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国际城市

2024-11-03

区域性国际城市(精选12篇)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陈武 (中) 和南宁市市长周红波 (左一) 等领导深入施工现场调研检查工作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 古称邕州, 现辖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六城区和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六县, 是中国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 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 是连接中国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交通枢纽, 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是中国惟一与东盟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首府城市, 具有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区位优势。

2006年3月, 南宁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部湾 (广西) 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决策部署, 以加快产业发展为抓手, 以招商引资为手段, 以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 全力推进南宁市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宁市拥有了八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一是中国绿城;二是全国文明城市;三是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四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五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六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七是“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八是打造了“大地飞歌”、新编粤剧《江姐》、《海棠亭》等文化品牌,培育形成了“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对南宁市的定位是:发挥首府中心城市作用,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基地和交通枢纽、信息交流、金融中心,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南宁市紧紧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促和谐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发展环境建设年等主题活动,全力打好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中国水城”五场攻坚战,在改革中开拓创新,在发展中抢抓机遇,全面推进“三基地三中心(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建设。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活力日益凸显

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告诉记者: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为院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使南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如虎添翼,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年来,南宁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态势,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区域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通过深入实施“壮二提三强一”战略,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初步预算,2011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宁市委、市政府和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实现了首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GDP) 221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3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846.34亿元,增长19.7%,其中工业增加值629.33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达1058.85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首破2000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破2000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1000亿,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经济总体运行质量的提高,全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突破360亿元,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5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973元,增长10.94%。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848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43元,增长16.84%,为实现富民强桂做出了积极贡献。南宁市主要经济指标占全自治区比重不断提高,在西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基本实现在五个自治区首府城市排位居前的目标。同时,南宁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物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以路桥建设和环境治理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凤岭、相思湖等新区建设也获得全面提速,旧城改造取得积极成效,南湖隧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成使用,火车东站、吴圩机场扩建、郁江老口航运枢纽、邕宁梯级水利枢纽及南宁港口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畅通进出市区通道,构建市县(区)“一小时交通圈”。完善市区跨江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启动实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实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中国绿城”名片更加亮丽。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全面推进,“中国水城”建设成功开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城市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2011年,南宁市坚持以园区工业引领全市工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项目集聚、产业链延伸,着重培育铝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业,改造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与制造、铝加工、生物工程与制药、电子信息、化工、建材、造纸等八大优势产业日益壮大,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实施。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盟经济开发区、六景工业园区四个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工业总产值稳健增长,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经济的强劲拉动,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39.9%。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

南宁市常务副市长、北部湾办主任吴炜向记者介绍:“十二五”期间和今后,五象新区建设作为自治区的一号工程,南宁市按照“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再造一个新南宁”的城市发展方向,加快建设五象新区总部基地,发展房地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着力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及总部基地项目建设,努力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实现新突破,努力实现“一年新面貌、五年新突破、十年新跨越”的发展目标。

记者通过南宁市政府了解到:2010年7月26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全力打造“无水港”,成效显著,目前,入驻相关企业20多家,保税“一日游”业务拓展取得新突破。多年来,南宁市坚持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贸易,奋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城市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目前,有5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总领事馆,东盟国家、日本、韩国商务联络部相继启用,搭建了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南宁市多区域合作开创新局面,缔结的国际友好城市达到19个,对外交流与合作空间分布全球五大洲。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陈武告诉记者:2012年是国家“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南宁正处在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实现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南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南宁市要按照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开展“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落实年”活动为引领,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五象新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四大建设”,突出抓好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加强“三农”、稳增财政、改革开放、维护稳定“六项工作”,紧紧把握“强实力、优功能、增活力、提品质、惠民生”为重点和关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着力推进首府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赶超跨越!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2

陈武在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

(2011年9月27日)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过去五年历程,展望未来五年蓝图,动员、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奋勇前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五年,是砥砺奋进、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多重叠加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齐心协力促和谐,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胜利实现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打基础”的目标。

五年来,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理清发展思路,相继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不断探索实践,凝聚共识,作出了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重大决策,全市上下形成了推动南宁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坚持思路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相统一,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准确把握形势,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旱涝冰冻自然灾害等各种挑战,作出了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开展“项目建设年”“发展环境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党组织建设年”等主题活动和打好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攻坚战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五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壮二提三强一”战略,推进建设“三基地三中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20项主要指标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以上,其中地区生产总值1800多亿元,是2005年的2.5倍;财政收入超过300亿元,是2005年的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3亿元,是2005年的4倍,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在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达到中上水平。

五年来,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理念,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生态宜居城市形象更加凸显。按照“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布局,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五象、凤岭、相思湖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旧城改造取得积极成效,南宁大桥、五象大道、南湖隧道、广西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成使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启动实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实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五年共植树3516万株,“中国绿城”名片更加亮丽。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民歌湖、相思湖、青秀湖等景观初现雏形,“中国水城”建设成功开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城市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六县县城和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有序开展,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面完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效良好,五年间全市贫困人口下降了28.9%,“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武鸣县、横县、宾阳县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横县、武鸣县、上林县、隆安县、宾阳县、马山县、良庆区、邕宁区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称号,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等城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县区发展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五年来,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合作增强活力、驱动发展,不断集聚要素资源,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服务带动区域发展能力,城市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在全区率先建成机关绩效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成果丰硕,华南城、富士康南宁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顺利封关运行。全力服务好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服务和举办了中越青年大联欢、亚洲政党专题会议、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国(南宁)国际时尚博览会等系列重要国际活动,5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馆,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商务联络部建成使用,“南宁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与东盟及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及北钦防等区域的合作全面深化,多区域合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五年来,民生改善步伐加快。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民生投入不断加大,2006年到2010年在民生领域累计投入343亿元,解决了一批关系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实施为民办实事制度,连续五年每年实施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帮助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公益和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注重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危旧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五年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4.5万多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五年来,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教育事业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城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水平提升。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南宁孔庙等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大地飞歌”持续唱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蔚然成风,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等荣誉称号。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国际田联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等重要体育赛事。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深入开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有效预防、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步,依法治市深入实施,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生、残疾人和老龄事业等其他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有效发挥。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连续4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绿城党旗更加鲜艳夺目。理论武装不断加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十二大工程”顺利实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朝气蓬勃,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全 面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稳步推进,党务公开深入实施,全委会票决制度顺利推行。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改善和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无党派、各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发展和不断创新。“党组织服务年”“党组织建设年”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绿城党旗红”成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党建信息平台。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查处违反党纪政纪案件力度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始终按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积极探索符合南宁实际、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路子;二是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好字当头、快字为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始终按照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始终按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敢谋改革之策,敢行创新之举,推进全方位开放,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五是始终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心聚力,共同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六是始终按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下去。

过去的五年,全市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共同建设了美好的家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们有理由为首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市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历届市委班子接力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是中直区直驻邕单位、驻邕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及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积极参与、热心帮助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南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我们正在向这一宏伟战略的中期目标阔步前进。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研判发展形势,正确把握发展任务,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

当前,我们面临良好发展环境和重大历史机遇。一是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创新集聚爆发,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深入推进,有利于我市在开放合作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深入实施,更加关注和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明确提出要把南宁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三是我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期”,自治区党委作出了深入实施“富民强桂”战略的决策部署,要求我市在全区推动科学发展中起示范带头作用,支持把南宁培育成为超大城市,有利于南宁发挥比较优势、赢得发展先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四是我市经济连续多年平稳较快增长,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不断激发,在区域合作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今后我市继续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来说,宏观发展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目前国际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内发展环境也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区域发展竞争激烈,使我们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从南宁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市现代化建设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国际化进程不够快,发展软环境不够优化,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在党的建设中,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较薄弱,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 律方面存在不足,等等。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始终保持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全力抓发展的强劲势头,坚定不移地把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现代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实力、优功能、增活力、提品质、惠民生,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为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到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稳步提升、在全国五个自治区首府城市排位居首、在西部省会(首府)城市排位靠前、在全国大中城市排位前移。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宜居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和创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中期显成效”目标全面实现,为实现长远目标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道路。要立足南宁实际,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着力推动赶超型发展,实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区前列,争当全区科学发展排头兵;着力推动富民优先,坚持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实现奋斗目标,必须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坚持做大经济总量与实现发展转型并重、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并重、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与加快农村发展并重、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持良好生态并重、推动内生型发展与促进开放型发展并重、推进城市文明进步与提升民生福利水平并重,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奋斗目标,必须紧紧把握“强实力、优功能、增活力、提品质、惠民生”这些重点和关键,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强实力,就是要坚持转型升级、做大总量,以增量带动结构调整,以先进城市为标杆,努力追赶超越,建设经济结构更优、综合实力更强的城市。优功能,就是要坚持提升功能、拓展空间,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建设综合承载能力更强、区域带动作用更大的城市。增活力,就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包容,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推动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业才华充分施展、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建设发展环境更优、内生动力更强的城市。提品质,就是要坚持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更加注重挖掘和拓展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城市品质,建设更具亲和力、更富魅力的城市。惠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市人民,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幸福的城市。

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全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树立现代化意识,强化现代化思维,拓宽现代化视野,把握现代化规律,提高现代化本领,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奋力开创首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要围绕奋斗目标,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宜居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方式、增实力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努力在转变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要突出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壮二提三强一”战略,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项并举”,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加快建设“三基地三中心”目标,着力打造自治区级以上开发区、总部经济基地、创意产业基地以及区域交流合作平台等示范带动力强的载体。更加注重优化产业布局,注重谋划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产业园区,引导产业项目集聚、产业链延伸。积极培育产业发展主体,着力发展一批年产值10亿元级、50亿元级乃至100亿元级大型企业。进一步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要振兴壮大现代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战略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抓好南南铝铝合金板带型材、广发重工、五菱桂花专用车等重大项目,推动南车、北车等重大战略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发展铝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制糖、食品、化工、轻纺、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向高附加值制造业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着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等若干领域形成规模和产业新优势。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方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服务业聚集区和增长极,推动服务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高端化发展。做大现代商贸物流业,推进江南、安吉、金桥以及空港、黎塘等物流园区和华南城、海吉星、大商汇等物流项目建设,打造提升一批特色商圈和大型专业市场、交易中心,推动商贸物流业融合发展,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促进现代金融业发展,吸引更多金融企业入驻,培育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融合,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中介咨询、创意设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形成服务业发展新优势。积极发展会展旅游业,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名城、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着力建设五象新区、高新区、经开区总部基地,吸引知名企业、机构入驻,打造区域性总部聚集高地。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努力构建区域性特色农业基地。要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蔬菜、水果、糖料蔗、桑蚕、木薯、花茶、畜禽、水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示范园区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大力实施科技研发突破、创新型领军企业引进培育、产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科技创新计划,力争在铝精深加工等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把南宁打造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和全区自主创新的重要辐射源。

(二)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

遵循现代城市发展规律,以超前眼光谋划城市长远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更加突出城市形态构建、品位提升、人文关怀,以城市建设引领、推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要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推动城市空间向多元化、组团式转变,构筑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的南宁都市圈城镇体系,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建设超大城市的要求,以五象新区建设为重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力争到2015年建成区用地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人。要全力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坚持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强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打造总部基地、“三馆三街”(即广西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美术馆、铜鼓博物馆和金融街、文化街、民族风情街)、体育产业城、文化产业城、国际物流基地、龙象谷旅游休闲娱乐园等重点板块,把五象新区建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环境优美、带动力强的现代化新区。进一步完善凤岭、相思湖等新区及功能区建设,启动建设吴圩空港新城,推动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互动发展。继续推进旧城改造,抓好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等区域的改造,确保改造一片、成功一片、提升一片。重视城郊结合部改造建设,推进与主城区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等有机衔接。按照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建设中等城市的要求,重点发展武鸣、横县、宾阳三县县城,强化产业、居住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形成具有更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次增长极。支持上林、马山、隆安三县县城及若干重点镇的建设,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小城镇。推进南北钦防一体化,引导建设广西北部湾城市群。

要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构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以南宁为节点的铁路通道建设改造和火车东站等项目建设,加快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干线路网建设改造,积极推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南宁港等项目建设,完善市县“一小时交通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统筹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通信、供电、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扩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供给能力。

要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维护,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人本化、法制化、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城乡风貌改造,营造清洁、整齐、美丽的城乡环境。深入实施交通畅通工程,提高交通组织管理科学化水平,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

要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注重保持生物多样性,推进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建设好青秀山、五象岭等森林公园和环大明山生态风景区,夯实生态安全屏障,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力争在全区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推进节能降耗,加强水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广应用天然气、生物质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开采管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制糖、造纸、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构建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重污染行业污染治理,关停搬迁中心城区污染企业。

