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律教育

2024-11-17

大学生自律教育(共12篇)

大学生自律教育 篇1

党的十八大提出,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时势所需, 是时代之要。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其诚信状况一直都备受大众的普遍关注, 现在大学生绝大多数属于“90后”, 复杂的社会内外部环境对他们诚信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形势下,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整体是好的,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能把诚实守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但是, 大学生群体中, 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诚信缺失问题, 主要表现在政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和经济行为等方面。

1. 政治诚信

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主要表现为学习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程、参加团委党校组织的各类思想政治类学习活动、入党活动等方面, 其政治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缺失。有些大学生把思想政治类的公共课程学习不当回事, 认为只要靠“纯背”或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甚至作弊就一定可以通过考试, 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根本没有起到思想内化的作用;有的大学生入党时动机不纯粹, 参加团委党校组织的各类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只是为了入党时能够“加分”, 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终教育目的相冲突。

2. 学习诚信

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考试舞弊、上课逃课或让人代课、作业或论文抄袭、考试代考等方面。在大学考试中, 舞弊现象层出不穷, 舞弊手段也是花样百出, 这不仅对学风建设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已经建立好的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大学生为了打游戏或忙于其他事务, 上课逃课、让人代课或考试代考的现象也是很普遍;有些大学生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或论文任务, 自身不努力, 却喜欢直接抄袭“走捷径”, 是学术行为上的不端。

3. 人际交往诚信

当代大学生社会活动活跃, 人际交往出现多元化, 可是,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还是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都不同程度表现出了诚信缺失。有些大学生为了“撑面子”或不愿透露更多个人信息, 在与同学老师交往过程中, 对自身某些情况进行隐瞒或保留, 缺乏真心诚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比如在各种论坛、微信、微博、QQ等各类平台或应用的使用中, 有些大学生喜欢隐瞒真实身份, 或者发表一些不符合大学生身份或不负责的言论甚至“脏话连篇”。

4. 就业诚信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 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仍然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了获取更多就业成本, 在个人简历上花功夫, 搭“花架子”, 随意增减简历内容, 甚至编造假证, 同时, 工作“三分钟热度”, 如出现不如意便随意走人, 不遵守协议或劳动合同, 这些都是诚信意识淡薄的表现。

5. 经济行为诚信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 社会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 大学生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随之出现了一些经济行为诚信缺失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信用卡使用不当、恶意拖欠学费或助学贷款、通过不当手段获取困难补助或助学金等。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状况与不足

当前,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主要由高等学校来承担, 一般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主要方式, 以开展学术讲座、组织党团活动等方式为辅助方式, 内容方式途径是多样的, 诚信教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仍然过度依赖他律来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 自律教育仍显不足。

1. 诚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在大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 高校依然将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放在教育的首位, 没有注重对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教育, 诚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一方面, 大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对硬件设施的投入, 缺乏诚信教育的相关机制。另一方面,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相关理论相对较少, 大部分是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 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理论体系支撑较为缺乏, 我国大部分高校只有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章节来教育学习, 从而致使高校诚信教育的基础薄弱、重视不够的现象极为普遍。[1]

2. 诚信教育机制尚不完善

在当前形势下, 随着网络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迅猛发展, 社会失信事件频频得到曝光, 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影响是不可小觑的。然而, 高校的诚信教育机制仍然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脚步, 传统的诚信教育机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第一, 诚信教育体系缺乏实践。目前,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体系主要依赖理论课程教育, 教师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 仍然以“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为主,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开展党团日活动过程中, 则主要依靠各类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 往往也是浮于表面, 很难起到诚信教育的作用。第二, 缺乏诚信教育监督机制。当前, 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缺失事件, 大都由辅导员或其他老师进行“谈心谈话”, 诚信缺失严重者就按照校纪校规进行相应处罚, 大部分高校大多没有制定或完善相应的诚信教育监督机制, 诚信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打折扣。第三, 大学生诚信教育缺乏评估机制。“诚信”本身很难以用量化的指标去评价, 导致很多高校缺乏评估机制或者评估机制不完善。同时, 虽然大部分高校坚持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 但在实际操作中, 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标准绝大部分依旧是专业学习成绩。

3. 诚信教育主体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诚信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 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 然而在现实中, 诚信教育主要由学校或家庭履行, 家庭中的诚信教育尚未形成体系, 具体体现在家风家教中;学校的诚信教育则主要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 导致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教育主体发展的不均衡, 不能很好形成有效合理的教育系统, 与诚信教育的实际需求是不适应的。

4. 诚信教育社会环境亟待优化

近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 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道德上的唯利是图, 社会责任感的逐渐弱化, 造成了部分社会行为的“失范”, 社会上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中的不诚信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比如, 在政治生活领域中, 一些地方政府言而无信, 失信于民;在经济领域中, 制假贩假活动猖獗,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不法行为盛行;在科研领域中, 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之下, 科研造假之风盛行。[2]

三、合理建立大学生诚信自律机制

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自律机制缺失的问题,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在全校范围内率先提出了以“无人监考”的方式加强学风和考风建设, 在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引导学生把诚信应考、诚信为人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 该举措也在学生中和社会上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但要从长远来考虑, 还需要有健全的诚信自律机制为保障。

1. 加强诚信自律的引导机制建设

“自律意识的养成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自律意识依赖于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 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3]因此, 在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中, 要加强制度建设, 营造自律氛围, 提高自律能力。一方面, 主要通过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通过“他律”制度形成“自律”意识, 让大学生都能清楚明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从而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打下基础。另一方面, 建立大学生自律管理制度, 将学校各项制度的约束力内化为大学生的“自律”行为, 形成自我有效的监督, 从“主动”变成“被动”,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2. 完善诚信自律的组织机制建设

在高校, 大学生组织是他们学习生活的载体, 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等大学生群众组织, 都为实现诚信自律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方面, 加强班级管理。班集体是大学生成长的基本组织, 加强班级管理就是要以班级为单位制定诚信管理规章制度, 在本班学生的日常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求职等方面建立自我管理规章制度, 同时, 配套建立班级诚信自查自纠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另一方面, 强化其他组织自律功能。其他组织就是指团支部、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团支部、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等组织也是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组织载体。一般而言, 参加此类组织的大学生在兴趣爱好、理想态度、成长经历等方面能够产生共鸣, 因此, 通过强化此类组织的自律功能, 能够起到共鸣共振的效应。

3. 强化诚信自律的实践机制建设

参加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能使大学生从感性认识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达到知与行的统一。[4]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诚信自律实践教育活动, 强化实践机制建设。一方面, 诚信实践活动日常化。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习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 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将诚信自律贯穿其中, 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诚信自律理念。另一方面, 诚信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结合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校园媒体等, 将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作为校园新媒介,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使学生在媒介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内在需求, 培养自律能力。[5]

摘要: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是现实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以及诚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要建立合理的诚信自律机制, 为实现大学生真正成长成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诚信教育,自律,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 2013.

[2]代红梅.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2008.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4]傅国栋, 赵研, 韩笑.新形势下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 (9) :95.

[5]柴迎红, 张剑.新兴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自律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5) .

