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研究(共12篇)
大学教育研究 篇1
一、 问题的提出
大学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既受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定位影响, 也受大学教育系统内部制度设计与资源配置的影响。立足于大学教育系统本身, 大学教育质量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综合, 与大学系统内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模式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 不同的大学制度设计将会导致大学活动场域内不同的行为主体的行为表现, 而不同的行为表现最终会反映在大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与大学教育质量的现实差异上。大学治理是大学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层面的大学教育理念在大学实体层面的具体表现, 它涉及大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系统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运行和调控, 既是大学制度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性条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现行的建立在国家行政管理基础上的大学教育治理模式势必会导致大学教育活动主体行为的异化, 从而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1] 。因此, 大学的“去行政化”和“回归学术共同体本位”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一致性共识 (张文红, 2012) 。如果以大学教育质量是大学教育系统在合理而科学的治理结构中的产出作为研究预设, 那么建立起适应大学教育规律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就必须回答以什么为基本框架来分析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现行的行政治理模式为什么会阻碍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何处等问题。本文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角度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行政治理模式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要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大学去行政化必须以合作治理理论为基础, 理顺国家、政府、大学之间的外部关系并在大学教育系统内部突出各主体的作用, 形成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大学治理结构。
二、大学教育质量属性与大学治理的关联性分析
在大学诞生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虽然大学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其功能定位几经改变, 但大学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基本事实却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其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既决定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的大小, 也决定着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在整个社会化分工系统中大学被定位为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种基本功能。大学功能之间的比例结构是区分大学类型的标准, 但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 为受教育者提供知识服务, 进行人才培养,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价值的社会公民是大学的基本功能, 而判定其基本功能发挥得好坏的标准就是大学的教育质量,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大学自身的命运, 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 大学教育质量涉及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多个主体, 既与大学组织内部的学生、教师、管理者有关, 也与大学组织外部的家庭、工商企业、政府部门的利益有关, 是多个利益主体价值判断和评价的结果。大学教育质量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化决定了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属性、复杂性、主观性和客观性, 是多重属性的综合。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是宏观环境巨系统内的子系统, 具有自有的投入—转换—产出系统。大学教育质量是以人为载体的, 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在大学教育系统内, 通过组织认同、学习参与和系统训练等教育活动程序后的变化程度, 是典型的系统性产出, 是特定的宏观外部环境下, 大学教育提供系统中的活动主体互动作用的结果。大学教育质量虽然表现为一种结果, 但与活动过程有关, 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非线性加总。大学教育的过程质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体验性的服务质量, 发生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各个时间和空间节点, 类似于服务质量中的功能质量, 既与行为主体的过程参与动机、参与环境等因素有关, 也与整个大学教育系统的各质量要素的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和有形性有关, 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结果, 存在着过程性。大学教育的结果质量以大学教育活动的结束为时间节点, 反映在受教育的价值观念的形成、知识的增长和能力提高等多个层面上, 类似于服务质量中的技术质量, 其结果质量不仅在个体上存在差异, 而且在显示和隐形两个维度上均有所表现, 其对社会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和环境的变异性。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既决定于大学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也决定于活动内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和其主体能动性作用的发挥程度。
在相同的宏观环境条件下, 大学教育质量决定于行为主体在整个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机会、积极性和参与方式, 而行为主体的参与机会、积极性、方式是由结构系统决定的,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2] 。现代服务质量管理理论认为:功能质量主要是通过服务接触管理实现, 结果质量主要通过服务质量系统改进来达成[3] 。服务质量具有主观性、差异性、互动性和过程性的典型特征, 服务质量的属性特征决定了服务运作的管理与产品生产管理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不同[4] 。D·凯特指出: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络管理系统[5] 。缪勒把治理定义为:关注制度的内在本质和目标, 推动社会整合和认同, 强调组织的适用性、延续性及服务职能, 包括了战略方向的掌控, 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协调, 资源的有效利用, 外部性的防治, 顾客服务宗旨的实施等内容[6] 。理论上, 大学教育质量是以受教育者为载体的, 发生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过程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教育服务, 也有互动过程中的知识增长。如果按照制度—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 将大学教育质量视为特定环境下的组织绩效, 那么教师和学生就在大学教育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两个重要的主体。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定位就决定了大学的外部环境, 而大学环境决定了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因此, 如果将大学作为一个组织, 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系统性思考, 那么大学教育质量的研究就必须从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安排两个层面着手进行分析, 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和微观层面的大学内部的制度安排。
大学治理模式与大学教育质量有关, 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质量属性的保证性条件的形成和作用发挥是通过大学的治理结构来实现的, 与大学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大学治理结构是大学教育系统内外部的一套旨在实现大学理念和目标的制度安排及相应的组织架构、权力规则体系。在大学治理中, 结构是一个基础性条件, 所有的决策活动都是在一个基本的治理结构中展开的, 也就是说大学办学理念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 (顾建民, 刘爱生, 2011) 。总体上, 从世界现有的大学治理模式分析,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受大学办学历史、国家制度和各种外部事件的影响, 宏观层面上的大学治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既有行政、学术权力主导下的大学治理, 也有市场权力主导下的大学治理, 不同类型的大学治理的效率即大学教育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7] 。微观层面上, 如果将大学教育系统视为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知识性服务生产系统, 那么在投入一定的前提条件下, 产出的效率或大学教育质量就决定于转换过程, 而转换过程在微观组织层面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结构性特征, 在这种结构系统内, 组织内部的权力、资源分配、决策体系和规则就构成了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内涵。由此可见, 大学治理由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部分组成, 外部治理通过一定媒介作用于内部治理, 两者之间具有传递性、反馈性且具有自洽功能, 这客观上要求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一是必须涵盖大学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并将其纳入到其决策主体的范畴内, 是多主体之间共同参与的治理;二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两个关键要素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教育系统活动本身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 对大学教育质量有决定性作用, 其决策参与机会应在制度层面予以保证;三是权力下沉的治理, 大学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发挥作用, 相互之间界限清晰、相互制衡, 运行有序。
三、大学行政治理与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矛盾分析
(一) 行政治理导致政府与大学关系错位, 大学偏离其学术本位
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性决定了国家、政府教育投入和大学对教育资源的正确使用的应然, 这也决定了政府和学校在整个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系和角色。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筹集资源、建立大学教育质量外部评价机构、设立大学董事会;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大学教育目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建立组织运行机制, 保证大学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保持高度的自治。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关系清晰的前提下, 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来寻找其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在一种竞争市场上, 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将会自动地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种自律机制, 也就是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是由市场驱动而非政府驱动的, 也只有在这种模式中, 大学的教育质量才能成为大学的自觉行为而得以保证。在大学行政治理模式中,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且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与行政官员的任命交织在一起,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发生在行政体系内部, 大学彻头彻尾地成为了庞大的政府统治机构中的一部分。大学行政治理是一种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是建立在社会等级差别基础上, 其结果势必会导致大学等级秩序的出现, 其治理机制依赖于政府的强制力和权威, 依靠教育资源的行政化和差异化配置来实现其治理目标。为激励大学管理人员, 体现政府意志, 政府通过惯行的绩效考核的方式来对大学进行各种类型的考评且以考评结果作为大学教育资源配置和大学管理人员升迁的主要依据, 忽略了大学教育质量的发展规律。出于个人理性和官僚政治理性, 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将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把满足上级政府的要求和政府官员的政策偏好作为学校行政决策的主要风向标, 倾心于做让上级政府和直接委托人满意的事, 对大学教育规律的坚守和维护将让位于政府意愿和长官意志。以此为背景, 所谓的大学教育质量就极有可能成为阶段性目标或只是停留在各种类型的评价指标的完成上而非大学教育系统的自觉行为。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高校将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各种类型的评估和考核上, 大学的学术本位难以受到应有的尊重, 现实表现就是不断地给教师下指标和校园内热闹的迎评活动。长期的结果是大学精神的逐渐丧失和与大学格格不入的组织氛围的出现, 不良校园文化的形成将会使大学在偏离其学术本位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大学教育质量不仅难以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证, 也难以在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层面上得到重视。
(二)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边界模糊, 导致大学教育质量活动主体行为异化
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既离不开学术权力, 也离不开行政权力, 是两者协调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中,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在各自的决策范围内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为大学教育质量提供保证, 共同实现大学教育目标。事实上, 大学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目标的实现是以大学教育系统的学术活动为基础的, 因此, 学术权力应成为大学教育系统内教育资源计划、配置的主导性权力。学术权力主导地位的确定是教师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生通识教育、心智训练等大学教育质量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大学教育系统的行政权力作用于大学教育系统内部行政管理系统, 为大学教育质量服务, 承担大学教育的硬件建设和日常的教学服务, 通过行政权威的应用发挥作用。
