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公司(精选12篇)
国际能源公司 篇1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批准成立, 山西省人民政府出资并授权山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52亿元人民币。成立以来,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做好能源产业的同时, 积极关注民生投资, 在城市污水处理、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方面做了积极的贡献。目前, 公司业务以投资能源项目为主, 包括电力、煤炭、煤层气、新能源、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发电、基础设施等。
过去, 多元产业一路领跑
2007年, 按照山西省政府引进外资的战略要求,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以优质电力资产38亿元, 经评估资产为47亿元, 与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进行了战略重组, 一次性引进以上两个外方投资人民币53亿元, 共同成立了“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电力合资企业, 也是山西省政府最大的外资项目。此次合作成功, 不仅为山西省引进了世界一流的五百强集团, 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最大增值。
截至2010年底,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303亿元。现有参控股企业35家, 其中控股企业28户, 参股企业7户。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如下:
火力发电:目前公司拥有参控股发电企业19户, 控股企业的投产和在建容量704万千瓦, 其中单机30万千瓦以上的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占火电装机总容量的88%, 成为公司的主力机型。已投产的发电容量442万千瓦, 占山西省投产装机容量的11%;在建装机容量262万千瓦, 占山西省在建容量的三分之一。公司目前拥有和掌握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全国装机容量最多的煤矸石发电机组, 已投产、在建的控股及大比例参股的煤矸石发电项目5个, 装机容量255万千瓦。
清洁能源:公司目前的风力发电已投运14.7万千瓦, 主要包括神池风电一期、二期和大同新荣风电。每年提供清洁电力3.2亿度电, 可节约标煤12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按1吨标煤产生2.6吨二氧化碳计算) , 减排二氧化硫465吨, 减少烟尘排放140吨。近期将新建新荣二期4.75万千瓦风电机组、神池三期4.8万千瓦风电机组。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作为一个环保产业, 公司目前拥有处理项目7个, 全部达标投入运营, 年处理污水4 800多万吨, 削减COD (化学需氧量) 1.1万吨。晋中市第二污水厂由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 日处理能力10万吨, 分两期建设, 一期日处理污水5万吨, 再生水4万吨, 总投资1.9亿元, 已于2009年10月投产, 是目前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污水处理厂, 并被国家建设部誉为“国能模式”。
垃圾发电: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山西省第一座垃圾焚烧电站——太原同舟能源有限公司 (太原市东山垃圾发电厂) , 日处理垃圾能力1 300吨。现公司已在山西范围内筹划建设垃圾发电厂, 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朔州垃圾焚烧电厂 (日处理垃圾1 000吨) 。
煤层气: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建设长治―和顺―太原煤层气管线, 年输气能力4.9亿立方米, 实现与中石化榆济线对接;参股建设临汾―临县煤层气管线。正筹划开发建设一批加气站, 并积极开展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
旅游: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现控股的“常家庄园”是山西晋商大院的代表, 是儒商文化的典范, 在众多大院遗址中面积最大, 文化品味最高。景区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 年接待游客30万人以上, 是山西省AAAA级风景区。
房地产: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了太原市城市改造和新型智能商务区建设。目前在建的长风商务区写字楼、商住楼是长风商务区整体规划中的重要板块, 总建筑面积为120万平方米。
未来, 绿色环保无限美好
“十二五”期间,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山西、立足节能低碳、立足科技自主创新、立足环保电力、立足清洁能源、立足关系山西民生项目的投资, 以环保、收益、创新为理念, 构建以电为核心, 煤、新能源 (风、光、城市垃圾、生物质发电) 、煤层气等多元化发展产业格局, 打造具有“现代晋商文化”特点的大型绿色环保能源企业, 对优化山西能源结构, 促进山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资产经营目标:“十二五”期间,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16亿元;到2015年, 实现总资产翻一番, 资产规模达到600亿元;集团销售收入翻番, 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净资产增加200%, 达到260亿元, 利税超过24亿元, 实现利润9亿元。完成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境内或“A+H”股上市。
产业规模目标:“十二五”末, 集团发电装机控股容量翻一番, 超过900万千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 (风电、太阳能、垃圾发电、生物质电) 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 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超过5%;年发电量超过540亿千瓦时;煤层气达到5亿立方米的抽采能力, 年输气能力达到15亿立方米;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50万吨, 污泥碳化日处理能力300吨;城市垃圾日处理能力超过3000吨;房地产年开发30万平米。
节能减排目标:到2015年, 煤矸石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 年燃用煤矸石总量将达800万吨, 相应减少原煤消耗450万吨;通过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外送电、热电联产机组、新能源等项目和对存量机组技术创新改陈造定及堂优主化任在, 山实西现靖年烨节调约研标准煤26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690万吨, 减排二氧化硫10 068吨, 减少烟尘排放1.8万吨;年污水处理量达到3亿吨以上, 年削减化学需氧量9万吨;年污泥碳化能力9万吨;年焚烧处理城市垃圾72万吨。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 公司将进一步统一思想, 凝聚合力, 抢抓机遇, 大力推进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机组建设, 积极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和低热值燃料大型坑口火力发电、煤矸石综合利用以及城市热电联产项目, 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综合能源集团”为目标, 以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做法, 持之以恒抓投资, 齐心协力抓项目, 雷厉风行抓推进, 确保“十二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为开创跨越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国际能源公司 篇2
关于成立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大滩200MW风电项目工程安委会的通知
本部各部门、各下属单位: 为加强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新能源公司”)大滩200MW风电项目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基建安全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电监会《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集团公司《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和《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有关规定,成立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大滩200MW风电项目工程安委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下设办公室做为安委会日常办事机构,具体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如下:
-1-
一、安委会
安委会成员由河北新能源公司、设计院、监理单位、EPC总承包单位(联合体牵头方和成员方)有关人员组成,具体成员如下:
主 任:曹旭东
副主任:李 金 张大勇 周立民 钟 航 唐志远 委 员:刘 磊 韩德志 谢荣欣 赵福林 张海涛
王首余 张艾丽
安委会的基本职责:
(一)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和要求,组织和指导参建单位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二)研究并做出工程建设期间安全文明施工的重大决策、决定和措施,协调和解决安全文明施工、安全监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和管理制度,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总目标负责。
(三)组织制定公司安全工作总体目标和工作计划以及和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考核管理办法。
(四)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总结、分析和研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五)审查重大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协议,督促、检查相关措施的落实。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对重大施工项目进行重点安全监察和安全协议的履行。
(六)经常参加安全大检查,检查各参建单位对安全文明施-2-
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七)总结分析安全文明施工情况,制定和调整近期安全施工目标、方针、政策。
(八)审议通过有关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奖惩制度,决定重大奖惩事宜。
(九)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对安全施工违反大唐集团公司、大唐国际及河北新能源公司相关规定的施工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停工整顿或清退出场等处理。
(十)安委会成员在现场,均能行使监督权,经济处罚指令权。
(十一)裁决人身、设备事故责任归属,参与工伤认定和劳动争议鉴定。
(十二)审议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组织、人员、物资“三落实”。
(十三)组织现场的事故调查分析,及时了解各单位发生事故情况,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制定措施,改进安全施工管理工作。
二、安委会办公室 主 任:谢荣欣
成 员:赵福林 张海涛 周国伟 王正来 王首余 岳志明 张艾丽 王 玮 苏志超 李 杰 安委会办公室职责:
-3-
(一)负责安委会日常工作。
(二)在安委会直接领导下,协调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有关工作。
(三)督促检查各单位贯彻、落实安委会决议和安全文明施工部署情况,并向安委会报告。
(四)监督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日常教育、培训和考核,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等工作。
(五)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对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文明施工负责。分析安全施工形势,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向安委会报告。
(六)组织安全监督人员对重大施工项目进行重点安全监察。
(七)参与审查重大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协议,并监督落实。
(八)每月定期召开安全网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安全工作完成情况,布置当月工作任务,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九)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安全通报和事故通报,并根据通报内容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防范措施或预案。
(十)参加事故调查分析,吸取事故教训,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十一)协助安委会主任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制定会议议程,确定会议内容、会议时间,下发会议通知。
-4-
(十二)搜集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提案、建议,并及时汇报,对重大问题必要时建议召开安委会会议研究解决。
(十三)做好会议记录,编写会议纪要,搜集保存有关会议资料。
(十四)完成安委会交办的其它任务。
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7年7月31日
