6. 国际经济风险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

除了国际原油、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推动国内生产成本和物价上涨外, 2007年3月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逐步拉开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序幕。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不仅对中国未来的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特别是美国为刺激经济所采取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有可能部分抵消或削弱中国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效应。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影响因素

事实证明, 由于宏观经济发展波动性以及房地产业内在的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 房地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从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 到第二次经济危机爆发之间, 定义为一个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都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1. 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动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这个增长过程不是平稳的而是波动性的, 发展至今, 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1981~1983年的第一轮周期;1984~1990年的第二轮周期;1991~1996年的第三轮周期;1997年开始至今的第四轮周期。

比较这四轮周期可以发现中国房地产周期的表现形式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周期的长度在增加, 波动幅度在减小, 衰退与扩张的时间比在减少。可以判断, 未来中国房地产周期除了延续这一趋势外, 还将表现为周期每一阶段的变动将呈波浪式, 且变化越来越无规律性。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尤其是住房制度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周期, 目前正处在第四个周期。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不少经济和社会问题, 出于对房地产发展过热的担心, 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过热现象, 实际是其发展周期波动规律的表现。研究导致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原因及政府应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 对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 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

分为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内生因素在本质上决定着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 外生因素则是波动的初始原因或初始推动力。

(1) 内生因素主要包括房地产供求和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需求与供给。价格、收入、政策以及预期的变动都会使房地产需求总量受到影响继而发生变化与此同时, 房地产供给总量也会在技术、劳动、资金管理等条件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扩张或收缩的变化。只有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同时平衡的情况下, 房地产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供求总量和结构任何一方面出现严重失衡, 房地产经济就需要进行调整, 继而引发房地产经济的波动。

房地产投资。进行房地产投资决策时, 房地产投资利润率是需要被考虑的重要指标。利润率通过引导房地产的投资走向扩张或收缩, 对房地产周期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房地产投资波动常被看作是房地产周期的引擎。

(2) 外生因素包括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因素、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因素。指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敏感程度较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等。这些具有明显周期性质的宏观政策因素, 在短期内对房地产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

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率高度正相关, 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 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越快;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有所区别。此外, 技术革命、产业结构变化、体制变迁等都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造成冲击, 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

(3) 随机因素, 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战争、政治风波等社会突发因素, 以及不可预测的因素如科学技术的根本变革等。这些因素对房地产波动有突然、直接、猛烈的影响, 这些影响一般是短期的, 但有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3. 对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建议

目前关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的看法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未到波峰或者没有过热、已到波峰或者已经过热。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房地产业发展长周期还包含一些短周期,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周期性波动是很自然的经济现象, 这些周期性波动都在可控的范围。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防止房地产业出现大幅度波动。

(1) 在加强周期性规律研究的基础上, 正确判断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一般可以通过房地产投资量的增减、产业增长率的高低、房价的涨跌和市场交易的旺盛等主要指标来分析和衡量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 评判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为此, 应加强房地产周期的研究, 积累经验, 建立房地产周期运行的监控指标体系, 为正确评判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提供科学的依据。判断正确与否, 是实施反周期策略的前提。

(2) 采取反周期策略, 预先采取措施, 避免大起大落引起的强烈震荡。当前, 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几年, 扩大内需仍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活跃, 扩大内需就会缺少活力, 经济发展也将缺少动力。因此, 宏观调控政策首先要立足于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力求与之相适应, 防止房地产业过热或过冷;另一方面, 也要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作用, 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延缓周期波动, 缩小波幅,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要处理好我国各地房地产业发展周期的差异性与宏观调控政策统一性的矛盾。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样, 东、中、西部差距很大。因此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程度不一, 且房地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这就决定了房地产周期既有全国性的周期, 也有各地的发展周期。因此, 房地产宏观调控既要避免“一刀切”, 又要保证地方政府有效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更应是指导性政策, 由各个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实行, 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调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参考文献

[1]牛凤瑞: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房地产业的发展[J].经济纵横, 2008 (3)

[2]陈秀梅韩和林赵元兵: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兼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1)

[3]田成诗.我国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景气关系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7)

[4]何国钊: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12)

