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及禁忌

2024-10-03

不良反应及禁忌(精选12篇)

不良反应及禁忌 篇1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药物,它与细菌DNA螺旋酶的DNA双链中非配对碱基结合,抑制DNA螺旋酶亚A单位,使DNA超螺旋结构不能封口,从而使DNA单链暴露,进而m RNA与蛋白质合成失败,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1 喹诺酮类药物的简介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喹诺酮类药物共有5代。(1)第一代:代表药物为萘啶酸等。抗菌谱窄,因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少数几种菌有效,副作用大,现已完全淘汰。(2)第二代:代表药物为吡哌酸(PPA)。抗菌谱有所扩大,因在尿液和胆汁中浓度高,故对急慢性尿路感染及胆道感染、肠炎等疗效较好,副作用仍较大。(3)第三代:本类药物分子中均含氟原子,故称氟喹诺酮类。临床常用药物有: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甲氟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等等。抗菌谱更为扩大,抗菌作用强,较低浓度即显抗菌活性。可对抗耐药性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对革兰氏阴性菌疗效更佳。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重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感染。(4)第四代:近年研制出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结构中有新型的8-甲氧氟喹诺酮,甲氧基引入有助于加强抗厌氧菌活性,而C-7位上的氮双环结构则加强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并保持了原来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如莫西沙星、克林沙星和吉米沙星等。尽管抗菌作用显著增强,但因毒副作用及价格较贵,并为大量推广应用。(5)第五代:LM-K首先被日本医药学家研究合成,这一具有突破性的合成药物的抗菌作用是同类药物的几十倍,是头孢类的十几倍,因其优势巨大,所以被日本列为国家级重点药物开发项目。我国研究人员对LM-K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其对猪的副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极其敏感。

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各代喹诺酮类药物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吸收迅速,半衰期长,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等特点,所以被临床广泛使用,在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居于第二位。但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良反应相继出现。有的品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应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在临床应用中,研究人员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

2.1 软骨及肌腱

动物试验中发现使用临床治疗量可导致幼龄动物出现软骨损伤,而对成龄动物的关节软骨毒性作用则不明显。损伤主要发生在负重关节上,其中膝关节受累明显,典型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因此严格规定儿科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另外由于该类药物可分泌到母乳中,应避免在孕妇及哺乳妇女中使用。

另外研究资料显示,培氟沙星是引起肌腱炎最常见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一项针对400例病例的分析发现,在以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培氟沙星治疗的病人中,均伴有肌腱炎或肌腱损伤,其中大多数病人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2 皮肤

皮肤过敏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血管水肿、表皮松解症,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皮肤的不良反应与病人年龄无关,呈剂量相关性,其机制一般认为是由光毒性引起的。主要是因其母核的8位氟原子取代而引起的,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的结构中8位均由氟取代,所以通常有很高的光毒性。在紫外线激发下喹诺酮类药物氧化生成活性氧,活性氧激发了皮肤纤维细胞中的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又激活环氧合酶,引起如前列腺素及类环氧合酶的合成,它们从成纤维细胞释放,引起皮肤炎症。轻度光毒性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水肿、脱屑及色素过度沉着。严重的病人可出现疼痛性大疱。停药后大部分患者在几周内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2.3 循环系统

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循环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全身乏力、心率加快、心音强弱不等、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所有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均有潜在的QTc间期延长作用,严重程度不同,轻至无症状的、无临床意义的QTc延长,重至发展为尖端扭转性室速。因此,患严重心血管疾病、有心律失常病史、老年患者或电解质紊乱患者慎用此药。

2.4 神经系统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期间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比较普遍。该药的脂溶性高,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组织,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结合,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轻微神经毒性包括头痛、头晕、疲劳、失眠、视觉异常、坐立不安和噩梦等。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则可表现为神经疾病反应,如幻觉、抑郁和惊觉。因此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能开车和操纵机器。临床有左氧氟沙星可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和精神异常,曲伐沙星有神经兴奋作用等报道,故有潜在的致病性或神经心理疾病倾向的病人应避免使用。2.5消化系统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消化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结肠炎、消化道出血等。有的患者还有黄疸,血清转氨酶升高,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如曲伐沙星的肝毒性有时甚至可致命,这限制了它的应用;应用司氟沙星和格林沙星的病人有2%~16%出现转氨酶升高;克林沙星因其肝毒性所造成严重的后果,已停止研制。

2.6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喉头阻塞感,呼吸困难,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等,部分患者出现哮喘发作。

2.7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肾毒性,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素氮升高,可发生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尤其在碱性尿中更易发生结晶尿,特别是儿童可能导致特异反应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孕妇、哺乳妇女和未成年者不宜用本品。

3 严格配伍,合理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联用与禁忌也较多,只有充分认识其利与弊,严格掌握适用范围,科学配伍,合理应用,才能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发挥其应有的疗效。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与其他抗菌药合用时的情况。

3.1 与β-内酰胺类合用

β-内酰胺类可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造成细胞壁缺损,从而使喹诺酮类易于发挥杀菌作用。因此有协同作用,对肠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绿脓杆菌作用增强。

3.2 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这两类药物对于革兰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DNA回旋酶以及阻碍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双重作用方式以发生其协同作用,尤其在用于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时药效增加。与丁胺卡那霉素联用,对绿脓杆菌作用增强。

3.3 与利福平合用

利福平是肝药酶诱导剂,而喹诺酮类具有较强的肝药酶抑制作用,合用后致使喹诺酮类抗菌活性降低,甚至消失。

3.4 与万古霉素合用

可导致肾毒性增加,出现肾小管上皮损害、蛋白尿等中毒症状。

3.5 与氯霉素、红霉素合用

可导致效用降低,同时对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会进一步加重。

3.6 与克林霉素联用

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有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增强

3.7 与磷霉素合用

治疗耐药伤寒,疗效优于单用诺氟沙星,同时对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亦有良好疗效。

3.8 与磺胺嘧啶合用

明显增加环丙沙星抗绿脓杆菌和金葡菌的作用。

新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上表现出多方面的优越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上如能充分认识它的不良反应及其药物相互作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它的应用前景将更光明。

参考文献

[1]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6.

[2]金有豫.药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54.

[3]吴荷芳.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19 (12) :765.

[4]聂青和, 张开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级医刊, 1993, 5:45.

[5]陈术辉.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J].湖南医学, 1997, 14 (6) :369.

不良反应及禁忌 篇2

1.目的 规范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保障受血者安全。2.处理原则 安全、及时、高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院临床输血相关科室和人员对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4.职责

4.1.职能部门(包括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和医务科)

4.1.1.负责成立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救治小组,积极组织输血相关科室和人员对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进行救治,包括后勤保障; 4.1.2.负责对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处理和结果反馈;

4.1.3.负责监督临床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落实,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追踪评价。4.2.临床科室

4.2.1.负责输血过程的核查和观察,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 4.2.2.负责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的诊断和治疗; 4.2.3.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自查和报告;

4.2.3.负责协助职能部门对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处理; 4.2.4.负责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防范输血风险。4.3.输血科

4.3.1.负责协助检验科完成输血不良反应相关项目检测,并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4.3.2.负责协助职能部门对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处理; 4.3.3.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统计和上报;

4.3.4.输血科主任:负责输血相关检测结果的解释;协助职能部门对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处理、结果评价和反馈;监督临床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落实;参与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管理不当等系统性问题的解决。

4.4.药剂科、总务科、设备科和救护车队等部门:负责后勤保障。5.启动条件

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临床科室和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受血者的输血反应。一旦发生诸如溶血反应等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6.启动与终止程序 6.1.启动程序:

6.1.1.临床医护人员发现受血者出现轻度输血不良反应时,应加强巡视,必要时应及时进行处理;一旦为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和输血科,并做好应急工作。

6.1.2.临床科室科主任或输血科主任接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应立即报告职能部门,并组织本科室人员做好应急工作。

6.1.3.职能部门接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执行本预案。

6.2.终止程序: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处理完毕后,本预案自行终止。7.实施方案

7.1.输血前,经治医师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和妊娠史,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以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能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和处理。

