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2024-06-06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共12篇)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1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新变化、新特点

随着国际国内以及高校自身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反映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上, 呈现出复杂、多元、易变、难测的特点和积极面与消极面共生的现象, 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族复兴愿望强, 责任义务意识弱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复兴愿望, 希望社会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祖国日益强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同时也存在个人的成长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 过分关注个人眼前的机会和发展, 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理想信念淡化, 太讲实际, 太讲实惠, 欠缺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等现象。

(二) 政治上进意识强, 辨析问题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社会行为的理想激情正逐渐被理智、客观、现实的头脑和冷静的社会行为所取代, 大多数大学生思想要求进步,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不少的学生还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然而, 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上往往表现出具有时代性特点。同时, 也有少数学生是非观念模糊, 重义气, 轻原则;有些学生政治幼稚, 容易受社会思潮包括西方思潮的影响, 在一些重大的是非问题上辨别能力比较弱。

(三) 人生进取精神强, 集体整体观念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成熟的市场经济不靠关系而靠知识、靠才能, 竞争不相信眼泪, 惟有靠真才实干, 因而能勤奋学习, 追求新知, 锐意进取, 努力练就一身真本领。但是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从大众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的偏向,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意识很强, 过于注重功利, 注重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 缺少从社会、从整体、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导致产生了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大局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缺失的倾向。

(四) 成才立业期望强, 抵抗挫折意识弱

当代大学生自我成才的期望非常强烈, 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 出国热, 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但是又对达到事业成功过程中的困难挫折估计不足, 有些学生面对复杂社会、面对激烈竞争、面对事业上的困难挫折, 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或者不能沉着应对, 心气浮躁, 适应能力差或者信心不足, 心理脆弱, 视前途为畏途。

(五) 道德法制同感强, 基础文明素质弱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法制认识与社会的道德主流和法制社会的潮流是享福的, 正义感很强, 希望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和法治程度。但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又忽略了自身素质修养, 缺乏认真履行的精神, 不愿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产生了对社会、对他人要求高, 对自身要求低, 诚信公德缺失, 言谈举止欠文明的偏向, 存在认知与行为、道德目标与价值取向相背离的现象。

二、高校应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 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观念

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 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造条件发展人。学生是主体, 不是客体, 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 任何教育只有转化成自我教育才能真正到达教育的效果, 因此, 要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和谐统一。

(二) 充实教育的内容, 创新工作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1. 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目标, 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

2.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就是要使大学生既懂得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 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当中, 牢固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

3. 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守法纪、讲信誉、勤工作的国民才是现代合格的公民,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 要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自强、敬业创业、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教育, 使他们牢固树立“守法守信受益”和“在集体中求发展”的价值观念, 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参考文献

[1]贾洛川, 沈国勤.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1 (增刊) .

[2]唐景莉, 翟帆.关注新变化探索新思路——200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述评之四[N].中国教育报, 2001-06-07.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2

观念、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

初级中学张秀国

针对学习省委书记吉炳轩在森工调研讲话精神和高金芳书记在全省森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学习“邳州经验”的认识,初级中学及时就本校工作实际展开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

4月15日,初级中学组织行政会议,集中学习了省委书记吉炳轩在森工调研讲话精神和高金芳书记在全省森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明确发展优势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今后发展的思路,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发展问题,增强了森工今后发展的信心。会上各位校长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一直认为,加速发展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比如初级中学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有的教师思想认识快、接受能力强,在课改实践中就脱颖而出,走在了前列。而有的教师就是迈不开步伐,困惑徘徊、停滞不前,就是观念问题,思想不转变,理念不更新就不会有任何的进步,所以我们要实现跨越,首先要解放思想。

再有就是要突出“实干”,结合目前学习的“邳州经验”,认为与他们差距还在于“实干” 力度不够,要克服利己思想,放远眼光,提倡奉献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还要加以制度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求进步。初级中学目前一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部门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的执行力度。要把学习到的新作法、新理

念切实落实到工作之中。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3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思想风潮 微观视角 理论支持

近几年社会出现的“思想风潮”现象对高校产生了一定影响,思想风潮在高校“升温”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如何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理性地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医学院校实际,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现状做了一些调研,通过研究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造成的影响等,从而为大学生思想观念教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现状

在调查对象上,为了保证被调查对象的普遍性及代表性,课题组成员特选取某医学院校不同学历、年级、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受经费及人力所限,被调查者仅限于某医学院校本硕在校生。学历分为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大学生,年级分布在2011-2015级,专业涵盖中医学、中西医临床、针灸推拿专业、护理学、中医文献研究、人文专业、外语专业等医学院校所设置专业。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2份,无效问卷23份,有效问卷459份,有效回收率为95%。调查结果显示: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对思想观念呈现一定的模糊性

1.对思想观念本质的认识不深刻。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1]。在回答“是否了解思想本质的问题”时,有80.5%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对于宗教的本质没有清晰的认识。仅有10.6%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思想的本质有着明晰的认识。

2.对思想功能的认识不全面。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3.6%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思想功能有着正确的认识,75.8%的被调查者对思想功能认识模糊,仅把思想看做一种心灵的寄托,其中67%的人在遇到困惑时会随遇而安或者求助其他外在力量。

3.对思想观念与思想风潮的认识不清晰。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都对思想观念有初步的认知,但是对于思想观念和思想风潮却不能够清晰地区分。64%的被调查者竟然认为一切跟思想观念有关的都是思想风潮;23%的被调查者表示出于对思想观念的不理解,这一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对思想观念与思想风潮的认知还处于不清晰的状态。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评价的情感倾向性

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等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都有《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知识。《思想道德修养》是针对大学生培养思想道德修养的一本教材。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医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受到熏陶,这不自觉地提高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89.5%的医学专业的被调查者对于中国古代儒释道宗教有较多关注,且有较高评价。

