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走进语文课堂

2024-09-09

教育戏剧走进语文课堂(精选8篇)

教育戏剧走进语文课堂 篇1

易卜生说过:“人生不是演戏, 但不能没有戏剧意识。”在中职教育中戏剧意识尤其不能缺失, 这与中职学校讲究职业性、操作性和规范性教学密切相关。然而在传统中职语文教学中, 大部分语文教师以身示范, 用语言和肢体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则在课堂上记录知识要点, 课后再对知识进行消化、内化。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 加强语文实践, 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 中职语文“教师教、学生学”的单线式教学模式应该给戏剧教育的多线条教学模式让路, 戏剧教育进入语文课堂成为必然。

1 形势所趋的戏剧教育

当下社会是读图时代, 各种图像信息裹挟着大众, 人们置身于某一情境中学习和工作, 也习惯了这种模式。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或其他电子信息通道学习, 他们尤其喜欢通过看电影、看戏、读剧本来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 重视和加强戏剧教育, 通过戏剧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 增强其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就显得特别迫切和必要了[1]。但是我国当前戏剧教育发展相对缓慢, 中学几乎没有剧社, 大学剧社也往往是比较松散的学生自发的社团组织, 学校缺乏对剧社的业务指导、资金投入和演出支持, 大多数剧社处于自生自灭状态[2]。戏剧是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等多项艺术的综合, 是最形象化、最易感动人的艺术形式, 是提升审美修养的重要途径[3]。因此, 开展戏剧教育是形势所趋。

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

近年来, 中职教育涌现出很多新的教学方法, 如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 这些方法的使用目的是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表达个人看法, 而不是教师先入为主地进行“满堂灌”。戏剧教育就是要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 让学生站上去, 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智慧。戏剧注重情感的展示和生命体验的抒发, 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强化其感受力与表现力, 提升其审美趣味与生命价值, 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并通过对人类活动的观照, 激活学生内在的生命力, 使其感受到人性的魅力、真理的价值, 从而促进其精神成长[4]。戏剧教学构建了一个情景, 学生扮演不同角色, 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肢体把思想表达出来。戏剧表演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运用语言升华思想感情的过程, 这也是近年来语文教育中课本剧出现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戏剧注重情感的展示和内在生命体验的抒发, 在课本剧营造的氛围中, 学生能够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体会生活的喜怒哀乐, 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真善美的熏染下, 净化情感, 陶冶情操;在与假丑恶的斗争中, 明确是非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目前开展语文课堂戏剧教育的中职学校还比较少, 改编和排练课本剧者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 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需要更多努力。

3 职业实践性与操作性的要求

在中职学校, 语文属于文化课, 其作用是配合专业教学, 因此语文教学不需要很高的文学性, 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对将来的职业有更多的情感认识, 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而中职语文戏剧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既能让学生学到文学知识, 又能在戏剧的虚拟情景中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 对即将踏入的社会和从事的职业做好心理准备。有研究者认为:在高校里接受过戏剧教育、参加过戏剧活动的学生, 其社会适应能力要比其他学生强很多。这是因为他们有清醒的角色意识、较强的角色观念, 能够依据环境、身份的变化, 迅速调整自己, 以最快的方式满足公众对他们所担任的新的社会角色的期盼[2]。中职语文教学中, 再也没有哪一种体裁能像戏剧一样具有这种功能。戏剧把人生的舞台缩小放到语文课堂中, 学生按照剧本精准到位地做好每一个动作, 说好每一句台词。戏剧就像一把刀, 修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雕琢和升华他们的思想。戏剧教育可以内化学生的思想品德, 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引导学生编演课本剧, 既能使学生根据作品的描写唤起对文中景物和情景的想象, 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 又可以使学生在独立或集体创作中展示个人潜能, 充分享受创造的快乐, 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6]。

