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思维

2024-08-04

情感与思维(共12篇)

情感与思维 篇1

艺术创作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 与人类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抽象思维和情感活动是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

抽象需要理智和冷静, 但他也会引起情感活动, 反过来又受到情感的推动和影响。如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 不仅仅需要从感性上对这个角色有所认知, 还要从理性把握内在的精髓, 只有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认识才能有效把握好角色定位, 才能使自己扮演的形象更有感染力, 更加鲜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 所谓间接反映, 就是通过其他事物为中介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思维活动是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所以通过思维有可能认识那些并未直接作用于人们的事物。从事物的内涵来说, 可以从现象认识本质, 也可以从本质加深对现象的认识;从事物的外延来说, 可以从一点想到全面, 也可以从全面想到一点等等。这种种制约相联系的情感活动, 使他也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由于思维的认识范围远远不止于直接反映的事物, 因此伴随思维而出现的情感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 也大大超过以感觉、表象所认识的情感活动。例如《红楼梦》二十七至二十八回, 写贾宝玉偷听林黛玉的《葬花诗》, “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又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 不觉的恸倒山坡上, 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归无可寻觅之时, 推之于他人, 如宝钗、香菱、袭人等, 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 则自己又安在呢?……因此一而二, 二而三, 反复推求了去, 真不知此时此际, 如何就诶是这段悲伤!这一段文字描写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关系非常真实具体。从情节上来看, 贾宝玉所直接感知的只有林黛玉在葬花和作诗, 这当然也会引起他的情感活动;但认识如果仅限如此, 那么情感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就很有限。然而贾宝玉在听林黛玉作诗时候, 又运用思维“反复推求”, 终于通过事物的类比关系、因果关系、点面关系等, 对并未直接反应的事物越想越深, 越想越广;而随着认识内容的剧烈变化, 他的情感活动也就愈演愈烈;有“点头感叹”到“恸倒山坡”, 以至于不知“如何解释这段悲伤”, 其情感活动的深远过程就远非直接感知时所能够比拟的了。通过贾宝玉的情感活动描写, 当然可以窥知作者在创作中的心理活动, 他的情感也是随着思维在那里运转的。

其次是情感也可能出现爱你复杂矛盾的情况, 这和完全由事物的直接反应引发的情感是有所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 一个事物的直接诶反映所引起的情感总是比较单纯的, 然而情感一经和思维相联系, 情况就可能复杂起来了。因为思维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间接的反映, 而事物之间是复杂的, 所以由此得来的简介反映也可能是复杂的以至于矛盾的。《论语、里仁》说, “父母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这种由同一事物引起的矛盾情感, 的确有可能通过思维而产生出来。有的人在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 患得患失, 矛盾的感情交替起伏, 这也是通过思维对多种因互进行了分析, 而无法肯定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总之在人的实际心理活动中, 有些事情经过思维活动可能得到复杂的间接反映, 从而引起复杂的情感活动。

别外情感具有可控性。无论是情感的种类、强度或表现, 一般来说都具有可控性, 从根本上看, 情感的控制和调节主要靠思维活动, 这是情感与思维活动相联系的又一特殊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情感的控制相当重要。最明显的如演员扮演角色, 作为演员来说, 演员的实际心情有时可能与所扮演的角色情感很不一致, 这就有必要运用思维活动来控制自己的情感活动, 对于演员克制自身的意识活动以及相联系的情感活动来说, 首先是对自己有一些判断如:“我是演员, 现在我的任务是在演戏。”等等, 这些判断强而有力, 他们在演员的情感控制中起到根本作用;正式这个前提下, 才谈得上“进入角色”。至于说把角色演好, 那就需要运用形象思维来认识所塑造的任务, 但形象思维的实际心理内容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指导、配合和渗透, 所以我们说控制情感根本上是靠逻辑思维活动的。如果说一个演员由于“习惯成自然”而没有紧张感和演好的愿望, 那么就容易在舞台上出现走神等, 这就是思想和情感都出了戏, 如果过于紧张, 也进入不了角色状态, 不论是紧张还是不紧张, 就情感来说, 正是思维活动失去了对情感的一种控制。

总之, 任何真正的艺术创作都必须情动于中而后发, 没有思维就没有情感,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只有准确把握抽象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关系, 就会在艺术创作中产生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金开诚, 《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

[3]周新叶, 《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 2005 (4)

[4]甘露, 《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4 (4)

情感与思维 篇2

我真的愿意情感思维从此失忆;再也不要有人触动我那颗受伤的心。

可是事实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简单,每每总有一些时候;我就能触碰到那些伤感的诗句 被人写成来或朗读出来。那些心灵深处的痛,总会被那些伤感语句挖的很深很深!很痛很痛!

其实人的情感旅程都大致相同,无论是谁,在青春时期都有过一次纯真的情感经历。这样的经历最容易存留在人心底,让人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美好的感情不能拥有是一种痛!拥有了不能相守也是一种痛。离开了不能相见是一种痛!我把离开了的情感用一把锁,锁在心底里不愿再想起,可是现实偏偏要打开来看看,那是多么的痛苦!

我理解不了情为何物,但是我总是在睡梦里会泪流满面地,呼唤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可是醒来后还是一个人,舔舐着深深的伤痛!这就是一个永远也弄不懂的,莫名而又奇妙情感。

我曾经把一米阳光种在了屋顶上,让阳光穿过树的缝隙,晾晒尘封已久的伤感。我也曾经试着划去一叶兰舟;荡到我思念的彼岸,去看望我喜欢的爱人,是否还保持着年轻的模样。

我试想着在春天里寻找那一抹暖香,在时光的背影里,剪去岁月溜走的忧伤。坐在窗口,我默默地看着那赤足的三月雨,穿过岁月的栅栏,来到我的身旁,那滴答的声响,仿佛是萧声涤荡;落寞在我心空里苍茫地流浪。

曾经的那个遥远的春天,留给我许多的温情!那开满油菜花的季节里,有过我青春的浪漫。我纯真的笑容藏满了浓浓的`花香。那一次深情的拥抱,我还以为是我永远幸福的港湾!

岁月流逝是我回不去的梦......数不尽的几度春秋,多少个日日夜夜,挥不去的是曾经年轻的背影,其实我也知道劝过我自己,不用去想了,可是我的心里还是拥抱着一个梦;总想把我的思念,打包上让风儿寄到遥远他方,让他知道我还依然在想他。

寂静的夜里;我一直努力地寻早着曾经与他交织的片段,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故事的开端,岁月的跳转,终将与他分散,任凭回忆纠缠在脑海里不停地翻转。结果也没找到他离开我的答案。只有待到白发苍鬓,【再次】花开了的时季,重来唏嘘当年的时光!

