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2024-08-06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共10篇)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1

对于学生来说, 大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能够使他们的人格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承受着学习、人际关系、生涯发展等多重压力, 是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峰时期。知晓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和规律, 顺应心理需求分层分类提供服务,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 本文从不同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差异分析着手, 浅析心理发展辅导需求及对策与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疏导需求特点存在年级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存在年级差异, 心理辅导需求程度呈现两头热现象, 即大四高于大一、大一高于大三、大三高于大二发展趋势。这与大一和大四处在大学本科首尾两个较为动荡的阶段不无关系。[1]大一新生刚入校, 面临着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方式等各方面的转变, 压力重容易形成心理的迷茫与困顿, 而大四学生承受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 在平衡与处理就业与深造、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矛盾以及因恋爱而产生的问题等方面的现实冲突时, 内心容易生成更多的心理困惑。同样, 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辅导需求和发展趋势差异。

(一) 大学一年级:入学适应期

大学一年级新生, 从中学迈进大学, 由于角色的变化, 生活、学习、人际环境的改变, 使其入学后, 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 并因此带来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此外, 当他们初入到一个新鲜的环境中时, 生活习惯必然会与原有的形成冲击, 因此也就导致了他们处在一个迷茫而不自知的状态下, 不同类别的大一新生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冲突, 有着不同的侧重心理辅导需求。

1. 女生自卑情绪突显

李滨对高校一年级新生对心理咨询需要程度做对比分析表明大一女生明显比大一男生感到自卑, 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2]通常情况下来说, 女生会比男生在学业上更为仔细认真, 因此她们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 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 她们就是优等生, 这就导致了她们是在一种没有坎坷的环境下成长的情况。在她们的内心深处, 她们极度渴望自己被认可, 想要作出一番自己的成绩, 然而, 在一直受传统礼教观念影响的时代里, 大家依然觉得女性就应该是贤良淑德, 能够在家相夫教子的。所以, 她们害怕自己身为女性的身份会给她们将来的求职带来困扰, 同样, 这种情绪也就一直伴随着她们。本来女性就是心思细腻的, 长久下来也就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束缚和影响着她们, 导致形成自卑心理。

2. 初入大学, 男生的性与爱观念会凸显

由于在高中阶段情感会受到压制, 所以很多学生甚至在步入大学前就有谈恋爱的想法, 只不过男生和女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男生从生理特征看, 身体及各方面都会比女生成熟得晚, 但是他们天生好奇心强, 也极度容易受到视觉等方面的刺激, 再加上他们在性格上比较浮躁, 因而对在感情方面上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好好处理, 使得他们会在心理上受到创伤, 被情感所困扰。而且一些调查也显示出, 男生在情感上受伤的比例较重, 也有一部分人会刻意避开恋爱的话题。

3. 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学习、人际和谐与异性交往顺畅方面辅导需求差异显著

受年龄、性格、经历、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学习、人际和谐与异性交往等方面表现出高于城市学生的辅导需求。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因沿袭当地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 具有更多关注学习成绩、考试名次的学习特点, 进入大学后过分强调学习成绩, 敛聚学习问题。[3]来到城市后, 较复杂的人际沟通与交往方式方面, 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他们在公众场合会变得敏感, 不愿意交际, 他们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个体, 还会有脸红、局促不安的表现, 等等。在异性顺畅交往能力方面, 由于城市较农村相对开放、开明, 使得城市大学生在此方面优势突显。所以, 身在农村的学生就急需有人对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进行指导。

(二) 大学二年级:心理问题的碰撞期

经过大一的适应期, 大学二年级学生基本形成了新的学习、生活习惯。同学关系基本稳定, 交往范围由班级、院系到学校逐渐发展着, 甚至扩展到校外。随着教学进度深入, 专业课程难度增大, 基础课程学习优势逐渐被削弱, 人际互动与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以往就已存在的问题, 逐渐暴露出来, 于是, 各种心理问题随之出现, 如:性格差异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 来源于学习压力的狂躁情绪, 与异性交际产生的问题, 等等。处在同年级阶段, 学生的类别、经历不同导致了心理问题辅导差异明显。

1. 女大二学生人际敏感程度高于男大二学生

在二年级期间, 女大学生自我表现欲与参与感、独立感强烈, 如人际挫折, 就会出现嫉妒、自大等情绪。张运生等学者对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 女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等上得分高于男生, 具有显著差异。一般来说, 女性一般多愁善感、温顺胆小, 更关注情感问题,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敏感程度自然高于男大二学生。

2. 农村学生的人格成长问题较城市学生突出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一方面导致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生活大多很艰苦, 他们寄希望于下一代身上, 使得下一代倍感社会的不平等和自己责任重大, 从而直接影响孩子人格成长, 另一方面致使城乡教育情况有一定的差距, 譬如, 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还不健全, 教育水平也比较低下, 因而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自然也不利于他们成长。因此, 农村大二学生心理咨询需求度高于城市大学生。

(三) 大学三年级:情感发展的冲突期

已经历过大一的所谓“古典主义”和大二的所谓“浪漫主义”的大三学生, 开始转向急功近利的“现实主义”。虽然学生可以开始独立生活了, 但是他们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 因此还不够成熟, 甚至是不能很好地处理感情问题。

1. 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辅导需求增大

当学生升入大三以后, 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大学的生活规律和学习方式, 因而他们会比较明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想要考研, 那么他们就会去收集有关考研的信息或者是购买和搜集备考的材料, 如想要报考学校所考的科目, 英语该如何复习, 等等。而毕业后想直接就业的人, 则要在毕业前参加各种考试, 准备自己的简历, 并尽可能多地拿到证书, 增强自身的硬件条件, 譬如, 英语四六级证书、国家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 等等, 亦或先去一些工作单位实习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还有就是想要留学的人, 他们要着手准备托福、雅思考试, 还要了解国外学校的学习方式, 办理签证和申请等。[4]

