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

2024-11-30

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通用12篇)

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 篇1

一、大学继续教育的概念

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德国颁布了“巴拉特教育法”,对继续教育做了系统阐述并加以实施,这被世界公认为继续教育的起源。继续教育在美国被认为是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泛的教育,旨在使人不断获得与自己职业有关的,或为了转换职业、岗位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在法国,继续教育则是在人生中继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大学教育后的第四种教育,它包括为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补充教育,为获得职业资格的职业教育以及大学毕业后学术再教育。在日本,把继续教育叫作研修,即研究、进修,主要有在职培训、业余培训、自学和自我发展等三种形式。

我国关于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也没有形成统一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大学继续教育是大学面向在职人员提供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包括学历与非学历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1979年,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在墨西哥城召开,中国代表团在参加了这次教育大会后,正式把“继续教育”一词引入中国。198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了全国首家继续教育办学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为我国继续教育步入正规化办学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志。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继续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发展为支撑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模和社会效益上发展迅速。目前, 我国大学继续教育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历教育,包括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 二是非学历教育,即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二、大力发展大学继续教育的现实必然性

( 一)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各校要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和规范管理,并纳入到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要求大学整合资源,进一步理顺成人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012年2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要求“引导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继续教育”。随着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推进,大学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发挥大学在高等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承担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为让更多的人接受适合自身的继续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

( 二)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四个主要功能。大学继续教育作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要主动服务引领国家终身学习社会构建,主动担当起积极服务与引领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但可以迅速提高所属大学的办学声誉,而且有利于提升所属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另外,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事业还能够使大学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获取一定数量的办学资金,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主决定继续教育结余资金的用途,从而为开展大学品牌宣传、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待遇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 三)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是大学

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大学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经过多年的积累,相对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而言,拥有资源上的先天优势: 有一整套规范系统的继续教育教学制度、管理规章制度,总体上办学规范、有一定影响力且规模较大; 大多办学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人文气息,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优势; 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综合实力强; 管理人员大都经历了从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传统成人教育向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转变过程,队伍稳定; 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齐全,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风气,能促进继续教育良性发展。这些优势决定了其在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中是实施继续教育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教育机构。

( 四)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应成为大学的重要战略选择

顺应形势,充分发挥大学在继续教育事业中的主力军的作用,把开展继续教育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有利于体现大学存在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大学继续教育地位的高度重视,体现出大学对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战略前瞻与把握,将更好地拓展和延伸大学的战略空间,为大学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

三、大学继续教育的市场属性

( 一) 市场的需求引导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渐成为 “世界工厂”,正在向创建新型工业化国家的目标迈进,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关键时期。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在现阶段非常关键。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正是源于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这些迫切需求。对大学继续教育的市场的需求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了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它要求办学主体的办学行为以市场为导向, 研究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对市场变化敏锐反应,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制订等。大学继续教育要注重开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继续教育市场,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提供人才支撑。

( 二) 市场的竞争性促进大学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

优胜劣汰的市场的法则,使得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充满竞争性。在“适者生存”的大学继续教育生态环境中,作为大学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把提高办学质量和学员的满意度作为其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市场的竞争性提高了大学继续教育和市场需求之间相互选择的效率。它要求大学继续教育机构既要注重对办学资本的经营取得社会效益,又要追求兼顾办学使命前提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 三) 市场的公平性保障大学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大学应对继续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做出制度规定,明确继续教育作为大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将其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要形成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建立专家型的管理队伍,体现专业人做专业事,还要加强制定和建立健全与市场对接的政策与机制。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要加快大学继续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立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建立办学机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大学继续教育的市场化之路

( 一) 建立市场化思维方式

与传统大学教育不同,继续教育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在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需求的指引下, 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大学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否有市场化思维方式,而是必须有,否则就不能发展,甚至影响到生存。大学继续教育的市场意识淡薄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最终影响到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大学继续教育应该牢固树立服务市场的意识,要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确定服务对象,准确进行自身定位; 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教育项目、设置专业课程; 要保证课程质量,倾听学员心声,方便学员学习。此外,大学继续教育机构还要牢固树立竞争意识,积极开拓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国内外教育机构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二) 以规模发展为前提,树立特色发展的理念

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在重视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有规模地发展。没有规模,就不会有质量。有了规模,其效益就会大,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就可以拿出一部分收益来抓质量。所以,继续教育永远要把保有和扩大规模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规模促进质量的提升,这是它与普通大学教育不同的地方。大学继续教育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应依托本校的文化传统,注重传承大学的文化价值传统和精神气韵,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大学继续教育要有完善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强化有特色的品牌发展理念,坚持走有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

( 三) 建立适合继续教育特点的市场化管理体制

1. 市场信息一体化。来自对整个教育活动相关的最新信息搜集,有助于教育决策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对教育系统进行调控,修改和制定更加切合实际情况的决策; 通过对不同阶段数据的分析,可以寻找教育发展变化的规律,以便对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2. 质量监督一体化。质量是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要在继续教育办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党政联席会议、会计报告制度、办学信息公开制度等,加大监督制约力度。研究和探索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有利于督促继续教育学院不断致力于课程开发和设置,从而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3. 激励奖惩一体化。大学继续教育机构要利用经济手段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参与继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按照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发放奖金和福利,体现出他们的劳动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潜能。

4. 学员服务一体化。大学继续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和个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做好培训项目策划和课程研发,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项目课程体系。不管是培训项目策划、项目管理、项目营销,还是课程研发、师资开发和配备、质量管理和控制、教学服务、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 在各个环节都要优化流程,做到职责到位,责任到人,不断提高继续教育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 四) 构建灵活的、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1. 实施“走出去”战略,稳步拓展发展空间。市场化运作下的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应该在全国各地设立并维护好学习中心、办学点,积累办学经验,保持一定的办学规模,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在海外设点,提供全球教育服务。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既看到与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举办继续教育的差距,虚心学习,又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扬长避短,在理论与实践上掌握继续教育国际化的主动权。

2. 加强各方面合作,做好校友会工作。大学继续教育面对的中间客户包括招生代理人、师资服务提供商、教学服务合作方等; 终端客户包括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个人等。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在整体规模、项目规划、地区分布等方面为大学继续教育市场化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要重视大学校友以及继续教育学院校友资源的开发。通过成立继续教育学院校友分会,建设继续教育学院校友网站,主办继续教育学院校友杂志,开展继续教育学院校友活动,对加深同学情谊、提升校友对母校认同感和归属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实行项目运作制,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项目运作制具有便捷、责任明确、运作灵活等特点。实行项目运作制,需要: ( 1) 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拥有一定范围人、财、物管理支配权; ( 2) 建立项目保护机制,创造条件鼓励做大做强,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 3) 重视项目研发,建立一支既能及时搜集团体和个人的需求信息,快速反应,又有极强的课程资源整合与掌控能力团队; ( 4) 做好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在项目结束后对学员的定期回访、座谈、联络,总结项目的课程对学员的影响,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完善。

4. 吸引继续教育投资,实现大学继续教育高速成长。 大学继续教育办学资金严重不足和资本市场在配置办学资源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是一个普遍问题。大学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就要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树立一种营销的理念。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实现大学继续教育高速成长与对外扩张是未来的一种选择。用新的视角、思路、途径和方法来重新认识大学继续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促使大学继续教育发展速度、规模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揭示其规律并用以进一步加快我国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才能在转型发展中抓住机遇,立于不败之地。

( 五) 重视大学继续教育的教育属性

在大学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市场属性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被扭曲和夸大,表现为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使得大学继续教育具有浓厚的商业活动性质,背离甚至侵蚀大学教育的本质,但这不能成为否定大学继续教育市场属性的根据。

大学继续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点,脱离了这一根本,大学继续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大学继续教育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还要符合市场规律, 要做到两个规律的统一; 必须警惕“市场化能解决大学继续教育所有问题”的简单化偏向,高度重视大学继续教育的教育属性,理性地应对挑战,创造大学继续教育的辉煌未来。

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 篇2

日本大学从事管理和培养研究生的机构是大学院研究科。研究科下设机构为专攻,专攻相当于中国的系。大学中的最基本研究单位是研究室。

日本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与我国差不多,考试科目一般是外语、数学、物理及专业课。考试通常由各大学、各专攻自行决定。有的专攻指定英语考试为TOEFL或TOEIC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前2年内的成绩,只要达到某一标准就有效。这种灵活的做法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减轻了学生考研的负担。应届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率取决于大学的综合实力,国立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录取率都很高。

日本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前一年主要集中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后一年主要写毕业论文。日本的研究生大都在毕业前一年找工作,因为日本各公司都提前一年就作出了录用人员计划。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的前一年就决定了自己的工作去向。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几乎不受找工作的影响。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前移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前移

经调查,绝大部分国内大学会在新生入学两周左右时间,开展系统、完善、有序的入学教学。学校和个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去开展此项教育活动,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再者,由于大学新生适应具有个体差异性、适应长期性以及适应影响的多重性等多种特性[1],探索新的入学教学途径,充分动员社会、家庭、地方多方面力量,将入学教学时间前移,多方着手、有序推进,对于学生更好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意义重大。

大学生的适应困难尤其表现在刚入学时,他们面对独立生活的考验,面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可能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各种情境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使大学新生烦恼、不安、困惑甚至焦虑,这些都成为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障碍[2]分析大学生入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几下几点:

首先,新环境带来的冲击。新生入学面临着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部分同学还是异地求学,新的环境和资讯让大部分同学感到无所适从,压力倍增。新奇、紧张、焦虑状态下开展的入学教育,必然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教育方式的单一。维护学生的安全和利益,是入学教育的主要目的,迫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高校往往采取较为单一的播放宣传影片、会议讲解、宣讲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新生对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接受程度不高。最后,不当大学观念的影响。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升学率,家长、老师和社会营造出大学就是天堂的氛围。受此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许多中学生将大学想象的过于美好和轻松,具有非常高的期望值。新生入学之后,各项工作陆续开展,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的压力接踵而至,与他们观念中的大学截然相反,许多学生无所适从,造成了大学入学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以上原因,造成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不理想。因此,做好新生入学教育,需要高校、家长、地方、学生多方努力,才能在大学生活的起点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一,高校要将入学教育切实落实到学生入学前,让学生入学既有正确的大学认识。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于信息更是有非比寻常的敏感性,获取新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也日趋多元。但是信息时代利弊皆存,信息的爆炸势必带来信息的混乱和驳杂,如何从如此多的信息之中选取对于自身成长有意义的信息,对于心智处于发展和形成階段的青少年来说存在一定困难。高考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陷入到对大学的美好想象中,但苦于对高校不了解和信息交流渠道缺乏,他们不得不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传媒方式对大学进行了解,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在接受信息的渠道以及对信息的选取上出现重大偏差。而许多高校,在录取学生之后至学生入学之前这一时间段内,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向学生传达准确详尽的学校、专业、学习、生活信息。无论是高校、家长、学生,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而作为大学生活的起点,入学教学尤为关键。高校、家长、学生都有着及时、有序、合理开展入学教育的需要和意向。尤其是高校,好的起点和认识,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如果开展较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来说,高校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制作统一的宣传资料或者短片,各学院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就业情况、学院情况、入学教学制作宣传材料,和入学通知书一并邮寄给学生,让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特色有最基础的认识。其次,在学校官网上开辟出新生入学教育的专门窗口,及时发布和转载学校有关新生入学的信息,并以专题形式,将入学注意事项、职业规划、学校文体活动、学生组织等学生较为关心的问题集中展示,让学生对于大学生活有较为明细的概念。最后,学校在高校赴招生宣讲阶段,应准确向学生和家长传达准确校园信息,以便家长和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人意向和发展趋向去甄选。

第二,家长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意愿,配合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将入学教育落到实处。调查结果显示,90%的高考学生志愿都不同程度受到家长志愿的影响。家长单方面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为学生的志愿和专业选择出谋划策,但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喜爱和志向冲突的建议和决定,往往影响学生在大学的表现和学习,势必影响到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为了更好发挥家长在新生入教育中的作用,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只有真心喜爱的专业和特长,学生才能真正深入去探索和学习,并结合特长进行适当的职业规划。另外,也能充分动员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能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其次,要为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切实意见,努力拓展各种渠道。

第三,地方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大学理念和成长认知。地方文化是地方自然、社会、人文、风俗习惯的统一体,它对个人的成长影响重大。学生从小学至高中的教育历程,往往是形成各社会认知的关键时期,地方的教育系统尤其是学校,更应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时刻关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发展趋势,尤其是对大学认知上,抛弃中小学教育学习、大学教育享乐的理念。

第四,学生应该立大志向,上大舞台。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自身的认识和志向更是决定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社会思潮多样化,市场经济全面影响社会生活,学生如何在各种潮流中把持自我、树立志向、提高本领,成为学生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将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将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统一到学习中,将民族道义和世界担负统一到进步中,在大志向中,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承受的关注和压力越来越大,大学如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作用发挥出来,给当今高校提供了新的课题。而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关注的热点。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关键环节,更是重中之重。“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完成的结果开始的。”[3]因此,将入学教育前移,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考验的是高校、家庭、地方和学生的集体智慧。

参考文献:

[1] 吕素珍,程斯辉.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30-233.

[2]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 篇4

(一) 国家对于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要求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 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 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2007年4月,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部属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 (教高[2007]9号) , 要求各校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 充分认识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改革创新”的方针, 正确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 统筹管理, 结合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 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类型、层次和专业, 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 大力开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

(二) 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优势

研究型大学在向继续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品牌感召力、雄厚的学科基础、一流的师资队伍以及良好的校园氛围等优越条件, 开展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培训、从低端培训向高端培训的战略转型。

研究型大学具有雄厚的科研和优良的师资, 这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关键。如科技论文,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 我国高校科技论文、科研等都占有明显的优势。研究型大学具有一流的师资, 这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基础。研究型大学学术大师云集, 学者教授一堂。要充分发挥学术大师、创新团队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引领学科发展、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在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领域超前部署, 为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储备。

研究型大学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 这是继续教育面对市场办学的关键。研究型大学的品牌大多是该校历史文化的积淀及其对现实社会强大的影响力长久累积的结果, 是研究型大学承担社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良好的品牌一方面可以吸纳优秀的生源,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和知名企业开展强强合作,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职业教育。

研究型大学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这是开展继续教育的无形的引力。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 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投入, 研究型大学大都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置身其中, 会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愉悦感。很多不能进入研究型大学进行全日制教育的学员会产生一种向往和期望, 希望能在其中感受这种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而继续教育以其灵活的入学方式为渴望进入研究型大学学习的人提供了一条通途。

二、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分析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继续教育

哈佛大学1910年创办继续教育学院, 每年大约有2万多名学员, 至今已有超过400 000人参加过该院学习, 学费总收入超过3亿美金。目前, 哈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年开设600多门课程, 涉及66个专业, 项目包括学历教育、学分课程以及非学分课程, 其中有六分之一的课程提供在线学习。除继续教育学院自身课程外, 还有近百门哈佛大学其他学院的课程通过继续教育学院的网络平台向全世界网络用户开放。每年13000人的招生量, 遍布一百多个国家的传播范围, 体现了哈佛大学对其继续教育学院近百年的定位“让每一个层次的学习者都能领略哈佛的精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继续教育学院 (U CBerkeleyExtension) 是伯克利从事继续教育的主力军, 依托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 同时整合了产业界的资源和专业队伍, 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及终身学习的机会,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

(二) 香港大学的继续教育

1956年香港大学正式成立了专业进修学院 (HK Space) , 已发展成为拥有900余名教职工、2 000余名兼职教师、年收入9亿港元的亚洲地区继续教育领跑者。据该院统计, 2008年有118 000人次就读HK Space, 其中包括6 000名全日制大专学生, 而港大计划内学生仅为12 000人。目前HK Space学院每年财政收入是港大其余九个学院学费收入总和的两倍, 也是港大下属学院中唯一能为学校盈利的学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致力于连同香港大学各院系及其他学府合作办学, 拓展终身学习机会, 以帮助个人及事业的发展。为了配合社会资源发展的需要, 提供优质课程, 培育人才,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香港, 为迈向学习型社会以及市民追求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三) 国内研究型大学的继续教育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1985年,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面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面向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全社会提供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培训项目。以“教育服务社会”为宗旨, 坚持“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高效益、精品化、国际化”的办学思想, 依托清华大学优秀的教育资源、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合作关系, 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努力为社会提供多层次、高质量、国际化的教育培训服务, 促进社会整体知识水平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我国构建21世纪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始于1956年, 坚持“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国际化”的继续教育办学基本方针, 探索与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为全面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趋势特征

(一) 开放性

首先体现在继续教育的招生环节上。继续教育主要面对市场办学, 不像传统的学历教育, 采用高考、成人高考、自主考试等多种考试进行录取。继续教育目前面临仍然属于找市场、买方市场的阶段, 因为更多的是采用报名则直接录取的模式, 对于定制教育, 则按照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要求, 直接为相关单位进行培训而忽略或者减少招生环节。其次开放式还体现在教学模式上, 和学历教育向比较, 教学的模式更加灵活, 教学的内容更加实用, 教学的环节更加注重实践, 教学的手段更加强调互动, 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 如拓展训练、参观实习, 校内讲座、师生互动讨论、专题研究相结合的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得继续教育的课堂尽可能多的和实践相融合, 和社会相接近, 体现出开放式教学的特点。

(二) 信息化

研究型大学开展培训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如哈佛大学利商学院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科技手段开展的培训项目, 它以学习者利用媒体、互动的CD-R O M学习软件自学为主, 同时学员可以与教师进行交互。该项目的目的之一是要使更多的管理人士能够获得学习提高的机会, 目的之二则是进一步提高那些已经参加过面授培训的学员的知识运用能力, 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以致用。又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教育学院除了开设传统的以面授为主要形式的继续教育课程和项目之外, 还组建了一个虚拟的继续教育学院, 即“伯克利继续教育在线”。在线教育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 使学员能随时随地学习大学开设的课程或项目。“伯克利继续教育在线”整合了大学专业院系的课程, 同时也将学院开发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三) 国际化

中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冲刺, 纷纷提出了“国际化”的定位。与此向适应, 继续教育也必须走上国际化的轨道。在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 由中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与美国大学继续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美继续教育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深化中美继续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主题, 旨在为中美两国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为解决中美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契机, 通过跨地区、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和探讨, 促进双边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