大学生自律教育 篇2

一、专题背景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高度自制能力的人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严格,不仅从知识能力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思想道德素质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人。如今媒体上登载的一些高知、身居高位的人触犯国纪国法屡见不鲜,深刻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仔细分析,这些人除了思想道德品质低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律能力较差。

2、改变目前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现状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四二一”的结构,小学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优越性相当强,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以他们个人为中心,许多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毛病,自律能力明显弱化。我们期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通过提高家长素质,家校配合探索出改变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现状,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充分发展,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专题内涵

自律,就是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包括家长对自身行为的调控、要求、约束,达到率先垂范,做出榜样,不断完善自我。学生的.自我要求、自我表扬、自我批评和规范。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三、专题研究目标

1、研究出通过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家长自律能力,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操作方案

2、探索家长自律能力的提高与小学生自律能力提高的关系

四、研究内容

1、调查我校学生、家长自律方面的现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原因

2、探究提高家长、学生自律能力的途径

3、探究家长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中的作用

4、探索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评价标准、操作要求

四、研究对象

四年级学生及家长

五、研究途径及方法

1、向学生发问卷,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原因。(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2、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信通、读书节等渠道给家长宣传关于自律方面的中华传统美德知识。(讲稿、记录、推荐书目、校信通宣传表扬记录、家长学习笔记、学习反思。)

3、家长、孩子共办自律手抄报展评。(手抄报、书法)

4、家长成功经验交流。(经验论文)

5、《自立自强标兵》的操作使用,评比。(评比表、照片)

6、通过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律能力,影响教育孩子。(课堂实录、教案、反思、评课记录、有关自律活动记录)

7、家长、孩子签订“让自律常驻我家”协议书。通过小手拉大手,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共创和谐家庭。(协议书样表)

8、开展“让自律常驻我家”征文活动。(优秀征文稿)

9、好爸爸、好妈妈公约(公约内容)

六、评比表彰

大学生自律教育 篇3

【摘 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廉洁自律对人生的重要影响,从而使学生主动投入廉洁自律课程的学习中去。

【关键词】廉洁自律 职业发展 影响

廉洁自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不仅是我国传统的教育项目之一,也是新时期高等院校的德育要求。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增,高校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为祖国的建设提供大量的精尖人才的任务。为了确保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高水平的政治素养,高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

一、对高校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必要

目前,部分学生为了谋求考试过关,在考试时出现作弊或者是向教师送礼等现象,这样的学生完全丧失了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廉洁自律的品质;有的毕业生为了找到好工作,在自我推荐的材料中夸夸其谈,甚至编造一些自己从来没有获得过的奖项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上的现象会严重干扰高校校风、学风的建设。因此要在高校开展廉洁自律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做法是错误的,并认识到诚实守信、奉公守法的做人原则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对高校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监督、预防高校中的腐败现象

对高校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贪污、受贿的危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这对于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学生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持自己的人生操守。进行廉洁自律教育还能够加强高校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力量,杜绝高校腐败的风气出现。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目前,高等院校已经不再是“世外桃源”,其中也存在行贿受贿、拜金、奢侈等腐败现象。尽管这些现象是让每个人深恶痛绝的,但是还有部分学生依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人生信条。

二、对毕业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

廉洁自律意识对毕业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具备廉洁自律意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对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面对是非善恶,依然能够按照自律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哲学家解释说,认识是行为的先驱。只有具备正确的认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好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廉洁自律精神,让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腐败现象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并了解腐败现象出现的危害,从而不被世俗左右行为。

(二)强化学生的廉洁意志,规范廉洁行为

廉潔自律的意志,指的是学生为了保持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而不断克服内部的和外部的种种诱惑,并为保持自身的廉洁进行不懈努力。众所周知,廉洁自律的保持是会受到环境的种种挑战的,有时还需要牺牲切身的利益,往往这些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诱惑会使人的意志动摇。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廉洁自律意志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善恶的抉择时依然保持知行统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优秀作风。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廉洁的工作作风。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谓人格,指的就是一个人的稳定的、长久不变的心理品质。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内心诸多矛盾的冲突,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保持一致。对大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将会面临权力、金钱等各方面的诱惑,当其对以上的诱惑产生欲望时,就会导致内心和行为产生冲突,若是内心缺乏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关键阶段就很可能会堕落。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具有关键的作用。

三、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面对腐败时,断然拒绝腐败,保持廉洁高尚的人格。从更加切合实际的方面来说,学生保持廉洁自律的信念,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坚持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教育不仅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同时还应该主动吸收外国的研究成果,积极调整高校的廉洁自律教育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的廉洁自律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静.高职院校毕业生廉洁教育实践探索——以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 ,2012(28).

大学生自律教育 篇4

(一) 解构传统高等教育的功能

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 学术界主要有二功能说、三功能说、多功能说等三种学说。“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 它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功能;具有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功能;具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提供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功能。” (1) 鉴于此,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功能, 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使命。人才的社会适应度也正是检验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多年来所积累的就业难问题在2014年矛盾更尖锐化, 正是社会需求型人才与教育培养型人才失衡的表现。笔者认为, 在面临当下严重的就业问题, 培养与需求失衡时, 有必要深入探索高等教育的基本培养理念, 以科学理性的培养理念, 积极应对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就业难的现实困难, 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方面促成渐进性创新。

(二) 建构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早期的私学到今天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虽然教育的系统复杂了, 不同的教育层次有不同的特点, 但教育功能的本质仍然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教育层次的学校无非是复杂化了的“师者”。以高等教育为例, “传道”就是教育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养成基本的道德素养, “授业”就是教育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 “解惑”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传道”是从最高层面对人的精神世界实施影响, 是决定人才的高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各项目标中处于最高地位;“授业”不仅是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 面对专业分工的精细化和信息的大膨胀, 可持续学习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授业”是人才能力的体现, 是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外化了的行为表现;“解惑”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思考做一件事情是为什么、如何做、怎样做的问题, 这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先进高等教育相比最为欠缺的地方, 而恰恰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都体现在解惑中。通过这六个字涵盖了教育的基本育人功能, 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

(三) 高等教育育人功能分析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本身不存在腐败问题, 腐败的产生有特定条件。例如, 楼盘销售顾问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 为熟人打折, 并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腐败行为。腐败最基本的解释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但是, 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大学生是国家公务人员的主要后备群体, 因此也是最有可能腐败的潜在人群。大学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对今后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都有深远影响, 因此, 加强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而相对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而言, 高等教育相对的可控性要高得多, 对大学生进行廉洁自律意识培养教育至关重要。高等教育要从“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着手, 从认知观念和行为养成等方面探寻大学生廉洁自律意识养成问题。除此之外, 也要注重把握人才培养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探寻廉洁自律意识教育的新思路。

二、当代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的必要性

(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传道, 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习得符合社会价值准则和伦理道德行为方式, 且这是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如果说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那么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则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为谁所用的价值选择。例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我党就涌现出了一批批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向敌人投降, 他们的理念信念正是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社会制度, 驱逐侵略者的民族精神和敢于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价值观。也许他们的技术和能力有限, 但是却将有限的能力和技术都投入到革命中, 这正是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然而, 这些案例却离出生在和平年代的90后大学生群体很远, 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英雄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也缺少了时代新意和感染力。在面对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需求, 有必要根据大学生的成长特点探寻高等教育理想信念培养的新思路。

(二) 大学生法治观念缺失

2010年, 河北某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在校园内开了一家通讯店。年底, 其看到大学生急于购买返乡车票, 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于是伙同有火车票代售资格的王某购入千余张火车票, 再每张加价20~30元卖给学生。但这种行为却已经触犯了刑法, 最终二人因涉嫌倒卖车票罪被依法批准逮捕。近年来, 此类大学生法盲的犯罪事件频繁发生。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公布数据, 大学生犯罪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且多数是法盲, 贫困大学生犯罪率较高, 主要涉及盗窃罪、故意伤害罪。

