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术教育

2024-08-05

古代美术教育(精选12篇)

古代美术教育 篇1

中国古代史主要指从先秦到清朝前期的这一段历史, 这段历史长达数千年, 漫长而宏伟, 但当我们翻开这一部历史来细读, 就会发觉一个问题———这部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算是一部男人的历史, 从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康乾盛世, 无不呈现的是男性精英对历史的主宰。那么为什么妇女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地位, 是什么阻碍了妇女站到历史的前台呢?我觉得中国古代对女子的教育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我想通过对古代女子教育情况的了解来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

进入现代社会以前, 人类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专制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没有阶级差别, 没有性别歧视, 教育是附着在一般劳动和生活中的, “举凡争取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须的知识、技能、风俗习惯均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掌握的, 都是教育的内容。”这是由于原始社会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 使得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以共同对付来自外部的侵袭,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出现, 阶级应运而生, 在阶级社会里, 教育呈现了一种严重的性别不平等, 女性的教育受到种种限制。下面, 我所阐述的中国古代女子教育主要指的是阶级产生以后的古代女子教育。

在中国古代社会, 女子毫无社会地位可言, 女子教育的目的也主要是学会如何成为家庭中合格的女性角色, 满足夫权社会的需要。由于在古代社会忽视女性教育, 使学校教育自产生之日起便把女子排斥在大门外。从先秦到明清, 中国女子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 这种家庭教育是非正规的教育, 它既缺乏完整而系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又没有固定场所和学习年限, 使女子所能受到的教育非常受限制,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妇女才智的发挥, 使妇女不能在社会上一展巾帼人物的风采。

从古代女子教育的内容来看, 主要是一种生存教育, 即技能教育和道德教育, 其中又以道德教育为主。早在先秦时期, 虽然尚无专门的女学书籍, 但在礼教的一些书籍中就已存在了这种内容, 如《仪礼·丧服·子夏传》中便要求女子有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从道德上对女性进行规范。《礼记·内则》记载得更为详细:“子能食食, 教以右手。能言, 男唯女俞, 男鞶革, 女鞶丝。六年, 教之数与方名。七年, 男女不同席, 不共食。八年, 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必后长者, 始教之让。九年, 教之数日。十年, 出就外傅, 居宿于外, 学书记, 衣不帛襦裤, 礼帅初, 朝夕学幼仪, 请肄简谅……女子十年不出, 姆教婉娩听从, 执麻枲, 治丝茧, 织衼组紃, 学女事, 以共衣服。观于祭祀, 纳酒浆笾豆菹醢, 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 二十而嫁。有故, 二十三年而嫁。”透过这段内容可以看出, 女子从一出生就要接受一种与男子完全不同的教育内容, 在技能方面要学习烹饪、缝纫、丝麻、祭祀等家中日常事务, 以便襄助男子, 在道德方面要求女子从小就要有男尊女卑的意识, “能言, 男唯女俞, 男鞶革, 女鞶丝。”要懂得一系列的礼节, 要对男子顺从。从这些内容可知, 先秦时期的女子教育的目标不是要女子懂得多少文化知识, 而是要把她们培养成“贤妻良母”, 对女子的教育纯属“家政”。这种教育使得广大女性终身束缚于锅碗瓢盆、纺纱织布这些家庭琐事, 从而失去了与男子享受同等教育的机会, 当然更不可能像男子一样在政治上大显身手了。

到了两汉时期, 由于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集结定型时期, 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业已渗入意识形态中, 于是专门的女学书籍应运而生。从汉代到清朝前期出现的女学书籍非常多, 其中《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女诫》合编为《女四书》, 成为女子识字受教育的必读教材。这些女学书籍都不无例外地强调了对女子道德伦理的教育。如刘向的《列女传》通过对“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标准的认定, 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伦理观念和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理论。刘向所宣传的思想, 加重了文明产生后即出现的对广大妇女的精神压迫和道德约束。

继刘向之后的班昭更是通过其《女诫》将女子教育中的道德伦理教育更加系统化、完整化。她通过其《卑弱》篇阐述了“男尊女卑”的主张, 她认为女人天生就是卑弱的, “古者生女三日, 卧之床下, 弄之瓦砖, 而斋告焉。卧之床下, 明当卑弱, 主下人也。弄之瓦砖, 明其习劳, 主执勤也。斋告先君, 明当主祭祀也。三者盖女人之常道, 礼法之典教矣。”[1]因为女性自身卑弱, 就必须要依靠丈夫, 应“正色端操, 以事夫主”, 围绕家务“执勤”而不应到社会上去争雄争霸。她通过其《夫妇》、《妇德》篇阐述了“夫为妻纲”的观念和“三从四德”的原则, 班昭的这种观点使女子没有自己的意志, 没有自己的嗜好, 更谈不上自由的举动了。女子只能过着木偶式、奴隶式的生活, 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到了唐代, 刘氏姐妹的《女论语》在女子的道德修养方面, 将班昭在其《女诫》中提出的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更加具体化。如在其《立身》篇中, 她提出:“凡为女子, 先学立身。立身之法, 惟务清贞。清则贞节, 贞则身荣。行莫回头, 语莫露唇, 坐莫动膝, 立莫摇裙。喜莫大笑, 怒莫高声。内外各处, 男女异群。莫窥外壁, 莫出外庭。出必掩面, 窥必藏形。男非眷属, 莫与通名, 女非善属, 莫与相亲。立身端正, 方可为人。”《女论语》这样规定, 其旨趣在划定女子思想行为的规范, 做“四德”兼全的贤妇, 以传名千古, 但实际上是将女子头上的紧箍咒束得更紧了。所以张舜徽先生指出:“这样, 便明确地画了一个圈子, 教妇女站在这范围内做人。不如此, 便不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妇女, 为当时社会所轻视。”[1]

明清时期, 由于受程朱理学的影响, 女教读本对女子道德修养方面要求更加严厉。如《女范捷录》不但开篇就强调了女子要以“三纲五常”为本, 如其“统论”篇中就提出:“乾象乎阳, 坤象乎阴, 日月普两仪之照。男正乎外, 女正乎内, 夫妇造万化之端。五常之德著而大体以敦, 三纲之义明而人伦以正。”[3]而且在贞节观上对中国古代女性的要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其“贞烈”篇中说:“忠臣不事两国, 烈女不更二夫。故一与之醮, 终身不移。男可重婚, 女无再适。是故艰难苦节谓之贞, 慷慨捐生谓之烈。令女截耳劓鼻以持身, 凝妻牵臂劈掌以明志。”[3]这简直是毫无人道可言了。

在古代女学书籍中, 除了强调对女子进行道德伦理教育外, 还注重对女子技能的培养, 但认为女子的技能培养主要应立足于以事夫为目的的家务技能。如《女诫》对“妇功”的要求是“专心纺织, 不好戏笑, 洁齐酒食, 以奉宾客”, 要求女子应围绕家务“执勤”。《女论语》则在其《学作》篇中要求女子掌握的女工应为纺织、养蚕、缝补浆洗以及炊羹造饭、喂养牲口、耕田下种等。而司马光在其《家范》中说得更加明白:“其女功, 则不过桑麻、织绩、制衣裳、为酒食而已。”[4]所以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要求培养出能够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当好丈夫贤内助的女性。这种教育, 无疑是对女子自身才能的一种扼杀。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 妇女的劳动多为辅助性质, 其收入亦为整个家庭经济的补充成分, 因而经济大权总是把握在男权父系的手中。这种经济地位的低下, 决定了女性在家庭、社会中没有什么发言权。男权势力为了维护其在政治上的权利和对女性的统治地位, 将纲常名教提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成为了长期束缚中国妇女的绳索,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正是围绕“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为核心而展开的。古代女性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多重压迫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 将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受教育的目的定位在相夫教子上。所以古代封建女子虽然有教育, 但却毫无教育权利可言。古代女子所受的教育如同所有被压迫群体的“教育”一样, 是一种驯服工具。结果受教育愈多, 依附男子、依附丈夫就愈严重, 社会地位就愈低下。最终女人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成为了家庭的奴隶, 男人的附庸。甚至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杰出女性, 都是以男子依附品的身份而出现的。由此可知, 在长达几千年的独特的女子教育的培养下, 女性心甘情愿地让出了社会政治经济的舞台, 成为了默默无闻的幕后人物。加之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获取功名、向上攀升的主要途径的科举考试, 其大门也从未向女性开放过, 致使科举英才的行列中, 竟无一巾帼之人。所以几千年的古代史只能是一部男性精英的历史。

当然, 古代女子教育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如:女教内容通俗易懂, 易于各阶层女性接受。劝导妇女谦让恭敬、先人后己、孝敬长辈以及勤劳俭朴, 在保持家庭和睦、加强女性自身修养等方面还是发挥过不少的作用。但这种作用, 相比于其对中国女性的摧残, 是处于次要地位的。

参考文献

[1]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0.

