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高校

2024-09-15

区域性高校(精选12篇)

区域性高校 篇1

电子文件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存在较其他传统存贮介质更不稳定、更容易损坏的风险, 为此, 有必要对电子文件实施专门管理。

一、高校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现状

据调查, 河南省高校2002年“档案部门计算机装备率为90%, 产生的电子文件数量在10个GB左右, 建有档案数据库的只占8.7%, 有3%的单位保存有电子文件, 类型只有文本型, 数量仅有数百MB。”[1]到2007年, “档案部门计算机装备率已经达到100%, 电子文件数量已经超过100个GB, 建有档案数据库的已经占到27%, 有36.6%的单位保存有电子文件, 类型已发展到文本、电子表格、数据库、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 数量也超过了数千MB。”[2]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 各级各类高校每年都产生着大量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 并不断增加, 而归档保存的则相对较少。此外, 归档不全、存在安全隐患、保管条件不完善、利用效率低等, 都是高校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面对上述情况与问题, 做好电子文件收集、保存、管理、利用工作, 特别是保证电子文件安全、长期、有效地提供利用, 已成为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高校档案机构与电子文件中心

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下, 高校的档案管理机构由两种形式、两个层次、两类人员组成。两种形式是指独立的档案馆与隶属于学校行政办公室的档案室。两个层次是指学校与院、系、部。两类人员是指专职档案员与兼职档案员。

过去由于高校自身规模差别较大和高校档案馆设立标准较高的双重影响, 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档案馆, 高校档案机构以档案室居多。河南省2002年高校“建有档案馆的比例不到10%”[1], 2007年也“不到20%”[2]。在设有档案馆的高校中, 空间上分散在不同校区的院、系、部中, 有的还设有档案室;而在没有设立档案馆的高校中, 其院、系、部无论空间上是否分散一般都没有设立档案室。在人员配置上, 档案馆工作人员可达到十名左右, 校级档案室一般只有一至三名工作人员;各院、系、部档案室多为兼职档案员。

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目前这种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情况, 使得许多高校档案工作仅仅应付常规的纸质档案接收、整理、保管与利用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根本无暇顾及电子文件的接收与管理。这也是目前高校电子文件产生量大, 而归档保存量小的原因之一。同时, 对电子文件安全隐患认识不够、缺乏统一指导、缺乏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 也是制约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在此情况下, 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应该是实现电子文件安全和持续有效利用的根本途径之一。

虽然建设电子文件中心是对电子文件实施专门管理, 解决电子文件安全和持续有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鉴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大部分高校尚无力建立单独的电子文件中心, 而对所有电子文件都能进行异地备份的就更少。据此我们认为, 由高校主管部门或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牵头, 通过加强高校间的沟通和协作, 建设区域性高校电子文件中心, 按照规范格式对电子文件进行异地备份, 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三、设立区域性电子文件中心的必要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国外就设有电子文件中心。这种电子文件中心分为政府机构所属的电子文件中心与商业化电子文件中心两种模式。政府机构所属的电子文件中心是原承担政府机构文件保管职能的文件中心同时承担电子文件保管利用职能, 实际上是对同一内容不同载体文件的保管。商业化电子文件中心则是电子文件产生者将产生的电子文件交给专门的商业化数据公司, 由商业化数据公司负责进行备份管理。商业化电子文件中心备份是目前信息产业中最普遍的外包业务之一。

在我国, 最早关注与研究电子文件中心的是档案界。从“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看, 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电子文件中心的论文, 是刘家真教授1997年发表在《档案管理》上的“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电子文件中心”一文。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人关注、研究这个问题, 直到2004年, 有关电子文件中心的研究才开始引起档案界的重视, 2007年达到高潮。2004年至2009年刊发的这一方面的论文共70篇, 其中仅2007年就刊发38篇。

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档案行政管理高层的关注。2007、2008、2009年度, 国家档案局连续三年将这一问题列入了当年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指南。国家及各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在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政府电子文件中心, 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 (单位) 在向信息中心报送电子政府信息的同时, 一并向国家综合档案馆报送一份电子政府信息, 以确保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料的收集齐全和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地方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已经开始并建立了一定数量的电子文件中心。高校对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多数高校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电子文件中心。由于高校档案管理是“校自为战”, 与当地国家综合档案馆没有业务关系, 高校之间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馆际交流。这种状况更加大了电子文件保存的风险。

因此, 开展建立高校区域性电子文件中心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四、建立区域性电子文件中心的意义

首先, 我国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当前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 学术界关于建立高校区域性电子文件中心研究的资料与数据很少。开展建立高校区域性电子文件中心的研究与实践, 能够为当前国内高校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能够让教育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真正了解我国高校电子文件管理的现状, 为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利用, 为在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创造条件。

其次,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 开展高校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必然要求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在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高校电子文件管理现状后制定出规范措施, 适用性将更强, 运用起来能减少高校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的转贮、迁移所产生的花费, 减少由于技术或操作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所造成的浪费, 虽然产生的经济价值是隐性的, 但它是值得的。

再次, 高校电子文件管理的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 建设区域性电子文件中心符合高校的实际和需求。如果条件允许, 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如果条件不太具备, 可以先在本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 省际之间也可以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吴雁平, 于红英.河南省部分高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情况的调查[J].档案管理, 2005 (3) .

[2]成芳, 胡清让, 王雯.河南省高校电子文件种类格式及归档技术方法现状调查分析[J].档案管理, 2008 (2) .

区域性高校 篇2

摘要: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观察力和团队配合协调能力,必须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使用现状调研分析,指出高校实验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及理论课教学,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教学实验室的选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并完善“一四四”实验教学体系,在确保本专业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实践证明,通过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实验建设;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2-0150-04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1]实验室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2]。建立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室,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在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对安徽省某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学实验室建设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得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教学理论,提高了教学实践效果,使实验教学真正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区域性高校教学实验室使用现状调研分析

笔者将安徽省某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实践教学类型分为两类:一类为被动实践类,即按照《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2)要求必须开设课程实验需要使用的教学实验室。另一类为主动实践类,即教学实验室实行时空开放、设备开放、管理开放和校企共建平台开放为一体的工程实践平台。

(一)教学实验室使用的现状

1.被动实践的教学实验室使用现状

根据安徽省某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10级(四年制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与各年级相应的教学实验课程见表1。

该高校实验教学(表1)时数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总学时数的7.4?。学生利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接触实验机会远不及接触理论知识的机会多,从而形成教学实验室利用率低的现象。

2.主动实践的教学实验室使用现状

被调查的某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因经费缺乏,课外时间很少对本科生开放。如该校暖通空调综合实验台运行维护费用较高,实验室想要对全部学生“开放“,需要大量经费支持,目前,实验室主要提供给研究生作科研之用。

(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对象:安徽省某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随机发放调研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3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见表2。

(三)现状分析与结论

1.现状分析

该校学生对本专业教学实验室了解程度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课程实验成绩仅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10%,学生不够重视。

(2)实验室地址距离学生活动最多的专业教室较远,学生进行实验不够方便。

(3)从上述的学时数之比、实验室开放程度以及学生对相关实验室了解程度上来看,区域性高校对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及对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视。

学生对实验课缺乏兴趣,有以下原因:

(1)实验课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从而反映现行的实验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教授理论,学生接受理论。而不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现阶段高校这种几乎没有互动的教学形式很难达到意义建构的效果。

(2)教学模式对实验环节的忽视,实验室选址存在与实践教学脱节。

2.调研结论

通过对某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调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高校对实验课教学重视程度不及理论课教学。

(2)现状反映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没有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力。

(3)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教学实验室的选址不合理等因素进一步导致学生对实验求知欲的降低。

二、以培养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实验室以培养能将理论与实际统一,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区域性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一)构建并完善“一四四”实验教学体系

“一四四”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建立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体系平台、专业课程实验体系平台、综合实验体系平台、校企共建学科实验实训体系平台,完成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递进式的四层次能力培养[3]。

1.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体系平台

由于课程实验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验项目及内容依附于理论课程,层次单一,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重复率高,学生自主性实验项目少,课程交叉度低,内容应用性不强,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等[4]。将本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整合优化成流体实验模块、热学实验模块,组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体系平台,实现实验资源全院共享。

2.专业课程实验体系平台

将专业课程实验经过整合优化为空调实验模块、热质交换实验模块、环境测试实验模块、流体输配实验模块,组建专业课程实验体系平台。每个模块增加一定数量的实验设备以满足台(套)数的要求。

3.综合实验体系平台

实践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依托2008年建立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实验平台,2014年建立的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校级重点实验室,组建综合实验体系平台。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实现技术、建筑能源系统集成技术、建筑HVAC系统优化技术三个方向上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增设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单独给学分。学生利用该平台组建中央空调实验系统,针对不同的热湿环境及人们的不同感受寻求简便且综合评价室内热湿环境的指标,利用实验平台已有的多种冷热源(风冷热泵、制冷机+锅炉、土壤源热泵系统等)组成复合能源系统,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冷负荷分析确定不同工况时的运行模式。自主完成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设计,实践了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了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在失败中也能体验到科学的严肃性并提高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对以后的科学探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校企共建学科实验实训体系平台

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提出可行的工程实验方案,经过多次方案优化,最后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2010年我校与美的集团旗下机构美的制冷家电集团联合共建“美的中央空调变制冷流量多联机系统、空气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培训基地”,该基地工程方案根据实验实训要求由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全资建设。在培训基地,学生可对多联机系统、空气能热水系统进行运行故障判断、故障分析、故障消除,设计空调工程实验方案,在冬、夏季节对系统进行检测并能效分析,提出提高系统能效比的切实可行工程方法与措施。与荣事达集团属下机构合肥荣事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太阳能研发培训基地,学生在冬夏季对太阳能热水器系统进行测试和能效分析,并对其系统进行优化。校企共建平台完全以学生为本,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到四年级,分层次进行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专业的求知欲望。