大学行政治理是以行政命令的自上而下的贯彻实施为主线的, 行政权力具有其先动优势。在权责范围不清的情况下, 大学行政治理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 而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必然会导致三种程度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学演变成为一个官僚组织。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大的必然结果是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系统内部的弱势。在弱势的环境条件下, 为了生存, 学术组织将会以自身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力的丧失去换取存在空间而逐渐成为大学官僚组织的附属物, 学术自由成为大学学术共同体海市蜃楼般的理想图景。学术权力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治理主体地位的丧失、大学成为单一中心的行政官僚组织, 大学的组织属性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在整个治理结构中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二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模糊,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模糊在学校决策层面必然导致大学教育系统内部运行的混乱和无序, 大学教育系统正常运行和质量保障条件建设所必需的资源难以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其典型表现就是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前提下, 学校管理者凭借其独享而不受监督和约束的行政权力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看得见、摸得着且立竿见影的硬件设施建设上, 大学出现了一流的设施、三流的教师管理和服务理念的错位现象。三是教师的自我矮化。出于价值理性, 为迎合行政管理需要, 教师丧失对学术的坚守, 失去对学术应有敬重, 学术工作成为教师渔利的工具, 导致学术活动场域的大面积失范和败德行为, 教师的失范和败德行为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模范性和教育的感染力, 另一方面加剧了教师内心深处的冲突和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层面的失范和败德行为在大学教育系统内,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验和感知而影响和塑造着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观念。受教育者主流价值观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没有灵魂的工具和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量出现, 严重地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属性。
(三) 大学行政治理忽略了大学教育活动规律, 剥夺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教育质量与大学教育过程组织管理密切相关。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大学教育质量体系尤其是在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这客观上要求, 任何行之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及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维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建立在传统的治理理论基础上的大学行政治理模式将大学作为国家庞杂的行政组织中的一部分, 并将大学整合在一个层级结构明显的官僚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国家通过对大学教育资源的行政垄断、计划、分配和人事的任免实施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大学外部行政治理通过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扩张渗透到大学教育系统内部, 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相关政策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大学党委—大学校长—院系等多个层级传递到大学教育系统中的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身上, 这种信息传递模式是单一的纵向传递, 层级多且缺乏信息反馈, 政府决策过程缺少来源于基层的相关信息且相关政策容易被层级结构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加以选择性应用而出现决策目标与实际执行状况相差甚远的现象。与此同时, 学生和教师的相关诉求逐层向上传递, 受传递层级的影响, 正当而有用的信息将会被逐层过滤而失去其本来面目, 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了解掌握的有关大学教育的信息可能与大学教育系统的真实情况存在偏差, 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决策难以反映客观现实而失去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由此可见, 在大学行政治理结构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被置于整个大学治理结构的行政命令体系中的最底层, 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行政权力体系中仅为行政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各项行政规定的执行者, 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充当着一个政府和校长行政意志实现的工具性角色, 而非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 大学教育质量属性中的主动性难以实现, 不难看出, 大学行政治理是见物不见人的, 这种模式的运行结果使本应成为大学共同治理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被排斥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决策体系之外, 其参与大学治理的机会被剥夺, 从而产生强烈的疏离感, 进而失去对学校教学事务的参与热情和合作精神。
四、结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 》把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放在了战略高度, 不断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主旋律。为保证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大学教育的提供系统必须具有一套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是在了解大学教育质量形成机理基础上, 以国家、政府和大学之间清晰的关系定位为基础, 能够对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有效激励和控制, 并保证在整个大学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信息畅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的多元化、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大学治理与其它组织的差异性。大学教育质量的多元性决定了大学应是一个相关利益主体参与治理的共同体, 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大学、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单一中心的行政治理结构将会导致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大学的学术本位的丧失、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失去, 从而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在现行国家加大财政投入的大前提下, 应着眼于现代大学教育规律, 着力搞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而顶层设计的核心是理顺国家、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为大学建立良好的外部治理结构, 以此为基础将大学教育相关利益者纳入到整个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中, 形成多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 以满足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达到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鸿渊.多重制度环境下的高校行为异化研究[J].江苏高教, 2011, (2) .
[2][美]米歇尔.克罗各耶, 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
[3]洪志生, 苏强, 霍佳震.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探析[J].管理评论, 2012, (7) .
[4]温碧燕.服务质量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D.Kttle.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M].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3) .
[6]MUELLER.R.K.Changes in the wind in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81 (spring) :9.
[7]于杨.大学治理结构与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关系探析[J].江苏高教, 2012, (1) .
大学教育研究 篇2
1、当代大学生基本思想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
2、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征研究及管理对策
3、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
4、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心理教育研究
5、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研究
6、大学生心理危机个案追踪研究
7、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调查及教育研究
8、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9、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研究
10、学生资助体系和机制研究
11、当前我校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机制研究
13、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14、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
1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实践
17、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的建立
18、文化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1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优化研究
20、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21、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状况跟踪研究
22、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2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4、学生就业工作机制和评估体系研究
大学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育政策 教育发展 工具性 人文性 通识性
无论在本科院校还是在高职院校,英语基础课都被称为“大学英语”或“公共英语”。这是面向高校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1949 -1984 年间,高校开设的这类基础英语课程被称为“公共英语”,1985 年之后,渐渐被统称为“大学英语”。实际上,所有学者都将公共英语与大学英语发展历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与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密切相关。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就是国家关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各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首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国家相关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发展的基石。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和国家大学英语教育政策沿革始终是紧密相连的。大学英语教育政策总体上具有一定的承继性和延续性,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也是一脉相承的。
一、大学英语教育政策沿革
任何领域的发展变迁都与时代政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也毫不例外地烙上中国历史与时代的特征。我国大学英语(含公共英语) 发展历程中各类核心政策文本的演变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 我国大学英语(含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教学要求
文本演变情况
颁布/出版时间 核心政策文本名称 备注说明
1962年6月
《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各类专业适用)
1980年8月 《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
1985年2月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
1986年3月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
1993年 《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998年 《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非英语专业专科用
1999 年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将原有的“理工科大纲”和“文理科大纲”合二为一
2000年10月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04年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版
2004 年1 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表2 我国大学英语(含公共英语)考试大纲文本演变情况
1987年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及样题》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及样题》
1994年3月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及样题(增订本)》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及样题(增订本)》
1998年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
2006年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 修订版)》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2006 修订版)》
2007年7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14年11月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修订
二、大学英语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作为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中国大学英语有着较长较复杂的历史。它起步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60多年来,历经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1985 年(工具性)
1959 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外语教研室草拟了一份供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各类专业使用的《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后经高等工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复审定稿。1962 年5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终于问世了!