[2]曹大为.古代女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5.

[4]熊先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

[5]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9.

古代美术教育 篇2

1.   《礼记大学》儒家主张的治国,齐家,是有密切关系的两件事,一个人的家教不好,而又能教人的,没有这回事。

2.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3.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4.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5.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6.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7.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8.   天下之本在家。

9.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10.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1.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12.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3.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14.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15.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16.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17.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18.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19.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20.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21.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起:开始

22.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23.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24.   爱子教之以义方。

25.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26.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27.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28.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9.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30.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31.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适:正是。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32.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33.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34.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35.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36.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37.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蒙:无知。童蒙,指儿童无知的时期。

38.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39.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讽:劝告。

40.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41.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不能已:不会停止。

42.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43.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齐:整治。

44.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45.   清张履祥《训子语》童稚:年幼时期。异日:日后。

46.   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

47.   《史曲愿体集》至:最。

48.   爱之必以其道。

49.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爱惜子女必须讲究方法。

50.   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51.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成:成才。要想成就功业,必须家里有好的父兄,外有严格的师友。

52.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古代美术教育 篇3

关键词:民间 美术教育 传播形式 中图

美术是人类精神文明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它和其他的文化形式一样,不断在探索中前进,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在我国古代,美术成就在对广大人民影响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美术教育体系。一是代表最高艺术成就的统治阶级进行的美术教育,比如,官方的“画院”制度下产生的丰硕的美术成就,上层贵族界产生的大画家和大书法家,其艺术手法和审美思想在美术上具有很大决定性作用。另一种是在民间不刻意进行,体系较为松散,发展较为缓慢,但影响力也比较大的美术教育形式,比如工匠代代相传的手艺,劳动人民无意识进行的祖祖辈辈审美创作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产生的美术成就,都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民间劳动人民,同时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并发扬广大,这里就中国古代民间的美术教育传播形式作一论述。古代民间的美术教育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匠教育体系的巨大作用

人类在劳动中培养了审美能力,人类之初就懂得了前辈技艺经验的传授在维持生存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工匠们在延续经验技术为目的的过程中也培养出超过前辈的艺术人才,这种经验的传授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连续性,又是人类美术经验活动的继承性。同时,美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历代统治者都没有忘记过,但美术的制作部分常被看作是一种低贱的、必须由下层劳动者来从事的生产劳动,而艺术的审美意识部分则被看作是一种高贵的、只能由贵族来占有的精神享受。这样一来,美术教育也就相应的分裂为两种:一种是对艺术产品占有者的教育,其主要内容是艺术鉴赏力和文艺政策;另一种是对艺术产品生产者的教育,其主要内容是艺术品制作的技巧与技能。前者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始终,成为一种正统。后者被看作一种下贱的工作,很难有专门的学校和专门的教科书,而主要靠师传徒方式,口口相传,有的到最后甚至失传,这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工匠教育体系,又由于工匠都是来源于民间下层的劳动人民,使美术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工匠美术教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文明时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手工业的种类日趋丰富,技艺日益精湛,相应的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任务的工匠美术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不断完善,历朝历代均展现其一脉相承又各俱特色的风貌。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确立的范本样范、师徒合作亲授为主要手段的工匠美术教育机制在中国古代工匠美术教育发展历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也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工匠美术教育的主要特点。但工匠教育的家族式口传身教,影响的范围较小,缺乏创新和新意,限制了美术教育的范围,直到南朝官府作坊制度建立以后,工匠教育对广大人们的审美教育的强大优势才慢慢显露起来。工匠教育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唐代的洛阳有大批工匠按不同工种分别聚居于城内营业,称为“里内之人,尽皆工巧”,这样就形成了百工集中城内,各有居住群落及作坊的现象。

工匠并非仅仅为统治阶级服务,更多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老百姓的居家生活也离不开工匠,盖房子、做家具、缝制衣服、绣饰品的工作都有专门的人去完成,工匠在从事这些劳动的过程中迅速扩大影响力,其较为专业的美术创造不断影响着老百姓的审美教育。可以这样说,官方的美术家尽管技艺高超,但大多是为人数较少的统治阶级服务的,而工匠却是为为数众多的老百姓服务的艺术家,在民间起到了很大的美术教

育作用。

二、宗教对古代美术教育的深刻影响

美术教育走向民间的一个很大表现是宗教的盛行,宗教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宗教的发展与艺术的发展始终息息相关,美术和宗教自始就是同胎孕育,是宗教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对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风俗和道德、观念、心理,特别是对艺术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前的美术工匠大多是为贵族豢养,宗教产生后绘画有机会不再由贵族来决定,而平民有机会接触和观赏到美术作品,这不仅是美术,也正是美术教育由贵族之手移向民间的开始。在我国影响比较大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美术尽管是为宗教目的服务的,但它以艺术化的美术形式图解佛经、塑造佛像、建造庙宇,这些实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同时,人们的审美也影响着宗教美术的发展趋势。比如,佛像中有典雅亲切婉丽的菩萨形象,人们就会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类似这样菩萨形象的人是美的,同样,人们认为健康勇猛是美,因此就把佛教中的天王力士塑造成这样的形象。当人们参拜过庙宇、佛堂、道观后,在布置自己家的时候也会潜意识地去模仿,或者直接把神请回家,或者营造类似的环境等。总之,在中国古代,宗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影响比较大也比较全面的审美教育形式。

三、礼仪习俗能起到广泛的审美教育作用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是不能不参加的。无论是官方还是老百姓的家里,礼仪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些烦琐复杂的礼仪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各种礼器、道具以及场景的布置等。比如祭祀用的建筑、装酒的器皿、婚丧嫁娶用的衣服等。长期以来,人们在进行这些礼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比如结婚用的大红花轿,凤冠霞帔,出殡用的黑色灌木和白色祭物,当人们参加完这些仪式后大脑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红色代表喜庆,白色代表哀悼的审美思想。特别是官府举办的一些祭祀祈福的仪式里,那些制作精美的陶瓷、玉器、旌旗对前来观看的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场高效的审美教育。

中国古代的习俗更是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古代的习俗很讲究,特定日子要制作特定的物品,如元宵节的灯会、过年时的窗花春联、小孩儿的玩具、恋人的荷包等,真是多不胜数。这些漂亮的器具日日年年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影响着古代人的审美标准。古代人对服装饰品的讲究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人,女性的手帕、男性的玉佩都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古代劳动人民从小在这些漂亮的物品中耳濡目染,其实就是审美的启蒙教育。

四、民间的亲属世代相传是美术教育的有效形式

在通讯、信息极其不发达的古代,封建社会是自然经济小生产的经济形式,在这样的经济形式下,商品的交换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对比较少,一门技能往往被视为一种财产而在小范围内传授。一些技艺的传承是靠世代人们口述,手把手教的,劳动人民即使创作出来好的艺术作品,观赏者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这样就形成了我国民间美术的个性化特征,也形成了民间的美术教育传播的小范围性,比如母亲会剪漂亮的窗花,她只有可能把这个手艺传授给个别亲近的亲属,能够欣赏她作品的人也只是能够到她家里的个别人。就是这种母女、父子、亲属之间的世代相传,使古代丰硕的美术成就得以流传到现在。

