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综述

2024-10-08

不良反应综述(通用10篇)

不良反应综述 篇1

随着中药制剂品种的增加, 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出现, 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其中常见问题就是药品的不良反应。我们提倡加强对中药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对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1 什么是中药不良反应

过去中药的毒性指的就是中药的治疗作用, 而现在所说的毒性大多数指的就是中药的副作用, 俗称中药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出现中药不良反应的药品品种有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 其中, 以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居多。

2 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

2.1 过敏反应

也称变态反应, 一般变化快而轻, 以皮肤出现荨麻疹、疱疹居多, 也可迅速波及全身, 还可合并发生畏寒肢冷等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危及生命。

2.2 毒性反应

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功能异常和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可造成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及不良反应。

2.3 其它不良反应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不良反应外, 某些人由于先天体质而造成对某些药物不能耐受, 从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报道哺乳期妇女因乳房肿块服用赤芍甘草汤后, 乳房肿块全部消除, 却造成乳汁全无的后果。因此, 在服用中药时某些特殊人群更要慎用。

2.4 副作用

是指在治疗允许的剂量内伴随着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发生的一些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意外的损害作用。例如柏子仁临床主要用于养心安神, 但其润肠通便的功效就导致了腹泻的副作用。

3 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3.1 品种

中药的品种多而且杂, 有些药物来源众说不一, 所以导致了很多药物“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由于这些药物之间相互替代或使用混乱就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木通受产地限制就分为关木通和川木通, 前者主产于东北三省, 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含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 长期服用可导致肾衰甚至死亡[2]。而后者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 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经实验论证[3], 毒副作用很小, 临床应用安全。

3.2 药物污染

一些工厂排放的三废中含有大量的铅、铬、砷等有害金属成分, 农药中含有氯、磷等成分, 对土壤、空气、水流等自然环境的污染愈加严重。这些有害成分的降解消失时间长, 有的还可能长期残留, 这势必会对中药材的种植造成影响, 使中药材受到污染, 出现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这样的药材一旦被人服用, 就会造成体内蓄积性中毒, 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症状。

3.3 产地

中药材根据产地的不同、自然环境和生长条件的影响, 药材本身的品质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即便是来自同一产地, 药材本身也会因生长年限、采收时间的不同而使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受到影响。如乌头中乌头碱、中乌头碱等有毒成分的含量就因产地的不同而毒性有所差别。以北京西郊所产的乌头毒性最小, 四川南川产的乌头毒性是其2倍, 甘肃产的毒性更多达3.2倍[4];芍药通常在5, 7, 11月时采集, 其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7.2%, 3.3%, 9.4%[5]。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应用时, 要充分考虑到对患者的用药量, 要根据药品有效含量的多寡而有所增减, 以防药量过大或药效不达而造成不良反应。

3.4 炮制

有些中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后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 提高本身的治疗效果, 故有“制药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之说。众所周知:乌头、芫花、马钱子有毒, 应用之前均需经过适当的加工炮制减毒才能入药;再如马兜铃如生用苦寒味劣, 损伤胃气, 虽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喘, 服后容易导致恶心、呕吐, 一般要经过蜜炙后方能服用[6]。所以, 中药材必须要经过严格、规范地炮制。

3.5 用药时间

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讲究的是辨证论治, 同一个处方不能长期服用, 而是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脉象的变化和疾病的发展对药味和药量重新进行调整。如长期服用黄连等清热解毒药物会对胃肠道造成损伤;长期服用含有甘草的制剂, 容易出现依赖性和其它一些不良反应。

3.6 药物用量

我国药典对各种中药的常用量均有明确规定, 每一味中药都有限定的用量。有史以来, 人们因为中药的纯天然性和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而在治疗过程中首选中药, 但由于中药的治疗周期长、缓解症状慢而常常超剂量服用, 从而产生不良反应。数据资料统计, 服用中药所产生的毒副反应, 多源于超剂量用药[7]。如关木通过量使用易引发急性肾衰竭和过敏性紫癜[8];又如山豆根过量使用易导致休克甚至死亡[9]。

3.7 配伍

配伍是中医用药应用的主要形式。中医药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应用, 历代药家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已有所认识, 总结出临床使用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等中药配伍理论来减少毒副作用, 增加疗效。中药的方剂组成讲究的是“君、臣、佐、使”, 只要配伍得当可使各种药品间相互协调, 达到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目的, 反之不但会降低药效还会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例如:“四逆汤”的组方中用干姜、甘草同附子配伍, 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 达到了制约附子的毒性的目的。而人参如果与黎芦同时使用, 黎芦的毒性就会增强几倍, 极易引起中毒。

3.8 中药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中药在不同的剂型条件下中所表现出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有所不同。故有:“药性有宜丸者, 宜散者, 宜水煮者、宜酒渍者, 宜膏煎者, 亦有一物兼备者, 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 不得违越。”之说。目前, 为提高疗效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多为复方制剂, 其成分非常复杂, 人们对药品内在有效成分的掌握还不甚明了, 对其药理、毒理等特性还处在探索研究阶段。尤其是在制剂工艺尚不完善, 缺乏科学有效地内在质量控制手段的情况下轻易改变中药剂型, 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各种口服制剂和外用制剂的双黄连, 一般比较安全, 目前临床应用已十分广泛, 很少有不良反应, 而其水针及粉针剂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10], 究其原因主要是双黄连注射剂有效成分提取纯度不够, 含有大量未知成分的杂质造成的。目前, 我国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50%以上。林向华等[11]对1996~2002年中国药学文摘记载的中药不良反应358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不良反应共涉及药物78种, 其中注射用药29种, 诱发不良反应157例占43.85%[12,13]。某些药物所含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刺激性, 若使用方法不当, 也易引起不良反应。如鸦胆子含鸦胆苷、鸦胆子苦素等, 内服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 但对胃肠道有刺激性, 故常灌入胶囊内吞服。若外用, 直接接触皮肤, 易引起过敏性休克[14]。

3.9 药症不符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所在, 对症下药, 才能起到治疗作用;药症不符, 轻则于病无益, 重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用黄连、黄芩、黄柏和大黄组成的复方治疗实热型细菌感染, 符合“热者寒之”这一中医基本治则, 但同是细菌感染, 若为虚寒证, 还用此方治疗, 不仅疗效不佳, 还会出现中毒症状。可见如违反辨证论治原则, 就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1 0 煎煮服用不合理

中药的煎煮有很多注意事项, 如煎药器具以砂锅为优, 不宜使用铜、铁等材料制成的器具, 药物煎煮有先煎、后下、另煎、包煎、兑服等, 均需严格操作, 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如附子经先煎、久煎可破坏其毒性成分, 降低毒性;若煎煮时间过短, 极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 由于服用方法不当, 也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 服用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 如乳香、没药等, 均应在饭后服用, 否则极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在服药温度上也有讲究, 辛热药宜冷服, 寒性药宜热服。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如人参忌萝卜、薄荷忌蟹肉等, 如不加注意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1 1 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

