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蒙学

2024-07-29

古代蒙学(共5篇)

古代蒙学 篇1

我国历来重视儿童的启蒙教育。《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 圣之功也”之说。中国古代“八岁入小学, 十五岁入大学”, 八岁至十五岁的教育阶段, 称之为蒙学阶段。

1 蒙学教育的重心及其突出特点

孔子曰:“少若成天性, 习惯成自然”,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儿童时期养成好的习惯, 那么他的思想行为就能很自然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王符在《潜夫论·德化》中说“人君之治, 莫大于道, 莫胜于德, 莫美于教, 莫善于化”, 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 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1]。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 至于今日, 十年一理, 犹不遗忘;二十之外, 所诵经书, 一月废置, 便至荒芜矣。”肯定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效果。朱熹认为:“蒙养弗端, 长益浮迷”, 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 长大后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 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古代儿童教育不仅是其成人教育的基础, 更是起到了伦理教化的作用。研究古代的儿童教育思想, 批判的继承这一历史遗产, 对探讨当代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殷、周时期, 就已经为贵族子弟设立了小学。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 则自王公以下, 至于庶人之子弟, 皆入小学而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即我们所说的“教以事”。他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智识未开”, 理解能力很弱, 所以这些“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大学”阶段才“教人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学生可塑性强, 教之以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及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历史上, 蒙学一直受到极大重视, 各类蒙学书目近二千本, 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 堪称世界之最,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2]但很遗憾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的蒙学教材在当代儿童教育阶段学习的人少之又少。蒙学教育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我认为以下两点最为突出。

(1) 先入为主, 重视习惯的养成。古代蒙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朱熹的《童蒙须知》为例, 在学习方面要求:“凡读书, 须整顿几案, 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 正身体, 对书册, 详缓看书, 仔细分明读之”;“凡书册, 须要爱护, 不可损污皱折”等。在生活方面要求:“大抵为人, 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 皆收拾爱护, 常令洁净整齐”;“凡为人子弟, 当洒扫居处之地, 拂拭几案, 当令洁净。文字笔砚, 百凡器用, 皆当严肃整齐, 顿放有长处。取用即毕, 复置元所”;“凡饮食之物, 勿争教多少美恶”。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人一生的基石。

(2) 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编写教材, 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来教以不同的内容, 如小学“教以事”, 大学“教以理”。在教学过程中, 历史故事、道德诗歌占有很大的比例, 以此激起学生的乐趣, 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南宋吕本中《童蒙训》中说:“后生学问, 切须理会《曲礼》、《少仪》、《仪礼》等洒扫应对进退之事, 及先理会《尔雅》训诂等文字, 然后可以语上, 下学而上达, 自此脱然有得, 自然度越诸子也。不如此, 则是躐等, 犯分陵节, 终不能成。孰先传焉, 孰后传焉, 不可不察也。”遵循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由浅入深, 由近及远, 因势利导[3]。

2 当代儿童教育内容失衡

(1) 学生的教科书内容越来越深奥, 家长盲目给学生选择参考书。学生学习的内容一年比一年深奥, 小学在学初中的知识, 初中在学高中的知识, 一层层恶性循环。这是当代儿童教育内容的纵向失衡。

(2) 学校急于与中考、高考接轨, 学校不考不教, 学生不考不学。古代蒙学所宣扬的小学“教以事”在当代根本不存在。儿童沦为学习机器, 成为家长满足私欲的工具。家长包揽了学生除学习之外的所有事情, 安排了学生学习之外的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小到儿童, 大到成年人呈现知识储备的畸形的态势。许多国人在国外污染了中国的形象, 我们不禁要思考, 是什么让这些人没有基本的文明素质, “少若成天性, 习惯成自然”估计可以解释它。

3 当代儿童教育应从古代蒙学中汲取智慧

我们既然可以敞开胸怀汲取国外优秀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经验, 为什么不可以以开放的胸怀来重新审视我们几千年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经验,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呢?

(1) 儿童教育阶段应着重“教以事”。学校应设置生活类课程, 比如, 教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比如坐姿、握笔姿势、学习要求 (眼到、手到、心到) 、学习方法等。再如, 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典故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要勤劳勇敢等。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生生涯的深入发展, 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家长也应该提高认识, 从自我做起,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因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 家庭教育滞后或者“变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 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家庭教育课程对社会开放显得尤为必要, 因为中国的家长需要指导、需要与时代接轨, 他们对此类知识的渴求远大于教育类专业的学生。这也是高等师范学校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

(2) 重新审视儿童教育阶段的教材。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正在逐步往下压缩。现在的高年级小学生解题能力堪比以前的初学生。笔者建议取消小升初考试和中考。学生在儿童时期若能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拥有强健的体魄, 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开阔的心胸, 那么孩子进一步的学习还是问题吗?我们的大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发达。小学五年的数学, 以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智商一年就可以学会。以成年人为例, 要正式的学习一国语言, 二三年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学了十几年英语, 多数还都是哑巴英语, 那我们从幼儿时期就学习英语究竟能收获了多少, 浪费了多少时间?因此, 我认为, 重新审视、编排我们国家中小学的教材, 以平和、开放的胸怀汲取中外教育精华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贵洁.略论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教育特点[J].教育研究.1998, (5) .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古代蒙学 篇2

引言:

最近,几次走进小学,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而学生诵读的不是课本上的文章,而是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弟子规》等。

感叹之余,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现将几个思考不成熟的问题显摆这里,与同行、家长及坛友们相互学习、探讨,以求能为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说明:本文参阅了很多书籍和文章,这里就不一一注明了。

一、为什么今天的学校里重现了封建社会私塾教育的学习内容?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关键是应该弄懂“国学”这一概念。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古代蒙学属于国学的范畴。让今天的孩子学习封建社会私塾的教育内容,这不但是顺应国学教育从孩子开始的社会需求,更重要的是肯定了古代蒙学的价值以及对古代蒙学的重新审视和定位,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诵读古代蒙学教材和文化经典,似乎更能激发我们的民族热情,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古代蒙学进入我们的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对中国古代蒙学的初步认识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古代蒙学。

第一、教材。最早出现的蒙学教材是南朝梁代的《千字文》,由周兴嗣所撰。以后有南宋初钱氏所著《百家姓》;南宋王玉麟所撰《三字经》;明朝萧有良撰《龙文鞭影》;明未清初程登吉撰《幼学琼林》。其它还有《千家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千金裘》……等。“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这些教材最惊人之处就是使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千字文》使用了千年,而其它教材也用了五六百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这并不是政府编写,颁发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而是民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统一教材。更惊人的是朝代在不断地更替,政策和方针也在不断地改变,而教材却一如既往地沿用。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历代也是统一的,正由于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使全国的学子处于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科举考试中,穷乡僻壤的学子也有金榜题名的可能,这也是华夏文化得传播到边远地区的根本原因。

第二、教育方式。中国古代没有师范教育,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而且在世界最早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惟一保存古代文明的国家,就是由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起到巨大作用,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中国的科举制首先是选拔政府官员,其次是培养各种层次的教育人才。不能中举的秀才就在乡村里进行“蒙学”教育,也就是类似现代的小学,正所谓“秀才没落,下乡教学”。明清时代中国的小学完全是“私立”,也称为“私塾”,不需要国家一文教育经费,就建立起遍及全国的初级教育体系。以机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办学,秀才的家里就可以作为学校,家族的祠堂也可以作为教学场所,惟一的开支是作为教师的秀才的“束修”,或各家分摊,或由家族中几家富有的家庭承担。而家族中较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免费入学。而且是要求家族中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去读书,若有失学儿童,对其父兄还要追究责任。

第三、教育模式。首先每个教学班一般在10人以下,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因而私塾先生可以对每个学生负责到底。旧时的私塾无什么优秀教师之称号,也无什么升学压力,学生读书更无什么选择重点学校的困惑,“教不严,师之惰”。对教师的要求只有一个严字。

其次没有年级的概念,因材施教,不求进度统一。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规定的课程,就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而学不好的学生就继续背诵旧课文,直到能背诵到滚瓜烂熟程度再进入新课文。教学是复式教学,针对每个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进度,这才是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教育,而不拘泥于年级的升留级的形式。有关资料显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本上是半年读一本,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读三本书。学业负担同现在的学生相比是较轻的。古代的学生无需配备教科书,因为所读的书都已背熟牢记在脑海里,到运用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第四,教学方法。私塾的教材是几百年不变的,秀才们读私塾时读的就是这些“蒙学”教材,现在教学生的仍然是同样的教材,而且全国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开始都是“

三、百、千”,所以不必要印什么教材,更不必学生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因为这些教材秀才们都能滚瓜烂熟背诵,不必备课,只要学生坐定,便可开口上课,而教学方法又如此之简单,每天领着学生带读四五句课文即可,学生读会后,就让学生进行背诵所学的课文,要求连同先前所学课文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接着进行习字训练,背诵和习字成为学习的基本模式。古代的蒙学,课文只进行最简单的讲解,根本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古代经典是“微言大意”和“博大精深”的,教师何苦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更何况许多高深的政治、哲学、人生的重大问题,纵虽讲得清楚明白,七八岁的小孩子又怎么懂呢?因而公开宣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滚瓜烂熟地背诵,牢记于心中,让学生慢慢地去理解,在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去领悟和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中国古代把学习中文称之为“识字”,这是非常恰当的认识,任何一个“汉字”都要掌握“音”、“形”、“义”。作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音”和“形”,在牢固掌握前两者的基础上学习“义”。因而古人就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通过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对“义”却是不够重视,粗略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

三、百、千”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是韵文化,三四个字成为一句,隔句押韵,都不一韵到底,中间要换韵,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其实,严格的说,私塾不设班级,都是个别教授,好处是因材施教。当时教法有: 1.点书、塾师的教桌上,常备着一个朱砚和一枝朱笔,每天上午学童陆续上学,先生逐个把他们叫到桌旁。先生边读边点,学童句句跟读。2.还书、每天点书之前,学童要把昨天点的书给先生还读,也叫“还书”。还书有“正读”与“背书”两种。“正读”,就是面对老师看着书本朗读;“背书”即背向老师,高声背诵。3.温书、先生点完一本书,学童还要“温书”。尤其是“四书”,非要读得滚瓜烂熟不可。4.写字、学童每天下午一到馆,就得靠在书桌上写字。

