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研究

2024-08-11

大学生教育研究(共12篇)

大学生教育研究 篇1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提出了“明礼诚信”的要求。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更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认真践行的品格修养。因为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大学校园不诚信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和贷款、人际交往不诚信、对待恋爱不真心、伪造求职履历、随意违纪、毁约,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让大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大学精神、适应青年特点的“诚信校园”。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构建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新格局。其中,高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社会是大课堂,家庭是重要场所,这三方面的教育应和谐发展,缺一不可。

一、营造全社会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离不开整个社会诚信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大学生乃至全体国民诚信道德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曾说:在今天中国诚信传统沦丧,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的情况下,全社会应当行动起来重建信用体系。营造全社会讲诚信的良好氛围,首先,要继续坚持“以德治国”的方略,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宣传“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对诚实守信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不诚信的现象予以批评和曝光,努力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良好氛围。其次,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要建立诚信机制,健全诚信奖惩制度,促使工作人员恪守职业道德,自觉宏扬传统美德,形成人人守信、童叟无欺的良好社会风尚。再次,建立规范的诚信评价机制和失信惩罚制度。用经济理论分析,市场经济是趋利性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不变的准则,诚信的普遍缺失,一方面是因为不讲诚信的成本过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追求诚信的利润过低。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诚信是需要高成本的,也应该有高利润,但在目前,由于对诚信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讲诚信的“低成本”使人们不关心诚信,讲诚信的“低利润”使人们不屑于诚信,最终导致诚信缺失严重。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诚信缺失现象,就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和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因此,要建立、规范诚信评价机制和失信惩罚制度,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惩治,并对诚实守信者予以奖励,真正形成有所奉献就应有所回报、有所奉献就必有所回报的机制和氛围,使有信者昌、无信者痛,积极引导和促成新时期良好诚信道德风尚的形成。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诚信机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大环境一定会随之好转,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也会日益好转。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的诚信教育体系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高层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其诚信道德素质的提高,对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全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积极打造“诚信型人才”,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应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理念。

高校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学校负有更大的责任。高校应将诚信教育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做到“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为学生树立一面诚信的旗帜。首先,学校要“诚信立校”。学校应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学校行为应公平、公正、公开、合理,以诚信治校。其次,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诚信管理。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恪守言行一致的诚信准则,勤政廉政,精诚服务,无私奉献,真心实意地为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高校应继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保先”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整顿、清理,以保持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为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树立和提高做出表率。再次,教师要“诚信立教”。古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以诚信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诚信的行为引导学生,以诚信的人格感染学生,使学生牢固树立起诚信观念。学校没有不育人的岗位,高校全体工作人员都是诚信教育的施教者。高校诚信教育要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统一,革新我国高校诚信教育的育人理念,注入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文化因子,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和亲和力。

(二)重视由“知”到“行”的转化。

诚信是“内诚于心”与“外信于人”的有机统一,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和谐的共存。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既要让学生“知”,更要重视由“知”到“行”的转化。一方面,要以德育课作为主渠道在高校深入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知晓诚信,充分认识诚信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橱窗、宣传板、公告栏、条幅、标语、校报等各种传媒手段,大造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建立起崇尚诚信的良好校风,感染学生诚信,让学生树立起“以诚信律己、以诚信待人、以诚信处事、以诚信立世”的准则。诚信知识的传授和诚信观念的树立的确非常重要,但这只是其中的一环,更为重要的是“行”,是诚信道德行为的养成。学校诚信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将认知转化为践行,从而形成自己良好的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而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必须依靠大学生的诚信实践。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诚信教育由“知”到“行”的转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诚信实践。可以定期开展“诚信大家谈”的主题班会;党、团、学生会等组织应经常举办诸如“诚信与人生”的演讲赛,“诚信是否可有可无”的辩论赛,“诚信之约”宣誓及签名活动,“我与诚信”征文比赛,在校园网上设立“诚信论坛”,等等。学校还可以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一方面,引导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走出校门,到公共场所进行诚信宣传与调查,主动寻找机会践履诚信,或者组织学生到一些金融机构切身体验经济信用行为。另一方面,邀请事业有成的校友等知名人士到校作报告,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诚信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三)把诚信品质修养与诚信制度建设相结合。

诚信品质修养是自律机制,诚信制度建设是他律机制。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必须把诚信品质修养与诚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并重,既要依靠自省自觉的个人修养,又要依靠严格规章制度的外力制约,做到内外兼修、相互促进。自律是培养诚信品质的基本形式。自律要求大学生不断地通过学习和锻炼,充分认识到“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诚信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无形资产,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清除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和抵制外界的消极影响,变外在的规范为内心的需要。自律还要求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知行合一的新世纪文明大学生。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建立具有强制力的约束才是最重要的。高校要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借助舆论的力量,使恪守诚信者得到舆论的肯定、宣传,获得成功;让失信者受到舆论的谴责、批评,难以立足。“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学生的诚信自然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约束,并规范着他们的行为”。[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详细、全面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组织发展、困难补助、发放贷款、推荐就业、保送升学等的主要依据,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生的信用风险,督促大学生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三、完善和充实家庭诚信教育内容

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依靠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诚信教育要从家庭做起,使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养成优良诚信道德品质的第一所学校,使家庭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2]“诚信”是孩子学会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家长要完善教育理念,加强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既让孩子“成才”,又让孩子“成人”。家长更要当好孩子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时时事事都要做讲诚信的模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更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3]诚信不仅是一种个人美德,而且是现代文明和秩序的绝对必要条件,更是一名合格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抓好诚信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开创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新格局,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人。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2003,(5).

[2]李连仲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2,第1版.

[3]邓江霞.诚信缺失的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大学生教育研究 篇2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养成教育,一般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发展,养成教育还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各方面的教育和养成。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良好行为的养成,更饱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受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的影响。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从性质上讲,养成教育是自然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教育方式上讲,养成教育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个体进行反复的实践和体验来完成。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国外主要以道德发展为核心来构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而且是长期性的。在教育方式上,直接教学道德知识的“灌输”模式是不可取的。道德认知是发自内心的、逐渐变化的,是一种日常社会实践的体验内化。同时,他重视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拉斯思强调价值观澄清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时时刻刻存在选择行为,并受内在价值观的指导.但个体往往不清楚自身的价值观便进行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将其公诸于众,这对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国内尚未形成自己的养成教育理论,学者主要是对养成教育所隐含的心理观点、教育学观点等进行总结。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主要观点之一。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需要或倾向。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行为不断实施、强化,最后稳定为一种固定行为倾向的过程,是一种刺激一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充足的社会实践来提供丰富的外在刺激和不断的强化。强化包括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社会赞许等。内化是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不仅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个人素质、技能的培养。认知的内化是养成教育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个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与知、情、意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关鸿羽认为道德中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习惯是其最终的结果。旨在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质的指标。曹承惠对此也进行了描述,认为道德结构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道德认知、练习和重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完成的,德育的本质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可达到这个目的。可见。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养成教育的本质是道德价值观培养

道德价值观即道德信念,是指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道德价值观是道德中关于什么是值得的观念,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外在信息逐渐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观念的结果。对于道德行为来说,道德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它激励主体按照自己的理想、观点和原则去行动,且能使主体意识到这种思想倾向。因此,道德行为是道德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道德价值观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带有感情色彩,符合道德价值观的行动会产生积极的情绪;(2)具有习惯性,会自然而然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行动。因此,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必然是道德情感体验内化和道德行为强化的过程。人都有维护自主地位的倾向,个体在对既定的观念进行认同的过程中,其主体的体验程度非常重要,决定着个体的对观念的认同程度、趋向和方式。所以,道德认知只有和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转化为道德价值观。这能够很好解释目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输,而缺乏道德实践,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缺少了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道德认知必然很难转化为道德价值观,也将无法形成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与此相反,国外在道德培养上非常注重个体主体性的情感体验程度。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赞赏。同时。更注重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采取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在平等、尊重的对话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养成教育的本质不在于道德习惯的培养.而是道德价值观的养成。但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如徐浙宁认为“自我”是道德发展的核心部分,社会规范的自我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核心阶段。养成教育的本质上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整合。

三、影响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因素

(一)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影响

环境场论认为.人的行为会随着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隐含于人、事、物之中,环境作为事和物的载体、人活动的场所,对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建筑,环境设施等有形部分,包含三种成分:自然环境、建筑内涵和图书资料。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完成物质功能的作用,还有与人进行交流和对话、表达文化信息的功能。校园物质环境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解读和领悟,将物质环境所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结构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制度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文化虽然不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却是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和约束,更多地从行为层面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嵌入式”的影响。

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精神环境,它是学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的总合,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班风、人际关系、领导、教师的示范等,集中体现了大学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校园精神文化的存在是无形的,在学校课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是学校经验中的常规、有效部分,泛泛而随意地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知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影响

教学作为大学生活重要的一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也贯穿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教师的人格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非常注重大学生教学课程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在内容上,基础课程涵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科学、保健体育科学及其他基础知识课。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内容。在教学氛围和方式上,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并进行研讨式的自我答辩,形成了自主自律的自我管理氛围。通常,教学有教授、助教授担任,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将专业教学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感知人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形成的影响