7.2.输血不良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等。为能及早发现输血不良反应,避免延误治疗,保障受血者安全,负责输血的临床医护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观察。

7.3.一旦受血者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下列处理程序:

7.3.1.对正在输血的受血者,应立即减慢输血,必要时应停止输血; 7.3.2.迅速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

7.3.3.及时详细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报送输血科。7.4.一旦受血者出现重度过敏反应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执行下列应急处理程序: 7.4.1.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7.4.1.1.对正在输血的受血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输血器材等待查;对已输血完毕的受血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核查血袋和输血器材等的保存情况,确保保存完整。

7.4.1.2.迅速核查输血相关内容,查明原因,做好相关记录,并立即报告科主任和输血科。

核查内容包括:受血者的身份信息、供血者的血液信息和血液外观质量、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血液相容性检测结果等。7.4.1.3.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等,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相关项目检测,并作出明确诊断,必要时应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诊断。7.4.1.4.积极采取相应的应急治疗和抢救措施。

7.4.1.5.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处理和评价,并根据职能部门的调查处理和评价结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7.4.1.6.妥善保管相关记录,并及时、详细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报送输血科。7.4.2.临床科室主任

7.4.2.1.接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应立即组织本科室人员核查输血相关内容,查明原因,并立即报告职能部门。

7.4.2.2.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相关项目检测,明确诊断,并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别,积极采取相应的应急治疗和抢救措施,必要时应请相关临床科室人员协助救治。

7.4.2.3.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处理和评价,并根据职能部门的调查处理和评价结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7.4.3.输血科技术人员

7.4.3.1.接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并通知临床将血袋和输血器材等立即完整地送输血科妥善保存。

7.4.3.2.立即协助临床核查输血相关内容,查明原因,同时积极协助检验科完成输血不良反应相关项目检测,并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包括调配合适的血液给患者输注等。输血不良反应相关检测项目包括: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测、尿血红蛋白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血清胆红素含量测定、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血液细菌血检测等。

7.4.3.3.对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等,应立即将已保存的受血者和供血者原始血标本进行血型复检和输血相容性检测,同时通知临床科室立即重新采集受血者的血标本送检,必要时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相关抗体效价测定等。

7.4.3.4.协助职能部门对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处理和评价,并根据职能部门的调查处理和评价结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7.4.3.5.妥善保管《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等相关记录,并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上报。7.4.4.输血科主任

7.4.4.1.接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应立即组织本科室人员核查输血相关内容,查明原因,并立即报告职能部门。

7.4.4.2.积极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检测,积极协助检验科完成输血不良反应相关项目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7.4.4.3.积极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包括调配合适的血液给患者输注等。

7.4.4.4.协助职能部门对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处理、结果评价和反馈,并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7.4.4.5.监督本科室和临床科室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落实,并参与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管理不当等系统性问题的解决。7.4.5.职能部门

7.4.5.1.接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执行本预案,必要时应及时上报医院法定代表人和上级主管部门市卫计委。

7.4.5.2.立即成立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救治小组,组织输血相关科室和人员协助患者所在临床科室进行及时诊断和救治,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7.4.5.3.迅速开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处理和评价工作,及时将调查处理和评价结果反馈给临床相关科室和输血科,并上报医院法定代表人和上级主管部门市卫计委。

7.4.5.4.监督临床科室和输血科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落实,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追踪评价。

7.4.6.药剂科、总务科、设备科和救护车车队等部门:接到职能部门的通知后,应立即做好相应的后勤应急保障工作,包括急救药品的供应、急救物料的供应、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车辆的应急保障等。7.5.几种常见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 7.5.1.发热反应 7.5.1.1.应急处理:

①暂停输血,用注射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并密切观察受血者的反应症状;

②注意保暖,可用一些退热剂或镇静剂,寒战严重时亦可注射杜冷丁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7.5.1.2.预防:

①输血时,应使用合格的输血器并严格无菌操作;

②对怀疑或诊断有白细胞抗体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类血液制品,如少白细胞的悬红、浓缩红或洗涤红等;

③对已有白细胞抗体者,在需要对症输血治疗前,最好采用白细胞交叉配血试验选择相容的血液;

④药物预防时,可在输血前给患者用些能抑制输血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斯匹林,但用抗组织胺药物无效,切忌将任何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注射。

7.5.2.溶血性输血反应 7.5.2.1.应急处理:

①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保存好剩余的血液,以备复查。

②积极对症处理:患者四肢厥冷时注意保暖,发热时注意物理降温,呼吸困难或肺水肿时注意吸氧,加强护理,并详细记录病情进展;谨慎输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6%右旋糖酐、6%羟乙基淀粉液,并注意尿量和滴速,防止肺水肿;可在输液中加入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注意酸碱平衡,防止肾衰;防止DIC;严重病例应早期换血(一次或分次换);当患者出现心跳停止时,应立即采取心脏复苏的综合性抢救措施。

③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下列相关核查工作:核对申请单、血袋标签和交叉配血记录等;核查供、受血者的ABO和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立即采集患者肝素抗凝血,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进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立即采集患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及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和尿血红蛋白;必要时,在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再次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7.5.2.2.预防:

①加强输血各岗位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操作规程,仔细进行核查; ②坚持每次输血前认真进行各项输血实验检查,尽可能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作不规则抗体筛查,每次实验所用的血标本应在输血前48小时内采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而避免或减少此类输血反应的发生;

③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晚上发生率高于白天,故对晚上输血的患者尤其应加强观察,密切注意患者输血期间及输血后的动态反应。7.5.3.过敏反应 7.5.3.1.应急处理:

①对在输血过程中出现较为重度的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等病情变化,并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滴注,保持静脉通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l,必要时可静脉注射抗组织胺药物、类固醇药物、升压药或镇静剂; ②如患者出现严重的喉头水肿,应立即作喉头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吸氧;

③如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时,可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1:1000肾上腺素0.1ml静脉缓慢注射(约5分钟以上); ④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⑤对在输血过程中仅出现荨麻疹反应者,一般情况下不必停止输血,但应视情况用些抗组织胺药物及类固醇药物,也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l,同时要减慢输血速度,并加强观察。7.5.3.2.预防:

输血前应先了解患者以往是否有输血过敏史,如有,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输血前给患者用些抗组织胺药物,如在输血前1小时给患者口服苯海拉明50mg,输血开始后可再给口服50mg,也可用些类固醇药(如氢化考的松等);

②对供血者进行筛选,应选择无过敏史及近期未用过任何药物的献血者供血,不输用有过敏史的献血者的血液;

③对有抗-IgA或限定特异性抗-IgA的患者输血时,应使用缺乏IgA的血液,或使用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或浓缩血小板。7.5.4.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本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生GVHD,死亡率很高(90%以上),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措施。7.5.4.1.应急处理: ①应立即停止输血; ②积极对症处理; ③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7.5.4.2.预防:对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的患者所输血液,应先经60Co或131Ce照射器照射15~30Gy,以杀死其中的活性淋巴细胞,可避免产生与输血相关的GVHD;输用洗涤红细胞、FFP和冷沉淀者,尚未发现GVHD的发生。7.5.5.循环超负荷 7.5.5.1.应急处理: ①应立即停止输血、输液。

②让患者采取坐位、双下肢下垂,同时给予吸氧和快速利尿剂,并做好液体的输入量和排尿量的详细记录,以保持出入量平衡;也可将患者四肢扎上压脉带,减少静脉血的回流,但要注意压脉带不宜扎得过紧,且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5分钟应轮流放松一下;如症状无减轻,还可采取静脉放学疗法,放血量应控制在相当于输入血量或部分减少体内的血容量。③及时报告上级医师。7.5.5.2.预防:

①对需输血治疗的患者,应尽可能地对症选择成分血输注,如对慢性贫血患者,可选择浓缩红细胞,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心脏负担; ②对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在输注成分血时,滴速要慢,限制输血容量,可采取多次、少量地缓慢输血治疗;

③对有循环超负荷输血反应史者,在再次输血时,最好采取半卧位输注。

7.5.6.输血后紫癜(PTP)7.5.6.1.应急处理:

①采取血浆置换治疗效果快又好; ②除对症处理外,无特别的治疗方法; ③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7.5.6.2.预防:对有输血后紫癜史的患者,再次输血时应筛选给予Rh(阴性)血小板输注。7.5.7.细菌性污染 7.5.7.1.应急处理:

①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 ②对症处理,除抗休克、防急性肾衰和DIC外,还应及早大剂量使用抗菌素,以抗感染;

③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应立即采集患者的血液和血袋中的血液做细菌学检验。7.5.7.2.预防:

①在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强化无菌观念; ②对储血环境、储存温度和输血器具等的选择,及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等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③输血前应仔细检查血袋是否渗漏、破损,检查血袋内血液颜色和透明度是否有变化,有无气泡、溶血和凝块等,如有异常,切勿轻易使用,应立即报告和送检做细菌学检验; ④在储血冰箱内保存的血液取出后,应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对单采血小板、浓缩白细胞和洗涤红细胞等,应立即尽快输完,均不得在室温中长时间搁置;

⑤对全麻状态下的患者,因出现细菌性污染输血反应时仅表现为血压下降、渗血不止和尿少等症状,因此应特别注意观察。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篇3

其实,干扰素作为目前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临床应用已经多年。但由于其疗效的局限性和较多的不良反应,使人们一直无法把它看做能攻克病毒的“青霉素”。虽然干扰素有多种不良反应,但总体上看还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

干扰素治疗的早期不良反应主要为流感样综合征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1)流感样综合征:是早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几乎所有患者在使用的最初1周都会出现。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肌肉和关节酸痛、头痛、鼻塞等。发热反应多发生于给药后4~8小时,可持续4~12小时。一般前1~2次给药时最严重,随后症状逐渐减轻,大约10天后症状便可消失。如果每周应用3次,有部分患者在间隔2天后再次给药时仍会有轻度症状。一般患者只需多饮水,症状重者则可在使用干扰素的同时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这种反应一般不影响治疗的进行。

(2)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可发生于首次给药后,一般在治疗后第1周下降最明显,尔后多趋于稳定。大部分患者下降并不严重,但有部分患者显著下降,以至于不得不停用干扰素,这是早期终止干扰素治疗最常见的原因。一般停药后血细胞数在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另外,干扰素治疗还有中长期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皮肤过敏样症状或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精神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眩晕、判断力障碍、嗜睡、抑郁或失眠等。一般消化道症状、皮肤过敏样症状比较轻,1~2周即可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在用药2个月后可出现脱发,女性较男性更明显。用药后如出现黄疸甚至发生重型肝炎,则应停用干扰素。但在干扰素治疗的前3个月,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现象,这是干扰素发挥作用的表现,不属于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及禁忌 篇4

1 胰岛素增敏剂

1.1 噻唑烷酮类

噻唑烷酮类药物是新型胰岛素增敏剂, 能有效改善相关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是临床常用的噻唑烷酮类药物。噻唑烷酮类药物治疗心血管并发症及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 能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结合, 调节参与脂肪酸代谢及葡萄糖生成-利用全过程的胰岛素反应性基因转录,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噻唑烷酮类药物可单独应用, 也可结合体育锻炼、饮食共同控制血糖。若单用噻唑烷酮类药物或结合体育锻炼、饮食治疗均无法获得理想的降血糖效果, 则可联合二甲双胍、磺脲类、胰岛素治疗。据相关文献报道显示, 单用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用药26周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空腹血糖 (FBG) 降幅分别为9%~17%、13%~28%;而联合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治疗的患者Hb A1c、FBG降幅更加明显[2]。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罗格列酮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曲格列酮的肝脏毒性明显, 目前已被禁用[3]。据国外文献显示, 噻唑烷酮类药物会导致用药者的血浆容量增加, 故患有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另外, 噻唑烷酮类药物还会导致患者体质量增加、外周组织水肿等, 但目前还没有该类药物引发低血糖的文献报道。

1.2 双胍类

降糖灵 (苯乙双胍) 、美迪康 (二甲双胍) 是临床常用的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应用最广泛, 而苯乙双胍易引发乳酸中毒, 已被禁用。二甲双胍能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 降低周围组织的葡萄糖有氧代谢、无氧酵解及肝糖原的异生量, 最终控制血糖。

肥胖型DM患者应选用二甲双胍调节血糖, 因其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控制患者体质量。有学者分别采用磺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治疗753例肥胖型DM患者, 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Hb A1c、FBG降幅无显著差异, 但二甲双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卒中发生率、病死率低于磺脲类组。二甲双胍能调节血脂,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三酰甘油 (TG) 水平。症状较轻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 (2.5mg/d) 3个月后, 可显著改善血脂, 降糖效果明显[4]。二甲双胍能降低血小板计数, 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长期使用会影响叶酸及B族维生素在小肠中的代谢, 增加血浆半胱氨酸水平, 引发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在降血糖过程中会增强外周组织的无氧酵解, 增加乳酸含量, 导致患者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LA) 。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DM患者, LA表现尤为明显, 要慎用此药。二甲双胍还会引发患者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若患者于进餐时用药则可有效缓解以上症状。肌酐及血尿素氮异常升高者、肝肾功能损害者、高龄者、心肺功能不全者、DM急性并发症者、孕妇、酒精中毒及酗酒者均禁用二甲双胍。

2 磺脲类

磺脲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降血糖药物, 发展至今已经历了3代演变, 第1代磺脲类药物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第2代磺脲类代表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苯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第3代药物主要为格列美脲。磺脲类药物能结合胰岛素B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促使钙离子流入细胞内, 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增加细胞内环腺苷酸水平, 刺激胰岛素释放, 增加肝糖原合成量, 通过作用于靶细胞受体, 增加周围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 进而增加葡萄糖摄取量[5]。

传统饮食调节无效的DM患者临床普遍采用磺脲类药物治疗, 尤其是肥胖和中老年患者。根据药效时间长短, 磺脲类药物又分为长效、中效、短效3类[6]。长效药物包括格列波脲、氯磺丙脲、格列吡嗪控释片等, 服药频率为1次/d, 长效药引发低血糖的风险较大, 不建议老年DM患者使用;中效药物包括格列齐特、格列苯脲等, 服药频率为2次/d;短效药物包括格列喹酮片、格列吡嗪、甲苯磺丁脲等, 服药频率为3次/d。降糖效果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波脲、格列喹酮片、格列齐特>甲苯磺丁脲。DM合并冠心病、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推荐使用短效磺脲类降糖药, 且用药剂量不宜过高。磺脲类药物若应用不合理, 易引发低血糖, 病情严重时还可导致昏迷、死亡。

第1代磺脲类药物由于不良反应多, 已被禁用;第2代具有较强的降糖作用, 且口服吸收快, 效果较为理想, 但近年来关于格列苯脲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 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慎用。与格列苯脲相比, 格列齐特的作用温和,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发病风险、抑制动脉硬化、抗氧化。有研究显示, 格列齐特不会影响心血管钾离子ATP通道, 故DM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适宜应用, 且安全。格列喹酮仅有<5%的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 故肾功能不全者应用该药十分安全[7]。第3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与1、2代磺脲类药物的降糖疗效相当, 具有作用时间长、起效快、低血糖发生率低的特点, 不会导致用药者体质量增加, 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患者可应用此药, 轻度肾功能损害者可小剂量应用, 但哺乳期、妊娠期妇女、重度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严重者禁用。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 包括: (1) 低血糖症, 主要与用药后未及时进食和用药剂量过大有关, 格列苯脲因降糖作用明显而持久, 易引发低血糖, 且症状持续时间长, 不易被察觉, 易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 (2) 体质量增加, 与用药时间过长有关; (3) 消化道症状, 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通常症状轻微, 可耐受, 并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而自行缓解; (4) 肝功能损害, 如黄疸、转氨酶升高等, 与用药剂量过大有关; (5) 过敏反应, 具体表现为荨麻疹、红斑、皮肤瘙痒等, 在减少药量或停药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3 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