五、少量流传在民间的“卷、本”等美术作品和仿制品起到的美术教育作用

古代生产力的不发达和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占人数总量绝大多数的民间老百姓没有读书,进而没有从事专一的美术创作,至今流传下来成就比较高的美术作品大多是一些官方画院、文人士大夫阶层创作的艺术作品,但民间也需要丰富的艺术作品来美化生活,于是就有少量的“卷、本”等优秀的艺术作品流传到了民间。民间一些有财力的人不管是出于附庸风雅还是真心喜欢或是注重收藏,他们以拥有较多的书画作品为荣,一些文人骚客更是以品评书画作品为乐事,这种风气的形成使更多人能看到优秀的艺术作品。美术大家作品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在中国又产生了独特的临摹仿制现象,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些大量的临摹仿制品,又进一步扩大了艺术作品的影响。

印刷术的发明对美术在民间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印刷术发明之前,美术作品的传播主要靠手工,费时、费事,又容易丧失作品的原来面貌,既阻碍了美术的发展,又给美术作品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印刷术发明之后,一些年画、画册之类的,在生活中起到一定作用并受到大众喜欢的美术作品形式迅速普及,成为古代美术教育覆盖面比较大的一种形式。

六、民间艺术家对美术传播的作用

相对于官方士大夫阶层的美术创作而言,在我国美术史上,还存在着一些数量很大的在野职业画家,他们对民间美术教育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由于官方美术机构的正宗、权威,已成为束缚人才,压制异端和艺术个性上的霸主,从某种意义上讲,官方美术成为保守、僵化、缺乏个性自由的象征,阻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而那些不受贵族赏识的画家则被贬为“野逸”,随着中国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南方出现了许多经济比较繁荣的城市,为在野的大量职业画家的生存提供了经济保证。比如江南的杭州、苏州等地,都成为文人画家云集之地。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以卖画为生,并且还出现了许多画派。这些活跃在民间以出卖个人艺术作品为生的人对中国古代民间的美术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统治阶级代表着最高的生产力,引导着美术创作的发展,但不容忽视民间对美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以这些特有的形式接受着美术的教育,进行着美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并且代代相传,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美术的伟大成就。

参考文献:

[1] 李浩,《中国工匠美术教育综述》、《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2

古代美术教育 篇4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关于中国古代教育诗的相关研究较少, 翻阅史料可以发现, 在分类、注释、断代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散见在一些著作和文章中。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教育诗选注》 (1985年, 陈汉才) , 是现今较为全面梳理、注释我国古代教育诗的著作。全书选取教育诗160余首, 以各个时期为历史主线,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的教育诗, 收集民歌民谣以及民间歌手所写教育歌谣。所选教育诗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状况, 表述了教育家的教育主张。概括来讲, 主要包括了学校制度、选士制度 (科举) 、文教政策、教学方法、爱国教育、书院教育、学派争鸣、家庭教育、尊师爱生等几大类教育诗。但除此之外, 鲜有相关的著作与文章问世。

关于古代教育诗的研究, 特别是基于教育文化遗产的视角, 是一个较为全新的领域, 因此, 明确研究目标与旨趣, 对于深刻理解教育诗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和参考价值。笔者认为, 在中国古代教育诗中爬梳史料, 必须从微观的角度揭示中国古代教育诗对于当时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呈现教育诗这种教育特殊史料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在研究视角、资料发掘、框架构建、线索梳理以及一些重要问题的分析等方面都应力求突破, 具体说来,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研究目标:

一、完整的勾勒中国古代教育诗的发展演进历史

对中国古代教育诗的数量种类非常庞杂, 涉及面也十分广泛。目前关于中国古代教育诗发展演变虽然有一些成果, 但是线条都比较粗略, 缺乏对不同时期各类教育诗发展演变的翔实梳理与呈现。因此, 在历史演进的角度中, 后续的研究者应当在大量查询搜集整理诗歌资料的基础上, 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生与成熟期——先秦, 拓展与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 分化与深化期——辽金元、明、清, 即三大时期, 八大阶段, 力求对每个时期和阶段进行梳理并勾勒其清晰历史发展脉络。

二、深入的诠释中国古代教育诗的教育内涵

关注中国古代教育诗的教育因素, 而改变以往多从文学角度的研究, 其中包括教育诗与中华传统诗教关系、古代教育人士教育诗创作等重要内容, 应当以还原教育诗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作用。通过对教育诗的这些相关教育因素的深度挖掘, 力求填补以往教育诗研究的不足。

三、全面的揭示中国古代教育诗的多维价值

从教育价值、文学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四个方面探寻中国古代教育诗的价值, 着重挖掘教育诗的现代性价值, 涉及的领域之复杂、范围之广阔是以往教育诗研究少有的, 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育史研究的视野。将中国古代教育诗的教育价值作为研究重心, 在广阔的社会场域中进行研究, 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 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而不是单线式的思考。这种全景综合推进的研究既是目前教育诗研究的难点, 也是重要的创新之处。

面对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如此庞大和珍贵的教育诗遗产, 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进行全面的认知、整理和研究, 在继承的基础上汰劣存精, 发扬光大, 以纬延诗国的辉煌。并使之成为精神文明的生动教材, 成为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品格的宝贵动力、为复兴中华教育之崛起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陈汉才.中国古代教育诗选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

[2]张涤云.中国诗歌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孙多吉.中国诗歌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

[4]王红、谢谦.中国诗歌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古代教育名言 篇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耻近乎勇。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以五十步笑百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思而后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之精爽,负于血气,其发露于五官者安得皆正?不得明师良友剖剥,如何得去其浮伪而归于真实?又如何得能自省、自觉、自剥落?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教小儿,须发其自重之意。

古代男女的性教育 篇6

古代人非常矛盾,一方面,对生娃这事有着非比寻常的狂热,一个接一个地猛生;另一方面,又对生娃的途径——性爱闭口不谈。哪怕是在今天,很多父母还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谈性呢,瞪大眼睛说孩子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那么古代人是怎么学习性知识呢?

事实上,古代也是有性教育的,虽然比较含蓄隐晦,但是用来生娃够用了。

重视床上能力,是男人的本能。想想看,如果洞房时,新郎什么也不会,跟个木头似的,人家不会欣赏处男的羞涩风情,只会担心老公是否需要一辈子服用伟哥。新郎多没面子啊!古代不兴离婚,如果丈夫床上不行,妻子得守一辈子活寡。所以,在有的朝代,公主出嫁之前,会先派一个陪嫁宫女跟驸马睡一觉。驸马那方面行不行?身体有没有隐疾?有没有SM等不良嗜好?嘿嘿,一试便知。如果没有通过测试,那就趁早换人。有的大户人家,也会派陪嫁丫鬟去测试准姑爷的性能力。

想在床上生猛,就必须首先了解性知识。可是上床这种事,老妈没法教,不好意思开口;老爸更不能说,否则会有损威严。跟儿子交流泡妞经验、比大小,以后还怎么在儿子面前摆严父的谱儿?不过别担心,古代父母还是善解人意的,不能说,可以做嘛——直接送给儿子几个通房丫头,教导儿子通晓人事。这种安排也是为了避免男孩子精力旺盛去逛妓院,被外面的女人勾引坏了。没有通房的小户人家子弟,只能在叔叔或者狐朋狗友的带领下,到妓院去实践了。那些风华绝代的花魁名妓,就相当于苍井空姐姐,供广大饥渴的男同胞们尽情YY,没事发条微信啥的,就房中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还有一种针对男子的性教育方式比较罕见——上性教育课。东汉时期,汉章帝曾经组织过一次全国性的性问题研讨会,当时贵族子弟也有性教育课,具体怎么上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公开进行性教育活动的牛人则是唐太宗。他妹子丹阳公主的驸马在房事上不太行,把丹阳公主搞得快性冷淡了。唐太宗知道后,把18个妹夫都叫了过来,上了一堂空前绝后的性教育课。从那之后,唐朝公主们的性生活各个和谐无比。事实证明,牛人在什么地方都很牛!