该大纲明确指出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为阅读,提出公共英语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 规定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以科技英语为主,教学对象是“中学学过三年英语的学生”,首次明确了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等。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对内政府高度重视俄语学习和俄语阅读能力人才的培养,强调“快出人才”的教学方法,对外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科学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孤立无援,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阅读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获取最新信息,以便赶超世界最新技术水平。这样的时代背景导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主要以阅读为导向,以科技英语为主要内容,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教学原则,具有典型的“工具性”特征。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该大纲的颁布对于公共英语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之后的十年动乱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被迫中止。直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大学英语教学才开始恢复和发展。
受教育部委托,在参照了1962 年颁布的教学大纲基础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起草了《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草案)》。几经讨论修改审核,该大纲于1980年正式颁发出台。
该大纲最新的变化在于首次将公共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和专业阅读教学阶段。
大纲确定大学英语教学基础阶段的目的是:为学生阅读英语科技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大学英语教学专业阅读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比较顺利地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的能力。大纲还鼓励为顺利完成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学习的学生设置一些诸如翻译、听力、科技英语写作和高级阅读等英语选修课。
该大纲是一份过渡性的大纲。虽然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单一,仍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导向,“工具性”特征明显,但当时对公共英语教育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第二阶段:1985 年——2002 年(工具性为主,兼具人文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的发展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包括考试等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85—1986年,教育部先后公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理工科本科用)》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二语习得、语言共核等先进理论在这两份大纲中都有所体现。虽然这两份大纲仍把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主导地位,但听、说、译、写能力的培养被首次纳入教学目标。大纲的颁布引起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试、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英语高级阅读、英汉翻译、英语听力和英语写作等课程孕育而生,课程设置多元化,课程内容人文化。
此外,新大纲首次提出实行分级教学,充分体现了“尊重认知规律”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学生提出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并对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合格等级证书。
在将1985年版、1986年版两份大纲进行整合修订的基础上,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针对所有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适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该大纲虽然仍把阅读确定为大学英语的重头戏,但开始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把大学英语四级定位为全国各类高校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该大纲的教学对象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
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一样都属于高等教育范畴,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就业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专科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本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90 年代初以前,我国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参照本科学校, 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针对这种局面,1993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 “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学目标”。《基本要求》指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以阅读为导向的传统教学目标进行了修正,听说能力的培养得到了重视。
该《教学要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针对高等专科层面的公共英语教学制订的第一个指导性教学文件。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专科英语教学开始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非英语专业专科用)》,继续强调阅读、翻译、听、说、写能力的培养。
1998年高教司出台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PRETCO)是考核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2005年6月计算机化考试取代了PRETCO的传统纸质考试,进一步规范了PRETCO考试的标准化。
遵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三教统筹”的部署,在对《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0年10月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全面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提出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的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该文件突出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性,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扭转了以前一贯以阅读、翻译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专科英语教学迈上新台阶的标志性工程。
从整体看来,这一阶段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切实提高了大学英语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课程也由单一的“工具性”倾向逐渐转化为 “工具性、人文性”并存。
3. 第三阶段:2003 年——至今(工具性为主,渐具通识性)
2001 年底,中国加入 WTO,中国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史无前例地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已从经贸扩展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旅游等各个领域。随着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需求与国家发展战略使大学英语教育不得不迅速做出响应。
在进行了充分而全面的需求分析基础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同以往相比,这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主要特点如下:
1)基于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区域、校际差异, 将大学英语教学分成“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层次。
2)大学英语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从“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导向”转向强调听说领先。
3)“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被首次写入教学要求(大纲),表明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定位开始转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指出: “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开始探索“工具性”之外的其他功能,如“人文性”和“通识性”。
2006年开始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听力的分量和分值,同时也增加了“快速阅读”和“选词填空”两个新题型。
随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以语言知识为本”过渡到“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头等任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提倡的是“综合知识+ 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模式, 学生通过全方位知识的学习,以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工具性倾向→工具性为主,兼具人文性→工具性为主,渐具通识性的发展轨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要求趋于“复合型”,除了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生还要求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以及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样的要求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相契合的。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否定大学英语的通识性,将大学英语教学绝对(工具) 化,是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的。可以肯定,大学英语通识化必将成为大学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6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2]大學文理科英语教学大纲6修订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6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大学教育质量与现代大学建设 篇4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
教育质量问题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也是现代大学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深对于教育质量的认识。
1. 关于教育质量观。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对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认识。但是, “德智体”的内涵是什么?尤其是“德”和“智”的内涵是什么?在不同时期, 人们的认识有所侧重。譬如对于“智”, 多年以来, 一般认为主要是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但如今,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则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对于“德”, 不仅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有着根本的不同, 而且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中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 在对于教育质量的认识与思考中, 笔者认为当前尤其要重视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
2. 现代大学教育质量标准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
既然我们认为大学标准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 那么现代大学教育质量标准就也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其中, 专业标准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创造力、适应性等几个方面, 要使我们的学生达到专业上的“通”。人文标准应该包括道德、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 要使我们的学生达到人文上的“通”。
这里, 所谓教育质量的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 其核心是强调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中要突出为人、为学两个方面。既要传授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能力与技能, 又必须有道德的教育;既要教会学生做事, 又要教会学生做人, 尤其不要偏废学生为人、做人的教育和养成。
3. 对于不同的培养对象和不同培养目标, 其教育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高等教育界有一句名言, 即“两个一百分”。它是对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而言的, 其含义是只要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好就都可以得满分的评价。它的前提是“两张考卷”、两个要求。其目的是鼓励各类不同大学、学院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现在不仅是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 而且在本科中又分出了所谓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 并且还有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之分。但是, 不管这种分类科学与否, 由于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存在差异以及办学定位的不同, 我们应该在坚持专业、人文两个标准的前提下, 教育质量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与不同。
二、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虽已步入大众化阶段,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前进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的发展模式而言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前进中所面临的八个方面的困难与问题, 都是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的, 是要高度重视和继续认真加以解决的。其中第一个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第五个是“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属于第一次现代化初期的特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际上是“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在资源环境上的反映。“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反映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问题似乎不容易被人们注意到, 其实更加令人担忧。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只热衷于赚钱, 甚至认为钱比思想、比灵魂、比道德更加重要, 如果“赚钱光荣”成为人们唯一的目标与信条, 如果为了赚钱、为了GDP就可以不顾一切, 那就会使我们的美好家园不复存在, 会使我们的后代丧失道德方向和扭曲价值取向, 其后果不堪设想。“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的发展模式以及“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反映在大学, 就是过分或一味追求专业标准, 而忽视了人文标准。
2. 忽视人文标准的主要表现与结果。忽视人文标准的结果是:专业标准既没上去, 思想道德建设也急需加强。
第一, 专业标准没上去。2005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多达533万人, 我国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居世界前列。但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IMD) 发布的2007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的统计显示, 我国工程教育为市场提供合格工程师的能力却很弱。对此,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发出“我国工程教育能力缘何世界垫底”的呼声[1]。由此联想到70年前的西南联大, 这样一所转战于穷山恶水之间的战时大学, 孕育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7位“两弹一星”元勋、171位两院院士;也使人不禁想起钱学森先生最大的遗憾, 中国至今没有建立起培养大师的制度。如果后者反映的是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 那么潘云鹤院士的呼声就是对大众化阶段大学教育质量问题的呐喊。
第二, “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这更多地反映的是人文标准的问题, 也许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涉及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所体现的大学的缺失, 尤其表现在道德和价值观以及泛行政化倾向上。其突出表现诸如:一部分教师与学生的学术浮躁、作弊抄袭, 对财富与权力的向往与追逐等等。
三、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在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下功夫
建设现代大学首先要保证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在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下功夫, 尤其是要解决对于人文标准的忽视。
1. 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也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现代新大学, 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西方价值观念涌入中国, 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此引起的价值观念冲突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际问题。我们的大学生也“越来越现实”了, 其价值目标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正在削弱。同时, 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感也在明显增长。
要真正做到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起来, 要大讲, 要宣传, 要理直气壮地捍卫我们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要求管理部门和院系实实在在地去做。其次, 要重点解决好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两个问题。
2. 要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
坚持教育质量的人文标准必须从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开始。目前, 我们的道德建设正处在一种尴尬境界:一方面我们要在“保持东方文化集体行为模式的同时, 扩展公民的内心独立和自由”[3];另一方面人们, 包括我们的学生, 在开始正视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的同时, 价值目标由理想向现实转变, 明显带有功利化色彩, 以致一些人在涉及“大我”, 即国家、民族时就失去自我, 而在涉及“小我”, 即自己、个人时却只剩下自我。
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互动的。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实行公民教育, 作为公民的“底气”的人文教育与公民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这里, 德、德性、公德、德育就成为了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又好又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也是我们的国家又好又快地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我们应该恪守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作为一所现代大学, 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要做文明的合格公民;作为一名大学生, 起码应该做到诚实守信不作弊, 尊敬师长有礼貌, 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以引领社会风尚。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即“八荣八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 是人人应该做到的, 是应该教育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必须努力做到的。
3.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 坚持教育质量的人文标准。当前, 高等学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转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追求。
首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括信仰、理想、精神文化、道德的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完整体系, 既要从“普适道德”做起, 又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所以,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要体现层次递进的特点, 在守住道德底线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高层次导向。既要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 又要注意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要把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 倡导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的价值判断, 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爱中华民族, 实现在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真诚的服务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 要融入立德育人全过程。一是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纳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 而且要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和全部课程体系中;二是不仅要渗透到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 (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 到专业的各门课程的教书育人中, 而且要成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任务和内容;三是不仅要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而且是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 要人人积极参与。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专职队伍、基本力量, 理论水平高、知识系统, 应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此外, 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专职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广大的重要力量, 他们与大学生接触最多, 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从某种意义来说更具影响力。人人参与还包括大学的各类管理、服务人员, 不仅他们的信仰、理想、精神文化、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而且他们也应该担负起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责任, 特别是学生工作队伍。
(作者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北京100192)
参考文献
[1]任荃.潘云鹤院士:我国工程教育能力缘何世界垫底[N].文汇报, 2007-09-28.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7-10-25.