上述大学生法盲的事件频频出现, 使得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审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据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公布数据, 201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中, 本科可报职位数为13490人, 占总人数的75.2%;大专可报职位数为2445人, 占总人数的13.6%, 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招录2006人, 占到11.2%。如表一所示, 在一份涉及12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中, 大学生毕业后的意向单位主要集中于事业单位 (26.8%) 、政府部门 (26.4%) 、国有企业 (17.0%) , 这三个选项超过70%。

一方面, 大学生的犯罪率逐年上升, 另一方面大学生已经成为取得公权力的主要群体。不可否认, 自律意识薄弱的大学生一旦进入到体制内, 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腐败的可能, 将会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更为可怕的是, 有可能腐败的行为发生后, 当事人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因此, 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教育, 这也正是育人功能中“授业”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 大学生思辨思维缺失

顾名思义, 思辨思维主要是指学习和接受信息要经过一个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过程。启发式教育旨在锻炼学生对知识怀疑和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多问几个为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去做。在基础教育中, 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教, 我跟着背”的思维定式, 许多问题的答案被固定的形式所取代, 并且只有符合这种“标准形式”的答案才是正确答案。高等教育鼓励开放式教育, 寻求问题答案时应提倡以不同的方法解决, 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基础教育。而所谓解惑, 不在于老师能够回答学生多少问题, 而在于如何启发学生, 并引导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 学会质疑、分析和解决的本领。另外, 廉洁自律教育又与思辨思维教育有何联系?实际上,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因素已经不仅仅是教师。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 尤其是许多媒体为了获得点击量, 片面、极端报道某些负面新闻, 左右社会价值观。这些片面价值观都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值得引起重视的社会性问题。鉴于此, 教育学生以“我”为中心, 正视网络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的新思路

(一) 以启发教育培养理想信念

面对个性更为突出的90后大学生群体, 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是其再熟悉不过的教育方式。相对于教师教学中直接教育学生要爱国、要廉洁、要反腐败等等, 不如通过巧妙的体验式教学、辩论互动式教学, 教学效果好一些。作为“传道”层面的教育, 任何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都有权利和义务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引导。良好的校园氛围, 使得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 都能够感知环境, 有所收益。如图书管理员、校内后勤工作人员、辅导员教师等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启发式教育的主要群体, 也都可能引发大学生心灵触动的可能。

(二) 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贪污腐败固然能够满足一己私利, 但却触犯了国家的刑法。多年以来,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已在高等教学中展开。但是,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仅仅教师讲、学生听, 并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然而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 教学的宗旨在于以学生为中心, 但教师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和学生德育教育的引路人。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求知、认知特点, 以案例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形式, 结合当下热点话题, 引起学生共鸣, 进行普法教育。

(三) 培养大学生思辨思维

现如今, 电话、短信对于大学生而言似乎都快成为过去时, QQ、微博、微信、陌陌等新传媒途径逐渐成为学生高频使用的通讯媒介。面对信息量的几何式增长, 无论是加强网络监管还是限制信息传播, 似乎都无法彻底解决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这就需要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 要学会分辨是非, 加强自身的“自律”和“慎独”意识。简言之, 即通过高等教育, 充分发挥“解惑”功能, 培养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辨思维和基本道德意识。通过教育引导学生, 在面对一个新闻的时候, 养成是什么、为什么、我怎么做的思考过程。

综上所述, “传道”、“授业”、“解惑”贯穿教育的始终, 从不同层面对大学生廉洁自律意识培养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预防腐败,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傅鸿颖.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方法调研报告[J].前沿, 2013, 3.

自尊而后自律,暖心教育 篇5

主题班会

我的教育故事《自尊而后自律,暖心教育》

临沂黄山中学— 陈丽君

自尊而后自律、暖心教育

临沂黄山中学

陈丽君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说过:“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

那么,以什么方式才最能向学生传达“明白的道理”?最能“唤醒”他“内心中沉睡的巨人”?是“弄不好会伤害人”的批评或惩罚吗?肯定不是。尤其是带有暴力色彩的批评和惩罚,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乃至反抗。

在下面的这则故事当中,我抓准了杨同学犯错误这一教育良机,一步步开导和启发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让这个在开学第一天就打架斗殴的学生,最后在全年级师生面前受到的是表扬而不是批评。

暑假过后的新初一,我接任了七年级四班的班主任。正式开学的第一周和以往一样,初一新生军训。面对军训,大部分的学生是兴奋和雀跃的,三年之后又重新任班主任的我,心里更是有着一丝期待,期待自己的班级能在军训当中好好表现。

整齐的队伍,清一色的迷彩服,帅气的军帽,怎么看都感觉我们班的学生最是英姿飒爽。军训前领导要讲话,全体初一新生整装待命,像战士一样,满脸的威严和肃穆,就等首长一声令下好奔赴战场。领导讲话不多,但是有一句却让我突然间堵了心,“七年级一班和七年级四班的两名同学在开学第一天就打架,性质极其恶劣。”我就是七年纪四班的班主任,竟然不知道有这事,很是郁闷。但是我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也没有问学生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开学第一天就捅下这么大的篓子。我怕我知道了,会忍不住当着所有军训的师生和教官将这个胆大的学生狠训一顿。

于是我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跟着学生训了一中午。在这一中午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向其他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无一例外,他们给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杀鸡儆猴。开学第一天就打架斗殴太不像话了,要狠狠地批评一顿给其他学生提个醒,还要叫家长,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孩子开学第一天都干了些什么。

面对他们的好心提醒,我一笑了之。对于学生我已经不是刚毕业带班主任时的心境了,因为自己有了孩子,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孩子的心理特点。于是我找到七一班的班主任李老师,询问她事情的原委。李老师说她班的孩子挨打了,就因为上学没等我班的这个学生。李老师说打架的时候她在现场,拉都拉不开,还差点揍到她,最后把校长都请来了。接着李老师又说,这个孩子可不是个善茬,又横又拽,问名字也不说,开学第一天就敢这样,以后不定会惹什么大事,可得好好管管。

差点把老师和校长都打了,还真的是不得了啊,按照其他老师的意思,我一定要将这件事狠整。因为还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学生,我想来想去都感觉这件事和我们班的男生都挂不上钩,看着谁都不像这样的学生啊。于是乘着午餐时间,我问了一下我们班的几个女生,她们都说不知道。最后找了一个男生,那男生支支吾吾才说出来是“杨某某”,看那样子是不想把他给供出来。是他?不可能吧,这个男生高高帅帅,很是阳光。怎么会是他呢?

