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动机

2024-07-30

社会责任动机(共11篇)

社会责任动机 篇1

有这样一个哲学命题可以说明我们徘徊在汽车社会门口的窘态,天上下雨地上湿,地上湿不一定是天上下雨造成的。中国的汽车多了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汽车社会。因为现实说明,从思想和制度上看,我们离汽车社会的标准还很遥远。

“超价观念”的逻辑和公权力的隐忧

时间:2010年10月16日晚

地点:河北大学校区

一辆黑色轿车在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肇事者李启铭说:“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证实肇事者的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2011年12月5日徐州206国道一辆轿车追尾。满身酒气的轿车车主下车后对着民警大骂:“我爸是丁局长 (当地电业局) ”,“撞了你也是白撞,我家在绿地有五套房,随便卖掉一套六十万,我能弄死你……”众人评说此为“徐州版的‘我爸是李刚’。”

李刚何许人也?公安局长也,丁局长何许人也?国家垄断行业的地方领导也,二者都是权力和公器的执掌者也。

对权力的定义基本有三类:政治学的、社会学的、法学的。其学说也主要有:第一,能力说。“权力可被看成一种不顾阻力而实现人们意志的可能性,或者说是一种对别人行为产生预期影响的能力。”第二,强制意志说。权力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行动中甚至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动的人的抵抗的情况下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权力是意志自由或个人意志支配的范围。这是注重从心理学意义上对权力的界定,康德、哈特等许多学者持此说。第三,关系说。权力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一个或其它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

虽然权力定义的表述不同,但是权力内涵的共性表现在:权力关系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但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它是管理和服从关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或影响力,这种力能使受方的意志受到影响,进而服从权力行使方的意志;权力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制力在权力受方不服从时表现出来。

名列榜首的“李刚门”类似于2009年杭州飙车案,“富二代”和“官二代”的骄横引爆了民众的激烈情绪,不同的是,“李刚门”公众关注度更高。案件涉及的一些地方政府否认法院判决,凸显了“权大于法”的强悍,使得一些具有官员或官员子女身份的人笃信权力所派生权威的“超价观念”的心理状况。

“超价观念” (over-valued idea) ,在心理学中又称恒定观念、优势观念、超价妄想观念、超限观念等等,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超价观念并不一定就是错误观念,只是某些观念带有明显的错误与荒谬的色彩。

从心理学角度看,超价观念是一类带有强烈情感和动机的、明显影响个体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信念。首先“超价观念”虽然偏激,但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和社会真实性,即这种信念有相当的事实根据,并不明显歪曲事实本身,推理也大体合乎逻辑,如“富二代”声称可以花钱摆平官司。其次“超价观念”可被同一文化或亚文化的少数成员接受,如“官二代”笃信官场潜规则是“公权私用”。

“超价观念”与“妄想”的区别在于其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而且“超价观念”不会表现出逻辑推理错误。

比如李启铭的逻辑思维就很清晰,即“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包括同一立场和同一时空。“甲等于甲”这个逻辑公式要求思维对象的同一,使用概念的同一,判断的同一,即同一主体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事物做出同一的判断。

“我爸是李刚”,——李刚是公安局长,公安局长有公权力,公权力是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公团体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它是基于社会公众的意志而由国家机关具有和行使的强制力量,公权力是一个权力层级体系。公权力可以被李刚私用,李启铭可以逃脱法律制裁。

其实李启铭的“超价观念”的逻辑推理有一个明显的概念错误,即公权力是不可以私用的,这违反了“同一律”中“同一概念”的基本要求。显然他在潜移默化地接受这样的事实;许多公权力被滥用以后,迫于公众的压力,上级部门会调查与处理。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的垂直领导致使相互利益趋同,体制的原因造成监管不力甚至不管。这种机制在中国特有的官场文化中表现为纠正错误是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因此可以滥用公权力成为官二代“超价观念”的心理积淀。

这种心理也辐射到拥有公权力的其他部门,最近广为流传的襄樊和兰州砸军车和广州假军车肇事案都是如此。

二、小悦悦事件——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的集体焦虑

时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

地点: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

两岁的悦悦被迎面驶来的面包车撞倒卷到车底。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小型货柜车再次碾压。之后往来的十余个路人均见死不救,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

这件事也是车祸引起的,而且震惊世界——大家都在慨叹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竟然如此无德无良!这些人如此冷漠原因是什么?促使十几个人面对亟需救援幼小生命视若无睹的动机是什么?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动机(motivation)在心理学的表述为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有始发机能,指向或选择机能,强化机能。

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一是内在条件;二是外在条件。前者就是"需要",即因个体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动机就是由这些需要构成的。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资本、人力的高流动性,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由传统乡村中的“熟人社会”向具有现代性的“陌生人社会“转变。在这一社会结构的转变中,带来社会身份、社会空间的极大不确定性,而且带来社会与文化上的阶层流动。从乡村进入城市并进行经营性职业的人都希望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变动中获得上升的机会。由于市场经济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缺乏政治拓展的资本,大部分人以经济上的获益视为成功的重要标志。

从山东到广东的小悦悦一家也进入了“生人社会”,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生活的人们从心理上无法融入共同发展的熟人社会,大家没有互助互帮互相关爱的心理动因,或曰诱因。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

行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环境因素引起,但往往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行为。传统道德作为传统社会结构整合的重要价值判断意义已经在这种个体化的潮流中悄然消弭。

“熟人社会”则是埋伏在“陌生人社会”这种差别次序的格局中带来家庭内部温情和外部社会冷漠二元格局的重要因素。

动机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与身体的生理需要有关。这些动机是生来就具有的,可称为原始性动机或生理性动机。第二类与心理和社会需要有关。这些动机是经过学习获得的。可称为社会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等。行为虽是由动机决定的,但并不是绝对的一对一的关系,类似的动机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行为。此外,类似的行为有时也可能原于不同的动机。再则,一种行为的背后可能同时隐藏着不同的动机。

对小悦悦倒地视而不见,见死不救者,他们的行为背后的思维逻辑和文化实践成为漠视生命的心理动因,以至于将这种行为视为自然反应和可以处之坦然的依据。

社会冷漠的表象背后,应当深入开掘如何看待其深层结构性原因。由为搀扶老人被法院判处赔偿的“彭宇案”和后来的几个类似案件,持续产生负面效应,而改革开放以后职业、人口的高流动性,产生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转型的心理变化使得人们在心理上出现困惑,传统道德和现实潜规则的冲突放大了这种困惑进而发展成“全民焦虑”。

这个案件带来的恶劣后果至今深刻影响着当前社会安全感和是非判断标准,对社会的信任危机包括治理上的混乱和保障上的无助,造就了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反映在个人的心理状态上,就是“集体焦虑感”。《人民日报》使用了中国进入“全民焦虑”期的说法,全国各地、各阶层、都不同程度感染焦虑情绪,社会心理健康已经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中出现严重危机

在十多人见死不救与拾荒阿姨见义勇为的事情上,舆论更多是道德批判而没有深究制度失灵和政策缺位造成的社会心理失衡。所谓制度失灵并非指制度停止运转,而是指其未向公平正义奋力前行。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舍此则缺乏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纠错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失效将逐步侵蚀公众对制度的信任,增加社会的风险程度。

三、郭美美炫富引发的心理强震

时间:2011年6月21日

地点:新浪微博上

一个名叫“郭美美B a b y”的人颇受网友关注,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她拥有的豪车有限量版和超级跑车甚至是全球纪念版,价格加起来足有四五千万。随着郭美美一起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不仅是车中极品,而是中国最大的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并由此引发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使得这个国家级慈善组织善款的募集量锐减。

这就是今年最轰动的“郭美美炫富”事件。说到贫富悬殊,有个经济学名词不能不提基尼系数,基尼系数为0.5的时候,即1%的人占有50%的社会财富,低于0.3则属于过分平均,高于0.4是贫富差距过大,超过0.45属于极度不平等。

如今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5,一方面是巨量的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是有限的财富高度分散于多数人手中。这种两极分化导致的贫富差异,使社会分层十分明显。而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文化、信息、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诸方面的隔膜。富裕群体在他们那个圈子里每天过着优越甚至奢华的生活,但并不为非富裕群体的人们所知,因而也不被认为是“炫富”。

只有在某种贫富“交集”的或者接触特殊环境中,富者才因周围贫者的烘托而变得“炫目”,如果贫者不知道富者之富,则必然采用炫的方式显示。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分析了“炫耀性消费”现象,指出一些人购买商品的目的在于通过夸富式炫耀博得社会艳羡而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声望、荣誉,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自尊和满足。这种心理因素的主要原因在于“斗富”,通过这样一些炫耀式消费活动,完成其社会性竞争与比较,这就使得炫耀性消费成为一种难以休止的金钱竞赛,其结果是形成奢侈之风,造成财富的浪费。而在基尼系数超过0.45的情况下,引发的危机不是玛莎拉蒂被撞的车祸,而是炫富造成仇富心理进而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当前正在创造经济奇迹的中国社会乱象频生的背后,是原有社会传统没有得到传承,而新的社会新传统又没能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引起的心理失衡,以及公民意识和道德感薄弱和公民社会建设乏力。

四、“渣土车”夺命——权力和资本隐性庇护利益驱动心理

时间:2011年11月17日

地点:甘肃正宁县

事件:该县小博士幼儿园9座校车载64人,逆行后撞上重型卡车,包括司机、老师和孩子共21人死亡。

媒体报道,最近渣土车肇事在西安集中发生,从12月2日起,短短4天,有3起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致人死亡事故。今年西安竟然已有51人因渣土车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遇难。西安市副市长钱引安表示“深感有愧”。

无论是校车还是渣土车,不管是丢命还是夺命,其中主要原因都是相同的,这就是隐含在各种复杂背景后面的利益驱动。对于渣土车司机来说,他们让庞大的重载车在城区和市郊并不宽畅的街道上狂奔,目的就是为个人获取更大利益。

“渣土车”和超载的校车疯狂夺命,竟然也和享受着权力与资本隐性庇护下的“特权车”一样无所顾忌。

利益驱动已经让这些人心理扭曲,什么叫利益驱动,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利用人趋利避害的生理特性,使用个人利益引导或驱使他去从事不愿或者不能主动从事的工作。人生价值或奋斗目标的实现与个人利益的获取相连,成为很多人铤而走险的心理诱因。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驾驶员杨某原来是个性情温和、开车守规的司机,但是在女儿升学后费用大增的情况下,身兼三职,开车不仅超速而且逆行,最终酿成惨祸。

怎样合理利用利益驱动并限制造福社会的范围内,是公权和私利的博弈。在信奉威权的地区,人们总是怀着极其矛盾的社会心理出现在社会制度面前。他们一方面抱怨制度的不公和缺位,利益驱动的心理又促使他们希望从中得到庇护和获益,通过钻制度空隙获取个体利益。如西安渣土车司机利用道路监控设备不足和交管部门的管理缺位,并和公权力者拉关系权钱交易获取更大的利益,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空间处于政府主导的城市社会与私人经济领域之间,后者是越来越私人化,越来越孤立。公共领域则要为每个个体提供参与理性讨论的机会与资源,分析、争论公共事务。社会建设本质就是基层社会中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的调整。健康的社会建设需要政府要下放手中的权力,实现由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这种社会管理权力的让渡不能以完全的市场化为途径,不能以利益驱动实现个体化价值为理由放弃社会管理。

汽车社会是一个大的概念,不仅仅是汽车保有量和技术水平,更主要的是健康的社会心理和公民的道德情操的健全、完备的法规与公正秩序以及政府的管理水平,要在思想上进入汽车社会,关键的关键是我们心理因素——开车的动机是什么?

