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2024-10-08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共11篇)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1

0 引言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方法能很好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 一方面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转变成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主动者, 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另一方面使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全方位中心主体角色转变成引导、咨询、解惑的服务型中心角色。这种方法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那就是使教育的对象即受教育者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提高。

1 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随着市场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 要跟上职业领域中的新技术。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是关键。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受旧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直在课堂内下功夫, 充分备课, 听课评课, 检查作业, 考试等等, 但忙来忙去还是不能跳出书本。由于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 专业课不同于文化课, 这样的检查、考核大多只看理论不看实践教学, 容易使老师只满足于该教的教了, 学生该学的学过了。但学生究竟掌握了那些专业技能, 学生了哪些操作本领, 工作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 一概不知。而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真才实学, 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这就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

2 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演员, 学生是观众, 演员只讲自己演出是否成功, 不管观众接受的如何, 更谈不上培养创新人才了。在职业教育中, 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 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 要有演员变成导演, 让学生去做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演好自己的戏,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2.1 教师要由控制型主体角色转变成交流型、对话型、服务型角色。

目前大多数学校仍采用的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步教学法” (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 强调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传统的教师控制型主体文化, 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 泯灭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项目教学法中, 一个项目或一个任务的完成者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在完成任务或项目中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的也是学生而非教师, 那么对话型、服务型角色才是教师的新型定位。教师的新型定位会使师生相互尊重, 共同交流。学校不再是教师中心, 教师权威的场所, 而是学生中心, 学生发展的场所。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持续不断对话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师生之间可能就某一话题、知识、情境等进行交流、讨论、质疑、争辩, 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等都能得到锻炼、提升。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为了学生的职业定位, 高职院校的教师就必须脱胎换骨, 真正转变思想, 从中心角色中游离出来, 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诱发者, 讨论问题的交流者, 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或顾问。

教师不仅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 还应该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具体环节的角色转换。项目教学可划分为设想、准备、实施与评价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设想阶段, 教师要针对专业或实际需要, 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 刺激或诱惑学生去选择某一项目或任务, 教师是学生设想的刺激者或诱惑者。在准备阶段,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 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实施阶段, 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 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 帮助学生解决完成任务时碰到的困难, 教师更多的是组织者与引导者。在评价阶段, 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行为表现及体验;评价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与小组合作精神, 教师主要是评价者。因此,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 甚至这在任何一个阶段, 教师都要不断完成诱惑者———指导者———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转化。

2.2 教师要由专一型向多能型转变多年来, 学校教育一直是分

学科进行的, 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 就把自己禁锢在学科的堡垒中, 不再涉取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而当今的时代又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大量的高科技产品迅速进入各个生产和生活领域, 新知识不断增加, 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就要求各类院校的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 增加新知识、新技术的容量, 由过去的只能教一门课, 向多功能型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教师的多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业务能力。

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广博、精深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的教学能力,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教育应变、科研创新能力, 获得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熟悉掌握各教学环节,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以渊博的知识来适应熟悉万变的需要。

2.2.2 教学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教育,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 更应具备创新能力, 如何把创新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具体教学中, 是我们每个高职院教师必须探索德课题。教师需要处处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充分理解和运用项目教学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2.3 掌握新信息, 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实际上就是传递信息。教师不仅要想学生传递更多、更新的信息, 还要不断发现、吸收新信息, 做到传递给学生的永远是最新、最有用的信息。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新形势, 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教学势在必行, 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更直观、生动、丰富多彩, 学生可听、可看、可说、可做, 可以在轻松地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设施。

2.3 教师要由独立型向团队协作型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

大多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 基本上是独立完成教学工作, 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是项目教学涉及多学科教学内容, 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 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的能力, 不仅要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 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 这对教师来讲, 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 他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 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还有分工细化的现代社会非常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师也才能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也才能使学生完成项目时体现团队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才能更好地引导、帮助学生更为合理地完成项目应有的所有环节。

总之, 职业院校的学生为了能在信息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中要及时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为社会培养出具备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 职教论坛, 2007.3 (下) .

[2]李小龙.论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换[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2) .

[3]夏昌详.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时间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2

论大学生就业中的自我定位问题

作者简介:王世庭,(1987.9-),男,汉,云南寻旬,云南省曲靖师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 摘要:现在的社会留给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很多应届毕业生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把自己放在整个就业市场中考虑,对市场不太了解,对自己又估计过高,没有准确地自我定位。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中自我定位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就业中如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关键词:自我分析;自我定位;大学生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自己未来的职业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应届毕业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职业规划系统,对自身加以分析,通过自我分析找出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明确自身进入社会应该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通过规划人生,明确自我定位,明确“社会能够给我提供什么机会?”、“我能做什么”、“我的选择是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具体化和可行化,为自己走入社会提供明确的方向。 1.毕业生就业时存在的自我定位问题 1.1自我认知不够清晰,定位不够准确。 从每年3月份开始,很多用人单位就会陆续到学校进行招聘,而很多大学生在去应聘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该岗位,或者到了该公司之后,自身是否有所发展等问题,而盲目的制作简历去参加招聘。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对自身认知不够清晰,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大学生一定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学会对自身进行分析,找到自己在就业中的定位。得要明白自己的志向是什么?自己擅长的是什么?在进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行业之前应该准备些什么?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自我认知的分析,对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给出自身适合的职业目标。 1.2面对多个工作机会,不知道如何选择。 一个人的成功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知识结构、技能、思维和社会资本。从四个因素来看,一个好的单位是需要让一个人在四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受益才是一个好单位。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多个工作机会的时候,会产生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常常就是一山看着一山高,最后实在没主意了,就稀里糊涂的选择一个。这说明大学生没有对自己所要准备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没有把一个人成功的因素考虑进去,最后导致好机会溜走才后悔莫及。 1.3面对就业压力,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现在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待就业的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刚走出校门遇到碰壁的时候,很容易让人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 大部分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会经历这样的心理阶段,刚开始的时候,非常“自信”,觉着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属于具有高级知识的人才,就应该做白领,或者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多次的碰壁之后,会表现出“自卑”的状态,发现大学生其实有的时候连民工都不如,就开始变得不自信,就会降低期望,或者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值钱,甚至连清洁工都可以选择去尝试;第三阶段,接连碰壁,看到身边的人已经开始工作之后,会产生“迷茫”的`状态,这时就会自乱了阵脚,于是就失去了方向。 2.如何在就业中准确的进行自我定位 2.1通过自我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 首先应该静下心来,对自身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深入的了解自己,清楚的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的路是什么?”。充分的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前进的方向。 其次是通过自我分析之后,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家都知道个体是有差异的、不同的,我们得学会去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 通过自我分析,给自身一个明确的自我定位,亮出自己的一个独特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了解;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客观、全面、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2.2寻找自身的弱点 大学生可以采用360°评估系统,或者SWOT分析模式,对自己进行自我分析,寻找到自身性格等方面的弱点。性格上的弱点是先天的,我们不能逃避和忽视,我们必须正视,才能够减少这方面对自己的影响。例如:一个内向型的人,他就很难与人沟通,不能把自身的想法充分的告诉合作伙伴。如何寻找自身的弱点呢?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多跟自己熟悉的人好好聊聊,看看别人的眼中,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自己的感觉一致,找不不一致的地方,然后慢慢提高自己。 2.3明确就业目标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明确自身的就业目标,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这一问题。通过SWOT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要想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目标,还应当遵循职业生涯规划的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只有爱一行,才能做到干好一行,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二,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到得心应手。第三,分析社会环境,选择社会急需的人才领域。第四,选择与自身发展有利的领域。只有选择了对自己合适、有发展的领域,一个人才能得以发展,才会成功。 2.4发挥自身的长处 现在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很多单位招聘的时候,需要具有工作经验的人,而这也是应届毕业生的一大“短处”。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长处,来主动推销自己。在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大多数都想获得一份高薪酬的工作,可是自身的实际能力还有所欠缺,这个时候应该发挥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立足于实际,从基础做起,慢慢的积累资本,用自己的长处去经营人生,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总支,大学生在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的时候,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会分析自己,明确自身的目标,在就业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学会适应各种环境而不被淘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求职者应该根据环境的改变,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管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自我定位。(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师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3