他国选举周期与中国对外经济策略 篇9

当前对选举与对外政策的研究多集中在选举改变执政力量从而影响该国的对外政策。国内曾较为关注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林宏宇, 2006;张业亮, 2007) 。外交政策也会影响本国选举, 为了选举而调整本国对外政策自然也是政治参与者们的关注点之一, 例如美国总统在其第一届任期的第四年, 出于连任的考虑, 其对外政策会较多地关注选民反应, 即对外政策具有选举周期特征 (林宏宇, 2006) ;在国际交往中, 一国会通过某些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他国选举, 其中以大国干预小国或主要国影响追随国为基本的表现形式。

在当前的这类国际游戏中, 中国不可能完全恪守“独立自主”而无视其发生。尽管中国往往在这些事务当中充当调停者或“弃权者”角色, 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等实力的复兴, 中国对外政策不但可以对一些小国的选举产生明显影响 (正如中国近些年已经在操作的) , 通过正确地分析形势、制定并运用合理政策, 对于其他大国, 中国也可以影响其选举, 促使更利于我方的政治力量上台。对于快速崛起的中国, 这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因此将这该内容作为分析核心。

二、他国选举期间中国对外经济政策选择

一般来说, 对一国外交政策有重大影响的选举或换届主要指政府选举和议会选举。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 国与国之间通过贸易、资本和人员流动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紧密的联系。通过制定本国的经济政策以图对他国选举施以影响, 这是一国通过对外政策影响他国选举的最为隐蔽的手段。

(一) 贸易政策

在现代经济中, 对外贸易对一国的产出、就业有重要影响。采取贸易政策来影响他国选举的逻辑是, 假设他国总统计划连任, 若这位总统是位温和的“鸽派”、并且我们也希望他连任, 那么, 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对该国的进口, 助力该国出口行业以至整个经济, 经济状况的向好必然伴随着就业和收入增加, 这样该总统连任的可能性也会提高。但如果我们不希望这位总统连任, 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 在选举期为该国经济“泼冷水”。

对于所执行的具体措施, 包括:直接的贸易政策, 如调整进出口政策、调整补贴与退税政策等;宏观需求管理政策, 可以间接影响对外需求。

(二) 金融政策

资本政策:中国金融领域长期存在较严重的管制, 对外资尤其明显, 虽然抑制资本大规模流动的冲击有利于维持经济稳定, 但随着经济体的逐步成熟和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不断融入, 金融管制的必要性日益下降, 而弊端则在不断上升。但是综合来看, 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是一国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我们应该妥善地利用这一趋势, 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放宽资本账户, 这里所谓的时机, 一方面要考虑国内经济状况, 另一方面则要考虑的主旨———他国选举周期。以美国为例, 金融资本运作的大本营在华尔街, 而华尔街对美国议会和政府都有莫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通过资本账户政策借华尔街等利益集团的渠道来影响美国议会和总统选举, 则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他国政府债务的政策:近些年, 中国经历了持续的“双顺差”, 由于中国实行汇率管制, 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大量的外汇储备使中国拥有更多工具可以用来影响他国政治和经济, 欧洲债务危机暴发以来, 中国的这一工具变得更加重要, 手握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无疑成为债务危机国家竞相争取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掌握了巨大的主动权。援助他国, 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友好或搞好两国关系, 更是为了抑制该国反华力量、扶持亲华力量。

(三) 汇率政策

最近几年,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外经济争端的核心之一。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后, 人民币一度再次盯住美元, 但是2012年5—9月, 人民币在波动中贬值约1.3%。8月底, 美国各党已确定候选人, 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在竞选中大打中国牌, 不断攻击人民币汇率问题, 并扬言其“当选总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 可以预见, 若罗姆尼当选总统, 即便仅仅是为了向公众兑现其竞选承诺, 他也一定会在汇率问题上跟中国过不去, 中国在汇率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近些年偏保守的共和党对华政策一直较为强硬, 这当然不对中国口味。从10月10日至11月14日, 人民币快速升值约0.9%, 但为时已晚, 中国的汇率政策已经为罗姆尼打中国牌提供了足够口实。分析此例, 可以认为, 即便中国在10月份注意到了汇率问题的重要性, 但综合之前几个月的小幅贬值, 可见确定中国未能及时运用汇率这一政策工具来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综合来讲, 奥巴马连任总统对中国是较为有利的, 但是在其竞选过程中, 中国未能提前布局, 在关键时刻非常遗憾地将人民币贬值, 而贬值期持续近四个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失误。

