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地方高校

2024-08-31

区域性地方高校(通用12篇)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1

摘要: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目前, 影响地方高校提升大学生区域性就业能力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 思路不清, 特色不明;二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就业观念薄弱;三是缺乏必要的、适当的、有效的政府调控, 就业能力偏低。为此, 首先要调整办学思路, 凝练办学特色;其次要指导职业规划, 转变就业观念;最后要加强政府调控, 强化就业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 提高其就业率。

关键词:区域性,就业能力,地方高校,大学生

一、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不久前,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出, 截至2010年12月底,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 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个百分点[1]。可见, 高校毕业生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随着“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就业重心的转移, 大学生的就业稳中有升, 这将是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的新趋势。

而随着区域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过去根据经验就可以解决的政府、企业、农业、劳动、原料、国际关系、教育、卫生等等问题, 现在则需要极深奥的知识才能解决。而获得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人才的最好场所是高等学府。”[2]因此, 地方高校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 以更好地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地方高校提升大学生区域性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区域性就业能力是指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从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地方社会需求、在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其实,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就业能力其中包括一些什么能力, 至今仍没有定论[3]。虽然如此, 但是影响区域性就业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是明确的,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 思路不清, 特色不明

“大学的科学定位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和效益, 进而关系到经济、科技、文化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4]近几年来, 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 然而这种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数量上的扩张, 许多高校都主要围绕学生数量的增加而重点解决硬件问题, 这种现象在地方高校的发展中尤为明显, 一些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思路不清, 盲目升格、盲目攀比, 对于如何建设和发展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学科, 形成自己的鲜明办学特色, 培养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人才, 则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 以至学校的一些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有差距。

(二) 缺乏系统的、专业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就业观念薄弱

“中国相当多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职业生涯培训, 不清楚如何做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 选择职业的动机相当模糊, 缺乏利用社会资源来建立或改进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意识。”[5]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日益重视, 但是, 许多高校对于如何开展就业指导、组建何种就业工作体系、如何使就业指导个性化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仍把握不准, 在时间上、内容上、组织上和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等方面有待完善[6]。因此, 有些高校对于就业工作和学生的就业准备, 主要关注就业机会及相应的求职技巧, 而对就业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关注不够。

此外,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填志愿、选专业、找工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依赖性。不少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个性、特长、优势和不足, 不明白自己毕业后能够从事何种职业, 表现出就业观念相当薄弱。

(三) 缺乏必要的、适当的、有效的政府调控, 就业能力偏低

目前, 虽然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但就业工作还没有真正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地方政府的教育和人事等部门来管理, 并且, 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主渠道仍然是各类招聘会;此外地方政府虽然熟悉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了解地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了解地方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但是, 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缺乏必要的沟通, 使得地方高校不能够及时地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学科和专业的改革与调整、进行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的调整, 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从而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不强, 就业能力偏低。

三、地方高校提升大学生区域性就业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 调整办学思路, 凝练办学特色

“在办学实践中致力于凝练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是大学所必须的办学个性要求, 当代大学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 都离不开办学特色的确立, 特别是学科专业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4]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尤其是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密切。因此, 地方高校应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点, 这就要求地方高校, 首先, 要从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及其模式等方面必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 以市场为导向, 及时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应根据市场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按照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 形成课程板块, 提高学生的适应范围和能力。其次, 在人才培养方面, 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柔性机制。而中国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却存在过于刚性的缺陷, 突出地表现在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太多, 特别是讲授的内容太多, 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太少;课程的广泛性或总量太少, 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 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需要[7]。最后, 地方高校还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 特别是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善于从用人单位、人才中介机构、校友处获取各类信息, 邀请专家、学者对就业趋势及其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展开研究和预测, 并将有关就业能力培养的最新成果和信息及时向教学部门与学生传递, 以便其有意识地培养、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6]。

(二) 指导职业规划, 转变就业观念

“职业规划亦称职业生涯规划, 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 包括一个人的学习, 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大学毕业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 人的一生可能经历不同的职业, 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非常关键。”[5]近几年来, 不少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改变以往单纯的信息发布和只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开始发展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新型教育。这种教育, 从刚入高校的低年级学生就开始实行。同时, 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始介入高校教育, 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进入高校开展职业规划培训, 通过讲座、培训、测试、比赛等丰富的形式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其实现方案。

此外, 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薄弱,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政府、社会和学校来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因此, 必须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培养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3]:一是主动积极就业, 包括自主创业, 不能被动“等、靠、要”, 消极就业;二是靠岗位创新, 不能靠岗位维持, 教育学生放弃一旦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 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新开始的职业意识;三是引导大学生从关注就业机会转向关注就业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要获得一个满意度较高的工作岗位, 不仅仅是表现为把握“求职、签约时机”的技巧和策略, 更重要的是要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中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三) 加强政府调控, 强化就业能力

在地方高校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相关的主管部门, 如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 应当加大对高校的监管力度, 强化地方高校对提升大学生区域性就业能力的责任和积极性,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此, 地方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首先, 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健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 完善相关的社会职业培训体系和标准, 对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训练, 有效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 使大学毕业生更加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 地方政府有必要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来激励社会各界, 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设, 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合作, 强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区域性就业能力的提升, 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人社部.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1/26/c_121023750.htm.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郑继伟, 张维平, 徐辉, 张民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15.

[3]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 .

[4]刘国钦, 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54-55.

[5]王凌峰.我的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8-9.

[6]马小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11) .

[7]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1) .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2

地方高校特色是与其他院校进行区分的重要特征,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的历史沉淀以及积累,高校要根据地方区域发展走向,做好科研顶层设计,从而形成显得办学特色。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倾向以及弱项进行分析,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服务能力,明确科研的目标,要摒弃仿效知名高校的观念以及做法,而是要扬长避短,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空间领域,为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创造驱动力,成为服务区域内的引领者。这就需要高校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遵照客观原则。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特色合理定位,不能根据高校领导者的个人喜好,而不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其次要遵照突出重点原则,要以高校教学为中心,根据教学的需求并根据影响科研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上,从而能够有所突破。再次要坚持以推动高校长远发展的原则,高校科研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高校区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维护高校长远发展为根本前提。

2.2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注重培养人才

地方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优秀的科技人才,因此高校除了要适度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以外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比如说:建设信息化科研平台、更新实验室器材以及设备,为高校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大人才开发的经费力度,从而使科技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提升资源投入的成效。高校要定制培养人才的计划,以培养应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力量支持。健全教师评价体制,鼓励科研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科研创先以及技术服务活动,从而促使科研教师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化,并把在从事科研活动中取得成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的实际效益当成是制定教师的绩效成绩、资薪待遇以及职称评定的标准,从而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的积极主动性。

2.3 促进产学研结合

首先可以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高校以自身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条件主动拉近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企业要为高校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换,这不仅能够解决地方高校科研资金不足以及转化困难的问题,也能够解决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困难的问题。其次,相关部门可以推出相关政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让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最后创办科技产业园,促使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3

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不同类型

纵观大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19世纪以来,大学经历了两次办学模式转型:第一次是大学承担科研任务,第二次是大学开始服务社会。大学的发展遵循了一个从教学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的变革历程,面对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的变革不得不需要考虑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也强化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从狭义上讲,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是就是指“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外开展的一项生产服务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的知识和科研优势,并通过这些优势像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在大学发展的漫长历程,大学与地方发展关于知识技术服务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大学与社会的相对封闭模式。此种模式是古典精英教育时期经历过的一种典型模式,欧美传统大学的职能主要是传播知识并为少数关键职业提供训练,如官员、律师、神父、医生等。这种模式下的大学、企业、政府各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作用并不强,可以说各主体之间的界限明确,基本处于互不干涉状态。正如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所言:“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属于大学?”这也显示了古典大学的纯学术性。

