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入四法

2024-10-08

语文课堂导入四法(精选6篇)

语文课堂导入四法 篇1

“一天之计在于晨”, 那一课之计又在于什么呢? 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新课改要求教师确立“优质教学”理念, 而实施优质教学则必须重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的地位不可小觑。那么,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景中去? 让学生迅速了解这堂课学什么,目的是什么,也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 为整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流程的流畅运行提供了可能。

一、 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导入设计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 每一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向学生传授哪些新知识,应达到什么要求; 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对学生进行什么品德教育等。能否实现教学目的,是一堂课成败的标准。因此,教师的导入设计, 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 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

其次,要关照实际,从学生学情出发。教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 教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顺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课堂的导入设计要有明显的针对性, 要从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生活阅历、文学艺术修养,接受心理水平出发, 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有的放矢。

最后,要贴近实战,与不同文本相照应。不同文体,要作不同的导入设计。如抒情散文可以以情导入,以情激趣;说明文可以导之以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议论文应当导之以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二、 课堂导入的 “激趣四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 课堂教学的导入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对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做了些探究,梳理出四种较为常见的导入法与大家商榷。

(一)设置悬念“诱导”法

“学则须疑”, 好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粒小小的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 会让学生的心湖泛起层层浪花, 巧妙的悬念设置更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课文展开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

高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 他们的热情会更多地受好奇心的驱使。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点, 在导入环节中有目的有方向地巧妙设计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 这种方法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来。如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 ,我设计了两个悬念:

常言说得好,“水火不容”,我们发现 作者落笔 处处不忘“ 火”和“ 雪”, 两者放在 一起写会否矛盾? 有何作用?

林教头和陆虞候之间展开了哪些“水火不容”的争斗? 结果又如何?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初步的阅读探究, 看看哪一组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既准确,又迅速。”

问题一经抛出, 马上点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他们迅速地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 津津有味地投入到了对课文的阅读与探究当中。

(二)开门见山“直入”法

当前教育教学中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 ,又称为“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我们在初中读过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它描写了一个趋炎附势, 随“势”而变的小人———奥楚蔑洛夫, 他是穿着警察外衣的沙皇政权的忠实奴仆。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他的另一经典之作, 作者又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让我们走进《装在套子 里的人》, 去认识下不一样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吧。

尽管是一种最简洁的导入方法,但直截了当,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很自然地进人了学习状态。

(三)温故知新“联想”法

高中语文许多内容前后紧密联系,在题材类型、表现思想和写作手法等方面是相通的,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联系旧知, 既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又唤起了他们与新知类似的记忆及联想, 为学习新知提 供了良好 的发展平台。 如教授《项羽之死》时可这样导入:

我们在学习《鸿门宴》时已经见识了项羽刚愎自用、自负逞强的性格,今天我们走进《项羽之死》进一步感受项羽的傲慢、自负和缺少心机。这样的性格特征是否是导致他走向英雄末路的根本原因? 难道正应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的“性格决定命运”?

这样饱含情感的导入不仅语言精练, 而且概括复习了旧知识, 使学生注意力在最短时间内高度集中, 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四)创设情境“体验”法

课堂导入时创设恰当的情境, 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 进入课文特定情境。由于中学生感性思维占优势, 情境式导入利用音乐、视频等直观形象的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 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 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并受其欢迎的,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相当广泛。如我授课时比较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利用影视资料再现情境 ,导入新课。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我播放了《红楼梦》的电影片段,然后提问:影片中的林黛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交流后导入: 带着对林黛玉这些好奇, 让我们也跟着林黛玉一起“走进”贾府吧!

2.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如《大堰河———我的母亲》的导入:

曾经, 有这样一首歌打动我的心,这就是《感恩的心》。请同学们听,并看屏幕上的歌词。如今, 一篇文章以同样的感情再次震撼了我的心,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课题,示意学生齐读。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 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堰河———我的保姆》,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教育就是唤醒”, 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 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 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 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正像魏书生老师所说:“好的导语像磁铁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老师要舍得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 那么好的导入环节就是 一片青翠 带露的绿叶,它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高效。

综上, 不论是通过何种方法导入新课, 都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和激情。要找准“燃点”,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学来兴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定则的原则, 就一定会实现一“触”激“发”的终极目标。

