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策略(通用11篇)
情感与策略 篇1
摘要:人红是非多, 明星的知名度与危机会相伴而生, 明星夫妻、情侣的情感纠葛, 更是受人瞩目。在情感危机发生后, 处理得当的明星将会收获公众理解, 甚至提升美誉度, 而处理不当的明星会因此形象受损, 商业价值贬低, 影响个人职业发展。本文阐释了明星情感危机公关的含义, 通过分析部分明星应对情感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 提出明星在面对情感危机时应采取的公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明星,情感危机,危机公关策略技巧
一、明星情感危机公关的几个问题
(1) 明星。本文中的明星是指在娱乐圈中, 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的公众人物, 包括演员、歌手等艺人。
(2) 情感危机公关。情侣或夫妻二人因自身问题、第三者插足或是遭遇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产生了情感危机, 双方针对这一危机所采取的诸如将分手或离婚信息传达给他人、保护自身形象、使情感危机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化的一系列行动, 统称为“情感危机公关”。情感危机公关属于明星危机公关中比较普遍的一种。
(3) 明星情感危机的危害。明星一旦发生情感危机, 很容易使得公众对其产生负面印象, 进而会有公众选择拒绝收看、收听该明星的电视或者音乐节目作品, 拒绝购买该明星代言的产品, 这将直接影响该明星的商业价值和个人职业发展。
二、明星情感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旦情感危机被媒体曝光, 对于明星的形象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发生情况紧急, 许多明星会感到手足无措。若要将情感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需遵循危机处理的几个基本原则。
(1) 快速做出反应。英国著名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曾经提出危机公关的3T原则, 即You’reyourowntale (以我为主提供情况) , Tellitfast (尽快提供情况) , Tell itall (提供全部情况) 。绝大多数明星在危机事件被曝光后, 往往选择回避问题, 这将导致公众对明星的态度从怀疑、不确定, 到彻底否定、恶意评价。今年3月28日, 某娱乐周刊主编在其个人微博上暗示周一将会有明星猛料发布, 许多网友和媒体人转发该微博并猜测该消息的当事人, 其中大陆明星文章和姚笛被提及的频率最高。周一零点刚过, 文章在微博上发表了出轨致歉信, 三分钟后文章妻子马伊琍也发布微博, 选择原谅丈夫。而作为“第三者”的姚笛, 选择了逃避, 没有在大众视野中露面, 有传言称她至今无戏可拍。在出轨门曝光以前, 当事人没有选择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立刻做出反应, 而是急于想花钱掩盖这条报道, 但结果是引火浇油, 让此事发酵得更为热烈, 持续几天占据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首位。
(2) 借助媒体引导舆论。媒体是公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 平时明星们要和媒体处理好关系, 一旦发生危机, 要为媒体提供新闻事实, 引导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向, 稳定社会舆论, 避免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走样”而产生不利于明星的谣言。2010年3月27日, 香港艺人郑中基与蔡卓妍举行记者招待会, 公布了两人已于2006年结婚并决定分手的消息。郑中基在发言时一度激动落泪, 蔡卓妍同样眼圈泛红, 两人当众表示, 希望以后仍是朋友。此前, 媒体和网络上关于两人从隐婚到离婚有过多种猜想。为减少名誉损失, 两人召开发布会, 向媒体和公众公布感情事实, 称离婚原因并非外界猜测的逼婚或男方劈腿, 只是“因为了解而分开”, 化解了此前“隐婚”之谎, 还达到名气提高、品牌呵护的双重效果, 不至于因为捕风捉影的报道而变成媒体竞相炒作的话题。
(3) 态度诚恳不畏缩。明星情感危机事件曝光后, 如果有一方明星犯错, 不要畏缩, 要及时直面媒体, 诚恳道歉, 让公众通过媒体读到事件本人的态度, 而不是推卸责任, 或转移话题焦点。2003年12月16日, 张国立之子张默殴打女友童谣, 致使对方尾骨骨折, 并险些被毁容。家暴门发生后, 张默对外一直保持低调, 不作任何解释。后来接受采访时, 张默虽然就打人事件进行了道歉, 但同时透露此事另有内情。随着新闻焦点转向女方, 媒体挖掘出童谣被打原因是她与中戏副教授的“交易”被张默察觉, 暴怒的张默才打得童谣多处受伤。在整个事件中, 童瑶一没有诉诸法律, 二没有要求补偿, 只是召开记者会, 并一味吐苦水, 放大张默的负面, 结果误伤了自己。最终结果张默再也脱不了“打人者”的案底, 童谣自身也没有收获公众太多的同情。
三、结论
明星是公众人物, 所言所行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粉丝, 因此要注重自身形象及其商业活动, 在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共存, 在情感危机发生以前, 明星应有一定准备, 一旦危机曝光, 要把握好处理危机的管理原则, 正确地评估形势, 积极应对, 争取将危机演变为契机, 收获公众理解。
参考文献
[1]卢涛, 陈彩霞, 苗萌.我国体育明星公众危机应对策略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0 (3) :132-134.
[2]冷凇.中西方媒体在危机事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D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707251.html, 2005-9-19.
[3]许莎.名人危机公关策略技巧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2.
[4]许心仪.论网络时代明星的危机公关策略[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3, 27 (2) :35-38.