第二种类型是大学与社会的直接管控模式。大学作为社会机构的一部分,隶属于国家管控,受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这种模式下的大学相对封闭与保守,大学服务的导向与方式都在政府掌控之下,缺乏知识技术创新的动力。显然,上述模式中大学缺乏相应的自主性,使得大学服务系统的创新活力受到抑制。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关系模式和协调机制,以促进知识技术的自由流动,提升大学服务系统的创新活力,便成了现代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履行知识创新使命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第三种类型是大学与社会的相互融合模式。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影响,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了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企业和谐发展的三重螺旋模式。此种模式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了大学服务创新活动的组织实现问题,试图让大学、企业、政府之间通过适当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以达到资源与信息的分享沟通,促进知识技术的有效运用。在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互动过程中,各方都可以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无论以哪一方为主,最终都是要形成动态的三重螺旋,推动各种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同时,三方各自起着独特的作用,不能被替代,但能够协作创新,形成共同发展的目标,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高校的发展。

二、校地融合的作用与特征

1.校地融合的作用

校地融合是地方高校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全面融合,不仅体现在办学理念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科研项目上要结合地方发展技术瓶颈开展应用型创新研究。加强校地融合不仅是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探索,有助于深化学校实践环节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是转变高校服务社会理念的重要举措,适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对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创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校地融合的特征

校地融合是高校在保持自身追求学术的同时,主动承担为地方建设服务的社会职责,依靠社会共有资源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研究项目更加考虑实际生产应用,最终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地方社会的文化创新水平。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是否能为地方培养紧缺的高级应用人才,解决人才危机;是否能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性较强的科研项目,提升区域科研创新水平与文化力;是否能通过校地融合发展,最终提升地方高校综合竞争力。

(1)培养紧缺的高级应用人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结合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需要,地方发展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落后导致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供需缺口已经制约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社会、教育界的共同呼声,这就需要地方高校提高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专业性,强化技能训练。同时,广泛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社会开放大学等,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再岗培训,解决社会对部分高级应用技能人才的需求。

(2)提升区域科研创新水平与文化力。“教育研究的作用不仅在于对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其存在意义”“理性解决现实问题。”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包括一个地区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如何将这些新知识转化成为新产品、新工业、新服务等现实生产力的能力。高校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国家科研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现实立足点,因此地方高校的科研活动要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双向互动合作,从地方发展的技术瓶颈实际出发,融入地方的科技创新系统及社会建设之中,寻找相互发展的结合点,搭建以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咨询服务等为突破的立体化平台,把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行业应用研究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真正服务于地方社会建设。

(3)提高地方高校整体竞争力。在当今注重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坚持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办学特色为突破,逐步凝练学校办学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为此,在地校融合过程中,高校要构建有序的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把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方向,适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结合地方社会发展水平,强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构筑科研合作平台,有效解决地方技术瓶颈;建立学校自评、社会反馈的动态质量监控体系,及时优化人才培养环节改革;将地方文化历史发展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

三、高校融入地方发展的关键因素

1.学校要有新定位

为了更好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定位,转变精英教育和单一模式的发展理念,通过政校合作,不断提升办学声誉、办学质量、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其办学特色也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同。但高校还必须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结合地方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明确定位,认真分析地方的需求,坚定服务地方的大方向,充分利用高校与地方的“文化落差”,扬长避短、“错位”服务。当前,尤其要重视以“应用型”和“地方性”为总体思路,将学校发展与地方互动发展作为学校“错位”发展、快速发展的主要抓手。总之,大学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授者,更是知识应用的催生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走出大学校园是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参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大学得以生存的现实意义。

2.教师要有新作为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保存、传承、创造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文化传播的实施主体,教师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学校的重要性到处都等于学校教师的重要性。”教师不仅在学校中要“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被期望成为“道德的象征”“行为的楷模”。为此,在当今高校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时期,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专业的道德信念和理想,注重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善于将自身的专业追求与学校办学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拓展由现代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紧跟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趋势,在学校课堂和社会文化两个舞台上实现专业和道德的协同发展。同时,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者,更要注重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教师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并将校园文化扩展至地方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3.学生要有新形象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然人,更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大学得以发展的根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后备人才,可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水平。为此,在新时期,学生要开阔视野,不仅能了解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还要掌握国内、国际最新发展动态;不仅能将自己所学用于地方建设,还要投入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实践;在学技术、用技术的同时,通过创业活动,善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水平。在人生定位中,更应着眼未来、做好长期的职业规划,将自己的创新创业举动从学校扩大到地方,影响范围从地方到全国,推动社会实践的创造性发展。

4.科研要有新价值

在我国,科研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令人堪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8%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50%左右。另据国家科技部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5100余家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近三万项,其中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形成产业规模的仅5%。为了更好地融入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高校的科研项目应着眼于社会实际的需要,应该有实际的应用目标和具体的使用对象,将已有的理论和技术直接物化,从而开发直接的和新的应用技术,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科研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的利用率,为大学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为大学开展更为广泛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而研究成果则可以成为政府决策地方发展的重要依据,实现大学与地方之间的和谐互助,产生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提到:“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现代社会环境下,高校通过产出社会资本、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加大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体现了一种大学——地方发展的新型融合关系,高校与地方发展的融合已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曹光荣.高校经营—管理视线新拓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罗生全,敬仕勇.教育研究,立足本土解决问题[N].光明日报,2012-04-11(16).

[4]徐连福,李波.美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5]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经济发展中对物质资源的依赖逐渐降低,而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有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道德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地方高校在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科研力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全国地方高校数量占高校总数的95% 以上。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据统计,我国地方高校的毕业生中,有80% 以上在当地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资源。地方高校还通过继续教育,帮助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业人员、私营企业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间接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不仅如此,地方高校的发展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辐射和影响,对地方的饮食、娱乐、旅游、房地产和交通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也解决了当地大量的就业人口。除此以外,地方高校还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支持,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促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对策

1. 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平台,同样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也要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着力寻求学科结构与社会职业需求结构的结合点,根据结合点发展学科特色,以自己特有的形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重点设置与地方经济紧密相关,并能反映其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在素质结构上符合地方发展的需要,而且在类型结构上也与地方人才需求相契合。可以说,一所地方高校专业与社会需求结合越紧密,这样的专业就越受欢迎、越有特色。

2. 注重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科研活动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应该与地方发展战略相匹配,服务当地的工农业发展和人文历史研究,重点放在中下游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上,特别是要服务当地广大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为了拓展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高校可以以技术入股、专利转让等形式与企业合作,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充分发挥科技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改革上也要广泛寻求社会的支持,可以邀请企业领导、专家学者等参与教学计划制订、专业设置、科研立项等活动,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保证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3.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要健全高校拨款机制。为了解决地方高校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高校要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可以利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优势,与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和科技研发协议书,拓宽融资渠道; 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加入高校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便减轻学校在基本建设资金方面的压力; 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在节假日期间开展成人教育或者社会培训,不仅为学校增加收入来源,也提高地方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学校影响力。二是建立健全师生与社会沟通的机制。地方高校教师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大多是毕业后就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导致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脱节。为此,地方高校应该建立和健全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一支了解社会、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与社会、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总之,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之间是共生关系,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高校与地方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表面,或者流于形式,两者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导致地方高校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大打折扣。为解决这种状况,地方高校必须找准办学定位,通过服务所在区域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促进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

摘要: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技术服务、经济拉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给地方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同时地方高校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越来越强化,两者之间是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鉴于此,本文对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进行了探讨。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5

DB513228 DB513228/T002-2016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色湾藏香猪生产技术规程

2017-3-1 发布 2017-4-1 实施

黑水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 发布 DB513228/T002-2016

次...............................................................................I 前言..............................................................................II 色湾藏香猪生产技术规程.................................................................3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保种繁育.............................................................................4 5 场地环境.............................................................................4 6 饲料.................................................................................5 7 饲养管理.............................................................................5 8 补饲及饮水...........................................................................5 9 育肥.................................................................................6 10 疫病防治............................................................................6 11 兽药使用............................................................................6 12 生产档案............................................................................6