(四) 知识产权政策

在知识产权方面, 欧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长期存在激烈矛盾。在20世纪90年代, 曾因知识产权问题而出现了两次较严重的危机。当时, 中国国内盗版现象猖獗, 翻录的光盘和软件不但充斥国内市场, 还销售到东南亚国家。美国政府指责中国政府纵容对其知识产权的侵害, 决定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保护其知识产权, 将对中国进行贸易报复, 从而迫使中国采取行动, 打击盗版,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焦力军, 2007) 。但即便在今天, 知识产权争端依然存在, 一些欧洲委员会和美国议员仍然以知识产权为工作重点, 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长期来看, 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中国政府不应在此问题上过于强硬, 但是, 在具体政策出台时机上, 需要做具体设计, 应该将这类政策与国际争端、他国舆论和选举相联系。

(五) 投资、对外援助等其他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走出去”日益重要, 近些年中国企业在世界其他国家展开投资, 而投资在短期能增加总需求, 在长期能增加产出和就业, 因此中国的投资对于一些小国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从而投资也具有影响这些国家政治运行的能力, 特别是对非洲, 中国的投资、援助以及贷款都会对执政党的执政命运的发挥影响, 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些政策工具。

除经济政策外, 还可以综合外交政策、军事安全政策、意识形态政策等, 在此不做详述。

三、结论与建议

一国的对外政策会对他国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在他国的选举期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应当把他国选举期视为外交敏感期。针对他国选举, 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对于某些存在时滞的政策, 有必要提前准备。对外政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外交部门不应当将外交当成孤立的任务来完成, 而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成体系地考虑政策影响, 把握时机, 注重灵活性, 增强对外政策的效果, 这是核心主旨。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 即使中国在原则上依然坚持对外五项原则, 但在实际上可以逐步突破不干预原则的束缚, 参与国际重大政治、军事争端。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以及军事大国地位的不断强化, 我们必须要改变不干预主义, 而当前我们要做的是从事实上突破不干预主义。大国外交需要极高的灵活性。在对外关系中, 白脸、黑脸要同时存在, 合理驾驭国内、党内正反两种力量, 既给外国的外交官们留下争取空间, 同时也增强自身政策的灵活性。外交中, 应放弃“步调一致”的传统做法, 重视人大的外交职能, 增强人大否决权, 可以出现人大否决政府条约的现象。增强他国与中国外交的不确定性, 在经济学中, 若期望的目标不变, 不确定性越大, 付出将会越多, 在一定条件下, 这将有利于我方。

大国外交应提高包容性, 不能锱铢必较。例如, 外国政府发布PM2.5, 中国外交部也对此表示不满, 一时间几乎成了外交争端, 这种过于敏感的外交心态, 是狭隘和不自信的表现。对于一些争端, 中国的宣传部门不要刻意丑化外方, 应该就事论事、多一些换位思考, 我们应该消除那种长期受侵略、受压迫的“弱国心理后遗症”, 形成真正的成熟大国气质。

参考文献

[1]焦力军.互动与博弈——中美政治与经济互动分析[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林宏宇.试论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1952—2004) [J].国际论坛, 2006, (3) .

[3]林宏宇.2006年中期选举对美国外交内政的影响[J].国际关系研究, 2006, (11) .

中国式经济周期 篇10

【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转变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情况,但总体来讲,在中国的转轨时期,这种经济的波动趋于稳定,其主要原因是微观基础的变化。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发生了一定转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波动程度。

一、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但也呈现出了周期性的波动,经济过冷或过热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波动的幅度较大,1997年则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明显的经济下滑后国家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逐渐出现复苏态势,到2002年,中国经济基本呈现稳定状态,2003年以来,房地产产业发展迅速,信贷规模提升,到2006年出现经济提升,而2007年和2008年出现高通胀现象,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滑严重,而国家四万亿政策则使得经济在2010年和2011年出现回升,从2011年到现在,中国经济又逐渐趋冷,出现一定的回落态势[1]。

纵观几次经济波动,可以发现经济上升和下降阶段并不对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2006年,中国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趋于缓和,而在2006年以来,这种波动又逐渐增大,经济稳定性有待提升。

