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情感论文

2024-12-08

生命与情感论文(共12篇)

生命与情感论文 篇1

审美教育亦称“美育”, 是指以情感教育为中心内容, 以丰富和提升人生境界为价值取向, 围绕人的审美活动而展开的教育。美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 通过理论 (美学知识、艺术理论等) 和实践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等) 两个环节, 培养人的审美情怀, 丰富人的内心旨趣,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鉴照人的“生命地位、生命成就、生命价值”。[1]大学美育是我国目前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的美育模式一般表现为:通过对美学原理、艺术理论的讲授,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并辅之以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及艺术欣赏、艺术活动环节等。所以, 大学美育主要是“趣味”教育或“艺术欣赏”教育。然而, 这样的结果往往表现为:第一, 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相分离。美育所生成的往往是对象性的“物”, 而不是对象性的“人”。殊不知:“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2]“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 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3]第二, 知识与生命相分离。美育往往被纳入认识论范畴并在知识层面上进行讲解和传授, 而没有真正把美育作为存在本体论在生命层面上进行启迪和滋养。

情感与生命, 构成审美教育的核心命题。情感升华为境界, 境界外化为生命, 从而演绎为审美的人生。情感指情感体验与情感模式。情感不是认识, 而是体验, 所以, 美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美学知识的传授, 而是审美体验与生命情怀的浸养与妙得。它不是给予, 而是唤醒;不是“既成”, 而是“生成”。何谓“体验”, 杜维明在《中国哲学范畴集》中说:“所谓‘体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所感受的具体经验, 这种经验不仅给我们带来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的内在知识, 而且能够发挥长期彻底的转化功能。体验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经验, 正因为它是体之于身的经验而不是一般浮光掠影的印象。依类旁推, 体认、体察、体证、体会、体味、体玩、体究及体知和一般的认识、考察、证实、品尝及理解也不大相同。凡能‘体之’的都是‘知行合一’的表现, 既能‘知得真切笃实’又能‘行得明觉精察’, 因为所体之于身的正是自家受用的分内事”。[4]所以, “体验”不仅仅是鲜活的、具体的、内在的、有血有肉的, 而且是“体之于身”和“知行合一”的;它必须是“灵魂在场”和“生命在场”。情感体验包括两方面内容:社会情感和宇宙情感。

社会情感指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人生与历史之间所存在的情感形式, 它更多地被凝结为人生体验, 它是“嘉会寄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的缠绵;是“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的思念;是“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惆怅。宇宙情感指人与天地万物、人的个体生命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之间所存在的情感模式, 它往往被凝结为宇宙情怀, 它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天下》)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的胸怀;是“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二十二章) 的襟抱;是“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的“天乐”。

情感体验与生命情怀的元素与特征启迪和影响着审美教育的向度和维度。所以, 在大学美育中, 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的互动:第一, “智与理冥, 境与神会”[5]审美教育中存在两种精神传导系统:认识系统与体验系统。认识系统指认识、理解、了解、反思、反省、追问、思考、评价、判断等;体验系统指体悟、了悟、体会、感悟、感觉、直觉、顿悟、灵感、心会、意会、神会、兴会、想象、激情、向往、回忆等等。美育中认知系统的教育是必要的, 如美的基本概念、范畴、美学史、艺术史等知识的传授, 但这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美育的性质不是记问之学, 而是体验之学;它所诞生的不是分数和技能, 而是境界和情怀。审美体验就是“生命的沉醉”。这种“沉醉”就是生命在直觉与理智之间、存在与意义之间诗意地“跃动”和“惊喜”, 是生命在“光辉的快乐中闪耀”。它既有“应目、会心、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 之层递, 也有“听之以耳”、“听之以心”、“听之以气” (《庄子·人间世》) 之流动与升华。第二, “自心观象, 象随心显”[6]“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 是无所谓美的”。[7]美, 源于一束“心光”, 它照射到哪里, 哪里就是一片光明, 心灵的空明澄澈可以映照出天、地、人之本然真相, 可以成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 (《庄子·天道》) , 所以庄子说“葆光” (《庄子·齐物论》) 、老子曰“用其光, 复归其明” (《老子》五十二章) 。尼采曾说:“没有什么是美的, 只有人才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 它是美学的第一原理”。[8]这正是柳宗元所说的“夫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心光照射万物, 此乃“自心观象”;万物映照心光, 此乃“象随心显”。心光就是“虚室”之后的“生白”、“尘尽”之后的“生光”。基于此, 美育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使学生在对“意象”世界的欣赏与沉醉之中充分和真切地体验主体生命自身的可爱与生动。美不是对象的特质, 而是人的“作品”, 是“心光”在“精选的场合”中所照澈到的境域。第三, “所照者境, 能照所到”[9]审美教育所诞生的是心灵的境界和生命的情怀, 其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就是“人生境界”的提升。心灵的映射生成心灵的境界, 此乃“所照者境”;心灵的境界外化为生命的“样式”和“人生之境界”, 此乃“能照所到”, 它所成就的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宇宙的情趣化”和“人生的艺术化”。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那么他就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形成其独特的“生活样式”, 各种不同的“生活样式”就构成种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境界是生命在特定的“情境”中所生成和到达的境域和境地。它是“存在”与“意义”在时空中的交会点。“存在”在“境界”中被赋予“意义”;“意义”在“境界”中得以“存在”和“诞生”。美育就是使“存在的意义”和“意义的存在”在“境界”中得以觉解与映照、升华与敞亮。“体验”与“践验”构成人生境界在“知与行”层面上交融互动。心灵的“感悟”被诗意地升华为生命的“参与”, “灵魂在场”被演绎为“生命在场”。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孟子·尽心上》) 。这是一个生命不断超越和提升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从“遮蔽”走向“澄明”的过程。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老子》十五章) 。谁能走出混浊躁动而达到内心的朗静澄澈;谁能在鄙陋粗俗中“民胞物与”;谁能在羁旅危行中“诗意地栖居”!

总之, “心灵的超越”与“生命的自由”构成审美教育在“人生境界”层面上的生成与建构;“情感体验”与“生命情怀”则尽显审美教育在“人文关怀”层面上的根由与宗趣。

参考文献

[1]东方美先生演讲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79:22.

[2]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版) , 第三卷, 第304页.

[4][美]杜维明.中国哲学范畴集[M].人民出版社, 1985:213.

[5]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

[6][9]唐君毅.人生之体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80、179.

[7]宗白华全集 (2) [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358.

[8]尼采文集[M].改革出版社, 1995:482.

生命与情感论文 篇2

教学目的:

一、熟读课文,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二、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三、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设想:

《我与地坛》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的文章,它融合了作者由于视角的独到而对人生对情感独特的感悟。本文节选部分既写自己又写母亲,可以由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课前布置预习,结合《语文读本》理解作者的特殊背景和情感思路,写一篇两三百字的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自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

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

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第二部分

导语: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个别学生朗读1~3段,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可配乐《懂你》)

三、借鉴、吸收

导语: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怎样感悟的?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爱母亲,学会回报等等。(结合课前读后感习作)

结语: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

[1]

生命与情感论文 篇3

【关键词】美育 情感 生命 体验 境界

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是指以情感教育为中心内容,以丰富和提升人生境界为价值取向,围绕人的审美活动而展开的教育。美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通过理论(美学知识、艺术理论等)和实践(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等)两个环节,培养人的审美情怀,丰富人的内心旨趣,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鉴照人的“生命地位、生命成就、生命价值”。[1]大学美育是我国目前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的美育模式一般表现为:通过对美学原理、艺术理论的讲授,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并辅之以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及艺术欣赏、艺术活动环节等。所以,大学美育主要是“趣味”教育或“艺术欣赏”教育。然而,这样的结果往往表现为:第一,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相分离。美育所生成的往往是对象性的“物”,而不是对象性的“人”。殊不知:“美不自美,因人而彰”。[2]“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3]第二,知识与生命相分离。美育往往被纳入认识论范畴并在知识层面上进行讲解和传授,而没有真正把美育作为存在本体论在生命层面上进行启迪和滋养。