(二)增加实验教学时数

在确保本专业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大纲在调整教学内容的同时调节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比,理论课学时适当压缩,实验课学时相对增加,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式

在理论课学时被缩减的情况下,为使学生仍能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教学方法应多样化,除了采用传统教学法外,还将研讨式教学法引入实验教学中。研讨式教学是将教师研究性讲授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与课外、规定教材与广泛查阅、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讨论有机结合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重方法传授,重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通过指导学生研究和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我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室面向两个系的3个本科专业基础实验课教学、1个本科专业实验课教学。实验建设教学改革以来,学生在实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实验建设教学改革的强力推动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等各种竞赛奖11项,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13项,1名学生获安徽省首届(2015)“双创之星” 荣誉称号,参与完成安徽省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项目30余个。由于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学校该专业毕业生基础扎实,有良好的创新精神,有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中表现出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安徽省建筑设计院、安徽盛世新兴格力空调有限公司、安徽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安徽省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合肥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团队精神给予了较高评价。

参考文献:

区域性高校 篇3

关键词:图书馆联合体共享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223-01

1 联合体建设现状

(1)沟通不够,共享意识不足。联合体成员中开发的一些特色数据,比如毕业生论文、教师学术论文、重要报告等,出于版权和投入等因素的考虑,也不愿意放在网络共享。另外,各高校图书馆之间没有系统的协调,缺乏深入的沟通交流,就无法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上达成共识。目前,图书馆数据库基本上以CNKI、维普、万方、超星、IEEE等为主,其中尤以CNKI和维普最多,但实力规模较小的成员体只有一种数据库,而在访问兄弟成员的其他数据库时往往会因IP地址限制或其他权限限制方式导致无法使用,如此无法保障共建共享的制度化、系统化、可持续发展,与联合体组织的宗旨背道而驰。

(2)资源重复,无法最优利用。实际上联合体内部还是各自独立,因此在各自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其他成员是否在这一领域已建设成功,是否有现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闭门造车似地进行重复建设,势必浪费人力财力,比如维普数据库是联合体成员普遍使用的付费型数据库,馆内纸质、移动介质类和电子类资源馆际间存在严重重复现象。即便是同一图书馆内部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也是相对独立的,缺乏统一有效的查询去重接口,由此也会造成本馆内部资源的重复建设。各类资源达不到均衡分配和最优配置,势必会造成资源无法最优化利用。

(3)经费紧张,缺乏有效支持。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特别是在经费、人力、技术等方面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特别是高职高专类高校图书馆纸质类等资源馆藏不够丰富,数据库较少,但随着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教研能力的提高,对文献资料的需求也势必会相应提高,但是资金等各方面的缺口无法对图书馆的自身全方位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4)馆际服务依然得不到保障。基于本地化服务的馆际文献资源通借通还服务是联合体一直在着力解决的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真正意义上的通借通还服务还有很大的距离。例如读者需要申请新的借阅证;借阅手续需要到对方馆办理;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等。

2 联合体建设建议

2.1 资源共享

(1)联合体成员间要加强沟通交流,转变观念,积极谋求馆际资源共享合作,从只关注本馆的资源建设的狭隘思想中解放出来,站在高层次上积极谋求馆际资源共建共享。可建立共建共享协调中心对各成员馆工作进行统一指导[1]。

(2)可考虑利用现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联合体成员的各类资源汇总并进行数据集中,建立联合体数据中心,使用CDN或远程镜像技术将集中频繁访问的数据推到各联合体成员的本地服务器上,提高访问效率,增强共享能力。

2.2 联合体管理

(1)建设资源共享联合体网站,用于发布联合体的最新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合作进展等内容,便于联合体成员读者及时了解可享受的服务,获取更丰富更快捷的资源服务。

(2)建议统一使用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以此为统一整合、揭示、检索各联合体成员的文献资源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做进一步开发提供统一平台。

(3)在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统一的基础上,可尝试在联合体成员馆间开展文献传递,特别是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资源。在传递的文献数量、范围、周期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定,如中外文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技术报告等各类印刷及电子信息的复制品等可完全开放式传递。对具有保密性和专利性的资源,各按规定执行[2]。如此,联合体成员间可利用的馆藏资源剧增,极大地提高了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使知识的宝库更丰富,创新的平台更坚实。

(4)联合体可以通过团购等方式统一对期刊资源特别是外文期刊协调采购,有利于节约各馆经费,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外刊资源。

2.3 注重人才培养

积极联合组织对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丰富的规划、组织、实施项目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多年从事图书馆业务和管理的经历,对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理念在图书馆的应用及实现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人才队伍,以加快联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2.4 提升馆际服务

异地文献资源的借阅、归还,数据库资源的查询、下载,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工层面,要进一步扩大到联合体成员单位所有师生,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借通还服务,真正实现异地资源本地化,使联合体内的读者“足不出校”即可享受本单位读者同等的服务和权利[3]。基于統一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着力解决成员馆读者本地借还异地馆资源,创新“书动人不动”的管理规范,构建新的馆际读者服务体系。如此,可缓解图书经费投入与读者需求的矛盾,经费投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加大宣传力度

联合体成员间积极开展类似“资源共知、服务共享”等主题的读者服务活动,联合举办各种讲座、报告,面向联合体内所有读者,普及电子资源利用和查询等方面的知识,以增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强化图书馆“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使图书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的文献保障作用。

2.6 多方支持

建议同联合体所在地市公共图书馆以及外省市联合体加强合作交流,联合开展馆际学术研究,对图书馆相关领域进行研讨,适时举办联合体学术研讨会,以达到交流经验、共同进步的目的。

3 结语

随着联合体范围的不断扩大,将有更多的高校(高职高专)加入联合体共享体系,联合体成员间应积极沟通协调,拓展信息资源,延伸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的文献保障作用,为区域教育、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丽,孙小梅.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8):47-48.

[2]周婕,崔海媛,张红军.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合作实践与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3):58-59.

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篇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 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高校体育教育也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与此同时,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短缺, 区域性体育教育资源失衡等问题也凸显出来。高校体育资源是支持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项重要条件, 是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 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在日益增长的高等学校人数与高校体育资源匮乏的趋势下, 高校的体育资源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每所高校都有其体育资源中的优势和劣势, 在高校现有体育资源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区域间高校之间的相互合作, 合理组织、利用、开发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 实现各高校之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使其发挥最大效率, 可以很好的解决资源不足和资源有效性的问题, 达到高校之间体育教育的互赢, 满足了大学生的体育需求, 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2. 区域性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分析

2. 1 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区域内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 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合理开发与利用区域高校的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形成高校体育资源的互补、互用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各高校之间体育教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并能够减少场馆建设与维护费用、教师工资、教辅人员待遇等费用的投入, 发挥体育资源的最大效能, 有效地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2. 2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共享, 实行学分互认互换制,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体育兴趣、爱好跨校选课,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兴趣, 促进了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同时上课, 增加了校际间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 以体育为纽带,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交流, 增强人与人相互的信任与理解,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提升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 3 实现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区域性优质高等体育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能在一定区域内统一协调, 合理规划高校体育教育资源, 把各高校相对分散的优质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不仅能够极大地缓解优质高等体育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避免高校之间单独行动, 能有效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体育教育资源重复配置, 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益, 加快提高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

2. 4 促进了区域内各院校之间体育教学和科研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体育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而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教学资源联合体”或“教学联盟”等形式来实现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从提高区域内高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出发,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实行学分互认互换制。学分互认互换制打破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内封闭办学的状态, 打破原来各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小格局”, 为区域高校间体育教师创造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与契机, 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机制的创新, 促进了区域内各院校之间体育教学和科研的交流与合作。

3. 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的对策

3. 1 构建区域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

高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高校体育资源也各有所长, 有些高校虽然同处相同的区域, 但隶属不同的办学主体, 在体育教学的模式和管理理念上也各自不同。

若要实现区域内校际间体育资源的共享, 必须打破高校原有的运行模式, 建立与之适应的新的管理机构, 只有建立一个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协调管理机构, 协调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具体操作, 制定资源共享的相关政策, 保障区域内体育资源共享科学、有序地进行。可以成立一个高校区域体育教学联盟 ( 合作体) 委员会, 通过这个委员会协调各高校间的沟通、配合、规划, 明确各自的权利、职责和义务, 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 促进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长期发展。

3. 2 构建区域体育教学信息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现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共享, 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资源共享和科教互动的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平台至关重要。通过区域性体育教育信息平台, 实现区域内高校间体育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分析和统计, 可以实现区域内体育教育管理部门间业务与信息的有机融合, 加强了体育教学联盟 ( 合作体) 内体育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质量监控。在信息平台中可发布教学联盟 ( 合作体) 内各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及公布共享资源项目、申请流程等。学生通过信息平台可查询校际选修课信息、网上注册、在线选课, 并可以接受网上答疑。通过体育教学联盟 ( 合作体) 内学分互认系统, 参加跨校选修, 修满相应的学分。

3. 3 加强区域内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校际间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以提高已有体育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办学效益, 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我认识, 完善人格, 弥补缺陷, 积蓄能量, 利于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通过共同组织学术交流、研讨及互派体育教师任课、共同承揽完成科研课题等教研活, 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 提高体育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与水平。校际间经常举行小型体育运动竞赛和体育论坛, 拓宽了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 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上能获得较大的提升空间。

3. 4 加强网络体育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 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到了广泛应用, 网络教学作极大地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构建基于校园网条件下的体育精品课程网络互动教学系统, 使高校体育课程实行网上教师挂牌选课, 学生自主选课, 实现了区域内高校间的体育课程资源共享, 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最终实现了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4. 结语

高校区域体育教育资源的共享不但适应了现代高教育大众化、社会化的进程,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优化了高等教育结构, 提升了等教育的竞争力。各高校应当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区域内校际合作, 借鉴北京、上海等地区共享的先进经验, 坚持“相对独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实现区域内体育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融合共享。同时, 打破校际的门户之见, 突破了校际间的限制, 大力推进体育资源的网络化管理, 加快区域内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共享与进程, 实现高校体育资源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唐朔.长株潭高校区域性体育教育资源整合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7) .