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的代表性药物有纳格列定、美格列奈、瑞格列奈, 其中瑞格列奈的应用最为普遍。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可作用于胰腺, 释放胰岛素, 快速降低血糖。与其他促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相比, 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可结合不同受体阻断B细胞膜上的钾离子ATP通道, 去极化B细胞, 开放Ca2+通道, 增加Ca2+流入量, 从而诱导B细胞分泌胰岛素[8]。

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是促胰岛素分泌的短效口服降糖药, 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体质量控制无效的DM患者可选用此类药物[9,10]。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联合二甲双胍能发挥协同作用, 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瑞格列奈为餐时血糖调节药物, 宜在进餐时服用, 通常在进餐前15min服用, 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血糖灵活控制, 推荐初始剂量0.5mg, 单次最大剂量4.0mg, 每日最大剂量≤16mg。瑞格列奈可引发低血糖, 但磺脲类药物低血糖的发病风险高于瑞格列奈的3倍左右, 瑞格列奈的安全性高[11]。另外, 瑞格列奈还可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视觉异常、暂时性或轻度肝功指标升高、过敏反应等。需要注意的是, C肽阴性DM、1型DM、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 (<12岁)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12]。营养不良及身体衰弱者, 要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与二甲双胍联用可导致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

4 小结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2 篇5

1、输液反应的处理的处理报告制度

当病人可以发生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值班医生,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颤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以下检查工作:

(1)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工作操作规程,并药物配伍禁忌。

(2)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并通知值班医生。

(3)配合值班医生,对症治疗、抢救。(4)根据医嘱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5)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注射器的名称、计量、厂家、批号,用消毒毛巾把输液瓶、输液器包好,送检验科做相关检查。

(6)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药剂科,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7)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2、输血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书写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用新的注射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不良反应及禁忌 篇6

【关键词】儿科临床 常见药物 不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分析

引言:儿童的体质较不稳定且处于旺盛的发育阶段,其各项体能指标如免疫力、生理功能和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均处于较差阶段,很容易受到药物的干预,且儿童对药物的分解能力也很差,容易对药物过敏。正确用药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错误的用药对儿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在儿童用药期间,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能接受的正常药物剂量应用一个明确的限制,且明确有害药物和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的相关性不高的药物的有害性,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儿科临床用药整体分析

对临床药物的用药情况的分析要针对合理的人群,成人和孩子的体质相差较大,儿童的身体机能都还不成熟,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对药物较差的抵抗能力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儿童身体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儿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很大,如果不能在用药前及时对儿童对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的评估,或是及早发现儿童的不良反应症状,将严重威胁到儿童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在儿童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必须在保证安全性的条件下合理用药。

2.常见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2.1 常见不良反应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儿童临床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过敏(皮疹,荨麻疹等)、器官功能受损(肝、肾等)、腹泻,呕吐等等。

在众多药物的不良反应中,主要原因在于用药剂量的不合理或药物的配备不当以及服用儿童禁用药物。儿童在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后,某些药物如抗菌类药物,由于其生理生化特性较为活跃,会在儿童体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这类不良反应的进行成都与患者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在儿童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发现并治疗,达到即使治愈的目的,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儿童产生进一步伤害。

2.2 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儿童临床用药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如果医院对儿童临床治疗用药经验方面不足,或是无法对儿童临床用药进行合理评估,就会导致一些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表现在:某些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药物剂量的不合理控制,药物综合作用配置不合理等方面,不仅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对儿童身心造成危害。

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应充分了解其特性和种类之间的关系,结合患者体质进行适当用药,由于儿童的中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健全,若再临床上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便会加大患者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机会。这就要求医院不能根据相同体质的儿童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方式。

临床药剂的使用量常常根据儿童的临床检验以及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确定,此外,还应考虑儿童之前的用药经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经历。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这几类因素,擅自用药或者是用药不规律造成重复用药等等,都会导致药物的超剂量使用,属于典型的药物滥用现象。严重的会引起儿童内部肠道或是循环系统紊乱,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这就需要家长和医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对儿童用药方面采取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儿童的用药安全。

药物的配伍使用的关键是发挥药物的综合药效,在对儿童实行药物配伍治疗时,要对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安全的处理办法。临床医护人员在这方面经验的欠缺会影响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这要求医生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严格把关,提升安全用药意识,这是儿童临床用药不良反应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3.控制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

通过对多种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药物不良反应对儿童的危害,在儿童用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方法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做为家长,应本着对孩子健康安全负责的态度,对医院用药进行了解和监督,对药物的使用次数、频率和用量都有一个完全的了解,防止孩子药物过量导致的中毒和剂量过少导致的药效不明显现象。

儿科医院方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儿科临床用药情况的有效评估办法,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积极增强相关护理人员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理解和防范意识,加大对儿童临床用药的投入和监督,规范相关的用药制度,并将正确的用药知识及时的与家长沟通宣传。

参考文献:

[1]余文海.抗菌药物在儿科的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15(5):11-12.

[2]李盈,蔡捷,史美甫,儿童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J].儿科药学杂志,2002,8(3):33-55.

疫苗不良反应及监测 篇7

1 关于疫苗安全性的初步认识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是与疫苗的安全性相联系的。疫苗安全性定义:从法律学意义讲它是指在将疫苗产品特性与接受疫苗者的全身状况考虑后,谨慎地使用产品,接受者相对地不会出现伤害性后果,即可认为疫苗是安全的,才能获准生产文号。从公共卫生角度看,疫苗的安全性是对疫苗自身利弊、可预防疾病的危害性及控制疾病的其他策略综合评估的。现今研究证明,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同时接种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

美国有报道指出确有一些罕见的病例由接种疫苗引起,比如接种后的过敏反应。并指出有足够的资料确定疫苗接种与血小板减少症、VAPP有关,但否定了接种是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原因[1]。

在现今对疫苗接种中有关疫苗接种与神经系统的损害亦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全国儿童脑病研究专家组(NCES)从1976年起研究了与百日咳相关的急性神经疾患。结果由于研究设计和数据不足等问题,无明确结论。从WHO有关资料认为DPT接种后脑病不会引起严重后果(永久性脑损伤)。

2 造成疫苗不良反应的原因

2.1 用于制造疫苗毒株的生物学性状是造成疫苗不良反应的原因[2]。如减毒活疫苗的剩余毒力、病原微生物固有成分、病原微生物特有的生物学活性物质、病原微生物变异等。

2.2 疫苗的纯度是指有效特异抗原以外的成分。无论是何种疫苗都有纯度问题,许多疫苗的不良反应都是特异抗原以外的物质所致。如培养基成分、细胞残片、核酸等。

2.3 疫苗的均匀度不均主要是在疫苗使用过程中,也不能排除疫苗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BCG接种后淋巴结种大、化脓与疫苗均匀度有关[2,3]。

2.4 疫苗中的附加物,防腐剂:苯酚、硫柳汞,这些物质与菌体蛋白结合不牢固,析出后注入机体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胃肠道痉挛而产生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疫苗中的赋型剂:蔗糖、明胶、血浆白蛋白,这些物质均可有反应原性。明胶、葡聚糖引起超敏反应已见报道,血浆白蛋白虽是同种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IgA的超敏反应。

2.5 机体因素也是造成疫苗不良反应的原因[4]。过敏体质引起的超敏反应,实质上是异常的免疫反应、痉挛性素质,这种儿童易发高热抽风、免疫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障碍。接种活疫苗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更为密切。如播散性BCG血症、OPV引起的VAPP、其他与活疫苗有关疾病。此外,IgA缺乏者易发生Ⅰ型超敏反应。机体其他因素:(1)生理状态异常:如营养不良、体质衰弱、重病恢复期、疲劳、饥饿等;(2)遗传因素;(3)精神因素:心理素质。

3 常见疫苗临床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超敏反应[5,6]。超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免疫反应,常为机体对某种物质的刺激产生的特异性病理应答,造成组织损害或病变[7]。其基本病理改变为:(1)充血、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亢进和过敏性休克;(2)细胞组织坏死;(3)血管炎、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出血、组织缺血坏死;(4)过敏性肉芽肿形成。

