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

2024-08-29

古代礼仪(精选5篇)

古代礼仪 篇1

一、包装与包装文化

(一) 包装的涵义

媒体大量信息的轰炸、购物以及信息收集时间的减少, 促使消费者逐渐忽视促销媒体的商品信息, 转而依赖包装上所提供的信息来选择商品。这种现象使商品包装在营销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也说明包装设计对商品促销的重要性。包装一词应区分为Package与Packaging。前者指的是狭义的包装, 也就是指结构上的包装;而后者则是广义的包装, 除了硬件的结构外, 还包含了所有关于推销规划的概念。包装做为一种销售的工具, 是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无言推销员”。包装功能可归纳为:经济、识别、沟通、美化与环保等多项功能性, 所以包装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发展的新时代趋势。

(二) 包装文化的融入

一是“意象传达”, 二是“美学体验”。当商品具有意象的传达, 并赋予人们使用上的美感体验, 才能提高人类的生活风格, 并促使产品转型成为经济价值更高的商品, 在消费文化的潮流下, 将文化符号放入设计之中, 较符合时代的趋势, 并创造出新旧元素融合的新格局, 重新展现文化元素的美感价值。

二、古代礼仪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 送礼文化

中国人的送礼文化本身反映了一种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国人送礼, 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为了施恩;第二种是跟随社交礼仪的习俗;第三种则是纯粹感情上的交流。但要真正了解中国人的送礼行为, 还必须同时了解另外三个用来维持人际关系的概念。它们是“面子”“做人”及“关系”。回归到送礼文化上, 在某些节日或场合, 中国人便觉得一定要送礼, 这种社会的制约使他觉得不送礼是不对的, 是没有“面子”的事。且由于中国社会比较注重社会的和谐性, 如果在没有任何特殊的状况下拒绝接受礼物, 便是破坏与送礼者的“关系”。因此受礼也成为一种社会义务。而受礼者在接到礼物之后, 就好像对送礼的人欠了一笔“人情债”, 所以在未来遇到类似必须送礼的场合, 就一定要送一份礼“还”给当初送礼的人。

(二) 送礼文化在端午节礼盒包装中的体现

送礼文化在中国是一项重要的礼节, 商人的炒作与经济的兴衰都会影响节日礼盒市场的改变。通过端午节礼盒能从产品面与包装方面了解节庆与送礼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端午节礼盒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产品的造型与节庆寓意的趣味性。而最难的地方是条件的不足, 如节庆气氛与送礼习惯等, 只有让消费者看见端午节礼盒的价值, 发展与推广才会有意义。由于端午节属于本国传统文化, 所以必须通过对文化的了解去创造符合现代感与真实性的包装。

端午节的礼盒形式可根据文化层面与商业层面发展出各种类型, 可分析如下:完全针对节庆而设计的端午节礼盒, 无论在产品或包装视觉上都符合端午节气氛;根据端午节其他习俗所发展的附属周边商品礼盒, 如香包礼盒;针对节庆发展端午节礼盒包装, 但产品不一定与节庆习俗有关;视觉与产品完全与端午节无关, 但消费者因为对商品认同而买来送礼, 以地方性特产企业居多。对于端午节所运用的元素并不局限于传统或现代的设计表现, 首要是通过视觉将文化与气氛表现出来, 让消费者可以感受到端午节氛围, 再从商品的主题性与独特性加以衍生成符合当时节令的礼盒, 让消费者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够联想到该商品并购买。

(三) 送礼文化在端午节礼盒包装中的应用策略

一是深入思考包装策略, 注重端午节元素的转换与应用。设计师通过调查, 掌握商品在市场的最佳定位, 思考营销方面、功能方面及客户目前的发展情况, 考量成本架构的运用, 经多方深思规划后, 才能设计出符合业主与消费者期待的商品内涵与价值。端午节包装虽然需要运用传统元素, 但这些元素与结构都是被塑造出来的形象, 通过端午节礼盒的传统元素转换成符合商品属性与现代感的包装, 才能真正让消费者产生共鸣与真实性。