我多么希望,希望上天能够许我一个心愿,让我重新回到与他相识的地方;我想用我所有的温情,陪伴他走向地老天荒。季节的轮回,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前世拔不掉的情根,我愿意在来世为他开满鲜花。带着我满怀的花香,与他共舞一生一世的情长。

情感与思维 篇3

关键词:情感教育;创新思维;初中语文教学

一、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教育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教育情感氛围极为重要。课堂学习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枯燥的情感氛围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语文老师教学的时候,要注重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真诚的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老师可以收集一些班上学生最近的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在上课之前讲给同学,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并且保证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在课堂上做到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浓厚的情感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好学,保证课堂质量的提高。初中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开始,老师的带头作用非常强,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语文的喜厌。所以塑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能够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比如在教授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与《静夜》时,老师要用精炼的词语讲解诗中的内涵,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并融入诗中所存在的情感色彩。因此,学生在学习诗歌类文章时,老师应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诗歌所散发的情感值得初中生们领会与学习。在初中语文书中,每篇课文后面都有一些关于文本内容的相关问题,老师在讲课之前,先让同学们根据问题从文本中找出答案,或者老师也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同学们课文的意义所在,让同学们对该篇课文产生兴趣,并主动自行的阅读理解。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形成一股积极进取的力量,以及同学们之间相互讨论研究的氛围,激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诱导他们去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时,学生结合课后习题自行进行阅读,体会字里行间散发着的朴素父爱,理解作者的内疚,《背影》中的情感因素极为强烈,并且也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同学们在阅读该文章时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加之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定能够激发他们对文章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

二、塑造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语文中,创新更多的体现在教学方式上面。让同学们塑造良好的创新思维,老师能够在课堂上更加有效率的进行教学,而且也能扩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虽说语文是文字类学科,但创新思维在语文上的体现也是非常明显的。语文老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对课文进行角色朗读或者分段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在朗读上,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才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只有创新的思维才能带来新鲜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文中的菲利普夫妇的个性极为鲜明,对他们的神态描写也是做到了极致,作为于勒的哥哥,菲利普表现得既无奈又同情,因此在面对于勒的时候内心的挣扎写得十分的真实,所以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要读出文中人物的感情,从中学习语言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语文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活跃同学们的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论是在诗歌类还是文学类都是可以利用到多媒体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仅能够节省许多课上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使同学们接触到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语文知识,让他们在课堂上创新语文的学习能力。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形、音频等汇为一体直观的表达给同学们,同学们在观看的时候能够更加的聚精会神,不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的运用在各个行业,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造福于人类。许多学校也修建了一些多媒体教室,目的是为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快乐。过于古板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教师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要把握好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更好的让学生们接受知识的传输与滋养。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关于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情感教育和创新思维,不仅需要老师塑造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在创新精神方面,着重体现在情感教育的培养上,当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就会主动对生活中、学习中的事情进行观察和总结,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提问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产生了创新精神。情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与认知能力才能更好的创新。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生动、活跃的氛围,让同学们具有极大的热情,去自主的学习课文,在课文中领略风情和作者的写法。另外在写作方面也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如何用生硬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如何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等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语文老师在加强情感教育的时候有许多的方法,但是一定要适合班上学生,盲目的照搬只会让同学们感到压力,也去死板的学习。让语文教学在愉悦、亲切中进行,当课堂上营造着这样的氛围的时候,学生自然就进入了较为活跃的状态,学生就能自主的学习,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思维能力方面,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且多去让学生自主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做好预习工作能减少课堂的问题,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可以自行解决一些会做的题目,然后带有目的性的去走进课堂,在老师讲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着重的做好笔记,加深印象。语文这门学科也是同样的做法,在做好预习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复习、拓展的工作。语文知识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更多的是引申出来的其它语言技巧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的知识。语文老师也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议论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结合问题进行整篇文章的阅读,然后再进行小组的讨论,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答案,最后派代表进行小组总结回答。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较好的推进课堂的进行,提高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创新思维与情感教育密不可分,创新思维体现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培养更好的创新思维。在语文的课堂上,我们离不开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情感教育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的浓厚学习氛围能较好的带动同学们学习;创新思维则更能体现新时代的要求,创新才能促进进步,学生们只有自主的创新才能更好的掌握语言知识。贯穿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和老师融入在一起,让语文教学方式更上一层楼,也更好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语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石艳英.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华章.2010(04)

[2] 黄文学.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有效讨论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3] 王元乐.如何利用教师自身教学资源构建初中语文活跃型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

[4] 王丽莉.新课程中教师课堂行为与角色的转变[J].继续教育研究.2006(04)

情感与思维 篇4

案例一:言语训练的效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要求学生读一读含有“越来越”的例句, 然后练习说话。薛法根老师是这样教学的: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反复读一段话, 其他学生听他每次朗读的效果, 发现他后来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声音更响亮、更自信……这时让学生运用“越来越”说话, 他们就将这些变化用“越来越”串联起来, 内容丰富了, 语言也丰富了。再让学生说自身变化, 有的说:我练书法的时间越长, 字写得越漂亮;有的说:我学习越用功, 成绩越好……这时“越来越”就成了表达生活的工具。

[反思]两个例句中的“越来越”是有区别的:第一个指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二个指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了, 另一个事物跟着发生变化。薛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用“越来越”说话, 而是进行了有层次、有坡度的训练, 这样的训练才不是为训练而训练的“走过场”教学或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学生在一种积极有效的思维状态中渐入佳境, 言语能力真正得到了发展, 言语训练是有效度的。

案例二:朗读训练的广度

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

(出示句子:小鹰急促地喘着气, 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师:你什么时候也急促地喘着气的?

生1:我在操场跑了好几圈, 累得满头大汗。

生2:有一次, 我被一条狗追, 我拼命地跑。

生3:我和弟弟比赛爬楼梯, 我一口气爬到五楼, 累得急促地喘着气。

师:这时你说话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生:说话上气不接下气了。

师:“小鹰急促地喘着气”说明小鹰这时怎么样?

生:很累。

(遗憾的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地很好, 教师却没有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而是急于教学进入下一步——“这次, 老鹰又是怎么回答的?”以至于在最后的演这一环节, 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小鹰急促喘气的语气。)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获得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但在这里, 没有组织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词语, 这无疑削弱了言语训练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要充分利用教材引领学生朗读, 不能让不必要的讲解, 挤占学生的朗读时间;不能让无谓的师生问答, 代替学生朗读的需求;更不能让泛滥的教学多媒体淡化学生的朗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讲解只能让人知道, 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 感受语言文字, 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语文教学的“亮点”, 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朗读是检验学生理解文本、宣泄学生情感的良好途径。

案例三:情感体验的深度

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爱如茉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时, 以“语言有温度, 字词知冷暖”鼓励学生从一个字, 一个词, 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在描述病房静谧美好的一幕时, 他引导学生抓住“紧握”“恬静的微笑”“悄悄地探了进来”进行想象体会, 然后鼓励学生将这段文字连同体会到的画面通过朗读留存在自己心中。学生边读边体验, 沉浸在美好静谧的画面中, 体会自然而真切。

[反思]读书主要是一种内隐的心智活动, 沉思、吸收是主流, 争辩、交流是支脉, 需要学生进行心灵的阅读。从这个片段中, 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 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 读词, 用词语说话, 关键词语的理解等, 同时教师引入“语言有温度, 字词知冷暖”“景语”“情语”等促使学生感受语言, 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这样的教学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节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课。在课文的语境中进行充满情意的言语实践活动, 思维和情感必然身在其中。

