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预防(精选12篇)
不良反应预防 篇1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首先,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个工作, 起草有关法规, 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 给以各方面必要的支持, 及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其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相应的部门, 认真地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然后, 广播电台、电视、报刊、杂志应该经常宣传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最后, 医药院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教育, 消费者也应该努力学习一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 提高这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和其他常见病、多发病一致, 但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必须及时停用可疑的药物, 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物。
不良反应预防 篇2
最具权威的大学生服务网站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法,属于基础护理技术的核心内容,这里面,就常考的考点输液反应及相关护理措施做一下系统的阐述,帮助大家加深记忆,能够对这个知识点全面的掌握。
静脉输液的常见反应及相关护理和预防措施:
1.发热反应:
(1)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与医生联系;
(2)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3)对症处理:寒战时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等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4)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5)保留余液和输液器送检,查找病因。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检查药液质量、有效期;严格检查输液器的包装、有效期等。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病人取端坐位;
(3)给予高流量、20%~30%乙醇湿化吸氧;
(4)遵医嘱给予扩血管药、平喘药、强心剂、利尿剂等;
(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要求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
最具权威的大学生服务网站
预防措施: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留置管或导管放置时间过长;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
3.静脉炎:
(1)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换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行湿敷;
(2)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
(3)超短波理疗;
(4)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并减慢输液速度,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应选择无刺激或刺激性小的导管,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4.空气栓塞: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4)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预防措施: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并将输液管内的空气排尽;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专人看守,不得擅自离开病人。
最具权威的大学生服务网站
不良反应预防 篇3
【摘要】随着免疫预防范围扩大,相关传染病发病概率减少,但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因此人们对于预防接种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关注度提升。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多个类型, 根据其发生原因进行分类是较为全面的方法,且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取决因素多,因此于疫苗本身特性难以更改前提下,将免疫预防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将疫苗采购、运输及储存环节严加把控,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技术操作,是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类;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38-01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AEFI)指在人体经免疫疫苗接种后,接种者于获取免疫保护同时,将产生一些对机体不利的负面反应,AEFI分类众多,作为医务人员与接种工作人员应提升自身对疫苗性质及其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理解,若遇到接种突发事件应认真调查、缜密思考并谨慎进行判断,使事件得以高效、妥善处理。下文就AEFI分类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帮助。
一、常见AEFI分类
疫苗反应指于疫苗接种后因疫苗特性造成的事件,常见的轻型疫苗反应有:受种者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现象,全身发热、不适、烦躁、轻微皮疹或面色不适;对待轻微反应仅需对症处理后2-3d便可好转。而严重疫苗反应指由疫苗毒力的回升或接受疫苗者自身免疫缺陷导致的感染现象,常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的休克、皮疹,血管性水肿等,对此类过敏应实施抗过敏、休克治疗。
(一)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进行分类
特异性:①免疫学:免疫缺陷与多型变态;②生物学:活疫苗起皮疹、内毒素导致热、卡介苗导致化脓。非特异性:硬结、发热、精神反应与无菌化脓。
(二)按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全身与局部;血液、淋巴、骨骼关节及神经系统。
(三)按患者反应性质进行分类
反應一般、加重与异常,偶合症及事故。
(四)按患者发生原因进行分类
①疫苗反应;②注射反应;③实施差错;④偶合症。
以上四种分类有利有弊,但本研究认为按照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较为全面,可对发生反应原因进行初步结论,且疫苗反应治疗与行政处理的措施上具有其他分类方式不具备的优点[1]。
二、AEFI防范措施
(一)疫苗源头进行防范
当前我国的免疫疫苗接种分为两类:一类为政府免费提供给公民,公民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当前我国免疫疫苗规划中确定疫苗种类为12种,此部分疫苗由各级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于生物制品生产单位进行统一购买, 政府机构或组织、个人,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向其他生产单位甚至个人处购买,需严格遵守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
第二类为公民自费且自愿接种的疫苗,例如水痘、流感、HIB等种类疫苗,接种单位于疫苗接种过程中,应对疫苗品种、数量、剂型、批号、规格、温度记录、生产厂商、有效期等相关内容进行核查,并同时做好相关记录。需安排专人对疫苗进行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其领发与保管制度,对从事疫苗预防与接种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同时实施持证上岗的入职与管理制度[3]。
(二)疫苗贮存及运输防范
疫苗其贮存与运输应按照生物制品的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管理,疫苗须于适宜温度环境中贮存及运输,并对温度进行记录,因为科学冷藏是保证疫苗预防效果及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条件。另外在运送及储存疫苗过程中,应于冷藏箱内按要求放置冰排,且注意放置疫苗的容器不能与冰排直接接触,防止疫苗冻结。
脊髓灰质疫苗应于≤8℃环境下运输,≤-20℃环境下贮存,而其他种类疫苗可于2-8℃环境下运输及贮存。贮存冰箱内疫苗需齐整摆放,且疫苗距箱壁、疫苗距疫苗间应保持1-2cm空隙,冰箱门内搁架上不应放置疫苗,需对每台冰箱配备温度监测仪,观察并记录每日温度。
(三)疫苗接种过程防范
疫苗接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范执行:接种前对接种室进行清洁与消毒,采取紫外线灯光照射≥30min,同时将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兴奋剂)与器材(氧气袋、血压计)准备好,核实受种者,对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内容包括:告知受种者或者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症,受种者或者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同品种疫苗的,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其它有关内容,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疫苗接种服务人员需熟练掌握不同疫苗的不同接种途径、部位、剂量及其所针对预防的疾病,于接种过程中查看受种者的预防接种卡、预防接种证,并检查疫苗其外观、批号以及有效期,对接种者姓名、性别、年龄进行核查,对其所接种疫苗的名称、剂量、规格等进行复查,接种前要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以及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以防错种现象出现,避免因人为疏忽造成的受种者不良反应情况出现。
在接种疫苗过程中,疫苗应放置在接种台上存有冰排的冷藏包或普通冰箱中,并于接种前方能将疫苗从中取出,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冷藏容器其开关次数,以免冷气流失,内部温度升高。于疫苗使用前,应将含吸附剂的疫苗提前充分摇匀后使用,而使用冻干疫苗前应先从注射器中抽取适量稀释液,后沿瓶内壁位置慢速注入,继而轻微摇荡震荡,促使疫苗得到充分溶解,并避免泡沫出现。应注意于疫苗瓶开启后,若活疫苗于半小时内,灭活疫苗于1小时内未使用完,应将其废弃,不可继续使用。
三、结束语
预防接种与人们关系密切,其不良反应将对人体机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保证疫苗的合格安全及疫苗接种过程的技术规范有重要意义。这要求首先需定期对疫苗接种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专业培训,有效提高其服务质量与综合素质,同时对疫苗采购、运输以及贮存环节严格把控,将由于疫苗不合格及技术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受种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潘学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53例流病调查与处置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09(07):498.