要深入推进“中国绿城”“中国水城”建设。“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是凸显南宁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要不断丰富内涵、提升水平,进一步打造更高水平的现代生态宜居城市。要深化“中国绿城”建设,继续实施城市、农村、通道、水系、生物多样性“五大森林工程”,推进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社区花园化、村屯林围化,构建覆盖全市的绿色景观带,努力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绿满四季、花果飘香”的绿城风貌。加快“中国水城”建设,加强江、河、湖等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抓好郁江老口航运枢纽项目建设,提升水环境质量,提高水面率,形成环城活水系,建设“百湖之城”,打造“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核心水系景观,将城市水系及沿线区域建设成为畅通无阻的行洪运输道、水清岸绿的滨水风景区、兴旺繁荣的经济文化带、人水和谐的生态休憩园,构建现代亲水城市。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贫富差距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要推进城乡规划、土地、金融、户籍、社会保障、基层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加快兴宁区、良庆区及有关乡镇的试点工作,积累改革经验并逐步向全市铺开。

二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全市经济实力的重要着力点。要根据各县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强规划引导,坚持项目和产业支撑,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着力打造一批县域特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创新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提升,提升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与中心城市需求配套的产业项目,吸引城市产业链向县域延伸。

三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要抓好“百村示范”工程,统筹村镇规划建设,加强农村道路、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一批特色名镇名村。突出抓好水利建设,重点做好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要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价格收益。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养业的规模效益。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把南宁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和文化交流枢纽。

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服务能力和培育文化需求,抓好城乡基层文化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南宁博物馆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形成全市“县县有馆、乡镇有站、村村有室”的文化基础设施体系。

要加快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创意、文化信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实施文化骨干企业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文化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影响力和知名度,把节会办精、办活,体现民族特色、大众特色,打造民歌艺术节产业链,推动内容系列化、传播多样化和运营产业化。办好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等节庆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抓紧建设南宁民族艺术基地等重要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引导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影响力。传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挖掘整理骆越文化、龙母文化、贝丘文化等文化遗产,注重保护和开发红色革命等邕城历史文化资源,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深入挖掘和开发民族文化,凸显“壮乡”“民歌”等特色,打响“三月三”“炮龙节”等文化品牌,展示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展示包容多元的国际文化,拓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内涵。发展充满活力的时代文化,适应群众文化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创新,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要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媒体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对提升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推进城市文明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提升。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

改革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解决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胆识推进改革开放,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激发动力、拓展空间,加快城市国际竞争力的跨越提升。

一是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带动改革的有序、协调、整体推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公立医院改革。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完善要素市场体系等方面改革,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南北钦防合作重要事项先行先试,争当全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二是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筑合作格局特色鲜明、对内对外开放联动、集聚辐射功能突出、支撑带动发展有力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扩大利用内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南宁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工出口基地及服务外包基地,打造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的前沿高地。提高外经外贸水平,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支持东盟特色产品通过南宁口岸进口。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更多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和通关机制,推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过渡升级。

三是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合作平台,加强与东盟、日韩、欧美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要深化与北部湾沿海三市的合作,加强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充分发挥南宁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中坚和核心作用。积极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与桂西资源富集区合作。要深化合作内涵,加强区域经济、教育、信息、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性会议、文体赛事、展览等活动,将南宁打造成为国际活动的优选城市。要夯实区域合作载体,加快南宁·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领事馆区等涉外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涉外商务、医疗、教育等服务功能,营造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是注重改善民生。要着力解决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每年安排一批时间短、见效快、受益广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努力建设充分就业城市。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保险、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严格公开、公平、公正分配,进一步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突出扶贫重点、创新扶贫机制,推进整村脱贫与连片开发,完善县区对口帮扶贫困县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贫困人口比2010年下降四分之一以上。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市场供应。加强物价管理,建立完善救助和保障补贴与物价涨幅联动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在全区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发展职业教育,办好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邕江大学,支持在邕高校发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要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基本药物保障供应和安全体系,推进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要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残疾人、老龄事业,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竞技体育,进一步完善城乡体育设施,全力办好2014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等重大赛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增强群众体质。

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特殊群体帮教管控机制,努力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创新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服务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服务,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坚持依法治市,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平安南宁建设,加快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建立健全社会心态引导机制,积极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处置突发事件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

四、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做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避免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必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坚持加强理论武装,全面提升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化建设,必须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提升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增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理论知识、管理技术和实践经验,提高推动首府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本领。要创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健全学习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基层党员轮训、学习考核等制度,努力形成崇尚学习、坚持学习、勤于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发展党内民主,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决策表决制度,推行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制度。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健全和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深化和扩大党务公开,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三)坚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要确保我们的事业顺利推进,必须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求实创新、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南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防治用人不正之风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有序推动干部跨区域、跨部门交流。扎实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重视老干部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智力和经验优势,让老同志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和考评机制,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评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深入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企业家培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等“十一大工程”,加强人才引进培养载体建设,强化人才管理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南宁挥洒汗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发挥作用全面覆盖。要深入开展“党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绿城党旗红,先锋促发展”等活动深入实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推行在农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产业链、流通领域、自然屯等建立党组织。强化社区党组织统筹管理职责,探索构建“网格化”管理、“社区联合党委”等运行机制。扎实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国有企业、机关、科研院所和其他领域党组织设置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基层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强化基层党建制度保障,完善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五)坚持改进党的作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事关党的事业成败。全市党员干部务必牢记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要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坚决反对漠视群众、个人主义;始终坚持敢抓敢管、勇于担当,坚决反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始终坚持谦虚谨慎、积极进取,坚决反对故步自封、无所作为;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畏难而退;始终坚持顾全大局、团结共事,坚决反对狭隘主义、拉帮结派;始终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奢侈享乐。强化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轻车简从、高效节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倡导讲实话、讲短话、讲新 话,防止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必须更加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在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加强反腐倡廉学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技含量,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六)坚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谋发展、共促繁荣的强大合力

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尊重和维护宪法与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各项权利。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加强宗教、台湾事务、侨务等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才新高地 篇3

今年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五周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广西人才事业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服务,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等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相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动广西沿海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南宁市:走人才强市之路

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

最近,南宁市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客观总结了南宁市人才工作经验,全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宁市人才工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市委书记车荣福,市长黄方方,市委组织部部长雷应敏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发表讲话。会议强调,时代发展呼唤人才,事业腾飞需要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各项工作任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着力培养一支规模较大、结构优化、德才兼备、适应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努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首府南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会议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南宁市的人才工作,分析了首府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近年来,南宁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人才小高地”、“归国人员创业基地”、“人才活动月”等有效载体,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人才资源开发迈上新台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总量偏少、高尖人才缺乏、结构不够合理、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强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随着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不断深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三基地一中心”产业聚集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继续推进,南宁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面临着人才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将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源泉。

会议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南宁市“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人才工作,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才能积极应对国内外竞争和各种挑战,抓住机遇,推进南宁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加快实现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

下一阶段,南宁市将围绕落实好《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牢牢把握服务科学发展导向,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二要坚持人力资源开发重点突破,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好人才队伍始终是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三要加快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努力构筑人才聚集高地。创新创业载体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要依托重大产业、重大项目构建高层次紧缺人才聚集平台,依托首府城市优势构建各类人才聚集平台,依托中国和东盟的开放合作构建国际人才交流平台,打造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进一步提升人才区域竞争力。

会议提出,从2011年起,南宁市本级财政将按当年可用财力的1%设立市高层次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专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工作、生活条件改善等。将实施“113311”计划,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即实现一个目标:把南宁打造成为开放型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坚持一条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两个规划”;努力实现三个突破:即通过实施“南宁英才培养计划”,力争在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通过建立“南宁特聘专家”制度,力争在人才引进实现新突破,通过设立“南宁市杰出人才贡献奖”,力争在人才激励上实现新突破。突出三个重点:即重点抓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重点抓好产业人才开发,重点抓好紧缺急需人才开发,实施十一大工程(“南宁英才”培养工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外向型人才开发工程、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宣传文化人才开发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邕籍人才回乡创业工程)。2015年,南宁市将建成6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20个市级人才小高地,到2020年,力争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达到10个,建立3-5个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把南宁市打造成为北部湾人才创新的实验区和创业的集聚地,为首府南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北海市:设1000万元专项资金引进高层次人才]

在北海市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北海市市委书记王小东提出,为了加快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要领域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市委、市政府决定从财政安排1000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北海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北海发展大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的人才意识不断增强。但人才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人才布局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外经外贸、金融投资、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以及发展规划、综合研究、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北海的发展。要推动北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才,关键要有一批胸襟开阔、视野宽广、领导发展能力强的领导人才,一批既懂专业、懂政策,又会管理的行政管理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还要有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会议认为,随着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20万吨/年聚丙烯)等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临港产业等重点产业的加速发展,北海已经处在跨越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市委提出的“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北海在今后更长时期的科学发展,关键要培养造就一支质量好、数量足的人才队伍。为此,北海市将安排1000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重点产业人才“十百千”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产业企业家培养计划,培养和选拔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临港产业、林浆纸、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工业产业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育造就一支具有丰富从业经验、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造就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管理创新精神和市场开拓精神的企业家队伍,一支掌握关键技术、擅长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促进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到2012年,基本建成北部湾人才汇聚的热门城市,人才相对拥有量、人才增长速度、人才创新能力、城乡人才统筹发展水平在北部湾沿海地区处于前列水平。

[防城港市: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八大工程,全面做好人才工作]

在防城港市人才工作会议上,防城港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沛钧明确提出,要通过抓好五项重点工作,突出八大人才开发重点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将防城港市建成北部湾经济区人才特区、创业乐园和“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人才高地。

会议指出,防城港市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始终坚持人才工作服务于大局、服务于项目、服务于人才的理念,根据防城港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结构布局,围绕发展聚人才,围绕发展抓保障,统筹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各类才俊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加快建设,以及钢铁、核电、金川镍铜三个“天字号”工程的加快推进,防城港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十二五”期间,防城港市将着力抓好以发挥导向作用为目的创新人才政策机制、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育才机制、以优化配置为着力点创新引才机制、以激发活力为重点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以多元投入为主体创新人才开发保障机制这“五项重点工作”, 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实施聚才扬帆工程、产业人才集聚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边海英才培育工程、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港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城乡创富人才培育工程、科技孵化器培育工程等八大人才开发重点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万人以上,人才素质大幅提升,人才效能明显增强,人才贡献率达到25%,均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门类齐全、富有创新活力、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建成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型人才高地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8万人左右,人才贡献率达到31%,实现人才相对拥有量、人才增长速度、人才创新能力、城乡人才统筹发展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城市先进行列,为加快建设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重要门户城市、中国海洋文化名城,实现“富民强市、幸福和谐”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钦州市:打造“2+6”人才体系,解决发展“瓶颈”问题]

在钦州市人才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市将围绕打造“2+6”人才体系,加快创新领军人才开发,切实解决制约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推动钦州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会议认为,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等众多机遇叠加,钦州已经初步形成了发展新优势,抢占了发展制高点。做好人才工作是抢抓机遇、实现钦州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4

随着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市,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 2010年东盟自贸区建成, 南宁的城市建设开始搭上了通往现代化的高速列车。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的更新, 南宁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把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定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中心任务。之前, 许多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南宁市具体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方面, 如林昆勇 (2012) 、王兆林 (2011) 从工业化、信息化和文化产业建设等层面讨论南宁的国际化;秦瑞英 (2011) 则通过和其他3个区域性国际城市—昆明、大连、广州的比较, 寻找南宁国际化的优势和差距。本文则主要从文化的本质特征这一精神层面去探讨南宁市的本土文化在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发展。作者认为只有了解南宁本土文化底蕴、把握文化发展脉络、抓住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的实质, 才能成功完成南宁城市文化的升级, 使南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二、城市文化的定义及作用

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代表人物帕克认为城市文化的核心是由各种习惯、风俗、礼制构成的传统思想体系, 是一种“心理状态” (雷鸣等, 2009) 。单霁翔 (2007) 讲道:“文化是城市的身份, 因为文化的本质是整个社会所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是一种自觉意识和共同行为”。在文化地理学盛行之始, 马丁·李根据布尔迪厄“习性”这一概念, 强调城市具有地方习性, 或者说是文化特质 (culture character) 。这种习性是在代代相传的同时又不断变化的, 因为“习性是历史的产物, 而历史总是处于被创造的过程中”。“城市通过时间所面对的存在的客观条件或社会、物质的‘事实’, 形成了特定的、独特的、可持续并具有适应力特质的习性, 而这些习性反过来又促成了城市中具体地方的实践活动” (李, 2011) 。综上所述, 一个城市因其所处的特有的地理位置, 在历史进程中会慢慢形成、沉淀下具有其地域特征的文化特质。人口的流动、时间的推移会促使文化特质的变动, 反过来作用于城市, 对城市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使其符合文化观念的更新。“文化凝聚着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 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进化的动力” (单霁翔, 2007) 。

