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2024-10-09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精选12篇)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1

一直以来, 企业都以“微观利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 企业的会计信息也只是单纯的表现企业的资产负债、利润、投资收益、风险投资等情况, 导致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这一社会现状, 人们对企业的发展目标提出质疑, 为了减轻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企业将发展目标由单纯的追求“微观利益”转向“局部利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因此,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成为当代企业研究的重点。

一、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概念

1. 社会责任会计的来源

二战过后, 西方的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 但传统的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只注重企业的“微观利益”, 而忽略了社会利益, 导致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1]。为了让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义务, 承担社会责任, 减少社会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就需要依据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法律的制定, 并且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也需要了解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因此, 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会计学也在逐渐的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相融合, 许多的会计理论也因此产生, 社会责任会计就是由此而来。

2. 社会责任会计的含义

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效益。

从我国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 社会效益主要有五大方面:第一, 企业对自身发展利润的追求, 即企业的收益贡献,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企业的财务余额为依托, 所以,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是企业能够获得一定量的经济收入, 如此, 企业才能够进一步的履行其相关的社会责任。第二, 企业的产品质量带来的效益,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讲, 产品质量的提高代表着其使用价值的上升, 意味着企业能够以相同的劳动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提升企业的信誉具有较高的帮助。第三, 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效益, 主要是要求企业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 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工业污染。第四, 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益, 主要是企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减少失业率, 在这里, 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的数量是与其履行的社会责任与产生的社会效益成正比的, 另外, 企业为了满足内部员工在身体和文化两方面的需要, 就产生了社会保险以及教育效益, 这也是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第五, 其他社会效益, 例如支持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外单位的无偿支持和物质捐赠、企业技术革新等。

从我国具体的社会实践角度来看, 社会成本主要包括:第一, 人工成本, 这主要是指企业无偿的从社会中获得人才, 但这类人才是国家花费了部分支出而培养出来的。第二, 土地使用, 指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根基, 因此便需要占用必要的土地面积, 该土地被占用后, 则失去了其他的使用机会, 因此, 具有土地使用的成本。第三, 资源损耗,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使用和占用部分的自然资源, 而自然资源属于社会价值生产的组成部分, 因此, 需要被记入到社会成本当中。第四, 资金使用, 指企业因为资金占有而支付的相关费用[3]。第五, 环境污染,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控制环境污染或者造成环境污染而支出的费用, 这一费用包括企业的自主支出和被迫支出, 前者具有的社会责任较大。第六, 社会管理费用法, 指国家或者地方的政府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时候产生的费用。第七, 其他费用法, 例如劳动者因工伤而花费的相关费用、国家的补贴费用法以及某些企业为慈善机构捐赠的费用等。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现状

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在新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上也有了一定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及SA8000的推行, 各种企业行为约束、产品社会质量规范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得到了制订与实施, 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时, 社会责任会计与信息披露才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与重视。自上世纪80年代末, 我国的统计局和环保局就已经要求企业向我国的编制报递送有关企业环境情况的统计表, 但这一信息是由国家掌握和使用的, 相关利益者无法接触和了解该信息, 并且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缺乏完整度和真实性。我国现行的用于直到企业会计与报告事务的法规的制定主体为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 主要包括财政部发布的相关准则、会计方法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针对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准则与规范。此外, 目前已有企业的会计报表没有全面的反映企业缴税情况、劳动者就业情况和企业劳动者的生产情况, 使得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存有较大漏洞。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依旧处于探索认识的初级阶段中, 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与信息披露正处于相关的学者、专家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中, 由于目前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关注依旧不足, 缺乏相应的规范, 其研究始终处于必要性、迫切性的研究与分析方面, 缺乏真正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信息披露不完整, 当前我国不存在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将自身的社会责任内容全方位披露, 大部分企业只是披露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内容, 将能够暴露企业发展弊端的信息全部隐藏, 从而无法让相关利益者全面了解企业内部发展情况。第二, 非会计基础的信息披露类型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是以文字叙述与说明为主, 数据表现少, 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计量和确认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 导致会计人员无法明确的记录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项目, 使得信息披露无法达到有效的作用。第三, 没有明确区分社会责任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的区别, 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 此二者往往会被会计人员归为一类进行处理, 并没有针对社会责任会计这一工作内容设立独立的科目, 导致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上记录不明, 同时也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第四, 没有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我国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会计报告进行独立编制, 这就使得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一直处在发展的初级, 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四、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的对策

1. 开展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的方法属于多元化体系, 其核算的对象结构比较复杂, 而且当前社会责任会计方法体系在计量这一环节没有进行突破, 从而使得社会责任会计在与其实务相结合时缺少相关的理论支撑, 导致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出现盲点。为了有效的解决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在计量、确认方面存在的问题, 突破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环节中存在的障碍, 必须要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导向。为此, 一方面,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鼓励会计理论界多做一些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研究, 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另一方面, 社会上应该成立与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小组或者以运用会计理论知识为主的相关研究机构, 以此来提高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水平, 增加研究成果, 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知识能够早日与我国会计的实务相结合, 突破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操性障碍, 推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问题建设。

2. 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法律体系

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操性与其相关的法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一社会责任的强制性要求, 当前的大部分企业都不会去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义务, 即使有部分的企业承担这一义务, 也不会将社会责任会计的实际信息全部披露,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 缺乏真实性。所以, 要想有效的推动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向前发展, 加强立法工作十分重要, 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势在必行。目前, 我国还没有针对社会责任这一问题的法律法规, 虽然有一些法律与社会责任有关联性, 但是专门的立法还未出现, 在解决日益增加且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时, 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这就导致社会问题日益加剧, 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我国的政府机关与社会责任部门需要加强法律建设, 从法律法规的实操性入手, 结合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 建设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推动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建设。

3. 制定严格的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标准

在以往对社会责任会计这一问题的研究中, 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学者研究的重点, 虽然研究成果较多, 但都不具备统一性, 没有具体的信息披露标准。通过调查可知, 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不完整, 只是零散的分布在企业传统的会计信息之中, 并且只披露对企业经营发展有利的信息, 导致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 无法获得企业对社会责任履行的真实状况。作为衡量会计工作的标准, 会计准则具有规范会计核算, 保证会计信息完整度、真实性的作用, 从会计信息的这一角度来看, 要想让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保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完整, 就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标准, 这既是企业在处理社会责任会计工作时的基本准则, 也是有效管理社会责任会计工作实施的重要举措。当前, 我国在制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标准时, 要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 其制定出的标准要对社会责任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有效规范, 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严格规定, 促进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建设。

4. 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设

企业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主体, 其具有的社会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该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是否会被完整、真实的披露, 因此, 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设, 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完整度与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设, 不单单是要让企业的管理层具备社会意识, 也要注重企业员工的意识培养, 如此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现状来看, 大部分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但这一认识较为浅显且片面, 所以, 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定期组织有关社会责任意识的讲座或者定期宣传有关信息等方式来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设, 以推动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建设。

5. 改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

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具体情况是由企业财会人员进行统一披露和上报的, 因此, 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对会计报表的质量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作用发挥。当前推行的社会责任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与传统的会计工作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社会责任会计还包含了社会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有关知识, 这就要求当前的会计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会计工作的相关知识, 还需要了解与企业生产经营内容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内容, 搞清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所以, 企业要将与社会责任相关的知识引入到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之中, 改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 并面向社会高薪招聘优秀的会计管理人员, 提升企业会计部门的整体职业素质。同时, 学校也可以在学生的会计学教育中融入于社会责任有关的知识, 为学生日后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础。

6. 做好社会责任的审计工作

社会责任的审计对企业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具有促进作用, 它能够有效的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 并就其影响提出报告, 从而主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在我国, 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属于新生事物, 缺乏工作标准, 而社会责任的审计工作则具有规范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的作用。社会责任的审计工作主要就是通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报告进行审核, 其中, 重点审计社会责任的会计要素信息与社会责任的绩效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确保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真实可靠, 能够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要。鉴于社会责任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且复杂,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知识和技能, 也需要对于社会责任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 因此, 我国当前的社会责任审计部门是我国政府。

五、结论

本文从当前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 就目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现状及内容加以详解, 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研究分析以上情况, 给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 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帮助国家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宏观管理, 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模式提供参考。但在进行这一模式的研究时也要注意:首先, 相关准则的制定要结合社会实践, 保证其具有合理性。其次, 为企业的观念转变提供充足的时间, 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最后, 不断的充实社会责任的内容, 以构建完整的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体系, 以此来更好的规范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峰.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06.