在性教育这方面,女人比较吃亏,接受知识的途径很少。找牛郎实践是不用想了,除非你想尝试一下被浸猪笼的“美妙”滋味;春宫图也别提了,女孩敢偷看成人读物,马上会被扣上“淫荡”的帽子,古代连《西厢记》都是禁书呢;性教育课就更别想了,女先生教导的全是禁欲的东西,诸如《女诫》之类的。

但是,女人一点儿不懂嘿咻也不行。万一新郎比较无知,以为洞房就是盖上被子纯聊天,那就惨了。新婚第二天,婆家要验收新娘子的落红。不嘿咻,哪来的落红?如果因此被扣上不贞的帽子,那女人以后还有活路吗?所以,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新娘就得自力更生,引导、协助新郎完成洞房花烛夜。

女孩的性教育,通常是在出嫁的前一晚。老妈羞涩地走进来,然后往女儿手里塞个东西:“女儿啊,你自己看看。”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压箱底”——拳头大小的瓷器,呈现水果、船或者孩子状,打开盖子,里面是正在交欢的裸体男女,一般会放在嫁妆箱子的底部,所以叫做“压箱底”;有时候是嫁妆画,算是春宫图的精简版。还有的时候,老妈太羞涩,解说人由婶娘或者已出嫁的小姐妹充当。不过千万别幻想这种言传身教会多生动,一般都是“闭上眼睛忍一忍就过去了”之类,让新娘既好奇,又多少有些恐惧,到了洞房时,都成了死鱼,能享受性爱的,少之又少。

古代美术教育 篇7

由于美术的发生经历了漫长时间里程, 所以, 我们若要找寻美术绝对的起点和界限就是一场徒劳。瑞士心里学家、研究发生认识论的著名学者皮亚杰说:“从研究起源引出的重要教训是: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开端……起源是无限地往回延伸的, 因为一些原始的阶段本身也总是以多少属于机体发生的一些阶段为其先导的。”人、美术、美术教育也遵循这样的过程, 人根据需要, 加工改造“对象”使其为自己服务, “对象”成为人造物品, 真正的人与美术便产生了,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品”很难归类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 她们混合为一体, 互相依附。美术教育便在这种无意识的、生态化的情形下实现了父与子的延续、老与幼的延续。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 他们没有意识, 但是他们做了。

当私有制与掠夺战争发生时, 奴隶制国家代替了原始氏族制, 美术教育不再是原始社会的无意识和原生态式, 为了配合奴隶主的统治, 美术的社会教育功能被无限放大, 审美功能变得次要, 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当时美术教育的核心, 成为奴隶主统治的工具。青铜重器和礼器作为奴隶制社会的美术品代表, 被视为“国宝”和王权的象征, 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几乎完全被奴隶主阶级所垄断, 工匠们按照统治者的要求, 炼制出了神秘狰狞、震慑人心的权利工具, 可见我国古代的美术教育思想已初见端倪。

先秦两汉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次重要转变时期, 是中华文化构建的伟大时代, 诸子百家学术争鸣, 为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社会变革促使青铜器设计出现了新面貌, 自由活泼的写实风格反应着时代的审美变化;漆器的流行, 日常生活中的青铜器不再具有以往的重要地位;本地美术品的输出和外来美术品的输入为美术教育带来了新鲜血液, 美术形式和美术材料更为多样化。以工艺样式传承为主要原则的百工美术教育, 主张以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方式融入了新的美术教育方式。美术教育因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中外文化与技术的交流、新技术的产生和新工具的使用, 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但是, 受权利统治的美术教育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高压政策的限制, 严峻刑法的控制, 纵使再伟大的美术成就——秦始皇兵马俑, 也会崩塌。

东汉末年庄园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农奴, 出现了标准的自然经济, 士族门阀成为社会的统治中心。随着而来的便是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化等等一切领域的变革。儒家思想与玄学思想成为此时的主流思想, 经济文化教育繁荣, 除建立的官学外, 私家教学也开始盛行, 其中鸿都门学被认为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 不过宫廷绘画依然是主流, 并有较为完善的宫廷绘画机构。此时美术作品里大多是古圣先贤和忠诚烈女的宣教题材, 但是美术教育却也有了新发展——绘画理论的出现;虽然美术教育仍然具有“鉴戒”的功能, 但是美术作品已经显现出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美术教育不再仅仅具有社会功能, 而具有了艺术性。

盛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空前繁荣, 是世界上最为强大和发达的国家, 唐明皇创置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翰林院, 广招艺术人才, 为宫廷服务。较之前朝所设宫廷绘画机构规模更大、绘画力量更强。唐代是开放活跃、兼收并蓄的时代, 中外各项交流频繁, 在多种宗教并存的基础上, 佛教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扬且佛教艺术繁荣一时, 从前朝的佛本身故事到幻想欢乐幸福的经变故事, 宗教艺术变得更具人情味、更具亲切感。“画圣”吴道子, 他用高度的想象力和娴熟的技巧描绘了栩栩如生、飘逸灵动的宗教壁画, 其影响广泛而深远。人物画在唐朝确立了以线为主的绘画特征, 谢赫的《画品》中六法成为此时乃至后世人物画的美学规范。吴道子的“吴家样”与谢赫六法宣告着古代美术教育师徒传承达到了至高点。

中国封建社会的后阶段——宋元明清, 城市经济更为繁荣,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中国古代美术发展进入了新的繁荣期。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唯一的专门的皇家绘画学校在宋代诞生了, 学校任命宋子房、米芾为博士, 主持画院工作, 画院内设置了待诏、艺学、祉候、艺学、画学正、学生、供奉等职, 兼具培养绘画人才的功能。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共同课、画理课, 专业课有:道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六门;公共课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著名的大画家李唐、马远、夏圭、张择端等都出自宋代画院。元代取消了宫廷翰林图画院, 文人画家的出现, 一股强调个人感受的绘画风气盛行。明代, 欧洲传教士的到来, 一方面传播天主教, 一方面带来了西方文化与西洋美术教育, 如油画、建筑法则、工艺技巧等等, 不断刺激着延续千年的中国美术教育的经验;版画的出现, 画谱成为我国古代习画的教材, 其影响最大的是《芥子园画传》。和明代一样, 清代并没有设立画院这一专门机构, 但依然有宫廷绘画活动, 画家作画必先画出草稿, 经皇上审阅后, 才能正式落墨, 绘画的内容除了描绘帝王与王妃, 就是歌功颂德的历史画。美术教育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的权利工具。

纵观我国古代社会的美术教育, 无一不受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影响, 也无一不反应着时代的风貌。从原始时期到明清时期的美术教育, 样式和门类等都在改变着, 每一个时期都呈现了不同的风格, 呼应着时代的气息。“我国古代的美术教育, 普通学校的教育中始终没有占一席之地。”有的也是为数不多的一些画院和画学, 且多为权利阶层所服务, 美术教育还处在“自己欣赏”与“自我麻痹”的阶段, 这也预示着我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社会, 美术教育之迫切需要被革新, 被发展, 建立起新型的学校美术教育, 以顺应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教育之根 篇8

整体的动态和谐是先秦儒家学派极为关注的,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体现到教育上, 便是将以“和谐”为内核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统一起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至“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仁义”成为一个人的根本价值准则, “大同”成为社会发展理想状态, 在真切的人世追求人类的幸福, 落实“仁”的思想, 这便是儒家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的大教育观。