情感与策略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教学;价值;策略
初中英语作为引导学生步入英语世界的重要阶段,对于奠定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未来英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特别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应该将情感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初中英语教育当中,通过良好的情感教育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情感教学的价值认识不到位,而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情感教学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体系当中,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情感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价值
1.有利于推动教学创新。将情感教学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能够进一步推动初中英语教学创新,这主要是情感教学能够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进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新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教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激发教学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动力,进而有利于推动初中英语教学创新。
2.有利于提升感染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感染力,进而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夯实师生之间的感情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主导变为引导、教导、开导,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展示,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加热爱初中英语,能产生强大的“正能量”,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情绪,因而情感教学能够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感染能力。
3.有利于强化学生兴趣。对于情感教学来说,其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具有“动力”功能,因而将情感教学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热爱学习英语,特别是教师与教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之后,学生会对英语老师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依赖性,使学生的“学乐”与“乐学”形成良性的循环。
二、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1.师生关系缺乏和谐性。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对于初中英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初中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但师生关系缺乏和谐性仍然是制约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重要因素。比如目前一些初中英语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良性沟通,高度重视课堂沟通,但在课堂之外的沟通还不够到位,这就直接导致情感教学缺乏全方位的“情感因素”,必然会制约初中英语情感教育的深入开展,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教学模式具有枯燥性。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比较枯燥的问题,尽管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将情感教学融入到了教学体系当中,在其教学模式还没有与情感教学形成同步,比如一些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情感博学 的过程中,对于情感表达不够重视,同时也缺乏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与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必然会影响情感教学的效果,甚至存在着“神形分離”的现象,情感教学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3.教学氛围缺乏浓厚性。对于初中英语来说,要想使情感教学取得成效,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大力营造教学氛围,特别是要对课堂教学氛围给予高度重视。但从目前一些初中教师开展情感教学的情况来看,对此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认为只有与学生处好关系就属于情感教学,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氛围不深厚,制约了教学效果。
三、加强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优化策略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放在首位,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才能使情感教学有了良好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都要将“平等意识”和“服务理念”作为情感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络,既要尊重学生、又要理解学生、更要了解学生,通过接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高度重视赏识教育,当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取得成绩时要给予表扬;当出现问题时应当给予理解并进行引导。
2.创新情感教学模式。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要学生将情感因素更好的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当中,首先要对教学目标方面融入情感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设计,将情感目标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初中英语教学更具特色性。要高度重视交流教学,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不仅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多使用英语,而且在教学活动之外,比如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也应当多使用英语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而且也能够使情感教学取得成效。
3.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对于初中英语情感教学来说,师生情感的深浅、多少、远近都会对教学造成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方面狠 下功夫,积极创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拉近师生感情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更加充分的调动。比如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重点要在引导和教导方面下功夫。
综上所述,情感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教学当中,但目前初中英语在应用情感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师生关系缺乏和谐性等已经成为制约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特别是要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新情感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秦勤.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08).
[2] 胡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4(24).
[3] 王克诚.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5(14).
情感与策略 篇3
一、挖掘知识载体,凸显情感目标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有效地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努力挖掘那些有助于“情感”教学的材料,并且在“教学目标”这一栏中凸显出来。根据学科的内容目标,教师可挖掘教材中知识载体,凸显四个方面的情感目标,具体对应如下:
教师要以“情感”为切入口,引导《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善于挖掘《历史与社会》课中材料背后的“价值因素”,寻找“启情点”,找准切入口。
如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教学“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这一历史事件,在学生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鉴真在海上的情景,并接着设问:你最欣赏鉴真的什么品质?为什么?又如在进行《傍水而居》的教学设计时,笔者较为注重的是情感目标的设定与达成,从水乡孕育的城镇到靠水吃水的大鱼岛村,再到“因水而兴”的威尼斯,体验水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感悟到“水是生命之源”,再补充关于“太湖水污染”的材料,让学生去领悟要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道理,并让学生从写关于“水”的格言,到课外“节水方案的设计”,反思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强化这个情感目标的落实。
二、创设各种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发生态度变化。因而,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是强化知识与情感综合融合的重中之重。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如下的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1. 故事情境。
就是通过一定的故事阐述,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如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自杀殉国,表现了资产阶级维新志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之心,但学生通过这个史实,是否在情感上体验到这一点,对谭嗣同的行为是否理解,这就必须通过故事情境来解决。教师介绍维新变法失败的形势,说明谭嗣同有逃走的机会,介绍谭嗣同临刑前的话题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诗句,引发学生体验。聆听亲历抗日战争的老人们讲述的真实故事中体验和认识战争的真相,如书中所言:“真实的历史被浸染在舞台背景和老人们的故事里,学生们感受到了真实的历史。”老人的故事成了学生思考、讨论的话题,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便把情感教育目标隐藏在情境之中,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由此可见,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现实社会事件加以故事性的描述,如商鞅徙木立信、赵高指鹿为马、玄奘西行取经、波音飞机制造的跨国性、假酒事件等,文字的描述越具体生动,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2. 媒体情境。
媒体情境主要包括音乐、录像等,在教学中运用与社会学科知识相关的影片等多种媒体创设媒体情境,更能激发情感体验。如在讲《感悟不平凡的变化》一课中可播放《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培养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坚信改革开放必定会取得更大胜利的情感。再如讲长征,可播放影片《长征》片段,引发学生对红军英勇善战,不怕艰险的情感体验。
3. 问题情境。
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以思启情。如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在讲《秦的统一》时出示了“关于秦始皇的一道题”: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他父亲秦庄襄王去世,他继承王位。22岁,举行成人加冕典礼,从此开始亲理国事。39岁,实现了国家统一。50岁病死。欧洲人称他为“中国的拿破仑”。有人推测,英语的China一词,可能来源于“秦”(chn)。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个人物》,把秦始皇罗列其中。根据这段材料,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3岁时,你在干什么?22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39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50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又如他在《傍水而居》的教学设计中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 (1) 水对于人类有其特殊的意义,请你讲一讲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大家开动脑筋,认真讨论。 (2) 同学们在学校中有没有浪费水的行为?如果有,请大家列举。 (3) 课后,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家庭节水方案,比一比,看谁的方案科学、合理。像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实物情境。