5.练习对偶句、先生教学童做“对子”,先教两个字的,如“竹叶”对“梅花”。然后,逐渐提高难度。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朗读、背诵、书法训练是私塾教学的主要内容。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过去,人们对于私塾的教学方法几乎是一概否定,将其全部教学方法都归结为“死记硬背”“鞭笞体罚”等,否定其教学方法具有现代价值,这无疑有些以偏概全。私塾的历史悠久,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及传承发挥过较大的作用,对于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仍然具有现代价值。

三、当代小学教育

我们也从教材、教育方式、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教材。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明令废止私塾,各地纷纷成立新式中小学堂,蒙学教材被废弃,采用白话文为主体的语文教材。从叶圣陶等编写的新式语文教材起到建国前,教材不知改过多少次。建国后教材的更新越来越频繁,使用时间越来越短,特别是近些年的新课程改革,教材的更新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频繁。这和蒙学教材使用了几百年相比,成为强烈的对比。

更为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在国家规定的教材之外,还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业务部门编写的乡土教材,还必须进入课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求学校还得编写“校本教材”,还得进入课堂。我们姑且不说这些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行性,就国家规定的每周每个班级的课时数来说,远远不够用的。怎么办,就得增加课时,别无它法。不过,如果学校能把蒙学教材作为校本教材,那还是值得欣慰的,起码这个学校的校长具有深厚的教育功力。

现代的小学课文第一课,要学的是汉语拼音,是一些既难读又难写的字母,这对那些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既无形象可言,也更无兴趣。在短暂的儿童特有的新鲜感之后,便是对拼音的厌恶。让学生在入学的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汉语拼音的效果又如何呢?我们当教师的是最明白的,有很多学生,到了中学后竟然不会使用汉语拼音,把汉语拼音忘的一干二净。拼音之后便是一些单字的学习,这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比,更有着层次上的区别,蒙学要真正有启蒙的作用,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当代教材贴近了生活,却没有思考的内容。到了成年后,问小学中读过哪些课文,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至于课文的具体内容就更记不得了。

小学六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是花费在语文教学上,中学里语文课一直作为主科备受重视,大学里有专门的中文系,语文教师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语文教学效果总是少、慢、差、费,其效果总是令人失望,书写水平普遍差,写作水平也普遍较差,近年来不少人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质疑。

现在很多人已经在回首过去,从古代蒙学中寻求答案,为什么看似平白无奇的古代蒙学教育能培养出王国维、郭沫若、毛泽东那样的大家,而在取得巨大人类进步的今天却很难出现一位国学大师,这不由得我们不去深思,因此我们要回首过去,从古代蒙学中汲取营养,来丰富我今天的蒙学教育。

其次是教育方式。建国后,国家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各级各类学校按着政府的规划遍布城市乡村,为儿童的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另外,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了大批的毕业生,保证了师资力量的需求。另外,学校设有校长、副校长,还有教导处、少先队、共青团、规模大的学校还设有政教处,各班级还有班主任,班长等。可谓机构健全,责任分明。很明显,在这点上,古代私塾是无法比拟的。

再次是教育模式。现代小学一个教学班都四五十人,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要把学生完全教会学懂,的确不易,再优秀的班也有没学懂的学生,只不过落后面小一些罢了。而多数的班级落后面较大,倘若有的教师不负责任,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

每个学期都有若干本新教材。这些教材必须在本学期全部学完。按着《新课标》,上级主管部门采取各种方式对学校进行考核。小学还好,没有升学压力。初中和高中就不同了。就目前来看,考核一所中学和办学质量的好与坏,考入上一级学校的人数起着决定的作用。没人看“平均及格率”,也没有人看及格以下的比率,更没有人看那些所谓的“不可救药”的孩子们。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其它无所谓,真可谓是“一俊遮百丑”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已经在教育界蔓延了很多年,目前来看,还要继续蔓延着。这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在作怪。

建国后,我们的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到这次“新课程”改革,已经是第八次了。而这次新课程改革,就教育思想和观念来说,是最彻底的一次,基本全盘否定了以前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但考试仍然还是老套路。很多学校,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学习笔记啊,记录啊,心得啊,计划等应有具有,但如果真的走进课堂,还是老套路,老方法,老模式。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奇怪。改革是必须的,因此,学校就得在上级来检查的软件上下功夫,把检查的项目准备好,各种资料齐全,表格齐备,计划齐整,做好了这些,通过检查没问题。而课堂还是老样子,得考出高分啊,得考出的学生越多越好啊,得考出几个名牌学校的学生好啊。因此,改革就成了表面现象。

最后是教学方法。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满堂灌。老师唾液横飞,学生不知所云。而学校还得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课,思想教育的因素多,老师必须要挖掘出来,甚至“课堂评价”里有专门的评价条款。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是重要任务,而我们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大多是进行思想教育,分析课文的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从而忽略了识字、背诵、写字的训练。

背诵,是语文学习千古不变的真理。而我们现在的教材里,背诵的篇目太少,而且大多文章也没有背诵的必要。好在,国家已经在纠正这个问题,出版发行了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并写入“新课标”。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增加背诵古代经典诗文的数量,这无可厚非,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怎样实行对中小学生的“减负”这一上级的要求呢?况且,教师(班主任)的工作量本身就非常的大,还有时间去督促和辅导学生学习那些古诗文吗?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三种主要学习方法是: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我们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设想。然而,课堂上真能用上的又有几人呢?语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举不胜举,但朗读、背诵这两个最有效的、最传统的方法被我们忽视了。