道德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尔伯格设置的道德两难问题对道德价值观变化心理机制进行很好的阐述。当个体所持有的两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矛盾.或者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外在的价值观相互矛盾时,个体就需要对两种价值观进行评价,对自身原有的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整。或摈弃或完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接触的两个主要环境,蕴含着各自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生存的场所,是道德养成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延,对大学生的道德具有修正的作用。当两者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一致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结构会保持不变,并且更加稳固。同时,也说明了大学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成功的。相反.则会出现大学生摒弃大学期间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的校园环境需和社会环境保持同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言人,具有监督和宣传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人是在观察中确立自己行为的观念的。社会媒体褒奖的,人们生活中崇尚的,将通过学习过程转化为行为。目前媒体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理想主义淡化、理论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体本位偏移等特点,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社会观日趋现实化。网络也正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除了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价值观的冲突和迷失,道德自律的弱化和网络性心理障碍。

(四)道德价值观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专业教学的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念,需要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澄清。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矛盾,多种价值观正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底线。大学生往往在在自己不良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传统灌输式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仅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价值观层面的澄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而不是主动价值观探求过程。因此,大学生德育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当前所持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辩论分析固。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班级中的现实问题,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形成自我认识,在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道德问题,并促进自身道德结构的进化。杨雄等提倡抛锚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辨是非,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

(二)校园文化的情感陶冶

校园文化属于大学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日益细化。夏湘远从客体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建设好校园文化。利用自然情趣育化心灵,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具有文化气息的设计和布置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建立民主的人性化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要义;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精神文化建设则隐含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

与前者不同,王旭辉从主体角度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教育氛围是养成教育的途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他认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具有渗透性,应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三)规章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强化

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于重复的行为实践和强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强化含有对行为的约束和行为提倡两种含义。学校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用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某些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又将支配其行为。李合亮等人认为规章制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向学生提出行为义务之外,还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观和创造精神;道德准则必须化虚为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制定具体的细则,能够为学生经过努力所达成;同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对道德行为进行鼓励、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一种提倡,是行为反复练习的过程。赵慧群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人数.从少数人参与转向群众参与:在目的上要一维专向多维.不仅强调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还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思想的转变圆。陈延斌和朱冬梅在对比了东西方养成教育的差异后认为,我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环境治理、募捐活动等,将“社会服务活动”列入教学大纲。

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传统文化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积淀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始终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们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求职及适应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求。中国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是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礼仪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过程,礼仪的继承和发扬是社会形态的形成与重构的重要因素。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大学生更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推动者和创造者,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楷模。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身形象,同时也影响到团体甚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交往水平和行为礼仪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大学生社交礼仪与素质教育的渗透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大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同事和领导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注意自我形象塑造等。

2.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他们非常渴望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目前,有不少大学生出现“自我封闭”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障碍。让大学生学习礼仪,了解一些社交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社交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心,降低挫折率,能够缓解或避免交际活动中某些不必要的情感障碍和尴尬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礼仪具有道德功能,礼仪道德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良好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形成,使人们的行为控制在符合礼仪道德要求的范围内。前些年,在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中小学校主要工作是如何提高升学率和学生的应试水平。学校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从小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到升学考试,使学生、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急功近利上面,根本无暇顾及礼仪等方面的教育。能考入大学的学生,小学至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成绩优良,受到家长、教师、同学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偏爱和包容,学习好的优点容易掩盖失礼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畸形膨胀,降低了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时也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更大的压力。而到了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围绕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直接将教育基点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上,容易忽略“礼仪”这一反映道德意识、道德活动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造成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逻辑上的断层。礼仪本身体现着一种价值导向,引导着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方向和目标,去做符合礼仪规范的事情;礼仪还能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评价以及评价信息的反馈,来指导他们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言行一致”,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行为规范,即按照要求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律己,达到敬人的效果。我们知道,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可以说道德是做人的规矩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判别善与恶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选择怎样做和做什么的标准:而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道德的具体表现,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它更注重一个从内到外的思想气质外化。

1.加强礼仪教育维护自身形象。现代人对个人形象十分在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学习礼仪,应用礼仪,自然会塑造出完美的自我形象。在某些情况下,大学生个人形象,常常被等同于大学生群体形象,甚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大学生注重维护个人形象,实际上也是在维护大学生的群体形象,维护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2.加强礼仪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某礼仪专家讲过: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正是他个人素质的直接体现,如果他在这些方面表现的中规中矩,其自身素质就会获得肯定的评价,反之,则会得到否定的评价。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应该认认真真地从礼仪的学习与应用着手。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1.学校制订礼仪规范,将礼仪渗入到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包括礼仪内容在内的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礼仪常识,在新生入校之初,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形成对礼仪的初步认识,并将礼仪表现作为诸如奖学金等各项评定的内容之一。

2.教师为人师表,塑自我形象。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常常受到学生关注和评论,因此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传,正人必先正己的道理,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质,尊重爱护学生,服饰整齐,举止大方,行为?于无声中将礼仪传递给学生。

3.开设礼仪课程及礼仪培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礼仪教育课。如对低年级学生开设《日常礼仪》课程,为毕业生开设《求职礼仪》、《面试礼仪》、《商务礼仪》等,使礼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做到知礼,并有能力用“礼”走向成功。

4.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增强文化底蕴,?摇知书才能达礼。书读得多了,懂得的礼数才有可能多。适当的阅读一些文化方面的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礼仪内涵,而且有助于他们扩大知识面,随时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知书达礼的同时成为人群中的亮点。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礼仪失范的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不文明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另外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总之,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就能凭它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所以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的和谐与有序,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陆文泽,王静.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2009,(8):15-16.

[2]鲍作臣,康齐力,赵蕾.医学生礼仪教育心理诉求及对策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3):61-62.

[3]王琤.大学礼仪建设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57-58.

[4]赵秉昊,杨淑玲.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

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篇4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内涵和意义

孟子曰:“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诚信, 从字面来看, 便可分为诚实与守信, 两者相辅相成。自古以来, 它贯穿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并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集美大学的校训中也提到“诚毅”二字, 警戒学生须诚以待人, 毅以处事。自此可见, 诚信是作为一项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而存在。放眼现代社会, 诚信作为人类基本道德品质, 是检验其在社会群体中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社会的发展, 依赖于人们之间和谐共赢, 并皆以诚信为基础。诚信是这个群体社会中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相互合作的桥梁, 是整个群体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础。诚信存在于道德之中, 它既是用于价值评判和人性评估的一把标尺, 也是维系道德体系的有力工具。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与因由分析

2.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1. 抄袭之风严重。

国内大学在制定大学教学计划时, 大多会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培养, 自主合理安排自习时间及课外兴趣活动时间。但现实中往往有部分学生把自习时间以及课外其他时间浪费在游戏、上网、打牌上, 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 由此也滋生大量抄袭现象。

2. 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作弊是高校应试教育中由来已久、屡禁不绝的现象。虽然教育管理部门及国内高校早已制定各种严格并且完备的监考制度, 对考场纪律、监考方式等都做出了诸多规定, 但始终无法遏制学生作弊行为, 作弊方式更是无奇不有。从根本上说, 这是部分学生意识偏差、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不正当思想作怪。

3. 毕业生求职履历作假。

就业是高校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所面对的共同课题。基于当前社会劳动力供求失衡现象日益加重, 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逐年严峻。由于社会现状影响以及高校学生自身发展失衡, 滋生出大量毕业生篡改在校成绩, 购买虚假证件等方式来增加求职筹码。通过虚假欺骗去索取结果, 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失衡。

4. 违约归还助学贷款。

目前国内高校为了帮助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助学贷款便是其中一类。然而, 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已存在不少贷款学生以逃避还贷来“回报”国家及高校, 诚信缺失的后果令高校处于尴尬境地, 也令政策推行受到质疑, 这恰恰从反面证明高校学生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一旦缺失, 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估量。

2.2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因由分析。

针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案例, 本质上不能简单归结为基本道德品质降低, 更应从社会背景、教育体系以及学生群体环境等方面去发掘原因, 以此充分总结与改正。

1.当前社会环境影响。首先, 中华文明发展是取精去粕的过程, 类似诚信经典之句, “人无信不立”、“言必信, 行必果”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 然而类似“山中有直树, 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等歪曲言论也严重地侵蚀着人们的思想。放眼大学生人群, 良好文化促其向上, 糟粕思想则歪曲其心智。当前社会风气充斥大量形形色色虚假负面信息, 例如政治领域的数字政绩、买官卖官、贪污受贿等, 经济方面偷漏税、制假售假等, 文化领域假文凭、假博士、假广告、虚假文风、商标侵权等, 以及社会人群或者团体之间互不信任、尔虞我诈, 等等。社会诚信缺失自然影响个人诚信缺失。其次, 在国际化进程中, 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 让当前大学生思维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价值取向也不断遭到挑战。多元化负面效应, 考验着大学生心灵, 作为高校, 更应重视引导大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树立。