(三)思想观念选择的实用性

本次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不愿透露自己的思想观念的真实状况,并认为这是他们的个人隐私,希望不被外界打扰;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在学习之余会阅读思想类书籍,并已经形成坚固的思想观念。笔者在同被调查者聊天和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思想观念一类的书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普遍都有学习和生活中的受挫经历,在树立正确思想的过程中似乎完成了一种思想对现实的超越,从而可以“脱离苦海”。部分大学生出于从众心理、好奇心理等接触此类书籍,并逐渐喜欢上这味“心灵鸡汤”;少部分大学生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原因

(一)“思想观”教育的不足引致大学生思想观念肤浅

高校思政教育中关于“思想观”的教育内容偏少,而且仅仅涉及思想的基本定义及作用宏观话题,而在教育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2]。面对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现实,高校更多重视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生存技能性学习,以便能在踏入社会后很快适应社会生活,而相对来说忽视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正是由于思想观教育的缺乏,才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模糊,缺乏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常识,一方面他们对各类思想的热情不敢加以表达,担心自己会被当做“异端”,另一方面他们在心理困惑时需要这份“心灵鸡汤”送来温暖。这更加增强了思想的神秘性,思想观念变得愈来愈“不可言说”。这种现状反映了大学生思想观教育的不足和缺失。

(二)传统文化的思想维度对医学生的思想评价有重要影响

医学类院校大学生较其他综合类院校大学生有着更加便捷的途径接触思想的起源,这得益于医学类院校内大量的古代医学藏书。中国古代医学一脉相承并不断发展,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一批名医世家,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医学著作。追溯到上古时期有神农尝百草,后有《黄帝内经》、葛洪《肘后备急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至今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医学著作。在古代,医学出现的初期是“巫医不分”的,现在看来“巫医不分”是含有一定贬义的,但是从这一词可以看出:一开始巫术与医术是紧密相连的。巫医在春秋之时,巫、医正式分家,从此巫师不再承担治病救人的职责,只是问求鬼神、占卜吉凶,大夫(医生)不再求神问鬼,只负责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巫术跟思想观念在仪式性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而巫术的起源是与医学产生同步的。医学与思想有着共同的起源。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在读医学的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最早了解到思想的起源,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对于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释道自然形成浓厚的感情。

(三)针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和心理辅导机制不足

大学生结束高中学业来到大学校园,这一切令他陌生且好奇。他要面对一个不同于高中阶段的新的“社会”,就需要他及时调整心态,做好准备适应“小社会”的需求[3]。面对新形势的竞争,以往只关注学业的学生往往在竞争中不能很好发挥,表现庸常。因此,在受挫心理驱使下,大学生在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后自然就要向某些书籍请教,思想就成为他们的上好选择。因而,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不足和心理辅导机制不健全,也是大学生转向思想的重要原因。

三、改进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教育的措施

医学生的思想观现状反映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因为,思想作为一种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社会思想形式,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往往就会导致大学生对思想认识不全面、不科学,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思想问题,或者完全否定思想的教化功能,不吸收它的精华,将其一棍子打死;或者沉迷于思想,将此视为救济自己的手段,片面吸收其消极遁世的思想,失去青年大学生本应有的朝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且抑制大学生的成才成长。笔者结合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实际,提出改进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教育的对策,有以下几点:以思想观教育为突破口,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思想观为大学生提供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思想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思想问题的基本观点,又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的基本看法[4]。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老师通过对医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的教育,不仅能够消除大学生对思想观念的神秘感和错误认识,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和看待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面对各类思想风潮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抢滩,思政课应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观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人生理想,珍惜校园宝贵的时光,以学习为主,以前途为重,激发力量,刻苦读书、奋发向上。

(二)结合医学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思想观念。

传统文化教育是医学院校专业教育的特色。医学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和修养,还能引导大学生理性地看待思想观念。思想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心理调适功能、文化交往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等。二十一世纪,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其完成时代化的使命。因而,必须通过医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改革,既强调对其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又重视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能够对传统文化和古代思想给予客观评价。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党团组织建设,增强大学生的互动和归属感。

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针对医学生的思想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使医学生都能够以各自爱好和特长参与到校园活动中,展示自我价值,增强成就感,减少挫败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思想活动更有吸引力,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就能替代或淡化思想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比如,针对不同医学生的不同特长,某医学院校先后开展了《黄帝内经》经典背诵活动,让埋头学习的医学生们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同时,加强学生组织建设,把组织打造成大学生温暖的家。以班级为单位,以班级团支部等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利用学生组织贴近同学的优势,把大学生组织到一起,通过开展一系列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大学生从学校的集体中获得关心、帮助和归属感,满足大学生沟通、交流和成长的需要。

总之,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现状既有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医学院校的特性,在进行大学生思想观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切忌僵化教育流程,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探讨具有专业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教育形式,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贺艳梅.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06).

[2]刘燕.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3).