带着满肚子的疑惑,我很纠结,真的要狠狠训一顿吗?但问题的严重性又进一步激发了我的责任感。于是我在午休期间找到了正在看书的杨同学,带他来到自行车场地。我没让他站着,而是让他坐到一辆电动车后座上,我则坐在另一辆电动车上,就像老朋友一样。

坐下后,我没有批评,也没有呵斥,仅是轻言细语地问起了事情的原委。他很忐忑,也很不安,但还是诚实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边听边观察他的表情,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处理:其他老师反映他又横又拽,这样的学生自尊心一般都是强的,他们比别的学生更需要肯定。特别是在一个不熟悉的人面前,他们希望能留下一个好印象,一旦确定你欣赏他们,就会“赴汤蹈火”地去维护这个形象。

想到这些,我认真倾听他的述说,希望能从中发现什么,找到谈话的切入点。他说:“昨天我们说好的七点钟我去找他,我们一起去学校。今天早晨我到他家,却发现他已经走了。到了学校我看到他在排自行车,我就问他几点走的,他说六点半走的。我说不是说好七点的吗,他还很生气很不耐烦,于是我就……”

听完这些,我便问了他几个问题:“你们俩是好朋友吧?” “你很看重你们之间的友情吧?”他疑惑地点着头,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很欣赏你,你是男子汉!”他更不明白了,显得有些难为情。我笑笑,诚恳地说:“因为你很珍惜你的朋友,很信任他,所以感觉他没等你,就好像是受到了背叛。现在像你这么重视友情的学生很少见哦。”听了这话,他的脸更红了,表情也变得更不自然了。于是我接着问道:“我感觉你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学生,如果这件事可以重来,你想想怎么处理会更好呢?”……

和我想的一样,他十分诚恳地反思了自己的问题,而我想说的问题他自己都已经意识到了。“你很不错,非常聪明,老师相信你,自己的问题你一定能自己解决好!今天,老师不批评也不惩罚你,更不会告诉你的父母,你自己想想怎么去妥善处理你和那位同学的关系,怎么向在场的老师和校长交代?”得到了我的“赦免”,他在那里认真思考了一会,最后告诉我决定亲自向那位同学和老师道歉。

我点着头道:“看到你这样我真的很开心,现在我有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交给你,就是做我们军训期间的代理班长,你感觉能胜任吗?”我的话一出口,他脸上的表情明显的是受宠若惊,也许在他的心中,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尊重与信任。

后面的事情我没去问,也没有去关注,我感觉我找他谈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第一天军训完毕,校长讲话时说,今天最让他高兴得是看到了一个学生的成长,那就是今天早上刚被批评的那位打架的同学,在午自习后当着他们全班同学的面向另一位挨打的同学还有老师道了歉…..听到这里,我的心释然了,看来我的处理方式效果还不错。学生虽然还小,但他是有头脑有思想的,在充分获得尊重与信任的前提下,会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去改正。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真的像其他人说的那样,好好教训他一顿,现在我面前的就不是这个因受到信任而努力向上的学生,也许会起到反作用。

一周的军训,他这个代理班长当得有声有色,带领我们班在军训中获得了优秀班级的荣誉。在后来的“抢官”环节中,还主动抢到了一个专门替全班排放自行车的职务。最近的这些天里,所有同学都反映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更让他值得骄傲的是,每每校长讲话时都会将树成标兵。

大学生自律教育 篇6

关键词:企业;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途径

在企业中,党员干部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头雁,更是企业里的旗帜,行为对周围的工作群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党员干部在企业工作中能够做到廉洁自律的教育工作,更不会为一己私利,能够时刻为企业和人民群众着想的话,才能得到群众的爱戴和学习,才能共同提高进步,有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企业应重视转变政工团队的工作作风,同时也要加强关于廉洁自律的宣传教育,才能为企业的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重视度不够

一是是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二是关于廉政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该解决在思想上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领导干部对关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的认知不足,所以因此也比较容易犯下错误。

比如说:有的党员干部自己所在单位不同于政府机关,也不同于事业单位,所涉及的权益范围也十分狭窄有限,因此对党风的廉政建设没有在思想根本上引起足够多的重视

一些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度也不够重视,单方面以为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是公司纪委和党委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也正是因为重视度的不同,认识度也没有很是到位,最后给党风廉政建设便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隐患。

2.制度不完美,执行力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虽然制订了比较严谨的规章制度,但是章制度只体现在宏观思想方面,并没有制定出来相关具体的细则。在执行中,喊口号和说空话是经常犯的错误,有的单位更是存在失之宽、失于软的问题,有些党员干部单调的强调过去如何如何,更是不能自觉的按照新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执行,存在管理惯性的问题。

3.需监督,需督促

企业的纪检委员和廉政部门应该发挥应有的检车监督权利。这样一来党风工作的廉政建设以及反腐工作开展显然不够深入。

二、党员干部需提高综合素质

当然,企业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自身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自身素质需过硬:根据近年来党员干部腐败案中可以分析看出,党风纪律面前没有守住底线从而走向犯罪道路的党员干部,往往是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坚定,以及自身的作风和综合素质不过硬所造成的。

利益面前,计较个人得失,诱惑面前,中饱私囊,飘忽不定。监管放松并且环境适宜,便会失去自我控制,背离了党和组织的要求,踏上犯罪的歧途。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存在问题的话,是导致不能廉洁自律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方法

1.如何建立正确的权利观

掌权用权是鉴定一个领导者最本质的属性。抓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关键是在于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党员干部是为人民掌权,服务于人民的。

权力观决定着企业内部每一个掌握权力的党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只能在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中来取得自己合理的利益。

2.如何规范党员干部行为

廉洁自律工作必须要坚持标本兼治,且要从大局去抵制和灭绝腐败现象。依靠科学并且严格的制度去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证党员干部没有机会违纪,万一出现问题后也能够及时的有效地进行处罚,让其不能蔓延成患。

中纪委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要求,并且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建立实行以下几类制度:

(1)企业领导干部的收入申报。

(2)企业领导干部的个人和家庭重大事项报告。

(3)企业招待费的使用报告。

(4)企业领导干部的回避。

(5)党风廉政检查考试考核。

(6)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各企业单位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除此之外的廉政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落实到位。

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

(1)发挥有关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企业中要有行使党纪政纪检查职能的机构,在促进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中发挥重要作用。

(2)依靠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更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廉洁自律规范落实是否到位,收入的申报情况是否属实,有没有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都是需要群众去评判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不廉洁行为也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党员干部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加强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是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必要环节。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企业的和谐发展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企业的改革成效以及经济的快速長足发展。

四、不断创新探索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途径

廉洁宣传教育是一项内容丰富同时任务又是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光要切实提高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效果,还须进一步创新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途径。

1.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

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教育。一方面帮助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党员干部能够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一切服务于人民。

2.宣传教育要有多样性

要不断的探索并积极采用党员干部易于接受并且乐于参加。

参考文献:

[1]陈朝.加强廉洁自律的方法和途径[J].党风建设,2011,(10)

[2]谭刚.廉洁自律树正气、激浊扬清作表率[J].党政干部论坛,2011,(7)

[3]管群.党员干部要当骨干、做表率[J].当代贵州,2011,(19)

[4]郭相杰.住地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教育整顿中要发挥表率作用[J].军队党的生活,2011,(7).

[5]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4)

[6]加强国企业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洁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11

大学生自律教育 篇7

告别中学时代, 迈进大学校门, 人生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 人生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相比, 环境有了很大不同, 为了准备高考, 高中的管理刚性很强, 而大学生活的主要特点就是宽松自由和民主。在这里, 升学的压力减小了, 老师的监督减弱了, 家长的叮嘱减少了, 大学阶段主要靠学生自己的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因此, 一个新大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学业, 就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重视自己自律意识的培养, 学会管住自己。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 培养自律意识, 我校对新入学的107名高职生进行了有关自律意识的调查。