社会责任动机 篇2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当今大学生们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试而学习,还是真的是因为被学习的内容吸引而学习,但他们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和资源。也应该看到,大学生们似乎对自己未来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显现一种相反的趋势。即他们对自己成就的关注度越高,对于国家文化的关心也就越少,这值得我们深思。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并且两者相互影响。

四、结论。

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较差,且各维度的强弱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是: 表层型动机、深层型动机、成就型动机。表明当代学生学习动力总体不足,努力程度不够; 学习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应付检查考试,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是辅助动力,学习的目标抱负不够远大。

大学生社会责任心总体较强,各维度的强弱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是: 群体责任心、物质责任心、文化责任心。表明当代学生总体上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 对自己所要履行的角色职责和义务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对物质的价值观念较强,对人类基本生存环境也较重视,但对文化遗产,特别是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责任心相对较弱。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整体上呈显著正相关,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我们既可以通过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来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也可以通过社会责任心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上,既可以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也可以通过培养社会责任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宗发、冉汇真: 《西南地区二本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调查分析》,《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第 4 期。

2. 冉汇真、刘宗发: 《区域性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社会责任心调查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第 5期。

3. 甘荫全等: 《当 代 大 学 生 社 会 责 任 意 识 的 缺失 及 纠正》,《人力资源管理》, 年第 4 期。

4. 苏玲: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第 6 期。

5. 张爱莲: 《对 137 名非重点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第 3 期。

6. 卜荣华: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年第 12 期。

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社会性思考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社会性思考

作者简介:李适(1982-),女,湖南益阳人,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助教。(新疆 昌吉 8311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129-01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动机,动机是活动的动力与源泉。而学习动机是指引导学生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导致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影响学习进程和结果。大学生学习活动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自觉性等特点,这就更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促使其在学习活动上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力度。

笔者认为,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是学校教育重要任务之一。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众多,既有与动机指向的目的相关的因素,又有个体相关的因素。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期,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越来越重要。为此,作为高校教师有必要了解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并从社会角度提出各种举措,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弱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对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学习动机理应随着要求的提升而不断增强。然而在社会经济制度转型时期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度呈现不升反降的态势,而且受到多元文化与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学习动机凸显出新特点。

1.功利性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和考研热、公务员热“成疯”的双重社会现实影响下,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学习内容选择上都与职业挂钩,热衷于各种形式的考证,以便为将来顺利就业添加砝码,而往往轻视其他课程的学习。大学生学习动机呈现明显的功利性,尤其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这种特性就愈发突出。

2.惧师性

与中小学学习活动相比,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觉性、自主性、独立性等特点,这就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自主进行学习。然而,由于缺乏家长的督促与升学的压力,部分学生不能严格要求,放松自己的学习。而且很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强弱与任课老师的严厉程度成正相关。如果教师工作严谨,对所教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严苛,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碍于教师的威严,产生恐惧心理,会担心考试挂科,进而就会端正学习态度,设法强迫自己学习,这时学习动机就会得以强化,否则亦然。

3.多变性

笔者根据所教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度不稳定,呈现多变的趋势。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度的多变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我控制力较弱。大学校园犹如社会,学生们处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之中,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其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进而会影响到学习动机的强弱。其次,不同年级间学习动机呈现差异。笔者曾做过相关调查研究,周末主动在教室或图书馆自习的学生中,大一新生占40%,大二10%,大三5%,大四45%。这一结果表明:大一、大四学生学习动机较强,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学习动机较弱。学习动机强度与年级递增之间呈倒U形的关系。

4.社会性

随着知识的增加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生目标与远大理想逐步树立,其学习动机的社会性意义也在日益扩大。根据山东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大一新生认为自己高考复习的学习动机是“报答父母恩情”、“争口气”的占91.3%;而在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则有89.5%的学生认为“做一个对社会有更多贡献的人”、“在××专业领域要有所建树”等是自己学习的动力源泉。

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

1.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人才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社会剧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就能在国际竞争之中占据主导地位。受过高等教育熏陶,掌握了本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较强能力的大学生们,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

“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就业压力剧增,部分大学生历经四年学习,毕业时却无法找到合适或满意的工作,而且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还不如民工。当前社会现实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知识并未能改变其命运。这就致使很多高中生弃高考,直接进入社会,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重新抬头。虽然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社会有责任改变这一现实,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2.创设任人唯贤、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

在取士选才上任人唯贤在中国社会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董仲舒的选士思想。至此以后,德才兼备成为历朝历代用人的标准之一。在古代社会中,尽管很多有识之人学富五车,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不能求得一职半官。笔者认为,缺乏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业渠道随之多样化。但深受“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倾向于选择稳定、体面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的招聘方式主要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来筛选出优秀者。据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录比例达到59∶1,要从众多的报考者中选拔出优秀者,就必须坚决杜绝托关系、走后门,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而是理应创设任人唯贤、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

3.树立大胆使用人才的观念和肚量

深受儒家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职场上论资排辈现象非常盛行,在公务员行列、事业单位表现尤为明显,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提升不是以其自身的能力加以衡量,而是根据其工作年限、职务等方面作为主要考量指标。

任何企业与组织要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无时无刻都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大学毕业生们是一个精力充沛、自信满满、视野独特、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灵活的群体,可以为单位拓宽新的发展领域,为单位提供动力支持。但是在现有行政组织体制之下,很多领导在使用人才时肚量太小、宽容心不够,不能提拔德才兼备、有识之士,使得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们缺少施展才华的舞台与空间。

4.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条件

何谓人才?何谓高素质人才?并没有确定而绝对的标准。而且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知,个体存在八种不同的智力发展空间,作为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积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与长处,拓宽学生成长的通道,摒弃以知识、以分数作为学生成才与否的指标。

学习是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脑力活动,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尽管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持久的动力来自于学生自身,但学习动机的发挥也需要来自外在的驱力。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一些迫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条件。如改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等举措。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高艳梅.英语写作课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教育学报,2011,(7):

38-39.

(责任编辑:刘丽娜)

社会责任动机 篇4

随着世界杯足球比赛的开始,2006年夏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德国,数以亿计的观众以不同种形式关注着这个体育盛事。在这其中,有的是纯粹的球迷,更不乏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但更多的是对足球了解甚少的普通观众。

目前我国涉及体育赛事观众心理方面的研究仅限于观众过激行为方面,而对观看比赛的动机方面研究较少。互联网曾就此次世界杯足球赛观赛行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1],但也仅限于描述,并未深入解释所产生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从体育社会心理学角度讲,人都有向社会或团体寻求认同的需要,我们称之为社会交往需要,而观赛行为属于一种竞技环境下的社会行为,普通观众以欣赏足球比赛为由而形成的聚集行为,能够体现出其社会交往动机。

社会交往需要,又称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的内部动力,也是个人面向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它代表着不同层次的情感联系,包括愿和他人在一起而不愿独处的群居性、愿和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的友情、愿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的爱情等。默里[2]曾在20世纪30年代末用主题统觉测验研究人的交往需要,假设如果被试叙述的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另一个人建立、保持或恢复友好关系有关,那么说明被试具有交往需要。研究发现那些交往需要高的人常常把自己描述成友好的、温和的、令人信赖的等,而且女性得分高于男性。

本研究中观众观看球赛行为的外部动机是社会交往动机,大体可以等同于卡特尔提出的16项人格因素之一的乐群性,此因素分数高者开朗、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宜群。而观赛行为的内部动机是对足球比赛的内在兴趣,大体可以用喜爱度来表示。因此,在研究中我们把观赛外部动机称为乐群性,观赛内部动机称为喜爱度。

互联网对世界杯期间观看比赛的观众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性别方面,男性观众人数(58.9%)略微高于女性观众人数(41.1%);年龄方面,21~30岁(38.6%)观众对世界杯关注程度最高,50岁以上的观众(7.5%)对世界杯关注程度最低,20岁以下的观众(24%)、30~50岁的观众(29.9%)关注度居中。由此表明,世界杯比赛观众年龄呈正偏态分布。观赛地点方面,大多数人选择在家观看(83.7%),少部分人选择在朋友家观看比赛(35.4%),还有大部分人在公共场所观看比赛(60.3%)。从上述调查中我们看到,男性观众和中青年观众对世界杯足球赛的关注度比较高,在公共场所观看球赛的观众占总体比重较大。

本研究探讨广大普通观众观看足球比赛的动机,旨在进一步分析与解释观赛行为的社会动机等影响因素,以及观赛动机与年龄、性别、职业、观看地点之间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抽取哈尔滨市9家企事业单位512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82份,回收512份,回收率88%,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其中性别:男性261人,占总人数50%;女性251人,占总人数50%。年龄:0~18岁38人,占总人数9%;19~35岁230人,占总人数44%;36~60岁215人,占总人数42%;60岁以上29人,占总人数5%。职业:教师76人,占总人数15%;医生75人,占总人数15%;政府人员76人,占总人数15%;商人70人,占总人数14%;公司职员69人,占总人数13%;工人72人,占总人数14%;学生74人,占总人数14%。观看地点:自家326人,占总人数64%;娱乐场所110人,占总人数21%;朋友家76人,占总人数15%。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量表——世界杯观赛行为调查问卷,围绕世界杯期间人们观看比赛的行为动机编写了13个5等级评分的项目,经检验获得信、效度资料如下:

信度检验:本调查问卷以 Cronbach系数为指标。问卷总体信度为0.84,乐群性信度为0.78,喜爱度信度为0.82,各项目间相关系数0.74~0.86。可见,本调查问卷用来衡量同一权面下的问题之间的一致性是可以的,表示项目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比较合适的。

效度检验:本调查问卷以内部效度和结构效度为指标。内部效度检验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和教育与技术学院的6名教授采用了李克特式问卷法,填答方式以五点量表法进行,在理解本问卷的乐群性和喜爱度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据研究内容确定填答方式为非常有效、比较有效、一般、修改后有效、无效,对问卷回收结果中无效超过25%和填答不超过30%的答案进行删除或修改。可见,本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同时,采用测验内方法分析内部一致性,得到同质性信度为0.64,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收集数据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因子法和直接斜交旋转,抽取出观赛行为的两个因素——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分别命名为乐群性和喜爱度。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观众观赛喜爱度和乐群性特点

a R Squared = .593 (Adjusted R Squared = .583) b R Squared=.531 (Adjusted R Squared = .520)

表1结果显示,观众观赛喜爱度和乐群性都达到极其显著差异Sig<0.01。.在喜爱度维度上,年龄因素表现差异不显著Sig=0.057>0.05,但是性别、职业、何地观看因素达极其显著水平Sig<0.01。在乐群性维度上,何地观看因素差异不显著Sig=0.0766>0.05,但是年龄、性别、职业、各因素达到极其显著水平Sig<0.01。