大学教育研究 篇5
一、郑州大学远程教育专/本科报考:
高起专:护理学 药学 教育学、法律、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财务会计、计算机及其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计算机网络工程、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
学制:2年 学费1800-元/年
专升本:法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教育学、英语、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土木工程、药学 护理学、基础医学 学制:2-3年 学费:2450-2550元/年
二、四川农业大学远程教育专/本科报考:
高中起点专科:经济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法律事务、建筑工程技术、会计与统计核算、机电一体化技术、供用电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行政管理、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市场营销、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学)等。
专科起点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教育技术学、园林、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等。
入学报名考试费:120元/生。学费:高中起点专科:3400元/生.两年;专科起点本科:4200元/生.两年,书费共计1000元
三、华中师范大学远程教育专/本科报考:
高起专: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专起本: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会计学、旅游管理、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社会工作(社区管理)。
学制:2-3年 学费:高起专2400元/年、专升本2550元/年。
联系人:吴老师
电话: 13028623255
0311-80891560 QQ:2536703580
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 篇6
关键词:法制;高校教育;理论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46-01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有关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性质,现阶段主要观点认为,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可见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学生意识到了法制教育对高校在校生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党的十三五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各项事业都要依法治理,公民的一切活动都要遵照法律的规定。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骨干力量,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就不可能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之外,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2]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通过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特将造成大学生法制观念缺乏的原因归纳如下:
1.大学生法律知识方面:对法律知识兴趣浓厚,但实际上了解得模糊、不全面,存在一些盲点。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对法律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却背道而驰,他们的守法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同时他们对法律的信任度不高,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3]
2.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法律观点和观念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薄弱且水平较低,因此他们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观点和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的态度。[4]《中国青年研究》(1999,2)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他们中对“是否相信法律的裁决公正”表示有信心的占35.1%,表示信心不足的占58.1%,而6.8%的大学生则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是否觉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回
答,占79.7%的为“不太平等”,“不平等”的占12.8%,认为“平等”的只占9.5%。这种对法律的怀疑态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做事方式。[5]同时,由于我国高校法律教育课程的讲授和考核在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形式,且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导致了他们的法律观念淡薄。因此,他们对法律很难有深层次的感悟体验,这就导致了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走上犯罪歧途。[6]
3.学校法制教育方面: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对课堂教学兴趣不足
高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停留在传统的法制教育手段上,在课堂上开设基础的法律课程,宣传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但是很多的法律制度尤其像刑法和宪法,行政法等法律制度一方面由于晦涩难懂,一方面由于脱离现实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大的距离感,没有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去,所以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的成因
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原因:1.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发生变化。2.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3.大学生对法律的功能或作用的认识有问题。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原因:1.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分离倾向。2.法制教育中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疏离倾向。3.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不符合学生法制教育的要求。4.法制教育的内容设置不合理。5.法制教育的实施方式比较单一,没有达到多样丰富的要求。[7]
四、如何完善高校的法律制度
1.改进学校法制教育的方式,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实践活动。
2.拓展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如自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学中坚持讲解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
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培养骨干,提高教师素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教学方法;改进考试方法;领导重视,创造良好环境。
4.深刻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法制教育研究;继续深化法制教育改革。[8]
参考文献:
[1]李平:《高校法制教育的理性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第Z2期。
[2]黄永明:《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刍议》,《河池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3]倪怀敏:《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分析及其对策》,《思想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
[4]陈大文:《谈谈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思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5]郝雪玲:《高校法制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第2期。
[6]方益权:《提高高校法制教育实效的宏观视角》,《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
[7]王静:《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6期。
[8]唐际昂:《传统道德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影响论析》,《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大学教育研究 篇7
一、远程教育合作模式的内涵、特征
美国高校在网络教育开展中十分重视与其他院校和组织进行合作。据美国教育部门统计, 在2000-2001学年提供远程教育的院校中, 有60%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合作组织。在加入远程教育合作组织的院校中, 75%加入了州级合作组织, 50%加入了系统级 (多校区大学系统或社区学院地区系统) 合作组织, 27%加入了区域级合作组织, 14%加入了国家级合作组织, 另有4%加入了国际合作组织。雷庆和樊文强根据合作目的、广度、深度等方面的差异, 将美国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模式概括为“联盟式”、“同盟式”、“联合式”和“合伙式”。美国高校与其他组织合作开展网络教育的模式具有多样性,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教育合作体。雷庆和樊文强认为, 在联盟式合作组织中, 高校在教学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将合作限定在教学和课程以外的“非核心”资源或活动中。在同盟式合作组织中, 高校之间在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方面建立了正式的、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 为学生选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在联合式合作组织中, 高校共同开发和建设网络课程或网络教育项目, 形成“共建共用”式的合作。在合伙式网络教育合作中, 企事业单位或力量薄弱的高校与开展网络教育的高校合作, 形成网络教育“输出—引入”式合作关系。笔者认为, 美国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模式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高校之间的合作及其为高等教育所做出的努力, 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