[2]刘成;司虎克;莫兰加.衡阳市高校体育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发展战略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2) .

[3]郭鼎文, 许斌, 盖洋.广州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共享和开发[J].体育学刊, 2005, (4) .

区域性高校 篇5

重庆区域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服务调查分析

以重庆区域高校图书馆为调查研究对象,就各高校图书馆对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看法及建议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重庆区域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建设势在必行.

作 者:杨应全 赵计梅 陈强 吴晓英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50.7 关键词:重庆区域   高校图书馆   资源整合   共建共享  

地方高校发展应体现区域特色 篇6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条块关系”得到了基本调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断增强。截至2005年,在全国2089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本文称为国家高校)只有111所,其余的均为地方高校,所占比例达到了95%。

毋庸置疑,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之时,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他们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

然而,近年来,由于大学排名、高校评估所采用标准的同一性,以及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急于快速发展的愿望,致使愈来愈多的地方高校发展步入误区,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研究型”,出现了改名风、升格风、申博申硕风盛行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学飞教授调查,我国大约有80所高校明确提出要办研究型大学,其中不少地方高校也在争创教学研究型大学,这已成为我国高校运转的状态,“明明条件不具备,基础很差,也要提很高的目标,往往造成学术上的大跃进,大量资源被浪费。”

在笔者看来,伴随这一风气而来的将是三大恶果:一是争创研究型大学会给地方高校带来负面效应;二是本科生教育被边缘化;三是地方高校失去办学特色。

当前,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入大众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尤其是原属国家现已经划转到地方的高校)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坚持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这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

具体地说,地方高校要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要成为地方学术研究中心;要成为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力量源泉等。

也就是说,地方高校要甘于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要明确以建设教学型、职技型学校为主的办学目标,要以培养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同时,地方高校有限的科学研究实力要立足于地方的特色资源与社会需求而展开,不能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高水平”。

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需求,以及学校在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学科建设要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骨干学科、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办学层次应首先集中精力抓好本科教育,一些实力较强的学校可以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区域主要应立足于地方,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为第一要务;科技创新要依据地方科技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实施科技创新等。

此外,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質的综合要求。

区域性高校 篇7

从世界大学的总体发展现状看,公共艺术教育在西方很多大学已经十分完善,具体实施形式有如下几种:开设艺术课程、组建艺术社团、举办艺术节、设立艺术博物馆等。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即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自20世纪40年代起,正规的艺术课程纳入学科体系已有60多年的历史,开设有视觉艺术导论、艺术史、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西方音乐、和声与对位、爵士乐等15门课程。英国牛津大学的业余艺术社团多达一百多个,涉及各种艺术类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哈佛大学设有3所艺术博物馆,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1]。

中国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始于清末民初,改革开放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新成立的大学堂参照西方,开始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如北京同文馆、两江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等,设立“图画手工科”。民国时期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最具特色。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倡美育,他在全校亲自开设《美学》课程,并积极支持设立画法研究会和音乐研究会等公共艺术社团[2]。清华大学常年开设“昆曲与绘画”课程,根据1926—1937年国立清华大学时期,全校开设课程门次数的统计,1929—1930学年度,1930—1931学年度,全年开设“昆曲及绘画”课程3门;1931—1932学年度,1932—1933学年度,全年开设“昆曲及绘画”课程2门次;1935—1936学年度下半年开设“昆曲及绘画”3门[3]。改革开放后,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真正得以蓬勃发展。1978年清华大学最早设立公共艺术教研室,成为“文革”以后最早面向所有学生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此后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指令性文件的相继出台(详见下表),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尤其是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了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全国高校得以全面开展。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办得十分有特色、有实效。以开设艺术课程为主,并积极成立艺术社团,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艺术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更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亮点[5]。部分国家重点大学,其公共艺术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发展较好。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40门课程,覆盖了音乐、美术(视觉艺术)、舞蹈和戏剧四大类,每一类课程又兼顾了基础知识与名作赏析、艺术实践与表演、艺术美学三个层面,要求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选修13个学分的人文科学与文化艺术类课程才能毕业[6]。综观全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尽管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现状仍不乐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观念上不够重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广义的艺术教育。教育对象为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教育目标是提高艺术素养,不是培养艺术家,很多学校的师生从观念上对其不够重视。

(二)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由艺术学院教师兼职,或者聘任校外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擅长技法教学,达不到侧重人文素养和人文价值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艺术课程单调无特色。

自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相关文件后,全国大多数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应的八门课程,但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特色性不明显等客观问题。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从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情况看,普遍感觉课程内容单一枯燥,或者存在教学内容太过专业,没有突出“公共性”,与学生预期的教学内容有较大落差。

(四)学生兴趣不高。

就学生而言,部分学生眼中视公共艺术教育为“鸡肋”,存在学生选课只为拿到学分的普遍现象,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兴趣不高。

鉴于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进一步反思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体系构建问题,结合地方大学的教学实际,构建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主流趋势。

三、整合地方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等多元文化源泉的滋养。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作为艺术文化播布的重要阵地,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一方面使地方艺术资源可以进一步得到传承,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构建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

首先,国家教育政策注重地方艺术资源引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该文件指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积极开发各地区的区域性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这为地方艺术资源引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区域特色性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中国区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通过近些年对于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地方艺术资源丰富。以河北省为例,其依托燕赵传统文化,拥有丰富悠久的地方艺术资源,目前所收录的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文化资源多达290余项,涉及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各艺术门类,为公共艺术教育区域性特色构建提供了丰富资源。多数的民间传统艺术目前普遍面临因缺乏有效的继承和保护,逐渐濒危甚至消亡。通过把民间艺术融入课堂,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本土区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使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为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从而使民间艺术资源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力量,在传承和保护上迈出重大一步,这是一种公共艺术教育和非遗保护两层面的双赢之举。

(二)整合地方艺术资源,构建大学公共教育的地域性特色体系的实施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是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发展阵地,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将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换为新的文化理念和表现手段,这是地方艺术发展和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特色性发展的共同诉求。

地方艺术资源中的民间艺术,传承记载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史,具有信息丰富和文化价值突出的特点,蕴含丰富的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内容,从具体实施层面而言,地方艺术文化资源可按照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通过如下几条途径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第一,民间艺术引入课程教学。民间美术或民间音乐等纯欣赏性的艺术,可以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倾听,感受民间艺术的特色和魅力。如民间年画、农民画、剪纸、泥塑等,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相关作品丰富的图片资料及民间艺人访谈的视频资料,制作成课件,结合幻灯片的播放和讲解,让学生直观性地感知民间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间艺术家的平民智慧和审美情趣。

第二,开展民间艺术的专题讲座。请民间艺术家及相关研究专家学者共同举办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民间艺术家在讲座现场直接展示其手工艺,再现工艺制作的现场,使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生动而直观,增强讲座的趣味性,使大学生直接感知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创作方式及其艺术特质等方面内容,对民间艺术有更直观的感知。相关研究专家和学者可以就现场的艺术作品,为学生展开民间艺术相关文化学术价值的理论性导入和讲解,提升专题讲座的学术水准。上述二者的巧妙结合,使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既感性直观,又不乏学术理性探索,可以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第三,开辟公共艺术教育第三课堂,即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的实践基地或民俗博物馆,到第一现场亲自接触、亲身感受各种地方艺术文化,通过与民间艺术大师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了解其艺术创作思想,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和领略民间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程式。

第四,举办民间艺术文化节。每年或每学期,定期举办民间艺术文化节,通过学校与民间及部分文化部门的合作,邀请个地方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家,包括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多种艺术类型,可以设置多个学生可以与民间艺术家互动的环节,如剪纸、泥塑、面塑、糖人等,让学生亲手参与制作。对学生而言,这种活动的教育意义较为深刻,且影响较为广泛。

(三)除注重本民族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也应该注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除了注重本土本区域的文化资源,同时应积极关注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国外很多大学对于地方艺术资源十分重视,在注重本土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亦高度重视。如美国大学公共艺术课程既体现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关注,又体现出对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重视。哈佛大学“文学和艺术”课程中不仅有《美国的文学与美国的环境》,还有诸如《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日本古迹》、《非洲艺术中的王权与神话》;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有《中国唐代绘画》、《南北朝绘画与佛教》[7]等。因此,在整合本土艺术资源的同时,亦应重视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和引入,丰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充实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以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教育形式,构建出具有区域性兼特色性的教育体系。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区域性特色构建的意义

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即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而言,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民间艺术是中国的基因,是文化传承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以其朴实、本真的特点呈现出独特魅力,是高校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间艺术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整合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积极融入地方高校普通公共艺术教育,丰富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的区域性特色教学体系,这是一种双赢举措。一方面推动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改变其濒危的现状,使其文化性和教育价值得以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即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性发展,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侧重从区域艺术资源视角,阐述国内外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概况,并从国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着手,致力于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艺术资源互动机制的建构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区域性特色构建

参考文献

[1]沈致隆.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其哲学思想[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2]叶朗.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3]方惠坚、张思敬主编.清华大学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4-135.

[4]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794/moe_795/.

[5]2015年举办第四届,2012年举办第三届,2009年举办第二届,2006年举办第一届.