2.家庭教育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大多停留在应试教育和高分教育, 许多家庭教育一味强调治理, 而非疏导, 一味追求高分, 而非综合发展。由于家庭教育偏激, 导致孩童潜意识上逐渐形成舍本逐利思想。在日常生活中, 对于孩子的不诚实行为欠缺疏导矫正、家长本身无法自律, 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3.学校教育制度偏差。教育制度作为一种无形框架, 贯穿于管理始终, 公正制度体系是构建学校良好道德风尚的有力保障。然而许多高校教育制度设计出现偏差, 影响着高校学生诚信氛围的营造。

第一, 内容单一, 方法简单。目前许多高校教育目标模糊不清, 定位流于形式。例如在确定教育目标时, 过于强调政治忠诚教育, 忽略道德诚信品质教育。还有一些高校则是在教育制度执行上力度不足, 片面强调理论灌输, 忽视社会实践,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第二, 未能对诚信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目前国内很多学校为求生存, 做业绩, 一味追求技术知识教育成果, 弱化道德教育工作。例如在中小学教育上, 主课分数高低往往成为衡量学生优劣标准, 不重视政治、历史、思想道德等教育, 高校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当诚信教育流于形式之时, 往往无法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学生, 无法满足社会所需。

第三, 道德教育实践性低, 过于抽象。许多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走形式, 过于抽象, 学生积极性不足, 导致学生对道德品质理解无法达到理性认识, 无法践行到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中。

第四, 学校管理不到位。在国内高校中, 有部分任课教师不重视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 导致部分学生在经历了严酷高考后一进大学校园便松懈下来, 不思上进, 忽视学业。学校放任管理, 学生得不到约束, 便易于在“混日子”过程中泯灭了才华, 以至于无法做好就业准备。此外, 国内高校连年扩招,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也需要高校正视和改进。

总而言之, 由于国内高校德育评价制度不完备, 又无法辅之于常规性监督和检查, 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持续普遍存在。大学校园早已不单纯是“学术的圣地, 精神的家园”, 在充斥着追逐利益的物质社会中, 来自各方面形形色色的诱惑不仅仅对大学生产生影响, 对大学教师也产生影响, 学术研究氛围过于混乱复杂, 大学生们也自然而然难以做到耳根清净地去学习技能和增长学识。

三、探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3.1全面开展诚信教育。开展诚信教育, 面临着将其口号式教育转化为实践性教育、将抽象性教育转化为具体性教育的双重困难。从国家全面推行高校贫困学生信用贷款产生的信贷风险到各种学术腐败事件的发生, 高校诚信体系建设一度遭到社会各界质疑。各高校必须全面深入开展高校范围内诚信教育, 在思想意识上提高大学生诚实守信观念, 在具体实践措施上让大学生们践行诚信, 加强责任感的培养, 塑造大学生们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及独立完整的人格, 保持责任感以及平等竞争的事业心, 保持自主创新精神的同时, 坚持务实诚信的作风, 从根本上突破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瓶颈。

与此同时, 作为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施组织者, 高校要制定有步骤、有重点并且切合实际的诚信教育规划。在资源选择上, 要充分开发优秀且值得参考的道德教育榜样教材, 充分利用发生在身边, 学生们可以耳濡目染的鲜活事例开展学习教育, 充分利用各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 开展革命传统文化教育, 让大学生们树立艰苦奋斗、质朴求实的信念, 摒除浮躁、投机取巧观念。

除此之外, 面对网络四通八达的新形势, 高校还要注重网络教育, 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 充分开发利用优秀、良好、先进的网络资源, 通过网络来深入开展学生诚信教育, 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网络道德观念, 正确运用网络并受益于网络, 让网络平台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的新手段和新武器。

3.2配套建立高校诚信评估机制。信用之于当今社会, 影响巨大, 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用本身是基于道德层面而延伸出来的一种无形规范, 然而随着信用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当道德层面无法支撑其发展时, 就自然而然需要通过制度层面去引导与规范。对于高校而言,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保证这股新生力量建立正确思想道德观以及诚实守信处世观,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

失信者通过投机取巧等方式获取的利益大于失信成本且未收到惩处, 而守信者却因守信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和鼓励, 这都将形成一种失衡, 尤其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更容易导致其逐渐形成一种失信利益更大的错误观念。因此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以此监督社会组织与个人行为, 对不良信用记录人员及单位予以应有惩处, 对城市守信的人和组织给予相应奖励, 这是不断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举措。

对于高校而言, 除了建立对教师诚信监督体系而外, 也必须建立对学生的个人信用评估机制, 通过对学生个人信用进行评估, 并定期检查与考核, 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指导, 纳入学生学期表现, 以此达到监督与培养学生诚信行为的目的。建立高校诚信评估机制的途径, 将有助于大学生们诚信意识的自主培养, 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监督管理提升。高校应开展自身教育体系总结工作, 切实落实建立信用机制来约束和引导大学生行为, 并以此作为学生评优的一项指标和依据, 将其纳入到高校日常教育管理体系中去。

3.3积极落实、持续发展、持之以恒。对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可采取循序渐进、分层次的方式。对大一、大二学生可以进行基础“诚信”教育, 目的是让学生在思想认知上理解“诚信”含义, 认识到“诚信”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对大三的学生, 高校可以采取更加专业和系统的“诚信”教育, 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道德方面的“诚信”教育;对于大四学生, 从把握面对社会整体需求方面进行“诚信”教育, 针对就业、各色人群、职场应对等方面, 进行全方位的“诚信”教育。通过一系列有条理、有安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诚信教育, 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完整的诚信观念, 并能够对其社会行为起到无形的引导作用。

3.4强化实践, 务求实效。对于诚信教育, 各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及诚信评估机制改革同时, 应积极强化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接触到诚信精神要义。大学生今后都将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职场竞争, 抗压力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面对危机技能等都需要加强培养, 避免滋生通过投机取巧等不良手法来达到目的的思想。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 功利主义盛行的现象也极易产生, 大学生们也将会普遍遭遇诚信危机, 让学习动机和人际交往动机中都掺杂功利思想, 这都需要高校在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加强重视, 充分发挥务实教育作风, 让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良好思想。各高校需要通过务实有效途径, 让学生们明白“诚信”的涵义, 并结合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落实“明礼诚信”教育, 强化实践, 务求实效。

3.5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育人环境和校园风气。校园氛围建设同样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各高校需要加强宣传导向, 鼓励全社会通力协助, 充分发挥社会和高校兼收并蓄的力量, 将社会正能量与纯净校园风气相互结合, 达到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目的。诚信, 作为思想教育和营造良好校风的关键点, 需要逐步深入, 让学生们学会宽容、尊重和理解, 建立起相互之间信任和谐的人文环境。作为育人导师, 高校教师们更要以身作则, 严谨治学, 并让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中, 理解关爱学生。高校良好校园氛围的建立和完善, 需要教师和学生们一致努力, 教师们坚持职业操守, 将学生的诚信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同样, 大学生们要注重加强自身诚信意识培养, 提高自身修养, 诚信待人, 相互之间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风气。

诚信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性社会问题, 它不仅关系全民族, 更关系全世界。随着社会发展, 诚信教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已经进入了信用时代, 而作为将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大学生诚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各高校尤其需要重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诚实守信之人。持续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 要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需要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以及每个人认真践行。

摘要:诚信,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基本道德规范, 其外在表现是重信诺、不欺诈、诚实守信。一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大学生, 应全面注重自身道德修养, 树立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

大学生教育研究 篇5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音乐教育研究

摘 要

当下。我国正在推行新一轮的教学体制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提升中,音乐教育有扮演者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宽眼界,培养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观念,丰富审美知识,作为大学的音乐教育融合了众多的学科知识,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具有重大意义。大学音乐教育凭借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生动的教学模式成为高校美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将以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 研究

参考于[1]杨娜.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初探.社会科学论坛,2008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概念和内容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概念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下社会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国家对建设者的基本要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人才”的必备基本要素。[1]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2。具体来说就是人自出生后通过父母、学校、教师、社会等各种不同渠道,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在思想道德品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文化修养等方面不断积累,从而达到认识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过程。它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建设和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

1.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道德品质与个人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素养有极大的关系。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是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有力体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是个人、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产物。良好的品德也是一个人的在社会立足的基本要求,是为人根本,也是个人遵循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具体的行为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稳定性的一种社会意识。[2]大学生正处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以便更好地的发挥自身力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质的高低更是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文化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体现,也是其综合素质的有力反应。在综合素质的众多组成因素中,个人的 文化素质扮演者基础性的角色地位,文化水平高低对于个人的行为的行为 2 参考于杨娜.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初探.社会科学论坛,2008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接受、判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素质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受教育的程度高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辨别分析能力。3,对于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同时也具有很大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对于当代按学生而言,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研究新的理论,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构成,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水平,提高自身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3.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个人竞争力和综合实习的最有效方式。专业素质主要是是指在某一具体的学科或者领域中所具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有两层含义: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认识程度,以及接受程度;二是对所在的具体行业或者部门中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专业素质的高低是促进个人才能及时显露突出的最为有效方式,也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4.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力素质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产物。每个人都具有多种能力,而且各能力之间村子啊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良好的能力素质主要体现在关键时刻可以出色有效的完成各种任务,达到既定的目的。[5]列宁曾经指出;“期望社会主义的人们在力气和才能上平等是愚蠢的”。个人的能力素质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败,并绝对个人对社会的付出贡献程度的大小。