[2]张根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3]邬娟.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6.

[4]王凌飞.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0.

[5]李晓蕾.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0.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对医药企业的相关要求也逐步提高。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对上市医药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伴随着医药行业整合大潮不断上演,不断出现的整合效应。随着国家扶持政策持续发展和医改政策,医药市场也呈现出逐步变暖的趋势,这就为上市医药行业的产品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上市医药行业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总体情况上来看,本文对2012-2015年发布的5年社会责任报告的医药企业做了统计,同时对我国上市公司同时期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样本做统计并做出比较见表1。

表1显示,2012-2015年间,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医药企业仅占全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企业总数的4%到5%左右,虽然医药企业发布的数量,占的百分比从2012每年都有所增加,但由于医药上市公司占整体上市公司比例有限。比例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通过统计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数据显示,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做到每年要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对上一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阐述,对于企业是否履行杜会责任的情况利益相关者不能够系统的了解到,从而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披露内容;披露模式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展滞后,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只是最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日益关注。财政部1995年公布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包括“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两项指标。2006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我国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此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出台了上市公司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对自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进行总结、评价,并且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布。

在此之后,我国一些中央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了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08年1月,11家央企已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包括中国铝业、中石油、中国移动、中海油等国有大型企业。07年2月,西门子联合成为国内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首家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国际间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企业自身也逐步认识到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法律和披露准则等制度保障

我国目前企业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主要是包含在企业年度报告中,不但信息量小,缺乏统一的格式,有时还披露无效的社会责任信息。这不仅使报告使用者难以发现有用的信息,企业还大量存在重复披露或拒绝披露的问题。有了相关法律和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让企业披露的信息格式统一起来,便于使用者比较和分析,还能在报告中清晰的看到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二)披露内容不够全面

社会责任信息数量少,不系统,不规范,缺乏连续性,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企业现有披露体系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如人力资源信息、生态环境信息、产品的可靠性及社会贡献等情况反映不足,几乎没有一家比较全面地对上述信息进行披露。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信息披露的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指标信息。

(三)披露形式单一且以非会计基础为主要披露形式

目前大部分企业基本上是以非会计基础为主要披露形式为主,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方式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没有通过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披露量化的会计信息,例如,大量使用叙述性文字介绍社会贡献、产品安全和服务、环境保护以及人力资源四个方面社会责任信息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和作用几乎都没有运用会计的方法进行披露。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有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会计人员对于已发生的社会责任事项不能明确其记账金额,不知道该把它往哪里记和怎样记,这也是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会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缺乏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在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与社会责任有关的问题通常是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几乎没有企业设置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例如: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排污费、员工培训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中;采掘业必须列支的植树造林费,计入制造费用的绿化费中;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和缴纳的罚款,计入营业外支出等等。由于缺乏必要的解释说明,报表使用者不能确认这部分支出或收入是否是由于承担社会责任而产生的,这不利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和使用。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2008年1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从8个方面概括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即“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因此,企业披露相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信息

环境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因此,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企业应披露对环境保护所做贡献的信息,包括环境保护的历史行为与现实计划;环境保护设备的投入情况;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研究费用支出;减少稀有资源的耗用等所支付的相关费用;企业对环境治理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对有害环境影响结果进行保险以及政府对此的补助金运用情况等等。

(二)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所有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应从事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包括招募录用、技术培训、职务轮换和扩展、职工的福利、工作条件的改善、采取劳动保护措施、法定节假日执行情况和职工培训情况、增进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间的相互信任等,促使职工和企业目标的协调一致等等。为了招募、录用、培训、组织和开发人才,现代企业一般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进行有效计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从宏观角度进行有效衡量,是整个社会适应发展所必须的人才战略的重要实务工作。

(三)企业在社会贡献方面的信息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公众在评价企业时也开始关注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捐赠方面的表现,由于未妥善处理好社会公益事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如2008年四川省汶川地震,知名房地产企业万科公司由于捐款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企业形象一落千丈,在证券市场上,其公司股价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可见,企业在社会贡献方面的表现对企业的形象影响巨大。针对企业社会贡献方面,企业在披露中应包括:企业缴纳给政府的各项税费的金额;企业对文化事业的捐助数额;企业对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的捐助数额;企业对教育事业的捐助数额等等。

(四)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信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对于企业而言,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关键所在。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现在正越来越受人们关注,2008年爆出的“三鹿奶粉事件”不仅导致企业破产也使全国上下奶制行业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国产奶粉严重滞销,已经积压30多万吨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对产品的质量安全企业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因而,企业应该向社会披露有关产品或服务的性能的信息包括:产品的使用效能、产品的耐用年数、产品的售后服务、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广告的忠实程度等;产品的安全性方面的信息包括: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情况以及金额、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风险防范情况、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以及为此支付的费用数额、涉及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诉讼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

(五)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市场销售份额的扩大等间接收益,还可以从中获得现实的直接收益。例如:国家对履行社会责任好的企业颁发的环境贡献奖;社会福利事业优秀奖等社会责任奖金;利用"三废"产品减免税款的收益、社会让利;职工技能提高降低消耗的潜能收益;还有企业主动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所发生的支出低于过去交纳排污费、罚款和赔付,从而挣取的机会收益等。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常见模式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实际上是社会责任会计的报告内容与格式的组合形式。目前,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披露内容与格式各不相同,所体现出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文字叙述披露模式

文字叙述就是用文本方式描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这是目前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最简单的方法,在美国,有部分企业以简短的文字在其年度报告中披露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这种披露方法的优点是是提供信息直观、操作简单,基本不用货币计量,使用起来省时省力;缺点在于内容太过模糊,没有一个精确的概念,很容易让有心者钻空子,玩文字游戏,从而降低信息的质量。

(二)补充报表内容披露模式

在企业另行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有困难的情况下,国家可对传统的财务报表的项目加以适当补充,在现在报表中添加一些项目,披露一些可计量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企业可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行调整,使人力资源、环境信息等有关信息能在3张报表中得到反映。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可增设“人力资源”项目,用以反映企业取得、开发、培训人力资源所投入的资金;在损益表中,可增设“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项目;还可增设“人力资产转让损益”项目,用以反映企业职工流动、死亡或其他原因发生的损益等。

(三)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通过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能集中反映企业应承担和履行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可包括:“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因为社会责任问题拥有多少资产存量,背负了多少债务以及它们各自的构成情况。“社会责任利润表”用以反映会计主体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发生的收支情况以及利润(亏损)的形成情况。“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动态地反映了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发生变动的情况。

除了上述报表外,还有“增值表”、“污染报告”、“社会责任年报”、“社会效益和成本报告”等。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反映较为完整的报告内容且多以货币计量;缺点在于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它造成了会计上某些项目在确认和计量上的重复,容易造成报表使用者的困惑,弄不明白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费用到底是多少。此外,在现行的年度会计报告之外,另外设一套单独的报告,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五、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准则

现阶段,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很不全面,大部分零星地分布在传统会计信息中,而且披露的载体形式多样,披露的内容也都是有利的信息。因此,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证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以法律的形式,及时完善一整套涉及环境保护、产品安全、人力资源、社会贡献等方面的法律和规章,以规范企业行为。应继续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工作,使尽可能多的社会责任项目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单独设置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应尽可能的单独设置,为了节约成本和便于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设置时尽可能与传统会计科目相对应。如传统会计科目中有“固定资产”项目,在社会责任会计中对应可以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环境固定资产”、“消费者责任固定资产”等科目。从而在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一系列会计工作中都可以参照现行的操作方法。这样,会计人员既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要。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披露形式应多样化

如何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做法各不相同。鉴于我国的国情,借鉴国际惯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规模分别采用不同的披露模式。如小型和一些中型企业可以采用叙述性的披露模式;中型企业可以在现有的传统三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采用补充报表内容的披露模式;一些大型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应当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等。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披露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承德.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6).