二、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微观基础转变

(一)国有企业变化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政府,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为政府,国有企业不仅要实现盈利,还要兼顾就业、社会保障等多重目标,这属于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发展限制。为了使国有企业效用最大化,有两种方式可行,一种是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一种是将国有企业作为单一的市场主体。

八十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并没有改变其政策性负担问题,一些应当由所有者监督的权力授权给了承包人,这就使得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出现问题,内部控制人不明晰,责权分配不明朗,因此,八十年代的国企虽然有着较强的投资冲动,但预算约束硬化不足。

1999年之后,国有企业改制得到深化,责权分化有着一定的改善,股权多元化得到了发展,因此其预算约束硬化程度提升[2]。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之后,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不断发展,投资行为也发生了转变,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改革成效取得了一定进展。

(二)非国有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

国有企业的改制引起了社会利益重组,出现了经济资源流动、失业率提升等问题,这不利于社会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一个规模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非国有企业的存在对缓解就业压力、弥补国有经济改革下导致的经济发展慢速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非国有经济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保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

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改革开放之初,非国有经济的规模只相当于国有经济的一半,而在2001年,非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活动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俨然已经成为了市场投资的主力军。

从就业上来看,在1998年,非国有经济吸纳的就业人口就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这说明非国有经济真正的站上了市场经济的舞台。非国有经济的这种变化代表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的配置变化,说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逐渐提升。资源配置包括多种形式,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净值是两个重要部分,前者能反映增量资本配置情况,而后者能反映对存量资本运用情况。

从1981年到1993年之间,增量资本市场化配置的比例为34.76%,1984年之后,增量资本的市场化配置平均为48.4%,增量资本市场化配置比例大大提升。从存量资本的角度看,到现在来看,还不能说完全实现市场化配置,在1994年之后,存量资本的市场化配置达到了65%。虽然经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还不完善,但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升,这说明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过程中,微观基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这种变化比较明显[3]。

非国有经济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我国来说,非国有经济的波动并不属于市场性质的波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长期以来,相较于國有经济来说,非国有经济处于弱势地位,其发展依赖于国有经济,因此其经济周期与国有经济周期类似,但在非国有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轨道逐渐与国有经济脱离,这从1999年开始逐渐明显了。

第二,政府在支持非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就业率和增加财政收入,因此非国有经济就会收到宏观经济的影响,1998年之后,国企改革使得下岗职工众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非国有经济自此之后在发展中也在不断完善自己。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的波动是呈现出一定周期性,在周期性波动下,其微观基础也出现了一定改变。本文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经济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下的微观基础转变。国有企业在改制之后逐渐适应市场化发展,预算约束硬化得到增强,投资行为发生转变,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待加强,非国有经济的市场化资源配置不断增强,在国有企业改革式微时期快速发展,但其经济变化并不完全属于市场经济变化性质。

参考文献

[1]傅鞍安.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变化特点[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02:96-99+103.

[2]雎国余,蓝一.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60-70+206.

商业周期理论视角下中国经济现况 篇11

奥地利经济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简称“商业周期理论”)在当今财经研究中可以说是一个被遗忘、被忽视的经济学术领域。在国内关于商业周期理论的研究不多,在财经领域,运用其理论进行分析更少之又少。在2008年全球性信贷危机后,欧美等国家政策部门、研究机构及学者注意到信贷危机与该理论所提及到的情况吻合,所以开始重新关注该理论。

一、商业周期理论

许多经济学者及华尔街的分析员都了解国民产出、利率、通胀都存在着周期性波动,这些周期性波动引起股票、房地产及大宗商品等市场的牛市及熊市。商业周期理论认为这些周期性波动是由于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并将这些周期性波动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通胀性繁荣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干预信贷市场,人为地压低利率致低于正常水平,从而刺激经济活动。一些在原利率水平无利可图及不会进行的投资项目,会由于利率被人为地压低而变得有利可图及可行。活跃的商业活动导致生产资料及工资上涨,而工资上涨会进而推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及消费品价格。如果中央银行抑制信用的进一步扩张的话,经济繁荣景象将会马上歇止。但是中央银行不会对他的行为贸然转向的,他们只会继续更大规模的扩张信用,而价格及工资会相应地继续上涨。这种上涨不能无止境地持续,可用的生产资料及劳动力未有相应增加,在货物周转过程中增加的就只有充当货币使用的信用媒介的数量。所以新企业的成立或新投资项目的出现难免要从其他企业抢走其所需的生产资料及劳动力,并造成经济结构被扭曲。只要信用一直继续扩张的话,这种情况一直不会被注意到。但是这种扩张不能永远的延续。为了尝试避免这种上涨突然歇止及随之以来的价格暴跌,更多的信用将会被创造,导致价格将会持续的及更快速的增长。