4 文学性与职业性的有效统一

中职语文教育往往被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让学生掌握文字技能, 比如学会书写求职信等日常应用文。但语文教材中文学性内容占更大比例, 需要学生慢慢地阅读、欣赏和领悟语言文字艺术。语文是一门艺术性而不是科学性学科, 然而当前语文教育被强制性地附加了太多职业性内容, 使语文独特的文学性受到冲击。既体现语文文学性特点, 又满足职业性要求, 戏剧教育正好使这两方面得到有效统一。人们有了观剧意识, 才能洞悉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底色;才能满腔热情地去赞美自然角色, 讴歌人间豪杰;才能明智而犀利地去鞭挞丑陋、铲除罪恶。有了戏剧意识, 才有集人生美好情态、精睿智慧于一瞬的强烈要求, 才会有完成具有美学价值的自身形象的实践动力[7]。中职语文课堂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使学生被戏剧所吸引, 体会其中美好的思想情感, 那么语文固有的文学性也就得到了体现, 而一旦学生爱上了戏剧, 他们就会把各种智慧应用到课堂实践中, 真正把理论知识转换成现实能力。

戏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形式, 是一种群体性的艺术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这种艺术活动来了解认识的文化、规范的文化、艺术的文化和社会的文化[7]。中职生可以通过戏剧这个管孔窥视社会种种文化现象, 并从这些现象中反观自己, 调整心态, 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摘要:中职语文课堂戏剧教育是形势所趋, 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戏剧教育糅合中职语文文学性、实践性、操作性特点, 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语言艺术, 在虚拟情景中完成自身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戏剧教育

参考文献

[1]万斌.对戏剧教学的冷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16) :192.

[2]郭海洋.浅论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戏剧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4) :112-117.

[3]邓京.“表演式戏剧教学”的探索与成效[J].文科爱好者, 2009 (6) :54.

[4]黄爱华, 徐大军, 陈漪.中小学戏剧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1 (5) :106-110.

[5]陈漪, 黄爱华, 李燕.课本剧的理念背景和人文价值[J].教学月刊, 2010 (3) :22-23.

[6]钟演.课本剧的编演[J].语文世界, 2011 (10) :51-52.

[7]娄小霞.课本剧——语文课堂的一道独特风景[J].读写算, 2010 (28) :39-40.

让感恩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篇2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将感恩教育融进语文课堂呢?

一、善于挖掘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因素

如《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背景》等文章抒写了父母亲“爱”子女的主题,他们竭尽心力地抚育儿女,对子女的爱从正面或侧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习这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伟大的爱,教育学生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习《我的教师》等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感谢师恩,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人格;抒情精美散文类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春》、《三峡》等,作者通过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描写,热情讴歌了祖国的美丽山河,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二、善于在课堂中适时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哪些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的感恩教育呢?笔者认为:

首先,对于文本中那些揭示文章主题的精辟语句或语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品味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如在学习课文《小巷深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本的第六自然段:“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深情朗读这些语句,一位自强不息的母亲高大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为了抚育养女,她省吃俭用,艰辛劳作,苦心经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这样无私付出的深沉的母爱,难道不令我们为之感动?

其次,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感恩教育。“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就会收到显著的效果。如在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在学习完母亲起早摸黑地干活,生活节俭,待人宽厚仁慈等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母亲或父亲,想一想平时他们为你做过什么事情?跟大家说说使你最感动的事情。这时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的思绪沉浸在回忆当中。过了几分钟,有的同学眼中满含泪水,情绪很激动,有同学站起来发言了:“令我最感动的是,我妈妈每天早上五点多就爬起来为我做早餐,不管天气有多寒冷,或者是身体好不好,她天天都坚持如此……”;“我妈妈是位好妈妈,我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时,她整宿都没合过眼……”;“我爸爸很疼爱我,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总给我留着……”声音哽咽了,眼泪流出来了,还有轻轻啜泣的哭声,多感人的场面啊!我趁着这一情景,顺势提出问题:同学们,既然父母亲这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学生们响亮地回答。就这样,通过文本的内容,在学习中进行适当的引导,感恩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三、让感恩教育持之以恒

有这样的一个事例:前不久,我们学校有幸请到了感恩教育专家南翎少雄老师作“感恩教育专题”演讲,会场上南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感人的事例和饱含感情的演讲令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还当场立下誓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学习,报答我们老师、家长和社会,会场的感恩气氛非常浓厚。这场演讲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演讲结束后的两三天,学生们对老师彬彬有礼,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潮,可是过了这几天,大部分学生又恢复了常态,纪律松散了,学习又没有自觉性了。所以要养成学生的感恩思想的良好习惯,并使之化为奋斗的动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的感恩教育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焕发出学生无穷的力量。

