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2024-08-28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共12篇)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1

创新教育, 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即不仅要授之以“鱼”, 而且要授之以“渔”, 更要导之以“创”。小学语文既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 培养创新能力, 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 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进行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课堂教学的误区

面对新一轮的课改, 有些教师过于偏激, 唯恐自己的课堂不新, 唯恐自己的课堂不异, 盲目追求创新教学, 课堂中只知道教学方式的翻新, 脱离文本, 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文本的讲话, 该讲解的让学生自己探索, 该引导的让学生分组讨论, 唯恐被冠上“理念不新”、“教学传统”的帽子。

新课堂主张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师生平等。然而, 在有些课堂中, 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立体性、主动性, 放纵学生不着边际地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看似讨论热烈, 实际只到达“闹哄哄”的层面, 没有什么实质的结果, 教师的引导作用退到很小的位置, 甚至看不到教师有效的引导, 却还以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过于依赖课件, 唯课件为准, 认为一节课不用课件, 就体现不出新课改, 不管课程实际情况, 一律把课件搬进课堂, 以课件为中心。精美的画面在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的同时, 也抑制了他们的思维, 留在脑海中的只剩下那五彩缤纷的图片。

二、创新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1.激发兴趣, 鼓励创新。

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 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家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因此, 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 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 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增强他们的信心, 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如《狼和小羊》一课, 结尾是“说着说着向小羊扑去”, 没有明确地把事情的结果写出来, 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延伸故事的结尾。我问学生:“狼扑过去后, 事情会怎样结尾呢? ”问题一出, 便激起学生想象的浪花, 个个争着发言, 有的说:“狼猛扑去, 没站稳, 掉进水里淹死了。”有的说:“小羊机灵地往前跑了, 把狼带到了猎人那儿, 狼被猎人打死了。”有的说:“小羊把狼引到了猎人布下的陷阱里, 摔死了。”还有的说:“小羊大声叫救命, 大猎狗来了, 把狼咬死了。”……讨论越来越热闹, 想象越来越奇特,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兴趣盎然的讨论中得到发展。

2.合作教学, 师生互动。

所谓合作教学, 即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是课堂的主体, 只有大家都互动起来, 课堂才能成为有激情的课堂,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一种具有再生性的活性资源, 这一资源具有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如果将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个性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学生的生命活力就会显现。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 学生知道了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很着急, 这时我的表情也很失望。接着我笑着说, 小壁虎又长出新尾巴了。同学们也高兴了, 像炸开了锅似的, 大胆地畅所欲言: 小壁虎的尾巴真神奇, 还可以再生;小壁虎的尾巴虽然断了, 可保护了自己;小壁虎也和我们一样天真, 还借尾巴呢……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系列的表现可以看出, 学生喜欢春风伴朝气的老师。

3.拓展空间, 创新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电视台、广播站、少儿剧团。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展开多种活动, 如:每天一条好新闻;每周一个好故事;每月一个小制作等, 并通过各种手段, 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使他们都积极参与其中, 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都得到提高。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 为不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学了《狼和小羊》、《美丽的公鸡》等类型的课文时 , 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课上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的想象, 任意发挥, 自由表演, 教师对参加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表演独特、新颖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如果没有老师的创新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那么课堂就是一潭死水。老师的生命在于创新, 而学生更多的则在于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 抓住契机, 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 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关文信主编.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指导[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 1.

[2]李明新.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04 (11) .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2

(作者:张小萍 单位:互助县哈拉直沟中学)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新大纲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听课中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上确实出现了不少创新教育的“亮点”,对它们进行整合思考,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依据创新机制去开拓教学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体现着创新教育。

境界之一:入坐,轻松和谐,富于情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闲暇出智慧。”也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语文课堂才会富于情趣,学生才会对语文有兴趣,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力。

现在的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据了解,英国的小学生是围坐在课桌四周的,美国的是茶馆式的散坐,坐姿更是随便。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即使学生说出“妈妈和姐姐都是女的”之类的话,也要宽容。如果斥责为“废话”,那这位学生今后还会敢想敢说吗?他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种“安全”防护意识。其实,我们老师也要学会欣赏,以上学生带着稚气与天真的这句话,不也有趣吗?

语文课堂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还有以扬代抑的“黄金原则”的应用,是用褒扬赞美取代斥责批评,这是最具“人情味和凝聚力”的,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学生也就不会因为错误而尴尬,也不会因批评而失意,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我国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还学生自由。人身自由了,心理自由了,他们就会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有了这个条件,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如一位老师教学《游园不值》,鼓励学生做做动作,看看你对“应怜屐齿印苍苔”是怎样理解的。几个学生上讲坛来做,并且把评议结合起来。学生轻手轻脚,步子拉得很大,把诗人那种生怕践

踏绿苔、毁坏清幽的爱春惜春情怀表演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

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富于情趣的语文活动,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新就有了动力支持。

境界之二:读书,浮想联翩,声情并茂

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基本过程是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读书过程中会充满个性色彩,极富创造性。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朱光潜先生也说过,一首好诗,可以是一幅“画境”,可以是一幕“戏景”。有经验的老师当学生读书时总要问问“你们读进去了吗”,“脑子里有没有一幅图画”?以下是一位老师教读《第一场雪》的一个片断:

师:第二天清早,天就放晴了,我们看看雪景好不好?(生:好!)雪景很美,谁能美美地读出来?读的时候,大家闭住眼来听,看自己能不能步入雪景中去。(生读)

师:你们听了这一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景中了?(学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地边上,是不是?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学生再读,可未读好)

师:进去了吗?(生:没有)

师:是没有。可能刚才那位同学领咱们到雪地边上,他又领咱们回来了。让我来给大家读一读,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范读,接着领读,提示:谁能把雪读得很大很大,谁能把雪读得很静很静,读出了雪景之美)。读完问:我们往前走了没有?(生:走了)

这种读是“披文入境”,读中感形。是学生调动表象储备,讲行再造现象的过程,他们想像的“产品”也各具特色。如读《所见》,一位老师让学生读后就“交流”出三个画面:牧童·黄牛——林樾·鸣蝉,此其一;诗人(诗人所见)——牧童·黄牛——林樾·鸣蝉,此其二;蝉“闭口”不鸣——牧童“闭口”不唱(谁“闭口”无从考证),此其三。

学生读书,展开想像的翅膀,浮想联翩,形象迭出。学生的脑中之“形”是作

者眼见之“物象”,是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意象”,所以学生读书,教师要引导体情悟理,渐入佳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小学语文课本中信手拈来一篇(产品说明书之类的说明文除外),都是形意情理的“混合物”。比如《蛇与庄稼》的第一个故事,其基本情节(图景)是:海啸时,洪水泛滥,淹没田野村庄,一片汪洋;洪水退后,庄稼长势喜人,茁壮葱绿;后来,田鼠作祟,枝折花落,一片狼藉。伴随这个过程的情感经历是:洪水肆虐的惊恐——丰收在望的喜悦——庄稼歉收的遗憾。此外还有:“蛇——(吃)田鼠——庄稼”,这个食物链所揭示的事物联系。这段课文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文章的情理,犹如“水中之盐,无痕有味”。如果一篇课文的情感因素较强,就应该通过朗读读出情意,读出味道,做到声情并茂,即声以情发,情因声显。

“形象多于理性” 是语文的重要特点,“形入心通”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所以对课文的感悟,主要依靠直觉、顿悟等感性认识的形式,不太需要动用逻辑思维进行繁琐分析和“微言大义”的讲解。感悟的主要途径是读书,我们不要吝啬让学生去读书,努力做到杨再隋教授所提倡的自读自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的境界。把学生引入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读书之境,这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学生在读中积累了事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原型和语言,久而久之,沉淀内化,就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支持。

境界之三:讨论,各抒己见,妙语连珠

小语课堂教学是最易张扬学生个性的,也是最易激发创造性思维的。

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批判性和发散性。所谓批判性,就是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思考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批判。比如,有个学生读了《小猴子下山》之后,对老师给出的参考书中的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如果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提出质疑,说:“老师,假如小猴子追上了小兔,能说它不对吗?”显然,这个学生意识到小猴子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玉米、桃子、西瓜、小兔,一个比一个有价值,多么难能可贵的价值观!没有批判,这位学生就没有新的思想。

所谓发散性,是指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科学的发明创造上,凯库勒受火炉“金蛇狂舞”的启发提出苯分子结构的设想,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妙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都是发散性思维的成果。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发散性思维的佐证。

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语文课堂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拓宽思维的空间,这就要改变师生问答式的“满堂套问”,打破单一僵化的模式。反观《詹天佑》第四自然段的“套问”教学:①“毅然”是什么意思;②詹天佑工作态度怎样?③詹天佑是怎样做的?④詹天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不难看出这些问题是针对“文章分析法”模式设计的,指向于寻求得到或印证“理性”结论——“严肃认真”、“为国争光”等,其思维模式,即从“一般”到“个别”。应该说这种思维模式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因为“单一” 才僵化。

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课堂讨论气氛活跃了,学生才会各抒己见,妙语连珠。如一位老师教学《黄河象》:

师:现在读课文……(读后)“黄河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高大完整)说说“高大完整吧”。(生以读,回答。)

师:科学家们根据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推想出两个结论(师读“结论”)。这两个结论的推想过程是十分严密的,大家读读,想想,议议。

生(跳读课文,不是逐段分析):

1.假如不是一头“疲劳和干渴”的老年公象,就不会有这具高大的化石。

2.假如不是老年公象带队,先失足落水,其它小象被惊跑,留下来的不只是高大的化石,我们还会看到小象的化石,真可惜!

3.假如老象是摔死的,化石就不会这样完整。

4.假如黄河象不是栽在河中的淤泥里,而被其他动物啃食过,化石也不会这样完整。

教师除了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和拓展思维空间的好问题外,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思起于疑,“有疑则进”。至于质疑方法,有人说要“教给”,如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在文章的空白处质疑等,我以为方法应各取所需,牛顿思考苹果只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决不是别人给他指点了方法的,所以重在质疑习惯的培养。

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3

一、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兴趣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语言情境,情境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有所创新,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课堂,更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其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小学生具有自身的优势,好奇心强,对形象直观的事物印象深刻,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充分运用起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出现在课堂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以形象生动的实物给学生展示出来,或运用多媒体把生动、优美的画面、有趣的动物让学生一饱眼福,为他们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更多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产生创新的渴望。