3.1 过敏性休克

一般在输入抗原(致敏源)后即刻或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即可发生,重症救治不当可迅速死亡,轻症或重症未死亡者可出现各种症状,如支气管哮喘、肺水肿、荨麻疹,各种类型的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尿等。

3.2 呼吸道过敏症

在预防接种中不多见,主要是呼吸道吸入的抗原引起,如流感疫苗可致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支气管哮喘、急慢性鼻炎。此外,其他过敏症也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3.3 消化道过敏症

可以是用抗原直接所致,表现为呼吸道痉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这些症状更多的是出现在其他型的过敏症中。

3.4 过敏性肾炎(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现今已公认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预防接种可以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刺激而诱发过敏性肾炎,在发病机理上也有另一种类型的过敏性肾炎起病缓急不一,临床症状轻重悬殊,轻症可无自觉症状,只有在尿检时才被发现,或仅有眼睑水肿;重者可出现少尿、血尿、腰痛等,更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气急、尿闭等,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肾炎。

3.5 血管性水肿及荨麻疹

既往有文献记载称血管神经性水肿,现今均称血管性水肿。这种过敏反应在预防接种中较常见,所有预防接种均可引起,但蛋白质抗原更为多见。反应可发生在注射疫苗的局部,也可发生在颜面部,突出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肿胀,肿胀部位皮肤瘙痒、灼热,若接种部位在上肢,肿胀可延及到整个注射侧肢体。荨麻疹可出现在全身各个部位,多少不一,发生在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症状和体征。发生在体表最突出的症状是瘙痒和肿胀;发生在眼睑或结膜可妨碍视觉;发生在眼底视乳周围可导致视力减退或复视甚至失明;发生在尿路可致尿闭;发生在喉间或支气管可致窒息;发生在肠、肠系膜可引起腹绞痛。

3.6 神经系统过敏症

一般不是单独发生,而是与其他过敏症状同时出现,如支气管哮喘、胃肠道过敏、荨麻疹等。现今在预防接种中广为应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接种后突然发病,轻者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儿童常发生痉挛,重者血压下降,脉搏微,呼吸困难,四肢冰冷,迅速进入休克状态。有的患者有高热,症状极似败血性或毒血性休克。

3.7 紫癜性肾炎

免疫接种可引起的紫癜性肾炎通常是由疫苗接种后发生过敏性紫癜未进行积极抗过敏治疗或治疗延误。紫癜性肾炎通常是在紫癜出现后1~6周,或发生在紫癜消退后,有时是在紫癜复发时出现。临床症状轻重表现悬殊,轻症可无症状,而仅是在紫癜患者就诊时临床化验可见蛋白尿镜下血尿。极重型在表现为肾功能短期内恶化,容易死亡。伴有肾病综合征者可迁延1~2年发展到肾功能衰竭。

3.8 急性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急性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又称血清病,主要见于应用异种动物的抗血清,如马血清破伤风、白喉抗毒素。其发病机理是一次性注入含抗毒素的马血清,经7~14d后,致使机体产生抗马血清抗体时,注入的马血清尚存留于血液循环中未排除,抗马血清抗体与马血清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致血清病。典型血清病的临床表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眼睑等的黏膜水肿,哮喘,有时出现蛋白尿、血尿,也有的病例有白细胞减少。

3.9 阿瑟(Arthus)反应

是1903年Arthus首先所描述的局部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这种反应仅限于局部。它是先前注射的抗原已产生循环抗体,当抗体大量出现后,所注射的抗原还未从局部消失,因而在原注射的局部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局部粒细胞浸润,进而产生组织损伤。多见于既往应用抗血清治疗,接种菌体菌苗和伤寒、霍乱菌苗也偶有发生。

4 疫苗罕见不良反应

4.1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

发生在免疫接种后数小时,突然发热,往往在24~48h内衰竭死亡。此类病例发生率极低,病死率极高。发病后往往呈急性败血症样,表现为血压下降、呕吐、水样便腹泻、昏迷、抽搐、脉搏细弱、呼吸困难、四肢惊厥 ,呈休克状态。此症可发生在任何一种疫苗接种后,其发病机理不完全清楚。死亡病例的解剖中常发现胸腺肥大、淋巴细胞增生、肾上腺萎缩,内脏器官和脑组织淤血、水肿,称为胸腺淋巴体质。推论胸腺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肥大者意味着免疫反应亢进,即产生超敏反应。肾上腺的生理功能是有应激功能,萎缩了的肾上腺自然应激能力低下。

4.2 脑病

多发生在接种疫苗后。临床表现可出现抽搐、惊厥、痉挛、昏睡或亦常尖叫。脑病通常愈后良好。

4.3 变态反应性脑炎、脑脊髓炎[6]

在现代的疫苗中几乎不可能发生此类变态反应,既往致病因子主要是由动物组织的称为髓素物质,实际是一种髓磷脂类蛋白,现疫苗中已不含有此种成分。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可以发生在某些感染性疾病之后,也可由自身免疫病所致。与免疫接种有关最早(1887年)见于以动物(兔、羊)脑组织制备的抗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发生的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以后陆续发现。国内外均有报道,且发生率较高。

4.4 臂神经炎[6]

仅见于破伤风类毒素及含有破伤风类毒素的制剂,多见于疫苗接种后第2~28天,发生率<1/10万。临床表现为臂/肩部神经功能异常,无其他神经系统受累的体征,发病数日后上臂和肩部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或臂肩部肌张力减退及肌肉萎缩。可有感觉丧失,但不明显。这些症状可见于注射部位同侧或对侧,有时影响双臂。

4.5 流行性癔病[6]

特点是好发于青少年、临床症状多样性,可涉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同样症状反复发作,患者临床表现互相影响、互相模仿,临床症状和客观体征相矛盾。其发病原因是刺激因子的作用、中心人物的扳机作用、渲染的作用。

5 疫苗不良反应监测

疫苗是一种具有高风险的药品,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进行疫苗不良反应监控工作。建立了以质量负责人挂帅,专职工作人员管理,销售人员、客服人员为组员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另外,监测小组还同使用我公司疫苗的每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能够顺畅联系的绿色通道。我公司通过这些手段和措施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力争做到新的不良反应早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一般不良反应不漏报;轻微不良反应多收集。

参考文献

[1]陈奕编译,许国章审校.疫苗安全性的现场评价[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5,6(3):118-120.

[2]王真行译,徐冰校.免疫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定[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1,24(5):214-216.

[3]周祖木编译,史久华校.确保免疫规划中的疫苗安全性[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1,24(5):211-214.

[4]陶仲宾,王洁.几种儿童疫苗的不良反应[J].中国儿科杂志,2005,1(1):21,54-55.

[5]张耀精.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J].广西畜牧兽医,2008,24(1):52-53.

[6]舒忠,李爱师.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J].临床研究,2006,3(14):219.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篇8

1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就是将自己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回输给自己。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输血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外逐步应用于临床。自身输血有回收式、储存式和血液稀释式几种。①回收式: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自身输血是术中自体血液回输[1,2] , 这种输血法患者及其家属很少参与意见, 较易推广;②储存式:这种输血方式已被许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如: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约有60%采取自体储血, 美国择期手术用血的80%~90%源于术前自体储血。自身储血在我国起步较晚, 但也已经有一些成功的例子[3,4], 由于自身储血是由患者体内采集血液, 并需要推迟术期, 所以需要临床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③血液稀释式自身输血:也是一条自身输血新思路[5]。总之,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病情采取多种自身输血方式, 这样既可以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又可以减少异体输血引起的免疫反应以及感染某些疾病, 对于Rh (-) 患者输血, 也避免了供血者稀有的困难, 同时患者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2成分输血