胡侠介绍了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的现有模式, 主要有四类:校企 (行业) 联合办学模式、校地 (区域和社区) 合作办学模式、校校合作办学模式、校培 (机构) 合作办学模式。胡侠介绍了不同的合作办学模式, 对这些合作模式进行了评价, 但没有涉及高校在不同的合作模式下所担当的角色及所承担的职责。
二、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导向
高校一直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 网络教育学院作为高校的一部分, 自然也承担着这四项基本职能。不同的是, 网络教育学院的受众大部分是在企业工作的上班族, 自然需要和企业形成合作关系, 其角色定位随着合作企业的不同而有变化, 相应的, 它所承担的职能也有侧重点。笔者根据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与其单位合作中所担当的角色的不同, 将其定位为三类角色, 分别是支持 (support) 角色、合作 (cooperation) 角色和管理 (management) 角色, 它承担的主要职能随着担当的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
1. 支持角色
在与一些企业合作时, 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担当的是支持 (support) 的角色, 起的并不是主导的作用。这种合作模式基本是在该网络学院发展的初期。网络教育刚刚起步之时, 由于教学资源、技术设施、运行平台等先期投入需要大量资金, 而国家对网络教育基本没有投资, 完全靠举办者自己解决, 因此, 合作的目的更多的是得到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以提高知名度, 并为以后与其他企业单位合作提供示范。比如, 在与吉林石化的合作中, 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就扮演了支持 (support) 的角色。在“十百千”拔尖人才的培养中, 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 配合企业发展项目, 适应企业本身的发展量身定做教学计划, 设立独立的专业名称,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为独立设置, 教学计划按用人单位需求而定, 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师资及培训材料, 定期赴吉林进行面授, 收取的学费是相对低廉的, 全面支持企业的发展需求, 企业中学生的学习因这样的支持而效果明显。
在这种角色定位中, 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目标导向是多样的, 育人这个最主要的职能是显而易见的, 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学历的人才, 为社会人士提供学习机会自然是服务社会的体现, 但同时, 作为理工科类学校, 在与一些企业的合作中, 除了培养人才, 提高员工学历、能力, 还将一些科研成果带到项目中或直接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 发挥了科研的职能。在扮演支持 (support) 角色的远程教育合作中, 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除了为相关企业提供配套的专业课程, 还针对企业文化, 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文化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 不计入课程学习中。
2. 合作角色
随着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发展与完善, 自然有一些企业或单位主动寻求与其合作。针对企业一部分有需求的学生, 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提供完整的课程计划, 然后学生从中选择部分课程进行学习。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会特别针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学生。网络教育学院只是为企业有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至于学什么是学生自己的选择。这样的课程类似于菜单选择, 学生的自由度是比较高的。这一角色是比较常见的。这样的合作角色更多地承担了育人和服务社会的职责, 毕竟菜单选择式的课程没有那么多的针对性。
3. 管理角色
国家共批准了68所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远程网络教育试点, 只对这些大学的网络教育毕业证书给予承认。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更多的学习机会, 来发展、完善自己, 但同时, 试点的网络教育学院的发展规模、招生规模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却无法与之匹配。虽然国家已取消试点的政策, 但新晋网络院校并没有很多的经验, 很多企业还是会采取保守的态度, 仅与试点网络院校合作, 这就形成了矛盾。于是, 网络学院的管理这一角色被体现出来。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为管理者, 为下属机构提供课程资源, 做宏观管理, 提供指导, 下属机构根据自身的情况开设课程, 招收学员。这样的角色承担的大抵是服务社会的职能。
三、角色变化之分析
网络教育学院在与其他企业或机构合作中所担当的角色不同, 自然它们合作的目的、实施合作的方式及最后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表1说明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与其他企业或机构合作所担当的角色与合作的目的、方式及成效之间的关系。
无论哪一种合作模式都有一定的背景, 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有学者提出:“中国开展远程培训比较成功的有三类企业:第一类是银行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企业, 这类企业分支多、范围大、封闭性较高, 具备实施远程培训的物质条件。第二类是大型外资企业, 这些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高度现代化、科技化的时代, 他们通过开展eLearning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员工进行培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他们将员工的培训与执业资格进行了挂钩, 员工是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培训的。第三类企业是掌握高新科技的新型企业, 像一些网络公司、IT公司等, 由于他们的工作本身就与网络和远程通信分不开, 因此, 远程培训开展得比较好。”在第一种合作模式中, H大学网络学院还不是一个成熟的网络教育学院, 它是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摸索前进的, 而合作的企业正作为一个大的集体, 人才培养作为这个集体的目标, 可谓全员出动, 合作的成效是令人满意的, 该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的知名度也得到提高, 两者的合作是双赢的。在第二种合作模式中, 日渐成熟的网络教育学院, 自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而寻求与其合作, 该网络学院的角色从支持 (support) 转变为合作 (cooperation) , 地位也提高了。在第三种合作模式中, 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站在宏观的角度去负责网络教育, 给下属机构提供指导, 提供资源。这一变化与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随着网络教育的大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素质及能力的竞争, 而这些素质能力的培养仍需要人们进行学历学习和各种培训, 现有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招生规模显然是适应不了人们对网络教育的需求, 管理 (management) 角色就这样形成了。
四、讨论与结论
1. 合作主体多元协同化
协同学认为, 在一个系统中, 要素 (子系统) 的运动存在两种状态和趋势:一是自发的无规则运动;二是由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而导致的协同运动。系统的有序结构归根结底是由要素之间的协同运动决定的。远程教育合作需要合作主体多元协同, 网络教育学院和企业通过“共建共用”, 联合建设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和项目, 集中特定学科领域优秀的人才、资源和经验, 共同开发高水平的课程, 共同享用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实现共享和交流。
2. 信息技术支持现代化
远程教育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发展迅猛, 但是, 仍有学者担心在线学习由于没有现场、没有实际可操作的设备、没有实验操作, 培训内容及手段受到很多限制。鉴于上述原因, 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首创虚拟远程实验中心, 专门针对工科学生的实验操作, 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仪器来完成实验, 与实验室做实验的效果是一样的, 解决了远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 远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将更复杂, 需要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 进一步完善。
3. 社会教育资源统筹联动化
对企业职工进行的调查显示, 目前企业培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资源缺乏, 不能满足职工的培训和学习需求。网络教育学院应将社会资源统筹联动, 采用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的方式组织优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微资源”, 拓宽教育资源渠道, 把多样性、丰富性、科学性的教育资源送到学生身边, 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对员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远程教育作为新的教育模式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企业对于远程教育的需求催生了网络教育的多种合作模式。笔者分析了H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与不同企业或单位合作的过程中所扮演的支持 (support) 、合作 (cooperation) 和管理 (management) 的角色, 探讨了不同角色下的网络教育学院所侧重的职能, 分析了所担当的角色、合作的目的、方式及成效之间的关系, 提出不同合作模式所需的条件, 探索面向企业的远程教育合作模式。
关键词:远程教育,合作模式,角色
参考文献
[1]常绍舜.系统科学方法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212-213.
[2]刘林.网络教育试点高校与社会合作关系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6) :32-33.
[3]雷庆, 樊文强.美国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7) :93-95.
[4]孙玲, 李建民.对企业培训模式选择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2 (3) :66-67.
[5]李文斐.面向企业的远程教育模式探索——广州电大开展企业职工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10) :21-24.
[6]胡侠.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12) :108-110.