[3]王冬丽.宗教的功能和作用辨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4

影视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1. 影视文化的内涵。影视文化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 影视文化是指影视在人类活动中所留下的一切痕迹。狭义的影视文化是指由于影视节目的传播及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我们通常认为, 影视文化是依靠现代传播和制作手段并融入其他文学手段而创造的一种综合文化形态。它是以电影和电视为载体和媒介的多媒体综合性文化, 包括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它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 超越传统的文字文化而产生的一种图像文化。它不仅以文字语言作为创作和传播工具, 更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声音以及传播某种价值观念等多种要素为己任, 已日益成为当代最为重要的传播媒体形式之一, 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2.影视文化的特点。 (1) 直观性.影视传播的是图像和声音, 它通过直截了当和形象鲜明的方法传播信息图像和声音并直接作用于人的两个重要感官:视觉和听觉, 使之符合人类感受客观事物的习惯。影视使用的符号十分丰富, 特别是画面形象所拥有的直觉、逼真等优势, 为吸引受众的注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图像本身就是极富信息量的视觉瞬间, 这种视觉上的意会和难以言传的独特性恐怕再多的文字也无法代替。图像一目了然, 创造了一种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效果, 它直观、形象, 较之单调的文字, 能够更直接、更形象、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具有穿透性和动人性。 (2) 普及性.所谓“普及性”, 是指影视的广泛传播范围, 由于影视受众的广泛性, 使得影视节目在表述内容和表述形式上不可能过于复杂, 而要求清晰、简明、单纯、通俗, 这就使影视节目的传播与接受范围比传统媒介大得多。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许不会看书读报, 但却能看电影、电视。作为一种文化样式, 影视文化比传统文化样式更便于为大众服务, 但并不因此而丢弃自身的文化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影视文化能够雅俗共赏。也就是说, 所谓普及性, 并不仅仅是针对文化素质较低的观众, 而是适应各个文化层次观众的普遍需求, 因此, 普及性成为影视文化的重要特征。 (3) 导向性.从影视的传播效果来看, 影视文化具有高度的示范性和导向性。由于影视本身所具有的导向性, 影视文化被高度社会化了, 它对于人们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政治宣传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媒介。影视文化之所以具有导向性, 首先, 由于影视展示的世界是形象世界, 人们在欣赏影视节目的同时能潜在地了解世界的各种风貌和社会历史各方面的知识, 而同时, 这个形象的世界是个无限宽广的世界, 它能在一瞬间跨越不同的领域、民族、国度和阶层, 使观看影视节目的人们见识广阔, 思维活跃, 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丰富的社会教育。其次, 由于影视文化具有娱乐性, 它的社会教育和政治教育是寓教于乐的, 它以一种非强迫的形式进行传播, 而且是在满足人们消遣娱乐等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传播的, 因此, 在观赏影视节目时, 人们不会感到枯燥、疲惫和乏味, 反而放松、随意、自由。正因为这样, 无论是观众的思想倾向、见解认识, 还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影视文化的冲击。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1.影视文化的正面影响

(1) 有利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影视文化是人们以审美的形式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它是一种新的物质媒介, 把主观与客观、时间与空间、再现与表现、感情与认识、视觉与听觉、物质现实与心理活动、视听直觉与时空自由转换等艺术元素熔为一炉, 给人以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同时它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 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智力和情感、言行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影视文化的出发点是人, 落脚点也是人, 它可以通过在银幕上、屏幕上塑造出的许多鲜明的艺术形象, 并通过这些艺术形象去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追求怎样的价值目标, 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 怎样辨别人间世态的真、善、美, 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道德是怎样的原则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些优秀影视作品不仅给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而且也达到影响和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艺术效果。通过影视文化长期、综合、大范围的渗透、辐射和潜移默化和影响, 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自中宣部、国家教委、广电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运用优秀影片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以来, 一批优秀影片再次走上银幕、银屏, 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好评。事实上, 青年学生都很欢迎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片。影片《周恩来》、《孔繁森》、《较量》、《被告山杠爷》、《凤凰琴》和大型电视片《邓小平》、《百年恩来》等, 都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受教益。运用影视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一种很好地形式, 是一种非常好的创见, 过去历史课, 主要靠老师一张嘴, 有了电影、电视后, 学生通过直观的艺术形象, 可以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感受。这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好题材、好教材能使青年学生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真正起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作用。 (3) 有利于社会公共道德品质的培养。影视文化是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挑战, 与其说是工具意义的, 不如说是道德意义的;与其说是道德意义的, 又不如说是审美意义的。人对美的兴趣倾向性和美善价值的统一性, 体现在教育过程中, 便是美育对人的道德品质的促进, 这种促进在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操、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伦理等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显示。首先影视文化将社会道德要求形象化、艺术化, 使学生容易产生兴趣, 便于理解和记忆, 对道德的内化有独特的作用。其次, 影视文化以典型的形象去激动富于情感的青年学生, 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产生审美意识, 从而领悟其中道德蕴意。再次, 影视文化所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能净化人的心灵, 当情感调动人的理性参与审美时, 审美对象中蕴含的道德精神便会在已有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升华出道德思想, 进而能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

2. 影视文化的负面效应

(1) 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倾向和政治观念。受影视文化中一些西方腐朽思想、庸俗文化和丑恶现象的影响, 少数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 涉世不深时期,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通过影视文化输人的西方民主观、人权观、价值观等观点虽然是零散的、不全面的, 但它通过具体形象也容易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 有的表现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道德、法律观念淡薄, 对政治表现冷漠, 甚至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持怀疑、敌对态度, 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不利。 (2) 易造成生活上的自由化倾向。受影视中颓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消费思想的影响, 一些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生活作风散漫。表现在作风不正派, 乱交异性朋友, 在恋爱上出现低龄化、大众化、随意化倾向;有的染上抽烟酗酒之恶习, 以致酗酒聚众斗殴;有的受影视中各方面存在的过于豪华奢侈现象的影响, 助长了青年学生追求高消费的不良风气。学生放松自己, 随意所为, 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我行我素, 缺乏自我约束, 更谈不上自我管理。一些不健康的厕所文化、课桌文化、食堂饮食文化、人际文化和寝室文化同样会潜移默化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极易造成自由化倾向。 (3) 易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思维方式。大批学生“电视迷”、“电影迷”的出现, 使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了。在这种相对封闭的高校影视文化氛围中, 一些学生产生了孤独感和寂寞感;同时受反面影视文化中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影响及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上的种种压力等很容易给一些思想不成熟、自理能力差、意志力薄弱、辨别能力差、自卑心理强的学生带来各种心理障碍问题, 诱发心理偏差, 容易产生冲动、不正常意向行为, 感情不稳, 神经过敏, 人际关系不协调, 报复心强等心理问题, 甚至有的会产生逃学、轻生的念头。一些研究也表明, 收看影视成瘾能影响青年学生的基本观点和感受力, 诱发诉诸暴力和越轨行为, 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年.