实物情境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运用与社会学科知识相关的各种实体物件、物件模型、情景图片等创设实物情境,引发情感体验。如在讲解《全民族的抗战》时,教师应结合直观《“一二·九”运动的学生举行反日救国示威游行》的插图,创设情境,描述青年学生为了抗日救亡,英勇顽强地与军警搏斗的悲壮场面;满怀激情地歌颂了青年学生不畏强暴、始终站在抗日救亡第一线的革命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并激励学生以“一二·九”学生为榜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奋发拼搏。这样,使学生在无意识心理状态下受到正面引导,从知识学习中吸取营养,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三、采取多种活动,促使情感升华
强化情感体验应采取多种活动,在现实的教学中只有采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情感体验。
1. 动口辩论。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L﹒Raths)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灌输模式批判基础上,提出“价值澄清”课程模式。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认为:“教师可以选择有争议的历史或现实社会事件为导入,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分析、价值辩论,以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事例的评判本身就具有争议性,如秦始皇修长城利弊得失、隋炀帝的功过是非、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经济全球化的得失等等,只要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条件,学生就应该有广阔的辨析、讨论空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理解与思考历史或现实中的人和事,学会自主判断、决策与反思,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价值辨析和价值判断时,一定要创设一个师生平等和宽松的氛围,要让学生大胆地说,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否则就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泥团之中。”
2. 动手操作。
如在讲古代农耕技术时,可让学生做“铁犁”;讲古代灌溉工具时,可让学生做“筒车”、“翻车”等,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赞美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引领着学生一起回到“人猿相揖别”的远古时代,让学生模拟的历史情境中体验“蒙昧时代”的生活,徒手制作石器、骨品、木棍等,在感受远古时代的生活中心驰神往,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进而引领学生分组研究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建造房屋、如何利用水和火等野外生存的。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人猿相揖别”的情境中感知、探究和还原历史,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很难不喜欢历史课,很难不喜欢思考和研究历史问题。
3. 参观实践。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学习,注重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行为要素为操作切入口,结合教材及其某些历史专题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历史文化遗址、社会调查、自办墙报、辩论会、竞赛会、主题演讲会公益劳动等,都会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如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学生在脑海中就会再现当年秦灭六国金戈铁马的景象,就会对秦国兵力的强大有一个生动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感知远古的历史,触摸远去的历史,以获得直接体验。
4. 角色扮演。
教师应尽量可能多地创设历史或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穿越时空,站在当时的条件下,体验“当事人”的感情,产生情绪态度,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日积月累,积淀为情绪经验,逐步转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感染、耳濡目染”的陶冶方式。如“焚书坑儒”一课时,可组织学生演历史课本剧:四位同学在城门口搜书抓人、焚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焚书的残酷性及危害;生活情景剧:两位同学从说不文明的语言发展到动手打架,让学生观看,从中体验尊重与宽容的重要。学习“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的内容,让学生扮演那个时代的人,在模拟“闪击战经验”中的连续轰炸、被围困的岁月、女性从事各种男性的工作、二战和校园生活等几个历史片断和场景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当时人民饱受战争带来的苦难,在战争浩劫中明白生命的意义,反思和平的重要,正确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内涵。
情感与策略 篇4
课 题 中 途 报 告
江桥中心小学
韩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而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则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的音乐感受。这种感受能拨动人们美的心弦,激发出精神的火花,能“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在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李岚清副总理指出:音乐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而是情感教育。自从提出了《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实验方案后,这一年来,通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音乐“情感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明理,激情、导行”为指导思想,运用“以教材为依托、以实践为基础、以审美为核心、以思维为主线、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优选途径和方法,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情感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所存在关系的反映。换句话说,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而体验,是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他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可闻可感的歌可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1、借助形象,创设情境。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激发美的情感。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是表现儿童生活情趣或小动物的生动形象,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所以,我根据乐曲的特点自制一些形象的教具,如头饰、卡片等等,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孕育学生情感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歌曲《老鹰捉小鸡》、《春天里》和欣赏《龟兔赛跑》等乐曲时,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从而用心去感受与会体验音乐的情感。
又如指导学生欣赏《京调》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观看四大戏曲,通过对比,初步了解京剧特点,再结合录像引导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及各自的表演特点。为使学生加深印象,利用乐器实物演示京胡的高亢、二胡的吟哦、月琴的潺潺流水以及板、鼓、锣、镲等打击乐器的喧闹气氛,让同学们感受不同乐器所带来的音响效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增,师生的情感也自然和谐地融合为一体。
2、借助语言,创设情境。
课堂上用得最多且最容易交流感情的是语言。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我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体会宽阔、浣、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富于表现力的讲解,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由此激发创造性想象。
二、结合实践,展现情感。
1、技趣一体,体验情感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技能练习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技趣相生,从而达到“以悦助情、以趣激情”的目的。
如在学习音的高低与强弱等知识时,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声音,感受音响,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出示一个大钟和一个小钟,让学生分别聆听和模仿它们的声音,而后启发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与它们相似?谁发的声音高?接着让一名学生敲击钢琴上的某个琴键来模仿大钟和小钟,让大家思考分别用哪一边的键敲击更形象;最后进行游戏活动:
第一步:教师弹琴,学生围成圆圈,根据音乐的高低强弱不同,让学生做出体态反应(高时人立正,低时人蹲下;强时大圆圈,弱时小圆圈)。
第二步:加大难度,让学生根据音乐时高双弱,时高双强、时低又强,时低又弱等变化做出体态反应。第三步:聆听几首描绘不同形象的乐曲,引导学生用运用表现音乐形象。
通过这一连串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声音造成的不同的心理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音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领悟,原本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并得到巩固。
2、示范导学,加深情感
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采用体验感受式、直观感知式、兴趣诱发式、自然渗透式、启发讨论式、听唱比较式等教学方法,形成艺术的审美施教力。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以自己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感受和启发。
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利用课件剪辑一段与乐曲内容相一致的影像让学生视听,同时,配以生动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之中;轻美的暮鼓送走了夕阳,悠扬的箫声迎来了一弯新月,柔风吹,江水荡,两岸山影叠翠,好一幅妩媚秀丽的诗画。使学生首先从视觉的听觉上产生美感,随后听用琵琶演奏音乐主题。学生情趣盎然,并在这种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境中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在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真正达到音乐教学中“以言育情、以情传情、以情感情”的目的。
3、审美创造,表现情感
音乐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赣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角色意境中。有时可通过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舞,或通过乐器的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
在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时,引导学生体会内蒙古人民赛马的场景,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分析完乐曲的表现形式和民族特色后,我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起伏,以体态律动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地选择扮演角色,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乐曲的情感,于是学生有的当演员、有的当牧民,有的当骑手„„,完全陶醉在赛马盛会时的那种热闹而欢乐的场景中。伴随着活跃的想象、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