大学教育研究 篇8
为了全方位分析西安邮电大学学生的诚信状况, 给学校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学生处于2015年6月以本校学大一到大四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 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期间共发放问卷1000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937份。从问卷调查的整个过程来看, 参与学生对问卷所涉及的内容能够以严谨的态度思考作答, 问卷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大学生不诚信的主要表现方面
1、学习不诚信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 承担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 努力学习, 掌握专业技能, 是对在校大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同时必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然而有些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仅仅把大学阶段的学习当作是完成任务, 顺利毕业是终极目标。平时课前不预习, 课中不认真听讲, 课后不复习, 有的大学生因为迷恋网络游戏, 而选择逃课, 甚至通宵上夜机, 甚至在大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翘课的大学生涯是不完整的”, 而学风建设是很多高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直在努力提升的工作重点, 这样的学习不诚信, 无疑是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们鸣响了警钟。
2、考试不诚信
只要有学习的过程, 就会有考试, 考试不仅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检验, 同时也是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考察。各高等学校一直将学风建设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通过各种方式强调考风考纪的重要性, 但是学生参与作弊的行为仍然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从随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 到国家英语CET考试、研究生考试以及各类职业能力考试等等, 甚至考试期间采用了高科技作弊手段。虽然对于考试作弊, 各高等学校都制订了最严格的惩罚方式, 或者直接与学位授予相挂钩, 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去铤而走险。这些行为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培养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初衷, 同时也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在问卷调查中, 在“你是否有过考试作弊行为”的这一项调查中, 有23.37%的同学选择“有过作弊行为”, 37.89%的同学选择“偶尔作弊”, 38.74%的同学选择“从不作弊”。
3、人际交往不诚信
诚信是搭建大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对人讲诚信, 就是在交往过程中对人要诚恳, 做事讲信用。但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很多大学生往往不诚信, 表面上奉承, 私底下诋毁, 交往存在表里不一。伴随着高校大学生不断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之间互不信任, 个人利己主义现象严重, 相互不关心, 同学关系淡漠薄。对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生活和学习的学生, 非常容易导致性格冷漠、自闭, 甚至丧失责任感, 严重影响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在问卷调查中, 对描述人们品质的词语, 同学们所认为的重要程度对它们进行了排序, 65.31%的同学回答“正直, 做事有原则”, 64.14%的同学回答“诚实守信”, 50.48%的同学选择“待人友善, 平易近人”。
4、求职不诚信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就业竞争日趋复杂, 大学生包装自我的意识不断增强。为了能在求职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 部分大学生私自修改在校成绩单, 过大虚化个人简历, 伪造各类获奖和技能证书, 以至于出现了应聘单位在收到的大学生简历中出现多名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辅导员助理、学生班主任、班长的事件。在问卷调查中, 对于“您是如何看待当前毕业生求职简历中的‘美化’、‘虚化’现象的”, 31.48%的同学选择“很不应当, 这是欺骗行为, 是不诚信的体现”, 51.55%的同学选择“可以理解, 好的将来还是最主要的, 但毕竟不好”, 8.75%的同学选择“既然大家都如此, 不这样做就会吃亏”, 4.16%同学选择“无论什么手段, 能保证就业就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不诚信的现象仅仅是社会不诚信问题在大学校园里存在的一个缩影, 通过查阅资料、梳理调查问卷、随机走访学生, 发现大学生的不诚信问题主要根源来自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氛围。
1、社会因素
中国从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质条件不断地丰富, 但随之伴随的是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产生了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诚实守信”受到西方“拜金主义”的影响, 一步步的考验着人们的道德规范。而如今的“90后”大学生便是在这一段特殊的经济改革中而成长起来的一代, 社会不诚信状态势必对他们的思想定位产生偏差。在问卷调查中, 认为对诚信观念形成影响的社会最主要因素, 49.63%的同学选择“传统文化中道德观念的影响”, 21.77%的同学选择“社会风气的影响”, 13.66%的同学选择“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影响”, 19.42%的同学选择“法律制约”。
2、学校因素
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学习阶段中, 国家一直提倡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依然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普遍现象。大部分学校还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 强调“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作用, 从而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正因为这样的影响, 教育工作者只注重传授知识, 忽视了内化诚信意识的培养, 因此导致了大学生对于诚信“知行统一”严重脱节。在问卷调查中, 认为对诚信观念形成影响的社会最主要因素, 41.09%的同学选择“学校教育的影响”, 32.23%的同学选择“学校氛围以及校园文化的影响”。
3、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早接的课堂, 父母是孩子受教育过程中的启蒙老师,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视。而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大多数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不太关注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 特别是诚信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 在辅以几项专业技能, 就足以在社会中谋得立足之位, 所以除了正常的在校受教育时间, 其它的空闲时间也给孩子报了满满的兴趣班, 例如学乐器、学舞蹈、学书法等等, 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跟进;同时另一方面, 父母也很少注意到要以身作则, 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让孩子从小在一个充满诚信的环境下成长。在问卷调查中, 认为对诚信观念形成影响的社会最主要因素, 58.91%的同学选择“家庭成员的影响”, 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建立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是大学生完善道德思想和健全品质的关键时期, 积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建立成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大历史任务。
1、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良好诚信教育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经过长期文化沉淀而形成的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表现形式, 对高等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础, 具有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第首先, 高等学校应该提供积极向上诚信服务, 让高校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其次, 高等学校应该有目的的建立能够体现诚信教育的宣传氛围, 让在校学生能够随时随刻的感受到诚信文化的熏陶;再次, 高等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利用报纸、广播、网站、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等阵地积极宣传诚信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交往;最后, 高等学校应该常态化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促进校园良好诚信风气的形成。
2、重视诚信教育, 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发挥“两课”的主阵地作用,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诚信问题, 将“两课”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有效联系起来, 教育大学生了解诚信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将诚信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时事政治学习进行有效结合, 如在讲《形势与政策》教育时, 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进一步强调诚信。对于刚刚入校的新生,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实践过程中, 可以将诚信文化纳入到道德教育中, 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点内容加以强调, 引导学生完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进一步的深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3、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
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需要内在的自律, 而且需要通过外在的评价制度进行约束, 因此各高等学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建立健全合适的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的内容应该涉及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 明确量化指标, 对于考试考试、违反校纪校规、瞒报身体健康情况、就业违约等不诚信行为, 由学校学生处牵头, 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 (系部) 进行组织实施。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评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来进行诚信评定, 诚信评定结果可以与学生综合测评、校内外各项荣誉评比、奖助学金等相挂钩。通过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的建立, 督促大学生自觉的提高对诚信行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良好诚信品质。
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等各方面表现的综合记录, 在学生毕业离校后统一放入毕业生档案中, 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他们, 是大学四年积累的品德财富。大学生诚信档案应包括家庭基本情况、欠费记录、诚信记录和获奖情况等内容, 各高等学校应安排专人负责, 以学期或学年为时限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 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 设置不同的权限, 方便老师和学生查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必定会使大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 从而可以从体制上来制约他们的不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肖艳红.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硕士论文, 2013.
[2]纪安玲.当下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2) .
[3]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 2010 (3) .
[4]马建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多维度考察[J].教育探索, 2013 (2) .
[5]滕远杰.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策略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2 (9) .