教育戏剧走进语文课堂 篇3

语文教学生活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以语文与生活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与体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社会是熔炉,生活是教科书,生活中处处都充满语文。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纳人类一切进步的营养,及时更新、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以致用。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九寨沟》等课文时,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用讲解的口吻来复述;在教学《春联》后,春节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在学写建议后,对学校或老师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写一份建议书,等等。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总之,只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感受和表现语文。

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情趣盎然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强调面向生活,追求高效,即注重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我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的。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后,我留下了一项作业:平日里,你们有没有这样做呢?你们是怎么做的呢?可以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在学了这课后,学生感触很深,都认识到平时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并纷纷保证以后一定也会向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学习,做一个时时刻刻遵守规定的人。又如学习了《春联》后,我让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春联,写春联,体会人们用春联表达的心愿。

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我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时效。

2. 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倡导学科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综合包括语文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语文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的综合;语文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语文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语文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技术、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电教媒体声色俱全,形象逼真,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如在教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这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我利用多媒体音响同步展示美丽的北大荒秋天的景象,再结合优美的词句,使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之中。学生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我正走进一幅优美的图画中,里面有红红的高粱,成片的大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运用图画法

画画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它通过运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适时采用此手段,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感知中迸发灵感,诱发学生新奇、独到、富有创意的想象。如教学苏教版上册习作3时,我先让学生在未完成的图画当中画上自己喜爱的几种小动物,天上、地上、水中的都可以画,画完之后再将整幅图涂上颜色。学生没有想到原本枯燥的作文课还能画图画,兴致都很高。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激活了思维,提高了作文课的兴趣。

(3)运用故事法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学生熟悉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课文续编小故事。这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参与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观察及对语文的理解,编出情节各不相同的故事。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4)运用演唱法

这里所说的演唱即演一演,唱一唱,因为模仿能力强是儿童的一大特点,语文中恰当的动作、语言,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在在学习中玩耍,玩耍中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唱一唱是个好办法。如《三袋麦子》一文中的动作、语言较多,很适宜学生表演。我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分组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与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了人物不同的特点,加深了理解,课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生活化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孩子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的活动主要是孩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要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续编故事、扮演角色体验、亲历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体验语文带来的愉悦感,学会用美的眼光对待生活,并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重视教学过程。

教学不仅是为了教,更是为了学。一个好的教师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在教学中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1)重视过程,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亲自走进身边的生活,观察生活。如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燕子》等课文后,我让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活动或生长规律,记录观察日记等,亲历实践与阅读课文相结合,让学生迸发学习热情,张扬鲜明的个性。

(2)重视过程,就要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材料,如实验、表演、调查、绘画等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著名的戏剧家曹禺先生说:“学生参加游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要具有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三顾茅庐》一课就很适合课本剧表演,在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诚恳邀请诸葛亮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刘备、诸葛亮见面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然后在小组里演一演,再上台演一演。通过表演,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角色体验过程中,其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也得到了锻炼。

2. 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儿童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自己的意识……”教师要让学生用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留意身边的人、事、物,并创造条件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感悟语文,把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语文引入教学,使学生对自然、对语文更有感性的认识。如带领学生郊游,听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让学生在碧绿的草地上嬉戏,感受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与嗡嗡飞舞的蜜蜂。这样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校内组建新闻发布会、辩论赛、小小赛诗会等兴趣小组,并为学生创造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到课外、到生活中去实践,使学生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素养,如采访、欣赏自然风光、参观文物古迹、了解风俗民情等。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凸显学生的表达潜能与个性,使学生增加一份自信、一份成功感。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全面、开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应强调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让素质教育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加特长的教育,应体现在包括音、体、美、劳技在内的各科教学活动中和学校各项活动中,进而,为初中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 使初中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1]。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或者反面效应。初中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让素质教育走进语文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观念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对于新世纪的教育而言,改变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是语文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狭隘的人才观念。传统的人才观念是认为只有上了大学,成为了学者、专家才是真正的“人才”,长期狭隘的人才观念,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本意,把基础教育变成了培养“专家”、“学者”等优秀人才的淘汰制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公平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既要为高中学校输送人才,又要为社会输送有素质、有涵养的劳动力。