二、目前现状

此次调查采用了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105份, 收回102份, 召开四次学生座谈会。通过问卷和座谈统计, 学生中认为自律是一种高贵品质的15人, 占学生比例的14.7%;认为自律是一种境界, 非常赏识, 但不会去做的19人, 占学生总人数的18.6%;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由于有人监督的64人, 占学生总人数的62.7%;在考试时没人监考, 选择作弊的101人, 占学生总人数的99%。违规违纪属明知故犯的84人, 占学生总人数的82.3%;犯错误后, 认为该受到惩罚的, 并愿意接受的57人, 占学生总人数的55.8%。无论是否有人监督都能尊规守纪的只有一人, 占学生总人数的1%。通过调查不难看出, 学生的认知基本上没有问题, 但学生的自律意识淡薄, 只停留在观念上, 行动意识较差。他们不是不知道不能不该做什么, 而是对学校的纪律要求规范的认知是被动的, 非自觉的, 接受只是表面现象或者是迫于管理和压力, 这样, 一旦他们思想深处的违规违纪的动机被激发出来, 或者在没有压力和监督的情况下, 就很容易做出违规违纪的事情来。但可喜的是学生的自律潜能较大, 毕竟还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错了就应该受到并愿意接受惩罚。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学生自律意识淡薄, 行动意识差, 虽然是以个体行为表达显现出来, 但其有明显的群体特征, 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原因。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 传统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较大冲击, 人们在价值观上出现较多的冲突、矛盾和困惑。一方面现在社会价值观加剧变迁, 另一方面新的价值观体系又没能完全建立, 社会对公德、道德评价底线的标准一降再降, 社会舆论一度缺乏自律道德评判的标准, 这些无疑都是加剧学生自律控制弱化的主要原因。

2. 学校原因

学校是育人单位, 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受教育者出现了自律意识薄弱, 自律能力差学校应承担一部分责任。高中教育是应试教育, 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 其刚性也主要表现在分数和升学率的指标上, 重智育轻德育;在管理上, 重犯错后的惩罚轻做事前的正确引导, 出问题后把管理处罚放在第一位, 弱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 重他律轻自律。造成学生在没外界管理时自由散漫懈怠, 知行分离脱节。

3. 学生自身原因

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正处于探索社会, 探索人生的重要时期, 他们此时的思想特点是有一定的叛逆性, 既不唯书, 也不唯师, 对师和书的教育, 既不轻信也不盲从, 更没有了儿时的崇拜。他们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和身边发生的一切, 在观察和对照中思考, 在思考与观察中对照。他们观察到的是社会转型期间不完善的社会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出现的冲突矛盾, 看到的是转型期间社会道德底线的一降再降, 在加之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 很容易使他们缺乏自律道德的评判标准, 甚至出现混乱。久而久之, 只能形成知行的分离, 很难形成知行统一。学生为升学而升学,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一旦进入大学, 所有的动力压力都有所减弱甚至缺失, 没有了学习的目标和积极性, 再加之缺乏自律, 表现在行动上很容易出现迟到早退, 甚至旷课, 出现违规违纪也自然在所难免了。

四、教育对策

自律是加强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一个自律的人, 能够自觉选择道德行为, 自我纠正不良的道德动机, 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个人的自律能力可以表现为道德上的自立, 自行, 自我控制能力, 他用内化了的社会道德规范为准则, 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是一种完全自觉高尚的思想境界。今天的大学生肩负着当今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使命, 除了要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外, 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这就要求在大学期间, 不仅要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还要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而要做到这一切, 必须在大学期间养成自律精神和能力。

诚然, 自律意识的形成, 不可能一朝一夕, 要有一个过程, 要经过一个由被动到主动, 先内化再外化的过程, 最终才能达到自律, 慎独。

1. 知规明矩, 规范训练, 强化他律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很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约法三章”的严格规范训练, 只有形成严格规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 才能为日后打下良好的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的基础。目前学校大多数情况是, 学生嘴里念着学生行为规范, 行动上做着违反行为规范的事。很明显, 学生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 而是不认同不理会这些规范, 如何才能让学生把背下来的规范落实到行动上呢?这是学校教育管理中应该思考重视与设法解决的问题。学校要有措施让学生明白规范是约束学生的, 是用于管理的, 不是摆设, 更不应是给检查看的。应树立“令行禁止绝不三令五申”的意识, 我认为给犯错误的同学过多的原谅机会, 其实是对尊规守章, 自律同学的不公平, 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亵渎。应当建立学生自律组织, 把约法三章的他律条件内化为学生自我监督的有效措施, 加强规范训练, 加大奖惩力度, 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和习惯。

2. 学会自省和反省, 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自律是一个人修养的起点, 也是修养的基本方法。学校应该通过系列活动, 如榜样教育, 把各行各业身边的榜样人物事迹引进学校, 进入课堂, “导行”与“纠错”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榜样的学习, 引导自己的行动, 同时培养“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思维方式, 使学生养成经常冷静思考回顾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习惯, 通过自己内心的自我检查, 自我分析, 自我解剖, 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总结, 学会自省。通过自省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学会反省, 纠正错误, 改正缺点, 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经过上述两方面的教育训练, 逐步使学生完成内化规章制度, 并外化为自己的行动的过程。经过自己的自省反省, 养成良好的自律的行为习惯, 为最终达到慎独的境界奠定基础。

摘要: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主要靠学生自己的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因此, 一个新大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学业, 就要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 重视自己自律意识的培养, 学会管住自己。由于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 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较薄弱, 为更好地进行自律意识培养, 我们对入学新生进行了有关大学生自律意识的调查, 在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新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现状, 阐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自律教育 篇8

一、让学生理清自由与自律关系, 使他们真正懂得培养自律能力的必要性

自由是个神圣的字眼, 叫人心醉, 令人神往, 人们追求自由, 热爱自由。我在课上问同学们:“究竟怎样做才算得上真正自由呢?请同学们说出你的看法。”有位同学说:“自由就是逍遥自在, 无拘无束, 想怎么想就怎么想,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还有位同学认为:“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 有了纪律就无自由可言了。”还有的同学在下面偷偷说:“小时候要受师长的约束, 现在长大了, 就可以自由了,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我针对学生的这些想法, 讲了三个寓言故事:1.一天, 风筝在高空中飞翔, 它看到飞鸟, 羡慕起飞鸟来, “飞鸟多自由啊, 我被牵引线束缚太不自由”。于是它拼命挣扎, “嘭”线断了, 结果风筝一头栽进了无底的深渊。2.玻璃大声疾呼:“我被条条框框束缚着, 我要自由。”条条框框说:“那就让你自由去吧。”一阵风吹来, 把玻璃甩得粉身碎骨。3.车轮埋怨方向盘说:“你束缚了我的自由。”方向盘说:“我也让你自由去吧。”结果车轮连滚带爬掉进悬崖中。

当我讲完第三个寓言故事的时候, 同学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那种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紧接着启发学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呢?请同学们查资料后回答。”有位同学介绍了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对自由作的科学阐述:“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另一位同学查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的一段话:“所谓政治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因此,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最后我问同学们:“自由与自律是什么关系呢?”有位同学说:“自由与自律是紧紧相连, 密不可分的。”我进一步说明, 自律是获得自由的前提, 是“保护伞”。没有自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在社会生活中, 只有严格自律的人, 才会感觉并享受到真正的自由。

二、让学生收集名人事迹, 使他们真正领悟培养自律能力的重要性

自律是指严格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严格自律是一个人自身修养所能达到的较高境界。古今中外, 所有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 无不具有很强的自律能力。我要求每位同学收集一个材料, 说明培养自律能力的重要性。同学们共收集了60个材料, 最有代表性的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王安石“廉洁耿直拒馈赠”;周恩来自定的七条“我的修养要则”;陶铸的“约法三章”的故事;朱德的“一身土布制服”;徐向前的“家规”;还有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清白的一生”;托尔斯泰“深刻反省自己”等名人事迹。这样让学生了解严格自律, 加强自身修养的先进模范人物及典型事迹, 增强他们对严格自律重要性的认识, 明白了自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青少年要通过自律, 完善个人的心理品质, 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心理品质、品格高尚的人。从而能在内心产生共鸣, 以先进人物为榜样, 严于律己, 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 培养健康人格, 做优秀的中学生。