在此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对课堂的把握从单一的指令性要求转变为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发展两个方面,从课堂的主宰者逐步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种转变的影响下,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认真分析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成为当前中学体育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80

“中学体育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在此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对课堂的把握从单一的指令性要求转变为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发展两个方面,从课堂的主宰者逐步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种转变的影响下,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认真分析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成为当前中学体育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主导即引导,教师要从课堂目标的把握上成为课堂的引领者

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体现在教学之中,就是要从“教导”转变为“引导”,从课堂目标的预设、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等各个方面都剔除单纯的说教和指令,转变为循循善诱的知识激活、思维启迪和能力培养。教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合理地分解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运动、游戏、技巧掌握等教学过程中增强体质、发展能力、健全心理。例如队列队形练习课,要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动作的能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充分按照目标要求,设置了由小组长指挥、以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小组之间互相检查、优秀小组评选及表演等几个环节,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发挥小组长的能动作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建立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合理设计上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主宰者,要走下讲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中学体育课堂上,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环节和问题应对策略,让学生去实践、思考和互动,教师引导、点拨和促进。例如快速跑的素质练习课,如果只是机械地追求速度,单纯地要求学生训练,体育课堂的乐趣就会被抹杀,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依照教学目标中“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体验跑的乐趣”的要求,首先让学生慢跑一圈,给学生指导跑步的节奏和呼吸,接下来进行摆臂、小跑步、高抬腿、30米加速跑四项内容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快速跑技巧之后,把学生分成“长江”和“黄河”两组,进行追逐游戏。整节课的教学环节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教师则只是把握和引导课堂,角色明确合理。

三、心理健康内容的创设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

中学体育课程改变了以往只关注学生身体成长的片面教学思路,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内容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既有的教学思想,既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训练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承担双重角色。例如自编操练习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编体操,教师首先进行徒手操热身,让学生初步感受体操的美感和规律,接下来分组进行创编,教师参与小组之中,指导学生解决在创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创作羞怯心理,创作出符合其特点的体操。这个过程中学生团结协作、战胜自我,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心理健康也得到了发展。

四、教师对课堂生成的评价转型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要注重激励和发展,这种发展性评价方式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指向,教师不能再充当判断者和仲裁者,而应该是促进者和激励者,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的引导者。例如跳跃练习中,部分学生对技巧的掌握不够好,练习起来难度大,教师要用肯定性语言激励学生正确地去面对,通过不断地练习最终掌握技巧。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关系到中学体育课程能否高质量地落实三维目标,因此,教师要自觉调整其角色定位,做教学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发展者。

[参考文献]

[1]王春霞.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中对教师角色问题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邱海洪.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角色的定位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1).

[3]周美芳,卢英,程其练,曾琼,邓红梅.转换教师角色适应中学体育课程改革[J].山西体育科技,2004(3).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4

震后应急救援是一项时间紧迫的复杂系统工程,应急救灾物资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供应,以期尽可能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等各种约束条件下,通常应急救灾物资先从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运往设置在灾区附近的各应急中心,然后再由各应急中心配送至各救灾点。因此,应急中心定位(Location allocation problem,LAP)与应急车辆路径规划(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是震后应急物流系统的两个关键问题,且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1]。因为不同应急中心定位方案会导致不同的应急车辆路径规划,应急车辆路径规划也会反过来影响应急中心定位方案。因此,必须进行整体优化,即研究震后应急物流系统中的定位-路径问题(Location Routing Problem,LRP)。

尽管商业物流系统中的LRP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2,3,4],但是关于应急物流系统中的LRP的研究文献相对甚少。文献[5]研究了灾害条件下的应急物资配送和伤员运送救治问题,进行了临时医疗点选择、应急物资分配和车辆运输路径决策。但是没有集成优化LRP。文献[6]将减灾系统中的LRP划分为应急服务设施选址和应急资源运输路线安排两个子问题,并建立了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LRP模型,设计了一个两阶段的启发式算法分别求解两个子问题。文献[7]研究了应急物资配送中心定位与配送车辆路径安排的联合决策问题,采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以应急物资运达时间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了一个模糊LRP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两阶段启发式算法予以求解。文献[8]针对需求随机变化的应急物流LRP,使用区间型数据表示不确定的应急物资需求量,并以总救援时间和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应急物流LRP优化模型,设计了改进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文献[9]研究了灾后应急物品运输中的LRP,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了中期经济、短期经济和人道主义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变邻域算法并采用CPLEX软件予以求解。文献[10]研究了灾后垃圾收集操作中的LRP,在通常的LPR模型上增加了车辆到达可能性约束条件,设计了一个基于禁忌搜索的元启发式算法予以求解。

震后应急救援的时间紧迫性、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中的LRP特性不同于一般商业物流系统中的LRP。例如一般商业物流系统中的LRP的交通路网状况稳定、需求点的物资需求通常小于车辆容量采用巡回配送方式、商业物流系统主要考虑利润最大化或总成本最小化;而应急物流系统中的LRP具有时间紧迫性、由于道路损坏或交通拥堵造成车辆行驶时间的随机性、震后受灾点对有些应急物资的需求非常大可能超过车辆容量需要采取分割直接配送方式、应急物资配送具有时间紧迫性、弱经济性等特性。为此,本文综合考虑震后应急物流系统的特性,以应急物资总运达时间与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多目标LRP优化模型,并设计混合启发式算法予以求解。

2 LRP数学模型

2.1 问题描述

地震灾害发生后,需要在灾区建立若干个应急物流中心,在规定时间内把应急物资配送到各个救灾点(如图1所示)。假设已有若干个位置和容量已知的候选应急物流中心,各应急物流中心拥有一些不同容量类型的应急车辆,用这些车辆配送应急物资到各个救灾点;各救灾点的位置与应急物资需求量已知,并要求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运达;应急车辆从所属应急物流中心出发,完成配送任务后回到该中心;车辆运输成本与其行驶距离成正比。问题目标:在已有候选应急物流中心内选择若干个应急物流中心,并在满足其容量限制、车辆容量限制、救灾点时间限制条件下规划应急车辆路径,满足救灾点需求,使应急物资总运达时间最小、并在此基础上使应急物资供应总成本最小。