情感与思维 篇5

一、创设情境——迸发情感的原野

“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要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才能触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如:今冬下的第一场雪,当我走进教室,凝神地望着窗外的大雪,这时调皮的王德阳走到我跟前悄声地对我说:“老师,外面的雪好大呀!”那渴望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脸,我没有回答,只是笑了。这时教室里有些不安静了,我说:“谁能读懂老师的笑脸?”“老师想带我们出去玩。”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那沸腾的心怎能平静下来?我说:“老师也能读懂大家的心。”此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老师万岁!”于是我便把这节语文课变成了放飞孩子们心扉的大雪地。他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兴奋的样子太可爱了,我也置身于他们之中成了雪人了。

之后的交流,那快乐、那情感是在体验中自然地流露、迸发出来的。

事后,我在想,学生的思维什么时候最活跃?什么时候最想表达?就是最能激发他们情趣的、触击他们心里渴望与需求的东西,他们的表达欲望才强烈,那种展示自我的火焰才会燃烧得猛烈。可见创设情境对训练学生思维和情感的表达是何等的重要。

二、利用教材——即兴发挥的基地

用活教材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要充分运用课程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勇敢地争辩、自由地表达。老师要做有心人,努力构建网络式多向互动的课堂交际舞台,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在这一广阔的空间,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其尽快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因为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拓展知识的好范例,所以教师应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创造各种条件来安排口语交际。

如“运用与积累”中有一个内容是:“假如有一批客人要来参观你们学校,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的学校呢?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学校的情况。”我引导学生首先出示学校的平面图,让学生对学校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以及制定出自己的导游路线;第二步是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实地观察后,让学生分小组扮演“导游”,其他学生充当“游客”,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最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进行评议总结。在这一活动中,可让学生在“说”、“比”中明白口语交际的作用,进而发挥即兴演讲的才能,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语言表达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体验生活——真情表达的源泉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语言的素材,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去获取。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可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那就是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这将给口语训练提供活水源泉。

要走进生活,以观察体验促交流。生活无处不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放大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场景,他们会发现生活美不胜收;再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场面带入自己的课堂,把生命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智慧与创造就会表现在学生的口中。

如“我为妈妈洗脚”,要求亲自为妈妈洗一次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那份爱的表达;“冬的积累”:皑皑的白雪,奇妙的冰花……;“春的欣赏”:青青的小草,鸟语花香……这些真诚的感受和自然景色的观察,会触发学生把生命中的潜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四、遨游书海——体验快乐的绿草地

动感官活思维树情感倡价值 篇6

关键词:学生活动 动感官 活思维 树情感 倡价值

21世纪,我们将迈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而知识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政治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官,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动感官、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动手,动脑,合作活动,从而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同学间互相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體的交叉的思维网络。而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中关于“信用工具”一节,知识难度不大,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于是笔者组织学生就“信用工具”进行研究性学习。

思维活跃的男生组情景再现了1950年,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招待客人用餐后发现钱包忘带了,由此产生设计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及具有支付功能的卡片的想法。于是他在纽约创立了“大来俱乐部”(Diners Club),即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并发行了世纪上第一张以塑料制成的信用卡——大来卡。

女生组声情并茂地表演了诗朗诵《啊!支票!》情之真真,意之切切让人难以相信薄薄的纸片竟然可以情感这么充沛、饱满。

还有的组直接娓娓道来《支票的自白》——我使用起来是非常方便的。只要在我脸上正确地把一些要素填写清楚,你就能很方便地支取现金。

使用我同样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他们的相互关系还是与我汇票老大哥介绍的一样。但是,有一点需要加以注意。我的出票人必须在金融机构存有足够资金,而且和银行之间订有约定后才可以使用我;还有,我的付款人只能是银行和金融机构。这些,可与汇票不同呀。

要使用我很方便,你所要做的就是去向银行申请,提供身份证明和可靠的资信证明,并且在银行预留签名样式和印签,然后,你就拥有了使用我的权利。

虽然我有很多种类,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只有现金和转账两种。

好了,暂时就说这么多,你要想更深地了解我,你就来查我的小字典吧!

男生的活跃、女生的真切,不断引来阵阵大笑,一节课在欢快中度过,下课铃响起时,学生们意犹未尽,班长总结:“感谢大家的精心准备和精彩表现,也感谢郭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带给我们这样精彩的一节课!”

二、树情感、倡价值——引导正确的观念认同,提倡崇高的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积极的社会责任感;而阴暗、消极、颓废等情绪也往往伴随着消极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的教育方式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和分享,从而获得新的认知和感受,并用它们指导自己的行为。

高中必修1《经济生活》“劳动与就业”一节需要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教师的讲授学生可以接受,但怎样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认同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呢?笔者设计了一个合作探究活动——

一个送水工的五年职业规划

刘铭,男,21岁,法学大专,理想:律师,现实职业:送水工。

让学生为刘铭做五年职业规划。学生们做的规划非常丰富:饮用水行业协会的法律顾问,半工半读,顺便卖报纸,送快递,法律事务咨询,考公务员……

然后再把刘铭的真实情况展现出来——

他对每一位客户都很有礼貌,敲门总是轻轻的,进门脱鞋。每替一位客户送完水,他都会记下客户姓名,在心里默念上几遍。

5年后,他辞职了,自己开了一家送水公司。他很快拥有了许多客户,都是他这些年认识的老客户,以及客户的亲朋好友。他的送水业务很快就占据了这个地区一半的份额。别的送水公司只有几名送水工,他的公司,一下子发展到60多名。

他笑着说:“一个人,只要认认真真地干一件事,干上5年,就一定能够干出一番成绩来。”

分析总结得出,劳动者应当——

A.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

B.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C.认真履行劳动者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就像一座丰富的宝藏,当你用心去开发的时候,会不断发现无穷的精彩。政治课教学中的学生活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同时,更是在“动感官、活思维、树情感、倡价值”等方面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也使我们的教学工作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美】Howard Gardner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美】玛丽·伦克·贾隆格,琼·P·伊森伯格著.《是什么让教师不断进步——教师故事启示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激起兴趣 激活思维 激发情感 篇7

关键词:兴趣,思维,情感

高中思想政治课, 抽象概括, 如果沿用旧的教学方式, “划条条、背条条、考条条”, 味同嚼蜡, 收效甚微。为此, 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 政治课更应激起兴趣、激活思维、激发情感。

一、激起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的人具有积极的情绪意识倾向。他们在认识活动中常常废寝忘食, 其乐融融。对学生而言, 兴趣能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促进其获得知识。没有兴趣, 就可能会出现教师声嘶力竭, 学生昏昏欲睡的场面。因此,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经常组织诸如辩论、讲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多层次、多方位地采取“合作探究”“活动导学”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 注意用歌曲、录像、实物等形象化的手段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兴趣。

比如, 讲货币职能时, 我从甲同学桌上抓起一支笔说“:给你两元钱。”从乙同学桌上拿起一只文具盒说“:给你五元钱。” (其实什么都没给) 。然后设问:“这样买东西行不行?从货币职能角度思考, 这说明什么?”