[2]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转变思想观念(模版) 篇5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工作发展需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要从思想观念有所转变。一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求审计干部紧紧围绕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研究审计工作为大局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努力从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分析问题,对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三是推动审计类型转化。要由过去的单纯注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转变为关注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与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方面上来,从根本上体现监督与服务并重的理念。

提升业务能力

经审中心作为业务职能部门,较强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相关规章条例的发展变化较快,审计人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一是树立创新意识。审计人员要切实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审计创新水平,要在审计理念、审计手段、审计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二是树立“质量第一”意识。要按审计法、审计规程、准则等规定程序审计,做好审前调查记录,开好审计进点会,认真整理汇报,及时沟通反馈。

加强作风建设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作风建设。一要必须严明纪律。要服从组织、服从大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从纪律出效率。二要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习惯。切忌空泛,切忌浮躁。三要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团结是干好工作的一种保证,是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鲜明;在小事上要多谦让,多顾全他人。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注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照章办事,照程序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从而使大家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推进工作。

增强拒腐能力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6

从历史上看,人的法律观念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在社会多方面的推动下进行的能动的过程。在法律教学中,学生本身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子,因此中学法律课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效果中,学生对法律观念是否积极认同,对学生个人和社会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可以增强法律意识,形成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可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知法守法者多,也就越有利于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探讨法律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

迄今为止,在思想教育理论界,关于学生现代法律观念培养的问题仍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法律观念培养之间彼此游离的状态如果继续存在下去,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流于形式,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特殊形态,一般商品经济的要求仍然要反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在商品经济要求的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体的权利意识与自主观念正迅速形成,个人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培育、完善和发展而不断增强,如果没有一种有效的法制机制来扶持和保护社会主体的日益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而仍然单纯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就会被来自传统的保守力量所遏止;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经济形式,蕴含着浓厚的法权关系,它的运行依赖于各种精密、稳定的规范化关系,其表现形式即为法律关系,因此,倘若思想政治教育再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在市场经济中就必然“硬”不起来,这已为近一阶段的实践证实。

诚然,法律观念现代化本身是一种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实现学生法律观念的深入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但是由上述分析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服务作用,就必须将中学生法律观念与法律知识重要性的问题纳入自身范畴,从市场经济本身所蕴涵的法律关系出发,将法律植入中学生的主体观念。

第二

从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法制观念的深入认同的内在联系,在于他们有共同的任务。

建立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在人的现代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体意识形态方面的现代化问题,具体而言,也就是要使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道德水准、人生理想以及世界观等思想意识,顺利并良好地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在思想政治教育所有层面的内容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居于基本的和中心地位。因此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其所选择,所奉行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人生理想以至于世界观,都以建立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的价值取向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属点。事实上,学生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蕴涵着特定的价值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内容,实质上也都带有特定的价值指向要求。所以,从这一角度概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对社会主体进行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当前,就是使学生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要求。

社会主体实现其法律观念现代化的能动性可由两方面的因素启动:一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前者起决定作用,后者起催发作用。这两方面因素对社会主体能动性的推动作用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单就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所产生的能动性而言,由于主体的认识不足,对于主体而言是盲目的而非自觉的,是自在的而非自为的,是偶然的而非必然的。这样的能动性所起的推动作用极有限,在近现代中国法制化的过程中,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文化和启蒙与解放出发,力图清除长久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封建传统观念,而在当时,社会也需要社会主体实现法律观念现代化,但是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历史条件下,救亡的浪潮淹没了启蒙的呼声,造成了我们社会主体没有实现法律观念的能动性,因而传统的法律观念没有得到深刻的改造,法律观念进行的转变非常缓慢。相反,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抓住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了积极的以自由、平等、自主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体法律观念的转变,这说明,法律观念的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体发挥出高度自觉的能动性。在具备了经济、社会条件的同时,还必须对社会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主体对法律观念现代化意义的认识水平,使主体法律观念现代化的能动性由盲目变为自觉,由自在变为自为,由偶然变为必然。

第三

尽管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上,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但是这种主体地位不一定被社会和人自己所承认。长期以来,在我国一方面以家族和社会为主体,以人的依赖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法律观念不承认人的主体地位,认为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成员;个人人格的发展必然同社会的伦理要求相一致,从而抹杀了人的主体性,使人的主体作用受到压抑。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计划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弱化个人的自我决定和选择自由的集权型体制,这种体制虽然已被打破,但其影响依然存在,这也压抑着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阻碍人的主体作用发挥的牢固组织障碍。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7

一、高度重视“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 2008年以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历史发展历程表明,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 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的“发展机遇期”, 又是“矛盾凸显期”, 热点难点问题会逐步增多。

“在社会这把硕大无比的提琴上, 大学生是一根最敏感的弦”。当前的“社会转型期”, 青年学生以特有的敏感和极大的兴趣关注着社会的发展, 并由此呈现出纷繁复杂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新形势下, 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两怨现象”——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埋怨现在的青年学生“幼稚、固执”, 不懂事, 不听话, 不好管;青年学生则埋怨老师和领导“古板、正统、不近人情”, 对他们不理解、不关心、不支持。“两怨现象”影响了双方心理感情的接近, 相互间造成了“逆反心理”, 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 障碍着对青年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两怨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主要的一条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念, 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是意识对现实的反映, 是由社会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是社会运动的产物。同时, 它又能动的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有目的、有方向、有预见的去改造世界。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表明, 凡是大的社会变革, 都有思想解放运动做其先导, 都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都需要并产生集中体现该社会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念和一代新人。

二、“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当代中国社会即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变迁时期, 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过程, 即现代化过程和体制改革过程, 现代化的变迁与体制的转型, 使整个中国的面貌为之巨变。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胸怀远大理想, 勇于自强自立, 富于探索精神, 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特点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一, 理想的现实化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 青年学生们注重个人的职业理想, 对传统职业精神提出挑战。他们把理想的实现与现实的成功结合在一起, 更看重“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 不少同学认为“跳槽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安贫乐道是无奈的选择和懦弱无能的表现”。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使部分大学生感到理想是美好的, 但现实并非如此, 甚至是丑陋的, 结果以偏概全, 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 使他们追求一种不顾社会需要盲目的自我完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的人生目标。更有甚者, 受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而产生不满情绪。