[6]李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启示.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区域性高校 篇8

在人们日常话语中, 提及区域与地域这两个概念时, 一般存在相互混淆与相互等同的现象。但作为学术理论研究, 本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区域性概念的界定, 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 要界定区域性就必须先搞清楚区域与地域的概念差异。地域 (area) 通常是以一定的地理条件为基础的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综合体, 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与系统性等三个典型特征。区域 (region) 通常是指地理上的某一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与行政管辖为基本特征所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交往方式的地区综合体。从外延上看, 地域的外延远大于区域;从属性上讲, 地域侧重于地理资源特征, 区域侧重于社会文化特征。所以, 学者们往往把区域作为界定一个地方的主要依据, 把区域性看成是地域特色的标杆。因此, 从社会学意义讲, 区域性就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在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引起空间内所有要素变动的历史进程。本文所指的区域性是以地域空间为基础的一定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交往方式相互交织与相互影响的区域社会。

随着区域经济的崛起, 区域性增长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培养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区域性竞争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与主要渠道——创业教育, 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最为炙热的话题之一, 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活动在高校风生水起。从区域性分布来看,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中必须结合自身所处的区域优势与地方特色, 深入探究区域性特点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 培养具有区域性需求的创业型人才, 建构具有区域性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打造活动型区域服务。

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沿, 在党非公经济理论与地方创业精神的双重驱动下创造了闻名遐迩的区域模式——温州模式。温州模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地方模式蕴涵着特殊的区域精神, 即强烈的致富欲望与创业精神——“敢为人先, 特别能创业”。这种区域精神在温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以创业教育的本土化作为最直观、最生动的展现, 温州高校通过区域性的审视来定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 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与开发区域性资源并彰显区域性特色, 走出一条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特点又适合温州地方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二、功能定位

(一) 目标的本位化

高校作为区域性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必须大力培养创业型人才, 为区域性竞争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保障。不同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自的特色, 即自我发展的区域个性化。“区域特色因个性而存在, 个性成为区域价值的依据” [1]。因此, 作为区域性发展的蓄水池——创业教育, 要与之相配合, 并为之而服务, 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 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创业教育体系。当前, 高校在自身发展定位中特别强调立足于区域性的重要性, 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化塑造。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 服务于区域性发展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这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高校创业教育要注意根据区域性的特征, 将创业教育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努力提升区域性发展的竞争力。以温州为例, 实践与研究表明杭州、宁波与温州作为浙江三大区域性中心城市, 通过创业教育支持比较研究得出:温州的科教支持系统是其创业系统中最为薄弱的部分[2]。这表明温州高等教育尤其创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不清与服务功能不足的现状, 这一状况也符合目前“温州人经济”的特点与“温州经济空心化”的事实。据不完统计, 恋乡不守土的温州人有50多万在国外创业经商, 有200多万在国内各地投资创业。

(二) 途径的本土化

服务于区域性发展的目标要求创业教育与区域性相对接, 寻找高校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的切入点, 培养与区域性发展相适应的创业型人才, 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性的协调发展。高校要及时跟踪区域性需求的变化,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合自身条件与优势, 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要根据区域需求与专业背景, 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创业教育体系, 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温州高校创业教育坚定不移地走政校协调、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将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相对接。目前, 温州形成以低压电器、服装、鞋革、打火机和眼镜等五大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高校在创业教育项目选择方向中, 有不少项目设置与区域优势产业相连, 尤其是区域的主导产业, 往往成为温州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首选项目。

(三) 保障的本地化

如果说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产出, 那么, 创业教育的保障就是一种投入。高校创业教育是为区域性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 地方政府必须责无旁贷地反哺高校创业教育。在高校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 地方政府的保障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调动政府从区域性发展战略的高度审视对高校创业教育投入的意义与价值, 才能保证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校创业教育由于投入大、周期长与见效慢, 在政府教育投入体系中常常处于边缘化。随着区域性竞争的激烈, 各地政府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本地高校的创业教育, 关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温州高校不存在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的区别, 创业教育保障本地化责无旁贷。首先, 地方政府以温州人精神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市场环境、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其次, 优先出台地方政策法规, 在高校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再次, 政府加大为高校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的力度, 例如, 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业服务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 提供各种政策、资金、管理、信息与咨询服务。

(四) 层次的本色化

区域性发展需要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创业型人才, 高校不同类型的设置以及办学特色的鲜明, 为区域性发展提供了相应的人才保障。目前, 很多高校存在忽视自身的层次定位与办学特色的现象, 造成创业教育的趋同化。为了克服这一误区, 温州高校结合自身定位, 秉承温州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一方面, 从层次上看, 主要分为本科型院校——以温州大学为代表, 高职型院校——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本科性院校更注重通过社团与第二课堂的形式, 使学生尽可能地接受创业教育的理念。例如, 温州大学从2001年开始尝试开展创业教育, 通过“学生创业工作室, 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机制的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既保证学生创业活动以专业为依托, 又将学校有限教育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从而探索符合区域特色的本科型创业教育模式[3]。高职类院校根据专业应用性较强、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机会较多的特点, 结合区域文化的特色形成创业教育的高职模式。例如,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三园三体系”创业模式, 成为创业教育高职模式的全国示范[4]。“三园”:按公司模式运行的大学生创业精品园区;按店铺模式运行的大学生创业商贸园区;按摊位模式运行的大学生创业草根园区。“三体系”:加强创业系统知识教育, 推进创业课程体系;加强校园创业文化营造, 推进创业文化体系;加强创业实践机制创新, 推进创业实践体系。另一方面, 从特色上看, 以高职为例,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厚德长技”的创业校训开辟大学生创业精品园区;浙江工贸科技职业学院发挥“精工诚贸”的创业精神设置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高举“创业兴农”旗帜, 创立大学生农业创业园;等等。

三、资源整合

温州模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区域性发展模式, 是温州人在长期的创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交往方式的深层积淀。以温州模式的区域特点来审视高校创业教育的资源整合, 主要涉及区域经济的民营特色、区域文化的历史传统、区域行政的有限政府、区域交往的伦理本位。

(一) 区域经济——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作为一种民本经济, 目前已成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 温州老百姓就是在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逐渐富裕起来的。2010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1.6%。温州是依靠民营经经济成为浙江省继杭州、宁波后第三个加入“2000亿GDP俱乐部”的城市。民营经济成为温州模式的最大特色, 民营经济本质是一种创业经济。这种区域经济的民营特色为温州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管理资源,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 地瓜理论的全面教育。温州民营经济又被称为地瓜经济。温州人认为地瓜的藤到处蔓延, 吸收外界的阳光雨露, 但结出的果实却都留在了唯一的根茎之上。第二, 麻雀理论的择小教育。温州民营经济发端于小商品成就于大市场, 温州人以小善大, 不因事小而不为, 造就了温州民营经济的辉煌。第三, 螃蟹理论的率先教育。思想解放为温州人赢得了创业富民的先机, 敢为人先成了温州人创业品格, 温州人正是因为他们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积累了今天的巨额财富。第四, 唯实理论的实践教育。用实践革新思想, 通过先干减少内耗;当理论与实践存在冲突之时, 温州人毫不犹豫选择理论让位于实践, 通过实干来冲破一切束缚思想的桎梏, 创造出无数个全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第五, 抱团理论的协作教育。温州地处东南一隅, 改革开放前, 温州人多地少, 交通设施落后, 自然资源贫瘠, 地理位置处于前线, 国家投入甚少, 公有制经济薄弱。面对资源短缺的困境, 温州人为了生存发展, 通过合作抱团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优势互补使自身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二) 区域文化——永嘉学派

文化是区域性发展的精神动因, 温州模式是多重文化因素熏陶的结果:山地文化让温州人能吃苦, 海洋文化让温州人敢冒险, 移民文化让温州人很团结, 重商文化让温州人好经商。温州被誉为“创业热土”, 在四种文化交织中, 对温州模式影响最大的文化因子还属重商文化——永嘉学派。温州是永嘉学派的发源地, 南宋时期永嘉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永嘉学派十分重视发展工商业, 大胆论证雇佣关系与私有制存在的合理性, 主张义利的一致与兼顾, 反对传统儒家重义轻利的偏颇, 突出义利并重的功利思想。

永嘉学派为温州高校创业教育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首先, 增强创业意识。永嘉学派倡导重商文化孕育着浓厚的创业氛围, 温州人认为这种文化氛围比土地黄金更为珍贵。通过温州人创业富民的行为外化, 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创业冲动。其次, 锻造创业人格。永嘉学派提倡“讲实事、究实理、求实效、谋实功”[5]。这种事功思想, 反对空谈义理, 讲究实效, 主张义利并举, 造就了温州人务实的商业人格, 将这种务实文化引入创业教育, 对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形成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再次, 规范创业行为。永嘉学派主张义利并重, 对这一区域环境中的每个创业个体的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倡导遵守以往创业活动所积淀起来的行为规则、习俗与模式, 这种文化教育有利于规范大学生创业行为, 如诚信创业、互利创业等。

(三) 区域行政——有限政府

温州民营经济之所以受到公众与学术的广泛关注, 一个重要归因在于地方政府的行政效应[6]。这种效应体现出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积极不作为与积极作为的并举。温州人计划经济观念淡薄, 在行政上受全能政府影响较小。地方政府在宏观上把握住党和国家对发展创新型国家与知识经济的大政方针, 在微观上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把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体系, 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 政府的积极不作为高校创业教育营造了宽松的舆论氛围。政府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看待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的体制障碍, 只要政策法律没有严格禁止, 政府坚持冷处理。另一方面, 政府的积极作为高校创业教育创造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地方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到温州高校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功能, 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的政策制定与投入保障,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大力建设高校科技创业孵化园与优化校际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四) 区域社会——社会资本