如此, 在实物演示创设的课堂情境中, 学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激活思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课堂上若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不但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而且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而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往往可以使学生处于抑制状态的思维兴奋起来, 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活学生思维。

比如, 在学习“整体与部分关系”时, 我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南美洲草原上, 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 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 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 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 紧紧地抱成一团, 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 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 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 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 但更多的蚂蚁却穿过火海绝处逢生。设计以下问题:

1.为什么蚂蚁能绝处逢生?

2.蚂蚁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哲理?

3.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

实践表明, 在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热情高涨, 思维活跃, 教学效果明显。

三、激发情感

人们常说“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学中, 要借助多种手段, 营造情感气氛, 让学生置身其中, 使学生动情, 受到感染。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 而且有助于激发情感, 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比如, 在组织学生学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关内容时, 我分别展示了湖北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舍己救人, 不幸牺牲和船主见死不救的录像资料。学生沉浸在录像资料创设的情境中, 受到深深感染。然后, 我适时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三位大学生救两名少年值得吗?

2.面对同样的救人问题, 大学生和船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选择?

如此, 以情感人, 以情育人, 既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激励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对假恶丑的憎恶、摒弃, 又激起了学生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基于情感的思维何以可能 篇8

关键词:情感,思维,认知,基于情感的思维

认知科学表明,思维作为一种复杂的高级认知活动,不仅包括推理、决策和问题解决等理性过程,还应把人在认知过程中与思维相关的情感因素包含在内。情感不仅作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贯穿于人的整个思维过程,它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认知因素和背景,我们称之为“基于情感的思维”,简称“情感思维”,是指人在加工和处理传入信息的同时运用情感来统合信息并做出反应或决定的思维方式与能力。但这并不是说情感本身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思维类型而存在,而是说包含了情感在内的思维可以更完整地体现认知过程中情感与理智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体验、表征、评价和修正,其作用可以划分为正负两个向度,而基于情感的“情感计算”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一情感及情感思维的内涵与作用

1. 情感的相关概念界定

情感( emotion) 一词源于希腊文“pathos”,最早用来表达人们对悲剧的感伤之情。而“emotion”一词由前缀“e”和动词“move”结合而来,直观含义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后来逐渐被引申为扰动、活动,直到近代心理学确立之后,才最终被詹姆斯用来表述个人精神状态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动过程[1]。情感是具有社会性的高级感情,侧重于主体对事物的内隐体验。它既包括与“感觉”相关联的感受能力,也包括与“同情”相关联的体验过程,集中表达了人类对自身感性体验的觉察与体会。

从认知科学看,情绪指处于情感状态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所感受到的一种感觉,是处于情感状态时知觉的混合。由于涉及身体,情绪应该说是行动在思维中所呈现出的意象而不是行动本身,它在本质上可被视为是知觉在大脑中的一种映射关系。比较而言,情感则是一个复杂且巨大的自动化行动程序,由包括特定的想法和模式在内的认知计划组成,不过这种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身体所呈现出来的,包括了从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到身体内部脏器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并且情感是关涉特定的思维理念和模式的[2]77。

显然,情绪、情感和感情所指的其实是同一个过程或状态,都包含了身体唤醒、主观体验和外显行为等多种成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差异和界限,其区别更多的是一种状态描述的差异。我们可以把情感理解为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是情感形成的基础和外在表现,情感则是情绪的内心深化和主要内容。情感是我们对生存状况的价值态度,不仅包括信念理想等复杂意识,也包括对自身状态及外部情境的描绘解释和反应选择等。情感还是一种意向,一种与认知行为、需求和评价密切关联的态度。因此,情感具有人类共同的内涵对象,它与人的思维活动、道德行为、生存状态、审美体验和实践活动都密不可分[3]。

2. 情感思维的内涵

认知科学将思维看作一种“指向问题解决,间接的和概括的认知过程”[4],也是知识的心理表征系统,其内容和目的在于描述真实或可能世界的状态。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思维是一种决定、推理或概念化的过程,一种有目的的计划,同时也是某种形式的回忆[5]。

情感在人身上有两种存在形式: 作为人内在的状态或体验; 外显的面部表情和相关动作。正如萨伽德所言,关于情感的本质,认知科学家存在颇多争议,受欢迎的有两大阵营: 一派把情感大体上视为关于人的总体状况的评判( 认知研判) ; 另一派则强调人身体对认知的反应( 大脑对身体变化的调节与适应)[6]。这两种观点都只看到情感在心灵或身体中某一方面的体现,却忽视了情感在心身交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代认知心理学把情感界定为由多种成分组成、具有多维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7]。

可见,要想弥补两派在心身交互观点上的裂痕,就应当认识到情感对思维研究的重要性。用达玛西奥的话来说,为了真正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要考虑情感因素,也就是对情感问题的讨论需要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尤其关涉到价值、奖惩、驱动力和动机,以及一些必要的感觉[2]76。正是基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应该把思维看作是发生在人身体内部的一系列生理心理活动过程,它以记忆为基础,统合了主体的情感体验,不仅涵盖了思维者一系列内在的心理活动,还体现了思维者对外部环境的表征,具有意向性和目的性。

3. 情感思维的向度与作用

认知科学对情感的研究有两种角度: 一种是类型研究,认为情感由不同的基本情绪组成,因此情感研究的核心就是分类。传统哲学认识论、心理学多从此角度出发,主要通过对情绪外在表情的划分来区分不同的情绪类型; 另一种是维度研究,从功能上把情感分成积极和消极两种。我们认为可以将之融合,对情感思维进行“向度”( Tropism) 划分为正向情感思维和负向情感思维。正向情感思维是指使主体能够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情感来对其所处环境作出感知和反应的思维方式。负向情感思维意指不能使主体采取恰当情感来对其所处环境作出感知和反应,往往导致认知偏差或思维错误。

这种划分不同于单纯的积极与消极情感划分,因为在特定的情景中积极情绪并不一定能对思维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要想对悲剧有深入的认识和体验,读者或观众就必须把自己带入到剧中人物所处的悲伤情感之中,这种情感尽管在日常生活中被视为是消极的情感,但它在情感思维中却可对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又如恐惧,在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恐惧的情感可让主体快速作出判断和反应( 如逃跑) ,这种看似消极的情绪对主体的认知和行为而言也起到了正向作用。因此,正向情感思维主要由安全感和满足感产生,负向情感思维则主要由恐惧感和厌恶感产生。只有这两种情感思维方式在特定环境中达到平衡,主体才能具备稳定的情感结构,才能有适宜的情感思维结构去对外界环境做出合理的认知与反应。

二情感思维的认知神经学证据

早在19世纪,布罗卡就把位于大脑半球邻近间脑边缘的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称为边缘叶 ( limbiclobe) 。麦克莱恩进一步把端脑与间脑之间交界的边缘区命名为“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 ,主要包括海马、杏仁核、前额皮层、扣带回和下丘脑等脑区,并认为该区域的神经结构对情绪加工起关键作用[8]。葛詹尼加对其进行了分类与归纳: 见表1。