教师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创新的因素,通过向学生质疑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环境下,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编写故事、改写故事或者给故事续结尾等等,使学生的语法知识更加丰富,运用起来更加灵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改变课堂角色,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积极倡导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合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思考、创新,让学生在不同的想法和思维中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1.大胆假设,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结果,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敢于怀疑,并且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善于给学生设置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蓝色的树叶》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些问题由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发展。

2.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多角度想象,联系原有知识,结合新内容,经过丰富的想象,给新知识多种多样的答案,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例如,王维的诗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若学生在学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时候,将诗里所展现的内容用一幅幅图画想象出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而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里面所描绘的实景与虚景、远景与近景、宁静与喧闹等只有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才可以形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3.连接课内外,拓展形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能只依赖于课内的教学时间,在课外也要积极拓展,所以,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及中外名人故事等等,并且学会写有关的读书笔记,把自己所想、所感写下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丰富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型品质的塑造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他的品质、个性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拥有创新型的个性品质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能自觉提高其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能有效发挥其个人的创新精神。创新型的个性品质主要体现在要有坚定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勇于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所以,教师从小学就要塑造学生的创新型个性品质,并加以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综合性、多维性。首先,教师要综合运用课文中的创新因素,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如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曹冲称象等会给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对于名人事迹的描述如贝多芬、李四光、张衡等会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具备创新型品质的教师,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型个性品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为学生做榜样,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给学生一些正能量,指引着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改变陈旧的观念,在课堂上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甘愿做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此外,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使他们的思想火花发生碰撞,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让创新教育充满语文课堂 篇4

一、质疑问难, 培养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 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教学中, 我们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问难, 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1.紧扣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能抓住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飞夺泸定桥》一文, 出示课题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泸定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谁飞夺泸定桥? 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红军怎样飞夺泸定桥? 结果怎样? 然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这样, 学生就能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理解文章的内容, 体会文章的中心。

2.针对重点词句质疑。 词句是文章的重要构筑材料, 理解重点词句是读懂段篇的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段描写了邱少云所在连队的潜伏情况。 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纹丝不动”进行质疑:“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做到“纹丝不动”? 邱少云和他的战友是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

3.围绕文章结尾质疑, 教材中许多故事的结尾余音袅袅, 令人回味无穷。 如《鸟的天堂》最后一段描写了作者对大榕树的赞美。 教学时, 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榕树这么大, 这么美, 作者离开这里为什么只感到“一点儿留恋”?当时学生的提问的确难住了我, 我愣了一下, 随即冷静下来, 反问学生:是啊, 作者为什么只感到“一点儿留恋”?这是不是前后矛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积极思考,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 学生终于明白了:大榕树大而美, 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景色固然美丽, 但革命工作比这更重要, 所以作者对这里的美景只感到一点儿留恋。 这样, 学生不仅体会了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 而且加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可谓是“一箭双雕”。

质疑的方法多种多样, 除上述之外,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标点符号、 图文等方面进行质疑。 教师在教给学生质疑方法的同时, 还应帮助、引导学生学会筛选、提炼, 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在“质疑—解疑—释疑”中增长才干, 提高创新意识。

二、亲身体验, 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不同文体的课文, 但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 如寓言《狼和小羊》《刻舟求剑》等, 童话《美丽的大公鸡》, 故事《将相和》等。 根据小学生天真、好动、表现欲强等特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模拟操作, 即兴表演、作画等,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章的内容,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如在《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中, 我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举行了一次“新型玻璃介绍现场会”。 如有的学生模仿起电视节目主持人进行生动的介绍;有的学生则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种新型玻璃, 进行自我介绍;还有的学生则扮演成推销员, 运用生动的讲解把新型玻璃推荐给观众。 整堂课, 学生的激情四射, 神采飞扬, 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大胆想象, 发展创新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 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想象,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 有的作者由于行文的需要, 在文中留下许多空白;有的文章意境深远, 内涵丰富。 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增、扩、续、补。 如《小摄影师》一课, 课尾言犹未尽。 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根据高尔基的语言、动作, 请你想想, 小男孩还会再来吗? 为什么? 问题一提出, 学生兴趣浓厚, 思维活跃, 畅所欲言, 各陈己见。 有的学生说:小男孩一定会再来的, 因为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 还有的学生说:高尔基如此热情地接待这个小男孩, 小男孩一定会回来的。这样就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图文并茂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据图想象或画图想象。如《黄山奇石》一文, 对“金鸡叫天都”这一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但文中没有插图, 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读懂这段文章, 然后根据文章内容作画。 由于课文仅对“天狗望月”“仙子弹琴”“狮子抢球”这三块奇石说了名称, 没有进行任何描述,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说说奇石的样子再作画。长此以往, 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5

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应试教育局限了学生的视野,最根本的是妨碍了兴趣的发展。一般来讲,许多人谈创新总是从系统论、控制论等方面说,对学生来说,不妨从最简单的入手,兴趣正是纷繁芜杂的大理论下所掩盖的创新的基本要素。语文课本应是最具魅力的课堂,学生学起来热门、有趣、投入。只有先调动了学生兴趣,然后才能谈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语文课讲得妙趣横生,满堂皆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胃口,然后根据每节课的特点,设计成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使得每堂课都是内容尽而趣未尽,课结束而味幽远,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向往语文课的状态。