以现代社会学网络分析视角透视一定区域的交往方式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 这是一种基于特定资本主导的关系解析范式。事实上, 以伦理本位的温州人, 在创业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尤为关注社会资本对创业行为方式与资源获取途径的影响。这种资源包括创业者的商业网络资源、支持网络资源与动员网络资源等[7]。以创业融资为例, 温州人以民间信用与人脉关系为纽带, 使大量沉积闲散资金得到高效利用。温州区域性的社会资本塑造了整个温州人创业行为的状态与关系, 它是“温州人经济”形成的重要基石, 也是温州民营经济、市民社会与有限政府形成的重要前提。因此, 在社会学称之为“机械团结”的创业区域中, 要重视社会资本的强类型维护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正面效应。一是信度高。创业过程中资源获取途径十分重要, 区域环境中所形成社会关系网脉是大学生创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二是成本低。这种资源获取是最节省成本的方式, 它基于人格化的信任。三是可持续。由于地缘与血缘的关系, 社会资本是较为稳定而持久的。

四、路径选择

区域性视角下探寻高校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必须从创业教育结构入手, 分析创业教育的主体特色、客体特征、介体特点和环体特性。

(一) 主体特色

创业教育主体是创业教育的发动者、实施者与承担者。从区域性来审视高校创业教育主体, 必须打破长期封闭的经院式教育格局, 从封闭的体系转向开放的环境, 实现高校创业教育主体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在开放视野中增强创业教育主体路径的有效性。温州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采取聘请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努力构建适合区域性特色的创业教育主体多元化, 打造一支富有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校内外创业导师队伍。第一, 学校主体。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教育相融合, 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起点, 尤其注重派遣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参与企业项目策划, 强化创业教育主体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 优化与整合校内创业教育主体资源。第二, 企业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使高校创业教育环境由原有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企业, 带来创业教育主体资源的有效拓展。温州高校特别注重“请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充分利用温州民营企业较多的特点, 重视创业教育的企业培育优势, 通过在高校设立创业讲坛, 邀请知名企业家与成功创业的校友到校进行创业演说与经验介绍, 在企业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聘请企业策划人员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 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力度。第三, 行业主体。温州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行会组织较为发达, 各种行业协会与民间商会的兴起, 拓展了高校创业教育的主体资源。例如在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中赋予行业协会的16项职能中, 其中一项就是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8]。

(二) 客体特征

创业教育客体是创业教育的接受者、受动者与作用对象。这种客体特征从区域性来看, 突出表现为高校生源的城乡身份差异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 通过区域差异来解释高校创业教育中学生身份差异的各种相关与因果关系, 突出区位优势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经验表明, 城市化进程会加剧教育客体在创业意愿上的显著, 预示在创业意愿上大学生存在身份差异的明显。但事实上, 通过经验观察得出区域性的身份差异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显著, 温州高校本地农村学生创业意愿十分高涨, 这一点与温州特殊市情有关, 温州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并重格局改变了传统城市化的研究范式, 温州乡村工业化发展道路使大学生身份差异在创业意愿上不明显, 仅从城市化视角很难考察创业意愿与身份差异的直线相关。

(三) 介体特点

创业教育介体是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联系中介, 突出表现在创业教育的途径、方式与载体上。以温州高校为例, 这种载体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 从案例走向教材。一开始, 温州高校鉴于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创业历程与创业传奇, 编写一些生动有趣且富含哲理的创业教育案例融入到各专业教学之中。后来, 在温州区域精神的提炼中——敢为人先, 特别能创业, 各高校开始认识到编写创业教育专门教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掀起编写创业教育校本教材的高潮, 以此拓宽学生职业规划的视野。第二, 从教材走向课程。随着创业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层面的重视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 温州各高校开始从课程视角关注创业教育的操作与实施。例如, 温州大学从2001年就开始尝试开展创业教育, 随后各高校均以专业建设为依托, 将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大学生基础必修课, 分年级、分阶段与分专题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并设置相应教学计划与学分体系。第三, 从专业课程到公共课程。专门课程是创业教育的骨干, 专业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基础, 公共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深化, 温州高校在创业教育中走出一条专门—专业—公共的课程演绎路径。

(四) 环体特性

创业教育环体即创业教育的环境, 环境变迁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客观依据, 通过区域环境变化可以诠释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走向。基于温州模式的区域视角, 这种环体变迁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区域旧模式转向新模式, 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封闭模式走向开放模式。这要求高校创业教育要从传统的家族式创业走向现代的法理式创业, 提升大学生创业的适应力与竞争力。传统的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且具有鲜明乡土特色的自发创业模式, 是依靠家庭个体经济为主要特征, 以小城镇与市场化为依托, 以民间信用与人脉关系为纽带的创业模式。现代的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化与城市化为导向, 具有强烈现代管理意识的自觉创业模式, 它以公司形式为载体, 以实体经营与网络营销相结合, 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与品牌经营为纽带的创业模式。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创业项目选取的科技含量;注重创业场域的城乡一体化;突出创业平台的专业市场与网络市场的有机结合;以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与提升家族式创业管理;从原来的单打独斗走向协作共赢。

摘要:客观上来讲, 任何高校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区域性的关注严重不足。以温州模式为例探究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突出创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目标本位化、途径本土化、保障本地化与层次本色化;强调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探究在区域性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实践路径选择的主体特色、客体特征、介体特点和环体特性。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区域性,温州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新华.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2) :65-66.

[2]郭元源.创业支持:杭甬温三地比较[J].浙江经济, 2009, (21) :45-46.

[3]卢立珏, 林娟娟.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温州模式”为案例[J].大学教育科学, 2010, (2) :57-59.

[4]东耳.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园三体系”创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1) :1-2.

[5]陈安金, 王宇.永嘉学派与温州地区文化崛起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338-339.

[6]左雪松, 夏道玉.党的非公经济理论创新与温州民营经济实践回应[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 (6) :55-56.

[7]关键, 李伟斌.中国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影响[J].学术月刊, 2011, (7) :88-89.

区域性高校 篇9

随着重庆直辖10年的发展和重庆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的设立,教育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公益事业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规划项目,根据胡总书记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以及市委领导提出的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人才高地的战略,重庆的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继沙坪坝文化教育区域的规划进而到虎溪大学城、万州三峡库区腹地教育区、合川高校园、永川职教基地等一个个新生教育文化组团已经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并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政府之所以集中规划打造这些教育文化区域,目的就是达到校与校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信息共享。通过各区域教育组团的合作发展来促进整体教育的发展,最终保证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所需的人才智力保障。那么,各高校之间在招生、教学、培养、就业等方面达成团结合作的区域性联盟显然就是政府对教育文化宏观总体战略规划的具体体现与实施。

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各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一个区域的高校就业工作如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整合,市场开发体系和服务体系保持一致,不但能够使高校在用人单位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能够大大节约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减少毕业生尤其是贫困毕业生的经济负担,这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对贫困毕业生就业的最大援助,因此,建立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联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立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联盟的构想

本文所指区域为三江人文历史名城合川——重庆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从早期的伟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到现在的区政府大力引进高校(以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为主)联合办学,打造“重庆第二高校园”的规划蓝图。合川区高校组团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不断发展,尤其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教育文化区正在形成。目前在合高校有6所,即将引进2所,2010年预计将达到10所。单从就业角度来看,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的就业工作无论是从形式还是深度方面都走在了前列,是在合高校中唯一被市教委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为了不辱使命,该院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率先以积极的姿态提出打造“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合川高校分中心”和“重庆市合川区高校就业促进会”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的构想,目的就是想达到区域性高校就业工作联盟合作发展,资源信息共享。

目前,我市总体高校就业工作管理模式为在市教委的统一领导下,“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高校就业中心”的形式开展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近几年来的逐步增加,教委就业中心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个就业中心要面对市内就有毕业生的50多所院校,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到毕业生招聘会再到毕业生毕业派遣整个工作环节工作相当繁重。如果我们按照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的模式来把教委就业中心工作下放,增加一个区域性的中间环节来分担这部分工作,尽量减少教委就业中心面对的高校就业中心部门,实现由区域性组团式的集中化工作模式,更能促进整体就业工作科学有效的推进与发展。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家、地方教育、人事、劳动和民政部门都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制定出台高校就业政策,高校就业工作以政府为指导和监督管理,引进市场化机制已经成为各高校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一提到就业市场化运作可能就要面临着推广执行问题,高校、学生、家庭、单位是否认可这种方式。那么如果认同这种操作方式,推广问题必定是主要问题。如果教委就业中心将市场化运作工作下放到各区域性高校组团联合推广执行,必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就业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原动力在各区域高校。在教委就业中心的指导下,将工作重心下放到以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市场化运作的“二元结构”模式更利于整体的就业工作导入市场机制,从而更为有效的顺利开展就业工作。

建立“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合川高校分中心”和“重庆市合川区高校就业促进会”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可以使利用“行政”与“非行政”干预策略,更利于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就业分中心可以借助“行政”手段来指导和监督管理区域内各高校的就业工作,而一些不能以简单的或者单一的“行政”手段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就业协会的名义进行“非行政”干预。通过这种互补的工作方式,即可以达到推荐就业工作的目的,又可以促成一些意见的交流统一,从而促进区域性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三、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的实践

项目筹建:

工作宗旨与工作章程:

“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合川高校分中心”和“重庆市合川区高校就业促进会”接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是从事区域性毕业生就业交流服务指导的机构。由众多资深就业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倾力推进合川高校大学生就业行业的标准,传播就业思想,提升毕业生就业力。

机构常务办公室设在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日常具体工作事务由该学院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执行开展,由参与和关心合川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校、企事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人才中介机构和个人自愿组成,是政府、高校、企事业用人单位、社会各界、大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本着“搭桥为本,诚信为金”的会训,通过会员制形式搭建校企平台.实现渠道通畅,达到信息共享;通过各种调查,制定服务标准等方式维护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人权益,促进高校就业统计的真实性。这些工作的开展,主要通过促进会网站www.hchr.com和报纸来实现,研究制定大学生就业服务行业标准,实现高校资源信息共享,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规范化建设和良性发展。