第二, 功利主义倾向

在市场经济大潮涌来的时候, 青年学生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自我意识, 竞争意识, 渴望为社会做出创造和奉献, 另一方面, 新出现的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 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困惑和混乱, 对人生产生出多种判断和选择。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分化, 取向的多样化, 加之现实生活中职业差别, 社会分配差别的影响, 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更为明显, 重个人轻社会, 重生活而轻事业。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求职就业等方面不少人把同学当对手, 甚至把老师当作可利用资源。呼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但不放弃有条件下的作弊、投机, “为达目的, 可以不择手段”。

第三, 对政治淡漠

部分青年学生对学校的一些政治活动不感兴趣, 在他们看来, 政治是没有效益的, 市场经济是靠真本事吃饭, 政治不直接影响到个人利益, 或者虽有影响但并不重要, 关心政治、学习运用政治术语是想搞政治的人的事情。看到别人要求入党, 认为是想贴红标签, 为个人增加政治筹码。当对有这种思想倾向的学生进行帮助时, 则会产生“逆反心理”, 说:我们已经长大, 毋须别人抱着, 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表现出一种“看破红尘”的样子。

第四, 心理闭锁性

不少青年学生不愿和老师谈话, 尤其不愿和“政工干部”谈心, 不希望别人过多的关心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但他们的交往欲明显增强, 交友方法被目的性交友方式取代, 隐私意识增强, 大量的生活内容成为个人秘密, 一般谈话避免涉及。不少老师反映, 你休想从学生们的一两次谈话中了解到什么。

三、适应社会变革, 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新的作为和新的发展, 首先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观念上有一个新突破。变革观念的教育必须建立在教育观念变革的基础上才能搞好, 现实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又要彻底清除头脑中旧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的束缚, 建立新的观念。

第一,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 在一个时代的教育理念中, 必须同时具有信仰、理性和知识三个要素。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的人, 促成以信仰、道德、法律为基本构成要素的公民社会的形成。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 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校办的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 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做出贡献”。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 进一步指明了我们高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评价标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方针, 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以一贯之。

第二, 树立“主体教育”观念

主体教育是以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特征, 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塑造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人格为己任, 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过去, 我们往往把学生看成是受教育的客体, 无意中把学生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思想和知识的机器, 习惯于居高临下, 我讲你听, 我教你通, 结果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事倍功半。实际上在学校里, 青年学生既是受教育者, 又是学校的主人和成材的主体, 我们的工作只是创造适宜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是他们成材的外部因素。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馈性等活化性, 增强其主体意识, 通过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达到自我提高。一个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只是把真理奉献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启迪青年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去追求真理。

第三, 树立“双向思维”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 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过去, 我们比较注重学理论、讲道理, 强调“教育”职责, 往往忽略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青年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期, 进入社会角色的准备阶段和思想成长阶段, 他们的思想不仅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也容易受到个人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双向思维, 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突破口, 既要摆事实、讲道理, 以理服人, 耐心细致, 进行疏导、开导、引导, 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 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四, 变职业任务观点为注重实际效果, 树立“全方位育人”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不是为了自身出成果才去组织什么活动。“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决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心, 而是紧紧围绕“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这个中心, 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开发、服务等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中去,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寓教于乐, 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

第五, 树立爱岗敬业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门科学, 更是需要献身精神的事业。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阶段复杂综合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育系统工程, 是一门科学, 一门专业, 有它的规律性、科学性。必须有专门的队伍从事这门专业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德育专业的业务与智育专业的业务是等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应当具备讲课的水平和能力, 还要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学生无限的爱。它不同于过去传统的“政工干部”, 它应该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 有相应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 既能言传又能身教, 为人师表。国家已经明确规定, 高校从事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按教师系列评定职称, 从理论与实践上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地位。我们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应该安心本职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 克服过去那种认为“专业教师是南瓜越老越甜, 政工干部是丝瓜越老越空”的想法, 解除“吃完青春饭, 变成万金油”的后顾之忧, 努力提高自己, 争取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摘要:对“社会转型期”青年学生思想现状进行分析, 从而提出政工干部要及时转变观念, 强化与时俱进意识, 努力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8

在实际生活中,法律制度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而是首先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形成人的法制观念,然后通过人们的法制观念去引导人的行为。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实践的经验也说明,有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如果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低,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会形同虚设”[2]。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关系辨析

(一)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的

党和国家多次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和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的。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知法、守法、用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即为其中所列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之一。同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高校“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国家教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遵纪守法”,“高等学校的学生,要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充分认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自2006年高校开始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因而,原本作为德育目标的“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作为学校法制教育任务的“增强法制观念”显然已落实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之中。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是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

孙国华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必须有意识地培养。”[3]同理,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培养。事实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首先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然后才是法制观念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有学者认为,一个人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与其法制观念的有无、强弱并不成正比关系,这一点无可否认;但从另外的角度看,一个人如果法律知识匮乏或者毫无法律常识,那么,他的法制观念无从形成,这是毫无疑问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邓小平同志所指的“文化素质”显然包括公民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在内。而对于高校非法学类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以上法律知识的获取、掌握就主要依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了。

法制观念的形成在于对自身已有法律知识的内化。培养法制观念的本质是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将法律知识转化为一种常态的法律精神,使受体接受并在这种内在精神的支配下行为。法律内化是个人接受法律知识的具体行为,也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理论知识和法律精神文化的体验、感受、认同和接纳,并进而产生法制观念和法制观念内驱力的全过程。实现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学习、体验、影响等方式,使法律知识最终被个体吸收和内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舆论、公共道德、法制宣传、亲身实践等方式都将作用于主体。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堂的学习便是其中最基本、最直观的方式。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二、创新课程教学,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成效

(一)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首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观念。在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教育者普遍认为法制教育主要是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因此,往往采取灌输式的理论讲授和条文分析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表明,在法律知识本身已较为枯燥的前提下,如果过分关注既定理论的“外灌”,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应付式的学习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法制观念的培养更难见成效。江泽民同志于1999年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相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因此,必须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加强对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过程中的主体性的重视。