三、南宁本土文化特征

公元318年, 晋兴郡设郡治于晋兴县, 即今日的南宁。南宁历经1600年, 南宁由偏远小镇到一方首府, 从少数民族独治, 到多民族混居, 从蛮民夷俗到儒教汉化、尚德向善, 兼容并包, 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南宁本土文化。廖建夏 (2012) 在研究了南宁的地方历史和人文风俗之后, 把南宁的本土文化特征定义为: (1) 鲜活灵动地“湖水文化”。南宁又称“邕城”, 邕为四面环水之意。南宁地表四处水道横呈, 塘、湖遍布。湖塘平静、温和的特点孕育了南宁人知足、平和的性格。 (2) 务实、功利、进取的“平民文化”。 (3) 源远流长的“工商文化”。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大量广东、福建、江西商人顺江而上, 在邕江民生码头上岸, 把经商通商之风带到南宁。 (4) 包容和谐的民族文化。广西自古就被称为‘百越’之地, 西南少数民族众多。居住在南宁的少数民族以原住民壮族为主, 除此之外, 还有汉、苗、瑶、侗、回、满等48个民族, 他们有因经商、也有因战乱辗转而来的移民。开埠后基督教由西方传教士带内, 并在南宁扎根。在南宁, 各宗教“各有信众, 建有教堂, 但各不相扰” (廖建夏, 2010) 。

由于受到地域和历史的影响, 南宁本土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南宁人不排外, 兼容性强, 散发出一种强烈的“和”意识, 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精神有很强的普世价值取向, 也是中国儒家中心文化圈向祖国边陲辐射的直接结果。但“湖水文化”“平民文化”容易强调人性中求稳、中庸、明哲保身。上述文化特征符合南宁现在作为一个中等城市的整体形象, 但远远不能体现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文化特征。

四、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文化特征

区域性国际城市的产生都是以全球化为背景的。经济全球一体化加速资本、人员、技术在各文明间的流通, 带来各文明、文化前所未有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国际都市的出现正是这一过程的具体体现。

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曹德本 (2001) 认为, 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化”。但这种融合不应该全部抹杀原来的本土文化特征, 而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交流、适应。通过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调和, 产生新型文化。“可以说, 外来文化和原有文化的融合只能是两个相交的圆, 不可能完全重合, 文化融合具有不完全性” (章必功, 傅腾霄, 2010:360) 。因此, 区域性国际城市最重要的文化特征即“和而不同”。

东盟地区的新加坡是这一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最佳表率。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让其处于东西文化的双重作用下。新加坡居住着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西欧人, 他们分别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新加坡没有采取其邻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行的文化同化政策, 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和而不同。在要求全体公民承认和谐这一集体价值观的同时, 也承认各民族各宗教的价值观的地位。这一共同文化价值观保证了新加坡内部的平定, 新加坡从没有出现过发生在印尼的“排华”事件、“反共”事件 (常士訚, 2010) 。“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使新加坡的经济得到大力发展, 成为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发达国家, 是继纽约、伦敦和香港之后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五、南宁打造区域性国际多元文化的基础和发展方向

(一)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发展, 南宁已为打造一个多元文化奠下了一定的“硬性实力”。

1、区位优势已经形成。

南宁地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盟十国经济圈的交汇中心, 面向东南来亚, 毗邻粤港澳, 背靠中西部, 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区位优势 (如图:南宁区位优势) 。中国—东盟自贸圈的建立为南宁打开了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大门。南宁—友谊关—越南高速公路已开通, 南宁至东盟国家的多条航线也已开飞。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分别在南宁开设领事馆和办事处。南宁与东盟经济、文化、人员的交流飞速发展, 南宁将成为中国文化与东盟文化“亲密接触”的最前线。可以预见, 在不远的将来, 更多的东盟友人将移居南宁, 为南宁添加许多东盟文化元素。

2、市场经济活跃, 对外贸易日益强大。

南宁市全市生产总值 (GDP) 2010年达到1800.43亿元, 2011年达到了2211.51亿元, 2012年上半年已达1120.67亿元。根据海关统计, 南宁市贸易进出口总额2011年达到25.1亿美元, 2012年1-6月份达18.2亿美元。全球经济一体化一直是多元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反观历史, 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对自由人的需要, 从而激发了欧洲的启蒙运动, 人本主义, 最终把人从封建经济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中国以往的计划经济过分强调集体、忽略个人, 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重新唤醒人们对个体的关注。“一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必然使价值呈现为多元化” (王桂芬, 张国宏, 2008)

3、人口流动性加大。

多元文化是移民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 (章必功, 傅腾霄, 2010:238) 。南宁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南宁市在2010年底流动人口突破130万, 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二) 、南宁区域性国际多元文化的发展方向

1、继续优化人口结构, 提高人口素质, 形成市民文化。

虽然南宁市的流动人口、常住居民均有所增加, 但多以外来务工人员和在城镇化中刚脱离农村户口的新城市居民为主。本土文化中安于现状、保守的思想意识会成为阻碍变革的潜在因素。打造国际性城市, 南宁需要大量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熟练的年轻移民打破这一禁锢。有研究表明, 移民有较强的文化适应能力, 善于吸取不同区域的文化或价值观, 促进社会和政治变革。移民多的城市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创新、兼容等多元文化特点的特征 (章必功, 傅腾霄, 2010:256-257) 。全球英语教育组织英孚 (English First) 在其2012年度全球英语熟练度报告中指出, 英语熟练度越高的城市或地区, 外资投入越多, 经济发展越快, 生活水平越高。亚洲国家中英语熟练度排位第一的是新加坡, 而长期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的海外专业人士就约有超过9万位。

移民是外来户, 很难接近本土权力核心。移民对个人权力的申述必然会要求权力的去本土化。要适应由移民带来的多元化, 政府管理文化就要顺时改变。章必功等 (2010:258) 指出, 在与国际社会接轨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 政府必需减除乡土文化中基于“人情”的宗法人伦管理方式, 转向尊重个体生命价值与个体权利及自由的法制管理方式。在西方, 这种尊重个人权利和生活方式、提倡多元文化、主张政务公开化的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强调公民有参与社会政治和制约国家权力的义务、强调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权益的社会被称为“市民社会”。“当代西方社会迈向市民社会形态的坚实步伐, 无不得益于其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丰富和强大” (王桂芬, 张国宏, 2008) 。

2、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国际化的南宁市将面临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但西方国际都市多元文化不是南宁的发展方向。个人主义是西方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强调每一个人的独特性, 即不同性, 强调通过一系列公开公正的社会手段保护这种“不同性”, 这的确在一个城市向国际化、向市民社会迈进的初始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个人主义与多元文化看似相辅相成, 但放眼西方主要多元文化国际都市, 在繁华背后却都被高犯罪率和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骚动所困扰。究其原因, 过分强调多元, 但缺乏统一价值观的导向反而把多元社会引向了分裂的边缘。

建设南宁市的多元文化需要中国儒学核心精神“和而不同”的共生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核心”的共同引领。西周末年的史官史伯说:“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意思是如果所有事物都是相同的, 必失去创新的可能。不同的事物同时并存, 才会滋生新事物。因为多样性的统一, 是事物前进发展的前提。李中华 (2012) 认为, “与天和”与“与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极乐世界。“要实现这种快乐和目的, 只有通过多元统一的和谐文化模式来达到”。南宁本土文化的“谦和”促成了南宁市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共生共存的现实, 保持并发展南宁文化的“和”精神必然为南宁市的国际化提供无穷动力。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与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的结合, 产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高度概述为24个字,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南宁市的多元文化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本质。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并不会危害多元文化, 相反, 是多元文化可以健康存在的前提, 多元和一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没有一元的指导思想, 文化价值完全多元, 就没有办法凝聚”, “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 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王桂芬, 张国宏, 2008) 。

六、结论

南宁市现在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优越的地理位置, 优惠的经济发展政策都使南宁市发展为区域性国际城市成为必然。南宁的城市文化虽然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但没有历史包袱、年青正是他的优势。正确认识南宁市的本土文化、保护并发展南宁文化的兼和、务实的精髓, 改变不适合时势和发展的狭隘、保守, 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多元文化方向迈进, 南宁市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性国际都市。

参考文献

[1]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16 (4) :2-5.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5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成立之后,一般会建立一定的常设机构并赋予这些机构一定的权限。由于设立了常设机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就可以经常不断地监督有关条约的实施,并随时调整集团的政策和法规,使条约规定的宗旨和目标得以实现。具体言之,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具有以下主要职能:

(1)制定经济政策和法规。建立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基本文件往往只原则的规定成员国之间合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范围和基本目标,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还需要有关机构根据其职权范围负责制定和完善。制定经济政策和法规的职能是由组织基本文件授权而来的。比如,《阿拉伯联盟国家经济统一协定》授权理事会可以拟订联盟统一的运输条例和过境条例、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法等。

(2)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与行动。每个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都是特定范围或特定问题的国际论坛,是一种常设的固定的国际会议形式,是联接、沟通各成员国的纽带和渠道。经由这一所有成员国平等参与的国际议事机构,各国可自由表达本国的立场观点,可充分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有利于国际社会形成和宣示某种世界舆论,有利于协调成员国的政策与行动。

(3)监督条约义务的履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宗旨、目标和任务能否实现,关键看成员国能否履行条约义务。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有权监督条约的实施。欧盟条约第C条规定:联盟由一个单一的组织系统为之服务,该组织系统应在尊重和基于集体一致的同时确保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活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联盟特别应确保包括其对外关系、安全、经济和发展政策的一致性。理事会和执委会负责保证这种一致性,在它们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保证这些政策的实施。 (4)维护组织内部的市场秩序。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在进行区域性的经济合作,为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由于各个国家经济状况和个体利益存在差别,限制和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现象势必发生,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就成为组织机构的一项经常性任务。

(5)解决成员间经济争端的职能。国际经济交往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和纠纷的增加,区域内经济交往也一样会出现这种情况。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往往提供一个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一套或多套解决程序,为争端各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争端方尽可能通过协商等方式友好解决确保解决方案得以执行。

3.2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职能的功能分析

任何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为实现自己的职能,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活动,但是国际组织本身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活动必须通过它的机构来进行。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职能的实现对保证组织宗旨得以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职能的实现具有它最首要功能,就是有利于产生组织输出并达到组织目标。换言之,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职能的实现有利于产生组织的效果。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的制定经济政策和法规的职能就是在条约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法规,来实现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基本目标。

(2)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职能的实现有利于使成员国个体差异对组织的影响最小化,至少能规制个体差异对组织的影响。机构间职能的划分可强行规定个体适应组织的要求而不是组织适应个体的要求。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的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与行动的职能就是要协调成员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使所有成员国都能按照条约规定的原则进行合作。

(3)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职能实现是权力的运用。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的监督条约义务的履行职能和维护组织内部的市场秩序的职能的实现就是组织机构权力的运用,以此来监督成员国对条约义务的履行和规范成员国的竞争秩序。

(4)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职能的实现是建立一个公平判决和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这样的结构应当使争端各方能注意到争辩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一种展示证据或者有利于他们的有关法律或规则解释的信息,使他们有解释其行为和意图的机会。但最重要的也许是提供一种抗辩程序,使各方有一个可以挑战对方提出的证据、诠释主张、提供信息的公平论坛。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机构的解决国际经济争端的职能正是为成员国提供一套程序和方法使争端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杨丽艳.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81-182.

[2]@宋永新,宋海鹰.国际经济组织法导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31-32.

[3]@田家谷.国际经济组织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3-34.

[4]@刘世元.区域国际经济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50-52.