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招聘、就业指导理论调研、进行就业培训、制定就业指导行业标准等方面,促进会发挥着社会团体的独特优势;同时还开展校企人才供需信息的收集发布、代理招聘,以及旨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素质拓展训练、职业测评等多项活动。

将在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作模式下,探索出一种具有重庆市高校特色的运作模式,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发展行业标准体系,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一新台阶。

工作内容与业务范围:

工作机构与运作模式:

“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合川高校分中结合该区域就业工作特点,由分中心常务执行高校具体开展业务,实行一套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招聘会、毕业生档案户口托管,毕业生人才区域分市场建设和毕业生毕业派遣等方面实行下属职能办公。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业务往来方面,实行一个业务经营许可制度(营业执照、物价许可、财务发票等方面),并根据具体业务进行财务费用按比例分配原则。

“重庆市合川区高校就业促进会”作为就业分中心的搭配机构,主要负责“非行政”干预。由重庆市教委就业主管机构进行审批,日常工作接受其监督指导,主要在区域内组织高校就业交流会议、运营区域高校就业网络平台、区域高校报纸舆论媒体(区域就业新闻发布中心)、区域性校企交流会、区域性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区域性高校就业职业技能开发与培训、区域性高校毕业生职业测评等工作。协助配合就业分中心工作开展,以区域性集体的力量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四、成果展望

1、区域性就业工作辐射并带动整体就业工作。

通过区域性高校就业分中心和高校就业促进会的运作,使区域性高校在就业工作方面团结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信息共享,区域就业工作整体提高,从而促进我市高校就业工作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组团联盟也标志着以高校为主体的资源共享、市场共建、社会参与、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区域性高层次就业市场的建立。就业联盟还将通过整合市场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极大地节约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和毕业生的求职成本,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大地双选平台。

2、区域性就业联盟促进就业工作市场化运作,保障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

区域性高校就业分中心的成立,使教委部分工作下放到区域分中心,一方面减轻了教委就业中心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形成了以教委就业中心为指导监督,区域性就业联盟的市场化运作的“二元结构”模式,从而也促进了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运作的执行力度,为今后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物力、人力保障。

3、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的创新性就业工作模式提升就业工作的影响力。

打造“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式的就业管理模式也体现了我市就业工作创新的一面,必将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更加有利于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摘要:重庆直辖以来,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沙坪坝虎溪大学城、万州三峡腹地高校园、合川高校园区、永川职教城,一个个教育组团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并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教育组团的形成,各高校在教育教学、科研、招生等诸方面都将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必然将以组团联盟的方式开展,各高校形成合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和市场开发体系,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本文在建立合川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联盟上提出构想,针对重庆的实际提出了组团联盟如何运作,并对成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区域性,就业组团,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袁利宁.民办高等院校生存危机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7

区域性高校 篇10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与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结缘,使得可移动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成为可能。而依托高校图书馆,建立的区域性移动图书馆联盟正是对图书馆联盟创新发展的体现。

1构建河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联盟的可行性

互联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已经渗透到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广大公众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互联网工具开展交流沟通、信息获取、业务管理等日常事务工作。互联网不再是单一的辅助工具,人们开始将“互联网+”行动计划纳入平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便捷、智能化的迅猛发展,公共区域无线网络的迅速普及,也使得移动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成为可能。

1.1丰富的高校图书馆资源,为移动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

据最新统计,河南省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学校已达120多所,教育性质涵盖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艺术等相关学科。每所高校都建有信息侧重不一的图书馆,且全省高校图书馆的总体馆藏信息资源量丰富。另外,河南省区域内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分别设有教育部综合科技查新工作站和教育部理工科科技查新工作站,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这些都为河南区域内建立高校移动图书馆联盟奠定了坚实的信息资源基础。

1.2部分高校试行的移动信息服务,为新的移动图书馆联盟建设提供了参考

在河南省丰富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当中,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试行了数字信息服务和移动信息服务。如郑州大学图书馆,在2014年就已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服务。该馆可为用户提供手机借阅查询、自助获取电子期刊、文献共享云服务、个人中心等服务。积累了一定的图书馆信息移动管理和移动服务经验,对全省区域性移动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模式。

1.3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移动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提供了可能

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而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已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可移动的)手机端集中。目前,随着国内大力开展的“智慧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迅速普及,Wi-Fi无线网络已成为网民在固定场所下接入互联网的首选方式。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上网的迅速普及,使得包括移动图书馆联盟构建在内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成为现实。

1.4庞大的用户群体为区域性移动图书馆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

移动图书馆联盟是信息资源的所有者(包括不同的图书馆主体)与信息资源的传输者(包括数据库开发商、移动通信技术供应商、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商等)合作建立的联合体,其共同建立的服务平台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合作联合体。市场需求是移动图书馆联盟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而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大学生既是手机拥有量最多的人群,也是最忠实的网络用户。可以预期,快捷、价廉的手机上网方式将成为未来大多数网民上网的首选。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手机网民的急剧增长,移动图书馆潜在的用户群也在迅速扩张,这些为移动图书馆联盟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河南区域内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海量、快速需求,也是构建移动图书馆联盟的助推器。

2依托河南高校开展区域性移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

移动图书馆联盟因信息传输者的特殊性,决定了联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因此,联盟构建之初就将面临文献资源配置、数据更新、人员保障、信息传递方式、网络维护、资金供应、利益分配等具体问题需要考虑。这就在管理上要求,改革传统图书馆的非营利运行模式,为图书馆联盟的盈利运行模式。

2.1设立专业管理机构管理和协调图书馆联盟的筹建和运作

为保障全省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健康、顺利构建,在联盟成立之前,应设立专业管理机构。专业管理机构作为联盟与成员馆之间沟通的桥梁,要发挥主导、协调、监督的作用,促进联盟健康运行。专业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有效地规划、组织、联络省内各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联盟;牵头协商各成员馆和信息资源传输者(包括数据库开发商、移动通信技术供应商、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商等)的资金投入比例和利益分配方法;协调和落实图书资料管理员、联络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组成;负责行政管理事宜、协调和联络联盟内的业务工作。同时专业管理机构还应积极收集各成员馆的不同需求,反馈给联盟,便于联盟配置图书资源。

关于河南省高校区域性移动图书馆联盟的设置范围,可以郑州高校图书馆为中心,联合河南省内所有大、专院校,选出其中文献资源丰富、馆员素质好、服务水平高的一所高校图书馆,作为中心图书馆,在该图书馆内设置专门机构,负责联盟工作。为了便于图书馆联盟建设,在全省性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成立之前,可以探索性的开展更小范围内的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如将省内高校划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每大区域可以联合其内的高校图书馆率先成立区域性图书馆联盟。

2.2构建河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联盟的网络平台

移动图书馆网络平台开发与构建是开展移动图书馆业务的基础条件。但建设初期,移动图书馆联盟将面临技术、人才、费用、管理等诸多难题。因此,开发与构建移动图书馆网络平台需要专业管理机构、联盟馆与信息资源传输者(包括数据库开发商、移动通信技术供应商、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商等)等联盟成员共同协商,合作完成。目前河南省内高校图书馆已有四家图书馆,包括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等,通过自筹的方式解决了构建联盟中的部分问题,率先自筹、自建了移动图书馆。因此,在开展更大范围的移动图书馆联盟建设时,应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四所高校图书馆开发的资源和取得的经验,充实到新联盟的建设中去,同时对已经实际投入的成员图书馆给予补偿。

2.3制定河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联盟的管理章程和发展规划

图书馆联盟成立之初,首先拟定图书馆联盟的管理章程,章程中要明确移动图书馆联盟的性质、宗旨,服务范围,成员资格,成员职责,联盟运行管理办法,利益分配原则等。制定联盟短期与中长期规划和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定期召开联盟会议,收集、反馈成员信息,解决联盟发展、运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题。

3保障河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联盟健康运行措施的思考

3.1国内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职能单一。目前,国内区域图书馆联盟的职能大多停留在联合编目、馆际互借、电子数据库共享等传统图书馆业务领域。联盟成员馆之间的合作程度不深入,致使新建联盟的职能表现单一。

3.1.2发展经费不足。由于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和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使得图书馆联盟的资金供给单一,经费投入不足。

3.1.3开放性不足。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目的就是要整合区域内的图书、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和服务共享,但当前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大多数没有能够做到开放性的要求,其开放性明显不足。

3.1.4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还没有科学和完整的量化数据来反映联盟的绩效。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绩效评价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3.2维持河南省高校新建移动图书馆联盟健康运行的具体措施

3.2.1采用移动数字图书馆技术,积极开展网络展馆运作。新建移动图书馆联盟的成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各成员馆的数据库和文献资源,引进和采用新的、与移动阅读设备相匹配的图书馆数据资源平台系统,使不同类型的手持移动设备(如电子阅读器、IPAD等)和不同型号的手机用户都能方便地使用移动图书馆联盟平台,减少不同系统和设备之间转换,方便读者移动阅读,从而促进新建移动图书馆联盟的健康运行。另外,采用移动数字图书馆技术,积极开展网络展馆运作,也是拓宽图书馆联盟服务范围的有效尝试。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图书馆馆藏资源与网络相结合的展示,即网络展馆应运而生。网络展馆,是将图书馆馆藏资源以电子图片的形式,通过网络技术展示在网络公共空间上的信息传播形式。这一新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加之移动阅读终端的应用,可使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受时空限制选看联盟内各图书馆成员所拥有的图书信息,是资源利用和共享的不错选择。

根据联盟馆成员各自的特色优势,网络展馆可分别办成综合性网络展馆、专业性网络展览馆和个人网络展馆。此外,在推介网络展馆的过程中,联盟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即时交流和在线咨询平台,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以达到提高大众对图书馆联盟的认知度,扩大馆藏资源影响力的目的。