2. 人际交往多元化辅导趋势明显

因为大三的学生们都有各自想要努力的方向, 因而每个人的作息规律也自然会变得不同, 这也使得大家互相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再加上各种压力接踵而至, 很容易造成易怒的情绪, 甚至会出现寝室矛盾。同时, 处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人际交往圈子扩大, 交往方式多元化。因此大三学生人际交往多元化辅导需求显著高于其他年级。

3. 恋爱情感带来的心理冲突。

情感冲突在大三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统计,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在感情上遭受了打击, 甚至有走上极端道路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学生们初入大学时的感情是简单的,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接触, 可能会出现很多矛盾甚至是关系出现裂痕, 他们往往面临的是分开还是走下去的难题, 而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因而也就受到了困扰。[5]

(四) 大学四年级:择业、深造盲目期

而等到了大四, 学生们最关注的也就是未来去向问题。在这一阶段, 学生们往往会比较迷茫, 他们受择业的困扰较大, 再加上其他譬如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和恋爱等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眼光过高, 其次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面对学校、社会、家庭的三座大山, 学生们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 经常会面临几近崩溃的状态。在这一阶段, 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更要随时关注他们的情绪, 要将他们的状态调换到可控之下。[6]

摘要: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 一般经历入学适应期、稳定发展期、就业与深造准备期等三个阶段。通过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和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差异性分析, 可以发现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需求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通过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体系, 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不同发展阶段,心理辅导需求,阶段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华炜.大学生心理辅导需求特点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 :108-110.

[2]李滨.高校一年级男、女学生对心理咨询需要程度的比较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42-43.

[3]谢钢.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2) :300-302.

[4]韩俊彦.大三学生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 2003 (3) :28-30.

[5]夏纪林.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 2005 (27) :37-40.

[6]暴占光.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辅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10) .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2

城镇学生托管是一种什么情况呢?答案:刚性需求,非托不可!

A、学生家长存在“六大心理需求”。

晋级五年跟踪近万名家长的另一个发现,是发现众多学生家长还存在六大心理需求。即在家长抚养子女度过长达9年的“小学——初中”期内,长久存在六大心理烦恼。

一烦:学校布置的作业多,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或解题方法不当等原因而作业效率不高,由此导致孩子长年累月做作业开夜车,家长孩子都常年夜间休息不好,他们常常感叹不知怎么办。

二烦:双休日、寒暑假的孩子或某些城市下午放学很早(早至下午3时)的孩子,在没有家长现场管护的情况下,或者关在屋里看电视、玩电脑,时间久了伤眼睛,或者私进黑网吧打游戏时间长了就变成网瘾少年,他们常常哀叹不知怎么办。

三烦:自己辅导孩子在家做作业时辅导慢了,自己耐不住性子;辅导急了孩子容易发毛、起性子,他们常常哀叹不知道怎么办。

四烦:孩子放学回自己家,爷爷奶奶担心当爸当妈者管孩子太严,孩子受不了;送到爷爷奶奶家,自己担心爷爷奶奶管得太松或根本管不住孩子把孩子惯坏了,他们常常哀叹不知道怎么办。

五烦:孩子在长知识阶段,一天到晚问自己多达“十万个为什么”,自己不回答不行,而真要回答到让孩子满意的份儿上,自己又没有那份时间和精力,他们常常哀叹不知道怎么办。

六烦:独生子女孩子在家没有玩伴,不陪着孩子玩容易使孩子患上“独生子女孤独综合症”,陪着孩子玩,自己更没有那份时间和精力,他们常常哀叹不知道怎么办。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3

关键词:心理活动;教育心理规律;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121-02

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效果如何,与这些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关,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符合教育心理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语文教学亦如此。

一、为自主而言——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健全学生人格,培育学习自主性,树立主体意识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一)激发主动性,消除被动状态

学习主动性是学习动机的外部表现,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的首要条件。激发主动性,可以侧重于下面几点:强化学习目的的教育,把学好语文与学好其他学科以及在生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起来,激发间接动机;采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结合情境教学,激发直接动机;讲究导语艺术,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采用目标教学,在讲新课前提出学习目标,并阐明要学习的读写重点、项目的用途,激发求知欲。

(二)培养独立性,消除依赖习惯

独立性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特征,从个性发展来说,学习是一个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代替学生。因此,教师应注意采用“自学课文——质疑问难——精讲点拨——迁移应用”的导学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转化过程。

(三)锻炼坚韧性。消除脆弱心理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处处充满困难和挫折,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一遇到困难就畏惧、沮丧退缩、逃避,学习也就半途而废。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并指导学生运用适当方法,再读有关语句,尝试解决问题,直至完成任务为止,从而锻炼学生的坚韧性,消除脆弱心理,为自主学习铺平道路。

二、為积累而读——学会学习的基础

只有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迁移和应用才越有可能实现。因此,读中悟法,积累读写经验,扩大知识背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

(一)抽象,使知识概括化

贾德的概括心理论指出“只有一个人对以往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才可以完成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况的迁移”。根据这一理论。语文教学应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关键词扩充法、找中心句法、“砍枝削叶法”、比较法、求同去异等方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基本的读写的迁移作好准备。

(二)例证,使知识具体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原则本身,学生就可能认为只有这个例子适用于这个原则,其结果就只有很少的迁移效果。因此,语文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本组课文或其他文章,甚至自己的习作来印证已概括出来的读写方法,使概括化的方法返回到具体实践中去再求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迁移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为积累而读不应机械重复,应根据保持与遗忘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识记方式,在“正确理解”与“高效保持”的前提下,实现知识经验的厚积。