3.2 年龄与职业对观赛喜爱度的影响

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了解到,职业因素在喜爱度的F值为38.214、sig<0.01,学生观众观赛喜爱度平均分显著高于其它职业群体,除学生观众外的其他职业观众观赛喜爱度差异都不显著。年龄因素在喜爱度的F值为2.524、sig>0.05,各年龄段观众的观赛喜爱度平均分差异不显著,其中,18岁以下观众观赛喜爱度平均分最高,60岁以上观众观赛喜爱度平均分最低。19岁~35岁、36岁~60岁两年龄段观众观赛喜爱度平均分居中。

3.3 性别与何地观看对观赛喜爱度的影响

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了解到,何地观看因素在观赛喜爱度的F值为11.327、sig<0.01,其中,在娱乐场所观看的观众对球赛喜爱度最高,在朋友家观看的观众观赛喜爱度居中,在自家观看的观众观赛喜爱度最低,三者差异极其显著。性别因素在观赛喜爱度的F值为88.905、sig<0.01,观赛喜爱度的性别差异极其显著,表明男性观众观赛喜爱度极其显著地高于女性观众观赛喜爱度。

3.4 年龄与职业对观赛乐群性的影响

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可知,职业因素的乐群性的F值为26.615、sig<0.01,学生观众观赛乐群性显著高于其它职业观众,而其它职业观众的观赛乐群性差异不显著。年龄因素在乐群性的F值为8.516、sig<0.05,观赛乐群性的年龄差异显著,其中,19岁~35岁观众观赛乐群性最高,18岁以下、36岁~60岁的观众观赛乐群性居中,60岁以上观众观赛乐群性最低。

3.5 性别与何地观看对观赛乐群性的影响

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可见,何地观看因素在乐群性的F值为0.267、sig>0.05, 说明观赛乐群性的观赛地点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在观赛乐群性的F值为113.102、sig<0.01,说明男性观众观赛乐群性极其显著高于女性观众的观赛乐群性。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观赛动机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观赛的外部动机乐群性这个维度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性观众比女性观众更愿意感受世界杯的社会聚集气氛,男性在娱乐场所和朋友家观看足球比赛的人数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则多选择在自家观看,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在火热的群体气氛中观看球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世界杯球迷信息来源与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报告[1]的结果中也证实,男性更热衷于群体观赛行为,在张海军的甲级足球联赛观众特征调查[4]中这也同样得到证实。在观赛的内部动机喜爱度这个维度上,男性在这一维度上同样高于女性,且差异显著。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加喜爱世界杯足球比赛。在乐群性和喜爱度两个维度上,男性都显著高于女性,这并不冲突,因为足球运动本身就是受性别参与意愿影响的,从人格理论的生物学角度来说,男性对生物适应承担着比女性更多的压力,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中男性对身体活动竞争的要求比女性更加强烈。而足球运动是一种为社会所接受的高强度身体竞争行为,源于远古时期男性狩猎行为,所以男性对这种竞技性行为的倾向性天生强于女性,其身体素质也比女性更适合这种运动。

研究还发现,在观赛喜爱度和乐群性上呈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在乐群性上,19~35岁的观众乐群性最高,18岁以下的观众较高,36~60岁的观众较低,最低是60岁以上的观众。按照发展心理学的年龄划分,60岁进入老年,对于世界杯关注度并不高,我们对这方面问题进行了口头询问,了解到许多老年人认为世界杯比赛是年轻人的运动,出于生活习惯方面的原因更喜好清净,不喜欢足球比赛中的喧嚣,而且世界杯比赛的直播时间通常为夜间和凌晨,与老年人生活作息时间相悖。36~60岁观众的观赛乐群性也较低,这一年龄段是中年人,中年人不太愿意在外观赛或与较多人一起观赛,因为该年龄段人群大多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更多是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家庭和工作上。19~35岁观众观赛乐群性最高,这一阶段是青年期和成年初期,他们大多是大学生和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喜好追赶潮流,家庭与职业的压力较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观看足球比赛,生活时间作息安排上也容易适应夜间观赛。18岁以下观众观赛乐群性也较高,这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从发展心理学[3]上讲,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主要是校园,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同学,关注世界杯足球比赛可以获得同学伙伴团体中的一定地位,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所以观赛动机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群体的情境影响。在喜爱度上,四个年龄段观众观赛动机也具有显著差异。18岁以下的观众观赛喜爱度最高,青少年最喜爱观看球赛,可能与在学校期间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足球运动、崇拜运动明星等现象有关。但是,观赛喜爱度随年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可能因为成年后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家庭生活、工作、学习上,在高节奏的生活中对于兴趣爱好培养方面关注减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花在培养足球爱好上。研究还显示,老年人观众观赛喜爱度最低,大部分老年人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点放在比较舒缓的运动中,如太极拳、软体操等,而激烈的竞技性运动——足球,并不适合老年人身体条件,所以老年人对足球本身的喜爱度比较低。

职业方面的喜爱度和乐群性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在观赛喜爱度上,学生观众的观赛喜爱度极其显著高于其它职业观众,学生对世界杯足球比赛的热情度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相对来说生活和社会角色的压力较小,学习之余有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上,他们可以较随意的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来适应观赛时间。而另外六种职业观众的观赛喜爱度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研究调查中样本抽取量有限,样本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使各职业的观众分数差异显著性缩小。在观赛乐群性上,学生观众的观赛乐群性极其显著高于其它职业观众,可能是由于学生在校读书,社会交往的主要对象是以小团体为形式的伙伴交往[3],在小团体中为了维持交往,这一盛事就容易成为学习之余一个统一的交流话题,大部分学生以此为情感交流的载体,所以对于世界杯的关注可以解释为维护团体凝聚力的社会行为。

何地观看方面的喜爱度和乐群性呈现显著差异,选择什么地点观看比赛也反映出观众的不同观赛动机。本研究发现,观赛喜爱度具有显著的观赛地点差异。选择在娱乐场所观看的观众的观赛喜爱度最高,选择在朋友家观看的观众喜爱度居中,选择在自家观看的观众观赛喜爱度最低。在自家观看球赛的观众之所以喜爱度最低,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足球赛本身并无太大兴趣,仅是“看一看”、“偶尔凑个热闹”、“家里有其他人看,自己只好跟着瞧两眼”等心理,他们并不打算过多关注比赛。而选择在朋友家观看比赛的观众更愿意与朋友共同分享比赛感受,他们通常是曾经在一起讨论球赛的朋友。这样的心理在选择娱乐场所观看球赛的人身上体现得最显著,这类观众主要由专业人士和铁杆球迷组成,专业人士和铁杆球迷对足球的喜爱是由足球比赛本身所决定的,他们观看足球比赛动机是出于从技术角度来欣赏足球比赛,国内许多足球俱乐部通过座谈会、联欢会、优先订票等措施来扩大球迷市场,为专业人士和铁杆球迷提供更加良好的观赛环境[5]。同时,选择在娱乐场所观看球赛的观众的观赛的乐群性显著高于选择另外两地点的观众。可能是因为由团体组织所营造观赛行为使所有在场观众强烈感受到火热的比赛气氛,甚至使观众达到去社会化的程度,产生从众行为,即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某种因素决定从众是否发生和发生的程度,R·A·巴伦和D·波恩[6]讨论道:为什么人们常选择已有的社会规范或者期望中的社会规范,而不去抵制他们呢?这似乎包含两个所有人都表现出的强有力的动机:希望被人接受、被人喜欢、希望自己是对的,以及是为了获得对世界的准确认识——另外在事件发生之后,也有一些导致我们认为与别人保持一致是完全合理的认知过程。这便是规范化的社会影响,它表现为渴望被人喜爱和害怕被人拒绝。人们从众的一个重要的理由是,知道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获得我们渴望的支持和接受。这包括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去满足别人的期望。如果遵守规范的倾向来源于我们对得到他人喜欢或接受的渴望,那么就可以推论:增加被人拒绝的恐惧感受可能会增加从众,其中一个能够激起拒绝恐惧的事件就是亲眼目睹被别人嘲笑。当我们目击这样的场面时,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回避被拒绝,这样的做法之一就是尽力向群体认为“合适”或“可接受”的行为看齐。换言之,就是更多地遵守现有的社会规范。在公共娱乐场所观赛的一个潜规则就是热爱足球,对世界杯比赛的狂热在这里是环境所肯定的社会行为,人们只有表现出自己的强烈关注才能感受到群体的接纳力量。而选择在朋友家观看、在自家观看的两类观众的观赛乐群性没有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

5 结论

5.1 男性的观赛喜爱度和乐群性显著高于女性,大部分女性观赛动机受乐群性影响。

5.2 未成年群体(18岁以下)观赛喜爱度最高,随着年龄上升观赛喜爱度有下降趋势。中年群体(19~35岁)观赛乐群性最高,老年人(60岁以上)观赛乐群性和喜爱度都最低。

5.3 学生观赛喜爱度和乐群性都显著高于其他职业,其他职业的观赛动机倾向性不显著。

5.4 在娱乐场所观赛的人有显著的观赛喜爱度和乐群性,在朋友家观赛的人具有显著的观赛乐群性。

摘要:对512名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观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采用多因素分析、χ2检验等统计分析,探讨观众的性别、年龄、职业、观看地点对观赛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观赛内外动机都强,女性观赛是外在动机驱使;未成年人(特别是学生)具有内部观赛动机,而成年人则更多有外在动机驱使,老年人对世界杯的关注程度最低;在娱乐场所观看比赛的观众内外部动机都很强。

关键词:乐群性,喜爱度,观赛行为,社会动机

参考文献

[1]“世界杯”球迷信息来源与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7

[2]心理百科全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8

[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

[4]张海军,阳建胜.我国甲级足球联赛市场观众特征的调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107-109

[5]张昕,康键,吴育华.足球观众满意度及评价模型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16):37-41

社会责任动机 篇5

一怎样理解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要入党,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这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问题,是推动其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入党的主观原因,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因此,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二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1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都是为着实现确定的目标;而目标又使人产生动力,形成为目标而奋斗的意志。目标与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意志就构成了动机。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正确入党动机的内涵是什么)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惟一正确的入党动机.党员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的意志是党的战斗力的来源。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因此,对于要求入党的人来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即共产主义的理想,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对于党来说,如果党员的奋斗目标不正确,就意味着他要谋取其他的目标,从而损害党的纯洁性,影响党的统一和行动一致,破坏党的战斗力。如果党员的目标正确,但是意志不坚定,在考验面前就有可能动摇目标,甚至最终背离目标,同样损坏党的战斗力。正因为如此,列宁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保证我们党的巩固性、坚定性和纯洁性。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党员的入党动机。要纯洁党的队伍首先必须把住党员入党这一关,从思想入手,从动机抓起,努力防止投机分子和其他不良分子混进党内,以确保党的队伍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纯洁性,确保党的战斗力。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入党的目标不正确、意志不坚定,即使入了党,也难免会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迷失方向,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而且毁了自己。正是因为正确的入党动机对于个人成长、对于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端正入党动机便成为个人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而党也把端正入党动机、从思想上入党作为对每一名党员的要求。例如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虽然食堂的工作比教学楼的要重很多,但我们要发挥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宁可一人脏换的万人洁的无私精神。坚定信念已为同学服务为荣。

每一名企盼入党的同志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入党是为了什么,入党以后要干什么,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党。入党的确是个人追求进步的途径,但是这种进步不应是为了面子和狭隘的个人目的,而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个人能在历史进程中正确发挥作用,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只是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才是正确的入党动机说以我们应该把握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第二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三要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觉悟。