只要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就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有利于民主教学思想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课堂上语文课的学习,大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语文教师只需要起到引领作用,合理分配时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要坚决予以杜绝,空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

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和创造良好的情境,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摘 要 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学中,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自主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让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既学到知识,又能挖掘出创新潜能。开展活动的形式很多,如课前几分钟演讲、诗歌朗诵、开辩论会等,还可以编演课本剧。

这些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等能力。另外搞好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语文课外活动的范围很广泛,方法也多种多样,既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举行演讲和辩论,可以开展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或在自行实验和制作中去大胆创新等。这样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创新理念的培养。大量书籍的阅读,拓宽思维的领域,进行大胆的想象,可以让学生冲破精神的枷锁,突破思维的定势,垒筑思维的支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以及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高中语文教学应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应走向实践,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应走向综合,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才能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走向智慧,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与语文共存,教师应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把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开辟学生智能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交友,向劳动人民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造储存,给学生创造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教师引导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生活的拓展过程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造,从而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与创造性。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有关的实践活动上,这就要求教学设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提供给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思想和方法,获得深切的活动体验。

提倡质疑问难,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宝贵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本类与它类、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思考。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创新教育

一、确立教学目标

要达到创新教育目标,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确立这种教学目标的策略,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是使教学具有以下两种性质:

1.发展性。发展性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它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和语言实践,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主体性。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维学习方式,并要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安排教学程序。它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但它同时认为,“主导”不是“主宰”,反对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和冷冰冰的面孔对待学生,要求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发展学生个性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创新求变、灵活多样、具有个性化恰恰是滋生创造力的土壤。“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根本目的,是使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为此,必须采取以下两种策略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1.培养创造性个性倾向。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进取、探究、专注、自信、坚韧、自制、敢于挑战和冒险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服务精神。

2.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由此从适应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来调整教师自己的教学策略,将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此,教学要求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教学目标分层、课堂训练分层、作业练习分层、个别辅导分层、学习评价分层。这种分层教学,既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让学生充分地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发挥主体作用。

三、激励学生思维

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因此,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应当在培养学生常规性思维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创新教育的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激励学生的思维:

1.培养批判精神。人的思维是受观念支配的。在美国,各个学院乃至整个社会最忌讳因循守旧,崇尚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而我国小学生的传统教育是被动性的教育,“唯书”、“唯师”成了提倡和奖励的标准,他们缺乏批判质疑的精神。学会批判是学会创新的前提,没有对现有知识的批判,便没有知识的创新。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一方面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鉴别知识,将批判精神有机地融合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这样才有可能将知识变成创新的源泉;一方面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将批判精神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上,不故弄玄虚。

2.引导质疑问难。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或于平淡无奇之处生疑,或于深层蕴意之处生疑,或于新旧比较之处生疑……“真正做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语)。教师要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和善问,在提问和答问的过程中迸放出思维的火花。

3.鼓励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是一种创新,它蕴藏着灵性和创造。而传统的教育思想则要求学生中规中矩,服从教师,服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一般是求同思维的训练。为此,教师应该教育和鼓励学生破除“唯书”、“唯师”的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善于标新立异。

四、开放课堂教学

要实现创新教育,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所形成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实行开放性教学,使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制定开放性教学的策略,主要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必须明确,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针对“三个中心”,教师要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实行由“以书本為中心”向“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牢固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2.开拓教学内容。现今的语文教学,有的教师是“教教材”,就课文讲课文,而不是“用教材教”,教学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这样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是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限于教材,而应该超越教材。以“超越教材”的方式来开拓教学内容。

立足语文课堂,实践创新教育 篇7

一、丰富知识储备, 激发创新意识

如今的语文教学强调应试, 不管是作文教学还是阅读教学都开始套用模板。作文写作时学生套用范文, 阅读文章时学生套用答题格式, 毫无创新意识。为此, 要实践创新教育,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并不是靠人的臆想就可以产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以让人站得更高, 想得更远, 知识得到迁移, 激发人的创新意识。语文学科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们常说, 语文即生活。语文教材和百科全书一样, 涵盖了丰富的内容, 上下五千年, 除语文专业知识之外, 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内容都在其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语文课堂, 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形形色色的世界, 开阔眼界, 激发兴趣, 激发创新意识。比如说,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中, 有专门的版块———“科学之光”, 在这中间,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两篇文章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起源进行探索和发现的兴趣;科技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可以让学生在学会筛选信息的阅读方式之外, 大胆对科学知识进行探求延伸拓展;丰富的科学知识可以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 激发创新意识, 大胆想象, 主动搜集相关科学材料, 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有效地利用语文课堂的延伸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 在教授《荷塘月色》的时候, 我抓住了其中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情感体会的过程中, 给学生补充了这样一些语段: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 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挣扎着, 要明白些什么, 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 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结合课文写作背景, 我们可以知道《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品, 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 住在清华园西院, 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1927年7月, 正值大革命失败不久, 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在此之前, 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 一直在呐喊和斗争, 但在“四·一二政变”之后, 他陷入了苦闷彷徨。他自己也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自己曾解释思想变化的原因:“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 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他毕竟是一个爱国者, 面对黑暗现实, 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于是就有了我补充的《一封信》里的这段文字。背景知识的补充, 可以帮我们从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会对朱自清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充满好奇心, 会主动的寻找朱自清的一些其他文字阅读, 还可以回忆到之前写过的《背影》。文中的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创新意识, 好文章有让人模仿的冲动, 比如在写作训练的时候, 不少同学都会尝试运用描写来表现自己复杂的情感。