药物之间, 合理联用, 可起到协同作用, 提高药物疗效, 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联用不当, 轻者降低药效, 重者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15]。例如, 中成药朱砂安神丸中含有朱砂, 西药三溴合剂也有镇静安神作用, 但若同时服用, 朱砂中的有效成分硫化汞与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溴化汞, 可导致药源性肠炎。由此可见,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一定要充分了解各药物组分及其理化性质, 做到组方合理, 优势互补, 才能安全有效使用药物, 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而绝不能盲目机械地相加。

3.1 2 个体差异

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常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如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等不同, 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这一特殊人群, 另外体质敏感及特异性遗传患者, 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与常人不同, 用药时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其出现毒性与药物的药理毒性及用法用量无关, 完全取决于患者本身的体质。如治疗外伤的云南白药, 临床上就发生过在外敷刀伤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重病例[16]。

4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4.1 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加大中药安全使用宣传力度

目前, 人们对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其实, 是药三分毒, 中药在临床使用中, 即便是药性平和的中药, 若使用不当, 也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所以, 为医者在治病救人的同时, 应大力普及中药使用常识, 提高群众的合理用药意识, 重视自我保护, 能够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 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中药, 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4.2 辨证论治, 对症下药

中医认为, 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 中药有寒热温凉之性, 治病投药必须按照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因个人身体状况、发病长短及发病原因, 随证加减。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 临床使用中药应根据用药对象的具体情况, 辨证施治, 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周期, 避免滥用。如清开灵注射液, 其功能是清热、化痰、醒神, 主用于热病所致神昏、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而对外感风寒发热者不适用。

4.3 中西药合理配伍, 规范用法用量

中西药在联合应用时, 如配伍不当, 轻者降低药物的疗效, 重者产生或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碱性较强的中药及含有此类成分的中成药, 如瓦楞子、海螵蛸、朱砂等, 不宜与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等联用, 因前者会使后者疗效降低;含有机酸类的中药及中成药, 不能与磺胺类药物同用, 同用后易使磺胺类药物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 引起结晶尿、血尿, 乃至尿闭、肾衰竭。

4.4 加强药品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 保证药品质量

首先, 从中药材的源头抓起, 对中药材的种子来源、种植生长环境、农药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和规范管理, 推广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 建立规范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减少种植环境对中药材的污染, 降低农药残留量, 杜绝中药品种混淆现象, 全面提高中药材的质量。然后是规范中药材的炮制及中药的生产过程, 要求每个环节都必须符合GMP要求, 进行严格全面地质量监控, 确保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安全可靠;尤其是注射剂, 在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发上更要精益求精, 加大国际先进生产设备的引用力度, 提高环境和控制标准, 确保制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5 建立完善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范围的扩大和工作的深入, 逐步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根据中药的特殊性, 制定符合中药特点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以获得更全面、更有效的信息。通过加大对临床医师、药师的培训, 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报告质量。结合中药的特点建立新药早期预警系统。加大科学用药的宣传力度, 提醒患者合理用药。利用处方监测和医院集中监测等监测方法, 加强新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工作, 及时准确地发现药品在推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17]。

4.6 详细询问家族史、用药史和过敏史

对中药注射剂中过敏反应高发的品种, 应先做皮试, 有药物过敏史者应禁用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 可改用其它中药口服制剂。建议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门槛, 增加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前的过敏试验, 过敏体质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 年老体弱者慎用, 尽量减少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及联合用药。不断完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抢救措施, 使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

随着药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将成为药学领域的一个专门学科, 而且现代制药技术也将进一步规范中药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提取, 以尽可能减少中药在使用中的不良反应。

摘要:中药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这是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对策。现就中药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提倡科学客观地对待中药不良反应, 加大宣传力度, 使公众更了解中药, 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 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使中药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促进人民身体健康。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类型,原因,预防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篇2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属性,服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只要是药物,就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因此,药物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其他疾病。下列方法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正确用药五原则

1.记录好个人用药史

详细记录个人治病时用药的不良反应史,如过敏性反应。

2.对症用药

根据医生诊断,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证再用药。不少患者凭自己的患病症状和用药经验盲目购买、使用药物,结果可能会延误疾病的诊治,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这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

3.给药时机恰当

比如,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而阿司匹林这类解热镇痛药要在饭后服。

4.根据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用药途径

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注。我们平常听到不少患者说“注射用药比吃药见效快”,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注射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虽然见效快,但是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往往是比较严重的。

相对于注射给药,口服给药吸收慢,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用药安全系数更高。两种给药途径相比,口服给药比注射给药简便、易行、安全。注射用药和口服给药都是治病的一种手段,究竟采取哪种方法治疗,应由医生根据药物的类型、疾病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

5.不要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

血栓通注射剂不良反应综述 篇3

1 过敏性反应

1.1 皮疹

患者, 男, 17岁, 因右下肢皮肤撕裂入院, 术后给予血栓通 (广西梧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050617) 15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在接受治疗第5天当滴至450ml时患者出现右上肢、右大腿、胸背部大面积散在红色斑点伴瘙痒、低热, 偶尔胸闷。医师嘱停原输液, 经皮肤科会诊为药物性皮疹, 给予口服氯雷他定10mg, 静脉缓慢推注葡萄糖酸钙10ml, 同时更换液体加维生素C、维生素B6, 吸氧, 炉甘石洗剂涂擦患处, 并嘱患者大量饮水。0.5h后患者情况有所好转, 情绪稳定, 呼吸平稳 (心率80次/min, 律齐, 血压110/70mm Hg (1mm Hg=0.133kPa) , 窦性心律, 心电图正常) , 斑疹颜色渐淡, 6d后皮疹基本消退[3]。

1.2 荨麻疹

患者, 男, 58岁, 汉族。因一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6h就诊。查体:神志清、精神可, 左侧上下肢肌力Ⅱ级, 肌张力轻度增高, 病理反射未引出。颅脑CT:右侧颞叶脑梗死。诊断:右侧颞叶脑梗死, 不完全性瘫痪, 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 每12小时滴注1次,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 (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0.2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每天1次静脉滴注及给予能量合剂治疗, 当注射血栓通冻干粉10min后患者出现全身荨麻疹, 呈大片状, 直径2~3cm, 高出皮肤2mm, 局部发红, 甚似水烫伤, 分布于颈部、胸部及四肢, 剧烈瘙痒, 皮肤划痕征阳性。立即停用血栓通冻干粉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脉推注及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ml缓慢推注, 0.5h后患者全身皮疹完全消退[4]。

1.3 瘙痒

患者, 男, 42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伴失语2d加重2h于2005年9月16日来院就诊。CT未发现异常。查体:T 36.5℃, P 72次/min, R 18次/min, BP 135/80mm Hg。入院后给予血栓通注射液 (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0501015) 15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患者在输入150ml左右液体时, 开始出现周身瘙痒, 但无皮疹, 并逐渐出现胸闷、气短甚至烦躁不安, 神志清, 双肺未见异常, 心率108次/min, 律整, 无杂音。立即停止输入该液体, 并吸氧, 症状未改善, 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测BP 140/80mm Hg,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后, 症状开始缓解, 20min后重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 10min左右症状缓解[5]。