情感与生命,构成审美教育的核心命题。情感升华为境界,境界外化为生命,从而演绎为审美的人生。情感指情感体验与情感模式。情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所以,美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美学知识的传授,而是审美体验与生命情怀的浸养与妙得。它不是给予,而是唤醒;不是“既成”,而是“生成”。何谓“体验”,杜维明在《中国哲学范畴集》中说:“所谓‘体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所感受的具体经验,这种经验不仅给我们带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内在知识,而且能够发挥长期彻底的转化功能。体验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正因为它是体之于身的经验而不是一般浮光掠影的印象。依类旁推,体认、体察、体证、体会、体味、体玩、体究及体知和一般的认识、考察、证实、品尝及理解也不大相同。凡能‘体之’的都是‘知行合一’的表现,既能‘知得真切笃实’又能‘行得明觉精察’,因为所体之于身的正是自家受用的分内事”。[4]所以,“体验”不仅仅是鲜活的、具体的、内在的、有血有肉的,而且是“体之于身”和“知行合一”的;它必须是“灵魂在场”和“生命在场”。情感体验包括两方面内容:社会情感和宇宙情感。

社会情感指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人生与历史之间所存在的情感形式,它更多地被凝结为人生体验,它是“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缠绵;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思念;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惆怅。宇宙情感指人与天地万物、人的个体生命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之间所存在的情感模式,它往往被凝结为宇宙情怀,它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胸怀;是“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二十二章)的襟抱;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天乐”。

情感体验与生命情怀的元素与特征启迪和影响着审美教育的向度和维度。所以,在大学美育中,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的互动:第一,“智与理冥,境与神会”[5]审美教育中存在两种精神传导系统:认识系统与体验系统。认识系统指认识、理解、了解、反思、反省、追问、思考、评价、判断等;体验系统指体悟、了悟、体会、感悟、感觉、直觉、顿悟、灵感、心会、意会、神会、兴会、想象、激情、向往、回忆等等。美育中认知系统的教育是必要的,如美的基本概念、范畴、美学史、艺术史等知识的传授,但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美育的性质不是记问之学,而是体验之学;它所诞生的不是分数和技能,而是境界和情怀。审美体验就是“生命的沉醉”。这种“沉醉”就是生命在直觉与理智之间、存在与意义之间诗意地“跃动”和“惊喜”,是生命在“光辉的快乐中闪耀”。它既有“应目、会心、畅神”(宗炳《画山水序》)之层递,也有“听之以耳”、“听之以心”、“听之以气” (《庄子·人间世》)之流动与升华。第二,“自心观象,象随心显”[6]“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7]美,源于一束“心光”,它照射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光明,心灵的空明澄澈可以映照出天、地、人之本然真相,可以成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庄子·天道》),所以庄子说“葆光”(《庄子·齐物论》)、老子曰“用其光,复归其明”(《老子》五十二章)。尼采曾说:“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才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原理”。[8]这正是柳宗元所说的“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心光照射万物,此乃“自心观象”;万物映照心光,此乃“象随心显”。心光就是“虚室”之后的“生白”、“尘尽”之后的“生光”。基于此,美育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使学生在对“意象”世界的欣赏与沉醉之中充分和真切地体验主体生命自身的可爱与生动。美不是对象的特质,而是人的“作品”,是“心光”在“精选的场合”中所照澈到的境域。第三,“所照者境,能照所到”[9]审美教育所诞生的是心灵的境界和生命的情怀,其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就是“人生境界”的提升。心灵的映射生成心灵的境界,此乃“所照者境”;心灵的境界外化为生命的“样式”和“人生之境界”,此乃“能照所到”,它所成就的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宇宙的情趣化”和“人生的艺术化”。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那么他就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形成其独特的“生活样式”,各种不同的“生活样式”就构成种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境界是生命在特定的“情境”中所生成和到达的境域和境地。它是“存在”与“意义”在时空中的交会点。“存在”在“境界”中被赋予“意义”;“意义”在“境界”中得以“存在”和“诞生”。美育就是使“存在的意义”和“意义的存在”在“境界”中得以觉解与映照、升华与敞亮。“体验”与“践验”构成人生境界在“知与行”层面上交融互动。心灵的“感悟”被诗意地升华为生命的“参与”,“灵魂在场”被演绎为“生命在场”。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尽心上》)。这是一个生命不断超越和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从“遮蔽”走向“澄明”的过程。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老子》十五章)。谁能走出混浊躁动而达到内心的朗静澄澈;谁能在鄙陋粗俗中“民胞物与”;谁能在羁旅危行中“诗意地栖居” !

总之,“心灵的超越”与“生命的自由”构成审美教育在“人生境界”层面上的生成与建构;“情感体验”与“生命情怀”则尽显审美教育在“人文关怀”层面上的根由与宗趣。

参考文献:

[1]东方美先生演讲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22.

[2]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第三卷,第304页.

[4] [美]杜维明.中国哲学范畴集[M].人民出版社,1985:213.

[5]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

[6] [9] 唐君毅.人生之体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0、179.

[7]宗白华全集(2)[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358.

[8]尼采文集[M].改革出版社,1995:482.

生命与情感论文 篇4

1、南方淑女的异变“失语”

那福克纳为什么要让这些人失语呢, 这也许因为他自己的性别, 他很多次说到她们太可爱了, 我没有办法也不忍心将她们拉出来讲述自己的悲苦。但是, 这里更多也许是为了叙述的需要, 正如我们阅读中感受到的那样, 虽未见人, 已闻其声, 甚至更加美妙。我们在《喧哗与骚动》或者是在《八月之光》中所读到的男性叙事者大多是非正常者, 他们或是白痴, 或是濒临死亡, 抑或是偏执狂, 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是癫狂的, 是含混的, 也是时空颠倒, 错综复杂的。这样一来, 读者就走入了福克纳为大家设置的迷宫, 我们别无选择, 一旦开了头, 没有了回头路, 只能耐心听着这些不可靠的叙述者的讲述, 否则就别想走出来。同时, 我们的思想也在高速运转着, 因为我们要把这些语言碎片在自己的头脑中加工, 链接, 找到合理的线索, 勾画出他们叙述的核心人物凯蒂的基本面貌或者说是基本轮廓。这样的形象似乎更加生动, 更加贴近作者心中的理想, 也更加符合他心中的笃爱。福克纳对这个人物的复杂情感用一个人的讲述无论如何是不足够的, 也是难以企及的。

此外, 记得在《喧哗与骚动》中有第一章中班吉回忆大姆娣去世的那天兄妹几个人在河边玩耍的情景, 凯蒂不顾自己是个女孩子, 玩水尽兴弄湿了衣服, 不听兄长昆丁的警告, 也不辩解, 当着众人的面就脱下了裤子。凯蒂打算结婚, 昆丁同样无法接受, 就质问妹妹, 妹妹的回答却是“你想让我说出来吗?你以为我说出来它就不会存在了吗?”语言在凯蒂看来是无力的, 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同三个兄弟不同, 她不想也不愿意受到语言的限制。当昆丁告诉她她的未婚夫作弊时, 她反驳道:“我又不是和他打牌。”她在挣脱语言束缚力的状况下, 让体验占据了上峰, 对她来说, 体验行动要比语言表达更重要, 更能让生命得到应有的绽放。同样的, 在《我弥留之际》中, 艾迪是一个乡村教师, 比其他乡下人更有自己的思想, 小说中就对比了她与邻居和她在上帝和人之间的关系上不同的见地。邻居凯罗虔诚地信奉上帝, 只有上帝才能决定人的一切, 而艾迪却把“上帝的爱和她对上帝责任当做件自然的事, 以致这种行为达到了对上帝不敬的程度”。艾迪的心里是没有上帝的, 更谈不上像凯罗的那种虔诚, 她有的只有孤独。作为成年女子本能的驱使, 她选择了婚姻, 但是这种随即而来的平白麻木没有让她摆脱孤独, 反而走向了极端。她拒绝语言, 厌恶语言, 认为语言只不过是人们相互利用, 相互欺骗的工具。“因为我们必须通过言辞来互相利用, 就像蜘蛛们依靠嘴巴吐丝从一根梁桁上悬垂下来, 摇荡, 旋转, 彼此却从不接触”。于是, 艾迪拒绝与人交流, 变得孤独落寞。这样的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是无法通过自己的叙述达到展现的, 于是福克纳用了十五个人不同的叙述让读者自己去勾勒艾迪这个将死的人的内心, 所以, 艾迪的失语也是人物塑造和叙事的需要, 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社会对她的压抑和残害, 最终导致了艾迪的疯狂和失语。