(四) 多元化

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学员背景、师资来源、课程内容多诸多方面。首先是体现在学员背景上, 面向市场或社会招收的学员拥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工作经历和年龄层次, 学员的多元化背景一方面有利于继续教育学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层次的多元化也为教授课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调动每个学员的积极性对课程学习带来了挑战。其次多元化还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 包括从课程体系设计、教授聘请等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 不仅要考虑社会或企业需求, 而且要考虑教师的特点, 因此继续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学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强调统一、标准。另外在教师聘请上, 除了充分利用自身学校的师资优势外, 也可以聘请行业、企业或社会上认可名师名家, 以他们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树立学员的信任度, 培养继续教育的美誉度。再次多元化还体现在课程的学制和学习时间上。继续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学历教育的单调的规定的学制和学习时间上, 而是要根据培训的内容、学习的接受程度、企业或社会的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课程学习的时间。

四、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思考

(一) 更新观念, 明确规划, 确立继续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定位

研究型大学必须更新观念, 破除继续教育作为研究型大学可有可无或成为一种负担或“鸡肋”的思想, 提高对发展继续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真正树立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重要任务的观念。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明确继续教育的地位, 把继续教育作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破除大学围墙, 冲出象牙塔, 把科研成果向企业、社会进行推介, 推动高校科研加速产业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高端培训转变;二是内部向外部转变, 在充分调动学校内部资源的前提下, 努力拓展外部市场, 寻找内部优质资料向外部辐射的结合点和落脚点, 实现继续教育的生根、发芽;三是从国内市场向国内国际市场转变, 从最初的国内小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市场的办学定位, 实现国内和国外继续教育两头开花的局面。

(二) 规范管理, 提高质量, 提升继续教育的品牌和美誉度

作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续教育或培训必须珍惜自身的荣誉, 维护好研究型大学经过若干年塑造的品牌。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一是通过管理来保证继续教育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的品质要求;二是确保继续教育学院能充分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市场需求。

研究型大学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针对市场需求, 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中。同时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 要规划管理, 克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的误区, 要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必须加强管理, 结合世界一流大学的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 在管理模式上各有千秋, 但是必须注重和自身本校的特点相结合, 形成自己的特色, 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市场运作, 机制灵活, 实现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型大学的传统的精英学历教育招生是事实上的“朝南坐”, 竞争仅仅局限在层次类型差不多的高校之间进行。但是对于培训而言, 市场相对不成熟, 研究型大学开办培训的时间还不是很长, 还处在积极探索的阶段。从国内几所研究型大学探索的历程来看, 在学校或学员层面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的同时, 必须责权下放, 充分调动各个办学实体或者项目组织面向市场的积极性, 保证机制灵活, 要实现自负盈亏, 成本核算, 实行项目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 强化产值导向和效益导向, 推动继续教育做大做强, 赢得社会的认可, 才能形成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市场的需求,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培养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实践阅历的教授队伍, 同时才能为企业量身定做教育培训, 为企业内训提供个性化服务。也只有形成了市场机制的继续教育, 相对而言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灵活性, 依靠专业院系的学术支持, 将继续教育项目推向市场, 同时将市场需求信息反馈给专业院系, 从而共同开发推广满足市场需求的继续教育项目, 同时也有利于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学院适度开展有利于学科建设、增强与产业界联系、满足社会需求的培训。

(四) 打造平台, 加强研究, 注重信息化在发展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为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基石, 因为继续教育的对象大多为从业人员, 工作压力大, 为了工作的提升或者转换新的工作岗位进行充电, 而又时间又相对紧张, 如何利用不富裕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是一个关键问题, 同时还面临着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 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远程教育为继续教育提供的机会, 所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建立学习平台, 加强互动手段, 强化学习支持, 克服网络教学存在的劣势, 推动基于互联网与面授学习的混合型教学模式, 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摘要: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不仅仅是国家的需要, 而且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具有科研、师资、品牌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成功的个案, 总结了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趋势, 对研究型大学开展继续教育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建斌.美国四所著名高校教育培训调研报告.继续教育[J], 2006 (5) .

[2]刁庆军, 李建斌.深化中美继续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远程教育[J], 2007 (12) .

[3]纪秀君.科技论文快速增长:高校科研如何转化创新实力.中国教育报[N], 2007.11.27.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篇5

屈家安郭胜利刘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摘要: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成为引领社会文明建设的力量,是时代对大学教育的历史呼唤。近年来,学者们对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文章就近年来学界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作者简介】屈家安(1978—),男,江苏泗洪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职成教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刘菲(1980—),女,江苏苏州人,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编辑理论。郭胜利(1956—),男,河南洛阳人,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职成教院教授,研究方向:材料物理学。

当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关心更是无动于衷,毫无回报的意识,把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恩缺失现象较为普遍。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学界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专著研究

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因此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见到感恩思想之光。但对于感恩及感恩教育的专门论述却非常零散,专著稀少。

在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等中,孝的意义与孝德的培养是主要内容。在当代,有了一些从伦理学方面对感恩进行论述的专著。到目前为止本人主要收集到《中学生感恩故事全集》(滕刚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学会感恩》(夏午主编,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年版)和《感恩》(小山主编,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它们以伦理故事、哲理小品的形式来诠释感恩;2006年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感恩教育与德育管理手册》一书,详细介绍了感恩教育。风云著《学会感恩,懂得分享》,崔雪娇著《学会施恩,懂得感恩》等,大多是从哲理视角或从感恩与情感、人生、工作的关系角度展开,与大学生感恩教育关系不大。

在国外,早期感恩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教徒宗教活动的主题之一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到了近代,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中涉及到了感恩,这是对感恩的世俗研究的开始。他主要分析了感恩的社会意义和感恩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当代,感恩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阐述了对感恩心理的认识,包括

感恩的实质、感恩产生所依赖的条件、感恩的作用等。这些内容在刘建岭的硕士学位论文《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中也有体现。

二、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论文研究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有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华中师范大学何莉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西南大学郝大勇的《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河南大学李秋娟的《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范志英的《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德州中学为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殿峰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陈秀兰的《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山东师范大学戚哲民的《当前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 ;期刊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烟台大学任现品博士的《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该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河南大学的杜建政教授发表了《感戴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戴研究综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喻文德的《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胡虹霞的《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5期)、丰根凤和刘家桂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6期)、梁勤儒等的《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等。湖北大学教育学专家徐学俊教授说,在我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觉得自己接受老师及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其主要原因是感恩意识缺失。对此,家庭、学校、社会都负有责任。比如,大多数父母只盯着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把上重点、读名牌视为头等重要的事,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而学校教育则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社会上激烈的竞争法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致使人们的防范心加强,对无私伸出的援手往往也存疑义。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必然使得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接受,不知责任。著名作家刘醒龙认为,最好的报恩方式就是:假如我帮助了你,你再去帮助他人,大家一起把爱心往下传递。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研究者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内容主要聚焦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宏观操作部分,对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部分探讨不多。同时实践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表现为侧重于宏观策略的研究且研究很笼统,对具体操作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的研究不够明朗,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

三、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实践研究

在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的前提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配合学校正在开展的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要内容的“三恩”教育活动,济南大学信息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寄一张明信片,打一个问候电话,发一个祝福短信,做一件报恩事,表一份感恩情”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师生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手段,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人生品格,自觉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报恩之事。广西河池市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于2008年5月6日在河池职业学院举行全市大学生“讲孝敬、懂感恩”主题教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发起“一封家书”活动,让学生家长用最传统的书信方式,提笔给孩子写一封家书,算一笔求学账,诉一段人生经历,寄一份殷切希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的实践活动中来,使更多同学感恩的心升起,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进行了《在学校集体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以班级生活,集体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会感恩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三大环境背景,开设相应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四、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以上感恩教育的研究、实践和本论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的良好习惯。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论及实验经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

1、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虽有所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分数、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沦为就业工具,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其中教育是基础,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感恩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的现象对于“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感恩教育活动化,缺乏系统性

每个人心中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主观臆断地“一摁了之”,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的做秀表演,如许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以给父母洗一次脚作为家庭作业等等。教育者在没有讲清感恩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让学生“活动”,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许多家长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认为不过是学校的一时心血来潮,使活动的真正意义消解。而学校管理者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这无疑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举办活动不是目的,而应成为教育的手段和渠道之一。在实际情形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人长期规划,这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感恩评价体系不完备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如在思想上认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原有的道德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了对他人感恩。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引起震撼。

4、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教育的形式主义是感恩教育的泥潭。当代大学生并不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我们所缺少的是一种切实的感恩教育。当前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形式,例如,一些大学给生布置的作业是“给父母洗一脚、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这种行动的原意是善良的,但这也仅是形式。“感恩”当然需要形式,但当我们把感恩变成一种活动、甚至是一种运动时,一方面,我们可能因为表达了应该表达而未表达的感恩,而使我们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安慰或自我感动;另一方面,由于形式的轰轰烈烈也极可能使原本应该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善良品质又一次流于形式。感恩教育走进形式主义的泥沼,当然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为智育的附庸,最终会造成这个群体情感生命的钝化与迷失,又促进了人性的异化与扭曲。

以上通过对感恩教育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回顾和梳理,对当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构建高校感恩教育的较为完整的框架,为现阶段高校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著.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82.[2] 葛昕明.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 篇6