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分取人的眼光。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唯一指标。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眼光,既重视智育,也不能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要牢记叶圣陶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因此,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观念是进行学科素质教育的关键,基础教育的每一门学科都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任课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把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说过,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果。素质教育与教师个人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课前要精心优化和设计安排一节课45分钟的教学活动。既要使课堂教学活动趣味盎然,生动再现作品蕴藏的思想美、艺术美,又要从琐屑的讲解、分析、训练中解放出来,提纲挈领,巧作点拨,以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2]。教师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结构,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是一个教师良好个人素质的体现。语文课本应该是一门最具有魅力的课,为什么长期以来不受学生欢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上课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结合教师独特的个性,才能将语文的魅力挖掘出来。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课堂,在努力形成素质教育观念的同时,用自身的素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和领悟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活动课程在实施全面发展中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体功能,对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3]语文活动包含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

校内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征文、作文比赛、书法大赛;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成立文学社团;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内演讲、诗歌朗诵活动等等。

校外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或者学校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国家荣辱,科技兴国、国内外大事”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又怎样培养学生的“是非观”,“荣辱观”,又怎么能培养学生民主、合作、竞争等一系列现代意识呢?而语文校外活动正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去工厂、农村、公司、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不同地方,去采访不同的人群;组织学生收集不同的民风习俗,民间传说;让学生走出校园从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等各种渠道收集各种文化现象等等。语文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方面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4]。

四、结语

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过:“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初中语文的素质教育就应该从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使学生在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各种素质。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工程,但又是不能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们唯有投身其中,孜孜以求之。

参考文献

[1] 林光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2010(10).

[2] 吴予.把握初中语文新大纲和教材特点,实施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2011(09).

[3] 曾后育.让语文课堂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J].现代阅读,2012(10).

[4] 王燕北,王德玮.初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浅探[J].教育探索,2007(02).

让感恩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篇5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将感恩教育融进语文课堂呢?

一、善于挖掘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因素

如《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背景》等文章抒写了父母亲“爱”子女的主题, 他们竭尽心力地抚育儿女, 对子女的爱从正面或侧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学习这文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伟大的爱, 教育学生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学习《我的教师》等课文, 引导学生学会感谢师恩, 尊重教师的劳动, 尊重教师的人格;抒情精美散文类的文章, 如《济南的冬天》、《春》、《三峡》等, 作者通过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描写, 热情讴歌了祖国的美丽山河, 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美的熏陶。

二、善于在课堂中适时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哪些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的感恩教育呢?笔者认为:

首先, 对于文本中那些揭示文章主题的精辟语句或语段,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朗读中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品味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如在学习课文《小巷深处》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本的第六自然段:“夏天, 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 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 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 日复一日, 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 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 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深情朗读这些语句, 一位自强不息的母亲高大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为了抚育养女, 她省吃俭用, 艰辛劳作, 苦心经营, 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这样无私付出的深沉的母爱, 难道不令我们为之感动?

其次,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 教师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进行感恩教育。“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就会收到显著的效果。如在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 在学习完母亲起早摸黑地干活, 生活节俭, 待人宽厚仁慈等内容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母亲或父亲, 想一想平时他们为你做过什么事情?跟大家说说使你最感动的事情。这时教室里非常安静, 同学们的思绪沉浸在回忆当中。过了几分钟, 有的同学眼中满含泪水, 情绪很激动, 有同学站起来发言了:“令我最感动的是, 我妈妈每天早上五点多就爬起来为我做早餐, 不管天气有多寒冷, 或者是身体好不好, 她天天都坚持如此……”;“我妈妈是位好妈妈, 我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时, 她整宿都没合过眼……”;“我爸爸很疼爱我,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 他总给我留着……”声音哽咽了, 眼泪流出来了, 还有轻轻啜泣的哭声, 多感人的场面啊!我趁着这一情景, 顺势提出问题:同学们, 既然父母亲这么爱我们, 我们应该怎么做?“好好学习, 报答父母”, 学生们响亮地回答。就这样, 通过文本的内容, 在学习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感恩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三、让感恩教育持之以恒