首先, 教育目的层面。儒家学派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最高理想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铸造与“内圣外王”之道的实现。牟宗三在《心性与体验》中阐释说:“内圣者, 内而在于个人自己, 则自觉的作圣贤士人以发展完成其德性之谓也”, “外王者, 外而达乎天下, 则行王者之道也”。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现、强调以己为出发点, 将“仁”作为教育实践所达到的最完美境界, 从“立人”, “达人”, “爱人”以至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并将“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仁者”, “圣人”是理想人才, “仁”是扎根于现实同时又高于现实境界的, 以现实的人生为基点, 远瞩于理想的文化品格, 将现实与理想, 人生与实践和谐的统一。启迪要求受教育者“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即成为真善美于一体的“仁人”。孔子启发受教育者要着眼于人生质量的提高, “朝闻道, 夕可死矣”, 并强调言行一致, 下学上达, 孔子的“仁学”目的, 也就是造就个体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其基本要旨是教人如何做人, 如何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之中实现“仁”, 这对我国早期知识分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 教育理念层面。儒家学派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志于学”, “志于仁”, “志于道”等命题, 将伟大的理想与目标视为成功教育的关键。同时个人要有自觉的实现精神, 即使遇到挫折与失败仍能够奋斗不息, 向孟子所提倡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与“大丈夫”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 又被历代的文化名人如司马迁, 朱熹, 王阳明, 王国维, 梁漱溟等所继承, 建立了中国不朽的文化基业。儒家教育思想带有强烈的入世精神, 学习是为了经世致用的。由此, 知行统一也便成为其教育思想的显著特色。强调生活实践是教育活动的本原, 目的与准则, 凡是与生活实践相悖离, 割裂的教学都会阻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影响个体人格的完善及人才的培养。知识来源于生活,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行, 王夫之曾用下棋对弈来说明这一道理:“格致有行者, 如人学弈棋相似, 但终日打谱, 亦不能尽达杀活之机, 必亦与人对弈, 而后语中谱之外理, 皆有以悉喻其故。且方其迹著心里去打谱, 以早属力行矣”。学习最终还是为生活实践服务的, 脱离实践的知识是无根之木, 孔子论述到这个问题时说;“诵诗

三、还要重视培养具有保护意识的师资

艺术是一种文化, 艺术教育是对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反映, 更是经历了人类历史的筛选而沉淀、结晶下来的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应该并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大学生, 作为国家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 对于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特别是具有种子意义的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 他们毕业后将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儒家学派反复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始终如一的实践“仁学”, 并要求学生在一生中切实奉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笃行的精神不仅具有时代性, 更具有历史传载性, 直至今日, 笃行慎思仍是作为众多师范院校极力提倡的座右铭。

再次, 教育内容层面。“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其中都包含着美育的因素, 我国古代诸贤正是凭借审美的教育将对人的尊重与理解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在“六艺”之中, 诗教与乐教则表现得尤为突出。“诗”以其无邪的精神孕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陶冶着中国历代文人的性情, 从楚辞到汉乐府到魏晋玄言山水诗, 再到唐诗、宋词、元曲, 无不浸透着“诗”的魅力与精魂。“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诗歌所表现的是人的社会情感, 诗歌艺术的交流则可以更好的促进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所以, 以诗为教, 寓教于诗, 于个人, 于群体, 于社会, 都大有裨益。乐教能从根本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荀子在《乐论》中明确“乐”在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故乐行而志清, 礼修而行成, 耳目聪明, 血气和平,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使人生艺术化, 融艺术于人生, 对其后的教育思想有借鉴作用。

家国一体的基本结构确立了“家”的基本性地位, 从而也使家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血缘是组成家的基本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文化从本质上是一种血缘文化, 而血缘本位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感情的重视, 情感是家族生活的绝对标准, 血缘关系的绝对逻辑使家族血缘又是培养情感的土壤,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情感在我国的价值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中国传统教育也将道德情感教育放在首位, 围绕“明人伦”, 不仅使个体得以安身立命, 并使社会达到和谐共处, 建立“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的崇高社会理想。人类理想的实现没有道德完善是不可能达到的, 然而, 仅有道德完善又是不够的。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必须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思考道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问题, 陆九渊曾说先秦儒家的人格观是“十字打开”的。这使中国的教育从其开始就具有了一天下为己任的恢弘气魄, 由家庭出发, 通过家族关系与血缘情感的张力, 到社会, 到国家, 到天下, 向外逐步扩展, 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由家出发, 通过家族关系与血缘情感的张力, 达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

彝族古代教育思想传承及发展 篇9

一、原始社会孕育了彝族教育思想

1.彝族原始社会人们的一般意识。原始时期彝族的一般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两两方面[1]。(1)人与环境。彝族人们在环境中逐步意识到自身价值,并将自身巧妙融入自然,从自然中获取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他们普遍认为,大自然是有生命的,而自己也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创造一些不存在的事物。这种思想和认识促使了宗教、巫术等的出现[2]。(2)人与社会。对人与社会的认识,是指彝族先民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意识。如人们总结洪水出现规律,形成了一定的善恶是非观。人们认为洪水是极凶之物,它的来临意味着上天对人们所做恶事的惩罚。虽然此认识具有完全是唯心的,但那是洪水确实可以教育作恶的人弃恶扬善,对弘扬真善美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原始社会人们的抗病防灾意识极其薄弱,靠天吃饭的现状一时不能改变,因此先民死亡率很高。生命遭受威胁现象的频繁发生,使人们形成了一定的死亡观。史诗《查姆》对人们死亡原因的解释让人们形成了一种神化的死亡意识,认为死后的好人上天堂,虽肉体腐烂,但灵魂永存。

2. 教育思想逐步孕育。上述这些彝族先民们形成的一般意识中,蕴含着关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各种有效因素,比如,哲学、艺术、科学、宗教、历史、教育等,为彝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孕育了温床。彝族人们基于对天地万物、宇宙乾坤的好奇心,形成一定的生命意识和符号思维[3],这些便是早期人类教育思想的源泉。由于原始社会人们的教育活动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且处于无意识、无组织的状态下,因此与正规的教育活动迥异。即使这样,原始的教育活动具备了原始教育思想产生的一切条件:物质条件、人力资源、思想价值观念,复杂的符号系统等。因此,原始社会孕育了彝族教育思想的雏形。

二、奴隶社会的彝族教育思想

在奴隶社会早期,人间不再处于无秩序、无章法的混乱境地,人间秩序随着奴隶制度的建立逐步合法化。随着人们宗教意识的逐步强化,宗教体系相继建立并完善。在奴隶社会发展的中期,道教的发展、儒学的传播以及佛教的引入为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奴隶社会的彝族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孟孝琚碑中体现的教育思想。位于云南境内的孟孝琚碑具有非凡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据相关考察显示,此碑文仅剩残存的三百字,但它却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彝族学校教育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况。从碑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彝汉融合下教育思想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一是从教育目的看,《孟孝琚碑》强调培养具有仁义思想的理想人格,汉文化中孔子的仁爱思想与碑文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当时彝汉文化交融的现象十分明显。二是从教育的内容看,《孟孝琚碑》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基于儒家思想的孝经、韩诗等。三是从当时对教育价值的认识看,《孟孝琚碑》明确指出,教育不仅对提升个人价值具有重大意义,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也至关重要。可见当时《孟孝琚碑》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已经具有先进的时代性,这为儒学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2.《玛木特依》中的教育思想。《玛木特依》是彝族文化教育的经典之作,它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教育经”“、教贤经”等。朱崇先先生将《玛木特依》列为“伦理道德教育类经典”的行列是基于它对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教化作用。《玛木特依》教化人们无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要尊老爱幼、团结协作、勤劳努力,奋发向上。《玛木特依》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人,这部经典教育人们要做勤劳善良、聪明智慧的人,通过这种教育途径达到人人“幸福”的目的。《玛木特依》的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有教无类。不分年龄、性别、贫穷或富有,只要是愿意受教育,就应该拥有受教育的权力。《玛木特依》的教育内容呈现“以人为本”的特征。一是注重在生产劳动中对人们实施劳动教育。二是不忽视日常生活生活中的人伦教育,促进家庭和谐以及每位成员的健康发展。三是倡导公共道德教育,立足于全社会、不搞阶级特殊化,促进整个社会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3.毕教教育思想。毕教是彝族人们所特有的一种宗教,它在彝族人们之间的信仰度很高,几乎所有的彝族人民都信毕教,毕教中所体现的多样化教育思想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为现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注入了源头活水,因此,毕教具有很强的教育实用性。毕教的教育思想主要有终身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思想。首先毕教提倡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年幼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甚至是过世后,毕教都认为每个阶段都要实施一定的教育,来促进教育的延续。其次是对人的一生要进行一定的道德教育,注重对各种品德的培养,如辛勤善良、遵纪守法、知恩图报等。最后是在教育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教师观、学生观,运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封建社会的彝族教育思想