抄送: 本部副总及以上领导。河北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工作部
2017年7月31日 印发
国际能源公司 篇3
2016年1月、4月和6月,二十国(G20)集团能源可持续工作组(ESWG)分别在厦门、深圳和北京召开了三次会议和以“构建低碳、智能、共享的能源未来”为主题的能源部长会议。今年的会议进程塑造了数个多边能源合作的宝贵共识和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国家能源政策关注焦点和立场的差异。G20进程中,除了传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立场差异外,近年来主要经济体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因不同的能源结构、技术路线、投资与政策方向而产生新的争论焦点。本文就其中能源可及性、全球能源治理架构、化石能源补贴、能源安全等议题的进展趋势、争论要点和各方关注总结如下。
一、能源可及性
(一)议题进展
为响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起的“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2014年G20峰会通过了《G20能源合作原则》,携手致力于实现全球能源可及性。2015年G20土耳其峰会通过了“能源可及性行动计划”,以自愿合作的方式,重点关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能源可及性问题。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区,亚太地区的无电人口数量和非洲地区基本相当,并且整个亚洲地区炊事使用低效、污染严重的传统生物质能的人口数量也非常多。为进一步解决全球能源可及性问题,今年G20能源部长会议上,作为主席国的中国提交了《加强亚太地区能源可及性:关键挑战和G20自愿合作行动计划》,将重点区域从撒哈拉以南地区扩大到约有5亿无电人口的亚太地区。同时还召开了能源可及性大会,总结2015年G20能源部长会议以来撒哈拉地区在解决能源可及性问题方面的经验,探索能源可及性与消除贫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二)各方关注
各国代表在会议中分享了本国实现能源可及性所做出的努力、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希望加大合作与互助,并为G20平台下实现全球能源可及性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建议关注能源可及性问题严重的次区域,如20%的人口没有用上电的东南亚、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太平洋小岛国等地区。二是各国一致认可全面建立创新机制的重要性。不仅是技术研发等硬件方面的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监管框架、法律框架、政策体系等软件的创新,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监管环境,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的开展行动。三是建议采取能源多样化解决方案。除了扩大电网和利用油气等常规燃料,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也是解决能源可及性的有效手段。许多国家都认为可持续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解决岛屿国家用电问题上可以发挥优势。四是推广清洁现代炉灶。目前全球还有20亿人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烹饪,尤其是亚太地区,未来要在政治层面通过分布式能源解决清洁厨房燃料的问题。五是需要加强协调合作。加强与地区组织和已有相关国际组织的互联互通,整合现有资源,协调已有的倡议和计划,分享成功的案例经验,共享已有的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此外,要在G20平台上把解决能源可及性问题与能效、清洁能源领域的行动联系起来,制定更好的解决方案。
二、全球能源治理改革
(一)议题进展
全球能源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能源安全的内涵正在逐渐扩展,全球能源治理格局也需要做出调整。G20成员国构成较为多元,具有在全球能源治理中发挥较大作用的潜力,中国也希望借助此次G20峰会,搭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逐步发挥核心作用。但是,从目前G20能源进程看,G20在协调全球能源发展中可以发挥一定引导作用,但强化G20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作用尚待时日。
此前G20在2014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峰会发布的《G20能源合作原则》指出,要促进国际能源机构更具代表性和包容性。2015年土耳其安塔利亚能源部长会议公报中将国际能源机构单列为一个议题,同样提出要努力提升国际能源机构的包容性、特别是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但未对如何促进现有能源治理机构改革提出具体建议。
(二)各方关注与争论焦点
今年的G20能源会议上,中国作为主席国提出了“全球能源治理”议题,希望在G20框架下搭建能源对话平台,增加G20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建立G20能源合作智库、形成跨国能源投资协议等具体建议。在会议进程中,绝大多数与会代表认同G20将在推动改善全球能源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议ESWG将能源治理列为讨论议题。
由于各方对于加强G20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具体建议争议较大,能源部长会议最终通过的《北京公报》强调提出G20将致力于与各国际能源组织加强合作,未对G20框架下的全球能源治理做出实质性安排。
(三)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看,尽管国际各界对G20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作用有很大期待,但是G20在全球能源治理中提升作用尚需时日。未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意愿将会更加强烈。积极参与G20开放式的交流对话机制,并继续推动在其框架下建立新的能源治理机制依然是我国的重要选择。同时,G20对IEA、OPEC等国际机构并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我国仍需与现有国际能源机构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
三、化石能源补贴改革
(一)议题进展
从2009年G20领导人做出取消低效化石能源补贴承诺以来,G20推动补贴改革的努力经历了自愿汇报机制、倡议同行审议机制、中美率先承诺可开展同行审议、其他国家承诺同行审议几个阶段。
今年的G20推动补贴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是中美率先完成了相关补贴同行审议,为其他G20国家提供了范例。过去二年多,中美双方就同行审议开展了密切的合作,组建了各自的同行审议小组。双方完成了自我审议,审议小组也先后赴北京、华盛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审议访问,并向领导人峰会汇报了审议成果。二是德国、墨西哥也正在开展G20框架下第二轮同行审议。两国计划于2017年G20峰会前完成审议,并邀请了OECD作为审议的协调方。
本届G20能源会议体现出了补贴改革的两大趋势。一是2009年G20领导人承诺补贴改革以来,“自愿汇报机制”一度是G20的主导机制,随着中美同行审议的开展和更多国家的参与意愿,同行审议成为了G20改革补贴新阶段的核心机制。同时,G20同行审议正在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结对审议”的特点。二是设立改革补贴的最终时间期限被提上日程。低油价创造了补贴改革的契机,有成员国提出设立G20国家改革低效补贴最终期限的倡议(如2025年)。
(二)各方关注与争论焦点
改革低效化石能源补贴是G20成员国的共识,但具体的改革策略尚存在一定的争论。一是是否应当在G20框架下设置一个取消低效化石能源补贴的时间期限。一种看法是支持设立一个的时间期限来推进改革,而不是仅仅延续之前“中期改革”的承诺。同时,虽然目前在部分国家的某些化石能源领域需要融资支持,但是不能偏离在具体的时间段结束补贴化石能源的最终目标。另一种看法则是达成改革时间期限非常困难,尤其对人口较多的国家而言能源补贴的改革难度很大,各国的补贴改革情况差异也很大。由于争议较大,本届G20最终没有设立时间框架。二是低效化石能源补贴的概念存在争议。如有的成员国提出本国对低效化石能源补贴有特定的概念,强调G20框架下的低效补贴应聚焦于“鼓励浪费性消费”的补贴,而不应扩大范围。三是改革补贴的挑战和应对能源贫困的重要性得到了强调。有的成员国强调对贫困人口、尤其是针对贫困线以下群体的能源补贴不应算为低效化石能源补贴。有的成员国介绍了通过提升个人账户监管促进补贴发放针对性的经验,强调人口过亿的国家应对补贴改革挑战巨大。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是我国可将中美化石能源补贴同行审议作为G20政策合作的典范。中美审议扎实深入,合作具突破性和开创性。审议过程中,中美两国从同行审议任务说明书、方法学、补贴定义和范围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达成了宝贵共识。中方政府部门由财政部牵头,会同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广泛深入参加了审议,并建立了中方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中方审议活动进行了创新设计,吸纳了补贴改革的政府、企业、学界完整利益相关方,同时强调了中国补贴改革的财税、社保、价格等政策协同改革的系统性化特点,并介绍了节能、可再生等其他能源转型进程,可以作为一个同行审议的范本。
二是我国可支持将“结对审议”的趋势机制化。对比近两年来APEC和G20框架下的同行审议,G20呈现的“结对”同行审议趋势有助于补贴改革的政策交流与国际合作,应当算是G20的一项创新贡献。中国应积极加入未来他国的同行审议小组,为在不同国情下开展补贴改革提供有别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思考。
三是做好长期开展化石能源补贴改革国际合作的准备。化石能源补贴改革与气候变化的联系日益紧密。2015年COP21之后低效化石能源补贴的改革将与应对气候变化更紧密的结合,未来将成为常态化议题,发挥深远的杠杆作用。即使完成本次中美同行审议,中国也应做好长期应对此议题国际合作的准备,加速国内改革,并防范在贸易、政策等其他方面的相关纠纷。
四、能源安全
(一)议题进展
在早期的G20会议中,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附加于对石油或其它化石燃料问题讨论的框架中,例如2004年公报主要涉及提供充足石油供应、更公平的石油价格等石油安全问题。
2014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G20峰会首次单独提出了能源安全议题。峰会通过的《G20能源合作原则》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强调应加强能源安全的对话与合作,譬如采取应急响应措施。随后,首届G20能源部长会于2015年在土耳其召开,部长会公报中能源安全问题被着以更多笔墨,除重申国际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外,增加能源种类多样性和能源领域的投资成为成员国之间的共识。
2016年能源安全问题仍被视为G20框架下能源合作与治理的重要方面。G20能源部长会议北京公报中,能源安全被赋予“可持续”的新内涵。为保障可持续能源安全,除再次肯定土耳其部长会达成的共识外,高效、灵活、竞争的市场,对能源项目持续的投资以及投资的落实是中国G20部长会对能源安全议题的新贡献。
从上述能源安全议题讨论范畴的演变可以看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性问题兴起,能源安全观正由传统追求单一能源(石油)供需安全的观念向追求可靠性、可负担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综合能源安全观转变。
(二)各方关注与争论焦点
现代社会中,能源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至关重要,能源安全必须以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为逻辑起点,以国家为行为主体,实现能源安全的途径往往是自助及权力博弈。在这种意义上,能源安全问题实质是国际政治问题,因此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有不同的诉求,从今年G20的三次能源可持续工作组会议对能源安全议题的磋商可见一斑。
部分发达国家在能源安全中强调“可靠性”,将核电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突出能源安全与环境友好的协调,认为应当突出能源种类的多样性,尤其是强调清洁能源未来在取代化石能源,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而亚洲发展中国家更关注能源安全中的“可负担性”内涵,同时由于能源需求和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长,认为能源安全要突出以较低廉的价格实现可靠的能源供给。
(三)对我国的启示
在这种多样性的能源利益格局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味着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各种利益关系。例如,在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上,我国必须“开源节流”,增强自主控制和承担能源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意味着一方面应完善战略储备,增加海外投资,拓展海外来源;另一方面改变国内现有能源消费及生产方式,加快向新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未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G20平台提供的双边或多边对话及合作机制,为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提供良好支撑。
国际能源公司 篇4
一、国有石油企业人才管理存在问题
第一, 管理内涵模糊, 管理理念落后。一是国有石油企业对人才管理内涵与业务范畴不够清晰, 人才管理模块割裂。人才管理被定义为关键人才管理, 而非一个系统, 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核心员工和中层管理者身上, 忽略了对基层主管、核心部门员工和储备管理人员的关注。二是人才管理实践偏重于眼前, 缺少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考虑。企业对员工职业发展体系、企业人才战略、绩效管理等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关注程度不够。三是企业在招聘管理方面缺少有效的人员评估手段及科学的招聘体系, 尤其在人才定义与人才评估方面存在欠缺, 影响招聘的人才与企业的适配性。四是绩效管理更像考核, 缺乏合理的绩效目标、员工对绩效考核认识片面、形式主义成为阻碍绩效管理实施和发挥作用的三大障碍。使得绩效管理主要目的集中在为薪酬和晋升提供依据, 没有将其作为人才培养开发的手段。