二是注重成本控制, 创造商品价值感。企业与设计师必须将商品的销售视为责任, 根据产品的特性规划出适用的包装或赠品等相关设计品, 并共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让企业与消费者都能满意, 切勿为了赚钱而要求企业发展不必要的设计品, 丧失业主的信任。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 价值比价格更为重要, 通过商品的组合或设计去教育消费者并创造商品的价值感, 让消费者除了购买商品外, 也购买到一份期待与满足。

三是礼盒包装应先了解企业的品牌定位后再进行包装规划, 进行前应先对礼仪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后, 寻找适切的地方特色视觉设计元素, 运用大小比例应以视觉美感为优先考虑。色彩运用应从产品特性与礼仪文化中寻找恰当的色彩计划, 才能让包装与文化有直接的印象连接。包装材质的运用可以从地方产物与文化特色中寻找合适的材质, 才能使消费者与礼仪文化紧密结合。在进行礼盒包装设计案时, 设计工作者应有搜集文化信息的能力, 在充分对该礼仪文化背景与特色有所了解与认知后, 在进行礼盒包装设计的规划才能展现礼盒的独特魅力。

三、小结

在众多西方品牌充斥的市场上, 带有东方意味的设计风格, 能将东方文化的特色具体展现, 有助于商品的市场区隔, 使礼仪文化符号应用在包装设计上, 能创造出商品的形象魅力及价值, 继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并通过消费塑造自我生活风格形象的建立, 达到消费文化的功能, 因而符合时代的文化潮流及人们追求的风格意象, 也成为一种新兴的人文思维和设计风尚。

参考文献

[1]李承华.中国传统节日礼品包装的情感设计[J].中国包装, 2009 (01) .

[2]盛忠谊.现代礼品包装设计探究[J].中国包装, 2009 (04) .

[3]彭黎.新型礼品包装设计探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5) .

古代礼仪 篇2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微”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二、交友称谓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自古以来,我们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杵臼之交:交友不分贵贱;(《聊斋》) 布衣之交:普通百姓间的交往;(《廉蔺列传》)

莫逆之交:彼此情投意合;(《北史》) 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廉蔺列传》)

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结成朋友; 忘年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竹马之交:幼年男女之间的交往; 君子之交:看似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 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许不分形迹;

金石之交:交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 金兰之交:友情契合,如同兄弟;

平昔之交:往日结交的朋友; 肺腑之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诗文之交:以诗文往来结交的朋友。

三、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四、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五、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人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六、常用客气语

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人给予方便。

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七、年龄的代称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如: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者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髻: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成童:古时称男子达十五岁为“成童”。《礼心·内侧》:“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破瓜:旧时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称16岁为“破瓜”,在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又因八乘八为六十四,也称64岁为“破瓜”。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而立:《论语·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语,后来就以“而立”代称30岁。

不惑:《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成笃,年仅而立”,因此以“不惑”代称40岁。

知命:以“知命”为50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进阶。”

耳顺: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古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拿“古稀”为70岁的代称。

耋:《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是以80岁为“耋”。

八、先生、小姐、女士的来历

“先生”: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曰:“先生指父兄而言也。”到了战国,“先生”泛指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辈。历史上第一次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曲礼》。唐、宋以来,多称道士、医生、占卦者、卖草药的、测字的为先生。清朝以来,“先生”的称呼在人们的脑海里已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先生”的称呼才又广为流传。

“小姐”:最实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艺人等的称谓。到了元代,“小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字莺莺。” 至明、清两代,“小姐”一词终于发展成为贵族大家未婚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到了民间。

“女士”:始见于《诗经·大雅·既醉》:“厘尔女士。”这儿的“女士”指有德行的女子,和后来说的“千金”一样,用以对妇女和未婚女子的敬称。

九、妻子的种种称呼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内子: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拙荆、山荆:源出“荆钗布裙”,本是指东汉梁鸿妻子孟光相素的服饰,后人用作妻之谦词。