[2]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架构[J].当代财经,2005,(6).

[3]王薇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湘潭大学,2008.

[4]江琼.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特征关系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篇4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理论

随着近几年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以及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 各国经济都有着快速的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商业道德滑坡、资源浪费问题, 譬如近日哈尔滨的重度雾霾天气,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由此, 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企业追求传统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 企业还应该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就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

国内对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的定义根据其对象不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核算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阳秋林 (2000) 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某一单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二是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核算对象, 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 主要代表观点有:葛家澍、林志军 (2001) 提出:所谓社会责任会计, 就是通过一定的以货币或非货币的形式, 把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与成就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加以衡量和报告反映。黎精明 (2005) 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李东生、阳秋林 (2005) 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作了如下归纳: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 它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和手段, 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 以便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 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效益。

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一) 国外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文献回顾

1、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

西方学者认为公司进行社会责任披露来自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和信号传递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 (1970) 一文中提出, 当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时, 会计信息披是最优的, 但由于存在信息的非对称性,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导致的市失灵等, 管理者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将自己所拥有的关于公司业绩的信息通过会计决策和信息披露传递给投资者;二是出于契约、政治或公司治理的原因来操纵公开披露的业绩。20世纪九十年代后, 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再次进入一个高峰期,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成为了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

2、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Epstein和Freedman (1994) 就认为遵守环境信息披露等相关法规是公司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最主要的原因。Gray (1995) 也认为, 遵守法律法规是最好解释公司披露有关环境和社会信息行为的原因。法律法规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二是对不同地区的影响。Gray (2001) 对公司特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 公司的业绩、公司的规模、行业属性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显著相关的, 但在时间系列上不是很稳定。Eng&Mark (2003) 以新加坡交易所的15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外部独立董事比例显著负相关, 与政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无论是从外部驱动因素还是内部影响因素看,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西方学者的眼中都是寻找公司自愿性披露的动机。从文献中可以看出, 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第一个目的是合法性, 即希望证明公司行为是合法的;第二个目的是降低公司成本, 即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为公司经营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从而降低权益成本。Simon Knox (2005) 在研究中指出, 最近这些年非政府组织 (如SA8000国际认证机构) 变得越来越强大, 他们越来越要求公司更多地解释有关贸易公平、人权、工人权利、环境保护、财务健康及公司治理领域等政策。由于投资者需要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 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 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 这就促使公司披露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二) 国内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文献回顾。

相对而言, 国内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内容、形式也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很多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结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公司社会责任的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

1、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常勋 (2006) 总结了各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七项:环境、就业机会、人事、参与社区活动、产品的性能和安全、企业行为、商业道德。杨熠 (2010) 以2008年首度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对象, 分析发现这些报告在公司层面上呈现行业和区域集中的特点, 在报告层面上存在披露信息不均衡、内容单薄、手段单一的问题, 因此提出应建立健全有关社会责任报告规范的法律法规, 强化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在动力选择合适的框架, 遵循相应的准则, 改进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技巧。吴淅雨 (2010) 通过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指标体系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准则的比较后得出中国年报准则中没有涉及环境方面的任何规定, 以及GRI体系中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标准比较少。

2、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马连福 (2007) 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 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状况较差, 公司绩效、行业属性及规模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 而独立董事比例及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这两个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均未表现出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显著影响。沈洪涛 (2007) 以1999年至2004年沪深两市上市交易的石化塑胶行业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对年报进行内容分析, 构建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 实证检验了公司特征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 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 与公司财务杠杆和再融资需求不相关, 公司上市地点和披露环境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刘冬荣 (2009) 等人将2007年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15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地披露了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但大多数以文字表述形式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加以说明。

三、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评述

从规范研究的角度看, 目前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相类似的一个系统、完整、公认的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框架尚未建立起来, 在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及目标、假设与原则、要素与核算内容、计量与报告等方面均存在值得探讨之处。由于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内涵缺乏明确的界定, 使得社会责任会计需要核算的内容不确定;由于“责任”的“多样性”, 使得对企业履行责任的计量需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计量方法, 同时, 不同的计量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使得社会责任会计也不能像传统财务会计那样单纯地采取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外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从当前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 存在着报告名称、格式缺乏统一标准, 报告内容以定性信息为主, 定量信息较少, 缺乏可比性等问题。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状况经过检验已经证实不容乐观, 目前的研究热点也是主要分歧在于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以及与企业业绩、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方面, 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 众多学者在研究此类相关问题时, 所采用的社会责任信息各有不同, 由此方法论上的不同进而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上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概念框架依然没有建立起来。本文认为, 目前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之所以尚未建立,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尚不完善。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研究一直停滞不前。伴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结合逐渐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流, 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具体内容及范围得到了明确, 并为测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提供了科学方法, 而上述几方面问题也正是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当前的争议之所在。笔者认为,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发展完善可以有两种选择:从宏观角度, 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不妨也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 借助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框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诸多争议将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从而可以在宏观上对社会责任会计做出一定的规范;从微观角度, 则可以选取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求较高的某些行业, 如采矿业、石油化工业、房地产行业等, 将其社会责任与行业特点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玉清, 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 2005.

[2]李洪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3]李正, 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4]马海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 2010.

[5]钱红光, 邓杰.关于社会信息披露的调查分析[J].审计月刊, 2010.

[6]任荣明, 朱晓明.企业社会责任多视角透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7]吴丹红, 罗幼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 2010.

[8]云霄, 赵丽萍, 杨成文.我国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 2011.

[9]肖文娟, 雷锦生.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J].中国商界, 2010.

[10]李正.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研究[J].经济经纬, 2006.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5

摘 要:本文基于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和知名度,从国内和国外分别选择了一家具有代表性的石油企业,主要根据它们2013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比较研究。建议中石油提高社会责任方面的素养,提高人员的专业性和报告的完整性。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0 引言

在国内市场,选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最大规模的国有石油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

而在国外市场中,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壳牌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成立于1907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占其60%股份,剩下的40%的股份由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英国)占有。除此之外,壳牌公司在 2014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对目标企业基本情况的比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缩写“CNPC)是中国石油界的巨头,同时也是中国主要的油气供应商。2014年,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三,在《财富》杂志中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 Group of Companies),又译“蚬壳”,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它亦为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先驱,并在融资、管理和经营方面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业务遍及全球140个国家,雇员近9万人,油、气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和3.5%。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遵循指南比较

壳牌公司所遵循的指南是《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标准》,由全球报告提倡组织发布。而中石油则是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相关要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中石油所遵循的指南更多,但由于遵循指南是自愿制,实际上操作的完整性不及壳牌公司。首先总体来看,壳牌公司所列举出的数据数量远超于中石油,有些需要列举数据的地方,中石油只是用文字带过。社会责任信息的形式与内容比较

3.1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比较

壳牌公司和中石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形式是相同的,均为通过发展报告、财务报告和公司网页进行披露。