音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光华灿烂的瑰宝,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能培养人们对美的追求,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体验音乐之情、理解音乐之美是人生的一大幸福。音乐巨大的感召力源于人们对音乐情感的深刻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用心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就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能健康全面的成长。
情感与策略 篇5
一、创设情境,感知道德情感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教学时,首先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合作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在课程开始之前带领学生玩起了游戏,然后在游戏中故意耍赖皮,不遵守游戏规则,激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将“规则”这个话题引出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明确不遵守规则耍赖皮的后果,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又如,对六年级“不能忘记屈辱”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圆明园被破坏前的图片,然后配上音乐和画外音进行有效的介绍,“曾经在北京有一座非常美的园林,这是一座皇家园林,园林里有……”介绍完之后,又将课件的画面转到了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的事件中,他们的疯狂掠夺,不但抢走了无数珍宝,还用一把火将圆明园烧成了废墟。当看到这个画面之后,视觉的反差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怒,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在一旁引导学生,让学生感知道德情感。
二、联系生活,诱发道德情感
道德源于生活,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够让他们内心受到道德的熏陶。因此,在品德和社会的教学中,要创设和小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让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者苦恼的生活经历,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心理体验。
例如:在对三年级“我爱我家”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把一些学生的爸爸妈妈放在课件中,再提前准备好学生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在上课的时候对这些照片进行有效的展示,请照片中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生活中的感悟,让生活实际和教科书紧密地联系起来,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物品,并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和这件物品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被打动,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我爱我家的主题。
三、模拟实践,升华道德情感
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并且自主地掌握思考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多设计探究性问题,合理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上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对品德与社会中“地球在‘发低烧”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马上要被淹没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从而引出地球升温造成的后果,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理解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对品德与社会中五年级下册“父母的难处”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先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学习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观察,最后向老师汇报自己观察的过程和结果,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与策略 篇6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十分重要。 然而从当前中学教育的现实情况看, 受传统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 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仍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致使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失落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包括: 一是教育功能的误区。 在唯理智教育的支配下, 学校教育主要把培养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的人才作为重要目标, 致使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理论的传播, 而轻视甚至忽视对情感经验的积累, 由此导致对学生情感素质培养的欠缺;二是受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在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的今天,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独生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 然而也容易引发独生子任性、 狭隘等不良个性特征, 再加上信息化迅速发展下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 更让学生在建立健全个人价值观念的过程中找不到正确的参照和引导,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推广遇到阻碍;三是情感教育本身存在的难度。 在初中语文实施情感教育以培养学生情感素质这一内容, 本身就比较抽象, 尚未有成熟的范例指引, 教师在实施具体的情感教育过程中, 可以寻求的参考大多停留在心理学理论层面, 这点给中学音乐培养学生情感素质带来困扰。
二、初中语文实施情感教学的优势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高速时期, 这一时期的他们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旺盛的精力和生命力。 与此同时, 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情感体验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 他们很容易动感情, 也很重视感情, 他们喜欢参与社会, 渴望关注人情, 分析人事, 体验丰富的情感。 这种学生主体存在的内因使得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使他们在学习中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情感, 形成高尚的品质、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在情感熏陶中真正体会到初中语文教学应有的丰富内涵, 感受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
三、初中语文实施情感教学的策略
初中语文实施情感教学的主要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
情感是指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形式, 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及产生的心理体验。 在语文教材中, 收录着许多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 从整体上看, 语文学科无疑是当前学科教育中最富含情感要素的一门学科, 教师教育和指导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对各种文学作品的情感解读、展示和转化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 培养学生情感素质, 教材的情感准备是必要前提。 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情感, 有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有对人民的忠诚与敬佩之情, 有对事业的追求, 有对信念的敬仰, 有赤子心, 有朋友义, 有手足谊……教材作为这些情感的主要记录和传承载体, 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材料。 教师只有深“吃”教材, 让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融合, 产生情感共鸣, 才能真正“吃”透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讲文以入情”, 真正用教学内容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二) 发挥教师的情感关怀作用。
如果是教材是情感的主要承载体, 那么教师就是情感的传播者。 在初中语文实施情感教育中,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教学者和情感引导者, 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情感个体。 在一般情况下, 文学作品的情感能否成功被学生感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情感如何引导和培育, 做到以读入情, 以读入境, 以读会心。 所以, 在初中语文情感教学课堂上, 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素质之前, 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富有情感的人,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情动情”。 那么, 教师如何做好自身的情感准备呢?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是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本身富有充分的感情。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对教育事业足够忠诚, 在教育教学中不计较个人得失, 将满腔的热情和激情都奉献给事业。 同时,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培养应试高手, 而是用情感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正心态健康、积极向上的人;二是对音乐学科的情感, 也就是教师本身需要热爱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 自己能够甘之如饴, 自得其乐;三是对学生的情感热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才是教育。”教师要想培育学生的情感素质, 除了自身需具备充分的情感之外, 还需要对自己所教学的对象充满情感, 也就是做到热爱学生, 用爱教导学生, 用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爱教、爱生”。
(三) 启迪想象, 引入情境。
学生是学习主体, 也是教学活动中丰富情感的另一个主要来源点之一。 和老师一样, 学生也是一个个鲜活的学习个体, 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情感, 或许他们的情感没有老师的稳定和成熟, 但无穷的热情绝对是他们的主要优势之一。 因此, 在构建一节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时,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启迪和引导, 包括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 对所学知识的情感, 对教学教师的情感, 以及对文学教材的情感, 这些都是实施情感教育课堂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 要努力结合教材内容, 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 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感受文章作品的文字和意境, 同时通过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更深刻有效地理解文章语言的情感内涵。 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会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任悦.略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 2011 (5) .