[2]柴钦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学,2014,20(15):161-162.
动物免疫不良反应预防 篇4
进行免疫接种后, 要注意观察被免动物的饮食、精神状况, 并抽查检测体温, 对出现异常的应予登记, 对严重病例应及时进行救治。
1.1 正常反应
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的短时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的症状, 此类反应一般不作处理, 其多可自行消退。
1.2 严重反应
主要表现在反应严重或出现反应的动物数量超过正常比例。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 皮肤出现丘疹, 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 严重的可引起急性死亡。
1.3 合并症
个别动物发生的综合症状, 其反应比较严重, 需及时救治。
1.3.1 血清病
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 多发生于一次性大剂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被免动物注射部位红肿, 体温升高, 有荨麻疹、关节痛等, 对此需精心护理和注射肾上腺素等。
1.3.2 过敏性休克
指个别动物注射疫苗后30 min内出现的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对此需立即救治。
1.3.3 全身感染
指活疫苗接种后因动物机体防御机能较差或防御力遭到破坏时发生的全身感染和诱发的潜伏感染, 或因免疫器具消毒不彻底而导致的注射部位感染或全身感染。
1.3.4 变态反应
多为荨麻疹。
2 免疫不良反应的处理
2.1接种后如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应采用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救措施, 常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2对局部炎症, 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痒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 应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方法处理。
2.3合并感染病例用抗生素治疗。
3 不良免疫反应的预防
为减少、避免免疫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应注意以下事项:
3.1 保持动物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 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3.2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选用适宜毒力或毒株的疫苗。
3.3 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进行接种。注射部位要选准, 接种操作要规范, 接种剂量要适当。
3.4免疫接种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凡发病的, 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 体质瘦弱的、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动物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3.5认真检查疫苗的质量、保存条件、保存期, 必要时先进行小群接种, 确认安全后再做大群免疫。
3.6免疫接种前, 避免动物受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刺激。可于免疫前后3~5 d在饮水中添加速溶多维或VC、VE等降低应激反应。
不良反应预防 篇5
谢亚利 李汉华 李贺兰 肖瑞
[摘要] 目的:分析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8~24月龄加强免疫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含局部反应发生率、全身反应发生率)高于3~6月龄基础免疫组儿童(P<0.01),夏秋季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冬春季(P<0.01),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P<0.01)。结论: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时要注意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严格消毒接种部位,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卫生保健宣教工作;遇高温天气适当推迟接种;推荐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关键词]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s vaccine causes adverse reaction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XIE Ya-li, LI Han-hua, LI Huo-lan, et al.(Dongke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Dongguan 52345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s vaccine-preventable caus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vaccin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s Adsorption of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s vaccination vaccine adverse reaction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Result 18 ~ 24-month-old children to strengthen the immun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ncluding the incidence of local reactions, the incidence of systemic reaction)was higher than 3 to 6-month-old children based on immunohistochemistry(P<0.01), summer and autumn is higher tha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inter and spring(P<0.01), Adsorption of whole-cell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s vaccin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higher than the adsorption of acellular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s vaccine(P<0.01).Conclusion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 vaccine adsorbed vaccine shaken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full solution, choose the correct way of immunization and vaccination site, strict disinfection of injection site, and do a good job before and after vaccination of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case of high temperatures appropriate to defer vaccination;recommend the use of adsorption acellular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 vaccine.Key Words Vaccination;Adverse reactions;Adsorbed whole-cell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s vaccine;Adsorption acellular Diphtheria-Pertusis-Tetanus vaccine.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是由全细胞或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的混合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单位:东莞市东坑医院,广东,东莞,523451 作者简介:谢亚利(1971-),男,本科,公卫主管医师,疾病预防控制
破伤风3种疾病,是我国现行的计划免疫程序规定的针次最多、使用最广泛的疫 苗,同时也有很多不良反应 [1]。为此,我们对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原因和预防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
1.1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资料
DTaP和DTwP接种后不良反应数据来源于广东省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监测资料。选择东莞市东坑镇2006~2007年AEFI个案数据进行分析。
1.2 预防接种资料
DTaP和DTwP预防接种资料,来源于东莞市东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2006年1月~2007年12月年龄在3个月以上、2岁以内无接种禁忌症的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要求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1.3 疫苗
DTaP和DTwP均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2 分析方法
2.1 资料整理
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资料中的AEFI监测个案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2.2 分析内容
本文主要分析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对不同组别(基础免疫组、加强免疫组)、不同季节(夏秋季、冬春季)和不同成份百白破疫苗(DTaP、DTwP)进行分析比较。2.3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DTaP和DTwP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比较,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92%(652/22346)。基础免疫组161例,发生率为1.00%(161/16041),加强免疫组491例,发生率为7.7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35.32,P<0.01);主要不良反应:局部反应(红肿或硬结)发生率为1.95%(436/22346),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反应)发生率为0.97%(216/22346)。见表1。
表1
基础免疫组和加强免疫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
别 接种例数
例数
基础免疫组 加强免疫组
χ2 P值 16041 6305
321
局部反应 发生率/% 0.72 5.09 452.69 <0.01
例 数 46 170
全身反应 发生率/% 0.29 2.70 274.50 <0.01
例数
161 491
发生率/%
合计
1.00 7.79 735.32 <0.01
2不良反应发生与季节的关系 夏秋季局部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和夏秋季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冬春季(χ2=58.13,32.03,91.31,P<0.01)。见表2。