壳牌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年份,自1997年发布第一份《壳牌可持续发展报告》起,截至2015年5月份,壳牌公司已经发布了第十八份该报告;中国石油在2008年发布了第一份发展报告,到2015年也已经发布了七份。另外,壳牌公司官网页面提供多种语言发展报告的下载版本;而中石油只提供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除此之外,壳牌公司还特别针对不同地区发布该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报告,更有针对性更贴切当地实情。

虽然财务报表不以披露企业社会信息为主,但是可以从壳牌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看到有关社会责任的信息,其分栏中单独列出了有关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相比较下,中石油的报表中则没有相关信息。

3.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比较

3.2.1 社会责任观及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开承诺。壳牌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保证利润,以人为本,保护地球”,同时在企业2013年社会责任报告CEO致辞中提到“在将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深深根植于壳牌体系的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提升运营绩效”,这说明该企业将可持续性发展放到了运营的第一位,对自身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重视。而中石油在2013年的发展报告中提到企业的宗旨为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说明近年来公司也开始将重心转到了合理利用能源上。壳牌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开承诺可从发展报告中的“Governance and standards(治理与标准)”板块中得出,文中指出壳牌CEO和执行委员会将承担可持续性发展最终责任。中石油的社会责任公开承诺则体现在公司的责任理念中,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我们开展生产运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准则。中石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以更环保、更安全和更高效的方式开展生产运营,持续为社会提供优质、清洁、高效能源,创造人类美好生活。”

3.2.2 企业在经济绩效方面的表现。在壳牌公司发展报告2013年摘要中,明确地列出了日军权益产量、公司在国际液化天然气市场上的份额、以及净资本投资等数据,并且列出专题详细披露了如何运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同时还对未来将要研究和运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了陈述,让投资者对企业的未来运作有了一定了解。而中石油通过“数字2013”和“业绩数据”两个小版块列出了各种数据和简单说明,还在专题中提出了创新资源调配模式。只是作了简单的说明,不像壳牌那样做了大的专题,信息披露地不够充分。

3.2.3 企业在环境和社会绩效方面的表现。壳牌公司除了通过文字叙述中的数据外,也通过图表详细得列出了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可记录事故发生率、放空燃烧――上游任务和漏油――运营近几年的曲线变化情况,反映了在2013年企业在努力减轻自身对环境影响方面做出的努力。中石油发展报告的专题中提到了“积极应对雾霾,防治大气污染”,但是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篇幅也相当少,相比较壳牌公司全面的叙述,中石油发展报告此方面的陈述略显不足。

社会绩效方面,壳牌公司对其社会绩效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包括劳工安全、社区投资、《遵循健康安全环境政策》、当地采购、遵循外部资源型规定、员工多元化、员工培训、行为准则等八个方面,同时配有详细的数据表进行逐年分析,并且也披露了收入透明度相关信息。中石油则在“促民生的社会贡献”板块中列出了2013公司社会公益投入一览表,同时也对接收资助的地区和资助的方式进行了文字说明,较为清晰。并且在社会评价板块列举了2013企业获得的荣誉。在社会绩效方面中石油的信息披露还是较为全面的。

对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社会信息披露的建议

4.1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以积极态度履行社会责任

首先,要让我国石油企业交出一份能与国外的企业一样完整全面细致的社会责任报告,法律的强制力必不可少。若是将社会责任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企业便会更加认真细致地进行信息披露,不会敷衍了事。除此之外,监督和奖惩也缺一不可,应该设立专门的机制和采取措施。并且除了政府出面设立的机构外,新闻媒介和社会团体也要参与进来,形成外部监督。最后,公司内部要在企业责任教育方面多下功夫,比如进行社会责任教育,使企业上到管理层下到普通员工都能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意识到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再继续“利润唯一”的老观念。

4.2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制,规范披露内容和形式

目前,国内的社会责任信息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格式也各自不同,所以很有必要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标准进行规范,统一标准。壳牌公司的发展报告依据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可持续性发展报告指南G4标准》以及《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布可持续性发展报告指南。我国也在积极与国际接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零九年先出版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1.0)》后,又出版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目前国内的社会责任信息报告比较不规范,虽然遵循多个指南,但完成度都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如果能够在法律的层面上对形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完成度会有很大的提高。

4.3 加强企业内部组织和人员建设,以完成社会信息披露任务

最后,企业要交出一份规范的,全面的社会责任信息报告,除了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和严格遵循指南外,还需要企业内部机构和机构人员进行编制。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涉及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其记录和计量均要求很大的工作量和专业知识,因此一个专门的编制机构必不可少。另外,由于相关信息需要编制机构和其他各个部门配合收集,因此需要由级别较高的领导带领,这样能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机构内部成员需要清楚企业的各个经营流程,可从企业各个部门调集。并且,因为社会责任信息报告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所以成员中还需要有某些领域的专业人士,例如懂得计算碳排放量的专家。在完成机构组建之后,必须确定信息收集的时间段和地域范围,并进行人员分工。除此之外,一套专门用来编写报告的系统也不可或缺,这样能让报告的格式更加规范,同时也让所有信息都有出处可寻,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3年社会责任报告.[2]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201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及2013年可持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6

关键词: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一、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

(一)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

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上市金融企业在商业运作中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等的责任。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建立在商业运作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想法,要求上市金融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财政和经营状况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行为给社会、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

1.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社会责任最早提出是1968年于《社会经济》中由美国学家戴维.F.琳诺维斯提出。国内,“社会责任”这个概念的首次使用的是由厦门大学著名教授,常勋教授在九十年代出版的《国际学》中提出。在著作中常教授认为,“社会责任是指上市金融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的计量和报告。”随后又有学者如,宋献中、李皎予提出了,“社会责任是把上市金融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根本目的是计量上市金融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产生的绩效和影响,有助于上市金融企业决定下一步经营策略、评价其经营成果和揭示承担的社会责任。”

2.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

美国关于目标的研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了,美国学学会于1966年发表的《基本理论说明书》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四个目标:

第一、提出有益于有限度使用最大化的决策,其中有制定各重要的领域决策;

第二、最大化的管理一个组织,并有效的控制它内部的所有资源;

第三、对资源进行保护,并报出管理的全部情况;

第四、有益于社会职能的完善,且有益于进行社会控制

二、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综合国力也相应提升,一系列公益事业投资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人们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从而社会责任及其信息披露,跟以前比起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我国的现代很多的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多,并没有很高的实力,房产、土地等银行承认的固定资产不多,有一部分现代的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这一时期当中,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其整个发展阶段最大的。缺少资金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据报道,现代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资金,占企业融资总额的 90%以上。虽然,我国企业建立了初步的相对独立的融资体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代企业通过银行获得贷款还是很困难,据2013年10月8日《金融时报》,2013年,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下,资金紧缩后,现代企业从银行贷款更为困难。以下是企业规模同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表:

可见,现代企业融资困难、担保困难仍是制约现代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局等政府部门就要求上市金融企业报告出上市金融企业环境基本情况统计表。可是,拥有能够使用这些资料权力的只是国家,没能让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有许多行业、部门、地方政府都鼓励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展开,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媒体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上市金融企业披露的内容不充分

上市金融企业年度报告是我国目前主要形式,存在着信息量小,定量信息缺少,难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对比。且披露的内容前后有很大差异,据调查显示,企业披露的内容主要以社会贡献和员工福利信息。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公司披露了这两个信息。每年有大约23%的公司披露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有大约17%的公司披露环境保护方面,很少一部分公司只披露了关于公益活动方面的信息。而且披露的内容也很简单。少数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了关于社会责任信息内容也是很少 。基本上没有一家公司全方位的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