学生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4]。法制教育不仅需要外在的理性逻辑,更需要人的内在涵养。教育过程不该是一个被动的传输与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平等对话、自由交流、激励内化的过程。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不应仅是向大学生灌输枯燥繁琐的法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生主体的自觉认识,使法律知识内化于其自身,成为其自身的一个思想要素,这样才能产生出外化行动的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的过程就是开发大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二)革新教学内容,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目前,各高校将该课程作为全校通修公共课,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对全校学生讲授同样内容。这种“一视同仁”的教育既忽视了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层次性,又忽视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特殊需求性。因此,在今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正视大学生群体本身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首先,应当建立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5]。这说明,大学生法制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作为系列法制教育的重要一环,它需要各年龄段法制观念教育的相互配合与承接。其次,响应大学生的要求,在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讲授与大学生的专业、身份和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促成其巩固和提升自身法制观念。最后,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炼出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以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并给予正确而富有说服力的回答与解释,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改变教学方法,全面开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它是指选择典型的事例,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求解模式,冲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的界限,从整体、发展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由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分析与探究,形成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6]。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6]案例教学法显然是这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有效教学方法。它用事实构建起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从而在课堂有限的空间展示出无限的社会生活舞台。它让学生从教室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以案例的形式置身于实践去学习、应用,并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理解体会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了能够具体感知的实际体验。这将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和生活内涵,提升其对法治社会的追求,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事实上,案例教学法早在课程方案改革前就已被引入《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之中。但是,寻找一个难度适中且易于引导的典型案例并非易事,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极大增加了任课老师备课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又使得课堂教学的进度与方向变得难以掌控,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广泛开展教学研讨与交流,不断提高授课技巧,以确保案例教学的质量。

(四)创新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课程考核一般采取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20%-40%,包括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等)+期末笔试成绩(占60%-80%,以卷面分数为依据折算)的计算方法,但是这种考核模式显然不适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还要求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最终目的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指导大学生的行为,促其达到“知行合一”。如果采用上述课程考核模式,其结果是导致考核只停留在对道德认知、法律知识的考核上。

因此,应当创新考核机制,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虽然说,法律知识的多寡与法律素质的高低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8]。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作为积淀的话,那么法律素质则无从提升,法制观念也无从形成。所以对法律知识的理论考核是第一层级的考核内容。同时,从对“知行合一”的诉求而言,实践考核便是第二层级的考核内容。实践考核包括自我考核、学生互评与教师考核。实行自我考核,在考核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以一定的主动权,赋予其自我考核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同学之间比较了解,通过互评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法制观念水平。在此基础上,综合任课教师的考核,才能真正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的成绩。

(五)优化师资队伍,试行教师分工授课

据笔者了解,在不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被认为是“扫盲”课程,专业门槛低,大部分是由伦理学、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老师来讲授。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极为错误。越是基础的东西其内涵越是丰富,由非法学专业老师来讲授,其结果只能是粗浅地讲解最浅显的理论知识,而不能够把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展现在同学面前,改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引导学生的守法行为、促使学生形成牢固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更有甚者,部分“客串”授课的教师仍然向学生灌输“法律工具主义”理论,强调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种理论是腐朽陈旧的,因为当人们服从法律仅仅因为怕招致国家强制力的制裁与惩罚时,法律也就不再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9]。大学生在这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侵蚀下,就很容易对法律产生错误的认识,进而否定对法律蕴含的价值目标的追求与信仰,法制观念因此也失去了产生与发展的土壤。

鉴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而成的特殊性,由一个老师全程讲授难以达到最优效果,因此,建议采用教师分工授课形式,由过去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进一步细化,按照教材中的章节体例来分工,由专门的老师分别就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社会公德以及法律基础章节中的宪法行政法、民商法、诉讼法等内容进行专题教学。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10]。就我们国家而言,实现法治最大的危险不在于法律的不完备,而在于人们法制观念的缺失。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现代法律素质如何、法制观念强弱,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5]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将从高校走向社会,他们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力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以之为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法制观念,是指大学生群体在了解、掌握一定法律知识基础上,形成的以法律价值现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法律意识定式,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核心.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与增强关系密切.作为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体系尚未成熟,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与缺漏,应当从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内容等五个方面创新本课程的教学,并以此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理念,案例教学,大学生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89.

[2]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34.

[3]孙国华.法学基础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12.

[4]皮伟,刘先凡.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新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9).

[5][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6][7]刘朝武.略论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高教高职研究,2007,(41).

[8]吴英旗,曹渤海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9).

[9]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19.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9

一、中学思品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更新观念的紧迫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 把课本知识不分难易、千篇一律地教给学生, 教师只重视教师的教, 不重视学生的学, 把教和学割裂开来, 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忽视了知识的难易和课型的差别。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 反而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部分学生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改变这种教学方式, 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 已成为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减负的必然出路。

二、更新观念, 给力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1. 转变教学观念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在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仍然存在着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造等诸多现象。素质教学要求教师强化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 教师起“导演”的作用。教师应努力改变“讲授者”的角色, 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提供信息, 协调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思维、交流、实践操作等环节上。结合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把握新教材的特点, 把握学生个性特征,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关键。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才能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 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这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大多是以一年来的教学成绩作为主要依据, 教师只是拼命地抓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 恨不能把自己全部知识“拷贝”给学生, 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思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培养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 动脑、动眼、动口、动手, 有兴趣地实践、积极地思考。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空自由, 而不能“满堂灌”, 使他们连思考、消化的机会也没有, 而要让学生有时间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实践, 以达到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还应及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 捕捉他们身上各方面的闪光点,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培养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 成为他们再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动力。