3两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局部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和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χ2=219.10,42.34,254.32,P<0.01)。见表3。
表2
不同季节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
别 夏秋季 冬春季
χ2 P值 接种例数
例数
10927 11419
292 114
局部反应 发生率/% 2.67 1.26 58.13 <0.01
全身反应 例数 147 69
发生率/% 1.35 0.61 32.03 <0.01
合计 例数 439 213
发生率/% 4.02 1.87 91.31 <0.01
表3
两种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
别 DTwP DTaP χ2 P值 接种例数
例数
9609 12737
339 97
局部反应 发生率/% 3.53 0.71 219.10 <0.01
全身反应 例数 140 76
发生率/% 1.46 0.55 42.34 <0.01
合计 例数 479 173
发生率/% 4.98 1.36 254.32 <0.01
讨 论 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1.1 疫苗本身因素 疫苗对机体来讲,本身是一种异体、异物蛋白质,具有生物学活性,可导致机体产生接种反应,如百日咳全菌体疫苗含多种有害成分(如脂多糖)等;同时疫苗中的吸附剂-氢氧化铝佐剂能导致机体出现特异性IgE合成增进,如氢氧化铝浓度过高或使用不当,可引起注射部位硬结的增多[2]。
1.2 疫苗使用因素 百白破疫苗要求在2~8℃运输储存,接种时要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按无菌操作要求规范接种。如果百白破接种剂量过大、注射过浅、接种途径不正确,每次接种前未充分摇匀或者曾经冻结(形成铝盐结晶)等都会使注射部位发生红肿、硬结甚至无菌性化脓的发生。
1.3 接种针次 百白破疫苗所含的百日咳菌体成分,初免成功后(一般为30天左右),体内产生百日咳抗体,当再次接种时与抗原产生中和作用,幼儿机体因免疫功能不完善而引起发热和局部红肿[3];同时,由于局部反复受到刺激,机体对相应抗原或吸附剂敏感性增加;因此,18~24月龄加强免疫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3~6月龄基础免疫组。1.4 个体因素 受种者的身体状况、免疫功能、精神因素等都会对接种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一些过敏体质的儿童容易发生变态反应,肥胖儿童容易发生局部不良反应。
1.5 其他因素 在夏秋炎热季节会由于穿短袖使接种部位暴露而受灰尘、赃物的污染或儿童触摸接种部位以及过度活动时汗液的刺激、大量出汗容易着凉等,也使接种后不良反应增多。不良反应的防制
2.1 仔细检查 抽取吸附百白破疫苗前,一定要将疫苗混悬液充分摇匀并仔细检查,如发现有摇不匀的硬块或者曾经冻结(检查百白破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为: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 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不能使用。
2.2 根据不同的月龄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一般3~6月龄基础免疫组儿童选用1ml注射器和5号针头,18~24月龄加强免疫组儿童选用1ml注射器和5号半~6号针头,以确保将疫苗注进肌层。2.3 严格操作规范,正确选择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百白破吸附制剂一定要深部肌肉注射,连续多次接种百白破疫苗时,应注意更换接种部位,可在两上臂三角肌轮换注射,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时应分别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取并在不同的部位进行注射[4]。
2.4 严格接种部位的消毒,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接种人员在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教育家长做好接种前后儿童的保护,接种前后不要让儿童过分活动,避免局部受汗液刺激或受凉而出现副反应,接种后当天,不要让儿童室外玩耍,尤其是炎热季节,穿短袖时要避免由于接种暴露而受灰尘和脏物的污染,教育儿童不要触摸接种部位。
2.5 严格把握禁忌症。注射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停止以后针次的接种。
2.6 严格执行冷链技术规范。运输、储存疫苗的所有冷链设备都必须符合要求并专用,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管理,建立必要的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对出现故障或老化失效的设备要及时维修保养和更新,避免疫苗因不规范运输、储存而冻结或失效,导致发生蛋白质变性而增加或加重接种后的反应。
2.7 18~24月龄组(加强免疫组)接种后的早期干预。有资料表明,早期进行湿热敷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5]。具体方法如下:接种后嘱其局部保持清洁,并于接种后第2天无论局部有无副反应,均给予早期温开水湿热敷(将开水煮过的敷布浸于低于50℃的温开水中柠至不滴水为度,放在家长手腕内侧试温,以不烫手为宜,然后折叠数层敷于注射部位上盖干毛巾。每3~5分钟更换1次敷布,时间15~30分钟,每天3次,并随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全身情况以防烫伤)1周。
2.8 适当推迟接种。遇高温天气(气温大于35℃)适当推迟百白破疫苗的接种。2.9 用DTaP替代DTwP。由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去除了百日咳全菌体疫苗中有害成分(如脂多糖等),保持了免疫原性[6],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明显下降;本资料分析的结果与国内多数研究相似[7-9]。因此,建议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逐步取代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 疫苗[10]。
参考文献
不良反应预防 篇6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预防
【中图分类号】R8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92-02
抗菌药物是指杀灭细菌或抑制其正常生长繁殖及功能代谢的一类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药物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并在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在临床应用的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是良好的,但仍有一些抗菌药物因自身固有的毒副反应,或受患者生理方面或疾病因素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诱发或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有些毒副反应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下面就37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及类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收集应用抗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病历资料37份,其中出现过敏反应14例,患者出现热反应、血清病样反应、或皮疹;胃肠道反应11例,患者表现为恶心、腹部不适、胀气、呕吐和腹泻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2例,患者出现贫血或免疫性血小板功能不全;肝损伤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上腹痛等症状;肾脏损害5例,轻者表现为单纯尿常规或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和肾功能异常,重者可致肾功能减退,出现管型尿、蛋白尿、血尿,甚至尿毒症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3例,患者出现肌阵挛、惊厥、癫痫,甚至昏迷等“青霉素脑病”样症状。
1.2方法
1.2.1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按其产生的主导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机体影响程度与抗菌药物有明显的剂量正相关性,发生率虽高,但死亡率较低的剂量相关型不良反应;另一类是与抗菌药物应用剂量及作用机制无关,但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密切相关的质变型异常反应,这类不良反应“事先”不可预知或很难预知,虽发生率低,但死亡率极高,临床上一般又可细分为药物特异性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两种。
1.2.2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论是剂量相关型的,还是质变型的,引起人体发生生理、病理改变,在临床上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基本是接近或相似的。
过敏反应实质上也是变态反应的一种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前者仅与患者自身体质有关,而后者既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关,也与抗菌药物因素有密切关系,两者临床症状比较接近或相似。药物热是最常见的抗菌药物相关性变态反应,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均可引发,且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多黏菌素B和磺胺类等。引发药物热的任何药物都可能诱发皮疹,但以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药物更为常见。应用青霉素G,四环素、链霉素和红霉素等可出现血清病样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和胃肠道感染的相关疾病两方面,但有些情况是两者同时存在的。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就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有时偶尔也可导致患者假膜性肠炎。
抗菌药物引发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临床上主要以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最为常见,但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和出血等相对较为少见。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和某些磺胺类药物等,均可导致患者表现为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一般停用药物后症状减轻并可恢复正常。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药物类可引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可诱发叶酸缺乏,进而导致巨幼细胞贫血。氯霉素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但与剂量无明显的关联性。血小板凝集功能受损最常见于抗假单胞菌属的青霉素类,且与使用剂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大剂量应用羧苄西林对血小板的凝集功能损害较大。
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依诺沙星、氧氟沙星、林可霉素、灰黄霉素,以及乙酰螺旋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均可导致肝脏功能损害,出现一过性或短暂的转氨酶升高的表现。各种磺胺类药物均可能引起黄疸,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也可导致胆汁淤积型黄疸,停药后大都可恢复正常。应用红霉素、罗红霉素、呋喃妥因可诱发胆汁淤积型黄疸,临床可出现黄疸、皮肤瘙痒、上腹痛等症状。
磺胺类药物容易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引起血尿或阻塞性肾病样症状,甚至会出现少尿或急性肾衰竭,同时也可通过免疫反应诱发肾损害。万古霉素主要损害肾小管,其肾毒性发生率5%左右,若与庆大霉素使用,肾毒性发生率明显提升,可达30%左右。两性霉素B可改变肾上管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尿钾的排出,导致肾功能损害,且发生率较高,几乎可以发生于每个使用者。