2、作品中“被叙述”的位置与复调理论

2.1. 作家对笔下女性形象的定位

“被叙述”的位置是福克纳对自己笔下女性形象的定位, 同时也是作家用特殊的叙事技巧为人物添加的一种魅力。福克纳很多小说, 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 都采用了复调的叙事手法。所谓复调, 源自于音乐术语, 在作曲法中是指不同声部的旋律不同, 但不是多旋律的混杂, 而是通过和声对位结构成多声部交响式的“组织体”, 改变了以往多声部单旋律的线性结构。巴赫金就曾经指出, “人的思想意识, 这一意识存在的对话领域, 及其一切深刻和特别指出, 都是独白型艺术视角所无法企及的。”就是说, “作家以一种全新的艺术立场, 把思想看做是不同意识不同声音间演出的生动事件予以描绘, 因此发现了人的完整性, 发现了人身上的人。这种自我意识的主导性, 使人物具有了内在的自由和相对的独立性, 呈现出开放性、未完成性与未定论行的特点。”

2.2. 南方女性“被叙述”与其内化人格

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虽然处于“被叙述”的位置, 然而恰恰是这种“被叙述”更凸显了她们完整的人格, 和她们有着不同关系的人都来用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声音来叙述着自己和她的故事。正如福克纳采用了极不传统的手法, 不让凯蒂有自己的一节、可以亲自出场叙述故事。对此, 福克纳的解释是:她太美丽、太动人, 不能降低她来亲自讲故事。这个说法符合福克纳对于创造理想女性的一贯思想。如果通过她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来描述她, 美丽就真的会溜走, 会消失。在福克纳看来, 每个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只能用一个字或是一句话, 活着是她的手, 她的手袜的形状来唤起对她的遐想。正面的描写是万万不可以被拿来用的, 我们在小说中享受到的是一个个温馨的场景, 三个兄弟有关凯蒂的回忆, 如她放学归来迫不及待地拥抱班吉, 喂他吃饭, 陪他睡觉, 勇敢地下河, 爬上大树, 向祖母房间探看;窦初开时向哥哥讲述对达尔顿的爱时的激动, 她在昆丁阻拦下未能追上爱人解释误会时的绝望, 以及结婚前夕同昆丁对话中流露出对父亲和班吉的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嫁人的痛苦心情, 以及在她意识到作为一个堕落女人, 已经成为家族的耻辱, 不可能带走女儿给她幸福时, 只有苦苦哀求杰生善待小昆丁等场面, 确实感人肺腑, 甚至催人泪下。

同样, 在《送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缺席, 也是福克纳的精心设计, 本来是个很简单的故事情节, 如果按照传统叙事的方法写出来, 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失恋备受打击, 最后携着爱人一起走向灭亡的畸形灵魂。可是福克纳采用了倒叙、插叙和狂欢化的手法让故事产生了“陌生化”的效应, 让简单的故事一下子有了非同寻常的魅力。艾米丽活着的时候是一种传统、一种责任、一种操心;一项镇上世传的义务。一直沉默的她活在别人的叙述中, 最后令人咋舌的结局:她杀死了自己的未婚夫在“陌生化”的叙述中也反映出她作为一个女性对感情的渴望, 另一方面是她无法面对南方淑女屈身恳求一个北方工人反遭拒绝的事实。艾米丽所谓的沉默行为都是为了确定自己的优越感, 自己的尊严和作为一个南方淑女的完整性。

3、结语

综上所述, 福克纳将自己对女性独特的认识与时代背景想结合, 用超越传统的叙事技巧在其近百篇短篇小说和19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像影子, 又像灵魂, 未曾露面却有无处不在, 用行动, 用精神书写着人类面对苦难和厄运时坚韧不屈, 勇于反叛, 忠于生命和内心情感的壮丽史诗。

摘要:美国二十世纪作家福克纳对自己的故乡有着难舍的爱恋, 他用自己恢弘的作品体系书写着这份眷恋。作品中极富南方特点的人物让我们敬畏, 也让我们爱怜, 尤其是像艾米丽那样被视作丰碑式的人物, 她们像是作品中的影子, 一直萦绕却从未登场, 失语的角色却让每一个读者动容和敬畏。

那时生命情感随笔 篇5

我不让你为我承担过程,只让你看到结果

---题记

我总觉得,我要做的,不是让你在每一件事上对我感到满意,而是每天都能给你一份喜悦,一份信心,让你为我走过的每一步感到骄傲。

总觉得,我们之间的联系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隔阂。我想在我人生的旅程中,会有很多人來指导我、斥责我、恨我、攻击我,以及那些最可爱的人來爱我。但你选择让我自己去体会,自己去经历,自己去领悟。你又是怎样的人。

以前我总是选择恨,恨那些打我的人,恨那些欺负到咱家头上的人。我曾想过在将来的某天,让那些人跪在地上求我们,求我们的宽恕,。但现在,我选择原谅他们,我没必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我也希望还自己的心灵一片净土。

现在我学着去爱,去感恩、去理解、去宽恕、去原谅。我知道我现有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所以我不敢过多的渴求他人,我只能选择努力。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是你命运轮盘上的一枚棋子,下的一次赌注,而我现在想对你说的是,我是你的儿子,但我更是我自己。

或许我永远都无法回到你所经历的那段时光,体验你所经历的那段劳苦。时间不曾给过你特权,何况我这个生命的意外。但请记住,我活出自己的一生,而你永远在我的生命里。

固执的人会不会有自己的人生。我常常听周围的人对你的一句评价就是你是个固执的人,一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后来你选择去帮助别人,勤俭节约,让我明白你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你只是一个固执的记不起自己的人。

捕捉生命情感的玄秘诗意 篇6

作为“九叶派”之“一叶”的郑敏,1920年9月18日生于福建闽侯,1936年考入西南联大,相继在文学系、哲学系学习。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居北京。郑敏从四十年代初期在西南联大哲学系读书时开始写诗,写有大量诗歌、散文和评论,并有哲学论文多篇。主要诗集有:《诗集1942——1947》、《郑敏诗集》、《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等,另外还译有《美国当代诗选》。

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围绕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大却具有鲜明特色的诗歌群体。他们大都是年轻人,这些诗人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这批极具艺术个性的青年诗人在批判地继承、改造和吸纳当时西方的现代主义诗潮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诗学体系:在宏观的理论上,倡导诗人应把忠于时代与忠于艺术高度统一起来,既追求诗的社会使命意识,又保证诗的审美品质;在理论的微观方面,他们强调感性与智性的互渗、表现的含蓄力、思想的机智深沉,以达到“现实、象征、玄学”的有机结合;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往往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注重诗味的含蓄蕴藉和意象的新颖。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九位诗人的选集《九叶集》,此后,人们便称他们这批有着出色的诗学建构能力的诗人为“九叶诗派”。

在“九叶派”诗人当中,郑敏与杜运燮、穆旦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运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而郑敏最浑厚、丰富”。郑敏长期从事西方古典哲学的研究,所以她对西方文学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理解,其诗歌也直接或间接地借鉴、吸收了西方文学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莎士比亚、艾略特、奥地利新浪漫主义诗人里尔克以及西方音乐、绘画、雕塑等对她影响也很大。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郑敏喜欢李商隐的丰富意象和杜甫的悲愤情怀,也从中汲取了有益的养分。深厚的西方哲学及文学造诣以及中西文化的双重滋养使郑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