三、为迁移而教——学生学会学习、改头换面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不应仅仅是个别精选出来的教材,而应学习如何把它更有效地迁移到其他有关的学习中去。然而,迁移不是自动的,所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本身,并不能保证它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得以迁移。只有在广泛的读写语境中,慎重地进行迁移的教学,才会使由概括而来的读写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这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一)分析,使新课题类化

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论指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改变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这就是说,只有两种情境之间有同一性,被学生所感知,对它有清楚的认识,迁移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对新出现的课题进行分析。再与本组课文或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找出新旧课题的相同点。以便找到知识的关联点,把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使新课题类化,使知识迁移。

(二)联想,使旧知识再现

联想是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和类属联想,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现同类事物的有关知识,使某一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三)领悟,使旧知识迁移

格式塔关系理论指出:“顿悟关系是获得迁移的一般训练的真正手段。”语文教学应注意训练学生凭直觉捕捉瞬间即逝的“灵感”,选择某一读写方法来尝试解决读写问题,使已知的读写知识迁移到新的语言情境中。

(四)

为创造而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

学生的学习虽然说主要是通过模仿来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但是这些人类发现的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毕竟是生疏的。学生每获取点滴知识,都必须在模仿中经历前人的创造之路。而且只有创造性高、创造力强的人。才会高效地迁移应用有关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因此,培养创造精神,开发创造能力,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

1导提问方法,练思维深广度。语文教学应把单纯的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的方法,改变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模仿课文的练习题目。抓住重点词句,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并相互质疑、问难,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导思考方法,练思维灵活性。语文教学应结合有关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发散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3导提要方法,练思维逻辑性。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编拟提纲,并按提纲复述或写作,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4导评价方法,练思维批判性。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优、缺点,以及学生答题的正误进行评价。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5导想象方法,练思维独创性。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空白处或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大胆想像,训练思维独创性。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必将使学生由模仿走向创造。

(五)

为应用而学——学生学会学习的归宿

学会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归宿。

1基础性应用。基础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

2情境性应用。语文文字的应用离不开具体的时空环境。语文教学应通过图画、音像等手段,模拟或创设与生活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观察、感受、思维、表述。从而正确而熟练地应用语言文字。

3变式性应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改变人称、顺序复述课文或缩写、改写、续写课文片断,使学生在变式练习中应用语言文字。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4

关键词:心理,年级,策略

中年级孩子的年龄一般是9~11岁, 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 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中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 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 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他们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

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有多种分析方法.如从学生的自身条件的发展水平看, 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早期阶段.大致在学前期, 策略处于未掌握时期, 其心理认知还未发展, 因而他们不知在何时适当使用这些策略 (2) 中期阶段.即处在小学时期的儿童, 已经从多种渠道掌握了许多策略, 但是, 他们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老师或家长能给以适当的指导, 学习效果会提高很多. (3) 成熟阶段.即在初中和高中时期, 能自觉应用解题策略, 而且能根据情况调整策略.从人对信息加工的系列化和容量有限的特点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心理需求的过程分解为:形成问题阶段、设计问题计划阶段、执行解题计划阶段、检验反思阶段.下面就从这四个阶段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做具体阐述.

一、形成问题阶段

形成问题阶段这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 对学生来说是在心理形成解决问题的关键, 没有问题就无法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因而学生必须要逐字逐句读懂描述问题的每一个句子这时要注意对问题的理解中区分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 正确的识别信息将极大的促进问题的解决;相反, 不合理的识别信息或错误的识别信息将阻碍问题的解决.

在这个阶段, 小学生常常关注的是具体的问题怎么解决, 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处于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心理状态, 大脑中缺少相应的思考.老师在教学时, 可以先呈现问题, 让学生形成问题, 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获得一定的经验策略;再指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通过回顾性陈述交流, 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隐性变为显性.在学生交流时, 可能会从自己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出发, 提出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总结提炼, 来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二、设计问题计划阶段

计划是在理解了问题的条件和目标之后, 设计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设计的解题方案中, 应该注意要把终点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子问题.因此, 有效的解题计划的形成是受到终点问题的指引, 同时又要考虑已知条件, 选择合理的策略的过程, 需要解题者具有一定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经过合理的策略选择和运用, 来缩短问题的原始状态与问题状态之间的距离.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算法策略, 即是一种基于规则的策略, 它要求对能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性一一加以检验这种策略尽管费时, 但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另一类是启发式策略, 它能帮助解题者找到解题的捷径, 通过它的提示, 解题者往往不需要对所有可能性一一加以验证, 对问题就能快捷解决.注意这种策略尽管速度快, 但不能保证一定正确所以, 学生的解题策略要通过系统而长期的教学训练得以提高.

学生设计了解决问题策略的计划, 在正式实施前都具有假设的性质.没有计划, 就没有假设, 问题也就无法解决.一般来说, 对同一个问题, 个体往往会设计出多种计划, 这就需要进行选择, 以确定最佳计划.设计出良好的计划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越灵活, 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就越能设计出合理的计划.二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越丰富, 就越有利于设计计划的质量.从而能从广阔的问题空间中寻找出能达到目标的解题策略.这些就需要教师平时加以训练才能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三、执行解题计划阶段

把设计的解题计划实施到实际问题中去, 就是执行解题计划的过程.如果计划中的程序只包含几个可以具体计算出来的步骤, 计划很快就会得到执行.但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计划中, 不仅程序的结构本身比较复杂, 而且执行每一步都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在这个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执行计划时, 要让学生对所选的策略要明朗.如:组织学生执行计划时, 要让学生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应用策略的意识, 学生在这个阶段中, 是在不断的整合、应用不同的策略的过程, 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 并在新的问题中主动、综合、灵活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只有很好很灵活的执行计划才能更好地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四、检验反思阶段

问题解决过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检验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正确.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 即通过实践来检验.一个策略在付诸实施之后获得预期的结果, 它就是正确的;否则, 它就是不正确的.二是间接检验, 即通过推论来检验.直接检验虽然可靠, 但局限性很大, 有些策略不可能或不允许进行直接检验, 但可以通过推论, 淘汰错误的策略, 保留合理的策略, 选择最佳的策略.