1.2.3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预防
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对所有患者,特别是对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要详细询问家族史,了解过敏史或疾病史等。若对某些抗菌药物存在过敏史者,应尽可能避免选用,可选用作用相当、抗菌谱接近的其他抗菌药物;若必须应用此类抗菌药物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反应,并做好相关应急救治准备工作,确保用药安全。
用药时应注意药物浓度、用药方法、输注速度,以及总剂量等。一些对局部或血管刺激性较大的抗菌药物,注射时应缓慢推药,静脉给药时,配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给药时间不宜过短。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等综合情况,结合感染特点或病理生理状态,合理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调整使用剂量。
用药时要注意了解联合应用的各种抗菌药物包括溶媒的理化性质、浓度要求、主要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相互作用等,尽可能地充分考虑,给予积极预防。对毒性相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能增加毒副反应的原则上应避免,可选择作用相当的其他抗菌药物替代。同时应注意药物的理化性质,对遇紫外光线易变质的药物,应注意采取避光措施。
严格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适应证,力争合理规范应用,严密观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与预警机制,积极防范耐药菌株引起的医院感染。
2结果
除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外,34例存在用药不合理,3例为使用不当造成。
3讨论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类型、主要表现、产生的基本原因及輕重程度,主要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部位、药动学、药效学,以及患者个体差异及其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2]。因此,在预防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上,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综合分析,采取措施,积极防范。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患者体质差异,在症状出现的早晚及表现形式、预后情况也会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单一的表现,有的则可能是某几种反应或以上多种反应同时并存,对患者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也不尽一致。因此,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和总结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及临床症状,详细记录,为正确及时处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提供真实而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何新华,李春盛抗生素滥用及其不良反应《中国临床医生》,2005,33(2):11-12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 篇7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献血时的生理、心理以及采血环境、采血工作人员的态度和技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不良反应, 是一种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有文献将献血反应分轻度、中度和重度[2]: (1) 轻度献血反应: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2) 中度献血反应:除轻型症状外, 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 (3) 重度献血反应:除轻度和中度症状外, 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 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引起献血反应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
精神原因: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献血不良反应在献血不良反应中占较大比例。由于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不了解, 对献血环境比较陌生, 再看到粗大的针头, 大多数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使一些人产生献血反应。
穿刺疼痛原因:采血护士技术不熟练导致穿刺不顺利, 致使献血者局部红肿疼痛, 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短暂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献血反应。
晕血、晕针原因:有些献血者见到血液从血管流出时就会产生晕厥现象, 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目眩、心悸, 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降低、脉搏细弱, 甚至突然意识丧失, 导致晕血、晕针反应。
空腹献血:有些献血者为了给用血者能提供高质量的血液, 献血前不敢进食和喝水, 导致献血过程中虚脱而引起献血反应。空腹献血能献出高质量血液的说法是错误的, 没有科学依据。为了确保血液质量, 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献血前一两餐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尽量不要进食鸡、鱼、肉、蛋、奶和豆制品等食物, 以防止脂肪血, 影响血液的质量。
献血者献血知识缺乏:献血者来自社会各界, 由于地区、学历、年龄等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献血知识的缺乏。有些人认为献血后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献血会很疼、献血后不能正常工作或做家务等。其实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血液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献血知识的缺乏, 使献血者对献血产生恐惧心理, 由于恐惧紧张而产生献血反应。
献血环境原因:初次献血者第一次来到献血屋或血站献血, 对工作人员和环境不了解, 多少会产生紧张情绪, 如不及时缓解就会对献血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影响初次献血的顺利完成。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献血招募时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必不可少: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 对献血知识了解甚少,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告知献血者一些献血常识, 特别是血液的基本常识。如:血液占体重的8%左右, 年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 1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献血前后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不要空腹献血等基本的献血知识, 从而减小献血者因献血知识缺乏而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几率。
严格的体格检查:对献血者进行体格检查时, 一定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做好必要的检查, 一旦发现不符合献血要求的献血者, 一律不准其献全血及各种成分血, 以确保献血者的健康和用血者的安全。
改善献血场所环境:不断改善献血环境, 给献血者营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献血环境, 同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或电视节目, 以缓解献血者紧张的情绪。
采血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需要不断提高: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血站医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不断地用新知识新理论来武装自己, 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安全的血液品种, 为献血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采血人员仪表整洁, 文明礼貌:医务人员在接待献血者时要衣帽整洁, 必须按执业需要统一着装, 工作装不得有缺扣、残损, 工作装洗后须烫平整, 工作时间不穿拖鞋。接待献血者要热情应答, 并立即站起来表示欢迎, 给献血者让座、倒水, 当献血者献血后告辞时应起立, 热情送至门口, 并欢迎下次再来献血。
总之, 在献血工作中应不断地对献血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从而大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使无偿献血者队伍得到逐年的扩大。
参考文献
[1] 张爱钦, 褚晓凌.献血反应的观察及心理护理[J].中国输血杂志, 2004, 9 (3) :186-187.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 篇8
1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1.1 滥用中药
许多人认为中药来自于大自然, 药性平和, 无毒性, 安全有效, 对其不良反应一无所知。因此, 常常服用中药来调理身体, 在用药剂量方面比较随意, 随意增减某种药物的用量, 使其疗效改变。不依据疗程, 擅自增加服用时间, 用量过大及用药时间过长, 会使中药在体内蓄积, 易致蓄积性中毒。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 牛黄解毒片长期应用会引起汞中毒等。也有患者过分相信秘方、偏方, 胡乱用药引起毒性作用。有的患者迷信中西药联用而忽略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的中药本身具有较大的毒性, 如附子、川乌、生半夏、草乌、甘遂、巴豆等, 长期服用易引起蓄积中毒。
1.2 个体差异
因在性别、年龄、遗传、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不同, 患者体质也相差很大, 对药物的敏感性与耐受性也不同。如儿童、老人、孕妇、肝功能受损、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比青壮年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1.3 煎煮不当
中药煎煮要遵循一定的方法, 应根据药物质地、处方要求, 如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等进行煎煮, 有些有毒中药如乌头、附子等, 可以通过久煎减少其毒性。有些中药煎煮时间长则会增加毒性, 如山豆根等。
1.4 质量欠佳
药材在种植过程受到土壤、空气、放射性元素、农药等污染, 毒素残留在被污染植物内, 人体服用了这些中药, 不断微量吸收, 导致慢性中毒。中药来源广泛, 品种繁多, 真伪难辨。中药饮片来源不规范, 药材品种混杂, 质量假劣, 以劣充好, 以假充真, 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中药的加工炮制十分讲究, 许多中药经过炮制可以减轻其毒性。当中药制剂工艺不严格, 不按规范炮制, 则容易出现毒性反应。如半夏、马钱子等中药生用容易中毒, 炮制后能降低其毒性, 而且药效不减, 炮制不当或以生品入药则易引起中毒。中药保存方法不当, 会出现药物变质现象, 如药物霉烂、走油、风化等, 中药有效成分降低、失效, 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导致不良反应。
