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2024-07-03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精选12篇)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篇1

摘要:目标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人的一种期望, 如果在大学阶段设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 有利于激励大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发努力。开展目标教育, 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出通过构建班级目标规划体系来进行目标教育, 将目标进行量化, 使目标的制定更加具体, 更易检验完成的情况, 为目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目标,目标教育,目标规划体系

伴随我国高校扩招的浪潮, 走进高校大门已不再像原来那样困难, 然而如何能让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 真正学有所获, 不荒废时光, 是现在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对学生的调研中了解到, 没有目标, 不知如何制定目标是现在大学生迷茫, 不知所措甚至混日子的问题所在。开展目标教育在当今大学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提出了构建班级目标规划体系, 为目标教育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1 班级目标规划的指导思想

在班级制教学的前提下,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的教育群体, 也是教育性的生活群体。班级群体是学生素质发展及个性成长的主要环境。班级群体既是教育对象, 又是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实施班级目标规划, 有利于把学生目标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有利于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

围绕高校育人中心工作,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班级目标规划应体现规划的规范、科学、实效。本方案将对班级目标的基本内容、层次要求、考核办法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班级 (团支部) 在此基础上, 可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 制定更具体实施细则, 用于执行。

2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构成的主要内容

构建班级目标规划体系是开展目标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而班级目标规划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量表。本文在制定班级目标规划量表时, 按照我校目标教育总体要求, 将目标分解为价值目标、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健康目标等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以此作为班级目标考核的一级指标, 再将这四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 形成若干个不同的二级指标, 也就是具体的考核项目。班级目标规划体系量表制定之初, 为了能够保证量表的实用性, 先将量表初表下发到学生班级中去, 进行意见征集。再将整理出来的建议, 在学生工作小组会议上进行讨论、研究, 根据建议对班级考核量表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终形成定稿。

因为不同的年级, 有着不同的要求, 所以考核的项目也有所不同, 为了能够将考核体系构建的够完整, 更全面, 本文制定了三套考核量表, 分别针对一年级, 二、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三套考核量表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二级指标也就是考核项目上。其中一年的量表中, 本文将价值目标在 (一级指标) 分解为递交入党申请书比率、入党积极分子比率、团日活动开展次数、组织公益事业活动的次数等几个考核项目 (二级指标) , 学业目标则分解为获奖学金比率、留降级率、帮扶计划、早晚自习出勤率、组织班级参加学术活动次数 (听报告、参与活动) 等考核项目。而健康目标本文则将其分解为心育员开展活动次数、早操出勤率、学院文体活动参与率、班级文体活动开展次数、集体活动病假比率、宿舍卫生评比、体测等考核项目。以此来构成我们制定的一年级班级目标规划体系量表;二、三年级班级量表的价值目标二级指标相比一年级量表增加了入党率, (积极分子) 党组织相关活动参与率来加强引导;学业目标的二级指标则通过减少上挂科率、四级累计通过率、科技竞赛活动参与比率等来约束;职业目标二级指标则通过增加了单位实习比率、参加社会实践比率、考取专业相关证书比率的二级评价指标来进行引导;健康目标二级指标则通过心育员开展活动次数、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率、降低安全事故比率等来引导。四年级班级目标的二级指标也主要是职业目标有较大变化, 具体体现在考取专业相关证书比率、就业率、学位获取率等方面进行约束。实施中要求各班级在学期初, 对于考核量表中的考核项目制定出目标值, 在学期末根据目标值完成情况, 对本学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3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实施和考核

3.1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实施

良好的实施过程, 是班级目标规划体系运用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本文提出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将最终形成的班级目标考核量表下发到班级, 要求各班召开目标规划主题班会对班级及个人目标进行讨论, 对量表中的考核项目给出目标值, 并要求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其次, 辅导员、班主任对各班的考核量表和班级计划进行审阅和批改, 提出合理建议, 再反馈到班级中去, 形成最终方案;最后, 各班以此作为目标, 开展本学期的工作和活动, 辅导员、班主任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监督。

3.2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考核

为了保障班级目标规划体系实施的效果, 在此阶段深化学生对目标重要性的认识, 是目标教育的阶段性要求, 本文提出在每学期末对学生及各班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加大教育力度。考核步骤如下: (1) 成立以辅导员, 班主任、各班班长为成员的考核小组; (2) 每位学生及各班形成书面总结, 并进行汇报, 考核小组进行评分; (3) 每人及各班根据目标规划量表内容整理相应支撑材料, 考核小组成员进行审阅, 并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4) 对各班成绩进行汇总, 统计获奖率、不及格率、四、六级通过率, 并以此作为先进集体和个人评奖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提出和应用, 为目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在开展过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此体系, 为大学生目标教育的更好开展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周艳荣.加强大学生目标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 2008.

[2]张静媛.目标教育工程: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激励措施[J].闽江学院学报, 2003.

[3]向华琼.实施目标教育的初步尝试[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5.