这种基于大脑区域分工协作的情感对应关系也非常符合自柏拉图以来奠定的认知传统: 理性居于大脑中央,情感位于边缘。认知神经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种预设,情感的主要控制区域应该集中于边缘皮层系统,尤其是前额皮层、腹内侧前额皮层和眶额皮层、杏仁核以及海马,每个不同的脑区对应不同的情感,同时也是相对应情感思维的主要发生部位。

尽管如此,我们对情感如何同动机及心情发生关联仍然知之甚少,我们对于神经化学究竟如何调整包括情感在内的精神状态也所知不多,因此研究情感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紧迫而重要[10]。

1. 前额皮层系统对语义信息起着控制调节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实现,对语言的脑功能区定位被视为思维存在的物质基础。早在1861年,布罗卡就通过对失语症患者尸体的解剖,最早发现了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额叶的额下回后部,该区域由此被命名为“布罗卡区”[11]。当代神经科学家通过对局部前额皮层血流量的考察,证明左下前额皮层确实是提取语义信息的重要区域,并由强烈的情感所导致的大脑变化往往会改变决策的质量与效用[12]。前额皮层的这一特质使得它同语言能力与情感刺激都密切相关,对语义信息的处理能力更成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显著区别。这也说明作为语言直接现实的思维和情感密切相关的能力在该区域确实存在。

2. 腹内侧前额皮层和眶额皮层是情感思维在大脑中的主要分布区域

这一区域的功能主要是编码和表征与社会生活有关情感的反应变化信息,从而计算当前情境的情感价值并采取何种反应或行动[13]。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主要控制信任感,该区域受损会让人更易轻信他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这个部位受损的聪明患者会被显而易见的骗局欺骗。眶额皮层是后悔产生的主要的区域,而后悔主要由上行反事实思维引起。此外,眶额皮层还与产生愉快、尴尬、愤怒、悲伤等情绪有关,通过我们的情绪反应指导行为,并在不同的情境中控制相应情感的发生。

3. 被称为人类“情感计算机”的杏仁核是情感信息处理的核心

杏仁核对恐惧威胁尤为敏感,这是神经科学家勒杜通过对杏仁核损伤猴子的脑成像研究发现的。他认为杏仁核具有在大脑皮层尚未完成处理前抢先做出反应的能力,他把杏仁核视为情感信息处理枢纽,通过分析身体获得的感觉信息来判断其是否有情感内容,再联结大脑其他部分作出反应。杏仁核接受两方面的感觉信息: 一是来自视听皮层的感觉信息,二是来自丘脑的感觉信息,它对情感内容的判断不仅要靠获得的外界感觉信息,还包括大脑内部的已有相关信息( 记忆、想象等) ,这说明杏仁核已经具有进行某些思维的能力。基于此勒杜提出了情感传递的双通道理论: 一条是外界信息经由新皮层分析后到达杏仁核,另一条则是直接到达杏仁核引起反应。通过对双侧杏仁核损害患者的行为评估发现,这些人普遍丧失了对社会威胁( 特别是面孔识别) 评判的能力,会认为所有人的面孔( 即使面目狰狞或有攻击倾向的面孔) 都是可接近和可信任的。由此可以把杏仁核的避让作用推广到社会情感认知层面,它在我们判断他人意图和信念等情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4]。

4. 海马在情感思维中的作用体现在与杏仁核共同完成情感记忆

海马作为记忆的重要功能区域主要保存陈述性记忆,负责回忆过去发生过的复杂事件,杏仁核负责判断海马提取的信息的情感价值。杏仁核对情绪信息进行前注意加工,将其内化到内隐记忆中,和海马的非情绪性语义加工共同组成人关于事件的情景记忆,因此海马提供的记忆信息内容构成了情感思维的内在信息来源。对于认知过程中海马和杏仁核作用的关系,认知神经科学家有一个很生动的案例: 海马从视神经传导来的信息中认出了谁是你的表妹,但杏仁核提醒你,其实你并不喜欢她。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情感思维过程,尽管有时我们完全感觉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

三情感思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

情感思维作为人类心理和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情感是人类意识和记忆的起点

在大脑的认知与思维过程中,情感不仅作为一种心理背景参与其中,还常作为引起意识的首因。认知心理学家巴尔斯( B. J. Baars) 曾把意识比作一盏头脑剧场中的聚光灯,灯光照到的地方就是人所注意到的意识[15]。思维作为意识的高级阶段,情感可视为意识灯光的最初来源,并且可以控制其注意的方向和内容,这种由情感控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就是情感思维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的基础。从信息加工观点看,情感思维的不同状态可促进或减缓大脑的加工,还可通过对身体机能的调节来影响加工的选择和方向。

情感在记忆中的作用体现在它既影响事件的存储方式,也影响回忆时对事件的重构。因为事件本身会同当时的情感体验一同被编码储存,而带有强烈情感的事件通常比中性事件更易回忆且细节更准确。这种情感记忆是每个人生活中独特场景的高度个性化记忆,凝聚了我们关于特殊事件、人物、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联想,其实质是我们曾经体验过的内部经验[16]。它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选择性地保留某些细节,悄然改变其情感倾向和原有结构。因此,记忆重构的过程天然地包含着情感思维的驱动和引领作用,构成我们认知内容的心理基础。

2. 情感思维作为一种快速决策方式,和逻辑思维一起构成人类的基本决策能力

对于复杂问题的判断和决策一直被视为思维的核心能力与最高级形式,我们通常采取两种方式来判断和做决定: 一种方法准确可靠但用时较长( 理智逻辑) ,另一种方法快速但并不可靠( 感性情感) 。这两者都是我们的身体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的决断能力,理智和感性可看做是两个互补的系统,它们共同帮助我们做决策。当时间充裕且信息充足时,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首要的,我们可依靠理智来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 当时间紧迫且信息量不足时,判断的准确性就要让位于时效性,这时就要用情感思维来快速做出判断。

3. 情感思维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能力构成人格的重要部分和思维发展的必要成分

如果说婴儿的发育可被视为是人类种族进化的重演,那么儿童的思维发展同样也可被视为人类思维发展演化的缩影。新生儿不能独立生存,但他们接受成人的哺育并不是完全被动和无条件的,他们有着从祖先遗传获得的感觉体内外信息并通过简单情绪来表达的能力,即使没有发育完全的语言能力,他们也能很快通过动作、表情和声音同周围的人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婴儿的情感能力是人降世后获得的第一个有效的心理适应工具,尽管其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但也包含了基本的编码与储存过程。从认知过程来看,应该把情感理解为一种战略性的信号,特别是在偏好强度编码的过程中。情感大多数带有指向性和偏好性,这可追溯到人类在婴儿时期同看护者所建立的亲密互动关系,由此产生的强烈依赖心理直至成年依然延续着[17]。由此可见,情感是人类处于婴儿时期为适应生存而遗传获得的重要心理工具,情感思维的能力也随之而来。正是在情感和认知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下,人的内在心理素质才能够成长,才能逐渐发育起完整的人格与个性。