2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共产党员的标准,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1.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这句话,集中地概括了共产党员标准的主要特征,本质地、鲜明地反映了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党章总纲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党的阶级性质的高度概括。由此,共产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这不是说党员可以凌驾于群众之上,而是说共产党员的觉悟必须高于一般群众。如果党员不是工人阶级中最有觉悟的先进分子,那么,我们党就不可能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从而也就不能承担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习是大学生的根本任务。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光是学习上优秀、工作上能干,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共产主义的觉悟。所以,共产党员不仅应该是学习、工作上的模范,更应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2.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因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质所在。由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从点滴做起,身体力行,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化为学习动力,关心广大学生的利益,关心学校的发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热心地帮助周围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的工作和社会实践,维护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3.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员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权利。共产党员应具有比普通群众更高的觉悟,但不应享有任何高于群众的特权。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应当懂得,社会主义事业是群众的事业,需要作为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共产党人团结和发动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去共同完成。因此,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和群众打成一片,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社会责任动机 篇6

关键词 语码转换 交际策略 社会动机 心理动机

语码转换是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语码转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各研究领域专家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语码转换开始逐渐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语码转换是语言教学的有效策略,具有教学、情感和课堂组织管理的功能(Vivian Cook,2001)。然而,由于过多的语码转换会阻碍学习者语言输入与输出的量,进而降低外语教学的效率,多数学者反对外语课堂上过多地依赖母语。直到20世纪90年代,外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才逐渐被有关学者接受和认可,他们认为语码转换的适度使用有助于外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外语课堂是特殊的言语社团,往往存在母语语码和外语语码交替使用的情况。学生需要与教师进行意义协商,师生交际过程中会伴随以形式为基础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语码转换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刘家荣、蒋宇红(2004)发现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连续使用英语8分钟可以凸显教师的权利,构建英语课堂氛围。与此同时,他发现通过语码转换,教师可以调节课堂氛围、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同时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吕璀璀(2014)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适时、适量使用母语可以提高外语课堂的教学效率。Vivian Cook(2001)也指出,英语课堂上单纯使用英语并不能保证最佳的学习效果,他主张在适度使用母语的基础上将目的语的使用最大化。

众所周知,足量的目的语输入是学生二语习得的重要保证。随着交际教学法的普及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英语课堂中避免母语,采用全英文授课,以保证学生的语言输入。然而,受目前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生的语言习得水平、交际目的等因素的制约,无母语参与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显然与中国的中学课堂教学现状不符。语码转换是顺应学生不同语言水平需要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师生互动。另外,语码转换对于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不少研究涉及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研究,然而很少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的维度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对教师语码转换的动机进行探究。本文将弥补前人研究的空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动机进行探究,以提高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意识,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一、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

王楚安(2005)指出,语码转换受交谈话题、交际对象、交际场所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和学生是外语课堂交际的主要对象。不同的语码选择代表不同的身份与地位,教师通过语码转换可以不断协商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建立与学生的聚合关系或权势关系。例如:教师选择在外语课堂中与学生语码趋同,以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在学生母语语码过度使用时通过语码趋异的方式,使用英语语码暗示学生及时变换语码,树立自己在课堂中的权威地位。

1.语码转换与社会规约:顺应社会文化规约

社会规约指的是某一社团中被绝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行为与思维模式,它制约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违背某一特定社会规约将产生交际的巨大障碍。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角色,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其言谈举止必定是学生效仿的楷模和表率。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规约,得到学生的认同与肯定。违背社会规约、造成交际障碍或尴尬的话语不利于课堂交际的顺利进行。为了顺应社会规约,教师往往通过语码转换传达信息、避免尴尬。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为含蓄、委婉,“不育”及“性”被视为社会禁忌,公众场所通常避免谈及。在外语课堂这一正式场合,教师通过转换语码的方式,顺应社会规约,避免使用此类不够文雅、易引发尴尬的禁忌词汇。例1所示:

教师:Nowadays,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 is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s. Divorce, cohabitation and DINK are gaining popularity。You know what divorce means?

学生:离婚。

教师:What about“cohabitation”and“DINK”?

学生:(茫然)

教师发现学生的理解障碍时,马上转为汉语语码进行解释:“目前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变。离婚,cohabitation and DINK变得越来越流行。By the way,do you know what DINK means?”学生再次摇头表示否定。教师紧接着用英语语码进行解释:“DINK means 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丁克家庭。那么‘cohabitation是什么意思呢?”有的学生欲顺应教师的语码使用汉语翻译“cohabitation”,但是欲言又止,脸上流露出尴尬的神情。教师意识到在课堂这样的正式场合不宜使用母语谈及“同居”这类的禁忌话题,马上转为英语语码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cohabitationmeans two person live together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y are unmarried.So the sentence can be translated as follows:目前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变。离婚、cohabitation、丁克家庭正在与日俱增”。

在上例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及时转换为汉语语码进行解释说明,但为了避免某些禁忌语给人带来的不快和尴尬,通过句内语码转换保全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形象,维护了教师优雅、受人尊重的身份。

2.语码转换与聚合关系:标记师生社会距离

语言不仅可以用来传达信息,也可以反映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Brown(2001)提出了权势关系和聚合关系,以反映说话人之间的角色关系和社会距离。聚合关系是指说话人在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一致关系,反映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可以通过语码转换的形式得以体现,请看下例:

教师:Tell me,what is your hometown famous for?

学生:Well,I am from Laiyang,which is called “梨乡”because it is famous for Laiyang pears.

教师:You are from Laiyang?

学生:Yes,I was born in Laiyang.

教师:咱们俩可是实实在在的老乡啊!I believe we will find many topics in common.Now try to tell me more about Laiyang,including people,food,sceneries,traditions,etc.

教师开始使用英语进行提问,与教师期望值吻合,学生使用英语语码作答。双方是正式的师生关系,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有权利让学生顺从自己的语码作答。在教师得知学生与其是老乡之后,教师转换到汉语语码将双方的社会关系由正式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更为亲密的老乡关系,缩短了彼此的社会距离。然而简单寒暄之后,教师马上意识到课堂活动的正式性,立即又转为英语语码继续发问,重新构建了双方正式的师生关系。在这段对话中,教师根据话语内容通过语码转换这一手段有意识地调控了双方的社会距离,进而推动交际更为顺畅地进行。

3.语码转换与社会权势:标记师生权势关系

权势是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越高,权势越大(Roger Brown,1962)。社会权势影响语码的选择,语码的选择反映交际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于国栋(2000)指出,语码转换是教师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顺应教师角色而做出的选择。传统的外语课堂中,教师拥有更高的权势,通过转换语码的方式调控与学生的关系,确立自己的权威地位。如下例:

教师:这个作业下周一之前能做完吧?

学生(异口同声):不能!

教师:时间这么长还做不完啊?大家都忙着干什么啊?

学生:(大笑)下周末过圣诞节!

教师:Anyway,your assignment must be finished before next Money,are you clear?

学生:Okay,clear.

上例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之所以使用汉语语码,是为了解释和澄清的同时将师生关系从权势转变到平等协商上。当教师发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衅时,重新转为英语语码表明自己的绝对权威,英语语码的使用重新建立了师生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使课堂氛围更为严肃,学生最后顺应教师的语码暗示了他们对教师权威的服从与尊重。在上例中,教师通过语码转换不断调节与学生的社会关系,最终达到了教学和人际协调的双重目的。

二、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

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这一特定行为背后自发的、无意识的动机或目的。动机或目的影响甚至决定教师如何建构自身的话语进而实现特定的目的。语码转换可以表达说话人内在的心理情感距离,发挥潜在的诸如强调、避免尴尬、保全对方面子、制造幽默效果进而活跃课堂氛围的功能。

1.语码转换与言语趋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师生之间在职业、社会角色、认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双方在课堂上存在一定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在外语课堂上,较低外语水平的学习者倾向于回答教师问题时使用汉语弥补已有知识和目标知识的空缺,建立心理抵御机制,进而缓解情感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味使用英语进行追问和反馈会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适当进行语码转换,有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情感距离,与学生创建更为和谐和愉悦的师生关系,进而推动课堂师生交际的顺畅进行(吕璀璀,2013)。请看下例:

教师:Where did you go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学生:Well,I travelled to长城during the holiday.

教师:Do you like 长城,the Great Wall?

学生:Yeah,as people often say:“不到长城非好汉”.

教师:嗯,说得非常好。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不到长城非好汉”。A man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上例中,学生受语言水平的制约,在回答教师提问的关键词表述中夹杂了汉语语码。教师在追问阶段首先使用汉语语码向学生语码靠拢,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表达对学生回答的认同,与学生建立平等协商的关系,之后迅速使用英语语码进行提示,使学生及时完善自己的词汇缺陷。汉语语码的适度使用表达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认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之后教师从汉语语码及时向英语语码的转换又巧妙弥补了学生的词汇空缺,达到了促沟通、长知识的双重目的。

2.语码转换与言语趋异:拉大与对方的心理情感距离

在外语课堂上,教师有时会偏离学生的语码,以拉大与对方的心理情感距离,建立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提出了学生是否支持“blind date”(传统相亲)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一位男生调皮地问老师:“老师,你有没有过相亲的经历?”老师对于学生询问个人隐私的问题感到异常尴尬,顺应交际情境需要和个人的心理情感需求,随即进行了以下的答复:“Thats so private!Why do you ask me such kind of question?” 学生随即意识到了自己此番问题的无趣,放弃继续追问,加入到了小组讨论中去。在上例中,教师故意通过言语趋异拉开与学生的心理情感距离,保全彼此面子,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

3.语码转换与面子需求:保全学生面子,降低学生情感焦虑

面子是人的基本需求,在外语课堂上,学生由于语言理解障碍而遭遇面子威胁,容易导致厌学情绪,进而挫伤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反馈,尤其是消极反馈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顺应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心理需求,注意避免师生冲突。而语码转换也是教师维系和谐师生关系、保全学生面子的有效交际策略。例如,在一堂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输出的课堂上,教师提出了开放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negative sides of what fame brings about to people?某学生因未专注于课堂导致教师提问的时候不知所措,最后使用了:“不好意思,我还没有想好”的回复。老师进行了如下反馈:“哦,这个问题有点难,还得再考虑一下,是吧。Well,I suggest you share your ideas with your partners since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教师并不认同学生使用汉语语码产出与问题毫不相关的内容,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首先通过语码趋同的方式对学生给予情感慰藉,表达对学生的同情,防止学生产生挫败和尴尬情绪,努力挽回学生的面子。之后又及时将语码从汉语转换到英语,防止继续使用过多汉语进行劝导带来的赤裸裸的面子威胁,保全了学生面子的同时通过语码趋异的方式向学生进行了委婉的暗示:“英语课上回答问题还是建议多使用英语语码,只有多输出才能产出流利的英语”。

三、语码转换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码转换并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活动,而是外语课堂中教师为了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而采取的有效教学策略。因此,教师需适时、适度进行语码转换,提高语码转换意识。通过语码转换可以更好地讲授语言知识、降低学生情感焦虑、调整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知识点的难易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因素适时进行语码转换,以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与学的效率。

另外,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课堂话语,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难易度有标记性地进行语码转换。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目标语语言输入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语码转换顺应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保证学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激发学生尝试使用目标语进行语言表达的动机,进而增进学生的信心,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协调师生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过多的母语语码不利于目的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通过暗示、委婉提示、言语趋异等方式适时转换学生的语码,情感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引导学生逐步适应英语语码环境。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并不是随意的、无意识的活动,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动机。教师不断调整语码以顺应社会文化规约、调控与学生的社会距离和心理情感距离。适时、适量的语码转换作为有效的交际策略,可以弥补学生语言知识不足引起的理解障碍,缓解学生的情感焦虑,同时对于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新思考自身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监控自身的话语,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语码转换,进而为外语学习者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最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吕璀璀,2012)。

参考文献

[1] 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差与分析-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2] 吕璀璀.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

[3] 吕璀璀.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3(9).