2 过敏性休克

患者, 女, 51岁。2006年12月31日因头痛来我院就诊, 急诊CT提示无明显异常, 次日上午作经颅多普勒 (TCD) 检查, 提示右侧椎动脉轻度收缩, 左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及左侧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 两侧流速不对称, 脑动脉弹性减退, 患者无既往过敏史, 给予血栓通粉剂500mg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不到3min, 患者出现全身发痒、渐感心慌, 随即休克, 急诊医师查体全身紫绀, 呼吸、心跳均无,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呼吸气囊辅佐呼吸, 置平卧位并给予给氧、肌内注射苯海拉明20mg及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多巴胺20mg等抗休克、抗过敏治疗, 5min后呼吸、心跳恢复并神志转清, 但患者仍感心慌, BP 80/40mm Hg, P 125次/min。患者清醒后继续留观2d,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出院[6]。

3 低血钾

患者, 女, 4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语言笨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周, 病程中无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 无二便失禁, 于2006年12月10日晚7∶00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脑卒中”收住院。查体:T 37℃, HR 70次/min, R 18次/min, BP 160/120mmHg, CT示:脑梗死。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3年, 否认有糖尿病、血液病及家族史, 入院诊断为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给予溶栓、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治疗。次日21∶00在纤维蛋白原 (FIB) 结果符合标准时, 给予巴曲酶 (东菱迪夫) 10BU+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隔天1次。用药期间无其他不适, 无头痛、皮下出血现象。第2天开始给予血栓通粉针剂0.6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当液体输入余80ml时 (50min左右) , 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烦躁、乏力、坐立不安、手足湿冷、大汗淋漓、全身疼痛、不能平卧等症状。立即查体:BP 160/120mm Hg, HR 88次/min, R 20次/min, 口唇无明显紫绀, 无发热,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瞳孔等大同圆, 对光反射灵敏, 颈强直 (-) , 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右下肢病理反射 (+) 。处理:立即停止给药, 即刻吸氧, 血压监护, 急查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学, 并给予降压、脱敏药物治疗。心电图示:T波低平, U波明显增高。肾功能、心肌酶学正常, 血钾2.7mmol/L, 即刻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维生素C 5.0g+地塞米松10mg+10%氯化钾1.0g静脉缓慢滴注, 同时口服10%氯化钾20ml, 1.5h后病情缓解, 再次复检电解质:血钾浓度为4.5mmol/L。3h后患者渐渐安静入睡, 次日患者烦躁情绪、精神症状完全缓解, 自述身体疼痛症状消失, 停用血栓通改换其他同类药物后再未出现上述症状[7]。

4 发热反应

患者, 男, 62岁, 主因直肠癌术后8年、腹壁转移癌4年收住入院。查体:左侧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血栓通注射液20ml加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 调整滴速40滴/min, 液体输入20min时, 患者突然寒颤、全身发抖、面色苍白、肢体湿冷, 继而出现恶心、呕吐, 测血压120/65mm Hg、脉搏88次/min、呼吸24次/min、体温37℃, 立即终止血栓通液体静脉输入, 更换输液器, 给予0.9氯化钠100ml维持静脉通路、地塞米松5mg入壶静脉滴注、吸氧2L/min, 15min后患者症状缓解;但体温高达38.5℃, 经给予降温处理, 1h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8]。

5 低钙抽搐

患者, 女, 20岁, 因感头昏半月就诊。既往无过敏史。查体:BP 146/93mm Hg, 头颅五官正常, 脸色红润, 心肺无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化验血常规正常。即予血栓通针剂3支 (6ml) +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2min后患者即感口干、全身发热, 5min后全身逐渐出现散在荨麻疹、皮肤瘙痒, 同时出现双手抽搐、麻木不适。查:BP 105/60mm Hg, 痛苦病容, 颜面及四肢皮肤潮红、发热, 全身可见散在荨麻疹, 心率95次/min, 律齐, 双肺及腹部无异常, 双手抽搐呈爪状。化验血钙为205mmol/L。诊断为血栓通过敏并低钙抽搐。立即停用血栓通, 予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乙酰唑胺 (DMX) 10mg+5%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滴注抗过敏, 同时静脉输液补钙, 15min后症状逐渐缓解[9]。

6 关节疼痛

患者, 女, 35岁, 因腰骶部痛20余日, 于2004年11月8日入院。查体:体温36.2℃, 脉搏72/min, 呼吸18/min, 血压140/100mm Hg。意识清楚, 皮肤黏膜、心肺未见异常, 肝脾无肿大。L3、L4椎突轻度压痛, 双直腿抬高试验 (-) , 腰椎活动度正常, 四肢各关节无肿痛、压痛。肌力V级, 肌张力正常, 四肢肌肉无压痛, 神经系统 (-) 。血常规、肝功能正常, 红细胞沉降率30mm/h, 类风湿因子 (RF) 阴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HLA-B27) 阴性, 抗核抗体 (ANA) 阴性。尿常规:蛋白 (+) 、红细胞10/HP;24h尿蛋白定量0.3g。B型超声示:肝、胆、双肾、子宫、双侧附件正常。X线片示:双骶髂关节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示:双骶髂关节可疑Ⅰ级炎症。核磁共振:双侧骶髂关节面轻度模糊, 可疑骨侵蚀。肾穿刺病理检查示: (1) 局灶节段肾小球系膜增生伴内皮增生肿胀、小球球性肿胀明显; (2) 轻度肾小管间质病变。临床诊断: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继发慢性肾小球肾炎。确诊后给予血栓通改善肾血流, 萘丁美酮抗炎等治疗。11月15日给予输注血栓通15ml+5%葡萄糖溶液250ml, 当注入80ml时, 患者出现膝、腕、肘等多处关节隐痛, 随后双侧额部出现疼痛。继续注入150ml时疼痛加剧, 无法忍受, 立即给予停止输液, 并肌内注射伊痛舒2ml。输液结束2h后, 患者症状逐渐缓解[10]。

7 心跳骤停

患者, 女, 51岁, 2006年10月13日因头痛来我院就诊。急诊CT提示无明显异常, 次日上午作TCD检查提示右侧椎动脉轻度收缩, 左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及左侧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 两侧流速不对称, 脑动脉弹性减退。患者既往无过敏史, 用药前未使用其他药物, 遵医嘱给予血栓通粉剂500mg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不到3min, 患者出现全身发痒、渐感心慌, 随即意识丧失, 医师查体全身紫绀, 呼吸、心跳均无, 瞳孔散大5mm, 光反射消失, 血压为零, 立即平卧, 行胸外心脏按压, 呼吸气囊辅佐呼吸, 给氧, 并肌内注射苯海拉明20mg和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及多巴胺80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5min后呼吸、心跳恢复, 随即神志转清, 但反应迟钝、表情淡漠, 随即感到恐慌, 测血压80/40mm Hg, 脉搏125次/min,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为3mm, 光反射迟钝。10min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血压90/60mm Hg, 呼吸20次/min, 脉搏88次/min, 各种生理反射恢复, 面色转红润。予以三磷酸腺苷ATP 40mg、辅酶A 100U、维生素C 2.0g、维生素B 200mg、10%氯化钾注射液 10ml加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持, 患者神志清醒后继续观察2d,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出院[11]。