论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篇7
一、英语情感教学实施原则
(一) 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情感教学原则的核心, 其基本内涵是教师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各变量以使学生处于乐于学习, 乐于接受的状态。该原则实际上与“乐学”精神相呼应。许多情感心理学实验结果表明, 一个人快乐的情绪和兴趣最能激发其学习欲望, 提高其操作水平。所以, 在实施智能活动时, 最好的情绪背景是快乐, 最好的引导是兴趣。对于英语这种理解较为困难的知识来讲, 学生学习的情绪与兴趣更加重要。孟昭兰教师在贯彻这一原则上堪称典范。她将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与兴趣作为教学的始点, 但目标却不只停留在调节情绪一方面, 而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渐从低水平学习向高水平转化, 实现由“外在乐”向“内在乐”的质变, 这实质上也达到了教学最高境界——变“乐中学”为“学中乐”。
(二) 以情施教
以情施教是情感教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原则, 其基本内涵为情知交融, 以情促知。这要求教师要以情感为基础开展常规教学活动, 如教师在传授技能和知识、传播观点和思想时要加入积极恰当的感情。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控制情绪, 其主导情绪应是饱满、振奋、快乐的。教师还要善于传递情绪, 要能够用高尚的情操影响和陶冶学生并使其萌生相应的感情。此外, 教师还要使教学情感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做到以情促知, 知情并茂。
二、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一) 教学内容上
情感性对待教学内容, 即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从情感的角度对其进行组织和加工, 使其在呈现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情感的魅力。教师可以应用超出预期与心理匹配策略, 巧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使其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满足学生需求的诱导因素, 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心向的调节。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语言材料体现着人的情感, 包括人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悲欢体验及作者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积极向上的因素, 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英语教学内容, 整合学生内在的和教材传递的情感, 使学生在情感熏陶下掌握和学习英语。例如, The Statu of Liberty介绍了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并由此传达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强烈向往和人与人之间的珍贵友谊的思想情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 学生可以自觉地增强爱和平、爱世界、爱祖国的意识。
(二) 教学组织上
情感性处理教学组织, 即教师要从情感的角度对课堂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升级, 使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挥情感上的积极作用。对此, 教师可采用角色转换、灵活分组等策略进行组织。如编排座位时, 教师可采用非常规方式以使教室空间利用最大化, 也可用分组形式开展各组成员间的充分交流活动, 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情绪。英语教材中许多对话和戏剧材料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如The necklace, The Thief and The Cop等。学生通过在组内扮演角色, 可以亲自体验人物的经历, 对角色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最终增强学习效果。另外, 心理组织也属于教学组织的部分, 教师也要对此进行情感性处理。教师可通过张弛调节和表情调控使课堂上的心理气氛趋于和谐, 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进一步推进“知情合一”步伐。
(三) 教学评价上
情感性处理教学评价, 即教师在实行教学评价时要注重从情感维度进行优化操作, 以此实现教学评价认知反馈学习情况和影响学生情感的双重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园中都能够抬头走路”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对于学生来说, 激发他们情感的最好鼓励就是来自教师课堂上的表扬, 如“perfect”“good”“fantastic”等词语的运用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 教师可以说“You’ve done great work.”教师温和的眼神加上鼓励的话语, 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温暖的感受。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所以教师应当因材施教, 并给出针对性的具体的评价来使学生真正了解自身情况。这样, 学生也更容易产生受关注的感情, 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另外, 这一环节也可以采取互评和自评形式让学生自主参与评价, 即发挥主体评价作用, 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自我意识和评估能力, 以实现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三、结语
总之, 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 其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而情感对学生学习知识和身心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点, 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的应用, 做到以情促知, 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健全人格、稳定情绪及健康心理提供更好的环境。
摘要: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设置不但要适应学生语言技能及语言习惯的发展, 还要能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接触新语言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相比, 初中英语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效果。可以说, 恰当、合理地使用教学语言, 不但有益于教学计划的开展, 更有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本文中笔者就从原则与策略两方面探讨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原则,策略
参考文献
[1].辛涛, 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 (1) .
[2].刘玉颖.初中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探讨[J].民营科技, 2011 (10) .
[3].洪巧红.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 2010 (5) .
[4] .卢颖.浅谈输出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07 (4) .
[5].梁观昆.教学方法与学生智力的开发[J].广西高教研究, 1999.7.
[6].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7.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 篇8
1 播音主持中的不足
1.1 普通话不标准, 语速掌握不好
熟练的普通话是对一个播音主持最起码的要求, 流利的普通话可以和各地受众更好的交流, 也是对受众的尊重。在一些小地方台里对主持人素质要求不高, 主持人经常会出现吐字不清, 语速不匀, 表达不清楚的现象。如果一个主持人用方言播报新闻的话, 不仅不能很好地传播信息, 不符合传媒业的规范, 也会失去身为主持人的功能。但是对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的主持人不做此要求。
1.2 素养不高, 情感表达不足
一些主持人文化水平不高, 在节目中不能很好地把控和把握好情感, 不能和嘉宾很好的进行沟通, 不能带动观众情绪, 甚至对一些问题剖析理解不正确, 达不到节目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譬如, 某地方台娱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进行期间, 为了带动观众情绪要对表演嘉宾说“Thank you”, 但是却口误说成了“Happy birthday”。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嘉宾不明所以, 观众也哄堂大笑。
1.3 反应不够快, 场面把控不好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中很重要的因素, 要对嘉宾情绪、观众情感、节目节奏和舞台场面进行多方位把控, 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节目效果, 尤其在直播中更是对主持人的考验, 一点点疏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优秀的主持人应变能力极好。在湖南卫视第三季《我是歌手》的总决赛直播中, 因为一歌手中途宣布退赛, 让所有人都慌了手脚, 后来被称为芒果台“黑色七分钟”。化解这史上“黑色七分钟”的, 正是主持人汪涵。在媒体口中描述的汪涵, 当时由吃惊、脸红, 迅速地镇定, 以一段极富技巧的话平息了看上去要天下大乱的局面, 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本场节目的主持人, 汪涵凭借着过硬的主持功底和极高的素养机智救场, 将这场意外成功化解, 成为主持界的救场典范。试想如果当时的主持人未能很好的处理孙楠引发的突发状况, 那么全国几十万观众将一同见证这一尴尬状况。
2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的方法
2.1 语调、语音和重音
一个合格的播音主持应具备语调、语音和重音三要素。语调就是抑扬顿挫的说话方式;语音着重的是音准, 就是要求标准的普通话, 吐字清晰;重音强调的是断句, 合适的断句让语言更有层次感。这三者构成了播音的风貌, 缺一不可。语调是这其中最难把握的, 语调凭借播音者的个人感觉, 以及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不仅要体会文章写作目的, 还要在此基础上添加个人理解和情感诠释。不同的播音员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 也就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2.2 明显的个人主持特色塑造节目特色