书法复式教学法初探

江苏邳州港上小学 禚效锋

[关 键 词] 校园书法

复式教学

写字教学法

[内容摘要]

复式教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一门教育艺术,是指在同一教室内编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小学写字(书法)复式教学法,是在我校创建书法特色学校过程中,根据我校书法社团——羲之学堂的授课情况所做的尝试与小结,借以抛砖引玉,与诸位同道,共同探讨小学写字教学法。

一、努力构建书法大环境,为书法教学营造氛围

我校结合创建书法特色学校活动,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经典书法名作名帖处处可见,时时可学。学校建成了书法文化长廊,诸如欧颜柳赵楷书,王羲之兰亭序、苏轼寒食帖等等,各种书体,各时期代表书法家的经典法帖,悬挂于校园各处,学生们耳闻目睹,潜移默化,有意无意之中,提高了欣赏水平,促进了书写技能。

在书法艺术氛围的影响下,羲之学堂以“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指导思想,培养一批小小书法家,为校园增添了亮点,也得到同学的青睐。羲之学堂的同学来自于二到六年级的各个班级,以学习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为主要内容。从创办至今,我一直坚持复式教学,尝试普及书法技艺,提高写字质量而不断探索。羲之学堂,容纳各班级写字爱好者于一堂,虽年龄各异,但学习兴趣高,相互竞争,为练好字,你追我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书法复式教学法的几个优势条件

结合羲之学堂的书法教学活动,我发现书法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有以下几点:

首先,书法复式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跨越式学习互补。由于学生来自于二到六年级,他们的年龄跨度大,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则非常有利于他们相互之间的学习互补。一方面,低年级学生能够从高年级学生身上学到许多好的写字行为习惯及写字的方法,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书写能力。另一方面,高年级的学生,同时也能够从低年级的学生身上感受态度认真的影响,克服自己骄傲的情绪,达到学习互相促进的效果。

其次,书法复式教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不太多少,每个年级,形成一个小组,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实施因材施教。

第三,书法复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小学阶段写字教材内容,把握好各个年级的层次标准和要求。因为在同时教给学生硬笔字和毛笔字的学习内容,有利于教师系统地进行教学,也可以把握好要求的阶段性。

第四,书法复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艺,提升自学能力。书法复式教学中,因为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我极其重视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书法学习,五分之一靠老师,五分之四靠自我。我一般在示范给范字的书写时,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态度认真,学习效果也较好。这样学生在长期的自学实践训练中,逐步提高了自学能力。

三、书法复式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创造性地使用写字教材

我省现行写字教材,主要以硬笔习字册和写字(毛笔)课本及毛笔习字册为主。这是一套大面积提高写字质量的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亦发现其长处与不足。长处为硬笔习字册结合各年级语文课本同步内容,比较利于提升。而毛笔习字册,由于作业量小,不适宜书法爱好者使用。为此,我结合写字教材,自编了书法补充内容,供有发展空间的学生使用,极力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结合现行教材和自编教材,尝试舍弃和补充内容,讲授写字要领、结字方法,使书法教学有了广阔的空间。

(二)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安排座位

为有效提高每位学生的书写水平,淡化学生的年龄界线,我有时是将同一年级的学生编排在一起,有时将高年级和低年级混排,树立书法复式教学观念,合理的安排他们的座位,使学生间相互影响,同步提高。复式教学环境下,更容易发挥影响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把握时机,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使其相互促进。

(三)教学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

1、从欣赏到示范

书法教学,离不开欣赏。欣赏书法作品,应该作为第一课来讲,同时也应在以后的书法学习中,经常性的进行。只有让学生欣赏到真正优秀的书法作品,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艺术魅力所在。在欣赏书法作品时,我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展示给学生,从整体感知书法作品的气息,到逐行逐字欣赏其空间之美,局部点画形态特征,清晰明了,增强了学生对于书法作品的形式美感。同时在欣赏中,了解了每个字的点画特征,从整体到细节,均有所感悟,为书法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及时使用实物展台,示范每笔画起笔、行笔、收笔几个动作过程,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

2、从临写到创作

书法的学习方法,离不开临摹与创作。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临帖的过程,教给学生正确的临习方法,教学中我使用展台示范例字的临写,让学生们看清每一笔画的运笔方法,再结合个别辅导,手把手教给方法,让学生熟记笔画特征,形成书法观念。只有当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字形特征以后,才可以有所创作。在创作时,讲给学生们章法布局知识,让学生有创造空间。

3、从展览到评析

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时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对学生的作品评析,以表扬为主,但也应及时指出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集体矫正;而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不能轻易放过。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通过评字学生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写好字的自觉性;通过评字,学生感知美、欣赏美,陶冶了情趣。

4、从动手写到动手做

学习书法的过程,我除了让学生们临习书法作品以外,还让学生们动手做一做,掌握一些和书法相关的其他技艺,适时教给学生学习刻字、印章、拓字的方法,学生们热情高涨,个个兴趣盎然。在动手刻字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在刀与笔的形式转换中,体验书法之美。刻好的书法作品,结合碑帖基本知识,及时指导学生拓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受到深刻的艺术感染。