3.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各个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不同, 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 因此学困生转化工作非常重要。学困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群体, 理论上谁也不否认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 但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学困生心理往往很娇弱、敏感, 他们饱尝了失败和挫折的滋味, 期望得到温暖和关注。但他们有时努力后, 得到的却还是冷落, 所以就心灰意冷了。他们的故障, 大多出在非智力因素上, 很多教师却往往在智力因素上找原因, 经常指责他们智商低、骂学生笨, 这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课堂上应注重提问难度的不同层次, 尽量为学困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作业设计也应有难易之分, 逐渐让他们提高。在心理上要多关心他们, 找出其落后的原因, 特别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不要让学困生认为老师看不起他们, 而应该让他们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 老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4. 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品德教师队伍。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课堂上师生互动, 教师除了要掌握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之外, 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掌握课堂的规律, 更好地把握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 协调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系统学习方面, 存在不足与缺陷, 现实操作中, 又不知道积极主动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所以当前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良好的教学技能、技巧, 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 (执行) 》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常识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 也能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作为当代教师, 我们要更新观念, 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要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即使有的时候观点是错误的, 也不要训斥阻止, 要对学生给予肯定, 增加他的自信心, 发展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课堂, 这是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新观念有利于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 要构建给力中学, 要进行思想品德改革, 更新观念是关键。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满堂灌”方式, 教师只重视教师的教, 忽视了学生的学。通过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这种现状,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品德教师队伍。

关键词:更新观念,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春林.思想道德修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

[2]陈旭远.中小学教学视野中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10

一、数字媒体文化及其特点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 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 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 (编码) 等, 通称为逻辑媒体, 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

通常将数字媒体文化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传播媒介而形成的文化形态, 是互联网与文化相结合的现象。数字媒体文化是科技与文化创新的产物, 它集中体现着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全方位的信息。

数字媒体文化的主要特征:

开放性

以信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文化是开放性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了地域、种族、国别的限制, 数字媒体文化为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流创设了有利条件。

交互性

它是数字媒体文化最为重要的媒介传播特点。术语交互的含义多种多样, 包含了从互相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实现到能通过忠实模拟人类交流的人机接触。人际传播的交互性是各种传播中最典型的, 谈话中两个人不仅轮流倾听对方, 而且可以根据收到的变化信息来及时调整他们的反应。传统媒体文化的传播也有交互性, 由于其传播的单向性很强, 导致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 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

人本性

传播的深刻内涵是共享和交流。这里人本性的传播是一种自由的、充分的、便利的、有价值和意义的、能保障满足需要的种种资源和精神的共享与交流。在数字新媒体时代, 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呈现出一种整合的形态,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等随时进行信息沟通, 人际传播的性质和优势得到凸现和强化, 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 开始分隔为趣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 舒张了个人的意愿及表达空间, 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进程。

极端性

数字媒体文化以信息的形式呈现, 信息作为有意义的数据以其特有的价值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通过数字媒体文化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是建立在数字媒体文化基础上构建的。社会的道德、伦理、各种价值观无不影响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新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形成, 催生出数字信息时代特有的数字媒体文化。数字媒体文化在我国的迅速形成及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要求人类必须以一种特殊的思想观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自适应数字媒体文化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接触数字媒体文化、营造数字媒体文化的先行者, 其行为的规范必须上升到精神层面才会真正触及到数字媒体文化的核心。

二、数字媒体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从数字媒体文化的角度认识信息, 探讨信息素养的文化内涵, 充分探讨信息素养和信息社会的内在逻辑关系, 将从源头上明晰信息素养的社会特质、文化特质。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两种取向:大众化取向和专业化取向。专业化取向具有引领大众化取向的作用, 其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鲜明的专业化特征, 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是高等院校所承载的社会任务。

受到数字媒体文化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竞争意识, 平等意识, 民主法制意识以及开放观念等都明显增强。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增加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一是价值观多元化与价值观混乱, 不少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较深, 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是部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重个人利益缺乏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 心理素质不好, 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厌学、厌世情绪, 个别人甚至走向极端, 贫困生的思想负担较重, 容易产生自卑和不满情绪。

三是信息传播迅速, 各类信息良莠不齐, 对广大学生造成很大影响, 甚至对学校的和谐稳定也构成威胁, 少数大学生沉迷电脑游戏、网恋不能自拔, 影响学业, 精神颓废;

四是大众文化崛起, 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出现多元化及庸俗化倾向。

总之,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 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明显增多。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演变趋向, 如何有效的结合时代特征对于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促使其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转变,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严峻挑战, 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演变趋向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张维贵.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渝州大学学报, 2002 (3)

[2]、王会, 田士威.数字媒体研究述评[J].当代传播, 2008 (5) .

[3]、 (美)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 1997.

[4]、郭平, 樊亚平.数字化对媒体内容监管的冲击和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

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篇11

更新教育思想,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教育思想。一个根本没有教育思想的教师怎能谈得上更新呢?一般地一名优秀教师大致需经历三个阶梯的攀登,一是知识阶梯。一个合格的师范院校毕业或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达到同等学历的教师,是基本符合这一要求的;二是技能阶梯。技能的提高主要靠自我的悟性与经验的积累,一般有6至9年教学实践的教师大都会跨越这一阶梯。第三是思想阶梯。有些教师工作几年以后,教学热情减退.教学质量不再有明显的长进,虽然仍在年复一年地工作着,但基本上是在做一种重复性劳动,有思想的教师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创造性地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开拓型的教师。有思想追求的教师,自然懂得学习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从表面上看理论与实际离得很远,但理论学习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改变,无疑会影响到行为方式。如果一位教师与杜威一样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他肯定会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如果一位教师认为教育就是对儿童的塑造,他毫无疑问会注重对儿童进行灌输约束,用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组织教学。

其次,教师不但要有教育思想,而且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教学实践证明,经验型、辛苦型教师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科研型教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科研型教师指的是那些富有探索意识、注重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不断探索与创新,不断总结与归纳,逐渐形成一套新的教育思想的教师。加强教育科研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同时也是时代的呼唤,教师怎样从事科学研究呢?1.教育科研应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2.教育科研应把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3.教育科研应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有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意识,认为不评职称不需要搞科研,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而且要研究如何上好课,上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课,得心应手的课应提高到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为什么要这样讲,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思想。