2.信息披露形式单一

在现有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形式中,非基础型披露形式占据主导地位而基础型的却屈居次要。报表内披露是目前的基础型披露形式,没有单独列出社会责任项目。主要是文字性叙述,数字比较性信息少,现有的信息满足不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除此之外,有的报告因为没有统一格式的规范,让上市金融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难以挖掘出需要的信息。如:表2

从上表3看到,即使像南航这样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较为完整的上市金融企业披露的方式基本都以文字、表格为主,别的上市金融企业的情况就可想而知。没有涉及到具体的计量方面,也就是说在社会责任信息表达上以定量方式为主,定性披露方式缺乏,没列示相关的项目。缺乏规范的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准则及信息准则,使上市金融企业披露信息格式难以统一,给信息使用者后续比较和分析带来了麻烦。这客观反映了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目前还处于初级水平。

3.披露渠道随意

我国对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强制性规定,以致各上市金融企业披露随意。几乎在所有进行披露的上市金融企业大都选择在自己上市金融企业网站上发布出报告书,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没能提供一个规范、集中的平台让上市金融企业来进行规范披露。只是选择网络渠道,也减少了披露的信息的报道范围,所以有必要统一规范我国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渠道,改善目前随意披露信息的状况。

三、完善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加强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宏观政策

1.营造良好商业环境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7

(一) 投资者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投资者的投资观念逐步理性化, 他们关注的侧重点不再仅限于关于企业短期利益或是投机收益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 同时也注重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成长性信息。尤其是随着国际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 许多跨国公司在制定自身社会责任准则的同时, 对于在华的上下游企业也提出了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要求。

(二) 债权人

债权人关注的重点在于对企业的贷款能否及时、足额的收回, 所需的会计信息要能反映企业未来收入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有助于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确保利息收入的及时收回和借出资金的安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 其产品也越受公众的欢迎, 这样债权人投放的资金也就越有保障。我国的很多银行也开始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信息作为贷款决策考虑的重要方面。

(三) 职工

职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首先, 要关注企业的盈利状况, 这与其自身的薪酬和福利密切相关。与此同时, 员工工资增长率、工资支付率、员工培训的投入等指标还可以帮助员工评估自身的利益和职业前景, 并据以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和调整。

(四) 政府

政府通过分析掌握企业相关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及时准确的进行信息反馈和政策调控, 并以此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而政府不同部门的社会责任信息需求也各不相同。比方说, 财政部门主要关注企业对政府的经济贡献, 如税收贡献率、税款上缴率等;环保机构则需要企业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周边环境的构建方面的信息。

(五) 消费者和供应商

消费者作为企业产品的最终受用者, 其消费偏好对企业生存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产品质量问题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理性选择意识的加强,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企业社会责任感强, 在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社会公益等方面有所建树的企业。处于企业上游的供应商关注企业的偿付货款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六) 社区和公众

社区和公众期望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能回馈社会,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进步。他们关注企业环境污染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包括污水的处理、噪音的消除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 还有企业对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慈善捐赠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以及贡献状况, 也需要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为调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 本文随机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20%, 即16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经调查发现, 只有76家发布了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

(二) 指数分析法

前文具体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及其具体需求, 也就是说企业不仅对股东负责, 还应该对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在现状分析中从这几个方面具体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状况, 并建立每个方面具体内容的评价标准, 对所选取样本采用指数法进行分析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的确定过程如下:

1. 按利益相关者需求对企业所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分类;

2. 确定各个类别所具体包括的主要内容;

3. 将具体内容分为叙述性描述和定量描述两种, 并对其赋予相同的分值;

4. 对具体内容的得分进行汇总, 其总分就是该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得分;

5. 根据各企业的得分情况进行分行业的数据汇总和均值计算。

我们把社会责任披露内容分为六大类、十五小类, 并设置了主要的定量披露指标, 包括: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未来收益预测、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工资支付率、员工工资增长率、员工安全事故率、培训投入、五险一金的投入、税款上缴率、环保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退货或返修率、顾客满意度、社区建设投入、捐赠收入。指数评分的具体标准设定如下:若所选取的企业披露了任意一类定性信息, 则得一分;如果还披露了相应的定量信息, 则再加一分;其定量信息以披露金额或是上述相关的定量披露指标为依据, 但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定量指标。

(三) 现状分析

1. 行业层面分析

根据指数法分析发现:采掘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指数最高, 其均值达到了23;其次是建筑业, 平均分数也达到了19;纺织、服装、皮毛行业披露指数最低, 仅为10.25。根据样本统计得出, 分数在10-14之间的行业有7个, 14-17之间的行业有8个, 17分以上的行业仅有5个, 不难看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行业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2. 企业层面分析

具体到各个企业来讲, 分值为18分的企业最多, 达到了9家, 分值为14和16的也分别有8家, 行业平均披露指数为15.7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分数最高, 有25分, 而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得分最低, 仅为7分, 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没有披露社区和公众的责任, 这在所抽取其他企业中比较少见。

3. 总体层面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各家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详略程度差异较大, 总的来说, 央企和金融类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都较为详细。尽管上交所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指引, 但是各家公司报告编制的依据不同, 很多企业在参考指引基础之上, 还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程序要求来编制社会责任报告, 编制报告具体格式和内容的差异很大。另外, 目前还处于定性披露阶段, 定量披露指标的决策有用性还较弱。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 无法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1. 从投资者需求来讲, 企业盈利能力披露水平达到了98.68%, 无论是定量描述还是定性披露都很充分, 在报告中, 企业会使用大篇幅阐述企业在公司治理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的努力、有关的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增长水平和股利分配相关的数据;而持续经营能力的披露企业比例仅有36.84%, 并且主要围绕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 对于企业未来年度的利润预测和前景分析涉及较少, 大都以文字叙述为主。

2. 关于企业偿债能力披露的比例也不高, 披露的企业也都是用“公司非常重视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维护, 按照借款合同履行偿债义务, 对于公司的重大信息和相关变动及时通报给债权人”等简单字句一笔带过, 债权人无法从中获得关于企业真实偿债能力的有用信息。

3. 企业在员工方面社会责任披露情况较好, 关于职工工资薪金、培训和升迁以及员工执业安全健康等信息披露比例达到了85%以上, 职工社会福利方面披露也有60%, 但是在薪金方面, 定量信息一般是企业支付的工资总额, 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计算工资增长率等动态性指标。

4. 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较好, 各企业都针对自身情况加大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发展循环经济, 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以及节约能源方面的指标披露较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都对企业的税收贡献进行详细表述, 而企业披露其创造就业机会的仅占了39.47%, 但是没有一家企业在报告中披露了其裁员情况和失业人员安置方面的信息, 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情况, 不利于政府相关部门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 披露信息以非会计基础型信息为主

目前, 我国企业披露的信息中, 非会计基础型居主导地位, 会计基础型处于次要地位, 即使是前文强调的定量信息也不是完全按照会计基础型披露的。企业没有运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环境保护、职工权益、社区投入方面的信息进行披露, 客观上表明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还处于起步阶段, 今后企业应该更多以会计基础型信息为主, 以更加客观的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三) 企业缺乏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

在沪市上市公司中只有4%的比例自愿披露, 而且大部分企业都只对强制要求披露的信息进行披露, 很少涉及法规强制规定之外的自觉披露。更多的企业迫于上交所的强制规定, 不得不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大多数企业只是简单报告了公司的经营状况、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情况, 并且每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泛泛而谈。大多数企业不是自觉自愿的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同时也折射出利益相关者对相关信息敏感性不强。

(四) 披露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不强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的在于满足广大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帮助他们作出最优经济决策。但是现行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多样化, 企业往往因为自身规模或者是参照的惯例不同, 披露的信息有很大不同, 而且我国没有专门的准则对此进行详细规定, 很多企业都以定性披露为主, 造成信息缺乏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而传统财务报表要经过审计的程序, 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 但针对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并没有经过审计或者是第三方认证, 可靠性十分欠缺。