5.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以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取得优秀成绩,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个人其他素质存在的前提因素。身体素质的主要内容包括概括了一个人的身体体质、个人健康状况,以及平时的身体活动能力的基本情况,是个人综合素质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5]4此外,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个人进行其他活动的重要基础,更是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的有力保证,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王娟 音乐对人的素养的提升功能

武汉大学学报 2009第三期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二、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之间关系

(一)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德育素质

当下,各大高校积极的开展音乐教育,就是因为音乐教育的重要躬耕与意义。古人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晋书·乐志》也认为:“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德育是当下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思想品德以及知情意行。以德引善,以德感人人,通过德育、促进学生灵魂和精神的升华。优雅、向上、积极的音乐对个人素质和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更可以培养个人良好的审美价值和价值判断。帮助学生形成爱憎分明乐善好施的积极品质,促进个人品质的提升。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通过积极开展音乐教育,借助音乐独特的旋律美、意境美、价值美,使学生深刻领悟音乐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饱满的情感内容。从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6]

(二)、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智能素质

实践证明,音乐教育能够积极的促进个人大脑功能的开发。西方的心理学者皮亚杰曾强调:“在大脑右半球即‘音乐脑’处于充分有效的利用时,是一个人最具创造力的时候。”美国教育家阿尔德隆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及时的接受音乐教育,人的大脑有左右两半球构成,但是两部分具有不平衡的结构和功能,左半球的功能包括逻辑,读书、表达等,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被称为所谓的“语言脑”或“逻辑半球”;[7]而人的右半球的功能包括;立体空间、事物认知、情感体验等,偏向于形象思维能力,被称为“音乐脑”或“情感半球”。音乐教育是促进个人只能素质提升的最有效途径,个人的智力发展的血药借助于影月教育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在生活中,音乐可以促进右脑开发,提升锻炼人们思维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和五官四肢灵敏的协调能力。在具体音乐活动中,借助于手、脑、眼、耳各个关节的互相协调和配合的,从而促进大脑反应能力的提高[6]5。演奏时借助于肢体的不断动作协调,越多的身体部位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就更容易促进大脑智能素质的提升。

(三)、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审美素质

古代著名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曾描述:音乐的功能“清晴像天,5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白度得数而有数。大小相成,始终相成,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音乐可以借助于音乐形式,帮助参与者更有效的进行情感体验,使人产生一种情感心理愉悦,体验美的已经和享受,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生,认识未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音乐教育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培养审美,提升品位的重要功能。音乐借助于情感的表达、听觉艺术的展现,辅助于优美的旋律美,动感的歌词美,深远的意境来展现音乐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帮助人们远离社会的尘嚣与糟乱,从新回归内心,归于心灵的安静祥和,并通过情感体验直接深入内心世界产生,是音乐与情感产生某种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使我们的心灵和情感在震撼中到得洗礼陶冶。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及时帮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美,懂得鉴赏音乐存在的美学价值,并可以借助音乐陶冶和塑造个人品质和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大学音乐教育有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在交响乐演奏中,要有一支由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组成的庞大乐队,必须有严格的组织和团队精神才可以获得演出的成功,达到既定的演出目的。同时要求每个人都可以严格要求自己,遵循规定,树立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共同团结,协作一致,只有这样才可以演奏出优美的乐曲。假如团队组织混乱,队员懒散,缺乏集体协作意识,就无法有效的表现整个艺术作品主题和内涵,更无法实现演出目的。[7]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团队工作,多说情况下都是群体性活动,只有借助于群里的力量才可以更好地演绎音乐主题和内涵,更好地感动观众,感动自己,因此,必须加强团队意识,要彼此有一种集体协作的精神,积极合作,相互配合。

三、大学生音乐教育的主要意义

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文化素质的完善,良好性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对于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当下素质 5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7]6作为音乐教育,凭借其自身优势,和完美的形式,积极发挥着对人的整体素质提高的特殊作用,具体意义表述如下;

(一)陶冶大学生情操

音乐教育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凭借其完美的音乐形式,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音乐所带给我们的独特美丽体验,音乐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良好品德素质和健全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更是意义非凡。打学生在平时的音乐学习和欣赏中,根据自身需求和性格特征,积极深入到音乐所提供的完美意境中,探寻音乐作品内容之外更多的人生感悟和体验。结借助音乐形式,帮助学生远离社会的浮躁和喧嚣,安静的回归得到内心世界中,积极的与内心的自我谈话,不断反思,不断进步。[6]7音乐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很大差异,音乐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通过对音乐内容、旋律和音乐形象的的感悟,并结合融合自身的情感和要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个人的审美价值判断以及对事物外界的心灵感悟接受和理解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的道德的提高,情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美国教育家阿尔德隆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及时的接受音乐教育,人的大脑有左右两半球构成,但是两部分具有不平衡的结构和功能,左半球的功能包括逻辑,读书、表达等,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被称为所谓的“语言脑”或“逻辑半球”;[7]而人的右半球的功能包括;立体空间、事物认知、情感体验等,偏向于形象思维能力,被称为“音乐脑”或“情感半球”。音乐教育是促进个人只能素质提升的最有效途径,个人的智力发展的血药借助于音乐教育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在生活中,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右脑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并有效提升肢体的协调运作能力。在大学的整个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音乐知识、音乐理论,并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接受、理解、吸收,逐渐成为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并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的音乐再创作。作为教师,要 67 参考宋正.对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4,(9).周日明 当下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9第一期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开创新的音乐教学形势,融入新的因素,使得大学音乐教育更加丰富有趣多彩,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参与。同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领悟音乐内涵,体验音乐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和加强的重要目的。固网尽力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之所以成功,音乐再其成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在我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音乐对于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培养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还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每个时期,都有各种优秀的音乐作品不断涌现,成为鼓舞我们奋斗、前进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正是这些优秀音乐作品鼓舞着中国的广大人民和革命者以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积极的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青春和力量。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积极发挥音乐教育在学生教育,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借助音乐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教育新思路,为实现好、发展好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学目的不断努力,开创大学音乐教育的新天地。[10]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结 论

当下,我国正在推行新一轮的教学体制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提升中,音乐教育有扮演者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发展教育的重要目的。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积极探索高校音乐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创新教育思路,使其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视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提高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音乐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当积极为大学生音乐教育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参 考 文 献

[1]杨娜.《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 2008第三期.[2]邓辉.《素质教育视域内的音乐育价值的实现问题》.[J]大学时代, 2006第一期, [3]章佩君.《试论学校音乐教育对德育的渗透作用》[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3]常云昆.《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M].陕西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4]金玺泽.《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5).[5]宋正.《对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M]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9).[6]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7]李传华 《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若干思考》 [M] 湖北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8]张建党 《论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 [M]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周日明 《当下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M]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9第一期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篇6

当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关心无动于衷,把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毫无回报的意识,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恩缺失现象较为普遍。教育学专家徐学俊教授说,在我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觉得自己接受老师及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对此家庭、学校、社会都负有责任。比如,大多数父母只盯着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把上重点、读名牌视为头等重要的事,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而学校教育则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社会上激烈的竞争法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致使人们的防范心加强,对无私伸出的援手往往心存疑虑。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必然使得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铭谢,更不知责任。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学界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专著研究

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见到感恩思想之光。但对于感恩及感恩教育的专门论述却非常零散,专著稀少。在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等中,孝的意义与孝德的培养是主要内容。在当代出现了一些从伦理学方面对感恩进行论述的专著。到目前为止,笔者主要收集了《中学生感恩故事全集》《学会感恩》和《感恩》,主要以伦理故事、哲理小品的形式来诠释感恩;2006年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感恩教育与德育管理手册》一书,详细介绍了感恩教育。

在国外,早期感恩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教徒宗教活动的主题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到了近代,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是对感恩的世俗研究的开始。他主要分析了感恩的社会意义和感恩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在现代,感恩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阐述了对感恩心理的认识,包括感恩的实质、感恩产生所依赖的条件、感恩的作用等。这些内容在刘建岭的硕士学位论文《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中也有所体现。

二、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论文研究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华中师范大学何莉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西南大学郝大勇的《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河南大学李秋娟的《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范志英的《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德州中学为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殿峰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陈秀兰的《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山东师范大学戚哲民的《当前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期刊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烟台大学任现品博士的《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该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河南大学的杜建政教授发表了《感戴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戴研究综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喻文德的《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胡虹霞的《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5期)、丰根凤和刘家桂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6期)、梁勤儒等的《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等。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研究者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内容主要聚焦于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宏观操作部分,对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部分探讨不多。同时实践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侧重于对宏观策略的研究且表述很笼统,对具体操作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不够明朗,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探讨不够深入。