朱军以《艺术人生》中沉稳知性、亲切的形象打动了万千观众, 为节目留住了一大批忠实观众。短短的50分钟, 朱军调动艺术手段完美的引导嘉宾讲诉个人故事, 探讨人生真谛, 深层次的挖掘嘉宾内在的艺术灵魂, 让观众感受到聚光灯下遥不可及耳朵明星其实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这才是一个成功的节目。它会展示深层次的东西给受众欣赏, 让观众体会。
2.3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播音主持者具有影响力,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帮助塑造社会良好的道德风气, 而这就需要语言的力量, 这也是播音主持崇高的目标追求。所以身为主持人应该多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语言应满足媒体发展需求并对社会发展有正面积极的影响, 人云亦云生搬硬套和缺乏道德是危害主持工作的毒瘤。
2.4 用心感悟生活
播音主持应该是有人文情怀的, 柴静在《看见》中写道, 只有关心他人的时候才能忘了自己。作为媒体工作者, 应时刻不忘了自己的本分, 传播的信息应充满正能量, 这就要脚踏实地地感悟生活。把情感的交流摆在首位才能和受众的情感达成共鸣。因为自己的一言一句都会影响到受众。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 用心感悟生活, 尊重生活才能更好的使受众体会深刻。柴静作为一个主持人, 因她具有的人文情怀也备受业内人士的好评。
3 结语
语言是表达的血肉, 思想是语言的灵魂。综上所述, 播音主持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传播信息, 告诉受众, 而是让受众切身的有所体会。播音主持是表演是艺术, 需要表演者用心用脑用情, 做到吸引人打动人启发人。做好播音主持工作对社会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而只有把握好语言分寸控制好情感表达才能和受众有更好的交流。
摘要:播音主持人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载体, 在媒体及百姓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 对播音主持行业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播音主持的言语交际及情感表达策略两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播音主持,言语交际,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许苏, 徐桂林.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艺术刍议[J].声屏世界, 2014 (6) .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 篇9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交际,情感表达,策略
一、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分析
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播音主持能力素养高低的有力依据。在实际的主持中,作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会将自身的文化积累、语言技巧和情感融入主持播音之中以提高受众的积极性和兴趣,全身心地投入节目之中,促进员工与主持人之间沟通和交流,进而才能理解节目所要传达的信息与思想,这样既能够促进节目感染力的提升,又可以提高栏目的收视率,这对于广播播音栏目的意义重大,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反而言之,如果栏目的主持人在主持或播报之中,语言能力较差,并且缺乏情感和亲和力,必然会影响受众的心情,使其与节目之间产生抵触,非常不利于受众认知和理解节目所要传达的思想和信息,严重影响了节目收视率的提高与其最终传播目的的实现。所以作为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必须以其言行作为榜样,用丰富的情感和绚丽的言语,将节目所要传达的信息与思想传达给受众,这样才能增加整个节目的魅力,促进收视率的提升。
二、播音主持中的不足
1.普通话不标准,语速掌握不好
熟练的普通话是对一个播音主持最起码的要求,流利的普通话可以和各地受众更好地交流,也是对受众的尊重。在一些小地方台里对主持人素质要求不高,主持人经常会出现吐字不清,语速不匀,表达不清楚的现象。如果一个主持人用方言播报新闻的话,不仅不能很好地传播信息,不符合传媒业的规范,也会失去身为主持人的功能。但是对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的主持人不做此要求。
2.素养不高,情感表达不足
一些主持人文化水平不高,在节目中不能很好地把控和把握好情感,不能和嘉宾很好地进行沟通,不能带动观众情绪,甚至对一些问题剖析理解不正确,达不到节目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譬如,某地方台娱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进行期间,为了带动观众情绪要对表演嘉宾说“Thanky⁃ou”,但是却口误说成了“Happybirthday”。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嘉宾不明所以,观众也哄堂大笑。
3.反应不够快,场面把控不好
在节目之中主持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需要对整个节目现场的所有因素进行有效掌控,比如嘉宾观众的情绪、节奏的把握、场景分布等等,一旦出现失误必然会影响节目的整体质量,特别是在进行直播的时候,主持人需要承担更大责任和负担。优秀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非常好。在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第三季总决赛直播时,某位歌手临时选择退赛,致使整个节目的布局出现混乱,被称为“黑色七分钟”。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汪涵利用其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以一段极具技巧性的言语将其化解,成功将节目场面稳定下来,将节目带回正轨。通过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汪涵在节目主持中发挥高超的应变能力,展现了深厚的主持功底,将节目从混乱的边缘成功拉回正规,可以称得上是一段典范之作。作为一档收视率极高的节目,如果主持人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必然会对节目产生巨大的影响,会降低观众对其的评价和信心。
三、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的方法
语调、语音和重音
一个合格的播音主持应具备语调、语音和重音三要素。语调就是抑扬顿挫的说话方式;语音着重的是音准,就是要求标准的普通话,吐字清晰;重音强调的是断句,合适的断句让语言更有层次感。这三者构成了播音的风貌,缺一不可。语调是这其中最难把握的,语调凭借播音者的个人感觉,以及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不仅要体会文章写作目的,还要在此基础上添加个人理解和情感诠释。不同的播音员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也就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2.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播音主持者具有影响力,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帮助塑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而这就需要语言的力量,这也是播音主持崇高的目标追求。所以身为主持人应该多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语言应满足媒体发展需求并对社会发展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人云亦云、生搬硬套和缺乏道德是危害主持工作的毒瘤。
3.用心感悟生活
播音主持应该是有人文情怀的,柴静在《看见》中写道,只有关心他人的时候才能忘了自己。作为媒体工作者,应时刻不忘自己的本分,传播的信息应充满正能量,这就要脚踏实地地感悟生活。把情感的交流摆在首位才能和受众的情感达成共鸣。因为自己的一言一句都会影响到受众。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用心感悟生活,尊重生活才能更好地使受众体会深刻。柴静作为一个主持人,因她具有的人文情怀也备受业内人士的好评。
4.注重情感表达的真情流露,增强感染力
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节目的主持人或者播音员,只有将自身的感情融入节目之中,才能增强受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节目的渲染力,从而构建出良好的节目氛围和环境,将节目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思想传递给受众,进而提高节目的质量与收视率。前段时间俄罗斯的某档天气预报节目中,播报员在报天气预报时直言该段时间气候条件较好,适宜对其地区进行军事制裁,这些充分展现了其内心思想,尽管无法对其后果进行评论,但是最起码体现了播报员的真实情感与想法,并将其传递给了观众。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注重真情表达的基础上,必须注重下述三点原则:第一,情感的真实性,主持人和播音员要从自身的感官出发,不弄虚作假和矫揉造作,用自然的方式将情感传递给受众,从而提高节目的感染力;第二,情感要控制在一定程度,播音主持要将其情感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以内,不可过度,这样就会得不偿失,产生负面影响;第三,增强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用交流和互动的方式提高节目的渲染力,提高节目的魅力和收视率。
5.适度把握情感的运用节奏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新闻事件,播音员主持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情感,只是这种情感一定要有分寸地表达,恰当地运用,在讲述新闻事件时要将自己的情感含蓄地添加到事件的叙述过程中,不能太过热情而深度不足,也不能过于注重表现情感而使主题游离,更不能语言动听而丧失了新闻的庄重性。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中央电视台更改了那一期间的节目安排,对汶川地震的事实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播报,主持人赵普在新闻播报时,面对灾区的场景有感而发,留下伤心的泪水。他的眼泪可以将其对主持行业的理解认知与自身的情感有机统一起来,进而感染受众。播音主持人面向的群体是社会大众,其言语和行为都会影响受众的思想,因此其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只有保持正确的传播方向,将自身的情感、思想以真实和理智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真实真切,充分利用语言的魅力,才能将有效的信息和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受众。
结语
总而言之,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提升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实现同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将自身的价值彰显出来,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亚男.浅谈播音主持过程中情感表达的四个原则[J].华章,2009,(19).
[2]于铁.关于播音主持口语表达规范的问题讨论[J].才智,2010,(25).
情感与策略 篇10
【关键词】中职生;情感交流;问题;对策