在这一阶段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 没有反思就没有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平台.在教师的眼中, 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优劣之分, 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别, 都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做的努力.因此, 教师这时应给学生阐明和讨论策略的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比较不同的策略, 优化自我的策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反思,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己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特点, 适用哪些情况?还可以采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不同策略之间有无一定的本质联系?学生不断地经历这样的思考, 就能对策略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 就能得心应手地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5

近些年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拟从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入手,结合教育发展趋势,以理性的视角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体育兴趣的需求

通过对大学生们访谈,其中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且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对增进健康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入学以来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增强了。有资料证实大概有10%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会坚持体育锻炼,尤其是大学时代选修田径等相对比较枯燥的项目的同学表示毕业后会坚持锻炼的人数更少,这说明传统枯燥的田径教学或者说田径项目已经不适合在高校作为引导兴趣而存在的体育课了。大学时代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时代的体育教育最终要与终身体育接轨,这也是大学体育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因此,我们务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弘扬体育思想。在跨世纪的时代里,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更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涵盖在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

2、求知欲望的需求

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说比任何时代都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层次的提高,特别是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全民健身”这一原则,使他们对体育有强烈的求知需求。大学生往往力图深人了解与体育有关的知识,开始把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和将来工作联系起来。根据这一求知心理需求,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博览群书、更新知识、娴熟地掌握高校体育理论知识。在运动形式丰富多样追求个性化体育运动的今天,对于求知欲望强烈的现代大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求系统性;考核标准注重竞技性;教学形式体现规范性;学生练习要求纪律性,这种五、六十年代的体育教学运动模式的“四性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课的需要了。绝大多数学生迫切需求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仍然是现阶段高校体育的主体,这使得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在客观上造成障碍,严重阻碍了新时期体育的.发展。

3、生理心理的需求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进健康,另外一个目的是练就健壮的体魄和健美的体形,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存道德之仓库。有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更重于强身健体、健美体形,女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认识不足这是大学体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女生对于体育健身价值认识不足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大学体育课程对于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至少在课堂上要努力提高这个群体的认识。比如可以开展各种比赛、树立模范和榜样、宣传制造浓烈的运动氛围等。在此认识基础之上从课堂上课外活动上以及各种组织形式上继续加深引导,让女同学们不仅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生理功能,还要让她们认为体育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欣赏和体验,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体育可以使人开阔视野,结交朋友,提升学习生活适应能力等。

小结 学生对于体育有较高的兴趣、但是个别枯燥的项目阻碍了兴趣的继续发展。学生求知欲望较高,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对于体育的生理心理需求方面,男生较之与女生略高,提高女生群体对于体育的深层次理解迫在眉睫。回顾改革历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目前看来,虽然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明天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王素华,李荔.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我国课程改革[J].教学与管理,,(7):60-61.

遵循心理特征学好语文 篇6

1. 记忆是基础。

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与思维, 都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 运用语言尤其如此。冰心老人曾说:“积累词语, 像银行折子一样, 存得越多, 支取才会越多。”郭沫若也说:“胸藏万汇凭吞吐。”这应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记住与掌握丰富的口语与书面材料应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里特别强调的是, 一个人的语言的最佳发展时期是小学、初中阶段, 孩子的最大特点是机械记忆力很强, 趁这时让他们多熟读背诵优秀的古典和现代诗词文章, 会让他们终身受用。即使一时不大理解也没关系,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他们会逐渐理解的。我们总是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却从不说“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实际上, “理解”与“记忆”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而且这两者都有一个过程, 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往往需要许多次地反复才能得到加深和巩固。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的《春》一课时, 学生赏析得津津有味, 我见机不可失, 又为学生推荐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写景散文《荷塘月色》, 并要求背诵。虽然此文是高中的课文, 但是里面写景的优美文字却可以应用到学生写作中。学生在接触与记忆的过程中, 由不理解到有所了解, 由此达到熟稔和自主应用的程度, 对阅读和写作的益处不言而喻。

2. 感受是根源。

学语言得靠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体味, 别人是不能替代的, 因为语言反映客观事物, 只有把语言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 人才会懂得语言的意义。但是,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眼目睹, 这时就要用自己头脑里“贮存”的事物表象、生活经验, 或者说已有的认知结构、情感记忆等去联想、想象、分析、比较, 以求得间接的知识, 从而获得对语言的理解与体味。例如学习文言文《口技》一课, 文中口技表演者栩栩如生地模仿夜深人静时, 一家四口熟睡后“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现在城市里生活的学生别说听见老鼠的叫声, 就是看见都少, 那么怎么帮助学生理解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先听、然后想、最后看, 获得感受后, 再赞叹表演者技艺高超。这个事例说明从生活实践中获得了深刻的理解与体味, 才叫“语感”。如果没有这种生活实感, 单凭给学生的解释, 总会觉得抽象空洞, 难以体会。所以说语文教学中, 学习语言须学生自己切身体验。