关键词:美国;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

一、前言

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如何开展创业教育也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的共同课题。相比较而言,欧美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早,也比较成功。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是创业教育开展得十分成功的国家。因此,系统地研究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对指导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特色

1.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特色

美国各高校的创业教育理念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各著名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创业教育理念,也培养出了很多成功的创业人才。百森商学院通过研究发现了创业教育与当时经济结构形态变革的关系,由此创造出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认为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有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人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这种理念实质上是一种开发人力资源的创业教育理念。而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理念是追求新的知识,教学相长以达到突出的效果,这种理念与世界其他大学的差别就在于其富有创业精神,在不断地寻求、探索新的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美国高校的这些独特的创业教育理念促进了美国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美国高校具有良好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美国文化的基因中有崇尚自由、独立、个性的特点,鼓励通过个人的不断奋斗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因此整个社会形成了重视和支持创业、宽容对待失败的文化,这也是美国各高校普遍具有浓厚的创业文化的社会原因。美国是一个创业型社会,即使在经济大衰退、大企业规模不断缩减的情况下,美国小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都是美国高校良好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3.美国重视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研究

美国比较重视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研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创业研究起步较早,并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哈佛商学院在18世纪中期就成立了创业研究小组,对创业现象进行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大学自身对创业教育研究也十分重视。在美国各高校,凡是有条件的学校都会设立专门的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室等。创业中心的职责是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促进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除了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还为本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创业教育研究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创业教育的实施、评估、考核等事务。

4.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鼓励教师从事创业和创业实践体验。美国很多大学的教授都有过创业的经历,其创业实践使得他们对创业教育以及社会需求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二是学校会邀请一些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商业人士从事兼职教学、研究或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企业界人士参与课程可以为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鲜活的思维。

三、对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日趋成熟。美国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所积累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

第一,要构建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指创业教育最终成果或最终要达到的方向,它是创业教育课程及评价的基本依据。基于对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和对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借鉴,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型人才。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在两个层面上开展:第一个层面是高校要改变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理念决定着创业教育的方向;第二个层面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共性目标。

第二,构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者是创业教育的最终实施者,其素质关系到创业教育的效果。由于创业教育有着实践性强、与社会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者除专职教师外,还可以是来自商界或政界的兼职教师。

第三,构建创业教育的外部支持体系。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工作,也不是高校能够独立实施的工作,而是政府、高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社会配套体系。只有政府、社会都对创业教育予以支持,营造有利于创业者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才能真正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參考文献:

[1]陈德智.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 篇7

大学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既受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定位影响, 也受大学教育系统内部制度设计与资源配置的影响。立足于大学教育系统本身, 大学教育质量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综合, 与大学系统内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模式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 不同的大学制度设计将会导致大学活动场域内不同的行为主体的行为表现, 而不同的行为表现最终会反映在大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与大学教育质量的现实差异上。大学治理是大学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层面的大学教育理念在大学实体层面的具体表现, 它涉及大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系统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运行和调控, 既是大学制度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性条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现行的建立在国家行政管理基础上的大学教育治理模式势必会导致大学教育活动主体行为的异化, 从而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1] 。因此, 大学的“去行政化”和“回归学术共同体本位”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一致性共识 (张文红, 2012) 。如果以大学教育质量是大学教育系统在合理而科学的治理结构中的产出作为研究预设, 那么建立起适应大学教育规律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就必须回答以什么为基本框架来分析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现行的行政治理模式为什么会阻碍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何处等问题。本文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角度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行政治理模式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要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大学去行政化必须以合作治理理论为基础, 理顺国家、政府、大学之间的外部关系并在大学教育系统内部突出各主体的作用, 形成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大学治理结构。

二、大学教育质量属性与大学治理的关联性分析

在大学诞生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虽然大学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其功能定位几经改变, 但大学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基本事实却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其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既决定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的大小, 也决定着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在整个社会化分工系统中大学被定位为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种基本功能。大学功能之间的比例结构是区分大学类型的标准, 但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 为受教育者提供知识服务, 进行人才培养,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价值的社会公民是大学的基本功能, 而判定其基本功能发挥得好坏的标准就是大学的教育质量,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大学自身的命运, 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 大学教育质量涉及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多个主体, 既与大学组织内部的学生、教师、管理者有关, 也与大学组织外部的家庭、工商企业、政府部门的利益有关, 是多个利益主体价值判断和评价的结果。大学教育质量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化决定了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属性、复杂性、主观性和客观性, 是多重属性的综合。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是宏观环境巨系统内的子系统, 具有自有的投入—转换—产出系统。大学教育质量是以人为载体的, 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在大学教育系统内, 通过组织认同、学习参与和系统训练等教育活动程序后的变化程度, 是典型的系统性产出, 是特定的宏观外部环境下, 大学教育提供系统中的活动主体互动作用的结果。大学教育质量虽然表现为一种结果, 但与活动过程有关, 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非线性加总。大学教育的过程质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体验性的服务质量, 发生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各个时间和空间节点, 类似于服务质量中的功能质量, 既与行为主体的过程参与动机、参与环境等因素有关, 也与整个大学教育系统的各质量要素的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和有形性有关, 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结果, 存在着过程性。大学教育的结果质量以大学教育活动的结束为时间节点, 反映在受教育的价值观念的形成、知识的增长和能力提高等多个层面上, 类似于服务质量中的技术质量, 其结果质量不仅在个体上存在差异, 而且在显示和隐形两个维度上均有所表现, 其对社会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和环境的变异性。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既决定于大学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也决定于活动内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和其主体能动性作用的发挥程度。

在相同的宏观环境条件下, 大学教育质量决定于行为主体在整个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机会、积极性和参与方式, 而行为主体的参与机会、积极性、方式是由结构系统决定的,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2] 。现代服务质量管理理论认为:功能质量主要是通过服务接触管理实现, 结果质量主要通过服务质量系统改进来达成[3] 。服务质量具有主观性、差异性、互动性和过程性的典型特征, 服务质量的属性特征决定了服务运作的管理与产品生产管理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不同[4] 。D·凯特指出: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络管理系统[5] 。缪勒把治理定义为:关注制度的内在本质和目标, 推动社会整合和认同, 强调组织的适用性、延续性及服务职能, 包括了战略方向的掌控, 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协调, 资源的有效利用, 外部性的防治, 顾客服务宗旨的实施等内容[6] 。理论上, 大学教育质量是以受教育者为载体的, 发生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过程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教育服务, 也有互动过程中的知识增长。如果按照制度—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 将大学教育质量视为特定环境下的组织绩效, 那么教师和学生就在大学教育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两个重要的主体。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定位就决定了大学的外部环境, 而大学环境决定了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因此, 如果将大学作为一个组织, 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系统性思考, 那么大学教育质量的研究就必须从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安排两个层面着手进行分析, 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和微观层面的大学内部的制度安排。

大学治理模式与大学教育质量有关, 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质量属性的保证性条件的形成和作用发挥是通过大学的治理结构来实现的, 与大学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大学治理结构是大学教育系统内外部的一套旨在实现大学理念和目标的制度安排及相应的组织架构、权力规则体系。在大学治理中, 结构是一个基础性条件, 所有的决策活动都是在一个基本的治理结构中展开的, 也就是说大学办学理念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 (顾建民, 刘爱生, 2011) 。总体上, 从世界现有的大学治理模式分析,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受大学办学历史、国家制度和各种外部事件的影响, 宏观层面上的大学治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既有行政、学术权力主导下的大学治理, 也有市场权力主导下的大学治理, 不同类型的大学治理的效率即大学教育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7] 。微观层面上, 如果将大学教育系统视为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知识性服务生产系统, 那么在投入一定的前提条件下, 产出的效率或大学教育质量就决定于转换过程, 而转换过程在微观组织层面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结构性特征, 在这种结构系统内, 组织内部的权力、资源分配、决策体系和规则就构成了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内涵。由此可见, 大学治理由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部分组成, 外部治理通过一定媒介作用于内部治理, 两者之间具有传递性、反馈性且具有自洽功能, 这客观上要求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一是必须涵盖大学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并将其纳入到其决策主体的范畴内, 是多主体之间共同参与的治理;二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两个关键要素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教育系统活动本身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 对大学教育质量有决定性作用, 其决策参与机会应在制度层面予以保证;三是权力下沉的治理, 大学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发挥作用, 相互之间界限清晰、相互制衡, 运行有序。