四、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责任披露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 利益相关者需求意识的觉醒

在我国, 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导致了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甚至是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居民的健康为代价。但是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能被动的等待企业的社会自觉, 而是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督促企业按照自己的需求自觉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 逐渐培养起企业自愿披露的意识。

(二)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准则和制度的制定

要保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及时规范的披露, 就需要有相应的规范该信息披露的相关准则和制度。阳秋林认为“公司自愿生产的信息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产生了第三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根据公司与投资者双方的利益制定会计信息生产的准则”。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成果, 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制度, 广泛征求准则需求主体的意见,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准则制度。同时还应该赋予这些准则和制度行政法规的性质, 这样才能产生切实的约束力。

(三)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健全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发生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的成本, 而如果披露信息不能产生相应的收益, 那么企业自然不会自愿的披露这些信息。在短时间内,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都大于其获得的收益, 而受利益驱动的企业往往在局部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益中选择前者, 只有在法律法规的强制力面前, 企业才会选择后者。由此, 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强制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以增加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强制性。

参考文献

[1]王添.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5.

[2]张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7.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述评 篇8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对于超出法律和公司治理规定的对利益相关者最低限度义务之外的、属于道德范畴的责任。其中, 企业对合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劳动合同之外员工的福利、友善地对待供应商等。企业对非合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环境保护、产品安全、市场营销以及对社区活动的态度等。

(一) 披露的内容

葛家澍、林志军 (2001) 认为, 利益相关者需要企业提供有关社会责任的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劳保、社区活动、就业、反种族歧视、雇员培训或所作社会贡献等的信息资料。

在考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第81条, 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界定和中国国情, 李正、向锐 (2007) 认为, 环境问题、一般社会问题、消费者、企业员工问题、社区问题以及其他, 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

(二) 提出背景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因企业经营活动引发的环境及社会问题, 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等接踵而至。酒鬼酒的塑化剂事件、山西“黑劳工”事件、太子奶的诈捐事件、屡见不鲜的煤矿坍塌事件等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典型案例。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日益关注, 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要求也愈加强烈。

由此种种, 张凤元 (2013) 探讨了低碳经济下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必要性。黄溶冰、王跃堂 (2008) 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内容分为必须披露的 (如对股东、消费者、员工、政府及环境的责任) 和自愿披露 (如公益活动等) 的内容。

二、动机及现状

社会责任报告使用者通过披露的信息, 来了解和判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评估其未来发展前景和风险,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Abbott和Monsen (1979) 认为, 由于计量社会责任活动是一个偏主观的过程, 管理者可以策略性地披露几经筛选的信息, 使得报告偏袒公司一方是有很大可能的, 因为企业都愿意将其自身装扮成具有浓厚的社会责任感。

由此, 我国上市公司在主动披露信息时存在漂绿倾向, 往往披露有利于企业声誉的正面消息, 大多数报告夸大成绩, 对负面信息闭口不谈, 这导致了在信息披露数量显著提高的同时, 质量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卢馨、李建明2010) 。

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业绩

大多数学术研究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Lev (2010) 认为, 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声誉能增加产品销量。Brown等 (2006) 研究发现, 提升企业在社会责任问题上的声誉能带来更多的媒体关注并受到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青睐。

相关研究也表明具有较好社会责任绩效的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上获益, 如Dhaliwal等 (2011) 研究发现, 较好的社会责任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增加筹集资本的数量显著负相关。

少数学术研究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产生大量成本, 使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反而会降低企业业绩。

四、披露的质量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结合财务信息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但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的可靠性与清晰性存在较大差异, 报告是否经过独立第三方鉴证也没有既定的准则规范。

(一) 披露内容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企业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 但社会责任活动差异较大及其绩效难以货币化, 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使用者相对降低对其可靠性的要求。在与捐赠支出、环境治理费用等相比, 使用者更多地关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和战略。特别是双汇集团在2010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对其“瘦肉精事件”只字不提, 这一回避的态度使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问题受到极大关注。

(二) 独立的第三方鉴证

一方面, 窦希铭、廖继博 (2009) 认为, 企业可以通过独立第三方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证来提高披露的可信度。孙岩 (2012) 的研究也表明, 独立第三方鉴证及清晰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均会使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未来盈利做出较高评价, 最终提高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评估和投资意愿。

另一方面, 部分学者对鉴证效果提出质疑, 认为目前还达不到增强有用性和提高可信度的目标。沈洪涛等 (2010) 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数量和提供的鉴证业务的质量都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李正、李增泉 (2012) 的研究表明, 虽然由独立第三方出具鉴证意见有正向的市场反应, 但董事会对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自我承诺不具有市场反应。

(三) 披露的清晰性

有效、全面的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清晰性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由于社会公众与企业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 企业会借助社会责任报告向公众披露其关于社会责任履行的情况 (窦希铭、廖继博, 2009) , 当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较清晰、充分时, 投资者往往认为企业声誉良好、经营风险低, 进而会对其未来盈利和股票价值水平做出较高预期, 增强对该公司股票投资意愿。

五、小结

综上所述, 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还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还需加强对信息披露法规的建设, 完善披露内容并规范计量标准, 加强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同时, 提升企业道德素养, 引导和鼓励企业自愿披露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摘要: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披露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提出背景、披露的动机及现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和披露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 希望对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鉴证

参考文献

[1]卢馨, 李建明.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以2007年和2008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9

在我国, 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开始进行研究的时间比较晚,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 全球化深入, 各种对企业行为、产品质量的规范标准的实施, 社会责任会计与信息披露研究逐渐被重视;在实践方面, 由于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研究者仅限于介绍国外社会责任会计和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简单设想, 具体可操作性的研究很少。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和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对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度越来越强, 我国已经初步具有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意识, 比如:黎精明 (2004) 选择了6家上市公司, 对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研究, 提出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还需要继续努力, 做更为广泛的研究。刘长翠和孔晓婷 (2006) 对2002~2004年度沪市A股17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查, 对这些样本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情况进行了查找, 得出的结论是:在目前的情况下, 由于受样本选取的随机性和资料的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 不同研究人员对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 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比如在有关统计数据的计算结果方面。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媒体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CSR) 问题, 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度也逐渐升高, 对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也逐渐加强, 有些跨国公司也开始在我国推出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6年3月, 国家电网对外正式发布了我国中央企业的第1份CSR报告。国内企业正在尝试使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在企业的公司网站中、年度财务报告、招股说明书均有相关信息, 这些对于探索规范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来说是利好消息。

二、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案例

本文选取了钢铁、化工、煤炭等3个行业的典型企业对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

例1: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09YJA790101) 、江苏省教育部哲社项目“基于会计视角企业社会责任及培育机制研究” (09SHD012) 的阶段性成果。南京财经大学王开田教授在成文过程中给予建设性修改意见。

《武钢股份09年报》零星地散布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笔者将这份年报中与社会责任有关的部分内容抽取出来并放于表1中。

例2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表2是2005年该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有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摘录:

例3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表3是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招股说明书中有关社会责任的全部内容摘录 (参见2006年公司招股说明书) 。

(二)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在上文中, 笔者选取了分别属于钢铁、化工、煤炭行业的3家企业作为例子, 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归纳和总结, 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息披露存在如下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的可利用价值低

在我国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对与自己相关的社会责任进行全面的披露。如例1中,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年报中,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占的比重非常小。它仅涉及了企业对职工和对消费者的责任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众所周知, 钢铁企业是一个对生态环境威胁很大的行业, 它不但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 也会产生大量工业三废, 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但是该企业在年报中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涉及非常少, 而且对于上述已经披露的信息, 也很不充分和完善。例2和例3分别作为化工和煤炭行业的代表, 仅就企业生态资源及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做了阐述, 在其他方面比如人力、税收等完全没有涉及到。总之, 我国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还相当匮乏, 远不能满足有关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