让情感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篇6

一、听———让情感在动听中激发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作品, 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 为“激”情准备条件, 让学生在听中“激”情,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春》时, 配合播放相关的音乐, 让学生静静地听着小雨滴滴的声音, 微风的摇曳声, 泉水的叮咚声, 小鸟的歌声, 牧童的短笛声……通过这些悦耳的音乐, 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热爱大自然与生活的感情便油然而生。在配乐诵读中体验情感, 语文的表达加上旋律的伴奏, 可凸显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 学生陶醉在这样的情感世界中, 更能激发心中美好的情感。再如, 在教学《观潮》时, 先组织大家听江水涨潮的声音再朗诵这篇课文, 当汹涌澎湃的潮水此起彼伏、互相撞击的声音响起时, 学生便能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仿佛来到了无边无垠的大海边, 又仿佛乘着航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磅礴的气势, 那种激昂斗志便一刻不能抑制地暴发出来, 然后再来学课文, 学生就能轻松地进入情境了。

二、说———让情感在语言中流动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动情的语言, 创设语言情境, 可激活学生的思维, 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并为之动情。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朱自清的《春》时, 用满含诗意和激情的语言这样开课:“每个人谈起春天, 都可能会浮想联翩, 都有自己的不同感受。杜甫说:‘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而李煜却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但这些诗人只是从几句诗一两个角度来描述春天的感受, 我们现在要品味的散文描绘的却是另一番天地, 告诉我们春天的美到底在哪里……” (1) 这席话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这节课也就水到渠成了。又如我在教学《信客》时, 就先用生动的语言作导语:“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 人与人的联系方式也高速发展, 由电话到手机到网络, 只要眨眨眼功夫便可以联系到了。这不, 念旧的我们又想起了一种古老的联系方式———写信, 又让我们想起那些普通的带信人———信客……”这样就有效地激起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投入文本学习, 本节课也慢慢地达到了最佳效果。

三、读———让情感在诵读中品味

文章“不是无情物”, 古人品鉴诗文, 主张熟读成诵, 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 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 通过朗诵, 充分调动目、耳、口、心, 做到目观其文, 耳闻其音, 口诵其声, 心通其意, 真正达到“口而诵, 心而惟”的境界, 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 才能渐入佳境, 进而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 爱作者之所爱, 恨作者之所恨, 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这时学生在朗读之中才真正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 音乐之美, 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 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 从而把课文视为一个小小的语言文字的聚宝盆。 (2) 的确, 有些好文章本身就是作者一唱三叹吟诵出来的。读者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中方能真切体验出作者复杂的情感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 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及对故乡大陆的怀念之情, 学生对这首诗的情感就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体验。

例如, 我在教学《陋室铭》一课, 在要求学生朗诵《陋室铭》前, 就先要求学生调动有关知识 (古诗文的押韵知识、作者生平经历、托物言志的手法等) , 来展开想象和联想,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 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描写的景物特征, 争取获得身临其境、心领神会的感受, 在审美愉悦中, 陶冶情感。当学生认真诵读, 深刻感悟后, 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和志向也就渗透到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中去了, 进而获得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

四、视———让情感在美看中生发

在语文教学中, 还可以把“绘画”渗透到课堂中来, 景中有情, 画中有情, 让学生面临实景似的感知景物的形象美。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 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沁园春·雪》里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体会《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的虚无飘逸的意境, 感受《斑羚飞渡》中斑羚“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飞渡场面的悲壮时, 我们心中能不产生审美情感吗?当我们品味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的《春望》, 只要深入作品的境界, 谁不为诗人那种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感而震动心扉呢?当我们欣赏《三峡》中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美丽风光时, 又怎能不陶醉其中呢?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作品的境界,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让学生陶醉其间, 使之有亲身的情感体验, 必然能产生“悦人耳目”的美感, 自然地受到情感的熏染。

我在教学《沁园春·雪》时, 为了使学生感知“北国风光”之美, 播放了一些投影图像, 让学生仔细观察雄伟的长城、起伏的山峦、滔滔的黄河、广袤的高原等, 使学生感知美的画面, 为进一步领会诗人抒发的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奠定基础, 也使这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想———让情感在想象中放飞