1.彝文理论典籍中的教育思想。首先是《彝族源流》传递的“人性论”的教育思想。《彝族源流》认为教育的对象主要有三种: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和教而无用者。“人性论”使古代彝族教育思想逐步体系化和完善化。其次是《彝汉天地》中所传递的“教育的目的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生更加完美无遗憾。除此之外,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彝族源流·贤人四十七》。再次,彝族文化的经典中还存在体现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生理健康教育和行为道德教育是核心,它们普遍存在于各种教育典籍中的各个部分,呈现百花齐放的蓬勃态势。最后,家庭教育和政治教育思想也是彝族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思想的精髓主要有三点,一是彝族人民浓重的家庭意识使他们将家族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二是教育强调家庭对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提倡建立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和谐美满家庭关系。政治教育思想主要是治国方面。它们充分肯定了“仁政”和“法律”对治国的重要性,并将政权的存在视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认为其存在是合理、合情、合用的。

2.明代彝族土司奢香的教育思想。明代土司奢香的教育思想是彝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必然产物。作为教育思想创造和传递的使者,奢香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努力,其教育思想对彝族乃至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奢香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彝族传统文化与中原先进文化的发展融合,促使人们在文化理解和认同的情况下,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逐步实现“全民一家亲”的和谐社会局面。奢香提倡教育要全民化,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接受教育,为了保障普通百姓的受教育权,奢香用“走出去”与“引进里”的办学思想支撑着教育思想传播、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厦,彝族有限的教育资源引发了奢香学习外族文化的欲望,先进的中原文化激活了其内心向学的细胞。相关资料显示,奢香为了获得优秀的儒家文化经典,不惜去“抢”,以达到其所谓的“文化交融”的境地。奢香用自己的毕生心血换取了明代彝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其教育思想永垂不朽。

3.清代彝族教育家李云程的教育思想。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彝族地区的文化呈现相对繁荣的状态,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经典,这些教育经典大都渗透了大量的儒家文化思想,虽然有些教育经典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无从考究,但其传递的教育意义却不容小觑。最典型的是清代教育家李云程和他的教育著作《古文笔法百篇》。《古文笔法百篇》系统地介绍了古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从李云程的生平和这部著作来看,我们很容易探讨出李云程的教育目的,基于寒门学子对科举考试荣登榜首的渴望,李云程编写了这部教育著作,成为学子金榜题名的助推器。该书中体现了喝多实质性的教学方法论,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过程等。除此之外,该书所体现的学习方法论也具有一定的先进和实践性。李云程教育学生:要勤奋好学、善始善终,切忌浅尝辄止;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这样方能有所获;要虚心求教,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充实自己。总之,李云程的教育思想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是彝族教育文化思想的宝贵财富。

彝族特殊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造就了其迥异于其它民族的教育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对天地崇敬,对神灵信仰的一般意识是孕育彝族文化思想的摇篮,奴隶社会的教育思想在相关著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封建社会的教育思想以奢香和李云程最为典型。彝族文化与汉文化相辅相成,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推动着其繁荣和进步。

摘要: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与汉文化教育思想的融合共同构成了彝族古代教育思想的精髓。彝族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三个时期。本文对这三个时期内彝族教育思想发展的情况与特点进行剖析,以飨读者。

古代美术教育 篇10

一、文人画与文人画家的渊源

要谈文人画家的教育问题, 首先要对文人画与文人画家加以说明。

文人画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 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它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 花鸟也好, 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 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外, 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 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 思想者也, 活动者也, 非器械者也, 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 独树一帜。

文人画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演进的, 它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精神, 植根于民族审美心理, 又与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文人的生活方式, 文化心理紧密相关。春秋战国时代, 统治者开始了养士的制度。士的队伍到了东汉晚年有了扩大, 他们也开始参加绘画活动, 代表人物有蔡邕等。到了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曹不兴、卫协、顾恺之等杰出画家。隋唐开科取士, 使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能通过考试进入仕途, 他们在政治上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因而绘画渐渐向文学化发展, 产生了文人画家。文人画家多数过着仕隐交替的生活, 他们在思想上儒、道、禅相兼, 在现实社会与人生理想之中寻求一种平衡, 画中体现了他们重才情、气质、格调、风貌、学问及情操的理想人格。文人画家中有因改朝换代, 官场黑暗, 宁愿归耕田园的, 他们的作品更多寄托画家或同类人看破世事、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有为了生计之需, 在出仕之前或罢官之后卖画为生的, 他们是文人职业画家, 寻求山水安息精神, 但难免违心取悦大众;还有朝思暮想希望可建功立业者, 除去以画为入仕筹码者外, 大多把绘画作为陶冶个人性情的文化生活之一, 比直接受命于宫廷的画家, 也有相对自由的一面。

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 具此四者, 乃能完善。”正是文人画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文人画家的教育有着有别于其他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独特之处。

二、“师心不师迹”的文人画家教育主张

中国文人画家的教育有许多宝贵经验, 其中有一点特别重要:曰“师心不师迹”。所谓“师心不师迹”, 即是说学古人, 要学他艺术上精神本质的东西。

在上面我们提到文人士大夫有较高学识和修养, 所以他们有接触到大师作品的机会, 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前辈大师风格的自由。但他们并不是单纯学习技法的“粉本”, 这也是他们跻身于艺术家行列的最大优势。

文人画画中带有文人情趣, 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从主观精神世界出发, 把作者自身的心境、心态当做创作的唯一出发点, 而外部世界的物象, 则只有经过“心”的加工, 化为人的主观精神的一部分才能对创作有所作用。这种创作思想, 使得从北齐以来一直被推崇为绘画评品标准的《六法论》, 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谢赫的《六法论》中, 着眼于尊重客观规律、表现客观形象的“传移摹写”、“应物象形”, 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而把提倡画家主观精神境界的“气韵生动”一节, 大大加以发展, 出现了许多强调个性的特色, 以表现自我心理感受为核心的“大写意”画家。

“师古人之迹”, 即师法古人的技法和画作表层的笔法、画面的形式, “师古人之心”, 则意味着学习古人作画的思精神、感受古人画作的神韵、领会古人的美学感悟, 以“心”写“意”、以“手”写“心”, “心”的涵义近于“质”, 但在内涵上比“质”具有更广阔的外延。“质”, 即“本质”。“心”有两层涵义:一是与“物”相对, 指精神的东西;二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 指人的意识。艺术作品之“心”不仅包含作品的“质”, 更指蕴藏在作品之内的精神、气韵、画家的情感和风格。“心”比“质”的内涵更为丰富, “心”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 是画家的精神、情感、思想。画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心”, 作品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也取决于“心”。石涛认为, “画受墨, 墨受笔, 笔受腕, 腕受心”。单纯地“师迹”, 逡巡踯躅与古人的技巧、笔法, 不去领悟其控制画笔运作的“心”, 其艺术效果只能是“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 创造力得不到发挥而导致艺术上的僵死。袁枚更大胆地提出“师心不师道”的口号, 认为只有扬弃理性的客观规律和种种羁绊, 摆脱物质世界外在躯壳的束缚, 才能大胆放手地投入到真正的创作冲动中去, 放笔直干, 一鸣惊人。

师法古人当然重要, 师法古人, 练好扎实的传统功底, 师法古人要理解古人的方法, 要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传统。比师法古人更重要的是师造化, 要以自然为师, 溶缩自然之美, 用所学到的传统去精提自然界的美, 但又不能被所学传统所束缚, 要做到心中有传统, 手下无传统, 但又不失传统理法, 这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师法古人, 还需师心, 心更需师。用什么去师, 不仅用眼、用手。要用感情造化, 要用思想, 用脑去悟, 不是搬拿, 也不是善改, 师的是精神、灵气、神韵。