语文课堂艺术激趣四法 篇2

一、表演激趣法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要利用自身所懂的知识添加些表演才能,选择多种渠道把课文内容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即刻心领神会。精湛的“表演”才能,能灵活灵现地把学生带到课本所描写的环境中去。这也就使课文内容的讲解成为了一门“表演艺术”。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就像一个睿智的演说家,带动学生的学习情趣进入你所讲的内容;就像一个优秀的乐手,时时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中的形象达成和谐的共鸣。比如上《登泰山记》,老师先似在导游,又似在说书神侃泰山,再“立片言而居要”,字字切题,无赘语介绍泰山,再不时半文半白几句,让学生不能不产生立即动身去爬十八盘,去登天门以领略“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冲动,经过老师在短短几分钟里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示,此时的课堂早已掀起一股走进泰山的激情,还怕学生不读《登泰山记》?到最后没有一个学生无不想早一日“登泰山”了。

二、情感激趣法

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Peter Salvoey)和约翰·迈耶(John Mayer)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感因素,前者占20%,后者占80%。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具有感染性与迁移的功能,具有扩散与泛化的规律。所以,教师除了要优化课堂外,还要学会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从而以情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记一辆纺车》时,我先演唱一段《南泥湾》,唱完后请同学说说歌词中的“又战斗又生产”指的是什么事,学生很自然想到大生产运动,也就顺利导入课文。经过教师亲自的演唱,用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课本,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相想象思维。

三、辩论激趣法

学生时代每个人都喜欢辩论,在辩论中,通过各位辩手的几番唇枪舌剑之后,由最后一位辩手作最后的总结。因此,教师自己也应学习这种辩论艺术,作为语文老师就要给点时间让学生互相辩论,同时善于捕捉课堂上辩论信息,再与课文的重点内容加以整合,用精练、隽永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自己来当好最后一位辩手,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令其回味无穷。比如上《口技》,教师先提出问题:

1、口技艺人是在哪里表演?为什么他的表演吓得观众要逃跑?

2、人为什么有几百张舌头、几百只手?

3、口技艺人为什么能在同一时间发出几百、几千种声音?

4、“妇抚儿乳”中的“乳”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小孩子的乳头,还是“喂奶”的意思?

5、“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进行大辩论,再把问题一一解剖,课堂上学生立刻就情绪高昂。如再提出“忽一人大呼火起”。火从何起?有的学生认为是前面老鼠出来活动,它悉悉索索,发出声响,打翻了油灯,引起了着火,并不是突然起火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口技表演者故意发出的,等等,经过这样的辩论,学生一个个都跃跃欲试,争学口技,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并个个认真地研究起课本内容了。

四、提问激趣法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也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这样就能启动学生的横向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在上《鸿门宴》一课时,老师导出问题串讲文意:

1.曹无伤为什么会派人向项羽告密?这说明什么?(项强刘弱,刘邦理所当然应该居于项羽之下。刘邦违背这条规则,我不告密,将来又怎样保全自己?);

2.项羽得到密报后,第一反应时什么?这能看出项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关键时刻,项伯向张良泄漏了项羽的机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项伯其人?(多江湖义气,少政治眼光。);

4.面对危急,刘邦采取了哪几项应对措施?(①要项伯,以兄事之。②约为婚姻。③慷慨激昂说假话。④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⑤叙旧,示弱,说假话,归咎小人之言。)经过一提一思一答,学生的思维马上就活跃起来,课本知识就很容易掌握。

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四法 篇3

一、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

心理学中指出, 中学生的注意力的稳定并不很长, 一般在20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学生在每堂课中总有注意力并不集中的时候。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平铺直叙, 没有感情的激荡, 高潮的迭起, 就势必更加引起学生分散其注意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 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课一开头就应当情真意切, 以情动情, 要能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入境就亲”的感觉, 从而使课堂刚开始就产生良好的氛围。

在教授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那种身在异域, 却刻骨铭心思念家乡的深情, 在课前先播放《故乡的云》, 学生听着优美的旋律, 伤感的歌词, 个个沉浸其中, 似乎“心有戚戚焉”。此时这样导入:“在每个人的心里, 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那就是故乡。古人说‘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还说‘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所以身在异国的韩少功要高唱‘我心归去’, 今天我们就跟随他一起去聆听他心中的故乡之歌。”这样, 综合运用乐曲欣赏、古语传情等多种艺术手段, 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形成一堂课开始良好的气氛。

再如教《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 一边播放《命运》音乐磁带, 一边打出“橘子洲头”和“同学少年”的彩色投影片, 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的审美通感, 营造氛围, 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氛围中, 学生就会神思飞扬, 很自然地进入美妙而微妙的艺术境界, 产生了解作品主旨、鉴赏作品艺术技巧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接下来就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 课堂就“活”了。