I DB513228/T002-2016

前言

色湾藏香猪生产过程的控制是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色湾藏香猪肉质稳定、可靠,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正确使用色湾藏香猪饲养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规范生产操作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标准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清顺、胡红春、陈志荣、王维东、徐素英。本标准于2017年3月1日发布,自 2017年4月1日开始实施。

II

DB513228/T002-2016

色湾藏香猪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黑水县行政区域内色湾藏香猪生产过程中引种、养殖环境、疫病防治、饲草饲养、兽药使用、生产档案等环节应遵循的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6594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6567 种畜调运检疫规范

NY5027-2008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473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472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71-2001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种畜禽管理条例》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使用药物品种目录》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

DB51/T357 无公害畜产品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色湾藏香猪

色湾藏香猪系高原型放牧藏猪的一种。主产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及县域内乡镇。全身被毛以黑色为主,个别呈棕褐色,部分猪额部、肢端、腹部、尾尖有白毛。DB513228/T002-2016 3.2

暖季

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5℃的初日至冬日时期。3.3

冷季

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5℃的初日至冬日时期。3.4

高寒牧区

指海拔在2800米及以上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3.5

休药期

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上市)的间隔时间为50天。3.6

无害化处理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使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猪场废弃物失去传染性、霉性和污染力的过程。4 保种繁育

4.1 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4.2 种猪生产,应具有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并按照GB16567进行检疫。

4.3 种猪经兽医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5 场地环境

5.1 色湾藏香猪养殖场的天然草地、蔬林草地、灌木林地、山地场地环境应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

5.2 猪场的选址与建场条件:

5.2.1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5.2.2 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5.2.3 场址地势高燥、平坦,阳坡,坡度不超过20°。

5.2.4 猪场水源充足,取用方便,便于防护。水质符合NY5027-2008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质标准。5.2.5 电力充足可靠,粪尿污水能就地处理或利用。

5.2.6 场址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

5.2.7 场界距离交通干线、距离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距离畜产品加工厂不少于1000米。5.2.8 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得建场: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山谷洼地和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段。

5.2.9 放牧场地的半径不低于3公里。5.3 场区规划与布局

建筑紧凑,少占或不占耕地,在节约土地上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技术提高和改造扩建的可能。5.3.1 猪场的分区:

DB513228/T002-2016 猪场建筑设施应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及地势较低处。

管理区内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和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饲料库、车库等);生产区内主要包括种猪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及有关生产设施;隔离区包括兽医剖解室、隔离舍、病猪焚烧处理、粪便污水处理设施。5.3.2 猪舍建筑:

猪舍的屋顶形式应采取双坡式屋顶,猪舍净高度不低于1.8-2米,跨度以5-8米为宜。

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和防疫等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偏15度以内为宜,每相邻二猪舍纵墙间距不低于5-10米,每相邻二猪舍端墙间距不低于5-10米,猪舍距离围墙不低于5-10米。

猪舍内地面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应向粪沟处作1%-3%的倾斜,地面结实,易冲刷,能承受各种形式的消毒。如采用生态圈舍(垫草式),猪舍内地面不要求硬化,地面应向粪沟处作3%-5%的倾斜。6 饲料

6.1 饲料原料由天然牧草、多汁饲料和精料组成。

天然牧草包括禾本科、豆科、莎草科、杂草类和野生药用植物及青杠籽。

多汁饲料包括根茎类、块根、块茎类。

精料包括青稞、玉米、小麦、马铃薯和胡豆,精饲料中不得使用任何药物。

饲料原料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香、味和组织形态,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和异味。并来源于非疫区、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污染。

6.2 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T471-2010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7 饲养管理

7.1 繁殖

开展本品种选育,严格种猪的选择,公猪初配年龄240日龄;母猪初配年龄180-210日龄,使用年限公猪4年,母猪4年;配种方式为自然交配。7.2 放牧

7.2.1 放牧时间:实行终年放牧,每年4月—11月上旬放牧于山坡、草地、蔬林草地、灌木林地。11月中旬至次年3月放牧于村庄附近。

7.2.2 母猪放牧:母猪均随大群放牧。产仔后实行单独补饲,日补饲2—3次。7.2.3 公猪放牧:随大群放牧。

7.2.4 仔猪适时去势:仔猪一般在2周龄左右去势,去势日龄越小,应急越少。7.2.5 仔猪放牧:仔猪在2—3月龄断乳后随群放牧,10月以后加喂精料。8 补饲及饮水 8.1 8.2 8.3 8.4 8.5 补饲的对象:妊娠藏母猪、仔猪、公猪。

补饲季节:补饲季节分为暖季和冷季。暖季5月—10月中旬。冷季10月底—次年4月。补饲方法:暖季傍晚收牧后,只补给少量的精料。冷季实行上午出牧前和傍晚收牧后补饲。补饲次数:暖季一次。冷季日补饲2—3次。每日补饲1—2次青粗饲料和少量的精饲料。色湾藏香猪饲养用水符合NY5027-2008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标准。DB513228/T002-2016 9 育肥 9.1 9.2 9.3 9.4 育肥期: 5—11月。

育肥方式:全放牧育肥,白天放牧,傍晚收牧;放牧加补饲育肥:除放牧外,收牧后补饲精饲料。育肥方法:5月下旬,预防注射、驱虫,按照NY/472规定用药,补饲精料。屠宰时间:适时屠宰。疫病防治

10.1 免疫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建立免疫程序,对色湾藏香猪进行口蹄疫病、猪瘟预防性免疫;制定消毒程序,对猪舍等场地环境用安全、高效的消毒剂轮换定期消毒;对猪囊虫、旋毛虫等寄生虫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10.2 卫生消毒

10.2.1 建立合理的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

10.2.2 定期对圈舍、用具、环境消毒,减少传染病发生。选择安全、高效的消毒剂。10.3 疫病防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色湾藏香猪养殖生产实际,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重点对口蹄疫病、猪瘟进行定期免疫接种;对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

根据猪的发病规律,在控制猪病上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0.3.1 严格按科学规律饲养管理,保证猪只有一个良好的体质,这是预防猪病的前提条件。

10.3.2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减少发病机会。尽可能做到冬暖夏凉,自由饮水,猪群密度和群体大小合适,栏舍干净无积水,通风换气良好,保证猪只健康生长发育。

10.3.3 切断传染链条,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消除病原体(传染源)、控制传播、控制易感动物。

10.4 检疫与疫病监测

色湾藏香猪饲养由动物疫病监督机构制定主要的疫病监测方案,定期对色湾藏香猪养殖乡(场)进行疫病监测,对猪群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收集分析生产资料,确保色湾藏香猪养殖点无重大动物疫病和寄生虫病发生。10.5 检疫

兽医检疫人员应定期对色湾藏香猪群进行产地检疫,符合GB16549的规定。11 兽药使用

11.1 所用兽药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严禁使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化合物清单》中所列的和其他禁用药物或人用药,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作为使用的药物。11.2 治疗患病色湾藏香猪必须使用兽药时,应符合NY/T472规定。12 生产档案

12.1 色湾藏香猪养殖应建立系列相关的生产档案,确保色湾藏香猪肉品质的可追溯性。12.2 建立色湾藏香猪的免疫程序并保存免疫记录。

12.3 建立并保存全部用药记录,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名称、给药剂量、疗程等。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6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选择亲近产业、服务地方不仅是形势所迫,更是关乎地方高校职能发挥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只有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建立政产学研多方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在增强服务地方能力的同时提升办学实力。