[5]@宋永新,宋海鹰.国际经济组织法导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9-10.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6

2002年,在汽车市场的“井喷”时期,一个新生婴儿——华中汽车展览会呱呱坠地。从此,尚格展览走上了专业运营汽车展会的道路。此后,尚格与展会巨头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简称:中汽国际)强强联手,使华中车展一举迈上了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运作之路。华中车展是中都地区厂方直接参展比率最高的专业车展,影响力居中部车展首位。经过五届洗礼,它已经成为华中车市的风向标,在竞争激烈的会展经济中淘尽风浪,破茧成蝶,成为国内区域性车展的一面旗帜,飘扬在华中区域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在一次次展会中不断刷新纪录,碰撞出激情与梦想的火花。

2006年,华中车展的模式又在南昌得到了复制和推广,两届车展均大获全胜。经过两届展露锋芒,南昌车展结束了南昌没有专业室内车展的历史,已经成为南昌史上一年一度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品牌盛会,是备受江西市民青睐的汽车盛宴。2007年第二届南昌车展中,80%的厂方参展,200多辆整车展出,40多个汽车品牌、30余款新车以及近10万人次的参观人数、1027台的预定量,使南昌车展达到国内一流车展的水平。

经历了五届华中车展和两届南昌车展的成功运营,尚格汽车展会项目开拓的步伐又迈向了苏州这个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而随着石油短缺局面的出现,燃油价格的上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保型、零污染的绿色汽车已引起了全世界汽车工业乃至其它产业界的共同瞩目。尚格凭借其独到的眼光,将“绿色,环保”定为苏州车展的主题,与中汽国际联手打造“2008中国(苏州)国际绿色环保汽车展览会”,这标志着汽车展会开始向节能环保迈出重要的一步。本届车展开苏州大型国际车展之先河,创苏州车坛新纪元,力推汽车科技,剑指节能环保,大力倡导中国汽车产业节能环保的理念,将汽车领域最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和车型展现于世人眼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环保、和谐、健康的汽车消费环境。

天津拥有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北方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区位、功能、政策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对天津乃至中国北方外向型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汽车进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因此,天津成为尚格开拓汽车展会市场的又一站点,2008年10月,与天津滨海新区有关单位合作举办的第七届天津国际汽车贸易展览会也将呼之欲出。届时,展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展会专业性将更强,展会内容将更加丰富,各项服务也将更加完善,这种整合资源、强强携手的合作模式将会为尚格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为天津车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7

一、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为了谋求共同的经济贸易发展, 通过缔结条约而建立起来的经济贸易联合的过程[2]。而法律角度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发生在某一国际区域的有一定政治、经济联系的多个国家或关税领土内, 兼有跨区域性的特征。其所涉及的领域具有特定性, 即主要限于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定范围内。目前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领域, 从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范围, 如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措施等。

为保证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就需要一定的法律规则作为保障。国际条约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法律规则的主要形式, 因为条约是具有缔约能力的至少两个国际法主体意在按照国际法产生、改变或废止相互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一致。条约的造法性和契约性的功能可以为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有效运作提供法律支持。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法律规则突出规则导向性。以规则为导向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较为公正、公平地分配以货物、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利益, 而且, 规则为导向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往往具有可操作性、可预见性以及稳定性的功能。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 强调一定的强制性。强制性不仅体现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机构设置、条约方式、法律规则的采用等方面, 而且重要的是, 这些形式里面贯穿一些带有诸如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制性的机制。

除了法律规则的保障之外, 一系列永久性机构的建立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运作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些永久性的机构包括立法、行政或执法、司法或具有司法性质等方面的职能, 并且具有制度性场所、相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性。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往往是重大、实在的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 故需要具有立法职能的机构, 有执行最高权力机关决定的机构以及处理、协调、服务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各种经常性工作的机构。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类型的确立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运作的具体表现。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在法律角度上分为四种类型, 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完全的经济同盟, 它们的自由化程度由低到高, 每一种类型在法律上各有不同的要求[3]。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守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关规定。在WTO框架协议中,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则主要规定在四个国际文件中:《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GATT) 第24条、《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 第5条、《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和更优惠待遇、互惠及更充分参与的决定》的“授权条款”以及《关于解释1994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24条的谅解》。上述四个文件中规定了建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规则。

综上所述, 法律角度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一定国际区域内的诸个国家或关税领土以协议为基础并建立一定机构, 确立一定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类型, 在某些特定经济领域有效地实施统一规则的整合过程。在此整合过程中, 突出体现了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性、规则性以及组织性的特征。

二、ECFA是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

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方面, 2008年5月后, 海峡两岸采取积极措施, 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向着正常化方面发展。“海协会”与“海基会”在2008年6月以来, 进行制度化协商, 签署多项协议, 成果丰硕。然而, 在未来两岸贸易及人员往来日趋紧密的情况下, 必会产生各类经贸问题。仅靠“海协会”及“海基会”处理两岸经贸关系, 渠道过于单一, 对未来两岸经贸的发展上, 必将形成瓶颈。因此, 有必要建立全面性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 才能满足贸易上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两岸经贸事务需求。在此基础上, 中国内地和台湾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如果落实好协议内容, 积极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的实施, 将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 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ECFA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 内容涉及双方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程序内容。这些内容包含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内容之内, 完全具有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性的特征。在ECFA序言中指出:本着世界贸易组织 (WTO) 基本原则, 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 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 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 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因此, ECFA是在无损于对其他WTO成员所作的承诺前提下对两地经贸关系所作的安排, 符合WTO及GATT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内在要求, 因此, ECFA属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 符合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则性特征。ECFA作为WTO框架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 受到WTO的约束和监督, 并在WTO体制内存在和发展。

但是, ECFA又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从国际公法的角度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主权国家, 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 ECFA不具有国际法的属性。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 条约者, 谓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 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 亦不论其特定名称为何。1986年《关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条约法的维也纳公约》把国际条约从“国家间”扩展到“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的条约。中国内地与台湾同属一个主权国家, 不具有“国家间”、“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的因素。但是内地与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两个单独关税区, 于2001年先后成为WTO的正式成员, ECFA的主体是WTO体制下的两个正式成员。所以, ECFA的调整对象既不是国家间的国际经贸关系, 也不是中央与地方间或地方与地方间的国内经贸关系, 而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不同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贸关系, 是WTO不同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

从国际民商事法律角度看, “国际”既包括主权国家, 也包括一个主权国家内的不同法律区域, 由中国政府和中国台湾签署的ECFA, 是一个主权国家统辖的不同单独关税领土间的区际协议。也就是说, 传统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规则是调整同一区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具有国际因素和“国家间”的特性, 而ECFA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它调整的是一国主权之下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它所追求的经济一体化, 是指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 是一种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

三、ECFA是一个弱化机构设置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 为了实现各方经济利益, 就会出现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可以说,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基础,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载体, 是在契约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的组织模式。ECFA亦不例外, 它既是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 又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是一种主要执行经济职能的专门性国际组织, 是国家间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形式, 也是一种制度性活动场所[4]。“国际”揭示出国际经济组织的参加者一定是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个人、法人或民间团体。“经济”说明了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和活动范围, 即它是经济领域的组织。“组织”说明的是国际经济组织体制上的特点。一般情形下, 组织应该是一种常设机构, 一种实体, 它应该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工作人员,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5]。这些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共同特征。在国际经济组织名称前冠以“区域性”修饰, 就构成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只不过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区域”是指能够进行多边或双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 这一范围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或一个法域的地理范围。由此,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 区域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由特定地域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 传统上, 其成员一般限定在某一个比较特定地理上相连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目前,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朝着开放性的方向发展;第二, 国际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起来的, 超过了一个主权国家或法域的地理范围;第三, 经济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能不像一般国际组织那样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有活动, 它是为特定的经济目的而设立的, 主要致力于协调区域内各国的经济政策, 就经济领域内的冲突进行调节, 其活动范围主要限于经济领域;第四, 组织性。如同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组织”一样,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组织”是一种常设机构, 有办公地点 (下转209页) (上接164页) 和工作人员,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组织是安排分散的人和事物, 使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 是按照一定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判断一个机制性实体是否一个组织, 首先要看其是否设置有机构, 其次而且是最重要的要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ECFA设立一个常设性机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 委员会由双方指定的代表组成, 负责处理与协议相关的事宜, 包括但不限于: (1) 完成为落实本协议目标所必需的磋商; (2) 监督并评估本协议的执行; (3) 解释本协议的规定; (4) 通报重要经贸信息; (5) 根据协议第10条规定, 解决任何关于本协议解释、实施和适用的争端。同时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工作小组, 处理特定领域中与本协议相关的事宜, 并接受委员会监督, 而且与协议相关的业务事宜由双方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联络人负责联络。由此看出, ECFA有自己的常设机构和工作人员。为保证一体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 必要时经双方同意可召开临时会议。此外, CEFA规定双方应不迟于本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就建立适当的争端解决程序展开磋商, 并尽速达成协议, 以解决任何关于本协议解释、实施和适用的争端。可见, ECFA设置有一定的机构, 并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ECFA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性的同时, 还具有明显的组织性。

但是, ECFA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 其弱化了组织机构设置。传统的区域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设置尽管不尽相同, 但其本上都是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来设置机构的。由于CEFA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具有运作机制高效的特点, 无须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设置组织机构。所以, CEFA协议规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 具体、详尽和明确的法律规则, 以此减少对庞大的组织机构的需求, 采用的是强化自由贸易规则, 弱化组织机构的方式来推动区域贸易组织的运行。它只设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 作为组织的最高机构。在需要时建立工作组, 处理特定领域中与协议相关的事宜, 在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之下, 不设常设执行机构和行政机构, 与本协议相关的业务事宜由双方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联络人负责联络, 负责处理相关事项, 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具体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慕亚平, 宋洋.CEPA—WTO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新模式[G]//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 1997:430.

[2]吴益民.论WTO框架下CEPA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治论丛, 2007, (5) :127.

[3]刘世元.区域国际经济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1.

[4]梁西.国际组织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101.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主要体现在区域性、应用性及岗位性等方面, 高等职业院校一般为地方院校, 其投入、生源和就业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因此,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本地区的重点或支柱产业为依托, 紧紧围绕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原则, 在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培养目标上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增强为地方服务的直接性和有效性。

中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开放、开拓的品质。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拓展与深化,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社会经济文化日益融入全球化经济格局, 高职教育不但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迎来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极好机遇。

一、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和国际性的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在中国一些地区已经显现。据统计, 浙江省2007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3%, 报到率也在90%以上, 均高于全国水平三四十个百分点。高职院校的异军突起是近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最大的亮点之一。过去几年, 浙江省通过对成人高校的改制、改革、改组以及将部分条件较好的中专学校升格, 采取政府投入、老校区土地置换、社会企业参与以及银行贷款等方式, 先后筹建了4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数连年增长。现在全省高职院校数量已占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总数的59.5%, 在校生数达到17.72万人, 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3。专业设置贴近地方经济, 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是浙江高职教育的特色。浙江高职院校除了设置计算机、外语、会计等社会通用专业外, 特别注重设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服装城”宁波是享誉海内外的“红帮”裁缝的发源地, 2000家服装企业中, 高级技工和技师严重短缺, 极大地制约了服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应运而生的宁波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就是依托宁波特色产业背景创立的。

浙江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已经于上个世纪开始。20世纪90年代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形式有:第一种形式是聘请外籍教师到国内的高职院校任课或讲学, 或者选派教师到国外的高等院校去考察、进修, 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合作, 形式灵活、内容多样、期限不一、费用较低, 而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是目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采取的方式。第二种形式是中外高职院校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框架之下的系统合作。典型项目如中国与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 (“CCCLP”项目) 。第三种形式是中外高职院校自主合作, 按照产业经营模式, 实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利益共享。高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而且沿着纵深的方向不断推进, 可谓精彩叠出, 硕果累累, 展示了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阔前景, 体现了中国高职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和国际性的挑战

高职教育中外合作迅速发展是中国入世后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入世后市场进一步的开放, 中国的高职教育直接与其他各国正面竞争的态势已日益尖锐地显示出来。问题在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外的同类教育并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特别是欧美市场发达, 其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和地位, 以及在发达市场环境中的运作成熟程度, 在招收国际生源、科技成果转化、教育产品开发和贸易等方面远远高出中国。这样, 中国不仅在现代经济的市场化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职业教育融入世界高职发展和竞争中时, 也已远远落在后面。在加入WTO条件下, 中国高职教育要迅速达到国际水平并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就只能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 迅速提升自己, 利用国际市场的开放与便利, 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 寻求友好交流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办学, 来提高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在合作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特色,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走国际合作之路。

中外合作办学, 可引进外资, 迅速解决高职院校资金短缺的困难, 创办先进的实习、见习、实训工厂等, 将使学校面貌一新;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原版教材与外教的引入, 将使教学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双轨制的运行, 双语教学的普及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将起到重要作用。当然中国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学生学习用功等方面的优势, 也将得到更好的发挥。合作办学运行得当, 可以融中外教育优势于一体, 取得“1+1大于2”的效应。因为外资的不断引进, 先进的教育实训基地的建立, 高水平外教的直接教授以及双轨制运行, 双语教学等等, 使学生可以不出国门就能拿到国外名牌大学的学位和毕业证。

三、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一) 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国际经历三位一体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十分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 他们又增加了国际交流、海外实习这一条, 强调全球化人员的密切合作, 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大型企业跨国经营的趋势相适应。这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二) 以适应岗位为培养目标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德国大学相比的一个明显的优点是淘汰率极低。由于实行的是学期制, 学生不可以推迟毕业。学生在申请入学时就有一个明确的岗位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又以培养学生适应企业所设定的工作岗位为目标。学生甚至在实习中做出了成绩, 申请了专利等。真正做到了“零距离上岗”。

(三) 处理好技术更新周期与人才培养周期之间的矛盾

当今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 学生毕业时发现所学的知识已经过时的现象经常发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基层或部门的管理人员, 除了职业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还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甚至国外实习的经历。

(四) 实现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赢的局面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实现了共赢。有生产经验的、经过认真培养的专业人员对维持和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率及竞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和国际性的建议

(一) 彻底更新观念, 逐步建立区域性高职教育体系

通过舆论宣传、典型引路、政策导向等, 逐步确立高职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使区域高职教育逐步形成体系, 其中, 学历高职教育子系统要体现层次结构, 二年制专科层次、三年制副学士学位和四年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并存, 并建立同普通高等教育相协调的学位制度, 有选择、有计划地把原有三年制专科职业技术学院高移至四年制本科。

(二) 改革高考录取制度

招生、就业政策向高职教育适当倾斜取, 以提高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要通过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和就业导向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