二、渲染情感, 活跃气氛。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 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 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 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 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的力作, 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因而,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 使学生围绕着教师的上课思路展开积极的思索, 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基调, 运用情感渲染出一种特殊的课堂艺术情境, 把学生引进到这种情境中来, 造成一种强烈的共鸣, 在共鸣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使学生的感情得到陶冶、升华, 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体味了字字是泪句句含血的文句后, 我引领学生走出地坛, 走近各自的母亲, 让他们回忆平时忽略的一些细节。有的学生想起母亲冬日里浸在冷水中的冻裂的双手;有的学生想起自己曾经离家出走, 躲在远处看到母亲焦灼的目光;有的学生想起车站前, 母亲送上的热乎乎的煮鸡蛋;有的学生想起与母亲争吵后, 母亲流下的伤感得泪……学生们对自己的母亲有了重新审视, 以及对母亲更细致的体察。由于有了前面较好的铺垫, 学生情动于衷, 言溢于表, 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并在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及对自己情感的再体验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这里教师留给学生的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受业解惑”, 而是心的发现, 情的碰撞。对以情见长的文章要在“情”上做足文章, 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良好的课堂气氛就会出现。

三、增设趣味, 活跃气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想象力, 无疑是将课堂引向高潮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课堂上, 如果教师擅长用诙谐幽默给学生“解压”, 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学生沟通感情, 就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讲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穿插周瑜和大小乔的故事;学习《鸿门宴》, 讲泗水亭长刘邦的故事、霸王别姬的故事;学习《谏太宗十思书》可以讲魏征梦中斩龙王的故事。通过趣味性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拓宽了知识眼界, 丰富了课外知识, 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激起思想上的唤醒, 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求索, 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情境交融中愉快地接受知识, 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气氛可想而知。

四、讨论疑点, 活跃气氛。

疑点就是文本存在的模棱两可之处, 矛盾之处, 模糊之处。它是文本的特别表达或处理。有疑则争, 有疑则论, 教师可以利用疑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课堂讨论。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舒展, 实为活跃课堂气氛的良招。

如《项脊轩志》, 可以抓住“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亭亭如盖矣”, 问学生树是谁栽, 把教学推向高潮。其实产生争论的原因很简单:断句在“吾”还是“吾妻”之后。而树究竟是谁栽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在论战中开拓了思维, 体验到了归有光无声的凄凄之痛。又如《项链》里路瓦栽先生为什么在丢失项链后没责骂玛蒂尔德而选择了赔偿?当大家把目光集中在女主角身上的时候, 看看男配角, 无疑打开了另一扇丰富的大门。学生完全可以由此对文本主题展开多样化个性化的解读, 形成高潮。这样自由地讨论, 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下, 尽情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而备感振奋,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四法 篇4

一、猜迷激趣法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这样导入:

今天,我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这要考考大家的智力(故作神秘)。

一天,我校办公室,李老师和几个同事正在办公。这时来了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对着了老师有力地敬了一个军礼后说:“李老师,我来看您了。”老老师抬头一看,似乎有些印象但又记不起他的名字。正迟疑间,旁边的一位老师想为难下他,问他的学生叫什么名字?李老师稍一沉思,笑着说:“还用说,他就是……”听后,他的学生和其他老师都会心地笑了。但李老师并没有说出他学生的真实姓名,同学们猜猜,李老师是如何称呼他的学生呢?

学生各抒己见,举手回答。有预习的学生会答“最可爱的人”。对,李老师就称呼他的学生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呢?通过学习魏魏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同学们可以找到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

二、故事引路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学习《竞选州长》一文,有老师就用故事导入: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长霍夫曼,霍夫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便恶意攻击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的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笑着回击说:“我以为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还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剌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故事引起了同学们的笑声,老师乘兴提出:“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就是幽默、辛辣,你能从《竞选州长》中说说这种特点吗?好,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

三、设问引入法

教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往往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思维,积极地思考问题。如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从漫谈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先在副板书的位置上写上“城市的美称”几个字,然后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我们浏阳可以叫花炮城,上海可叫不夜城,广州可叫羊城,南昌可叫英雄城……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同学们猜猜?”(老师在正板书位置上写“苏州”二字)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响亮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二字后面写上“园林”二字。这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心里豁然开朗,兴味盎然,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驱动力,急于了解苏州的园林的特色。