大需求量救灾点的处理方法:可能某些救灾点对应急物资的需求非常大(超过车辆容量)。本文根据车辆容量情况将大需求量救灾点分割为2个虚拟救灾点,即满载需求点和小需求点。满载需求点采用直接配送方式,即由离其行车时间最短的应急物流中心派车直接配送;小需求点采用巡回车辆配送方式,即和其它小需求点一起由巡回车辆进行配送。

2.2 符号说明

N1{g|g=1,2,…,m}——候选应急物流中心集合;wg——应急中心g的容量限制;Fg——应急中心g的固定费用;N2{h|h=1,2,…,n}——救灾点集合;dh——救灾点h应急物资的需求量;[ωhs,ωhe]——救灾点h的应急物资配送时间窗;N=N1,N2——所有节点集合,i,j∈N;cij——节点i至节点j的行驶距离;V{k|k=1,2,…,k}——应急车辆集合:Qk-应急车辆k容量;ek——应急车辆k的固定使用费用;rk——应急车辆k的平均行驶速度;bijk——应急车辆单位距离运输成本;tijk——应急车辆k从节点i至节点j的行驶时间,tijk=cij/rk;Tik——应急车辆k到达节点i的时间,当i∈N1时Tik=0。

2.3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震后应急物流系统中的多目标定位-路径优化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1)表示应急物资运达总时间最小,是首要目标。目标函数(2)表示应急物资供应总成本(包括应急物流中心固定成本、车辆固定使用成本、应急物资配送成本)最小,是次要目标。首先要满足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再满足次要目标。约束条件(3)表示车辆容量限制;约束条件(4)表示应急物流中心容量限制;约束条件(5)保证选中的应急物流中心有车配送;约束条件(6)保证没有选中的应急物流中心不能发车;约束条件(7)保证任意的2个应急物流中心不能在同一条路径上;约束条件(8)保证车辆路径连续;约束条件(9)保证每个就灾点有且仅有一辆应急车辆进行配送;约束条件(10)表示了车辆到达救灾点的时间计算方法;约束条件(11)表示应急物资运达救灾点的时间窗;约束条件(12)、(13)、(14)表示变量取值约束。

3 算法设计

目前求解LRP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求解和整体求解。两阶段求解方法将LRP分解为LAP和VRP分别求解,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但是计算速度比较快;整体求解方法将LRP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求解,有效提高了解的质量,但是计算时间相对比较长[4,7]。为求得高质量方案,本文基于整体求解思路设计了一种禁忌搜索算法结合带时间窗蚁群算法的混合启发式算法求解上述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参数初始化。设定程序最大迭代次数maxiter、候选应急物流中心的数量m与容量wk、选择应急物流中心数目χ、救灾点h的需求量dh与时间窗[wks,wkc],令当前迭代次数iter=1,计算各个救灾点h到各个候选应急物流中心g的距离cgh:

步骤2:应急物流中心选择与救灾点分配。从m个候选应急物流中心随机选择χ个作为已选应急物流中心,采用SWEEP算法[12]根据距离cgh最短原则、并考虑应急物流中心容量wg限制分配救灾点h.即把各个救灾点h到各个已选应急物流中心g的距离cgh从小到大排序,首先把救灾点h分配给cgh最小的应急物流中心g,如果满足wk限制,救灾点h就分配给中心g;否则就要分配给cgh次小的应急物流中心,并检查wg限制。以此类推,直至所有救灾点分配完毕。

步骤3:分配方案检查。如果本次应急物流中心选择与救灾点分配方案和以前方案相同,转步骤2;否则,把本次方案存入禁忌表,iter=iter+1,转步骤4。

步骤4:应急车辆路径规划。设计带时间窗的蚁群算法,进行各个已选应急物流中心的车辆路径规划。主要步骤如下:

Step1:初始化。读取本次方案的相关信息,并初始化带时间窗的蚁群算法各参数:设定最优应急物资总运达时间与最优总供应成本为尽可能大的正数、最大迭代次数maxnum、迭代次数num=1、蚂蚁数量P、车辆容量Qk、车辆速度rk,并把所有节点分已经访问节点集合R与剩余节点集合U.P只蚂蚁都以应急物流中心为出发点。令蚂蚁k当前装载量loadk=0,车辆当前行驶时间Tik=0。

Step2:蚂蚁转移规则。关于剩余节点集合U,计算蚂蚁k移动到剩余节点j(j∈U)的可能性

其中,τij(t)是信息素浓度,ηij(t)是能见度,α,β是变量相对重要度,ρ∈[0,1]是一个随机数,θt是选定概率。把剩余节点按照转移可能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首先选择排序为第一的节点j,计算应急车辆k当前装载量loadk=loadk+dj.此时,考虑车辆容量Qk的限制,如果loadk≤Qk,同时还要满足救灾点的配送时间窗[ωks,ωke]限制。当蚂蚁k从节点i移动到节点j时,应急车辆k到达节点j的时间Tjk为

如果[ωks≤Tjk≤ωke],蚂蚁k从节点i移动到救灾点j,j∈R;否则,就要选择剩余节点中转移可能性排序第二的节点,以此类推直到选择了最合适的移动节点。如果loadk>Qk.蚂蚁k返回应急物流中心,loadk=0,Tik=0。重复该方法一直到所有节点访问完为止,并计算蚂蚁k的应急物资运达总时间f1与供应总成本f2.

Step3:记录结果。如果所有蚂蚁都搜索完毕,记录本次规划中的最优路径(应急物资运达总时间f1最小);否则转Step2。

Step4:2-opt优化。对本次最优路径进行ψ次2-opt优化,优化后的应急物资运达总时间与总成本根据时间优先规则进行判断:如果,且,则,;否则,路径表不更新。

Step5:信息素更新。迭代次数num=num+1,同时对所有路径上的信息素按下式更新。

其中,δ为一个常数,φ为信息保留度。

Step6:蚁群算法结束判断。如果迭代次数num=maxnum,蚁群算法结束,转步骤5;否则,转Step2。

步骤5:混合启发式算法结束判断。如果iter=maxiter,算法结束;否则,转步骤2。

4 算例分析

以Solomon的VRPTW BENCHMARK PROBLEMS问题库中的RC101 to RC108算例数据为基础[12],同时根据本文所研究LRP的特点修改或者补充相关数据产生测试算例。具体方法如下:①从RC101 to RC108数据中随机抽取5个坐标数据作为候选应急物流中心的位置,随机产生应急物流中心的容量与固定费用(表1);②设定各应急物流中心具有2种不同优先级别、不同容量类型的车辆各5辆,车辆行驶速度rk分别为60km/小时、50km/小时(表2),车辆配送费用bijk为10元/km;③随机抽取20个坐标数据作为救灾点的位置(表3)。由于应急物资配送具有时间紧迫性,所以本文假设所有救灾点时间窗的最早时间为0,表示救灾点要求应急物资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实现供应,最晚运达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最晚时间[7]。