(三) 建立区域性高职教育投入网络

针对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建设的最大困难是经费不足的现状, 迅速建立“政府保障、企业支持、民间赞助”的三结合投入网络。地方政府在保证预算内教育经费到位的基础上, 力争划拨专项建设费用;企业和行业要以“长周期、迟效益”的投入视角, 支持学校或同学校合作建设好实习、实训基地;制定政策, 鼓励民间团体联合举办私立高职院校, 按市场机制运行;以省、市、自治区为元单位, 计划协调高职教育建设投入, 避免没有意义的简单、重复投入和浪费。

(四) 统筹规划区域性高职院校的布局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合作牵头, 劳动部门和行业协会参与共同统筹规划布局, 形成面向地方经济、覆盖全部职业、多层次、多规格、灵活多样的高职教育网络。

五、对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的思考

(一)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范围内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都纳入一个国际通行的模式之中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既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要求, 又要按照相关行业的国际标准, 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所应达到的要求, 印度国家信息学院 (NIIT) 于1993年通过IT教育培训、多媒体产品开发和软体开发三方面业务的ISO9001认证, 1999年获得软件开发业务的SEI—CMM5级水平, 在与微软、SUN等IT巨头结盟的基础上, 其课程设计取得国际认证并推行国际通行的技术证书, 确保所培养的软件人才能够在国际上通用。

(二) 关于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国外教育机构来华办学对国内的高职教育是挑战大于机遇, 因此, 国内的高职院校将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 形势逼人, 时不我待。不但高职教育领域的人士要有强烈的国际竞争意识,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更应正视这一现实, 站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度, 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高职教育相应的支持。

(三)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构建中国的高职教育体系

从高职教育的内部分析, 学历教育和知识教育仍然是高职院校的主流,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学历教育与岗位资格培训相结合的高职教育格局尚待建立和完善。国外高职教育同样有社区学院的CBE/DACUM能力本位课程设计模式, 澳大利亚TAFE能力本位与国家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以政府投资为主, 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体制等等, 都可以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某些方面的范式。

(四) 详细了解国外技术学院开发新专业以适应市场的作法

及时掌握国外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最新信息, 并在教学资料上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帮助, 促进专业设置逐步呈现“新、特、活”的特点, 并较好地处理面向市场所需的灵活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超前性、保证教学质量所需的稳定性和提高办学效益所需的规模性等四大关系。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了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要同时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人才劳动力市场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同在,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既要苦练“内功”, 又要眼光“向外”, 通过借鉴、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 使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能较快地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 使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尽快适应国际和国内人才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建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1) .

[2]、黄亚妮.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8) .

[3]、李文波.论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J].云南高教研究, 2001 (1)

[4]、彭秀芳.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6) .

[5]、闵光泰, 王国苹, 颜逊.走国际合作之路强高职教育特色[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1 (6) .

[6]、张博, 陈育林.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国际合作之路[J].辽宁高职学报, 2002 (12) .

[7]、郝拉柱, 李畅游.浅谈利用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1 (1) .

[8]、李星.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3) .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9

1“涪陵速度”的表现

过去的“涪陵现象”是国企改革成功的范例, “涪陵速度”则是涪陵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全面增强。其含义绝非一个简单的“快”字, 而是“快”与“好”的有机结合, 呈现的是速度与效益相得益彰的积极成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涪陵速度”的表现:

1.1 狠抓项目建设, 综合实力提升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 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不局限于某一单项指标, 而是由GDP的增长、城市环境的嬗变、城乡发展的协调以及老百姓腰包的鼓胀等多方面的细胞构成的整体。提升综合实力的基本环节在于项目。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投资的载体,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 经济发展才有依托、有路径, 工作才有抓手, 增长才有后劲, 才能获得实力保障,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从2007年开始, 涪陵区先后开展了“项目推进年、重点项目建设年、项目攻坚年、项目突破年、项目拓展年”活动, 以项目带投资, 以项目促发展, 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狠抓项目建设, 推动涪陵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宏观经济数据展现出的“涪陵速度”让人惊叹:从2006年到2011年, 涪陵区GDP由185.3亿元增加到557.3亿元, 增长2倍, 年均增长20.3%, 在全市占比由4.4%提高到5.6%。人均GDP由2342美元增加到8228美元。工业总产值由210亿元增加到901.6亿元, 增长3.3倍, 年均增长33.8%, 在全市占比由4.7%增加到6.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6.8亿元增加到130.3亿元, 增长1.8倍。进出口总额由2.4亿美元增加到14.2亿美元, 增长5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3.5亿元,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7.08亿元增加到31.4亿元, 翻了两番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19643元和6858元, 年均增长13.5%和19.2%, 收入比由3.65:1缩小为2.86:1。

1.2 统筹城乡发展, 结构布局优化

田忌赛马, 胜在布局。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与突破, 也必须要解决好生产力布局、空间布局、人口布局和社会资源布局等问题。

“涪陵速度”, 多方齐发力、全局共振兴。五年来, 涪陵区始终坚持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 着眼长远, 谋划布局, 基本完成了城市布局、工业布局、农业产业布局和商贸旅游业布局, 以城乡的统筹发展来实现又好又快的“涪陵速度”。城市布局方面, 五年城市建设总计投入达354亿元, 形成老城、新城组团发展格局。城市建成区新增13.8平方公里、达47.7平方公里, 城镇常住人口新增11.4万人、达62.4万人, 城镇化率57.6%。锦绣洲广场、白鹤森林公园、大剧院等拔地而起, “市级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和“环保模范区”等称号荣耀涪陵。李渡新城骨架基本完成, 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3座跨江大桥和2条城市隧道顺利建成, 形成了5桥5道连接的城市外环快速通道。工业布局方面, 形成了“三个园区、两个基地、六个产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李渡、龙桥、白涛园区建成19平方公里, 实现工业产值481.7亿元, 占涪陵全区工业总产值53.4%。获批国家级西部唯一船舶出口基地, 船舶工业迎来又一个发展机遇。农业林业布局方面, 青菜头种植面积从2006年底的46万亩发展到70万亩, 产量从95万吨增长到146万吨, 对外鲜销从无到有、销售量近40万吨, 百年榨菜走出发展新路子。林权主体改革工作完成, 成立了西部首家林权交易所, 投入22.84亿元推进森林工程建设, 营造林76.38万亩, 建成市级森林城市。引导城市资本45亿元推进城乡统筹, 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32.5%。商贸旅游业布局方面, 着力打造南门山百亿商圈, 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家居建材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投用, 华润万家、横店集团、建玛特等企业入驻。白鹤梁列入全市六大精品景区, 提速大武陵山景区建设。

1.3 紧抓扩大开放, 发展后劲增强

改革是激发创新的不竭源泉, 开放是加快发展的永恒动力。在实施全方位、高水平、大开放战略的舞台上, 在坚定不移地走开放之路的征途上, “涪陵速度”体现出的是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切实增强。近五年, 涪陵区以更大力度、在更宽领域、从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 以大开放促进涪州大发展。通过大力抓好投资环境软硬件建设, 改善开放环境, 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招商引资不断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园区的招商平台和产业集聚效应, 三个工业园区引进区外项目125个, 形成1500亿元产能。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范围, 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1户、中国500强企业15户、10亿元以上项目57个。在对外开放的传输通道上, “四高四铁”对外大通道基本成型, 黄旗集装箱码头等建成投用, 龙头港物流园区也已启动建设。涪陵至上海“五定” (定港口、定航线、定船期、定运时、定船舶) 班轮开通, 使涪陵又多了一条快速通江达海的外运线路。在区域内部方面, 公交改革完成、二级公路收费取消, 乡镇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均达100%。开放的发展环境中, 非公经济日趋活跃, 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51.1%提高到63%。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形成了高效的政务服务, 优化了便捷的开放环境。2.5万平方米行政服务中心建成, 即时办结率达86.9%, 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进场交易金额和节约投资居全市前列。工商分局获外资企业授权注册, 海关、检验检疫等区域性开放服务机构达17家, 涪陵海关完成进出口总额21.2亿美元。人才吸纳能力增强, 五年引进各类人才5937人。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

1.4 坚持民生为先, 生活水平提高

国以民为本, 民以生为先。民生决定民心, 民生关乎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牢牢抓住民生问题, 就是抓发展、抓稳定、抓和谐,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务, 更是理政治国的根本。

“涪陵速度”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速度”, 更蕴含民生工作的“温度”。涪陵区结合区域实际情况, 提出“10+3”民生实事和“12+3”共富措施, 并扎实落实。每年重点推进五大民生工程, 全区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70%。五年来开工176.13万平方米保障房建设, 建成6983套。累计新增城镇从业人员5.24万人, 帮助指导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3.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以内。投入3.7亿元实施小学生蛋奶等关爱工程, 每年筹资6000万元以上开展“六节”慰问, 资助贫困生上学形成常态。中心医院外科大楼投用, 完成中心医院内科大楼、中医院迁建主体工程, 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个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27个, 标准化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利润实现全覆盖。免费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22项,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6.2%。五大保险基金征收19.66亿元, 年均增长48.9%。连年提高职工基本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2%, 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建成农民新村35个、巴渝新居4531户, 改造农村危旧房7283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36.7万人。投入扶贫资金9.5亿元, 减少贫困人口4.26万人。五年完成移民投资29.14亿元, 搬迁安置移民3.3万人, 顺利通过国家四期移民验收, 一批三峡后续重大项目提前启动。

1.5 攻克发展难题, 基本解决障碍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性。因而必须从全局上和整体上把握住发展的基本方向, 明晰发展目标, 对发展面临的障碍和难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制定攻克发展难题的方案,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落实到位。这是不断推进改革、解决发展障碍的必由之路。

“涪陵速度”提振了经济发展的效率, 也以强有力的冲击波破解了发展的难题。涪陵区在五年的发展历程中, 着力深化改革, 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激发全区的活力和创造力。乡镇街道建制调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及体制调整顺利完成, 李渡新区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完成109户国企改革任务, 安置职工3.1万人。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06年25.97%降至2.04%,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由99.9亿元增加到315.4亿元, 银行综合授信达834亿元。“涪陵榨菜”成功上市, 园区建设债券和产业基金等获批。新增城市用地35平方公里。理顺水电气管理体制, 基本缓解电力供应瓶颈。处置“四久” (久划不拆、久拆不完、久拆不建、久建不完) 工程15个113万平方米。投入10亿元集中解决11万历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修建拆迁安置房161万平方米。推进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化, 各级干部接访走访群众110万人次, 筹资3.1亿元解决群众诉求2.1万个, 信访量连年下降。

1.6 坚持两手齐抓, 巩固政治保障

抓好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 这是贯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战略方针的核心内容。党的建设, 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 关系到经济建设速度的快慢。在认识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上, 必须明确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追求又好又快的经济建设发展中, 一定要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涪陵速度”, 既体现在经济建设的强度上, 也彰显在党的建设的力度中。涪陵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的先导作用,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 展开解放思想、“四比”、“扬长克短、不甘人后”大讨论等活动, 深化认识、凝聚人心, 为“涪陵速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涪陵还抽调1851名干部创新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教育活动, 以“新社教”活动这一新颖载体, 在广阔农村掀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文明大提高的学习教育浪潮, 化解了矛盾纠纷近3000件, 清理规范集体资产4.7亿元。党群共建扎实推进, 党的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得以强化, 干部考察评价制度和奖惩考核办法也进一步健全完善, 2批50个处级职位公选火热展开, 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人才提供了舞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 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在“涪陵速度”的经济效益显现中, 涪陵人民的精气神也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一同提振。涪陵加大对改善教育条件、文化条件的投入,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博物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每年开展百名孝顺儿女等“三百”评选活动, 涌现出周波、周鑫、杨德碧等全国模范, 道德高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百姓生活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2“涪陵速度”产生的原因

“涪陵速度”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以改革创新为主线, 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实践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积极的、长远的发展观, 同时也是求实的、辩证的发展观。“涪陵速度”就是通过对科学发展的实践来实现的。

2.1 推进新的创业, 加快涪陵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

战略上的高瞻远瞩, 决定着战术上的决胜千里。一个地区的发展, 其长远的全局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实施的方针和策略具有关键作用。只有以宏大全面的视野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宽阔襟怀, 着眼长远、善谋大局, 才能为地方的长足发展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战略支撑, 才能以科学发展的智慧谋划良策, 做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文章。“涪陵速度”的形成与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密不可分。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涪陵人民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取得了涪陵第一次创业的辉煌成就。2007年, 涪陵进入第二次创业的奋斗历程。当时的涪陵, 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球和国内沿海地区产业、技术梯度转移, 对涪陵吸引更多生产要素产生积极影响;国家和重庆市支持库区的一系列政策, 以及涪陵被定位为重庆市重点发展的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为涪陵带来了政策、资源的支持, 有利于涪陵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而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1小时经济圈”这一重大机遇, 使涪陵能够融入重庆核心经济区域, 由重庆的卫星城市变成主城区的一部分, 更是成为推动涪陵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 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和积累为涪陵继续发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可喜成绩和大好机遇的同时, 涪陵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各区县发展竞争异常激烈, 特别是各主城区发展优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 涪陵发展速度明显需要加快;经济总量不大且结构不合理, 缺乏大项目的支撑, 发展后劲需要增强。另外, 农业基础薄弱, 国企改革滞后, 基础设施与大城市建设不相匹配, 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矛盾突出, 困难群众较多, 移民安稳致富任务也十分艰巨。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当时的涪陵区委、区政府理性分析, 提出了未来五年建设的总体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等发展新机遇,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加快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 奋力推进新创业, 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为把涪陵建成工业优势突出的大城市而奋斗。概括起来, 就是“推进新创业, 加快工业化, 建设新农村, 建成大城市”。