鉴赏美须凭借想象, 创造美也离不开想象。而情感就像想象力的发酵剂, 只有让学生在想象中倾注了情感, 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境。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极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前三句用九个名词点出景物, 如何把几种景物组成有机画面, 从而领悟其中的意境呢?就得运用联想了。首句以“枯、老、昏”来描述“藤、树、鸦”的特征, 使它们有了鲜明的个性。通过联想, 读者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在深秋晕暗的暮色里, 那枯藤老树上, 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盘旋着, 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透出温暖的光亮, 乌鸦归巢, 家人团聚, 而在苍茫的暮色里, 瑟瑟西风中, 奔波在荒凉古道口的游子尚不知投宿何处, 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联想和想象中构成一幅深沉悲凉的画面, 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思乡的情怀与心境, 通过联想和想象, 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 对曲中所揭示的诗人凄苦的情感就能产生深切的同情。此情可待成追忆, 虽然痛着、苦着, 但那种情感可真让人感动, 让学习此曲的学生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也就是发挥了想

WENJIAOZILIAO

象对语文课所起的重要作用。

六、写———让情感在写作中展示

语文教学的终端体现便是在写作中。你可以说你想说的话, 抒你所想抒的情, 可以尽情展示自己, 可以妙笔生花, 又可以高谈阔论, 自由肆恣, 这些都是真情的体现。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有一篇题目为《我终于见到了大海》的作文, 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 并提示说: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 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 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平静的, 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 也可以是郁闷的。对于这篇作文, 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大海, 但根据平时对小河、小溪甚至小池塘的观察和积累来写作, 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对“水面”的描写较为细致深刻, 但对大海的广阔无际和波澜壮阔却无从把握。那么是不是没有见过大海就写不好这篇作文了呢?也不一定。其实只要在对生活中所能见到的“水”的细心观察、用心积累的基础上, 再静下来用“心”去深刻感悟, 并联系电视、电影中、网络中闪现的画面来体味此“水”与彼“水”的异同之处, 从而为本篇作文的写作奠定了“雄伟壮观”的基调, 也使学生的脑海中有了最基本的“大海”的轮廓, 写出的作文也一定会内容丰富, 情感真挚, 语言生动流畅。文章如树,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一草一木总关情, 要想领略其中的真谛, 唯有认真观察、积累, 细心去感悟并常常练笔才行。

所以, 我在教授话题作文《爱》时, 我便要求学生放开自己, 敞开胸怀, 写出自己心中的“爱”。可以写自己爱亲人、爱友人、爱陌生人, 也可以写别人爱你, 可以写生活中的小事、细事来反映真挚的爱, 也可以写新闻热点来反映人间至爱……只要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就行, 学生在领会后都写出了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其实, 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的过程, 这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又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潜移默化中展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更展示了自己“爱”的情怀。

的确, 语文课是个“有情”之课, 在这有情的课堂中, 只要你在“听、说、读、看, 想、写”上下工夫, 相信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语文课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对学生人生价值观、情感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①本段话选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女, 江苏镇江人,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 北京师范学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教育戏剧走进语文课堂 篇7

那么,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哪些变化呢?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赖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 学生毫无选择的自由和权利。现行的素质教育则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使学生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生存为目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往往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进行。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 进而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固定, 时代气息不浓厚, 与其他学科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不充分。而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语文教学的内容将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全方位的开放,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可谓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这样, 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到更广泛的信息资源。

三、教学手段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一张嘴巴, 至多再加上一张挂图, 信息量有限, 教学效果不明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整个社会充满了声光电文字画面的冲击, 可以说信息是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大大提高了教学信息的集约化程度,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 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 拓宽了教学时空, 为思维活动的展开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更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 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四、教学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教师讲, 学生听, 形式单一, 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教学活动则可以采用人机对话或远程教育, 促使教学的双方共同动脑动手, 手脑并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 教师的教为辅, 教学活动可以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同时, 教师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

五、教学方法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 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 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书本知识,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师生之间较少交流, 因而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让位于以尊重现实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特点的新方法, 教学方法开始向多样化发展, 信息传递由一元单向模式转向多元多向模式, 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元组合, 以便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容量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可能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所有知识点, 只是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 有选择有侧重地录用一些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最大化, 使学生的视野只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 其语言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当今时代是一个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 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质量是每一位教师不懈的追求。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资源的容量,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收更多的新鲜资料, 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七、课堂教学效果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教师的讲授, 教学手段简单, 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 加之教学容量有限,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 因而费时费力, 仅板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教学效果不明显。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可以充分利用声、像、图、文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信息源体,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 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用节省的大量板书时间, 来组织学生研究更多的内容, 教学的容量大为增加, 而且质量更高。