全血中细胞种类多、成分复杂, 故可以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如:过敏或类过敏反应、心力衰竭、肺水肿、发热反应、枸橼酸盐中毒等。成分输血不仅可以一血多用、“浓缩”血液某种成分, 而且可以减少某些副效应。例如:反复输血或妊娠可以使患者体内产生白细胞凝集素, 凝集大多数供血者的白细胞, 当再次输血时就会发生严重的发热反应, 对怀疑或诊断有此种凝集素的患者, 若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就可以避免这一副效应的发生。再如:血浆存在使全血容量增大, 大量输血或受血者心功能不全时, 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 重则死亡。临床医生应根据病情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症输血, 减少输血反应, 提高输血效能。

3减少非必要用血

“窗口期”的存在是世界性难题, 目前的检测手段尚不能将威胁输血安全的病原微生物完全检出, 而且巨细胞病毒、T细胞病毒、疟疾等项目的检测并未在采供血系统全面开展, 因此输血具有一定的风险, 临床医生在决定给患者输血前一定要权衡利弊, 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用血, 抛弃过去“促恢复血”和“安慰血”的做法。

4不用所谓的“新鲜血”

在 (4±2) ℃冰箱中保存72 h以上的血液, 可以灭活梅毒螺旋体, 从而防止了梅毒的传播。如果这种“新鲜血”还未来得及检测, 传播各种传染病的机会就会更多。

5加强医院输血科工作管理, 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

ABO血型不合的输血会引起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反应, 短时间内就可危及患者生命。造成上述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工作粗枝大叶、责任心不强, 错贴标签、弄错患者床号等[6]。针对上述现象医院应加大管理力度, 培养输血相关医护人员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同时保留配血管以备回顾性检查。

6取缔非法私自采血行为

尽管国家强令禁止非法采血, 仍然有些医院视国家法律不顾、视患者安全不顾而私自采血, 2004年内蒙某医院多次非法采血致使多人感染艾滋病, 当事人已经受到严惩, 但其行为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国家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使非法采血无容身之地。

参考文献

[1]江晨, 王永文, 薛嵩, 等.外伤性肝破裂内出血自体回输体会.中国输血杂志, 2001, 14 (2) :103.

[2]杨尚伦, 李德福.外伤性脾破裂自血回输79例.中国输血杂志, 2001, 14 (1) :37.

[3]江群英, 吕先萍.自身输血在RhD阴性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 2001, 14 (2) :97-98.

[4]徐贵全, 黄星.储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 2001, 15 (6) :411.

[5]张曙, 韩滏同, 王厚强, 等.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应用于手术的临床观察.中国输血杂志, 2001, 14 (2) :102-103.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篇9

1.1 变态反应

中药引起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药热,哮喘,喉头水肿,药疹,剥脱性皮炎等皮肤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1.2 消化系统

此类症状在中药不良反应中较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绞痛、腹泻腹胀甚至上消化道出血。有报道长期服用含大黄的排毒养颜胶囊,引起继发性便秘;有人曾两度因服用牛黄解毒片而引起中毒性肝炎,第2次仅服4片即出现肝功能损害。

1.3 肾功能异常

肾毒性占中药毒性反应比例较大,且多属用之不慎,不当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腰痛、水肿、蛋白尿等,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所涉及药物有雷公藤、七叶素、芦荟、紫杉及某些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及含此成分的成药,最严重的是已被禁用的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另外,许多含有朱砂的成药久服引起汞中毒也可致肾损害,如天王补心丹、牛黄解毒片等。

1.4 心血管系统

有报道壮骨关节丸引起高血压,乌头类引起心率加快,房室传导阻滞,雷公藤引起心肌损害。常见药物包括乌头属植物根茎、秋水仙、雷公藤及某些含蟾酥的成药如六神丸,喉症丸等可引起洋地黄样心律失常。

1.5 循环系统

报道穿琥宁注射液致药疹2例[1]。用穿琥宁800mg+5%GS250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结肠炎丸,连续用药第5天时,腹痛,腹泻好转,但皮肤出现紫斑点,查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无明显变化,但血小板下降至20×109/L。连续用药第8天,复查血小板18×109/L。皮肤紫斑明显增加,并且齿龈大量溢血不止,立即用维生素K,止血敏,氨甲苯甲酸静脉滴注及云南白药局部外用,维生素C滴注2d,仍出血不止。立即停用穿琥宁,同时加用激素治疗,出血渐减少,继续使用结肠炎丸,病情稳定,血小板回升。

1.6 呼吸系统

报道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致喉水肿[2],肺水肿[3],呼吸困难[4]。

2 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2.1 中药本身的毒副作用

中药由于其功能主治是多方面的,中药治病往往只利用其诸多功能与主治中的一种或一部分,其他未被利用的部分就属于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偏性必然带来不良影响,便有失常之偏,即不良反应。

2.2 药物炮制不当

炮制是消除和降低药物毒性的重要手段,中药炮制前后的作用可相反,如生半夏有毒,能催吐;制半夏去其毒性,可止吐。如果不加工炮制,就很容易发生毒副反应,对于有些毒性较大的药物,更要严格依法炮制。

2.3 药物使用不当

有报道煎煮旋复花未包煎,致患者服用汤药后即感咽喉刺痒胸部及胃脘如毛如刺,闷乱嘈杂,不可名状,伴恶心呕。

2.4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

用药应严格按规定剂量服用,超剂量及超时间用药,即使是毒性低的药物,也容易造成蓄积中毒。

2.5 中药制剂质量不合要求

由于中药本身成分的复杂性,中药制剂本身的质量标准,很难达到西药(纯化学品)的质量标准,在提取、精制过程中溶媒、增溶剂、辅料的选用方面处理不当,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很难避免的,特别以过敏反应,呼吸系统反应及过敏性休克为多见。

3 预防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3.1 提高药物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饮片和成药的质量

饮片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控制质量,按要求进行炮制,生、制品不得任意替代,杜绝不合格产品投入临床应用。

3.2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相关的基础研究

目前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相关基础研究尚未起步,国家应加大投入,多部门合作,组织专项课题研究。开展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毒理学研究,尤其是有毒中药材的毒理学研究,确定安全剂量和范围。

3.3 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建立中药严重不良事件快速反应、紧急处理预案,并建立严重病例报告追踪调查制度。把上市中成药作为目前中药不良反应监测重点,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也应列入监测对象。

3.4 规范药物使用,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用药剂量

中药常以传统有毒、无毒进行分类,对于毒性药物,医生和司药人员都较慎重,故一般很少发生毒副作用。相反,对“无毒”药物的适应症和使用剂量却常有较大的随意性,正因如此,许多“无毒”、滋补的中药发生不良反应日渐增多,故临床在使用中药及其制剂时切不可忽视潜在的危害而随意增加用量和品种,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及时处理。药物使用坚持能口服者尽量不肌注,能肌注者尽量不静滴这一原则。

参考文献

[1]李军利.穿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02,21(6):391.

[2]李德纯,刘艳.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喉水肿一例[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3(2):124.

[3]刘茂顺,范唯唯.静滴鱼腥草注射液致呼吸困难、休克各一例[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5):376.

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123例, 男51例;女72例;年龄13~92岁;单独用药59例, 联合用药64例。静脉滴注100例, 口服17例, 静脉推注3例, 肌注、外用及皮下注射各1例。

1.2 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段、不良反应引发的系统损害、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分布

各个年龄段患者均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居多, 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其他各年龄段比较, *P<0.05

2.2 药品种类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 与其他药物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累及器官与临床表现

累及器官最多的为皮肤与附件损害, 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及皮肤水肿、红肿、疼痛, 共计83例;其次循环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浮动、面色苍白、肾功能衰竭, 共计9例;消化系统损害也是9例,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及肝功异常;再次为神经系统损害7例, 临床表现为头痛、嗜睡、失眠、兴奋、烦躁、听力下降、耳鸣;呼吸系统损害也是7例, 临床表现为咽喉不适、咳嗽、呼吸困难及胸闷;全身损害有6例, 临床表现为发热、寒颤及全身颤抖;血液系统损害1例, 临床表现为血小板与白细胞减少过多;内分泌系统损害1例, 表现为血糖降低。