综上所述, 血栓通的应用非常广泛, 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较多, 如何正确合理应用血栓通需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临床用药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充分认识血栓通的适应证及常见的不良反应, 做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正确应对药物不良反应 篇4

副作用:在药物剂量和用法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使用目的之外的作用就叫药物的副作用。如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性腹痛时,可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现象;异丙嗪具有抗过敏作用和镇静作用,在用于抗过敏治疗时,所引起的困倦、嗜睡就是副作用。因为这些副作用是在应用常用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出现,所以难以避免。

毒性反应:是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或人体敏感性较高时出现的对人体有害反应。如磺胺类药可引起血尿;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等;合霉素、氯霉素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抗生素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磺胺、头孢霉素等,镇痛消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中草药如马蔸铃、关木通、广防己等对肾产生损害等。

依赖性与成瘾性:常服某些药物,如可待因、眠尔通等,会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或成瘾性,停用后可产生一系列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不良反应。又如长期服用去痛片、雷米封、对氨基水杨酸钠容易产生依赖性,使药效降低。

因此,使用药物时,既要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又不可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

“无任何副作用”不可信

医学界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长期的。有的药品上市时间长,使用经验较多,对不良反应的认识也较全面,其说明书上罗列的不良反应内容也较多。相反,有的药品上市时间很短,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认识很有限,其说明书上可能没有很多内容可写,但并不说明其更安全。需要警惕的是,某些广告宣称某药品“无任何副作用”,绝对是不可信的。

做好4点,规避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大多数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停药后就会消失,不需要特别处理。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个体的差异在量方面,表现为有些人对某种药物特别敏感,同量的药物可以引起和一般人性质相似但强度很大的不良反应。

因此,用药者首先在正规医院的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切不可到“黑诊所”找没有行医资格的游医开处方拿药,更不能自己随意到药店买药滥服。

其次,买回来的药物要认真查看药品说明书,看看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并严格遵照执行,千万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再次,是对副作用大的药物不应长期连续服药,有药物过敏史及肝肾功能受损者,在用药前必须向医生说明。如果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应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以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用药者一旦发现自己有较为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药,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及时接受诊治。

不良反应综述 篇5

1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简介

IL-11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 可刺激造血祖细胞 (巨核细胞、粒巨噬细胞、红系细胞) 的成熟分化, 还作用于T细胞、上皮细胞, 具有明显的促进造血, 抑制自身免疫, 抗炎 (抑制TNF、IL-lb、IL-6、IL-12等多种炎症因子) 及保护黏膜上皮等作用[1]。

1.1 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IL-l1可直接刺激人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增殖, 包括CFU-MIX (混合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MK (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GM (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E (红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BFU-E (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集落数, 表明IL-l1的存在不仅有利于MK的发育成熟, 而且对粒系、红系及早期造血祖细胞也有调控作用[2]。目前的研究认为, IL-l1和其他细胞因子联合使用对造血系统的作用更明显。

1.2 对细胞免疫的作用

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MPS) 是人体内具有吞噬功能的各种细胞的总称。它们释放各种炎症介质, 参与体内免疫应答。Trepicchio WL等研究发现, 将IL-11加入巨噬细胞共同培养, TNF、IL-lb、IL-6、IL-12等炎症因子分泌减少, 故认为IL-11可减轻免疫反应[3];②T淋巴细胞是体内细胞免疫的功能细胞。体内成熟的T淋巴细胞分为CD4+细胞、CD8+细胞和CD4-、CD8-细胞。CD4+细胞和CD8+细胞, 又根据其所分泌因子类型的不同分为Thl、Th2。IL-11能促进CD4+T细胞增生, 并发现IL-11可促进Th细胞向Th2亚群分化, 抑制Thl亚群分化[4];③B淋巴细胞是体液免疫细胞, IL-11对B细胞的刺激作用可能受T细胞的调节, 尤其是通过Th2亚群, Th2亚群细胞分泌Ⅱ型细胞因子 (IL-4, IL-1O等) 辅助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1.3 对上皮细胞的作用

研究发现胃肠道上皮细胞可表达IL-l1和IL-l1R, IL-11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提高小肠中绒毛干祖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对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5];在某些损伤组织中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IL-11, 可能参与了受损组织的炎症反应。IL-l1还可明显降低放化疗相关的口腔黏膜炎症, 降低感染及脓毒败血症的发生率[6]。提示IL-11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特别在肿瘤化疗后支持治疗方面。

2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白细胞介素-11的使用说明书中写道, 国外临床研究报道:除了化疗本身的不良反应外,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大部分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 且停药后均能迅速消退。约有10%的临床患者在观察期间有下列一些不良事件出现, 包括乏力、疼痛、寒颤、腹痛、感染、恶心、便秘、消化不良、淤斑、肌痛、骨痛、神经紧张及脱发等。其中大部分事件的发生率与安慰剂对照组相似, 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包括:全身性:水肿、头痛、发热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血管扩张、心悸、晕厥、房颤及房扑。消化系统:恶心、呕吐、粘膜炎、腹泻、口腔念珠菌感染。神经系统:眩晕、失眠。呼吸系统:呼吸困难、鼻炎、咳嗽次数增加, 咽炎、胸膜液渗出。其他:皮疹、结膜充血、偶见用药后一过性视力模糊。

曹军宁等[7]报道:所有106例患者均计入不良反应评价, 采用NCIC CTG分级, 共有5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占入组患者总数的52.8%, 未发现Ⅳ度不良反应, 试验期间无患者死亡。发生率大于等于10%的不良反应为:水肿、发热、肌肉关节痛和心悸。除1例患者心悸为Ⅲ度外, 均为Ⅰ~Ⅱ度。发生率小于10%, 大于等于5%的不良反应有:感冒样症状、结膜充血、心律失常、头痛。发生率小于5%, 大于等于1%的不良反应有:失眠、皮疹、注射部位局部反应、体重增加、面部潮红、胸腔积液、胸闷、呕吐。发生率小于1%的不良反应有:寒战、气急、呼吸困难、视物模糊、皮肤充血、低血压。

雷炜等[8]报道:32例患者应用rhlL-11治疗。I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乏力、注射部位疼痛、头痛、关节肌肉酸痛、水肿、心悸、发热等, 发生率3.1%一34.4%。II度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心悸等, 发生率<10%。I、Ⅱ度不良反应无需处理, 均可自行缓解。Ⅲ度不良反应多为乏力、关节肌肉酸痛、头痛, 发生率<5%, 经药物处理后可完全缓解。7例心悸患者行心电图检查, 其中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和偶发的房性、室性早博。