一、凝聚共识,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

地方高校要从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入手,把“以生为本,服务产业”作为核心办学理念,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每位教师,切实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成是关注学校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信息、文化、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在服务中发现和弥补差距,检验办学成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评价为学校发展坐标,在服务中凝练并强化办学特色。

二、贴近产业,全方位落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地方高校开展以知识传播与创造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地方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主要形式包括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文化辐射、决策咨询等。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通过优化结构布局,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等来探索服务地方的新路径。

(一)对接产业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高育人质量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调适的作用。地方高校应紧盯现代产业体系中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确定重点发展学科,凝练特色专业方向。重点发展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有利于承接各优势产业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地方高校应培养多个专业紧密对接当地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重点对接当地产业链,整合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资源和优势。

地方高校应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品牌专业,构建面向市场的专业自适应机制,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实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

(二)融進产业界,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作为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其主抓手包括校地互动、校产对接。

1、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促进校地互动。把文明学校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探索警、地、校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机制。将服务地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参与群众性文体联谊活动;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高层次文体赛事活动,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区域健康高雅文化品位。

2、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协作,落实校产对接。地方高校要与地方政府、企业大力协作,共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与境外优质高校和国内外企业共建“亲产业国际化办学发展联盟”。与地方科技部门联办科技成果推介会、科研项目发布会等。地方高校还要立足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日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跨学科、跨专业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和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将搭建平台,完善合作机制作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必须以政策为导向,以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通过搭建政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平台,完善体制机制来保障服务效果。

(一)联合搭建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平台

一是要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高层的互动交流,建立双方领导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机构。发挥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引导师生员工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搭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优化校内产学研管理体系。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作高效的产学研科研平台,鼓励与企业参与共建;同时加强重要研究基地和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孵化基地。

(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及科研管理体制

坚持应用型科研为主,健全以服务需求和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建设若干个校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支持高级科研人员带领团队参与企业协同创新。健全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共生理论,共生发展

地方高校是指由省、市地方政府管理的大学、学院、专科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地方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资料显示,我国共有1 731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中部属高校仅111所,占6.41%,地方院校1 620所,占93.59%,因此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地方高校如何在竞争市场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困扰。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作用和责任明显不同,少而精的部属高校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担负科技创新的重任;而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是各类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责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因此,积极建设和发展大批结构合理的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地方高校虽然是普通高校中的一员,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管理和投资体制上,地方政府是主管部门和经费主要来源,其投资动力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等支持;在招生和就业机制上,主要面向本区域及周边区域,这要求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要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研水平上,地方高校与名牌大学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上的特色。因此,当前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服务,不仅要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也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共生”首先由德国的德贝里真菌学家提出,在生物学上是指不同种属生物以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在一起;而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则是指不同研究对象结成友好、合作、相互促进的社会形态[3]。随着教育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社会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其依托资源也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而地方高校肩负着知识创新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区域经济要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与高校教育结合势在必行。地方高校也将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地方高校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应加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本着优势互补、求同存异的原则,以相互促进的共生模式,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荣。

1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的制约,地方高校与社会严重脱节,往往偏重于自身发展,忽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专业设置大而全、结构不合理及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例如:追求学科齐全化、综合化,忽视自身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设置雷同,浪费教学资源,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专业以人文科学类为主,学生就业困难;理工科类学生偏少,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科研活动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也缺乏依靠地方高校的意识,这必然会影响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地方高校要加快自身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明确办学定位,合理配置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地方高校要重新构建与社会的关系,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依据,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积极发挥其服务社会的职能。这样地方高校与社会间形成良好互动、协调共生的关系,才能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发挥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相互作用大学”模式应运而生,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要,与社会建立共生互动关系,二者都获得很好发展,南缅因大学和乔治梅森大学是成功的范例[4]。

相互作用大学是指实行相互作用战略的大学,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社会为中心的“他方中心论”的新观念,其主要标志是确立合理的大学基本结构、大学与社区相结合、大学获得社区的尊重、社区的尊重对大学的挑战和以他方为中心的积极态度,使学校与所在社区建立一种积极、双向的伙伴关系,从而实现社区经济繁荣。其中“社区的尊重对大学的挑战”就是大学应对社区的要求,发挥其繁荣社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以他方为中心的积极态度”就是大学愿意且吸收社区公民成为其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这样大学就与所在社区建立起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同体关系,一方面大学发展,将推动所在社区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所在社区经济发展好,大学也将得到社区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相互作用大学”这种办学模式值得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学习和借鉴,以积极地态度寻找与地方共谋利益和发展的生长点,探索与社会共生共荣的途径与方法。

3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共生发展措施

目前,地方高校存在办学定位模糊、学科建设不强、区域色彩不浓等问题,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要针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及产业结构等情况,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把自身发展目标建立在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基础上,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3.1 确立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间缺乏联系桥梁,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缺乏了解,地方高校也无法利用自身科研力量服务区域经济。现在各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都在发生微妙变化,高校在得到政府投入的同时也不断要求增加经费,但各国政府对高校的回答就是“联系产业界和政府,运用你们的知识和能力获得资助”。政府的投入和企业的资助,必须得到回报,最好的回报就是地方高校以知识为地方和企业服务,尽可能地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因此,地方高校一定要树立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理念,将办学宗旨定位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既是时代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地方高校立足于区域经济建设,学科和专业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设置,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科研工作也要面向当地经济建设选项目,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求支持,以贡献区域经济求发展,这既培养出合格人才,又能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也将夯实当地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

3.2 学科和专业设置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因此各地高校发展也不能强求统一模式。地方高校要赢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办学优势,将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如此才能实现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为更好地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脉搏,地方高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机制。首先,理清办学思路,要确立面向地方经济、培育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办学理念;其次,把握自身定位,既要了解市场需求和相关学校及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又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按照市场需求开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再次,增强特色意识,调整原有学科开设相应课程,逐步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学科体系,以满足地方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需要。如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可将专业细化并定位于重点方向,从而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这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优化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和完善市场人才需求、高校自我适应、学科专业优化和政策监督等机制,努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需、产、销”的良性循环。

3.3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地方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可为地方政府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起参谋和助手作用;且地方高校多位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毕业生一般就近就业,可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

地方高校拥有的专家和学者,可根据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并提出战略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可在政府相应部门担任兼职,参与宏观决策和重点项目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还可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理论研究、培训政府干部、舆论导向等工作,促使地方政府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地方高校每年为当地培养大量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这不仅符合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4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地方高校应发挥其人才优势和地缘优势,一方面可投入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等,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调整科研方向和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高校要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科技服务。首先,可组织专家,通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提出对策,为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其次,与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可转让专利或联合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可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其技术和能力,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最后,可根据农村需要,调整教学计划,为农村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也可组织专家深入农村,为农民解答疑惑,真正服务于农村。这既为地方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注入活力,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若把地方高校仍封闭在“象牙塔”内,将导致其发展出现生存危机;谋求与区域经济的双赢发展,办出特色型地方高校已成为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从地方经济良性发展来看,也依赖地方高校人力、智力、科研力量的强大支持,地方高校已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地方高校应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科技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并完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形成自身的办学和社会服务特色,最终也将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春爱.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教学研究,2008,31(1):16-18.