[4]严远东.大学生需要价值目标教育[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5]党刘栓, 周建华.试论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教育[J].石油教育, 2001.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篇2

实施目标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本学期,我校实施了目标教育。开学前,学校统一设计、印制了《让目标教育引领我成长成才书》,于开学当天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同时,安排家长到校,与学生共同学习《目标的威力》,感受目标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生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定下本学期在文明守纪、学业完成等方面的目标。学生及家长还在目标教育书上郑重签名。

为了让拟订的目标真正引领学生成长,规定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目标教育反思日,学生通过忆、想、找、谈等环节对学期初目标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找差距,在比较中求进步,从而使目标得以实现,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篇3

在我国,从事教师事业的人有上千万,每年进入这一职业的人,当有数十万,在这浩荡的教师大军中,学前教育教师因其职业的基础性和特殊性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需求,使得各类院校纷纷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来自不同教育目标,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教育方法的学前教育学生,在入职后所表现出的职业态度,专业水平,业务素养、职业能力等都有所差别。我们不来论证哪一个更好,只力求通过研究和调查,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哪些培养目标更加适应职业的需求,哪些专业技能是入职后必备的能力,通过我们一线园所这样一个职业阵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学校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过程

教师代表着社会里的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她们被这个时代赋予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但现实生活中,她们的责任又不单单如此,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她们同时又担负着“激趣、启思、导疑”的使命。因而,我们把幼儿园作为一个研究阵地,来分析和研究新时期来自不同院校的学前教育类毕业生,在入职后的职业表现和素养体现。我们通过实践研究来描述不同教育模式,不同教育目标下教师的职业能力。

1、幼儿园教师情况分析

我园77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中,由于来自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背景,使得教师在入职后所呈现出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职业认可度各有不同。我们对其中30名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幼儿调查问卷、家长调查问卷、一日活动跟踪调查等方式来初步粗浅的分析教师的职业能力。我们不难发现高学历的教师在家长满意度、对教育活动的观察上有突出的表现,而中师(高职)类的教师则更受孩子们喜爱,师幼互动的关系更加良好,入职后经过再培训和深造的教师在各个方面都趋于均衡和稳定。

2、不同院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对幼儿园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成为培养幼教师资的重要基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技能是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前教育毕业生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然而,几乎所有了解幼儿教育的人都说:初中毕业读幼师的学生教育技能好,但教育理论水平不高;而高中毕业读学前教育的学生教育理论知识扎实,但教育技能水平不够高。我们作为一线的幼儿园,对不同层次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入职的教师进行园本研究,嘗试从专业技能及业务素质、教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及师德素养等方面,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

(1)、专业技能及业务素质

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弹、唱、跳、画、编等基本技能,成为“多面手”。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形象化,使昏昏欲睡的教学活跃化,能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针对教师技能、业务两个方面,我们每学期组织教师技能评比和教育活动测评。三次技能评比中:中师毕业教师的综合技能优秀率达65%,大专毕业教师综合技能优秀率达37%。教育教学活动测评,中师类教师也略优于大专类教师。我园教师参与全区教师技能技巧大赛,7名教师进入前十名,其中中师(高职)毕业教师6名,大专毕业1名。全区教学观摩活动大赛中,获奖教师中5名是中师毕业,3名大专毕业。

在我园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记录研究和分析:中师(高职)类毕业教师技能应用能力较好,单向技能技巧不一定精,但哪个技能都可以信手拈来,在教育教学中技能的融会贯通能力较强,使之教学活动组织的相对生动。大专院校毕业的教师,通常精通一门技能,但综合运用技能较差,教学实践中往往略显生硬。

(2)、教研能力及创新能力

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教师的创新是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新。在此项能力的测评分析中,我们开展反思随笔、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来分析教师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其中,15个教学案例分析,所呈现出的教育理念可以看到在教研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两类教师的区别。在15个案例中,我们整理划分出三种不同的回答,呈献了教师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取向。在案例分析中我们的教师都具备了基本的教育素质,能够尊重幼儿,敢于承担指责。一种分析和做法是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孩子,并引领和支持孩子自主探索寻找答案;一种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言语支持幼儿去找答案;一种是鼓励孩子提问,但喜欢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孩子。显然,第一种做法,更具有创新性,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具教育价值。我们参与研究的30名教师中:回答倾向于第一种的教师,大专专业11名,中专专业的6名。回答倾向于第二种的教师,大专专业4名中专专业的7名。回答倾向于第三种的教师,只有2名。其它14项案例分析中,高学历的教师均凸显出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面的优势。在三年内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中,高学历教师获奖篇数、研究深度都明显优于中师专业的教师。

(3)、职业道德及师德素养

在职业道德及师德素养方面,各类院校毕业的教师没有明显的区别。但真正融入骨髓的爱与责任,则需要两到三年的入职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去体会和内化,

我们利用致家长的书信,问题征集、评比孩子最喜欢的老师、师德演讲等形式,综合评定教师的道德素养,我们还结合英国学者布里森的研究,罗列出了一串孩子们渴望的教师应具有的品质:

——善于体谅,具有耐心;对孩子尽可能鼓励和表扬;应该听取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说的权利和自由;应该乐于接受反对意见,钱和、友好;应该试图与父母建立良好的联系;应该赋予热情、事必躬亲等等

三、研究效果

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特点是:学习者要综合学习各种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应的幼儿教育综合技能,提高自我的职业价值,缩短入职适应期。通过对不同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后分析,我们提倡学前教育类教师应掌握:

四项熟练的教育技能:

1 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

2 与幼儿友好沟通的能力。

3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的能力。

4 教育实践能力:

四项高度的教师职责

1 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2 树立对幼儿全面负责的教育观念:

3 主动协调家园关系:

4 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参考文献:

唐荣德 《教师素质:自在的教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祝莉丽 张娜 编译《我喜欢的学校——透过孩子们的心声反思当今教育》中国轻工出版社2006、6

关于开展大一学生目标教育的研究 篇4

关键词:大一学生,目标教育,培养途径

本文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其中将大一定义为适应期, 这个时期学生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对新环境、新学习和生活方式不熟悉, 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不太适应, 目标也没有高中时那么明确, 缺乏动力, 难以融入新集体, 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掌握了这一时期学生的基本特征, 我们通过以下步骤来开展目标教育工作。

1 开展目标问卷调查

为了使大一学生目标教育的开展不盲目, 做到有的放矢, 了解学生对目标的认知情况, 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取抽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投放问卷515份, 回收515份。