四情感思维的社会人类学证据

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人,其情感思维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不仅是进化的需要,更是社会交往和社会协作的需要。情感思维在人类社会中的存在证据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情感思维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生存所形成的必要心理工具

如前所述,脊椎类动物虽然没有社会性的情感,但大多具有某些情绪表现,一些高级哺乳动物还可能具有某些情感色彩的动作表示。进化论表明,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的产生应该和脊椎动物的脑同步,约有5亿年历史,而高级认知情感的产生不会超过6000万年。达尔文认为人类的很多情感反应也是从动物祖先那里进化来的,如人类面临恐惧或表达愤怒时也会毛发直立甚至“怒发冲冠”,即使这并不会使我们像猫一样看起来更强大,但这正是我们情感进化的最好证据。人类的情感是在和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习得的,这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选择性的学习倾向,特别是在婴儿和儿童时期家人的训教有着重要作用[18]。

2. 情感思维是人类实现跨文化和跨代际交流的有效方式

20世纪60年代,人类学家艾克曼通过对新几内亚的福尔人调查发现,他们可以识别大多数西方人表情所蕴涵的情感,他称之为“基本情感”,包括快乐、痛苦、愤怒、恐惧、惊奇和厌恶。这些基本情感几乎存在于任何文化中,且似乎是人脑所固有的一种先天禀赋。有实验表明,即使是先天失明的婴儿也会传达这类情感的典型面部表情———微笑、皱眉等。这里“先天的”含义是指任何人只要一出生,满足其生存的基本需求,即可具备基本的情感与表达方式。与此相类似,语言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先天的能力,一个语言生理功能正常的婴儿不需要太多的专门训练———只需要让他和同样具有语言能力的人在一起相处,就可以表现出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能力[12]。正是情感思维的存在,才使得人类能够实现跨文化和跨代际的基本信息交流,那些没有文字的社会形态可以维持基本良性运行。

3. 社会对情感思维具有放大作用,集体决策的合理性正是基于情感思维的社会性

对人类这样高度社会化的生物来说,处于集体中的个人情感往往是放大的。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独自决定难免被情感蒙蔽,试图通过增加参与的人数来提高决策的理性化程度,对集体决策的信任就构成了当代民主的基石。这种以为100个人比1个人更理性更合理的预设真的成立吗?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精巧的实验测试对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特别是在时间紧迫、信息有限的情况下,被试依靠情感做出的决策反而有更高的准确性,这就说明基于情感做出的决策是有益的。如果说集体决策比个人独裁更能体现社会进步,大众陪审团审议比法官宣判更能体现公平和正义,这恰恰是因为集体比个人拥有更多更强的情感思维能力。与其说我们相信集体决策的理性成分更多,不如说我们更愿意相信集体决策会更有良心,这种信念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情感期望,而不是理性分析。总之,我们认为情感思维体现了人类在现实思维中情感所具有的神经、心理和社会基础,是包含了情感因素在内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

五情感思维对人工智能的意义

人工智能的认知计算主义把思维看作心理表征的符号运算,思维的本质就是计算。福多把这种计算机符号形式语言称之为“思想语言”。与自然语言相比,这种符号语言( 本质上为二进制) 是不连续的、不依赖语境的、由以功能为组块的“类语句”结构组成,这种表征系统构成了老式人工智能的经典结构[19]。然而,依据这种智能模型制造的高级智能机离人的思维还相差甚远,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对情感的忽视。萨伽德指出,一直以来很多认知科学家都忽视了人类情感的作用,认为人的思维应该是以计算性作为核心表达方式,但这种经验论式的观点很可能是错误的。尽管计算主义可以成功解释很多关于思维的,尤其是诸如问题解决、语言学习等方面的疑惑,但这种基于计算的认知主义仍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来自情感理论的挑战可能会彻底改变认知计算主义未来的发展[20]。

其实早在1967年,人工智能的先驱西蒙就提出要想解决“机器人困境”( 如何高效实现机器人内部目标管理) ,就必须使机器人具有情感,这样机器人才能有某种学习的能力。在他看来,情感就是使机器人具有能依据环境变化而主动中断或选择更适宜任务的能力,即类似人的决策思维能力。我们认为这种思维只能是情感思维,因为纯逻辑思维需要获取动态环境中巨量的信息来进行运算以供分析和判断,这会导致机器人陷入无限细节计算中而无法及时反应。只有基于情感思维的“情感计算”成为可能时,才能使机器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采取快速有利的行动,才具有同人一样思维的可能性。

目前的计算机还只能按照人的指令去完成指定的任务,只是执行预先设置的命令而已。如果未来计算机程序能够自我学习、修正并进化,那么这种新的算法( 进化算法) 将会对计算机带来全新的革命。现在的某些计算机病毒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特质: 它可在任何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中存在,可自动复制,还可根据宿主计算机的软件环境来改变自身结构以躲开杀毒软件的查杀,并且新产生的病毒具有比母本更强的适应能力和传播能力。由此我们发现,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特点。这是否可以说,那些计算机病毒就如同早期地球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一样,是人工生命( 或虚拟信息生命) 的雏形,也同样遵循自然选择的进化规律。这些程序似乎已经具备了初级生命的某些特征: 遗传( 自我复制) 、变异( 复制基础上的变化) 、自然选择( 不同病毒的复制变异能力也不同) 。区别只在于进化的物质形态不同: 生物是染色体上的核苷酸序列,而计算机程序是存储于硬盘上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从信息论看,进化的本质并不在于它们的物质基础构成,而应是这些物质所包含的信息是如何表现和传递的。一个生命体所需要的情感是由其所生活的环境和方式决定的,机器人的理化结构、产生环境和人类大为不同,如果说情感对于任何智能生物的生存都至关重要的话,那么未来拥有智能和意识的机器人极有可能会进化出和人类完全不同的情感。认知科学比传统认识论更有活力之处就在于它更多地依靠科学实验,在于转换研究方式: 与其争论到底什么是思维和意识,不如去试着制造一个有意识能思维的机器。

六结语

情感与思维 篇9

数学是抽象的, 它是一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抽象联系, 是思维的产物.因此, 数学学习要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情感思维的发展能充分发挥数学活动的积极效应, 更好地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更快、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激发互尊情感, 促使主动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的尊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幸福感、满足感和愉悦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有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 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 “蹲下来和学生说话”, 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 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 才能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一个老师只有尊重自己的学生, 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思维动力, 有了这种动力, 师生的目标才能一致, 才会有师生和谐的基础.