1.5 服药时间失宜
正确的中药服用时间可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 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当服药时间失宜时, 则容易会影响疗效, 使药效降低或刺激咽喉和消化道等, 引起不良反应。
1.6 辨证失误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辨证施治, 当临床医师辨证不当时, 所使用的药物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还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使病情加重。有的医师为了强化疗效而随意加大剂量, 会改变原药物或方剂的功效, 导致机体不良反应的发生。
1.7 不合理用药
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方法, 配伍得当, 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中成药组方不合理、中药汤剂配伍不合理, 不良反应发生机会也越大。方剂中, 药物数量不宜过多, 品种过多, 药物间相互作用, 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越大。正确的中西药联合使用时, 会产生协同作用;不正确的中西药联合使用时, 不但会产生拮抗作用, 而且可以降低疗效, 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氯丙嗪与含有麻黄的中药制剂联用, 可引起血压下降[1]。
1.8 中药注射剂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随着中药注射剂不断增多, 应用日益广泛, 中药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而且程度比口服和外用时重, 如双黄连粉针、清开灵注射液等。中药制剂研究起步较晚, 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体系不完善, 工艺条件未做标准化要求, 提取制备工艺不规范, 提纯工艺质量欠佳;中药注射剂所用药材, 受产地、气候、采收季节等种植条件影响, 所含有效成分亦不完全相同;注射剂成分复杂, 所含成分尚不完全清楚, 绝大多数是提取混合物, 药物纯度不够, 内在质量不稳定, 作用也各有差别。过敏物质种类众多, 药液中含有某些抗原性物质, 与常用溶液配伍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2 表现
不良反应的表现涉及多系统、多器官, 神经系统损害: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呼吸系统毒副反应:呼吸困难、气促、哮喘、喉头水肿等;循环系统损害:心律不齐、心动过缓、静脉炎等症状;消化系统损害如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泌尿系统毒副反应:血尿、尿频、腰痛、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皮肤损害:荨麻疹、皮肤瘙痒、口腔溃疡;血液系统损害如白细胞减少等。
3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策略
3.1 大力宣传中药常识
提醒患者不要盲目长期用药, 服药不宜过量, 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大剂量、长时间、反复用药。不要盲目服用单方、秘方等。中药能口服的不选用注射剂。一般常用温开水服用, 忌用茶、酒、饮料等送服中药, 避免使用过期及不合格的药品。
3.2 规范临床用药
提高临床医师诊断水平, 坚持辨证论治进行组方和配伍, 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师培训中医用药的知识, 熟练掌握中药药物性能、适应证、禁忌征、用法、用药时间、剂量、配伍禁忌、用药指征, 规范处方写法, 字迹清楚, 须写清用法用量、药材名称、明确注明炮制品种, 要特别交代清楚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问诊时应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 过敏体质、哺乳期的母亲用药要特别慎重。称量要准确, 避免超量用药。应密切关注服药后的反应, 如出现异常症状, 应停药就诊。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进一步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掌握中西药相互作用产生的规律和配伍禁忌。中西药联用合理, 把握好剂量, 避免药物间不良相互作用, 成分重复、用药过量。一般中西药联用要隔3 h~4 h, 尽量减少合并用药。
3.3 加强中药质量管理
完善和规范中药质量控制标准, 全面提高中药材的品质, 严格控制药材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和贮藏等环节。从药材产地抓起, 减少种植过程中的污染, 规定中药的采集时间、地点及部位, 保证其所含成分的稳定性。规范中药的炮制工艺, 认真加工炮制, 配方力求分量正确, 做到安全贮存, 防止污染, 依法炮制, 制剂合理而不偷工减料。中成药和注射剂必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注重中药饮片质量, 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严禁销售不合格药品。
3.4 掌握煎煮与服药方法
向患者详细介绍服药时应注意的具体事项, 详细交代药物的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的火候、服药的次数、服药的时间及服药的禁忌、需特殊煎煮的药物等,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用, 泻下药物宜空腹服用, 对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关注服药后的反应, 如用药后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 应停药就诊。煎药容器以陶瓷锅为宜, 不宜用金属煲。
3.5 谨慎使用有毒中药
严格按医嘱用药, 不擅自加药加量, 从小剂量开始, 逐步加量, 至产生疗效, 不出现不良反应为止。不能盲目久用,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对一些已知有毒的药物, 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避免超量用药。
3.6 加强中药毒理的研究
加强中药的毒理研究, 确定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关系, 明确中毒的剂量、主要症状、中毒机制和解救的方法。对常用中药进行系统研究, 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及时分析和发现不良事件。
3.7 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 规范进货渠道, 对中药注射制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质量跟踪。严格掌握适应证, 辨证用药, 按照说明书使用药品, 掌握用法、用量,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避免多种中药注射剂混用, 谨慎中西药联合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 应间隔3 h~4 h。要清楚掌握过敏史, 对已知易过敏中药注射剂, 注射前做过敏试验, 预防过敏发生。
参考文献
加强合理用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篇9
1 抗菌药物的滥用
抗菌药物的滥用, 导致了药物不合理运用, 经统计发现, 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在我国极为普遍。社会上的医疗纠纷频繁发生, 医源性和药源性的纠纷发生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 不合理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元凶, 特别是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屡见不鲜。一些医师不能对抗生素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 主观的迷恋“洋、新”, 盲目使用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 或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 导致大量耐药菌产生。抗菌药物的滥用, 不仅导致药物的使用率过高, 还导致患者的医药费用急剧上涨, 同时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后果[4]。
2 药品自身因素
(1) 药物本身的作用:凡是药品均具有疗效和毒性的双重特性, 如一种药具有2种以上的作用时, 其中一种作用可能会成为不良反应。例如麻黄碱同时具有平喘和兴奋的作用, 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会引起患者失眠。 (2) 不良药理作用:一些药物本身对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会有伤害, 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毛细血管变性出血, 使患者皮肤出现瘀点、瘀斑。 (3) 药物本身的质量: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的不同质量及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杂质和药品保管不当致使药物受到污染, 会引起ADR。 (4) 药物使用剂量:用药剂量不准确, 用量过多会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3 患者个体差异
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和体质、种族、病情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各不相同, 导致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致, 常因个体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 (1) 性别:相关统计发现, 女性出现ADR的几率高于男性; (2) 年龄: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因老年人群对药物代谢、排泄较慢, 易出现不良反应;婴儿的机体还未发育成熟, 对一些药物较敏感, 因此也易出现不良反应。相关调查发现, >60岁的高龄人群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60岁的人群发生率高出两倍多。 (3) 种族差异:不同人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如此。 (4) 疾病: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应禁用或慎用有肝肾毒性的药物, 必须使用时, 应减少剂量。
4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新的药物源源不断地出现, 同时也引起一些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药物在临床医学中使用时, 常伴随预期治疗效果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引起了国内外的临床医学专家及药物学家高度重视。对此, 药剂人员应全面地掌握合理用药, 及时配合临床医师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按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ADR, 这对于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有一定作用。相关资料表明:药物的分布和疗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同时也与药物在肌体组织内的蓄积和不良反应相关, 在药剂学方面选用新技术制备成新的剂型, 可更好地发挥出药物的疗效, 加快药物的疗效, 这样有利于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 药剂师及时掌握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及时对患者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可提高用药安全, 预防ADR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崔晓军, 张晓曼.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 :166-167.