一、教师与中职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意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像一座桥梁,能够沟通师生的心灵。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情感教育,就会产生“情感饥渴”,所谓的思想教育也就有可能显得空洞而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当师生通过情感的交流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时,教师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被学生所接受,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因此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情感因素,是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二、教师与中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的问题
(1)工作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了“理”而忽略了“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神态,动辄简单、粗暴、过急地责备一番,训斥一通;甚至“以罚代管、以罚代教”。他们不知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做深入的调查了解,一味训斥,或以简单的处罚了事,不仅于事无补,相反,还往往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抗情绪。这种教育管理方式,由于缺乏情感基础,只能管得了事,管不了人,即使管得了人,也管不了心,能管得了表面,却管不了深层,可以管得了一时一事,但是管不了长久。(2)有些教育管理者将“寓情于管理之中”错误或者片面地理解成单指对学生衣食住行的关心。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意无意让自己充当“幼儿保姆”的角色,天气稍有变化,对学生见面就嘘寒问暖,仿佛他们不会感觉气候变化;学校一有活动,就在学生周围百般指导,好像他们离开教师就一事无成;学生一旦受到批评,又帮他们百般辩解,仿佛学生受到了天大委屈。这些教育管理者以为这就是情感交流。但是,事实上的结果往往是与此相反,学生通常的反应是并不领情。因为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正处在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的青春后期,过度的呵护,除了引起学生的反感,绝不会有其它。(3)在管理过程中要用情感去取代其他的必要的教育管理手段。片面的认为可以用与学生个人的感情厚薄来决定管理的力度。视个人之间的感情厚薄深浅来决定一切,必然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充满庸俗的市侩气息,管理工作也必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对与中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方法的探讨
(1)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师生情感交流。作为教师,要和学生取得情感的交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须时时处处地关心他们,深入到宿舍、食堂、教室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要求,再对症下药进行教育;在他们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时,教师急时对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抵制不正之风;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了矛盾,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像父母一样地关心他们,化解他们的矛盾,解决他们的困难;生病时,去送水送药,问寒问暧;生活困难时,慷慨解囊,以示关心,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教师的可亲。当学生失控后违反校纪校规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教育他们,让其改正错误;当学生在劳动怕苦怕累时,教师和他们一起干,并进行劳动观念教育。教师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可以增强师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发挥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2)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也应是情感交流的主动方,那么,在课堂上怎样与学生沟通情感呢?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对学生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待双差生,教师要尊重和关爱他们,万万不能产生歧视心理,对待这些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因势利导,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引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他们从心里尊重和爱戴老师后,才会刻苦努力地去学好知识,才会堂堂正正地去做人。(3)教师的知识素养影响着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除了爱心之外,还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和学生有更好的情感交流。
情感与策略 篇11
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听力理解在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难以掌握,它不仅受到语音材料、语境、背景知识,还受到学生的语音、语法知识,词汇量,思维策略和情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力非常困难。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与一本、二本相比,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自制力相对较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个性强,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力是弱中之弱,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听力水平非常关键。已有大量论文从语言学、心理学角度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进行了研究、论述,也有很多论文探讨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内在因素对教学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情感因素能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环境、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加快输入信息的组织、加工和存储;而消极的情感会过滤很多信息,阻碍语言吸收,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如何根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听力教学中使用社会情感策略提高听力教学效果值得关注,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2. 社会情感策略及其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意义
社会情感策略是指当对别人说的话有疑惑,可以要求说话者重复、解释或放慢速度,以达到求解、澄清的目的;彼此间可以相互合作,独立思考,相互理解、支持,增进交流,增加认同感。情感策略主要强调学习者的动机、兴趣、良好心态、积极的态度,通过互相激励、自我鼓励、增强自信和降低焦虑等来提高教学效率。社会情感策略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语言的机会,对提高听力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水平相对较低,学生个性、自尊心普遍很强,缺乏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部分学生因在三本学习而有些自卑,不乐于或善于提问、分享,又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彼此间交流、合作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力教学效果。使用社会策略,可以加强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其沟通交际能力,更好地理解所听内容;并且相互监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增强彼此间的认同感,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和课后学习气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练习听力,效果势必更好。
动机是最强的马达,具有激发、指向和维持功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动机、自信和焦虑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听力的水平。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没有兴趣,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下,听力理解是没有办法进行的,语言功底再好也没用,更何况是基础相对薄弱的独立学院学生。首先,目前没有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编写的听力教材,独立学校使用的教材是高校英语专业通用的一些教材,学生在听力课堂上会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的现象,又因学习方法不当,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进步不明显,慢慢地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学生便不能坚持,学习听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其次,听力教学有着其特殊性,不像阅读可以回头看或停下思考,而是必须继续听,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未听先怕,过于紧张,焦虑不已,烦躁不安,影响听力效果,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效果上大打折扣,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有些学生甚至出现厌烦情绪。最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和大多高校一样,听力课堂趋于枯燥乏味,教师甚至充当机器的角色;看单词,放录音,对答案,方式单一,课堂沉闷,学生很快没了兴趣,教师也觉得索然无味,听力课上学生打瞌睡、走神在所难免。且在独立学院,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师教学任务重,疲于教室间的奔波,很少有时间和精力逐个去观察、了解和关心到每个学生。鉴于此,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使用社会、情感策略意义重大,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听力的重要性,提高动机水平,保持认真态度,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学会自我鼓励,降低焦虑,充满自信。学生只有学会互助合作,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心态,听力教学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3. 社会情感策略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培养和运用