四、对联揭示法

对联字数相等,句式对称,内容相关或相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巧妙地将这一语言艺术引进课堂,能给有限的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就用了一幅恰好能概括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的对联,以此来导入本课的阅读欣赏。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中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初中历史教学导入“四法” 篇5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属于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 它是指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虽然这种导入法往往缺乏趣味性, 但如果能够精心设计, 则有利于知识间的相互衔接, 可加深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为全面。如, 在学习有关夏、商、周的历史时, 教师可以用暴君残暴统治的史实进行导入。夏桀昏庸, 商纣残暴, 周厉王专制, 其结果是国毁人亡, 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新王朝的建立。这样进行导入, 前后照应, 过渡自然, 很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悬念导入法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 兴趣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 它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重要基础, 是学生探求知识、积极思考的巨大动力。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进行导入,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在“五四爱国运动”一节导入中, 首先,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然后, 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也是战胜国, 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被当作战败国瓜分了呢?”这样导入, 能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使他们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进行导入设计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三、音像导入法

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对于中学生而言, 教师照本宣科式的讲述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此,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录音、图像等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适时地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频、视频, 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 不仅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而且可以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 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如, 在讲“红军不怕远征难”时,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七律·长征》的音频进行导入, 也可以在学生看完电视剧《长征》片段的基础上, 提出如下问题:“该剧中的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四、史论导入法

翦伯赞曾指出:“史料如果不被放在它的整体中, 放在联系中, 那它就是一些孤立的碎片, 任何问题也不能说明。”在导入环节, 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史料把旧的知识和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 向学生阐明历史发展线索, 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讲清楚这几个要素, 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这些要素可以转化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教师应根据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 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 按照一定的地点、区域讲授历史知识;以历史事件为线索, 讲清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新课导入时, 教师应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史料揭示出来, 做到史论结合, 这样, 既能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也有助于他们顺利进入学习新知的状态中。如, 在“西欧早期封建社会”一课导入时, 首先, 我让学生回顾一下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状况。很多学生马上想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隋唐时期。然后, 在此基础上, 我不失时机地这样告诉学生:“你们想知道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有何区别吗?西欧早期封建社会发展情况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可以试着找出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如此导入, 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 而且让他们了解了比较这一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 学会了史论结合。

学科教学导入四法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案例分析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说的那样:“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堂导入的出发点是转移学生注意与兴趣,实现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课堂导入的成效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课堂导入要有趣,切忌刻板乏味;课堂导入要切题,切忌随心所欲;课堂导入要深思,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课堂导入要简洁,应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

一、开门见山释题法

莎士比亚曾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这个见解很深刻。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开门见山释题的导入,可以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比如我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读书莫放“拦路虎”》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1》课,齐读课题。接着我问学生:什么是“拦路虎”?指名答后,追问,读书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放过不认识的字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导入新课的时候,我抓住课题的关键词,开门见山地问学生,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思路引进课文的内容和中心。

再比如执教苏教版六年级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在指名读课题后,我问“课题”中的“我”指谁?你了解他吗?引导学生汇报预习成果。跟着又追问“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个课题表明什么?从课文哪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肖邦爱国呢?这样开门见山释题导入,直指文章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

开门见山释题的导入,特点是“短、平、快”,特别适用于课题是概括课文内容的,直接表达文章中心的这类文章。但若是经常使用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有呆板之嫌。

二、温故知新复习法

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与延伸的,学生是从旧知识中起步迈向新知识的掌握。老师要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可使学生迅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明确学习的思路,增强学习的信心。

我在执教杜甫的《绝句》一诗时,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问学生,我们曾经学过许多赞美春天的古诗,你能背一首吗?这个问题抛出去后,孩子个个都很活跃,你背《咏柳》,我背《春夜喜雨》……

再如执教六年级的《学与问》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课文,同学们一下子就回忆出五年级学过的《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四年级学过的《说勤奋》,像这样的说理文学习孩子们已经驾轻就熟了,孩子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下子就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温故知新复习导入,既给学生复习巩固旧知的时间,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思维。运用温故知新复习导入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老师要对所教教材的整体有一个认知,要能够前牵后连地引导学生为迁移而学,以旧知带动新知,整合性学习。

三、创设情境激趣法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到:“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无疑会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种:

1.讲故事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以情节取胜,能激发学生迫切想了解故事人物的心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比如在执教四年级的《伊索寓言》的时候,我就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的。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早的故事大王是谁?告诉你们吧,他叫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个寓言家,他可会讲故事了。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大家想不想听……孩子一听有故事可以听,个个眼睛发亮,课堂学习气氛顿时浓郁起来。

有些老师认为这个方法不适用于高年级,其实不然。我在执教五年级下学期《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一上课,我就模仿说书的人,拿着黑板擦当做惊堂木,“啪”的一声开讲了!话说“林冲别了智深,回到家中,眼见娘子被高俅调戏……”《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的片段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当讲到“林冲被发配沧州”时,戛然而止,欲知下文请看,我手一指,学生齐读课题《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学习《红楼梦》选段的时候也是如此。