2.在会计核算中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 是以现有会计科目来表现的。因为没有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会导致社会责任会计项目加列, 归入传统的会计科目内, 无法单独列示。如果把企业的“排污费”纳入“管理费用”会计科目内列示和披露, 企业即使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信息使用者也不能从“管理费用”的数字中看出“排污费”所占的具体数额或者比例。与一般的财务信息比起来, 精练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更能让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关注。而运用目前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 对于使用者来说就十分的模糊, 很不容易区分, 不能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与一般的会计内容明显地区分开来。

3.关联方交易对会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

为了在市场活动中取得竞争和战略优势以达到扩大经营规模或控制其他企业的目的, 企业往往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这种行为, 不仅严重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违背公平原则, 而且也可能影响其他股东、债权人的利益, 削弱市场监管力度, 产生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了完善关联交易, 提高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透明度, 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规范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交易是十分必要的。

三、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想

(一) 创建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报表

目前, 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情况反映不足, 无法满足国家管理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依靠企业的自愿性和主动性, 不完整也不规范。笔者认为不同的报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某一方面的信息, 最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应该是由多种报表有机组合, 共同构成一个“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报告体系, 如图1所示。

(二) 逐渐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意识

强化社会责任会计意识不只与企业领导者相关, 还有赖于企业全体职工意识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只有全体人员都认识到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社会公众与信息使用者才能根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对企业做出评价。

(三) 单独编制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并且设置有关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我们一般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分析是从企业和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 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分析主要是评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由于这种信息使用角度的不同, 客观上就要求企业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从企业的会计信息中提取出来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要单独设置社会责任会计科目。设置时要以节约成本和便于会计人员实务操作为目的, 尽可能与传统会计科目相对应, 如传统会计科目中有“固定资产”科目, 在社会责任会计中可以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一级科目, 再设置“消费者责任固定资产”、“环境固定资产”等二级科目。这样,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就可以从传统会计信息中分离出来。

参考文献

[1]岳彦芳, 袁晋芳.循环经济下社会责任成本信息揭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 (8) .

[2]罗金明, 胡玲.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上海会计, 2006 (3) .

[3]何卫红, 郑垂勇.可持续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研究.财会月刊, 2006 (6) .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10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一)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负相关

企业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一方面能降低投资者的预计风险, 另一方面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提高股票流动性, 这将有助于缩小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 从而降低资本成本。这一观点在理论上得到了多数国外学者的认同, 例如Cornell和Shapiro (1987) 认为, 如果企业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投资者将产生社会市场的恐惧, 公司的风险溢价将提高, 最终导致更高融资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因此,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减弱投资者对市场的疑虑, 避免因风险溢价的提高而导致更高的融资成本。随后, Richardson、Welker和Hutchinson (1999) 构建了社会责任信息影响企业资本市场价值的模型, 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通过两条途径影响资本成本:其一, 企业充分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可以使投资者预期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现金流, 减少了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 从而减少资本成本;其二, 假设投资者偏好资本收益率较低但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的公司,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将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Verrecchia (2001)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信息披露的作用相类似, 通过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 增加股票的市场需求, 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减少流动性风险溢价, 从而降低资本成本。国外也有学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二者的负相关关系进行了验证, 例如Sadok等 (2011) 以美国1992年至2007年12915家观测公司和2809家配比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 回归结果显示, 企业社会责任评分与资本成本负相关,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资本成本。

我国也有学者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 沈艳、蔡剑 (2009) 以2006年国际金融公司组织调查的12个城市1200多家企业为样本, 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社会责任意识越强的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能力越强, 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企业更需要通过非正规借贷的手段来满足投资资金需求。随后, 沈洪涛、游家兴和刘江宏 (2010) 选取了我国2006年至2009年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重污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回归结果显示, 公司披露环境信息能显著降低资本成本;受再融资环保核查政策影响的公司中, 环境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相对于地方核查的公司, 由国家进行再融资环保核查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阳秋林和代金云 (2011) 、代金云 (2012) 发现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能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并且股票的风险和流动性受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显著。

(二)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正相关

目前, 有少量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Aupperle、Carroll和Hatfield (1985) 认为,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将浪费企业的资本和资源, 与那些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相比, 履行社会责任并进行披露的企业将处于竞争劣势, 从而使得投资者提高其补偿溢价。以Richardson、Welker和Hutchinson (1999) 的研究为基础, Richardson和Welker (2001) 最早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他们选取了324家加拿大公司1990年至1992年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为样本, 运用KLD指数法来测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 结果显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 但是这种正相关会因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较充分带来更大的股票收益而得到缓解。他们认为, 产生正相关的原因有三方面:其一, 过度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能被投资者误认为是企业的自我宣传;其二,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企业的负净现值项目, 代表企业总体风险在增加;其三, 可能是由于研究样本的局限。

(三)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呈U型关系

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风险溢价, 增强股票流动性, 从而降低资本成本, 但是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需要掌握“度”, 否则会适得其反。孟晓俊、肖作平、曲佳莉 (2010) 指出:一方面,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呈U型关系。企业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可以减少投资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降低投资风险, 其次, 企业也可以借助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印象管理, 最终降低资本成本;但是, 过度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及过度进行印象管理, 会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预估和风险补偿要求, 提高资本成本。随后, 朱文莉和张华 (2011) 也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为U型曲线。曲线最低点左侧显示适度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负相关, 即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真实可靠且对投资者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下,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多, 资本成本越低。曲线最低点右侧显示过度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正相关, 即企业披露的信息有对投资者无利用价值或存在虚假成分的情况下,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多, 反而使资本成本上升。所以, 只要企业把握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度”, 就可以找到使企业的资本成本降到最低的点。

(四)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不确定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除上述三种情形外, 有研究表明二者关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存在不确定性。从国外来看, Botosan (1997) 以美国12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990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受到分析师关注多少的影响:对于有很多分析师关注的企业而言, 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会提高资本成本;对于那些具有较少分析师关注的公司, 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带来较低的资本成本。Francis、Nanda和Olsson (2008) 拓展了Botosan (1997) 的研究, 探讨了自愿性信息披露、资本成本和盈余质量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盈余质量好的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更多,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间显著负相关, 但是受到盈余质量水平的约束, 当考虑盈余质量的影响时,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负相关关系会消失。Marshall、Brown和Plumlee (2009) 在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时考虑了行业特征, 结果表明行业特征也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从国内来看, 马连福和赵颖 (2007) 认为, 从理论上讲,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对资本成本造成影响, 但是在实证研究中,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

二、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于后续研究者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但是, 以往的研究也存在局限性, 本文将对其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 样本容量有限

考虑到数据的可收集性, 多数研究选取单一年度大企业或者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 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或者非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和非上市公司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企业社会责任角色缺失的问题, 也存在违背商业道德、忽视产品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在以后的研究中, 需进一步拓展样本容量, 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中小企业或者非上市公司, 比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关系的不同表现, 以为资本市场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 侧重于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单向的影响

理论研究都集中于探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只有少数学者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互动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果忽略资本成本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 会产生样本“自我选择偏差”。后续研究应进一步讨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互动性,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对数据进行严格分析得出可靠的结果, 为理论分析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支持。

(三)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计量不一致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计量共有四种方法:社会责任会计方法、声誉评分法、内容分析法、指数法。指数法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中运用较多, 学者普遍认为其计量结果比较准确, 但是, 在对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分类以及对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进行赋值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大。未来的研究应多采用专业评级机构发布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数, 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因为这种数据反应的信息比较全面和客观, 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

(四) 很少关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影响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 财务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作用机制包括:降低股票风险和提高股票流动性, 后续研究可以尝试将降低股票风险和提高股票流动性两种机制运用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这将为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从而对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改善企业决策以及监管部门规范社会信息披露制度等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孟晓俊, 肖作平, 曲佳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互动关系——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一个分析框架[J].会计研究, 2010 (09) .