四、书法复式教学的反思

古代蒙学 篇3

关键词:龙文鞭影 道德教育 借鉴

一、关于《龙文鞭影》

(一)《龙文鞭影》内容简介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明代万历时萧良有撰。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龙文,良马也,见鞭影则疾驰,不俟驱策而腾骧也”,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作者借龙文鞭影,寓意本书可以使青少年尽快掌握知识,成为千里马。

《龙文鞭影》是专门介绍典故的蒙学韵文,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书中所选人物、事件、历史典故及自然知识,起于上古,讫于明末,内容广博,文辞雅致,摘英选粹。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共1062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过目成诵,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二)《龙文鞭影》在蒙学教材中的作用

《龙文鞭影》在传统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完成集中识字两千余个后,为进一步诵读“四书”、“五经”和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它和初读的“三、百、千”几种蒙书比较起来,显著特点就是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若干蒙书资料,是一部集自然知识、历史掌故于一体的骈文读物,这对后来的《幼学琼林》起了催生作用。

《龙文鞭影》作为一本“诲尔童蒙”的蒙学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浅近活泼的形式,充分实现了对儿童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方面价值。但与其他蒙学著作相比,笔者认为,《龙文鞭影》对当代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具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龙文鞭影》的现代道德教育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理念的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中国在全世界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一)《龙文鞭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海良先生将《龙文鞭影》分为四卷,分别讲授教、仁、信、和。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就应掌握最基本的道德理论知识,《龙文鞭影》一书恰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1.教——百善孝为先

教,从孝,上施下受,以道诲人,以德服人,教化人顺应天理,去除私欲,以启发良知本性。古语有之曰:“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教之源。孝,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生命,继而,修身养性,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2.仁——仁者爱人

“仁”,从人从二,取互存、互助、互爱之意,即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认为最高的思想境界是“仁”,孟子发扬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将“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坐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动的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3.信——诚实守信

信,诚也。即,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中。可见,“信”在儒家道德体系中是何等的重要。

4.和——和谐共生

和,谐也。儒家追求人与人的和谐,道家探索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的“和”,并非放弃独立见解,只求与人一致,人云亦云的小人之同,而是经审慎思考后,不同见解和谐共存的君子之和。盲目附和并非美事,和而不同,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二)《龙文鞭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

《龙文鞭影》中广为流传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物事迹,为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可感、可知的素材。

1.教之篇

在“教”一卷,书中无论是“大孝”的虞舜,“止雹”的五崇,还是为母“埋儿”的郭臣,不忍先人遗体受苦而折返的王阳,无不体现出古人对于孝道的尊崇与重视。

2.仁之篇

在“仁”一卷,无论是任人唯贤的晋文公重耳,还是举贤任能的齐桓公小白,亦或教子有义方的窦燕山以及助周伐纣的姜子牙,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仁”的精神。

3.信之篇

在“信”一卷,无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如数还钱的阎敞,还是如约挂剑的季札,忍辱偷生、含辛茹苦抚养赵氏孤儿的程婴,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准则。

4.和之篇

在“和”一卷,更有我们熟知的做《陈情表》的李密,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负荆请罪的廉颇以及一诺千金的季布等,在他们身上,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了“和”的道理。

(三)《龙文鞭影》为道德教育指明了方法

近年来“黑心棉”、“注水猪肉”、“吊白块”等一系列事件让笔者震惊,目前很多人在为拯救人类道德努力做贡献,但收效甚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不懂得道德教育的方法或方法不得当。《龙文鞭影》生动、丰富的人物事迹及行为践行,为现代教育提供了详实、丰富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如显而易见的正面教导、潜移默化的反面的悔过自新,加强防范学习将意义重大。

(四)《龙文鞭影》为学生的自觉成长提供了典范

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作用固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并在其中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龙文鞭影》版本很多,而且现在很多书,注释详细,学生可以在注释的帮助下,自觉阅读《龙文鞭影》,从中自己感受、体会,自悟道理,使自己深受感动,真正从内心得到鼓舞,并励志向先人学习优秀的道德品质,这有时比父母和师长的谆谆教诲要受益得多。

三、结语

中国古代蒙学经典应成為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媒介,以唤起儿童对道德的认知。本文通过对《龙文鞭影》的现代道德教育价值的探讨,以期望能对日后的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学习,深入研究并赋以新时代观念,给予“古意新说”继往开来的文化传承,更是刻不容缓、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张海良.《龙文鞭影》解读[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2]陈才俊.中华蒙学精粹[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我国古代幼儿教育形式蒙学之研究 篇4

一、古代蒙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蒙学教育之起源。在我国古代, 教育家将从幼儿开始识字阶段到15 岁进入大学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称为蒙学阶段。用当代的眼光来看, 所谓蒙学就包括了幼儿学前教育和部分小学教育, 是连接小学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启蒙教育。蒙学教育在我国有很深厚的渊源, 早在古代商周时期, 就已经有文献记载, 并且出现了发蒙识字的课本。而到了汉代, 私学的初始阶段就被称为蒙学阶段, 名曰“书馆”, 这就是蒙学的最初形式, 此时的主要的教材为李斯的《仓颉篇》、史游的《急就章》, 这些教材的编写者都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 据《论衡·自纪篇》, 东汉王充自称:“八岁出于书馆, 书馆小僮百人以上, 皆以过失袒谪, 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 又无过失。手书既成, 辞师, 受《论语》、《尚书》, 日讽千字。”这可以看做是对于东汉蒙学教育情况的比较详尽的记载, 在蒙学教育的“书馆”中, 学习的孩子有百余名, 如有过失就会遭到比较严厉的惩罚———责打、鞭打等, 然而王充在蒙学教育时期的学习情况则比较好, 在8 岁就学会了写字, 之后便离开第一位老师学习《论语》和《尚书》了。从王充的求学史中可以发现, 东汉时期的蒙学是相当残酷与严厉的, 是伴随着一定的体罚的, 起初学习的内容主要还是以读书、写字等文化教育为主的, 基本上是为了进一步学习打下文化基础。