三、大学行政治理与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矛盾分析

(一) 行政治理导致政府与大学关系错位, 大学偏离其学术本位

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性决定了国家、政府教育投入和大学对教育资源的正确使用的应然, 这也决定了政府和学校在整个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系和角色。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筹集资源、建立大学教育质量外部评价机构、设立大学董事会;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大学教育目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建立组织运行机制, 保证大学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保持高度的自治。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关系清晰的前提下, 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来寻找其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在一种竞争市场上, 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将会自动地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种自律机制, 也就是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是由市场驱动而非政府驱动的, 也只有在这种模式中, 大学的教育质量才能成为大学的自觉行为而得以保证。在大学行政治理模式中,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且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与行政官员的任命交织在一起,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发生在行政体系内部, 大学彻头彻尾地成为了庞大的政府统治机构中的一部分。大学行政治理是一种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是建立在社会等级差别基础上, 其结果势必会导致大学等级秩序的出现, 其治理机制依赖于政府的强制力和权威, 依靠教育资源的行政化和差异化配置来实现其治理目标。为激励大学管理人员, 体现政府意志, 政府通过惯行的绩效考核的方式来对大学进行各种类型的考评且以考评结果作为大学教育资源配置和大学管理人员升迁的主要依据, 忽略了大学教育质量的发展规律。出于个人理性和官僚政治理性, 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将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把满足上级政府的要求和政府官员的政策偏好作为学校行政决策的主要风向标, 倾心于做让上级政府和直接委托人满意的事, 对大学教育规律的坚守和维护将让位于政府意愿和长官意志。以此为背景, 所谓的大学教育质量就极有可能成为阶段性目标或只是停留在各种类型的评价指标的完成上而非大学教育系统的自觉行为。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高校将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各种类型的评估和考核上, 大学的学术本位难以受到应有的尊重, 现实表现就是不断地给教师下指标和校园内热闹的迎评活动。长期的结果是大学精神的逐渐丧失和与大学格格不入的组织氛围的出现, 不良校园文化的形成将会使大学在偏离其学术本位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大学教育质量不仅难以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证, 也难以在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层面上得到重视。

(二)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边界模糊, 导致大学教育质量活动主体行为异化

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既离不开学术权力, 也离不开行政权力, 是两者协调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中,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在各自的决策范围内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为大学教育质量提供保证, 共同实现大学教育目标。事实上, 大学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目标的实现是以大学教育系统的学术活动为基础的, 因此, 学术权力应成为大学教育系统内教育资源计划、配置的主导性权力。学术权力主导地位的确定是教师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生通识教育、心智训练等大学教育质量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大学教育系统的行政权力作用于大学教育系统内部行政管理系统, 为大学教育质量服务, 承担大学教育的硬件建设和日常的教学服务, 通过行政权威的应用发挥作用。

大学行政治理是以行政命令的自上而下的贯彻实施为主线的, 行政权力具有其先动优势。在权责范围不清的情况下, 大学行政治理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 而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必然会导致三种程度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学演变成为一个官僚组织。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大的必然结果是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系统内部的弱势。在弱势的环境条件下, 为了生存, 学术组织将会以自身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力的丧失去换取存在空间而逐渐成为大学官僚组织的附属物, 学术自由成为大学学术共同体海市蜃楼般的理想图景。学术权力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治理主体地位的丧失、大学成为单一中心的行政官僚组织, 大学的组织属性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在整个治理结构中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二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模糊,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模糊在学校决策层面必然导致大学教育系统内部运行的混乱和无序, 大学教育系统正常运行和质量保障条件建设所必需的资源难以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其典型表现就是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前提下, 学校管理者凭借其独享而不受监督和约束的行政权力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看得见、摸得着且立竿见影的硬件设施建设上, 大学出现了一流的设施、三流的教师管理和服务理念的错位现象。三是教师的自我矮化。出于价值理性, 为迎合行政管理需要, 教师丧失对学术的坚守, 失去对学术应有敬重, 学术工作成为教师渔利的工具, 导致学术活动场域的大面积失范和败德行为, 教师的失范和败德行为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模范性和教育的感染力, 另一方面加剧了教师内心深处的冲突和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层面的失范和败德行为在大学教育系统内,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验和感知而影响和塑造着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观念。受教育者主流价值观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没有灵魂的工具和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量出现, 严重地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属性。

(三) 大学行政治理忽略了大学教育活动规律, 剥夺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教育质量与大学教育过程组织管理密切相关。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大学教育质量体系尤其是在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这客观上要求, 任何行之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及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维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建立在传统的治理理论基础上的大学行政治理模式将大学作为国家庞杂的行政组织中的一部分, 并将大学整合在一个层级结构明显的官僚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国家通过对大学教育资源的行政垄断、计划、分配和人事的任免实施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大学外部行政治理通过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扩张渗透到大学教育系统内部, 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相关政策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大学党委—大学校长—院系等多个层级传递到大学教育系统中的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身上, 这种信息传递模式是单一的纵向传递, 层级多且缺乏信息反馈, 政府决策过程缺少来源于基层的相关信息且相关政策容易被层级结构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加以选择性应用而出现决策目标与实际执行状况相差甚远的现象。与此同时, 学生和教师的相关诉求逐层向上传递, 受传递层级的影响, 正当而有用的信息将会被逐层过滤而失去其本来面目, 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了解掌握的有关大学教育的信息可能与大学教育系统的真实情况存在偏差, 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决策难以反映客观现实而失去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由此可见, 在大学行政治理结构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被置于整个大学治理结构的行政命令体系中的最底层, 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行政权力体系中仅为行政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各项行政规定的执行者, 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充当着一个政府和校长行政意志实现的工具性角色, 而非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 大学教育质量属性中的主动性难以实现, 不难看出, 大学行政治理是见物不见人的, 这种模式的运行结果使本应成为大学共同治理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被排斥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决策体系之外, 其参与大学治理的机会被剥夺, 从而产生强烈的疏离感, 进而失去对学校教学事务的参与热情和合作精神。

四、结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 》把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放在了战略高度, 不断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主旋律。为保证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大学教育的提供系统必须具有一套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是在了解大学教育质量形成机理基础上, 以国家、政府和大学之间清晰的关系定位为基础, 能够对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有效激励和控制, 并保证在整个大学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信息畅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的多元化、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大学治理与其它组织的差异性。大学教育质量的多元性决定了大学应是一个相关利益主体参与治理的共同体, 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大学、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单一中心的行政治理结构将会导致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大学的学术本位的丧失、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失去, 从而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在现行国家加大财政投入的大前提下, 应着眼于现代大学教育规律, 着力搞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而顶层设计的核心是理顺国家、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为大学建立良好的外部治理结构, 以此为基础将大学教育相关利益者纳入到整个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中, 形成多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 以满足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达到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鸿渊.多重制度环境下的高校行为异化研究[J].江苏高教, 2011, (2) .

[2][美]米歇尔.克罗各耶, 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

[3]洪志生, 苏强, 霍佳震.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探析[J].管理评论, 2012, (7) .

[4]温碧燕.服务质量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D.Kttle.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M].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3) .

[6]MUELLER.R.K.Changes in the wind in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81 (spring) :9.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 篇8

1大学新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思想上准备不足

中学时期强烈的升学愿望, 给予了学生们较大的压力, 但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学习动力。但当这些学生走进大学校园, 没有了这些压力, 也不用再置身于以前那种紧张的学习生活当中, 反而会让很多人无所适从, 失去了学习的目标、方向和动力。因此, 新生一旦没准备充分, 往往在思想上就会出现迷茫、不知所措的现象, 不利于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1.2学习上不适应

大学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中学, 因此两者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学学习是以老师为主导, 学生只需要按照计划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即可;大学的学习则是学生主导, 老师从旁加以辅导, 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 注重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 如果新生自控能力不强, 且又不能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则往往会出现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甚至挂科的现象。不仅如此, 很多新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充分的认识。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他们当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找不到很好的渠道对所选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大部分人往往会选择听从父母的意见填报志愿, 又或者是随大流, 根据专业名称在社会上的所谓“声望”进行选择。因此, 由于他们对专业的陌生, 进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发现所选专业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的爱好、特长等方面不一致,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会大打折扣。

1.3生活上不习惯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对计划生育工作抓得比较紧, 新生当中有不少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家庭里, 饮食起居父母一手操办, 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然较差, 故需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同时, 校园内过的是集体生活,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显著, 集体观念意识薄弱, 社交能力又相对较为欠缺, 所以很容易会因为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等因素与同学发生矛盾。

2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对策

2.1加强领导, 措施到位

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首要前提就是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 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 成员包括各二级学院 (系) 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在每学年新生入学前, 由担任组长的校领导牵头召集小组所有成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研究制订工作方案, 具体部署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各二级学院 (系) 要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 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有所侧重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相关职能部门要予以充分的支持和配合, 形成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同时, 在工作进程中, 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抓好具体的落实和督导, 认真总结经验, 及时发现不足, 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2内容丰富, 确保成效

目前我国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九方面: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入党启蒙教育。在抓好这些传统教育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 融入感恩、恋爱、网络、理财、女生自护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力求做到与时俱进, 让新生入学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时代性。

2.3形式多样, 精心组织

要增强教育效果, 还要在策划和活动组织方面下苦功,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 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一方面, 积极探索新生喜闻乐见的教育路径, 如开展系列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户外素质拓展实践等, 以此为平台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另一方面, 紧紧抓住他们喜好新鲜事物这个特点, 开拓网络教育, 利用QQ、微博、BBS等载体与他们进行交流, 让他们在交流中受到熏陶、感染和鼓舞, 并深入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给予新生及时的、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 是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 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完善、健全与自身适应的思维、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 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去塑造, 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正学.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张希.“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7) .