3. 训练是手段。

语文课的“训练”, 是由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组成的矛盾统一体, 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读、背、写、听、说、思的特殊的语文实践和基本策略。所谓“训”, 是教导, 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推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是讲解, 即教师对语文知识 (包括语文学习方法) 的传授;是启发和点拨, 即教师引导学生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抓住关键, 与学生平等对话, 启发诱导, 激活学生思维;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与表现的评价。所谓“练”, 是练习, 即为了巩固语文学习的效果而进行的反复练习。语文课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 对学生进行读、背、写、听、说、思的特殊训练的语文实践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 记住更多的词语、句子, 记住更多的典范的诗词文章, 并逐渐对他们加深理解与体验, 可以使学生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程度。

以上三点, 概括地说就是记、感、练。这三方面反映了人学习、运用语言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在社会环境中遵循心理特征学语文, 人文教育的鲜花就会在潜移默化中, 在学生的心田里潜滋暗长。

吕晓艳, 黑龙江省大庆市兰德学校教师。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遵循心理特征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记忆是基础;二.感受是根源;三.训练是手段。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7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满足学生感情上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人都有感情上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 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二是归属的需要, 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 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并相互关心和照顾。”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因此, 我把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成小组学习制。即每一个同学都被分编到一个小组, 全班根据不同的班容量分成五到八个小组, 每个小组确定自己的名称和学习目标, 制定自己的口号。这样以来, 每个成员都有了自己的组织, 同小组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共同完成本小组的目标。在团结互助的过程中, 满足了学生感情上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 小组学习制的实施, 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井然有序, 充满了生机, 能够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但是, 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个体, 尤其是那些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的孩子, 他们的这种需要更强烈,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 朋友和班集体将成为他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 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家庭关怀的不足,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所以, 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 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人的自尊, 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 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 尊重需要得到满足, 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 对社会满腔热情, 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 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曹铁帅同学是刚刚转过来的。他总是很高傲, 目无尊长, 看不起班里的任何一个同学。他连最简单的作业也写不上来, 却说:“这些小题, 我都不屑于去做”, 他经常迟到, 无故旷课, 严重违反课堂纪律却不以为然, 一时间成了语文课上的“老大难”。后来, 我还是从他的自尊心和希望被人尊重出发, 一点点改变了他。课上, 我请他回答问题, 可他并没有回答上来, 这时候无论是让他坐下, 还是训斥他一顿都会让他感到很没面子, 因此我想到了补偿原则, 便让他表演一个节目来弥补一下。他很认真地唱起了周杰伦的《双节棍》而且还唱得很投入, 竟不自觉地跳起来, 但跳得很拘谨, 台下的学生表现出一幅很不屑的表情, 甚至发出了鄙夷的笑声。他唱完了, 很紧张的看着我, 我以班内同学不同的评价方式说道:“曹铁帅同学很勇敢, 他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唱歌, 还和着音乐的节拍跳舞, 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我想他下一次一定有勇气回答一个漂亮的问题!”听到我说这些, 曹铁帅紧张的表情放松了, 长长的松了口气。以后, 他果然很努力的学习语文, 而且还抢着回答问题。课堂上, 他象变了一个人, 学习兴趣提高了。可没过几天, 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居然又迟到了。当着全班那么多同学的面, 我没有训斥他, 而是用幽默的语言笑着对他说:“奥, 原来是曹大帅来了, 名人的脚步总是姗姗来迟嘛, 可是你知道吗, 我们等你已经等了太久, 我们多么希望铃声还没有响, 就已经看到你伟大的身影了啊!”他红着脸下去了, 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给学生以尊重, 远比严厉的训斥更能给他以心灵的震撼, 更能激发其改过自新的内力。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 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 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但是, 这种需要一旦不能满足, 他可能会以其他的非常理的形式爆发出来, 所以, 我们要善于甄别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特殊现象, 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来解决问题。

李尚同学课上异常活跃, 还经常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同学们的不满, 或者公然在课堂上说一些很离谱的话以博得同学们的阵阵笑声, 在同学们的大笑声中, 他似乎得到了一种满足。经过观察, 我分析到:他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和重视, 但又没有合理的方法, 因此就以一种“搞破坏”的, 很极端的方式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当同学和老师都把注意力投到他身上的时候, 他得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后来, 我和李尚谈心, 发现他的英语学的特别好, 便在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中让他讲英语故事, 还充分发挥他的组织才能, 帮助班内完成大型话剧《孔雀东南飞》的编排、组织、和演出活动。在老师有事的时候他还能够帮助老师组织课堂, 成了老师得力的助手, 在同学们的赞许和佩服声中他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为了满足每一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还开展了许多活动, 比如:个人风采展示会、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沙龙、辩论赛等活动, 争取让每一位鲜活的生命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尽其才”。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8

笔者认为一节成功的体育课,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点:1.教学目标制定科科学合理、具体、有观测性;2.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学习;3.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教学增量明显。三点相互独立又彼此统一。教学目标源于体育教师的积淀, 包括对职业的倾注、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认识、对学科的理解;学生参与程度源于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心理需求;教学目标的达成, 源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处理。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需求都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得以实现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

设计一堂好课好比做一杯学生爱喝的牛奶。首先必须有一头好牛, 只有一头好牛才能产出好奶, 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具体、有观测性的教学目标。在有了一杯新鲜、卫生、蛋白质含量高的牛奶以后, 不能硬逼学生喝下去, 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喝下去。这时候必须了解学生的口味, 学生喜欢吃草莓呢, 还是喜欢吃香蕉。如果学生喜欢香蕉, 那么如何把香蕉与牛奶有效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主动地喝下去便成为教师的教学艺术。需要做的是了解学生的口味, 如何把学生的口味与牛奶有效地结合起来。即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如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捕捉学生的心理需求