货币供应的持续增加,将导致消费者的名义财富及持有的名义货币增加,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也会持续高涨,并导致消费品价格上升,以及实际工资的减少。随着消费品价格及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升,靠近最终产品的生产项目的获利能力将大于远离最终产品的生产项目,那些不能盈利的长期资本投资项目将被迫放弃。当人们意识到价格持续上涨的时候,恐慌就会开始。这个时候,人们都不希望持有货币,因为持有货币时间越长,损失会越大。为了减低损失,人们会赶紧处理掉手上的货币,而不理会价格、也不理会用货币转换回来的货物是否用得着。这个时候,如黄金、白银等能对冲通胀的投资价格将会大幅上涨。

(二)信贷紧缩

为了防范银行体系的崩溃,中央银行会在警觉到消费者的收入增长跟不上价格上涨时(即实际工资下降),重新调整时间偏好来确定符合消费者要求的消费投资比例;另外,当中央银行警觉到企业家难以偿还贷款时,便会停止信用及货币的进一步增加。通过信用扩张而至的经济繁荣完结,企业家将会由于信用的收紧而难以获得贷款,利率也将会由于突然出现的资金短缺恐慌及企业家为了避免破产而争相融资而抽升,由于过去信用扩张所误以为有利可图的投资将很快被发现其实是不当的投资。

(三)衰退

曾因人为压低利率及价格上涨而获益的企业将不能再获取盈利,部分企业可能需要缩减经营规模、停业或倒闭。价格暴跌、经济危机及衰退随之来临。这些经济危机及长时间的衰退都是信用扩张带来的不当投资所造成。信用扩张及中央银行延误改变货币政策的时间愈长,错误投资及不正常投机活动所带来的后果愈严重,以致经济衰退的时间愈长,经济复苏及经济活动恢复正常的时间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

信用扩张带来的虚假繁荣充斥了浪费和错误的投资,企业家原本投入企业的资本并被锁定的部分将会亏掉,经济体系必须消化所造成的亏损。这时,企业首先应缩减消费,以及通过节省而建立新资本,并运用新资本改良生产设备以应对实际需要。衰退其实是一个恢复过程,它对繁荣时期的浪费和错误作出调整,并重新确立起能满足消费者实际要求的有效市场体系,使经济恢复正常。由于部分企业需要缩减经营规模、停业、甚至倒闭,资本品的需求及生产将大幅度下降,而且会比消费品的需求及生产下跌得更快。除非出现通胀性衰退,否则大宗商品及资本品价格的下跌幅度将会比消费品更大。在恐慌过后,利率会由于信贷需求下降而开始下跌。

刚性工资是另外一个导致漫长衰退的原因,工资在经济繁荣时上涨,但是在经济衰退时却下不来,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会比资本密集型企业大,刚性工资也会逼使企业通过裁员以减低开支,这导致失业情况严重,以及经济复苏遥遥无期。除非价格及工资能根据流通货币量完成自我调节,否则经济难以恢复正常。

对于经济衰退,有人会建议通过刺激经济活动及全力重推新一轮的信用扩张以歇止经济衰退及带来经济复苏(或让经济回复到正常水平),但此做法只能克服当前的经济困境,最终却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四)经济复苏

随着缺乏竞争力企业的转型、被整合或倒闭,过往的不当投资会渐渐被消化,重新累积的储蓄将支持企业按照市场需求重新进行资本投资,大宗商品及资本品的需求及价格将走出谷底,经济也开始复苏。