二、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 生成快乐情感, 促使有效学习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求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意, 即使无人督促, 学生也能自学不倦.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新旧知识以及难易程度的改变等原因, 学生的学习往往会出现起伏的现象.学习成功时, 情绪高昂, 而一旦遇到挫折, 情绪就会低落.记得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时, 有一道连线题, 让学生根据小鸟身上的算式结果, 将小鸟连到鸟窝中, 当时学生已经有些疲劳了, 课堂气氛沉闷紧张.于是我就创设情景,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成为小鸟妈妈, 帮助小鸟安全回家.学生的责任感被唤醒了, 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逐步解决了这道题, 有的学生下课后还兴致勃勃地询问同伴有没有做一个称职的鸟妈妈.心理学研究表明, 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 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 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 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因此, 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

三、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点燃友爱情感, 促使合作学习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发展状况.当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后, 他们就会通过向教师或同伴表达数学想法, 倾听同伴的表达, 借助同学间的互补学习等实现发展, 拓宽和丰富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更有效地组织思维活动, 获得成功的体验.

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关系和谐的同伴间, 能够相辅相成;关系一般的同伴间, 互不过问;关系紧张的同伴间, 还会因小插曲降低学习质量.因此, 和谐的同伴关系是促进情感思维的必要条件之一.

1. 在同伴间树立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 榜样的作用就像阳光一样重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往往会将不同能力的学生放在一起, 教师在这些学生中, 选择能力强的作为能力差的榜样.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一方面有了责任感, 一方面又有了自豪感, 同时也产生了帮助他人的愉悦情感;而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没有了负担, 不必担心因为做错而受到教师的批评, 同时还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高兴, 继而对数学充满兴趣.

2. 在同伴之间树立竞争意识

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一面, 往往每个合作小组中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有好几个, 这时教师就要为他们创造竞争的平台.“比比你们组谁的速度最快”, “比比谁的方法最多”这些带有挑战性的语言, 最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在结果出示后, 加上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 更能形成学生之间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下面教学“算‘24点’”时的一个教学实例:

……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 比比哪一组想到算“24点”的方法最多?

师:老师也想参加, 你们哪个小组欢迎我?

学生纷纷要求老师加入自己的队伍.

教师选择相对实力较弱的队伍加入.

生小声议论:这一次我们肯定输了, 他们队有老师多厉害.

老师明确比赛规则.

电脑随机出示四张牌4、5、8、7.

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

教师组织交流.

学生一:4× (8-7+5) (该生是和老师一组的)

学生二:4+7+8+5

生小声议论:我们和他们队一样, 哈哈我和老师一样聪明.

学生三: (5+7) × (8÷4) (该生和生二是一组的)

师:你真厉害.

生小声议论:我们比老师组还厉害.我们要加油, 一定不要让他们追上.

老师组也在小声议论:他们追上我们了, 快想快想, 不能让他们追上.

这时教室里的讨论声顿时热烈起来.

……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 使个性思维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情感思维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群体性思维参与率高, 创新性思维活跃, 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 (有学生课后反映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 .

现代教学论认为, 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维的关键所在.上述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合作性.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教师的加入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和老师是平等的, 教师的尊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幸福感、满足感和愉悦感.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 才能得到力量, 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学生们在这里可以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无拘无束地抒发自己的想法.在积极向上的情感思维中习得知识, 在友好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合作共享中全面成长.

情感与思维 篇10

一、农村学校实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许多农村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着诸多不足, 如生性懦弱胆小, 不懂得如何与教师、同学沟通;上课不敢举手发言, 对教师的答案不敢质疑;在家不能理解家长的关爱;等等。在学校中, 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多半带有“畏”的成分, 有时还会因为学生对教师偶尔的不敬而造成师生关系急剧恶化。由此可知, 他们的情感是麻木的, 他们对教师的关爱与辛劳淡然视之;对周围同学的感情淡如止水;对父母的养育之苦视而不见。面对这样情感薄弱的学生, 教师再不用真情去感化他们, 那么这将与我们教育的意义背道而驰了。

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思维培养的方法

1. 做领路人———以师生情感的培养为先导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眼光很敏锐, 他们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如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他们真实地体会到教师是真心爱护、教育自己的, 他们的情感就会很自然地倾向于教师, 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导。所以, 在学生情感培养的问题上, 教师首先要学会关爱学生, 以自身的行动告诉学生他们一直处于爱的包围中。

我班有一个女生, 她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学生, 父母哥哥都外出打工了, 只剩下她一个人寄住在叔叔家里。她本是个聪明的孩子, 但由于家人疏于教育, 她经常旷课到镇上去找一些不良青年玩, 甚至有时候到网吧通宵上网不回家, 成绩经常“挂红灯”。我多次以朋友的身份与她谈心交流, 终于她在我的感化下,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中考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此事之后, 我深深感悟到只有把心带到教学中, 把爱融入教学中, 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教学效果。

2. 做有情人———当好课中情感的连结线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情感交流的地方, 充分利用每一堂语文课, 争取在有限的45分钟内把自身的激情、才情挥洒在语文课堂上。因为只有在教师充满情感的感染下, 才能点燃学生情感思维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 全方位地了解每一位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人生经历, 只有教师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后, 才能把作者最真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如朱自清的《背影》, 这是一篇蕴含浓厚父爱的文章。若教师对作者坎坷的经历及其家庭情况不了解, 就无法体会到文中的父子之情是多么的浓烈, 也无法体会到作者为何看到和联想到父亲的背影时总是“泪流满面”。文中作者在家道没落, 亲人去世, 父亲失业的情况下, 在望着父亲拖着那肥胖的身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努力爬上那高高的月台, 只为了给他买几个止渴的橘子时, 内心一下子受到如闪电般的触动, 泪水很快流了下来。教师可在此处融入一些情感充沛的讲解, 学生必会从作者的细心描写和那潸潸落下的眼泪中, 联想起一直为自己劳累却默默无闻的父亲。顿时, 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 被触动了, 心灵也在顷刻间得到了净化。

3. 做有心人———利用丰富的情感材料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仁爱心

农村中学的学生每天除了繁重的学习任务外, 还要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同学之间交流相处的时间也相对有限。所以, 很多农村学生腼腆怕事, 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 更不懂得用何种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的人和事。现行教材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材料,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仁爱心。

比如, 教学《孔乙己》时, 很多教师只注重于让学生体会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 但我认为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当时苍凉的社会环境下孔乙己善良的一面, 如他教“我”识字, 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却遭到众人的轻视和嘲笑, 最终遭受残害而死亡。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世态炎凉, 人们情感麻木, 以及对不幸者的伤害。在教学时, 教师应努力唤起学生对不幸者的同情心和仁爱心。

因而,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培养的作用, 根据农村学生情感薄弱的特点, 找准学生情感的空白区, 以丰富健康向上的情感来教育学生, 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刘珑.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J].陕西教育, 2010 (10) .

[2]闫斌.开辟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J].文学教育, 2008 (22) .