荆妻、刑室:表示自谦,贫寒之意。

发室:原配妻子。

继室、续弦:因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故将妻殁再取称为“续弦”。

十、书信常用词语

(一)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

现代餐桌上的古代礼仪 篇3

节假日走亲访友,在就餐前,宾主双方总会为如何落座而推让一番,如果来客少,座次就比较好安排,一般客人客套片刻,就会在宴席上方落座;假如来宾较多,关系复杂,那就麻烦了,几个人你拉我扯,往往要推让半天,才能各就各位。其实,主人也好,客人也罢,坐到哪个席位不能吃喝?干吗非要安排你一我二的座次呢?原来,这一饮食礼仪,远自先秦时期就有了。《礼记·曲礼》载:“虚坐尽后,食坐尽前。”意思是说,要坐得比尊者和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吃饭时则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以免不慎掉落饭菜,弄脏了座席。

主人将饭菜端上桌时,刚刚落座的客人又都会站起来,等饭菜摆好后,再在主人的招呼下落座。主人频频催促客人吃某道菜时,客人往往会一边随口附和,一边动筷子去吃主人示意的那道菜。这也是《礼记·曲礼》中的食礼之一:“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就是说,宴会开始,饭菜端上来、有重要的客人入座时,来客都要起立,以示感谢与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能置之不理。

当客人放下碗筷,说吃饱了时,主人一般会热情地劝说客人,再吃点儿。这也是《礼记·曲礼》所记载的内容。“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殽。”所谓“三饭”,是指客人吃几碗饭后便推辞说饱了,这时,主人竭力劝让,客人就需要再吃肉、喝汤。酒足饭饱之后,客人一般会帮助主人收拾餐具,而主人往往会客气地加以阻拦。《礼记·曲礼》说:“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於客,然后客坐。”大意是说,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食具,交给主人,主人此时赶忙起身,劝阻客人不要帮忙,然后,客人再坐下。

现在的宴会上还保留其他一些古代礼仪,比如上菜时,要将饭菜托捧于左手上,并用右手握持;上鱼肴时,“濡鱼进尾,乾鱼进首”,也就是说新鲜的鱼,要将鱼尾朝向客人;如果是鱼干,则要以鱼头朝向宾客,以示尊敬。陪长者喝酒,要站起来走到长者跟前,长者劝止,再返回自己座位饮酒。若席间的长者没有举杯,其他人不能先饮酒;对于长者的敬酒,辈分低的人不能推辞不饮。即《礼记·曲礼》所谓的“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古代礼仪 篇4

在谈论车之前, 我们有必要对车的起源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人类自诞生以来, 一直在寻求交通工具来代替步行, 不管这种寻求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车的出现将先民们带到了一个新纪元。众所周知, 陆地面积占地球面积的29%, 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又占了陆地面积的39%, 加上荒漠森林、沼泽等难以通行的地区, 平原和丘陵等地貌较为平坦而易于交通运输的土地就更少了。但是就是这有限的土地, 对缺少交通工具的祖先也是多么的广阔无边。车是当时的物质条件下所能制造出的最好的运输工具。

世界上最早的车诞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在公元前4600年前的苏美尔王朝的乌尔王陵出土的旗杆上, 有一幅四匹马拉的四轮战车图, 这辆车的车轮没有辐条, 像是用两块木板拼合而成, 这就是距今6000余年的最原始的车。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 车在中国的出现不晚于商代。目前我国古代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车子就是殷墟的车子, 殷墟发现的车子结构复杂, 形制规范, 装饰华美, 制作考究, 已经是很进步的车。我们可以大胆地作一个推断, 这样的车一定经历过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所以中国古代的车子应该萌芽得更早。古代文献中也有车的相关记载,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杜预注:“‘驷介者, 一乘四马, 被甲之士三人也’。四马为一乘, 车兵三人, 为周人之制, 此制实源于殷人之车制。”我国先秦文献中也有许多马车发明的记载, 如, 《易·系辞》云“黄帝作车”, 《孙膑兵法·势备》云“禹作舟车”, 《墨子·非儒下》、《荀子·解蔽》、《吕氏春秋·审分览》皆云“奚仲作车”等。