三、老师介绍培养自律能力的几种方法, 供学生借鉴、学习

1. 自省法。

自省法就是通过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 曾经有一段时间放浪形骸, 不好好学习, 考试不及格, 受到学校降级处分。他赌博、借债、鬼混。但他终于发现自己的行为无异于禽兽, 完全丧失了一个人的尊严。于是, 他深刻反省, 把自己的一些弱点和毛病记在日记本上。 (1) 缺乏毅力; (2) 自己欺骗自己; (3) 有少年轻浮之风; (4) 不谦逊; (5) 脾气太躁; (6) 生活太放纵; (7) 模仿性太强; (8) 缺乏反省。当他面对自己的这些缺点时, 受到了强烈的触动, 决心控制自己, 痛改前非。从此, 托尔斯泰开始了自我磨炼, 开始了向文学巅峰的攀登, 并最终成为大文豪。

现在的中学生, 不妨也学学托尔斯泰, 多多反省自己。“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加之现在的中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广, 受外界影响大, 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正确的思想和念头, 会犯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和错误。只有经常地反省自己, 才能发现不足, 克服缺点,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使自己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 都能够自觉地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

有一次, 我在给学生上课时说:“一个人在独处, 真相无人知晓时, 他的所作所为, 最能显示他的品格。”第二天, 有位学生给我写信说:“老师, 您昨天的课对我启发很大, 我对不起你, 我上次在学期成绩报告单上把78分的数学成绩改成98分, 交给爸爸签了字, 爸爸也不知道, 可以说是无人知晓。但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 我显示了一种多么卑下的品格呀!我向您承认错误, 保证今后一定不再做不光彩的事。”

反省是十分重要的, 要做到又是极不容易的, 需要经过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 再到完全自觉的过程。对学生来说, 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行自我修养和锻炼的过程。

2. 自制法。

自制法是指自己用意志支配情感与行动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这种控制表现在控制自己不良的情感、需要、动机和行为诸方面。具体做法很多, 如写座右铭、写日记、挂字画等。

我介绍了影片《林则徐》中, 林则徐在墙上挂了一个横幅, 上面写着“制怒”两个字, 用来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动怒, 以免失去理智。鲁迅先生也在自己的屋里挂上他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用来鞭策自己学习藤野先生的人格和工作精神。现在人们往往在墙上、玻璃板下或者精美的册子里, 剪贴或抄录名人的格言警句来自励。要出现坏习惯, 要犯老毛病了, 看见自己抄下来的警句, 就立刻克制住, 一次次这样做下去, 也就能管住自己了。

还有一个被人们广泛采用, 在管住自己、促使自己上进方面更加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写日记。日记, 有人称它是“生活态度严肃的人的自白”, 有人说这是“每天和自己谈一次话”, 有人管它叫“看不见的朋友”。坚持下去, 你一定能够收到成效的。

3. 自测法。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篇9

一、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一个个能够自治的人, 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作为班主任, 我认为用强制管理的手段来管理一个班集体是不妥的, 尤其对于刚刚步入中学, 处于成长年龄的孩子们, 贪玩是正常的, 他们缺乏自制力, 却又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对于他们的天性只能导不能压。所以, 制定班规和措施是必须的, 但措辞比如:不许、不准、禁止等以及那些动辄停课写检讨的处罚是不适于这些具有叛逆心理年龄段的孩子的。既然他们不希望事事都被老师管, 那就想办法促成他们自己管自己。由此可见, 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1、了解学生是关键

要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首先得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 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 就谈不上教育。”因而在担任班主任时, 首先就认真地观察每位学生, 与学生谈心、认真研究学生小学阶段和现在的表现,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调查他们的家庭情况。这样对学生了如指掌, 班级管理就有了针对性。

2、谈心是必需的手段

理解和沟通是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 我相信“谈心”是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经常听到有班主任抱怨说:“真没劲, 不知跟他谈了多少遍, 还是无动于衷”。我认为, 谈心特别应该注意的是, 不能居高临下, 应“促膝而谈”。大道理要讲, 小道理也要谈;眼前的要分析, 将来的也要探讨;理想的要谈, 现实的也要说。在谈心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应从最低最容易办到的开始, 然后一步一步提高, 不要盼望一步登天, 以前我班里有位学生上课总是不专心甚至睡觉, 自习课走来走去, 逗下这个, 吵一下那个, 没有人跟他谈话时, 他就自个儿唱起歌来, 更可怕的是, 社会上还有一些朋友, 经常晚自习到外面上网、抽烟等, 影响极坏。其他课任老师曾多次提醒过他, 并批评过他的行为, 可都不管用, 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理。只好找他谈心, 我将自己的思维降到和他同等地位进行换位思考, 最后达成共识, 再给他提出要求, 要求他根据自己的实际, 从最低要求而且最容易办到的事情做起, 每天只要增强一点点自制力, 哪怕每天延长十分钟的学习时间。与朋友聚会时间频率由一个星期至少两次减少到一周一次, 这样慢慢地, 他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基本上改变了自己的不良习惯, 学习也较认真了,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他在班里的排名由原来倒数几名跃居到了顺数二十几名, 并且向我保证, 今后他还会加倍努力, 争取更好的成绩。此外, 通过周记、电话、评语等各种形式间接谈心, 这样避免了许多尴尬, 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余地。由此可见, 谈心是提高学生自律能力中的一种必需的形式, 且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留点思考的空间, 效果更佳

中学生中有些特别好玩, 无心听课, 还有的爱踢足球, 并经常逃自习课和劳动课、课间操, 而对于老师的批评总摆出一副无所谓的不羁之状……, 面对这些问题, 作为班主任肯定有些不安, 往往不知道怎么办更好?我觉得作为班主任, 要管理好整个班集体, 首先要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 与学生融洽相处。而与学生的融洽关系要靠朝夕相处的磨合才能建立起来的。但我们常有这样的时候:有时会因为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只是根据眼前发生的事情而责备学生, 或者因为学生当众对自己的“大逆不道”而大加训斥……, 简单粗暴的教育只会使学生产生产生逆反心理, 口服心不服, 导致学生的心逐渐远离我们。所以在处理学生的错误中, 有时不妨使用缓兵之计, 暂时用冷处理, 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尤其是对那些个性倔强、脾气暴躁的学生。事实证明, 给学生留点思考余地, 效果确实不错。

4、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作为班主任, 也许并不需要一张威力十足的脸或者一副洪亮严厉的嗓子。铁面无私在管理中固然重要, 但面对着几十个充满活力的孩子, 我内心总不免时常涌起阵阵柔情。霍林姆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想成为一个好人的心”。我在写评语时, 总是想起他们各自的优点, 那些曾让人烦心的脸也总变得可爱起来了, 我想这就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柔化措施在起作用吧。它让我走近学生, 把学生凝聚在我的周围。

5、“罚”应该换一种形式

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 有奖必有罚, “罚”在提高学生自律能力中可以有另一种形式。以前我班就有同学因在家里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少爷和公主, 从不参加集体卫生大扫除和值周工作, 每次大扫除教室里一片乱哄哄, 不服从劳动委员安排, 需要我亲自“督阵”, 按理说, 抵触劳动的学生该采取“罚”的措施, 至少也得写检讨书等之类。后来, 我冷静下来, 对这样的学生, 不能硬来, 因此, 我就换了一种形式, 要求他们写写情况说明书, 结果这些学生逐渐意识到了劳动卫生的职责和义务性以及其深远意义, 再也没有抵触劳动现象了, 而且在七天的值周过程中, 每天都提前完成任务。