三、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实践研究

在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的前提下,济南大学信息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寄一张明信片,打一个问候电话,发一个祝福短信,做一件报恩事,表一份感恩情”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师生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手段,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人生品格,自觉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报恩之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也发起“一封家书”活动,让学生家长用最传统的书信方式,提笔给孩子写一封家书,算一笔求学账,诉一段人生经历,寄一份殷切希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还进行了《在学校集体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以班级生活和集体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会感恩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三大环境背景,开展相应的探讨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四、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以上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实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的良好习惯。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

1.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虽有所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分数、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沦为就业工具,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其中教育是基础,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的现象对于“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感恩教育活动化,缺乏系统性

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的作秀表演,如许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以给父母洗一次脚作为家庭作业等等。教育者在没有讲清感恩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让学生“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许多家长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认为不过是学校一时心血来潮,使活动的真正意义消解。而学校管理者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这暴露出感恩教育中的短视行为。举办活动不是目的,而应成为教育的手段和渠道之一。在实际情形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长期规划的,这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感恩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备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在思想上认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原有的道德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了对他人感恩。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引起震撼。

4.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当代大学生并不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所缺少的是一种切实的感恩教育。当前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形式层面。“感恩”当然需要形式,但当我们把感恩变成一种活动、甚至是一种运动时,一方面,我们可能因为表达了应该表达而未表达的感恩,而使我们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安慰或自我感动;另一方面,由于形式的轰轰烈烈也极可能使原本应该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善良品质又一次流于形式。感恩教育如果走进了形式主义的泥沼,当然就会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为智育的附庸,最终会造成情感生命的钝化与迷失,又加剧了人性的异化与扭曲。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 篇7

一、增强教育者道德修养的感染力,深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情感。

一般来说,广义的教育者指的是有意识地形成或改善他人思想品德的主体,这就不仅包括学校里的德育教师,还包括其他任课教师、家长、亲友等,但就学校而言,教育者更侧重于其狭义的教育者指的是全体教师。对教育者而言,观念的转换、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改善都不能取代其人格魅力带给学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培育的准备阶段,教育者必须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通过提升他们的德育意识、德育责任能力、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权威影响受教育者。

1.教育者要有较高的德育意识。德育意识是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教育者应该注重自身德育个性的主体意识的培养。一个有德育个性的教育者会给受教育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育者是用个性化的德育风格融入德育活动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多样化的、潜移默化的引导。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展科技、服务社会。中小型企业对高层次大学人才吸引力很小,对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培养的人才重要去向就是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部分,高职高专理应在地方科技发展中发挥科研带头的作用。近些年,高职高专院校和中小型企业都在积极努力地解决更好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问题,比如实践基地建设、教师和学生顶岗实习等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认为高职高专还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1.增强交流,提高中小型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实践证明,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仅仅是信息化建设方案和进程有所差异。中小型企业要保证科学持续发展,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为管理和经营提供极大的帮助。高职高专应主动联系当地中小型企业,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通过具体案例向企业管理层传输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提高企业认识,帮助企业制订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明确目标。

2.高职高专加强对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社会和高校近年提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但实践证明,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很难培养,如果培养不到位,复合型人才可能就是对几个方面都懂一点,但都不精深的技术人员,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所以企业要强化对“专才”的需求:企业管理的专才,营销的专才,信息化建设的专才等,发挥整个专业团队的合力推动企业发展。在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规划之后,培养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多数才能补充到企业IT团队中,解决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问题。

3.企业走进高职高专,主动寻求提高科学管理的方法。中小型企业也要积极联系高职高专院校,充分吸收高校在企业科学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建立企业自身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和权责,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只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以多变的角色、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将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道德意识水平结合起来。

2.教育者要有较强的德育能力。德育能力是实现任何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主要包括德育责任能力和德育移情能力。对于道德责任能力而言,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具有能够将德育责任与其他责任有机统一起来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增强自身的德育责任意识,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对于道德移情能力而言,要求教育者有极强的换位思考能力,设身处地地为受教育者着想,设计合理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此外,根据移情能力水平的高低,教育者通过道德实践应该达到抽象换位水平,教育者对学生表现的接纳、同情和理解会营造出学生集体的彼此谅解、相互宽容的道德气氛。

3.教育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一般来说,社会对教育者的期望是很高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所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因为:首先,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中都可能被放大到特定道德标准的高度,一旦与期望值不一致,便会招致责难。其次,对个人而言,教育者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特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习惯,即个性道德。个性道德与社会角色期望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如何缩短这种差距就成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关有把管理和经营各环节的关系理顺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体系才能建立起来并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这样的交流也能让高职高专院校认清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流程,明确企业需要,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管理和信息化人才。

4.高职高专服务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面临的信息化建设资金问题和信息化发展有待完善的问题,通过与高职高专院校合作,也能得到较好解决。高职高专院校以项目开发、团队建设为基础,由高校的团队开展课题研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维护、长期规划等工作提供支持,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费用。高校专业团队开展的科学研究,可帮助企业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病毒和网络防范、电子商务等方面不断完善,切实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同时锻炼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结语

通过研究,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早一步规划、实施,就能占领发展的先机,面对困难和问题,只有迎难而上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无法回避。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而言,教师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和锻炼是重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既能帮助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又能促进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质量的提高,是一条双赢的途径,也是一条成本低、见效快的途径,如何克服实际困难,具体实施,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马菊红.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06,(22).

[2]赵永瑞,常莹莹,朱腓利.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6,(04).

键所在。所以,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应该在接受社会角色的基础上,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道德经验,丰富道德手段,转变原有的个性道德。

4.教育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多要求,使教育者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不断加大,如果教育者不能很好地化压力为动力,就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负荷。故此,教育者要重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这就包括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坚韧不拔的毅力等方面。也就是说,教育者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通过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教育者要加强道德权威建设,尤其要培养亲和性权威。亲和性权威也就是跟受教育者打成一片,动之以情。教育者需要具有极强的亲和性权威,受教育者对他们投入无限的信任,师生之间透露出来的是真诚坦荡的气氛。毕竟,只有当受教育者彻底认可、信任教育者时,这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效果,这时的教育者就不仅仅是引路人,还是同行者,是朋友和权威的化身。

二、改进校内与校外环境平台,强化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是社会中的人,环境对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进行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必须关注其校内和校外环境的建设。

(一)聚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为大学生道德情感自律营造校园道德氛围。

校园文化载体指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空间里,全体师生员工依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在教学、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载体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精神文化载体、物质文化载体和制度文化载体。

1. 以物质文化载体为切入点,不断推进校园规划和环境建设。

一方面,学校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校教育“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为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橱窗、墙壁、走廊、草坪、教师、广场、雕塑等传递出道德自律情感的内涵,形成凸显道德自律的校风、师风、学风。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为校园环境建设添砖加瓦,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维护现有的物质载体,如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正确使用公共设备等行为,促使自身日常道德行为和道德责任感得到规范和提升。

2. 从制度文化载体开发入手,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育人能力。

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校园制度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价值取向、个性、心理的发展。结合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目标要求,其实就是通过管理育人的方法强化学校道德他律。那么,第一,进行“管理育人”要注意与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的培养相结合;第二,学校在制度管理上应该走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形式化”境地,在教学活动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管理、校园网络管理、校园文化场所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第三,制度管理既要体现约束与公正,又要体现激励功能,引导学生知荣明耻、明辨是非善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践行,最终实现自我管理。

3. 紧密结合精神文化载体的建设,不断夯实校园文化核心内涵。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载体建设需要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要加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首先,狠抓落实荣辱观教育,倡导道德规范,寓精神文化载体建设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其次,大学要营造多渠道学习民族优秀文化的氛围,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道德修养,提升民族责任感;最后,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另一方面要重视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里高尚的精神指的是一种对精神美的追求,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在关于人的美的观念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人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和对恶的毫不妥协的精神。”结合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道德理想涣散、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责任心弱化等现象,大学精神的塑造必须紧贴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融道德自律情感于大学精神构建之中。

(二)以社会舆论导向为基点,改善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形成的外部环境。

近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尽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传导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观念往往被现实生活所否定,这种负强化极大地妨碍了受教育者把社会要求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动机。也就是说,社会舆论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状态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引导性,其导向内容越来越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把社会舆论导向关需要重视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的影响。互联网作为现代传媒,给个体道德自律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随意申请QQ、E-mail、微博、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跟帖回复、留言、传图片等方式进行讨论。可是,就是这种虚拟性、随意性、开放性,或多或少地导致了大学生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分离,弱化了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的约束力。为此,要以系列报告会、讨论会、学术沙龙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说服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能力,充分利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让他们感悟成长的快乐、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精彩。

三、注重艺术形式熏陶,激发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鲁迅先生是以美术为例说明艺术对人的陶冶作用的。狭义的艺术指的是,与音乐、美术、表演、书法等相联系的学校教育活动。通过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艺术兴趣可以使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安宁、和谐。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感受可以通过艺术表达出来。如果大学生活中多一些这种表达,那么,大学生的生活将会多一些谅解、真诚,以及对美的深层次理解。斯宾塞曾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所以,我们绝不认为这些爱好的训练和满足无关紧要,我们相信今后它们会在人类生活中比现在占更大的比重。”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善于进行艺术活动的大学生,其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性格是乐观开朗的;而一个排斥艺术活动的大学生,往往做事情缺乏毅力,性格容易冲动,其行为选择也比较偏激。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往往是带有功利倾向的,家长对孩子艺术兴趣的引导大多是为了增加升学的砝码,忽视了艺术对孩子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为此,在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培养过程中,发挥艺术熏陶作用要注意情感的导向性,让他们从艺术中理解人生、丰富精神世界、陶冶道德情操。

道德自律情感是大学生拥有良好道德自律精神的体现,为此,在高校德育中,要注重从情感陶冶出发,激发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最终促成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树立。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36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43.