注:与其他药物比较, *P<0.05

3 讨论

3.1 药品不良反应

123例中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2例。1例为13岁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男孩, 当日再次输入头孢呋辛钠1.5g时出现明显三凹征;另1例为46岁左跟骨骨折男性患者, 当日下午再次滴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完毕后, 出现心前区难受, 心慌、出汗, 血压57/22mm Hg、R 78次/min, 血氧饱和度90%。临床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女性和年龄>60岁老人居多。抗生素最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皮肤与附件损害为不良反应之首, 其次为消化和循环系统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全身损害不多, 血液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较少。此次研究显示抗生素为致不良反应之首, 过敏反应最多, 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 故而不同批号抗生素使用前均要皮试。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是可预防的, 预防措施为仔细按照处方药的药物学及药物治疗学进行培训, 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品质量差异, 比如药物的生产工艺、生物利用度、储存条件以及运输过程均可影响药品质量, 质量差者确实容易造成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医院也从药物经济学给予考虑[3], 同等药品质量药物, 价低首选[4,5]。我院的老年患者就诊偏多, 儿科就诊患者较少, 所以统计出>60岁患者有68例, <20岁患者仅2例。

许多因素可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药品、环境、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患者年龄、吸烟、饮酒、性别、妊娠、哺乳、肾功能、肝功能、药物剂量、给药次数和许多其他相关原因, 以上因素均可作为安全用药的参考。给药方法、吸烟、饮酒为可控因素, 年龄、其他疾病及遗传基因等机体因素不可控[6]。药物基因组学 (PGx) :是研究DNA和RNA特征的变异与药物反应相关性的科学[7], 以效应和安全性为主要目标, 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差异的基因特性, 以及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患者对药物的不同反应, 从而研究开发新的药物和合理用药方法的新学科。基因差异导致药物反应异常, 根据个人精细的基因组信息, 对疾病实行早期查出, 真正实现“量体裁衣”, 因人而异,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从而带来一个“个性化药物”的时代。此外, 药物基因组学对药物经济学也具意义, 它使患者在用药前先进行基因变异分析, 这样可减少出现无效处方的可能性, 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使药物不良反应和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达到节约医疗费用的目的。此概念是近二十年国际上提出, 也是未来个体化用药的方向。

3.2 安全用药

是根据病情、患者体质和药物的药理、药性等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 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多药共用现象 (指对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了5种以上的药物) 在患者中普遍存在。通常这些药物无明确的临床使用指征, 或者虽有指征但被超大剂量使用, 或者这些药物目前无证据证明其有效[8]。

3.2.1 多药共用的鉴别标准:

(1) 没有明确的用药指征用药; (2) 运用与治疗手段等效的药物来治疗相同的疾病; (3) 所用药物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 (4) 使用不适当的剂量; (5) 用其他药物来治疗某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9]。

3.2.2 药物—疾病互相作用:

(1) 药物所致的疾病恶化在老年人中特别重要, 它增加疾病的患病率, 并且常难于将隐匿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疾病的作用区别开来。 (2) 临床情况的恶化可考虑为疾病相关的而非医源性的, 导致诊断更加困难。 (3) 这些问题可以选择更加安全的替代药而得以避免。药物—药物互相作用[10]。 (1) 地高辛经常用于老年人;所以必须对该药认真注意, 例如奎尼丁、胺碘酮和维拉帕米能降低地高辛从肾脏廓清。 (2) 老年人因为心脏病、低血钾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发病率, 也增加洋地黄中毒的危险性。

3.2.3 注意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在疗效相同的药物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价格适当的药品。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目前不合理用药的种种现象。 (1) 用药不对症; (2) 给药时机不恰当; (3)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大处方; (4) 不能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用药途径; (5)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6) 不按疗程服药, 稍有好转立即停药或者频繁换药; (7) 盲目迷信贵药、新药。

3.2.4 安全用药的预防措施:

(1) 评估。 (1) 用药史; (2) 各系统老化程度; (3) 服药能力和作息时间; (4) 心里—社会状况。 (2) 预防措施。 (1) 以负责任的态度使用药物; (2) 让医师了解所用药物; (3) 对所用药物性能有初步了解; (4) 留意ADR; (5) 了解相互作用; (6) 注意饮食对药物的影响; (7) 对使用方法有充分了解; (8) 建立适合自身的用药辅助方法。

参考文献

[1] 欧阳露, 肖雨清, 雷龙, 等.儿科用药不良反应36例分析[J].医药导报, 2009, 28 (2) :264-265.

[2] 周新.儿童药品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 2014, 35 (36) :8126-8127.

[3] 肖永红, 侯芳, 王进, 颜青, 等.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社会与经济后果调查[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5) :94-96.

[4] 梁红萍, 方丽华, 洪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3) :654-656.

[5] 李燕.四川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2010.

[6] 常先平.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 2014, 18 (7) :1401-1402.

[7] 钱小妹.药物基因组学对临床个体化用药的指导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6) :6-7.

[8] 李冠, 夏宁, 韩涛, 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J].医学综述, 2013, 19 (18) :3403-3404.

[9] 刘水平, 刘红杰.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 2011, 9 (12) :559-560.

不良反应及禁忌 篇11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药学服务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39-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09年1月——2013年6月的40例使用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69岁,平均(52.85±9.33)岁。

1.2方法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药学服务对策。

2不良反应用

2.1用药患者数量的增加相对于化学药品,中药的不良反应较轻,其保健品均以纯天然为主[1];同时老百姓自我药疗保健意识显著提高,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副反应小,安全有效,随之“中药为纯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使得使用中药的患者明显的增多。

2.2患者对用药知识的不了解中药饮片及其制剂大多数是非处方用药,患者可随意采购选用。不少群众前来咨询我院药房是否出售某味中药或者询问自己携带的处方中的中药是否齐全,经工作人员询问得知,大多处方均是通过网络、书刊杂志、民间偏方、验房或熟人口传而来,并未经过合理的科学论证。所以滥用、超量用药、药不对症等导致的不良反应亦多源自患者。

2.3煎煮工具使用不当很多患者认为在医院代煎中药的效果不如自己亲自煎煮,然而家里往往不会具备煎中药的器具,理所当然地用金属器具煎煮。然而这种做法既影响药效发挥,更是易造成不良反应。煎药效果最好的当属瓦罐、陶器和沙锅,这些器具导热均匀、热力温和、保温长久、化学成分稳定。金属器具如铁锅、铝锅极易与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反应,导致中药汤液变色,药效降低,甚至产生副作用,影响生命安危。如山楂中含有鞣酸等,与铁锅反应成鞣酸亚铁,被人体吸收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

2.4煎煮时间不当也有不少患者以为中药浸泡、煎煮时间越长,煎出的药液越浓,有效成分越多,效力自然增加。这种观念也是断不可取的。随着中药煎煮时间的增加,很多有效成分也随之蒸发或在长时间的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反被高温破坏,药效大大减低。

2.5未注意饮食有些药物在使用时必须在饮食上加以注意,俗称忌口,目的是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例如茶叶中所含的鞣质会影响人体对中药的吸收,故服药期间忌饮浓茶;热性病症患者在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忌辣椒;患疮、疥、肿毒以及皮肤瘙痒等疾病的人不宜吃鱼、虾、牛羊肉等有腥膻味的食物(俗称“发物”),以免病情复发。大多数患者往往忽视这一重要因素,不忌口,轻则影响药效,重则加重病情或产生新的疾病。

2.6用药不灵活中医对于同一病证的治疗讲究守法不守方,即不是一个方子一成不变地长期服用,而是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医生对药方、药量重新进行调整。很多患者用之前某一专家开具的处方反复调配服用,忽视中医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重要性。很多中药服用时间过久,长期用药易致蓄积性毒性和身体依赖性等不良反应。如服用朱砂降血压、安神,但服用过久,会对消化、生精、心血管、泌尿等系统造成危害;长期服用乌头可能出现阵发性抽搐、肌肉强直、身体发硬、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呼吸因痉挛而窒息,继而衰竭至死。