郑敏诗歌的特点之一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精微的哲理,捕捉生命情感的隐秘诗意。如同众多现代派诗人一样,生命与死亡是郑敏关注的中心。比如《垂死的高卢人》:“他好象突然地跌倒了,在/死亡的拱门前,犹自用一只手臂/支撑那山样倾颓的身体,/生命的强烈的知觉正涌集”;《诗人与死》:“那双疑虑的眼睛/看着云团后面的夕阳,满怀着幻想和天真/不情愿地被死亡蒙上”。这些诗句从生命与死亡入手,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而在进行这些思考时,郑敏独特的女性经验又赋予其诗歌以丰富的生活情愫和细微的现实场景。比如《死》中:“一个战士,在进行中的突然卧下/黑暗与死亡自他的伙伴/的心坎爬过……”;《人力车夫》:“是谁在和他赛跑?/死亡、死亡,它想拥抱,/这生命的马拉松赛者”,生命的意义也许只有在死亡的烛照下才更清楚地显露出来。

郑敏的诗歌中还时常弥漫着一种寂寞孤独的气息,如《寂寞》中所言:“我想起友人自火的痛苦里/求得‘虔诚的最后安息,/我也将在‘寂寞的咬啮里/寻得‘生命最严肃的意义”,这种寂寞的情感跟诗人对生命的思索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洞察到现实中寂寞无处不在,并且发现了寂寞对于生命的积极意义——寂寞是个人摆脱现实桎梏而寻求生命意义的呐喊;是诗人对僵化的社会体制所采取的一种抗争姿态;是殉道者享受的一种孤寂的幸福。所以诗人在《金黄的稻束》中极度地赞美“静默”。

《金黄的稻束》出自《诗集1942—1947》,是诗人看到成熟了的金黄稻束后的沉思。秋后辽远的田野上,收割后的稻束立在地上,这是中国南方到处可见的寻常的农村生活景象,而诗人却由此触发了不同寻常的诗情。诗人看到稻田里的金黄的稻束,通过类比联想,首先想到的是“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金黄的稻束”是一个具有圆满意味的形象,但诗人并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写了引人思考的劳动者母亲的“疲倦”。“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作者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此时的作者心中,也许溢满了对母亲的崇敬、对劳动者的礼赞、对时间流失的无奈。但是,只要有母亲在身边,人们的心就不会是空落落的。紧接着,浮现在作者眼前的是“收获日的满月”挂在“高耸的树巅上”,远山包围着我们,犹如包围在“我们的心边”;诗人神思飞扬,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像“无数个疲倦的母亲”一样“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稻束啊,“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是那样的“静默”,“静默”——仿佛人类的思想。而在稻束的脚下,是一条犹如历史的“流去的小河”。诗人在这里从“稻束”这一独特的对象楔入,思索历史和人类,表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强烈画面转向内在的深沉的生命感受。把黄昏路上走动着的“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和稻束“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两个动态的意象有机叠加,衬托了稻束的“静默”,把人们带到一个清新、深沉的境界中去,人生的哲理也寓于其中:人类历史就像稻束脚下一条流去的河水,像操劳疲惫的母亲脸上消失的青春与美丽那般流失而去,而永远青春、永恒站立的,是雕像般年年静默地站在秋天田里的肩荷着养育人类这一“伟大疲倦”的金黄的稻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凭靠,是人类一个追求和永恒不变的真理,是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人心目中有的只是对生命生长的渴望,是对生命所赖以依存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也是对生命存在的关注。

与其他“九叶派”诗人一样,理性的光辉弥漫在郑敏的感受、运思、行文的全过程中,清明的智慧、澄澈的理性与真挚的情愫、坚挺的意象在她的作品中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使她的诗不仅具有情感的冲击力,更具有思维的启示力。诗人的长于哲理思辨的特点,也鲜明地体现在这首诗中。那一片片站立的稻束,在秋天的田野里沉思,诗人由此想到历史的长河。在诗中,始终伴随着“金黄的稻束”雕像的是“静默”。“静默”二字先后出现三次,成为回荡在这首诗中的主旋律。“静默”,是诗人面对自然的凝神观照,也是一种理智的探寻与反思。正是在静默中,诗人回溯了历史,发现了这个雕像乃是人类思想的一个结晶;正是在静默中,诗人把自我消融在自然之中,感到了一种与自然同在的永恒。这些,使诗歌具有雕塑般的凝重感。除此之外,诗中还表达了强烈的母体意识,思考着“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母亲身上所象征的人类生生不息的劳作与坚韧,并对此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诗人面对无生命的稻束,却浮想联翩,想到伟大的母亲和人类的苦难,不禁情动于中,情不自禁地要礼赞丰收,礼赞劳动,礼赞赐予给人类粮食的大地母亲!1949年同属“九叶派”诗人的唐湜在《郑敏的静夜里的祈祷》中谈到郑敏的诗及其风格时说:“郑敏的诗仿佛是朵开放在暴风雨前的一刻历史性的平静里的时间之花,时时在微笑里倾听那在她心头流过的思想的音乐,时时任自己的生命化入于一幅画面,一个雕像,或一个意象。让思想流涌出一个个图案,一种默思的象征,一种观念的辩证法,丰富、跳荡,却又显现了一种玄秘的静凝。”她是一个“用精明的数学家的理智来写诗的诗人。……在她的诗中,思想的脉络与感情的肌肉常能很自然和谐地相互应和……她虽常不自觉地沉潜于一片深情,但她的那萧然物外的观赏态度,那种哲人的感喟却常跃然而出,歌颂着至高的理性。” “思想的澄澈的光耀里有着质朴的坦然的感情流荡。”是的,思想与感情的完美结合,使这首诗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感情强度,郑敏是用感情抒写生命的抗争,寻求关于生命的启示,张扬那些符合生命理想的东西,有一种无法消磨的强劲的生命力。

雕像般的静中见动和油画一样浓烈的色彩效果,是郑敏较之于“九叶派”其他诗人所特有的风格。这首诗中的一个个意象,就是一幅幅写生:在秋天的稻田里无言站立的金黄的稻束,那一脸疲倦的母亲的面容,配以高耸在树巅上的月亮的映照,色彩极为鲜亮,极具雕塑感,给人以情感的冲击力与哲理的沉思。

这首诗想象丰富、节奏舒缓、用词朴实、不事雕琢,显示了诗人沉着蕴籍的诗风。郑敏的语言平静、严谨,在想象的跳跃中把握住了柔和而巧妙的衔接,但透过“理知静观”的外表仍能让人看到心灵的火焰、矛盾的冲击。她的现代派技法运用得异常圆熟,象征、联想、隐喻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是铺排的从容自然。在这里,寂寞成为人类精神世界一种永恒存在,凡是真诚的心灵,当它在思考人世的真相时,必然会不可避免地触摸到寂寞。

郑敏不愧是五四以来直到现在,无论从思想内涵还是创作技巧上,都能突破女性苑囿的杰出女诗人之一。

生命与情感论文 篇7

关键词:生命灵感常性,太和,儒家,正色系统,色彩象征,情感状态

一、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华生命灵感常性的生成

在中华传统艺术不断被继承和发展变迁的过程中,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人道本于“仁”的思想为出发点, 力主“志于道”, 习“六艺”“克己”“复礼”, 目的在于人生过程“一以贯之”。他把艺术本体由“立象尽意”生成的生命灵感常性, 愉悦地贯通于人生理想之中, 主动实现艺术人格理想的灵性生成。

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作为中华民族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开始被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阶层重视起来。儒家尊崇的礼乐传统, 在封建宗法伦理体制的保护下, 以更能体现生命灵感常性的“太和”为本的意象造型形式, 同时结合道家的关于生命灵性的道化玄观和佛教心悟智观, 共生为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风格气象。孔子以“太和”的心态将诸家之长相互融合, 将六艺聚衍为一的活动蒙养于精神明畅的心灵形式感悟, 生发出返璞归真的全灵性艺术本真。它以人类生命灵感常性共同产生的融合力, 将人的生命感觉机能和艺术灵性感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凝结为中华民族乐而忘忧的艺术灵性人格。继而由这种人格灵性活力生成向无限空间不断延展的生命灵感常性。

华夏先民通过游艺人生、由内而外的心灵的整体化一, 达到知、情、意、礼内在品行的互相融合, 并结合儒家思想中的社会人性知觉与艺术灵性“太和”, 从而使中国传统艺术的灵感生发形式越发圆融, 最终生成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礼乐并重, 以及艺术灵性本真内聚外衍、整而化一的人生意、气、情、神相互依存的生命灵感常性的无为自化。而参与到这些活动中的历代帝王、文人雅士、平民百姓, 又以不同的人生层面的艺术灵性本真的感觉观照, 共同构建了既有差异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文化属性。