试论高校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篇10

一、高校大学生自律能力现状

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和主观途径。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格在道德方面的规定性, 它由价值目标 (动力和导向因素) 、价值原则 (准则因素) 和道德责任心所构成的统一体。道德人格完善, 则指主体自主作出的道德决定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地被实现的状态或境界。具有自律的人表现出健康人格特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包容性、坚持性和自主性等。

现实中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几乎都是在外界的一些因素驱动下进行的, 而极少有学生去选择自我约束、自我践行自律行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 高校对大学生只是做出一些社会规范要求, 从而使得大学生去进行各种自律意识的约束。这种行为是一种极为被动的行为, 很多高校大学生就是在外界压力的驱动下而不得不去执行各种自律行为, 这种行为执行起来显得被动而消极, 这种意识也不是个体所自愿的。纵观一些高校就业的大学生不难看出当下很多大学生缺乏积极的自律意识, 自律能力较差, 很多执行方式都是在外界的驱动下进行的, 行为显得呆滞而强迫。这些原因使得当下高校大学生自律意识的低下, 不能够较好地执行自身的道德意识, 在道德方面缺乏灵活多变性, 长此以往, 导致了大学生自律行为的缺乏, 社会意识也处于极为薄弱的环节, 这种现象积累容易导致社会道德行为的低下, 学生盲目行为偏激。

二、高校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一) 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主要是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挫折因素展示出来, 由此培养学生学生正确认识驾御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我们生活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年代, 社会需要挫折教育, 时代也在呼吁挫折教育。那么, 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呢?应该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环境氛围, 让大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培养大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大学生在困难面前遭遇失败的时候, 教师应该让学生增强他们自身的抗挫能力, 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让他们学会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不掉队。此外, 应该在大学生中开展各种反面教育, 让他们在教育中受启发, 达到真正的挫折教育的目的。

(二) 自我评价教育

自我评价教育主要是大学生按照既定的品德评价标准进行的自我意识的评价。自我评价是自律的一种直接有效的评价方式, 主要体现如下:一是自我意识, 主要是个体对于自身或是自身与身边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 也是人认识与对待自身的一种统一方式。二是自我激励, 由于一些高校大学生在自制力与自觉性方面比较差, 涉及到品德的一些习惯忽定忽不定, 在自我评价教育上能够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 从而能够自主地进行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控制。三是自我调控, 现实中, 有些大学生喜欢独处, 也就是说行为不为人知。时刻保持自身的言行检查能够保持正直的品德, 由此抵抗外界的一些诱惑力。

(三) 道德问题讨论

道德问题, 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能实现预期目标而形成的, 其囊括了3个因素, 即认识、目标与障碍。如果想从困难中寻求出路, 则必须将问题进行解决。德育其实是从“已知”出发, 当学生面对一些利益冲突时, 能够帮助他们正确恰当地处理好, 达到德育目标实现的目的。德育是道德问题解决的教育和教学, 大学生在选择道德的时候, 不只是应该有行为方面的自由, 而且还应该保证理智上的自由, 不只是要有他律性保障 (外在规定) , 还应该有自律性方面的支撑 (内在需求) 。

(四) 道德责任心培养

此方面主要说的是大学生个体对于社会责任的尽职尽心, 这也是我国的一种传统, 但是, 当下很多高校大学生比较缺乏责任心。由此不得不树立道德意识, 让大学生充满责任感, 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负责, 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要树立自信心, 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工作中都应该拥有一颗责任心, 高校基于此, 应该不断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心。

(五) 设置活动性德育课程

自律必须要有活动性的支撑, 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实践支撑, 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德育课程仅仅是一方面, 还不能够远远满足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德育课程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 基础知识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德育, 但是这种课程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方能感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 高校必须让学生在德育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 让德育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 促进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 在道德教育中, 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大学生拥有自律意识。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 也是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高标准要求。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高校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人生方向, 高校应该积极树立学生的各种优质品格,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通过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其自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2]李海洲.挫折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3][法]路易·多洛.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黄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出版.

[4]钟明华, 罗明星主编.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指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二版.

谈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 篇11

【关键词】网络道德;自律;他律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传播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沟通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互联网带来便捷、时效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1.大学生网络行为上的道德自律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中,介于其独有的虚拟性特点,要求大学生在行使网络权力时,理性的面对在网络行为中衍生的道德行为,相对于传统的社会道德主要以外部力量制约、依靠道德他律而言,则需要更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及道德自律。在网络行为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自我要求、正确的把握、及时检验和校正自己网络行为的同时,体现了其网络道德自律的形成。绝大部分的网络社区仅仅靠执行行政命令是很难建立、维持下午的,它需要建立在互联网使用者自觉的遵守一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在督促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培养他们充分意识到一种潜在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是出自于自身的需要、处事的根本,认识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培养遵守网络公共秩序、保障网络道德规范的品质,做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摒除网络上的互相欺骗、肆意破坏、甚至抵御网络犯罪的各种诱惑,无论是否有人看见或听见,都将网络社会道德作为一种责任来自觉自愿坚守。

2.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其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一切的言谈举止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限制。而在个体自主性、虚拟性极强的网络社会中,在缺少他人干预、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环境下,必须通过大学生自律这种新型的道德行为模式,才能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对于其网络行为来说,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只有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道德标准和外在行为自我约束,将规范化的网络道德行为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模式。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自身网络行为是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在其认知上是充满理性的,但行为上却又缺少相对等的自控能力,会出现例如沉溺于网络以致影响学业、影响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正常交流等情况,由此,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3.大学生网络自律是其在校自我管理的充分体现

互联网在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一部分人认为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可以罔顾所有规章制度、道德观念而为所欲为,有些人在网络上以虚拟ID身份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观点、不讲网络道德辱骂他人、利用网络知识和技术攻击他人网站成为“黑客”、甚至出现利用网络违法犯罪,一些大学生因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困难而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心理安慰。面对校园网络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加大学校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明确在自身网络信息化社会中必须要履行的道德权力、义务;克服上网陋习,把握健康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指导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服务,强化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维护校园网络秩序。

二、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他律的监督机制

1.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机制

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相对狭窄、封闭,家庭、亲人、朋友、社会以一种简单的相处方式维系之间的联系。大学校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近的熟人社会的缩影,在现实校园文化、环境中,由于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较为明确,大学生彼此的道德意识也都非常强烈,培养、教育他们将现实校园中存在的道德意识运用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同时,学会利用网络特性、掌握网络文化,以正确的网络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老师利用课堂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学生;通过网络聊天、讨论、邮件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话题,对于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学会讲求方式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沟通与引导。

2.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相关要求,在当今社会中,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规范也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产生的一些网络行为已经无法用现有的社会道德去规范、衡量,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时,必然造成网络道德的缺失。因此,随着网络时代及其技术的发展,作为网络世界的使用者之一,要尽可能的规范、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逐步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在校园网络的使用上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

3.提高网络技术的监管力度

在进行网络道德自我约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网络监控,及时纠正网络道德失范,限制并制止任何网络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通过设置防火墙阻截一些不良信息的发布与侵入,过滤不安全因素,保障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安全性;还可以设置上网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屏蔽一些未经授权的上网人员和不具备信任度的网站;设置进入口令和对数据加密当方式,对一些重要文件加以保护,防止一些重要信息被篡改、复制、污染,增强网络社会在技术使用上的安全性。目前逐步普及的网络实名制对于防止利用网络虚拟身份欺诈、约束网络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大校园网络技术监管力度,将不良上网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净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程敬华,龚春明.校园网络道德建设的实施路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2]冯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3]孙跃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4]刘娜.论道德自律对网络文化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5.