大学教育研究 篇9
一、项目选题和申报
1. 加强宣传力度, 激发学生的兴趣, 扩大参与面
本科阶段一般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践环节较少并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和参观性的实习, 学生很少接触到真正的科学研究, 更不知道如何去开展科研活动。为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申请参与大创项目并能正确而恰当地选题, 学校层面应加强对大创计划的宣传。如果未能在学生群体中对大创计划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宣传, 会导致很多学生对项目毫不知情, 或者即使知晓也表现出兴趣不足的情况。因此, 高校应当在项目的准备阶段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构建信息交流的平台, 让同学们了解到大创计划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此外, 学校层面可以适当的奖励机制, 如创新学分、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免等激励措施,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另外, 辅导员要与具有指导资质的教师进行联动对学生宣传, 让学生对大创项目具有深刻的了解, 激发学生兴趣, 让更多有志于从事科研活动的学生加入其中。
2. 明确目的, 培养正确价值观
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充满困难与挑战的工作, 这就要求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学习成绩优秀, 有时间和精力参与项目, 并且对项目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愿望, 而不是以追求学分、奖学金等功利为目的。因此, 作为指导老师要把好第一关, 对项目的负责人及项目成员的学习成绩、参与项目的目的和想法进行深入了解和沟通。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的同时, 明确大创计划的宗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失败, 让每个有参加意愿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刻考虑后再做决定。对于那些只以获得学分、奖学金等功利为目或成绩较差、完成基本课程学习都很困难的学生往往会放弃申请, 而坚持参加的学生也更加明确参与大创的目的, 这是项目申报和保证实施的第一步, 也有利于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科研素养的培养。
3. 加强指导, 把好选题关
科学选题是实现大创计划目标的前提。在选题时应综合考虑课题的创新性、价值性、可实施性及时限性,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目的。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创新意识, 但由于其知识积累和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局限, 他们往往很难把握学科最新的前沿发展动态和相关学科的横向交叉关系, 由此使选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合理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若肓目确定选题和方案, 则很难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所以, 学生进行申报选题时, 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 使创新项目从选题开始就趋于最优。在选题阶段, 一是指导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实验室条件, 对学生公布大致的科研创新课题, 让学生来进行选择; 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自由选题, 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辅以有效的指导。在学生选择课题时, 教师应该适时提供自己的意见供学生参考, 提高项目申报选题标书的质量和科研价值, 但同时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 将自己的科研思路强加给学生, 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不能放手不管, 不给予有效指导, 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导师对项目选题的创新性、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审, 并对不够完善的项目选题提出修改意见, 从而为创新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创新计划的最终目的奠定基础。
选题后, 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 独立撰写项目申报书, 包括“项目研究背景”“项目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项目创新特色概述”“项目研究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安排”及“项目组分工”等几方面。在此过程中, 学习查找文献, 总结归纳和撰写的能力, 同时能够让学生对课题有更深的了解, 理清思路, 对后面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真正做到让学生了解大创计划项目, 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搜集能力以及科研的敏感性。
二、项目实施和实验数据处理
1. 师生通力协作, 培养基本科研技能
参与大创计划项目的学生大多缺少系统的科研训练, 知识储备和专业知识欠缺, 独立科研能力较弱。很多情况下, 学生片面追求项目结果, 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 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思考, 缺乏科学、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只是为了解决一个个小问题, 而非整体把握, 不能主动地领悟研究中出现的种种情况, 出现被动应付的情况。另外, 学生习惯了围绕教师开展学习进行实验, 对于在实施大创项目时难免会遇到困难, 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不仅会影响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也会打消参与项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方面指导教师与学生通力协作配合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对于导师而言, 应投入较大的精力与热情去指导学生, 相应的就能激发起学生做项目的热情。
在项目实施中, 学生所接触的均是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 初进实验室许多事情尚不清楚, 如科研仪器的使用, 实验试剂和耗材的购买, 制定实验方案和计划等, 如果无人指导, 将会直接影响后续项目实施的进度, 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主动参与到方案和计划的实施中来。首先, 要向他们讲解基本的科研方法, 如教会他们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查找文献资料, 修改实验方案; 向他们讲解实验室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 进行部分基础实验训练他们的实验能力; 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其次,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训练他们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如规范整理参考资料和试验数据记录;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研中出现的困难和失败现象, 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指导过程中做到既不是撒手不管, 全让学生自我摸索, 也不可以全盘包揽, 不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是指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 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指导教师只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为其指引大方向, 具体实验方案的调整让他们自己制定, 积极鼓励他们多去探索, 允许失败, 在失败中客观分析原因, 总结分析之后鼓励他们再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
2. 强调过程,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要强调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以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而不仅是通过实验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大学生创新训练的计划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 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作风。
团队协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大创项目成员一般3 ~ 5人, 由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组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密切交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实施能力。
三、撰写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
实验研究结束后, 学生开始撰写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 这是大创计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数据整理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要求数据准确、实事求是、描述科学规范。大多数学生没有撰写科研论文的经验, 不知道改如何去写, 甚至有些学生连参考文献的格式都不明白。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够从头开始, 从基础开始, 一点一滴地去进行指导, 但不能越俎代庖, 或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去做, 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出提纲, 撰写初稿, 再与学生进行交流, 提出修改意见, 让学生自己修改论文, 反复推敲后确定终稿。让学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严密性。在大创计划项目完成后, 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 进行结题答辩时, 指导教师也要把好质量关, 指导学生认真对待结题报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 遵循学术规范, 禁止其在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中的抄袭和弄虚作假。
总之, 实施大创项目的主要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应当注重大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作为指导教师从项目申报选题、项目实施、撰写结题报告和论文几个方面, 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新时期大学生创新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人才培养,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卫飞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项目管理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篇10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构建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新格局。其中,高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社会是大课堂,家庭是重要场所,这三方面的教育应和谐发展,缺一不可。
一、营造全社会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离不开整个社会诚信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大学生乃至全体国民诚信道德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曾说:在今天中国诚信传统沦丧,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的情况下,全社会应当行动起来重建信用体系。营造全社会讲诚信的良好氛围,首先,要继续坚持“以德治国”的方略,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宣传“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对诚实守信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不诚信的现象予以批评和曝光,努力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良好氛围。其次,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要建立诚信机制,健全诚信奖惩制度,促使工作人员恪守职业道德,自觉宏扬传统美德,形成人人守信、童叟无欺的良好社会风尚。再次,建立规范的诚信评价机制和失信惩罚制度。用经济理论分析,市场经济是趋利性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不变的准则,诚信的普遍缺失,一方面是因为不讲诚信的成本过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追求诚信的利润过低。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诚信是需要高成本的,也应该有高利润,但在目前,由于对诚信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讲诚信的“低成本”使人们不关心诚信,讲诚信的“低利润”使人们不屑于诚信,最终导致诚信缺失严重。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诚信缺失现象,就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和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因此,要建立、规范诚信评价机制和失信惩罚制度,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惩治,并对诚实守信者予以奖励,真正形成有所奉献就应有所回报、有所奉献就必有所回报的机制和氛围,使有信者昌、无信者痛,积极引导和促成新时期良好诚信道德风尚的形成。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诚信机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大环境一定会随之好转,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也会日益好转。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的诚信教育体系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高层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其诚信道德素质的提高,对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全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积极打造“诚信型人才”,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应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理念。
高校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学校负有更大的责任。高校应将诚信教育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做到“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为学生树立一面诚信的旗帜。首先,学校要“诚信立校”。学校应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学校行为应公平、公正、公开、合理,以诚信治校。其次,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诚信管理。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恪守言行一致的诚信准则,勤政廉政,精诚服务,无私奉献,真心实意地为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高校应继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保先”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整顿、清理,以保持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为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树立和提高做出表率。再次,教师要“诚信立教”。古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以诚信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诚信的行为引导学生,以诚信的人格感染学生,使学生牢固树立起诚信观念。学校没有不育人的岗位,高校全体工作人员都是诚信教育的施教者。高校诚信教育要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统一,革新我国高校诚信教育的育人理念,注入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文化因子,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和亲和力。
(二)重视由“知”到“行”的转化。
诚信是“内诚于心”与“外信于人”的有机统一,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和谐的共存。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既要让学生“知”,更要重视由“知”到“行”的转化。一方面,要以德育课作为主渠道在高校深入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知晓诚信,充分认识诚信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橱窗、宣传板、公告栏、条幅、标语、校报等各种传媒手段,大造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建立起崇尚诚信的良好校风,感染学生诚信,让学生树立起“以诚信律己、以诚信待人、以诚信处事、以诚信立世”的准则。诚信知识的传授和诚信观念的树立的确非常重要,但这只是其中的一环,更为重要的是“行”,是诚信道德行为的养成。学校诚信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将认知转化为践行,从而形成自己良好的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而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必须依靠大学生的诚信实践。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诚信教育由“知”到“行”的转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诚信实践。可以定期开展“诚信大家谈”的主题班会;党、团、学生会等组织应经常举办诸如“诚信与人生”的演讲赛,“诚信是否可有可无”的辩论赛,“诚信之约”宣誓及签名活动,“我与诚信”征文比赛,在校园网上设立“诚信论坛”,等等。学校还可以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一方面,引导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走出校门,到公共场所进行诚信宣传与调查,主动寻找机会践履诚信,或者组织学生到一些金融机构切身体验经济信用行为。另一方面,邀请事业有成的校友等知名人士到校作报告,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诚信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三)把诚信品质修养与诚信制度建设相结合。
诚信品质修养是自律机制,诚信制度建设是他律机制。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必须把诚信品质修养与诚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并重,既要依靠自省自觉的个人修养,又要依靠严格规章制度的外力制约,做到内外兼修、相互促进。自律是培养诚信品质的基本形式。自律要求大学生不断地通过学习和锻炼,充分认识到“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诚信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无形资产,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清除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和抵制外界的消极影响,变外在的规范为内心的需要。自律还要求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知行合一的新世纪文明大学生。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建立具有强制力的约束才是最重要的。高校要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借助舆论的力量,使恪守诚信者得到舆论的肯定、宣传,获得成功;让失信者受到舆论的谴责、批评,难以立足。“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学生的诚信自然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约束,并规范着他们的行为”。[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详细、全面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组织发展、困难补助、发放贷款、推荐就业、保送升学等的主要依据,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生的信用风险,督促大学生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三、完善和充实家庭诚信教育内容
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依靠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诚信教育要从家庭做起,使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养成优良诚信道德品质的第一所学校,使家庭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2]“诚信”是孩子学会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家长要完善教育理念,加强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既让孩子“成才”,又让孩子“成人”。家长更要当好孩子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时时事事都要做讲诚信的模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更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3]诚信不仅是一种个人美德,而且是现代文明和秩序的绝对必要条件,更是一名合格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抓好诚信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开创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新格局,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人。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2003,(5).