同时, 生命灵感常性的心象原型, 具有随时代生成人与自然生命灵感本真以及艺术灵感形式共通的本质亲和力。它的产生与衍变, 始终离不开生命本身原有的知觉形式和大自然不断发展变化的互动过程。因此, 在儒家影响下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通过建立在人的心象原型整一感应的基础上自由生化的意象‘太和’常性, 联结人的其他灵感属性, 反哺人类全部生命本真, 在艺术人格生成的状态, 由意象生机形式达观通照, 形成生命艺术灵感活力的内聚外化。”[1]77这样的内聚外化, 生命灵感常性的互动相生, 持久地衍化着中华古代文明的灵感常性。“它通过贯注生命过程艺术原型信息的心灵感应——意象直觉形式的感悟活动, 实现本体灵性差异‘太和’, 生成艺术本体灵感‘无为’、返本独化的常性, 从而致使整个社会人际关系、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相生的灵性宏远旷达。”[1]77

二、儒家色彩观对生命灵感常性及情感的影响

推崇生命和谐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 应生命本能心象而生, 又在人的自然信息整一感应的基础上, 伴随着集体参与的原始巫术图腾崇拜, 转化为“尊神”“敬鬼”宗法礼乐活动形式。华夏古人通过巫术礼乐活动的过程, 在心象原型的基础上衍生出生命灵感常性及其表现形式的交流印证。而儒家合乎“礼”之规范的色彩观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中认为:“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 是原始的无色光线及其相对物无色彩黑暗的产儿”[2]。原始时期人在自然中形成的色彩感觉渐渐影响到其自身的色彩活动。从距今约一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那种自发性的色彩认识的产生, 到严格遵循“礼”之规范的儒家色彩观, 不难看出华夏先祖对于色彩认知过程是一个从最初适应人自身生活需要的自发性阶段, 发展到一个必然适应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人类精神活动需要的更加高级的阶段, 简言之就是原始时期东方人从“单色肯定”发展到了奴隶制末期五彩并用的过程。

“黄帝染衣裳, 虞舜画衣冠, 五彩兼施。夏商仍之, 对于敷彩, 益知讲究。”[3]由此可见, 从黄帝开始, 色彩便具有了明确的五色礼制象征意义并适用于礼教。直至近现代, 中国的五色体系仍旧作为东方色彩的主要色彩观念和色彩形式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周礼·冬官考工记》载:“画缋之事, 杂五色;东方谓之青, 南方谓之赤, 西方谓之白, 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 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 赤与黑相次也, 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 赤与白谓之章, 白与黑谓之黼, 黑与青谓之黻, 五彩备谓之绣。土以黄, 其象方, 天时变, 火以圜, 山以章, 水以龙, 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 谓之巧。凡画缋之事, 后素功。”[4]这无疑历史地确立了朱、黄、青、白、黑五色关系在“五色”体系中的传统地位。发展到奴隶社会末期, 儒家创始人孔子, 出于“礼”的规定把颜色中的五色定为“正色”, 并因此最终确定了儒家以“五色观”为原型的正色系统。儒家的正色系统在心象原型的基础上形成的生命灵感常性的影响下, 对华夏古人的色彩象征和情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依托生命灵感常性而表现的人的色彩本能和由此而发的精神寄托, 合乎“礼”的规定的色彩象征。

色彩象征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色彩活动中, “更注重以原始自发色彩的原创性作为它色彩选择和色彩延续的色彩依据。所以古代中西色彩自律性的主要精神内涵和最突出的方向在于色彩象征。”[5]当然, 我们的先祖们也会富有创造力地运用色彩象征表现情感和反映艺术灵感常性, 表现在具体的色彩认识和实际应用中就是人们可以彰显色彩活力的活动, 比如戏曲、舞蹈、舞龙、灯会、火神节, 庆典活动中燃放鞭炮烟花, 春节时张贴春联、年画等, 都通过某些外在的色彩形式表现人的心灵知觉感情, 抒发生命灵感常性。色彩对许多人的身心和感觉机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由于这类直接参与的色彩可以更容易使人达到精神的解放状态, 所以这类活动越发能够真实反映人的色彩本能, 并影响着生命灵感常性的日益完善, 它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色彩集体表象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在东方社会性的色彩象征中, 孔子的那种认为“白当正白, 黑当正黑”扶正为“仁”的思想, 完全贯穿其中并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色彩美学思想的最终成型。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本能认识, 并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 五色之中的黑色, 在色彩艺术中是视觉最清晰的颜色, 是色彩造型的基础, 是光的消失, 给人的感觉神秘莫测, 在消色中萌生着彩色。华夏先民经过单色崇拜的长期过程之后, 黑色自夏开始就具有特殊的地位。黑色所代表的方位是北方, 玄武是北方七宿, 方位神是玄冥, 主宰杀戮。秦代重水德, 崇尚黑色, 易服色与旗色为黑。东方人对黑的单色崇拜, 更是创造出东方艺术特有的意象美的色彩形式, 使之具有自己的特色。白色, 是光的圆满, 包天裹地, 虚净空灵, 光明圣洁, 无为而治。《抱朴子·玉策篇》云:“鹿寿千岁, 满百岁则其色白。故称白鹿为瑞兽。”[6]《淮南子·原道训》已发现“色者, 白立而五色成矣。”[7]只此一句就已经完全彰显出古人尚白的直觉色彩感知。红色为火的颜色, 热烈吉祥, 庄重崇高, 象征着生命血液奔流不息, 红色在我国人民心中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西方, 是中华民族色彩传统最崇尚之色。比如年画中的武圣关公像, 其脸部全被涂成红色。于是“红脸关公”成为大众约定俗成的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的色彩符号。红色自古象征喜庆吉祥, 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年画的设色, 如山西临汾木版年画“五子登科”及门画中文官面部, 都被涂以红色, 象征正直、威严、刚烈、忠勇等品格。因此表现吉祥喜庆之事的年画多以红色为主, 黄色为辅, 绿紫次之, 画面色彩强烈激昂。黄皇通用, 明亮的黄色, 丰足充盈, 祥瑞辉煌, 给人以珍贵无比的色泽感受。康定斯基将黄色比作乐器中喇叭发出的声音。华夏先民对黄色的崇拜来源于四方中央的土崇拜。黄色象征五行中的土色, 发光的金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同样, 黄色在民间色彩传统中也代表着富贵, 这种情感也来源于秋天丰收的色彩的影响。青色为植物的生命色, 冥然滋润, 生机无限, 它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作为自然中最具生机的色彩, 青色的波长和频率在可见光谱中居于正中。因此它能给人充满生机活力的色彩印象, 色彩感情宁静、安详, 这种情感来自于春天万物的萌生。尤其是在荒芜的沙漠或草木凋零的严冬, 人失去绿色会感到情绪低落。与自然中的动物不同, 人类在原始社会就已学会用色彩涂画自身, 原始部族通过色彩交流, 强化了人类本身自发的色彩本能。当人类随着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古代色彩初步自觉认识之后, 在原始色彩情感本能上萌生了合乎知觉本能的情感表现。这些复杂的情感表现渐渐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表现并承传下来。如黄帝时染衣饰, 画衣冠, 远古壁画五彩彰施, 中国古代文人用墨色的干湿浓淡言志抒情, 民间在庆典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 春节时张贴春联、年画等, 都通过某些外在的色彩形式表现人的生命灵感常性, 同样反过来, 生命灵感常性也时刻影响着色彩本能的不断发展。