八、教师教学风格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容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教师的教学往往变成对教材的克隆, 缺乏个性色彩。这样被束缚的不仅是学生, 还有教师自己。教师难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容量, 精心制作出有个性的教学课件, 从而使课堂教学别具一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必定会随之逐步形成并显示出来。

当前, 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 特别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广大农村学校,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虽然已经引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但是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 表现在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还很肤浅, 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往往只停留在简单地编辑声音、文字和图像上, 只能简单地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教学所需要的资料, 创设并模拟某些简单的情境进行教学。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 不只是为教学寻找一种先进的、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性教学手段, 其根本在于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探讨。而教师现有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束缚了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开展。例如:教学课件的制作, 涉及到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方面的因素, 许多教师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 但在声音、图像、动画, 特别是在课件的整合能力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他们往往要依赖于计算机教师的帮助, 甚至采取直接从网上下载, 然后改头换面为我所用。这样, 势必要影响到教学效果。

此外, 多媒体教学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看似轰轰烈烈, 但多数时候还只是停留在公开课上, 并没有在常规教学中真正推广开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统治着学生的课堂, 多媒体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变成各种各样教学评优竞技的门面,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 这使其教学效果有时反倒不如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它带给语文教学的不只是量的优势, 而且也有质的极大飞跃。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 积极务实地投入到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去, 努力改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丛书编委会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教育戏剧走进语文课堂 篇8

一、活动初期,教师是积极的引导者

活动之初,传统语文课上,老师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往往老师自己找资料,忽略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学得很盲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多元的,它不仅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等训练。因此,在综合性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的指导、引导作用。语文综合性课堂,应有更多分享,让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针对某一知识或教学环节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

1.借助多媒体 ———激 趣

新课程实施之初,第一次活动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但经过几次效果欠佳的活动之后,学生立刻觉得也不过如此,对它的期待大大降低。可见每一次活动之初,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活动热情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运用感性的语言,借助多媒体导入活动主题。

如在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一开始,我把本次活动定位在让学生通过电脑搜索后,课外了解名人、伟人,从他们的故事中明白成功之道,进而正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兴趣很浓,去网上搜索资料,在自主学习合作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使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重要起点。

如在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的准备阶段,我首先通过微课小短片,多媒体展示科学技术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些动画视频容量大,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有别于传统枯燥的讲解式课堂。“请以你的纯真和热情,来关注科学世界吧,也许,未来的科技世界,正因为有了你的,才变得更加绚丽多姿”。上课开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的准备阶段,播放小视频展示家乡风光片,一幅幅熟悉的画面立刻激起学生共鸣,很多熟知的话题急于表达活动的子选题,也自然而然地明确。

在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的准备阶段,让学生用相机、手机、录像等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如校园里的标语牌、宣传栏、墙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所使用的语言;有哪些新鲜用语,有哪些不规范现象,等等,都在搜集之列。如此,学生立刻兴趣盎然。我们还可以举一些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乘机引导汉字的趣味是无穷的,让学生自行搞个“汉字听写大会”拍小视频,丰富语文课外活动。活动初期教师的引导为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做些背景式的铺垫工作,激活学生既有知识贮存,诱发学生的研究动机,引领学生逐步进入情境。

2.利 用多媒体 ———选 题

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往往是很宽泛的,那么怎样确定子题,缩小范围以利于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因而,在活动之初,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计划,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 而不是规定他们必须学什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现自己所学内容的用处、所做事情的意义,等等。

如在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题的确定中,学生对于自己应选择什么课题产生了疑惑。那么此时我就提出了诸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土气与洋气”“民风民俗 ”“民间故事”等 , 感觉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路,明白了该怎么做。如“中国地域文化”学习活动,这是个大标题,可以细化为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古诗文赏析等,指导学生选择其中一项。课前让学生用摄像机采访本村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记录本村的历史文化名人,宗族历史,摘记春联,了解乡土人情,等等。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 ,搜索信息、精简、 筛选信息的能力很重要。在网络中查找信息资料为“我”所用,缩小范围,让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有地道的“语文味”。