张振勇等[9]报道:33例使用rhIL-11患者中1例恶心, 1例腹泻, 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不良反应发生率6.06%, 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刘风玲等[10]报道: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应用白细胞介素11, 对肝、肾功能及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 仅出现关节痛、局部反应、水肿、乏力和消化道反应, 且均可耐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梁启廉等[11]报道:治疗组24例患者中, 7例出现疲劳, 其中Ⅰ度4例、Ⅱ度2例、Ⅲ度1例;5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 其中Ⅰ度4例、Ⅱ度1例;4例出现水肿, 其中Ⅰ度2例、Ⅱ度1例、Ⅲ度1例;3例出现关节肌肉酸痛, 其中Ⅰ度2例、Ⅱ度1例;2例出现心律失常, 其中Ⅰ度1例、Ⅲ度1例;2例出现头晕, 其中Ⅰ度1例、Ⅱ度1例。

刘颖格等[12]报道:40例使用rhIL-11肺癌患者中, 2例恶心, 1例腹泻, 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不良反应发生率7.50%, 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吴骏等[13]报道:17例患者注射白细胞介素11, 主要不良反应有:乏力占35%、水肿占20%、关节肌肉疼痛占20%、心律失常及心悸占15%。大部分均限于I-II度。惟其中1例患者出现III度心律失常, 表现为频发房早、短阵房速, 经用药后当天即好转, 后未再复发。对照组仅见乏力和关节肌肉疼痛, 发生率都为14.3%, 并均为I度。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孙晓非等[14]报道:对照研究组和开放研究组可评价不良反应共150例, 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水肿、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关节肌肉疼痛、头晕头痛、结膜出血、心悸和心律失常 (3/150) ,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I度传导阻滞、1例房颤) 等。白细胞无明显异常, 血色素轻度下降, 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储大同等[15]报道:试验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结膜充血、水肿、心悸、乏力等, 发生率分别为10.34%, 10.34%, 13.79%, 6.89%, 3.45%, 6.89%, 3.45%, 通常于用药过程中自行缓解或消失。

3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常见的ADR表现及防治

3.1 水肿 Kevin H.

Dykstra等[16]研究报道:Neumega rhIL-11生长因子, 是一种重组的细胞因子, 它可以刺激巨核细胞的生成、增加血小板的产出, 同时还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活性。其临床研究中最常见的副反应是一过性的轻度贫血, 已证明这种贫血与血液稀释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rhIL-11诱导的液体潴留的肾脏机制并提供可能的治疗措施。18名健康志愿者 (9名男性, 9名女性) 在钠 (180mEq/天) 、钾 (120mEq/天) 控制摄入饮食条件下随机分配到3个阶段的交叉设计实验中的6个治疗顺序之一。在7天的交叉设计方案中, 每名受试者接受25 g/kg的IL-11, 皮下注射, 1次/天;25 g/kg的IL-11, 皮下注射, 1次/天+Maxzide25 2次/天或安慰剂。在治疗期间有14天的清洗期。肾脏清除参数显示:与安慰剂组相对照, 给予rhIL-11后的8小时内, 钠的排出明显降低, 在给药后的8-16小时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每组在7天治疗期的累积钠排出量 (mEq SD) 分别为:rhIL-11=833 154;rhIL-11+Maxzide25 =1114 178;安慰剂组=982 193 (P<0.01) 。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细胞容积在本研究中作为血液稀释的指标, 与基线值及安慰剂组相比, rhIL-11治疗组这两个指标均有所下降 (P<0.01) 。按每天两次的剂量同时给予Maxzide25 可降低大约50%的rhIL-11相关的血液稀释。Maxzide25 含有25 mg氢氯噻嗪及37.5 mg氨苯蝶啶, 在IL-11的前后8 h给药。选择Maxzide25 是因为25 mg氢氯噻嗪/天的利尿活性及氨苯蝶啶的保钾作用。

Reem Ghalib等人[17]在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改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中对不良反应的评价是如果治疗期患者体重增加2 kg以上, 可给予安体舒通和速尿治疗。

3.2 血小板计数过高

黎莉等[18]报道:34例患者进行评价。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乏力、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和疼痛、头晕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个别患者出现心慌和心律失常。所有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 无需特殊处理, 多在用药的第1 , 2天表现明显, 此后减轻, 停药后缓解。对4例PLT计数>500 ×109/L的患者, 为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3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和潘生丁, 每天各50 mg, 服至PLT计数正常;1例口服羟基脲, 0.5 g, 2次/d, 连用6 d, 服至PLT计数<400×109/L为止。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

3.3 发热和肌肉骨骼疼痛

金栗名等[19]报道:治疗组18例, 4例患者出现发热, 2例出现结膜充血, 2例出现头晕, 3例出现乏力, 5例出现肌肉骨骼疼痛。发热与肌肉骨骼疼痛经诺福丁0.1/d口服均能控制, 其余副作用停药后均能逆转。

4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罕见的ADR表现及防治

4.1 心率失常 Jiang Xu等[20]研究报道, IL-11会增加中老年患者心室纤维颤动发生的频率。心率失常具有年龄相关性, 通过钠限制饮食可缓解。Laura Sartiani等[21]研究报道, 在电生理上IL-11并不直接造成膜蛋白电位的改变。

4.2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加拿大学者等进行的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显示, 在对白血病患者因粒细胞减少症引起的发热进行经验性治疗中,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单药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并不劣于头孢吡肟[Clin Infect Dis 2006, 43 (4) :447]。

患者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 (4.5 g, 每6小时1次, 静脉注射) 或头孢吡肟治疗 (2 g, 每8小时1次, 静脉注射) 。结果显示, 在528例接受随访的患者中, 265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 263例接受头孢吡肟治疗。治疗72 h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7.7%和48.3% (P=0.04) , 治疗结束时分别为39.6%和31.6% (P=0.06) , 判断治愈访视时分别为26.8%和20.5% (P=0.11) 。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的疗效在各个时间点并不劣于头孢吡肟 (P≤0.000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治疗成功呈独立相关 (比值比为1.65, P=0.035) 。患者对这两种治疗的耐受性均很好。

4.3 毛细血管渗透综合症 目前只能停药, 缓解水肿症状。

5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禁忌证

同类产品国外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因此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及本品中其它成分过敏者禁用, 对血液制品、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生物制剂有过敏史者慎用。

6 分析和建议

6.1 使用及剂量方面

预防用药:有两个用药时间点可以把握, 第一个是在化疗前使用3到5天的IL-11。说明书中适应症有提及, 实体瘤及非髓性白血病患者, 前一疗程化疗后发生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症 (即血小板数≤50×109) 者, 下一疗程化疗前使用本品, 以减少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和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性。第二个是化疗结束后24 h就开始使用IL-11。美国国立指南库 (NGC:004665) 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指南[Chemotherapy and biotherapy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中推荐给药IL-11, 第10点第3小点提示了两个重点:一是老年患者, 尤其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不推荐使用IL-11, 二是在化疗后6-24小时就可以给IL-11。这对医生选择病例和预防用药提供了参考。