(一) 望——观察学生课余活动, 剖析活动中的主要元素

如学生平时喜欢玩的拍手游戏。据笔者统计这个游戏在学校流行的版本不下10种。为什么学生对这个游戏这么感兴趣, 一是因为这些游戏大多边拍手边进行有强烈的节奏感;二是需要游戏者有快速的反应和迅速的判断;三是这些游戏大都有一个特定的故事背景;四是动作夸张形象、语言生动有趣。

(二) 闻——听取学生对体育课的反馈和建议, 换位思考教学策略

听取的方式主要有口头和书面两种。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课堂反馈和建议及时进行反思。如果反映好, 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学生对你的什么环节最感兴趣、最难忘?你满足了学生什么方面的心理需求?如果不好, 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换位思考学生在这个教学目标下, 希望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心理体验, 再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 这个教学目标可以给学生什么样的心理体验。

(三) 问——询问学生班级情况, 提取共同心理趋向

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起相处了两三年以后, 都会形成一个相对鲜明的班级气质。这种气质相对固定又不断增强。比如说一个班的学生特别团结, 一个班的学生比较好胜, 还有的班学生天真活泼。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 并且学会利用这一点。比如说团结的班级在组织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好胜的班级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天真活泼的班级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

(四) 切——用心感受教学进程, 捕捉学生即时需求

发现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 不要被自己所营造的课堂氛围所迷惑。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提升的, 教学需要给学生真正的、更深层次的体验。好比让六年级学生玩老鹰抓小鸡, 学生会开心吗?我想:会, 在教师的鼓励表扬下、在教师积极参与下, 学生一定会开心。但这种开心仅仅是“皮笑肉不笑”, 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开心。教师不要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五) 学生对体育课的三大心理需求

如下图所示, 通过研究和总结发现, 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需求主要有愉悦和放松、成功和自信、幸福和满足这三大心理需求。这三大心理需求有以下特性:1.统一性:三种心理需求不独立, 大多以交叉的形式共同出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只是有时我表现得比较突出, 有时你表现得比较突出;2.递增性:随着年龄的增长, 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刺激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主要取决于活动中智力投入的程度;3.差异性:班级的差异性较大, 如有些班级愉悦和放松需求较大, 有些班级成功和自信的心理需求较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三大心理需求是相对稳定的, 体育教师如何驾驭这三大心理需求, 同时把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有机统一起来, 成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

三、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要调整的三个因素

(一) 改善体育课的课时目标

1.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能够一节课解决的问题决不上两节课, 需要两节课上的决不上一节课。永远给学生一个跳一下就可以摘到的桃子。

2. 科学细化教学目标:

细化教学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更容易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 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寻找到教材中更多的兴奋点。教师们必须明确: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细化, 哪怕是单个篮球滑步动作也可以细化成同侧脚先行和降低重心两部分。可能学生对整个滑步动作不感兴趣, 但可以在同侧脚先行和降低重心中找到快乐。

(二) 改变教学设计, 调整教学策略

1. 从教材出发, 整合教学内容, 化腐朽为神奇。如:篮球运球与丢手帕相结合、耐久跑与足球运球相结合。

2. 把学生平时玩的简单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如:拍手游戏改编的体育热身操。

3. 把学生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喜欢看的动画片等, 把学生的兴趣爱好, 以模仿、改编、创设情境等形式引入课堂。

4. 利用学生身边的场地和生活工具, 进行场地和器材的开发。

(三) 引导学生的需求

1. 开展体育比赛, 以活动促进教学。

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以前, 先开展篮球投篮争霸赛。这样学生对投篮技术的渴望急剧增加, 篮球技术成为畅销产品。

2. 有意培养, 引导学生共同心理趋向。

如经常开展和普及对抗性较强的体育竞赛, 如踢毽、篮球半场比赛, 提高学生的好胜心。这样, 只要教学内容用竞赛的形式来教学, 教学效果都会较理想。

3. 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引导学生业余爱好。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9

1. 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 他们就会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投射到当前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来。这里所说的心, 自然是指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数学学习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有足够的积极情感去迎接学习的挑战是有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怎样才能让学生具有这样积极的情感?我认为, 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因为每个人都有获得安全的需要, 特别是儿童, 他们对教师甚至同学都有着一种依赖性, 他们想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保护。例如,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位教师在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 上课时教师先不讲, 让学生将自己预习的收获和困惑说出来, 每个学生都要发言。很多学生非常惊讶, 教师不讲能学会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所怀疑, 但是他们的积极性还是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上课时, 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主要是源于学生积极参与, 自主学习。学生的自学反馈足以比教师讲一节课的效率高得多, 即便有些地方讲解不到位, 但是经过教师的适时点拨, 学生也很快掌握了。深入分析一下可以看出, 教师对学生、对教材都非常了解, 他深知复式折线统计图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统计表知识的基础上的, 他相信学生不仅能自主学习, 而且还能学得很好。教师遵循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规律, 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从而在情感上认同这种学习方式。

另外, 教师还要改变学生心目中的“教师是万能的”想法, 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教师有时也要承认自己的无知, 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 教师一般不要立即回答, 而是要把这个问题再抛给学生:“谁会解决?”“老师也解决不了, 我们一起来研究吧!”等等, 教师把了解的信息和盘托出, 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 一些不经意的信息也许有助于找到答案, 让学生清楚教师不可能通晓一切, 重要的是, 使学生懂得获取欲知事物的好办法, 懂得教师和学生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合作伙伴, 使他们在情感上有一种安全感。