程序参数设置:maxiter=100,iter=1,opti=0,m=5,χ=3,maxnum=50,num=1,P=20,α=2,β=3,θt=0.6,φ=0.8,bijk=10,ψ=10。

算法采用Matlab R2013a进行编程实现,在AMD A8-4500m APU 1.90GHz、内存4G的微机运行。算法运行了50次,平均计算时间为293.37秒,计算效率比较高,计算结果比较稳定,均选择1、2、4号作为应急物流中心,启用12辆车进行配送;目标函数值1的平均值为1384.62分,最优值为1323.91分,最差值为1437.43分(与平均值的偏差仅为4.39%和3.82%);目标函数值2的平均值为77845.16元,最优值为77294.5元,最差值为78980.57元(与平均值的偏差仅为0.7%和1.46%)。最优方案选择的应急物流中心序号、各应急车辆行驶路线如表4。其中,应急车辆行驶路线表示采用救灾点序号表示,0表示应急物流中心;车辆配送时间不包含车辆从最后一个救灾点返回应急物流中心的时间。最优方案应急车辆路径如图2所示。

5 结束语

震后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是救援工作的关键。为提供应急物流系统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应急物流系统中的LRP的特性,以应急物资配送总时间最小、系统总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了一个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多目标LRP优化模型,并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设计了一种混合启发式算法予以求解,采用算例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应急物流系统中的多目标LRP。后续研究将考虑多品种应急物资、应急车辆动态调度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代颖等.震后应急物资配送的模糊动态定位一路径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2,15(7):60~70.

[2]Min H,et al.Combined location-routing problems:A synthesi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8.108(1)il~15.

[3]Nagy G,Salhi S.Location-routing issues,models and metho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77(2):649~672.

[4]汪寿阳等.集成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3(2):69~75.

[5]Yi W,Ozdamar L.A dynamic logistics coordination model for evacuation and support in disaster response activiti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79(3):1177~1193.

[6]曾敏刚,崔增收,余高辉.基于应急物流的减灾系统LRP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18(2):75~80.

[7]代颖,马祖军.应急物流系统中的随机定位-路径问题[J].系统管理学报,2012,21(2):212~218.

[8]孙华丽等.随机需求应急物流多阶段定位-路径鲁棒优化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3,22(6):45~51.

[9]Rath S,et al.A math-heuristic for the warehouse location-routing problem in disaster relief[J].Computers&Operations Research,2014,42:25~39

[10]Andie Pramudita,et al.Location and routing problems of debris collection operation after disasters with realistic case study[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25:445~458.

[11]http://w.cba.neu.edu/~msolomon/problems.htm.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5

前些天master.张问我如何定位到目标用户,我自己把这个问题分成“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问卷的投放”两大部分。

首先要理解何谓目标用户,不同的调研目的不一样,目标用户自然不同。一般来说,调研分为站点级(产品级)调研与页面级调研,站点级的调研更多地用于发掘现有用户与潜在用户的需求与不满,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市场调查。而页面级调研的对象更多的是现有的用户,对体验分析很有帮助。

弄清了你的调研目的,自然有的放箭,对于问卷设计来说,开头的问题就好比就好像一个漏斗,通过几个问题进行分群,过滤掉那些非目标用户,然后再开始细问你要得到的东西。而且还可以在这些问题设置有逻辑矛盾的选项,以此干掉那些忽悠你的用户。

比如说,一题多选题,用户A同时选中A与最后一项“以上都不是”,这些就是地雷,选中后从分析要剔除,

对于调查问卷的投放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投放的渠道、触发时间、动机等去定位目标用户。假定我们要针对一个大众型频道进行业务规划的调研,比如新闻频道,渠道的选择就不能仅仅选择在本站的新闻频道,因为不看新闻频道的人大多数也会有新闻的需求,只不过可能你的新闻做得不好而已。

因此,本站的首页、其它频道都可以作为投放的备选渠道,如果有可能还可以选择在其它网站投放,但成本太高,通常不考虑。接下来谈谈调研触发的时机。由于投放在其它频道,就是说这个调研更多的是一种“干扰”,你不能在别人玩得很爽的时候弹出来一个窗口。

一般是放在比较低的位置,或者是在其离开时触发调研,在WAP上只能说是在离开页,任务完成的页面加入调研的链接。也可以在其进行“直接访问”时触发,即在刚刚访问频道时做一个跳转。

最后一个是动机,之前我也说过了,用奖励吸引用户做调研不太靠谱,动机不纯对调研质量会造成干扰。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6

[关键词] 会计 诚信 教育

1992年我国爆发了第一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事件——深圳原野,随之几年又有一系列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被曝光,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不是单个的上市公司的造假,而是一场大面积的会计诚信危机。如果是单个公司造假,那是个别现象,但当出现上市公司大面积会计造假时,人们就不再关注个别主体的特殊性,而是开始认真地反思:是制度的因素还是道德文化的丢失?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经济利益主导人们的心灵,传统的诚信道德几乎沦丧,于是大声疾呼加强教育;也有人认为道德约束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应该加强立法,从重处罚。在这十多年中,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会计行为加以约束,同时呼吁会计诚信教育,但无实质性的措施。国家和公众都呼吁会计诚信教育,但是多年来会计诚信教育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那么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或作用究竟如何?我们该怎样实施会计诚信教育?在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会计诚信问题作一下简要地分析。

一、会计诚信问题简析

1.会计诚信问题的含义:诚信是指诚实守信,不欺诈,会计诚信是指人为造成的会计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与实际经济活动是否相符。会计诚信问题的含义则要复杂一些,以往的研究并未对此有专门的讨论,本文认为会计诚信问题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1)会计诚信问题是已经存在的一种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2)这种现象已经对社会造成了相当程度的麻烦,是急待解决的矛盾;(3)会计诚信问题不只是故意造成会计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与实际经济活动不相符这一簡单结果,而是这个问题从其产生可能性到最终形成的一系列的过程以及该过程所涉及的事务的总和。

2.会计诚信问题的发展与现状分析:诚信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从春秋时代到先秦儒学再到宋明理学对于诚信道德都很重视。但我国古代重农轻商,所以在商业方面诚信制度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反却出现了“无商不奸”的说法。即使在今天的社会,虽然不再认为“无商不奸”,但伦理道德中的诚信观念和经济领域里的诚信制度也仍然还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

1.会计诚信教育定位的意义: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曾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仅有2.51%的总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可信,可见上市公司会计诚信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此严重的会计诚信问题,单靠立法、处罚,能治理得了吗?回答是否定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会计诚信教育肯定是起作用的,但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地位究竟如何以及在该地为下会计诚信教育如何实施,却是一个应该值得明确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它,才能真正地实施好会计诚信教育。