总结问卷了解到:当时在选专业时认为专业适合自己的47.5%, 服从学校调配的23.8%, 剩下的是家长帮选的, 33.2%认为所学专业很有前途, 45.58%走一步算一步, 264人4年后想直接找工作, 210准备继续深造, 255人明确知道目标规划, 其他很多都是一知半解。绝大多数人没有思考过除了学习外还要提升自己那些方面的能力。

2 目标教育的渗透和普及

在对目标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主张积极进行目标教育的渗透和普及。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目标规划动员大会、提升非专业素质主题讲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讲座。通过理论灌输, 让学生了解目标教育的概念, 使他们明确制定目标, 提升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以及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去制定目标。激发学生想要进步的动力。

3 构建目标教育个人规划量表

除了加强了大一学生对目标教育认知, 要让他们能够合理的去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能力提升计划, 还需要教育者不断的引导。本文提出帮助大一学生制定个人目标规划量表。在适应期目标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养成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快熟悉、适应新环境、新学习和生活方式, 顺利融入到新的集体中来, 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开发、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技能。所以本文中将适应期的个人目标规划量表分为价值目标、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健康目标这四个方面, 以此作为一级指标, 进一步分解, 形成若干个不同的二级指标, 其中价值目标二级指标从参加团日、班会活动 (次数) , 参加党团知识培训, 撰写入党申请书, 积极写思想汇报 (每季度) , 为社会和集体服务 (献爱心、志愿者) 无违规违纪行为等方面引导;学业目标二级指标由综合平均分专业排名、单科排名、报考证书等考核项目进行约束;职业目标二级指标主要是引导他们在职业规划中需要掌握的技能, 开始制定职业目标规划;健康目标二级指标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 (次数) , 参加早操 (出勤率) , 参与各种体育赛事, 和同学、辅导员积极沟通等方面进行引导。

4 目标培养途径

在适应期的目标教育中, 还应结合这个时期学生集体归属感不强, 容易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出现心理问题的特征, 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特色工作, 拓展培养途径来更好的落实目标教育。

4.1 开展心理工作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很多大一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出现沉迷网络、逃课、学习积极性降低、迷茫等问题, 久而久之造成心理障碍, 很多心理问题学生都是在此期埋下的隐患, 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排解心理压力, 走出心理障碍, 尽快找到适合自身的目标点,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建议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心理工作坊活动。

工作坊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它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 10-20名左右的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 通过活动、讨论、演讲等多种方式, 共同探讨某个话题, 探讨的话题往往具有针对性。各种不同观点、群体的人在交流讨论中, 缓解自己的压力, 并相互鼓励。

在一年级开展的工作坊活动可以以“我有哪些压力”、“我想过怎样的大学生活”的话题为中心, 由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来引导,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针对此话题题进行分小组交流讨论, 讲述自己的困惑、压力和想法, 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倾听、相互建议, 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 以能让大家都参与其中的小游戏开场以活跃现场气氛, 降低学生的敏感度, 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做好铺垫。第二, 专业教师作为主持人, 来对学生进行小测试, 了解学生都有哪些压力。通过测试, 让大家逐渐进入活动状态, 并放松心情。第三, 自发形成小组, 选出组长, 达成小组保密条, 开始就设定的话题各小组开始进行交流, 讨论。第四, 小组交流讨论结束后, 由各组长就讨论情况进行总结, 教师对此进行指点并提出建议。

此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能够让学生真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以及各种纠结、烦恼。通过倾诉, 释怀纠结拖沓的问题, 解开心结, 是他们感到轻松, 避免形成心理障碍, 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

4.2 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播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价值观念的理想载体。在学生的大学适应时期, 通过多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去培养他们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 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让他们学习体会活动背后的文化价值, 对学生今后价值观的形成, 和健康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应当积极开展常规性的体育活动, 如:校级, 院级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及田径项目比赛外。还应多开展能够全员参与的集体性活动。如可以在大一的学生中开展以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且能够让更多学生参与的类似“我爱班集体”友谊三项赛等特色活动。友谊三项赛的内容课包括像拔河、绑腿跑和迎面接力等竞赛项目。并且要求参加比赛的每个班将其所有人分成三组, 分别参加拔河、绑腿跑和迎面接力三项比赛, 以保证无论男生、女生每个人都会与其他人合作参加一项比赛。三项合计总分最高的, 为获胜班级。三项比赛不同时进行, 比赛时除参赛的小组成员外, 其他班级成员则为啦啦队, 为比赛选手打气加油, 让每个人时刻都参与其中。

此类型活动的开展,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意识, 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践行目标教育的理念。

综上所述,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开展大一学生的目标教育工作, 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在开展的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也不断的总结经验, 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方法, 为更好的开展和落实大学生目标教育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琴.大学生心里预防方式的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0.

[2]廖峻.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特点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1.

[3]向华琼.实施目标教育的初步尝试.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2005.