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 篇9

1907年, 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于三年制铁道工程专科中设立土木工程学科,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土木工程专业之一, 1913年, 正式命名为土木科。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 土木科全体师生并入同济大学。1985年, 上海交通大学恢复设立土木与建筑工程系。1993年, 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开设五年制建筑学本科专业, 并于当年招生。1998年, 建筑学专业与工业设计系联合设立设计艺术硕士点。2002年, 建筑学专业从土木工程系中分出, 筹备建系。2004年5月, 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批复新成立的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建筑学系。

2006年, 建筑学系首次参加并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评估, 取得建筑学学位授予权, 2010年、2014年两次通过复评。目前, 建筑学系拥有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三门, 一人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设有建筑学本科专业 (五年制) 和建筑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 每年平均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约50名, 研究生约20名。

二、教育历史沿革

从1993年开设五年制建筑学本科至2002年的近10年间,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教育基本沿用了当时国内大部分建筑学校通行的教育模式—“鲍扎 (B e a u x-A r t s, 巴黎美术学院体系) +功能类型”。该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由中国第一代建筑学者由美国引入中国, 并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 借鉴前苏联“专才”教育经验, 形成的一套以功能类型为基础, 以知识积累、 (功能、平面、图面) 基本功、师徒传授为主的训练模式。

2002年至2004年建系前后, 随着全国建筑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以及学系师资构成的变化, 在教师个人自主探索下出现了一些零星课程的教学改革, 用以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与专业前沿脱轨而产生的设计过程缺乏理性控制、原创性匮乏、形式主义、科目条块分割等问题。

从2005年开始, 结合局部教学改革经验, 一、二年级基础教学改革全面铺开, 进行了迄今为止持续不断的教学实验。到2012年, 以基础教学改革为基础, 特别是以二年级一整年设计课为主要载体, 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当代视角下的建筑本体观”为学术基石, 借助“专业基本议题 (b a s i c i s s u e s) ”取代“功能类型”, 将学科前沿与基础教学结合, 利用跨学科综合训练的基础教育体系 (图1) 。

从2013年开始, 结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教改项目“跨学科交叉互动, 探索建筑学本科教育新体系”的展开, 在高年级 (三、四年级) 设计课教学中, 结合教师及学科团队科研特长, 提炼出一系列“专业研究课题 (research subjects) ”, 配合“先锋建筑师设计工作室 (studio) ”、“国际交流工作坊 (w o r k s h o p) ”等手段, 从更整体的层面, 延伸、完善了以基础教育体系为基础的教学改革 (图2) 。

截至2015年, 上海交通大学 (以下简称“交大”) 建筑学系一至四年级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基本议题”为基础, 结合“研究课题”, 跨学科交叉互动, 校内校外资源互补, 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型建筑教育体系 (图3) 。

三、教育理念的探索

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需要有一套清晰的教育理念, 来作为判断的标准和努力的方向。我们立足学校现实, 结合对国内外建筑教育及实践的反思, 努力探索一个既符合现实具备可操作性, 又能紧跟专业前沿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

1. 专业外部—体制限制带来的困难与机遇

建筑学本质上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 (practice-oriented) 的专业, 具有横跨人文、社科、理工的综合特性。在交大这样一所强调 (纯) 科研、论文数, 并拥有一大批传统一流 (纯) 理工专业的学校里, 建筑学专业的实践特性、综合特性与纯科研学术体制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导致建筑学科话语权弱小, 各方面资源匮乏。为了生存与发展, 我们既要在体制限制中认清困难, 又要寻找机遇。

(1) 历史积淀薄弱

建筑学系规模小, 从硬件、软件到文化氛围, 都缺乏足够的历史积淀。困难—提醒我们要尽快有意识打造出一个系统的学术与教育基础, 否则交大建筑学在整个专业界里将没有存在感;机遇—没有历史包袱, 较少禁忌, 可以直接从专业前沿吸取我们认为好的东西为我所用, 同时, 船小好调头, 也允许了一定的试验与探索空间。

(2) 理工科思维强势主导

理工科思维在学校中具有压倒性强势, 与建筑学要求的偏艺术、文化的综合性氛围冲突较大。困难—纯科学研究逻辑与建筑学研究逻辑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我们要有意识调节两者矛盾、各取所长, 否则会导致交大建筑学完全沦为科学附庸, 与“设计行为”彻底脱轨;机遇—其中蕴含了与其他理工科专业 (如土木、热工、机械、船舶等) 进行定量结合的可能, 实现科学研究与设计行为的结合。

(3) 评价体系与专业特性不符

在人才引进与晋升机制上强调高学位、纯科研、发论文、争项目, 迫使教员无法重视建筑学自身特点及建筑教育, 只能向纯文科或纯理 (工) 科偏转1。困难—设计学科中的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 其地位与作用有本质不同, 一个实践类设计学科若变成一个纯研究单位, 与“设计教育”无关, 这个设计专业其实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机遇—寻找其中存在的科研与教育深入互动的可能。

2. 专业内部—对实践及教育发展的反思

(1) 手脑分离

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设计才开始逐渐脱离手工艺劳作, 建筑师变成了脱离于无名工匠主要靠脑力劳动的艺术家。发展到近代, 随着专业教育的专门化, 与实践的隔离日益加深, 加上建筑行业的整体不景气, “建筑设计及其教育作为一项纯粹智力活动”的倾向, 在当今英、美建筑教育界表现得尤为突出。“手脑分离”在促进专业精密、思辨深刻的同时, 也会产生诸如建造 (m a k i n g) 与设计 (d e s i g n) 隔离、学校教育与从业实践脱轨等问题。

(2) 分工细化

原本由建筑师统领解决的很多综合性问题, 由于技术进步、学科分化、法规完善等因素, 被划分得越来越细。一个过去由几个工种人员现场碰头就能即时解决的问题, 现在往往需要多专业介入、多法规控制、多条例满足、多部门管理才行。这种趋势在促进术业专攻、精细化的同时, 也会导致不同专业/学科间沟通不畅、研究/教育与实践缺乏互动等问题。

(3) “鲍扎+功能类型”教育模式

21世纪以来该教育模式受到各种冲击, 但基础性影响仍在。它传授的“先标准化解决‘功能’问题, 再用美术‘形态’进行修饰”的设计思维与方法, 在训练基本功能 (尤其是平面布置能力) 的同时, 也往往会导致不顾具体性照搬功能答案、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脱离建筑本体倾向美术建筑等问题。

3. 交大建筑教育理念

综合上述专业内外的思考, 我们在交大建筑教育中提出了以下三个理念。

(1) 思 (thinking) +作 (making)

建筑设计本质上是“思 (脑力劳动的思辨) ”与“作 (体力劳动的制作) ”的结合, 交大建筑教育强调“在做中学” (learning by making) , 培养学生不仅要像偏执狂一样思考, 也要像工匠一样劳作,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2) 落实到建筑本体 (ontological)

建筑学是一个横跨理工、人文、社科的综合性学科, 培养学生融会贯通, 定量、定性而非浮夸文字层面地将多种学科认识具体落实到对建筑本体的控制上, 这是交大建筑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3) 教育与科研的平衡

交大建筑教育不单只是向学生输出已有知识、技能, 更是教师与学生一道, 共同探索未知、生产新知, 以达到学术性生产 (科研) 与可操作性学习、 (学习的) 作业与 (创作的) 作品之间的平衡。

四、教育特色介绍

1. 研研究究型型建建筑筑教教育育体体系系

迄今为止, 我们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当代视角下的建筑本体观 (ontological) ”为学术基础, 以“专业基础议题 (basic issues) ”为基石, 以“专业研究课题 (research subjects) ”为拓展, 用“设计概念 (concept) 的提取与物化”控制设计过程, 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problem) 的思路”控制设计目标, 多学科交叉互动, 校内外资源互补, 逻辑严密、循序渐进、目标明确的研究型 (researchbased) 建筑教育体系。具体步骤有三。

首先, 在基础阶段 (一、二年级) , 侧重“通过研究做设计” (design by research) 。在明确的学术基础上, 围绕“形态” (form) 、“空间” (space) 、“建构” (tectonic) 、“基地” (site) 、“概念” (concept) 等“专业基础议题”, 传授相关的观念与技能, 训练学生“研究型理性做设计”的思维与方法。教师则借助教学, 对相关课题的经典结论, 进行结合当下时代与个人背景的反思性研究。在这一系列训练与反思过程中, 有很多的“怎样做” (how to do) 、“怎样想” (how to think) 和“是什么” (what is) 要传授与探索 (图4, 图5) 。

其次, 在提升阶段 (三至五年级, 以及研究生一年级) , 侧重“借助设计做研究” (research by design) 。围绕本校与外聘教师个人或团队研究特长, 以及学术与实践热点, 提取“专业研究课题”, 如结构/材料/建造与空间形态、旧建筑保护与改造、可持续性生态设计、参数化设计等, 利用设计作为研究手段, 探索对研究课题的新方法、新策略、新思维。在这一系列训练与反思过程中, 不仅要训练“怎样做” (how to do) 、“怎样想” (how to think) , 更要训练“为什么” (why) 、“为什么不” (why not) 。另外, “城市 (urban) ”作为新的专业基础议题, 在“城市研究与城市设计”单元中引入高年级。

然后, 以设计课 (studio) 为统领主干, 利用交大建筑学科建制规模小因而多数教师会同时承担一门设计课与一门理论课 (lecture) 的特点, 将“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史”“设计与软件技术”“模型设计”“设计思维”“建筑光环境实体模拟及评价实验”等相关理论与实验课程内容, 围绕“基础议题”与“研究课题”展开, 加深研究的深度和力度。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一个研究型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立, 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专业发展趋势、明晰专业评判标准、进行有的放矢理性创新的同时, 可以帮助教师借助建筑教育展开学科研究, 将建筑教育转变成为对学科发展有贡献的研究行为, 促进学科发展。