我们现在所见的商代车多出现于车马坑中, 其是以随葬品的角色出现的。但实际上, 这些车是在无法修复的情况下被埋入坑中的。刘一曼先生认为殷代木质结构的马车还不坚固耐用, 在车速较快和道路不好的情况下, 轴、辕容易损坏, 但由于制造一辆车不容易, 人们对已经坏了又难以修理的车子也不轻易扔掉, 而是把它保存下来作为殉葬之物而埋入坑中。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主是社会的上层人士, 至于他们的等级如何, 以及所要表达的礼仪信息, 我们还不得而知。

独辀车自从成为统治阶级身份地位的标志, 成为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 便趋向类型多样化, 用途专门化。先秦时期, 乘车、兵车、栈车等三类车是主流车种。

乘车因车主的品爵高低而有多重等级, 最高等级为路, 后世又称辂。据《周礼·春官·巾车》记载:“王之五路, 有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即周天子有五种车可以乘坐, 前三种玉、金、象路都为乘车。玉路“以祀”, 是天子参加国家祭典等重要政治活动所乘坐的;金路“以宾, 同姓以封”, 为天子会宴宾客、封赐同姓时所使用的;象路“以朝, 异姓以封”, 为天子上朝、燕行出入和封赐异姓时使用的。我们据此可以看出, 古代帝王的乘车礼仪是多么的繁缛与奢华。而当卡尔·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时, 近代各国的元首与君主们纷纷舍弃历史悠久的马车, 转而改乘汽车。

关于元首和君主乘坐汽车的轶事不胜枚举。清末的慈禧太后就在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坐上了杜里埃汽车。该车为袁世凯在慈禧66岁寿辰时进贡。但慈禧太后囿于礼制, 不愿意让地位卑贱的司机坐在自己的面前, 于是又坐上了自己的十六抬大轿。这辆老爷车就一直被闲置在颐和园中。古人已经有效地解决了君臣同车有违体统的问题。《隋书·何稠转》记载:“旧制, 五辂于辕上起箱, 天子与参乘同在箱内。稠曰:‘君臣同所, 过为相逼。’乃广为盘舆, 别构栏楯, 侍臣立于其中。于内复起须弥座, 天子独居其上。”这就是重舆车, 它将君与臣用栏杆隔开, 以示尊卑有别。秦始皇陵二号铜马车安车的出现就已经印证了文献的说法。其实在现代社会中, 许多国家元首的车驾也被分成了两个部分, 前排与后排用强化玻璃分隔开来, 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元首们的安全。

随着汽车性能的提高, 元首们对车驾的要求越来越高。从20世纪初开始, 通用汽车和凯迪拉克就为美国总统、外交官与各国要人提供豪华轿车和特种车辆。不过这些车驾都配备有完整的武器库和最现代的保护与通讯系统, 并都装备有防弹装甲和防弹玻璃, 以保护各国政要的安全。汽车不仅成为了各国元首展现国家礼仪的宣传窗口, 还成为了他们的安全堡垒。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领导人主要乘坐前苏联制造的防弹吉斯轿车, 也乘坐过奔驰、雷诺等轿车。而当中苏关系恶化以后, 我国自行研制的“红旗牌”轿车成为领导人的座驾, 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古代, 除了周天子的路车外, 以下依次为夏篆、夏缦、墨车, 低等的为栈车、役车。《周礼·春官·巾车》曰:“服车五乘, 孤乘夏篆, 卿乘夏缦, 大夫乘墨车, 士乘栈车, 庶人乘役车。”“服车, 服事者之车”, 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用于公事的车。这五种车中, 前三种为乘车, 后两种属于属于既载人又装货的两用车。由此可见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现代社会虽然没有古代社会那么尖锐的阶级对立, 但阶层差别仍然存在, 例如劳斯莱斯汽车都专门为车主量身打造, 买主也多为一些身份显贵的上层人士。