[4]李崇志.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教育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小学生法制教育目标 篇5

1、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让每名学生不断提高和增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2、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保护自己。

3、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彻底铲除学生中违法乱纪行为。

二、法制教育内容:

(1)积极开展学校法制教育研究,进一步开发法制教育资源。

(2)以重大节日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与重大节日相关的时事性,时令性的法律法规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自觉提高法律法规意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结合各学科内容,促进法制教育资源开发。为学生提供知法、学法的平台,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环境,将“法律法规的学习、认识融入其间,从正面教育入手,采用民主、激励、座谈、对话等方式,提高教育的效果,增强教育工作的合力。

(4)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观看法制宣传录像和法制宣传教育节目,唤起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三、法制教育实施细则:

1、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其他的一些法律知识。

2、学校开辟一个法制园地,采取板报、长廊等形式,以学生学法为内容、定期搞好法制宣传;

3、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为学生上一堂法制课。

4、开展一次知识竞赛。学校举行“学法、知法、守法”法制知识竞赛。

5、毒品知识教育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一次“不让毒品进我家”承诺活动,并以此为主题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

6、开展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目标导向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目标导向;课程设计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大学的体育课程也同步发生变化,课程目标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有怎样课程目标观,就会确定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对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做出重新定位,围绕五项目标来展开: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包含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次,只关注普遍性,不研究特殊性,决不是完整的目标导向。

一、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导向的基础理论

课程是对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而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以及在一定的教育阶段(包括课内活动)学生全面发展可望达到的程度。制订课程目标,是课程发展与决策关键的第一步,是课程设计或课程发展的起点与归宿。从分类上来看,通常分为四类:即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和应用类;按学习智能可以分为:了解、理解、应用、探究或判断;按知识运用的程度来看分为:知识、技能、技巧和价值判断。“课程论之父”泰勒在对课程的研究过程中,将教育目标进行了明确:一是对学生的研究;二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是对学科专家的建议,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的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對课程目标的分类为四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导向是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形成某一种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行为性目标导向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其特点是可操作性和具体性;生成性目标导向是在教育的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具有过程性特点。表现性目标导向是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和明确表述,强调对个性化的展示。

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及方案设计

1.高职体育课程构建理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向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规格、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专门人才;二是人才培养规格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应日趋多样化,各个院校、各个学科专业应根据自身条件、特点创设出具有本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体育课程设计理念上,力求从符合本校实际出发,遵循学校的性质特征、学校的规模特征、教学条件特征、教学水平特征和学生的基础特征,打造个性化体育教学课程模式。

2.个性化课程设计要求

个性化课程设计兼具专长化、专业化和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注重大学体育课程内部结构的衔接与相互作用。其特征表现:一是不同性质的高等学校应当有不同的体育课程的内部结构。如职业类院校应该更具有特殊性结构;二是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形式体育课程结构,这包括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层次结构,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结构也应当有所区别。三是办学规模不同,也应当有不同的体育课程内部结构,如万人以上的大学校和千人以下小学校的体育课程内部结构理应不同。

3.个性化课程设置要求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不再局限于身体和知识技能培训,更多是体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强化认知、体力和情感理智的协同发展。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正规体育课程和非正规体育课程的平衡。在正规课程中学生必须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并提高身体素质;而非正规课程则更加偏重于解决个性化的问题,非正规课程不拘泥于正规课程的统一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在发展学生个性化体育的过正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构建小型课、课题化课程来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4.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及设计

体育课程的方案设计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内容分类、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单元构建;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要强调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及理论知识类内容、技能类内容、情感类内容、拓展类内容为主。如对于游泳课,普通高校以注重游泳技能为主,而职业院校则强化游泳救生踩水、水底捞物等为重点,体现职业导向特点。在技能和态度的养成上,以注重“实用”,知识既要够用,又要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有选择地对传统的教材进行改造与组合,并进行拓展和创新。

在选择原则与方法上,对于专长类内容提供多种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于拓展类内容可以采用小型化、课题化的形式,教学内容的组合可以以主项选修、副项搭配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成套选择的套餐形式。在单元构建上,一般采用模块组合,一个学年的教学可以由多个单元组合成不同的模块,主要是发展学生个性,如选项必修、专项选修、提高课的划分,体现出学校的教学特色和兴趣。如基础类课程不单独构成单元,安排在各课时中间;发展类课程如足球、篮球、排球每学期安排16课时,并以单元形式来重复出现;拓展类课程如生活类、生存类、时尚类课程,安排4个单元,每单元4课时,不重复设置。

三、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的单元设计和普通高校应有所不同,不同的学校根据本校的特色,设计不同的单元,职业院校中一般采用模块组合,注重学生的三方面需求:一是稳定爱好与专长;二是职业需求的特定内容;三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特定内容,体现职业院校对体育技能的应用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晓琼,袁国成.刍议终身体育视野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篇7

在当今社会, 经济和政治迅速发展, 并逐步开始走向富强阶段。在这一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了时代的一大课题。如果经济和政治发展迅速, 而减缓了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 也会使得社会整体发展不平衡。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贯彻“中国梦”的重要思想非常重要。要想实现经济政治的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实现以“中国梦”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中国梦”的概述

“中国梦”这一重要思想的首次提出是在2012 年, 201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 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思想。实现“中国梦”, 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开始, 经过了66 年的全国人民艰苦奋斗, 在党中央的积极带领之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从新民主主义转型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 全国人民团结一心,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共同创造了今日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社会氛围。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重要思想。“中国梦”的提出, 不是简单的政治思想, 其中凝结了党的几代领导人的伟大思想精华。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继承, 又是发展, 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其中还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内涵, 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并且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之中。

而如今, 随着教育的普及, 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加, 成为了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 成为了时代的重要一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成为了大学课堂上的最为基础的一课。大学生此时正处于由学生到社会人士的过渡阶段, 在这一重要阶段, 形成正确且良好的三观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人生的重要时间段, 将“中国梦”这一重要思想贯彻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实现以“中国梦”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想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优良成果, 贯彻以“中国梦”为导向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教育下所走出来的大学生, 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 而且以实现中华民族为复兴为己任, 能够更好地奉献社会, 实现自身价值。