2.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道德文化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能在短时期内更迭或变迁,而道德文化的改变却是一个逐渐的,漫长的过程。但道德文化一旦为个体所接受,并内化于个体的身心,形成一种信念,便对个体的行为有极强的,长期的约束力。也正是如此,才决定诚信道德对个体行为的约束是基础的,深远的。会计诚信道德是诚信道德中的一部分,它要随着诚信道德的大环境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单个的突飞猛进。道德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教育,所以这也决定了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从纵向讲,会计诚信教育不能起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的作用却是基础的,深远的;从横向讲,会计诚信教育要随着诚信道德的大环境的发展而进行,不可能抛开大环境而唯独让它超然卓越。

三、会计诚信教育的实施

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作用是基础的,深远的,所以会计诚信教育应该是势在必行,常抓不懈;会计诚信教育不能脱离诚信道德的大环境,故此会计诚信教育要与其他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具体来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诚信教育要选定正确的范围。近些年,很多人对会计诚信及会计诚信教育进行分析,其重点是强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无论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是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其立足点都是会计人员,也就是说会计教育的范围限定在会计人员。这表面上看很顺理成章,但深究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却觉得将教育范围限定在会计人员,不但范围过于狭窄,而且也未必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本文认为要清楚地认识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就应该透过事情的表面,识别出会计诚信缺失的真正主使者。

通过对近些年会计诚信缺失案例和有关会计诚信实证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诚信缺失的真正主使者是公司的管理层或决策者,而会计人员往往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工具,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并非会计人员。再者,在较大的公司集团里,管理层或决策者往往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运作虚假会计信息,作为普通的会计人员很可能都不能洞悉其中的缘由。如此情况下,我们把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限定在会计人员,这不但是范围狭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此教育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假如把公司的管理层或决策者纳入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让他们懂得会计知识,接受诚信观念,树立法律意识,这不但有利于会计诚信,也对公司的经营有益无害。另一方面,无知者无畏,如果让管理层或决策者有所知,即有法律意识,有诚信观念,那势必对他们构成一种约束。曾经有一个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证分析:他把公司管理层的文化程度与公司诚信问题做相关性研究,其结论是文化程度越高,诚信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点从侧面证明了把公司的管理层或决策者纳入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的必要性。所以本文认为会计诚信教育范围除了会计人员还应包括公司的决策者及其他相关人员。

2.会计诚信教育要有一个有力的实施者。目前,我国会计诚信教育主要是一些会计职业团体对团体成员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其覆盖面并不广泛,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的高校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会计诚信方面的教育,其形式也多是空洞的说教。其实会计诚信教育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但会计诚信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零散、不系统的,似乎是并未有效的正真实施过,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有力的实施者。如此一来,就是有好的会计诚信教育的方法或内容,但也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实施。所以国家必须确定一个有效的会计诚信教育机构来指导会计诚信教育,并有能力把会计诚信教育对象约束到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内。

3.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切合实际,不能流于形式。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而必然会相应的有所变换。所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与社会的现状相符合,应该切合实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道德传统,但目前是伦理道德中的诚信观念与经济领域里的诚信制度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重点放在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应加强会计诚信观念与个人荣辱观的融合;而不是死记硬背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条条框框。

会计诚信教育的方法应该行之有效,避免空洞的说教。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过去过于注重会计技能教育而忽视了诚信道德教育。其实会计技能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割裂开来,双方应该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抛开了会计职业道德,单纯进行会计技能教育,那会使会计变成了数字游戏,不会发挥出会计事业的真正作用;离开会计技能,单纯的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那只能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会计技能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该融合在一起,在会计技能与方法中应贯穿着会计职业道德的思想,某些会计职业道德可以融入到会计原则之中,去判断会计方法的恰当与否,使会计技能真正的为会计事业服务

4.会计诚信教育要立足诚信道德的大环境,积极寻求其他方式的配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都在与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计诚信也是如此,它不能脱离大的环境而孤立地存在,孤立地就会计诚信而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这本身就陷入了哲学中所说的孤立的、片面的、机械论的观点。通俗点说就是不可能单纯通过会计诚信教育而达到“举世皆混,维会计诚信独清”。所以会计诚信教育应与其他方面的诚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会计诚信教育要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播和法律处罚。只有会计诚信教育对象具有法律意识,法律才能在事前对他们起到约束作用,另外法律知识和法律处罚虽然不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但是处罚的结果却对会计诚信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种惩恶扬善的氛围非常有利于会计诚信教育的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还要积极利用舆论宣传的配合。会计诚信教育机构的教育虽然是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但他的覆盖面并不十分广泛,舆论宣传不但范围广而且易于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对会计诚信教育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参考文献:

[1]胡霞:对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缺失的思考.经济师,2003(12)

[2]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会计诚信及会计诚信教育.财会通讯,2004(4)

[3]卜华赵斐程芳:会计诚信教育为先.事业财会,2005(2)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7

(一) 社区矫正概念

社区矫正又叫社区矫治, 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国家。它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从上述社区矫正的定义可以看出, 社区矫正活动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和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社区矫正的主体按法律效力来分类, 可以分为正式主体和非正式主体。正式主体是指参与社区矫正活动的国家机关。非正主体是指协助参与社区矫正活动的有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不同主体在社区矫正活动中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作为正式主体的国家机关参与社区矫正活动是一种司法行为, 所行使的是国家权力, 依法享有职权, 同时也承担相应责任, 应当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原则。非正式主体所从事的活动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 其参与社区矫正活动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一般由国家机关来承担。

社区矫正的客体即社区矫正对象, 是指符合矫正条件的罪犯。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规定, 社区矫正的客体主要包括五种罪犯:一是被判处管制的;二是被宣告缓刑的;三是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四是被裁定假释的;五是被剥夺政治权利, 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社区矫正的内容是指社区矫正主体通过一定的监管活动, 限制犯罪者的一定权利, 矫正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恶习, 促进犯罪者顺利回归社会。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内容主要有:社区服刑人员报到、会客、请销假、迁居、政治权利行使限制等。

(二) 社区矫正的性质

关于社区矫正的性质, 目前我国学界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主要有“保安处分说”、“结合说”、“非监禁处遇说”、“刑事政策说”等观点。保安处分论者认为, 社区矫正措施是对犯罪人的保护管束和保护观察措施, 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保安处分的性质, 而不是行刑方式。结合论者认为, 社区矫正是刑种、量刑、行刑制度的结合。处遇论者认为, 社区矫正是一种综合性的、与监禁处遇相对的非监禁处遇方式。刑事政策论者认为, 社区矫正既不是典型的刑种, 也不是典型的刑罚执行制度, 严格来说, 仅仅是一项刑事政策。

笔者认为, 社区矫正是具有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功能的刑罚执行活动。从惩罚性的角度来看,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刑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活动, 刑罚的惩罚性决定了社区矫正的惩罚性。在执行社区矫正时应当贯彻落实具体的惩罚性措施, 以保证刑罚的制裁性, 实现社会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同时社区矫正又具有恢复性, 言其恢复性是指, 社区矫正是一种恢复性司法理念指导下的刑罚执行活动, 注重的是罪犯的重新社会化。其价值取向以惩罚为基础, 恢复性为主导, 惩罚是手段, 恢复是目的, 即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由此可知, 社区矫正具有复合功能。从性质上来讲, 将社区矫正定位为刑罚执行活动较为妥当。虽然社区矫正这种服刑方式与遵循严格程序的监禁刑相比严厉性较弱, 而且还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但仍然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 不影响其作为行刑活动的地位。