[3]孙兆静.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类型和功能[J].理论观察,2007,(1).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383.

[5]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5.

大学生素质提升教育研究 篇8

(一)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等;注重道德品质方面素质, 包括学生品质、修养和道德境界高低的培养。

(二) 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基础, 核心是人文素质、知识和能力综合, 主要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和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等。

(三) 业务素质教育

大学业务教育是素质教育核心内容, 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技术基础, 指大学生本学科、本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等。

(四) 身心素质教育

身心素质注重培养大学生坚强意志、乐观开朗性格、稳定情绪、高雅气质、良好行为习惯、顽强自我心理控制能力等, 通过劳动及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等。

(五) 创新 (创业) 素质教育

创新 (创业) 教育是素质教育之本, 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一切知识、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综合而系统的智能品质, 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心性教育。

二、大学生素质提升路径

(一) 大一素质教育规划

1. 学生特质分析。

大一学生思想较单纯但积极上进, 有强烈奋斗意识与获得成功愿望;对新生活环境不太适应, 专业方向模糊;有一定科学和文化知识积累, 专业基础有差异, 知识结构待完善;体质一般, 自我中心, 心理承受能力偏弱, 不能应对挫折, 学习心存自卑。

2. 实施项目。

大一素质教育主要侧重学生养成教育:通过为期一个月以军事训练、讲座、心理健康调研、参观革命博物馆、影视教育、主题演讲和歌咏比赛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国防、国情校史、心理健康、校纪校规、安全常识和职业规划等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公德、诚信) 、法律法规教育、恋爱观教育、大学学习生活规划教育等。大力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社团对学生导向作用, 积极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 如大学生艺术节, 大学生创业大赛, 文艺汇报演出, 志愿服务、假期社会实践和各类竞赛等活动。加强课外阅读, 拓展知识面。本学年要求学生精读书不少于18本, 科学文化基础书籍不少于12本, 相关专业书籍不少于6本。

(二) 大二素质教育规划

1. 学生特质分析。

人生观初步形成;学习态度出现分化, 寻求自我提高, 对专业认识不够深入, 自身发展不明确;具备基本正确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初步具备组织领导能力, 但创新能力不够;体质呈好转趋向, 健体习惯逐渐养成, 部分学生心理不同程度受到困扰;自觉劳动习惯尚未养成, 少数学生惰性仍较强。

2. 实施项目。

通过主题班会形式, 开展公德教育、法规校纪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积极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 拓展知识面。本学年精读书不少于20本, 科学文化基础书籍不少于8本, 专业书籍不少于12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选修课学习, 如音乐、礼仪、书画和美学等知识。积极培养学生骨干的组织领导才能。全面做好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工作, 并做好实践报告指导和汇总工作。逐步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

(三) 大三素质教育规划

1. 学生特质分析。

人生观基本确立;专业能力初步具备;科学文化素养有所增强;具备一定创新实践素质, 但创新程度不够;就业关注逐渐增多, 职业生涯有规划, 视野开阔, 体质状况好。专科生因受求职与学习双重考验, 心理压力很大。

2. 实施项目。

通过主题教育班会、讲座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择业观、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专题培训、选修课等对学生进行社交礼仪、创新 (创业) 教育等;通过校内外实训平台, 开展职场模拟训练、创业大赛、案例分析、专业知识竞赛、市场调研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假期实践活动;辅导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四) 大四素质教育实践过程

1. 学生特质分析。

专业能力基本具备, 但熟练程度有待提高;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具备一定创新实践能力, 对就业有了解, 但不熟悉求职途径和技巧, 职业生涯有一定规划;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松懈, 理想淡化, 实用思想存在;逐渐接触社会, 视野逐渐开阔;体质状况好, 少数学生不规律生活对身体造成潜在损害。

2. 实施项目。

通过主题教育班会、讲座等形式, 进行就业观、就业政策、职场定位、职前包装、职业道德、创业实践教育等;校内各类模拟实训平台, 对学生进行岗前模拟训练;校外各类实训基地, 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多种环境变化, 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跟不上。笔者通过素质教育计划论述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规划,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冯进.从学生事务管理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J].党史文苑, 2009 (1) .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篇9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 信用经济的良好运行受到影响。诚信观作为个体价值观的基础, 更成为国家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5月上旬, 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获国务院常委会议审核通过, 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的改革举措亦将不断完善, 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先进队伍, 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承载着谱写中国美好未来的重要责任。对其诚信道德状况的研究, 对于当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是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

一、研究过程

1.问卷编制。问卷题目的编写工作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查阅相关文献。收集与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相关的调查问卷, 记录并整理其中符合本文研究内容的问题;二是访谈调查结果。根据自身生活学习的经历, 并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 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 编写贴近事实、通俗易懂并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的项目问题。为了更具体地了解大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状况, 问卷选取5个调查角度进行分析, 即守时诚信、借款诚信、考试诚信、论文写作诚信、求职资料诚信。

2.研究被试。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随机抽取100名被试。实际发放问卷500份, 实际回收问卷500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465份。依据有效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男生240人, 女生225人;大一学生120人, 大二学生135人, 大三学生145人, 大四学生65人;独生子女210人, 非独生子女255人;班级干部215人, 非班级干部250人;城市来源学生160人, 农村来源学生305人。

二、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1.守时诚信基本状况。守时便是遵守诺言, 准时到达约定地点, 没有任何理由或借口, 并时时都要做到。即使自己因为某些特殊事由不得不爽约, 也应该提前告知对方, 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愧疚。守时是一种道德素质, 现代生活节奏之快, 更需要人们提高自身的时间观念。守时, 原本是人们必备的道德品质之一, 但是, 不守时的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周围。表面上它只是一件小事, 但它代表了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做人准则。

守时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大学生踏入社会参与工作后展现自我能力的重要素质, 是社会对各岗位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之一。假设你是一个正寻求就业岗位的应聘者, 此时有用人单位向你发出邀请, 通知本人于规定时间参与面试, 不巧你因故迟到了, 那么不论你拥有何种理由, 都会被看作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即缺乏职业道德规范能力, 会给面试人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守时是纪律要素中最基础的一个方面, 无论上下班、应聘、约会, 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完全做到守时的有59人, 大部分符合守时诚信的有28人, 表明93.5%的大学生能够完全做到守时或大部分时候会遵守承诺, 部分守时或完全不守时的大学生仅有6人, 表明6.5%的同学有时能够做到守时或少部分时候会准时到达约定地点。

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守时诚信状况比较好, 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守时的重要性, 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日常交往中严格遵守。守时作为诚信的基点, 人际交往的首要内容, 需要被大学生内化为指导自身行为的标准, 更应该成为引导每个大学生日常行动的指南。一个守时的大学生, 不断发挥着自己先进青年的积极作用, 不仅为社会其他群体树立了一个诚信的标杆, 在学习、人际交往中也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更会得到他人尊重的目光, 为今后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因此, 当代大学生要保持目前守时诚信状态较好的现状, 在校学习及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后, 都应该继续发扬守时品质。

2.借款诚信基本状况。助学贷款、房贷、车贷等名词已经成为各个群体的生存之计, 在借钱与还钱这一问题上, 人们在行动上的反应却有诚信、自私的不同表现。一些大学生面临经济困难时, 需要向同学借钱, 当坎坷过后, 更应该及时归还所借钱财, 因为大部分同学碍于情面, 不好意思当面向其追回借款。但如果同学急需这笔欠款周转生活或用于其他事项, 别人的善良之举却给自己造成了麻烦, 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时更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因为借钱还钱之事而伤害同学感情的事情常常发生, 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教训,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坚决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生向他人借款时能够完全做到及时归还的有72人, 大部分符合借款诚信的有19人, 部分符合的大学生仅有2人。77.4%的大学生能够完全做到及时还钱, 20.4%的人大部分时候会及时还钱, 2.2%的同学有时会及时还钱。

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的借款诚信状况比较好。没有出现无法做到及时归还借款的同学, 而且选择大部分符合和完全符合借款诚信的人数之和占97.8%, 这是个很高的数值, 这些都表明较多同学都能正确地意识到归还他人钱财的必要性。因此, 大学生在完善自身诚信修养的过程中, 要保持借款诚信发展的良好趋势, 继续发扬诚信优良作风, 努力做到无外部监督条件下自觉遵循诚信原则。