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事物运动规律的客观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 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推进新创业, 加快工业化, 建设新农村, 建成大城市”这一总要求, 以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立足点, 继承和发扬涪陵第一次创业的优良传统, 积极动员全区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精神, 锐意进取, 真抓实干, 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力求实现新的跨越。

城市发展坐标的确立和战略的取向极大影响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社会的开拓前行。而在发展坐标的时空域境中, 如何一一圆满实现要达成的目标, 则需寻求细化的最优方案。涪陵的“推进新创业”, 有明确的举措。推进新创业, 要在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 实现“一个建成、六个翻番、三个提高”的目标。一个建成, 即把涪陵建成50万以上人口、工业优势突出的大城市。六个翻番, 即在2006年的基础上, 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过去四年翻一番、实际利用内外资比过去四年翻一番。三个提高, 则是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新创业, 还要按照“两基地、一枢纽、两中心”的战略定位, 把集中力量打造“一城、两线、三园、四基地”作为五年工作的重点内容。“一城”, 即把李渡建成拥有10万以上人口的新型工业城区;“两线”, 即把滨江路打造成集精品楼盘、餐饮、旅游、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江经济带, 把南门山打造成与大城市相称的商业中心;“三园”, 即把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工业园区建成全区招商引资的平台和新型工业基地;“四基地”, 即做强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全市最大的优质丝麻生产加工基地, 建成三峡库区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重庆主城区的菜篮子供应基地。推进新创业, 还尤其强调了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主要工作方式,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经济发展的核心, 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抢抓新机遇, 推进新创业, 涪陵明确提出了坚持城乡统筹方略:一是坚持走工业强区之路,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强化“三农”工作,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快城市建设, 增强区域集聚辐射功能;四是坚持改革开放, 创新体制机制;五是营造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全心全意改善民生,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方面, 涪陵提出了要坚持以民生为先, 着力构建和谐涪陵;积极发展社会事业, 着力构建人文涪陵;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着力构建法治涪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着力构建文明涪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着力构建生态涪陵。在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 固本强基提高执政能力方面, 涪陵提出了要围绕提高执政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委的领导;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围绕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巩固执政基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围绕规范执政行为,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提高执政效率, 加强作风建设;围绕创新执政方式, 加强制度建设。

不谋万世者, 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涪陵速度”能够以全盘并进之势创造涪陵过去五年发展的辉煌, 上述战略思想和务实举措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2 坚持发展第一要义, 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也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对于位于西部地区的涪陵而言,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首要任务就是加快发展。涪陵区牢固树立率先发展的意识, 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的工作主题, 带动投资, 促进发展。2007年至2011年, 涪陵持续开展“项目主题年活动”, 资源向项目聚集、政策向项目倾斜, 逐步完善了建设三大园区, 推进十大专项, 改善五大民生, 实施百项工程的“3151”项目工作格局, 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涪陵速度”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正在于此。

2007年, 涪陵启动实施“项目推进年”, 拉开“项目年活动”的大幕, 开始新一轮创业征程。“项目推进年”活动着力抓好十二大专项任务 (包括李渡工业园区、白涛化工园区、龙桥工业园区3个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等9个专项的项目引进和投资) , 滚动推进100项重大工程。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适度超前、完善配套”的原则, 坚持以大招商促大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强力推进十二大专项任务和百项工程, 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带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 涪陵努力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 开展了“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 再掀项目建设新高潮。“重点项目建设年”投资77.5亿元, 重点建设三大园区、十大专项和百项工程, 努力破解重点项目建设在资金、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制约, 牢牢把住重点项目建设的规划布局、工程质量等主要关口, 科学、有序、高效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009年, 在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考验下, 涪陵区委区政府攻坚克难, 实现目标求突破, 开展了“项目攻坚年”活动。“项目攻坚年”活动按照“3151”工作格局开展, 加快发展三大工业园区, 着力推进十大专项工作, 扎实搞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市政建设等五大民生工程, 滚动实施百项重点工程,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2010年, 在“十一五”规划收官之际, 涪陵区加快项目建设, 实现目标求突破, 开展了“项目突破年”活动。“项目突破年”活动继续按照“3151”工作格局开展, 加快建设三大园区, 积极推进十大专项, 着力改善五大民生, 全力实施百项工程。紧扣“快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这一中心, 力争在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建设和资金争取、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市扩容和提升城市形象、招商引资以及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迈上新台阶, 努力做到了“好字当先、快中取胜”。

2011年, 涪陵开展了“项目拓展年”活动。“项目拓展年”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渝委发[2010]37号, 以下简称《决定》) 精神, 加快推动“双百”大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决定》指出, 到2020年, 涪陵区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左右, 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涪陵发展上升为重庆战略。涪陵抓住机遇, 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涪委发[2011]2号) 明确提出了50项重大政策、10项重点规划、197项重点项目, 将贯彻落实《决定》项目化、责任化, 也提出了“项目拓展年”活动的核心内容。“项目拓展年”活动继续按照“3151”工作格局开展, 并与涪委发[2011]2号文件全面结合。

五年的“项目主题年”活动大力提速涪陵经济发展, 成效显著。

一是“千亿级园区”已具雏形。围绕建成“千亿级园区”的目标, 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园区发展平台不断夯实, 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建成投用李渡园区环二路、环三路等“五纵五横”园区道路, 曾银大道、PTA连接线、白涛至山窝等园区道路, 三个园区骨架基本形成, 形象显现。蓬威石化、攀华集团、华峰集团等百亿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加快建设, 带动了全区工业的加速发展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医药食品、化工化纤、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重要材料、清洁能源等六大工业产业集群。2011年, 六个优势产业实现产值714.5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92.2%。

二是专项工作和民生工程成功突破。围绕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每年突出十个专项工作和五个民生工程, 重点推进, 重点突破, 成效明显。五年来, 先后实施了南门山商圈、滨江路开发、旅游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市政建设、江东江北防洪堤、物流园区等26个重点专项建设。城乡医疗救助、住房保障、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健康保障、农户万元增收、关爱工程等13个重点民生工程。南门山、滨江路等片区开发基本成形,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重点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职业教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江北堤防工程基本完工, 江东堤防工程完成水下施工, 龙头港物流园区全面建设。医疗、就业、住房、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民生工程扎实有效, 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面进一步扩大, 保障房建设有序推进。

三是项目建设推动有力。五年来, 通过实施百项重点工程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689亿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7%, 累计建成重点项目98个, 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82个。其中长江二桥和三桥、乌江二桥、南北快速通道、黄旗集装箱码头、龙头港物流园区等一批交通物流项目相继竣工投用或开工建设, PTA、攀华薄板、建峰合成氨、华兰生物等一批工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锦绣洲广场、大剧院、白鹤森林公园、涪陵海关、社会福利院、职教中心、中心医院病房大楼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基本建成或建成投用, 金科世界走廊、攀华未来城、金科廊桥水岸、中慧第一城、高笋塘步行街等一批城市项目相继拔地而起。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 有力地带动了涪陵经济社会的发展, 涪陵的面貌显著改善。

四是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五年时间里, 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涪陵区新改设了区投资促进办, 先后在杭州、深圳、北京、上海、青岛、成都等6个城市设立驻外招商机构, 充实了招商队伍。五年来, 全区新签招商引资项目1073个, 到位资金504亿元。其中攀华集团系列薄板、汽车板、码头、船队等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 华峰集团己二酸等项目投资将达到100亿元。香港来宝、德国伍尔特、美国波士顿电子、东方希望、攀化集团、华峰集团、南方集团、美心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

2.3 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着力加强民生工作力度

民生为先, 民生为重, 民生为要。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本质。“以人为本”, 就是要改善人的生活条件, 满足人的需要,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质量, 尊重和保障民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 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涪陵区委、区政府坚持民生为先, 紧扣民生需求, 加大民生工作力度, 在提速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着力提升涪陵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民生工作成为“涪陵速度”形成的核心动力。

为出台改善民生政策具有可靠依据, 2008年, 按照涪陵区委主要领导的要求, 重庆社会科学院涪陵分院和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局于2008年5月对涪陵区人民生活状况进行了联合调查。由重庆社会科学院涪陵分院承担的“涪陵人民生活状况调查”课题报告依据对涪陵区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调查, 揭示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 尤其是城乡困难群体生活状况, 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报告显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但在城乡之间,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在收入、住房、就业、上学、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涪陵民生工作的实际, 涪陵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涪陵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为着力点, 加快宜居宜业环境建设。近三年, 累计投入了186.34亿元实施“十个一”工程, 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和环保模范城区, 城市建成区达47.7平方公里。太极大道、滨江路先后入选重庆最美大道“十强”。新增城区商业设施29万·, 金科世界走廊商业体基本形成。

涪陵投入22.84亿元, 推进城市、农村等五大森林工程建设, 着力实现经济、生态、民生共赢。森林覆盖率44%, 顺利通过市级森林城市创建现场验收。占地2200亩的三峡生态屏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成投用, 成为中西部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育苗基地。新建的浙江广场公园、李渡城市森林公园等为百姓带来更多天然的氧吧。南沱镇睦和村被评为“中国生态文化村”。

近三年, 涪陵累计投入148.37亿元实施畅通工程, 促进各项资源要素的流动,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建设改造城市道路59.4公里, 完成江南主城道路“白改黑”12.41万平方米, 开工建设农村公路960公里, 乡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100%、100%、69%。为生产要素集散、涪陵形象提升、市民出行更便捷奠定了基础, 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健康, 是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上的完好状态。主体的健康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百姓健康的体魄和精气神也关系着一座城市的蓬勃健康发展。三年来, 涪陵投入35.15亿元实施健康工程, 进一步改善了城乡医疗、体育设施和文化条件。“百名孝顺儿女”等评选活动深入人心, 道德高地建设富有成效。

三年来, 涪陵投入19.54亿元实施平安工程, 提升群众安全感, 把涪陵建设成为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的城市。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7.3%, 建成各类应急管理专家队伍8支, 应急救援保障队伍462支。平安工程为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安全保障。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了解决全市群众最关心的10件民生实事, 涪陵在全面贯彻市委“民生10条”的基础之上, 结合涪陵实际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教育活动、公交‘双改’和农村客运发展、农村土地房屋登记发证”等3件民生实事, 形成“10+3”民生工作格局, 资金总投入超过150亿元, 人均投入1.4万元。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超过70%, 近两年达75%。百万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继“民生10条之后”, 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12条措施, 涪陵围绕“12条”, 结合实际增加“推进三峡后续工作、加快水利建设、加强人才和科技创新”等3项措施, 通过促进就业创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措施加快共同富裕进程。

2.4 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 是立足全局整体, 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协调, 是立足事物之间具有普遍联系这一客观规律, 强调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发展的相互适应性、均衡协调性。可持续, 是立足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强调发展的连续性、持久性。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 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涪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持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 将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起来,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克服片面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倾向,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使“涪陵速度”的形成有了重要保证。

经济发展方面, 涪陵坚持走工业强区之路,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工业园区为依托, 以重点企业为龙头, 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 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 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是衣食父母”、“企业无小事”的理念在全区形成了共识, 引导和支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加强集成创新, 鼓励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 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培养壮大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政治建设方面, 涪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和谐有序的政治局面。加快建设法治城市, 为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法制保障。

文化建设方面, 涪陵着力构建人文涪陵。长期实施“科教兴涪”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基本建成了重庆市中部区域性教育中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整合科技资源, 实施“科技兴涪创新工程”, 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平台为基础、机制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科学、健康、文明的风尚引领涪州百姓生活。

社会建设方面, 涪陵着力增强区域集聚辐射功能, 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 认真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推进江南城区和李渡新区“双城驱动”。围绕天蓝、地洁、水清、人和的目标, 推进“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涪陵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强对耕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和三峡水库的保护利用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建设方面, 涪陵不断推进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注重强素质提能力、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反腐败正风气,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正成为发展的领头羊、工作的主力军、困难的主攻手、民心的凝聚者、群众的贴心人, 为涪陵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5 做到统筹兼顾,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我们看待事物的发展也需用系统的观点。要发挥整个系统的最佳功能, 就要统筹兼顾, 对系统的组成结构予以充分考虑, 对各内部要素进行合理协调, 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衔接,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学会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事物之间、事物各要素之间产生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 和谐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不是仅仅依靠某个局部地区的发展、某个行业的壮大, 而是要各组成要素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就是要以宏大视野、长远目光, 运用系统方法, 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涪陵是个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欠发达地区, 要实现经济社会全局的科学发展, 统筹城乡是关键。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赋予了涪陵“418”战略部署, 即:四个重要定位, 一个总体目标, 八项战略任务。四个定位, 即:重庆重要经济增长极、重庆重要工业基地、国家中心城市重要腹地、“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一个总体目标, 即: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力争到2015年, 城市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 城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7%以上, 人均GDP超过8万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左右, 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0%左右, 人均GDP超过16万元, 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八项战略任务, 即:打造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打造百万人口现代化宜居城市;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培育壮大现代服务经济体系;打造渝东地区科技人才高地;打造和谐稳定新库区。“418”战略部署为涪陵发展导航定向。统筹城乡发展, 涪陵重任在肩。