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活动性质决定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的根本定位。从法律的角度而言, 我国法律规定, 凡是刑罚执行活动都应当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刑罚自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 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如前所述, 社区矫正在性质上是一种具有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功能的刑罚执行活动, 是一种行刑活动, 所以, 检察机关在根本角色定位上应当保持与社区矫正的性质相吻合。笔者认为, 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的根本定位应当为法律监督者, 而且应当始终坚持这一根本角色不动摇。

二、检察权的功能决定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的具体角色

(一) 检察权的功能

简单地说, 检察权即检察机关所行使的职权, 检察权的性质决定检察权的功能, 所以在探讨检察权的功能之前, 需先明确检察权的性质。关于检察权性质, 学者们说法不一, 归纳起来主要有“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和“法律监督权说”四种观点。根据“法律监督权说”, 检察权不是本来意义上的行政权, 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司法权, 更不是两种权力的简单混合。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应定位为法律监督权。笔者倾向于法律监督权说。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将检察权定位为法律监督权比较合理。

检察权的功能是指检察权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 包括显在的功能和潜在的功能。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性质, 决定检察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控诉犯罪, 二是守护法律, 三是制约权力, 四是保障权利。控诉犯罪是检察权的本位性功能, 是世界各国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责。这种功能主要是通过行使公诉权指控犯罪或者行使侦查权查处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负有守护法律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不仅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参与者, 而且是程序的控制者和监督者, 所体现的是检察权的制约权力功能。保障权利是检察权的重要使命, 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过程就是保障民权的过程。受理公民的申诉、控告或检举, 及时发现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非法侵害。

(二) 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具体角色定位

一般而言, 事物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检察权具有的四项主要功能:守护法律、控诉犯罪、保障权利、制约权力, 使得检察机关可以在这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也决定着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担当什么样的具体角色。笔者认为, 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定位的具体角色主要有三种:一是法律守护者, 二是活动参与者, 三是权益维护者。这三种角色都是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者这一根本角色的展开, 属于应然的角色范畴。法律监督按参与的时间划分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种。法律守护者强调的是监督的事后性, 活动参与者强调的主要是事前、事中监督, 权益维护者强调的主要是事后监督。

1. 法律守护者:本质性角色

检察权的守护法律功能和控诉犯罪功能决定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具体担当的角色应当为法律守护者, 这是检察机关的本质性角色, 有学者称之为“司法公正的守夜人”。正如法律必须被信仰一样, 法律也必须被守护。而承担守护法律重任者便为检察机关, 检察官的本质任务也即守护法律, 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尽管各国的检察官制度不尽相同, 但在守护法律的角色上是雷同的。2003年7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以下简称“两高两部”) 《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 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法律监督, 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 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地进行。2009年9月2日, “两高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又指出, 人民检察院要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 发现有违法情况时应及时纠正意见或者检察建议, 保障刑罚的正确执行。由此可见, 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对各执法环节进行监督检察, 担当法律监督的作用, 体现的是检察权守护法律的功能。目前具体监督方式主要有两种, 即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从发现检察建议的角度来看, 检察权还具有预防犯罪的机能, 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功能。因为检察机关通过针对违法犯罪背后的工作漏洞提出合理化建议, 对违法犯罪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如果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出现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行使侦查权的也应当是检察机关, 这是检察权的应有之义, 是检察权的控诉犯罪功能在社区矫正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检察监督主要是对社区矫正正式主体的监督, 对参与社区矫正的非正式主体所进行的行为, 检察机关不宜直接进行法律监督。

2. 活动参与者:本位性角色

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活动, 是检察权的制约权力功能的具体体现, 是检察权在社区矫正活动中的本位性角色。在当代, 民主和法治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防止国家权力不被滥用。在我国, 因为国家权力实行议行合一制, 所以在配置权力结构体系时, 设置了一个与行政权、审判权平行的检察权, 行使法律监督职责, 目的就是要规范、约束国家行政权、审判权, 使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 实现依法治国的目的。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应当与其他有关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检察机关通过对判决、裁定、决定监外执行的检察监督, 确保非监禁刑的依法适用, 保证非监禁刑对象的适用条件和程序符合法定程序;通过参与交付执行检察, 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通过加强对社区矫正执行机关的管理活动监督, 保证社区矫正效果, 实现社区矫正的恢复性目的;通过社区矫正检察, 促使相关刑罚的变更、解除、终止公正依法进行, 这都是对司法权的制衡。当前有的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重配合轻制约, 没有以监督者身份参与社区矫正活动, 行使法律监督权, 保证刑罚的依法公正执行, 往往只充当执行机关的帮手, 这是放弃检察权本位性角色的表现, 应尽快完成从单纯协调配合到制约与配合并举的角色变迁。

3. 权益维护者:目的性角色

检察机关以权益维护者的身份参加社区矫正活动是检察权保障权利功能的具体体现。检察机关有义务行使检察权, 给予法律救济,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受非法侵犯。检察机关运用刑事法律监督手段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 是检察权行使的最终目的, 故而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充当权益维护者是为目的性角色。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社会的公民, 其未被依法剥夺的基本权利仍然受法律保护。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 社区矫正对象的人格不受侮辱, 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的权利。检察机关在参与社区矫正活动中, 应当接受社区服刑人员的控告、举报和申诉, 了解掌握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有无打骂、体罚、侮辱等侵害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反映情况属实, 检察机关应当按情节分别处理。情节轻微, 不构成犯罪的, 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纠正违法或检察建议;构成犯罪的, 应当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浅析浮动定位在网页中的应用 篇8

一、默认文档流

在理解浮动之前, 先讲一下默认文档流, 它是一个浏览器解析网页的重要概念, 对于一个html网页, body元素下的任意元素, 会根据其书写的前后顺序, 组成了一个个上下关系, 这便是文档流。文档流是浏览器的默认显示规则。

实例1的html代码如下:

左列

默认文档流所示效果如图1所示:

二、浮动布局float属性的用法

float属性的具体浮动方式有三种:left:对象将向左浮动, 下面的内容流到当前对象的右侧;right:对象将向右浮动, 下面的内容流向左侧;none:对象不浮动。下面以实例详解其用法。

实例1加入浮动后的CSS代码如下所示:

效果如图2所示:

通过简单的float代码, 改变了页面中三个对象的显示顺序, 让两个盒子还有文字在同一行并排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对象进行浮动后, 脱离了原来默认文档流, 所以同一层的盒子需要一起加浮动属性。

三、清除的用法

clear清除属性是浮动布局中的另一个重要工具, 指出了不允许有浮动对象的边。它有四个属性值:none:允许两边都可以有浮动对象;left:不允许左边有浮动对象;right:不允许右边有浮动对象;both:不允许有浮动对象。

如果给上述实例中的段落文字加入清除属性, 段落文字就会另起一行显示, 形成一种新的布局样式。加入的CSS代码如下所示:

清除属性的第一种用法是:如果因为特殊设计, 不希望下面的对象继续跟着浮动, 便可以使用clear属性来拒绝某个方向的浮动。第二种用法是:浮动很多元素之后, 突然需要另起一行, 也可以使用clear属性。通过CSS布局中浮动 (float) 和清除 (clear) 属性, 可以在不改变html代码的情况下, 调整对象的显示位置。而且浮动与清除相互配合, 会产生多种实用的布局效果, 所以是掌握浮动布局的重点。

摘要:浮动是CSS布局网页中最常用的定位方法, 能够改变页面对象的前后流动顺序, 简化内容的排版, 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关键词:CSS定位,Float Clear

参考文献

[1]李超.CSS网站布局实录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7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9

定位误差的计算在夹具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该夹具能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在夹具设计中就是通过定位误差的大小来判断定位方案是否合理的。工件加工误差的来源有: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对刀误差、测量误差等,而这些误差之和不能超过工件的公差要求。因此,一般情况下将定位误差限制在工件公差的1/3之内,才有可能加工出合格工件,否则可能会导致工件加工误差过大而产生废品。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是夹具设计必不可少的一步。

2 引起定位误差的原因

一批工件逐件在夹具上定位时,由于工件及定位元件本身存在误差,使得各个工件所占据的位置不完全一致,加工后形成加工尺寸的不一致,即为定位误差。根据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不同,定位误差分为两部分:一是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二是基准位移误差,是由于定位表面本身存在误差以及各定位表面之间的位置误差而引起的。

3 定位误差的计算

定位误差的引起原因看似简单,但由于工件结构不同,定位方式也就不同,所以在计算过程中通常难以把握,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现介绍如下:

3.1 合成法计算

先分别计算出基准不重合误差(△B)和基准位移误差(△r),然后将二者合成便是定位误差(△D)。

(1)基准不重合误差△B的分析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是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如图1所示要加工面3,其工序基准为面2,而定位基准为面1,二者不重合。由图1可以看出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的最大变动量,即△B=2δA(△B为尺寸A的公差,而尺寸A为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之间的联系尺寸)。

如图2所示要加工小孔,工序基准为面3,而定位基准为面1,二者仍然不重合。由图2可以看出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的最大变动量,即△B=2δA+2δB(△B为尺寸A和尺寸B的公差之和,而A、B为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之间的联系尺寸)。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基准不重合误差计算的一般方法: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等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之间联系尺寸的公差之和。如果联系尺寸中有与工序尺寸不平行的尺寸时,需要将该尺寸的公差分解到工序尺寸方向再求和。

(2)基准位移误差△r:基准位移误差的计算和具体的定位方式有关。如平面定位,一般认为△r=0;心轴定位时,如果是竖直心轴,则△r=Xmax(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若是水平心轴,则(δD为孔直径公差值,δd为心轴直径公差值);工件以外圆表面在V形块上定位时,则(其中δd为工件上用来定位的外圆表面的直径公差,α为V形块的夹角)。这部分的计算比较固定,此处不再赘述。

(3)合成△D=△r±△B。

合成时,若工序基准不在定位表面上,即△B和△Y无相关公共变量,不用考虑“+”“-”直接相加即可。若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即△B和△Y有相关公共变量,则需要考虑“+”“-”号的问题:在定位基面尺寸变动方向一定(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的条件下,△Y(或定位基准)与△B(或工序基准)的变动方向相同时,取“+”号,变动方向相反时,取“-”号。

3.2 尺寸链法

尺寸链法就是通过做工件定位图,确定出工件及夹具上与加工尺寸D有关几何参数xi,所有的几何参数将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环(称为尺寸链)。找出各几何参数与加工尺寸D之间的关系式:D=φ(x1,x2,…,xm)

求全微分,即可求出加工尺寸D的定位误差

若组成环内有公共变量因素,应按公共变量的组成环对封闭环的影响方向求代数和,其它无公共变量项仍取绝对值存和。

3.3 综合图示法

综合图示法就是综合考虑基准不重合和基准位移原因,通过做图法找出工序基准的两极限位置,计算出该位置之间在工序尺寸方向的距离,即为定位误差△D。

4 结语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在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综合图示法比较直观,但有时画图比较麻烦;尺寸链法对包含多误差因素的复杂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分析计算较方便;而合成法计算则比较简单,较易掌握,特别是对于基准不重合误差的计算给出了一般性的结论,使计算分析过程大大简化,这也是本文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顾立志,林碧,等.采用组成法解析键槽尺寸位置定位误差[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67-171.

[2]肖继德,陈宁平.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王宪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王建平,夏季,曾国英.加工夹具定位误差的计算[J].重型机械科技,2005(4):10-11.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10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我们明确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层次上应该高于中职教育, 在类型上应该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既突出强调技能, 又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等。

高职人才的职业特征是“白领”的助手、“蓝领”的领班, 是从事具体项目的组织管理及技术工作者, 是操作群体中的领导者。然而, 在同一所高职院校中, 学生之间的基本素质存在差异, 在培养目标的设置方面也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如我们可以将素质、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将一些基础素质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技能领班人才, 既体现高职教育的公平性, 又优化技能人才结构。

高职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网页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应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课程, 也可以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或选修课。它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职业技术课程, 也是一门全院性选修课, 是训练网站开发技能的主干课程, 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热门课程。

在高职当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网页设计》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有: (1)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 能够指导学生实训。 (2) 与企业合作, 具有网站研发能力。 (3) 具有一定的网页研发理论基础, 掌握网站开发的先进技术。

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转换角色, 需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角色。当今的高职生源普遍有两类特征:一是文化基础差, 缺乏自信, 二是人很聪明, 学习技能有天赋, 但是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好, 学习缺少毅力和恒心。在高职专业实践课程中, 学生一般都有较大兴趣,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以他们为中心, 让他们唱主角。

笔者认为, 在《网页设计》课程中, 教师同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又掌握有效的指导方法, 是导师、教练、师傅三个角色三位一体的结合。

《网页设计》课程中教师的导师角色

(一) 确定核心工作岗位

通过对台州精通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台州飞速网络有限公司、台州日报等多个单位的调研, 同时借助专业招聘网站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中型城市的人才招聘信息进行分析, 从招聘信息中筛选与本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统计, 确定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与高职《网页设计》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美工、网站管理、界面设计、网页编程、网站运营, 具有以上岗位综合职业素质并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即是网页设计师。

根据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网站开发等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 为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本课程将对应的核心工作岗位定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网页设计师。

(二) 开发课程包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善于进行课程整合, 根据工作过程或项目教学的要求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整合到一门课程中, 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从而提高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核心岗位需要4~6门课程去支撑, 应将这些课程按能力从低到高、从单一到综合来设置。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 后续课程是《动态编程技术》等。课程设置上虽然有连续性, 但是内容上的联系并不大, 往往学生学到后面课程, 需要使用前面课程所学知识时就忘记了。因此, 本课程对授课内容进行了改革, 将这几门课程进行了内容上的整合, 整个课程的课时数为128左右。

课程包设计思路是:由专业领域的技术要求分析得到专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然后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编写课程标准, 再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来开发课程包。