2.唐宋时期的蒙学。随着古代社会不断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 广大平民也有了读书的需求与能力, 因而在这一时期, 蒙学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唐宋之后, 蒙学教育组织和蒙学教材都流行开来, 蒙学教育也更加“亲民”, 开始向平民教育转化。从唐代开始, 私人办学不断兴起, 地方的蒙学教育也不断兴起, 当时被称为“村校”和“乡学”。据《居易集·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元稹曾说过:“予常于水平市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 召而问之, 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指的是, 元稹常常在乡村中看见有孩子在进行诵读, 问他们是在做什么, 则说是有教师教授其诗文, 而学习的就是元稹和白居易所作的诗文。据记载, 唐代的蒙学教材主要是《急就章》、《蒙求》、《太公家教》、《兔园册府》等。

而在宋代, 普通民众进行蒙学教育的场所叫做“村校”、“家塾、“冬学”等, 在陆游的七绝诗《秋日郊居》中就记载:“儿童冬学闹比邻, 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 终年不面看人。”在注解中, 陆游写道“农家十月乃遣子儒学, 谓之冬学。所读《杂学》、《百家姓》之类, 谓之村书。”宋代时期, 普通民众家的父母在十月将孩子送入“冬学”进行学习, 而“冬学”中的老师则显得有些愚钝却自命清高, 上完课则就闭门睡去, 一种老学究的感觉就被描摹了出来, 与“儿童闹比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蒙学的教学情况, 一方面, 平民百姓家已经有能力和意识将孩子送入学堂进行蒙学教育, 另外一方面, 普通蒙学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弱的, 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也是普通蒙学的弊端之所在。宋代的蒙学教育教材已经开始分门别类, 比起前朝来说, 蒙学教材的内容和种类都有很大的突破, 且有许多质量较好的、新写的著作。

二、古代蒙学的主要教育方式

1.识字。崔学古所说“:五六岁时, 方离襁褓, 未脱孩心, 眷眷堂前, 依依膝下, 乃其天性本真, 若令就学, 每日先令习坐、习静、识字。”指的是, 孩子在五六岁开蒙的时候, 玩心是比较重的, 要尊重其天真的本性, 然而在开始蒙学教育的时候, 也需要让其静坐, 以识字为教学的开端。在古代, 识字被公认为蒙学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古人也开创了许多教学方式。唐彪称“:生子至三四岁时, 口角清楚, 知识稍开, 即用大小木板方寸许、四方者千块, 漆好, 朱书《千字文》, 每块一字, 盛以木匣, 令其子每日识十字, 或三五字。”这种用木块识字的方式, 与活字印刷类似, 后期还需要学生将字块凑成词语或者句子, 在玩耍中进行学习, 此种学习方法尊重了孩童的童心, 也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因而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如资质聪慧者, 百日可识完”。除此之外崔学古还提出纸上识字法和书上识字法, 都是通过简单的阅读来学习汉字的方法, 为蒙学所广泛运用。

2.写字。写字不仅是文化教育的内容, 更是开启幼儿资质, 帮助其继续深造的基础。在古代蒙学的教育中, 写字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古代的蒙学教育中, 一方面, 要教授学生写字的身法、手法, 拿笔的方法, 将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在《少学》中, 崔学古指出“凡作书, 肩背宜直, 胸宜去桌三寸许, 面宜去背三寸许。”这指的就是写字的身体姿势, 肩背如何摆, 身体位置如何, 在蒙学教育中都有严格的规定, 少儿必须遵从。除此之外, 握笔还有“四要”“:虚 (手指心不近掌) 、圆 (作背图) 、正 (笔管正) 和紧 (手贴比紧实) 。”明确规定了拿笔的方式和方法, 让学生能够依样画葫芦,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不难看出, 蒙学教育是围绕着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展开的, 主要就是为了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阅读。蒙学中的阅读教育, 指的不仅仅是阅读技能的训练, 首先要学生懂得的是“尊重书本”。“儿童读圣贤书, 不知敬重, 每至墨污纸损, 糜烂不堪, 皆师之过也。”崔学古作《幼训》, 指出在蒙学接受教育的孩子若是不懂得爱惜书本, 将书本弄得糜烂不堪, 则一定是教师没有教好, 也就是说, 蒙学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会阅读之前学会爱惜书本、尊重知识, 这是一种知识观的树立。而在阅读的技巧上, 蒙学教育则强调要学生“本生高执书签, 逐字挨点”。要求学童要精读书本, 逐字逐句看清文字,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 在蒙学中还要求学生的阅读量, 要“以五首为率, 每日每首读二十遍, 读以五日, 非百遍乎?”这里强调的是, 学生要持续不断地进行阅读, 要及时地进行温习, 才能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此外, 蒙学教育还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书本上的内容“, 师生需口耳相接, 声色羞讹, 切勿提过”。对于学生记忆课文的要求相当高, 有一点瑕疵都不能通过教师的检验。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之后, 还要求蒙学的教师为学生进行课文的讲解, 聪明的学生久而久之, 就能够了解课文的内涵, 更上一层楼。