第二, 管理体制及政策不够配套完善, 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国有石油企业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包括引才、育才、识才、用才的政策不够配套完善, 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企业间存在人才壁垒, 使得石油企业整体人才优势发挥不够充分。一是招聘体系不健全、招聘形式单一、渠道狭窄, 准备不充分, 唯学历唯文凭招聘, 存在人才招聘风险;二是培训投入不足, 师资队伍缺乏, 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缺乏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 企业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育人机制、成才环境尚未形成;三是缺少有效的评价衡量等识才手段, 人的能力差别得不到有效的区分和识别, 导致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着重资历、轻能力, 重职称、轻技能的问题, 造成人才的收入与贡献不匹配, 挫伤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存在人才资源的隐性浪费;四是尚未形成石油企业范围内人员流转机制, 在人员流转过程中, 地区差异、薪酬、住房、家属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 影响了企业内部人才正常流转机制的建立。
第三, 人才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产业上游领域聚集的人才相对较多, 在某些业务领域“叫得响”的专家还不多, 尤其是精通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炼油化工、国际金融, 具有全球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复合型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 在开展一些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承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开拓海外市场时, 人才不足, 影响了国有石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国有石油企业人才管理对策
(一) 深刻理解人才管理内涵, 转变人才管理理念
人才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去招募、识别、发展、管理和留任关键人才, 帮助企业和个人最佳地发挥其长期优势, 为企业提供持续的人才供应。一是把人力资源看做一个整体, 更加强化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 将人才管理列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优先级中, 从服务于企业战略转变成为构建企业战略, 树立人才管理不仅仅是传递组织整体发展战略, 而是组织整体发展战略一部分的观念。二是强化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意识, 将人才规划服务于长期的企业运营目标, 作为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才持续成长的重要保证, 使人才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把核心员工稳定、人岗匹配、员工能获得持续的培训和指导, 作为人才管理中最基本管理范畴, 把员工继任、管理评估等作为人才管理的核心管理范畴。将人才管理对象从核心员工和中层管理者扩展到企业一般员工, 关注员工职业发展体系, 制定企业人才战略和绩效管理体系, 给予不同类员工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发展机会。
(二) 强化人才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人才管理体系
国有石油企业要从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实际出发,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各项机制, 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制度性障碍,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体制机制优势。
第一, 建立“引”、“识”、“用”、“育”和谐发展的育人机制。一是健全招聘体系, 引入适合企业战略发展人才。要健全人才规划、预测分析科学, 人才评估手段先进、招聘机构健全、招聘渠道多样、招聘方式灵活的招聘体系。成立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资深技术专家和企业优秀骨干组成的专门招聘机构, 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为中心、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进行人才规划和预测分析, 以员工素质模型或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科学人才评估手段, 采取多种渠道, 多方式引入适合企业战略发展人才。二是建立开放的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坚持竞争原则、能力原则、激励原则、内行原则识人用人。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评价标准, 强化能力和业绩的导向作用, 完善业绩考核、能力测评和同行评议、群众评判相结合的开放的人才评价方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能力、重实绩、重群众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创新成果, 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的选用工作中来, 运用市场规律进行合理化的人才配置, 解决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的问题, 最大程度地实现人尽其才。三是健全培训机制, 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建立选调与竞争相结合的培训对象选拔制度, 坚持培训和使用紧密挂钩。建立培训考核测评模型和平台, 加快培训过程管理, 完善培训后续调查与核验机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工作实际及职工愿望, 合理确定培训需求。在培训方向上主动调研、主动适应、主动服务, 在培训内容上强调实际、实用、实效, 在培训教材上重视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 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 注意长短结合、业余与脱产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学历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转换培训为主要内容, 构建贯穿员工整个职业生涯的终身教育体系, 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
第二,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充分发挥石油企业整体调配的优势, 突破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界限, 建立合理的正常交流机制, 鼓励人才自由、合理流动。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疏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服务人才流动渠道, 出台相应的薪酬福利保障政策, 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促进人才合理互动, 使人才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三, 健全绩效考评制度, 完善激励机制。按岗位和职责制定各项具体考核目标, 提出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指标, 反映出不同职位特点和专业特征。考核体系要遵循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则, 采取领导与员工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平时与年度相结合等考核方法, 并依据考核结果, 对员工实施升降奖惩。要深入完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对内体现充分激励的分配制度;积极研究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 解决有效激励的问题。一是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的多种奖励形式, 完善福利和休假制度。把促进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开发高层次人才作为激励约束的重点。采取企业年度津贴或给予一次性奖励, 实行项目成果奖励、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商品化后的新增利润提成, 破格晋升、进修培训、出国考察, 带薪休假等激励办法, 对高层次人才、贡献突出的人才和有培养前途的人才进行激励。二是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加大岗位要素在工资中的分配比重, 引入市场劳动力价位, 确定不同类型人员的工资关系, 建立突出岗位、业绩挂钩、功能完整的基本工资制度。采取效益奖励、项目奖励、风险收入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构建以岗位职责、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三是建立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机制。制定各类人才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 疏通各类人才晋升渠道, 使人才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 通过晋职、表彰、选拔进修等办法, 让人才得到地位、名誉、责任等方面的尊重。大力推行岗位工资制、绩效工资制等多样化分配制度, 切实做到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 使有能力、有业绩、有贡献的优秀人才能够得到相应报酬。
(三) 加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做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四大人才工程”, 努力培养出满足企业各项业务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龙头, 以石油企业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程、重大现场试验、重要产品生产为载体和抓手, 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技术与工程相结合, 组织科技人才开展重要关键技术攻关,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通过配备专家助手, 选拔培养学历高、素质好、潜力大的年轻人才, 作为专家队伍建设的战略性储备人才, 为专家队伍建设积蓄后劲。
摘要:随着国有石油企业持续重组整合,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全球为视野, 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 为此, 必须把人才管理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文章从人才管理角度出发, 结合国有石油企业实际, 就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有石油企业,人才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朱芝洲.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国际能源公司 篇5
这些目标带来的是未来40年累计12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在经济性方面,路线图预计到2020年前后,陆上风电成本将与煤电持平。
这份路线图预计,如果将风电上网电价水平控制在0.55元/度以内,2009年规划的七大风电基地的经济可开发量就可达到7亿千瓦的水平。
在陆上和海上风电的布局方面,路线图的规划是:2020年前,以陆上风电为主,开展海上风电示范;2021年-2030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年-2050年,实现在东中西部陆上和近远海风电的全面发展。
在解决并网问题方面,制定和实施风电分级和跨省区消纳方案,协调风电、其他电源和电网建设与运行,推进和完成电力市场运行机制改革,这些均被路线图称作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国际新挑战 篇6
關键词:能源安全;中国;挑战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07-02
根据海关所提供的数据,2015年4月份我国石油进口达到每日740万桶(相当于全球每天石油消费量的1/13),超过美国720万桶,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可以说,我国的能源安全主要集中在石油安全这一个方面,新趋势深刻地表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升高,能源安全受制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可见,在全球能源形势大变革的时期,我国能源安全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一、国际能源状况的总体态势
(一)主要能源供应保持相对稳定