以“企业网站开发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如下页表1所示。

(三) 建设课程资源库

在当今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 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引导学生最快地开展学习。因此, 应设计一个网页制作资源库, 给学生提供一个“百宝箱”, 包括实例学习的课件、视频、素材及著名的网页设计网址,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 选择一个方向,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己的技能。

《网页设计》课程中教师的教练角色

“教练”一词自20实际80年代悄然开始在企业流行, 如今教练辅导已被认为是欧美企业界提高生产力的最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有关调查显示, 培训可以给企业带来22.4%的生产力改善, 而“培训+教练辅导”则可以提高生产力88%。

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 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因此, 在《网页设计》课程中采用教练的辅导方式, 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应把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 灵活设置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形式, 注重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学习差异, 彰显职业教育的特殊本质。项目开发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如在《网页设计》课程中, 我们依据网站开发流程来设计教学环节, 将企业网站的开发到结束作为整个教学的过程。

整个授课过程中多个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整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 教学情境有: (1) 设计制作企业网站, 根据教师给出的样板, 学生独立模仿完成。 (2) 设计制作个人网站, 要求学生独立创作完成。 (3) 综合性网站, 是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或客户要求的项目 (如学校某部门的网站) , 该项目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网页美工、动画制作、页面制作、程序编写等不同角色的分工, 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创新作品。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的差异和学习类型、智能发展方向的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建立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智能多样性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感觉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效果显著。 (1) 项目实战沙盘教学法。这是一种全景式模拟方法, 在学生中组建项目团队, 展开团队竞争。例如, 在企业网站规划时让学生分组制作网站规划书, 并进行汇报评比。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 从而将一个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成熟企业员工, 为学生日后就业打下基础。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和自学能力、设计能力、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Seminar教学法。这是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 围绕着某个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组织教学。例如, 要网页展示图片有很多方法, 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图片显示的技术, 并进行展示。这个方法的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 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学习潜能, 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和互动, 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 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二) 授课过程中教师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

在整个网站项目开发教学过程中, 在不同阶段教师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如在进行项目开发需求分析时, 教师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 对学生提出项目开发的要求;在学生设计网站的过程中, 教师扮演项目主管的角色, 进行参与讨论, 进行指导;在学生上交作品时, 教师扮演顾客的角色, 对网站作品进行评价。

(三) 改变教学策略

高职院校曾认为培养的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 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的传授, 教学中过分强调实训教学, 导致高职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 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 从而缺少创新精神。因此, 我们在进行了操作教学后还要引入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 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 怎样做会更好。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例如,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给出一个网页效果图, 让学生自己思考制作, 而不是直接给出正确具体的操作步骤。

《网页设计》课程中教师的技能师傅角色

第一, 引领专业技能训练。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不仅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是理论教师, 还要求他们是技术精湛和技能高超的师傅。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经常带着问题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操作。因此, 《网页设计》课程教师应该主动承担企业真实网站项目开发任务, 这样才能提升专业技能, 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得到更全面的实践锻炼, 才能有效承担学生技能师傅的特殊角色。

第二, 促进终身学习。高职专业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像企业师傅一样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 充实技能知识, 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 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第三, 辅导心理健康。现在的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 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专业教师要像老艺人带徒弟那样。制作网站时, 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争取使作品精益求精;在技能辅导过程中, 教师要像师傅一样, 了解学生, 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与肯定;要善于观察学生, 为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案。每周要与每名学生交流一次他们的作品修改情况,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师应该是导师、教练、师傅三位一体的统一, 在整个课程改革和授课过程中他们的区别和联系如表2所示。

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是导师, 又是师傅, 还是教练, 把自己投身到网站设计的实践中去磨炼, 为社会服务, 高职学生一定会被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摘要: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高职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做好课程开发;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指导网站开发;又能组织好课堂教学, 掌握有效的指导方法, 是导师、教练、师傅三个角色的统一, 这样才能有效推进《网页设计》课程教学。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2) .

[2]丁金昌.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6) .

[3]丁金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6) .

[4]陈寿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5]黄强.高职教师在计算机实践课程中的角色转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7) .

[6]苏萍, 龚松杰.浅谈高职项目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0) .

[7]廖淑娜.多媒体网络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再定位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1) .

[8]王薇.浅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与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19) .

网页设计中定位问题 篇11

一、淘金者角色———为教学活动寻找富矿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人类知识的总量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学生只靠老师讲书本的内容远远不够,语文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语文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吹尽黄沙始见金”的精神。在众多的、纷繁复杂的知识面前,独具慧眼,善于发现、挖掘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各种课程资源。如开发利用民俗风情、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最新教育学与心理学成果,励志作品,等等,由点及面,由少集多,由浅及深,不断挖掘整理而成系列。当然,不可仅限于文本,也可有数字、影像作品。如邹越演讲的《让生命充满爱》,学生观看后内心触动很大,影响深远。在纷繁复杂的资源面前,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不能消极被动,做撞钟和尚。如我校将《河西宝卷》作为课外读物,引导学生感知民间文学的神奇魅力,学生在现场“念卷”的“阿弥陀佛”声中随着作品主人公的身世飘零而悲而欢,深切感悟到了人性之美,受到了熏陶。

二、船长的角色———实施目标的保障者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讲演者,满足于传授现成的答案,而是要激发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精神”。教学的自始至终,教师都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是引导航船驶向彼岸的船长,积极创设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全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勇于求知,寻根到底,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就不会浮在表面,而会纵向深入,横向扩展,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碰撞,溅发火花,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各自受到启迪,课堂上就会呈现浓烈的探究气氛,学生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有时就会出现惊人之语、“神来之笔”,令人振奋。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一个发光体,而是“能者为师”,让每个学生都尽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导游角色———课堂是走进教材的桥梁

教师要扮演好导游的角色,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新课程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如我在教《游褒禅山记》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课本的详尽注释,以及查询的资料,以“导游”身份写导游词,分小组合作轮流当“导游”、“游客”。“导游”依次介绍景点,游客向“导游”随时提问。然后各组分别选出最佳“导游”、“游客”,在班内表演。十几分钟后,一份份精彩的导游词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有些导游词得体而亲和,流畅而生动,这些是学生们用丰富的想象和敏锐的思维创造出来的,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发挥了想象力,挖掘了生活经验,进行了知识积累、能力锻炼,并运用答辩的方法,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一堂课下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天使的角色———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花朵因辛勤的培育而愈加美丽,学生因老师的赞赏鼓励而更加自信。在教育学生中,教师应多采用赏识教育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进步。因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而课堂就担负着这一使命。文章不是无情物,一枝一叶总关情。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师生对文本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畅通无阻。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学生耳濡目染,就会受到熏陶。如教授《祭十二郎文》一文时,教师深情朗读,联系学生实际适时点拨,正面鼓励,使整个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崇高之美,许多学生泣不成声,完全浸融在韩愈那悲切痛彻境地之中,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新课改中教师不论担任什么角色,首先要有爱心,要有人文情怀,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这是新课改成功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

上一篇:零边际成本下一篇:语文课堂导入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