( 一) 大学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信息和网络空前发展, 信息化的社会成为了主流文化的背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学生懂得自我学习, 并且能够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而且同时, “中国梦”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 同时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经过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和艰苦奋斗, 如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而“中国梦”的提出, 正是适应了时代潮流的变化。“中国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完善, 是适应当今中国发展的主流文化。而大学课堂, 作为培养祖国高素质人才的地方, 与时俱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大学的课堂教育, 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大学时期, 是学生人生观念的形成和巩固时期, 以“中国梦”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二) “中国梦”的深远影响。“中国梦”在2012 年提出, 是在我们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政治体制日益完善, 法律体制不断健全的今天提出的。一个国家, 光有经济和政治的飞速发展是不能实现长久发展的, 必须要在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辅以思想文化的发展, 而此时“中国梦”的提出就是适应了这一潮流。“中国梦”, 顾名思义, 中华民族之梦, 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代代思想结晶的完善, 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的, 是对之前各代思想的补充与完善。因此, “中国梦”的提出在纵向上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在横向上是结合了中国具体国情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思想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之中的。中华民族历经风雨,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因此, 实现以“中国梦”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实现“中国梦”导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策略

以“中国梦”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作用, 实现“中国梦”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积极实施相应的措施和做法。

( 一) 加强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实现以“中国梦”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首先应做好基础工作, 加强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堂上, 首先应当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中国梦”,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讲解和多媒体的应用, 生活形象的讲解“中国梦”的历史根源和发展精髓, 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深刻思想和具体内涵。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国情的讲解, 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网, 深刻理解“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 二) 开展“红色”教育。学校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教育, 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刻具体理解“中国梦”的具体含义。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在适当时间参观红色历史景观, 军事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抗战纪念馆等具有鲜明特征的地点, 通过参观和讲解, 学生既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牢记历史, 感受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 又能在参观讲解和自我思考中辅以自己的想法, 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红色”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讲解人员应注意讲解的正确性和生动性,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梦”深刻内涵。

( 三) 通过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在校内定时定期举办相关活动, 比如“红歌比赛”、“红色知识问答”、“中国梦演讲”等既具有“中国梦”元素, 同时又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文艺活动。这类文艺活动能够有效的传播正能量, 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高雅的欣赏水平和正确的人生观念。同时, 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使学生自己探寻“中国梦”的具体意义, 比如请爱党人士组织知识讲座, 探访革命前辈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这样更有利于使学生深刻明白“中国梦”思想内涵。

五、结语

“中国梦”的提出在时间的纵向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进一步完善, 在社会的横向上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的重要思想。“中国梦”深深根植于民族精神之中。实现“中国梦”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能够有效的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理念, 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欣赏水平,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奉献社会, 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自从2012年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 各行各业也都逐步贯彻这一个重要思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一思想的贯彻和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大学生, 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力军, 思想观念和政治观念逐步成熟, 因此, 将“中国梦”这一重要思想加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中尤为重要, 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2

[2]张彦.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4

[3]连泽绵.“中国梦”视阈下思政辅导员工作职能分析[J].教育界, 2013, 33

[4]陈红英.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中国梦“三进”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4, 6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篇8

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目标是国家、政党对学生公民基本素养的期待,是学校公民素养教育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从表层看,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目标是国家、政党、学者和教育家提出来用于规范、实施、评价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产物。它不仅具有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般性特点,可以起到导向、选择、激励、评价作用,与其它各种教育一样,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目标特点为发端,归纳了新世纪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特点:

1 具有客观性、主观性和实践性

1.1 客观性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乃至所有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先天自然存在的,而是通过后天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制订并获得大多数人认可的,大可看成是某种合同、协议或约定的产物。这种合同、协议和约定就反映在特定社会的公民素养教育目标之上,它的每条规格要求都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有利于学习者更容易领会要学的内容,发挥公民素养教育的积极作用。

1.2 主观性

指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表现,是主体满足社会发展的一种规范形态,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家达成的一种公民教育价值认同。然而这种价值认同和规范形态,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没有可量化的标准,是主观性的存在,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反复探究、反复思考。

1.3 实践性

实践性是学生公民素养目标的根本特性之一,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它可规范和指导学校公民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2)它为学校公民素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3)它为检验学校公民素养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了标准,可以说公民素养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实践可以实现的,不是人们主观的奇思异想,具有一定可行性。

2 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1 社会历史性

纵观古今,未曾出现统一的,在各个朝代、各个民族普遍适用的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即使在人类发展的同一历史时期,各级各类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也是不同的,都是特定历史发展的反映。

2.2 阶级性

学校教育是统治阶级管理人、教育人为维护其阶级统治服务的。学校教育中的公民素养教育不可能脱离阶级性而存在,是在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制定的,是阶级意志在人身上的体现,反映了一定阶级对本国人民应成为“一个什么人”的特定要求。

3 具有继承性和超越性

3.1 继承性

纵观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公民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措施等与以往各个时期的有着承继性关系,不是凭空出现的,更不可能全是崭新的,其目标也尚且如此。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学校教育都是维护统治阶级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工具,都是为培养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人服务的,这是无可置疑的。但要强调的是,由于世情和国情的不同,这种继承性可不是简单的传承接续,而是批判性的继承和扬弃。

3.2 超越性

公民素养教育目标是预定的,指向未来的,有一定的超越性。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目标是对未来公民基本素质的期望和设想,它是基于当前各级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而选择的,它是一种更新、更是一种逾越;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目标的选定是以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为依据的,不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但它又高于现状,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达到的。

4 具有预见性、可能性与方向性

4.1 预见性

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通过打分予以量化,它在公民素养教育活动之前就已经预见并借助学校教育,结合社会、家庭、个体自身以及同伴的教育,对公民价值、公民态度、公民信念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预测,是可以实现的。