3.考试诚信基本状况。考试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业成绩、理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 努力学习, 扎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 考试作弊成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一种典型表现, 而且当前高校中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参考内容, 评价结果不但与评奖评优各项内容存在直接联系, 甚至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 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做出一些不诚信行为。在各类考试现场, 一些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不择手段, 置考纲考纪于不顾, 肆意作弊, 更有胆大的学生冒着被开除学籍的危险找人替考。虽然各高校反复强调考试纪律的严肃性及其违反后果的严重性, 但考试作弊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对考试作弊问题的回答中, 大学生中能够做到从来不作弊的有41人, 大部分符合考试诚信的有33人, 部分符合的大学生有12人, 少部分符合考试诚信的有7人。44.1%的大学生考试时能够做到完全诚信, 35.5%的同学大部分时候会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12.9%的大学生有时会出现作弊行为, 7.5%的同学少部分时候会遵守考试纪律。

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考试诚信状况比较差。少部分符合考试诚信的大学生比例很高, 而且是所有答案中选择少部分符合的最高值, 这说明考试作弊现在比较普遍, 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和提高的诚信品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4.论文写作诚信基本状况。学业论文与考试的重要程度不相上下, 两者都是一个大学生对自己在校期间学有所长的事实证明。在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等方面,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给同学布置论文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使其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成为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大学校园中的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现象, 却与老师的良苦用心相悖。互联网的完善与普及, 更为论文的抄袭提供了便利, 论文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校端正的学术氛围, 使得高校的学风弱化, 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对作业、论文抄袭问题的回答中, 论文完全由自己独立完成的有30人, 大部分符合论文写作诚信的有37人, 部分符合的大学生有19人, 少部分符合论文写作诚信的有7人。32.3%的大学生能够做到独立完成论文写作, 39.8%的同学大部分时候会做到论文写作诚信, 20.4%的大学生有时会出现论文抄袭的行为, 7.5%的同学少部分时候会独立完成论文写作。

从总体上看, 从大学生论文写作诚信状况比较差。选择少部分符合与部分符合的大学生人数之和为27.9%, 是一个很高的数值, 并且是所有答案中选择少部分符合的最高值, 这说明论文抄袭现象现在比较普遍, 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和提高的诚信品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将继续从事学术科研工作, 如果他们在起始阶段没能树立起正确的论文诚信品质, 必然会对日后的学术研究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论文写作诚信缺失现象的蔓延, 不仅亵渎了神圣的学术殿堂, 也侵蚀着优秀的学术群体, 将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不容轻视。

5.求职资料诚信基本状况。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大学生数量有所增加, 导致每年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人才市场服务的对象中可以看出, 青年人占有很大的比例, 其中一部分就是应届及往届大学毕业生。求职资料中也涉及诚信问题, 诚信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前途, 更关系到高校的良好信誉。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 走访人才市场或在网上填写简历后进行投递。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信行为, 尤其是求职资料的弄虚作假。许多用人单位主要通过个人资料来了解大学生的基本能力, 以进一步决定是否提供面试机会, 一些大学生便做出不正当的行为, 如伪造资历证书、涂改成绩等。一旦被用人单位查出个人资料中存在着虚假信息, 便会与大学生解除合约关系, 取消在高校的招聘名额, 这将会对高校的良好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生制作个人资料时能够完全做到实事求是的有54人, 大部分符合求职资料诚信的有35人, 部分符合的大学生有3人, 少部分符合求职资料诚信的仅有1人。58.1%的大学生能够完全做到诚实填写个人资料的基本信息, 37.6%的同学大部分时候会做出符合求职资料诚信的行为, 3.2%的大学生有时会诚实填写求职资料, 1.1%的同学少部分时候会如实填写基本信息。

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的求职资料状况比较好。95.7%的大学生完全符合或大部分符合求职资料诚信的基本要求, 这表明较多同学能够诚实地填写个人资料基本信息, 不添加虚假成分, 这是对自己、学校及用人单位的负责。每一个大学生都无法回避就业问题, 一张虚假简历, 一本伪造证书, 害人终将害己。求职资料失信的行为, 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名声, 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大学生诚信的良好形象, 对大学生日后进入职业生涯的影响极为不利。

三、结论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在守时诚信、借款诚信、求职资料诚信方面表现比较好, 在考试诚信和论文写作诚信中的表现比较差, 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要协调一致, 增强诚信教育实施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 就是使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有所提高, 并使社会各领域明确自身责任与任务, 在完善大学生群体诚信道德教育这个过程中切实履行职责。大学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 作为一个高文化素质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诚信状况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所以大学生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当他们毕业后踏入社会, 走向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岗位时,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特别是诚信素质的高低, 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想要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需要全社会各领域整合资源, 发挥各自优势, 善于抓住时机, 有效转变失信行为存在的肥沃土壤。诚信问题是在社会发展变化中应运而生的, 必然会在不断发展中得到消化和解决。虽然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 但大学的整体氛围是比较好的, 全社会应站在相对高度统筹规划, 实现诚信教育的实用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1]王毅.道德视阈的诚信教育研究—从大学生诚信状况出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2]梁爱蕴.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河南教育 (中旬) , 2011 (12)

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研究 篇10

一、大学生就业失信表现

1. 简历———伪造事实, 弄虚作假。

在就业过程中, 有些大学生为了能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在求职简历上大做手脚, 把个人简历写得精彩绝伦、完美无缺。主要表现为:一是修改学习成绩。少数学生在填写成绩单时, 只填分数高的课程, 不填分数低或者不及格课程, 甚至还有人把低分改成高分, 把及格改为优秀。二是随意“加官晋爵”。本来只是普通学生, 却随心所欲地为自己套上院、系学生会干部, 班干部等学干头衔。三是克隆他人成果。个别学生把别人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证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 改头换面加以复制, 变成自己的学业成果。

2. 面试———自我吹嘘, 夸夸其谈。

一些毕业生面试中不懂装懂, 夸夸其谈, 极力掩饰自己的缺陷。把参加某项活动说成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把对某些技能浅显的了解说成是熟练精通, 把偶尔的打工经历说成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 一味迎合, 不做如实回答, 投用人单位之所好。

3. 签约———心猿意马, 见异思迁。

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一些毕业生希望尽早定下工作, 不管工作是否理想, 是否适合自己, 只为以防万一, 便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在签约的同时, 就做好违约的准备。一旦发现有更好的企业出现, 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毁约。某些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 发给毕业生多分毕业生推荐表, 这更助长了学生随意毁约的风气。

二、大学生就业失信归因

1. 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

社会政治腐败, 经济欺诈, 制假贩假, 道德秩序失衡, 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 甚至丧失。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 学术道德失范, 各种论文抄袭、文凭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泛滥, 这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毕竟是社会人, 难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忽略了思想道德的自我塑造, 缺乏自我约束, 是非观念淡薄, 诚信意识弱化, 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举动。

2. 高校诚信教育的缺失。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提倡德育为首, 长期以来, 高校非常重视德育, 但在内容设置上往往偏向政治教育, 忽视道德教育。同时, 随着近些年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 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加趋向于实用性, 重科技教育、轻文化教育, 重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的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切以解决就业为第一目的的教育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会无意识地“纵容”学生作假, 从而削弱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效果, 成为大学生就业失信的又一诱因。

3.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乏。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加之社会各领域急功近利, 不以诚信为本等现象必然反映到学校, 使大学生产生功利主义思想, 将社会中的一些消极现象当做社会的主流趋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 对现实估计不足, 过多关注自我价值和盲目攀比。这都会使大学生逐渐失去诚信观念与社会责任感, 一味追求功利, 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

4. 用人单位招聘方式不科学。

目前, 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只是片面看重学历、证书, 对毕业生的了解仅仅凭借简历和几分钟简单的自我介绍, 缺乏深入的认识, 这就给了大学生在简历、面试中造假的机会。同时, 一些用人单位不顾及招聘职位的实际, 提出非名牌大学不要, 非优秀毕业生不要, 非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不要, 非研究生不要, 这些过高的要求使得毕业生不得不为这些过高的要求“动脑筋、想办法”, 助长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风气。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开出高薪、解决住房等虚高的聘用条件来吸引毕业生, 使得毕业生不守诚信, 随意毁约。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途径与措施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 不仅会损害高校声誉, 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会损害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利益, 更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 在社会上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 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实施综合就业指导, 避免就业失信是很有必要的。

1. 端正学风, 做好就业诚信教育的第一步。

学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增长才干,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当今高校中, 60分万岁的思想还很普遍, 不少学生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尤其是在独立学院,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旷课、挂科现象十分普遍, 学风涣散。狠抓学风, 使学生成绩提高, 专业技能扎实, 各类证书、奖励无一不缺,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增加竞争资本, 以真实的成绩与能力竞聘岗位, 使“不诚信”的就业行为没有市场。

端正学风, 一方面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 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安排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加强舆论宣传, 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者和教育者, 对诚信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对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培养和教育, 使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真才实学去追求更多的利益。高校可以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如在毕业生求职时, 提倡填写真实简历, 举办诚信签名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开展“明礼诚信”的学习、讨论活动;结合助学贷款, 开展“诚信还款”活动, 等等。

重诚守信的舆论环境也可以为大学生诚信提供动力和指导。高校可以利用校报、广播电台、橱窗等校内媒介, 大力宣传诚信道德规范, 宣传诚信的典型事例, 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强化大学生诚信观念。同时发挥广大教师的榜样作用, 以高尚、诚信的师德影响、感染学生, 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形成诚信教育的大环境。