近年来, 涪陵下大力气抓好城乡统筹, 缩小三大差距, 促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 为“涪陵速度”的形成提供了强力支撑。这些举措具体, 包括促进就业创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发展微企、新创市级小企业基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完成筹备村镇银行, 推进“三权”抵押融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建成农民新村、巴渝新居, 改造农村危旧房;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新增农村沼气池, 新、改建农村厕所;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建成扶贫生态移民新村及配套产业园, 落实100个机关事业单位、100个企业、100个社会团体、1万名机关干部对口帮扶, 减少贫困人口;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关爱农村空巢老人两大“关爱行动”, 实施小学生蛋奶、义务教育贫困生爱心午餐、留守儿童和贫困生节日礼品等关爱工程, 受益学生8万人;每年开展“六节”慰问, 给困难群众送去猪肉、大米等物资;提高“五保”集中供养标准, 新、改扩建敬老院, 新增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打造标准化敬老院;发挥公有经济作用, 成立13个大型国企集团, “五险一金”全覆盖;加快保障房建设;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加强收入分配调节, 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镇以上中心校全部实现寄宿制, 全面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利润;加强场镇建设, 增添便民设施, 四个中心镇全面实现“五个一” (即一个综合性市民广场、一条绕城公路 (过境道路改道) 、一座水质达标的自来水厂 (站) 、一座简易污水处理厂、一个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六个有” (即有“一个完善的镇级卫生服务体系、一个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一所福利院或敬老院、一个品牌连锁超市、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一个汽车客运站”) , 新增行政村通宽带;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配合编制三峡后续实施规划, 提前启动实施江东堤防、江北护岸工程、移民生态工业园等重大项目, 全面建成三峡生态屏障涪陵育苗基地, 改造移民培训中心、培训移民, 新增移民就业或转移就业;发展水利事业;大力引进人才和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费用占GDP比重1.72%;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博士、硕士等优秀人才, 培养农业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 选派大学生、志愿者等服务农村基层。这些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举措增强了城乡资源的科学组合, 促使资源良性流动, 形成了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合力。

2010年, 涪陵区义和——蔺市片区被重庆市确定为全市城乡统筹改革发展集中示范点之一。涪陵区坚持以点促面, 点面结合,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为加快集中示范点建设, 涪陵区提出了一个基础, 两个导向, 三个集中, 五个突破的“1235”发展思路推动集中示范点城乡统筹发展, 把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城乡统筹发展。集中示范点以“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农民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条件”为目标, 大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坚持发展产业先行, 兼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收入, 在产业联动发展、农民增收、土地股权化、土地集约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新社教”活动是涪陵区近20年来首次开展的面向农村广大群众的大规模学习教育活动,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创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 涪陵区积极探索实践, 农村发生可喜变化, 但广大农民群众观念相对落后、基层干部队伍工作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涪陵区“新社教”活动围绕“农民学新知、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抓好“五项学习教育” (形势学习教育、政策学习教育、法制学习教育、技能学习教育、文明学习教育) , 办好“七件惠民实事” (加强便民设施建设、规范三类资金管理、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农村土地房屋登记办证) 。活动面向各乡镇街道所辖村 (社区) 的全体农村居民, 重点抓好学习教育, 面向各村 (社区) 党组织、村 (居) 民委员会班子成员, 村 (社区) 群团组织和集体经济 (合作经济) 组织负责人, 村 (居) 民小组组长, 重点抓好素质教育。城市社区居民的学习教育活动, 围绕“建设和谐文明新社区”的主题,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新社教”活动较好地实现了村民素质有新提高、为民服务有新成效、经济发展有新突破、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基层组织有新活力、干群关系有新改善的“六新”工作目标。

3 结语

“涪陵速度”是涪陵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果, 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涪陵的生动体现。它蕴含了高速发展的效率, 也体现了涪陵人不甘落后、勇于开拓的进取风貌。“涪陵速度”可以具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拓展性——既可以拓展到各个领域, 又可以成为地区的精神, 为不断凝聚力量、推动发展提供经久不息的强大动力。

2012年, 涪陵区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16年, 实现“一个建成、三个突破、六个翻番、五个更加”。“一个建成”, 即:建成“双百”现代化大城市主体框架, 城市人口达到80万人, 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三个突破”, 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突破95%,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突破13年, 实际利用内外资累计突破1000亿元。“六个翻番”, 即:GDP超过1200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80亿元, 工业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5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5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均实现翻番。“五个更加”, 即:通过五年努力, 使产业更加兴旺、城乡更加秀美、文化更加繁荣、民生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10

1 城市规划控制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相应条款执行。平面控制起算点应以邻近的城市测量控制点为基础且其平面控制点等级不得低于城市三级导线精度, 若场地不具备上述控制条件时也可按国家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布设控制点但精度必须达到三级导线精度要求。高程控制起算点不得低于《城市测量规范》中相关条款的技术要求。图根导线和水准测量必须采用附合线路。

2 建设工程现状图测绘的基本技术要求

建设工程现状图测绘的范围应包括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及周围第一排建 (构) 筑物, 若周围无建 (构) 筑物时则应测量规划用地红线以外30米范围内的地形地物。建设工程现状图应一律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且其比例尺一般应为1:500。建设工程现状地形图测绘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照《城市测量规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1:500、1:1000、2000矢量地形图数据标准》的相关条款执行。建设工程现状图测绘成果应齐全, 测量单位需向建设单位提交建设工程现状图测绘技术报和建设工程现状图等2类建设工程现状图测绘成果 (要求提供打印件及电子光盘各一式三份, 且格式应符合建设工程现状图测绘成果格式要求) 供建设单位申报“一书两证”时使用。

3 建设工程竣工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建 (构) 筑物竣工测量的范围应包括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及周围第一排建 (构) 筑物, 若周围无建 (构) 筑物时则应测量规划用地红线以外30米范围内的地形地物。建设工程竣工测量图一律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且比例尺一般应为1:500。建设工程竣工测量的内容主要指建 (构) 筑物竣工测量, 建 (构) 筑物竣工测量除应按《城市测量规范》相应条款进行地形图测绘外还应包括主体建 (构) 筑物相关地形要素的测量;高程、高度测量;规划要素测量与计算;等。

主体建 (构) 筑物相关地形要素的测量包括主体建 (构) 筑物外部轮廓线的测量 (应测量主体建 (构) 筑物轮廓线平面图形、建 (构) 筑物外轮廓的拐点及悬挑部分的投影点、架空过道等特征点。每栋建 (构) 筑物应使用解析测量法测定不少于两点 (房角) 的建筑物坐标) 。另外, 除测量主体建 (构) 筑物轮廓线平面图外还应测量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图对应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其它现状地物并用必要的注记在地形图中标注相关的信息, 这些现状地物包括保留的建 (构) 筑物、道路及绿化用地、单独设立的配套设施等。

高程、高度测量主要包括室内地坪、室外地坪 (或散水) 高程的测量和楼高测量。室内地坪、室外地坪 (或散水) 高程的测量主要是实测建 (构) 筑物的室外地坪高程、室内地坪高程以及±0的绝对高程 (室外地坪的高程一般应为建 (构) 筑物散水坡脚的地面高程) , 同一建筑物室内地坪有高差的应分别测量) 。

楼高测量中的楼高是指建 (构) 筑物檐口或女儿墙顶到室外地坪的相对高度, 对于平面屋顶的建 (构) 筑物应测量屋顶楼面到室外地坪的相对高度 (有女儿墙的还应测量女儿墙顶到室外地坪的相对高度和女儿墙顶到屋顶楼面的相对高度) 且应在楼高立面图上分段标注女儿墙顶到楼顶、楼顶到±0、±0到室外地坪的高差。若室外地坪没有成形则应算出设计±0至散水的高差, 若散水也未完工则应测出建 (构) 筑物首层室内地坪的绝对高度, 在楼高立面图上应分段标注女儿墙顶到楼顶、楼顶到散水 (首层室内地坪) 、散水 (首层室内地坪) 到±0的高差并应在“说明”栏中注明现场室外地坪 (散水) 均未完工 (除了分段标注各高差外还必须在立面图上标出整体高度, 标注格式应符合规定) 。对坡屋面或其它曲面屋顶的建 (构) 筑物应测量建 (构) 筑物外墙与屋面板交点至室外地坪的高度, 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要求测出最高点高度则应按要求测量。突出屋面的水箱间、电梯间、亭台楼阁一般可不测高度, 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有要求则应按要求测量。阶梯式建筑要测出各楼层的高度, 各楼层都要标出分段高差和整体高度并应在立面图中分段标注。楼高测量可采用手持测距仪法、三角高程法、前方交会法或钢尺实量法, 应测量2次并在2次测量值较差不大于10cm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值。

规划要素测量、计算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应依据建筑物轮廓线计算建筑物底层面积, 应实测地面停车场的停车位并标注停车面积, 应实测现状形成的绿地并计算面积。

其他规划竣工验收内容的测量应在满足《城市测量规范》相应要求的前提下按规划验收的要求实施。竣工测量资料应包括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技术报告、建 (构) 筑物竣工测量成果表、建设工程竣工图、楼高立面示意图等 (以上内容均应提供打印件及电子文件各一式三份) 。

建设工程现状测绘技术报告和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技术报告均应包括项目名称;工程概况;委托单位、项目位置等情况;作业依据;规范、标准等;平面控制概况 (包括采用的坐标系统、起算数据、使用仪器及型号、导线精度情况等) ;高程控制概况 (包括采用的高程系统、起算数据、使用仪器及型号、高程精度情况等) ;成图方法 (包括采用的成图方式、软件情况等) ;质量结论;精度情况、检查情况及结论等。

4 结论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是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平台,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及时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至关重要,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必须按统一的格式和标准进行且必须与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匹配良好, 因此, 对城市规划测量给出相应的技术规定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孙毅中.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2]孙毅中.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张军, 周玉红.城市规划数据库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3]张军, 周玉红.城市规划数据库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区域性国际城市 篇11

关键词: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广西;条件分析

一、导言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简称IL)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它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大物流的发展需求,广西自治区政府作出“把广西逐渐建成现代化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战略决策,要使广西成为我国西南、华南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和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最终成为全球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广西正在依托独特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贸易和投资是物流的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为广西物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

二、构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条件

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是构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要素。物流的功能就是将原材料或货物快速、安全、低成本的运输和配送。运输是实现物流运动的手段,所有的物流作业都是物体的空间位移,运输存在于物流运动的每一个过程,国际物流的实现必须通过各种运输方式来实现。因此物流中心必须首先是交通运输中心,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是构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要素。

良好的区位资源是构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客观条件。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国际物流中心,该地区的区位资源具有较大影响。纵观国际著名的物流中心可以看到,这些中心都处于沿海、沿江或公路、水路、铁路及空运交通枢纽所在地。这一方面为物流分拨提供了方便通道,另一方面广阔的辐射力可以集聚更多物流。

充足的物流量和物流供给能力是构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有力支撑。物流服务也是商品,因此物流市场的发展同样是由需求和供给推动的。货物流量大,辐射能力强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只有源源不断的固定货源,物流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足够的物流量做支撑,就不能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中心的规模效益就不能发挥出来。与之相适应的是,必须要有充足的物流供给能力,如果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数量少、质量差、效率低,将无法满足物流需求,导致物流的恶性循环,无力支撑物流中心的发展。

先进的物流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是集先进的运输技术、信息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现代卫星定位技术、机械化装卸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必须紧紧依靠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提高物流发展的技术含量。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有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物流中心连接世界各地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保持物畅其流的必要条件。

呈梯度结构的物流人才是国际物流中心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物流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来大量手工操作被先进的技术所替代,这就对物流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国际物流中心除了需要基础的仓储与运输管理人员外,更需要那些掌握现代化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区域合作是物流中心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物流中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地区间区域市场的封锁将会减少商品流通的相对规模,使物流中心的生存空间受到相当挤压,增加了物流中心开展业务的难度,削弱了物流中心所可能带来的比较利益。因此只有加强区域合作,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才能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