4.2 可能性制定目标是对公民教育活动未来结果的一种设想,是一种有可能达到的东西,还不是现实性的存在。

4.3 方向性

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级别的公民素养教育都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这是永不更改的。当今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向性体现在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以坚持共产党的事业为宗旨,这也是社会主义公民素养教育与资本主义公民教育的根本区别。

5 具有完整性和层次性

5.1 完整性

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种分项目标,涵盖学生发展的各方面素养指标,如我国现在的德育教育目标就涉及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科技文化、法纪素养等方面,构成了完整的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

5.2 层次性

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经历和心理承受力等的不同制定复杂有序的学校公民教育目标,它不仅表现在不同级别教育思想品德目标的差异上,同时还反映了同一公民素养教育目标在不同层教育的不同要求。

根据新时期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目标特点,反复探索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有关课题,有利于找出有效的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更有利于发挥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的效果,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从而为自己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及最终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萍,林滨主编.比较德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2]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综述 篇9

思想政治教育现已被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起到相当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研究日趋丰富,研究成果涉及书籍、论文、期刊等各个领域,代表作有:高国希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徐志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张元龙《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规律研究》、吴广宇《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及启示》、赵荷《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分析及启示》、胡晶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型研究:背景、现状与发展趋势》、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等。张耀灿、郑永廷等编写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陈万柏、张耀灿等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另外还有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罗红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1983年,张蔚萍和张俊南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并合著《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2001年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即使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最本质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一定社会发展的目标,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概括地说就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类型

1、按空间划分为本质目标和具体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意义在于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每个个体所显现出来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无不显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培养“四有公民”,提升国民法治意识、参政意识、竞争合作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能够辨别是非、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优秀公民。二是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三是培养自食其力、解决自我温饱问题的公民。这几种目标由浅至深,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逐层深入的过程,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额可行性。

2、按时间划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远期目标是要经过漫长思想政治教育洗礼之后才可以达到的目标,这一过程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从头至尾的教育过程都被经历一遍,并且远期目标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把握,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向,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也就是说这种教育的正面影响是一个漫长的确定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是经过较长时间奋斗所实现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所体现出来。近期目标就是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3、按教育对象划分为社会目标、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

社会目标的要求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的一个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现,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目标的范围包含所有公民,一般来说,社会目标就是针对所有公民制定的,旨在利用政治思想教育进行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实现思想政治目标。群体目标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一定的社会群体形成他们共有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境界,相同阶层的人往往在思维模式上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那么群体目标就是根据这一规律培养或者引导不同的社会群体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个体目标则是指经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达到的个体思想水平和行为标准。一般情况下,个人的思想道德是受多重因素的左右,但如果每个不同方面的影响不作用在同一方向上,几者之间发生矛盾,那么教育作用也许就会消失。无系统的教育是对个人伤害最大的教育问题,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影响,针对每个单独个体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德智体美劳的方面的发展。

总之,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从纵向上来看,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升自我境界,为社会主义理想奋斗终生。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与其他意识形态有所不同的,即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从横向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是开放的,任何人的思想道德水平都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往往包含诸多方面。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都是综合多种因素的,受到外部环境和客观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包括着个体对于客观存在的自我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又包罗万象,对目标的含义、类型等方面的研究还在持续,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专业化。还需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006年版

[2]陈万柏、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王礼湛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6]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篇10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 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 高扬生命的价值, 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但是, 当代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令人痛心。据2014年1月18日中新网《重庆政协委员呼吁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勿轻视生命》的报道:“重庆市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调查显示, 2011年至2012年度通过科学方法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151230名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得出数据:各高校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者为11%~13%, 自杀未遂为1.1%~1.7%”。这样的数据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一) 大学生生命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这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最突出表现。就大学生群体而言, 自杀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不可回避的一个沉重话题。“仅2008年, 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了63起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总共发生了14例在校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2009年上海在校大学生的自杀人数占非正常死亡人数的八成。”据中新网报道, 2014年1月6日, 南京一名大四男生和青海一名大三女生跳楼自杀案件, 在新年的钟声刚敲响不久, 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遽然离去, 不由让人扼腕叹息。除了自杀之外, 各种残害他人生命包括残害动物生命的事件也经常见诸于媒体。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化倾向, 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 教育目的窄化为生存适应, 在生命教育方面并没有尽到职责, 德育偏重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 而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命教育则边缘化,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生命意识的培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对生命教育有所涉及, 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等方面仍缺乏系统性,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本身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也不够。

(二) 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扭曲, 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物质的最大化

当代社会扑面而来的拜物主义引发人们对利益的无尽索求, 生命被外在的物质牵制, 有的大学生为了物欲的满足甚至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不惜出卖人格, 践踏生命的尊严。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单纯追求物质并不能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 由于内心没有依靠, 缺乏精神信仰的指引, 一个个孤独的生命在物质的荒原上惶恐不安, 生命本身陷入困顿。“在一项名叫‘美国梦的黑暗面’研究里, 蒂姆·阿塞 (Tim Kasser) 和理查德·瑞恩 (Richard Ryan) 指出, 如果在生命中只以追求财富为目的的话, 带来的只有负面的后果。这些只追求财富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充分地发挥他们真正的潜能。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压力, 更容易沮丧和焦虑。在身心合一方面, 他们显得不健康, 缺乏生命力。”

诚然, 物质条件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前提, 但那维系的仅仅是人的自然生命,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更重要的是要去发展自己的社会生命、提升自己的精神生命。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指向

大学生生命教育应立足于对学生完整生命的培养, 以提升大学生生命的内在品质为宗旨, 使大学生活丰富而充盈, 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最终实现生命的成长和超越。