[2]沈艳, 蔡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与企业融资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 2009 (12) .

[3]沈洪涛, 游家兴, 刘江宏.再融资环保核查、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J].金融研究, 2010 (12) .

[4]李正, 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07) .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11

关键词: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构成

根据卡罗尔提出的社会责任金字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四个层级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所以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

二、商行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报告客观性较差;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支持慈善事业力度不够。究其原因除了相关的法规以及监管不健全,以及社会责任目标不明确外,最主要的是缺乏系统的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中国还没有比较权威的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估,零散的公众对企业的评价上形成不了重大力量,更难以影响其决策行为,因此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没有强大的动力和激励。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一)一级指标选取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展开框架主要有四种典型的方式,其中Clarkson(1995)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框架比较典型,更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原则。他认为,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初级利益相关者和次级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和投资者、员工、顾客、供应商以及政府和社区,后者包括媒体和一系列特殊利群体。本文针对银行业,对有关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因素的多个评价指标体系的归纳总结,选取六个关键利益关者:投资者、员工、顾客、政府、社区和环境。

(二)二级指标确定

将以上研究最终确定的六个一级指标与银行业的情况相结合,对每个一级指标通过文献总结、银行业实践归纳等方式细化,得出相应的二级指标。这样整个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框架就确定了。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为这些指标设定权重,以完成整个框架模型的构建。最后可得下表1中的左半部分。

四、国内几个商业银行的比较

由上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根据各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评分的结果是:建行83.2分,工行85.8分,中行是87.9分,由此可见中行做的最好,工行优于建行。据资料反映中行对贫困学生提高的贷款是最多的,而且在2008年地震期间对灾区进行了大量的捐助,奥运期间中国银行作为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全面兑现服务承诺,创下了客户零投诉,服务零差错的佳绩,所以以上得出的这种结论是和实际吻合的。

五、结束语

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上,说明建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归纳整理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结合08年三大商业银行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将定性分析法转化为定量分析法,对他们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做出一个初步的评价。今后的研究将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试图寻找成功的具有普适性的社会责任模式。其研究方法和实证工作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文贤.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设计[J].经济研究,2008,(1).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12

一、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报告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 , 是指企业在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关系人应负的责任, 是基于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即企业在考虑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要考虑其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责任。[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简称CSR报告) 指的是企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 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 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的方式[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 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桥梁。企业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方式对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 是因为经营环境的复杂化, 随之带来了环境问题、工资福利问题、产品质量等诸多问题, 引起了广大的社会反响, 所以企业不能光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也要关注利益之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指标的解读

环境信息披露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即是把政府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向社会披露;微观层面是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即是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披露。企业为了促进环境交流, 披露企业环境活动, 为利益关系者决策提供企业环境管理活动、环境业绩、环境会计数据等信息[3]。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因此工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工业污染防治,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还会促使企业积极主动的开展环保活动, 从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于2009年和2011年分别出版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CASS-CSR 1.0) 和 (CASS-CSR 2.0) (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中的环境绩效指标共有30个, 主要包括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降污减排三个角度。环境管理旨在反映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总的管理体系和报告机构对环境保护所指定的制度以及改进措施。节约资源能源分为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循环经济以及绿色办公五个方面, 目的是直接从企业自身着手来保护环境, 从指定办公室的规章制度到资源的节约再利用。降污减排主要包括企业在减少废气、废水、废渣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理念、制度、措施和绩效, 企业报告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知晓污染的情况是为了更好的更有效的控制污染, 治理污染, 减少污染。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及趋势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逐年增加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成为了学术机构和环保组织重点讨论的话题, 产生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以下就全球企业和中国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第一, 发布报告的企业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2006年以前, 即使算上外资在华企业, 并把企业环境健康安全报告也计算在内, 在中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并不多, 屈指可数。直到2006年, 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各类企业争先恐后的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令人目不暇接, 因此2006年也被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元年”。2012年12月20日,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 (2012) 》。《白皮书》显示, 与2011年相比, 2012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分上升, 整体由一星级 (起步阶段) 步入二星级 (发展阶段) 。[4]从报告的内容上看, 不仅仅是报喜不报忧, 企业也更加注重披露负面信息, 既能看到企业优秀的一面也能认识到企业的不足之处, 令报告内容的平衡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二,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内容逐步详实。从披露的报告来看, 大部分报告内容基本上由企业的基本情况简介、管理体系介绍、绩效指标披露三部分构成。但是随着社会大众对报告认识的深入, 企业报告发布的连续性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2012年第四次发布报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7.1%, 并且在进行披露时还包含了企业与员工、客户、环境的关系, 报告信息的披露的完整性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三,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方增加。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就是为了让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能够以书面的形式获得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 以此为依据来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所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使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和需求方主要包括了企业的投资者、决策者、政府机关、消费者、公司员工、非政府组织、环保组织等等。

相对于国外企业的报告来说, 中国的报告在绩效陈述、治理与战略方面的描述相对较好, 而对于管理方面的描述则相对要弱一些, 信息的可获得性和报告审验还做得不够。大多数企业对于管理的指标没有给出足够的论述, 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企业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信息可以披露, 这种情况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国内企业接触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时间不长, 所以还需要企业在这方面多多的进行完善和学习。

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 导致环境日益恶化, 特别是大气污染, 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近年来, PM2.5这个名词人们越来越熟悉, 人们抬头仰望到的更多是雾霾, 雾霾遮挡住了阳光, 城市笼罩在了一层灰蒙蒙的迷雾中, 孩子们只能在教室里升国旗, 上体育课, 上班族们上下班都带着口罩, 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企业必须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重任。造成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肇事者就是企业, 企业是导致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现实生活中, 企业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利用自然资源, 索取自然资源只会使环境遭到破坏, 吸入被污染的空气也危害了公众的身体健康, 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利润的同时却给社会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如果企业希望继续生存下去, 就不得不承担责任, 解决好开发利用环境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十八大的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建设, 企业要节约利用资源, 大幅度的降低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生产。由于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 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 开始发布独立的环境报告披露企业对于环境的影响信息。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 很难与国际企业建立起交流合作, 不能向国际投资者提供一份准确完整, 水平高的环境披露报告, 所以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生产链的末端, 被发达国家当作污染的避难所。随着中国进入WTO,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 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 为了使国际披露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 企业就必须要披露环境信息, 这样我国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

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 空气污染、森林砍伐、水污染等等这些后果使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色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 政府机关、社会大众、公司企业纷纷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呼伦贝尔草原上由于采矿而形成的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坑洞经过十年时间的恢复治理即将恢复往日的美景。对于雾霾的严重污染, 政府也出台了相应了政策, 关闭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依法追究那些制造污染而给群众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的企业的责任。这是政府对于治理环境所出的一记重拳。所以现在无论是政府、投资者、社会公众, 还是消费者、企业员工等都普遍重视企业的环保形象, 关注企业环境信息。通过披露环境信息可以使企业注重自身环境表现,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从而降低企业环境问题引起的经营风险。企业披露环境信息, 虽然增加了成本, 但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 让企业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大众通过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 了解企业的环境活动和计划以及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 能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 经营收入有所增加、即获得了公众的口碑也赢得了企业的信誉。

参考文献

[1]侯日敬.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33.

[2]光耀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 .

[3]耿建新, 尚会君, 刘长翠.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管制的理想框架[J].环境保护, 2007, (8) :26-31.

上一篇:麻疹风疹下一篇:高校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