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社会、情感因素,利用社会情感策略提高听力教学质量,可尝试以下具体方法策略:
3.1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澄清疑问;加强交流沟通,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少有学生主动提问,听力课上更是如此。大部分时间学生戴着耳机,无法与其他同学及时交流自己的感受,共同探讨,课后少有学生就如何提高听力进行讨论。因此,教师要根据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听力课堂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确立一个共同目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运用多种方式组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大胆发言,互相学习。教师亦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检测学生的参与和理解程度。可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分享资源、分配任务,让每个学生承担一定的角色和任务,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完成任务;通过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随机抽查方式来评估学习的进程,以及增强个体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例如,听音前教师可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了解背景知识,对材料、问题进行预测;听音后进行小组交流,分享感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课外还可定期举行学习策略、方法交流会,小组代表发言或邀请成绩好、进步大的学生分享学习经验。
3.2 加强动机,培养兴趣,消除不安,自我控制、调节。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在听力教学中,除了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训练,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环境、方法策略,在教学中倾注热情,关爱学生,师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
3.2.1 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即使在独立学院,作为英语专业学生,也有一定学习动机。听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属于综合型动机还是功能型动机,外在动机还是内在动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这些动机,设定不同的训练方式,布置不同的听力任务,加强这些动机,还要根据教学的任务、目的,培养和加强不同的动机,推动听力教学。
教师应精心选择听力材料,吸引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如果有选择教材的权利,就应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水平选择符合时代背景、学生感兴趣的教材。若教材是固定的,要对其中内容进行筛选,对练习形式进行选择,补充既能提高学生知识,又能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如时下流行的词汇、反映英美社会和风土人情的听力材料。要是从头至尾一成不变地跟着教材走,不出几节课,学生就会兴趣全无。因此,所选材料应知识性和趣味性同在,真实性和多样性并存,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他们的学习劲头。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便利,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听力课就是“看单词、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机械训练的消极心理定势。在听力课的间隙,教师可插播实时英语新闻、经典英文歌曲、欧美电影片段、幽默笑话、动漫等丰富课堂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目的,设置合理、多变的练习方式,如选择题、问答题、填空、听写、判断正误、概括大意、复述等。所谓“听说”不分家,在听力课上教师应留出一定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如模仿、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每日报告、简短演讲等作为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既锻炼口语表达,又归纳总结,增进听力理解。
3.2.2 增强信心,降低焦虑。
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听力材料除了要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多样,还要难度适中,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深度、广度适宜,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水平,遵循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模式,即“i+1”原则,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经过努力,学生能理解听力内容,获取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又不会因为材料太难听不懂而紧张,焦虑不安,影响学习效果,引发恶性循环,而且能接受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会让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提问技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难度不同的问题,根据学生表现即时鼓励和赞扬学生,要多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尤其是不够活跃的内向型学生,多给其表现机会;而外向性学生,除了给他们表现机会,还要提出更高要求。此外,教师要允许和接受学生出错,注意纠错方法,讲究分寸,采取引导、帮助的方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普遍性错误,教师可总体加以点评,而个别错误适合私下提醒,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害怕犯错没面子,担心被提问到,整堂课神经紧绷,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3.2.3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稳定,理解力、记忆力、判断力和推理能力达到最佳的状态;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戒备和紧张情绪。因此,作为课堂组织者、控制者、检测者、启发者和参与者的教师,应保持亲和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面带微笑,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的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公平对待、客观评价每一个学生,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其情感。由于语音教室的特殊性,在课内外,教师应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生活上,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注意学生心理情感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利用情感感化学生;在学习上,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教会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的方法。教师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素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增加个人魅力,保持良好的形象。
4. 结语
社会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听力教学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在独立学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教师更应运用社会情感策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积极的情感因素,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我调控,克服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聪.论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运用[J].企业家天地, 2009, (5) :73-74.
[2]陈艳辉.学习者情感因素与英语听力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4) :275-279.
[3]程钰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初探[J].学科园地, 2007, (8) :87-88.
[4]何勇斌.外语听力学习中的情感因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 (4) :90-94.
[5]霍燕.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措施初探[J].科学之友, 2009, (6) :126-128.
[6]李佳憶.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5) :166-167.
[7]刘卫玲.社会情感策略与英语听力教学[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0) :83-85.
[8]麦红宇.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2) :114-117.
[9]邱志华, 孙宗芹.情感因素与听力教学[J].宝山师专学报, 2008, (5) :70-71.
【情感与策略】推荐阅读:
情感体验策略07-18
情感策略运用08-18
情感教育策略08-28
情感营销的策略07-29
物理课堂情感教育策略07-24
情感培养的有效策略08-06
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策略10-27
英语教学的情感策略10-26
情感类谈话节目主持人主持策略的优化论文07-15
情感维度心理匹配策略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