[3]刘松平,刘国平,周艳荣.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互动发展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5):34-35.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8

景德镇市是全国的陶瓷科教中心, 包括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隶属国家和省、市三级5所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高技术陶瓷研究所以及陶瓷企业拥有的研发机构等等,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一半以上在景德镇。有原轻工部属陶瓷高等学府 (全国唯一一所陶瓷专业本科高校) , 每年向全国各产瓷区输送本科生、研究生5000人, 各瓷区技术管理人才主要来自于该校。此外, 昌河工学院、江西省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市陶瓷职工大学和陶瓷技术学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等为陶瓷产业输入专业人才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在全国具有得天独厚的陶瓷人才培养优势。在景德镇50万常住人口中, 直接从事陶瓷业的人员有8万人。

1 特色地方高校的定位与区域经济的影响

地方特色型高校是由地方行业办学发展起来的高校, 具有地方基础产业或支柱产业的行业背景,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与综合性大学和部属院校相比, 地方特色型高校学科建设起点不高, 学科门类相对集中, 人才资源和经费来源有限。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地方特色高校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依托行业科学技术发展, 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注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显示出鲜明的行业特征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特色, 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经济特色开展学科建设, 不仅有利于学科建设,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同时还能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充分发挥高校三大职能中的社会服务职能, 还能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 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陶瓷高等学府, 就是在景德镇发达的陶瓷生产工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所高校以解决陶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 形成了具有鲜明陶瓷特色的无机材料、机械制造等学科, 建立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方面, 在为提升我国陶瓷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 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该校编辑出版的《中国陶瓷》和《陶瓷学报》杂志, 是我国陶瓷行业的核心期刊。该校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其转化率达到了30%以上,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创建特色地方高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来临, 大学从传统的象牙塔中挣脱出来, 成为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力量。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不仅是承担培养特色人才的主渠道, 而且还是承担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产品的主力军。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 特色学科只有深度融入经济社会之中, 才能更好地践行教育规律, 适应社会需求并引领社会发展, 也才能更好地实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在地方高校激烈的竞争中, 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思路, 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发展。特色学科要不断地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研发社会需求的各种产品, 为推动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以及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求做出积极的贡献。如何创建特色地方高校呢?

首先, 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地域文化特色, 不断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使文化产业化为社会提供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

其次, 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地域自然资源特色, 开发地域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进行技术创新, 研发各种技术成果和产品, 为人类生活谋福利。

再次, 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地域经济特色, 密切联系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开展各项科研和调查活动研究产业中各种管理和技术难题使地方经济良性发展地方高校由于地域特色的优势, 往往基于地域特有资源形成特色优势。

最后结合景德镇具体情况, 应该大力推进景德镇科技教育资源整合, 构建省部共建、省市共建、各部委参与的区域创新平台, 通过探索区域创新体系的新模式, 重振瓷都雄风。景德镇陶瓷科技城的兴建, 将从科教体制创新入手,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整合景德镇市7大科教单位, 加快建设国家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组建陶瓷特色的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并且高标准建设4个高地, 即国家陶瓷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国家陶瓷教育和人才培养基地、陶瓷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陶瓷产业基地和陶瓷技术和艺术国际交流中心。

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只有扬长避短, 挖掘创造自己的“土特产”, 走本地化的学科建设之路, 生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才能在同类学科中获得竞争优势与生命力而独树一帜, 其他学科也可以“借船出海”, 在发展和巩固特色学科的同时, 不断探索新的特色方向, 最终形成与特色学科的“百舸争流”之势,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特色地方高校的科研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地方高校依托江西省第一个科技部直属的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平台, 近二年来, 地方高校通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省级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创作奖励的推动, 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中试生产线建设及产品技术和应用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和《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生产制造装备的研究与制造》课题的研究, 把国内市场上的瓷砖厚度压缩60%, 生产的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仅为现有普通陶瓷砖重量的1/3~1/5, 具有体轻, 超薄, 耐酸耐碱, 用途广泛等特点, 每年陶瓷行业综合能耗可节约306亿公斤标准煤, 相当于节约了3个三峡的年发电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 而节省的矿产资源、减少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节约的水资源分别约为60%、50%和30%。“传统陶瓷低碳化”是瓷砖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陶瓷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与节能降耗, 瓷砖实现“轻”与“薄”这条低碳化路线是必然的选择, 也是我国陶瓷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地方高校的立足之地。

目前我国的建陶产品基本上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 所谓绿色产品, 是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才提出的新概念, 其本质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真正意义的“绿色陶瓷”应该是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保护优质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红土类、铁钛含量高的低质原料及各种工业尾矿、废渣。淘汰落后生产工艺, 开发推广节能、节水、节约原料, 高效的生产技术及设备。显然, 低碳经济对陶瓷业来说, 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 它不仅为以后的陶瓷产业设立了更高的门槛, 而且未来行业进入与发展的门槛还将水涨船高。

4 结语

总之, 利用地域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利用地域特色所形成的特色学科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有利于提高学科的竞争力, 有利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利用地域特色开展学科建设, 还可以地方政府增加对高校的投入, 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毕业生在本地区的就业, 扩大地方高校的影响力, 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摘要:现阶段, 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的形态, 地方特色型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准确定位, 立足地方经济建设,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彰显特色, 依托陶瓷行业发展, 建设好地方特色型高校,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已成为地方特色型高校的重要使命。本文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创建特色地方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特色地方高校,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徐临阳.基于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2]程桦, 李道先.地方特色型高校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5) :1~3.

[3]郭必裕.区域高校产学研合作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煤炭高等教育, 1999 (2) :11~14.

[4]许艳艳, 黄志诚.健全现代物流体系一发展景德镇陶瓷经济明[J].陶瓷, 2007 (8) :48.

[5]何冠雄.景德镇陶瓷税收收入增四成[N].中国建设报, 2008-1-16 (7) .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9

由于传统和现实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区域体育和高校体育都是在不同管理部门的直接监督、控制和干预下进行的。高校体育的发展空间相对闭塞, 鲜少与外界交流, 高校体育社会化程度始终达不到体育教学目标。而且截止到目前为止, 教育系统还未意识到体育社会化的问题。 教育管理部门作为教育系统发展方向的指导者, 必须树立大局观念, 与时俱进, 尽量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教育决策, 以促进高效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1 高校体育对区域体育的作用

与区域体育相比, 高校体育不仅有固定的场地设施、良好的师资结构和足够的财政支持;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非常明确, 它在国民体育中的地位不可取代。 发展高校体育事业, 必须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条件, 高校体育对于这两方面的准备相当充足。 区域体育如果能拥有这两方面的优势, 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 体育设施及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必将迎刃而解。此外, 高校体育教育能够为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打下一定的基础, 所以说, 教育是一项全民性的事业。 从区域体育的角度来讲, 区域体育要实现全民化, 首先要求区域内必须有足够的体育设施;其次, 区域内的全体居民不仅是教育对象, 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实施者, 这对于促进高校体育的社会化进程有积极意义。

2 地方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基本状态

在对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时, 体育教师普遍有这种看法: 在教学中不知道体育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感受不到教学的成果。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杂而不精, 对现实生活没有实质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也不明确, 教师教课无计划, 学生被动学习, 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无章无序, 因此有的学生才认为体育课对于能力提升及其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就目前来看, 虽然高校体育都倡导“ 终身体育”、体育社会化和体育生活化, 但是都没有认识到一个问题———其实区域体育不仅是体育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表现形式, 而且是践行终身体育的绝佳路径。 如果没有社会大体育环境, 高校体育就只是教与学, 而对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来说毫无意义。

现代教育系统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体育应该审时度势, 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努力适应现代教育体制, 在体育教学中, 教育者应该结合高校的课堂环境创设一种体育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将社会化的要求融入体育教学进程中, 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实现体育社会化。

3 地方高校体育人力资源服务区域体育发展的的可行性

3.1 高校体育的人力资源充足

高校的不仅有力量雄厚的体育师资, 而且还有素质较高的学生体育团体, 但服务于社会的情况存在分化, 大部分人力资源集中去指导体育赛事, 很少有专业人力投身于普通民众的体育健身事业中。 从总体来看, 许多人都看好区域体育事业, 但是都不知道如何去组织, 并且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或平台来运作这项事业。但是大学生的视野比较开放, 他们有想法, 也有执行力, 许多学生都愿意作为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为区域体育事业做贡献, 或者通过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来获取较低的报酬, 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重点关注这一发展趋势, 尽量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3.2 区域体育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增加