语文课堂之外, 我常常举行诗歌朗诵会, 作文竞赛, 这些语文课堂的辅助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说, 知识的储备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美, 开阔视野, 对生活充满好奇, 想创新, 激发创新意识。

二、打破思维定势, 培养创新思维

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外, 还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 学会联想与想象, 发散思维, 打破思维定势, 培养创新思维。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创新思维一定是从问题开始的。为培养创新思维, 我们首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质疑, 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来。教学过程中, 我们除了向学生提问, 也可以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比如, 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 有同学发问:“老师, 你说林黛玉笑得最多也最苦, 为什么在宝黛初会时, 所有人都笑了, 连丫环都笑, 她却没笑?她是不是一见钟情?”当时, 我被问得措手不及。看到学生失望的表情, 第二天我就此问题组织教学。学生的发言很积极, 有学生说:“黛玉是大家闺秀, 初次见面, 即随便笑, 不符合她的身份。”还有学生说:“黛玉不笑, 一是因为她和宝玉不熟, 不方便说笑, 而且在贾府寂然饭毕之后, 又因贾母对女孩读书的不赞同态度, 使黛玉更加‘时时在意, 步步留心’了。”大家讨论热切, 得出的结论:这一细节与人物的身份与封建社会礼教有关。学生的分析虽然有些稚嫩, 但善于从经典中汲取人生智慧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还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所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倾听他们发出的自己的声音, 让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后, 为之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 让学生敢创造,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学生的质疑是值得鼓励的, 老师的引导也是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更需要教师的因势利导。

面对学生的各种质疑, 教师需要从中挑选出有用的信息, 设置出利于学生解读文本的有效问题。比如说, 在教授《陋室铭》的时候,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金钱和道德是对立的吗?”这个问题。对于现今社会现象出现的拜金现象,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多方面思考, 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在新思想、新观点中异中求优, 才会获得较好的思想成果。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质疑、求解, 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来培养发散思维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比如说, 学习《沁园春·长沙》这样画面感强的文章, 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是诗人, 站在橘子洲头, 看到的万山红遍、百舸争流的场景, 用自己的语言来还原画面, 领悟诗人的意气风发, 他不是以游赏者的闲适心境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 而是带着为民族争自由、为人民求解放的强烈使命感, 才不期然而然地寻找到与大自然的契合之点。感受诗人想要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和乐观自信、魅力非凡的胸襟、气度。

对于故事结尾有想象空间的课文,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来展开想象, 推测故事的结尾, 比如说《项链》教学结束后, 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马蒂尔德夫人的性格来写写练笔《马蒂尔德夫人的后半生》。这样有效的想象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

所以, 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多角度思考, 展开联想与想象, 可以打破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点燃灵感火花, 发展创新个性

灵感又叫感悟、顿悟, 它是在人脑潜意识中运行的, 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经过丰富的定向积累和苦苦探求后一朝爆发的精神状态, 是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后的某种飞跃式的产物。爱因斯坦曾说:“真正可贵的是直觉, 我相信灵感和直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都与人的直觉和灵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直觉、灵感思维,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 多多诵读, 激发思考, 帮助学生进行定向积累, 以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 发展创新个性。

比如在教授《听听那冷雨》时, 首选美读法。有声有情, 朗读可以使学生熟悉文字的内容, 首先直觉感受到雨的冷, 再根据直觉和灵感对句子的涵义得出自己的理解, 比如例句:大陆上的秋天, 无论是疏雨滴梧桐, 或是骤雨打荷叶, 听上去总有一点凄凉, 凄清, 凄楚, 于今, 在岛上回味, 则在凄楚之外, 更笼上一层凄迷了。例句中, 学生可以从字面得知作者是在台湾岛上回味大陆的雨声, 由此可以知道作者在思念着祖国大陆。作者写出了凄凉、凄清、凄楚和凄迷的情感。灵感激发后, 学生可以从朗读中想象着自己是一个离开故乡的人, 想象自己是作者, 深深体会到远离故乡, 对故乡思念的感情。诵读的反馈又可以表达出分离、伤感的情绪。同类的文章有很多, 只要多多诵读感知, 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直觉和灵感。

除了概括和诵读, 灵感的火花还需要思想的碰撞。比如在讲话剧《雷雨》时, 我通过学生的提问进行整理提出讨论题:“周朴园爱鲁侍萍么?如果你认为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你如何解释周朴园保持旧的生活习惯等行为?”这个问题把学生们的思维调动起来, 产生了多种对立的观点, 这些观点加深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认识,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的智慧在对立的观点碰撞中闪出火花。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把碰撞观点后自己的观点整理成小随笔。

灵感的爆发有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孕育的过程。学生经过长期地观察、学习、思考、积累, 总有一天会在对某一问题见解或写作训练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创造出富有自己的创新个性的作品。灵感的火花并不是那么容易迸发的, 积累的道路是曲折漫长的, 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 也会被积累材料中一些人物优秀的品格感染, 这些优秀的品格也会内化成他们自己的品格, 发展成为他们的创新个性。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以其独有的特点在创新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践创新教育还需要教师长期、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研究和实践的活动,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宽松氛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帮助学生积累储备知识, 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激发兴趣与灵感, 教会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 培养创新个性, 提高创新能力, 在创造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摘要:文明发展至今天, 创新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学科的需要。本文从语文学科本身说开去, 谈谈如何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有优势, 通过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发展创新个性, 来实践创新教育这一问题。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 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施展呢?我浅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