[5]谭晓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性回归:从他律到自律[J].中国科教新导刊,2010,16.

作者简介:余佩媛(1983—),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试论大学生自教自律的培养 篇12

一、自教自律的基本内涵

自教自律, 就是引导学生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 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要使他们在完善个性、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克服自身某些不良言行, 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等方式, 主动接受先进思想, 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所谓的自律, 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 通过自己要求自己, 变被动为主动, 自觉地遵循法度, 并用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当然, 自律并不是狭隘的指庞大而复杂的制度限制, 而是指通过自律行动所创造出的一种井然的秩序, 并以此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在实现的路径上, 自律是通过内省的方式去审视和判断自己言行是否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和准则, 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和自控性的特征, 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精神。

在中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中谈到了自教自律的问题。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 他特别重视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论语》中提到的“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的学习态度。表明孔子认为道德教育中如果没有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那么任何形式的“教”都是无意义的。[1]在德育过程中必须有自教, 自教是道德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因。道德的本质不是他律, 而是自律。如果只是外在灌输, 不能转化为内在信念, 这样的德育是无效果的。此外, 《左传·哀公十六年》也提到:“呜呼哀哉!尼父, 无自律。”唐朝的张九龄则在《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中写到:“不能自律, 何以正人?”宋朝苏辙在《西掖告词》中也有关于自教自律的经典表述:“朕方以恭俭自居, 以法度自律, 宜得慎静之吏, 以督缮治之功。”

由此可见, 自教自律既是一种规范和约束, 又是一种选择与自由。一方面, 自教自律意味着自我施压, 自我控制, 使自己的言行遵循一定的秩序;另一方面, 自教自律更意味着一种自觉、自愿、自主、自由的积极判断和行为, 从而实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达到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自由与必然的统一。[2]也只有赋予学生以自教自律的自主性、进取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富有生机与活力。

二、强化大学生自教自律的必要性分析

1、自教自律是人的主体性的必然要求

主体性是指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重要本质属性, 是人的群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体特性的统一, 其基本特点就是在人的自觉自由活动过程中能否有效发挥人的自身特点, 能否正确处理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才能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自身的关系中发挥自觉能动作用, 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主体性也相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最根本的特性, 这一特性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等。思想品德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关键就在于其是否具有主体性。主体能动性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教育者作用发挥的程度, 决定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与效率。

因此, 主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意味着要以人为主体, 通过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的发展、主体精神的发扬和主体力量的发挥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不仅强调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也要求必须从整体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其作为一种高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要求通过其功能的发挥实现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 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 也是教育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深信教育和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 互为裨补的, 并反复强调:“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3]“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于教育不可自动授之于人, 它必须经过学生的自我价值系统审定之后, 才能纳入自我概念结构, 并最终转化为无需外在强化力量支持的个性品质。大学生自教自律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强调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根本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意义也正是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学会追求精神境界的自我塑造生成。

2、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需要自教自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公民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我国公民素质及其价值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到了极大提升, 这一内容集中表现在公民独立自主和民主意识提高、公民的权利诉求日益高涨、公民自治能力不断增强等方面。实现公民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既是我国公民社会成长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是公民教育结出丰硕成果的关键所在。公民教育必须由“训导”式的他教、他律转变为制度性严格他律与公民自教、自律相结合。

在高校环境中, 社会转型所造成的复杂而多元的思想观念、对外开放带来的国外文化思潮的传播与影响、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取向的挑战以及竞争的强大压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现今的青年大学生思想空前活跃, 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 从传统的一元道德、一元价值观逐步发展为多元道德、多元价值观, 从封闭性道德逐步发展为开放性道德, 从依赖性道德逐步发展为自主性道德。过去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和绝对平均的社会分配格局下所确立的主要依靠“训导制度”和政治运动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已逐步暴露出其局限性。因此, 现今社会也必然提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自教自律的要求, 以应对快速发展变革的时代需要。

3、终身教育的客观性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 学习和教育也正在由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向现代的社会化终身教育, 学习型、教育型社会正逐步形成, 人也成为了终身学习和受教育的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要求人们自教自律, 也只有自教自律且自觉性和水平较高的人才能在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中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必然的, 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能够自觉按照客观规律更新和升华自己的主观思想并最终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

三、大学生自教自律的培养路径

1、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

在对大学生的自教自律进行培养的过程中, 要认识到, 自我认识是自教自律的基础, 是个体正确把握自身的前提。现代自我既是一个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自我, 又是一个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社会依存性不断增大的自我。现代自我认识, 是一种系统认识、比较认识、发展认识。认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改正, 也是为了发现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优势, 使人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和超越。[4]因此, 具备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既能使学生得到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 又能加深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识, 并进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 从效果到动机, 从评价别人到评价自己, 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

自我认识之外, 自我反思则成为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把握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 从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从消极到积极、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要手段。反思是人的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为对象而反观自照, 是精神上自我活动和内心反省的修养方法。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 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5]他认为, 要使思维由自发状态进到自觉状态, 就只有依靠反思。离开反思, 就不可能产生理性思维。通过反思, 因而自我反思是个体把握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是自教自律的理性方式和最高层次。

2、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不仅表现为科学文化知识的总量迅速增加, 而且表现为转换、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大众传媒每天都在提供大量的需要大学生予以及时适应的新信息。个体要在知识与思想上适应社会的这种变化, 唯一的出路只有通过不断地强化自教自律, 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更新思想, 这一过程就表现为一种终身的教育和终身的学习。如果我们的大学生缺乏这种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必然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改善校园软硬环境

高尔基说过:“赏心悦目的环境, 可以使人心旷神怡, 奋发图强的气氛, 可以促人奋进”。在情景教育中,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物都能成为我们的教育资源, 良好的人文环境,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也有利于养成学生的现代自觉,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引导大学生在观念上、行为上形成社会化自觉的基本条件。建立在自律、自醒、自警、自尊的基础之上的和谐自觉是一种深刻感悟, 一种理性行为, 一种思想和人格上的成熟。社会化自觉的教育过程, 就是要把强化性教育与养成性教育相结合, 让学生的主观态度由他律转为自律, 由被动转为主动, 并最终形成自我觉悟。

4、强化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自教自律的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群团组织所具备的积极功能, 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使得学生会、团队组织和学生干部能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设计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内容, 并真正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形成相互督促、相互激励机制, 这对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同样具备良好的效果。

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而重要, 教育者外在的指导与传授固然重要, 但这只是一种外因, 永远不能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内化和体验活动。在新时势下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并尝试德育的新取向, 通过充分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通过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启发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启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从而帮助学生扩大知识视野、开阔眼界、提升境界, 树立自我教育意识, 并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确立自我教育的目标。

摘要:本文通过揭示自教自律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在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大学生自教自律的必要性, 并就如何实现大学生的自教自律从自我认识、自我反思意识的培养、终身学习观念的塑造、校园软硬环境的构建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自教自律,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海平:《从<论语>看孔子的自教自律思想》, 《当代教育论坛》 (宏观教育研究) , 2008, (11) :127。

[2]郑永廷、邓泽球:《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自教自律》, 《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03, (5) :6。

[3]储培君:《德育论》,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373。

[4]郑永廷、邓泽球:《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自教自律》, 《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03, (5) :9。

上一篇:地下防水卷材施工方案论文下一篇: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