体育是一个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加强个人体质的综合性标志。 发展全民健身运动, 我们需要抓投入, 靠政府、靠企业、靠社会加大投入。发展区域体育, 首先要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足够的人力资源。大中城市的高校体育教师都是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的教练员担任, 他们经过体育理论知识, 并且都经历过专业化的训练。 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多重身份, 在体育教学中他们是教师, 在体育赛事上是经验丰富的教练员, 在区域中则担任组织者、指导员, 能够胜任区域体育发展的需要。

3.3 提高服务社会体育的能力

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是全民体育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 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如果体育教师仅仅将自身局限于校园环境中, 课堂教学一味的照本宣科, 就无法真正了解学生想学什么, 并且课程教学也无法达到社会化的要求。 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要时刻学习, 与时俱进, 尽己所能服务于全面体育事业。只有这样, 高校体育才会有活力, 才能有力促进区域体育事业长远发展。 而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参与区域体育活动不仅能拓展教育视野, 而且可以根据在活动中所总结的经验来调整教学思路, 这也将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体育教学对社会的适应性。

3.4 调动体育教师的潜力

在高校中, 体育课程常常处于边缘地位, 课时进度总是为其他科目让步, 课程内容千篇一律, 体育教师缺少职业压力, 凭借几个动作和一些基本常识就可以敷衍了事, 他们并没有将体育课程作为一项关乎民生的事业来对待。对高校来说, 这些教师对职业的懈怠是极不负责的表现, 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鉴于此, 我们必须实施体育教学改革, 通过制定政策或制度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区域体育活动, 使其积极的潜力得以发挥和挖掘。 近些年出现的体育俱乐部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让一部分教师兼任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员, 负责指导区域体育活动, 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随着全民体育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体育事业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 会有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到区域体育事业中来, 这在一定程度能使现有体育教师产生紧迫感, 进而倒逼其坚持学习和创新, 这对于发展区域体育十分有利。

3.5 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科研改革深化

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的结合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科研更加明确了方向性, 使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学生个人的需要,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同拓宽了大学体育的科研和改革的领域, 并使区域居民也能成为最终受益者。 相对而言, 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与区域体育运动的结合的实践活动, 不仅实现了高校各种体育资源与区域的资源共享, 促进了区域体育运动的发展。 同时以区域为大学体育理论研究的对象, 不仅拓展了高校体育研究的领域, 而且推动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所以加强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与区域体育运动的的结合, 互动式发展, 对区域的和谐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4 建议

4.1 在高校建立体育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或者社会体育指导培训机构

要推动区域体育的发展, 政府和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应构建各种体育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与区域体育局、教育局的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鼓励中小学体育教师都能加入, 形成一个网络, 使体育人力资源更为充实的同时, 使区域体育运动有更大的覆盖面。

4.2 利用科研项目进行体育实践推广, 促进产学研发展

高校内可以借助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推广。一方面有效合理地利用科研经费来补充体育活动经费的不足, 另一方面借助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科研项目的实践环节, 从而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发展。 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体育实践指导能力, 更是明确了体育科研和教改的发展方向。在充实学校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同时, 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 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科研项目的完成, 推动区域体育的积极发展。

4.3 通过体育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体育指导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志愿服务理念的教育, 促进高校积极为区域提供体育人力资源服务。 加强协调与管理, 将喜欢体育运动, 并志愿服务于区域体育的教师与学生组织起来, 以签约的形式与参与区域体育指导服务的人员建立约定关系, 明确签约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区域在享有体育运动指导服务的同时为学校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以及协调、组织、宣传。 开阔广大体育教师研究领域和空间。

4.4 汇集社会力量, 共同促进本区域的体育发展

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不仅仅单纯依靠体育教师来服务区域体育发展, 还需要带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包括本区域的企事业单位, 工会组织, 社会体育协会, 体育健身俱乐部, 共同促进本区域的体育繁荣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探索地方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基本状态, 以及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的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 以区域体育发展为依托, 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参与为主线, 分析高校体育人力资源服务区域体育发展的可行性基础上, 提出相关的建议, 推动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区域体育

参考文献

[1]林向阳.我国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4) .

[2]曹彧, 董新光.中国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想[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2) .

[3]张斌.论我国的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J].成功 (教育) , 2011 (23) .

[4]吴长稳.地方高校体育院系服务区域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3) .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10

1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共生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起来。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通过良性互动,谋求共同发展,以实现“互补”“共赢”,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与互动双赢的关系。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发展环境和物质保障。

1.1 地方高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动力源”,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源泉[1],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提供动力支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对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1995年,美国硅谷产业收入的62%是由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人员创造出来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经过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洪堡思想”,发展成为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种功能的“威斯康星思想”,办学模式从自我封闭转变为向社会开放,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3]

1.1.1 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地方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4]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决定了企业成败与兴衰。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而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1.1.2 地方高校能将高新技术转化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企业项目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把高校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相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奠基并创建的“硅谷”和英国剑桥大学孕育的“硅沼”就是典型代表。

1.2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高校的改革与进步

1.2.1 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改革的驱动力

地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需适应社会的要求,必须根据区域经济需求确定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和服务导向,努力提高自身的发展质量。学科与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要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时,地方高校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和继续为经济发展做贡献,避免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事实证明,哈佛、剑桥等著名高等学府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有力推进了自身的发展。

1.2.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方高校的经费投入与毕业生的出路

高等教育要发展,教育投资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条件。[5]地方高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有赖于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等学校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为地方高校提供物力保障。地方高校要谋求更深远的发展,就必须取得属地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着地方财政收入,只有区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从而提高教育经费投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增加教育投入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经费的投入就越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投入越少则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越慢。近年来,高等教育在我国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在西部地区则发展较缓慢。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失衡,泛渤海湾、泛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三个区域经济体成高校学毕业生就业偏爱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地方高校毕业生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发展状况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十分突出,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而较少选择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就业。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越大,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就越好。

2 地方高校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协调状况。[6]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但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着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地方高校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2.1 定位不清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地方高校仿效精英大学的办学模式,定位不清,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一些地方高等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同程度地片面追求综合化,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误认为规模大、学科全、培养层次高就是办学水平高。一些地方高等院校不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顾自身发展定位和条件,盲目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以凸显学校的综合实力。许多地方高等院校不能正确定位,出现了“轻视个性、热衷攀高”的浮躁倾向,追求不切实际的高规格化,创建高水平大学,一味追求人才培养的更高层次,把培养硕士、博士人才作为追求目标。部分地方高校热衷于更名,据统计,从2008年至2014年间,全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一些学校从专科升为本科,从学校更名为学院,或者从学院更名升格为大学,升格、更名后要求增设学科、专业,扩大规模,不考虑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2.2 地方高校缺乏特色

地方高校自身定位不清,造成人才重复、低效培养,缺乏个性,模式趋同。一些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有些院校不满足安于其位,急功近利,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专业越来越多,一味追求大、全、名,不顾自身条件和特点,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使得高校“千校一面”,课程设置重复,各类人才重复培养,培养人才质量不高,浪费了潜在的人力资源。地方高校办学特点不突出,在课程设置上并无什么特色,这种教育结构和层次的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地方高校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地方高校为了更好招生开设热门专业,招生专业趋同,高校专业的“同质化”致使培养人才的“同质化”,从而使得培养出的人才缺少特色和竞争力。

2.3 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

地方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不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调整,专业设置陈旧、重复建设严重、新兴学科建设落后、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方案不尽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较严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当地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使得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人才培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力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人才支持作用不明显。

2.4 师资队伍不稳定

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与其师资力量紧密相关。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提高高校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软件”资源。而师资是地方高校发展中的“软肋”,教师队伍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结构不良,人心不稳。各地高校围绕着教师资源展开了竞争,部属院校以良好的研究环境吸引着地方高校的优秀师资,地方高校由于不能为引进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导致人才持续不断地流失,地方高校在人才争夺方面处于劣势。