总之, “师迹”是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 而“师心”是艺术学习的领悟和升华。我们常说的“功夫在画外”, 也正是如此。学习艺术传统只是一种手段, 不是目的。具有传统功力只是“借古以开今”, 即借鉴传统表现方法, “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

三、结语

“师心”与“师迹”是辩证统一的。囿于“迹”则失与“心”, 纵与“迹”同样失与“心”。“师心”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而“师迹”是“师心”的途径。师徒传承关系造成了师法古人技法传统, 同时正因为“气韵非师”, 所以更要师法造化, 师心, 深入自然和社会生活, 饱看卧游, 观察体悟,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正是这种学习的方法, 造成了文人画家们在重临摹重师承的同时更强调自我, 强调变法, 使中国文人画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怡元:《古代画论辑解》,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版

[2]潘运告:《宣和画谱》,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版

[3]潘运告:《中国古代画论》,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4]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 济南:齐鲁书社, 1987年版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甘南藏区古代美术遗迹考究 篇11

关键词:古代美术;遗迹;铜镜;钱币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有一批馆藏铜镜,其中主要有:

第一,尚方柿蒂乳丁神兽灵禽镜:这面青铜镜直径13.8厘米,缘厚0.4厘米,缘台宽2.1厘米,钮高0.8厘米,钮径1.5厘米。镜面中心微外凸,背面缘台上有五圈不同纹饰,呈同心圆纹,组成素面、锯齿和双折线纹相间的纹样,台下中心为圆形钮,其外为四瓣柿蒂纹,外为矩形纹,每边有丁字纹、两个乳丁纹饰,台内缘有斜坡面,施两道弦纹,其外为辐射状短线纹,其中有一圈篆书阳文曰:“尚方作竟(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不羊(祥),朱鸟玄武利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宜候王兮”。再其内各有两对直拐角相间布置,其中分别有八只朱雀、灵羊、虎等神兽灵禽相缀其间,气氛神秘,线条从繁缛中见其遒劲流畅之效果。是为西汉末年之文物。

第二,“冰上见长”规矩镜:青铜质,镜直径为9厘米,外台面宽1厘米,厚0.36厘米,内区饰乳丁草叶四组,中央为鼻钮,钮外为双弦矩纹,中书“冰上见长,心思君王”八个篆字,逆时针排列,每边两字。属西汉铜镜。

第三,连弧纹日光镜:青铜质,镜面铁黑透亮,直径8.8厘米,厚0.4厘米,钮径1厘米,外缘台面1.1厘米,台外缘内倾,在两道弦纹间有篆文十七字,两边均为篦纹,内区一圈凸起连弧纹,再为低台面上置圆形球钮。东汉时期之文物。

第四,葵花祥云葡萄镜:铜质,直径10.8厘米,缘厚0.2厘米,缘台宽0.3厘米,在缘边上有八瓣葵瓣弧线内,有八组瑞云缀其一圈,其内隐约可见一道弦纹,中有台钮,近钮处,中心圈内图案不甚清晰,中圈连缀葡萄小叶纹,布施其间。似为中唐后期铜镜。

第五,芦雁鼻钮铜镜:镜面有斑驳绿锈及黑亮晶莹部分相间,径6.7厘米,缘圈高0.5厘米,台钮高0.4厘米,台径0.8厘米,镜背台钮不甚规则,画面饰以池塘芦苇,迎风而动,惊起一只大雁,展翅高飞,诗意盎然,恰似风清月白时节的一幅宋人小品之杰作,堪称绘画式佳作,应为宋镜无疑。

第六,二龙戏珠莲花纹镜:黄铜质,出土于临潭县新城乡晏家堡村墓葬之中,径12.3厘米,缘圈高0.6厘米,钮高0.4厘米,钮径1.1厘米。圆钮,缘边内有一道弦纹,其内整个空间,上部施宝珠,左右两龙直竖,作“二龙戏珠”状,画面下方作池中荷花单独纹样一株为饰,花、叶、蓬、苞和水草俱全。应为明代以来遗物。

以上6面镜,大致代表了汉魏、隋唐、宋元和明清几个大统一时代铜镜之风格,它们都与中原地区风格相一致,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共同心理素质在艺术品上的表现。

甘南州博物馆馆藏出土铜币,主要以夏河县甘加八角城、合作和临潭新城为代表,下面略作介绍。

第一,夏河八角城出土的历代货币:八角城作为大唐王朝以来通往青海的重要关塞,继汉白石城之后在防御和保卫汉藏商路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赵宋王朝时期的确厮醪地方政权和王韶开边时期,货币(经济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所以八角城内出土的货币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就在整个出土货币中,东汉时期五珠钱仅占1.42%;唐代的开元钱占17.04%;北宋时期至道钱占2.84%、咸平钱占1.42%、祥符钱占2.84%、天禧钱占2.84%、天圣钱占2.26%、明道钱占1.42%、嘉佑钱占1.42%;治平钱占2.84%,熙宁钱占17.04%,元丰钱占11.36%,元佑钱占12.78%,绍圣钱占1.42%;元符钱占1.42%,崇宁钱占11.36%,宣和钱占4.26%;南宋绍兴钱占1.42%,其中就可看出唃厮啰特别是在王韶开边时期,西夏人截断河西走廊,中外商旅只得取道青唐道、八角城一线,啪厮猡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迎送中外商旅过境,既增加了本国的经济收入,又繁荣国际贸易,到王韶开边收复了熙、河、洮、岷、叠、宕,社会不但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商业贸易还得到长足的发展。在钱币的形式上同样以熙宁、元丰、元佑、崇宁时期为多,有元、重、通宝,货币上书体一般有正、草、隶、篆书,钱币规格也是大同小异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元、明、清三代以来这里的商业萎缩,在货币上也得到了反映。货币数量少,品种单一,质量欠佳。

第二,合作出土的馆藏货币:有汉钱,半两,篆书径23.5毫米,厚1毫米,无廓方穿,汉五株两种,小篆径24.64毫米,厚1、1.2毫米,无廓剪边和有廓方穿。唐代乾元重宝,楷书,径25毫米,厚1.4毫米;开元通宝,篆书楷书(八种)径23~27毫米,厚0.9~17毫米的多种,部分背有甲痕,书“会昌开元”4毫米,宽廓小穿的。有五代后唐篆书的“万国通宝”径24.7毫米,厚1.5毫米;“周元通宝”,径24.6毫米,厚1.2毫米。北宋开国货币“宋元通宝”,径24.毫米,厚1毫米;太宗有太平、淳化、至道通,元宝,径24~25毫米,厚1.3~1.5毫米;真宗有咸平、景德、祥符、天禧通,元宝,径24~26毫米,厚1~1.7毫米;仁宗有天圣、明道、景佑、庆历、至和、嘉佑重通,元宝,径23.4~30毫米,厚1.2~1.7毫米;英宗有治平元通宝,径24.4毫米,厚1.3~16毫米;神宗有熙宁、元丰、重,元,通宝,径23.5~32.7毫米,厚1.3~2.3毫米;哲宗有元佑、紹圣、元符元通宝,径24~31毫米,厚1.2~2毫米,徽宗有崇宁、大观、政和、宣和重通宝,径24.7~36毫米,厚1~26毫米,部分背有新月、星纹。南宋高宗有绍兴元宝,径24~30毫米,厚1~2毫米。另有金代海陵工正隆元宝,径25毫米,厚1.4毫米。宋代货币书法多有正、草、隶、篆四体,以上货币亦形成它的一大特征。

第三,碌曲出土馆藏货币:货币品种有汉代五株,径26毫米,厚1.5毫米,穿9毫米,书小篆,色铜绿。唐代,“乾元重宝”,径24.5毫米,厚1毫米,穿7毫米,正楷书。北宋“祥符通宝”,正楷,径26.5毫米,厚1.5毫米,穿孔6毫米,宽廓;“天禧通宝”,篆楷相参,径24毫米,厚1.2毫米,穿6毫米,“天圣元宝”,正楷,径25毫米,厚1.1毫米,穿7毫米;“熙宁重宝”,正楷,径31.5毫米,厚1毫米,穿7毫米,宽郭,色黄与铜绿;“元丰通宝”,篆书,径28毫米,厚1.7毫米,穿7毫米,宽郭;“元佑通宝”,篆书,径24毫米,厚1.3毫米,穿6.5毫米,色黑与紫红。可见钱币之一斑。

我们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藏族古老传统文化中,看到了中华民族龙文化在古艺术中的原始反映和折射;佛教文化最初被藏族人民接受的实物证据以及游牧生活在他们心中打下的深深印记。

参考文献:

[1] 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M].文物出版社,2002.