[2] 梁建成, 黄义昆, 张三平, 等.161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文选, 2005, 24 (2) :48-49.
[3] Neil N.PhaseⅡclinical trial of a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encoding, second-generation oncolytic herpesvirus in pa-tients with unrespectable melanoma[J].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Oncology, 2009, 11:1.
如何看待和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篇10
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下降了9 9%
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认为, 预防接种是历史上最成功、最经济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 所针对传染病下降了99%。全国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6种疾病发病人数3亿人次, 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
据梁晓峰介绍, 由于计划免疫的开展, 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2006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1%以下;白喉报告发病率由20世纪50~60年代的10/10万~20/10万, 下降到1990年的0.01/10万以下, 近5年全国年报告病例数为0~11例之间, 2007年以来白喉发病为零报告;百日咳年报告发病率由20世纪60~70年代的100/10万~200/10万, 下降到2004年的0.37/10万, 近5年全国年报告病例数为3 0 0 0~6 0 0 0例之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于1/1000个活产儿的县, 由1995年的542个下降到2003年的115个, 近5年全国年报告病例数为2100~2600例之间。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两种
出席会议的临床儿科及免疫学专家指出, 疫苗对于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 虽然对绝大多数健康人群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但确实有极少数儿童因个体差异而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种。
据介绍, 一般反应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 主要有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 或发热、倦怠、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生率相对较高, 但病情较轻, 恢复较快 (多在1~2天内) , 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异常反应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伤;对某些受种者而言, 在无疫苗质量问题和接种差错的情况下, 异常反应仍有可能发生, 但发生率极低, 病情相对较重, 多需要临床处置。不同疫苗的异常反应表现差异较大, 主要有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 (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肿) 、神经系统反应 (如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 、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炎、骨髓炎和全身播散性感染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4/100万剂, 乙肝疫苗为1/100万剂~2/100万剂。
偶合症容易与不良反应相混淆
有资料显示, 除了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外, 预防接种可能出现的反应/事件还有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以及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
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李黎指出, 在预防接种过程中, 偶合症很容易与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相混淆。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未发现的基础疾病, 接种疫苗后偶合发病, 或接种后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偶合症发生概率有多大?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专家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为例, 进行了推算——全国每年约有17万名新生儿死亡, 即每天约有466名新生儿死亡。按照我国乙肝免疫程序, 新生儿出生24小时接种乙肝疫苗, 全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首针及时率为75%计算, 则每天约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了乙肝疫苗, 即全国每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偶合死亡350起。
专家们还提示, 在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 心因性反应也需要予以警惕。心因性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性反应。此类反应/事件好发于在一起生活或学习的群体, 由明显的精神诱发, 大多起病急骤, 无器质性基础。
此次会议透露, 为最大限度减少预防接种中的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 我国采取了严格管理对策。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李凤祥研究员说, 我国生物制品安全性管理较药品更为严格。自2006年1月1日开始, 国家不仅实行了向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制度, 而且对所有疫苗实行签发制度, 严格保证疫苗有效安全。中国CDC免疫规划中心专家介绍, 我国上市疫苗是经过严格程序生产和检验的安全疫苗。为避免疫苗接种实施中的差错事故, 国家严格规定了预防接种的程序与方法, 严格规范接种行为, 其中特别强调接种前告知, 接种后留观。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来, 对于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 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强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的基础上, 近年来国家已在10个省份试点, 展开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主动监测。
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怎么处理
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提示,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一旦怀疑发生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应咨询当地接种单位或疾控机构, 报告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临床诊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人员, 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 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 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 县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人员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 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和处理。在接到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事件的报告时, 应按规定时限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省、市和县级疾控机构应当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 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 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 交由县级疾控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省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立即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果有争议时, 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有关规定开展鉴定工作。
如何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专家指出, 由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可能与疫苗本身、预防接种实施、受种者个体等多种因素有关, 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 需从加强疫苗管理、规范预防接种服务等方面入手。
据介绍, 首先要加强疫苗管理。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时, 应当进行查验, 审核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的资质, 并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购进进口疫苗的, 还应当索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以确保疫苗供应渠道正常和疫苗的质量。同时, 疫苗要在规定的冷链条件下储存和运输。第二, 要规范预防接种服务。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 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并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或接种方案, 确保接种疫苗、接种对象、接种部位、途径、剂量等完全正确;同时按照规定接种操作要求实施接种。接种完成后, 还要按要求进行留观, 一旦发现可疑反应及时处理, 怀疑异常反应时及时上报。