同样, 色彩情感的产生, 不仅是色彩本身频率、波长差异所具有的感觉机能反应, 而且还是人类赋予色彩的某种特定文化环境集体选择的知觉特征。这种特征在人们内心的反应作用于色彩知觉, 让人们对色彩产生一种直觉经验性的好恶, 当色彩在人们的脑海中已被确定为一种事物的象征的时候, 每当看到这种色彩, 就会由直觉色彩本能联想到这种色彩所代表的事物, 从而在心理上对色彩产生某种感情活动。这种象征性的色彩知觉感受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美感经验以及在心象原型的基础上产生的生命灵感常性的本能反映。人类色彩知觉源于阳光作用下不断进化的感色机能。生活中的任何事物, 其形象和色彩都会影响人们的整个机能和感觉神经。某种色彩或色调的出现都会引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妙联想及情感共鸣。也正因如此, 人们常把激情与感受用色彩表达出来, 使色彩在社会文化活动中更具情感表现性。由此看来, 色彩的情感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内心情感共鸣, 是人类的情感作用于色彩本身的结果。既然在相同的外在色彩信息条件下, 不同的情感作用可以导致不同的色彩感受, 那么可以说色彩既是世界普遍性的本能反应, 因为它所抒发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同时人的色彩知觉又是个体化的, 因种族审美倾向的不同及人们之间自我感受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因此, 人们通过色彩直觉、色彩联想、色彩审美、色彩装饰等色彩表现活动, 都会给色彩披上感情的面纱。

三、结语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正色系统, 用合乎“礼”之规范的色彩象征时刻影响着人们在心象感应下的生命灵感常性的生成与发展, 从而使其更加具有情感表现力和渲染力。由于其与人的本能色彩表现联系密切, 故而更加接近人类早期的色彩本能。所以至近现代, 已不多见东方人以方向、四时、物质讨论色彩, 但色彩艺术中源于色彩本能基础上的象征语言却一直流传, 有些甚至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情感交流符号。

参考文献

[1]李广元.艺术灵性生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2][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 1985:133.

[3]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5:11.

[4]楚默.楚默文集 (二) 中国画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26.

[5]李广元, 李黎.中西色彩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6:32.

[6]葛洪.抱朴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6:13.

生命与情感论文 篇8

歌唱艺术中灵魂与生命应完美结合, 只有将“声”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歌唱才能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声乐流行歌曲的情感抒发与其它类型的声乐艺术歌曲相比较, 它的情感抒发会更加外在, 更容易表现歌曲的喜、怒、哀、乐, 而声乐艺术歌曲它的情感表现更内在些。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唱歌者必先唱情。”他在《问杨琼》中提到:“古人唱歌兼唱情, 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问君君不会, 试将此语问杨琼。”白居易此话主张歌唱声情并茂, 反对为歌唱而歌唱。也就是说, 歌唱真正的价值与美, 就是来自正确的发声技巧及生动地表现作品思想内涵, 以声情并茂的演绎去感染听众。比如:一位好的歌者在演唱作品, 他用歌声表达情感艺术, 演唱欢悦的曲子时, 可让听众眉飞色舞;唱到悲伤的曲子时, 他只用声音表达感情, 这将失去感染力, 让听众无法融入音乐的情感中, 所以, 在一首歌唱作品中, 演唱者在感情上有了真情并将声音融入于情感中, 淋漓尽致地表现, 这就会把听众带进歌曲的世界里, 与歌唱者一起去感受音乐的真谛。

打开流行演唱情感的钥匙

歌唱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既要注重声音完美的表现, 又要讲究语言感情的表达, 从而真正提高歌唱水平。好的歌唱是人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需要演唱者用心去感悟, 读懂作者赋予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流行歌曲易传唱, 贴近人们的生活, 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与欢迎。在流行演唱的歌唱艺术中, 注重的是歌唱的优美音色以及歌手演唱的情感表达、个性特点。在流行歌曲教学中, 如何把一首流行歌曲作品教好, 主要是如何把一首好作品用“情”与“声”充分的表达出来, 可以从作品的旋律、节奏、歌唱等多方面去理解、感悟歌曲, 这次每位受教育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 演唱者必须认真体会作品中的丰富情感, 在流行歌曲教学中, 每一首声乐作品, 都具有它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要与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 产生共鸣, 只有做到这样, 才能真正打开情感的钥匙。

《乐记》中所说:“诗, 言其志也;歌, 咏其声也;舞, 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然后乐器从之, 是故情深尔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惟乐不可以为伪。”因此, 在任何的音乐作品中的感情音乐音乐化了的情感、音乐形式是感情化的形式。情感变成了音乐的情调, 融化在音乐的形态之中。

流行歌曲在歌唱艺术中的实例教学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离不开演员演唱的情感艺术处理。“情”和“声”就相当于灵魂和生命, 针对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殊性, 研究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声乐教学思路和方法,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以情感培养为着眼点, 构建良好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挖掘作品的思想情感, 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 参与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的演唱, 有效地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应抓住重点知识, 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并相互质疑问题, 训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引导思考方法, 训练思维灵活性。如:指导学生对每首曲目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认识声乐演唱, 训练发散思维, 指导学生从多种唱法及其属性可能具有的相似性的思考进行思维集中训练, 指导学生从结论出发思考解决问题, 训练逆向思维,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等等。

演绎好一首好的歌唱作品, 最重要在于处理好歌唱的艺术。歌唱的艺术包括丰富的感情表现, 深层次的歌曲内涵, 以及演唱者自身的声音条件及情感流露的整体结合, 也就是我们所谓歌曲的再度创作演绎。在我的教学当中, 我注重认真分析旋律的结构, 音乐的语汇, 情绪的变化, 整首旋律的特征以及描绘的形象, 这样, 才能具体表现出歌曲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所以在歌唱艺术表现当中, 首先要注意旋律的线条, 唱的要连贯, 正确的把握好节奏的特点, 体现出特有的情感色彩及丰富的作品内涵。

例1: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曾处理这样一首作品《好男人》。这首歌曲是一首韩国风格的流行歌曲, 旋律进行比较密集, 主要以十六分音符为主体, 所以要运用很多切分音符的节奏型, 针对学生演唱来讲颇有难度, 如果要想把这首作品演绎好, 重在于歌唱艺术的处理。这首作品男女都可以演唱, 但是男生唱这首歌颇为适合。我的一位男学生演唱这首歌曲, 我主要让他注重歌曲中的快旋律, 用快节奏的呼吸状态进行演唱, 要求短促呼吸, 换气正确, 咬字正确动听, 音色统一稳定, 保持音断气不断。比如其中有一句:“只是怕朋友, 会担心难过才微笑着说谎。”我对学生说, 这句话应该保持音断但呼吸连接得要紧密, 最好中间不要换气, 这样的感觉演唱才能根本更好地表现出这首歌曲的味道:当中还有一句“好男人不会让心爱的女人受一点点伤。”这句话特别要注意副歌部分“心爱”两字的唱法, “心”字一定要窄母音, “i”字打开时要唱的圆润, 为“爱”字做好准备, 因为两字正是高音部分难唱的音, 所以更加巧妙的咬字, 才能清晰的吐字, 唱出每个音。另外, 我还要求学生在唱“爱”字时, 一定要把它的字头唱出来, 它是一个元音字母开头的音, 腔体呈打开状态, 但是“a i”字没有字头, 所以我们要自己设于它一个字头, 也就是把这个字在原有的拼音的基础上加上一点“叹气声”来念准这个字, 这样唱出来会别具一格。因为这首歌曲的旋律跳动幅度较大, 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喉头稳定的歌唱, 注意不要使声音出现里出外进的状态。这样才能把国内的民族音乐风格与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例2:我在处理另外一首作品《把耳朵叫醒》。这首歌曲是带有摇摆特征的流行歌曲。要求音色要明亮清纯。这首歌曲的情感表现是体现一种成熟演唱中略带一股孩童般的纯真, 活泼可爱, 具有都市流行风格的特点。这首作品适合女生演唱, 它也有一定的难度, 旋律轻快, 节奏带有很强烈的摇摆特征, 所以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意识, 天真地把这首作品表现出来。我要求我的一位女学生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候咬字一定要放松, 有些字可以模糊用气息的线条带过, 不要重于字眼可以一带而过。如“d o d o do re mi sol, 像风筝呼啸而去, sol sol sol si re fa, 是落叶轻轻哭泣”, 可以把“风筝呼啸和落叶轻轻”咬字略带过。在副歌部分有混声状态演唱“那被你遗忘的旋律确是我宿命的追求……”这句中需要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来演唱, 要求女生的声音不要过分真实, 否则会显得僵硬打破歌曲的美感。所以要在“遗忘的”后面“旋律”进行真假混声, 注意气息的饱满, 然后把后面的旋律直接唱出来, 音色就优美了。这是一首对于女生来讲训练真假声演唱打分一首好作品, 轻快的旋律可以带给我们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学生明亮音色的演唱有助于现代流行音乐声线趋势的发展。最终达到歌唱艺术处理的教学目的。

在流行歌曲演唱中, 我们要好好体会作品的各个方面, 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与“声”。只有确切地把握好作品的“情”与“声”。只有确切地把握好作品的内涵及真实的情感, 这正是在歌唱中完美表达歌曲的情之所在, 才能更好地抓住歌曲艺术的灵魂与生命。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瑗编。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 1998.