当前,全球能源消费依然集中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虽然势头强劲,但是短期只能改善局部能源结构,却难以撼动三大传统能源的地位。根据BP公司的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了0.6%,天然气增加了1.1%,煤炭增加了0.8%,①常规能源继续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开采势头;预计到2035年这一段时期,常规能源开采每年平均保持1.5%的增长,这无疑都是利好消息。从开采区域的角度来看,中东地区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常规能源开采地,以石油最为显著。在已探明的储量中石油占据了世界总体的47.9%,石油出口占据了世界份额的百分之34.9%。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其地位不可小觑,尤其是2013年俄罗斯天然气增产125亿立方米,是当年全球天然气生产增长最快的国家。北美地区主要得益于美国在页岩气开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提高了能源自给率。这一方面降低了美国对外能源依存度,提升了国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增加了的石油生产量可以对外出口,可谓益处颇多。除此之外,一些新兴地区如拉美和非洲,都大力推进能源开发,通过多渠道的合作提升了能源开发效率。
(二)化石能源依旧占主导地位
随着页岩气等新能源开采日益推进,全球油气资源开发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石油、天然气消费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同时,煤炭廉价优势明显,依旧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产电能源。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让更多国家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2013年全球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增加到5.3%,预计到2035年,全球一半以上增长的发电量均来自可再生能源的贡献。但是,这些前途光明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却面临着诸如政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其正常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虽然可再生能源得到青睐,使化石能源所在全球消费比重中有所降低,但是其主体地位在短期内是不会被撼动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技术相对落后,也没有更多的资金去研发新能源技术,他们更希望通过高能低价的能源,生产更多的产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这无疑加固了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
(三)能源需求格局发生变化
在新一轮的能源格局变动的过程中,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长率在2013年为2.3%,而这一指标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是3.1%,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新兴经济体成为主要的能源需求方;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进口占全球的49.4%,消费量占50.6%;亚洲国家吸收LNG73.2%的出口量。这其中以中国为代表,2007年中国的能源消耗量就超越了美国,2012年这一数值达到2735.2Mtoe。新兴经济体主要在于其工业发展需求相对旺盛,对能源的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对比来看,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消费相对较为低迷,欧洲的国家表现尤为明显,其原因在于经济衰退导致了能源需求大幅度降低,同时欧洲地区注重研发新能源技术,提倡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使用方式,这使得传统能源消费呈负增长。这其中只有美国一枝独秀,能源消费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这得益于美国从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生产再度恢复,能源需求随之上升。这一变化趋势总的来说就是能源的消费中心逐渐移至新兴经济体国家,亚洲地区尤为显著。
(四)石油价格起伏波动明显
在经历过上一轮油价上涨之后,此轮油价下跌是市场变化的一个表现。首先,中东地区产油国如伊朗等在政局逐步稳定之后开始对外出口石油;OPEC国家坚持提高石油生产量,担心其市场份额会受到挤压;北美地区在能源自给提高的情况下也大量对外输出石油,这使得石油市场供应量充足,形成了买方市场。其次,新兴经济体是全球能源需求的“大户”,但是持续的经济低迷使得对能源需求量较之前有所降低,其中一些国家本身能源就可以满足自身需求,所以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油价下跌。油价出现波动是供需矛盾的体现,现阶段低油价对能源需求国有利,有效降低了工业成本,此时还可以做好石油战略储备的工作。但是低油价也会挫伤石油出口国的生产信心,不利于能源生产的持续发展。这种不稳定也会增加石油运作的成本,对能源买卖双方都不利。所以把握好供需平衡,保持油价基本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国际新挑战
(一)国际能源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国际能源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国内市场的震动。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能源相对匮乏,亚洲的资源区主要集中在中亚与西亚地区。与中国同处于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能源都比较贫乏,都依赖于外部能源供给,这无形与中国形成竞争关系,在利益问题上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摩擦。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保持稳定,也正在积极拓展与东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但是由于主权问题,能源合作变成了政治斗争的砝码。对于能源更为富庶的西亚地区,美国等国家早已通过政治控制掌握了其能源出口命脉,使得中国在本地区获取能源时受制于美国。基于现实情况,我国选择与非洲和拉美等新兴能源供应国进行合作,但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非洲43.4%的石油和44.5%的液化天然气都出口到了欧洲,中国可以占有的份额极为有限。
(二)能源供给受制于国际政治因素
不可否认,能源作为国家间政治博弈的筹码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源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必然会披上政治的外衣,更为错综复杂。中东地区产油国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区,但是本地区的政局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涉动荡不定,这加大了我国石油供应的不稳定性。东亚地区主要的能源消耗大国,如日本、韩国本应该在能源方面共同合作,在能源议价、运输安全方面协同商议,集体应对外部能源挑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国家介入挑拨,使得各国之间矛盾重重,不能协同合作。我国石油进口的方式比较单一,集中在海上运输,尤其是要频繁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船舶以外国的运油船为主,这些都是石油运输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由于这里是航运要塞,海盗时常出没,周边国家打击力度欠佳;有些国家甚至希望借助其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这都导致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大大降低。此外,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希望通过能源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提供更为稳定的能源供给。但是有些国家一直宣扬“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极大地影响到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三)环境制約因素所带来的压力
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包括中国在内的182个国家签署了承担减排义务的《京都议定书》。虽然美国在签署之后又退出,但是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广泛开采,美国的能源结构得到了改善,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降低。欧洲社会也一直积极研究高效环保的新能源技术,并且推广应用,所以欧洲地区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相对完善成熟。相对比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作为保障,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还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再加上我国的能源结构还是以一次能源消耗为主,对环境的污染还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还会持续走高。以煤炭的消费来看,2013年我国消费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煤炭,碳排放量也占到了全球的28%,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量国家。由此来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我国需要承担更多节能减排的责任,但是为了经济发展不可能因此停滞不前,所以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
三、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应对之策
(一)制定科学的能源安全战略
能源安全已经不单单是能源本身的安全问题,它已经广泛涉及国家整体安全,所以重视能源安全,就需要从国家高度来制定详细的能源安全战略,对内形成科学的能源结构,对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首先要优化能源结构,尤其是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改变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清洁高效的环保能源,并积极推广使用。同时要加大力度研究例如页岩气、可燃冰等新能源的开采技术,深度挖掘我国内部的能源储量,利用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确保能源自给,减少对外依赖。其次要保障我国输入性能源的安全,要从能源供应国、能源有效供给、能源运输安全等方面做出战略部署,确保外部能源能够持续不间断地进行供应,避免区域政局不稳定所导致的能源供给链断裂,使得国家整体安全陷入困境。再次,充分利用国际法的相关条款,在法律的框架内处理各种能源争端,建立能源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有章可循,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能源安全。
(二)拓宽广泛的深层次能源合作
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国内能源早已不能满足,对外能源依赖也逐渐加深,所以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是应有之义。首先是要拓展合作的广度,避免单一的能源合作。当前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于中东国家,一旦其政局发生变动,我国能源安全随之受到威胁,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拓展合作广度就是要推进能源选择的多元化,在国家层面,不仅要与中东国家合作,还要与拉美、非洲国家进行合作,更要积极与中亚、东南亚等国加强合作,使得能源安全有多方面的制约与保障。在运输层面,不仅要依靠海上运输,还要发展安全的管道运输,完善我国四大能源输入通道(中亚、中缅、中俄和海上运输通道),与相关国家共同维护能源运输安全。其次,是要挖掘合作的深度,不仅只依赖于传统的能源进口模式,还要利用政策来创新能源合作模式。比如利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通过与沿途能源富庶国进行“贷款——能源”交换的方式,获得长期稳定的能源供给。还要积极加入国际能源组织如IEA,通过意义途径共享能源信息,提高国际话语权,在能源方面占据有利的国际地位。
(三)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问题
国际能源公司 篇7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广泛的认同, 近年来中央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在会计领域,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将公司的环境信息传递给公众和市场, 借助于市场和公众的反映有效地限制和约束污染源。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环境会计的相关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完善, 公众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重污染代表性行业电力行业为研究对象, 对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优化建议。
二、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一) 样本选择
1. 样本选择理由。
(1) 电力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目前我国仍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 电力作为一种基础性能源, 在其生产和供给过程中对环境产生高污染。 (2) 电力行业是国家垄断行业。电力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 其环境责任更为突出。 (3) 电力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走在前列。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 (2012) 》, 数据显示, 电力行业 (53.5分) 平均水平超过40分, 在14个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其中尤其以华电集团、华能集团表现优异。