3. 加强就业指导,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相关政策与技巧的指导, 使毕业生能够把握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 正确认识就业形式, 在充分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对现实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加以就业定位,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当前我国在就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守法律法规。同时, 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双向选择”的概念, 调整就业期望值。并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技巧、就业心理的指导, 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4. 加强监督管理, 构建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

高校要将诚信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 将诚信作为大学生在校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把大学生诚信表现用明确的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衡量和定位。通过数据、行为和事实来衡量大学生的诚信度。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可以囊括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校期间的学业完成情况、图书馆借阅情况、考试守纪情况、借还贷款情况, 将其作为考察诚信的内容, 分别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中。高校还应该加强监督管理, 将学生平时的奖学金评定、学习成绩、社会活动、政治面貌等真实信息及时录入个人信用档案中。在进行就业双向选择的时候, 高校可以面向用人单位设立“诚信窗口”, 使用人单位可以查询、验证学生的相关信息。高校还要加强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的管理, 建立学生的签约管理系统, 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分析, 深思熟虑后再决定是否签约, 克服签约的盲目性, 降低毁约风险。

高校是培养一代新人, 教化一代新风, 引领一代社会良知的重要场所。诚信作为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品质, 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如何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 光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大学生的就业诚信问题, 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反映。实现大学生诚信就业, 还需要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 用一整套的信用机制来约束失信行为, 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 通过制度渠道实现自己的利益。应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建立求职市场的诚信制度,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应国勇.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6) .

[2]周宏, 马万宾.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诚信水平的途径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报 (职教版) , 2003, (1) .

[3]邓艳葵.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7) .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

早期的创业教育源自美国,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发达国家百年来的经验为我国刚刚起步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历程长,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为主的“谋生型”初级阶段

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大约在20世纪初的时候陆续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为整个20世纪世界经济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人类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从封建社会生产制度带来的小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时代背景的呼唤下,各国教育机构都争先恐后的实现了对劳动力的批量生产,但是这种只要数量,没有质量的方式很快就显现了疲态,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从原来的供不应求一下子变成了供大于求,由于工业革命将大量的农民从原来劳作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到了城市之后又不能就业,这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就业的需要催生了资本主义国家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出发点是针对余下的劳动力的生活、就业问题,因此创业教育在初始阶段的时候,主要的目标是针对小规模群体进行培训的,这包括劳动力个体或者是小型的私营企业。因此可以说,当时的所谓创业教育,只可以称之为“谋生型”的创业教育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创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新,主要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以美国为例一直到1947年,才由哈佛商学院开设了专门针对创业的课程《新创企业管理》,当时共有188名MBA学生参加了该门课程的学习。这成为了创业史上的开山之作。然而,创业教育并未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視,甚至有很多当时已经从事创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转移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

二、以培养创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理念+实践”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微型计算机的发明为创业提供了优秀的物质、技术载体。以往的创业门槛高的问题,已经不能够阻止人们创业的热情。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逐渐走向了“滞胀”时期。经济的“滞胀”发展,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们对教育发展的总体走向看法的改变,一些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逐步将目光转向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上来。

在这种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使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创业教育不但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创业大赛就是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模式,这种以赛代练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提供了保障。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英国在1987年由政府发起的名为:“高等教育创业培育”的大型创业计划,项目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参加项目的学生要把将来自己所从事工作要用到的课内知识提前总结,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实行对自己的管理。英国的高校为了配合这一项目的实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和企业的对接,使学生直接参与到工作中去。

三、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开拓进取精神为主的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是以柯林·博尔提出未来人应获得三本“教育护照”为起点的。1989年在世界范围内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了 “创业教育”的全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创业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以下称《文件》)中,对“创业教育”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和全面阐释。《文件》指出:在学历不再等于工作的这个时代,时代对于高校毕业生有了新的历史呼唤,它期待大学毕业生不仅是普通的求职者,更要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设者。这就对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求职,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创设新的工作岗位,也就是如何为别人打工和怎么为自己打工的问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以下称《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明确提出: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宣言》指出: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更好的就业,高等教育既要注重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又要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培育。大学毕业生越来越不是生产线上下来量产的求职者,而更应该成为新的个性化工作机会的设计者。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更加注重对学生精神、思维方式的培养。学校的课堂教学不能只起到简单的传输作用,而是更要注重把大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对大学生的个性品质、思维方式、创业知识、技能和技巧等全面、系统、多层次的“全素质”教育。

2002年我国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时至今日也经过了多年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我国的创业教育之路仍需努力前行。(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311437012;20131143702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玮.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8)

[2] 李一中.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09(2)

[3] 吴婕.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国外的发展[J].现代交际,2012(6)

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 篇12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功利化色彩浓厚

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将对各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评估,将各个高校的就业率纳入对各高校主管领导的绩效考核,甚至关系相关专业招生人数的分配[1]。因此导致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率,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就业层次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促进学生就业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市场、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当前就业教育功利色彩浓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2.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各大高校虽然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 但高校对就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仅停留在表面。第一,部分高校就业部门仍属临时机构,没有纳入学校内设机构序列,明显是不重视的表现;第二,就业工作部门专职化程度不高,指导老师多数为“兼职”就业指导,并且只在毕业阶段才工作;第三,少数高校就业部门仍然停留在国家统包统分就业政策时期, 只负责办理简单的就业手续,并无就业教育的研究指导;第四,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严重缺失,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不高;第五,经费投入过低,没有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第六,就业信息网信息量少、信息更新慢、时效性差。

3.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整体研究相对薄 弱

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度不够高,没有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培养“专家型”就业教育研究人员的意识,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面窄,缺乏系统研究,仅停留在就业技巧、就业程序、就业政策上,并且实际调研少,拿来主义严重,没有密切联系我国具体国情和学校本身实际,致使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整体把握、分析不足,因此目前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教育针对性不足。

4.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多以指导性为主,涉及面过窄。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内容上看,只注重提供就业信息,而忽视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方向。缺少专业授课、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内容,脱离学科,与专业建设泛泛而谈,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教育形式化、肤浅化;第二,从形式上看,大多数高校主要以就业指导课形式为主, 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技能培养,缺少多元化大学生就业教育形式。受限于中国大学普遍“上大课”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教育多采取群体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咨询模式, 而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进行一对一指导,对就业心理调节、就业技巧培训更是凤毛麟角。

5.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缺 乏连贯性

就业教育工作只围绕毕业班学生展开, 服务对象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教育开展力度不够,要将大学生就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化就业教育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对自己认知不清,没有良好的职业定位, 无法为自己将来就业做好充足心理准备及知识、技能储备。高校如果仅将就业教育安排在大四学年,使就业教育变成一种应急的形式化教育,会对大学生就业层次产生影响,就业根基不稳,对大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导致学校毕业生就业层次提升难度加大, 同时限制当前就业教育工作持续、快速、有效地开展。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整个就业教育过程的恶性循环。

二、加强就业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1.更新观念,增强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视力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高校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就业工作的认识,增强对其的重视程度,更新现有学生的培养观念,营造就业教育氛围,树立正确的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就业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高校要在思想上意识到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将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上的重要作用承担起来。

(1)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就业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应将就业工作明确到具体领导,权责明确、统筹协调,加强人员配置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水平。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教育理念 。一切为大学生良好就业服务,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良性发展出发,对他们进行全面心理咨询和职业辅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3)科学保障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经费投入 ,改善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工作及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是高校重视程度的体现。只有保障经费科学有效到位,才能使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无后顾之忧。

(4)打造专业化、高质量的就业教育师资队伍。 培养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增加对就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高质量就业教育师资队伍,提升高校就业工作水平。

2.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与形 式

在就业教育内容上, 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择业观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心理健康与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创业教育等内容整合起来,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强调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就业教育体系。

(1)择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性对待就业 ,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 、所学专业和认清社会需求,做好自我定位,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选择正确的道路。

(3)政策法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宣传 ,向大学生普及就业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4)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及时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育与指导。

(5)就业技巧指导。包括自荐技巧 、面试技巧、礼仪、注意事项等。

(6)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依托高校进行技术和资金支持。

在教育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元化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大学生就业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持续改进, 提高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才能收到好的就业效果。目前高校就业教育方式大多以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专题讲座等活动进行,其中开展校园招聘会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经常会出现用人单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还需要就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准入制度。新形式的就业教育可以各高校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采用模拟面试、简历大赛、现场教学实践形式的就业教育,同时增进不同高校间的交流。

3.从始至终,构建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

学生就业观培养、职业目标确立和职业素质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大学生就业教育应贯穿高校教学的每一步[2]。所谓“全程化就业教育”,是从新生入学教育伊始,将就业意识培养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步都应有相应辅导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帮助和指导,让大学生保持对就业前景的关注,了解不同变化,按照入学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自己的成才计划。让大学生在高校的每个阶段,反复对自己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思考、完善。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如形式主义、师资不齐、课程不科学等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就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求大学生获得良好、科学的就业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

上一篇:临床医疗数据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