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可, 在心理上认同, 才能谈得上有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具有知识基础、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感情、具有需要被人尊重和激励的个体, 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法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导学法, 就是要让自主学习有章可循。教育家叶圣陶说:“课本只是个凭借, 凭借它历练学生的学习本领。”因此, 教师的任务绝不限于向学生讲解一道例题, 更重要的是指点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具体地说, 教给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使他们学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学会正确地读题、分析、解题, 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解题策略等, 都是指导学法的体现。例如, 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后, 出示题目:“一条线段长8米, 平均分成3段, 每段长 () 米, 第3段的长是全长的 () 。”学生无论是从审题还是意义的理解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时教师先不讲, 让学生仔细读题, 认真分析, 答疑问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 发现两个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 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认为, 只有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贯穿于全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终达到“教, 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从而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提供方法支撑。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才能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进行。

3. 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

曾看过的一段录像资料《美国二年级的数学课堂———认识周长》, 对我启发很大。教室里面有沙发、有学生的生活必需品, 学生上课时可以站着、坐着或者趴在地上, 还可以喝水、吃东西……学生非常自由。学习前, 教师先讲一个故事, 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然后再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 学生想尽办法借助于教室里的物品进行测量, 充分动手操作, 认识周长。这样教室里的一切都是学生学习的资源, 学生学习的环境创设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的, 这样的环境才是学生喜欢的、需要的。我们的教室, 不是一般的空间或场地, 它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特殊环境, 如果能优化环境, 提供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 让学生个体与外界的学习环境融合, 优化课堂学习资源就一定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例如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我们要利用教室已有的资源, 如黑板、荧屏、地面方砖、电脑键盘、玻璃窗、门面、课桌面等, 还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为他们提供学习过程中需要的物质资源, 如手帕、邮票、田字格、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米尺等,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让学生准备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

遵循学生心理需求 篇10

SNS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与六度分割理论、150法则的社会网络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1], 完整的SNS网络概念包括社会化网络网站、社会化网络软件和社会化网络服务, 三者分别从硬件、软件和服务模式上定义了SNS网络, 无论使用哪种概念, SNS网络都旨在提供一种建立、维持社会网络的沟通机制。六度分割理论为SNS网络提供了一种扩展社会交往的模式, 即通过推荐好友的关注对象和具有相似兴趣的用户, 来扩展用户的人脉, 实现有价值的沟通和写作, 丰富和积累自己的社会性资本[2]。

根据《SNS网站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SNS网络用户人群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6-25岁, 这一群体占全体SNS网络用户的人数73.3%。在这个群体中, 大学生网民构成了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主流SNS网络用户的主要组成部分, 了解大学生SNS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 对于建设协作型性学习网络, 疏导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这是一种假设生成研究, 从某一程度来说, 质的研究方法是建立理论的典范,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扎根理论[3]。和以往基于既定假设的量的研究不同, 扎根理论从搜集资料开始, 然后进行不带任何先验的分析, 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编码, 这些编码扎根于相似的概念, 然后研究者从这些概念中形成理论创新的范畴, 这就和传统的定量研究先选择一个理论框架, 再运用改理论模型对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完全相反[4]。

(二) 研究过程

1. 资料搜集过程

资料搜集过程采用半结构性访谈, 被访谈者采取判断抽样进行选取, 选取了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大学生, 访谈在满足信息饱和性原则时结束。最后本研究搜集到有效访谈人数29人, 其中男性15人, 女性14人。每次访谈时间为30-45min, 共搜集到访谈录音整理而成的文字材料22万字。

2. 资料分析过程

扎根理论方法有一套供研究者使用的完整的编码步骤, 为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研究程序。

(1) 开放性编码

扎根理论进行的第一级编码是开放性编码, 研究者首先要把研究材料打散, 然后进行非常仔细的登录, 研究者需要时刻保持敏锐性, 确保没有忽略每一个能代表一定意义内容。研究者对这些观点、主题和想法进行概念化, 给材料进行命名, 命名可以使用当事人的原话, 也可以是研究者自己的语言, 不要担心这个命名现在是否合适[5], 概念化后研究者给每一个命名一个号码。为了确保开放性编码的详尽, 研究者需要使用不断比较的方法, 反复对材料进行分析、编码, 漏掉的登录可以在一轮又一轮的反复比较中重新得到编码。接下来, 研究者需要将零散的、独立的概念抽象化为具有相同内在联系的更高级别的范畴, 这就是范畴化的过程。

(2) 关联性编码

扎根理论进行的第二级编码是关联性编码, 也叫做轴心性编码。是将开放式编码中整理出的概念和范畴按照一定联系关联起来, 于是在一级编码中被打散的概念又被组合到一起, 但是这种组合不是生硬无序的, 而是按照概念和范畴之间内在的联系将其有机的关联在一起形成更为高层次的类属, 这个类属相当于一个“轴心”, 归于这个轴心类属下的概念和范畴都与这个类属具有清晰具体的联系。

本研究得到了打发时间、寻找乐趣、维持关系、开拓朋友圈、虚拟友谊、归群、好奇心、信息收集、获得尊重、自我展现、追求流行、倾诉情绪、抒发心情、共情共14个轴心类属。

(3) 选择性编码

扎根理论进行的最后一级编码是选择性编码, 也叫做核心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将关联性编码中得到的轴心类属进一步具体化, 选择具有相关性的轴心类属继续形成更高级别的“核心类属”, 这些核心类属统领着研究的中心现象, 将所有的概念和范畴都囊括在其之下。找到了“核心类属”, 再根据“核心类属”和研究目的的关系, 就可以发展出研究的“故事线”, 形成对资料概念、范畴、类属和“核心类属”之间脉络的清晰勾勒, 从而得到对本研究的“扎根”理论。

本研究得到娱乐、社会交往、认知需要、获得尊重、情感诉求5个核心类属。

本研究得到的故事线如图:

三、研究结果讨论

(一) 娱乐需要

高校课程安排比较宽松, 大学生又离开家庭独立生活, 在课余、夜晚和周末大学生都有相当多的空余时间, 这为他们充分放松自己、娱乐身心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访谈中, 100%的被访者提到SNS网络的娱乐性功能, 大量被访者表示正是基于娱乐的目的他们才开始使用SNS网络。SNS网络提供了和其他用户互动的社交性质游戏, 如早期的“偷菜”“抢车位”“奴隶买卖”等, 还提供了类型丰富的娱乐插件, 如语音相册、星座资讯和在线听歌等应用, 这些功能满足了大学生SNS网络用户的娱乐需要。

“娱乐需要”这个核心类属是由“打发时间”和“寻找乐趣”两个轴心类属构成。

并不是所有的用户在使用SNS网络是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 很多时候是靠SNS网络的娱乐性来打发时间。

除了打发时间, 很多被访者会主动寻找SNS网络上的乐趣, 在关键词词频统计上“好玩”“有意思”“搞笑”等代表趣味的关键词达到了172次, 相当于平均每个被访者会在访谈中提到5.93次关于乐趣的词汇, 仅次于关于“人际”的词汇的词频数。

(二) 社会交往需要

SNS网络并不仅仅是满足了用户的娱乐需要, 因为数量众多的音乐、视频、游戏网站在娱乐性上的表现比SNS网络更为突出。事实上, 使得SNS网络在大学生中具有高度用户粘性的主要原因是SNS网络的社交性, 这也是SNS网络的产生的基础。

“社会交往需要”这个核心类属是由“维持关系”、“开拓朋友圈”和“归群需要”三个轴心类属构成。

社会交往首先要维持原有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很多是异地求学, 网络无疑提供了维持原有朋友关系最便利的平台。SNS并不像即时通讯工具那样需要对话双方都在网上, 才能从对方的反馈中了解对方的情况。SNS网络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人的平台, 用户在自己的首页就可以看到好友的动态, 然后可以通过留言、转发来和好友互动。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需要不仅仅满足维持原有关系, 还需要拓展新的朋友圈, SNS网络提供的好友推荐功能, 将具有相同背景的用户关联在一起, 通过推荐相同地域、相同学校的大学生, 或者具有相同爱好、目标的大学生, 拓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

除了维持和开拓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SNS还满足了人的归群需要, 归群需要是指自己被群体认可和接纳的需要。大学生用户在SNS网络上有不同的好友群, 中学的, 大学的, 班级的, 学生组织的, 不同的好友群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的归属感.

(三) 认知需要

认知需要是个体参与和享受认知努力的倾向。SNS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分享, 分享可以使信息在社交网络模式中以几何级数速度的传播。由于SNS网络用户群的趋同性, 用户分享的信息常常是朋友圈所需要或者喜爱的, 因此在SNS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比在普通网站上的信息更有针对性。

“认知需要”这个核心类属是由“好奇心”和“信息收集”两个轴心类属构成。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SNS网站上的的信息常常是以标题的形式出现, 如果要详细查看里面内容, 需要点击打开图片、视频或者日志。

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已经成熟, 有着充沛的体力和脑力进行学习, 大学阶段也是人生最为求知若渴的阶段, 网络由于知识海量性和获取便利性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除了学业知识, 大学生更关注和其生活、前途相关的信息。研究显示, 毕业年级学生利用SNS网络收集有关“就业信息”“考研信息”的人数超过利用SNS网络娱乐的人数。

(四) 获得尊重的需要

获得尊重是指取得成功并获得他人的赞赏和正向评价, 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需要。在SNS网络上, 大学生常常秀出自己出色的一面, 旅行的照片、参加活动的视频, 关于学习见解的日志, 甚至是游戏问鼎的截图, 这些都是希望获得来自好友的关注和赞扬。获得尊重就会获得价值感, 获得良好的自我评价, 这种感受是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 吸引大学生用户不断地使用SNS网络。

“获得尊重”这个核心类属是由“自我展示”和“追求时尚”两个轴心类属构成。

自我展示是指个体将个人信息、形象以及统一性传达给他人的过程[6]。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好友, 会获得好友的留言和点赞, 因此大学生用户充分利用SNS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进行展示, 发状态、写日志、传照片、分享信息.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对时尚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力。掌握到最新的流行趋势, 用最新潮的服饰、装扮和电子产品来装饰自己, 让大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SNS网络上提供了很多时尚的产品介绍, 也给予用户自由装饰自己主页的操作, 让青年用户充分追求时尚。

四、研究展望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中的扎根理论范式, 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细致的编码, 从而得出了五种大学生用户使用SNS网站的心理需求。扎根理论在此过程中, 协助研究者构成了需求理论。但是这五种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 每个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生用户的SNS网络的使用情况, 还是未知, 这有待后续的实证研究进行补充。

本研究是一个基础研究, 但是如何应用此模型, 促进大学生SNS网络的合理使用, 让大学生更好的在网络平台上学习、交友和娱乐, 本研究并没有给出答案, 期待未来的研究有更加深入的探索。

摘要:SNS网络是当代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形式之一。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质的研究范式, 以一种开放的精神和敏锐的观察, 对第一手材料进行编码分析, 建立了大学生SNS网络用户以娱乐、社会交往、认知、获得尊重和情感诉求共五个核心需要为基础的心理需求模型。

关键词:扎根理论,大学生,SNS网络

参考文献

[1]邓仲华, 邓又霖.SNS用户交际需求模型与系统实现研究[J].情报学报, 2012 (12) :1305-1313.

[2]傅亚平, 赵晓飞.基于网络效应的SNS网站用户参与动机和参与强度研究[J].财贸研究, 2011 (6) :107-116.

[3]周明洁, 张建新.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质”与“量”的整合[J].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 (1) :163-168.

上一篇:船舶节能管理下一篇:农村小学有效习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