3.巧 用多媒体 ———分 组 、分工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 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而不是少数优秀生的专利。在综合性学习问题上,不存在参与与否的问题,只存在多和少、深和浅的差别。学生完全自主进行分组, 一方面必然使得部分后进学生无法参与活动,长此以往必然使这部分人丧失活动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小组自主合作也会演变成固定合作形式。因此,在学生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合理调配,避免“强强联手”,避免出现“弱势群体”,保证人人参与,保证全班活动的顺利开展。平时的活动中常发现有4—5个学生是没人合作的, 他们都是成绩困难的学生,学生都不愿他们参加。看到这种情况,老师要与一些小组协商,同意他们加入,并且要求在具体分工上可以给他们分配一些轻松任务,既保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保证该组活动的顺利进行。小组明确之后, 要进行组内分工,确定组长,当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定好计划表,及时用电脑记录各组完成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意识和合作精神,达到资源共享,便捷又明晰,方便老师的中期检查。

二、活动中期,积极监督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料

活动中期指学生要大量搜集资料, 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料,准备成果展示,学生制作相片、动画、小视频等形式,记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1.指导资料的阅读与整合

现在网络提供的信息非常庞杂,学生搜集的资料繁多。当然,问题也相伴而来,他们往往只为收集而收集,根本不会选择,而且字数多,往往主题越宽泛,所找的资料就越杂,他们根本不曾仔细阅读,还会发现多位同学所找的内容是重复的。这样,教师有必要利用一节课时间按小组进行集体阅读资料、选择资料、整合资料,这个环节也很重要。

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古诗苑漫步”中,我们知道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学生搜集的古诗信息很多,但无法进行整理,显得很凌乱,因此,我及时对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指导,协助他们制定好表格,以表格形式进行资料整合,如古诗这样分门别类辑古诗一目了然,更符合调查报告的样式。定期检查小组活动记录方式,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真实而全面的体验,以便实现学习目标。

2.指导成果展示形式的选择

成果要形成PPT,以文字等形式加以展示。常见的成果展示形式有图文类与口语类。图文类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整理的文字、图片、材料及自己的感受、体会等。所谓口语类是指学生现场进行的演讲、朗诵、讲故事、辩论、表演等。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了现代教育技术走近,综合性学习与学生距离也更近。比如,课本剧表演《戏曲大舞台》,演的同学嘻嘻哈哈,看的人热热闹闹,一场表演就是在这样的玩笑中结束,却不曾听清演的人说了什么。表演者如走过场, 观看者似在看人笑话。事后大家不再关注剧本本身、人物个性,都一味地评论那些表演者的可笑之处。这样,这敢吃螃蟹的人下不为例,就此作罢。设想老师如果能够给予更有效的指导,那么结果会完全不同。表演涉及改编剧本、准备相关的道具,角色分配、熟悉台词、排练等多方面内容,老师要提出宝贵意见,还有必要让学生彩排并加以修改。《戏曲大舞台》是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通过表演旨在引导大家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可以这么说,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和习惯。这一过程中,“学生或许不一定能解决什么重大的问题,或提出创造性的观点,但可以从中学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协调合作能力, 这是比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收获”。合理利用多媒体,综合性语文课堂将会锦上添花。

三、活动的后期,学习评价让语文教学效果得到强化

有学习就有评价。评价既是对学生此次活动的肯定,又是对今后活动的激励。我们倡导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许多学科课程的改革经验证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培养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塑造他们主宰自己的人格特征,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标志。因此,一次主题活动的质量如何,主要应由学生说了算。评价的标准要同学生一起定。在活动展示时当场进行评价的, 那么之前应该制定好评价表格,有的是随机的口头评价;有的是学期阶段性评价(这部分详细内容见评价研究)。教师在参与评价时,应努力发挥导向和参考作用,提倡进行肯定、积极的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情感态度、思维品质、知识素养诸因素的发展与进步, 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实践活动水平。如果说老师的指导和引导工作做得非常好的话,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过程中, 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加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化抽象为形象逼真,化复杂为简单,使平面化为立体化的表现形式,则可以使教学重点凸显,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使他们更加容易掌握知识, 最终使语文教学效果得到强化。如笔者所在学校校本课程中有一篇描写校园一景的习作,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学生课前在校园拍摄的相片、观察的笔录及课外阅读的关于校园的精彩文章片段进行整理、归类,制作成教学课件,成立班级网页,下载一些历史典故、文学驿站、生活新闻等小视频,供学生进行习作前的搜索、查阅。教学环境的优化,培养了学生搜集、获取、选取信息的能力,高效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上一篇:手足口病临床防治研究下一篇:海上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