[2]李连仲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2,第1版.
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肩负未来社会希望的大学生被各种内外因素影响着。面对各种诱惑,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开始突显,可以说,诚信危机已经悄然进入大学校园。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是立德修身之本。因此,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可以说是高校教育者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诚信危机现状
1. 考试诚信缺失。大学生考试诚信的主流是好的,但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却非只是“个别”现象。通过查阅有关方面的数据,有57.6%的大学生认为作弊现象“可以理解”;有5.3%的学生表示“有机会可试试”。持“可以理解”态度,实质上就是对考试作弊的宽容态度,而持有“有机会可试试”的大学生,则是潜在的“作弊者”。
2. 经济诚信缺失。为了不让一个大学贫困生失学,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政策,圆了不少贫困生的大学梦。但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存在客观原因,如找不到工作而偿还不起贷款,但是,也有一些大学贫困生无视借贷还款这一天经地义的道理,屡屡拖欠贷款甚至恶意违约。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也开始动摇银行继续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
3. 择业诚信缺失。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谋求一个理想的职位,部分大学生绞尽脑汁不惜弄虚作假,为自己的大学经历“镀金”。招聘者与毕业生素不相识,只能根据毕业生提供的自荐材料来评判。这些不诚信的做法,最终导致招聘单位对学生的诚信甚至学校的信誉产生怀疑。有的大学生为了挑待遇好的工作,脚踩几条船,多头签约,频频毁约。
4. 网络诚信缺失。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隐匿性以及大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网络道德失范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的角色;有的学生通过网络肆意传播不负责任的信息,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一些大学生还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技术,通过网络违法犯罪。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
1.市场经济负面效应。虽然大学生们在主观意义上觉得应该以诚信待人处事,但社会现实迫使他们选择了不诚信。这就说明了这不仅仅只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而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压力和不良价值导向的结果。在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诚信的保障机制未能建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与诚信背离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对校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诚信问题更加严重。
2.父母言传身教不妥。家长在青少年诚信教育中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不少家长对子女的诚信教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憾:有的家长对子女诚信教育的责任感不强;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逼得孩子学会说谎;有的家长自身不讲诚信,这些都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3.应试教育的缺憾。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是一种应试教育机制。无论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过分关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对学生德育要求不高,诚信教育也就相对弱化。学生们一味读书备考,忽略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4.德育教育的薄弱。学校对于德育教育过于简化,重课堂灌输、轻课外引导,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学生个体道德的完善。对于高校来说,虽然教育部规定设有“两课”,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理论的传授,教学形式也是以“说教为主”,理论偏离实际。所有这些都偏离了德育的原本定位,不能从德育角度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5.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在学校内部管理上,没有建立起学生的诚信档案,对于不诚信现象缺乏详细记录。对于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失信没有相应的惩罚机制,守信者也长期得不到相应的鼓励。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1.强化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识。高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和老师感受到诚信是关系到每个人人格修养的切身问题,是关系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事项。教师在学生诚信品质的塑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大学生作为诚信教育的对象,是诚信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2.丰富、创新诚信教育的内容形式。诚信教育从内容上来说,需要丰富和完善,包括马克思主义诚信理论教育、中华民族诚信美德传统教育、经济交往、人际交往、学业、就业等方面。而对于诚信教育的形式,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课堂教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3.加强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协调配合。学校的课堂教育是主要渠道,社会、家庭也应积极配合。因此,在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整合各种力量,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格局,多元的教育渠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和完善诚信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才能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大学生改变对现有诚信状态的认识,让大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充分认识到诚信带来的好处,对失信导致的严重后果也清清楚楚,最终在权衡利弊的时候,道德天平自然向诚实守信倾斜。
【参考文献】
[1]赵龙.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刘学文. 构建和谐校园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 篇12
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 如何开展创业教育也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的共同课题。相比较而言, 欧美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早, 也比较成功。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 是创业教育开展得十分成功的国家。因此, 系统地研究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 对指导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特色
1.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特色
美国各高校的创业教育理念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 各著名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创业教育理念, 也培养出了很多成功的创业人才。百森商学院通过研究发现了创业教育与当时经济结构形态变革的关系, 由此创造出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 认为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以造就最具有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人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这种理念实质上是一种开发人力资源的创业教育理念。而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理念是追求新的知识, 教学相长以达到突出的效果, 这种理念与世界其他大学的差别就在于其富有创业精神, 在不断地寻求、探索新的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美国高校的这些独特的创业教育理念促进了美国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 美国高校具有良好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美国文化的基因中有崇尚自由、独立、个性的特点, 鼓励通过个人的不断奋斗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因此整个社会形成了重视和支持创业、宽容对待失败的文化, 这也是美国各高校普遍具有浓厚的创业文化的社会原因。美国是一个创业型社会, 即使在经济大衰退、大企业规模不断缩减的情况下, 美国小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都是美国高校良好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3. 美国重视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研究
美国比较重视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研究,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美国创业研究起步较早, 并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哈佛商学院在18世纪中期就成立了创业研究小组, 对创业现象进行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 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美国大学自身对创业教育研究也十分重视。在美国各高校, 凡是有条件的学校都会设立专门的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室等。创业中心的职责是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 促进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除了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还为本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创业教育研究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创业教育的实施、评估、考核等事务。
4.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鼓励教师从事创业和创业实践体验。美国很多大学的教授都有过创业的经历, 其创业实践使得他们对创业教育以及社会需求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二是学校会邀请一些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商业人士从事兼职教学、研究或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 企业界人士参与课程可以为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鲜活的思维。
三、对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日趋成熟。美国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所积累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
第一, 要构建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指创业教育最终成果或最终要达到的方向, 它是创业教育课程及评价的基本依据。基于对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和对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借鉴,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型人才。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在两个层面上开展:第一个层面是高校要改变创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理念决定着创业教育的方向;第二个层面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这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共性目标。
第二, 构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者是创业教育的最终实施者, 其素质关系到创业教育的效果。由于创业教育有着实践性强、与社会联系紧密的特点, 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者除专职教师外, 还可以是来自商界或政界的兼职教师。
第三, 构建创业教育的外部支持体系。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工作, 也不是高校能够独立实施的工作, 而是政府、高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为此, 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社会配套体系。只有政府、社会都对创业教育予以支持, 营造有利于创业者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才能真正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创业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 大学生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 系统地研究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 对指导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国,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陈德智.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