古代车骑对车的装饰也十分考究。《晋书·舆服志》记载:“天子五路法车, 皆朱班漆轮……画辕及幡, 青盖, 黄为里, 谓之黄屋……两箱之后皆玳瑁为鹍翅, 加以金银雕饰, 故世人亦谓之金鹍。”又有“金路, 建大旂, 九旂, 以会万国之宾, 亦以赐上公及王子母弟……皆驾四马, 并以黄金为文, 髦插以翟尾”。古代车骑的外部颜色、装饰都十分的华丽, 而当代汽车的装饰多集中于内部。帝王之家多用黄色以示尊贵, 但现在的汽车多以纯色为主, 而且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更是迥异。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等因素的作用, 人们会对某种色彩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灰色给人以朴素、安全、柔和、含蓄之感;黄色代表鲜明、个性;褐色为自然、平静;红色喻示雄心和勇敢;黑色不仅给人坚实、刚劲之感, 而且庄严、神圣;绿色是希望, 是生命, 充满着青春、自然的气息。与此同时, 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社会传统文化及生活习惯的不同, 人们表现出来的色彩观念也不同, 人们都有自己偏爱和禁忌的汽车色彩。在我国, 红色具有赤诚之意, 又是幸福和喜庆的象征。但是在另外一些国家, 红色却是人们禁忌的颜色, 在美国, 红色是不吉祥的象征, 常把红色视为巫术、死亡、流血和赤字。拉丁美洲国家大多喜欢暖色调, 在他们的客车上喜欢涂饰艳丽夺目的各式图案, 或是临摹圣婴像, 或是涂绘田园风景、花鸟等。南亚的一些国家因为人的皮肤黑, 所以不喜欢黑色。

随着汽车的普及化, 汽车已经不再是社会上层人士显示其尊贵身份的资本。汽车所代表的礼仪文化正在向整个社会渗透。乘车礼仪和开车礼仪已经将传统礼仪与社会道德规范融合到了一起, 向人们展示了汽车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

当前, 小轿车的大众化倾向日益明显, 人们对乘车礼仪也越来越关注。车内座位的舒适方便程度已经成为了分辨乘客尊卑主次的标准。当人们在乘坐汽车时, 以后排右车窗为首位, 左侧位次之, 中间位再次之, 前排右侧位排在最末。主人驾车时, 驾驶座右侧为首位, 后排右侧次之, 后排左侧再次之。这些都很为讲究礼仪的人所看重。

开车礼仪已经关系到驾车人社会道德水平提高, 同时也可以透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文关怀精神。开车过程中也有一些应该注意的礼仪问题。行人与司机仿佛天生就处在对立面, 但是, 每一个行人都可以成为司机, 每一个司机也有成为行人的时候, 他们的角色总在不断地变换。作为一个驾驶员来说, 永远处在强势的一边, 这就需要其更懂得开车礼仪。一个有礼貌的司机任何时候都会让行人先行, 天气恶劣的时候, 也会注意车边行人的安全状况。总之, 开车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

内燃机的诞生使马车的脚步戛然而止。车将礼仪从古代带到了现代社会, 现代汽车又从马车手中接过了接力棒。诞生在车轮之上的礼仪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 内涵日益丰富, 并在现代汽车的牵引下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正越来越得到更多世人的关注与推崇。

参考文献

[1]刘永华.中国古代车舆马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第1版:2.

[2]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 第1版:146.

[3]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 第1版:147.

[4]刘一曼.考古学与甲骨文研究.考古, 1999, (10) .

[5]汽车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8, 第1版:41.

[6]汽车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8, 第1版:40.

[7]乘坐汽车的礼仪.科学先驱报, 2000.08.25, 第D03版.

古代礼仪知识 篇5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传统礼仪是什么?

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上一篇:遗传算法存在问题分析下一篇:定制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