二、中国经济现况分析及建议

从下图可见,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的GDP增长率急速下滑(2007年下旬及2008年)。在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下(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M2增长率于2008年底开始回升。与此同时,中国GDP增长率也走出谷底。从商业周期理论来看,这是通胀性繁荣的初段。在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下,M2增长率在2009年继续攀升,PPI及CPI也开始从2009年下旬回升。从商业周期理论的观点来看,这属于通胀性繁荣的后段。如果人民银行抑制信用的进一步扩张的话,经济繁荣景象将会马上歇止;但是如果人民银行继续更大规模的扩张信用,价格会相应地继续上涨,通胀性繁荣也会持续。到了2010年初,在国内通胀高企等原因下,人民银行开始紧缩货币供应。在持续的紧缩货币政策影响下,经济增长的步伐慢了下来,部分企业家也因为信贷的收紧而难以获得贷款,滞后约半年的PPI及CPI也慢慢的稳定下来,从商业周期理论的观点来看,这属于信贷紧缩阶段。到了2011年末,除了GDP增速持续下跌之外,滞后的PPI及CPI也开始回落。值得关注的是,PPI回落的幅度比CPI要大,这可能意味着生产资料及资本品的需求开始放缓,从商业周期理论的观点来看,中国经济可能已经步入衰退阶段。之前通过信贷扩张,大量进行投资的企业可能由于经济衰退而需要缩减经营规模、停业或倒闭;生产资料及资本品的价格也将可能出现暴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统计局

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刺激经济活动及全力重推新一轮的信用扩张以歇止经济衰退及带来经济复苏。按照商业周期理论的观点,此做法只能克服当前的经济困境,经济最终还是陷入衰退。奥地利经济学派鼓吹政府少干预经济,提倡让自由市场通过自我调节恢复过来,让价格及工资根据流通货币量自我调节。对于企业家原本投入企业的资本并被锁定的部分将会亏掉,经济体系将适应造成的亏损。另外,为应付经济寒冬,企业应当缩减消费,以及通过节省而建立新资本,并运用新资本改良生产设备以应对实际市场需求。可见,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是消化不当投资,通过储蓄重新累积资本与需求。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健全的自由市场体系,在缺乏政府政策指导下,市场自我调节过程会缺乏方向及效率。有见及此,政府可以以新政策治旧政策的后遗症。在经济完全陷入衰退之前,中国政府应该以政策为手段,以缩短调节时间及加快经济恢复为目标,做好经济数据收集分析工作,并担当市场主导者的角色,通过政策指导:(1)适当引导需求致实体经济,避免过分压抑虚拟经济,防止虚拟经济窒碍实体经济的恢复;(2)引导货币流动性流向合适领域,创造新需求,避免过急地收紧货币流动性,影响健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抑制通胀,并重点监控必需品价格的波动及时调控偏离指导价格范围的情况;(4)减低个人及企业税负,做到藏富于民,让经济活动参与者累积更多的储蓄;(5)关注市场预期及信心,并建立渠道,公开透明地向市场发放指导性信号,减少市场上的揣测、不安及不确定性;(6)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吸引外国资本的力度,避免对企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打击;(7)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收购、整顿亏损严重及负债沉重的困难企业,避免单纯通过增加信贷来解救困难企业;(8)加强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要求企业对不当的投资项目及时足额的于财物报表中减值,潜在亏损则应及时足额的在财务报表中提取拨备,让银行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信贷审批及信贷分配;(9)对于亏损严重的企业,可以通过税务优惠政策给与支持,比如让企业分期在税前扣取经核实的资产减值及潜亏拨备。

摘要:在商业经济周期理论视角下,中国经济自2008年全球性信贷危机以来,先后经历了通胀性繁荣、信用紧缩以及即将可能步入衰退等阶段,这与该理论所提及到的情况基本吻合。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健全的自由市场体系,在缺乏政府政策指导下,市场自我调节过程会缺乏方向及效率。政府可采取以新政策治旧政策后遗症的办法,在经济完全陷入衰退之前,以政策为手段,以缩短调节时间及加快经济恢复为目标,做好经济数据收集分析工作,并担当市场主导者的角色。

关键词:中国经济现状,商业周期理论,信贷危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Mises,von.Ludwig.Human Acti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49.

[2]Mises,von.Ludwig.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YaleUniversity Press,1953.

上一篇:游戏玩家之友下一篇:公司治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