2. 样本情况。
首先依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 找到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所有共67家上市公司, 从中选取62家沪深A股, 剔除已退市股和ST股, 确定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的5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查阅公司2010-2012连续三年的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和公司网站等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 对样本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
(二) 电力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1. 电力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形式。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财务信息与环境绩效信息。环境财务信息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四个方面的内容。环境资产反映企业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发情况, 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在破坏环境之后针对破坏行为所设置的专门补偿, 环境成本是电力行业的公司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所发生的成本, 环境收益是指电力行业因环保而获得的收益。环境绩效信息是对企业在环保方面取得成果和业绩的反映。主要包括环保方针政策、环保活动及目标、环保方面的奖惩、能源消耗及节能情况、污染物处置情况这几方面的内容。目前, 电力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主要有定量、定性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三种。
2. 电力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与位置。
环境会计披露方式主要有独立报告和补充报告两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未能披露独立报告, 只采取补充报告的方式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主要披露在如下位置: (1) 年度财务报告; (2) 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 (3) 公司网站; (4) 招股说明书。
(三) 电力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1. 披露内容与形式。
在我国电力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中, 非货币形式占绝大部分, 包括环保方针或目标、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节能减排效果、环保法规执行和环保风险。以货币形式披露的主要内容包括环保拨款与补助、环保投资排污费和政府环保奖励, 货币化的环境信息来源于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营业外收入和管理费用, 此外在长期待摊费用中也有企业披露了资源补偿费。
2. 披露方式与位置。
51家企业均未用独立环境报告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企业均采取了补充报告的披露方式, 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只是作为财务信息的辅助说明。
图1为样本公司2010-2012年3个年度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体位置统计, 发现以下问题: (1) 年报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最多的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 其次是董事会报告, 只有个别企业当期发生的重大环境事项才会在重大事项中披露, 例如当期发生的环保诉讼等。 (2) 三个年度中会计报表中均未涉及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说明环境会计信息没有在会计报表中单设科目, 只是融于相应会计科目的明细项目中。
三、典型案例分析———以华能国际和深圳能源为例
在51家样本公司中, 华能国际和深圳能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较多、信息披露质量较高, 环境会计信息可获性强。笔者就这两家企业环境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形式、披露位置从不同的指标进行对比, 以便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揭示存在的问题, 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然而通过两家企业的对比, 也可以更清楚地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第一, 不同企业披露相同的环境信息披露的位置不一致。如华能国际将排污费放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排污费”中列示;而深圳能源在年报中并未提及, 反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第二, 不同企业披露相同的环境信息所采用的形式不同。如华能国际将能耗与减排情况以定量的形式进行披露;而深圳能源将能耗与减排情况以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披露。
四、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通过对上市公司及典型案例的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
(一) 信息披露缺乏主动性
仍有少数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不做任何披露, 在披露的企业中, 很多企业披露的信息量相当少;同时, 由于环境会计信息与一些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一致, 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并没有把该信息有意识地当成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而是作为应当披露的普通会计信息列示, 比如排污费列示在管理费用的明细中, 政府的环保补贴列示在营业外收入的明细中等等, 这种无意识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是企业披露主动性不强的另一种表现。
(二) 央企披露优于普通国企
样本中电力企业均为国有企业,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为普通国企和央企, 两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经统计得出, 央企2010-2012年的披露比例均大于普通国企, 同时出具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是普通国企的近两倍, 这无疑说明了我国电力行业中央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大领先于普通国企。同时, 14家央企中有8家上市公司不曾独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他们的社会责任报告由其所属的集团进行披露。由此看出我国央企集团的上市公司对所属集团的依赖性很大,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利益相关者更明确地了解一个上市公司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具体披露情况。
(三) 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
主要表现在环境会计信息定性披露多于定量披露, 环保负面影响信息披露不足。此外, 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多为历史信息, 对影响未来发展的信息披露不足。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会计方面披露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环保投资、排污费、环保拨款与补贴上, 而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影响的信息, 例如环境设备的支出预算与经营成本估计、或有事项、环境风险准备金等信息并未披露。
(四) 信息披露模式不统一、不规范
企业披露各项环境会计指标的位置不固定, 不同报告期披露的位置也不固定。前文中的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也说明了行业内可比性的缺乏。企业可以采用货币、非货币和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方式披露有关信息, 这导致相同的信息在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不可比。以上这些不规范都会导致环境会计信息在同行业内缺乏可比性, 可比性的缺乏会给信息的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五) 信息可靠性不足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许多环境信息并未在财务报告中以规范的会计科目列示, 也未以完整的环境报告书的形式进行披露, 而是零散地分布在财务报告的相关方面, 因此尽管企业财务报告经过了审计, 但是相关环境会计信息并未进行独立审计,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就没有涉及环境会计信息, 使得企业自愿披露的环境信息不同程度地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对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根据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分析, 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可以从政府、企业自身以及公众三方面入手, 这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具体如图2所示。
图2清楚地表示出了在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时政府、企业和公众应该扮演何种角色。政府是最重要的引导者, 不仅要从法律法规方面强制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更要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 支持公众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企业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执行者, 一方面要根据政府的要求披露法定信息, 另一方面需要对公众负责, 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公众是力量巨大的监督者, 在响应政府号召的同时也对政府的立法、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面对企业时则要促使企业披露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 并及时将反馈作用到市场上, 对企业形成强大约束力。具体对策如下:
(一) 加强立法, 提出更多强制性披露要求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未能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成体系化的法律约束。因此, 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有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事项, 详细规定各类披露主体必要的披露指标, 统一规定各项指标的披露位置、形式等。
(二) 完善企业管理, 提高披露水平
完善企业管理需要从完善相关制度和提升企业人员素质两方面考虑。企业应深入了解各项涉及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业务, 从而明确企业当前环保责任及目标, 制定未来计划及资金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在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上市公司应努力建立环境会计制度, 进行环境会计核算, 形成披露体系。
在完善制度的同时, 对于财会人员, 一方面要通过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技能;另一方面要促进财会人员与基层人员的交流, 使会计人员了解涉及环境会计披露的各项业务流程。此外可以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机制与奖励机制, 以期能够获得全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三) 重视公众力量, 增强公众约束力
政府有必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 使公众了解环保关乎自身利益。在此基础上, 政府应引导公众关注政府的立法行为和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具体情况。政府可以定期对公众进行调查, 组织公众参与对本地企业的环保评价, 建立有效的投诉平台支持公众对企业环保方面违法行为进行投诉, 同时积极支持民间环保组织的各项活动, 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必要时政府应出面协调公众及民间环保组织针对企业环境的调查。
参考文献
[1] .Gray R, Bebbington J, Walters D.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M].London:Prentice Hall, 1993.