4.写作。写作也是古代蒙学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于刚刚开蒙的学生来说, 写作已经算是难度比较高的教学内容了。对此, 王筠的《教童子法》和崔学古的《少学》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崔学古称“:教生徒作文, 需先与之讲明书旨。每出题目, 先将通章本意, 逐句逐节, 从头至尾, 何者当重, 何以当轻, 一一讲明, 令其通晓。”意思就是, 学生必须先学会审题, 将题目弄清楚、弄透彻, 才能够了解到作文之主旨, 才能够在写作中紧扣题目。除此之外, 蒙学教育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 题目通常是自拟的, 有一种写作随笔之感;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比较开放, 不受拘束, 使得学生能够放手去写, 教师则对于学生的文章进行评点和批阅, 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精简自己的文章, 使得文章最终短小精悍, 且更有文采。王筠有例“:诸城王木舟先生, 十四岁儒学, 文千余字;十八岁乡魁第四, 文七百字;四十岁中会元, 文不足六百字矣。此放极必收之验也。”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在后期的深造中发挥出自身的无限潜能, 从这种写作方式中可以看出“, 放”的写作教学方式是有极大的优势的。

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总的看来有如下的特点:开展的范围比较广, 平民百姓的孩子也能够得到蒙学的教育;蒙学教育的教材十分丰富, 然而内容主要围绕着礼仪教育、道德教育为主, 主要还是为了孩子继续深造打下基础。从现存的史料来看, 这种蒙学教育严中有松, 虽然在惩罚上比较严厉, 然而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比较规范化、系统化, 也是比较开放式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教功能, 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对于我国当下的启蒙教育来说, 也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2]陈汉才.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朱永新.中国教育思想史上[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4]徐新强.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之比较[J].文学教育 (下) , 2009 (1) .

古代蒙学 篇5

一、德育为首的思想

现在不少的家庭和学校都把学习放在首位, 这虽然可以理解, 但实际上是“舍本求末”:学习效率的提高需要目标志向、信心、毅力、习惯和策略等因素来保证, 而这些都属于德育的范畴。我们考察了一些中小学校, 发现:成绩优秀者多是德行好的学生, 而成绩不佳者则往往是德行不佳。

《弟子规》的“总序”真正体现了德育为首的思想:在它涉及到的七个方面中, 一是孝敬父母 (老师和长辈) ;二是恭敬兄弟姐妹;三是做事严谨;四是诚信待人;五是敬爱他人;六是亲近有道德的人;七是搞好学习 (工作) 。七项当中有六项是讲做人, 这是地地道道的“德育为首”。

二、“父母呼, 应勿缓”与做事

“父母呼, 应勿缓”表面上似乎与创新不合拍, 但实际上一点都不矛盾。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养, 是所有创新的基础, 也是一生顺利、成功和幸福的基石。原因是:若能在家做到“父母呼, 应勿缓”, 在学校就能“老师呼, 应勿缓”;在单位就能“领导呼, 应勿缓”;在领导岗位上就能“人民呼, 应勿缓”。比如我们的温总理, “5·12”地震那天上午还在河南南阳考察, 午后回到北京还没来得及休息, 得知汶川地震, 便“调转车头”回机场, 第一时间到汶川, 这就是“人民呼, 应勿缓”!

“呼”与“应”看似反应速度的问题, 其实是态度的问题, 它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很重要。可以想象, 如果学生不能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做到“应勿缓”, 他能学习顺利吗?如果军人不能对上级命令做到“应勿缓”, 他能打仗吗?“呼”不是一定要等到发出声音, 只要看到父母的眼神儿就该“勿缓”;想到父母的期望也该“勿缓”;得知天气骤变、想到父母健康时也该“勿缓”。另外, “父母”还可扩展到其他对自己有保护作用的事和物。比如:在大街上, 红 (绿) 灯“呼”, 应勿缓;在社会上, 法律“呼”, 应勿缓……所以, “父母呼, 应勿缓”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若能从形成这样的观念, 养成这样的习惯, 肯定对人生大有裨益。

三、“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与安全和守法

目前的青少年学生, 可能是看惯了“拳打脚踢”的场面, 也可能是在追求刺激, 加之从小没有树立“身有伤, 怡亲忧, 德有伤, 怡亲羞”的观念, 所以爱看热闹、管闲事、打抱不平, 稍不乐意就会大打出手, 很少考虑“亲人”会因自己的受伤而担忧或蒙羞, 更没考虑过, 亲人除父母外, 还有爷奶、外公外婆、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所有挂念自己的人。