(一) 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性目标

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以敬畏的态度善待和呵护一切生命, 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宇宙的一个奇迹, 任何人都无权扼杀和剥夺其生存的权利;生命本身有其神圣的意义、价值和尊严, 不能因为外在的名利、物欲而伤生害命;幸福的生活需要大家携手共同创造, 既要珍惜自己, 也要尊重他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呵护花草树木、鱼虫鸟兽, 也就是在呵护人类的生命家园。

因此,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价值追求, 应该将‘大生命’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 积极培养学生对所有生命的敏感, 以慈悲的心肠和大爱境界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只有这样, 大学生才能正确看待各种生命现象, 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 才能以同情的态度关爱一切生命。

(二) 发展生命、感受幸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深层次目标

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懂得维系自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在实践中促进社会生命的积极健康发展, 从而提升生命的层次和质量, 感受生命本身的幸福和美好。理想的教育应当让生命中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让每一朵生命之花都能绚烂开放, 从最低层次的生存逐步走向生命的快乐幸福。这一层次的生命教育包括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

大学生在面对学习、恋爱、就业等问题时经常会遭遇挫折和困难, 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不知如何理性应对这些挫折, 有时会发生放弃自己的生命或剥夺他人生命的悲剧。挫折教育要让大学生明白, 生命之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 生命中的成败得失本身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 眼看着“山穷水尽疑无路”, 但只要坚持, 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挫折教育让学生体悟到挫折的正面价值, 从而认识到生命的潜能, 让内心更强大, 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感恩教育是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培育生命情怀, 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 感谢他人的善行,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回馈他人。感恩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幸福感, 自己这朵生命的小花也许卑微, 但同样沐浴着阳光雨露的馈赠, 承载着人类爱的照拂。满怀感恩, 内心更能体验到生命的充实和美好, 从而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三) 确立信仰、超越有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终极性目标

生命更丰富的内涵是对意义和价值的追求, 是生命境界的升华。每一个生命又都是有限的存在, 人生的列车总有到站的那一天, 生命教育应使大学生确立人生信仰, 寻求生命的意义进而超越有限的生命, 克服“存在的虚无”,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中国处于急速转型期, 价值取向日益多元, 面临多重矛盾和冲突, 人们既享受着物质华美的盛宴, 同时也吞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的苦果, 生命的焦虑和无助日益强烈。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和挑战的世界, 从小接受应试教育的灌输, 不知信仰为何物的大学生在碰到一些问题和挫折时往往变得无所适从, 内心孤独而彷徨, 很有可能用极端的方式终结一切。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无根的飘萍, 经不起风吹雨打。信仰是生命的支柱和依靠, 是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信仰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感悟到有限生命之可贵, 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更加爱惜自己的生命;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人为什么活着”, 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不断超越生命的有限, 融入到对无限生命意义的追寻之中。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建构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应全方位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体系, 开辟多层次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 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最根本的还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 以课程为载体, 将生命元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更新教育理念, 使教育回归人性和生命的需要, 关注大学生科学生命观的树立、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目标的实现。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不断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首先,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作为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这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其次, 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命教育思想, 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厚重的本土文化根基。最后, 借鉴西方国家发展成熟的生命教育理论, 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有益的思想补充。

(二) 生命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让生命教育回归生命体验

生命的成长和超越不是来自于沉思, 也不是来自生命知识的积累, 而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实践。生命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让生命教育回归生命体验, 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生命的真实性。因此, 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存感受, 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参观访问等方式, 让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 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生命认知, 培养生命情感, 锤炼生命意志, 坚定生命信念。例如, 可以让大学生从事一些公益性活动, 如去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 去敬老院帮助老人, 利用所学知识为所在社区的居民服务, 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产房、手术室、殡仪馆和墓地, 让大学生体悟到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不需要害怕, 也不需要逃避;还可以进行安全逃生演习和生存技能拓展训练, 提高大学生保护自己生命的能力。

(三) 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营造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个合力工程, 需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教育主体的作用, 最终形成互联、互补、互动的生命教育机制, 为生命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个体的生命只有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 才有可能战胜恐惧和焦虑, 培养内心的坚强和自信, 提升应对风险和挫折的能力。但是当前社会种种不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因此, 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 应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积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逐步缓解大学生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为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外部保障。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加强的领域。立足于对学生完整生命的培养, 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以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为起点, 在发展生命、感受幸福的基础上确立信仰, 实现人生的价值。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构建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 完善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 并与实践相结合, 让生命教育回归生命体验。同时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营造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肖川, 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04) .

[2]曾云莺, 王东红.后现代教育观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 (01) .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篇11

【关键词】慕课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34-01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不断促进着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当今,国内外大规模在线课程迅速发展,这一新型学习模式正触动着大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当今的“慕课”热潮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0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教学,学习者可免费学习课程,完成课程学习后可获得课程结业证书、大学学分等认定。慕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地域、人数限制,使大学课程教学逐渐成为随时可以获得的商品,能够同时满足校园和社会各类群体的学习需求。慕课通常由知名大学或知名学者主持制作和运行,从而使各类慕课平台集结了最优质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

自2012年以来,慕课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烈追捧,发展迅猛,国内外产生了大量慕课课程及众多的慕课平台,越来越多的大学与机构开始认可慕课学分,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已经开始互认慕课学分,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打造国内慕课共享平台,并互认慕课学分,国外甚至已经出现了慕课学位。[1]一些专家认为,慕课的发展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带来巨大威胁,在不久的将来,慕课将颠覆传统的大学教育。

二、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慕课作为互联网在线课程,具有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所没有的教学时空的延展,教学受众的辐射,教学精品的集中等优势。那么,具备这些优点的慕课就比传统大学教学模式更佳吗?这可以追根溯源,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谈起,看它究竟是否能够担起达成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使命。