[4] 吕璀璀.大学生对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态度[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3).

[5] 王楚安,徐美彦.浅析语码转换的社会及心理动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4).

[6] 于国栋.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7] 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8] Vivian Cook.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J].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1(3).

[作者:吕璀璀(1983-),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社会责任动机 篇7

关键词:社会科学,评价主体,评价动机,问题,对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提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评价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社会科学人才、项目及成果,建立和完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与体系,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社科评价主体及其动机在社科评价中具有决定地位,对社科评价主体及其动机的研究,已成为必要。

1 正确认识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及其动机

1.1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及其动机概述

1.1.1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概述。

社会科学评价的主体,是指负责组织、实施社会科学评价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是从不同的评价视角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行为人。由于社会科学体系十分庞大而复杂,其评价主体的内涵也十分丰富,根据社会科学评价客体产生的流程与影响范围,评价主体一般由:各级政府及科研管理部门、学术期刊或出版社编辑、学术共同体、评价中介机构、社会受众等构成。也有来自报刊、杂志、网站(博客)、广播电视等各类社会公众媒体的民间自由评价。

1.1.2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动机概述。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其产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二是外部条件,即刺激。从动机理论角度来看,动机是行为性质和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

社会科学评价评价主体的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社会科学评价主体进行评价活动的内部动力。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以一定的评价动机为出发点和目标,对社会科学本身及各学科的成果进行实践价值、创新程度、影响力度、社会效益等方面作出价值判断。其评价动机及目标是:引导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潜心钻研学术、铸造精品成果,激励社科人才成长,发挥社会科学评价的引领、导向、激励与诊断功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推动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1.1.3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与评价动机之间的关系。

(1)评价主体决定评价动机。

评价主体是评价行为的组织者与发动者,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评价主体,就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与评价结果。根据行为逻辑理论——动机产生行为,只有当评价主体有评价动机或评价目的后,才会产生评价行为。所以不同评价主体有其各自的评价目的与评价动机。无论其自觉是否及自觉程度如何,也不考究其评价动机的好坏与善恶,只要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科学评价的有序进行,就是道德底线与学术规范所容纳的行为。

(2)评价动机影响评价主体行为。

评价动机是评价主体行为性质与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评价动机是一种被评价主体意识到了的自觉意向,是评价主体为了追求达到某种预期目标,总是与价值主体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重合。马克思和黑格尔都主张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思想动机所支配,而思想动机又是由一定的需要所引起的。由于各类评价主体处在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利益的差别使评价主体极力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同主体的评价动机将影响或干扰评价目的的实现,并在学术生态博弈中寻求动态平衡。

1.1.4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及其动机在社科评价中的地位。

(1)评价主体的公正性决定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由各级政府举办的社会科学评价,其结果意味着获得较高的荣誉和一定的经济利益,因而各方面利益相关者都盯着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任何私心杂念、学术偏见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只有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社科评价才能回归学术本源。评价主体应有高度的学术责任感与学术良知,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公平,得出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的评价结论。

(2)评价动机的纯洁性决定了评价结果价值性

动机产生于主体的某种需要,趋向于一定目的的主观意向或愿望,是主体行为的支配者,价值观影响评价主体的行为动机。动机有些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有些是学术与社会的需要,评价主体的动机受个人的主观愿望、公正立场、学术观点、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动机决定着价值取向,只有当评价主体怀着纯洁而端正的动机参加评审,才会评出最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结果。

(3)评价主体及其动机主导着社会科学创新方向

社会科学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鉴定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问题,首先是评价主体的选择问题。评价主体能否作出客观、公平与公正的评价,对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指挥棒”的主导作用。项目评审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社科规划、科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成果评价的真实性决定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优秀社科人才评价的准确性对激发社科人才的科研热情与创造力有着深远的影响。评价主体目标明确、动机纯洁,对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文风与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有着积极意义,能激励社科工作者潜心钻研、自由探索,建立公正合理的学术秩序与良好的学术环境,推动和引导社会科学朝学术创新的方向发展。

1.2 不同评价主体及其动机分析

社会科学常见评价类型有: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和学者(如“百千万人才工程”、各级优秀社科专家、社科系列职称等)评选或评审;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各级社科成果奖、优秀著作奖等)评选;社科研究项目和计划评选(社科基金项目与课题);学术机构(如大学排名、重点基地、博士点)评选、学术媒体(社科期刊评选“CSSCI”)评选等。不同类型的评价主体有着不同的评价动机与评价标准。

1.2.1 科研管理部门及其评价动机。

科研管理部门是社会科学管理与资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评价主体,它包括各级政府社科管理部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学术管理机构等。各级政府从事社会科学管理的机构及部门,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与方法对社会科学实施管理;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是组织和实施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门管理机构,可分为高校社科处(或科研处)、各类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与社会团体。

科研管理部门的评价动机是:作为管理者兼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其动机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组织(或团体)利益背景。通过社会科学的学科研究、人才评选、成果推广应用的价值判断,制定或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评价政策和评价标准以及奖励政策等;以建言献策为评价目的,广泛征集社会公众对国家重大改革政策与方案出台的听证调研;通过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在全社会树立良好学术风气,提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改进评价方法、推动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1.2.2 期刊与出版社编辑及其评价动机。

期刊与出版社编辑大多具有专业的敏感性与学术观点创新的鉴赏能力,是社科成果(论文和著作)面世前的第一个评价主体。编辑们用职业的眼光对来稿学术价值和是否可以发表做出初步评价,审核是否符合本刊(出版社)的主要读者群、办刊宗旨及刊载(出版)范围,并比较以前发表或正准备刊登的同类稿件有无独到之处,与期刊的学术定位、栏目设置、整体布局等是否符合,在初步审核认为有出版或发表价值后,再交由同行专家评审,也有些将送出外审(特约审稿专家)。

期刊与出版社编辑评价动机:从学术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出发,对论文或著作的创新见解、学术价值进行评估与筛选。从部门利益上考虑出版物的声誉和收益,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引用率,考核图书销售净额与发行范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向社会受众推荐有一定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1.2.3 学术共同体及其评价动机。

学术共同体的评价是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的一种新表述,就某一学科来说,有着共同学术研究目标、专门学术训练,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大体自治的学者组成的群众团体。即“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按马克思?韦伯的说法,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以‘学术为职业’,在这里,科学成为了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由于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的研究者熟知该领域的学科发展概况和学术思想,并且遵循的是同一套研究范式,因此他们比外行人更清楚某人或某成果在学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应用前景。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对同一学科领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故有“定性评价”之称;他们擅长进行引文计量与分析,是比较客观的“量化评价”。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学术共同体,而一个发展成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都有成熟的思想理论和学术阵地,比如办了内部或公开出版的报刊、期刊等。

学术共同体评价动机:为研究、追求、探索学术问题,以社会科学固有属性为基础,兼顾其社会属性,通过评价的诊断功能探寻学术研究中的问题,通过激励功能发掘社科优秀人才,通过导向功能使研究者明确研究方向与目标,从而达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有序、有效进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其成员彼此间是存在交流、合作和依赖的关系,通过参与学术共同体的活动,能得到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的。

1.2.4 评价中介机构及其评价动机。

评价中介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评价主体,作为专业性评价的组织者、责任者,与评价客体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联,往往能够保持中立的评价观点、能做出中肯的评价结论。其评价主体大多是由情报文献专业方面的专家组成,依托文献信息管理与情报研究中心,采用文献计量法、引文分析法等相关方法开展评价活动,并研发相应的数据库产品与评价工具,引导社会科学及其研究的发展方向,激发社会研究的创新动力。目前主要是基于文献情报学的形式评价,这些数据在同行专家的实质性评价中发挥着潜在的价值,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独立性和专业性。国内信誉度较高的社科评价中介机构有: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及清华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等。

中介机构评价动机:接受他方委托、邀请或从职业研究敏感点出发,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评价和数据分析,探索与践行有效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揭示和研究社会科学的规律及对策,通过研发产品的推广应用及服务性收费,提高本机构的经济收益、社会信誉和学术地位,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及社会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1.2.5 社会受众及其评价动机。

社会受众是指社会科学作用的对象,既包括普通社会大众群体,也包括政策制定者与决策部门。社会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那么,社会进步的感受者应是广大社会民众。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学术著作,能广泛影响到社会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从读者的角度以公众言论、评论、著作书评、博客发表看法,或在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在论文(著作)中引用等方式进行肯定与评价。而针对性强的社科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能影响社会政策的出台而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成员都充当着社会科学成果的受众。

社会受众评价动机:自觉或自发地对有效需求的满意感、亲身感受发表评论与看法。站在受益者的角度对社会科学及其成果的运用效果发表评价、感受与体会,主要是希望自身能获得更多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实惠,或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所裨益。

2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及其动机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社会科学各级优秀人才评选及职称评审,各类基金课题申报、优秀成果评奖中,由于受诸学术与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如专家学术视野、学术偏好、知识结构、人情关系、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干扰,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正确的评价动机,因评价主体淡化而使评价结果软化,致使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受质疑。常见弊端如下:

2.1 评价主体出现错位,主客体时有不分

目前我国社科评价由政府主导并占垄断地位,基层地方政府组织的社科人才、成果、项目评估中,由于行政区域范围较小,评委库中各学科的备选人员少、新成员补充过慢,评委们基本是长期固定而被民众称之为“常委”。作为社科评价主体的人,有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生成机制。在区域内从事社科工作且业绩拔尖的著名人物,大多数本身就是评委库的成员或与“常委” 有着天然的联系,遇有评审相关事宜就能互相帮忙并获“关照”,容易产生利益交换与“轮流坐庄”现象,甚至出现评委既是“运动员”(被评价的客体)又是“裁判员”(评价主体)的现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做法有失主体的角色形象,对没有关系的普通参评人员来说显然是不公正、不公平的。同时,由于评委所处的领域、社交网络等因素,评价寻租现象也比较普遍。例如,某省级城市2011年评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一等奖15名,二等奖34名中,拥有校长、书记、院长、局长“权贵”头衔的“运动员”和“裁判员”要占50%以上,其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

受利益的驱使造成评价主体动机倾斜,评价中常出现抬高自己或熟人的分值,容易发生“主客不分”、相互吹捧对方的情况,或者联合起来打压竞争对手。在利益面前不讲学术价值与贡献,只讲个人情感与朋友关系,唯利是图、唯友是举,向“常委”和“打招呼”的人倾斜已是心照不宣的常态。