专家们还提醒家长, 应带儿童到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 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 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 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 必要时就医, 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例如, 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 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 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 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 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 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 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 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 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接种前要仔细了解儿童身体情况
专家们特别提示, 在接种疫苗之前, 一定要注意观察、了解预防接种儿童有无如下情况:
急性疾病:对于正在发烧, 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 或同时伴有其他明显症状的儿童, 应暂缓接种疫苗。儿童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 如果儿童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 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 待儿童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 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 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 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 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 出现相应症状, 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 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 儿童免疫功能不全, 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 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 (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 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 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 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谨慎接种疫苗。
维生素K缺乏:近年来发现新生儿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母乳喂养儿) 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时 (少数在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或其他疫苗时) , 发生偶合维生素K缺乏的现象, 导致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 注射部位和机体其他脏器出血, 如不及时抢救, 可能危及生命, 很多家长和医生误以为是疫苗引起, 其实与疫苗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K储存量很少, 体内合成的维生素K不足, 如不及时补充, 出生3~5天后就可能发生维生素K缺乏现象。新生儿1~2月龄左右时, 维生素K缺乏更为严重, 此时正为乙肝疫苗第二针接种时。新生儿维生素K主要通过奶制品摄取, 但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通常只有牛奶的1/4, 因此, 依靠母乳喂养的婴儿, 更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的症状。在哺乳期母亲维生素K充足情况下, 新生儿一般不会发病, 但哺乳期母亲应该注意补充维生素K。因此, 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尽量配合接种医生询问儿童病史, 接种后也应严加注意儿童有无异常。
附:
不良反应预防 篇11
绝大多数情况下,献血是安全的,但个别人偶尔可能出现头晕、出冷汗、穿刺部位青紫、血肿、疼痛,或头晕、出冷汗等不适,极个别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献血反应。献血不良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出现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后,会加剧对献血的恐惧和担心,将挫伤献血者的献血热情。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高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热情的积极性,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我们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类、预防及处理做一个初步的论述。
1 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6个内容
1.1 精神紧张因素,精神紧张因素占的比例比较大,现在我国是从有偿献血阶段渐进地走到无偿献血阶段;从不了解献血知识到少许的了解献血知识,这个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首次参加献血的人较多,身体也比较健康,很少去医院的,当看采血穿刺针头较粗时,害怕疼痛,反射性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回心血量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献血反应。
1.2 四小时内末进食时,血糖相对偏低,耐受力低的献血者由于血糖低影响机体神经系统,其通过高级神经边缘系统、下丘脑腹中核刺激交感神经并抑制下丘脑腹侧核与迷走神经,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岛素减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突然降低,导致因一时缺血缺氧而出现献血反应。
1.3 护士的采血穿刺技术 穿刺时不顺利,导致血流不畅,献血者受疼痛,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发生献血反应。
1.4 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献血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而出现献血反应。
1.5 医护人员在采血過程中,医护人员对献血者漠不关心,在一旁聚堆闲聊,没有医护人员的护理,本来就紧张、恐惧的心理,更加没有安全感,另外,体检医生对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时,不认真,不全面,导致有晕针、晕血史的人员献血。
1.6 连锁反应现象,在单位组织献血时,人员拥挤,声音嘈杂,献血者等候时间过长,心情烦躁,或看见别人出现献血反应,或有陪同人员,对献血者过分追问是否有不适感觉时,明明没有不适的献血者,自己也感觉有不良反应,这类献血者主要是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2 献血反应的分类
2.1 局部不良反应。
2.2 全身不良反应。
2.3 心血管意外。
2.4 换气过度。
3 预防是减少献血反应的有效措施
3.1 针对精神紧张的献血者,采血前,要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消除其思想顾虑,并与献血者交谈,全面了解献血者身体近况,并告知4个小时内必须进食,进食后等待1个小时左右才能献血。采血时,初次献血者可不必注视穿刺的针头,以减少对针头的恐惧;采血中,与其聊天分散其注意力。
3.2 在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时医护人员应仔细征询,严格把关。对空腹献血者应及时提供牛奶、糖水、点心等食物或请他们进食可口的清淡饮食后再献血。对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的献血者,应告知献血前注意事项,暂时延期献血。对有晕针、晕血史的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劝其不要献血。
3.3 加强硬件建设,工作人员维持良好的献血秩序,努力为献血者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献血环境。
3.4 采血护士应努力提高采血技术,做到一针见血,并随时观察献血者面色及血流情况,保持良好的献血速度,做到勤观察、勤询问、早发现、早处理,嘱咐其献血后休息30分钟左右再离开,并在4小时内多补充水分,24小时内不要高空作业,3天内不宜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等,以避免迟发性献血反应的发生。
3.5 仔细观察、早期发现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各种先兆,是将献血反应对机体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限度的关键。严格执行献血者体检标准,做好献血者的选择工作。让献血者做好采血前的准备,一定要餐后献血,不要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这样既预防了献血反应,又保证了血液质量。
4 献血反应的处理原则
4.1 局部不良反应的处理
4.1.1 穿刺不成功和血流减慢 重新穿刺或调整针尖的位置。
4.1.2 血肿 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