[2] .葛家澍, 李若山.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 1992, (5) .
[3] .耿建新, 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 2002, (01) :43-47.
国际能源公司 篇8
多年来, 神雾集团一直蝉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十佳品牌企业”;2012年12月, 德勤在上海发布“2012中国清洁技术企业20强企业”, 神雾排名第一;2013年7月, 生态文明 (贵阳) 国际论坛上发布的“2013中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 神雾排名第二;是中国专门从事化石能源节能技术研发与技术推广的最大高科技企业之一。
神雾集团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类荣誉、奖励或称号50多项, 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课题23项, 拥有国内国际专利102项, 正在审批专利113项。
吴道洪博士
创始人与其创业团队
吴道洪博士, 男, 生于1966年9月, 湖北仙桃人。1988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并获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毕业时创办了北京神雾集团, 至今任董事长。他是中国烧嘴式蓄热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发明人;作为第三代燃烧技术的引领者, 他带领其自主创新团队, 自筹资金5亿多元, 在中关村科技园建成了全球少有的化石能源节能与低碳技术大型实验室;多年来这一创新团队的科研成果一直引领着中国先进节能燃烧技术的发展方向, 已在化石能源与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领域开发出多项全球首创或国际领先的高效节能、低污染的颠覆性新工艺, 正在为我国化石能源的节约和大气污染的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技术证书
神雾集团长期注重科研投入和创新团队建设。神雾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一支240余人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开发能力和技术协作精神很强, 极具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拥有博士后4人、博士36人、硕士76人, 高级工程师14人, 享受政府津贴专家3人。已被命名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劣质铁矿石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低变质煤与有机废弃物热解提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定位
神雾集团主要以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及工程总承包为商业模式, 向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高耗能、高排放工业企业推广其自主创新的高效节能燃烧技术、直接还原炼铁新工艺、低阶煤炭提取石油、天然气及提质煤新工艺、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术与装备。
目前已在非常规化石能源、非常规矿石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三大领域、二十六个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及装备上取得重大突破, 引领着我国工业节能环保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多项工艺及装备已经权威学术机构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多年的自主创新积累和市场实践, 神雾集团已具备跨国界、跨行业、多领域综合节能技术推广及工程化能力, 2012年底资产45亿元, 全年节能技术订单52亿元。大型蓄热式工业炉、蓄热式锅炉、蓄热式转底炉、蓄热式中低阶煤炭热解炉、氢气炼铁竖炉等核心技术产品成熟, 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
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13.95亿元, 实现净利润1.44亿元;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18.34亿元, 实现净利润2.09亿元;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24.85亿元, 实现净利润2.35亿元。2013年呈现快速迅猛增长态势。
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与核心技术
神雾集团拥有六项具有全球主导性、颠覆性的核心节能工艺及装备:
1、化石能源的高效节能低污染燃烧技术及装备
神雾集团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烧嘴式蓄热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解决了传统工业及民用燃烧中燃料消耗高、有害气体排放大、余热浪费严重等问题。神雾集团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器已广泛应用于800余台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行业的各种工业炉和锅炉中, 平均节能30%以上。该项技术2008年8月27日通过了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的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结论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被国家发改委 (公告2008第36号文) 列入首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被工信部《工信规 (2011) 480号》列入钢铁行业“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重点。
2、劣质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的转底炉高效清洁冶炼工艺及装备
神雾集团开发的煤基转底炉直接还原炼铁新技术, 能够为我国储量丰富的广大低品位铁矿石、难选铁矿、复合共伴生矿及冶金有色固体废物等原料提供高效、低成本清洁处理的提炼方案, 既解决了我国钢铁行业多年来70%以上的铁矿原料受制于国外三大矿业公司、经济效益低下、矿石价格无谈判话语权等问题;又解决了高炉冶炼工艺中长期对焦炭作原料的依赖, 只需使用普通的动力煤就可以炼铁。2012年7月15日中国金属学会对应用该新技术的沙钢集团转底炉直接还原炼铁生产线的国家级成果鉴定意见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9年直接还原冶炼转底炉被认定为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 2012年, 蓄热式转底炉荣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称号。
3、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清洁炼铁技术及装备
神雾集团开发的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清洁炼铁新工艺是炼铁工业的一次革命, 该工艺不用焦炭、没有烧结、没有焦化, 对比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能耗下降20%以上, CO2、NOX、SOX、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可降低90%以上, 能够彻底解决钢铁工业对我国大气雾霾造成的严重影响。同时对我国增加废钢炼钢比例、推动我国逐渐向优质钢生产国转型、从钢铁生产大国变为钢铁生产强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神雾集团正在建设的“山西中晋太行矿业公司30万吨/年焦炉煤气竖炉直接还原炼铁项目”是全球第一条使用焦炉煤气的示范线, 也填补了我国氢气竖炉直接还原铁技术和产品的空白;正准备开工的“江苏连云港神圣公司200万吨/年煤制气竖炉直接还原炼铁生产线项目”是全球第一条煤炭制气竖炉直接还原炼铁示范生产线;同时也正在筹建全球第一条“通辽200万吨/年煤制气竖炉直接还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4、褐煤、长焰煤、油页岩等热解提质新工艺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 也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中国的褐煤、长焰煤占中国煤炭总储量的55%以上, 神雾集团开发的褐煤、长焰煤、油页岩等热解提炼新工艺, 可从中低变质煤炭中, 低成本、高效率地提取20%以上的人造石油、人造天然气资源, 同时获得优质的提质煤炭。此项工艺完全不同于目前的煤制油、煤制天然气技术, 投资少、投资回报快, 能耗低、耗水少, 污染物排放少。2012年中国煤炭消耗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 利用此技术可从开采的煤炭中每年提取近7亿吨以上人造石油、人造天然气资源, 可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供应过分依赖进口的局面, 实现我国的能源独立, 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神雾节能与低碳技术联合实验室内景
该项技术已于2012年10月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组织的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意见为“此项技术解决了褐煤及低变质烟煤热解的诸多世界性关键技术难题”, 鉴定结论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神雾集团目前正在实施的生产线有内蒙鑫瑞煤化工公司120万吨/年长焰煤热解及焦油制汽、柴油生产线;印尼Saka集团100万吨/年油页岩热解生产线、通辽扎鲁特煤化工园区100万吨/年褐煤热解生产线等。
5、城市生活垃圾、生物质变“油、气、煤田”技术及装备
该技术将城市生活垃圾、生物质烘干后从中提取出30%左右的油、气资源和50%左右的固体碳资源, 既减少了垃圾填埋占用耕地、污染大气和地下水, 也消除了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相比垃圾发电不到20%的能源转换效率, 神雾垃圾热解技术的能源转换效率可达到80%, 对绿色低碳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未来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使每个乡、镇、社区成为一个小型的“油、气、煤田”, 真正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目前, 正在实施上海宏博可再生能源公司5万吨/年废旧轮胎热解提取石油生产线和科技部重大支撑课题:“北京市南口镇8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生产油、气、生物炭示范生产线”。