2.2 评价主体动机不纯,学术腐败有潜规则

社会心态浮躁导致学术心态与风气浮躁,经济利益的冲击而导致部分评委不讲职业道德。在一些省级社科项目、人才评选、职称评审中,暗箱操作、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现象屡见不鲜。担任评委的大都肩负着为本单位或个人争取利益“重任”,他们为了不辱“使命”,很默契地在各评委间将名额进行了“内部分配”,公平、公正成为对外的口号。获一等奖的成果大多是评委单位成员的成果,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因作者非官职只能排名靠后或名落孙山。个别评委本身道德修养差,索拿卡要已成惯例,项目评审前不去“公关”就很难顺利成功;职称评审前找关系送礼已成潜规则,哪怕你材料再过硬,不“拜码头”就难成事,现“水涨船高”送礼金额突破了万元。想在CSSCI刊物发表文章,请客送礼、讨好贿赂期刊编辑已习以为常,邀请编辑讲学已成为隐蔽的行贿方式。在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诱导下,许多“核心期刊”制造了大量的“泡沫学术”和“学术垃圾”。粗制滥造现象严重,学术寻租腐败盛行,学术产业化愈演愈烈,低水平重复,甚至抄袭剽窃等严重的学术失范之事频频发生。不仅浪费了民众宝贵的学术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个别评委将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抛在了脑后,评委手中的权力成了生财的门路,每当一次评委就是一次敛财的机会,不花钱就办不成事已成“潜规则”。期刊编辑行业有些刊物以创收为目的,对学术质量把关不严,只要交版面费就能发稿,把部门或个人的经济效益摆在了首位,制造了学术虚假“繁荣”乱象。

2.3 评价主体权威不够,评价公信力缺失

社会科学涵盖了二十多个一级学科,作为评审专家其知识面不可能涉及到所有专业领域,因而仅凭自己原有知识积累和经验来进行评价和判断也在情理之中。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的知识纷纷出现,而评审专家受学科专业的局限,又大多是高级别的官员组成,知识更新的速度慢、很难样样都懂。而我国长期以来评审专家论资排辈的产生方式,个别评委仅凭行政职务高而进入专家库,其专业学识水平有可能低于被评价者,致使真正的评价主体缺位、失位,极易出现“外行”评“内行”的情况。在行政权力独大的国度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尽管有来自“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的代表,但因“少数服从多数”而无实质性决定权,这种由官员评出的奖项或成果其学术水准很难让人信服。评委无法避免官场人际关系,以及评委顾及面子又不愿得罪人的思想作祟,往往使学术评价失之偏颇,只好将学术成果数字化与“官阶”的高低进行捆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评价结果其公信力可想而知,形成了社科评价的“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界学风浮躁、学术腐败,一些潜心从事社科研究者都想去追求“仕途”。

在评价制度刚性不强、评价程序欠规范的情况下,有些社科评价活动简单化、行政化、唯数量化倾向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科学评价缺乏公信力。明显有悖于社会科学的特点和内在规律,破坏了社会科学评价的纯洁性、科学性与公正性,严重影响和危害着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甚至颠覆了社会对学术存在意义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2.4 评价主体学术力小,行政化倾向影响评价结果

目前我国社科评价基本上由各级政府所垄断,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掌握着科研经费、工资待遇和人事任免等管理权限。评委库专家必须具有正高职称、担任处级以上职务、或在大型以上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熟悉相关领域发展状况,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由于这些规定,评委就只能由机关、科研院所、企业负责人担任,几乎是清一色的行政官员或由行政级别的“准官员”。现在,越是高级别的社科评奖,“学官”的作用越泛滥,“学官”的发言权和投票影响权就越大;申报人的行政级别越高、头衔越大,就越容易得高分。“官本位”、“行政化”倾向使评价的独立性、公正性受到质疑,成了由官员来瓜分的“盛宴”。从当今评出的社科成果奖及优秀社科人才可以看出,几乎与无官职的百姓无缘,学术权力与学术价值就显得那么渺小和无用。

由“官本位”主导并派生出的评价模式,以“行政化”意志左右评价结果,行政权力过大而使行政级别与学术价值发生冲突、官员身份与学者身份的矛盾凸显,导致许多评价结果与评价目的相偏离,迫使许多普通研究人员弃术从官,扼杀了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端正评价动机与重塑评价主体形象的对策

社会科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搭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评价和鉴定平台,推动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缺乏纯洁的动机,是导致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的重要原因。在追求数量的管理模式下,评价指标单一、急功近利,使我国社会科学评价不断遭受诟病。完善评价政策,改善评价方法,构建监督机制,端正评价动机,才能重塑评价主体公正、公平、诚信的新形象。

3.1 完善评价政策,规范评价主体行为

我国社会科学评价大多由政府部门包揽,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学术规范,极易滋生行贿受贿行为而导致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因此,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规避评价主体的行为。

3.1.1 规范评委遴选制度。

各级政府及社科管理部门应建立与完善公开和开放的同行专家数据库,并具有不断吐纳故新的功能,是确保社科评价质量和公信的关键。推选具有公信力和鉴别力的同行专家担当评委,扩充不同学科的专家库人员,使抽签概率降到五分之一以下。实行评委任期制、轮换制,健全评委随机抽签产生制,避免评委“终身制”。严格执行评价主体避嫌制、评委回避制,尤其是评委与评价客体有利益关系时,必须坚决回避。

3.1.2 健全评审程序制度。

评价主体必须严格程序操作,坚决实行匿名制评审、署名制评价。建立评审专家信誉担保制、项目追踪问责制,完善答辩与公示制、反馈与申诉制、举报与回溯制等程序制度。确保评价活动程序规范,使评审专家的信任度、权威性能得到社会公众较高的认同。

3.1.3 遵守评审保密制度。

评价管理机构应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与评审有关的信息,一旦发现内部人员将评审专家名单等信息泄露,立刻进行果断严肃处理。提前隔离评审专家与被评价者的联系,严防在评价活动终止之前“找关系”等因素干扰评价的公正性;评审专家对评价客体的相关数据、资料等信息,在评价结果公示之前,不得向外界透露评审相关细节,遏制评价不端行为的发生与蔓延。

3.2 改善评价方法,采用多主体的评价

各级地方政府应退出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位置,主要行使社科评价的监管与管理职能。将评价权授予由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或中介机构,采取大众评价与专家评审、匿名评审与公开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2.1 建立分类评价标准。

针对社科学人员、项目、机构、成果等不同评价对象,建立分类评价标准体系。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属不同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属不同的研究类型,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非纸质出版物等属不同的研究成果形式,建立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不同类型的社科评价,必然要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及不同的评价方法与程序。通讯评审一律实行匿名制,由评审专家进行独立评审,写出评语并简要说明理由;会议评审公开进行,评审专家在经过充分评议后,再进行无记名差额投票,按得票数进行排序。并且实行“盲审”与网络评审,从源头上杜绝“找关系”和请客送礼的发生。

3.2.2 委托给第三方评价。

对市、省级的社科人才与职称评审、优秀社科成果奖的评定,可以实行委托代理制,与相关省市对口部门进行异地交叉评审,或委托评价中介机构来进行;应用型成果的评价,要邀请受益单位或部门的专家及社会受众参与;期刊与出版业应将一审通过的稿件,送达给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同行专家审读(外审)。采取委托给与评价主体无利益关系的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价,并增加对“学术声望”和“人品道德”的评价,以弥补其他刚性指标的不足,联合抵制学术腐败与学术泡沫。

3.2.3 采取多主体复合评价。

由政府垄断的社会科学评价,极容易导致过度“行政化”而产生学术腐败,这不利于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应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相应研究成果受益者参与的评价机制 。从培育和建立动态同行专家数据库着手,鼓励社会评价机构多元化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良性竞争。采取读者书评、学者引用、被权威媒体转载、被政府部门采纳等多主体、多形式评价相结合,才能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获得公平、公正与准确的结果。

3.3 构建监督机制,防止评价主体谋私

从评价主体的学术信誉出发,建立评审专家信誉保证制度、完善评审专家考察制度及组建社科评价督察机构,构建一套科学、严肃的学术评价监督机制,规范评价主体的行为。

(1)建立评委专家信誉档案。

评价管理机构要建立评委专家个人信誉档案,在评审开始之前要签订诚信责任书,评审期间不准私下与当事人接触,不准接受任何宴请和礼物。对评审过程中发现违纪现象及受贿行为,核实后及时记入专家档案中,作为考核评委资格与职业道德的重要依据,对有严重违法违纪的评委将取消评委资格,以提醒其他评委引以为戒,坚决杜绝评审过程中的权钱交易现象,减少外界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

(2)完善评审专家考察制度。

建立评审专家考察制度,将评委库专家置于舆论和学术共同体的有效监督之下,促使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公正行使学术权力。监督评价的有效手段是使评价过程的公开和透明,评委可以匿名,但评审意见与结论应进行公示,在规定的期限内接受大众质疑与投诉举报,被评价者对评审结果认为有失公证的有权进行申诉。把评委的评价与投票从无记名改为记名,以促使评委专家凭职业良心和学术信誉来面对评价结果,不实之词与不公正的评价,将直面社会受众和被评价者的拷问。

(3)组建社科评价督察机构。

社科评价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决定于评价主体的学术良心、学术操守、学术水平和学术眼光,而这些因素都与脆弱的人性相关。在现实评价操作过程中,同体监督很难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应成立独立于评价机构之外的督察机构,在评价过程中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构建由评价主体内部自律监督、体外督察机构监督、社会受众民主监督相结合的立体复合式监督体系。

4 端正评价动机,增强评价的公信力

部分评委不讲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而造成目前社科评价的社会公信力下降。端正评价动机、搭建诚信平台是重构学术声誉和社会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4.1 评价主体要端正评价动机

社会科学的每一项评价活动,都会牵涉到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对评价主体及评委都是道德与诚信的拷问。不能因为被评价方是亲戚、熟人或朋友,而送“顺手人情”;也不能因为评价客体与自己有某种利害关系或收受了对方“好处费”而有意成全;更不能因为学术观点不同而存有妒忌思想,借评审之机发泄私愤、有意贬低打压对方。评价主体应视学术信誉为生命,抱着对客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端正评价动机与唤起学术良知,确保评价主体行为的公正、公平,敢于直面评价客体和公众舆论的监督。

4.2 重塑社会科学评价的公信力

应成立国家层面的权威学术评议机构,并设立学术道德建设检查委员会,加强对学术评议的督察组织建设,确保在查处学术腐败、敛财受贿行为时不缺位、不失声。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要严肃处理,坚持‘出重拳、零容忍’,举报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公布一起。要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评价的干预,消除“官本位”对社科评价的影响,实现学术本位管理与学术生态平衡,让学术共同体代替利益共同体,提高社科评价的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对各级社科评价主体和评委展开信誉评级,并实行信誉等级晋升与违纪淘汰制,使评价主体能自觉遵循评价规范、信守学术道德、恪尽职守、按章操作,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学术评价风尚。

参考文献

[1]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5-15

[2]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8):85-90

[3]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5-59

[4]庾光蓉,徐燕刚.我国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缺陷与改进思路[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4):41-47

[6]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1):97-110

[7]朱剑.学术研究谁人评说——学术评价主体与评价机制的重建[N].光明日报,2010-8-17(11)

[8]张智慧.关于大力繁荣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9]柏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产出的文献计量分析——以图情档学科为例[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

[10]谢仕强.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在构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1):26-32