3.2.2深入开展推介服务,扩大移动图书馆联盟的受众范围。移动图书馆联盟能否健康运行,深入开展推广、推介十分重要。首先图书馆联盟要有详细的推广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推广措施;其次要依据制定的方案和措施狠抓落实,如将图书馆联盟的使用流程制作成多媒体视频放在互联网上,方便受众学习、使用;走进受众单位(如校园、企业和社区)现场展示移动图书馆在移动学习、阅读、辅助教学和海量资源下载中的应用,使读者真正感受到移动阅读的方便、快捷。

3.2.3加大特色馆藏建设,提高特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河南省由于特殊的地域文化比较丰富,不少院校都将地方文化作为特色,设置了特色馆藏。如郑州大学图书馆的《河南文献数据库》,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宋代文化数据库》,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的《河洛文化文献专题数据库》,安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的《殷商文化数据库》;也有院校则将本校特色学科作为特色,设置了特色馆藏。如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齿轮轴承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的《粮油食品特色数据库》等。还有高校将硕、博论文作为特色馆藏进行收藏。这些特色馆藏资源对丰富联盟信息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总体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各校对特色馆藏的建设和挖掘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将馆藏特色转化为特色数据库方面尤为薄弱,在宣传和利用上相对较少。因此,为增强移动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活力,加大联盟成员当中特色馆藏建设和特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十分必要。

3.2.4培育健康的联盟文化,促进联盟良性发展。新建图书馆联盟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坚强的凝聚力和强大向心力来维系,而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培育是通过联盟的文化建设逐步实现的。只有健康、健全的联盟文化才能不断地培育联盟成员自觉地将自己的管理目标与联盟的总体奋斗目标联系到一起,才能使联盟成员自觉地提高服务水平和自身素养;也只有健康、健全的联盟文化才能使联盟成员自觉地提高服务水平和自身素养,促进联盟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可见,联盟文化是联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培育健康的联盟文化,对促进联盟的良性、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12(2):65-69.

[2]王英琴.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与资源共享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0(2):77-79.

[3]刘佳,周听,李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9):81-86.

[4]程焕文.图书馆联盟——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4(7):5.

[5]胡尚明.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7):42-45.

[6]张晓青.网络环境下区域性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构想[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5):68-70.

区域性高校 篇11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区域图书馆 协同保障 资源共享 图书馆联盟 运行机制

分类号 G259.23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operative Security about Regional Academy Library

Fang Xiang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the elements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gional security.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it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the regional cooperative security,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guiding principles, the types of resources,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gional cooperative security.

Keywords Academy library. Regional library. Collaborative security. Resource sharing. Library consortia. Operation mechanism.

1 区域协同保障的组成要素及现实意义

1.1 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区域协同保障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图书馆在合作框架内,通过统一组织、协调和分工,增加文献品种,减少重复,重点建设特色资源,尽可能将各自承担范围内的文献资源收集齐全,并保持一定的系统性、新颖性和权威性,使区域图书馆馆藏在整体上分布更合理、种类更齐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集成化的联合服务[1]。主要包含两个要素(如图1所示):一是协同采购,这是协同服务的资源基础;二是协同服务,这是协同采购的前提和保障。协同服务不仅包括文献信息服务,还包括联合参考咨询、科技查新以及联合编目[2]等方式。两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协同采购,难免形成“你有我有,你无我亦无”的资源分布状态,资源共享的基础就会很薄弱,协同服务的质量将大打折扣;相反,如果缺乏协同服务,各馆只为本馆用户服务,那么势必会增加对方馆协同采购的外部压力和风险,进而丧失合作的动力和自信心,使得合作与共享只能停留在口号或者维持在较低层次上。

图1 区域协同保障要素图

1.2 现实意义

(1)区域协同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各馆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需要的资源上,优化资源配置,夯实馆际合作的物质基础。

(2)可以降低复本数量,增加文献种类,扩大资源覆盖面,再加上其他馆藏的联合保障,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区域文献保障率。

(3)可以有效聚合文献供应和用户需求,显著提高各馆的文献保障能力及扩大相应的服务范围,从而提高文献使用率。

(4)当前图书馆普遍面临着资源价格急剧上涨的窘境,为了应对经费危机,只能忍痛割爱,舍弃订购用户仍有需求的某些资源,而建立协同保障机制籍助于联盟集体的力量和有效分工,用户可以利用其他成员馆的文献满足需求,于是“割爱”就无需“忍痛”了。

(5)对于一些普及性的常用数据库等,区域图书馆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具有与文献出版商通过谈判降低文献采购价格的更多筹码,通过压价把节约下来的经费用于购买更多新的文献资源,例如CALIS、JALIS等机构目前都会组织成员馆参与外文文献以及电子资源的集团购买。

2 区域协同保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 挑战

资源共建共享在图书馆界早已成为一种共识,亦可谓深入人心,但真正实践起来依然困难不少,主要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作祟,造成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

2.1.1 彻底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尚需时日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延续着“大而全,小而全”的资源建设模式,馆藏的丰富程度成为判别图书馆地位与实力极为重要的标准之一,特别是受高校评估的影响,重复购买甚至短期集中大量采购文献的现象时有发生,馆藏质量令人担忧。同时“自给自足”的封闭意识依然强烈,馆际合作采购阻力重重,大多数资源和服务仅对校内师生开发开放,保守主义严重,缺乏全局观和开放共享的胸怀。有的馆即便是CALIS 成员,但其特色库存本地系统不对校外开放,从而导致投资近百万元的特色库项目只能“孤芳自赏”[3]。

2.1.2 现行管理模式的束缚

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联盟基本上是由当地高校图工委代管的,不具有行政管辖权,难以发挥协调作用。加上来自学校领导及师生用户的压力,图书馆往往缺乏大胆实践的魄力,不敢迈开步子进行深入广泛的合作,更多停留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层次相对较浅的合作项目上。而有的联盟虽然拓宽了合作范畴,但在实际运行中亦未能充分考虑各参与馆的具体实力,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以提倡奉献为主,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补偿机制,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大型馆相对投入大,回报少,小型馆“搭便车”的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挫伤了成员馆的积极性,也限制了资源共建共享事业的发展空间[4]。

nlc202309041220

2.1.3 协同服务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区域协同保障要求各馆通过协调分工“互通有无”,对于缺藏的非特色性或者稀缺性文献需要通过其他收藏馆予以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馆际间的相互依赖性和渗透性,成员馆的积极性与协同服务的实际效果将形成一种博弈关系,从而增加了馆际合作满足用户文献需求的风险。即如果某馆用户需要使用本馆缺藏的资源,其他收藏馆能及时、方便地为其提供利用,那么该馆参与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就会提高。相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协同服务”,长此以往用户的抱怨就会增多,进而会直接挫伤成员馆的积极性。因此,馆际间能否真正实现“协同服务”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大关键问题。

2.2 机遇

尽管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尚需面临一些挑战,但国内仍有一些联盟如CALIS、JALIS发展势头迅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除了当地政府、学校及参与馆领导重视外,也存在一些共性的有利条件。

2.2.1 相对优越的区域优势

作为区域范围内的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大学城,因地理上处于相邻位置,馆际之间联系较为频繁和方便,合作相对密切。特别是用户跨馆利用文献资源和获取服务相对更为便捷,交通成本降低。因此,馆际间更易于开展协调采购和联合服务。

2.2.2 良好的实践基础

随着资源共享理念的逐步深入,馆际交流越来越多,开放程度逐步加深,高校馆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合作项目,比如,CALIS组织的集团采购数字资源、联机编目及共建共享特色数据库等[2]。因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信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进而为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2.2.3 网络技术的支撑

随着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在高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区域联合目录的建设、协调采购以及集成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并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2.4 社会及用户的期望

区域协同保障不仅能使“好钢用在刀刃上”,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通过资源的“互通有无”,重新聚合和调配资源,可进一步提高文献保障率和利用率,并将由此产生的便利和实惠带给广大用户。分别有54.5%和40.2%的用户认为本馆“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进行资源协作采购,分工建设馆藏。众多用户的热切期盼和支持无疑将形成一股强大动力,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保障项目的开展。

3 区域协同保障的运行机制

3.1 指导原则

区域协同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一定的指导原则,统筹规划,周密安排,规范运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1.1 服务性原则

区域协同保障不仅是为了实现增加资源配置种类、提高资源保障率的目标,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依托上述目标的实现,有效聚合特色文献和其他文献的供应和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用户满足率。因此,区域协同保障是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文献服务的内在要求。

3.1.2 经济性原则

国内高校图书馆基本都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性单位,需要将来自纳税人的采购资金用于最需要的资源配置上,最大程度地发挥经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区域协同保障可以规避各自为政采购文献造成资源的大量重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目标。

3.1.3 宏观性原则

主要是指要从地区文献资源建设的大局和覆盖整个区域用户文献需求的高度考量问题。区域资源协同建设应当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各成员馆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通过馆际间的分工协作,优化组合,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并制定出切实可行、详细得当的操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用以指导和规范区域资源协同建设项目的开展。

3.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昙花一现,则将严重破坏各成员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布局和馆藏发展的计划。另外,如果协同采购和协同服务两个要素不能并行发展,出现短板效应,就会导致用户对本馆缺藏文献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其支持力度就会下降,并且由于投入与产出的失衡也会引发成员馆对区域协同保障的可行性产生疑惑和积极性的衰退,进而可能导致又一个“法明顿计划”历史悲剧的重演。

3.2 资源类型

3.2.1 依据载体形式可分为传统纸质文献和数字化资源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不仅继续保持着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力度,同时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或自建一些数字化资源,作为馆藏的重要补充。甚至有些馆每年在电子资源方面投入的经费已经超过了纸质文献。譬如,2012年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用于购置电子资源的经费分别达到2069万元和1770万元,而纸质资源分别为946万元和1047万元[5]。但近年来随着电子资源尤其是国外数据库价格的急剧上涨,仅靠单打独斗,任何馆都很难满足用户对于数字化资源的需求。因此,除了纸质文献外,数字化资源更需要纳入协同建设的范畴。