一、老师创造“平等”氛围, 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心理学》中说过, 人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 智力就能得到有效地发挥, 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 轻松、平等氛围的课堂能够让激发灵感, 集中注意力, 发挥创造潜能。

(一) 营造宽松氛围。

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信任和鼓励学生, 让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 学生们主动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说出不同于其他人的答案、保留不同的观点, 在我的课堂中, 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己的标新立异的创新活动。

其次, 在课堂上, 尝试着用“微笑艺术”。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自由、平等、宽松的课堂气氛中, 有话敢说、有事敢做、有思维敢创新。

老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都会成为课堂上交流的好方式:一个学生想答问题, 但胆小, 老师望着他, 轻轻地点下头, 给他的是信心;有同学身体不舒服, 想请假, 老师点点头, 给他的是关心;有同学做错了事, 或答错了问题, 老师望着他, 点点头, 给他是一种无言的期待与勉励……这些带给学生不仅仅是关怀,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二) 创设情境。

求知欲望是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 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 结合语文教材本身的感染力, 创设情境, 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 满足学生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欲望, 从而将老师“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生们“学”的内在需要。

如教《赵州桥》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 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 大胆发问:“赵州桥为什么叫赵州桥?为什么不能起另外一个名字呢?你给“赵州桥”起个名字吧?”如此一来, 答案一个一个地出来了:坚固桥、美观桥、奇迹桥、李春桥、石拱桥……激起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指向更加清晰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课题, 与之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一是题目中有标点, 二是文章中人物说的话, 三是有反义词, 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二、老师运用灵活的技巧, 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语文老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 适时地引导和巧妙地点拨, 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 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 利用灵活的技巧, 巧妙地引导。

在教学中, 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的时候, 在导入上下功夫, 善于抓住生成点, 为我们继续上课所用。

在执教《难忘的一课》时, 我把握住了略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特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句,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中, “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是文章的主线, 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我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 与此同时, 我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最本质特点─读, 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 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 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教得非常认真。我在一开课就介绍了台湾被侵占的历史, 已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不能学习祖国文字之苦, 学生此时再理解为什么那位台湾年轻教师的国语不太熟练, 就容易多了。我此处的点拨是有效的。接着我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看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师生, 听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话语, 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人, 假如此时, 你就站在窗外, 你会怎样?”学生很自然地答道:“如果门是开的, 我会走进去。”很自然地引入到了这句话第二次出现的场景, 这一次引导又是非常有效的。

(二) 利用适合的时机, 巧妙地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时, 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而对学生的点拨要讲究巧妙。

在讲《草船借箭》一文时, 先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 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 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然后再请同学们把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 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 妙在哪里。然后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曹操、刘备、周瑜等人物一一介绍, 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最后汇编诗歌, 体味经典。我把故事编成了这样的诗歌:草船借箭不寻常, 要论成败有文章。都督周瑜欲陷害, 孔明先生巧应对。妙算天文雾漫天, 通晓地利蒙曹操。洞悉人心妙计成, 箭如雨下满载归。神机妙算诸葛亮, 世世代代美名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使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 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三、老师要关注“活”主体,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学生的创新从哪里来?来自于他们的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全面地“动”起来。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求知、探索, 创新能力方能逐渐被培养, 成为自己品质的一部分。

(一) 鼓励学生主动求知、探究。

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 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 激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地。在课堂中, 开展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写一两句话的感想;续说、续写课文;表演课本剧;写个人简介;办手抄报;做小导游……,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作业中获得知识, 锻炼能力, 形成良好的品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我将还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允许他们自由的畅谈自己的想法。让课堂动起来, 让思维舞起来, 真正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我将继续激活我的课堂, 勇于开拓创新, 不断探索, 继续前行在前进的路上, 在路上, 让我的“贝壳”都包含珍珠。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9

我在教学《小马过河》一课中, 紧紧抓住老马教育小马的那句话, 寓言文字的理解和创新教育的渗透于一体, 做到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首先, 是有效激疑, 引发创造的兴趣。教学中, 我能过“老牛、松鼠、小马过河的深浅各是怎么看的, 你感到奇怪吗”的激疑, 让学生从同一条河不同人说其深浅不一的发现中生疑, 以引发其探究欲望;能过“对同一条河的深浅各人看法不同, 是不是河水深浅在变”的激疑, 以引导其排除干扰, 指向探究目标;通过“如果它们以前没有从这条河中走过会知道水的深浅吗”等的激疑, 以引导探究重点, 自我分析, 自我发现。这样层层设疑,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过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感悟”的探究道路, 培养了他们探究创造的能力。其次是有机点拔, 指点深究的方法。为解决“同一条河, 为什么人们对它的深浅看法不同”的问题, 我通过实验演示, 加强直观感知, 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为了解决“河水深浅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我引导学生通过“老马”、“老牛”的比较, 发现其身高一致, 说法一样;通过“老马”、“松鼠”的比较, 发现其高矮不一, 说法相反;通过“小马”与“松鼠”、“老牛”的比较, 发现其高矮不一, 因而说法不一, 从而使问题内涵进一步显示。为了解决“为什么它们能知道河水的深浅”的问题, 我通过“如果它们都没有从河里走过, 会知道河水深浅吗”等的假设变更, 使学生在情境的比较结合中, 具体感受和理解了老马那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再则是有机延伸, 进行创造性表演。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其说明的道理有了具体的理解后, 我又通过条件变更, 创设小马“独立解决问题”和“回家受到夸奖”的情境, 引导学生想象表演, 再造形象, 从而寓语言的理解、形象的创造于一体, 有效地升华了课文中心, 提高了语言训练的整体效应, 培养了学生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二﹑物化课文趣化教程显化推理过程