成人推荐25~50 g/kg/d剂量, 儿童推荐75 g/kg/d剂量。因rhIL-11半衰期短, 为6~7 h, 必要时也可采用每天2次的给药方式以保持血药浓度。

6.2 临床应用方面

rhIL-11应用于实体瘤与非髓性白血病。沈志祥等报道[22]rhIL-11可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 (包含髓性白血病患者) 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的恢复, 对于经过1个疗程标准方案化疗未得到缓解的患者, 及时应用IL-11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 从而有利于患者及时开始和耐受第2个疗程的化疗。

rhIL-11可应用于ITP、AA、SLE等免疫性疾病。张鹏等[23]报道rhIL-11 (商品名特尔康) 联合激素可有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hIL-11可应用于感染领域。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可提高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小板水平, 近期疗效明显;可治疗慢性丙肝合并ITP患者。rhIL-11可应用于骨髓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rhIL-11可联合G-CSF进行自体移植动员。达万明等[24]及孟凡义等[25]报道, IL-11+G-CSF联合动员能升高外周血WBC、PLT, 同时增加外周血CD34+细胞的比例, 提高粒、红、巨核系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 特别是对CFU-MK 作用较强;IL-11与G-CSF联合使用对动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进入外周血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6.3 药品生产方面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生产,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的工艺研究, 提高药品质量, 降低毒性成分, 消除过敏物质, 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编纂工作的整体部署, 生物技术类制品质量标准研讨会于2007年9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潇湘大厦召开, 就我国生物技术类制品的质量标准及现状进行了研讨。会议纪要[http://www.chp.org.cn/news/071122/czjszp.htm]如下:一、拟对现行版药典相关内容的增修订和起草分工;二、确定生物技术制品科研课题和承担单位, 其中同质标准品的研究由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共同承担。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rhIL-11的国家标准品提供原料。

不良反应综述 篇6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首先,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个工作, 起草有关法规, 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 给以各方面必要的支持, 及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其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相应的部门, 认真地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然后, 广播电台、电视、报刊、杂志应该经常宣传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最后, 医药院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教育, 消费者也应该努力学习一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 提高这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和其他常见病、多发病一致, 但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必须及时停用可疑的药物, 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物。

中药不良反应管窥 篇7

1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1.1超量使用、滥用和误用

这是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剂量不同,功效各异。药物的药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由量变导致质变。此外,长期使用会使体内药物蓄积过多而中毒。又如牛黄解毒片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长期服用,致成瘾性。[1]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用量多一点并无大碍。有些医生随便加大方药的用量、剂量,让病人超量服用;有的患者自行加量服药。实际上,由于超剂量用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为了强身健体,自取补药,很多药中部分成分相同,联用后不良反应加重。

1.2药物自身因素

中药品种复杂,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造成中药滥用、混用而中毒。如木通科木通无毒性,而马兜铃科关木通毒性较大,如混用,后者极易产生肾损害;又如广防己误以粉防己使用,过量易产生肾损害。[2]中药同西药相比,化学成分复杂,质量的因素多,中药饮片品种繁多,产地加工不同,且性味功能各有所异,成药的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牌产品,而不同的品牌产品在质量疗效方面也时常参差不齐,甚至相差甚远。在一个疗程内尽量选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药品。

中药组成成分复杂,每味中药就含有多种成分,有些中药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加之中药注射剂提纯程度不够或杂质过多常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如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1.3中西药联用

近年来,中西药配伍在一起制成的中成药使用,中西药联用现象已较为普遍,而中西药间不良相互作用也愈加严重。一些含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乌梅、生脉散、五味子丸、保和丸等药物不宜与磺胺类西药合用,因这些药物可酸化尿液,使磺胺类药的溶解度降低,致使尿中有结晶析出,引起泌尿道损伤或出血:含钾的中药如夏枯草、白茅根与安体舒通、氨苯喋啶合用时,易产生高血钾;大黄及其制剂不宜与复方甘草合剂同服,因大黄中的鞣质与甘草酸反应生成沉淀,影响疗效。据报道清开灵注射液与丁胺卡那霉素及维生素B6配伍产生沉淀,用后局部组织发炎引起过敏,严重时对患者心、肝、肾造成损害。

1.4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些超敏体质的人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婴幼儿的肝功能、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等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对药物的处理功能不如成年人,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老年人肾功能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影响体内药物的排泄;而肝药酶活性降低,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再者老年人有多发疾病和营养欠佳倾向,用药品种较多导致不良反应率增高。对于孕期妇女,慎用中药,以防引起对胎儿的致畸或流产等不测,另外,乳母用药也要注意。

1.5改变给药途径

随着中药剂型的改进,中药注射剂日见增多,这对提高疗效,缩短起效时间,加速中药化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一部分中药的有效物质并未完全清楚,对药物成分的各种性质,体内代谢过程,量效关系,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储存条件等研究工作滞后,临床使用注射剂时难免有毒副作用或过敏反应发生。[3]

2提高中药安全应用的途径

2.1加强药材的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除了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药品质量,保障合理用药外,还应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模式;严格规范药品说明书的管理,避免因商业利益回避不良反应、禁忌等警示性内容;对那些功能、主治尚不明确的中草药,特别是代用品应严格控制使用。

2.2合理用药

临床医师应熟悉中药的性能主治、用法用量,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病人应遵从医嘱,不要擅自增加剂量,延长疗程。

2.3加强中药毒的研究

我国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是有限的。尤其是有些现代中药制剂制备不同于传统制剂,毒性大小也必然不同。如青蒿素历代文献均无妊娠禁忌的记载,但研究中发现,青蒿素对多种动物均能引起严重的生殖毒性。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文献记载,而应对常用中药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加强中药毒理学基础的研究,为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4)

2.4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只有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检测体系和逐级申报、管理和分析系统,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监护,才能有效解决这个。利用各种预防、诊断和分析手段,充分调动中医药人员和患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识别和防卫能力。做到事前防卫、事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决策分析,使中药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杜东升.我国1915~1990年中药不良反应概括.中药杂志,1992,17(7):435-438.

[2]郭世民.试论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与预防.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5):58-60.