再次,我们要落实“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确定了一个十分正确的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将会作为指导中国教育改革的总原则发挥长期的作用。所谓“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求学生能够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意味着人类文化走向一体化。今天的教育必须为未来的世界公民们着想,学校在继承各民族传统的同时,要有世界眼光,要用人类文明来教育与陶冶学生。由于历史争端,民族战争等原因所产生的唯我独尊,仇视他人,闭关自守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和平与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一个真正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应该彻底告别这种传统。

落实“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教师自身必须接受過相应的教育与训练,具有科学素养,教师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有深切的体验,对科学文化有深人的了解,而不是只懂得写在教材上的科学知识,一个观念陈旧、抱残守缺的教师不可能有运用和革新方法的意识,也不可能接受先进的教育观点,更别说将其自觉自如地运用于实际。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长流水。一个人通过传统的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技术,不再能使其受用一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人21世纪,教师要学会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营造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氛围;学会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一个知识陈旧落伍的教师连不断更新的教材都驾驭不了,更何谈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上节课讲……,本节课讲……”明天又这样导课“上节课讲……本节课讲……”如同每天让学生吃一盘菜一样厌烦,这种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乏变化。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就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如一位物理老师拿着一张塑料纸走进教室,他对同学们说:“你们试试看,谁能把这张塑料纸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经过亲手试验都不能把塑料纸贴上去,这时老师把塑料纸在衣服上擦一擦就贴上去了,在同学们好奇的目光中,老师板书:“摩擦生电”。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解。又如教学画马,一位美国教师先讲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然后带着学生外出去观察真实的马,最后16名学生画出仰视、俯视等不同特征的16匹马,其中有一名学生画出六条腿的马,教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如果能改变马的遗传基因的话,就会有六条腿的马,到时候别忘了领诺贝尔奖金呀。”这位教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反而鼓励他有大胆的创新意识,我们中国教学生画马,一般是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匹马。然后让学生学着画,当然学生画出的马与黑板上画出的马其特征基本上大同小异,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使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学会有明显的技能技巧意识,如提问时,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王小明你站起来我问你一个问题”。这种提问方法效果不佳。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篇12

一、当前电视剧中存在的问题

电视剧不仅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放松身心,而且还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知识,拓宽眼界,但同时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消极问题。

1.电视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符合。无论是战争题材电视剧还是大型历史剧,都存在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问题。一些电视剧制作人为了片面的追求电视剧情节的可观性,严重的与史实相脱离,扭曲了大学生对历史真实性的价值判断。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一历史剧中,为了突显出纪晓岚的生活作风节俭,进行有意虚假夸大。如纪晓岚所坐的抬轿,其装饰之朴素无人能比。作为乾隆皇帝身边的大臣,代表的是皇家的形象和颜面。这样简陋的抬轿确实有损皇家的风范,自然也是乾隆皇帝所不能接受的。而剧中却对此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严重与历史相偏离。而且剧中为了表现纪晓岚为官的清廉,以贪污受贿为耻,将其与和珅的互斗贯穿于整个历史剧中。而事实是,虽然纪晓岚与和珅都处于乾隆年间,但两人年龄相差二十多岁,在和珅成为朝廷重臣时,纪晓岚其实已经老态龙钟了。再者,纪晓岚在朝中并没有太大的实权,也不太受乾隆的重用,乾隆只是欣赏他的文采而已。而与手握大权的和珅相比,根本不可能发生剧中所描述的那种激烈争斗的场面。

2.题材类型单一。目前中国电视剧题材类型单一,缺乏创新性和新鲜感。乏味冗长的剧情严重束缚着大学生的思想,使其在思想上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思维深度的开拓和思维火花的迸发。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电视剧中宫廷勾心斗角剧泛滥,题材撞车现象时有发生,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甄嬛传》和《芈月传》。这两部剧在内容上冗长拖沓,而且其中许多情节达到惊人相似的程度。原本十多集就可以说清楚的故事执意扩展到几十集之多,内容实属乏味无趣,没有新鲜感。作为当下的热播剧必然受到大学生们的热切关注,但这样的电视剧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学习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思维迟钝,使学生处于一种迷茫的悬空状态,严重抹杀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3.部分剧情情节不合理。部分网络剧和警匪剧剧情低俗暴力,充斥着凶杀和色情的成分。今年的一部火爆的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欢迎。但是如果细看,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暴力低俗的镜头穿插于该剧的剧情中。而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无疑会受到其消极的影响。不仅不利于健康有益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诱导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当前电视剧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面对这些弊端的产生,我们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使中国电视剧朝着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使其充满朝气与活力。在符合客观事实的情况下,为当代大学生奉上一场文化视觉盛宴,使其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

1.将所有电视剧剧情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通过电视剧应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情景,切忌夸大或扭曲历史真相,不能为了增强电视剧的可观赏性而跟随自己的意愿来随意发挥。尤其是记录历史史实的电视剧,一定不要脱离历史的真实性而随意植入一些本来就不存在的剧情。这就需要编剧必须充分了解所拍摄的那段历史的真实情况,避免误导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要丰富当前中国电视剧的题材类型,减少宫廷剧所占的比例,加大那些具有创造创新性质的电视剧的占比。比如,多拍摄一些反映未来科技创新和具有探索性质的电视剧。这些类型的科幻电视剧要立足于现实,同时又要高于现实,不可将其理解为神话剧。这种科幻类电视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动性,使大学生在观看这类电视剧的时候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未来社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激发大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活跃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3.要净化电视剧的内容。将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电视剧内容进行过滤。将其中一些低俗暴力镜头彻底清除。电视剧内容一定要符合当下时代主流的价值观念,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通过电视剧内容向当代大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并将这种思想意识转化为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积极的力量。

摘要:电视作为一种可视化的信息传播媒介,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目前来看,中国电视剧类型纷繁复杂,种类多样。大学生作为电视剧节目接收对象中的一部分,在其思想、价值导向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中国电视剧节目内容及其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其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视剧,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彭吉象.影视美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防越级跳闸技术下一篇:宫颈炎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