我以《蜜蜂引路》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一谈是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机渗透的。1、凭借画面, 物化内容, 提供思维依据。凭借教材, 对学生进行推理训练,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合理性, 这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而推理训练, 是以课文中的“蜜蜂”、“花丛”、“园子”、“小房子”为凭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细读课文, 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进而想象绘画, 物化课文内容, 使课文所写的画面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 这就为进一步细读课文, 进行推理训练提供了依附。2、活化内容, 外化心理, 显化推理过程。课文中对列宁观察中的思维过程并没有进行叙述。教学中, 我紧紧凭借“蜜蜂”的行踪与“花丛”、“园子”、“小房子”的关系, 引导想象情境, 外化列宁的心理, 使其推理过程具体化、细致化, 并引导用“因为……所以……”造句, 以梳理推理过程, 从而使创新思维的渗透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地融为一体。3、引导想象, 趣化教程, 强化训练效果。在这节课中, 我除了引导想象列宁找养蜂人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外, 又引导想象表演, 以具体展示列宁的思维过程, 从而强化了训练效果。

三﹑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丰富想象

我在教学《翠鸟》一课, 以让学生听鸟叫声音的方式导入新课, 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 不仅调动了创新意识, 而且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例如导入部分, 通过听鸟叫的录音问学生小鸟在说什么,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非常活跃, 有的说:同学们, 你们好, 欢迎我来到你们班做客吗?希望你们能喜欢我。有的说:同学们, 我的叫声美吗?有的说:快跑呀!快跑呀!人来了!他们会伤害我们的。还有的:瞧, 我们自由自在的多快乐啊!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吧!在理解课文内容部分, 让学生把理解与想象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创设情境, 将课文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画面, 学生的想象得以自由飞翔。如:教师放轻音乐, 同学们边听边想,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A说:“我仿佛看见一只美丽的翠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生B说:“我仿佛看见了翠鸟展开双翅像箭一样飞向小鱼”。生C说:“我看见了两只翠鸟, 它们互相照应着飞翔, 就像爸爸妈妈一样那么恩爱”。生D说:我看见了美丽的湖水, 碧绿的芦苇, 翠鸟停在苇秆上, 旁边还有丹顶鹤, 美丽极了, 我真想把它画下来”……等等,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也肯定和检验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有心观察和课外知识的自觉积累。

四﹑精心设计体现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环节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10

首先,教师应扎实做好学生的预习。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授当中,要引领学生学会并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同时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比如,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能力,有的放矢的因生生教。可以让学生查生字生词、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等,进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加以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例如,在某些学习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文章中人物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自己编故事,有条件的话可以举行编故事比赛,由此学生能很快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言而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小学生的学习调动起来后,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教学内容提出疑问。当然他们的提问能力和找出问题的能力有限,甚至有些不值得一问或者很可笑,但这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并锻炼学生多提出疑问,把能想到的都说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发现问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这必然产生了创新的冲动,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通过你的课,喜欢你,爱上这门课,慢慢地自己就敢提问,乐其思,勤其究。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惬意的育人环境,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问,让学生自主掌握课堂空间,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进行双向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途径。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如果仅仅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不能应用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那么也不是语文教学“人本意识”的完整内涵。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作为题中之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堂上,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读书的方法和形式,使读的训练渗透整个课堂中,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去理解读的部分,其中好的词句、好的片段,思想感情内容变化。学生读书加以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实现悟读和朗读的方法,每个句子都细读和多读,任凭它多么深奥,我们也可以一探究竟,全在掌控之中。

主动阅读这个主体不能丢,让学生来主导。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样的语文教学都离不开朗读,无疑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教学方法花样翻新而已。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控好,详细之处且详细,重精点处且精讲,必要的是学生也要阅读好教材,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少。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读懂,理解到,记得牢,学生的学习才有效。如,在讲《小池》一课时,教师提前准备一些夏天清静柔美的图片画面,再配上赏心悦目的轻音乐。然后学生自己一遍遍地去朗读,去感受汉语的魅力,去身临其境体会文中的美景。让语言文字去装点学生的心灵,让文学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头脑。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通过语文教学,引领得当,反复的朗读、背诵和想象,可以得到充分的对诗意的感悟,那种能量的释放是不可想象的。

再者,学生的阅读也好,自主学习也罢,都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将其付诸笔端,更能体现良好的口头表达,从而对写作也是很好的帮助。不管是质疑还是创新,都是为最大化的表达语文教学,让学生在人文、心理、思想、感情、知识方面都能得到升华。与此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应该从小培养,教师应当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一些适宜阅读的课外读物,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提高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和表达水平。