[3]蔡小燕.212例中药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20(3):352-353

中药不良反应探析 篇8

中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医学专著《内经》中, 就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进行了详细地剖析, 如使用不当, 会产生出各种不良反应。因此, 在中药使用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合理的搭配,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1]

1.1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不良反应中最严重的, 往往伴有多种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会产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血、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1.2 皮肤系统

皮肤上的表现是不良反应的外在反映, 往往伴随有皮肤红肿、瘙痒、水肿等现象,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这种不良反应往往由过敏造成, 不同体质的人对药物会产生出不同的反应。

1.3 呼吸系统

在临床上具体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1.4 精神系统

在临床上具体表现为烦躁、失眠、言语不清、口脸抽搐等不良反应, 造成患者心理上的负担。

2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2.1 药物自身

中药治疗讲究以毒攻毒, 因此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些中药, 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毒性, 故在用量上有严格的规定。常见的中药主要有以下几种:动物类主要有蜈蚣、蟾蜍、蝎子、水蛭、斑蝥等;植物类有枸杞、桔梗、川贝、巴豆、天南星等;矿物类则有水银、赭石、砒霜、石膏等, 这一类药物具有强烈的毒性, 使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反应, 严重者甚至丧命。

2.2 药物污染

伴随农业的大力发展, 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使用各类农药, 这些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磷、有机氯成分, 加之一些工业废水、废料的丢弃, 使得空气、土地的污染日益加剧。很多可以入药的植物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很多化学成分长期残留在植物体内, 患者服用后, 会对自身产生一些影响。

2.3 药物搭配不当

任何事物间都存在着相生相克, 中药的使用讲究合理搭配, 不同药物间能产生出良好的效果, 也能产生出不良的反应。古人在此基础上就总结出了“十八反、十九畏”的禁忌。中药间的相互搭配产生出独特的效果是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但这是建立在一定比例之上的, 倘若比例不当, 也会产生不良反应。此外, 不同药物同时使用, 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豆腐和蜂蜜同时使用会导致耳聋, 豆腐和菠菜在一起使用会产生结石。因此, 在中药的搭配使用时, 要慎之又慎。

2.4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 对于药物的反应也有不同。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对于同一药物的反应也有不同, 用量不当也会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一些中药在用药时讲究合理用药、辨证施治, 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出不同的用药方案。

2.5 煎煮不当

合理煎煮能使中药药效增强, 并减少自身的一些毒性, 在煎煮时长上也有一定的讲究。以天麻为例, 煎煮时间一定要短, 因天麻中的主要成分是天麻苷, 加热时间过长会使其挥发, 失去药效, 此时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其他一些中药在煎煮时需注意药引的使用, 搭配不当, 反而成了毒药。

3对策

3.1 确保药物的质量

由于当前环境的日益恶化, 很多植物受到严重的污染, 导致一些中药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 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 在中药药品质量方面, 要严格把关, 科学管理, 做好质检工作。对于一些药物的来源、种类、成分上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制定出中药的安全检测标准, 确保中药类药物的质量, 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在中药配用时讲究合理

中药医师应遵循各类药物的性能、用途、分类、用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自身状况, 合理地选取药物, 科学搭配, 注意不同药物间的不良反应。此外, 医师应特别嘱咐患者, 不能擅自用药或加大剂量或擅自抓药, 这些都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出现。很多患者在生病后, 往往过于依赖自己的感觉, 不经医师直接自行拿药, 对于疗程和剂量的掌握都不到位, 效果不好还易出现不良反应。

3.3 加强中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目前在国内, 中药从业人员在队伍建设上参差不齐, 往往对药物的使用拿捏不准, 使用不当, 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 必须要加强对中药从业人员的培训, 对中药的历史、性能、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使用人群等, 都要彻底灌输到每位中药从业人员的大脑中, 从根源上杜绝药物搭配不当现象的发生, 造福于患者。

3.4 患者要格外注意用药事项

很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西药有毒、中药有益。其实不然, 任何药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都会产生出不良反应。因此, 患者在用药时, 一定要遵循医嘱, 遵守药物注意事项, 合理用药, 切忌操之过急而滥用药物, 导致各药物间出现反应而加大不良反应。

3.5 加大监控力度, 规范中药市场

在当前中药市场上, 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之处。很多小型药厂自行生产的药物在市场中横行, 造成了患者在药物选用时的困难。更严重的是, 很多不合规、安全尚不达标的药物流入市场, 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 必须要加强监控力度, 严格规范准入机制, 落实安全质量标准, 严格把关, 保证中药市场的规范, 让广大患者能真正地享受到中药带来的巨大功效。

4小结

中药以其卓越的性能、独特的疗效,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也同样不能忽视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因此, 在中药的使用中, 要严格遵循合理搭配、科学使用的原则, 为患者造福。

参考文献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 篇9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

众所周知,中药的应用很复杂,一种中药常常有多种用途,一种疾病往往应用多种中药治疗,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相当多。据国内有关资料报道,一些中药的毒、副反应或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笔者根据多年的药学服务临床经验,就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做以探讨,以供借鉴。

1 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解生理功能过程中,患者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因素等。

2 不良反应分类

2.1 病因学分类

2.1.1 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 该类型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引起,使固有药理作用持续和增强。由于不同个体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以及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后遗作用等。该类型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个体易感性差异大,并受年龄、性别、病理状态因素影响,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

2.1.2 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 该类型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如药物疗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和人体特异质(指患者的特殊遗传素质)有关。该类型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经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也很难发现,发生率虽较低,但危险性大,病死率高。此类伤害又可分为特异质反应与变态反应两种。特异质反应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为患者先天性代谢紊乱表现的特殊形式,即只有在接触某种药物后才表现出来的后天性代谢异常。变态反应也称药物过敏反应,本质上是一类病理性免疫反应,由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过敏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停药后可恢复,重者甚可致死亡。从接触抗原至出现症状,时间差异很大,反应持续时间也不相同。

2.1.3 与中药配伍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 常由发生配伍禁忌及中西药配伍发生相互作用等引起。

2.1.4 药物依赖性 分为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前者是一种机体的适应状态,临床表现为对某一类药物特有的停药综合征;后者即所谓的成瘾,是一种原发性、慢性、神經生物学疾病状态,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成瘾的产生和临床表现。

2.2 病理学分类

2.2.1 功能性改变 系指药物引起人体的器官或组织功能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多为暂时性,停药后可以恢复正常,无病理组织的变化。但有些功能性改变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亦可十分严重,甚至引起器质性改变,常需住院治疗。

2.2.2 器质性改变 系指药物引起人体器官或组织出现病理性器质改变。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器质性改变,与疾病本身引起器质性改变无明显区别,因此鉴别诊断时不能仅根据组织病理检查,还应参照药物不良反应判断。此类型又可细分为炎症型、增生型、发育不全型、萎缩坏死型等。

3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3.1 药物和使用的因素

3.1.1 中药处方不合理,滥用或误用中药 医生处方项目填写不全,书写不规范,服法不清楚或不详细,或出现禁忌中药同用现象。如远志有宁心安神、止咳祛痰、益智增慧的功效,用于临床前必须炮制,以保证用药安全,常见的炮制方法有盐制、甘草制、蜜制、朱砂拌远志等多种。如果处方上只写远志或远志肉是欠准确的,如强调镇静安神就用朱砂拌远志,突出止咳化痰应用蜜制,健脑增智宜用甘草制远志。有的药物处方疗程过长,也容易引起重要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因中药与化学药一样,具有疗效和毒性的双重作用,有的中药本身就有毒性。