关注情感体验 促进生命发展 篇9

一、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 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课堂是学生经历生命成长的场所,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围中, 思维便会进入一种更高级的自组织、自调节状态, 认知结构便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当学生的身心处于快乐自由的状态, 学习情绪将不断高涨, 思维将不断产生兴奋点, 学习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因此, 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促进者”, 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带来自由轻松的学习心理, 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 经历美好的情感体验, 获取生命成长的精神食粮。一位老师在上北师大版《我长大了一岁》时, 以生动有趣的“圣诞老人”课件动画导入,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圣诞老人”伴随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更使学生感到快乐无比。除此之处, 老师在教学中还创设了“学生当小记者”、“学编儿歌”的教学情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 孩子们展示了创造才能, 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用“心”施教, 关注“人”的因素, 细心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真挚的情感, 唯有爱才能唤醒爱, 唯有情感才能激起情感。教师关注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微笑的面容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这种美好情感的体验将激活孩子的学习热情, 引发孩子积极、愉悦、美好的心理感受, 唤发孩子的生命活力, 使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把握教材特点, 让学生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

叶澜教授说过:教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共同体的交往, 要求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应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 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它对学生精神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披文以人情”, 让语文教学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 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一位老师教学《一朵云》 (北师大版) 时, 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景, 引导孩子们想象“雨点儿还会落到哪里, 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兴致勃勃, 有的说:“雨点儿还会落到草地上, 小草绿了”;有的说:“雨点儿落到花园里, 花儿笑了”;有的说:“雨点儿落到田里, 苗长高了”……这种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的课堂教学, 给孩子们带来了美好的情感体验, 带来了愉悦的心境, 带来了浓浓的人文气息。而这一切正是生命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资源。

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的学科, 言语是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言语的内蕴。我们所接触的语言文字其本身就是一首诗, 一幅画, 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可见,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融言语情感、言语体验及言语实践于一体的活动。情感体验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又是教学的手段之一, 它在教学中显示了独特的功能。我在教学《加了一句话》时, 围绕“春天来了, 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 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也是当时的一个过路人, 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体会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这句美好的诗一般的语言, 唤起了人们对盲人们的深切同情, 从而感悟语言的无限魅力和情感的巨大力量。

三、拓展学习时空,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丰满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倡导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主, 无时不有。拓展学习时空, 构建大语文课堂,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走向社会, 通过各种学习实践, 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学完《五彩池》, 让学生画一画五彩池, 设计一份广告或宣传标语,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悟和体会, 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献出一点爱”的活动中, 学生通过对有困难同学的了解和帮助, 经历了同情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里, 教师要充分地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注意检查和反馈,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赞赏。激励和赏识犹如水的歌舞, 能使孩子的潜能和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生命的成长注入生机和活力。因此, 教师要注重发挥激励评价的功能, 充分利用广阔的学习时空,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同时, 教师要关注弱势群体, 因为在他们学习的道路上, 风雨和荆刺会比阳光和鲜花更多一些, 他们需要更多的尊重和宽容, 需要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实践证明, 无论是文本之间的拓展, 还是超文本的拓展, 都能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广阔、认识更为深入、思想更为奇特、思维更为敏锐, 都能不同层度地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为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生命的成长播撒更多的阳光雨露。

摘要: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出发, 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 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促进生命健康和谐地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二、把握教材特点, 让学生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三、拓展学习时空,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丰满。

情感——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 篇10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温情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具有治疗作用。”因此,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积极创建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我们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倾听他们的个性回答, 尊重他们的多元体验, 欣赏他们的学习能力。

教育专家于永正教学《全神贯注》一课, 应该说能给我们深深的启发。且看具体教学片段:师 (亲切地说) :学了这一课, 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 都要做到全神贯注。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写成一句名言) 有生写道“全神贯注是成功的基础”;有生写道“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当一生写道“全神贯注, 立志成成, 做于永正式的好老师”时, 于老师没有因为这位学生的直呼其名而生气, 而是高兴地握住他的手说:“我真高兴能找到像你这样一位接班人。”

本课的教学之中, 于老师通过营造一种亲切愉快的教学氛围, 紧扣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情感主线, 较好地实现了师生情感的回归。正如文学家苏轼在《琴诗》中所说:“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只有在我们的教学中突出师生间的紧密配合, 着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温情课堂”, 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

二、发挥语言的表现功能———体现真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 就会苍白无力, 索然寡味, 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心理学家孟昭兰教授说:“情感和语言一样, 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学会的, 但它也和语言一样, 需要学习和使用, 掌握和修饰。”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 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 如果仅靠学生的自我学习很难获得较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 作为教师应积极调动自身的情感因素, 充分发挥自身语言的表现功能, 创造性地传递教学内容的情感, 从而有效实现师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 笔者一次去外地学习, 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 进行教学导入时, 这位老师采用低缓的语调, 运用催人泪下的语言进行描述, 使得听课的老师和全体学生深受感染, 让人仿佛亲身来到了十里长街之上, 悲痛之情油然而生。“1976年1月8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我们可亲可敬的周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听到噩耗传来, 全国人民无比悲痛。为了能够最后再看一眼总理的遗容, 许多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满含热泪, 汇集于长安街头为总理的灵车送行。灵车缓缓前行, 人们多么希望灵车能够停下来啊, 但灵车还是渐渐地远去了。人们在心底大声地哭喊着, 总理啊!您别走!”

此外, 我们的教学中, 除了用口头语言表达真情外, 还可辅之以一定的身体语言, 即体态语。简单的体态语塑造了情感化的形象, 如能运用于具体的课文学习之中, 则更易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与理解, 从而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益。

三、创设趣味学习情境———激发热情

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 是教与学的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教学实践表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学习热情。

例如, 以笔者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为例, 先通过播放同名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 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新课教学。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 笔者还利用自身的音乐特长, 用竖笛为学生的课文朗读伴奏。如此, 在课文的学习中引入音乐, 可有效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创新学习情感的体验。

“水本无华, 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 相激而发灵光。”学习的情感需要教者的激发。在语文课堂学习中, 我们只有积极架设一座师生间的情感桥梁, 不断变换课堂教学的策略, 才能更好地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 让课堂洋溢教与学的激情。

参考文献

[1]赵长天.语文忽略了重要的东西[N].解放日报, 2000-07-13.