三、广西构建双向沟通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条件分析

1.广西构建双向沟通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

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是广西成为物流中心的客观条件。首先是西部地区的依托。广西作为连接大西南而且是整个大西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以及大西南与东部地区经济对接的¬前沿地带,是西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对外联系的枢纽地区。1992年5月,中央决定“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目前,通往西部的交通线已经基本定型,广西作为中国大西部的南端出海口的地位已经确立。其次是国际区位优势。广西地处我国与东盟国家交往的前沿,是我国华中、华东地区进军越南等中南半岛国家的必经之路。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发展史上,广西一直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广西在沟通中国沿海及内地与越南的物资流动方面已承担起部分枢纽角色。

综合性物流大通道已现雏形。近年来广西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西部地区出海通道,加快推进与东盟连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在公路方面,目前广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157公里,今后将重点建设以南宁为中心,通往越南以及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的高速公路,构筑连接华南、西南、华中至广西沿海港口,以及沟通中国与越南乃至通向东盟其他国家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到2010年,全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800公里,出省、出边高速公路通道达到8条以上;在铁路方面,到2010年,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600公里;在空港方面,广西现有南宁、桂林、北海3个航空港,开通航线100多条,4小时直航可覆盖东亚和东南亚所有国家首都,广西将把南宁机场建设成为通往东盟各国的国际枢纽港,把桂林机场建设成为国际旅游枢纽港;在海港方面,广西共有港口21个,其中防城港、北海、钦州三个沿海港口2006年吞吐量逼近5000万吨,新增吞吐量1280万吨,同比增长34.9%,其中外贸吞吐量3481.96万吨,同比增长31.74%,占总吞吐量的70.3%。预计到2010年,广西沿海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将达8100万吨。中国-东盟最便捷的国际海上大通道地位进一步确立。便捷的交通为广西构建双向沟通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2.广西形成双向沟通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制约因素

经济总量小,物流有效需求不足。广西经济总量小,限制了进出口贸易市场的规模。2005年广西进出口贸易额51.8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只有0.36%。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2.24亿美元。国际物流中心首先应该是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心。多年来,虽然东盟是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双边贸易额远低于临近的广东(2005年广东对东盟进出口369.04亿美元),也低于云南(2005年云南对东盟进出口15.57亿美元)。较低的贸易量制约了国际物流的需求规模,也制约了政府对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物流综合服务功能较低。目前广西物流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能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大物流的发展需求。广西物流企业多,但功能单一,根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全广西运输企业月2000家,这些企业基本上只提供运输服务;物流企业实力不强,缺乏国际性的物流企业;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低,导致物流效率低,成本过高;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差,尤其是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发展缓慢;物流人才缺乏,特别是既通晓现代物流知识又懂管理的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因素导致物流综合服务功能较低。目前西南地区大量货物的出海,“舍近求远”选择湛江港和广州黄埔港,这让广西的“西南出海大通道”身份有些名不符实。

作者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书冬.共享合作与发展 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EB/OL] http://www.scxd56.com/info/xhtz/200508/4355.html.

[2]周毅, 凌云志.广西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战略构想 [J].2005,69:48-50.

[3]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国际海上大通道地位进一步确立.[EB/OL]www.jctrans.com2007-1-22 商务部网站.

Guangxi constructs bidirectional internationally links up the Chinese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toflow central the condition analysis

Rong Jingwen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After thing flowing industry was a new industry which ourcountry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nly then emerged,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free trade area establishmentdevelops the international class for Guangxi to bring the good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rom internationally constructs the regionalcharacteristic to flow central the condition to analyze, Guangxialready had into bidirectional links up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Southeast Asian Nation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ternational toflow central the foundation and the potential, but simultaneously alsohad many restrictions factors.

Key wor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ternational flows the center;Guangxi; Condition analysis

区域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篇12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国情。在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国家, 也存在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统一、区域差距明显的状况。国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和理论以及实践都不乏成功的先例。“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借鉴国外成熟的区域政策对我国当前的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区域发展比较

最早提出区域经济政策并实施的是英国政府。早在20世纪20年代, 英国政府就认识到了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于20世纪20年代末, 开始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英国之后,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也加快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促进落后地区快速发展。在20世纪末, 基本完成了均衡区域差距的任务。

(一) 美国的发展经验。

美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37万平方公里, 幅员辽阔, 地理地貌、自然气候差异明显。早期的资本主义登陆北美大陆是在大西洋一侧, 也就是美国的东海岸, 主要是在波士顿、纽约一带。美国的东北部由于先天的优势, 经济发展起步早, 发展水平比较高, 至今仍是美国经济的中心地。而广大的西部地区, 在美国的建国初期, 实际上是一片荒漠地区。美国中部的沙漠和严重的交通闭塞, 使得在这一时期美国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联系非常少, 东、西的发展差距也就越来越大。19世纪下半叶,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以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北方获胜而告终, 此时的美国, 北方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优于南部地区。至此, 总体上美国的经济重心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北部和五大湖区, 地域广大的西部和南部地区处于落后地位。

很快, 美国政府就意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 为了缓解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区域发展政策, 大力开发后进地区。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

1、建立直属于总统府的中央联邦开发机构, 协调中央与州之间的关系。

联邦政府制定政策, 建立中央结构, 提高政策的执行行政级别, 统一实施各州之间的政策实施。制定多种财政补贴和法案, 提供最大范围和深度的政策支持, 提供完善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 逐步缩小在基本公共服务上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此外, 通过立法的形式, 确保中央开发机构的行政地位, 确保落后地区享受优惠政策的法律地位, 在法律层面给予国家宏观政策的地位。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使落后地区能够获得持续的支持。

2、通过税制差别和转移支付制度, 支持后进地区的发展。

通过财税制度, 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制。对北部发达地区多征税, 把增量部分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转给落后的地区;对落后地区, 则是少征税, 更多地将税收留在落后地区。通过税收制度“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培育落后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和良性循环发展机制。随着落后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一总体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所调整, 减小了南北税负差异。

除了税收制度, 联邦政府还通过大量的转移支付对于后进地区予以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政府通过大量的军事拨款和军事项目的建设, 支持西部沿海一带制造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 美国很多的尖端军事装备制造业、军事基地、航空航天中心等大多位于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

3、建立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

在国家层面, 有计划地划定功能清晰的经济开发区, 打破地方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 消除了各地方之间的隔阂, 实现跨行政区域开发工作的协调进行。

4、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大力投资。

通过修建铁路和覆盖全国的公路网, 使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随着航空客运的大力发展, 东部和西部地区在地理上的距离被进一步缩小。要素的便捷流动, 人才的大规模交流, 很好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美国政府很重视信息网络建设, 使各地区均能享受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科技等信息, 为一些落后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及时掌握市场、科技信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后来居上创造了条件。

(二) 德国的经验。

德国原本并不存在特别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但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德国已经是一片废墟, 在经过战后最初几年的恢复之后, 原有的比较均衡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被打破, 主要形成了北部老工业区、东部边境区、中部农村地区等落后地区。为了缓解地区之间的差异, 德国政府开始着手制定区域政策。德国的区域政策发展和政策目标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淤1951耀1958年消除战争损失与促进东部边境地区的发展;

于1959耀1968年促进结构薄弱地区包括农村中心地和北方经济萧条的老工业区的增长潜能;

盂1969耀1989年以“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为工具,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榆1990年至今, 东、西德统一后, 东部成为统一后的严重落后地区, 促进重点即转向东部地区, 同时兼顾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上, 德国的做法主要有:

1、划定联邦和州联合管理的促进地区, 统一协调联邦和州之间的责任、事权。

为履行既定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 联邦和州制定一项共同的框架计划。该计划每四年制定一次, 在全联邦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促进地区;确定促进目标;制定统一的促进规则以及统筹安排区域发展各项措施的实施等。

2、应用财政平衡政策及财政补贴, 改善区域经济结构。

德国区域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就是应用财政手段, 通过实施财政收入平衡法及财政补贴促使国民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德国政府允许各州之间的人均收入可以有10%的差距, 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州, 要拨出部分收入给低收入的州;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州有得到财政补贴的权力。

德国财政平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横向财政平衡, 目标是使各州人均税收平衡化, 努力缩小各州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主要是采取法人税的分配、税款转移和联邦特别拨款, 促使各州人均税收均等化。通过法人税分配, 可使财政弱州达到各州平均财力的92%;通过税款转移, 可使穷州人均财政收入达到全国人均的95%;最后不足部分由联邦财政提供, 称为特别拨款;二是纵向财政平衡, 指州与乡镇之间的财政平衡, 做法与横向财政平衡类似。

3、扶持中小企业, 提升中小企业的活动和竞争能力。

在德国, 中小企业被称为经济的脊梁, 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据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对市场变化反应快、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保障社会稳定, 推动经济增长。但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如融资渠道窄, 经营管理能力有限, 市场信息不足等。

在共同任务框架内, 德国特别重视中小企业尤其在其创业阶段, 对中小企业给予较大企业更多的补贴, 采取咨询、改善融资条件等措施加以扶持, 对非投资性活动的促进也旨在加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 日本的经验。

二战后, 日本作为一个挑起侵略战争的战败国家, 在战争经济主导下的生产秩序和对外经济贸易全面破坏, 工业滑坡, 粮食紧缺, 600多万军人复员和海外侨民归国面临着就业危机。因此, 日本试图加快开发那些国土资源利用潜力大的地区来解决上述问题, 其结果自然也就缓解了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日本的区域规划同德国的相似, 也是分阶段地制定和实施,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年, 提出低度开发地区工业开发构想, 鼓励东京、大阪地区的工业企业迁往北海道、东北及日本海一侧等落后地区;第二阶段:1970年, 调整发展战略, 把基础设施、工业、环保、交通等因素糅合在一起综合发展。在工业重新分配时, 注重把高新技术产业设立在落后地区;第三阶段:1980年至今, 开发政策由单纯重视生产向生产和生活并重转变, 提出“生活圈”概念。在具体的政策实施时, 日本的做法主要有:

1、通过立法的形式, 保障国家重大财政项目的可持续性。

日本是一个法制完备的国家, 先立法、计划与立法相结合是日本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经验之一。

2、公共财政金融支持与国家开发计划。

为落后地区开发发行特别公债。主要用于为落后地区筹建道路建设、渔港建设、住宅建设、医疗设施、老人儿童福利设施、通讯设施以及振兴地方传统产业所用资金。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文教、医疗、福利设施加强投资, 改善文化生活环境。

3、建立中央级别的协调管理部门, 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

日本是政府干预型的市场经济国家, 在总理府内设立了三个开发厅原北海道开发厅、冲绳开发厅、国土开发厅。负责制定开发计划、政策和措施, 对开发工作给予行政上的指导。

4、突出地方特色, 均衡各地公共服务。

发展特色经济,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日本根据落后地区的特点, 在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注重发挥地方优势, 为了振兴落后地区教育, 日本制定了《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振兴落后地区特别措施法》等法规, 对教职员发放教育津贴, 补助教育。

三、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当前区域规划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尽快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失衡状况, 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区域规划的顺利实施。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

(一) 统筹管理中央财政支出, 助力各地区经济发展。

国外政府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时, 通常都会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 以此来统一领导和协调地区的发展。在我国, 各相关部门虽各有一定的资源, 但却没有一个协调区域政策行动的机构。另外, 区域的协调发展必须有法治保障和稳定的法制环境, 政府必须提供有效的制度供应。但是,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政策制度基础。虽有许多中央部门涉及地方的援助, 但几乎无一部门拥有立法意义上的区域政策资源。因此, 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 我国应该设立国家级有权威的区域经济领导机构,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并通过法律制度建设, 明确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责范围, 保障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的出台和顺利实施。

(二) 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 保证国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开发难度大, 时间周期长, 再加上我国经济实力有限, 因此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客观实际, 因力、因地、因时制宜地制定分阶段开发目标, 适时转换和扎实推进, 注重开发的实效。

(三) 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灵活使用财政支出方式。

很多国家政府对于本国不发达地区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倾斜, 体现了援助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但是, 我国对不发达地区的援助绝大多数采取的是自主方式而非自动方式, 而且除扶贫政策外尚缺少针对其他问题的政策。我们应该继续完善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并对区域政策工具灵活组合。笔者认为, 可以以年度财政预算、五年计划等方式, 使政府投资的区域倾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统一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增加对不发达地区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补助;深化税制改革, 建立起具有区域调节功能的税收体制, 完善中央与地方分税制, 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在统筹区域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设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 对问题区域实行支持性政策, 等等。

(四) 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支出, 为国家的开发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人力资源的开发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注重人力资本投资, 实施灵活的人才约束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应通过东西部企业合作和引进外资等方式, 实现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吸引人才落户西部。同时, 实施职工培训计划, 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国外经验告诉我们, 借助高科技发展的浪潮, 在有条件的地区兴建科学技术中心, 可以为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布局和发展构建新的增长极。西安、成都、兰州、沈阳、武汉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企业集结的省会、中心城市, 要发挥其经济基础与投资环境较好, 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 使其成为高科技研究与生产的基地, 依托科技进步, 实现跳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倩.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基于财政竞争视角[D].云南财经大学, 2013.6.

[2]张霄, 刘京焕.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研究的新进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1.

[3]李博.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20.

上一篇:语言输出理论下一篇:国企市场营销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