2.7多方同时使用有的患者生病后同一天就诊于同一医院的多个科室或不同医院的现象司空见惯,单一科室开的处方适宜性并无问题,但不合理用药出现的可能性往往会出现在很多患者会将这多个科室开的药一起使用[2],极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药学服务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药学服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加强中药有关知识的宣传定期进行中药不良反应的科普工作,时常走进群众身边进行科学宣传,防止媒体报道不良反应对人们产生的误导。既要禁止违反科学原则、夸大疗效、隐瞒毒性及不良反应的错误宣传,也要防止片面夸大中药不良反应的情况。提倡无论是治病还是防病都要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避免不辨证使用中药、超量使用中药、随意延长疗程等现象的出现。

3.2普及药物常识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发派医药讯息等方式向医生、患者宣传中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常用剂型分类、功效分类、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

3.3严格把控药物质量医院应该强化对药房饮片质量的管理,杜绝假药劣药的流入。应有专职人员对药品质量进行把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药规范,严禁不合格中药进入患者手中。对易发生霉变、虫蛀的药品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指导合理使用中药用之得当,则治病救人,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用之不当,轻则浪费钱财和药品,重则耽误治疗,致人死亡。因此医生和药师对中医应不断深入学习和推敲,要针对病情给患者开方才可药到病除,应咨询患者有无过敏史等,必要时先进检查,对老人、儿童及妊娠妇女更应该注意药量。自身有毒的中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发药人员应对患者交代清楚中药的煎煮方法、服用要求。

4小结

近年来随着中药品种的增多,中药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药剂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患者有任何疑问应及时进行耐心、详细的讲解服用说明,包括服用时间、剂量、注意事项,以防患者在服药后出现难以挽回的事故。

参考文献

[1]刘志娟.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探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1):314.

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篇12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 使用合格中药 (中药饮片或中成药) 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深入了解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对合理和安全地使用中药具有现实意义。现就中药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简单报告如下。

1 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1 辨证失误, 用药不当:

中医在对疾病的治疗上是以“辨证论治”。辨证是决定药物的前提和依据, 辨证失误, 用药上就有偏差, 虽然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使用, 也会造成人体损害, 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虚实不明, 寒热不清, 治疗上就可能出现“实者实之”, “寒者寒之”等错误治疗方法, 使病情加重。

1.2 重复用药:

在使用复方中药及中成药时, 不知成份, 急于建功, 多种成药并用, 即会有某些成份用量过大, 人体吸收过多, 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有疏风定痛丸和痹痛宁胶囊合用, 导致马钱子中毒事件[1]。因二药均以马钱子为主要成分, 二药都有以含士的宁为主的马钱子, 马钱子重复使用, 超过正常使用量。

1.3 质量低劣

1.3.1 中药来源广泛, 品种繁多, 真伪不易辨别, 常有假劣品入药。再加上现在环境污染严重, 造成水质土质不佳, 药材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使用农药, 原料药材遭受砷、铬等污染。应用此类中药, 人体不断微量吸收, 导致慢性中毒。

1.3.2 有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使, 以劣充好, 以假充真, 导致使用时不良反应发生。

1.4 配伍不当, 不合理的中西联用。

1.4.1 中药汤剂、中成药配伍不当, 使用时违反“十八反”、“十九畏”,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及中毒事件。

1.4.2 中西药合用不合理的情况下, 不仅可使药效降低, 并可致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或药源性疾病。如神经衰弱服用三溴片, 因失眠又服用朱砂安神丸, 两药合用, 引起腹痛、腹泻、排赤痢样大便。头孢类抗菌素与复方甘草片、双黄连口服液、联邦止咳露联用, 引起不良反应发生[2]。

1.5 中药组方时, 品种过多, 以致不良反应:

古代方剂中, 药物通常在4~8种之间。现在的处方, 品种数量越来越多, 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越大。中药成分复杂, 作用广泛, 品种越多, 理化成分越多, 合并种类越多, 不良反应发生机会也越大。

1.6 剂量过大, 时间过长。

1.6.1 盲目认为中药“无毒”, 不控制剂量, 不依据疗程, 急于治病, 导致中毒或依赖性。如活络丹, 补心丹长期使用, 引起汞蓄积中毒等。

1.6.2 中药剂量间的配比, 其比例不同, 功效也不同, 主治也发生改变。因此, 不要随意增减某种药物的用量, 如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若擅自改变药物剂量, 即使中药疗效改变, 使“证”、“治”不符, 可发生不良反应。

1.6.3 用药时间过长, 不依疗程, 易致蓄积性毒性或身体依赖性等不良反应。如脑外伤患者长期服用安宫丸造成“汞毒性肾病”等。

1.7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即在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病理状态情况不同, 还关联于遗传、酶系统以及生活方式习惯等存在差异, 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敏感程度也不同。

1.8 种族、地域差异。

1.8.1 在遗传支配下, 由于生活区域环境、饮食习惯、工作方式不同, 使种族间体质不同, 酶代谢系统也有差异, 对药物的敏感性、吸收、排泄也完全不同, 就会造成中药在不同种族的效能也有差异。

1.8.2 不同地域的同一种族, 因居住地气候、生活习惯不同, 体质也相差很大。在药物应用时, “因地制宜”, 不可机械。如中医临床应用麻黄发汗, 南方因气候偏暖而用量轻, 北方气候偏寒凉而用药量宜重。

1.9 剂型失当, 给药途径、部位不合理。

有些中药对剂型选择性强, 若剂型不当, 服用则会出现中毒反应, 如砒霜不能入酒剂。

1.10 时间失宜:

中医认为, 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用, 滋补药物易饭后服用, 驱虫和泻下药物宜空腹服用, 安眠药物宜睡前服用, 健胃药物和对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服药时间的选择, 一方面是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目的, 另一方面也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2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2.1 辨证论治, 正确使用

提高诊断水平, 正确诊断疾病, 熟知药物性能功效禁忌证, 合理使用中药, 对症治疗。

2.2 用法适当, 因地制宜

2.2.1 严格执行“十八反”, “十九畏”及其他配伍禁忌, 合理配伍,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2.2 尽量减少合并用药,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

2.3 避免大剂量、长时间、多次数用药, 严遵医嘱。

一般用药至“邪去正安”, 就应停用或减量或改缓性之药, 或改为饮食调养,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4 掌握过敏史, 及时预防:

对中药产生过敏反应的用药者, 不少有过敏史。在组方时, 要清楚其对中药或中成药有无过敏史, 以避免使用该药物。

2.5 严格剂型选择, 注意用药速度:

中药能口服的不选用注射剂, 因中药成份复杂, 现有质量标准、制作工艺、检验数据还不是十分完备, 在安全性、可控性等等方面还有不足, 还需严格把关[3]。

2.6 避免过期及不合格药品的使用:

药品使用时, 应仔细查看有效期, 过期药品坚决不能使用。对饮片使用时, 要查看有无虫蛀、霉变、腐败、走油、气味散失等性状改变, 杜绝使用不合格药品。

2.7 严控药材质量, 更新中药品种:

从药材品种、产地、炮制、制剂、配伍等源头抓起, 生产工艺科学化, 防止污染, 生产合格饮片和成药。同时, 不断提高质量标准, 淘汰副作用大、毒性强的药材, 也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2.8 注意使用方法

2.8.1 忌用茶、酒、饮料等送服中药, 一般常用温开水服用。

外用药使用时, 严格执行使用方法及适用病症, 不随意自我药疗。

2.8.2 行过敏试验, 预防过敏发生。

对天花粉注射液、鹿茸注射液等许多已知易过敏中药注射剂, 注射前做过敏试验, 过敏者禁用, 若须使用, 可用脱敏法, 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2.8.3 加强监管, 依法生存合格药品:

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伯易事件等皆因监管不力或当事人渎职或为金钱驱动所致。因此, 必须改进管理方式, 把事后解决问题变为事前发现问题。杜绝违规生产、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等行为, 避免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国芬, 李国祥.疏风定痛丸、痹痛宁胶囊并用致马钱子中毒1例.中国医药学杂志, 2007, 25 (11) :103.

[2]戴建子, 周舍典.联邦止咳露不良反应与合理性用药的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5 (2) :191.

上一篇:心理问题诊治下一篇:水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