4.1.3 误穿动脉 停止采血;在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棉球,用手指牢牢压迫10分钟后扎上止血带,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不出血为宜,用胶布固定好,三天内不要洗澡;止血带固定24小时,避免作剧烈运动和负重。
4.2 全身不良反应的处理:可分为轻、中、重度。
4.2.1 轻度献血的反应处理,停止献血;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血供;放松或脱去紧身衣服;打开窗户或电扇保持献血者凉爽;在床或椅边放一容器以防呕吐;让献血者得到充分的休息;提供冷饮料;在恢复后帮助献血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再给他一杯冷饮料;在确保献血者已完全恢复准备离去前,应让训练有素的医生再查看一下。
4.2.2 中度献血反应的处理,停止献血;头低脚高位,指压人中、合谷穴;请主管医生或资深护士查看;松开或脱去紧身衣服;打开窗或电扇保持凉爽;床或椅边放一容器防止呕吐,若献血者呕吐症状较重,可肌肉注射胃复安(灭吐灵)10mg,伴头晕者也可口服眩晕停25mg;定期检查脉搏。献血者的表情和脉搏是其状况是否良好的指证;如有可能将其移至另一间较隐蔽的房间,防止其他献血者看到,减少恐慌情绪;如无其他房间应放在有遮挡物的空间;确保有人看护,如有可能可给予低流量吸氧;如献血者出汗较多,面色苍白、眩晕等症状较重,可静脉缓慢注射25%葡萄糖40ml;全过程应与献血者交谈让其安心。如有必要的话,劝其以后不要再献血;保证在离开前有一段时间的休息并已完全恢复;保证献血者在有成人陪同下离开,如有可能安排其回家的交通事宜。
4.2.3 严重献血反应(惊厥)处理,将献血者移至它处,以保持空气清爽;限制献血者活动以防止其受伤害;将献血者安置于隔离的空间;经常检测脉搏,测量血压;确保献血者经急救医师或采血护士查看过;松开紧身的衣服;开窗或电扇使空气凉爽;指压人中、合谷穴;如惊厥超过5分钟,则应作医疗急救,须有医务人员照料。可给予低流量吸氧,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献血者清醒后让其应用糖水、茶、咖啡等饮料促其恢复;确保献血者在离开之前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并易完全恢复;确保献血者是由主管医生或最高年资医生同意后才离去;在献血者完全恢复后,安排其回家的交通事宜,并确保有人护送或安排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4.2.4 心血管意外
4.2.4.1 心跳骤停,心前区叩击术 在心脏骤停一分钟内,用拳击胸骨2—3次,力量要适中;胸外心脏挤压法;药物起搏: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0.1毫克,利多卡因100—200毫克,阿托品0.5—1.0毫克,静脉注射;人工呼吸。
4.2.4.2 急性心肌梗塞,吸氧 预防心律失常:心率≥90次/分,静脉注射利多卡因40—100毫克。心率≤60次/分,肌注阿托品1—2毫克;经过上述抢救后迅速转院。
4.2.4.3 心绞痛 献血者置于平卧位,速效救心丸10粒于舌下含服;疼痛缓解后,立即转院。
4.2.4.4 心力衰竭,吸氧 對症治疗的同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4.2.5 换气过度时的处理 指导献血者平稳、缓慢地呼吸;如果不能解除肌肉痉挛,则指导献血者向纸袋内吹气,有条件者可给予面罩呼吸,必要时可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缓慢静推或静点;向献血者解释所发生的一切,并使它消除顾虑。
5 药物使用指导
轻度献血反应可不使用急救药品,中、重度献血反应在资深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症状酌情用药。
6 讨 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施行初期,市民对无偿献血基本没有认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社会事务也逐渐增多,这既是人们思想素质的上升,也是人们整个认识的提高,无偿献血发展到今天,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转变,已经具备改变这些陈旧的认识的条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力宣传“捐血救人,奉献爱心”的理念,把无偿献血的目的是救死扶伤,提供安全血液作为宣传重点,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实现市民对无偿献血的再认识。“献血法”和血液常识的不断普及,自愿无偿献血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人们对献血还存有顾虑和误区。所以我们血站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献血者在献血前履行书面告知义务,并取得献血者签字的知情同意书。要对献血者做耐心解释工作,献血不会使人“虚亏”、“伤元气”,一方面,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另一方面,人体对血量的调节机能是十分健全的,献完血后绝不会产生气血虚的情况。为献血者解除顾虑,走出误区。我们血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保障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的输血安全,为广大献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篇12
关键词: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近年来, 养殖业新的疫病不断产生, 既有原来的毒株毒力增强, 又有变异的病毒, 对养殖业的危害十分严重。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 人们利用接种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使动物获得免疫力这一方法, 研制了许多疫苗, 有效地控制了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畜禽传染病, 免疫接种已成为控制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在生产实践中, 一般家禽家畜要注射5~6种疫苗, 种畜禽场要注射十几种疫苗。政府强制免疫的疫苗也由原来的3~4种增加到6~7种。尽管进行了合理的免疫接种,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畜禽在实际疫苗注射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日益增多, 影响了畜禽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 甚至造成死亡, 给畜禽的养殖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并使正常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现就畜禽接种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阐述如下。
1 不良反应表现形式
免疫接种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某些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不良反应是由疫苗引起的一种边际效应, 与疫苗产生免疫的初衷无关。疫苗不良反应包括发生在免疫接种后的任何不利反应。其主要表现如下:
1.1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严重的不良反应, 致死率相对较高, 可以由疫苗抗原本身或疫苗的一些其他成分引起, 如细胞培养物、稳定剂、防腐剂或抑制细菌生长的抗菌素等。生产实践中, 口蹄疫苗的过敏反应较为突出, 地方政府每年都要为此对养殖户作补偿。
1.2 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主要与疫苗的免疫机理有关, 如弱毒苗、减毒苗等。减毒活疫苗为了产生免疫, 必须不断繁殖疫苗病毒 (或细菌) 。减毒活疫苗引起的副反应包括发热或皮疹等症状, 是自然疾病的一种轻微形式。减毒活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致死率不高, 通常发生在免疫接种2~3d后。
1.3 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与疫苗的成分没有关系, 是疫苗注射过程中畜禽挣扎和挤压造成的, 但应激反应会使畜禽的采食和生长受到比较明显影响, 这也是一般养殖户不愿做多次疫苗注射的原因之一。
1.4 继发感染
有的养殖企业在做完疫苗后, 原来健康的猪群或鸡群出现较大死亡现象, 于是怀疑疫苗质量问题。而经过技术人员解剖分析, 发现在疫苗注射前, 猪群或鸡群已经处于某种疫病的潜伏期。这种情况下注射疫苗, 使机体免疫力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 导致疫病的暴发。
2 不良反应对畜禽的危害
不良反应对畜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有时是单一的, 有时是综合的。如:繁殖能力下降, 表现为公牛精原细胞受损, 母牛繁殖力下降等;食欲下降, 生长发育受阻;能量消耗增加, 饲料报酬降低;免疫力下降, 抵抗力降低, 发病率增高;产生过敏反应, 甚至造成死亡。
3 不良反应预防办法
(1) 防疫人员在免疫工作前1d就要对免疫畜禽进行健康监测, 发现有发热、食欲不振、粪便异常的情况应及时调整免疫方案。
(2) 防疫人员在启封疫苗前, 须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检查疫苗的生产日期、批号和疫苗的外观, 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注射。
(3) 可以先注射一小批次的疫苗, 对已做疫苗的动物观察1d, 如无不良反应发生, 便可大批量使用。
(4) 牲畜做疫苗注射可采取脱敏注射法, 即先用小剂量疫苗, 没有不良反应后, 注射足量疫苗。
(5) 防疫人员在做疫苗时须备好脱敏药物, 比较常用的是肾上腺素。
(6) 注射疫苗后防疫人员要和畜主或业主详细记录免疫档案, 并相互保持联系, 以便发生不良反应时紧急处置。
(7) 防疫人员每隔一段时间, 须将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报告给疫苗供应厂家, 以作为厂家技术分析的参考。
4 不良反应应急药物调整方法
为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可通过饲料、饮水或其他途径给予药物调整。这些药物一般分为3类:应急预防药、促适应药、对症治疗药或应急缓解药。 (1) 应急预防药:能减弱应急因子对机体的作用。通常有安定止痛剂、安定剂和镇静剂。 (2) 促适应药:能提高机体的防疫能力, 并缓减调节刺激因子的作用, 促进机体对其适应。此类药物有参与糖代谢的物质 (柠檬酸、琥珀酸等) 、缓解酸中毒和维持酸碱平衡的物质。维生素制剂 (VC和VE效果最好) 也可列为促适应药。 (3) 应急缓解剂:有杆菌肽锌。通常在转群、运输、接种时使用氯丙嗪、延胡索酸、烟酸地巴唑、VC;在捕捉、采血时使用氯丙嗪、维生素制剂;遭受热、密度应急时使用杆菌肽锌盐、VC和VE;遭受环境应急时使用VC和VE;遭受断啄、噪音和惊慌时使用氯丙嗪、利血平;笼养、平养、网上平养时使用VB和VK。
5 小结
【不良反应预防】推荐阅读:
甘露醇不良反应的预防11-09
4例留置针敷贴过敏不良反应处理及预防措施06-16
早期不良反应10-14
输液不良反应05-11
急性不良反应05-18
不良反应率05-22
胃肠不良反应06-07
不良反应发生06-12
不良反应监测06-19
不良情绪反应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