如果遇到剧本学习,比如《公仪休拒收礼物》《负荆请罪》等,更应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先对文章有一个认识,再认识剧本,这样学习起来就不忙乱。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既关注文章内容,又点出是剧本,关注了文章的写作形式,一举多得。

2.借媒体

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感受的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用适宜的音乐导入课堂对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大有裨益。

比如,执教三年级的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前,我就播放音乐。孩子们听到这个耳熟能详的乐曲,个个哼唱,不用读课文,课文就已经走进了孩子的心。用好的媒体教学,事半功倍。课堂导入的时候配乐朗读,可以让孩子入情入境地学习;导入的时候配乐、配图,让孩子欣赏画面,可以引导孩子身临其境;课堂导入配乐书写,可以让孩子静心学习……

借助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不可或缺。课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学生对于壶口瀑布的了解不多,对于黄河的汹涌并不了解,这样他就不能从心底里佩服艄公的技艺高超和镇定自若。看了视频,听到了哗哗的水声,看到了激流勇进的场景,孩子们个个都吸一口气。当看到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河面上上下下的行进时,孩子们都不敢大声喘气……这时候,老师适时点拨,孩子一下子就能领悟出,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了,解决了课文理解的难点。

我在执教《安塞腰鼓》一文时,因考虑到学生离陕北的安塞腰鼓还是很远的,于是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一段有关安塞腰鼓的视频,激越的画面、雄壮的鼓声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

在执教《草原》一课,孩子们没有去过草原就不能想象出草原的辽阔,牧民的热情。播放一段视频,孩子仿佛走进了草原,看到牛羊、蒙古包,听着胡琴声、马蹄声……仿佛都能闻到青草的香,孩子怎么不喜欢阅读呢?

3.说背景

所谓的“知人论世”就是介绍文本作者及其创作的背景。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从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入手,对理解文本内容是有帮助的。我在执教《大海中永生》一文时,一上课就让大家来介绍一下自己了解到的邓小平同志。孩子们通过预习,交流,知道了邓小平为中国建国、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做出的重大贡献后,再来学习《在大海中永生》,对文本中心的理解,对作者及人民对邓小平不舍的情感感悟会更加深刻。

像这样有着明显政治色彩的文章,离学生的时代有距离,老师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们补充背景资料,这样孩子们的学习才不会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理解起来才不会片面。有实验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入情入境后,学生的理解、记忆等认识技能就都会受到影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对话讨论参与法

对话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更多地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对话也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是教学行为中的主体”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可以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为学生学习文本做好铺垫。

1.悬念式导入

悬念,就是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渴求和期待。悬念式导入也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和渴求,诱导他们急于了解作品内容的好奇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使之在紧张的学习和思考中体会到问题得以解决的快感和愉悦。

在学习《埃及金字塔》一文时,一上课,我就抛出一个问题:关于金字塔,人类有太多的未知,对此你对金字塔有多少了解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汇报着自己预习的成果。想了解更多关于金字塔的内容吗?那就和我走进文字,去探究金字塔吧!一个悬念的设计,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愤、悱”的状态,产生了急于了解文章内容的强烈渴望,“启发”的状态生成就呼之欲出了。

2.质疑式导入

“学贵有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导入时,针对学生已有知识冲突激发学生质疑,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好奇心。

我在执教《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时候,我问学生,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吗?课前预习了课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一下子课堂翻转了,不再是老师讲解,而是学生汇报自己在家的学习成果,有学生同意课本的表达,有学生质疑这样的表述,因为火星是没有生物居住的,这一条就足以说明他们不是孪生兄弟。

3.比较式导入

所谓比较,就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不同点,采用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例如,我在执教《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课时,我问学生类似这样有一个大人物和一个小孩子的课文我们曾经学过吗?学生回忆曾经在三年级学过《大作家和小老师》,四年级学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跟着我追问,既然学习过类似的课文,你知道《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这一课该怎样学呢?学生很快就通过比较,学会了学习课文的方法。

4.研究式导入

对于距离学生生活有一些距离的文本教学,我们会采用研究式导入。比如在执教《秦兵马俑》一文时,我们将各国领导人参观兵马俑的新闻标题罗列出来,让学生读读,问其有什么感受。学生们一下子就能说出“可见秦兵马俑是中国的象征,是西安的标志”。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学习课文的时候,对文章的语句理解会更加深刻。

上一篇: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下一篇:基础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