情感浸润让课堂彰显生命张力 篇11

一、分析文本内涵,明确文本情感意蕴

以“言”传“情”。文章是以“言”表达“情”的,通过表象与情感的有机联系,语言借助于表象意义而表现出相应的情感内涵。丰子恺的《竹影》记叙了笔者和小伙伴画竹的趣事。学生读课文时,一系列感知、表象、想象的过程,都带有情感的因素,通过认知、解词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经验积累起来的表象会促进学生形成内在的情感,它与文章的表象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学生从而便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以“音”传“情”。在语文学科领域里,情感还可以通过语音的表现而得到传递。这往往体现在两种形式上。一种是语调的形式,语调的平静、激越、凝重都体现着一种深层的情感价值。如杨振宁在《邓稼先》一文中开头部分写道:“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种激越的语调中流动着的是作者对祖国的自豪感。另一种是语势的形式,语势就是通过语言的节奏运动构成一种鲜明的语气,它能让语音得到强化而造成一种情感态势。如刘成章在《安塞腰鼓》一文中写道:“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表达了一种激越之情。

以“符号”传“情”。情感除了以语言、语音为载体之外,还可以标点符号为载体。细究起来,各种标点在文章中都能积极参号隋感的表达,如情绪急切的问号、情思奔放的感叹号、情感舒展的省略号等。句号常常在句中造成跳跃,让情感贮于其中。如聂华苓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写道:“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个句号,这不仅是在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无限的悲哀心情。

二、挖掘文本价值,唤醒学生情感体验

一是通过朗读,进人情感氛围。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进入文本氛围。就像朱光潜说的那样:“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中学金晓燕老师讲授的《生命常常如此之美》,是语文拓展课。金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课题。重读“生命”,读出“热爱”之情;重读“常常”,读出“感激”之情;重读“如此”,读出“赞美、惊叹”之情;重读“美”,读出“感叹”之情等,把课题“生命常常如此之美”这几个字读出味来,为上好这篇课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接着,金老师让学生听自己背诵课文的后三段,同时要求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然后又让学生自己读,读的过程中思考、圈画。金老师从朗读课文人手,再品读课文,进入课文人物分析,最后通过读写结合,用列提纲的形式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美。

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多念、多想象,从朗读中去领悟作品的情感世界。

二是找到细处说一说,加深对情感的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语文教学中,找出细处说一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如在教授《春》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师: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

生1:喜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的殷切。

生2:喜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偷偷地”写出小草没被人发觉,“钻”写出了小草很用力,春天很有生机。

生3:喜欢“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让人感觉春天很温暖,很亲切,很慈祥。

学生在不断地找和说中,不断地理解课文,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作者赞美春天的情感。

“找到细处说一说”是在熟读背诵基础上的潜心专注的研读方法,是通过体会、玩味,对语句的意义、情感、色彩、分寸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鉴赏,在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理解基础上,也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三是通过写,给学生抒发情感的天地。写是学生运用文字将情感体会予以外现与表达。在阅读中,当学生产生深刻情感体会后,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表达的愿望。如在学习老舍《济南的冬天》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练习题:“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书面总结。”这是学生在阅读上的拓展,情感上的升华。

三、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学生以情感体验的方式表达的对教师教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态度和评价,是一种集体的情感。赞科夫认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呼吸,如果不能够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固有的作用。”

在《散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师:我觉得文中“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句是告诉我们谁在散步,那么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了,同学们想想,我的理解对吗?你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研究。

(8分钟后,绝大部分学生已有答案,准备交流。)

师:哪组先来?

生1:我们认为这几个词语的位置不能调换,文章是强调“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生2:我觉得没那么复杂,我同意老师的理解,可以调换。

生3:我们组讨论的结果认为: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是“我的妻子”带着“我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带着“我的妻子”。应该说,在田野里散步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都有道理,还有谁能谈?

生4:我赞同生1和生3的看法,我补充一下,因为“我”的母亲到了晚年,最需要相伴,自然是“我”这个儿子最合适。儿子有妻子带着,“我”放心,但儿子和妻子不能走在前面,他们走在前面就会挡住“我”母亲的视线,母亲就不会静下心来去感受春天,感受生命,失去了这次散步的意义。

师:同学的发言太精彩了,我们给她点掌声。

这在个课例中,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学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时,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且不强加给学生,用鼓励性的话语,循循善诱,使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篇12

从小学开始, 我们就接受语文教育, 语文课本中那一篇篇课文、一首首古诗无不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语文课无疑是很有情感的, 但老师也应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孕育情感。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我们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 告诉学生说:“总理死了就死了嘛, 为什么我们要去送他, 反正他又不是我们亲人, 而且为什么还要送那么远呢?”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有一个反驳的意识, 学生通过阅读《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本身就会被乡亲们送总理的感情所感动, 通过对比,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起来了, 他们也会感受到周总理的无私伟大, 所以乡亲们这么爱他, 舍不得他, 对总理是那种发自肺腑的爱, 这样学生们虽然对周总理不熟, 离周总理的时代已有些年份, 但是通过你创设的情境, 对他们讲解总理生前的伟大事迹, 孕育情感, 这也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们感受到那份温情, 这样他们以后也会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不干有害国家, 有害他人, 有害家人, 有害自己的事了。

语文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教师, 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 有了情境情感基础, 就等于有了深入理解文本的助推器, 而且水到渠成。

二、对比体验, 激发情感

俗话说: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 对击始发灵光。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通过对比, 我们才能够深刻的懂得什么为好, 什么为坏, 其实也就是有正有邪的那种感觉,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 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课文的意思, 对比体验, 把学生潜在的巨大情感激发出来忙着比我们一味的陈述来的有效, 实际多了。正如讲好人与坏人的区别的时, 我们不可能一味的说他是坏人,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 通过讲述好人的好来衬托坏人的坏。

语文教材是情感的仓库, 它或绚丽或朴实的文辞总散发着氤氲的感情气氛, 它或深或浅的思想联缀着感情色彩, 它或亦庄亦谐的故事传递着感情信息。语文课的情感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比拟, 因为汉字是我们常用的书写交流工具,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这都是很重要的。

三、激发想象, 体验情感

想象有助于强化情感,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 应带动学生, 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情感, 有些文章中的场面描写令人感动, 但老师必须进行引导, 只有当学生脑子里面形成鲜明的印象时, 才能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众所周知, 学生虽然年纪小, 但有一种强烈的支配意识, 希望逃离成人的束缚。在教学中, 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可以对他们说:“假如给你们一千万, 让你们自己改造我们的校园, 你会如何花好每一分钱呢?”这样的任务, 即让学生体验到了自我的价值没有为想象提供了载体, 他只有想到, 才会更加明白的理解情感是如何潜藏在课文中的。

一个人一个普通的教师对学生只有怀有热情、信任、爱心, 他讲出来的课才是有情感的。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 教师在采取激发学生想象的时候, 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想象进行不同的启发, 这样学生会更好的感受到老师的情感, 自然也会理解到课文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创造形象和理解形象的基本动力, 在阅读的教学时, 我们的学生只有在加深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教师根据文本的描述, 引导学生的再造想象,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加强体验, 才会有情感的激发, 如《草原》一课, 对草原的描写, 可以引导学生再造想象。首先名教师应突出草原辽阔的特点, 让学生对草原有个整体印象。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抓住“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短语。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短语时加深对草原的印象, 然后, 老师再突出草原的另一个特点——绿色。引导学生体会“一碧千里”中的“碧”“无边的绿毯”中的“绿”, 给辽阔的草原加上这些绿色让学生进行想象。接着老师有引导学生抓住羊群像“绣上白色的大花”等, 以突出草原的大气、草原的美, 这样的一层一层添加上去, 如同画家层层描绘图画一样, 最后让学生把这所有的点连起来想象, 这时, 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完美的草原图画。随着教学, 学生的美感不断增强, 于是学生的情感就被激动起来了。

四、以知促解, 深化情感

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一定的认识, 就不可能激起情感。这正如毛泽东主席说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教学中没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无疑能激起学生的情感。

我们只有先对知识进行了全面的理解, 才能掌握认知的规律,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们只有为每一位学生交流意见, 表现自我创造机会, 让他们得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滋味, 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果。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师最大的潜力是创造, 只有创造力才会让语文教学充满着灵性和智慧, 所以追求诗意语文之境界, 把握根基语文之真谛, 潜心积淀赋予语文教学新的生命和意义, 演绎彰显生命的本色语文, 才能上出真正精彩的语文课。

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堂教育肯定是苍白无力的, 只有在教学中以情感人, 才能让课堂充满乐趣, 让语文课堂散发光彩。

五、朗读体味, 升华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究讨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 而且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和理解化为读者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 在教学中, 有感情的朗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也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美读”, 情感朗读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所构建的情感天地、精神世界、触摸到作者的思想灵魂, 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这样语文教学就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每个生命个体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给养。

参考文献

[1]刘秀红.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 2006 (S2) .[1]刘秀红.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 2006 (S2) .

[2]高毓敏.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黑河教育, 1998 (03) .[2]高毓敏.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黑河教育, 1998 (03) .

[3]杨丽晶.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5) .[3]杨丽晶.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5) .

[4]张怡.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浅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4]张怡.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浅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上一篇:初中教师专业成长下一篇:作文有效教学的途径