社会责任动机 篇8

社会性体格焦虑提出后的17年来,国外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社会性体格焦虑源于自我表现和社交焦虑的理论框架,而在目前国内仅有的两项研究中,也同样以自我表现和社交焦虑理论为研究基础。所以,社会性体格焦虑一直被作为与身体锻炼相关的自我表现概念。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行为呈正相关。

17年来的研究结果肯定了它与身体自尊、身体自我概念等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虽然各种研究所针对的群体以女性居多,但是由于它对锻炼动机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在锻炼心理学领域越发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梳理,就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锻炼行为关系方面进行综述研究,介绍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引起国内锻炼心理学学者的重视,同时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其进一步进行探讨,以促进该研究领域在我国的发展。

1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

在西方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理想体型的理解一直就认为:女性应该是苗条的,而男性则应是健壮的,而人们也总是为了使自己的体型符合社会期望而进行身体锻炼。

规律的身体锻炼能够给人们带来潜在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遗憾的是,很多赞同身体锻炼能够带来巨大益处的人,却总因为不愿意经历社会性体格焦虑而宁愿选择不运动。根据US DHHS[3]和ACSM[4]提供的数据,60%以上的美国成人没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行为,这导致有25%的成人最终成为完全的不锻炼人群;约50%年龄在12-21岁的青少年不参加规律的锻炼,且女性居多,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年轻女性中,社会性体格焦虑已经被研究证明是一个影响锻炼参与的障碍。因此,整体健康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提高个体参与规律身体锻炼的比例。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或者锻炼参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自我表现动机对锻炼参与的影响、身体不满意感以及现实体型与理想体型差异对锻炼参与的影响。

1.1 自我表现动机与锻炼参与原因

与自我表现动机相关,进行身体锻炼是改变自身体型和体格的首选方式,而研究结果也表明,低社会性体格焦虑人群比高社会性体格焦虑人群更愿意进行身体锻炼。在锻炼动机与体重和外表相关的个体中,有较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分值。同时,前人的研究结果也证明,身体外表相关变量与社会性体格焦虑高度相关。Ingledew和Sullivan[5]的研究发现BMI(体重指数)高或者社会性体格焦虑分值高的个体更多是为了身材苗条或者改善身体吸引力而进行身体锻炼。

在锻炼人群中,高社会性体格焦虑被认为与自我表现和参与锻炼的外部动机相联系;另有研究发现,体重过重的女性不愿到体育馆参加锻炼的最主要原因是害怕别人的消极评价。

多数研究结果都支持因为关注体重和外表而进行身体锻炼。在这些研究结果中,有关自我表现的动机影响着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着个体参与身体锻炼的动机。

1.2 理想和现实体型与锻炼动机

女性在西方“以痩为美”的社会文化压力下,要想获得或者保持“理想”的体型,就有可能强化自我表现的动机。所以,很多女性参加身体锻炼的原因是要减体重和脂肪,从而增加自身的肌肉线条,她们认为自己的身体锻炼动机源于自我表现,包括对体重、外表、体型和曲线美的关注,而对这些的关注都是为了获得理想体型,且现实体型与理想体型越接近,其身体锻炼动机就会越健康。

在社会环境下,由于对自身体型或者体格所产生的焦虑,使理想与现实体型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锻炼动机。

1.3 身体不满意感与锻炼动机

Krane等人[6]对198名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的女性和204名女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一般锻炼者还是大学生运动员,身体不满意感和对苗条身材的追求程度都能够最有效的预测社会性体格焦虑;同时,女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不满意感和社会性体格焦虑可以导致她们进行额外的身体训练。

对身体外表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体型和现实体型差异的关注都可以归结为对身体的不满意感。而这种不满意感是导致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影响个体的锻炼动机。

1.4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关系的质疑

在多数研究肯定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之间相关关系的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一定的质疑和不同的见解。

Berry和Howe[7]试图通过不同目的的电视广告造成对127名大学生锻炼动机、行为以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他们分别使用以健康促进和以身体表现改善为目的的广告作为施加因素,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没有变化,同时也没有通过这两种方式改变被试的锻炼态度。此结论与Rhodes和Courneya[8]的研究结果相似,即:在实验对象分别阅读为健康而锻炼和为自我表现而锻炼的相关信息后,被试的锻炼态度没有变化,同时也没有性别差异。也就是说,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的关系存在疑问。

另有一些研究也提出质疑,认为一些女性如果因为需要健美的体型而进行身体锻炼,可以诱发关于肌肉缺乏的体格焦虑,而因为需要苗条体型又可以诱发关于肥胖的体格焦虑。所以,为了更好的理解身体锻炼动机与社会性体格焦虑之间的关系,这两者的区别应该被更好的进行研究。同时,动机理论中,不同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形式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产生也会有不同的影响,这些在有关运动和锻炼文献中也有不同的结论。

2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行为

Harter[9]曾经指出,就像因为关注改变自己的体型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一样,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可以成为行为改变的动机因素。社会性体格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锻炼的情绪反应,以及在锻炼中付出努力的程度。

2.1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行为研究的普遍结论

不少研究认为,在身体锻炼环境下,由于要暴露自己的体型,使得社会性体格焦虑成为身体锻炼的潜在障碍,从而显示出,高社会性体格焦虑人群比低社会性体格焦虑人群更少的参加身体锻炼。社会性体格焦虑也已经在部分研究中被证明可以作为锻炼退出等行为的预测。Hausenblas和Fallon[10]对474名男女大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锻炼行为是男大学生身体满意度和社会性体格焦虑最强有力的预测变量,有锻炼行为较多的男性显示出更高的身体满意度以及更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

但是,在这些较为普遍的研究结论中,仍然不乏有不同的观点。

2.2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行为研究中的质疑

在一项针对绝经期女性余暇时间身体活动的调查中显示,余暇时间能量消耗少的女性,有高水平的社会性体格焦虑。但是在控制年龄和身体成分的研究中却没有发现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老年人群身体活动的相关。同样的不一致研究结果也出现在年轻人当中,在对年轻人的研究报道中有认为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活动成正相关、负相关和无关的三种结论。

根据行为转变模型理论,Prochaska和Velicer[11]将参与锻炼的行为分为6个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和终止阶段。在Kratzer[12]硕士论文中又有新的质疑,Kratzer对辛辛那提大学18-22岁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处于保持阶段的个体社会性体格焦虑分值最低。基于这种结果,应能推测处于前意向阶段个体有最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分值,但是研究结论并不支持这个假设。尽管,处于前意向阶段的个体分值确实高于保持阶段个体,但它却低于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他认为,处于前意向阶段的个体因不关心锻炼,也很少关注体型,所以就有更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也可以认为,个体在准备以及行动阶段由于过多的关注自身体型,而导致了高社会性体格焦虑,从而也导致更多的身体锻炼。因此,该研究认为社会性体格焦虑并不是锻炼行为的障碍,还有可能是促进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所以,社会性体格焦虑在锻炼过程中可能不会降低,但当个体达到锻炼保持阶段时,社会性体格焦虑出现显著下降。这也可能是由于有关体型的一些生理方面的改变而造成个体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这个结论也支持Di Lorenzo等人的研究结果,即:焦虑水平以及其他心理变量的显著改善与个体在锻炼环境下体能的获得有关。

体锻炼产生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影响个体是否参加锻炼的决心,如果锻炼能够给个体带来好的感觉,就会促进锻炼参与,反之,则会导致锻炼的退出。因此,使锻炼造成的情绪影响最优化,或许是促进锻炼与锻炼坚持之间关系的最根本方式。

基于这种观点,长期处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个体会影响自尊、自我效能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已被很多研究证明,是身体锻炼所带来的良好情绪反应之一。以上所述的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和行为关系在国外的研究虽还存有一定的质疑,但它在锻炼动机和锻炼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仍被多数研究所肯定。目前锻炼心理学的发展正在蒸蒸日上,而我国学者还极少涉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研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人群的锻炼动机和行为都会有所不同,而在我国人群中,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又一问题。

摘要: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在国外的研究中还存有不一致的结论,但是多数研究者肯定社会性体格焦虑对锻炼动机和行为的影响。由于国内目前仅有极个别研究者涉及此领域,本综述在介绍国内外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和行为关系研究进展的同时,也希望能将此方面研究纳入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领域。

社会责任动机 篇9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一、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

入党动机是指每一个要求入党的人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 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忠诚地信仰共产主义, 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动机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是一致的。每个申请入党的人, 首先面临的就是入党动机问题。近年来, 大学生入党热情和愿望逐渐强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 各种思潮相互交织, 入党动机也变的不尽相同, 日益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形:

(1) 有些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了解党的性质、宗旨、历史, 强烈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2) 有些大学生在生活中受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影响, 产生一种对共产党员的崇敬, 从而提出入党申请。

(3) 有些大学生觉得共产党员受社会尊重, 很光荣, 入党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 是要求进步的标志, 可以提高知名度。

(4) 有些大学生自己本来并没有入党的想法, 但是受到周围环境的渲染, 比如, 朋友、同学, 都提出了入党申请, 也会从侧面萌发入党的愿望。

(5) 有些大学生认为入党是从政的敲门砖, 是从事政治工作的基石。

(6) 随着社会氛围的融洽, 许多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录用班级干部、党员等人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把入党当做一种价值取向。

以上几种类型的入党动机, 在申请入党的大学生身上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单一的, 也可能是复合的, 但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而其它的入党动机则是与此相违背的, 是不正确的, 甚至是极端错误的。

2、大学生不良入党动机的原因分析

(1) 理论学习简单化。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采访和调查, 得出大学生之所以存在不正确的入党动机, 根源在于对党的理论认识不系统, 不全面,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只有在学校或者党组织的叮嘱下才会被动的摄取党的知识, 甚至有些同学, 价值观就产生了根本性的倾斜, 万丈高楼平地起, 地基不牢固, 不坚实, 就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 对个人目标模糊化, 甚至把人生的终极理想理解为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2) 经济体制变革中竞争压力的影响。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我国各方面的体制产生了根本变革。大学生就业体制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 个人条件是否优越成为择业成功的关键。许多用人单位把是否是党员作为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信号, 学生党员往往被抢手的单位录用, 并安排到重要岗位, 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把入党作为目标, 希望自己的政治面貌能在大学毕业时派上用场。

(3)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 但在价值定向上出现了偏差, 只重视子女的智育, 而轻视子女的思想政治素质, 助长了子女价值观念的功利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思想文化不断碰撞交锋,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有些党员甚至是领导干部贪污腐化, 以权谋私。这些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致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与党的宗旨和目标背道而驰的入党动机。

二、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删除了“等重大战略思想”这几个字, 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 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信仰马克思主义,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所以, 想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端正入党动机, 就必须先要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入党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标志着一个人树立了什么样的世界观, 理想和信念定位在哪里, 是一个人政治生命的真正起点。

工作好, 功课好, 并非共产党员的专利, 共产党员除此之外还必须是“特殊材料”和具有共产主义信仰,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共产党人无意把自己的信仰及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强加于人。但是, 对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 要相信真理和正义的力量, 相信真理和正义终将战胜谬误和邪恶, 并且要把信仰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和解除个人的苦痛以及自我的完善, 更是为了改造世界, 立志为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奋斗的高度。

三、将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

通过实践锻炼, 不断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 人们的正确认识, 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并不断循环往复, 才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 还必须见诸于行动, 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例如, 通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来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 来体会为共产主义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 来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 激励自己的行动, 等等。一句话, 就是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 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 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