6、蓄热式火力发电锅炉技术及装备
国际能源公司 篇9
天然气将成最大能源种类
国际能源署新闻发言人指出,美国的页岩油气开采正在重塑全球能源版图,并将给能源市场和能源贸易带来深远影响。一些国家核电供应能力的削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非常规天然气生产的全球化趋势,有可能进一步重塑全球未来能源图景。
页岩气的开采降低了美国的天然气价格,从而降低了制造业成本,有利于提振该国经济,因为价格相对便宜的天然气和电力使美国工业尤其是石油化工和冶炼行业具有竞争优势,这将在全球引发一系列变化,比如一些制造业会回流至美国本土。美国天然气价格低廉,不少行业也从烧煤转向烧天然气,这也使得美国煤炭能以更低的价格出口,尤其是销往欧洲。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认为,美国的能源发展意义深远,其影响将超越北美地区和能源行业。在开发轻质致密油和页岩气资源技术突破的推动下,近几年来美国石油与天然气生产明显回升,正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为其产业注入竞争力,同时也改变着北美地区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角色。此外,在美国,较低的价格和充足的供应将使天然气在2030年左右超越石油,成为能源结构中最大的能源种类。
能源市场供求关系在改变
“美国对页岩油气的开发完全改变了世界能源供求关系。”国际能源署高级专家安娜—索菲·科尔博表示,仅仅几年时间,美国的页岩气生产就增加了近1,000亿立方米,甚至大大超出美国人自己的预想,曾经的天然气进口大国转变成冉冉升起的天然气出口明星。从天然气市场角度来看,北美地区的供求格局已彻底改变。美国减少了加拿大天然气的进口量。这给美国第一大天然气供应国加拿大带来巨大影响,5年间,加拿大的天然气产量下降了近300亿立方米。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因国内市场供应过剩而开始向加拿大出口越来越多的天然气,甚至制定了多个对加出口计划,美国东北部的马塞勒斯成为对加出口的前沿。这促使加拿大不得不着力寻求天然气出口新路径和新市场。与此同时,墨西哥也在越来越多地通过输气管道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因为美国销售的天然气在价格上极具竞争力。
科尔博指出,面对美国大力开发页岩气的局面,许多能源供应国和需求国,特别是液化天然气供应国的能源政策都必须加以调整。她举了个例子:卡塔尔原计划将其生产的1/3液化天然气出口给美国,现在则将提供给亚洲。特里尼达和多巴哥的情况同样如此,安哥拉也在调整出口战略,其液化天然气目标市场将从美国转向其他国家。俄罗斯什托克曼天然气项目原本瞄准的是北美市场,如今也不得不做出新的选择。对于澳大利亚、东非国家等新的或未来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大国来说,美国将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
不过,对于亚洲和欧洲的能源进口国来说,美国是一个新的潜在的天然气供应商。然而最让这些国家感兴趣的是,美国建议采用现货指数交易。当亚洲市场上的天然气进口价是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时,在美国市场上却是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国际能源署预测,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前,美国将超越沙特阿拉伯,到2020年左右,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并对运输领域新燃料效率政策产生影响。美国的石油进口因此大幅下降,直至2030年前后使北美地区成为石油净出口地区。届时,如按净值计算,目前能源进口约占能源需求20%左右的美国将几乎成为能源自给自足的国家,其他大多数能源进口国的趋势则恰恰相反。这一发展趋势将推动国际石油贸易方向加速转向亚洲,促使从中东到亚洲各市场的战略通道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焦点。
页岩气开采兴趣高低不同
页岩气的兴起,使许多国家都对这种非常规能源的开发跃跃欲试,例如页岩气储量丰富的墨西哥、阿根廷和阿尔及利亚等,甚至沙特阿拉伯也表示对页岩气感兴趣。世界将迎来天然气黄金时代的到来。但是,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也面临环保问题等诸多挑战。
国际能源公司 篇10
表1给出了11个国家最常用汽油零售价格的对比。由表1可见,2013年中国汽油价格比大多数国家都要低。在2011年以前,中国汽油价格低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任何国家,且只到2007年,中国的汽油价格才开始超过美国。在十几年前,中国汽油价格仅仅是英国、日本和法国的1/3。尽管最近十几年中国汽油价格上涨幅度较高,但是目前仍然大大低于大部分其他国家。如2013年,中国汽油价格仍然比英国低37%,比日本低32%。
此外,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3年,中国汽油价格在156个统计国家中排119位;2013年,中国汽油价格在166个统计国家中排名第90位。除美国之外,汽油价格低于中国的全部是发展中国家。即使与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相比,在2013年以前,中国汽油价格也是低的。美国油价低于中国,得益于其强大的石油生产能力和技术,也得益于美元的国际地位。此外,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其他成品油的价格差异也非常相似,中国依然是价格较低的。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汽油价格按官方名义汇率计算。
下页图1给出了电能价格的国际对比。从中可见,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欧洲发达国家的居民用电价格明显高于中国,只有美国的用电价格比中国低。若以官方名义汇率计算,中国居民用电价格仍然低于这些发达国家,而且低于美国。2012年阶梯电价制度实施以来,中国各地第一档平均电价是0.553元/ 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是154.8美元/ 千度。而以官方名义汇率计算将是87.6美元/ 千度,大大低于美国。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电价也是偏低的。研究表明,美国
注:除中国外,其他各国数据均来自IEA Statistics of Energy Prices and Taxes,其中,除美国外,都是含税价格。中国的电价数据是2012年全国实施阶梯电价后,8个城市的第一档电价的平均值,8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郑州和呼和浩特,80%的居民支付第一档电价。表中所有的电价数据均是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价格。
能源效率比明显低于欧洲发达国家(魏楚和沈满洪,2009)[1]。 这与美国能源价格(包括成品油和电能)低于欧洲这一事实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低能源价格将激励生产者用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其他要素,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史丹,2013)[2]。因此,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油价和电价更应参考欧洲而不是美国。
煤炭价格较为复杂,波动较大,不同用途的煤炭价格相差较大,且产地不同,煤炭的发热量的相差较大。因此,比较各国煤炭价格较为困难,较难做到精确。表2给出的是几个国家或地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动力煤平均价格。从表2可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其他各国数据来源于国际能源署(IEA)。
见,中国动力煤价格在前些年一直都低于发达国家(除美国外),直到最近几年才与这些发达国家相近。若以官方名义汇率计算,中国煤炭价格也将低于这些国家(除美国外)。
另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煤炭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恶性竞争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中国煤炭价格偏低。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超过1 000万吨的煤炭企业就超过50家,前一百强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也仅有78%;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数量仍有6 200家(中煤协会综合[2013]130号文件)。
二、能源税的国际比较
各国能源税收体系较为复杂,较难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本文以主要以汽油为例,对比各国的能源价格中的税收占比。在原油价格差别很小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的差异就主要源于生产成本和税收了。而许多学者的研究均表明,中国、欧洲和美国的成品油不含税价格几乎相同。因此,税收差异应该是成品油价格差异主要原因。下页图2显示,在中国汽油的价格构成中,各种税共占约30.5%,低于欧盟各国的60%左右, 仅高于美国。可见,各国汽油价格的差异主要在于税收差异, 且中国汽油税偏低。因此,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说,中国有必要通过税收来提高能源价格。
目前,我国成品油定价初步实现了市场化,成品油价间接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原油价格,考虑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各种成品油最高价格。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零售价格。在这种较为透明的定价机制下,只能通过提高税收的方式来提高成品油价格。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92号汽油的零售价格为7.63元/升, 可以大致计算出其中税收约是2.3元,约占零售价格的30.1%。这个税率大大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因此,成品油的税收还有上升空间,且出于节能减排的目的,也有必要提高成品油的税率。较为简单的方式就是提高成品油的消费税。 若以欧洲发达国家的油价为参考(见下页表3),长远来看,我国油价还可以上涨40%。若将消费税设定为4元/ 升,其他税不变,那么北京92号汽油价格将大约是11元/ 升,这时整体的税率约是51%,油价就将与欧洲国家2013年的油价非常
参考文献
[1]魏楚,沈满红.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一个对中国能源低效的解释[J].世界经济,2009,(4):87-97.