例如,在教学《鹿与狼的故事》一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总统杀狼护鹿这个行为的对错,将学生分为赞成与反对两组,激烈辩论,最后在僵持不下的时候给出教师的意见:说对有说对的道理,因为总统的初衷是好的,说错有说错的道理,因为人为干预,扰乱了生态平衡,造成鹿的过量繁殖。总的来说,这件事说明,没有掌握足够的自然知识,使得总统好心办了错事。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能融入作者的写作环境,积极思考,对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很有意义。

只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人本意识,重视和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思维和能力,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从而真正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小学语文学习方式是促进学生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新课程改革也对创新学习方式提出了要求。因此,要以学生为本,采取措施,创新小学语文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强化,人本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志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民主化的尝试[J].民风:科学教育,2012,10(12).

让创新教育充盈语文课堂 篇11

一、要实现创新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现在,中青年教师在学校占很大比例,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方面都是本校的顶梁柱。但很大一部分教师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量地充斥了课堂。虽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常常搞教研活动,但是常规教学中课堂上的教法和教学效果,均不尽人意。分析其主要原因,还是我们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承载体。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的落实,一味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结果,适得其反,教师用了七分力,却换来三分果。这种把学生当作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二、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突破了常规性思维而产生的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设想,是将已有知识转化为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在不违反时代精神、不违背科学常识的前提下,对思维定势的“反动”与“逆转”。它常常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训练方法一是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和警策性,人们习以为常,在头脑中形成定规。我们要学会运用求异思维的方式,运用批判的眼光,从事物的另一面去构思作文。因为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人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虽已形成“思维定势”,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的不断更新,这就为我们对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用法从另一角度去思考它的正确性和局限性提供了条件。如人们常常歌颂“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精神,反其道而思之,我们可评其为“作茧自缚”,不敢放开眼光看世界的封闭的一面。“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常被用来喻指一切恶势力的可耻下场;而赞美革命者的壮举,比喻义适得其反,即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又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撇开“愚公精神”赞,就事论事而言,我们宁可“搬家”,而不“移山”。“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可以反思到良药加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利于病;做思想工作不一定要逆耳,说点“顺耳”的道理,对方更容易接受,成效更佳。成语“开卷有益”,也可以从反面指出看黄色淫秽书籍只会有害的另一面。再比如成语“班门弄斧”,常批评一些缺乏自知之明的人,而要想在某些方面有所学习、研究,敢于向权威挑战,就得“弄斧发散思维”到“班门”。还可以让同学们针对某一文章的某一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三、实践教育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泉。能否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感悟、积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要创造机会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丰富多彩的实践空间,不断开发利用无处不在的语文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如组织学生到美术琉璃厂参观,让学生详细了解内画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依此写出作文,结果这些作文一改过去虚假做作的文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从教材本身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写作中学会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教师不要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把“听、说、读、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是实践教学的必然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从了解课本到了解社会,从懵懵懂懂到认识自我,实践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良好空间。

四、链接现实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链接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如学习《阿Q正传》一文,分析完阿Q人物形象后,我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阿Q?阿Q精神在当今社会哪些人中继续存在?”学生积极思维。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阿Q这个典型人物是作者取材于现实生活,又经过艺术提炼,集中雕塑而成,从而逐步调动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积极思维。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课文中的生活画面、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激起学生产生共鸣,与作者共同感悟生活与人生。因此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经过链接现实生活的训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篇12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网上丰富详实的声、像、图、文资料,是语文取之不竭的源泉。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丰富表现力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单一形式有机组合,从而使知识内容更丰富多彩。

●整合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现代化教学课堂结构主要由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要素组成,它们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的整体。

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将信息技术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协作探究的认知工具,努力将学生被动“吸收—储存—再现”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探索—迁移—创新”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整合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应突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全新的教学设计、全新的教师姿态,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发挥信息技术的四大属性,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它们具有四种特性,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自主性。网络信息化教学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大可能地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交互性。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并且可以立即反馈。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真正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多样性。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结合刺激。信息和知识密切相关,获取大量的信息内化,有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这说明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协作性。信息技术教学的优越性还在于它的合作性。在课堂上,把学生置于网络化、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小组内交流,重难点质疑解疑,你问我答,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小组有难,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点拨,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生机互动,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

●转变教师角色,适应信息技术下的新型创新教育

新课标理念下,教师不单是教者,而是多元化角色,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合作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和提高的空间,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教师以“导航员”的身份,放飞学生,让学生在网络信息中采撷智慧的火苗,让学生在放飞中寻求知识和创新。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否定,被认为是“高耗低能”。怎样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语文教育专家和第一线教师面前永远的课题。广泛适宜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已被证实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

有的教师可能认为即使离开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也可创设情境。当然,在教学中不乏这样成功的案例,特别是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化教学模式,使我们领略了教学是一门艺术。不过,教学中介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如虎添翼”了。而且,有些教材文本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时空跨度很大,就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要入情入境是比较困难的。但凭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性,这令人头痛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2.激情体验,质疑探究

恰当而适时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直接形象与抽象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体验中质疑、质疑中探究,从而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

3.激情练笔,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最终形成能力,学以致用。而能力的形成则是一个不断练习提高的过程。多媒体教学则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读写的冲动。

上一篇:新媒体开启营销新时代下一篇: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