浅谈初中语文思维激发和情感教学 篇11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学生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受到激发与启示下,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知识、情感等技能;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研究科学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记忆和理解,使学生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教师在课的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探讨和推究,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与决心,当然会将学习进行到底。

二、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

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对同学的提问谁能给以准确的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小说、故事等看谁能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如此等等。教师都是由学生来解决一切问题,教师给表现好的学生加课堂表现分并给予奖励。总之,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使学生明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航灯的指引下顺利地航船,志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在吃透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进行的问题设置,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允许学生甚至激励学生独立地、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或小组进行探究,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就犹如给学生“雪中送炭”,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进情感的世界,作为教师就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加以正确引导、点拨。

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备课、教学、练习等各个过程中,首先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而且始终如一,这样语文教学过程才能浑然一体、趣味横生,一切枝枝节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因此,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地去探“情”。

探情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自觉接受知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情感互动重点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做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这样才会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我们知道情感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平时能够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学生就会回报以丰富的情感,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五、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

现代教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参与是教学最深刻的活动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的把握、点拨,是情感教学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教材创作情感二者的协调、交融。教师的一切行为,包括老师的教学情感,都是为了达到二者的协调、交融。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果教材文本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那就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审美总是要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感应,才有可能产生情感体验,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促使双方发生这种交互感应,如果主体没有感受到客体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主体的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主体没有特殊体验或缺乏概括的映像,那么再好再美的对象也不可能储存在头脑里。我们常说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弊病就表现在这里。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进行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与思维 篇12

所谓“移情”, 就是把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 也就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迁移到外在事物上, 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 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移情说”认为, 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事物是美的。 “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德国美学家李普斯认为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 他把移情区分为4种类型:①一般的统觉移情, 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 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伸延。 ②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 使自然对象拟人化, 如风在咆哮。③氛围移情, 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 ④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

德国的伏尔凯特认为, 移情是一种富有独创性的心灵活动。 因此笔者认为, “移情”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对发展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是有一定作用的。

二、在小学美术创新思维中的运用研究

(一) “经验移情”的运用研究

根据移情上述理论, 笔者把“经验移情”定义为:把自己曾经体验过的感觉、情感、意志等迁移置到外在事物去的情感活动。 即学生把没有生命情感的表现对象当做人看待, 赋予它人的思想、行为、情感和某些外形特征。

每个人都具有经验移情的能力, 尤其是儿童, 在他们的游戏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抱起摔倒的玩具娃娃哄着:“不哭、不哭, 哪里摔痛了? ”因为她们就这样被哄过;小男孩们则经常把玩具当做有血有肉的同伴, 念念有词地替自己和玩具们表达各种想法与感受……这些行为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身上极为常见, 儿童这种“经验移情”的天性对于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怎样的作用? 以下笔者将以研究的案例证实。

案例一:在教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太阳、月亮你们好》时, 笔者让所有学生闭上眼睛, 静静地听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太阳、月亮的童话故事 (自编) :“……夏天到了, 太阳想到海滩去避暑, 一出门, 好热呀! 还是赶紧带上全套的防暑工具吧, 阳伞、太阳帽、墨镜、防晒霜, 再带上几瓶矿泉水……瞧, 他都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模样了! ” (此时, 大多数学生露出淡淡的微笑, 他们一定是在头脑中勾画出了一个个诙谐有趣的太阳娃娃) “太阳听着音乐、哼着小曲儿出发了, 他会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旅途中会看到哪些美景? ……突然他听到呜呜的哭声, 原来是月亮妹妹中暑了, 身上烫烫的, 嘴唇干裂, 半靠在一块石头上, 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太阳会怎么做呢? ”在这段语言的描述中, 笔者有意留出很多让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孩子们会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展开各种想象。

“月亮身体康复了, 她和太阳成了好朋友, 他们会怎样庆祝呢? ”孩子们有了许许多多的想法:“一起下棋”、“月亮请太阳到自己家看电视、吃东西”、“一起去公园里玩”……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 我们看到儿童的“经验移情”在促进创新思维、创造新颖的太阳和月亮的形象中的作用, 尤其是在想象太阳、月亮成为好朋友后的情景, 这完全就是他们的生活场景的呈现。 所有这些丰富的想象都是在“经验移情”的作用下产生的, “经验移情”激活了儿童的创新思维, 从而促使他们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的。

(二) “统觉移情”的运用研究

“审美活动通过想象力在情感领域实现替代性的满足”①。不只审美创作需要想象力 (创新思维) 实现“情感的形式化”, 在审美欣赏中同样需要通过它实现“形式的情感性”②替代, 因为在审美欣赏过程中有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用心感悟。

以下笔者便以一组案例阐述“统觉移情”在审美欣赏中的实施及效果。 这里的“统觉移情”大致为李普斯划分的“一般的统觉移情”类别, 即“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 如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伸延”。

案例二:第六册《曲曲直直》涉及线条的情感。 在 (1) 班, 笔者让学生找生活中的曲与直, 他们找的都是平淡的东西, 如铅笔、橡皮……说不出感情来。 突然有个孩子说柳条, 笔者很激动:“柳条在春风的吹动下显得……”引导了半天, 学生说不出所以然, 只能自己美美地描述微风中柳条的轻柔与欢快, 然后告诉学生线条是有感情的, 再让学生找, 结果依然失望。

在 (2) 班, 笔者配合图片朗诵了一首拟人小诗, 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图文, 思考:“你能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书中概括出的情感吗? 还有哪些情感书中没有概括出? ”果然第一个学生就说得很棒:“大海的波浪是曲线, 好像向我招手, 很热情。 ”有学生补充:“很亲切、很活泼。 ”笔者把这些词都写到黑板上, 因为这是孩子读懂线条后悟出的有生命的词汇。 接着有学生说到春天小溪流淌的轨迹, 虽然描述不精炼, 但他那诗意的情感和想象是谁都能感觉到的。 “是呀, 整个世界充满生机, 此时的小溪就好像……”有学生插嘴:“在唱歌, 在跳舞……”笔者追问:“回想一下你特别开心的时候会怎样。 ”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欢快的状态下肢体和运动轨迹中竟有那么多的曲线。

学生放松后, 笔者立正, 问表现此时的自己用什么线, 学生说直线。 “老师这样站着给你什么感觉? ”“严肃。 ”“高大。 ”“有力。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 此时学生在理解线条了。 班长杨晓玲说“我发现直线给人安全感”, 并以坐方凳和圆球给人的不同感觉加以说明, 笔者适时板书“流动感”和“安全感”。

案例分析: 教育家斯皮策说:“有效学习的发生取决于以往的学习体验及现有学习情境提供的诱因。 ”以往的学习体验主要包括“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 显然在本课的学习中, 以往的情感体验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笔者充分利用情感化的小诗作为诱因, 把教材中的图文和学生以往的情感经验紧密融合起来, 使之产生“统觉移情”效应, 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 学生眼中的线条就不再是枯燥的, 而是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在这里“统觉移情”效应是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感受线条魅力的认知心理基础, 没有这样的基础准备, 本课的学习就不能深入。

三、实践后的反思

“移情说”相对忽视客观现实性, 在借鉴这一理论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把客观现实和人的主观情感相结合。 例如在《太阳、月亮》一课的移情想象中, 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把太阳、月亮完全画成人的模样, 它们只是具有人的某些特征, 被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 但它们依然要保持自身的一些特征, 如太阳的光芒, 月牙的形状等, 否则学生画出的太阳和月亮的想象画就完全成了平常的儿童人物画了。

注释

11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

上一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下一篇:数据库安全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