2. 引入“研究型”优秀实践建筑师指导设计课

目前在国内高校教育系统中, 一刀切强调科研项目、索引文章与高学位, 与建筑学特性不相吻合, 这一点在上海交通大学表现得比较突出。与此同时, 学院外一批优秀实践建筑师在学术性与探索性上都走在了专业前列, 在学生与青年建筑师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依托交大及上海平台优势, 我们尝试引入优秀实践建筑师指导设计课, 以弥补“科研体制导向”对建筑教育的伤害, 探索学院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

2011年春季学期, 领先于国内大多数高校, 我们设立了“先锋建筑师设计工作室 (s t u d i o) ”, 在三、四年级各选取一组学生 (10名) , 以一个8周课题开始第一次实验。2014年、2015年春季学期, 以前期实验为基础, 三、四年级各以一个8周课题在全年级整体铺开。

从培养“具备工程缜密思考, 同时能够反思与突破的优秀专业人才”目标出发, 我们邀请了兼具实践性与学术性、具备专业反思能力的“研究型”先锋建筑师。对他们的课题设置, 只是结合教学大纲, 提出一个大方向及规模建议, 其他不多干涉。三年级主要聘请专注于建筑本体的建筑师, 期望训练学生提炼“设计概念”, 物化本体的方法与能力, 四年级主要聘请擅长城市设计与城市研究的建筑师。

这些“研究型”先锋建筑师与我们的教学在专业价值观上比较一致, 主要体现在:通过研究做设计;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做设计;直面现实束缚, 但不是简单顺从而是创造性地运用束缚做设计;结合不同学科思考, 尤其是城乡规划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当代艺术, 在拓展视野的同时, 尽力发挥专业本体所长地做设计;基于对具体人、具体事、具体区域的细致理解, 精确、平等而人文地做设计。

3. 定量研究引入设计过程

充分利用交大建筑学系建制小因而学科间联系紧密, 学校理工科科研力量强、专业全, 学生理工素质高, 平台要求严, 教师科研要求高等特点, 围绕基础与提升阶段不同设计课题, 设置相应的“定量、定性科研计划”, 探索基于定量/定性研究的“理性创新”, 纠正仅凭感性进行的所谓结构创新、材料创新、生态创新。目前主要有三个方向在探索中。

其一, 以设计课为主干, 围绕“建构” (t e c t o n i c) 这一“基础议题”, 结合“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课程, 与土木专业师生合作, 通过上课及合作做课题、设计竞赛等方式, 以实体建造与实验、模型建造与实验、电脑辅助计算等手段,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 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注结构、材料、建造与空间/形态互动的线索 (图6) 。

其二, 以设计课为主干, 围绕“生态建筑设计”“旧建筑改造”等“研究课题”, 结合“建筑物理环境 (声、光、热) ”“生态建筑概论”等课程, 以模型建造与实验、电脑辅助计算等手段, 侧重在定性思路控制下, 结合定量实验结果对设计课题进行反馈与调整。

其三, 与相关科系结合, 开拓针对特定技术类型的设计种类, 如与船舶海洋工程结合的游艇设计课程, 目前正在讨论当中。

五、下步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本议题”如何与“研究课题”结合, “研究课题”如何有逻辑、有步骤、可操作地转化为可教的 (teachable) 的、适应不同年级要求的设计课题, 并保留相应的探索成分, 需要进一步探索。

五年级设计院实习、毕业设计目前还属于传统类型, 如何在已有“研究型”教育体系基础上, 既满足专业评估要求, 又寻找出新思路, 目前还在探索之中。

在整体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以基本议题与研究课题相结合的设计课作为骨干搭好之后, 各个阶段的理论小课如何围绕大思路, 针对设计课进行有机结合, 尚待深化、落实。

一个优秀的建筑教育体系, 只有依托相应的优秀师资才能实现。在体制缺乏鼓励, 甚至有所羁绊的前提下, 如何在现有进人与晋升机制下, 寻找、培养专业价值观接近、相互认同的人才群体,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 篇10

“研究型大学”这一名词发端于1810年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 它以强调“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而著称。美国借鉴德国模式于1876年建立了第一所真正的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以进行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之后,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在1970年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并一直沿用于美国大学的分类。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办草拟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1—2010》 (第4稿) 中, 首次由官方提出了“研究型大学”这一概念。此后,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 政府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投入政策, 在支持研究型大学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但与此同时, 却忽视了本科教育及其质量的提高, 或者说本科教育没有达到与研究型大学地位相称的质量要求。事实上, 本科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带有研究型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特征。因此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现状问题, 对于推动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与本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础

研究型大学要认识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质量;研究生教育对本科教育在改革培养方式、活跃学术氛围、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研究型大学能为本科教育提供丰富的智力和学科资源, 为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最大的机会,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形成具有研究特色的本科教育。只有明确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性, 才能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一起抓, 更好地改革和发展本科教育。正如欧内斯特·博耶在1990年出版的《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中所提出的, 学术不只意味着进行研究, 它应该包括四个不同又相互联系的功能, 即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特别应该给教学的学术以新的尊严和地位, 以促进学术之火不断燃烧。[1]

实践证明, 博耶对学术内涵的重新阐释更新了大学学术观, 为教师投身本科教学提供了精神动力, 也为推动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20世纪90年代,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实践就以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为中心。实际上, “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 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完全系于本科教育”。[2]研究型大学的品牌形象通过优质的本科教育来体现。从国际经验看, 卓越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而实际上, 本科教育与科学研究并不存在根本的价值冲突, 倡导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是研究型大学办学的核心理念, 而培养精英人才是研究型大学办学永恒的价值追求,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都是推动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与科研, 以及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和谐发展, 它们相互促进, 而不是割裂开来。因此, 研究型大学在发展中应凸显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 其质量标准应该是学术取向, 并贯彻于本科教育过程的始终。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现状

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 我国一些高校是跑步进入“211”、“985”工程的, 盲目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 片面追求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 这种通过“大跃进”的方式跃入研究型大学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反而导致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重科研、轻教学, 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 这是长期困扰我国研究型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降到普通大学的地位, 实施过早、过于专门化的职业教育。部分高校打着研究型大学的牌子, 只迎合市场的需要, 按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 或按行业, 进行过度狭窄的专门化的人才培养, 把本科生教育降低到职业培训和岗前培训的地步。这既浪费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和教学资源, 又降低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发展后劲。

第二,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形式单一。扩招后, 大学生人数剧增, 师资空前紧张, 大班上课成为经常, 研讨课难以安排, 仍是沿袭老师讲, 学生听, 记笔记, 然后考讲义的单一形式, “一本书”的大学教育仍在继续。由于教学与科研的失衡, 本科生所接受的内容大都是现成结论, 新知识进入课程的速度极慢, 因此导致大量优秀本科生慕名校而来, 但没享受到名校的优质教育, 使本科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第三, 由于科研训练不足, 许多本科生思维僵化, 创新意识不强。研究型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和科研能力, 本应培养创新意识很强的精英。但事实上, 很多用人单位都在抱怨一些出身名牌大学的本科生思维僵化, 创新意识薄弱, 习惯于从资料上找现成答案。这显然是由于本科生得不到名师指点, 教学与科研分离, 创新思维受到抑制所致。此外, 教育指令性强, 教育理念单一, 办学缺乏特色, 本科生师资力量薄弱, 等等, 都成为制约我国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因素。

四、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 明确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 确定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 恪守“精英教育”理念, 坚持不懈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型大学是知识生产、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 它以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高层次、国际性人才为目标, 是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且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大学。可见,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要遵循“价值理念”的原则, 突破“工具理念”的束缚, 不应该降为与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等同的职业培训机构, 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其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多学科专业背景, 丰富的藏书, 以及浓郁的学习氛围等特点, 注重学生理智、智慧与思维的发展, 为培养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新思想的人才, 为培养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奠定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本科教育的奠基作用。纵观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改革, 都将本科教育提到突出地位。如2007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教[2007]2号) , 就要求各高校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 深化教学改革, 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另外,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从组织结构上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联系在一起, 为两者营造了结合的环境。伯顿·克拉克在其《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指出:“双层或多层结构系统则能够在研究生院之类的机构中保护研究工作, 使研究生院承担培养最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职责, 并使它与本科生学院的需求区别开来, 但同时仍将本科生学院容纳在整个机构之中。”[3]这种并行结构, 既有利于加强本科教育, 又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的高级训练和研究。可见, 研究型大学应强化本科教育, 以学术质量为指标, 确保其精英教育的地位。