3.1.2 中药质量标准不规范或品种混乱 我国中药品种繁多,特别是近年来,中药新制剂、新工艺不断增加有许多中药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进行临床观察;中药混乱品种、伪劣品种、代用品种及同名异物、同物异名较多,给用药造成困难;中药在不同剂型中所显示的总体毒性也不同,例如双黄连制剂,各种口服制剂及外用制剂一般比较安全,很少有不良反应,其水针及粉针剂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究其原因主要与中药注射剂药物纯度不够,含有未除尽的杂质有关。

3.1.3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近年来中西药配伍复方制剂以及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应用的种类日益增多,有的产生了协同作用,效果比单方的好,有的则可能减低疗效。如一个常见的咳嗽病证,有的患者在服用含氰苷的苦杏仁的同时又加可待因,在服用含生物碱的川贝母、黄连的同时又服用含氨茶碱类西药,最后发挥疗效的究竟是中药还是西药,还是共同起效?产生了什么样的配伍变化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增加量的认识。在临床中确实也产生了一些由于合用不当而导致毒性增强,不良反应增加,甚至产生危害的情况,如苦杏仁、枇杷叶及其中成药与吗啡、杜冷丁、磷酸可待因等麻醉、镇静、止咳药合用,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

3.1.4 中药使用与中医理论脱节 许多临床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往往只重视临床,对中药来源、采集、加工炮制、真伪鉴别、新制剂等不熟悉或重视不够,常常导致误服、乱用。而中药生产、供应部门对中医临床如何合理用药多不过问,出现盲目生产、加工和销售中药的情况。中药有寒热温凉等药性特点,是治疗作用的基础。临床因辨证失准,寒热错投,功补倒置等药不对证而引起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热者用热药,火上加油;寒者用寒药,雪上加霜,易引起不良反应。如治疗妇科出血症常用的宫血宁,临床效果很好,但有的体质虚寒患者服用药性寒凉的宫血宁后易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这点说明书尚未写明。

3.2 机体因素

3.2.1 体质 由于机体差异导致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因而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也会具有极大的差异。如过敏体质、个体差异、特殊人群等。

3.2.2 性别、年龄 患者的年龄、性别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少儿期正在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老年人肝肾功能普遍减退,会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及排泄功能,造成蓄积中毒。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篇10

1 不良反应

1.1 中枢神经系统

主要表现:嗜睡、眩晕、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头晕头痛、共济失调,精神错乱(特别是儿童),幻觉、激动、发热、惊厥等。这些反应H1受体抗组胺药最常见。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酮替芬也有典型镇静、嗜睡的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综合征,可诱发癫痫和精神病复发以及使精神不稳定[2]。

1.2 心血管系统

已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缺血或心肌病)、心律失常(先天的或获得的,包括心动过缓)或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者使用任何H1抗组胺药时心脏毒性反应、QT间期延长的风险均可增加[3]。由于心脏毒性反应,到2004年4月为止,全世界因服用阿司咪唑导致心源性死亡患者已有25例,因此欧美等国家已用不良反应较小的新药替代了该药,阿司咪唑现已不再应用于临床[4]。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钙剂静注时患者有全身热感,可兴奋心脏,引起心率失常。

1.3 呼吸系统

酮替芬可引起呼吸异常。个别患者吸入色甘酸纳(咽泰)时可出现咽部和支气管刺激症状、咳嗽、胸部紧迫感,甚至诱发哮喘发作;苯海拉明也有此不良反应。

1.4 胃肠道

H1受体抗组胺药普遍有上腹部不适、厌食、口干、恶心、便秘或腹泻等不良反应;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因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胃肠黏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穿孔。息斯敏和酮替芬长期服用可增加食欲,导致体质量增加。

1.5 过敏反应

脱敏制剂粉尘螨注射液可引起局部红肿、皮疹、过敏性休克。肌注扑尔敏致荨麻疹病情加重1例的报道[5]。有报道息斯敏抗过敏治疗引发超敏反应[6]。地塞米松和钙剂也可致过敏性休克。

1.6 其他

H1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还有固定性药疹、光过敏、荨麻疹、发热、肝酶升高和肝炎,以及粒细胞缺乏症。糖皮质激素的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和停药反应,儿童会有白血病样改变等。

2 防治方法

2.1 合理选择药物

由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的低廉价格而仍然在临床上使用。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比,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少、疗效更好,特别是心脏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包括左旋西替利嗪、非索非那丁、地氯雷他定和乙氟利嗪等。目前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达10余种,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第二、三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对司机、高空作业者或正在学习的学生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的人临床有条件尽可能的使用第二、三代抗组胺药物,并在药品剂量推荐范围内使用。

2.2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用抗组胺药时,禁止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一同使用,否则可引起抗组胺药血药浓度增高,引起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有报道说,因合用该药引起的猝死已有100多例[7]!这些药物临床都很常用,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同抗心律失常药、钙拮抗剂、镇静催眠药合用,否则会增加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

2.3 注意用药禁忌征

有青光眼、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狭窄性胃溃疡、已处于昏迷状态或已使用大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患者,就避免选用H1受体拮抗剂。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抗过敏药物也应慎用。安泰乐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而婴儿应禁用;氯雷他定禁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妊娠期妇女更应该注意药物的选择,哌嗪类抗组胺药如羟嗪、美克洛嗪、氯环力嗪等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影响,应禁用。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慎用于有心脏疾病和有电解质紊乱者如低血钙、低血钾、低血镁者使用,因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QT间期延长或心律失常。

2.4 根据需要选择联合用药

对于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或几种抗过敏药可以增加治疗效果,所以可视病情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应各属于不同的类别:白天宜使用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晚饭后或睡前应用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应立即停用所有药物,而应逐渐停用药物,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2.5 其他

地塞米松、钙剂、异丙嗪、扑尔敏和脱敏制剂粉尘螨注射液都可产生过敏反应,应注意。特别是粉尘螨注射液在使用时,应配备肾上腺素等救治过敏性休克的药械要观察30min,如发生休克,其处理方法与青霉素休克相同。停药2周以上再次用药时,仍需从小剂量开始。地塞米松要注意停药反应;使用抗组胺药和变态反应介质阻释剂(酮替芬、色甘酸纳),为了避免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应同时控制饮食。

3 结语

抗变态反应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摘要: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报道, 对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 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警惕。

关键词:抗变态反应药物,不良反应,防治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汤光.新编药物学[M].l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49-563.

[2]贾公孚, 李涛.药物毒副反应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在学出版社, 2004:613-614.

[3]朱大勋.抗组胺药与心脏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调研概[J]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0, 14 (6) :430.

[4]鞠月迎.H1抗组胺药新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 2005, 26 (4) :232.

[5]孙泽艳.肌注扑尔敏致荨麻疹病情加重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6) :3135.

[6]戎瑞雪, 王晓霞, 曹志然, 等.息斯敏抗过敏治疗引发超敏反应1例[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 24 (1) :36.

上一篇:企业如何建设先进文化下一篇:口语交际互动性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