国际能源公司 篇11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发展的,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会议期间,围绕着由混合动力,最终发展为纯电动,这一中国汽车产业的新能源领域实践方向,开展了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峰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论坛、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和传统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论坛等精彩纷呈的研讨活动。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兆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处长王卫明、济南市经信委装备处处长岳双荣、深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处主任助理陆象桢、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何江,以及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东风新能源公司总经理黄兆勤、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任勇、奇瑞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兴文、博士汽车柴油系统公司技术总监吴晓健、美国EDI公司首席执行官 Joerg Ferchau等共同就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与示范推广、新能源车技术研发方向等产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和交流。
新能源产业对于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有何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未来10年,是全球汽车工业实现低碳发展和创新变革的关键10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由汽车产销大国向汽车强国的攻坚10年。面对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日益紧迫的竞争形势,我国政府相应制定了汽车节能减排和以电动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战略。为落实此发展战略,2012年即将推出和实施我国第一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规划》中明确了未来10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向和目标规划。”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如何?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从2011年下半年,合资汽车品牌从中高端市场开始向中低端市场扩展,这表明未来国产汽车品牌更加失去优势。此前,相关节能政策延迟出台,原因是中央需要完善的市场和产业分析、判断。而现在到了成熟时期。国产汽车厂商中,东风集团、长安集团,包括奇瑞、江淮汽车已经在新能耗整车市场位于领先,并且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前沿。”而下一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目标为何?叶盛基则表示,“新能源汽车规划已送审国务院,同时,经过下个10年的努力,将中国打造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心,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产业格局,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和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要达到50万辆以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及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并满足消费者使用的相关要求。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到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自主品牌轿车要达到国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
2012年3月28日,东风风神全新中高级车型A60重磅上市,共有豪华型、科技型、尊贵型3款配置,售价分别是118800元/128800元/139800元。A60市场定价远低于早期预测价格,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惊喜。业内专家预测,作为一款高起点、高科技、高品质的战略车型,A60售价11.88万元起,将对中高级市场形成重大冲击。
目前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奔腾B70、荣威550等自主品牌2.0L排量的中高级车价格区间在12.48-18.98万元,而新近上市的东风风神A60售价却只定在11.88-13.98万元,即便是顶配车型也比其它自主品牌中高级车低了近6万元,在价格方面表现出绝对的优势。对于东风风神A60的厂家指导价,东风风神武汉一位专营店总经理称:“A60 2.0L配置丰富,却以1.6L的价格面市,传承了东风风神产品高性价比的优良传统,更全面超越同级别自主品牌车型和部分合资品牌车型。我相信,它将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助力门店销售。”
东风风神A60经东风集团千人研发团队精心打造,相较同级别竞品,各项配置科技含量更高,实现了整车的全方位价值提升。A60吸收全球领先科技,引领中高级车市场的智能风潮。六天线智能钥匙系统准确、稳定、可靠,为用户带来方便和便捷;360度全景影像系统采用前后静态辅助线,让驾驶员获得超广角的全方位视野。产品整体配置体现出高科技感和操作便利性,全面满足用户对于科技、人性化的需求。A60依据C-NCAP五星安全标准设计并经过多次实验,全车拥有多达55项安全配置,包含主动安全配置39项,被动安全配置16项。更让人引以为傲的是,A60搭载MR2.0L发动机与XTRONIC CVT无级变速箱这一“黄金组合”,不仅为用户带来激情澎湃的动力,更表现出极高的燃油经济性,一解消费者的油耗难题。A60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7.7L,与同级别2.0L车型相比节油性能明显。在90km/小时等速行驶状态下,A60油耗仅为百公里6.1L,与主要合资品牌1.5L的燃油经济性相当,让用户在畅享磅礴动力、舒适愉悦的驾乘时光时完全无需为油耗担忧,尽享幸福的车生活。
江淮悦悦的整体设计个性时尚,又不失可爱,后备箱空间小,但内部空间相对同级别车来说较大,储物格较多。其使用的是成熟的东安1.0L发动机,容易驾驶。操控灵活,车身比较硬朗,电子助力转向匹配完善。另一款江淮和悦混合动力汽车由宾夕法尼亚造型设计师与江淮研发团队精心设计,其发动机的VVT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功率、降低了油耗。总体性价比高、质量良好。
奇瑞瑞麒G5-EV换电式电动车采用瑞麒G5的车身,在后备箱的部分安装了电池系统。最大的亮点是采用电力驱动,其动力电池采用336V120Ah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是绿色环保的电池。另外瑞麒G5EV可使用220V民用电源充电。
目前,长安汽车在电动车领域,掌握了“整车集成及控制”、“电机及控制”、“锂离子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关键零部件研发及制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长安纯电动奔奔和E30电动车,是长安汽车利用独创的电动路线平台,打造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高速纯电动车。
日产汽车与武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有限公司则以“武汉电动汽车示范推广项目”作为参展主题,对武汉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项目、示范运营公司发展情况以及日产零排放汽车技术进行了集中展示。
国际油价高位能源化工期货大涨 篇12
燃料油期货早盘一度低开, 主力合约0805开盘报4171元/吨, 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相比低开了37点。上午十点半过后, 主动性买盘陆续涌出, 油价随之展开了猛烈的反攻。截至上午收盘, 0805合约最高上冲至4328元/吨, 一举突破了今年1月4日创出的历史纪录4318元/吨。下午开盘后, 多头再接再厉, 盘中摸高4346元, 最终0805收报4310元/吨, 大涨102元, 涨幅为2.42%。
聚乙烯期货的表现则更为强势, 主力合约0805高开高走, 全天保持上升势头, 终盘收报14590元/吨, 大涨370元, 涨幅高达2.6%;PTA期货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出中阳线, 主力合约0805终盘收报8142元/吨, 上涨138元, 涨幅达1.72%。
交易所公布的盘后数据显示, 能源化工期货昨天的交投异常活跃, 聚乙烯昨天共成交2.71万手, 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激增128%;燃料油期货昨天共成交17.48万手, 远超前一交易日的3.88万手;PTA昨天成交8.38万手, 与上一交易日相比增加37%。
事实上, 市场主力资金增仓能源化工期货的迹象明显。数据显示, 燃料油期货昨天收盘持仓量达7.13万手, 与前一交易日相比猛增3.44万手;聚乙烯期货的总持仓昨天增加5216手至1.21万手, PTA的持仓量也增加1658手至13.05万手。
【国际能源公司】推荐阅读:
乌海能源公司06-25
能源公司成立11-01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06-10
能源上市公司08-21
神华新街能源公司09-17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06-06
能源销售公司工作汇报07-27
公司能源分析报告11-02
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