回顾古代书院,启发当今师范教育 篇12

一书院教育的优秀特质

1. 自由自主, 以人为本

一个书院的建立与兴起大多因为名师的带动, 学生多是慕名师而聚集起来一边读书一边研究, 可以说是“为学术而学术”。而古代官学则是带有阶级性、功利性, 书院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士人求学的愿望。朱熹在告诫自己的学生时说:“书用你自去读, 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的人, 做得个证明的人, 有疑难处, 同商量而已。”并且书院学徒可以自由抉择, 来去自由。

2. 开放辩论, 求同存异

朱熹和陆九渊“鹅湖之会”学术辩论, 虽然表明二人在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和矛盾, 但二人在整个学术生涯中仍然相互学习、共同探讨, 针锋相对后又各自检讨。古代书院除了聚徒讲学, 还有讲会, 有学术辩论和课堂讲学或二者结合。

3. 问难答疑, 启发教学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也说:“每休沐辄一至, 诸生质疑问难, 诲诱不倦。退则相与徜徉泉石间, 竟日乃返。”问难答疑, 重视启发式教学是私人讲学和书院讲学必备的特色。

4. 重视环境, 人境互动

古代书院大都建于环境清幽、依山傍水之地, 如白鹿洞书院建在江西庐山南一角, 石鼓书院建于葱郁的石鼓山林等。书院的选址很重视环境的陶冶, 认为可以戒骄戒躁、陶冶情操、开阔胸怀、潜心研读。

5. 师生和谐, 教学相长

书院中师生互敬互爱、地位平等, 对教师的尊敬、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社会道德的体现, 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留给后人的一个优良传统。关于岳麓书院有这样一段记载:“为学当尊敬先生, 若讲说皆需诚心听受, 如有未明, 从容再问, 无妄行辩难, 为师应当尽心教训, 勿致怠惰。”教师与学生都应互相尊敬、互相理解, 共筑和谐环境, 探讨学术, 共同进步。

以上只是列举了古代书院的一些优秀特质, 中华文化的精髓挖掘起来是无限的。但书院为何会在清末衰亡呢?除了元朝书院官学化倾向的影响, 还有鸦片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侵华等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进程中, 为使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开始逐渐大量引进他国的教育模式, 一些传统中的光芒被我们忽略, 开始照搬照抄。

二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 教育不是一块白板, 不是直接照搬照抄, 教育是有生命的, 有自己的成长经历。而他国教育也必然有他国的成长基因和根基, 有些东西就只适合他国。回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也有辉煌的历程, 春秋战国各家学术争鸣, 唐朝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各国遣使前来朝拜、学习。

在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进程中, 教育模式的引进以及改革创新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出现并实践。国际化的并轨引进了很多教育的新思想, 教育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科技的兴盛、国力的强大, 不可否认我国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不管是看我们自己, 还是看其他国家, 仔细回顾走过的历程, 我们失去了什么, 又得到了什么。我们被他国的先进所吸引, 我们要学习, 要改革, 要自强。同时, 我们更应该站在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平台上, 考虑自己的民族文化性格, 积极传承传统教育中先进的理念。

三古代书院对师范教育的启示

历史不能遗忘, 应回顾思考, 汲取教训。就像苦难带给国人的记忆一样, 转化为动力, 积极进取。教育也应该一样, 教育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更应该从中挖掘宝贵的遗产, 指导现在, 发展未来。

1. 对师范学校的启示

师范学校是培养师范生的一个重要的大环境, 学校里的一草一木都揭示着校园的文化。

第一, 师范学校的选址要重视陶冶心性。古代书院重视环境对一个人心性的陶冶与发展, 因此多选择山清水秀、环境清幽之地作为书院的基地。学习是要心外无物, 静心研习, 方有所获。现今城市的喧嚣, 各种低俗事件的频发等, 无疑会扰乱学习者的心性。现今大多数师范学校或者大学所建新校区都倾向于选择郊区,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 师范学校的教学规划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如今所看到的师范或大学教育大多是单一的班级授课, 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即使是有一些社团活动也是零零散散, 不成规模。师范生的根基在陪其成长为一名专业教师的学校上, 因此学校应该做足师范生的职前教育, 打好根基。在教学规划上, 借鉴古代书院的教学规划, 为师范生提供独立学习的空间、建立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平台, 教学和培育并进。

第三, 师范学校的学生培养走向专业化。教育改革跟进时代的脚步, 开放的教师资格考核, 引起大众对教师专业性提出了质疑, 同时也挑战着师范生的职业生涯。到底教师需不需要专业性的培养?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 因为教育的对象, 还有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 必须体现其专业性。教育需要不断发现、不断研究、不断进步、不断实践。

第四, 师范学校营造“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文化教育氛围。良好的人文氛围也是师范生培养的一个熏陶过程,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陶冶、去激发、影响每一个师范生的一言一行一思, 让这种言行思变成一种校园文化, 成为自然习惯。在此当中注意运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挖掘其内在的价值, 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师范生教育上。

国学的兴起表明国民已开始重视古代文化及其复兴。虽然有些国学带有一些商业性的目的, 但是总的趋势是好的,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担起优秀文化传承的重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盲目。另外, 也需要在国学复兴的过程中注意与国外一些先进的理念相结合, 做到互补。

2. 对师范学校教师的启发

第一, 明确定位, 做好指导工作。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者, 因此教师需要为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明确的定位。教育工作是一个高尚富有爱的工作, 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

第二, 重视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 文化科学知识的多样以及大量的引进, 班级授课制得到认可, “满堂灌”问题出现了。孔子曾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针对“满堂灌”, 教育增加了谈话法、问答法等方式, 但认为多问多答就是启发式教学, 这是误解了启发式教学。只有形式的谈话法并没有改变“满堂灌”, 因为谈话问答的范围及发起者是教师预先划定的, 学生未通过认真考虑的问答是无效的。因此, 加强对古代教育的理解, 汲取精华对我们教育的改革改进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 教学方式多样。教学不能局限在教室、课本、语言等常规范围内, 教育的改革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合理引用信息技术, 敢于发掘创新。可以在室外教学或实地参观教学, 或者采取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 或在社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体会, 活跃学生学习的氛围。

第四, 虽不叩必鸣, 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墨子极重视教师的主动性, 认为学生即使不来, 教师也应主动上门施教。教师应该主动去引导学生, 这是一种敬业和爱的表现。学生也会跟着教师积极学习, 以教师为榜样。

第五, 教学并进。孔子要求教学相长,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先攻, 如是而已”。师不分年龄大小, 学术第一, 教师也可以向学问高于自己的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启发教师, 师生共同进步。

3. 对师范生的启发

第一, 尊师重道。中国是礼仪之邦, 在教育上提倡师道尊严。古语有云:“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元朝关汉卿说:“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在古代, 教师是极受人们尊重的, 这也表明人们对知识的向往。这个传统在当今商业性的社会里已日益淡化, 我们应该继承传统美德, 尊敬教师, 尊敬文化知识。

第二, 自主研习。知识是无限地在增长、引进, 人们对知识的向往也日益强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面对知识海洋, 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完全掌握, 这就需要学习古代的“自学研习”和现今的“终身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教师的灌输, 教师的职责不是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 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第三, 榜样精神。“其身正, 不令其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师范生应该培养严于律己以树立好榜样的意识。一个教师代表的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团体的形象。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机械活化下一篇:紫外可见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