2.5 实践性不强

实践性不强、可操作性差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重视不够,培养出的人才无法真正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从而加剧了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地方高校未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经验,创新意识不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3 地方高校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

合理的定位能使地方高校摆正自身位置,立足现实,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与“高层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地方高校要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支撑点,善于研究区域特色,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办学过程中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在建设结合点选择上,充分利用智力优势、地缘优势和情感优势,找准位置和方向,打响“地方牌”,贴近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寻求与地方良性互动,建立更为务实的长效对话机制,寻找合适的共建模式,形成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共育人才模式。地方高等学校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研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特点,通过错位竞争的方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调整自身专业和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人才和技术的新需求。

3.2 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

高校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始终是大学教育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地方性高等院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发掘和研究自己的办学资源状况,作系统的思考和长期的规划,并付之于持续的行动,经过长期的努力,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办学特色,体现大学教育的个性化。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的定位上,既要考虑社会对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更要考虑自身的办学实力,不能“盲目拔高”,要把握自身的优势,准确选择自己的地位,显示自己的特色。

3.3 为区域经济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

区域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是经济、社会的需要和产业的需要,人才培养规格要考虑就业的需要,学科专业群的规划更要与产业结构相对应。[7]地方高校要扬长避短,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把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有效对接,落实人才培养与地方紧缺人才需求有效对接。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学科结构,打造面向区域经济的学科专业群,实现学科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资源优势,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提升服务能力,赢得区域社会的认可。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区域经济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层推进,人才是关键,必须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地方高校必须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停招甚至淘汰部分饱和专业,根据市场需要并结合师资现状调整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增长点密切相关的专业。地方高校要建立对外交流平台,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等,逐步实现信息共享。随着在“一带一路”进程中推进区域经济国际化,急需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熟悉国际运行规则、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化人才。地方高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学术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围绕地方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重视小语种、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通晓两国语言、了解双方文化的非通用语人才作为桥梁,但目前我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商务知识、精通所在国语言、熟知所在国文化等的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不足,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和扩大周边外交的需求。地方高校特别是以外语为特色的院校要开设小语种专业,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大助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储备非通用语人才。

3.4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高校要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的三大功能主要靠教师。因此,地方高等学院要更快地发展,就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使命的地方高校,要寻求与研究型大学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和机制,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凝聚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围绕特色学科建设富有学校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这是地方高等院校建设师资队伍的关键,要建立并实施了“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要引进培育学科建设领军人物,重点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优秀学科梯队。地方高校要注重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广泛吸引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以各种形式来校任教。

3.5 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地方高校应适时把握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以能力塑造为重心,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实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运用适当教学方法,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为区域经济服务。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教学中,注意在各教学环节中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加强理论基础的同时,缩减传统课堂授课的课时比例,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验、实习和实训的课时,通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学科竞赛、学生科研立项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 结束语

地方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是相互依托和互动共赢的关系,高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为高校提供经济与政策支持。社会需要是地方高校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地方高校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把自身发展和服务地方紧密结合起来,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拓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空间与渠道,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勉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3):114-115.

[2]王楠,毛清华,冯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3):60-62.

[3]曹仓,张敏.找准定位,才能办出特色:对地方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0(12):48-51.

[4]李向阳,陈国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160-162.

[5]罗清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349-351.

[6]卢成晓.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9(3):125-128.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11

许昌学院作为一所省属本科高校,多年来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明确目标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推进特色发展,不断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健康发展的路子。特别是近几年,许昌学院围绕我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四个河南”建设,紧紧抓住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立足许昌、面向全省,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发展,先后与许昌市教育局、长葛市人民政府、鄢陵县人民政府、许继集团、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瑞贝卡集团合作举办许昌学院瑞贝卡学院等,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今后,省教育厅将继续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在政策、项目、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重点支持许昌学院积极引进急需人才和行业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学科专业群、协同创新平台和行业学院;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一批急需、特色的应用型专业等,全面实现许昌学院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推动本科学校转型发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希望各高校能够不惧艰难、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探索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做出全省高等教育新的、更大的贡献。

区域性地方高校 篇1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体系也因此成为自20世纪后期以来学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国内外学者纷纷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产业集群以及政府、企业和大学构成的“三螺旋”模型等也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有赖于体系中各主体创新能力的建设,随着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库、人才库和思想库的高校,其创新能力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尝试从教育学的视角,分析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不足,探讨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途径。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斯坦福大学一位校长曾讲过:“斯坦福之于硅谷,正如硅谷之与美国”。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今天世界信息技术的圣地麦加,引领以电子信息行业为龙头的新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了加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之外,正是因为斯坦福大学给予的充分的阳光和养料。

1.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这是伴随“区域创新体系”的出现就存在的既定事实。区域创新体系最早由英国学者Cooke于1992年提出,此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其定义,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均包括这一内涵,即区域创新体系由若干创新主体组成,包括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政府和创新服务机构,分别对应为体系中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创新活动服务的主体,且各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活动是指那些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将其研究中所获得的新现象、新规律、新原理扩散与传播到需要它的技术创新中去,从而启发并产生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领域的过程[1]。知识创新活动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和宽松的研究环境,需要最富于创新的人才群体。而高校,自诞生之日起,便以探索高深学问为己任,其自由松散的组织结构,多学科的交叉性,知识、信息和人才的聚集地等特征决定了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动摇的知识创新主体地位。

2.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和转移的引领者。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落脚点,知识创新归根结底为技术创新服务,没有技术创新,知识就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技术创新又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没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引领企业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当代大学不可抗拒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使知识在区域内重新组合,引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建立科技园区,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依托高校的科研条件,促进企业与高校的知识融合,为社会输送高新技术产业和能够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带动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据统计,高校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全国总额的70%以上,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2/5左右[2]。仅从2014年度来分析,国家科技大奖七成花落高校,全国高校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共180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54项的70.9%[3]。上述数据表明,高校作为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发源地和高新技术生长点的优势愈加明显,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储备。

3.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高校不仅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引领者,还是人力资本的主要承担者,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创造出来的科技知识能够以多快的速度从研究开发机构迅速扩散到尽可能广阔的范围之内,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拥有一个熟练灵活的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基础,从而使一国或地区能够在世界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开发活动并使其成果有效地资本化[4]。因此,作为唯一能生产出“能生产和转化知识的人”的组织,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创造了硅谷神话的斯坦福大学,培养了大批杰出创新人才,包括美国总统、世界科技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为社会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有的毕业生还创造了世界一流企业,如HP,Google等,为硅谷提供了大量的顶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据统计,硅谷1/4的经济增长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贡献。另有创造128公路奇迹的麻省理工学院。据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的一个报告:《MIT:冲击创新》(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显示,如果把MIT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第24位。MIT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高达232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1160亿的GDP,比南非稍低,但比泰国要高。

二、我国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不足

(一)区域创新体系中高校创新能力的评价

对区域创新体系能力的评价,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五方面展开对高校、企业、政府等各个主体的评价,其中,与高校区域创新能力有关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这两项指标体系上。根据美国官方网站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统计指标显示,美国高校的区域创新能力划分为知识创造能力、知识传播能力以及区域创新绩效等三方面。其中,知识创造主要从联邦政府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情况进行评价,知识传播主要从专利许可情况和技术转移收入进行评价,而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则有:(1)每千元GDP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数量;(2)每百万元R&D经费投入学术论文产出;(3)每千个博士学位持有者的专利授予情况[5]。结合上述两种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人类知识活动系统理论,从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三方面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别对应高校科研、教学和服务三大功能(见表1)。其中知识创造的评价指标选取中国科技战略研究小组对应的知识创造评价指标,从政府研发资金投入和高校科研论文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高校的知识传播主要通过培养人才的教学活动实现,因此,本文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及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情况对其进行评价。而知识应用,高校主要通过技术转移及与企业的合作情况来实现。因此,本文整合美国NSF知识传播和区域创新绩效的相关指标作为知识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不足