社会责任动机 篇10

语言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对语言的研究离不开社会,语言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具有言语行为的社会功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言的变异,语言态度,语言接触与变化,语言选择,语言复兴以及语言规划与政策等诸多方面。社会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语言变化变异的规律及特征并探索语言使用者如何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根据不同的需要作出语言选择。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探究,描述和解释对语言选择的社会约束’。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在同一或不同语境下选择不同的语码进行交际以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其广泛存在于双语及多语的地区和国家中。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不同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也可以是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之间。民族接触与融合促使蒙汉两种语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相互接触,蒙汉语码转换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科尔沁地区使用以蒙语语法框架为主夹杂有汉语语码的蒙汉混合语码是很普遍的现象,并被笑称为‘通辽蒙古语’。语言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竞争与和谐。蒙汉语言的长期接触不仅产生了蒙汉语码转换现象也会对两种语言功能的发展带来可能的影响,汉语在接触中表现为强势语言,蒙古语表现为弱势语言,蒙汉语言接触有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蒙古语受到汉语的影响丰富并发展了新词新语(如现代词汇翻译成蒙语丰富了蒙语的词汇)促使蒙古语进一步发展提高了语言活力,促进了语言和谐;二是由于汉语的影响,使蒙古语的语言结构受到影响,其使用域缩小仅限于政府机构学校及家庭等场所,语言功能减弱甚至会出现语言濒危的情况。Gal和Gumperz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会话策略,用以建立,沟通或打破团体界限并运用交际者的权利和义务去创造,激起或改变人际关系。斯格腾则用主体框架理论来阐释语码转换现象。蒙汉语码转换最主要的原因是语言接触过程中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以达到应有的交际目的蒙古语使用者逐渐接近并使用汉语从而不断的将汉语词汇嵌入到蒙古语中形成蒙汉混合语。

二、语言变化变异与蒙汉语码转换

语言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语言变化和变异包含内部和外部变化,其外部原因是社会和人际交流的发展以及宗教等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部原因是语言是一个语序的异质体是音和义组合体,语言内部系统任意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言的变化发展具有渐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语言的变化变异的动因可总结为语言接触和语言内部机制。蒙汉语码转换的外部动因即蒙汉语言接触带来了蒙汉语码转换以及混合语码的产生。语言变异是指在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在发音、语法、词汇、语体、语言风格或语言的表达方式等层次上,在语言的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和变异。蒙古语的变异也体现在内部结构上,比如以下汉语词汇已形成固定的蒙古语表达方式汉语中的灯(deng),盆子(pengs),盒子(hes),老太太(laotietie)炉子(lus)等等。从言语者角度,语码转换时言语者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对语言或语码的一种理性选择。体现了言语者的交际意图。何时何地选择何种语码受言语者心理动因的影响。蒙汉语码转换的心理动因主要是通过语码转换来炫耀对同时可以掌握和使用蒙汉两种语码的能力并以此来表现一定的社会民族身份;蒙汉语码转换也是言语者用以协调人际关系建立权势关系的交际策略,可表现为对汉语语码的靠拢和偏离;语言忠诚度,在内蒙古自治区汉语和蒙古语同为官方语言和社会通用语,然而汉语通常表现为‘强势语言’蒙古语表现为‘弱势语言’。在这种情况下所发生的语码转换即表明了蒙古语使用者非对称且矛盾的心理状态,即对母语态度的忠诚又要考虑现实交际意图的实现。反之亦然,操两种不同语言的交际者,当强势语言一方为了实现交际意图也可有意向对方的语言靠拢发生的语码转换;部分蒙汉语码转换也发生于会话双方为了有意达到幽默的交际效果以缓解尴尬会话氛围或拉近情感距离。最后蒙汉语码转换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以及即弥补词汇空白而借用汉语词汇。

三、蒙汉语码转换的发展趋向

语言作为一种自然产生的单位是人类交际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语言像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虽无优劣之分却难逃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伍德伯里认为世界上6000多种语言中只有600种加上目前使用的语言是稳固的。克劳斯则认为濒危语言的数量接近4000种。某种语言的使用者迫于外界原因而放弃使用本族语是语言濒危以及完全灭亡的直接且根本原因。德国理论语言学家洪堡特曾经说过:“每一种语言里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承促进了语言的完善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语言也会经历产生—发展—兴盛—衰落甚至走向灭亡。蒙汉语言接触和融合带来了蒙汉两种语言的竞争,蒙汉双语语码转换在实现特定交际意图的同时势必会影响蒙语的 “纯洁性”,也会影响蒙古语语言功能及使用域并出现蒙汉混合语码。语言遵循的规律是由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习得。 费什曼认为当这种混合语码由父母传承给子女,随着本族语使用者数量的减少这种语言将走向濒危甚至灭亡。因此蒙汉语码转换的发展趋向可预测为经过长期的语言接触形成一种新的夹杂有汉语语码的蒙古语即蒙汉混合语码,通过语言的代际传承不断扩展,导致蒙语使用者多为蒙汉混合语码使用者,目前蒙古语的使用状况为:蒙古语母语使用者(多为牧区等边缘边远地区);蒙汉双语者和生物学意义上的蒙古族(有血缘无语缘,已完全放弃使用蒙古语)。蒙汉语码转换通过代际传承可预测可能的两个结果:1.使用混合语码的蒙古族言语者越来越多并且进一步代际传承形成稳定的蒙汉混合语。2. 最终转用汉语,放弃母语。

四、结语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关系,社会语境对语言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作用,尤其注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及濒危语言的维护及拯救.基于蒙汉语码转换的发展趋向预测本文认为蒙古语言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应注意:1.汉语和蒙古语的竞争关系,重视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本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促进蒙汉语言的功能和谐互补共同发展。2.重视学校教育在民族语言维护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是某一社会成员习得标准母语和官方语最有效的场所。蒙汉双语教学对蒙古语言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做好语言文字记录工作。对蒙古语口头民间故事,叙事民歌,谚语等体现蒙古族悠久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的形式应给予记录和存留。这是濒危语言保护和复兴的重要资料。

摘要:本文从宏观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审视了蒙汉语言转换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蒙汉语码转换社会和心理动因探析对其发展趋向以及对蒙古族语言文化传承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预测,以期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维护和复兴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社会责任动机 篇11

1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部分高校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一个人的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为争取入党的真实目的、内心世界写照和自身内在的驱使力量。入党动机是否端正, 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发展党员的质量, 更关系到我们党组织自身的纯洁性, 更关系到我们党组织能否永葆先进性, 更关系到我们党组织能否永远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部分高校学生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虚荣心、从众心, 功利性, 甚至是投机性。有些高校的学生并不认为加入党组织, 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担当, 而是把入党看成是一种身份的改变和地位的提升。错误地认为, 入了党说明自己是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不要说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就是什么是中国梦都不大清楚。就是最现实一点, 没有想到入党为公, 入党就意味着有理想和信念, 入党就意味着奋斗和奉献;有些高校的学生在自己对党的性质、任务、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党的历史、党的信仰、党员义务和党员责任等党的基础知识都不尽了解的情况下, 就盲目的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暴露出是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状态;还有另外一种更为普遍的倾向是入党动机不纯, 明显表现出入党为私, 即把入党看作是为个人今后取得更好发展空间与机会、为将来得到更好的就业岗位的"垫脚石", 把入党看成是为今后取得更多荣耀的"通行证", 把入党看作是为今后走向官场仕途的"加重砝码", 暴露出明显的实用性、功利性和投机性。这样的高校学生一旦入党后, 就会明显的表现出冰火两重天--"入党前拼命干, 入党后歇一半"。以上这些部分高校学生入党动机的不纯和不够端正的思想意识及行为表现, 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纠正, 把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那么必将给党的组织抹黑, 严重损害党的形象[2]。

其次发展党员程序欠规范, 对学生入党动机的考察把握欠严格。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被发展入党了, 一方面是有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 另一方面是我们党组织自身考察审查把关不严,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着重谈一下后一个方面的问题。发展高校学生入党, 不仅仅是一种荣誉, 更应该是一种责任、义务和担当。学校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入党的时候应该首先从培养入手, 注重审查, 培训考察, 审批通过等每一个环节。现在突出的问题是重发展、轻培养, 实际工作中不是考虑"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发展一个, 成功一个", 而是往往怕浪费名额, 为指标而指标, 为发展而发展。学校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 对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掌握上往往失之于宽, 失之于偏, 往往对学生中的发展对象重学习成绩, 轻思想信念考察;重学生干部考察, 而轻一般学生了解。发展党员往往用测评票数和分数来代替党内外和本人的谈话, 往往发现不了发展对象的入党真实动机。

(2)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必然导致入党动机不端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所有制经济的多元化决定了各种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其一, 有些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淡薄, 理论素养不高。对于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缺乏清晰的认识, 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二, 不是入党为公, 而是入党为私。在现实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便"一劳永逸"了, 躺在过去成绩的"功劳簿"上, 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的关系时, 一心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时刻看不到一名共产党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勇于担当的意识。在组织上入党的同时, 没有看到在思想上也能够入党, 混同于一般同学, 甚至于还落后于普通同学。

其三, 作风建设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 往往成为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的外在表现。突出表现在入党前后两个样。学生中的党员干部不正之风不多, 但不实之风不少。

2 端正高校学生入党动机的应对策略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问题。高校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到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党员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就业岗位, 往往都会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和栋梁之才。因此, 端正入党动机教育, 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1) 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一个人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入党动机反映的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说得直接一些, 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要入党, 就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反复思考的重大问题。因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 更要在思想上入党;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事情, 而思想上入党则是一生的事情。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思想上入党的基本前提, 是激励人们积极要求入党的主观原因。

(2) 学校党组织要把端正学生入党动机教育放在手上, 列为党课教育的重要一课

现在的问题是党课教育讲党的基础知识多, 讲端正入党动机的少。高校学生智商相对比较高, 党的基础知识很容易了解和掌握, 应把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们如何端正入党动机上。一是要确定授课人, 最好请学校党政领导来亲自讲课, 因为他们领导经验比较丰富, 比较有发言权, 还要请学校团委和学生处的负责同志来讲, 因为他们相对了解学生;二是要密切联系实际, 特别是高校学生的思想作风实际, 尤其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际;三是要加大这方面的课时量, 作为非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必修课。这是抓好校内课堂, 同时要走出校门抓好校外人生课堂教育。要组织重点积极分子到三个地方去看一看:一是到墓地去看一看。到那去看了以后, 就会懂得:人最终都会化作泥土, 回归自然。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都是过眼烟云, 就会理解, "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 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的深刻内涵。二是到监狱里去看一看。到那去看了以后, 就会知道阳光、空气和自由是多么的重要, 为了蝇头小利而身陷囹圄是多么的不值, 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到时鸡飞蛋打名利皆无。三是到贫困户家里去看一看。和他们比一比看一看, 就会知道自己亏不亏、愧不愧。

(3) 切实加强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尤其是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的考察

可以通过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群众测评等多种方式方法来进行。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以及发展对象高度负责的精神, 注意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决不能走过场。对于入党动机不够明确或不够端正的学生, 党组织要进一步培养, 绝不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学生入党, 这样做的结果是对学生的成长不负责任, 更是对党组织的不负责任。

参考文献

[1]郑海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文化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门诊术后疼痛下一篇:多层平面钢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