解决这样的问题很简单, 那就是从小形成正确的观念。大家都知道“性格决定人生”、“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等说法, 但这些都是表面, 真正决定人生的是“观念”。因为观念指导行为, 行为形成习惯, 习惯铸就性格, 性格决定人生。如果孩子们从小学习了《弟子规》等经典, 形成了“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的观念, 并能把亲人放在心上的话, 他们自然就会“斗闹场, 绝勿近”和“言语忍, 忿自泯”, 不必要的“动手”就会大大减少, 长大了也不会轻易地去冒险、犯罪。笔者身边有一官员, 他是因贪污而入狱。起初他顽固不化, 后来妹妹的一番话使他痛哭流涕, 决心接受改造、及早出狱。妹妹的话其实很简单:“哥啊!从 (你入狱的) 那天起, 咱妈一周内没吃一口饭, 没进一滴水, 没睡一眼觉, 现在骨瘦如柴, 奄奄一息躺在医院里。我嫂子 (官员的妻子) 前几天终于撑不下去, 现在住在精神病院里;你儿子因为无法承受舆论的压力而放弃 (大二) 学业, 至今不知去向, 朋友们说他是隐名埋姓外出打工, 再也不上学了。我最近几天才上班, 但却是“早别人而上班, 晚别人而下班, 中间谁敲门也不开, 因为没脸见人。”官员听后, 心肺欲裂, 声泪俱下, 决心尽早出狱, 回家尽孝、尽职、尽责。如果他从小树立了“德有伤, 怡亲羞”的观念, 他还会去贪污吗?

目前中小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厌学、逃学、逆反、打架、抑郁、网瘾、自杀等问题上。如果家庭和学校都重视了《弟子规》的落实, 这些问题还会有吗?

四、感恩与做事

《弟子规》非常强调“感恩”, 有“恩欲报, 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的劝导。笔者曾调查过不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发现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专心、细心、勤奋, 他们说, 如果不好好学习, 就对不起父母和老师, 也对不起国家。实在来讲, “感恩心”在家表现为“孝”, 在学校表现为“敬”, 在社会表现为“爱”, 这些都是搞好学习、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弟子规》虽然只有360句, 但句句箴言:“凡出言, 信为先”可以养成诚信的品质;“读书法、有三到…”能够帮助形成专心学习的习惯;“衣贵洁, 不贵华”直贬当前中小学生比名牌的心理……可以说, 不论什么身份、什么年龄, 只要承认自己是个“社会人”, 就都有必要学习;只要落实好《弟子规》, 就能远离挫折, 常遇贵人, 永保平安!然而, 不少人对此却有误解。

一是认为《弟子规》是“愚孝”。不知这种看法来自何处, 大概是因为“父母教, 需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这几句话吧。殊不知, 再往下读几句就会发现“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真正的好儿女, 不仅要能执行长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而且还要巧妙地纠正父母的不良习气, 否则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孝。

二是认为学习《弟子规》会影响创新。这一点毫无道理:我们的老一代科学家 (如李政道、杨振宁、李四光、钱学森、丁肇中、竺可桢、华罗庚等) 和老一辈革命家 (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 都是学着《弟子规》长大的, 他们都墨守陈规吗?近几十年来, 《弟子规》被驱除出幼儿和小学的课程系列, 我们出了几个“诺奖”得主呢?所以, 对待中华传统经典, 还是不要那么武断才是。

三是认为小孩儿不懂, 背了没用。《弟子规》是做人做事的规范和要求, 最好的学法是“大人”先学, 然后通过身教言传来影响孩子, 而不是自己不做, 反要逼迫孩子去背。“背”有用没有?可以说有用。蒙学经典大多符合韵律, 所以易背不易忘。根据现代心理学的思想, 儿童读背书的最佳时期是在13岁之前, 特别是4~6岁。虽然他们不全懂, 但却终生不忘, 并且将来会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而有所感悟、有所受益!如果非要等到孩子能“懂”时才学, 恐怕眼下的高中生、大学生也未必能够做到。笔者有一朋友, 听说《弟子规》可以养正, 就找了配音诵读的光盘让不足三岁半的孩子听。孩子边玩边听, 不几天就会背了。一天看到父亲喝醉时说:“爸!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你怎么还喝醉呢?”孩子真的不懂吗?所以, 用一位老部长的话来说:早学早受益, 晚学晚受益, 谁学谁受益, 不学不受益!

四是认为“鞠躬”是日本人的礼节。《弟子规》强调诚敬, 但不少人见到鞠躬, 就说是日本人, 这是多么无知的表现。中国人都知道:鞠躬礼源于商朝, 春秋时期已经普遍使用。盛唐时期, 日本、韩国有很多留学生前来学习。他们学走了知识, 学走了智慧, 学走了礼仪, 也学走了文化, 并且他们把这种礼仪和文化保留至今。鞠躬确实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礼节, 它比拥抱文明, 比握手卫生, 比抱拳高雅。“会鞠躬”的人, 放下的是傲慢, 表达的是诚敬, 得到的是智慧。大家可能都知道, 中华文化中素有“智者乐水”的说法, 水和智真的具有同样的特性——从高处流向低处。所以, 一个人若能放下自己的傲慢而去鞠躬的话, 周围人就会把智慧、敬意、关心、帮助等统统都送给他。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很多场合使用过鞠躬礼。比如胡锦涛总书记, 2007年在中南海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鞠躬;“非典”时在广东向医护人员鞠躬;2008年为感谢港人在赈济雪灾中的贡献曾向港澳百姓鞠躬;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先后对与会代表和主席台鞠躬。

上一篇:英语学习活动下一篇:执教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