3.2.2 依据馆藏特色及重要程度可以分为普通文献和珍贵文献

资源共享强调的应该是“用”而非“藏”,因此参与各方应尽可能地扩大共享文献的范围,但对于不同性质的文献,应当区别对待。比如,对于有些馆所收藏的一些珍贵的珍本、善本等,可以作为特种文献纳入协同保障的范畴。如果其他馆用户确有使用需求,应避免直接接触原件,而是通过现代复制技术有条件地为其提供服务。

3.2.3 依据合作开展的时间可以分为现有文献和新购文献

为了节省馆藏空间,降低管理成本,对于一些利用率低且复本量多的文献可以进行剔除或交换处理,同时提供联合服务保障,规避因剔除处理可能带来的风险。对于新购文献应根据整体规划要求,协作分工,确定特色资源的范畴,发挥资源购置及联合服务的双重保障作用,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多样、学科覆盖面广的区域性文献保障系统。

nlc202309041220

3.3 政策环境

国家及地方的决策、立法及规章等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深度开发利用以及对避免文献低级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都至关重要[6]。区域协同保障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作为支撑。目前我国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发展较为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组织、协调管理机制及有关政策的正确引导,造成各馆各行其是,未能真正形成统一的认识以及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因此,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尽快建立一套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指导方针、政策及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可以召集各成员馆负责人共同编制区域高校图书馆协同保障的发展规划、有关指导方针及技术标准,并注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协调好成员馆之间的利益关系,并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3.4 权益关系

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合理性,不仅取决于合作单位间对资源的互补性需求、对馆藏发展的共识及共同利益的驱使,同时也取决于合作各方利益的平衡关系。只有保持各方利益的均衡发展,才能为共享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持久的推动力[7]。资源协同保障不仅要求成员馆在实施技术标准上的协同一致,更需要各自认真履行协议规定的馆藏采购方面的分工,并做好提供文献服务保障方面的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一套平衡机制,使共建共享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均衡发展的状态。譬如,规模较大的馆往往拥有丰富的馆藏和充足的文献购置经费,以及其他方面的优越条件都是小型图书馆所“望尘莫及”的,在共建共享活动中,大馆投入的资金及馆藏贡献往往比小馆大,相对而言,在共享过程中大馆获取的“好处”不如小馆多,如果大馆的利益长期得不到补偿,就难免会有“吃亏”的感觉。但另一方面,有些专业性较强、经费有限的小馆在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时,如果得不到一定的经济补助,就难以履行分工采购的任务,即按照分工系统收藏某类特色文献的工作将难以持续。因此,一旦成员馆间的利益关系不能保持均衡发展,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就难以长久、稳步地得以推进和发展。利益均衡机制的实质在于通过对参与各方经济利益关系的适时调整,根据贡献大小及实际困难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提高参与方的积极性,实现对其意识行为的引导与控制,从而共同实现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

3.5 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专门的管理协调机制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资源协同保障得以顺利开展的组织保障。区域协同保障不仅需要各成员馆在协调采购、资源配置及服务保障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默契,而且还牵涉到参与各方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比例及效益产出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和解决,那么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因此,这就需要有统一、强有力的领导。譬如,一般而言,相对区域(如同一城市)内高校图书馆基本隶属于同一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除外)领导或受当地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统一的业务指导,具有较为亲近的“血缘关系”。因此,可由当地高校图工委牵头,建立区域协同保障管理委员会,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指导。管委会主席由行政部门主管高校工作的负责人担任,秘书长及联系人可由高校图工委派专人担任,委员由各成员馆的主管业务馆长担任。管委会可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成员馆联席会议,研讨决定有关合作项目的重大事项及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审议、协调和裁决等,联席会议是最高管理、决策及仲裁机构。管委会负责制定、实施有关区域协同保障项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制订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制定和推广有关技术规范及标准,并具体指导各成员馆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协调和解决好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及产生的一切隔阂,从而保证区域协同保障项目不断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语

区域协同保障的运行机制是一套系统复杂的工程,包含诸多内容,譬如,还可能涉及到制度保障、任务分工、奖惩办法、宣传推介、管理监督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其中几个基本要点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另外,区域协同保障机制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稳步前进。可先在几个合作基础比较牢固、互补性比较强的图书馆之间进行试验,比如大学城图书馆,等有了成功经验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外再逐步推广,用数据说话更容易取得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以及用户等各层面的理解和支持,说服推介工作也可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 1 ] 方向明.高校图书馆区域协同保障与集成服务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2(11):42-45.

[ 2 ] 何琳.我国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0(4):61-63.

[ 3 ] 丁美华.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问题管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6):123-125.

[ 4 ] 高咏先.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研究:以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为例[J].情报探索,2011(6):70-73.

[ 5 ]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EB/OL].[2014-01-18].http://www.scal.edu.cn/tjpg/201311060117.

[ 6 ] 姚晓霞,冯英,陈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23-27.

[ 7 ] 刘文青,鄢朝晖.湖南地区图书馆联盟的共建共享机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43-46.

方向明 上海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上海,200444。

(收稿日期:2014-02-26 编校:刘勇定)

区域性高校 篇12

一、高端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

(一) 途径单一、形式固化。

高校高端人才引进途径, 主要是通过学校主页上发布需求信息和参加国内现场招聘会等两种途径, 采用这两种途径的做法, 对于人才竞争激烈、需求迫切的区域性民族高校而言, 显得途径单一, 信息闭塞、措施不足、效果不佳。在聘任形式上, 主要是全职聘任, 缺乏柔性的聘任形式。

(二) 注重引进、弱化培养。

高校对高端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重视, 但对引进后的培养却忽视, 往往认为高端人才已具备了较高教学科研水平, 又是学科领军人才, 学校没必要进行再培养和提高, 这是许多高校通常认识和做法。

(三) 重视个体、忽视团队。

高校由于考虑引进团队难度大, 一次性投入经费多, 往往重视引进高端人才的单个人, 单个人才能力再强也是单打独斗, 形不成合力。因此, 引进来的高端人才来校后也很难发挥作用, 如果再寻找合适的人员组建团队, 新组建的团队在凝练科研方向、团结协助等方面需要更长时间磨合, 造成人才极大浪费。

(四) 引进困难、留住更难。

由于区域性民族高校一般都处在边疆城市, 区域经济欠发达, 与都市高校相比师资队伍比较不稳定, 高端人才流动性大, 况且这类高校一般更需要引进少数民族高端人才, 这类高端人才资源少, 所以引进人才难。

二、高端人才群体的特性分析

(一) 稀缺性与流动性。

高端人才是国家最稀缺的人力资源, 对区域性民族高校而言, 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引进更突出了高端人才的稀缺性和宝贵性。由于高校间的人才竞争非常激烈, 区域性民族高校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和特殊的教育生态环境, 更增加了区域性民族高校高端人才的流动性。

(二) 主体性与自主性。

高端人才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表现在个人独立劳动状态下, 进行的教学或科研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知识存量、创新特性、品质结构、个性特征、语言风格以及行为习惯等。

(三) 事业心与责任感。

高端人才有极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体现在自身对事业、组织和社会的责任与追求。事业心与责任感成为高端人才的立身之本, 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和成就的来源。

(四) 智能性与创新性。

高端人才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与创新性, 在对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吸收、消化、提高、再创造等方面有独到之处。作为民族性区域高校的高端人才而言, 还应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

(五) 价值性与适应性。

高端人才的价值性不仅体现在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出众的智力、渊博知识、超常技能的个人价值, 而且还体现在给社会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的社会价值。

三、高端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层次性、互斥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构建高校高端人才引进评价的递级层次结构体系, 其评价体系分为客观部分和主观部分等两部分。客观部分包括基本状况、学术科研、教学能力和其他因素等四个量化一级指标;主观部分包括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社会交往、团队精神等四个量化一级指标。

四、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为提高高校对高端人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操作上有标准可循, 确保人才评价质量, 我们还必须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中, 有必要做深入思考。

(一) 评价指标的设定, 要充分结合本校实际。

既要体现人才评价的个性特点, 又要体现高校差异化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要体现评价指标设计的全面性、完整性以及对被评价者现实能力和未来潜力的考量, 使评价体系中的硬性指标和柔性指标有机结合, 增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 评价内容与权重, 要合理有效动态调整。

高校高端人才评价内容与权重既要包括高端人才的基本情况、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技能, 又要体现高端人才的专业研究方向与学校发展实际契合度的动态调整, 同时也要注重对不同岗位人才的不同要求的评价内容与权重的适时有效调整, 提高人才评价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的作用。

(三) 评价主体与职责, 要科学配位有效监控。

高端人才评价主体是学校的用人部门、校内外同行专家、学校人事部门等为主体, 只有三个主体各负起职责规定的要求任务, 以及主体与主体间的配位科学, 不出现缺位和越位, 才能最大化发挥主体作用。

(四) 评价方法与采取, 要定性定量综合评价。

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和定性评价方法是人才评价的基本方法, 两种方法相比, 定性评价方法容易掺杂一些主观因素, 而定量评价方法标准明确、结果相对比较客观。为提高人才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使人才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和科学。

(五) 评价体系的完善, 要建立动态修复机制。

高校高端人才评价体系是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而不是制定出来就一成不变, 尤其是区域性民族高校的高端人才评价体系, 受到特殊的教育生态环境影响, 存在更多的脆弱性, 更应不断自我优化和修复, 良好的评价体系应具有完善的自我动态修复机制, 使评价体系不断得到优化和发展, 不断释放其应有的活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行超.高校人才引进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导刊, 2011 (7) .

上一篇:图书资源共享论文下一篇:集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