1. 知识创造壁垒

在知识创造能力上,当前通用的衡量指标是政府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综合情况。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研发经费增长迅速,科技论文产出增长迅速,但在国际上,我国的教育经费、科研经费投入均处于较低水平。一般来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提出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然而直到2012年,才实现这一目标,当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为4.28%,首次突破4%,但距离世界平均水平7%,发达国家9%仍有很大的距离。在R&D经费投入上,虽然近十余年来经费的总量在不断增长,但其投入强度一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直至2012年才首次突破万亿元,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然而,同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投入比重仅为4.8%,2005—2014年,这一比重长期徘徊在5%左右。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坦言,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础研究占研发总投入的比例较高,国际主要创新型国家的这一指标大多在15%~30%左右,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急需加大力度。从研究论文的产出情况看,仅数量而言,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跃居世界第二”[6],但论及质量,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以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之总和与哈佛大学一家相比,按In CitesTM数据库检索(In Cites dataset updated 2016年8月19日,Includes Web of ScienceTMcontent indexed through2016年5月27日),到目前发表在《自然》和《科学》的论文数,哈佛大学为7242篇,中国4所大学之和为416篇,仅为哈佛的5.74%。另外,中国的高水平论文高度集中于包括上述4所大学在内的少数几所大学里,而美国与哈佛可以齐肩的大学足有几十所。

2. 知识传播壁垒

高校的知识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进行,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创新人才总体质量不高。从比较视角看,我国凭借人口优势,在人力资源总量方面,稳居国际前列,然而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5年在G20国家中排名第18位,人力资本构成指数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0[7]。不仅如此,当前我国某些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从海洋领域看,世界海洋专家数据库中登记的中国专家数量还不到全球总量的1%,只是美国的1/20;从电子信息产业来看,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偏低,仅占技术工人比例的3.2%,而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为20%~40%之间[8]。二是创新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关于这一点,当下大家熟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中国大学在培养“失业大军”等这些网络用语极具代表性地反映了这一问题。据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发布就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12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率为9.1%,2013年为8.6%,2014年为7.9%[9]。这些数据是否真的显示我国人力资源过剩呢?非也!与大学生失业同时存在的另一问题是用人单位找不到需要的人才。从专业结构看,从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等专业研究与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从区域结构看,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创新型人才集中,西部地区偏少。目前我国现有科技工作人员和高等院校在校生中,75%在沿海发达地区,21%在内陆中部地区,只有不足4%的在西部边远民族地区[10]。

3. 知识应用壁垒

高校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通过考察高校的技术转移效率及与企业的科技合作情况而略知一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项目的技术转移及与企业的合作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在研究动机方面,高校大环境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教师可以获得考核、职称、奖金、名利等现实利益。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多项目功利性明显,为了自身利益,为项目而项目,重数量、轻质量,真正具有实际经济价值或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不多。在研究项目的立项上,我国高校的科技体系与经济建设相脱节,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现象日益严重。许多研究课题简单由研究者自己确定或由上级部门确定,缺乏市场需求论证,单纯考虑学术水平,偏理论价值和意义,缺乏成果的实际使用价值。在研究过程中,科技人员闭门造车现象屡有发生,导致高校科技成果的“供”与企业的“需”不对称。于是,这些项目研究成果也就成了摆设,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导致技术资源转移失败。在思想观念上,我国高校对技术转移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许多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也没有专业化的业务人员为科研人员提供转移帮助。加之我国关于高校技术转移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成为阻碍、制约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知识应用能力的因素。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提出,国家设立的高等院校应当每年向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年度报告,高校的主管部门及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在对高校进行绩效考评时应当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三、“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突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有赖于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也有赖于政府行为的外部支撑以及高校、政府、企业三大主体关系的建设。从高校自身改革而言,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探索出了一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成功经验,如创造了硅谷神话的斯坦福大学和创造128公路奇迹的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一跃跨进英国排名前十的沃里克大学等,均成为成功转型的典范。未来,我国地方高校应把握当前新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努力提升自身的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地方高校要树立创新主体意识,树立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巨浪将高校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其社会服务功能不再是简单的提供人力资源和知识储备,“创业”“发展经济”成为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不断拓展和延伸出来的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将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强大的创新辐射作用。而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是一种具备强烈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培养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成果转化能力和商业化能力的新型大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刚好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创业型大学崛起于20世纪后期,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学生人数激增和政府教育财政缩减的矛盾中应运而生。创业型大学最典型的特征在于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转化,作为资源的知识只是一种潜能,只有满足社会主体特定的需要,才具有市场价值,才能转化为资本形态。树立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要内化到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各个过程,实现知识资源的资本化,内化为学校办学目标、办学体制、办学管理乃至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还要内化为这个组织中的所有个体即所有师生的理想和信念,内化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地方高校要突出科技创新。“双一流”建设中,服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地方高校力争在原始知识创造、基础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上有所突破。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教育经费、科研经费投入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尤以基础研究经费偏低而造成原始知识创造不活跃的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政府层面,各级政府应提高研究经费的投入,合理分配研究经费比例,加大对市场风险大、企业不愿投资的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而高校自身,则要紧贴市场需求,加强横向科研合作,这既能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又能走出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困境。针对我国科研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研究论文水平偏低的现象,我国高校应改革研究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审和科研奖励等方面均应改变以往重数量、重形式、轻质量、轻实际应用价值的评价机制;鼓励基础学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积累;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研究基地和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鼓励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寻找国际科研合作的契机;充分挖掘高校原始知识创造的潜能,形成厚重的科研积淀。

3.地方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大学知识传播的典型特征在于它的“输出产品”,即它所培养的学生除去专业背景的差别外,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学校的创业精神深深内化于每一个学生[11]。为此,在创业型大学的知识传播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旨在培养具有开拓性素质的人才。全球化背景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是定位于能够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专业人才或普通白领,而是拥有创业能力、能够自我雇用,甚至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创业者[12]。为此,高校不仅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当前的创业环境,了解创业风险、把握创业机会。落实到操作层面,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学分设置上,将“创业基础”纳入必修课程,设置创业课程学分要求;在专业设置上,淘汰“夕阳专业”,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鼓励学科交叉和融合,设置“朝阳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安排及教学制度的设计等方面,不拘泥于传统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挑战杯”等创业设计类竞赛、以就业指导等为载体和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4.要有效实施技术转移,提升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保障。知识应用系统的良性运作,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而技术转移是知识应用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技术转移是地方高校知识应用的载体和保障。为打破我国地方高校知识应用的壁垒,提高地方高校技术转移能力和效率,第一,必须在科技评价体系上做出调整,改革以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研究过程上紧跟市场需求。第二,提高对技术转移的重视和认识,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业务培训,使之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市场分析、咨询服务和转移帮助。第三,完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建设。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商标法》等法案,有些法案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借鉴了美国《拜杜法案》(Bayh Dole Act)的核心内容,对我国高校的科技转移工作起到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国情不同,机构设置不同,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某些条文在我国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法律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税收政策、服务机构收费标准、技术转移机构的性质等[13];另外,这些法案之间,在法律规范、法律责任制度、法律实施等各方面,存在重叠或冲突的显现。政府急需综合这些法案,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高校技术转移法律体系。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和转移的引领者、人力资本的提供者,其创新能力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成败。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目标下,依托学科优势,瞄准国际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实际需求,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打破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三方面的壁垒,借鉴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转化自身主体意识,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不断挖掘高校原始知识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不断提高技术转移的能力和效率,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摘要:“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地方高校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人力资本的提供者。地方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必由之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体系中各主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建设。借鉴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分析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和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从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我国高校的区域创新能力。

上一篇:巡回教学下一篇:乡土美术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