我国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O一2020年)》,[2]确立了一系列教育发展的方向与政策,并于2012年制定公布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明确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3]由此,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通过组织各种教学、科研和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要求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多创造,课程教学安排大量的案例学习与讨论,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自主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懂有关知识,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及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感、自我管理能力,较好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综合素养高的人。

三、慕课对于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足

慕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及传授知识,但其自身的构建形式对于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时空分离,深入互动缺乏

慕课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学,教与学不是完全同步,教师与学生在时空上被分离开来。慕课的教学内容主体为一个个十几分钟的教学短视频,通过设置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来简单测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靠简单的记录学生在线时长来评价,慕课的讨论功能也只能实现简单的问答。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现场表情反映、提问等方式发现学生对课堂内容是否存在疑问,并及时予以释疑。但在慕课中,学生主要通过观看事先录制的视频进行课程学习,通过键盘进行不太及时的简单交流,这种在线教学形式无法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深入互动交流,更无法接受到大学校园文化的环境熏陶。

2.知識传授为主,实践环节缺失

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科学研究型人才,大学的使命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要通过设置各种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掌握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当今中、西方大学教育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文件中,明确要求高校“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 [4]凸显出大学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慕课课程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和高效的传播性,且大部分课程由名校或名校的教授牵头建设,学习受众面很大,但其教学主要是以讲授为主,虽有效地进行了知识传授,但缺少了更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3.学习受众面广,无法因材施教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从不同受教育者个体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不同个体的需要和变化,尊重其学习主体地位,培养他们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今天的大学教育早已将因材施教作为其基本的教育理念之一,并且也成为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大学目前出现的“导师制”、“书院制”等新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措施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理念。但慕课实施的是相对标准化的课程教学,其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学习者的教育程度和认知能力有所区分,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习者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实际需求,也造成学习者顺利结业的比例较低。[5]

四、总结

慕课作为一种现代大学课程教学的新手段,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但根据以上分析出的不足之处,使其作用也仅限于传授知识,无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也无法培养学习者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慕课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使其无法完成我国和西方国家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慕课无法取代大学校园传统的现场教学,慕课更应该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通过慕课学习基本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留出更多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度的知识探索,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6]慕课与传统大学教育的有效结合是大学借助慕课手段进行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2015,33(4):66-7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3]高等教育专题规划[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146660.html.

[4]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142870.html.

[5]许涛.慕课背后的争议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5(7):23-27.

大学生教育目标研究 篇12

关键词: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学习目标

一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 学习目标不明确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23名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至今, 是否有明确的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学习目标”的调查中, “有目标但不能按时完成”的占48.4%, “没有太明确的目标, 学好一样是一样”的占25.1%, “没有目标的占1.3%”。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培养目标会形成障碍, 两者不能统一, 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不利。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你认为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否合理”的调查中, 回答“不太合理, 需改进”的占58.8%, 已超过一半。原因是“专业技能课安排的课时太少, 自主练习技能的时间不够”。

二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学校以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当前, 学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 能在社会文艺团体、中小学校及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管理工作, 以及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艺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希望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学生, 以适应现今快速变化的市场发展。学生如果只专不全会限制未来的发展, 毕业时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为拓展学生的素质和知识面, 学校增开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 如艺术管理、艺术概论、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等。

2. 学生认为既专又全很难做到

学校希望学生能全面发展, 但学生却觉得要做到“既专又全”很难。因为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要花费大量时间, 并且必须持之以恒。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 课时量又大。学生们光是在主修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就很紧张, 更别说再加上声乐、舞蹈和其他一两门的器乐练习了。

目前, 学生们对课程设置不满意, 一是认为开设了太多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 如体育课、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但这些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科目, 无法更改;二是认为专业技能课的课时安排太少, 希望学校增加课时安排。这个问题, 解决上有一定困难。因为每个学校配备的音乐技能教师人数不多, 而技能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讲, 专业技能课是一周一次, 如果让每个学生每周加一节技能课就意味着学校需要引进多一倍的技能教师或在校的技能教师劳动强度加大一倍, 这无论是从薪资待遇还是从劳动强度考虑, 都是不现实的。

三看法与建议

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学习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有以下建议:

1. 学校可以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改进课程设置

音乐课程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它包括授课内容、课时计划以及各课程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各门音乐课程的安排, 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 (如年龄、专业等) 其心理依据也不同。课程设置是思维模式的体现, 其科学与否, 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效果的好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程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设置才能更好地被他们所接受。

2. 在自选课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据了解, 目前学校开设的自选课程都是提前设置好后再让学生选择的, 而非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做的设置。虽然这样的选修课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也可以展现学校的教学特色, 但未必都是学生喜欢的。加上学生认为选修课不是主课以及一些教师上课不用心等情况, 选修课远达不到该有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 对于选修课应该先调查再开设, 并且加入学生们一致认为比较欠缺的专业技能课程。

3. 以“高带低、强带弱”的教学形式增加技能课程

针对学生们认为技能类课程太少的情况, 笔者认为, 可以尝试以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以技能较强的学生带技能较弱的学生这种方式, 这既可以不用增加教师的劳动强度或学校的薪酬负担, 又可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心理期望, 还可以提升部分学生的教学水平。

建立最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原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 将有相对联系又有实效的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精心选择学生能够受益的知识技能, 加强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优化课程设置, 使学校的教学目标能够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一致。

音乐教育, 包含着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有人强调音乐为主体, 学生在音乐中接受教育;有人认为教育是主体, 在教育中掌握音乐。不论如何, 事实上,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二者不是对立的, 而是互补的。二者的全面结合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唐代货币制度下一篇:教学内容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