(二) 改革课程结构,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本科课程的改革要加强“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 加强注重通识教育的培养, 有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而完整的知识结构, 是培养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可以在本科一二年级加强通识教育, 以强化基础,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四年级开始专业教育, 将真正的专业教育尽可能放在硕士和博士阶段进行, 使学生的知识在广博的基础上向专精发展, 实现稀缺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广泛设置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之后, 学校要将社会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 以及新兴学科知识及时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知识来培养其学习研究的兴趣, 有研究成果的导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全面、自觉地认识世界, 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才能, 将他们逐步引入科学研究之路。研究型大学要逐步消除跨学科教育的壁垒, 不仅在专业设置上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 而且鼓励跨学科选课, 注重设立综合性课程。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和信息的变化日新月异, 单一的课堂教授和书本传授知识的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与先进性, 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 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推进课程信息化的发展, 来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 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 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面向世界, 课程目标才能与国际接轨, 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活动能力的人才。四是开设创业课程, 开发人的发展素质,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工作岗位的能力, 使毕业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求职者, 而且是新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并为其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三)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转变教学模式。提倡以研究和探索为基础的教学,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 教师能够把自身进行科研的经验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融合到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比如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在低年级设立研究性课程, 鼓励学生暑期调研, 参与导师的课题实验, 为学生的研究计划寻找合作研究机构, 等等, 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我们要多加鼓励和提倡, 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我们要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智力和环境资源开展教学和研究, 多举办专题讨论会、学术交流会、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

(四) 改革奖评激励机制。研究型大学充足的研究资源能够对本科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但单纯的研究价值阻碍了本科教育的发展。重科研成果, 轻教学效果, 使得教师把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 无心顾及教学。加之科研成果与经济利益成正比, 教师晋升和奖励机制错位, 谁也不会去做那种既耗时费力又不讨好的教学工作, 这也就成为研究型大学中教师忽视本科教学的重要原因。提升本科教育的地位, 就要改革现有的教师激励机制, 要从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远期目标出发制定教师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其中, 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成就应该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在教师职称评比和晋升中应占有相当的比重, 对于在教学一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这样, 教师才能安心从事教学, 才能保证本科教育的质量, 突出教学、学术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博耶.E.L著.涂艳国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38.

[2]王小飞.浅析面临挑战与机遇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 2002.06:38-42.

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篇11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原因;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较为突出。当代大学生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其诚信素质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

为了更加直接、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为分析研究提供实证材料,我们对本校学生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回收的500份问卷中,大学生诚信状况可见一斑。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行不统一。在回答“你认为诚信重要吗?”时,有96%的同学认为很重要;但是在回答“在现实生活中,你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这个问题的时候,只有81%的学生给出肯定的答案。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认同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生活实际中,却难以完全做到,存在认知与行为的背离。二是诚信选择具有功利性。在回答“你怎么看待求职简历造假”时,69%的学生坚决反对造假;31%的学生觉得为了争取良好的工作机会,可以适当造假。当问到“对拖欠助学贷款的态度”,24%的学生选择“不可拖欠,否则诚信记录不良”。53%的学生选择“按期还款,逾期必责”。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有正确的道德认知,能恪守诚信;但不排除少数人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选择诚信行为。三是诚信观念具有双重标准。问卷里问到“发现别人对你撒谎,你会怎么办?”47%的学生选择“生气,不回应”,21%的学生选择“当面揭穿”;当问到“别人的坦诚直言对你不利时,你会如何?”32%的人感觉不快,而7%的人则表示憎恨。在诚信问题上,少数大学生对己对人分别划出一条标准,“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是内部外部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1.社会环境是外在因素。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利字当头,人心浮躁,诚信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经济领域,假药、假奶粉、地沟油等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在政治领域,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在生活领域,“碰瓷”、扶人被讹等事件层出不穷……这样的社会风气势必影响到作为社会成员的大学生。调查问卷显示,33%的大学生认为,始终坚守诚信的人在社会上会吃大亏。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个性鲜明、自主性强,喜欢新鲜事物,但是他们心理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不够,容易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以诚信观念也有所缺失。

2.校园环境是主要因素。很多高校存在重认知、轻品德的现象。在诚信教育方面,老师一般侧重对学生进行概念性的解释和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在诚信考核方面,学校缺乏健全的考核机制,往往用单一的笔头考试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诚信素质;在奖学金评定和推优方面,更注重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在大学校园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不会因为诚实守信而受到奖赏,也不会因为背信违约而受到处罚。久而久之,大学生诚信观念弱化,诚信缺失就不可避免。

3.家庭环境是重要因素。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里面,相当一部分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智育,而忽略了德育。他们只期望子女好好学习,考高分、上名校,对其他方面却不作要求。另外,一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日常生活中的失信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导致子女缺乏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4.个体素质是内在因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大学生,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从小生活优越,习惯了众星捧月的待遇,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一旦诚信和个人利益相冲突,两者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他们难免会经不住诱惑而放弃诚信。

三、加强诚信教育的对策

1.改革诚信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讲解关于诚信的概念、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诚信认知。但是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强,情感丰富,单靠理论教育不足以打动学生内心,实现由认知到认同的转变。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手段,将理论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提出学生关心的关于诚信的热门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诚信认同感;将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让学生在诚信道德实践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诚信品格的养成。

2.建立健全的诚信考核机制。将大学生的卷面考试与日常行为相结合,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建立健全的诚信考核系统,实时、客观、全面地记录学生的诚信情况,将其纳入学生诚信档案,实现系统联网,以此强化大学生的诚信约束力。

3.倡导诚实守信的校园风气。作为教育者,我们应积极鼓励、表扬诚实守信的人物和事迹,在评奖、推优方面,为诚信的学生提供优先待遇,实现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坚决抵制、批评背信弃义、弄虚作假的行为,对那些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行贿老师的学生予以教育、惩戒,在整个校园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何树华.《大学生诚信状况剖析及诚信教育对策》.高教探索,2005

[2]何蔼.《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6

[3]王毅.《道德视域的诚信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作者简介】

大学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篇12

电力工程教育涉及到电气工程中用于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诸多领域。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的推进, 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人们对电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的逐步提高, 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优秀电力工程师。

近20年来, 发达国家的电力工业发展趋于饱和, 对电力工业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多数大学的电力工程教育都呈现衰退的趋势。最新调查表明, 攻读计算机工程学位的本科生人数大于或等于攻读电气工程学位的本科生人数, 并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总的学生注册人数, 这就意味着当前就读电力工程专业的学生人数比过去减少了。

随着电力工业的改革, 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包括环境压力在内的新的运行机制的出现, 电力工业正经历着重大的技术和经济变革, 这需要有相应的高水平的工程师来适应这种变化。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层出不穷, 从而影响人们对电力工程的注意力。因此, 要保促进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吸引学生从事电力工业这一行业、使电力工程师学习和掌握现代电力工业高新技术等已经成为高校现代电力工程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适应这样的形势, 除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调整与更新外, 就是必须将教学重点从原先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移, 在培养创造能力、提高实际技能的基础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运用校企合作模式对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能够及时的得以运用实践。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工程教育模式探索

本院从实践中探索出的“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学校、学生三者构成校企合作系统的三大主体, 这三者虽然利益互不相同, 但又互为资源要素供求关系, 即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学生需要成才和就业;学校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如寻找到紧密合作的契机, 形成某种利益共同体, 就可建立起一种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为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需求点, 搭建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平台, 本院尝试了以企业产品开发和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为载体, 吸收合作企业积极参与, 在此过程中学院与企业紧密配合, 共同实施项目并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可解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合作动力的难题, 实现校企之间达到合作共赢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面, 本院学生在第一学期末自愿选定该模式, 针对选定该模式的学生采取单独的合作教育培养方案和执行计划, 安排4次有学分带薪实习。每次实习时间为3个月, 实习结束后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并给出实习成绩等级, 学校将根据企业给出的考核成绩, 计算学生获得的学分。薪酬方面要求企业在提供足以支付实习交通、生活的费用外, 还需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设定薪酬。

本院各年级实习时间安排如下:

3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工程教育模式运作实践

3.1 通过共同育人, 增进校企深层次合作

目前, 多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 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现象的根源所在。通过企业全程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过程。学院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 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听取企业专家意见, 还与行业企业的专家紧密合作, 从岗位或岗位群需要出发, 分析毕业生应具有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 从而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3.2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 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 企业参与程度深, 就业导向明确, 能大大缩短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 调动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开始熟悉企业的运营发展, 第三年进入企业进行针对性学习, 第四年结合企业需求完成毕业设计, 并结合岗位进行培训, 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3.3 以对外科技服务为手段,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高校随着内涵建设的要求, 应通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来提升形象, 扩大知名度, 确立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为切实推进校企合作, 高校应主动面向生产一线, 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工艺问题中找课题;通过技术成果转让和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等方式, 为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投资经营等经济建设活动服务, 通过科研服务的有所作为来吸引企业主动合作的兴趣, 从而密切校企合作。

学院通过“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展高校工程教育, 对学生成才、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企业的人才储备、科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 在促进院系教师的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摘要:当前, 全球经济一体化, 现代工程大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具有综合性、创新性能力的高质量要求。从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发, 利用自身学科优势, 面向地方经济建设, 提出了以工程设计为导向, 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工程教育理念, 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 提出以实践性和创新性强的知名企业做平台, 以科学的课程安排为依托, 以强大的学科优势为后盾的促进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大学生工程教育的现状、培养模式、培养计划等诸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并阐述了自己的改革经验与思考。期望能为中国的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新的改革思路, 为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工程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 (28) :15-18.

[2]顾力平.构建校企共同发展的利益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7) :56-57.

[3]韩鹏.高职“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6 (23) :32-33.

上一篇:Web2.0化下一篇:学生抄袭作业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